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

2024-07-26

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精选8篇)

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 篇1

聚焦“自主少教多学”,推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

黄陵中学‚自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型(讨论稿)

一、‚自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型构建的背景

我校探索课堂教学模型变革的总体思路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逐渐消化吸收,不断整合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型,绝不机械照搬。我校‚自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型构建的背景,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对接我校课堂教学模型的探索成果。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型变革,从行政式杜绝满堂灌的‚20+20‛模型起步,步入到追求‚双二十有效‛的探索积淀,最后深化到‚少教多学‛高效攻坚,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型变革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二是借鉴兄弟学校自主课堂的先进经验。

在此基础上整合、升华,从而构想进一步构建具有黄中特色的‚自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型。

二、‚自主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型构建解读

1、基本概念:

‚自主少教多学‛。即在秉持‚少教多学‛理念的前提下,进一步着力彰显师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少教、优教‛的指导方式,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多学、优学‛的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型。这里的‚自主‛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教学的观念上,要凸显‚自主学习‛意识。从学的方面来讲,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最 优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学习应当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导完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担当学习的责任,才能自觉地进入学习角色,自主参与,自主求助,自主发展。从教的方面来讲,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作准备,所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价值和意义,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影响更大,因此,作为教师要确立教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二是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选用方面,师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师生可在遵循学校课堂教学模型变革框架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征、教学风格、学生实际自主创新活用,形成我的模式我的课,以避免机械套用,‚千课一面‛。

‚学生自主多学、优学‛。即在秉持‚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主主导完成‛理念的引领下,学生为了自身发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自主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自主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进一步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达到建立在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在学的过程中感悟乐学和创学魅力,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师自主少教、优教‛。即在秉持‚教师立足于主导作用‛理念的前提下,在课堂导学模型的选用方面教师要拥有自主权,教师可自主创新活用已有的教学范式,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我的模式我的课,以避免机械套用,‚千课一面‛。灵活地针对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风格特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 2 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真正做到‚少教、优教‛,从而为学生提供拥有更多话语权、研读权、探究权、提问权的‚多学、优学‛。

2、基本目标:

进一步将‚少教‛与‚多学‛上升到‚自主优教‛与‚自主优学‛的目标任务。‚自主优学‛,即:进一步把学生从被压抑、被束缚、被控制的状态里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寻求知识中体验进步的喜悦,在讨论理解知识时体味学习的乐趣,在得到教师的指点肯定赞扬时去获得成功的快乐,产生愉快心情,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多学和深学,达到倾听、阅读、交流、思考、实践等生命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素养全面提升;‚自主优教‛,即:让教师真正回归到教学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激励、引领与点拨‛的作用,用具有教师自主风格的导学方式,协助学生自主优学。

3、基本要求建议:

(1)模型构建说明。学校出台‚自主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攻坚策略的思想、框架、模型要素建议,但不限定死具体操作中的‚程序步骤‛,留有一定的空间让教师根据自身风格、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灵活自主的进行要素组合、调整,避免‚程式化‛的形式主义机械刻板;学科和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目标、不同情况将这些模型要素选择性地加以组合,组成多种具有灵活性,富于弹性张力的学科课型或模式,分级部、分学科地开展课堂教学,以达到形成接地气、凸显自主性的‚我的模式我的课‛为最终理念。(2)模型构建框架。

课堂模型,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结构形态的抽象描述。在这里具 3 体的‚模型‛指的是:‚要素提炼‛和‚要素组合‛,即先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提炼,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目标、不同情况将这些要素选择性地加以组合,组成多种课型,具有灵活性,富于弹性张力。

基本要素提炼:课堂模型至少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理解迁移、应用评价三个方面提炼基本要素。

一是教学目标聚焦行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对教学有‚指挥棒‛作用,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活动。为此,上课伊始教师要展示和解读学习目标(展示在黑板的固定位臵或教学课件上),让学生上课伊始就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导学作用,明明白白的学。同时,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要聚焦学生实际行为变化,从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水平要求给予明确的设定,以起到导测作用。这一基本要素简称‚行为目标‛(相当于学习目标)。

二是理解迁移讲究还原。通过多种方式的还原,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应用。

第一种还原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情境,简称‚还原背景‛(相当于铺垫引入)基本要素。一是还原新知学习与生活情景关系,让新知的学习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激情。可通过设臵生活性的学习情景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亢奋学习精神状态,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二是还原新知学习与原有学科认知结构关系,激活旧知,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铺垫。通过设臵知识性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以此作为联想对象,开展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同 4 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第二种还原是还原学生对知识原型多样性、复杂性的感性认知,简称‚还原认知‛(相当于自主探究)基本要素。学生可借助教材、学案、问题单、教辅资料等资源,开展自主(或课外、或课内)或合作等探究学习活动,以初步感知新知的原生价值。具体可通过选择二元结构实施。一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主阅读教材和自主思考的时候,可先让学生自主先学初步认知,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深化认知教学。二是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可通过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认知教学内容,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的着力点在于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整节课选择一种结构,也可根据一节课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结构。

第三种还原是还原思维过程,也就是思维可视化,简称‚还原思维‛(相当于展示交流)基本要素。即将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推导或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直观呈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使教学内容从原生价值上升到教学价值,达到用教材教会思维。具体实施时可将重点、难点、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2——3个较大的主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展示;问题要有思维价值,不能以‚题‛代‚问题‛。

另外,还原思维时要注重‚议‛。‚议‛的基础是学生讨论,核心是讨论成果的展示,难点是教师的精评。通过‚议‛暴露学生 5 的‚多元解读‛、‚相异构想‛和‚闪光点‛,促进学生理解迁移新知。

三是应用评价注重反馈。

第一种反馈是根据教材的‚学点‛、‚测点‛设臵达标训练题进行反馈,简称‚达标反馈‛(相当于应用练习)基本要素。通过达标训练,反馈仍然存在的问题,对未达成的目标问题进行精讲点评与规范指导,促其二次达成。

第二种反馈是从整体视角、多维视角、动态视角建构认知体系,简称‚建构反馈‛(相当于归纳拓展)基本要素。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容易陷入零散、单

一、僵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建构的视角拓展升华。整体视角:将学到的新知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体系中,整体认知,构建知识结构图、思想方法结构图等;多维视角:从多维角度来拓展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解法;动态视角:以运用动态变化的方式将时间、空间的变化引入,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方法看待事物的习惯。

如上分析,以下因素可以作为基本要素:行为目标、还原背景、还原认知、还原思维、达标反馈、建构反馈,这些要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还可以提炼新的要素。

要素的重新组合:选择上述其中的要素加以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课堂模型的初级指标架构。组合当然有其基本原则,第一,行为目标、还原思维作为基本要素、基本原则,以确保每堂课始终以学生为本、聚焦学生行为。第二,根据客观需要(教学内容、学生)选择基本要素搭配,搭配方式灵活,基本要素组合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灵活多变,不搞机械僵硬的程式化教条,凸显自主性。

组合方式举例(仅供参考):

A:还原背景+行为目标+还原认知+还原思维+达标反馈+建构反馈(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可参考)

B:行为目标+还原认知+还原思维+达标反馈+建构反馈(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可参考)

C:还原背景+行为目标+还原思维+达标反馈+建构反馈(先学后教可参考)

D:还原思维+行为目标+建构反馈+达标反馈(先学后教可参考)……

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最佳组合方式,什么内容的学习用什么方式组合最佳?什么程度的学生用什么方式组合最佳?

二〇一五年元月

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 篇2

一、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变革的意义

(一) 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需要

地方高校大多处于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 在科研平台、研究水平和师资力量等与部属重点大学存在较大差距, 因而在法学专业人才理论塑造与学术能力培养上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提并论。但是, 地方高校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联系更为密切, 具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比较优势。因此,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盲从重点大学, 而应根据自己的区域发展需要和自身培养能力等确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强地方高校法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 能有效彰显地方高校培养法学专业人才优势,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吉首大学法学教育开办于1996年, 自开办以来, 以培养面向西部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 以大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向, 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 积极推进与地方法律实务部门深度合作, 积极为地方法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研究平台, 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过程中, 逐步形成法学实践教学“三化”培养模式, 即“标准化”、“规范化”和“实战化”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欠发达地区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启发与示范作用。

(二) 优化法学专业人才服务地方建设的选择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武陵山等连片特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战略的推进, 地方基层社会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发展荣辱与共,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服务地方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基本责任与价值所在。就法学专业来看, 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 必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面向西部基层法学专业人才, 吉首大学依据地方基层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构成要求, 创新地制定了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标准体系与推进方案, 在实践教学体系、措施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 提高了实践教学实效, 优化了法学专业对地方法治建设的服务功能。

(三) 提升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法学人才也是一个职业化的群体。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一定要关注这一特点,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 又有利于形塑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 更有利于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而是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吉首大学法学教育自开办以来,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研究平台, 建立了多层级、体系化的实践教学机制, 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语言及法律适用能力, 在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三化”培养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 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高达50%以上, 就业率高达90%以上。2012年, 法学专业代表队获得湖南省首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

(四) 增强法学专业人才就业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诉求

随着法律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 法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就业难问题逐渐突显。其中, 法学专业人才特别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能力不强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改革与创新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强化其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是有效增强法学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基本路径。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推行“三化”模式改革, 强化学生法律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 大大提高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 在法学专业就业普遍不太理想状态下, 吉首大学法学毕业生就业率逐年增长, 毕业生的实践水平和职业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

二、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变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 学生对实践教学难以认同

学生既是大学活动的主体, 也是大学活动的主要对象, 还是大学活动的主要载体[2]。学生认同与配合是实践教学得以有效推进的关键。目前, 地方高校大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大, 热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和认同不够。首先, 法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按照培养计划通过众多专业课程的学习, 而且外语及素质培养等公共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 难以有精力顾及实践技能培养。其次, 由于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化、精英化等原因, 大部分学生难以得到有效训练, 实践技能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再次, 由于实践教学师资、平台等因素制约, 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也影响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同。学生对法学实践教学的难以认同是影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变革推进与质量提高的根本性原因。

(二) 实践教学时间难以保障

面对法学专业人才就业难等问题, 许多地方高校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进行了修订, 但实践教学的时间依然只占极少部分。从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课程设置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看, 法学专业四年学习期间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在内的理论教育内容, 几乎占到四年学分的95%以上, 而实践教学所占的学分比例大多不足5%, 使得实践教学时间十分有限[3]。虽然许多地方高校培养方案展开了诸如模拟审判、辩论赛、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 但因为教学时间难以保障、教学效果缺乏评价等诸多原因, 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教学效果不佳。

(三) 实践教学机制不规范

实践教学对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许多高校不断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机制建设。但从总体来看, 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机制还存在随意化、形式化与规范化差等问题。首先,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规范, 不仅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缺乏连贯性, 而且实践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要求存在脱节现象。其次, 实践教学实施不规范, 许多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实践课程设置、实施路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制度规范, 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最后,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规范, 许多地方高校对实践教学效果与学生实践能力缺乏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缺乏必要的设计, 导致多数师生对其应付了事, 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四) 师资力量难以适应要求

据资料显示, 人才培养中天赋占10%, 机遇占5%, 而教师对培养对象的影响占85%之多[4]。师资是地方高校法律实践教学实施的核心, 其有效实施需要一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性保障。从整体来看, 我国地方高校大部分法学专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 缺乏必要的社会与法律实践经验, 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技能不强, 难以适应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要。而司法机关等法律实务指导教师大部分缺乏高校教育教学经历, 缺乏担任实践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培训方法。加上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司法机关等法律实践部门的兼职教师也难以认真从事实践教学。地方高校师资力量难以适应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将是其面临的重要困境。

三、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变革的基本原则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原则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原则指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训练, 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对法律理论的认识与掌握,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融合。该原则充分体现了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理念, 有利于发挥法律理论对实践训练的指导作用, 也有利于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法学实践教学可以有效配合法学课堂理论教学, 提高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效果[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原则是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为其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持。

(二) 特色化原则

特色化指地方高校应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构建特色化的实践教学机制, 以优化法学专业人才的服务地方建设功能。特色化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地方教学资源优势, 而且有利于克服法学专业人才同质化培养的弊病, 优化法学专业内涵建设与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首先, 特色化原则要求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依据地方实践教学资源设计特色化的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案。其次, 特色化原则要求地方高校依据师资、实践平台等制定特色化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保障特色化教学方案的有效推进与培养适合地方需求的特色化人才。

(三)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构建系统化教学机制应循序渐进, 遵循学生法律知识与技能发展规律, 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进行全面的体系化培养。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求对法学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 而且要从法治整体思维与法律运行基础出发, 在进行法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时融合其他方面的训练, 是提升法学专业人才适应复杂社会关系能力的需要。

(四) 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指地方高校法律实践教学实施应针对所有学生, 鼓励与促使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 克服多数学生充当“观众”等问题。普遍性原则是全面提高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为此, 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应依照普遍性原则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方案与评价机制, 加强教学效果的反馈与监督, 使实践教学受益于每一个法学专业学生。

四、推进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变革的主要对策

(一) 提升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可以大大提升学生钻研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加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敏感性和对困难的承受力, 从而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巨大的支持作用[6]。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提高其对实践教学的兴趣, 是破解其对实践教学非认同性问题的基本进路。为此, 首先, 地方高校可从法律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等层面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实践教学价值的教育。其次, 可通过聘请法学毕业生及法律实务专家进行法律实践技能重要性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教育。最后, 可通过加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机制中的实践能力评价分量, 促使其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同, 从而使得学生逐步养成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自觉性。

(二) 修改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完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实践教学机制变革的制度性保障。修改完善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是推进变革的切入口。为此, 首先, 地方高校应合理确定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基于地方高校特色建设与基层法学专业人才需要特点, 地方高校可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其次, 优化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在培养计划中加强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训教学环节;二是在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数, 增加诸如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法律谈判技巧及社会热点法律实务问题研究等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三是改革培养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必修课之外建立理论与实践选修课模块,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三) 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

加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 是推进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要求。地方高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规划建设:首先, 地方高校可依据法学教育现状和基层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科学界定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种类, 剖析每种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求,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其次, 在实践能力培养标准指导下, 强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规范化。地方高校可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实训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按年级进行排列布局改革, 以优化实践教学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并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实施所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再次,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规范化。地方高校应以量化与优化其实践能力支撑能力为指向, 推进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规范化的改革。可从法学实践教学平台基本条件规范化、平台实践保障能力规范化、评价规范化等方面加强建设。最后,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保障的规范化。地方高校可通过修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机制, 完善法学专业课程实验、见习、实训教学、模拟法庭教学、专业实习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等制度体系, 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运行奠定基础。

(四)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命脉[7]。首先,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地方高校法律实践教学变革的基本保障。为此, 一方面,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支持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 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可通过多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实践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并通过理论培训、课程进修等形式提高其对法学实践教学原理的素养。其次, 建立法学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教师协作指导机制, 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毕业论文选题等,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最后, 优化实务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 规范实践教学兼职指导津贴发放, 职务晋升激励、教学效果考核与责任约束等制度, 强化其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自觉性和内在动力。

(五) 完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可以保障实践教学有序推进, 创新教学体系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措施。为此, 首先, 地方高校可依托地方资源开设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课程, 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与强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如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开设了“武陵山片区习惯法”、“基层司法实务”等实践教学课程。其次, 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地方高校可利用本地资源, 在司法、行政、立法等部门建立多类型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 强化实践基地的教学功能。再次,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依据实践教学类型及学生能力状况, 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可采取研究性教学、参与教学、案例教学、诊所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后, 优化实践教学激励约束机制。地方高校可从教师职称评审、绩效分配、教学经费支持等方面激励教师重视和乐于从事实践教学, 并从教学效果评价、责任、制度等层面加强约束机制。

(六) 创新专业技能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法律专业人才能力评价机制, 建立以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考试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机制变革的重要路径。首先,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改革传统只重视理论水平等的评价机制, 将法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等作为法学专业人才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 建立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评价体系。在系统分析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要求基础上, 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对不同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与改进方向进行指导。最后, 改革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与评价机制。在重视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研究实践问题基础上, 增加实践技能毕业评价机制, 将其对社会疑难问题分析能力、案件代理能力等作为毕业水平评价与毕业条件之一, 以强化其接受实践教学内在动力和自觉性, 创新与优化专业技能评价机制的引导功能。

参考文献

[1]白云.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1) :153.

[2]张维红.大学三种权力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68.

[3][5]马涛.论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西部学刊, 2013 (3) :49.

[4]魏进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9) :66.

[6]韩培花, 朱国新, 谢佳伟.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164.

如何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之感悟 篇3

一、说课堂

“10+30”高效课堂讲究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进行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而不能是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我们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人只有走在自己开垦出来的道路上才永远不会迷路。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是大家不断探讨、不断研究的问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我认为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是关键。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和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达的人格魅力都是学生喜欢老师的条件。在课堂实施中,设置具体的情景活动是提高课堂活跃度的重要手段。如何设置活动是对一个教师能力的考验。我实施的具体活动有:教师寄语激活课堂;学生口号点燃课堂;教师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小组竞争机制;小组内竞争机制;一帮一帮扶计划;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大胆想象等活动。一种活动用的次数不能太多,用的次数太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和麻痹状态,效果越来越差。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引导方法,不断进步。

二、说教法

每个老师应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性格特点、学科特点,以“10+30”高效课堂为基准,创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学科特点的,有独立特色的,学生喜欢的课堂,让每位教师、每堂课都富有特色,也就是说要展示出教师的风采。

三、说教师

1.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自初中教师队伍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技能不高是最大问题。我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课上完了才发现重点是什么,一道题只能教给学生一种做法,有时候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半天才能想出做法。面对种种尴尬,我站在学生面前常常感到底气不足。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钻研课本,研究高考,尽快成熟起来,成长起来。

2.教师应该提高个人素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面对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种种过激行为和语言,教师应该冷静处理,理智面对。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不正当或者过激行为,老师批评几句,学生顶撞老师,现场变得不可收拾。之后便是通知家长,家长亲自道歉。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把责任全部推给学生是不客观的。当学生有了过激行为时,教师不能表现出高风亮节,如何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呢?教师这样做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矛盾,并且激化了矛盾。我认为教师遇到此类问题首先要告诉学生此时此刻应该这么做,而不是当众指出错误,批评教育。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着冲动、自尊心强等特点,当众批评教育时学生难免为了保护自尊心而冲动。教师一定要冷静,态度不卑不亢,心态心平气和才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给教师和学生心理上富有弹性的弹性空间,有缓冲的余地,冲动是魔鬼。有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推荐给大家。

四、说学生

上课时,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听讲,也不回答问题。不能说是教师调动得不好,责任也不能全部推给上课教师。很明显,这类学生面对学习如此消极是因为他们没有梦想,或者对自己的梦想不够渴望,期望值不高,或者没有自信。要改变这种现状通过代课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要通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多开展前途教育、未来教育、励志教育,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重塑梦想,重拾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面对问题学生,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接触,细心鼓励,精心引导,让他们走上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轨迹。面对屡教不改的同学,不要说这个学生本质就是坏的,应该说: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也许我们再多的努力也没能改变他,但是如果不努力,他就永远无法改变。

五、说讲课

教师完全讲,学生听不是好课堂,我们已经有了共识。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我认为也不是好课堂。好课堂就应该有文有武,有讲,有练,有展示,有创新,有内容,有深度。重点、难点教师必须讲,重点教师更应该精讲。“10+30”高效课堂并不是死板硬套,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弹性空间。

六、说学案

通过三年对导学案的编写,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但还要不断完善,才能让它更加完美。

我们对导学案的编写大都以课本为参照,这样做就出现了这样的弊端:学生把答案抄到学案上,再从学案抄到黑板上,得不到实际有效的训练,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老师被黑板上整片的正确答案所蒙蔽。如何改变现状,我认为学案上的题目应该设置成变式训练,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寻找方法,做变式,达到训练应用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还发现有些课本例题、习题并不适合学生的水平,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若我们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整改题目,就能恰如其分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不但避免抄的现象,而且达到训练的目的,总之,我们应该不受限于课本,而要大胆创新,不走寻常路。

七、说学校管理

我们学校以“以生为友,以情育人”为教育理念,我感觉非常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学校的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坏习惯比较多,思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问题学生就有问题家庭。这些孩子有的单亲,有的缺少父母关爱。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如果一味实行棍棒教育,蛮横的教育只能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使矛盾更加激化,后果只能是一败涂地。我们更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细心引导,多鼓励,多交流,进行励志教育和赏识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讓他们茁壮成长,润物细无声。

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 篇4

费县新庄镇初级中学 吴玉奎

历史课堂教学承载着历史教育的重任,而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课堂的教学细节。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于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时,要讲的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也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而好的例子一定是有典型的细节。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历史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以掘深拓宽历史,实现微窗眺远景;也可以展现历史的多面风采。做历史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教科书阉割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子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下面,就结合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感悟,期待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一般都是从细节入手的。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历史教学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承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我们认为可以大胆的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丢失的那些精彩片段还原。因为细节往往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历史细节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系统生动的描述,增强历史事务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加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史实背后的史学理论与文化精髓。历史的细节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握住历史细节,就可以见微知著,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其功效不可替代。

1.细节能够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个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喜欢上历史课。学生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能主动进入历史课堂,有对历史探究的原动力。

如在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时,我在一开始上课就展示出教材上的一幅照片——《乔的笑》,就是乔冠华在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开怀大笑的照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之后又介绍了照片的一些情况:这幅珍贵照片在新闻摄影展中获得金奖,纽约某大报对乔冠华这纵情一笑也倍加赞叹,称他为“大国家的大人物”。乔冠华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因为乔冠华的表情是很夸张的,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所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这时我适时设问: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本中获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图片是无声的,但图片所带来的情感的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在现

场。这会使他们产生与乔冠华有相同的感受:为我们的国家高兴、自豪。有了这样的铺垫以后,学生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好感,有求知欲。本来教学内容只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一些结论性的语言,相对来说是枯燥的。用细节来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了这个精彩瞬间,以情感打动学生,带他们走进了历史。

2.细节能够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教师的设问学生或者死气沉沉,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这主要是学生与历史有距离感,学生没有感悟到历史。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关于台湾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细节:

出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了于右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也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些历史细节的及时补充,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自然使学生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3.细节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解读,有利于点化课堂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又是高度凝练、概括性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描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而历史仿佛变得无味难以理解。而细节有一种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我们应该抓住细节这一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一课时,针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我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绮思梦达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同时又出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通过解读,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中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而教材中只有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和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解读,学生就不会感受那个时代跳跃的脉搏,更不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真实的理解。显而易见细节的作用举足轻重。

4.细节能够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认知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新课标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呢?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好的素材。

近年来,中日关系比较紧张,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十分猖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连不断的发表反华言论。学生对于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日本为什么到如今不敢面对历史?至今为什么不敢承认侵略中国?我就出示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及东京审判时印度法官帕尔——裁决日本战犯“全体无罪”的一面之词。《终战诏书》全文600字,从头到尾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仅从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说明什么?日本只承认对“英美”的终战,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他根本不予承认。相反的,2005年,日本在靖国神社内树起“帕尔显彰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毫无疑问,当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了。

5.细节能够钩沉思想,培养养育学生的灵魂

史学博大精深,不是因为史学可以研究一切,而是因为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思想及方法,要通过史实及其思考,让我们懂得世界,认识自己,知晓现实,憧憬未来。让历史细节如同久旱的甘雨,不断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成为他们的精神密友、生命知己、灵魂导师。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选取了林觉民的《与妻书》片段,学生听的非常入神,很多学生都留下了眼泪,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正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运用细节导入知新课,别具匠心

历史知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运用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都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节的课堂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英语“ John Hancock”,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普遍认为是“约翰·汉柯克”。我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学生大惑不解。我解释道,它的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是什么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国女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英雄的历史。

通过这样做,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求知欲,还新雅高效。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细节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细节是历史的颗粒,过程的链条。历史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但由于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用的时间地点人物、知识体系与框架、乏味的抽象概念、生硬的说教、考试升学等等,让学生对历史课没有好感,课堂上昏昏欲睡,历史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使学生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针对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我选取了两个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1:甲午海战前夕,明治天皇与首相伊藤博文的对话。天皇:能打败北洋舰队吗?伊藤:能打败。天皇:理由?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天皇:如何得知?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涣散,应战准备缺乏。天皇:何以见得?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镇远”、“定远”军舰,管理混乱,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了。

历史细节2:甲午海战期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孩童捐钱买军舰,准备与北洋舰队相抗衡。

通过两个历史细节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学生们发出愤怒的声讨与对晚清政府的不满。随后的教学水到渠成,问题也迎刃而解。

3.运用细节进行课堂整合,言近意远、情趣盎然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应该是师生双

方通过灵活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小结收到言近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在得知《马关条约》后奋笔而就的,我在课堂上深情地复述当时的背景:戊戌变法之前,浏阳青年谭嗣同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不禁黯然神伤,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同胞将成为亡国奴。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的理想。历史细节的巧妙运用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理解,又为下一单元戊戌变法章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细节,恰当的运用细节,让历史不再乏味,让历史因为拥有了细节而不断地可爱可亲,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生命力永存。

三、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求真,要让每一个历史细节因真实而崇高。历史是真实的,我们每位老师在构筑起历史这栋“高楼大厦”时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粒沙的历史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能因为小而乏真,“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的“生命底线”。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的编造、想象甚至拼凑。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而崇高。

其次,要有魂,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意目的,必须为一堂课的“主题”服务。在课堂上,任何教学手段的选用都要服务于教学,细节也不例外。如果历史细节不能围绕主题,缺乏灵魂统率,为渲染课堂气氛随心而用,率性而为,这样的运用就失去了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选择,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会,因为史学因严谨而美丽。

再次,要和时,历史细节运用要注意对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是历史细节运用的不二法门。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中,精彩和典型的细节运用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精彩的东西只有用在恰当之处才会春光无限。“火候”要用到刀刃上,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述,细节就要出现在事迹中。只有这样,历史事件才会高潮迭起,激动人心,历史人物才会更加丰满、栩栩如生。

维持秩序的管理与推进变革的领导 篇5

维持秩序的管理与推进变革的领导(厦门大学政治系)雷志宇

摘要:管理与领导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二者运用混乱的状况。随着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的纵深发展,出现了某种将管理与领导看作独立体系加以研究的学术倾向,一般认为管理的功能是维持秩序,而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这一功能差异使管理与领导存在着尖锐冲突,但对现代组织来说,管理与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二者的有效合作。中国当代行政组织运行最重要的特征是非规范化,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行政工作的重点。

(一)

领导与管理现象自古即有,不过“管理”一词出现的时间要远早于“领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导”与“管理”是合二为一使用的.。现代管理学在本世纪初兴起,当时一部分管理史学家在进行探本溯源的研究工作时,很自然地将某些历史记载当作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同样,在其后异军突起的领导科学也毫不客气地将管理学家已然划定的势力范围视作囊中之物。这一历史事实沿袭下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二者使用的混乱现状。在我国亦存在这种现象,例如:马克思曾有一段论述:“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管理学者和领导科学学者都曾从自己学科角度援引并加以延伸。本文无意在此裁断马克思这句话是暗指管理还是领导,只想阐明在理论界确实存在二者界限模糊这一事实。中山大学的王乐夫教授较早意识到这一现象,并撰文对管理与领导的概念差异进行了逻辑分析,王教授运用同一律对“管理是领导”“领导是管理”“管理就是决策”“领导就是决策”等论断进行了学理分析,他指出之所以会存在这些显而易见的“逻辑矛盾”,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分别摘取了“管理”“领导”“决策”不同层次的意义,然后对号入座。据此王教授就这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作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从广义或外延层次看,领导与管理二者具有相等性;从狭义角度看,两者有本质差别,领导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决策的执行;从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看,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是低层次的领导。”[2]无可置疑,对“领导”与“管理”的基础概念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廓清我们的认识。但仅仅从“领导”与“管理”的内涵对比中得出的二者或包容或交叉的结论过于笼统。而且随着知识存量的大幅增长,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出现了某种将“管理”与“领导”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加以研究的重大学术倾向。同时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先进的科技(尤其是先进的通讯技术)既消解了时空对组织交流与扩展的障碍,同时也使组织丧失了时空这一天然的保护层。这种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现代组织的生存要求相结合引起了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领导”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对“领导”与“管理”作更具体的研究是必要的。那么应该如何看待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在现代组织中二者的地位如何?以及怎样正确处理管理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感悟 篇6

一、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的重要保障。

民是农村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的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和教育程度,提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比重建设具有高学历水平的乡村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加强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可度,在财政资金、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倾斜,让职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鼓励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新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强对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三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使农村劳动力资源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增加乡村人才的存量,留住人才与乡贤

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增加乡村人才储备,就要坚持“留下来”和“引进来”相结合。“留”就是要把录用的人才留下来、把本土的人才留下来。要想留住“引进来”的人才,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他们了解到乡村人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二是加强政策倾斜。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扎根农村基层,营造出关心农村工作、爱护乡村人才队伍的社会氛围。三是提高乡村公共服务。针对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使人才无后顾之忧,专心参与农村的建设

推进课堂变革实践感悟 篇7

一、设疑探究, 引导体验和感悟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需要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探索与思考。教师可以在学习中设置悬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悬疑的情境中探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感悟深化, 建构知识结构。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学, 在许多章节设立观察和实验探究环节,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资源, 精心预设, 认真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例如笔者在教学《血液循环》这一节时, 针对学生已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 还有对三种血管功能的基本认识的现状, 设置问题:“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 会经过什么样的途径回到左心室呢?”让学生们分组合作进行探究, 自己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取出一块纸板, 上面绘好心脏的结构简图和代表肺部、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 并拿出若干紫红色、鲜红色代表静脉血管、动脉血管的绳子, 让学生代表用胶带粘上绳子进行演示, 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人体血液循环。

二、分析比较, 加深体验和感悟

生物教学的内容不少受时空、实物和实验条件的限制, 很难讲信息透彻的传透给学生, 这就需要运用比较分析教学策略, 通过对课本中图文资料的对比分析, 学生学会合理推测, 学会比较研究, 学会辨别证据与假说, 还可以训练逻辑能力。可以借助网络教学的形式, 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与课本资源进行比较, 从而丰富课本资源, 例如, 在教学《绿化, 我们共同行动》中,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到各处交通干道旁绿化较好处进行噪音和废气的测定, 记录、统计数据后, 进行分析比较, 学生体验感悟到:树叶密集、树皮粗糙、叶形较小且表面较为粗糙的树种, 是隔音效果最好的植物;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化实体比少层复合结构的绿化实体声衰减效果好。

三、走进生活, 生成体验和感悟

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亮点就是要求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教师要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生物科学现象, 挖掘其生活的内涵, 化抽象教学为生动、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并积极尝试实践, 陶冶情操, 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教学生活化。例如学习《生物多样性》时, 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将学生引入大自然, 在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 笔者要求学生对整个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并将调查出的相关内容形成参观调查报告。通过这样具有生活化教学的形式, 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生物的生存状况、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模拟场景, 促进体验和感悟

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 怎样化枯燥为活跃, 化抽象为具象,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场景模拟教学, 这样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及学习对象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甚至可以身临其境, 全身心融入, 将自己化为学习对象, 真实体验学习对象的生活、生理活动, 切身感悟生命的美丽、脆弱和顽强。枯燥的学术语言被赋予了情感, 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生命的价值。场景模拟可以设置为辩论会、小品表演等形式, 如在教学《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验与感悟, 笔者精心设置了一场辩论会活动, 正方观点: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反方观点: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 学生有很高的热情, 并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查阅了广泛的资料, 在课堂辩论中对保护环境命题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五、信息技术演示, 内化体验和感悟

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是现代教学的一大特色, 从而扩充了课堂教学容量,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愧称为一次教学革命。在生物教学中如很好的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把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生物学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事物或现象展示出来, 也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予以展示交流, 更可以借助声光效果对实现学习的情感目标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 在生物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去用心体验与感悟, 积极将知识内化, 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高恩娜.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 (18) .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课堂实践与感悟 篇8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49-01

听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听不懂英语又怎么能够学会说英语,更难以使用英语和别人交流了。 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试对英语听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且掌握一定听力技能的学生往往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所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

一、分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帮助学生排除听力障碍

1、知识性障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语音障碍。部分学生未正确掌握语音、语调,由于自身英语发音不标准,难以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语言障碍。很多英语单词在字典上有多种解释,有的学生是由于自身词汇量太少,遇到学过的单词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而造成的障碍。

语速障碍。学生的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速度。

理解障碍。主要是对听力材料中的有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对材料断章取义,未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非知识性障碍:学习环境对学生听力的影响

听力学习氛围的不够浓厚往往对听力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听英语时胆怯、紧张,本来可以听懂的也听不懂了。

二、加强基础性训练,锻炼听力基本功

听力基本功实现应包括掌握基本的朗读知识,如音节、重读、意群、连读、失去爆破等。应采取先模仿后应用,先语言训练后进行交际的原则来安排和开展听力训练活动。让学生多跟读录音,让他们体会英语的语音、语调、重读、弱读、意群甚至韵律,还要强调数量和质量,范围、深浅、层面都要广泛些。做到:一是初始时多听老师朗读,往后要多让学生听英美人的声音,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打好语音基础;二是听力材料一定要丰富,尽可能让学生多熟悉各种人的音调。平时练习的面宽广一些,听懂的面就不会狭窄了。要熟悉和了解一些常用的套话,即表达不同功能的句型和结构。从所听的对话中可以迅速确定说话人的身份、职业,并且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如:听到“This is Mr Green's office. Can I help you?”就断定说话者是秘书;听到“Could you……?”或“Why don't you……?”就知道是提建议等。我在进行新目标英语Unit 4听力练习教学时,为人物选择合适的工作地点及职业,职业句型,听起来就很容易。

三、听说读写融合,四项技能齐头并进

1、听说结合。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听后口头回答问题,进行复述或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也可以先师生对话,谈论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语言和背景方面的话题,然后再让学生听。

2、听读结合。对于那些来自生活真实语言的不太长的阅读文章,可以先听后读,要求学生主要以听觉而不是视觉来吸取语言知识。听后可让学生回答一些如who、when、 what、where之类的问题,待学生阅读完材料之后再讨论疑难问题或书面回答问题。另外,加强朗读训练对提高辨音能力和形成语感及提高听力作用很大。

3、听写结合。听写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渐发展听音会意能力,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可以采用的训练方式有听课文的短语、句子、段落,听课文原文填词等。

四、利用课本内容 拓展课外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的文章,将他们设置成听力材料。比如,我在教授Oxford English 6A page 9 的小诗的时候,我的做法是:(1)听一遍录音,但不看文字。(2.)再听一遍,同时显示一些文字,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录音来完成句子中所缺少的词。(3)让学生将所缺的词写在的本子上,并核对。(4.)再听一遍,并跟读。(5.)以4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朗读。 (6.)小组表演,并评选the best group.获得的奖励。渐渐地,学生会喜欢用这种听的方式拉来学习新的课文与新的知识。那么,潜移默化地,学生会用听的方式去接受新的信息。现在有有许多的电视英语节目,可以鼓励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去观看,从中习得一些新得信息。如:动感英语,色拉英语,朝九晚五等。

五、教授一定方法,提高听力能力

1、识别技能。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2、预测能。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做听力练习,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Who,How much,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推理判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预测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特别重要。

3、抓主干。通过听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因为事实上我们也只需要知道其主题大意,而不需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地全部接受,那也是不可能的。教师可教给学生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做听力,特别是一些有地点、方位的内容,或者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尤其好。例如:Tom is eleven.He‘s from England. Hes in Class 6.Tom‘s brother,Jim is twelve. Hes in Class 4.He‘s English,too.对这篇短文可摘录: Tom 11 Class 6 English Jim 12 Class 4 English。

上一篇:法院案例下一篇: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