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

2024-11-11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精选9篇)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 篇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独特的传播方式,增强了现场感。在我国上至中央电视台下到各地方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市井类新闻,大都采用现场采访报道的形式,而决定现场采访报道成功与否,关键因素在于现场采访记者和与摄像记者之间能否配合默契,思想一致,突出主题,所以在越来越多的现场采访报道中,现场的采访记者同摄像记者的配合默契程度就愈发引人关注,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也值得探讨。

1 怎样的现场采访报道才算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所谓“现场采访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采访新闻当事人,在现场及时报导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并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现场采访报导一般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第一,新闻事件刚发生或正在进行、发展之中;第二,记者进入画面,目击采访,口述报导;第三,具有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即真实而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的讲话和新闻现场的音响;第四,通过有限的镜头表现无限的意境,其意义作用体现在:电视新闻现场报导方式能充分发挥记者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与新闻主题相吻合、与新闻人物身份相适合的环境、背景,进行现场提问,口头报导,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挖掘出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通过记者的语言传播突破了电视画面不能表现的内容和抽象概念等局限。另外,视觉冲击力强的镜头运用和能直接表达主题的镜头能够让受众对事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2 采访记者和摄像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采访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很重要。记者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细节等因素进行组合,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引导观众去看新闻事件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记者的解说要与现场气氛紧密结合,内容具体,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记者在报道中要尽可能地强调新闻事件的正在进行时,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现场气氛。

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采访记者要用语言呈现新闻的看点,并带领观众揭开事实真相或原因,追根问底,揭露新闻本源。而摄像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中,也同样很重要。虽然摄像记者本身不出现在画面里,但是摄像记者也是用“镜头”说话,准确的将新闻事件中的要素表达清楚,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够让受众记忆深刻。

所以,无论是现场采访记者还是摄像记者,唯一的目的、共同的目标,就是将最能表达新闻事件本身价值的内容和镜头用现场采访的方式展现并记录下来,以增加节目的深度和力度。

一次成功的现场采访报道离不开能够准确表达现场事实的采访记者和能够用镜头表现现场氛围的摄像记者。对于现场采访报道,新闻事件的本身,需要记者的现场采访和现场画面同时进行报道,缺一不可。在现场采访报道中,大多从业者都是通过协商来完成采访任务,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所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才能成功的完成现场采访报道的任务,一条好的现场采访报道必须做到相互配合。

3 怎样做一名出色的现场采访记者

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有较强的说服力,突出报道现场感是电视现场报道成功的基础。而对于采访记者而言,如何采访,如何报道,如何让受众接受认可,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3.1 利用电视的可视化注重体现亲切感:

现场报道就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语言、表情、形象,使被报道对象直接真切地出现在屏幕上,现场采访记者应该在现场报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情感、思想、形体综合素质的优势,靠自身的亲和力,展现、报道事件。

3.2 电视现场报道的交流感:

记者在现场还能充分调动现场人员的参与性。现场不应该是记者的一言堂,而是方方面面观众的多言堂。采访记者必须能够控制现场,提有意义的问题,寻找有分量的答案,突出节目主题。

3.3 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现场表达技巧有高要求:

采访记者必须把握好对现场的观察、分析、判断,快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现场。在现场报道中应是自然、端庄、大方、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状态,给观众可亲、可近、可信的良好印象。

3.4 选定主题,突出核心部分:

要排除现场干扰,找准提问基点和目的性,做到循序渐进。还要善于驾驭现场,做到主题鲜明。记者与被采访者间要以诚相待,平等相处,即便是久经沙场,也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 怎样做一名出色的现场摄像记者

电视现场报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所以镜头画面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拍出高质量的镜头画面清楚的反应新闻事实非常重要。因此,一名出色的现场摄像记者应具备有以下几种素质。

4.1 从业务的角度来衡量:

要与采访记者达成一致,构思明确、总体感强,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拍摄。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随时注意变动,用摄像机镜头抓住精彩的瞬间。要有较强的剪辑意识,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篇幅,尽可能地体现最丰富的内涵,要有精湛的拍摄技术,让镜头富于美感。

4.2 从职业品格来衡量: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不论前方是泥潭还是湖水,都应该想尽办法到达自己的采访目的。吃苦耐劳,具有团队的意识,才能最终完成采访任务,而要是过分的凸显个性,反而会影响团结本末倒置,影响任务完成。

4.3 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摄像记者要学会在较大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快速冷静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并做出判断,利用自己的业务技能无剪辑直接播出。

参考文献

[1]周家群《图像时代——新闻摄影传播学》2001年12月安徽大学出版社

[2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齐洁爽《摄影记者实战指南》2002年吉林出版社

[4]刘仁圣《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教程》2005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王莉《现场实况——著名主持人访谈录》2004-1-1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6]庹震《怎样当记者》2008年8月中国发展出版社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 篇2

——以2012年“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

 王琼 李姝含

【内容摘要】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贴近、鲜活、真实、生动的报道特色为《新闻联播》带来新气象,注入新活力。本文谨从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出发,选取2012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典型节目为例,分析《新闻联播》播音员以出镜记者身份参与新闻现场报道的角色转换,从而引发对于转变《新闻联播》播音员刻板印象的启示,并探讨由电视新闻播音员走向真正的“电视新闻主播”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闻联播》 “新春走基层” 播音员 角色转变

作者联系方式:

王琼:***、moqiying@126.com

李姝含:***、leehellen@163.com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1年8月22日正式开播“走基层”栏目。央视新闻中心从2012年1月10日起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新春走基层”,共派出180余路、610多名记者、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厂矿社区、深山老林、边疆海岛、大漠荒滩展开采访。报道要求用记者现场配音代替播音员配音,大量采用同期声,抓拍细节,展现过程,记录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该系列报道共播发50余条,引起广泛社会鸣。据统计,新闻频道2012年春节期间相关节目收视率比去年提升17%,比2010年提升64%。同时《新闻联播》的相关报道收视率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在此系列报道中,由《新闻联播》主播担当出镜记者的节目给观众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该节目不仅创新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出境模式,而且打破了传统播报方式留给受众的刻板印象,为新闻报道三贴近提供了有意借鉴。①

一、传统印象中《新闻联播》播音员的刻板形象

从叙事学(Narratology)角度看,“当某一件事具备‘叙事者通过叙事行为将某些叙述载体(叙述内容)传达给叙述接受者’时,这一过程便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行为”②。作为一个消息集纳型的新闻栏目,《新闻联播》的整个节目体系不仅具有固定统一的叙事者,而且新闻的撰写与编排也具备稳定的叙事风格。

从叙事视角看,《新闻联播》叙事主体的视域设置为全知视角。所谓全知视角又被称作权威视角,是指叙述者对文本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这是一种主体性高扬的叙事,主要通

过强化叙事者的权威性,使之充当了一个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叙述君王”③。在叙事主体的角色认知上,《新闻联播》始终自觉地以为党和政府“代言”的身份,以不可置疑的全知全能姿态,向受众描述着它认为应该了解的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因此从根本而言,栏目真正的叙事者既非显在的“叙述人”——播音员,也非某位具体的记者或编辑,而是至始至终体现和贯穿着国家/政府的角色认知,在语言运用上体现了国家/政府的立场。

《新闻联播》的国家叙事,不仅框架了其与受众的单向传受关系,也决定了新闻叙事者(播音员)的话语表述内容和方式,她们在节目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通过忠实“转述”稿件完成“代言性角色”的任务,几十年来一直彰显高音亮嗓、字正腔圆的播音风格。一男一女两位播音员不但没有对话,而且没有对视,是无交流的“轮播”,个人发挥的余地非常有限。这种播音风格虽然符合新闻对客观、真实地基本要求,并且饱含激情和鼓舞性,但其明显弊病在于原本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播音员在此风格统领之下,变成了传声筒、面具人、登记照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院长李小华认为:“在目前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这种播音形式“特有的权威性与客观性,在显示一种份量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与观众的距离”④

二、《新闻联播》播音员刻板形象的改造迫在眉睫

在2006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政协代表叶宏明提交的《让<新闻联播>换换人》议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提案认为,“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结构老化现象严重,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

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1 此案在广大民众中引发了一场持续的大讨论,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包括新浪、搜狐、人民网等随即对该栏目是否需要换人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显示,逾半数的人或主张换人、或对栏目提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认为多年以来,《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播音语调四平八稳,不疾不徐,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报风格,在支撑其栏目权威性的同时也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面对现状以及舆论普遍反映的事实,中央电视台做出适当回应。2007年12月6日至9日,连续推出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4位新主播亮相播报台,一时间确实给老牌新闻节目带来新风貌。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再次“换脸”,迎来了郎永淳、欧阳夏丹两位新播音员,给节目增添更多清新、鲜活的气息。然而我们却发现,如果栏目的体制和报道方式不变,仅靠播音员个人特色并不能使《新闻联播》30多年来形成的整体播报风格焕然一新,即便推出再多的新面孔,也无法完全避免播音风格僵化和播音员出镜模式单一所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新闻制度下,基于《新闻联播》特殊的舆论引导功能和与之对应的固有叙事风格的限定,“播音员”的角色不可能消失,更不可能完成由“代言性角色”向“主导性角色”转变。那么如何重新建构《新闻联播》播音员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使《新闻1 源自叶宏明 “关于优化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的提案”,引自人民网2006年3月3日报道。

联播》更具亲和力和可视性?生动有力的现场报道,尤其是由《新闻联播》播音员亲自担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因为它在不改变栏目固有模式的前提下给予了播音员更多发挥个性的空间,从而提高可信度、增强节目的交流感和亲和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⑤

三、《新闻联播》主播在“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角色转变

1.改变姿态——体验式报道,走进心灵,采访到位,现场鲜活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大多采用纪实手法,新闻主播们化身体验者、经历者,亲身融入被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部分,这样的深度参与拉近了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带着自己亲身的感受做出的报道也更深入、真实、生动。

比如,海霞所做的“走基层”报道的标题即为“我在洗涤车间当学徒”,她在春节期间走进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跟着师傅们当学徒,体验了一回一线职工的艰辛。报道中,海霞与车间工人们一样换上统一的蓝色工作装,她先跟着折叠熨烫工刘菊花师傅一起抻床单、再把洗净的床单被罩平整的送进机器熨烫,刚上手半个小时就体会到了辛苦。刘师傅说:“这活儿看着不累,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疼。”海霞说:“是,长期这么坐着扭着。”这种亲身体验过后由衷的理解和认同,给受众传达出了格外的真实感,一下拉近了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之感到亲切和放松,愿意主动交流。刘师傅紧接着就表示:“我们这里面的姐妹们都有肩周炎,颈椎、腰椎都有毛病。”海霞感叹道:“这都是职业病啊。”之后,海霞又尝试着推送湿被单堆积如山的运送车、在去污区亲手刷洗单子上的油渍„„经过一天的体验,海霞如是说:“之前我并不了解,觉得洗个床单被罩什么的,工作既简单又轻松。如今才知,这里平时每天要洗8万件各种卧具,赶上春运高峰,这个数字要突破10万。这样的工作单调而又繁重,还要在这样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工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保证了人们坐火车出行时的顺心、舒畅。”这些话都是海霞在做了体验者之后的肺腑之言,这种通过身体力行、融入新闻事件做出的报道也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

2.调整语态——口语化表达,第一人称讲述,回归新闻人格化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展现出的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角色转变,和随之而来的亲切的话语、鲜活的传播方式是让观众惊喜的另一原因。从演播室走进基层,从新闻的播报者变为新闻的体验者,这样的经历使《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得以掌握和运用了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报道中注重多用细节、典型说话;多为群众说话,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而不是以往那种拿腔拿调的空话、套话。这些语言虽然大多简短而朴素,但都是百姓心声。

例如:“走基层——曹妃甸港:乐在其中的‘高空司机’”的报道中,主持人张宏民采访了两位卸船机司机黄俊峰和张泽涛,在提到他们是整个公司单车作业纪录的保持者时,黄俊峰说:“其实这个平时作业就和玩游戏一样,我怎么想办法也要把它玩通关,别人不可以比我玩的更好,就是这种感觉。”张宏民:“找每一斗每一斗的乐趣。”黄俊峰:“对对对。”这段对话中,当事人的表述生动、平实,而主持人的概括更是形象、精炼。两人语言

上的合拍使心灵更加贴近,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随后在两位师傅表演的“飙车比赛”中,张泽涛获胜,主持人张宏民一边与之击掌一边祝贺说:“给力啊,哦也!”生动活泼、生活化的语言令操作间的气氛顿时生趣盎然,在欢笑中,两位师傅夜晚值班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其次,“走基层”报道中口语化表达的有效运用更得益于新闻第一人称讲述方式的使用。报道中除去现场采访、同期声、效果声之外的正文部分,不是演播室里“字正腔圆”、“高八度”的新闻配音,而是亲历现场的播音员用“我”的个人视角、平实的叙述性语言来贯穿。他们真正在现场、在镜头前成为节目的“主持人”,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发挥空间。

过去的新闻语态追求 “权威”、“大气”,并习惯性地认为这源自播音员“庄严”的语气和新闻稿宏大、抽象的用词,就像“新华体”,字正腔圆中丝毫不透露宣讲者的态度,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既定的距离。但实践证明,真正的权威与大气更应源自新闻人对社会责任的践行、源于中央级媒体能与普通受众真诚沟通、贴心关怀的大台风范。“新春走基层”在《新闻联播》中作为头版头条亮相,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原因在于观众从严肃了三十多年的《新闻联播》中看到了民间话语的真实、鲜活、幽默和富有趣味的表达,既概括精炼,又带着世俗生活的具体语境,感觉随和、亲近、心领神会。

这种新闻节目中采用人际交流的口语化表达方式不仅在客观真实的报道中融入讲述者的新闻激情和独特的个性气质,而且格外注重新闻事件的过程和细节,注重矛盾的冲突和悬念,注重人物的内心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真诚地关注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就是新闻的人格化。对于新闻人格化的回归通过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亲切的话语、鲜活的传播方式拆除了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线和戒备,使受众获得了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⑥

3.转变心态——放下身段,平等真诚,做“有温度”的新闻

“走基层”重在 “实”字,就是实打实的放下身段去了解基层、表现基层,关注人的命运、关注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它不是表面上的问寒问暖、了解疾苦,更要走进老百姓的内心,消除彼此的隔阂。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康辉代表播音员、主持人所做的发言报告中说:“特别对我们这些播音员来说,因为平时大多时间我们都在演播室里,大家也总说我们是名人,其实包括‘走基层’也有这种感受。一开始人家都端着你们,如果你自己也端着的话,那你真的根本没有办法听到基层的心里话,你看不到基层最真实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先放下身段,别人才不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的,这样心和心的距离才会贴的更近。”

“走基层”让平日端坐于《新闻联播》主播台前的著名播音员们有机会用平实的视角认识社会,用平等的身份与群众交流,用真诚的心态去抒发关怀,从而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国情和民情。康辉随同军嫂们到边海防前线离陆地最远的台山岛与基层战士一起过年,途中经历强烈的风浪,由于航道狭窄,在换乘的小艇上经过剧烈的颠簸,几位军嫂都产生了严重的晕船反应。此时在甲板上站立不稳的主持人康辉仍然不忘鼓励着她们:“大家再坚持一下,还有几分钟就到了”;郎永淳在玉树震后重建的第二年,走进重灾区结古镇的东风村,了解玉树灾区第一个基本建成的科技示范村的情况。在看到水、电、沼气、供暖等设备的逐渐完善、村民们即将搬入新居时,临行前他由衷地说:“等你们都盖上二层或三层之后一定要告诉我,到时候我一定再来看”;海霞在走近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的报道即将结束时,所行所言更加贴心:“短短一天,12小时的跟班学徒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给师傅们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护手霜和一个热饭用的饭盒。因为明天,他们的工作还将继续。”正是通过一天的体验相处,真正走入了工人们的生活,才最能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而张宏民在走进曹妃甸港对两位“高空司机”的报道更加温暖人心。黄俊峰和张泽涛两位师傅在值夜班时为了防困,进行抓斗比赛,结果作为奖励黄俊峰站在张泽涛的身后为其按摩。此时机智的张宏民也顺势站到了黄俊峰的身后说:“你也辛苦了,我也给你捏捏吧。”说着上手在其背上拍打起来,边讲道:“辛苦辛苦,我也会啊,专业吧!”三人一字排开按摩的画面深刻感人,主持人俨然成为了小伙子们的工友和兄弟。只有把自己与采访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所谓的放下身段,才会自然地流露出这般发自内心的友善和关怀。

所谓平等和真诚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其前提是主持人与观众必须首先建立起“与话双方”的平等,进而建立亲切感。主持人应该是个性鲜明的人,其思想、智慧、才情和价值观会通过镜头前的语言和副语言传达出去,用温暖的视角来体验、记录、感受基层,才能做出温暖人心的新闻报道。

四、“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效果分析与启示

在央视新春走基层的官方网站上有网友留言说:“央视新闻联播的亲民风采越来越浓,特别是今年的新春走基层节目,在发挥舆论监督、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还有说:“新闻联播发生了悄然变化,新春走基层把普通人把需要帮助的人的事迹和生活放在了首条新闻,看后让人觉得很温暖。”主持人代表康辉也曾说:“今年春节我们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反馈——‘联播’的主播也变得更加温暖了。”32

一个系列报道如何能够改变多年来《新闻联播》栏目和其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其原因至少来自三方面,第一,从电视的本质特征来看,纪实拍摄、现场采访、效果声、同期声等是最能充分体现电视优势的电视语言形态,其表现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改变了沉闷的、新闻简报式的传统新闻节目。第二,现场采访报道不仅赋予了播音员发挥个性、表达自我的空间,而且带来了身份角色、心理态度和话语方式的转变,从居高临下的播报到平视、平实的讲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从而产生影响受众对节目整体感知评价的连带效应。第三,参与现场报道给《新闻联播》播音员带来的绝不仅是媒介形象上的改造,更是对其心灵和思想的深刻反思。康辉说:“我们所有参加‘走基层’回来的主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2 原文见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新春走基层》广受赞誉拉高收视”,http://news.cntv.cn/china/20120205/114963.shtml引自康辉2012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发言稿 ⑦的感受,就是再走进演播室面对镜头的时候,眼睛里的内容就不一样了,表达的语态自然而然也不一样了。”4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和言之有物的语言内核会令主持人的个人气质和主持风格更为踏实和真切,这种变化不会局限于“走基层”系列报道,也不会因为一次媒体行动的结束而结束,它会作为一种精神在《新闻联播》栏目中得以延续。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摇篮”,深入一线的历练对成就优秀的主持人十分必要。然而《新闻联播》,甚至央视新闻频道的所有播音员中,作为记者出身的却很少,他们大多是从专业的播音院校直接走上播音岗位,虽然播音专业技能过硬,但随着当今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受众需求的提升,主持人的贴近感、现场感、交流感变得愈来愈至关重要。所谓“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有了这些亲身体验才能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并扎根于基层,频繁于实践,主持人才能够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创新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因此央视或可以此为鉴,积极探索新闻主播参与走基层报道的常态化模式,要求播音员在完成日常演播室任务的同时,能够更多的深入基层采访报道,不断向名符其实的“主播”角色靠近,从而使主播之路走得更长久、更扎实。

参考文献

① 刘玮《.“新春走基层”走入<新闻联播>头条 留足百姓镜头》.[N].《新京报》,2012-2-27.② 肖文江.《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构筑》.[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1):34.③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29.④郭力、黄志朋.《17年首次更换播音员成为公众话题:<新闻联播>在变吗?》.[N].《南方周末》,2006-6-16.⑤ 丁廑.《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转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8):50~51.⑥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9~50

⑦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50~51

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注意事项分析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 现场采访 注意事项

一、做好充分事前准备

对新闻事件的深入了解是新闻现场采访工作能顺利深入开展的基本条件,做好背景基本了解,针对现存问题与以往情况进行充分对比,找出差异性问题进行深入,做好关键核心问题的提炼,确定关键采访对象选择,展现新闻事件来龙去脉,避免新闻采访的片面性、浅薄等问题,有利于提升新闻采访深度。事前准备可以通过对专业领域人员进行事先的行业、领域了解,抓取到行业中核心问题点,或者从网络上查看相关新闻、资料以及往年相关情况报告等,对新闻内容进行初步的全面了解,在新闻现场采访开始前做到心中有数,调查方向、对象有一定水准。

除了新闻资料的了解,同时个人也要做好心理及其他准备工作,对于现场采访会遇到的危险和突发事件做预估,例如当事人拒绝采访或者目标采访对象不能接受采访时要做好后备采访对象的联系准备,对于采访现场天气变化可能性做预估和事先了解,做好应对措施;对于采访现场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做评估,如特大灾情采访时,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个人身处险境,同时也降低对他人工作的负担;对于采访对象也要做事先个人经历、性格的初步了解,有效的把握采访节奏,处理好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互动关系;对于现场采访的交通状况要有及时的了解,同时了解如何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及时到达现场,避免采访的延误,最好提前到达现场做初步的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让工作在不慌乱的情况下有序开展。甚至提前到场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获取到其他媒体未能及时得到的采访线索和情况等。特别是电视出镜工作,要提前做好上镜的个人妆容准备,调整好自身情绪状态,做好机器的准备。如果有现场连线直播采访,更是需要做好相关设备的调适工作,避免直播中出现异常故障。同时提前到场准备可以有力的获取到地形优势,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和画面情况。同时提前到场可以在采访对象未到达前进行通讯稿等材料的事先了解和准备。所有的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也有利于调整好个人心理状态,提升采访成功性的自信心,避免忙乱状态让采访无序杂乱的开展。

二、掌握提问方法与技巧

在采访中应该根据当时情况来进行不同的采访提问方式,主要以简单容易回答的提问为主,提问内容符合采访对象身份和知识结构情况。适当情况下可以充分考虑到采访对象的角度,融洽采访氛围,避免不友好的采访氛围让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问题由简单到深入困难,让采访对象逐步适应到提问的环境中,避免开头抛出困难尴尬的问题让采访对象无法适应采访而在采访中有较大的隔阂存在。采访中不要过于唐突的打断对象的回答,提问的话题也尽可能保证专业性,轻松性,避免非专业问题导致采访对象对记者水平的质疑。特别是专业深入的话题可以让采访对象非常认可采访者的专业水准,进而在回答上也不会采取马虎对待,更会发挥其专业性提升回答内容的深度与高度。特别是采访中可以运用其内行话语做引导,很快的和采访对象融入到一个话语环境中。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避免宽泛的空谈,要针对落实到点的问题进行开展,多考虑受众需要了解和问题内容所代表的行业、岗位的核心关键性问题、新问题等提问,引导采访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具体的回答,让回答质量提升,同时能得到受众认可和满意。因此事先对事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要深入到受众群体对受众关心的问题和角度进行了解,同时事先准备中要做好相关信息的了解,从而才能提升提问的专业性和高度。此外提问不要反复性没有新颖的提出老旧问题,要针对新问题和新时代特点提出创新性的问题,避免受访对象对提问缺乏兴趣。特别是受访对象为资深人士的情况下,提问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给出答案的质量。选择的问题多针对采访对象所熟悉的领域开展,让采访对象能够保持放松回答的状态,避免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紧张感。如果采访氛围过于尴尬紧张,可以提出有意思的话语进行氛围的缓和,适当情况下可以停止摄录,与采访对象进行适当的情绪调整或者事先的沟通让采访对象消除紧张,做好回答的心理准备。

采访中不要有不当的言语冲撞,无论是对待高管富商还是对待贫困百姓,都要用平视的态度去对待,既不可以抱有过于崇拜瞻仰,也不可以用嘲笑斥责的俯视态度去对待,要保证采访过程中的公正、客观、全面,降低个人主观感性评判对采访工作的干扰。提问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不要让采访对象陷入尴尬境地,多站在观众和采访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可以赢得更多的社会共鸣,同时也避免了采访内容的片面性、主观性,必要时做好采访对象的隐私保护,对于采访对象不愿意提及的问题不要强制性要求其回答,让采访氛围能够较为松弛、真实、深入。采访时提问的态度和情感要表达的较为真诚,避免敌意态度对采访对象的刺激,在神态、举止上要保证大方得体,避免给采访对象造成不适感,注意好个人肢体语言的表达。

三、摆正自身采访者位置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是独立在新闻事件之外的观察者、记录者,而不应该成为干涉新闻事件、判决新闻事件的参与者、主导者。因此记者应该保证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的角色定位,将新闻内容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展现,避免报道的片面性,通过现场采访能够真实的表现新闻现场状况,表述清楚事件的整个流程。在采访中要摆正自身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两者并不是敌对关系,要友好的与采访对象展开现场采访工作,能够通过真诚的交流让采访对象信任自己,病情敞开心扉进行回答,避免不信任或者敌意等情绪干扰导致回答的不真实、肤浅、片面,甚至回避现场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要表现出个人的素养,既要有专业性,同时也有表现出良好的修养,个人并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对象的审判人员,无权对新闻中的人事物做最终的判决,只是新闻内容的记录和报道者,展现出新闻的真实客观性是最重要的。现场采访中要做好采访氛围和局面的控制,赢取采访对象的积极配合,避免采访对象因为采访刺激性而导致的过激行为,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开展采访工作,而且会让个人身处险境。采访中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不仅可以有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采访对象对记者职业的认可,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避免采访对象因为记者言行不当而导致的职业误解,从而引发相关的蝴蝶效应,甚至引发整个社会对记者行业的否定等情况发生。作为记者工作者,代表的是自己,也是媒体单位和整个媒体行业的形象,个人应该保证自身的职业专业度。避免威胁或者其他刺激行为对采访对象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发生。采访工作中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到采访内容对社会的重要性,避免因为不良诱导而对采访内容进行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的情况。采访过程中,面对诱惑要保持坚定的立场,一切从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出发,保持新闻人应有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同时对于威胁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运用机智的方式进行拒绝和摆脱,不要直接与对方产生正面冲突。

四、保证新闻原则

新闻要保证其真实、客观、公正、新鲜、及时等基本原则,因此在采访中要围绕相关要求进行现场采访工作的展开。所有的采访首先需要在真实的情况下才能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电视新闻采访不是影视作品创作,最重要的是真实情况的展现,这样才会受到业界和观众的认可;其次要保证新闻采访的客观性,避免个人主观情绪对新闻事实的干扰,避免过于主观的去评判新闻内容或者采访对象,要让采访对象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表达出真实的情况和想法;采访要及时新鲜,要保证新闻采访的时效性,要在第一时间获得现场采访资料,从而有利于新闻及时播出,这样的新闻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展现出优越性。同时新闻现场采访也避免同质化,多选择其他媒体没有想到的角度,同时也能表现出新闻的核心关键性内容,这样才能凸显媒体本身的新闻价值。新闻采访的画面展现、采访人物的关键性也对新闻采访至关重要。特别是有效的画面展现,比语言描述更具有说服力,特别识电视新闻采访其优势与其他平面媒体不同的是可以生动展现新闻现场和人物状态,其真实感更强,因此要好好的利用该种特性。抓好现场采访人物的状态、语言表述和行为表现等,以及采访内容中新闻现场的具体状况,新闻发展影响性、结果的局面展示等,生动的再现新闻原貌和采访对象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王衍宁.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中提问方法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3(5).

浅析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技巧 篇4

1 做好现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保障新闻现场采访的基础质量

新闻现场采访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地开展现场新闻的采访工作,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很有必要,是提升新闻现场采访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措施。一般来说,新闻现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新闻被采访人员的选择,采访主题的确定,采访问题的准备,采访时间、地点以及提问的顺序等。为了充分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记者应该提前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仔细思量,并且全面考虑到在采访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以及在进行采访时的情绪、语气和神态动作等。

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找好采访角度,才能有效地把握采访中的每一个细节,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信息,因此,在进行新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被采访者可能会回答的一些事情,进行更深层次的询问,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现场采访深入开展,提升新闻现场采访的质量,丰富新闻的内容,提高新闻的魅力。

2 在采访时,新闻记者可以适当地运用情感表达,有利于现场采访的高效进行

不同的情感态度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或悲伤,或兴奋,或忧愁。进行新闻现场采访就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面对面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新闻现场采访时,要特别强调记者应该把握真实情感交流的呈现,适当地运用情感表达,与被采访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有效地提高新闻现场采访的质量,丰富新闻的内容。

首先,新闻记者进入采访现场以后,无论新闻事件是微小还是重大,都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记者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记者现场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对现场情境、声音以及人物变化等的观察力会明显降低,过于激动或亢奋的情绪也不利于新闻现场采访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采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将新闻事件真诚、真实地表达。

其次,新闻记者不仅是事件的采访者和报道者,更扮演着公众与新闻事件的中间传递者的角色,因此,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的表现尤为重要。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行,这样才能保证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时能做到理性应对。同时,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还应注意把握好适当的情感流露,这样才能与被采访对象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鸣,这样的新闻采访也才能更打动受众。

3 良好的语言技巧是做好新闻现场采访的重要保障

进行新闻现场采访时,除了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心态,融入适当的情感之外,还应把握好新闻现场采访时的语言技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记者应明确新闻采访的主题。

在新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围绕新闻采访的主体提出恰当的、尖锐的、敏感的问题,换言之,在进行新闻现场提问时,记者不应该过于拘泥,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新闻现场采访的流畅性。除此之外,新闻记者的提问应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真实性,这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有效地保障新闻现场采访提问的全面性,丰富新闻的内容。

3.2 新闻现场采访语言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一定的艺术性。

记者是新闻现场采访的组织者,因此,记者不仅要对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还需要灵活地应对现场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良好的语言技巧和语言逻辑性能够有效地保障新闻现场采访的开展和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引起新闻观众的兴趣,提升新闻的影响力。

3.3 现场新闻采访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动感,因此,在新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保持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例如,同步地跟随时间进行报道,同步地进入观众的视线等。

这样不仅能对事件的即兴点做实时报道,还有利于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信息,体现出新闻的动态感。

4 结语

新闻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体现新闻价值与信息量的一个部分,可以说新闻现场采访与新闻的魅力和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还应该具备驾驭采访现场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新闻现场采访的质量,才能有效地丰富新闻的信息量,提升新闻的魅力。同时,新闻现场采访也是一项非常系统、繁琐的工作,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要求采访记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面对现场各种突发状况时做出理性的选择,才有利于新闻现场采访的顺利开展。最后,现场新闻采访,必须围绕新闻采访主体进行,层层深入,才能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摘要: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其采访能力和采访技巧决定着新闻的素材质量以及新闻内容的丰富程度,也进一步影响了新闻的信息量与可视性,可以说记者现场采访的技巧决定了一个节目的成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很重要。本文主要研究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阐述记者如何做好现场采访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记者现场采访的质量,丰富新闻的信息量,提高新闻的可视性,进而提升传统媒体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新闻采访,现场采访,采访技巧,注意事项,采访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丽.如何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浅谈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新闻与写作,2014,(1):86-88.

[2]刘庆春.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2011,(4):6-7.

[3]冯晓明.采访技巧在实际人物采访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4,(13):129,143.

[4]常丹.基于民生类节目的电视记者一线采访情感把握策略集采访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4,(3):83

[5]王鸿良.故事是“发现”出来的——长篇纪事作品的采访与叙事技巧[J].新闻与写作,2013,(5):69-71.

[6]崔岩.浅谈电视人物专题片采访技巧——以《古稀老人的环保人生路》为例[D].河南大学,

突发新闻现场采访技巧 篇5

1 采访前的主要事项

1.1 采访前需要的过程

在进行采访之前一般需要的是多元合作式, 就是在相同时间之中联合主编, 文字记录者及摄像师同时进行工作, 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提高采访效率。电视台的客服经常是保持电话畅通的, 这也是电视台节省时间的重要步骤。电视台往往将客服热线, 新闻编辑者以及突发新闻记者安排在同一个地方, 这样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采访地点, 并且各方就位。派遣记者采访前准备过程如下。

热线接听——与信息提供者交流信息 (时间, 地点, 人物) ——携带好常备DV带 (最好DV带不离身) 同时联系固定的伙伴摄像师和司机。在热线接听的时候摄像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空档安排好去采访的司机师傅。最后, 在赶去采访现场的途中对信息提供者进行深入沟通。

1.2 采访前注意事项

在进行突发新闻的采访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事前沟通的任务。在接听热线时获得的有用信息越多, 那么在采访时就越发主动。例如:在一场责任事故的现场采访中, 现场鱼龙混杂, 记者很难一眼确认事故的责任人。因此, 在热线接听的时候, 需要进行初步有效的沟通工作。接听者需要记录下现场当事人的相关资料, 外貌特点, 衣着样式等比较详细的情况, 以便在记者赶到现场的时候能够在群众中认出当事人, 获取第一资料, 这样的注意事项可以使本媒体先于竞争者。二则可以先于警察, 避免警察对采访的干扰。很多当事人在第一次描述事件的时候都比较激动, 乐于倾诉, 而经过再三陈述之后, 当事人就会显得比较消极, 抵触, 甚至出现排斥行为, 不利于采访工作的进行。因此, 在短时间内认准当事人对于事前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然而, 不是所有的信息提供者都愿意给出很详尽的信息, 对于那些有意隐瞒者, 记者需要证实信息, 多渠道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对于简单新闻报道, 记者可按照事前准备的出镜词出境。但若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 就不必按照原先的构思, 可按情况据实报道, 遇到需警员, 消防和救护介入的新闻要及时报警, 降低伤亡。

2 采访进行时的主要事项

首先, 采访时要尽量靠近现场。因为, 新闻无非就是抓住事实, 公布真相, 新闻的价值随着事实的逐渐揭发就会越高。突发新闻的采访最终目标就是报道与新闻的发生几乎同步进行。例如:一名记者正在赶往新闻大楼的途中遇到了一桩偷窃事件, 那么此时记者应拿出随身携带的DV或相机拍下作案过程, 并在小偷作案同时报告警察, 既帮助受害者, 又能第一时间报道, 使该新闻更具吸引力, 让小新闻受到广泛关注, 一举两得。如果说, 在偷窃成功之后, 记者根据信息情报员的情报, 赶赴现场, 得到的就是二手资料, 只能被认为是普通偷窃案, 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这就要求记者现场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全面收集信息。

其次, 记者赶赴现场的时候出现多个当事人记者应如何取舍是资料获取的关键。这就需要运用到“金字塔”分析法。往往“塔尖”就是最重要的事件人物 (也许仅一名当事人) , “塔体”是事件次要的关键人, 最后“塔底”就是事件的参与者 (目击者) 。最近北京出现一起当街挟持人质的案件, 我们进行“金字塔”分析如下, “塔底”是围绕在事件周围的一些群众, 或许能称得上是目击者;“塔体”就是参加调解的警察, 谈判人员, 稍微靠近“塔尖”的便是人质, 受要挟的妇女极其孙女;最后“塔尖”就是挟持者, 一名赤露上身的男子。当男子被警方击毙以后那“塔尖”便是受要挟的妇孺两人。如果记者先采访的是群众那么他就会得到一知半解的新闻, 若是警察, 并能得到大部分新闻, 要是采访受要挟的人质, 那么得到的新闻将是一手资料并且包括全部的过程。电视采访主要依靠画面吸引观众, 失去相关关键人物, 关键画面, 信息真实性受到质疑, 接下来的损失便是错失广大的观众朋友。

最后, 为更接近当事人需要飞速赶往现场。以2012年深圳出现重大的飙车事故为例。事故现场是在深圳的一高速上, 因此就近原则深圳的光电集团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事故现场, 拍摄到5.26日的事故照片, 即红色GTR以及宝马车的翻车情况, 被撞车辆比亚迪烧毁的样子, 以及血流成河的现场, 场面惨不忍睹。深圳当地记者立刻赶到了现场, 随后对生还的女乘客进行沟通, 获取了一手资料和详细信息。没过多长时间警方也赶到并封锁现场, 拒绝媒体的一切拍摄。如果说在记者迟于警察到达现场的话, 那么, 记者传达的资料将会是极其片面, 还是不完整的。因此记者在警方封锁第一现场之前赶到事发地是

作为编辑, 总是希望把版面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即使不能让人过目不忘, 也希望能神清气爽, 让读者看起来愉悦舒服。就好比一名女性, 虽然先天不足, 爹妈没有把你生成大美女, 没有瓜子脸、没有魔鬼身材, 没有明眸善睐, 也可以通过化妆和穿衣打扮凸显自己的气质, 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就像人们所说, 世上没有丑女人, 只有懒女人。对于那些看起来枯燥、干瘪的常规新闻版面来说亦如此, 这样的新闻往往没有好的图片, 没有诱人的细节, 也没有你要的深度与内幕……但只要你愿意, 一样可以把版面打扮得生动诱人。当然, 这种打扮版面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提高。

1有形即有神

画人要画神, 和人一样, 好的版面也是有生命的, 它有自己的精气神。记得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过, 每个版面都要立起一个神, 这个神不是牛鬼蛇神的神, 也不是神仙, 就是指精气神。版面最怕的是平板, 重点不突出。就像人一样, 两眼无神。如何在版面上立起这个神?那就得有型有款。就像照像要摆个好pose一样, 版面也需要有形, 就是形式感要强, 要有一个造型把文、图、细节等组合在一起, 在版面上营造一个视觉中心。

平面设计就是通过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文字、提要、图片、图像、标题、数字、英文字母等, 一系列元素的排列组合, 营造出一个视觉中心, 一个亮点, 或者说是一种氛围, 一个气场……然后, 打动读者的心。

好的新闻图片往往可遇不可求, 尤其是对于时政新闻来说, 要么是枯燥的统计数字, 要么是刻板的会议配图, 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图。要想版面出彩, 就需要找造型, 图片效果不好, 也需要找个造型把这些图片整合在一起。

2 造型千变万化

造型的种类很多, 可以是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 把版面上的部分或全部文字与图片组合排

报纸编辑如何让版面出彩

文丨刘秀兰

摘要:那些枯燥、干瘪的常规新闻版面往往没有好的图片, 没有诱人的细节, 也没有你要的深度与内幕……编辑怎样才能把版面打扮得生动诱人?版面最怕的是平板, 重点不突出, 就像人一样, 两眼无神。每个版面都要立起一个神, 除了形象的标题, 版面也需要有形, 就是形式感要强, 要有一个造型把文、图、细节等组合在一起, 在版面上营造一个视觉中心。

关键词:版面设计;有形有神;标题形象

极其重要的事情。当然, 记者在采访时也要注意到第一事发现场的保护, 不要让采访造成警方查案的不便。

3 顺利采访当事人的技巧

第一, 很多时候, 当时人在事件发生后会感到后怕, 不愿意回想当时的情景, 不愿告知真相。因此顺利采访当事人应该也是采访中的难事。很多当事人对于要出镜一事会感到无比尴尬不情愿,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 电视台的记者事前先不要说明身份和携带相关大型摄像器材。首先要以安慰的形式介入询问, 询问深入的时候记者表明身份, 说明来意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采访, 这样的间接导入采访的形式更能够让当事人接受采访。再者, 记者采访的时候要客观不带个人立场, 还要尽量避免出现敌对阵营。也就是说, 在采访受害者之后要去采访肇事者, 那么请注意采访肇事者的时候要避开受害者, 这样可以防止受害者将记者列入对方阵营, 并怀疑的说话真实度。最后在撰写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 以陈述事实为主, 这样才能顾及到采访当事人双方的立场。

第二, 顺利采访遵循的原则。“妥当采访不错过, 不妥当采访不要有”。这个原则要以汶川地震的采访工作为例。当救护人员抬出一批批埋在黑暗中的病患的时候, 记者按照常规带着相机进行拍摄, 阻挠病人前去救治就是为了获得第一资料。可是很多病患习惯黑暗的眼睛很容易被照相机的闪光灯给刺伤, 还有, 病人的救治是不容耽搁不要因为采访妨碍救治工作, 这样也是不道德的。所以新闻采访工作应该妥当采访, 有序有规范的采访。采访足够合理, 才能够使当事人心甘情愿的接受采访工作。

4 总结

新闻采访结束之后, 记者的撰写和播出也是相关重要不容忽视的环节。新闻记者肩负发掘真相还原真相的重任, 在采访突发事件过程中要谨记采访注意事项, 合理规范采访, 不要触碰当事人的底线。一则合理公正的新闻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国良.媒体面对突发新闻的报道选择.青年记者, 2004 (6) .

论出镜记者的现场采访 篇6

我作为一名主持人经常深入新闻事件一线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常担任出镜记者这个角色。就目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分析, 从中获取一些思考:

一、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目前存在的一个现实性问题是, 我们有很多主持人凭着优越的外在因素走进了出镜记者的行列, 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实际的新闻训练, 虽然有着清新的形象、伶俐的口齿, 具备一定的镜头感, 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者事件突发变故, 他们就会变的语言迟滞, 神态窘迫, 甚至完全丧失对新闻的判断力, 在新闻现场的驾驭能力显得盲目而又无知。1997年香港回归, 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 一位小有名气的记者负责报道港督彭定康的活动。事件刚开始一切正常, 彭定康依计划乘车离开了港督府, 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描述, 发了感慨, 做了评论, 报道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但谁也没有料到, 记者的话音刚落, 彭定康的车子竟然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该记者只好又拿起话筒, 把刚才的一番话重复了一遍, 最后说:“……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又回来了。”这次总算对付过去了。但不可思议的是, 片刻之后, 彭定康又回来了。这位记者只好把刚才的话第三次重复背诵。噩梦还没有结束, 彭定康的车子再次缓缓驶入镜头!这次, 现场记者彻底被击跨, 进入无声的画面状态。这无疑暴露出亲临现场的出镜记者缺乏应对现场报道变化的能力以及没有掌握大量相关背景的资料, 背景材料的准备和现场的观察与判断是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出镜记者的提问能力

现阶段, 我们的新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模式化提问:“请问, 你有什么感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应该说开放式提问是采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采访方法, 不可或缺, 但它也是一种很懒的提问方法, 过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会使采访流于表面, 无法深入采访主题。

这就涉及到了出镜记者的提问能力, 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当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 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在采访过程中, 可以运用眼神、简单的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来传达要提问的信息, 跟采访对象达成一种默契。在西方的新闻学里, 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 他们把掌握提问的技巧看作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因此,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比如, 王志采访胡长清就是一个例子, 当时胡长清在伏法前一天, 已经不再开口说话, 刚一碰面, 王志给胡长清递了一杯水, 然后告诉他:“退一万步来说, 你还留了你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 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胡长清是怎样的, 不像小报上说的胡长清有十几个情人, 或者贪污了几千万, 你自己说出的话可能更权威一些。”简单的几句话, 说服过程只花了短短的几分钟, 结果采访进行了3个多小时。由此可以看出,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 怎么问, 需要动一番脑筋和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出镜记者的倾听意识

出镜记者的倾听, 首先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新闻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记者面对的被采访对象可以是所有人, 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差异很大,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所有被采访者都希望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下进行交流, 处理好跟采访对象的关系对于整个新闻信息的采集及传达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当出镜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时, 也就是距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如果只顾自己提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或者中途打断对方的思路和话语, 根本不听对方把话讲完, 也不理解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意愿, 很难跟采访对象达成默契。“倾听”是与人为善的表现, 也是请对方打开与你交流的一种期待。采访中, 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的, 往往人家不愿意说;而采访对象想讲的, 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此时“倾听”就显得非常必要, 它是你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 更是你进一步发问的起点。其次, 倾听还是一种技巧, 真诚的倾听是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点化剂。能达到采访双方的心灵互动.同时, “倾听”也会让你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 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做好一个倾听者亦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这是记者传递给观众的很重要的非语言信息, 这种信息的传播效果远远胜过你滔滔不绝的叙述, 言之凿凿的结论。

四、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这一能力的欠缺往往使采访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沉迷于现场气氛, 忘记了自己是新闻现场和受众之间的纽带, 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 不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 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另一个极端是:置身事外, 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氛围如何, 无论什么题材和事件, 总是千篇一律的“保持”同一风格、同一表情或根本没表情, 造成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及时知晓新闻事实的需求, 但新闻程式化浅薄的背后, 缺少记者思考后的现场表现。出镜记者一定要亲身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去, 成为贯穿事件过程的脉络, 将采访过程的原生态呈现给观众, 增强“我在现场”的感觉。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处理好自身情感。要有强烈的是非观, 不能随便的盲从。穆青同志说过:“人民的记者一定要有和人民群众一样的情感, 人民想的也就是记者想的……”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 讲求记者的情感控制, 但决不接受情感狭隘、冷漠自私, 内心毫无新闻热情的表达方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 一个是个性的自己, 一个是职业的自己。“个性的自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的状态, 喜怒哀乐, 随情而动;“职业的自己”要求记者的情感始终围绕着采访主题, 切不可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这里要强调的是, 反对角色扮演, 但一定要有角色控制。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王志的采访一直以沉着稳健、不露声色著称。但也有例外, 他在广州采访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时, 观众看到了王志多次擦眼泪抹鼻子的镜头, 但每次情到深处, 他都能适时转换话题, 把采访引向深入。应该说, 他的情感控制是比较到位的。

五、采访态度的把握

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 有的记者采访提问时, 神态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提问咄咄逼人。在采访中有轻视被采访对象的心态, 俨然像个法庭法官, 采访有如审讯。使被采访对象紧张不已, 回答语无伦次, 严重影响媒体的客观公正。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 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 现场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 而应该是“平视”。记者采访时代表的不是自己, 而是媒体和观众。记者的采访态度如何, 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这是出镜记者尤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六、镜头前形象的适度表现

有些出镜记者是刚出校门的新手, 缺乏工作经验, 盲目的在镜头前表现自己, 有时会搔首弄姿, 贻笑大方。出镜记者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个是镜头前自身的形象, 一个是进行现场采访。一个成熟的出镜记者会很自然的分清两者的主次关系.记录片《侯家家事》的成功使该片的主人公小有名气, 后来她在记录片《侯家兵妹走军营》中客串了一把出镜记者。这位优秀的士兵在镜头前眼神飘忽、笑容僵硬、满头大汗、手势夸张、语言空洞, 神采尽失, 使片子的感染力大大减色。如果出镜记者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神态, 那么你会忘了你要干什么, 你要问什么问题。所以, 出镜时最好的状态是‘忘我’, 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本色记者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讲的是介于新闻事件 (信源) 和受众 (信宿) 之间的一个第三者, 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信宿与信源的距离, 最理想的状态是零距离。对于一线的记者来说, 新闻的传播, 不是往常坐在演播室里转述的数据或判断, 而是进入到新闻第一现场.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能够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 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 只有这样才能报道出新闻精品, 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好这个“第三者”的角色而不会在电视观众面前露羞露怯, 最大限度的接近新闻本身。

参考文献

[1]安舒《论出镜记者的现场采访》[1]安舒《论出镜记者的现场采访》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 篇7

赴任之前, 自己就暗定目标——以“超常规速度”尽快进入角色。而此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志之一, 就是看自己是否能尽可能多地出现在新闻现场, 并具备捕捉新闻的能力, 因为鲜活的“干货”只有在现场才能抓到, 坐在屋内编译只能是炒人家的冷饭。

目标虽定, 心下却难免惴惴。尽管依旧保持着抢新闻的冲动, 尽管还有着曾为10年体育记者的底子, 对现场抓新闻轻车熟路, 但在远离新闻一线如此之久后, 还是担心自己“廉颇老矣”。

然而在英三年, 基本没有什么重大突发、恐怖事件之类的新闻发生, 在英国太平“衰”世之下, 自己再定目标:你不出事, 咱就“找事”, 在平淡中想方设法抓取有价值的新闻。本着“没事找事”的原则, 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现场捕捉新闻之“六法”。

“见缝插针”法

2010年2月, 听说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我马上打探他何时到伦敦来领奖。几经联系, 最终通过一个特殊渠道, 我以嘉宾而非记者身份进入颁奖现场, 且是进入现场的唯一中国记者。

颁奖前的酒会上, 自己上前跟一直“心向往之”的建筑大师“套瓷”。老人家倒是和蔼可亲, 怎奈围观者众, 皇家建筑师协会的“保镖”寸步不离。只能问一个问题, 停一停, 找个空挡, 再问一个。好在自己平时对有关话题一直关注, 老人家还有问必答。这样时断时续, 见缝插针, 终于把“料”凑齐:对中国新建筑的看法、对北京古城保护的意见、自己不会再在中国设计新作品、否认所谓南京某博物馆是其“封刀之作”。扭头看那位“保镖大爷”, 正冲我瞪眼, 估计心里骂呢:这家伙怎么回事, 这么多人等着跟大师说话、合影呢, 他怎么话这么多?

本想跟老人家的夫人再套套近乎, 一听记者身份, 她立即回答:“我们家有一位说话的就够了。”碰一鼻子灰, 没关系, 在颁奖结束后, 再上前问候大师, 顺便问了其养生之道。最终成稿《专访贝聿铭:中国的新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 获得海外多家媒体刊用。

“见缝插针”法要诀:有“眼力见儿”。虽身在新闻现场, 但专访条件并不具备时, “见缝插针”法往往奏效。

“奋不顾身”法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 在一个充满危险的失控新闻现场, 是选择坚守, 以获取难得的新闻素材;还是选择后撤, 以首先保证自身安全?很多情况下, 都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2010年12月9日, 伦敦爆发因学生抗议学费上涨引起的激烈冲突事件, 使我终于领略了“太平中的暴力, 衰世中的抗争”。

严格说来, 此次学生抗议行动并非“突发新闻”, 而是提前“昭示天下”。为削减巨额财政赤字, 英国政府大幅减少高校经费, 大学不得不提高学费, 学生为反对学费上涨, 此前已经举行过示威。而在12月9日, 议会将对学费上涨两倍的方案进行最后表决, 学生扬言当天将在伦敦举行更大规模抗议。

我得知消息后, 当日上午11点钟即赶赴议会大厦附近。那时仍是一番太平景象, 除了警察明显增多外, 与平时几乎无异。不久之后, 开始实施交通管制, 路上除警车, 已见不到其他车辆。少数打着横幅、带着面具的学生稀稀拉拉地在路上闲逛。

谁料, 下午1点多钟, 风云突变。大批抗议者开始从议会大厦前的马路上突然涌出。他们高举标语, 大声呼叫, 试图冲向议会大厦。在被防爆警察列队阻挡后, 抗议人群冲破正在施工的议会大厦门前广场围栏, 试图从侧面冲向目标。在他们推倒第一个围栏时, 我已从旁边一个缝隙中跑入广场, 拍下了抗议者推倒、脚踏围栏进入广场的画面。

抗议者进入广场后, 继续向警方第二道防线涌去。我手举相机, 也向前跑。腿脚还算快, 冲到了警方设置的第二道栅栏前。此时, 我面前是一道半人高的栅栏, 栅栏后是手握警棍、盾牌, 带着头盔, 虎视眈眈的警察;我身后是不断向前涌动的抗议者。他们试图推翻栅栏, 但其面前的方形栅栏显然更为坚固, 而且每当他们推动栅栏时, 警察手中的警棍就劈头盖脸地打过来。后面的抗议者不断向前方传递自备的头盔, 同时, 他们将石块、台球等掷向围堵的警察。

老实说, 我此时有些害怕了。一是怕后面的抗议者再往前冲, 引发踩踏, 而我正处在抗议者和栅栏之间, 无法再往前;二是怕他们投掷的东西砸到自己头上, 而自己可是没戴头盔啊。

但看到这种激烈冲突的场面, 我又实在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相机, 而且当时拥挤的人群堵在后面, 也无法后撤了。好在我恰好处于一个路灯柱和栅栏之间的狭小空间内, 即使发生踩踏, 至少身后的灯柱还能抵挡。为选取更好的画面, 我索性又攀上灯柱, 从更高角度拍摄全景。

在对峙了一个多小时后, 眼见实在无法突破警方的防线, 抗议者终于撤退, 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广场、政府所在的白厅街上, 燃放烟火, 奏起鼓乐, 焚烧座椅, 损毁雕塑。我一直采访到下午6点钟, 才赶回去发稿。当看到自己采写的通讯《反对学费上涨伦敦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与警方发生严重暴力冲突》被海外媒体广泛刊载, 拍摄的15张图片被中新网以专题形式呈现时, 采访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已经忘在脑后了。

假如今后遇到同样的场面, 或者更为危险的境况, 我是该安全地离开, 还是离现场近一些, 再近一些?这不仅是我, 恐怕也同样是众多有职业感的记者两难的选择。也许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 也就注定选择了要与危险为伴。

“奋不顾身”法要诀:选取最佳采访位置是重要的, 但也许保证自身安全更为重要。

“死缠烂打”法

2010年英国大选之前, 得知前港督彭定康要为首位华人国会议员候选人李泽文竞选募捐助阵, 我就打起了专访的主意。

到了现场, 不出所料, 彭定康果然成为主角, 得个机会上去问话, 对方刚开口, 李泽文不干了, 上来制止采访。也难怪, 今天的主题是为他募捐“撑场子”, 一堆事等着彭定康干呢, 我先来问一些不相干的话, 不是“搅局”嘛。

没关系, 一次不行, 再来, 施展“死缠烂打”法, 最终在活动快结束时, 逮着他可劲问。作为末任港督, 彭定康曾在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七年在香港工作生活了五年, 这也是香港回归前最为重要和敏感的时期。而彭定康如何看待香港, 特别是回归中国后的香港, 想必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话题。在我的追问下, 他说, 香港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城市之一, 他现在依然非常想念香港, 想念那里的很多东西。

在评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十几年来, 香港的发展变化时, 彭定康说, 他认为香港依然是亚洲最自由的地方之一, 香港在言论、宗教、结社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充分的自由。而且香港提供了出色的公共服务, 是一个非常好的居住地。

彭定康卸任港督后, 曾任欧盟外交事务专员, 现任牛津大学校监。虽已离开政坛, 但对中国的发展依然甚为关注。

在对中国的发展进行评价时, 彭定康表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相信在二三十年之后,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虽然中国在人均水平上还不是太高, 但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谈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的话题时, 彭定康说, 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问题在缺少中国参与的情况下可以解决。中国不仅在世界贸易中已成为一个核心部分, 在其他国际事务中也一样。如全球气候变化、反恐怖主义、核扩散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 中国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死缠烂打”之下, 记者最终得到想要的采访内容, 写出专访稿《彭定康:香港依然是亚洲最自由的地方之一》。

“死缠烂打”法要诀:为了“料子”, 别要面子。

“闪转腾挪”法

温家宝总理2009年访英期间在剑桥大学演讲时, 一个叫马丁的学生现场掷鞋, 引发剑桥校方以及英国各界一致谴责。对此案的审理在我到任后不久开庭。

我在得知开庭具体日期后, 连续两天前往剑桥地方法院旁听庭审。第二天庭审结束后, 法官一宣判, 我马上冲出法庭, 因为法庭上不准拍照, 我只能到庭外抢站有利拍摄位置。

还好, 我是第一个冲出来的, 占据正对法庭大门的最佳位置。调好镜头, 唯恐疏漏, 还试拍两张。等其他媒体出来, 只能找次要位置了。眼见马丁从法庭正门往外走, 我心里正美呢, 谁料到, 他刚一出门, 少数支持他的人一哄而上, 把一个写满支持他字句的大横幅严严实实地顶在他脑后。英国记者不在乎, 该拍拍, 该问问, 我可就着急了:这照片没法发呀。

赶紧想辄。等其他媒体拍完, 马丁往街上走的时候, 眼见他的支持者没跟上, 我赶紧冲到他前面, 一边倒退, 一边狂拍。那家伙步伐挺快, 我又要倒着走, 又要躲避其他行人, 险些栽倒, 不过算拍下了能发的片子。

对此案我最终发出两篇文字稿及两张图片, 相对于其他一些媒体, 中新社的消息详细很多, 几乎是独家报道。另外发稿速度更快, 在从剑桥回伦敦的火车上图片稿已发出。自己发出的文字和图片稿件除获得多家海外媒体刊用外, 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引起关注, 新浪、搜狐等网站在首页挂了两天, 网民评论甚多。外交部特打电话到中新社总编室, 询问当时庭审的详情。

“闪转腾挪”法要诀:随机应变, 腿脚好使。

“贴身紧逼”法

许多时候, 围绕某一事件或人物的新闻热度会有一定时期的持续性, 这就要求记者耐得住寂寞, 尽可能对该事件和人物进行贴身紧逼式的全程跟踪采访。

2010年, 英国19岁华人青年张敬龙参选欧洲议会议员, 虽事先估计当选的可能性不大, 但因此举对英国华人参政具有标志性意义, 当地华社及主流社会甚为关注。我从其宣布参选, 到其在投票点投票, 再跟其上伦敦标志性的红色双层大巴车巡游伦敦城拉票, 以至最终选举揭晓, 进行全程贴身采访报道。

选举结果揭晓当晚, 记者到其“竞选总部”跟踪采访至深夜。说是“竞选总部”, 其实不过是唐人街一个阁楼的小小亭子间。与那些大牌政客所能调动的竞选资源相比, 他的竞选团队无论从人员结构还是参政经验等方面都明显不足, 办公设施可谓简陋之极。但那些年轻人对华人参政的热情着实打动了我。当晚我发出消息稿《参选欧洲议员未获成功张敬龙放言将卷土重来》, 获得海外多家媒体刊登;述评《打破沉默第一声张敬龙虽败犹荣》, 综合了长时期以来记者跟踪采访中的所闻所感, 也引起了较大反响。

“贴身紧逼”法要诀:耐得住性子, 耗得起精力。

“以情动人”法

记者是职业的倾听者和转述者, 客观中立是其必备的职业素养, 但这并非意味着记者是冷酷无情者。为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有时需要记者用自己的真情打动被采访者, 让其情愿吐露所思所想。这种方式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往往能起到更好的功效。

2011年10月起, 伦敦爆发了大规模的“占领伦敦”抗议行动。直到当年圣诞节, 依然有一百多位示威者占据圣保罗大教堂门前广场。在平安夜, 我所关心的是, 这些抗议者舍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坚守在冰冷的帐篷里, 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如此执着的行为?

当晚, 我婉拒了朋友一起吃圣诞大餐的邀请, 带着几份小小的礼物, 一个人来到广场前, 走近这些抗议者。

尽管自“占领伦敦”爆发后, 我已经数次来过这里, 但平安夜身处此地, 感受仍很异样。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没有了激昂的演讲, 没有了与警方的对峙,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圣诞夜, 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显得格外宁静、平和。虽然处于英国有史以来第二个暖冬, 但夜晚中的这片空地, 仍令人感觉阴冷。

一个名叫凯伊的抗议者正与一位访客在他不足两平米的帐篷中聊天。我加入其中, 局促的空间显得更为狭小。简陋的小桌上, 一支白色蜡烛在饮料瓶上燃烧, 旁边的盘子里放着两块面包, 一根香蕉。凯伊说, 这是他今晚的圣诞大餐。

接过我送上的一份圣诞礼物, 凯伊显得非常感动。他对我敞开心扉, 谈及他在此坚守的目的, 曾经当过艺术学教授的凯伊说, 他实际上并非反对资本主义, 而是发现现有的财富分配系统出了问题, 他就是想通过“占领行动”, 告知人们该如何改进这个系统。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的理论, 凯伊的目光变得坚毅。

我问他, 在平安夜没有和家人在一起, 是否觉得有些失落?凯伊略显尴尬地说, 他已经多年没和家人在一起了。

走出凯伊的栖身地, 我又来到另一顶巨大得多的帐篷。几个年纪较大的抗议者正站在一起唱着舒缓的圣诞颂歌。一个名叫阿尔法的抗议者对记者说, 他们的工作就是向访客介绍他们行动的目的。他称, 1%的富人占有了太多的财富, 而99%的民众所拥有的与他们差距太大,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对于记者“为何不在平安夜和家人在一起”的问题, 阿尔法说, 这里就是他的家, 他的同伴就是自己的家人, 他在这里感到最快乐。

在这个静寂的平安夜, 凯伊和阿尔法们没有想到一个中国记者还会想到他们, 我在这个特定场合、特殊时刻对他们的关切, 令他们能够把内心深处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我。而我也获得了在一般场合无法获取的采访素材。

“以情动人”法要诀:真情流露, 令采访对象感受到真实的关切。

在如今各种新媒体形态不断出现, 媒体间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稿件的原创率、首发率, 直接关系到媒体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而原创率、首发率的提升, 最终取决于记者是否出现在新闻现场, 以及在现场捕捉新闻素材的能力。我在英国工作期间的这些现场采访体会, 也可说是自己作为一名驻外记者, 为中国媒体发出自己声音所做的一点点努力。

论新闻突发现场如何开展有效采访 篇8

1 新闻突发现场的事前采访准备

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采访前, 应该采取多线并行制, 主要是指文字记者、编辑以及摄像记者能够在同一个时间内, 按照自身的工作性质分工进行多种形式组合的方式, 以此来完成新闻突发现场的多组工作。在电视台的新闻中心

性的手法描摹新闻的真实, 更真切的展现新闻的事实。

3新闻性VS文学性

新闻性和文学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闻是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 让读者快速准备的了解事物真相, 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文学则是通过一定手法来形象生动的反映生活, 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表达人们的情感和现实需求。新闻就其本身来说, 又属于广义的文学一类。新闻的很多表现形式也可以通过文学形式来表达, 因为新闻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迅速接受信息, 表达的手段获取突发新闻的方式主要是由热线提供。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采访时间成本, 把新闻编辑组、热线组以及突发新闻组一并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 以此来方便电视台新闻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将采访人员及时派遣出去, 主要的派遣方式为——文字记者派遣、编辑派遣、在突发组里面设置专门记者等。当文字记者接听到热线的时候, 应该在第一时间与新闻提供人进行沟通, 从沟通中获取突发现场的具体位置。文字记者在进行采访前应该带有固定的合作摄像、采访需要的DV带以及采访车司机等, 摄像记者能够在文字记者与新闻提供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去安排采访车所需要的司机等, 于此同时编辑还要根据所提供的新闻事件来分析这个新闻的严重程度, 然后再来决定是否派遣记者前往采访。

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中, 进行事前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记者从

不同, 但是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好的新闻工作者都是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的, 文学性与新闻性的结合无疑是对新闻的巨大推动。在高等院校我们经常看到学新闻的和学文学总会在一起磋商, 相互学习, 这种互补式的学习对双方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体现了文学和新闻的有机统一。

通常来讲, 新闻和文学各有优劣。新闻的优势就在于他的快速性, 一个新闻出来抢的时间和报道, 让大众迅速了解事实真相等。新闻的劣势就是随时间的推移会失去新鲜性, 让人觉得乏味。新闻提供人那里获取的信息越全面, 则在进行突发现场的采访时, 就越能够获得主动权。例如社会中最普遍的责任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的主要责任人一般都会在现场, 但是新闻记住在现场中由于围观的群众非常多, 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 而且新闻提供人往往都是与事故责任人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的主要当事人, 因此, 新闻记者在事前沟通中要获取当事人的主要信息、例如样貌特征以及相关资料等, 这样能够方便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对其进行采访。相对于其他竞争体而言,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整个突发现场的主要当事人, 首先能够避免当事人被警方所控制, 难以进行采访, 其次能够避免当事人在心里产生排斥感。因为在整个突发现场采访中, 当事人在面对的第一个新闻记者在心里是没有排斥感的。而面对那些后来的新闻记者时, 当事人会比

而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 让大众读者读一次还想读第二次, 第三次, 他持续的时间较长, 但是其新鲜性就逊色于新闻了。如果我们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借助文学之耐久和新闻的新鲜性反映出来的事实会让读者觉得眼前一亮, 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读者。

新闻的真实性可观性与其中的文学性, 并不充斥着矛盾。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是可以将文学性作为一个很好的“利器”让其更好的发挥其新闻的价值。

(顺义电视台, 北京101300) 较不乐意进行事故的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陈述。因此, 在事前沟通中第一时间将当事人找到对整个突发现场采访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新闻突发现场的事中采访过程

在进行突发新闻现场采访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接近现场的第一线。因为离新闻第一线越近所获得的新闻价值就会越高, 这已经成为所有新闻媒体人的共识。对新闻突发现场进行同步采访报道是其最高境界。例如对社会中的汽车自然事故进行报道。如果新闻记者只是将汽车自燃的过程进行拍摄, 那么所获得新闻价值就会大大降低。但是将汽车自燃过程以及之后的施救过程进行报道摄像, 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新闻的真实性与震撼力。另外, 监控录像、市民DV等等相关事故摄像资料都可以为新闻记者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突发现场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首先对应该对谁进行采访呢?这是所有新闻记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里,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应该根据金字塔理论进行采访。所谓金字塔理论主要是指新闻记者所要采访的人, 正如金字塔的形状, 具有重要价值的人或许就只有一个, 然后次重要的人就会相对多一些, 最后以此类推。在整个突发现场中, 距离事故事实最近的人往往都是非常少的, 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新闻记者要寻找的采访对象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距离事实最近的人。以社会中的责任事故为例, 在责任事故中, 新闻记者如果只是紧紧跟随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后面, 往往都会错失采访金字塔顶端的人的机会, 因为事故当事人相对处理事故的人而言, 更加具有采访性, 一旦在采访的过程中错失了一些非常关键的镜头, 就无法弥补, 有些新闻电视台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会采取例如摆拍以及补拍的手段, 但是这样播放出来的新闻就违背了新闻所具有的真实性。

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采访的时候, 新闻记者为了更加接近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 要尽快的感到新闻现场, 尤其是要赶到警方封锁现场之前进行采访。与时间进行赛跑, 能够赢得第一手新闻。例如在进行犯罪现场进行采访的时候, 就会时常遇到封锁现场的情况, 新闻记者如果赶到警方封锁现场之前, 就能够拍摄到翔实以及丰富的镜头, 一旦现场被警方封锁, 犯罪者被警方所控制的话, 新闻记者能够采访的内容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有一些新闻记者, 尤其是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他们会经常抱怨突发现场的相关目击者不是很配合采访。如何才能够顺利的对新闻核心人物进行采访, 是在突发现场进行采访的主要难题。电视新闻采访会要求被采访对象出镜, 这种情况会受到很多人的排斥, 尤其是当新闻记者拿着麦克风的时候, 被采访对象常常会比较敏感, 不配合采访。

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记者应该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首先在刚刚进行采访的时候, 新闻记者可以先不拿出麦克风, 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介入到谈话中, 例如询问“这里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等话题。这种时候那些事故的目击者就会放下心中的戒备心, 与新闻记者进行沟通, 新闻记者可以在这个时候表明自己的身份, 然后示意摄像人员进行拍摄。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要先对事故受害一方进行采访, 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其次就是不要再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预设敌对立场。因为当新闻记者进行突发现场采访的时候, 首先要对受害一方进行采访, 然后再对责任一方进行采访, 并且在进行责任方采访的时候要保证受害方不在身边, 这样能够防止责任方认为新闻记者的立场是在敌对阵营内。新闻记者要及时表明如实记录的立场, 这样才能够将采访进行下去。

3 新闻突发现场的事后播送

新闻记者在进行完突发现场采访以后, 所有的新闻记者都想将第一手资料进行播送出去, 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原则新闻记者要引起注意, 那就是“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的原则。因为新闻媒体不仅肩负起将新闻信息进行公布的使命, 还担负着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过多的凶杀、车祸以及暴力新闻, 虽然能够为电视台赚取相应的收视率, 但是却与我国新闻媒体应该正面报道的原则进行违背。这种情况下应该对新闻进行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指不盲目, 不急躁以及不轻率的对新闻报道方式以及素材进行决定。而是应该在第一时间召开一次新闻决策会, 于此同时还要向相关部门或党委请示, 最后依据中央以及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再来对新闻内容的报道。

4 结束语

对新闻突发现场进行报道要具备迅捷、理智、人文以及真实等特征, 新闻记者在掌握采访的相关技巧的同时, 还要冷静、客观的对新闻的外延以及内核进行分析, 将履行社会使命与传递信息进行完美有机的结合。这样的突发现场采访不仅仅只是跑赢时间, 还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以及推敲。

参考文献

[1]辛香兰.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技巧[J].新闻爱好者 (上半月) , 2010, (2) :64-65.

[2]张晓静.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做好突发事件采访[J].新闻实践, 2011, (7) :56-57.

[3]魏燕.如何做好突发新闻报道[J].青年记者, 2008, (17) :66.

[4]侯莹.广播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怎样做好新闻报道[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1, (8) :15.

突发性电视新闻现场采访研究 篇9

1 编辑、记者、摄像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突发性新闻线索的获取通常都是由电视台的新闻热线获取,因此,为了节约时间,采访时应该将新闻编辑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团队组合起来,第一时间派遣采访记者对事件进行采访,派遣的方式可以是新闻中心的主任也可以是新闻报道组的责任编辑。对于新闻的文字记者来说,采访时应该将采访时需要的设备提前准备好,协商好摄像师和采访车,这样报道组可以第一时间来到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任务。新闻中心的负责人可以根据时间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增派记者和转播设备。

2 做好实现沟通的准备

对于从观众中的来电中获取的新闻信息,一定要问清楚其中的缘由,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这样在采访中才有可能赢得更多的时间,获取更大的主动权。以我们最常见的责任事故突发新闻为例,事故发生之后,事故人往往还停留在事发现场而在现场却不容易找到事故人,而新闻线索的提供人往往是事件的目击者或者与事故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正式采访前的沟通阶段一定要获取当事人的各种特征,以便记者抵达事故现场之后能够及时的找到事故责任人,方便记者以后的采访工作。在媒介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责任当事人,一方面可以避免当事人被警方控制而不容易采访,另一方能够及时的从当事人的口中得到最权威的消息。同时,在突发事件刚发生之后,当事人往往紧张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很容易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采访,事后当事人就会存在很大的芥蒂,不容易获取最真实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找到当事人。当然对于匿名者提出了新闻信息,如果遇到不详的情况,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佐证。电视台的新闻中心在获取新闻线索之后,对于简单的新闻信息,可以派遣记者前往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构思好需要出镜的语言,实际采访开始之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采访的构思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需要警方、消防、医院等介入的突发新闻,记者应该及时的通知相关部门,降低事故的损失和伤亡。

3 接近事实,发现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的报道与突发性事件同步是报道突发新闻的最高境界,但是,对于突发性新闻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在报道中尽量做到缩短与突发性新闻的时间,可以大大增加新闻的价值。例如,美国“9.11”事件刚发生没有几分钟,凤凰卫视资讯频道就暂停了所有的新闻直播,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该事件上,而央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以几秒钟的时间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报道,第二天,全球的新闻头条都是美国五角大楼遭受到恐怖袭击,而凤凰卫视因此次报道而名声大起,成为第一个第一时间报道美国9.11事件的亚洲媒体。同样的,现场的报道也可以将小新闻的价值无限的扩大,例如,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如果新闻报道只关注地震造成的伤害,那么新闻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紧接着我们报道了震后公安部门的消防部门以及群众怎样开展震后救灾,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新闻的震撼力和真实感,使新闻的价值大大增强。此外,市民手机的自拍录像、监控路线以及交通录像等影像材料往往可以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信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注意对有关方面信息的搜集。

那么,事故现场那么多的人,我们应该优先采访谁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消息写作中的金字塔模式,我们要采访的新闻人物正好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新闻人物往往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次要人物多一些,再次的人物会更多一些,往往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就是我们需要采访的。因此,对于记者来说,应该谨记金字塔顶层任务,因为电视新闻靠画面的剪切组接说话,一旦出现任何差错便无法弥补。

4 抓住人物核心是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的同行抱怨这样的事情,很多事件的目击者都不愿意配合采访,特别是不愿意面对摄像机的镜头进行采访。对于电视新闻的记者来说,怎样才能够保证目击者顺利的接受采访呢,如何才能采访到事件的核心人物,这是突发性电视新闻报道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因为常常需要要求被采访者在摄像机镜头面前接受采访,对于好的事情很多人都比较排斥更别说是影响恶劣的突发性事件了,特别是电视新闻记者一旦手拿麦克风对着被采访者时,经常会令被采访者感到紧张和敏感,表现出不愿意接受采访。对于电视新闻记者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根据作者的经验,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技巧,才可以有效的获取新闻信息。首先,记者进入事故现场之后不应该立即进行采访,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介入到这次事故中,向事故的目击者询问这里刚才发生事情的原由,等到被采访者对象放松警惕之后,愿意与记者进行沟通之后,此时记者可以说清楚此次的来意,在得到被采访对象同意之后,既可以示意摄像师开始拍摄,这样的采访效果往往比一开始就上来采访的效果要好的多;其次不要设置敌对立场,例如,在一起责任事故采访过程中,记者一般都会先采访受害的一方,等到对受害者采访结束之后,再去采访另一方的责任人,这时候就应该注意了,当采访责任方时,最好在受害者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防止责任方认为记者是帮助受害者向自己讨要说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访有序的进行下去。

在接近新闻核心人物时,除了要尽可能的快、准、稳之外,还应该具备一条原则,那就是“有所抢,有所不抢”的原则。还以汶川地震为例,有的记者在采访被救人员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立即上前举起话筒询问当事人的情况,甚至将采访用的照明灯打到被采访者的脸上,这种记者缺乏急救方面的常识,会给伤员造成严重的危害。可以采用救援同期声的方式处理这次报道,这种采访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注人的感受,其有时会超越新闻本身的价值。

5 结语

突发性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具有快速、真实、客观的诸多特征,电视新闻记者在掌握了获取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应该客观、真实、冷静的分析突发新闻的内在和外沿,将传递信息与履行社会使命结合在一起,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伟民.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谈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J].今传媒,2010,8(10):475.

[2]徐国平.用心铺设新闻之路——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者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天地,2011,11(1):427.

上一篇:磁性壳聚糖下一篇:气体绝缘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