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采访权

2024-06-25

记者的采访权(精选12篇)

记者的采访权 篇1

1. 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属性

现如今,法治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依法治国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公同的治国策略。作为记者新闻采访权,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特点触及众多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可以说,明确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属性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明确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属性,才能正确对新闻事业和记者的具体新闻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而如今我国并无明确指定《新闻法》,也未有明确提出记者新闻采访权,当前我们所认知的记者新闻采访权实际上源于《宪法》规定的人民享有知情权、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等权利的规定。通过调查可知,现如今人们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属性尚无统一的标定。我国相关专家和学者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属性的认知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1 采访权是公务人员行使公务的权力。

有专家和学者认为记者新闻采访权同国家公务员行驶公务活动的权利类似,记者新闻采访权是记者所拥有的一项权力。这种观点在西方国家比较普及,但在我国来说,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这种观点还略显薄弱。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闻工作者拥有的部分权力已经被逐渐削弱,而曾经新闻工作者独有的权力——采访权,其覆盖范围已经被拉大,现如今,采访权已经成为了所有民众共同享有的基本权利。

1.2 采访权是公民共同享有的权利。

与“权力说”相对应的另一种看法认为,记者新闻采访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采访权源于宪法规定的民众享有言论自由权和出版自由权,但上述这两种权利并非国家赋予的权力之权,而应是一种针对自身的自由之利。

2. 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保障

目前新闻工作者采访工作经常出现侵权事件,部分群体或个人以及政府为掩盖事实真相阻碍采访工作的进行,更有甚者对记者进行暴力阻碍。例如,2003年“非典”事件的报道,当地政府为逃避责任,隐瞒事件真相,阻碍记者对发生“非典”的原因和地点进行调差,导致谣言四起,引起民众心理恐慌。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侵害了记者的记者新闻采访权,更严重侵犯了民众的知情权。在如今阻碍记者采访的事件屡见不鲜,有来自政府的阻碍、有来自经济的制约、有来自个人或群体的不配合。下图某工程施工现场出现交通事故,记者采访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致使采访车被毁,记者也因伤住院。对这类现象,对记者和民众的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就是依据法律来进行维权,只有这样,才是对记者的记者新闻采访权和民众自身权利最有效的维护。

2.1 我国记者新闻采访权的立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法工作还尚不完善,《新闻法》在我国还没有确立,至今尚未有一部针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障。前文已经提到,记者新闻采访权源于宪法中民的民众享有知情权和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权的条款。因此当出现侵犯记者记者新闻采访权的事件时,记者只有通过人身自由权来寻求法律保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记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再者,从现如今法律有关新闻行业的条款中不难看出,当前法律对新闻事业的限制过多,但授权的却不多。民众或群体可以依据法律中禁止记者做的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记者却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来保护自身,这类问题也是导致记者采访权遭到侵犯的主要原因。

2.2 新闻法立法的必要性。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是其重要作用之一,但如果没有新闻事件源头或者没有新闻事件等原因都将导致后期新闻报道难以有效的进行下去。造成记者难以拥有新闻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失必要的法律保障。因此,必须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权利加以保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不被侵犯,同时,这也是保证新闻工作者其他权利的必备条件之一。现如今许多国家都有对新闻媒体的报道权、出版权等相关权利进行保护,而这些权利与记者新闻采访权不同,其工作大体都是在整个新闻系统内部进行,外界因素很难对其进行干扰。记者新闻采访权则不同,从其自身特点来说,其更像是一种对外交涉活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还显得很弱小,甚至部分法律观念薄弱的地区,这弱小的法律保障形同虚设,导致记者采访过程中极易受到阻碍或侵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新闻法立法的工作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国家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保护已经明确的写入了宪法,同时更指出,记者新闻采访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先与其他权利。这就在极大程度上为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事实证明,确立新闻法是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民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出版自由权等权利有利保障;也是还原事实真相、报道正确新闻的护航者;同时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最有效的手段。

总结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增多,但是不可否认,新闻报道永远都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伴随着从事新闻媒体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新闻记者的脚步已经不断延伸,而采访工作在新闻事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限制已经被人们日益重视。事实证明,只有将新闻事业纳入到法律体系中来,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和保护才是对广大民众所负责,更是对国家的发展而负责。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法律限制和相应的法律保障逐渐被新闻工作者所重视。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宪法》规定,公众享有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出版自由权。而新闻工作的好坏正是公众享有知情权的集中体现。能否实现新闻工作法治化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不断努力的。本文通过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深入分析,分别对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概念、性质和其法律限制与保护做了了解,旨在提升新闻采访工作的工作质量,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新闻工作,采访权,法律限制,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梁鑫.记者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法律规制.西北师范大学:法学理论,2012.

[2]梁鑫,郑永红.记者新闻采访权的属性研究.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记者的采访权 篇2

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无一不体现着采访的重要性。因为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也因为采访事件的复杂多样,要想挖掘出好的新闻来,关键在记者的采访技巧。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是打仗前要对自己和敌人进行充分的了解,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这是取胜的关键。古人尚且,现代人也常采用这个方法。松下公司创办者松下幸之助,他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想问题,做到了总是比竞争对手早一步争取到合作机会。采访也是一样,采访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基础的准备工作是首先要分析选题,确立要点。选题确立后,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到受众感兴趣点和采访要点,然后制作出采访提纲,把要问的问题准备好,做到有针对性、有价值性。

除了做好常规的准备外,还要收集有关选题的资料和采访对象的素材。选题资料包括与选题有关的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背景资料越详细越丰富,越能加深了解采访对象,越能深化主题。这就需要记者熟悉采访对象的有关背景,包括生平事迹、专业特长、职业特点、性格爱好等。此外,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做不同的准备。如果采访专业人士,要着重了解他的专业成果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而采访普通人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针对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

1、抓住关键点,开门见山

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中心和主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抓住时机,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放,思路要清晰。从观众角度出发,最先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问题。这时用开门见山式,即开放式,就是问得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它一般是用于熟人和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等,但也要引导和挖掘,,因为不同的采访对象往往会带来不同的采访效果。有些人健谈,一说起来就刹不住车,甚至离题;还有些被采访者不善言辞,提问时要尽可能周到一些,用诱导式、追问式提问方法比较好。不管什么方式,记者在提问时都要全神贯注注意自己的提问主题,在被采访者把话题跑远时巧妙的收回来。

2、要准确具体

采访要想得到具体的材料,就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提问问的具体实在、贴切些,使采访对象回答得自然。诸如“感想如何”、“谈谈体会”等概念化、笼统的提问,会使采访对象无从谈起,也就达不到采访目的。而具体、确切的提问,能给采访对象一个明确的显示,使他的回答能紧扣思路,反映主题。我台在采制专题《平安同江》一期节目时,采用了让辖区居民和管片民警谈谈自己在创建平安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人和事的讲述,自然而然的引出活动的作用、收获等。

3、时效性和深度的结合

决定新闻采访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时效性在当今传播时代更显重要。真正的时效性需要尽可能的向受众展示事件的进展,体现时间的连续性和事件的纵深性。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在20xx年《杨澜访谈录》的一期节目采访了圆明园兽首拍卖神秘买家蔡铭超,由于蔡铭超竞拍成功却拒绝付款而引起争议。身为一名主持人的敏感以及出于时效性的自觉追求,杨澜决定采访蔡铭超。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事件之后隐藏着什么故事?这些问题都是公众所关心的。在节目中,杨澜以之前少见的求证和质疑的方式,向蔡铭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一次的访谈恰到好处地契合了人们对知情权的渴望和社会的普遍焦虑点。杨澜在时效的基础之上,精准地把握了“深度”的生命线。

三、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1、从衣着和语言上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采访中本着 “见什么人穿什么衣”,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两条准则和采访对象交流,这是采访能否顺利进行的起点。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要穿着不同的服饰,正式场合要衣着得体,正装出场,采访平民百姓时就不要太过华丽。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有专业语言和口语之分,不同层次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2、心理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采访中,记者要善于和采访对象沟通和交流,营造融洽气氛,增强信任感。记者要想办法与采访对象 “推心置腹”。有的人在谈一些问题时避而不谈,如果直接提问也得不到答案,那么就要用迂回的办法,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他(她)感觉你在跟他(她)做朋友,慢慢的打开心扉,再循序渐进的引导到所需要的主题上。笔者和同事有一次去采访本地的一位八十六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新闻,老人却认为是小事,不愿多谈,幸好我们事先在社区了解到老人喜欢天文地理,三十年的时间里每到季节节气到来的`那一天他都记录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间,我们就从他的记录本聊起,活跃了气氛,然后聊到了他做过的事情,使采访顺利完成。

3、气氛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尽管采访对象不同,采访要因人而异,但无一例外都是要接近采访对象。很多时候都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第一次接触,彼此有陌生感,甚至有的采访对象对记者有排斥感, 那么记者就需要在看似平淡的闲谈中,巧妙营造出宽松的采访气氛,使记者能与采访对象接近,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四、尊重所有的被采访者

不管你采访的是什么样的对象,都要对他们予以尊重。不仅要礼貌上尊重采访对象,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上也要尊重对方。有的人对采访者非常敏感,记者的举动如果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也就难进行采访了。因此采访时需要提问得体,语气、语言、语速都要恰当。有句名言叫“尊重他人也就等于尊重自己”,因尊重而获得信任,因信任而得到真心的话语,因此而得到精彩的新闻。

浅谈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3

一、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说的是打仗前要对自己和敌人进行充分的了解,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这是取胜的关键。古人尚且,现代人也常采用这个方法。松下公司创办者松下幸之助,他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想问题,做到了总是比竞争对手早一步争取到合作机会。采访也是一样,采访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基础的准备工作是首先要分析选题,确立要点。选题确立后,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到受众感兴趣点和采访要点,然后制作出采访提纲,把要问的问题准备好,做到有针对性、有价值性。

除了做好常规的准备外,还要收集有关选题的资料和采访对象的素材。选题资料包括与选题有关的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背景资料越详细越丰富,越能加深了解采访对象,越能深化主题。这就需要记者熟悉采访对象的有关背景,包括生平事迹、专业特长、职业特点、性格爱好等。此外,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做不同的准备。如果采访专业人士,要着重了解他的专业成果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而采访普通人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针对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

1、抓住关键点,开门见山

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中心和主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抓住时机,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放,思路要清晰。从观众角度出发,最先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问题。这时用开门见山式,即开放式,就是问得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它一般是用于熟人和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等,但也要引导和挖掘,,因为不同的采访对象往往会带来不同的采访效果。有些人健谈,一说起来就刹不住车,甚至离题;还有些被采访者不善言辞,提问时要尽可能周到一些,用诱导式、追问式提问方法比较好。不管什么方式,记者在提问时都要全神贯注注意自己的提问主题,在被采访者把话题跑远时巧妙的收回来。

2、要准确具体

采访要想得到具体的材料,就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提问问的具体实在、贴切些,使采访对象回答得自然。诸如“感想如何”、“谈谈体会”等概念化、笼统的提问,会使采访对象无从谈起,也就达不到采访目的。而具体、确切的提问,能给采访对象一个明确的显示,使他的回答能紧扣思路,反映主题。我台在采制专题《平安同江》一期节目时,采用了让辖区居民和管片民警谈谈自己在创建平安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人和事的讲述,自然而然的引出活动的作用、收获等。

3、时效性和深度的结合

决定新闻采访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时效性在当今传播时代更显重要。真正的时效性需要尽可能的向受众展示事件的进展,体现时间的连续性和事件的纵深性。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在2009年《杨澜访谈录》的一期节目采访了圆明园兽首拍卖神秘买家蔡铭超,由于蔡铭超竞拍成功却拒绝付款而引起争议。身为一名主持人的敏感以及出于时效性的自觉追求,杨澜决定采访蔡铭超。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事件之后隐藏着什么故事?这些问题都是公众所关心的。在节目中,杨澜以之前少见的求证和质疑的方式,向蔡铭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一次的访谈恰到好处地契合了人们对知情权的渴望和社会的普遍焦虑点。杨澜在时效的基础之上,精准地把握了“深度”的生命线。

三、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1、从衣着和语言上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采访中本着 “见什么人穿什么衣”,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两条准则和采访对象交流,这是采访能否顺利进行的起点。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要穿着不同的服饰,正式场合要衣着得体,正装出场,采访平民百姓时就不要太过华丽。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有专业语言和口语之分,不同层次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2、心理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采访中,记者要善于和采访对象沟通和交流,营造融洽气氛,增强信任感。记者要想办法与采访对象 “推心置腹”。有的人在谈一些问题时避而不谈,如果直接提问也得不到答案,那么就要用迂回的办法,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他(她)感觉你在跟他(她)做朋友,慢慢的打开心扉,再循序渐进的引导到所需要的主题上。笔者和同事有一次去采访本地的一位八十六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新闻,老人却认为是小事,不愿多谈,幸好我们事先在社区了解到老人喜欢天文地理,三十年的时间里每到季节节气到来的那一天他都记录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间,我们就从他的记录本聊起,活跃了气氛,然后聊到了他做过的事情,使采访顺利完成。

3、气氛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尽管采访对象不同,采访要因人而异,但无一例外都是要接近采访对象。很多时候都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第一次接触,彼此有陌生感,甚至有的采访对象对记者有排斥感, 那么记者就需要在看似平淡的闲谈中,巧妙营造出宽松的采访气氛,使记者能与采访对象接近,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四、尊重所有的被采访者

不管你采访的是什么样的对象,都要对他们予以尊重。不仅要礼貌上尊重采访对象,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上也要尊重对方。有的人对采访者非常敏感,记者的举动如果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也就难进行采访了。因此采访时需要提问得体,语气、语言、语速都要恰当。有句名言叫“尊重他人也就等于尊重自己”,因尊重而获得信任,因信任而得到真心的话语,因此而得到精彩的新闻。

因人因事因境的不同,新闻的采访技巧是多种多样的。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但重技巧不重实际,也是枉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胜任这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新闻事业。

(作者单位:同江电视台)

记者的采访权 篇4

1 怎样的现场采访报道才算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所谓“现场采访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采访新闻当事人,在现场及时报导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并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现场采访报导一般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第一,新闻事件刚发生或正在进行、发展之中;第二,记者进入画面,目击采访,口述报导;第三,具有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即真实而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的讲话和新闻现场的音响;第四,通过有限的镜头表现无限的意境,其意义作用体现在:电视新闻现场报导方式能充分发挥记者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与新闻主题相吻合、与新闻人物身份相适合的环境、背景,进行现场提问,口头报导,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挖掘出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通过记者的语言传播突破了电视画面不能表现的内容和抽象概念等局限。另外,视觉冲击力强的镜头运用和能直接表达主题的镜头能够让受众对事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2 采访记者和摄像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采访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很重要。记者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细节等因素进行组合,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引导观众去看新闻事件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记者的解说要与现场气氛紧密结合,内容具体,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记者在报道中要尽可能地强调新闻事件的正在进行时,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现场气氛。

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采访记者要用语言呈现新闻的看点,并带领观众揭开事实真相或原因,追根问底,揭露新闻本源。而摄像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中,也同样很重要。虽然摄像记者本身不出现在画面里,但是摄像记者也是用“镜头”说话,准确的将新闻事件中的要素表达清楚,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够让受众记忆深刻。

所以,无论是现场采访记者还是摄像记者,唯一的目的、共同的目标,就是将最能表达新闻事件本身价值的内容和镜头用现场采访的方式展现并记录下来,以增加节目的深度和力度。

一次成功的现场采访报道离不开能够准确表达现场事实的采访记者和能够用镜头表现现场氛围的摄像记者。对于现场采访报道,新闻事件的本身,需要记者的现场采访和现场画面同时进行报道,缺一不可。在现场采访报道中,大多从业者都是通过协商来完成采访任务,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所以,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才能成功的完成现场采访报道的任务,一条好的现场采访报道必须做到相互配合。

3 怎样做一名出色的现场采访记者

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有较强的说服力,突出报道现场感是电视现场报道成功的基础。而对于采访记者而言,如何采访,如何报道,如何让受众接受认可,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3.1 利用电视的可视化注重体现亲切感:

现场报道就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语言、表情、形象,使被报道对象直接真切地出现在屏幕上,现场采访记者应该在现场报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情感、思想、形体综合素质的优势,靠自身的亲和力,展现、报道事件。

3.2 电视现场报道的交流感:

记者在现场还能充分调动现场人员的参与性。现场不应该是记者的一言堂,而是方方面面观众的多言堂。采访记者必须能够控制现场,提有意义的问题,寻找有分量的答案,突出节目主题。

3.3 电视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现场表达技巧有高要求:

采访记者必须把握好对现场的观察、分析、判断,快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现场。在现场报道中应是自然、端庄、大方、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状态,给观众可亲、可近、可信的良好印象。

3.4 选定主题,突出核心部分:

要排除现场干扰,找准提问基点和目的性,做到循序渐进。还要善于驾驭现场,做到主题鲜明。记者与被采访者间要以诚相待,平等相处,即便是久经沙场,也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 怎样做一名出色的现场摄像记者

电视现场报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所以镜头画面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拍出高质量的镜头画面清楚的反应新闻事实非常重要。因此,一名出色的现场摄像记者应具备有以下几种素质。

4.1 从业务的角度来衡量:

要与采访记者达成一致,构思明确、总体感强,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拍摄。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随时注意变动,用摄像机镜头抓住精彩的瞬间。要有较强的剪辑意识,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篇幅,尽可能地体现最丰富的内涵,要有精湛的拍摄技术,让镜头富于美感。

4.2 从职业品格来衡量: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不论前方是泥潭还是湖水,都应该想尽办法到达自己的采访目的。吃苦耐劳,具有团队的意识,才能最终完成采访任务,而要是过分的凸显个性,反而会影响团结本末倒置,影响任务完成。

4.3 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摄像记者要学会在较大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快速冷静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并做出判断,利用自己的业务技能无剪辑直接播出。

参考文献

[1]周家群《图像时代——新闻摄影传播学》2001年12月安徽大学出版社

[2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齐洁爽《摄影记者实战指南》2002年吉林出版社

[4]刘仁圣《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教程》2005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王莉《现场实况——著名主持人访谈录》2004-1-1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记者采访感言 篇5

凤城街道共有20个村(居),19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2275名党员,总面积28平方公里,村(居)人口2.9万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的目标,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当科学发展先锋,做干事创业楷模,推动了街道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201x年,街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人均纯收入10680元,同比增长12%。李秋超书记首先向记者这样介绍凤城街道的情况。

牢记使命,不断强化“一把手”抓党建的理念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格局的新变化,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我们牢记党建使命,将抓党建既当做一项严肃而且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作为一种执政手段、把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牢牢铭记,在行动上亲自设计、亲自构想、亲自部署、亲自督查落实,确保党建工作真正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抓党建一通百通,以党建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201x年以来,凤城街道党委以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以“强组织、激活力、促发展”为主题,以党建创新为执政灵魂和执政手段,牢牢抓住城镇化、工业化两条主线,不断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全力攻坚城中村拆迁改造、大项目建设、财税建设三项重点,实现了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1-7月份,开工建设过10亿元项目3个;开工在建过亿元项目7个;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4亿元,增长20%。

狠抓组织建设,实现党建阵地的“强基固本”

凤城街道党委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达标、创新、全覆盖”的要求,为实现党建阵地牢固夯实,我们抓住“基层组织战斗力提升、组织设置小型化、服务水平精细化”三项重点,开展了基层组织“四大工程”,即:机关党组织服务品牌工程、村居支部基础工程、非公党组织影响力工程、社区党组织公信力工程,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在机关,创新党组织设置,结合当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实行了“组织建设跟着项目跑,项目领取、项目推进、项目考核支部化的组织建设”工作新模式,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快速地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如新成立的“凤城物流港项目现场党支部”,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在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中比服务、比作为,促进了园区的快速建设。在村居,推行“专职特派员帮扶制度和动态评星夺旗制度”。对后进班子,随时根据村(居)班子的运行情况,采取倒排法确定后进村,每个村派驻一个由副科级领导干部带领3名机关干部组成的专职帮扶工作组,实行从班子建设到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手把手教、手牵手干。各派驻工作组工作成果列入全处创新项目,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今年已有两个帮扶工作组因成效明显而得到重奖。在村居班子建设的整体推进上,实行动态评星夺旗制度,每半年评定三分之一的支部为星级支部,并在星级支部中,制定十项达标标准,评选红旗支部,使每一个支部都有追赶目标。在村居班子规范决策上,则借鉴浙江台州经验,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级事务“五步决策法,”为村居决策制定出了规范的流程图,确保了村居决策的民主、科学。在非公企业,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总支,开展了“建组织、促规范、强作用”活动,大力推行非公企业党建“一卡三亮五有”的“135”工作法。“一卡”,即建立企业服务联系卡,将党委主要负责人、联系企业负责人等信息制作成卡,发放到企业,便于与企业联系;“三亮”,即党组织亮标志牌、党员亮身份、党务工作者亮职务;“五有”,即建立党员活动场所,达到有党旗、有党建制度、有党建读物、有党员电教设备、有党员学习桌凳的“五有”标准。目前,街道已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45个,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40名,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在社区,创新社区党建,探索建立楼宇党支部,实施社区党员网格化管理。按照“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片区、党小组建在楼宇”的思路,将楼栋变成社区党建管理的基本单元,打造起了“党员网格负责人—片长—楼长—党员志愿者”为主要架构的党员网格化管理队伍,通过实行楼宇化党支部管理,将党建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楼栋和家庭,实现了党员管理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精心创设党性锻炼载体,打造过硬队伍

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为此,街道党委积极强化党性锻炼的载体建设,不断打造过硬队伍。

首先是以重点项目推进为载体,提高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以“3+1”的工作模式,以大项目建设、城中村改造、财税建设、招商引资四项重点为载体,实行党员干部自由组队、公开报名、公开竞争、公惩的`方式参与到重点工作中来,村居则以拆迁小组、工程监督小组等灵活形式,发动党员“二次革命”。使重点工作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加强党性锻炼的新舞台。目前,全处共创设处级24个、村居56个锻炼载体。其次是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提升党员素质。在全处党员中开展十思十查活动,在全市第一个建立了党员干部信息互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及时传达各级党组织要求部署、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党员日常教育。架设起了党委与基层党员的连心桥。目前,街道党委已发送短信460条。再者是实施“四个一”管理模式,激发党员活力。为让党员“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开展了“党员回家工程”,探索实施了党员“四个一”管理模式,即:颁发一个党员证、挂一个党员家庭监督牌、公开摘取一个先锋岗,每年底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目前,已发放党员证1300多个,为1200多名党员家庭悬挂监督牌,900名党员公开摘取先锋岗位。最后是搭建党群联系平台,积极服务群众。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在村(居)党员中开展了“党员联四邻、党群心连心”活动,按照居住相邻的原则为每名党员确定了联系对象,明确联系内容,并进行张榜公示。今年以来,广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余件。

创新机制,激活党员干部赶超发展的内在动力

广播记者采访的技巧和艺术 篇6

录音通讯、录音新闻、现场报道中常常出现记者的声音。常言道:听其声,知其人。因此广播记者的提问很重要。那么,广播记者应该怎样提问呢?我认为,首先要摆正位置。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问话、答话是人际的思想感情交流。

记者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被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方法应该各异。有的被采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记者就要耐心地启发;有的初次接触,开口就脸红心跳。这就需要改变一下谈话的气氛。记者不妨和采访对象聊日常的生活、工作,拉拉家常。

例如,2009年5月,潞城市小博士残疾幼儿园园长郝日芳荣登“全国百名中国好人”榜。她利用自家住房办起了专收残疾孩子的幼儿园,视每一个智障儿童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她成了人们心中的好人,残疾孩子的好妈妈,她的爱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郝日芳是个腼腆不爱说话的人,采访她时,她一直沉默不说话。这时,园中的一个智障小孩哭着来到她面前,她抱着小孩亲亲,拍拍,在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小孩停止了哭声。我赶紧从这个小孩入手,郝日芳的话匣子打开了,说着园中每个孩子的故事,以及这些年的醋甜苦辣,谈话自然流畅。就这样,我们的录音采访在不知不绝中完成。之后,我写了录音通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播出后,感动了热心很多听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联系方式,愿意为幼儿园的孩子献爱心。这篇录音通讯荣获2009年度山西好新闻二等奖。因此,记者在写采访报道时,提问技巧的灵活应用决定了报道的成功率。

其次,要巧妙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闻素材。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采用惯用的一问一答这种采访形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影响采访对象的逻辑思维,使他的思维受阻,很难说出内心感受,记者也很难从他的谈话中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这时,记者可以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素材。

有些采访对象在记者采访他时,由于一些原因,对记者的提问要么是不愿回答,要么回答的含含糊糊。这时候,记者就可以慢慢地和他拉家常,消磨他的顾虑,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挖掘出記者想要的新闻素材。比如:记者曾到一个贫困辍学女童家中进行采访,见到这个女孩时,看到她斜依在门框边,目光中透出茫然,令人心痛。当记者问她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时,女孩的父亲支支吾吾不愿意说。于是记者就去采访女孩,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上学,女孩拉起记者的胳膊说,非常渴望上学。看到女儿的目光,父亲对记者透露了情况。原来孩子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而他自己身体有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温饱都得不到保障,哪还有钱供孩子上学。记者根据采访情况写了一篇关注失学儿童的稿子,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采访中,记者还经常遇到非常能说的采访对象,他们一对着话筒,就无休无止,不是离题太远,就是乱说一气。遇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根据采访需要,恰如其分地转移话题。但切记不要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记者要寻找采访对象的话题,巧妙地转移话题。记者要设法委婉地引导,使采访对象的谈话回到正题上,突出采访的主题内容。

第三,要把采访对象当作知心朋友对待,善于挖掘新闻素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一般包含着两个因素: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交流的质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要想做到推心置腹,就必须把对方当作知心朋友一样对待,在双方的感情交流中,达到双方心灵的沟通,这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也是人物采访的最高境界。

在大多数采访的场合中,记者与采访对象要建立起心理感应关系。从采访技巧的角度来讲,交朋友就是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很快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心理离,尽可能地使双方熟透起来,亲近起来,迅速达到“一见如故”。这是记者要了解真实情况,听到心里话,达到采访目的的关键。只有放下了“身段”真正将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问到他们的心坎里,才能达到预想的采访效果。

在采访中还要运用好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它有时能传达出比有声语言更为丰富的信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记者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有兴致地往下说。而没有表情的面庞、怀疑的目光、意义双关的微笑等,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也无意说出关键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记者只要掌握好采访的技巧和艺术,做到和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那么,一定会写出高质量而且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电视记者出镜采访的技巧 篇7

电职业特征时, 往往都会认为他们是吃开口饭的。开口有两种功能, 一是“说”, 二是“问”。随着电视性的国际化需要视节目发展中对, 许多电视记者现场感和纪实记头前发把“说”挥得淋和“问”漓尽致的看家。比如中央本领在镜者电一调视档台查》深, 度时在1调长499查56年类分5节钟月目, 每17—日——周推《一出新期的闻, 出播出十几□泛的影响。年来其特, 点是记者始终贯在群众中有着广镜%的形式李穿于整, 探寻事实真个节目之中, 相以。调查采访从《新闻采倩、王志辉调查》最, 到后来渐次成熟的柴初一代的出镜记者董访静电视、新视闻孙记的宝者印, 标、已杆杨经人春成物等为。, 这今他天们些中大优国胆秀电地的的一见证人的身份在现场直根据新闻事件的现场价值, 接采以第技引访、评论导性增, 强使, 时效性提高。新闻报道的纪但是实感、, 巧由性想于和在出随镜镜机头采性前, 面访因带“潇此有, 洒很电自强视如的记”突者也发要非

易事。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 总结几点出镜采访的心得。

深入细致地摸清新闻事实是做好出镜准备的第一步。对于出镜的电视记者来说, 尤其是做一些深度的调查类节目, 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只能打败仗。笔者在洛阳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新闻报告》做出镜记者四年, 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由于选题的典型性、事件发展的复杂性和求证采访的需要, 我们每期节目的采访对象都不下七八个人, 因此, 根本不是手拿话筒三言两语就能把采访做完的。如果想利用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把采访一次性做到位, 在开机之前就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包括大量的案头工作、前期采访、设计采访提纲、罗列可能涉及的采访人名单、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情况等, 甚至还要挖掘一些能够打开采访对象情感闸门的小道具, 比如一封信、一张老照片、一件小礼物等。只有在开机之前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工作, 我们在新闻现场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在突发和随机的新闻事件中, 出镜记者要能够驾驭全局, 冷静而迅速地提炼出镜角度。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和评论, 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和描述, 而是有角度、有取舍的。有些新闻事件是突发的, 而新闻现场又是转瞬即逝的, 这时, 就需要记者在现场以最快的速度, 迅速选好角度, 在心中一旦现场失去了, 便会由于缺少了求证的关键环节和人物, 而影响节目质量。因此, 敏锐、理性是出镜记者的第二个基本素质, 这种采访的“感应”, 需要平时大量的业务积累。

出镜采访的过程要敢于作评论, 要能够打动观众。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 无论采用哪一种出镜方式, 基本上都是在讲事实, 很少能够看到评论的语言。为什么只罗列时间、地点和事件, 而不去分析产生的原因、背景, 乃至有可能发展的几个方向呢?观众更想知道的是, 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谁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要知道其背后的情况, 而不仅仅只是结果。在这一点上, 《新闻调查》栏目则实现了中国电视“走向调查和评论”的华丽转身。该栏目推行的主题性调查, 以改革开放的大主题来观照社会现象, 结合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由出镜记者进行理性探讨和思考。在结构上, 呈现出鲜明的三段论特点, 就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但是, 这并不表示出镜的电视记者要“逢事必论”, 把自己放到法官的位子上, 更不能指手画脚, 咄咄逼人。作为一名成熟的出镜记者, 要有平衡意识, 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让评论在时机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

“说”和“问”要在重视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重视文采。对于电视新闻报道来说,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现尤为重要, 他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 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 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呈现者, 也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每一期节目记录和展示的, 实际上是出镜记者如何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 实际是在“拍摄记者自己”。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戴安娜王妃葬礼的报道,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 但仍然记忆犹新。画面上, 车队在行进, 人们纷纷抛撒鲜花, 记者在现场这样说:“这是戴安娜王妃最后一次穿街而过, 这条路充满花香, 通往他们家族的墓地。在那儿, 将安息着最受关注的名人, 她也将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诗一样的表达, 怎么会不打动观众呢?

要树立良好的荧屏形象。虽然电视记者不同于专业的主持人, 不必刻意包装, 但也要依据新闻报道的需要, 有意识地把相貌、仪表、语言等外在美, 与品德、情操、智慧等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 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给观众以美感、亲切感和信任感。

《新闻调查》栏目运行了十几年, 它的历任出镜记者都是出色并且各具特色的。比如在《运城渗灌工程》节目里的记者王利芬, 从蓄水池的地上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 揭开渗灌过程的造假真相;《死亡名单》中的记者曲长缨, 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员名单, 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等等。这些出镜记者都用他们自然、睿智、机敏的职业气质, 吸引了电视观众, 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出镜记者。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8

首先,提问要因人而宜,因势利导。采访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检验的是与各种陌生人沟通的能力。采访专家学者,必须充分做大量的案前准备工作,充分了解他从事的行业特点,本人取得的成绩,甚至涉及领域内的一些发展思考等。既要做学生,又不能简单的你问我答,枯燥乏味;要通过业务知识交流,建立自己与专家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访问,让专家学者产生认同感,进而增强主动倾诉的欲望。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曾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个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他认为准备问题也是一种训练,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问题的。河南广播电台著名记者陈明也曾说过,他每个采访都会早到半个小时,了解采访的环境,观察一些细节,然后才可以让自己的采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同时,一些观察到的细节也成为他向被采访者提问的问题。对待不善言辞的对象,就要把他放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从拉家常开始,消除他的紧张情绪,甚至采用隐蔽式采访的方式,让他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展示真实的自己;如一些农民企业家、行业领头人,本身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在业界确实领先人物,采访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坚守或者辛勤的耕耘,在他们身上不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只要他们朴实的乡音和真实的生活工作就足够了。中央电视台原《面对面》主持人王志曾说过:“只有职业的采访者,没有职业的被采访者。”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被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不会急于提问,而是先着力于同采访对象加强亲近感,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只有赢得时间越多,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采访对象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对待犯罪嫌疑人或者特殊人群,不能用咄咄逼人、居高临下式的采访,更不能诱导式提问,而是要平等的交流,让他感受到人格被尊重,从而能够放弃戒备,倾心交流。

其次是采访要有现场感。在事件发生的现场采访,就要发挥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作用,通过场景的描述或者记录,向受众展示所见、所闻、所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记者站在废墟上、站在受灾群众的帐篷前进行采访报道,我们看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无私支援和灾区群众自救的感人画面;“四川雄起”的喊声和灾区小学的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在采访当事人和围观人员中,要直接切入主题,简短而信息量集中;采访受害人一定要尊重对方意愿,站在对方角度去体谅、劝慰,取得信任并获取有价值信息;比如“7.23”甬温高铁高铁事故,面对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家属,记者就不能再把话筒递过去戳伤他们的伤口,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只要记录画面就足以震撼和说明那种永远抹不去的伤痛。采访专家学者,或者职能部门领导,一定要到现场分析,要尽可能多地揭示事件背后的有价值信息,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前事不关己的夸夸其谈,否则不仅不能够发挥其发言“权威性”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令人反感。

再次,采访方式要灵活,要根据客观情况选择最好的采访形式。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记者必须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活动,而新闻事件的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当事人也可能处在各种各样的情绪或状态之中。这时记者要采访当事人甚至接近当事人都可能遇到困难。这就要求记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根据当时现场的情况做出适时、正确的反应。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采访陷于困境。无论是采访当事人还是相关群众,都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采用各种途径。如一种方法行不通,立即转变思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采访要摒弃个人好恶,还原事件本真。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原因,严禁带着主观臆断去采访,先入为主的采访,很大程度上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失去判断力。在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在相关证据的获取上、在专家人士的分析上,要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采访中要掌握话语的主动权但是不能偏执,要能收放自如,还不能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随时通过被采访者的面部表情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随时掌控局面。采访中要时刻具备清醒的头脑,发现数据异常或者被采访者前后矛盾时,立即提出质疑,求证,防止因出现信息失实,造成报道失误。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9

一、新闻记者采访前需要准备充足

采访工作在进行中的时候也许只需要一小部分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但是采访并不只是这样简单的现场工作, 一般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做一些准备工作, 对要采访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包括其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只有充分了解了采访对象, 才能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条条有理、循序渐进, 不会出现遗漏关键问题、偏离主题的情况发生。在采访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也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 获得对方的信任, 这样一来采访过程进展的会更加顺利, 成功几率也大大提高。

众所周知的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在这一点上做得就很到位, 她的知性、感性俘获了大批观众, 保证了《鲁豫有约》的收视率。例如, 采访余秋雨的时候, 陈鲁豫在采访之前研究了余秋雨的经历, 将其人生定位成三个阶段:作家、教育家、学者, 根据这不同的三个阶段鲁豫又分别收集了他的相关资料, 那一期节目也非常成功。这正显示了采访之前进行充足准备的重要性。

二、新闻记者采访的技巧

(1) 提问的技巧。提问是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会用到的沟通技巧, 检验了记者的沟通水平, 也直接影响到采访效果。记者在进行提问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 重点在于对采访对象的深入“研读与剖析”。比如在进行专家学者的采访时, 了解其行业特点, 获得了哪些荣誉和成就, 在其工作的领域里面是不是有好的建议和思考等等。在进行提问交流的时候, 不要趾高气扬, 要做虚心的学生, 提问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思考适当做出回应, 才不会让被采访的人感到乏味。通过自身对被采访者所处行业的深入研究建立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感, 激发倾诉欲望。

例如, 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朱虹, 她在采访之前会提前至少三十分钟到达现场观察采访环境, 她观察到的各种细节是否可能成为她提问的要点, 如果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能力比较弱的情况, 就从谈家常开始打开局面, 缓解采访对象紧张的焦虑的情绪。面对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朱虹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了解到其文化水平不够高, 但确实是行业中的领头羊, 于是在采访的时候语言上采用一种放松的姿态, 没有华丽的辞藻, 营造一种纯朴简单的气氛。再比如, 王志在对于丹进行采访的时候, 王志是知道于丹的优势的, 她的口才了得, 自己是比不过的, 这更需要技巧和智慧发挥作用。于是王志采用了“游击战”, 抓住采访对象的弱点, 用敏感直接的语言进行提问, 这样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2) 倾听的技巧。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进行交流, 需要倾诉与倾听, 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作为记者, 想要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定要学会倾听的技巧, 让自己充满耐心和尊重之心, 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打消顾虑侃侃而谈。新闻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形形色色, 有的人坏事做尽被众人唾弃, 但是新闻记者也要尊重他们, 不能进行语言攻击, 更加不能进行“审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用自己的耐心与尊重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与完成, 在倾听的过程中捕获采访对象内心的声音, 帮助采访对象打开心扉, 说出自己想说的真实的话, 从而完成采访任务。

(3) 观察的技巧。在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要具备提问的技巧和倾听的技巧, 更加不能够忽视的是观察的技巧, 也就是“察言观色”。被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上的变化, 记者应该重点观察其对新闻事件做出的反映, 抓住机会进行更深一步的提问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在进行现场的观察时, 第一手的资料大多是可以反映事件全貌的, 也是最可以博得观众信任的, 在进行深入采访的时候, 观察现场, 捕捉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并且记载下其情感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采访的质量与真实性, 同时也可以适当融入自己的思考。

(4)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的技巧。单一的一种采访方式并不是“万金油”, 记者要面对的采访对象、采访环境往往是变化多端的, 这对采访方式的选择也做出了要求。一个好的新闻记者, 会根据新闻事件具备的性质、产生的地点对采访环节和方式进行调整, 做到“定制”而非“量产”。鉴于新闻事件各有特色, 有的很奇葩有的很中规中矩, 采访过程中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尤其是特殊的采访环节。比如, 面对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这样的新闻事件, 在采访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不能够莽撞地进行对死难者家属的采访, 如果这样去做, 往往会受到重重阻碍, 不但不会得到想要的信息还会对死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增加他们的痛苦, 更严重的, 甚至会对记者自身造成一些伤害。

三、结束语

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过程, 环境不同, 采访对象不同运用的采访技巧也有差别。但是无论是运用什么采访技巧, 新闻记者的真诚和热情都是很重要的。采访对象往往也会因为新闻记者的真诚而受到感动, 从而尽自己所能配合记者工作。新闻记者的工作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 只有投身到实践中, 才能够总结出效果更好的采访技巧。

摘要:新闻采访作为新闻记者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采访技巧也作为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要素, 只有充分运用各种采访技巧才能帮记者顺利开展访问从而完成采访任务。本文全面分析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用到的诸多采访技巧, 如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察言观色、适当选择采访方式等等, 帮助新闻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提升自己, 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赵彦红.浅谈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经济师, 2009 (9) .

[2]赵金江.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J].科技传播, 2013 (14) .

[3]郭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2) .

记者的采访权 篇10

1电视新闻采访前应做的准备

1.1具有专业的拍摄手法

从拍摄记者的角度分析,拍摄的手法显得十分重要,拍摄作为新闻采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尊重。摄像记者应当注意在摄像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就是镜头的稳定性问题,摄像记者在拍摄画面的时候首先就应当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如果拍摄出来的画面摇摇晃晃不仅影响观众的视觉效果,还会令新闻内容产生缺乏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的就是要保证画面的平行性,摄像记者在进行摄像的时候应当采用三脚架作为支撑,这样可以保证画面的平行性,最大程度上减少画面的摇晃,让观众有着更好的视觉享受[1]。

1.2与文字记者做好沟通

沟通在采访工作当中显得十分重要,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在采访之前应当进行一些沟通,文字记者要将新闻的主题告诉摄像记者,并让其在摄像当中尽可能地向主题靠拢。在采访之间,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要对现场的状况、任务的背景以及问题的设置等都有具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新闻工作开展之前互相之间都进行沟通,才能保证在新闻采访之后的编辑工作更好地进行,使拍摄的画面与文字能够对应上,由此可见沟通无论是对于摄像记者还是文字记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配合

2.1要善于挖掘主题,寻找新闻点

作为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首先就要清楚新闻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新闻重在突出一个“新”字,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寻找新闻的亮点。摄像记者就应当在摄像的时候注重拍摄的角度,挖掘新闻的生动性,只有拍摄出具有震撼力的照片才能够发挥出新闻的真正意义。而作为文字记者则应当在新闻发生的时候迅速地确定新闻的主题,构思采访流程,让文字能够打动观众[2]。

2.2要具有一定的编导能力

具有编导能力的摄像记者更具有优势,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摄像记者,一种是技术型摄像记者,另外一种是编导型摄像记者。前者更注重技术,对于摄像有更多的钻研和了解,而后者的范围更广,编导型记者既能够完成新闻的拍摄工作,又能够负责后期的文字编辑和制作,这种编导型人才是我国重点需要的全面人才,因为如果可以将采访摄像以及后期制作都在一个人的思路下完成会更加流畅。

2.3要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

摄像记者在进行拍摄工作时,要学会抓拍采访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对突发事件要有应对的能力。很多新闻现场都会有着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摄像记者有敏锐的眼睛,能够对新闻及时地应对,可以将现场的所以细节都进行抓拍,并通过照片将新闻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来,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这样具有创作力的拍摄技巧可以为文字记者带来更大的方便,拍摄的图片具有影响力,这也可以令文字记者有更多的素材进行选择[3]。

3电视新闻采访后的补充工作

电视新闻采访的后期补充工作也十分重要,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要认真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样才会令后期的制作减轻负担。首先对于摄像记者来说在进行新闻拍摄的时候通常应当将一个场景的新闻拍摄时间向后延长几秒钟,这是为了给下一个画面衔接留出空间。除此之外摄像记者在进行拍摄的时候还要注意特殊的情况,在需要全景拍摄的时候就一定要良好地切换镜头进行全景拍摄,例如在进行某起交通事故的拍摄时,不仅要对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拍摄,还要对附近的交通以及道路环境进行具体的拍摄等[4]。

4结语

本文介绍一些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之处。电视新闻如果想要达到更高的质量水平,要想让广大的电视观众满意,就要格外注意拍摄画面与采访之间的配合,所以加强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现如今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新闻的播出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如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要想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和新闻作品的水平就应当充分发挥出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之间的配合作用。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些电视新闻采访前应做的准备,并对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配合进行具体的论述,最后对电视新闻采访后的补充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摄像采访,文字记者,配合

参考文献

[1]刘文彪.论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J].东南传播,2012,(8).

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诚信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 隐性采访 诚信 新闻职业道德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的方式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

目前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但是,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争议。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方便地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但是,记者同时也要注意诚信问题,以免诚信危机的加深。

隐性采访存在欺骗

首先,它违反了最基本的诚信原则。采访是一种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而这种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的相互信任和了解。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却伪装身份,根据采访的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结果,这种人际关系就不得不建立在谎言之上。这样的做法对被访者是一种伤害,热衷于隐性采访的记者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别人只是他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当撒谎成为习惯,受众完全有理由怀疑:“如果他们用谎言来采访新闻的话,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新闻本身不是谎言呢?”①

其次,它容易引发记者的诱导行为。大众媒介经营的是“吸引眼球”的经济,因此它就不得不把受众的喜好看得高于一切。而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和窥私心理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当记者以普通的社会角色介入采访的过程中时,这种获取独家新闻、制造“卖点”的心理必会影响记者正常的角色行使,从而产生诸如“诱导”被访者的行为。有的记者暗访“三陪”现象,一进娱乐场所就问,“有小姐吗?”这显然有违法犯罪之嫌。

最后,它容易造成记者策划新闻。所谓策划新闻,“是指新闻媒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新闻事件采取介入与干涉的方针,以促成新闻事件向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而人为提升事件的新闻价值,达到轰动效应的一种行为。”②记者的任务本该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客观、真实地记录,而不是主动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当记者乔装改扮,以普通的社会角色介入事件发展过程中时,如果不行使与其角色相应的行为模式,就很难取得采访对象,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的信任,也就难以实现采访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策划新闻往往不可避免。当记者操纵了事态的发展,新闻事件就成了记者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新闻失去了独立性,它的真实性又从何而来呢?

记者诚信缺失的危害

1、加深了社会诚信危机

如今,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正面临着“诚信危机”,诚信仿佛成为保守、吃亏的代名词。在传媒行业中,会运用隐性采访也已成为媒体记者的资本,很少有人去考虑隐性采访对于整个社会“诚信危机”的加剧和扩张。从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中,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媒介本身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比起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来,会对社会产生同样甚至更为深远的影响。”③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看隐性采访时,我们就会发现,隐性采访在揭露一个个丑恶现象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由记者导演的一幕幕“隐瞒欺骗、无视诚信”的活剧。而记者这种“以恶治恶”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更大范围地加剧了“诚信危机”的程度。

2、隐性采访降低了一部分记者的道德水准

一些记者为了让自己的隐性采访引起受众的最大关注,目光一味盯住“性”、“腥”之类的东西,或光顾黄色录像厅,或出入按摩房等不洁场所,自己的采访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2003年8月某日,南京某报用大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题为《记者卧底“富太太俱乐部”》的报道。文中的记者成功地获得一位富太太的青睐,彼此间有了零距离接触。文中的小标题用了《侍应生原是男妓》,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文中记者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人和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联系在一起。记者的目的是报道违法乱纪的事情,结果却成了其中的一分子,这不能不令人深思。隐性采访不应成为记者不采用显性采访的借口,记者也不能因为隐性采访比较容易获得新闻素材而投机取巧,应尽可能地使用正规的采访手段。隐性采访固然有其优点,但是,正如徐迅女士所说:“记者的职业,就是要在不欺骗和不违背其他道德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采访到新闻。记者的专业主要不在于写稿子,新闻稿在某种形式上是最简单的文体之一(仅复杂于公文体),记者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获取新闻方面”。④

记者应尽量避免隐性采访中的非诚信行为

隐性采访绝不是一种可以随便、随意采用的方式,在决定采用之前,记者应当在道德、法律与事实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在正常采访无法进行或达不到预期目标、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法。

1、记者暗访不能丢弃社会伦理道德

社会伦理道德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记者更应作出表率,不管扮装的身份何异,起码的社会伦理道德不能丢弃,否则,即使写出生动翔实的独家新闻,也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某地晚报登载了一篇令人痛心的新闻:一辆货车撞伤一名少年后逃逸,众多围观者麻木不仁,无人施救,过往车辆也绕道而行,最终这名少年因贻误抢救时机不治身亡。文章以记者亲历所见贯穿全文,写得生动感人,评论义愤填膺,最后呼吁社会“良心回归”。可是消息见报后,有读者来电质询,记者是不是当时也在场呀?后经调查,该记者自始至终在现场围观暗访,其见死不救的动机竟是为了写出有深度的作品。记者见死不救不仅丢弃了社会公德,也丧失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理当遭到大众唾弃。

2、记者要有职业道德

如果把职业义务看成是自觉意识到的职业责任,那么职业良心就是对职业责任的自我意识。新闻记者的职业良心就是将其责任感转化为一种约束自身行为的自觉行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应该有负于这一崇高职守。这是新闻界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是新闻自律的原则和新闻伦理的要求。不论具体情况怎样,公共利益是衡量是否必须使用隐性采访方式的一个主要依据。可以“偷拍”不可“诱导”,记者的目的要出于善意并尽量减少主观介入。曝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实施新闻舆论监督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方法。即便是批评,也应本着善意的原则,进行建设性的批评。

记者在隐性采访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甚至个人的报复欲望来进行的隐性采访才是可行的。如果少数不良记者为了自己和亲友的利益,而对一些单位、部门和个人滥用手中的采访权利进行所谓“暗访”,必定造成假公济私。还有些记者,参与到企业的正常竞争或者诉讼、纠纷中,进行指手划脚地隐性采访,实际是得了别人好处做了别人的帮凶,拼命为某一方的私利“鼓与呼”,这种不正当的“越位”将会从根本上违背记者的职业道德。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可以演,尤其是不能扮演党、政、军、警和其他执法人员,因为这有损法纪、政纪的严肃性,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新闻的可信度也大为降低。在隐性采访时,记者不能设圈套、布陷阱,“引诱”别人从事违法或犯罪的行为。有时记者假扮嫖客、吸毒者进行暗访,本身就有“诱导”采访对象犯罪之嫌,在某种程度上等于诱使那些有违法犯罪企图,但暂时没有违法或犯罪行为的人走上歧途。

3、有限制地使用隐性采访

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地保护或者禁止隐性采访,由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诉讼以及相关的知情权、隐私权、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等争论也一直不断。隐性采访一方面由于容易触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遭人诟病;另一方面又因为针贬时弊、直击社会阴暗面而受到观众喜爱。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告》和浙江卫视的《目击》栏目,都是经常使用隐性采访作为报道手段,一直有着良好的收视率和观众反馈。因此,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关系到社会多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我们主张有限制地使用隐性采访,把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总结中外媒体关于隐性采访的规定,新闻记者决定使用这一非常规手段时,必须遵循以下4条原则:(1)只有在经过多方调查,确认将要获取的信息极其重要时,或掌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采访者的行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时,才可以考虑使用隐性采访。此外,经过多方调查,或者掌握有确凿的证据,也是隐性采访不可缺少的前提。(2)只有在获取该信息的其他手段都宣告无效时,在确定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使用隐性采访。并且,还要在报道中解释使用这种方式的理由。(3)经过慎重思考,多方权衡,确定利大于弊时,才可以考虑使用隐性采访。由于隐性采访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当事人的各项基本权利,给当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新闻记者在决定使用隐性采访时,应慎重思考,多方权衡这种方式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可能带来的益处。并且,由于现代社会更加尊重和关注个人隐私,在社会公正的天平上,少数当事人所承受的痛苦要远远重于社会多数人由此而获得的益处,因而,尊重和关注个人隐私和人格应成为权衡利弊时的优先选择。(4)即便每一次的隐性采访都有正当的理由,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权衡和慎重的选择,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必要控制隐性采访的总量。否则,将会导致人人自危,互不信任,社会将缺乏基本的诚信与公正。

今天,随着社会生活逐渐信息化,人民越来越依赖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但是,目前我国的媒介市场还不成熟,仍存在无序竞争的现象。隐性采访泛滥就是其中的产物,它带来的是喜忧参半的结果。如果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能够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慎重并适度地把握其角色行为,那隐性采访就会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器;反之,如果带着针孔摄像机的记者不负责任地滥用其手中的权利,那么无疑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安全感,这将是新闻媒体的悲哀。■

注释

①蓝鸿文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46

②朱羽君,雷蔚真 电视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0

③殷保文 隐性采访不应成为降低专业门槛的工具[J].传媒观察,2004,(3)

④徐迅 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30

浅谈记者采访技艺的运用 篇12

那么, 采访中记者要如何提问呢?

一、要问的自然

采访中要与受访者拉近距离, 顺利采到第一手材料, 首先就要找到平等感, 这样交流起来才更融洽, 更容易被接受, 采访起来也就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有时也可借助肢体言, 如采访常年卧床的病人, 他可能对陌生人有排斥感, 记者可以俯身到病床前, 亲切的问候最近感觉怎样, 总躺着有点累吧, 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 也就打开了提问的大门, 他心里接受了你, 当然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反之, 如果问的很唐突, 自然也就拉开了心理距离, 最终导致采访不到深入的东西, 采访自然是失败的。

二、要问的明白

记者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对一个大的采访题材或复杂的采访, 要抓住重点问题, 千万不能东一句西一句, 最后把被采访者弄的云里雾里, 不知记者意图, 所以记者要把握好主题, 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提出的问题才能切入主题, 获得想要的资料。

三、要问的简洁

由于受访者文化程度不同或性格不同, 如果把一个问题弄的冗长, 也许会让人不耐烦, 或让人听不懂, 造成被采访者理解偏差或应付了事, 导致采访失败。

四、要问的有特色

什么是有特色的问题呢, 这就要事先做好功课, 了解受访者的相关资料, 只有提的问题是最适合他的问题, 才是有特色的问题, 才会得到深入的资料, 写起稿件来才有深度。

在日常采访中, 我们运用最多的就是单刀直入式提问法。如:如何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请你谈谈对这次教育改革的看法, 用什么政策拉动土地流转等等, 这样的方法最直接, 开门见山, 不用绕弯子, 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也节省时间, 会以最快的速度采访到第一手材料。但有时采访先进人物或先进事迹, 由于受访者心里有顾虑不想宣传报道, 这时采用单刀直入式提问法就很难挖掘出材料, 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妨来个耐心启发式提问。例如我们采访一位多次去灾区救援的农民志愿者, 刚开始我们采用单刀直入式, 问他为什么放弃自家的农活去灾区救援, 他腼腆地回答, 其实也没什么, 我就想帮助受灾群众做点什么, 又问他在灾区都做什么了, 他说就干点力所能及的零活, 然后再也不愿多说。看来此法行不通, 只能换一种方法, 采取耐心启发式, 首先消除他的抵触情绪, 问他是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曾在什么地方上学, 家境如何, 有什么特长, 慢慢地了解到他会开车, 由此引到在灾区这手艺是否用上了, 有了之前拉家常式的铺垫, 他开始打开了话匣子, 说在灾区, 由于会开车的人较少, 他就开卡车来回运送物资, 有时路被损毁, 就要绕很远的山路, 路上经常有山体滑坡产生的碎石滚下……又谈到在灾民安置点帮灾民搭帐篷, 帮老乡收玉米, 整个采访经过刚开始的铺垫与启发, 使后来的采访水到渠成。虽说记者是个杂家, 但对许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 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方面的知识, 甚至是完全不知。如记者采访当地一企业生产出短纤维应用于高科技制造业, 记者诚恳地对公司负责人说:虽然我查阅了有关短纤维的资料, 但对于它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应用仍不十分了解, 您能不能通俗的给我介绍一下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起什么作用?这样一问, 被采访者欣然接受, 也愿意详细介绍情况, 也能达到专业的东西通俗话的效果, 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不失为一次成功的采访。

上一篇:实践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下一篇:现代汽车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