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2024-06-18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共10篇)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1

一、新闻采访权的概念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环节,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权利。目前学界对新闻采访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将新闻采访权解释为自由收集新闻信息权

刘海贵教授认为,所谓采访权是指新闻记者为新闻报道(或者下情上传,如写“内参”)合法地自由接近新闻来源,多方收集非秘密性信息的权利。[1]顾理平认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就是指他们自由地搜集新闻信息的权利。[2]以上这两种界定基本涵盖了新闻采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二)将新闻采访权限制在自主调查研究权

徐芳和李俊良认为,采访权是以记者向大众传播新闻为主要目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进行自主调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的权利。简单地说,采访权是一种有条件的自主调查权。[3]这类定义把新闻采访权表述为自主调查研究权,但只涵盖了新闻采访的实践部分,并没有涵盖法律权利部分,如自由拍照、录音录像、问询权等,具有一定缺陷。

(三)将新闻采访权扩大到知情权和出版自由

段京肃教授提出,知晓权实际上就是新闻传播中所说的采访,即传播者有权接近他们认为有必要接近的消息来源,有权进入新闻事件发生地,有权采访与事实有关的各方面人士,有权要求相关人士和相关方面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4]虽然这类定义弥补了第二种定义的不足,但把新闻采访权的外延放得太大。

以上三类定义各有侧重,但有三个共通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受他方外力非法阻止和侵犯”“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笔者对新闻采访权做出自己的界定,即新闻采访权是记者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受他方外力非法阻止,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的过程。

二、新闻采访权行使过程中受到的限制

(一)行政因素对采访权的制约

在我国,行政因素对媒体采访权限制主要有:一是取消采访资格。2011年2月27日,福建队主场迎战上海队的比赛结束后,当场技术代表刘建华因不满上海《新闻晨报》记者朱俊在比赛中对他的质疑,阻止其参加新闻发布会。二是发放采访证。在采访报道一些大型发布会和相关机构举办的大型活动时,记者仅有新闻机构的记者证是不行的,还必须持有相关主办方发放的特别采访证。客观来说,在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时候,行政方出于秩序等方面的考虑,发放各种采访证是无可厚非,但过程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三是公权力不恰当地干预新闻采访权。

(二)经济因素对采访权的制约

从经济角度来看,新闻媒体要生存下去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法则。如果没有好的新闻报道,如果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广告商就不会选择这家媒体来投放广告。所以,新闻媒体不仅要争取收视率,还要争取广告商的支持,从而出现不少恶性竞争,如买断新闻采访权。部分资金雄厚的新闻媒体,会选择买断新闻采访权的方式来作为和其他媒体之间的竞争方式。例如,2001年在对锋塔地下迷宫的报道中,由于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买断现场直播权,使其他媒体记者没有采到任何新闻。在当代社会中,一些受访者明确表示给钱才会接受采访,这对部分资金不是那么雄厚的新闻媒体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甚至最后可能放弃采访。2005年《羊城晚报》刊发了《孙道临接受采访要收费》一文,称该报记者前后3次致电孙道临要求采访,而孙道临均坚持要收费才接受采访。孙道临辩解道:“如果是公益活动,我绝对不会要钱,只有涉及知识产权的采访才会这样做。要求的酬劳也要看采访的内容是什么,以采访时间而定,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5]

(三)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对采访权的制约

在法律各部门都有针对记者采访权的禁止性条款。我国对保守国家秘密也有系统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原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编辑吴某利用工作之便,将本单位内部传阅的送审稿私自复印,携带回家,并将其非法提供给其他记者,之后被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所以,记者不能为了寻找独家新闻,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性而侵犯他人的隐私,要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伤害。

三、结语

正如前文所说,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环节,直接决定了一家媒体是否有好稿子,能否吸引受众。但我国的新闻采访权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新闻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保障体系,新闻媒体对其所享有的新闻采访权等尚未明确。同时,采访权的法律保障也尚不明晰,这导致新闻采访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有时是新闻采访权被侵害,如有关人员直接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甚至抢夺相机,殴打记者;有时确实是新闻媒体滥用新闻采访权利,为了追求报道的独家性,侵入他人隐私领域。

更好地实现新闻媒体的价值,不仅有赖于国家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公民自身文化素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行使新闻采访权。“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新闻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仅依靠制定新闻法就想保护新闻采访权,也只是徒劳。

摘要:近些年,新闻采访权受限制的现象屡屡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采访权的概念,探究采访权的限制与约束,阐释采访权在我国的现状。

关键词:新闻采访权,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45-146.

[2]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1-112.

[3]徐芳,李俊良.新闻记者采访权初探[J].当代法学,2002(11):15-17.

[4]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144-145.

[5]兰慧.晚年孙道临:难以承受的轻与重[J].新世纪周刊,2008(2):128-129.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2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即然新闻是客观事实、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它又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俗话说:“不入虎穴,焉能画虎”,从某一角度讲,新闻采访也是如此。不进行深入的调查、访问、对比、分析,是完不成新闻采访任务的,更谈不上形成好新闻。

要写出好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要报道的事物中去,生活于这个事物的环境中,这也是新闻采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新闻采访一般都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明确报道思想。报道思想是指国家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对有关宣传和报道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形势、任务的基本看法。明确报道思想是新闻采访的首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地选择采访对象,突出报道主题,提高采访效率。

我是一位煤矿企业新闻工作者,从事企业电视、报纸宣传工作。企业的报道思想,首先要符合党的宣传方针,再就是宣传内容必须结合企业中心工作。譬如,我们企业宣传思想在安全生产、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上,宣传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转型发展思路等,要通过典型事例宣传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的实践情况。

明确报道思想的途径就领会国家政策、提高政治敏感性,吃透被采访对象情况,了解有关背景,掌握第一手资料,明确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炼新闻主题。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突破口,是提炼新闻主题的依据。记者要力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尽多的新闻线索。比如,从会议、闲谈、工作计划中等,都可猎取到大量的新闻线索,如此就更便于记者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而报道工作是有选择性、有时效性、有对象性的,需要记者从大量的新闻线索中选取所需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炼鲜明的新闻主题,为进一步采访作好准备。

做好准备,深入实地采访。新闻工作者必须详尽掌握被采访对象或事件涉及的相关政策,制订采访策划及提纲,特别是采访中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相关知识,平时越睿智、生活沉淀越多,角色体验越多,采访就会越得心应手。一条完整的新闻,只有新闻线索不行,只有新闻主题也不行,记者还必须深入现场身临其境调查研究,发掘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和特点,采集、了解新闻事实,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利用个别访问、现场查勘等采访方法,记者可凭借对面交流艺术,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信息及新闻事实。

也可采用观察、体验、采集等方法,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辩析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获得写作材料,或亲临现场认知、感受采访对象,只有真切的体验,才有可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字。我在企业媒体撰写报纸、电视专题偏多,采访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今年3月28日,王家岭发生透水事故,我们集团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抢险,我负责写抢险救援专题,领导怜惜我是女性,要我在“后方”收集资料。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3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请问商务部有何具体措施?

答: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责,商务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门,将积极而坚决地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定和要求。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具体落实措施,近期重点推动的主要有三项工作:

一是研究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逐步实现对境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

二是正在抓紧修订《境外投资管理办法》,除对敏感国别和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保留核准外,拟一律实行备案制。

三是加强业务统计监测,完善规划引导和信息服务,既引导企业及个人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商机,扩大对外投资,也帮助其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

问:2013年中欧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了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但也是有不少贸易摩擦,请问2014年中欧经贸关系是否会走向平稳?将如何发展?

答: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额已经连续三年超过5000亿美元。在庞大的双边贸易体量中,双方有点摩擦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处理摩擦。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欧产业间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只有通过磋商和对话化解争端,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欧通过谈判妥善化解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说明中欧有能力、有智慧管控贸易摩擦,维护合作大局。

利用这个机会,我很高兴向大家通报:今天,中欧投资协定第一轮谈判在北京开始举行,中欧双方将就谈判的安排、谈判可能涉及的议题等内容展开充分磋商。商签中欧投资协定有利于促进中欧双向投资增长,有利于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中欧双方都表示将致力于通过达成投资协定,为中欧双方投资者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本轮谈判将为期3天。

随着欧洲经济企稳回升,中欧正式开始投资协定谈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中欧经贸合作将发展得更快、更好,开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十年。

问:2014年5月APEC贸易部长会议将在青岛举行。请问在经贸领域中方对APEC系列会议的成果有何预期?

答:2014年,中方将在时隔13年之后,再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贸易部长会议是APEC每年年中举行的重要例会,为年底举行的领导人会议做准备。2014年,贸易部长会议将于5月17-1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

在2013年12月10日北京举行的APEC非正式高官会上,中方已经对外宣布了2014年APEC中国年的主题和议题。其中,主题为 “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3个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在经贸领域,中方将重点推进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展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联接合作,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工作。

2014年是APEC成立25周年,也是茂物目标确立20周年,今年的APEC会议承担着承前启后的特殊使命,对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未来走向意义重大。中方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努力,共同推动APEC中国年在经贸领域取得富有意义、面向未来、惠及亚太的成果,为推进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建设、促进亚太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问:1月下旬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将举办WTO小型部长会议,请问此次会议将讨论哪些问题?中方有何期待?

答:1月25日,世贸组织将于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期间举行小型部长会议,就“后巴厘”工作计划、“早期收获”协议执行等工作展开讨论。

此次WTO小型部长会议是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后首次关于“后巴厘”工作的重要会议,各方将主要讨论“后巴厘”工作计划、“早期收获”协议执行等议题。中方高度重视此次小型部长会议,将派代表团参会。

中方认为,各方为达成“早期收获”协议做出了积极努力,实现了多边贸易谈判18年来零的突破,提振了人们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同时也表明多边贸易体制仍是各国贸易政策的首选。“后巴厘”工作计划的核心是推动多哈回合剩余议题的谈判。这是巴厘岛会议各方达成的共识。我们希望能在巴厘岛“早期收获”协议基础上积极推动谈判早日取得成功。

问: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就多哈回合谈判“早期收获”一揽子协议达成了一致,媒体认为这一突破为多边合作带来了曙光。对于日益“火热”的双边经贸合作和多边经贸合作,中国政府持何态度?

答:当前,各类区域、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我们对此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同时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我们始终认为,多边合作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主渠道,具有多赢、共赢的属性,是任何区域、双边贸易安排都无法替代的。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成功达成“巴厘岛小型一揽子协议”,再次证明了多边贸易体制仍是各国贸易政策的重要选择。

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区域、双边贸易安排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并行不悖,可以形成“两个轮子一起转”,更好地推动全球贸易的稳步增长。任何区域、双边贸易安排,都应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并在世贸组织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运作,成为多边贸易体制有益补充和促进,而不是要取代或背离多边贸易体制,这也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中日贸易在2013年继续下降,请问具体原因是什么?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关系再度紧张,请问是否将进一步影响中日经贸关系?请问中方有何态度?

答:2013年中日贸易总额3125.5亿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1502.8亿美元,同比下降0.9%;中国自日本进口1622.8亿美元,同比下降8.7%。中日贸易的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要是经济因素,但不必讳言的是,两国关系也对此造成了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中国经济平稳向好,有关经济因素有望得到改善,前几个月中日贸易降幅本来已经逐步收窄,但是,我们却看到,安倍于去年12月26日悍然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对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各国人民感情的肆意伤害,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衅,理所当然遭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是双方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本应双方共同精心维护。但是,2012年上演非法“购岛”闹剧以来日本政府的一系列错误行径,显然已经影响、损害了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我们希望日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两国间有关问题,为中日经贸关系的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4

电视台记者如何更好地发挥采访的作用, 为人民群众制作更多的吸引人眼球的节目, 这是电视台记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正常采访受到阻挠

在采访过程中, 有些人采取过于粗暴的行为阻止记者正常拍摄, 这是当前电视采访直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 这种做法会使采访任务失败, 情况严重的会对记者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1.2 新闻素材的复杂性增强

在采访过程中, 那些新闻价值较高的素材会出现一些难以想象的结果, 在经过几次的波折后, 依然有可能会使真相隐藏其中。

1.3 记者素质与职业道德偏低

在现实生活中, 因记者素质和采访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采访效果较差的事件很多。此外, 有些记者的职业道德偏低, 经常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 从而违背新闻的规律性, 使新闻价值的真实性降低, 从而损坏记者形象。

1.4 被采访者心理异常波动难以顺利完成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 有些被采访者因心理素质偏低或者是其他因素, 导致说话语无伦次, 甚至有可能出现无法开口的现象。

1.5 出现抗拒采访现象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有意或者无意偏离采访的话题、避开敏感性话题等, 会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难以接触到问题的核心。

1.6 记者控制采访节奏的能力不高

有些被采访者滔滔不绝, 使记者难以深入扩展采访的话题, 进而难以控制采访环境, 这既浪费了采访时间又会使采访效果偏低。

2 有效解决采访问题的措施

2.1 采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采访前记者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 查找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等, 从而准确判断各种信息, 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并且结合主题思想准备采访提纲, 提炼出一些关键性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使记者控制采访局面, 又能提高采访效率。

2.2 提问要有一定的技巧

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者提问、倾听的一种语言交流形式, 采访质量的高低和记者的提问以及倾听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提问技巧是确保采访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内容, 只有运用巧妙的采访技巧才可以真正提高采访的质量与效率, 并且能够增进双方的感情,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氛围打下牢固基础。

2.3 拉近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在采访过程中, 有些采访对象不能快速进入采访状态, 因此记者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平复被采访对象的心情, 例如记者找一些和采访主题无关的问题, 或者是采用闲聊的方式拉近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距离。

2.4 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

在实际生活中, 电视新闻事件始终在发生着变化, 使记者在采访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有时还可能会危及到其人身安全, 因此采访环境是影响采访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 换言之, 采访任务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记者对采访环境的营造。由此看来, 营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5 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周围事物, 以便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提高采访质量。除此之外, 记者还要随时关注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 从而适当调整采访话题, 抓住细节, 并通过细节挖掘出存在的问题。

2.6 记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有效化解抗拒采访的局面

在采访前, 记者要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全面思考, 以增强换位思考的意识, 要学会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深入挖掘采访主题。例如, 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适当夸赞, 给被采访者留下一个好的态度, 或者在最初采访中聊一些家常, 这样就有利于记者寻找采访的突破口。记者还要了解观众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知道被采访者都忌讳什么样的问题等, 对于那些抗拒采访行为的对象, 记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表明自己的立场, 消除被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 在充分考虑到观众以及被采访者的基础上, 使二者都对新闻主题感兴趣, 进而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2.7 科学、合理地应用心理学技巧

通常情况下, 在面对一些尖锐或者是敏感性问题时, 大多数被采访者都会回避此类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 记者要结合被采访者心理, 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 例如采用激将法, 站在被采访者立场, 针对那些敏感性话题要敢于直白剖析, 从而使被采访者感受到记者的诚意, 又可以触及到被采访对象的心理, 放下心理包袱, 直接面对记者的问题。

结束语

总体来说, 记者在日常采访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 不善于笔下功夫同样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而如果不善于访问则难以成为出色的记者。电视台的记者怎样才能发挥出采访的作用, 为人民群众制作更多吸引人眼球的节目, 成为电视台记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而, 90%的新闻都是通过采访的形式写成的, 因此, 采访对记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新闻事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记者应该努力学习, 不断更新新闻工作的理念, 提高自身的采访与应变能力, 向观众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针对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记者要采用一些合理的应变策略, 这样才可以更加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做出高质量的节目。

摘要:日常工作中, 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当前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并且提出了合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采访,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谈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12 (6) .

[2]汤铭.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大众文艺, 2010 (15) .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5

要性

【论文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在新闻采访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者巧妙、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的质量。文章试从分析新闻采访语言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论文关键词】:新闻采访;语言符号;有效性;非语言符号;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1]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2]

2.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3]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3.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 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 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4]

3.3 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

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5]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6]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参考文献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6

(1) 正常的采访行为受恶意阻挠。粗暴阻止记者采访和拍摄, 这样的混乱画面在电视采访直播过程中已屡见不鲜。直接导致采访行为的失败, 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等产生严重后果。

(2) 新闻素材的复杂性日趋加深。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素材在采访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波三折之后, 事情真相往往还隐藏在深处。

(3) 记者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加强。由于记者的专业素养欠缺和采访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采访效果不佳的情况不占少数, 个别记者缺乏职业道德, 在采访中弄虚作假, 违背新闻客观规律性, 导致新闻真相失实, 对记者形象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4) 发生被采访者由于心理情绪变化和波动导致采访无法进行等状况。有些被采访者因为心理素质等因素, 常常会发生在采访中因为紧张或其他情绪导致说话颠三倒四或无法开口的现象。

(5) 遭遇消极对待采访, 抗拒采访的情况。被采访者往往刻意或无意的偏离采访的主题, 有意或无意的回避要害敏感的问题, 导致采访无法深入, 碰触不到核心矛盾和问题, 为真相的探寻设置了重重障碍。

(6) 记者控制采访节奏的能力较差。往往任由被采访者牵着记者跑, 被采访者滔滔不绝, 记者采访话题得不到有效扩展, 导致采访环境失控,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采访时间, 而且采访的效果也非常差, 得不到较多的有用信息, 提取有效信息也非常有限。

2. 解决措施

2.1 做好采访前的“备课”

在做任何采访之前, 电视新闻记者都要进行前期的备课, 也就是做好准备工作。必须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 细致、全面的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情况, 并且准确的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 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料。同时要围绕主题准备好采访提纲, 要根据已掌握的被采访对象的材料, 结合主题需要得到的信息, 做好采访提纲, 要精心设计一批关键问题, 这样既有助于记者控制采访局面, 也能够使采访有的放矢, 提高效率。要事先研究主题所涉及的范围、内涵和外延, 确保采访能够深入进行。

2.2 采访中注意提问技巧

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就是倾听和提问的一种语言交流。因此一个采访活动是否成功, 与记者的提问和倾听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提问的技巧问题是采访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问题。恰当的提问会提高采访活动的效率, 而且能融洽双方感情, 营造出一种和谐的采访氛围。

2.3 轻松开场, 拉近被采访者距离

有些被采访对象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采访的状态, 为了使被采访对象的情绪能够平复, 记者必须先找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 通过放松和闲聊的方式, 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

2.4 适应和营造采访环境

电视新闻事件总是变化万千, 记者会在新闻现场面临各种各样的环境考验, 有些时候甚至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 在新闻采访现场突发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采访环境是记者采访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采访任务的完成与否及完成效果,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者对采访环境的适应和营造。

2.5 注重观察和善于倾听

电视台记者要通过观察和倾听来获取信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采访环境和现场, 通过采访细节获取有效信息, 可以丰富采访效果。记者要善于观察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和状态的变化, 以便及时的调整采访话题, 要学会捕捉采访的细节, 通过细节见证大问题。

2.5 适当引导和兼顾, 化解抗拒采访

记者在采访前, 要对整个采访活动有个总体的思考, 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要站在被采访对象和观众的角度, 对采访主题进行深化挖掘。记者可以通过对被采访对象进行恰当的夸赞, 使对方产生好感, 转变态度, 或者与被采访对象拉家常, 寻找采访的突破口。记者要知道观众需要了解什么, 希望知道哪些问题, 要了解被采访者忌讳哪些问题, 对于刻意、无意回避和有抗拒采访行为的被采访者, 要做适当的引导, 情理兼顾, 摆明立场和利害, 让被采访对象从心里上放下抵触情绪, 只有在观众和被采访对象两者都考虑到了, 才能够使双方都对新闻主题感兴趣, 使采访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2.6 适当运用心理学技巧

在面对一些敏感和尖锐的问题上, 被采访对象往往会回避记者的问题, 顾左而言他。在这个时候, 要根据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 包括激将法等, 要站在被采访对象的角度, 对要害敏感问题进行直白剖析, 既让被采访者感觉到真诚, 又能触及到心理层面, 促使他放下包袱, 直面记者的问题。

3. 结语

记者要善于面对采访中的各种问题, 针对不同的采访客体, 灵活运用采访技巧和应变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完成采访任务, 做出令观众满意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凌非.中国媒体记者调查[M].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1

[2]余志海.记者心理与采访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1

新闻采访权面临的问题 篇7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

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越来越被大众广泛使用,并且逐步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来源广泛,很好地迎合了当前社会大众的口味。虽然新媒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新兴媒体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原因,特别是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的权威性除了在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大众获取新闻等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之外,还能及时扩散和传递真实的信息,并在正确引导大众舆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传统媒体能够做到实况转播以及跟踪报道,并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大众进行传递。例如,前阵子引起很大轰动的马航事件,新媒体只能简单地传递事件信息,而央视的新闻频道却能够对马航事件进行全程实时报道,第一时间让大众了解马航事件的进展。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依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电视记者需要改进以往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在采访工作中应当找到采访的重点,向大众呈现出传统媒体特有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

(一)记者自身的问题

其一,电视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一个好的记者往往能够让采访工作事半功倍,尤其是在时代进步的今天,媒体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各个电视媒体对于新闻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挖掘都比较深入,很难形成曾经的独家新闻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从而不利于电视媒体增加广告收益。此外,不少电视媒体还聘请了很多业务记者,目的在于扩大新闻搜集渠道,其中以娱乐电视台的狗仔队为代表的记者团体为例,这些非专业记者往往会给受访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其二,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很重要。例如,长春市的农博会上,一个电视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游客,记者:“您好,您是第一次参加农博会吗?”游客:“对啊。”记者:“那您喜欢这里吗?”游客:“喜欢。”记者:“那您下一届农博会还会来参加吗?”游客:“具体要看忙不忙。”这一系列简短的对话平淡无奇,令采访工作无法继续深入,使得游客和记者都比较尴尬。

(二)受访者的问题

除了记者的素质之外,受访者在采访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遇到素质水平较低的受访者则不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2009年我国陕西省境内一个村子里的饲料厂突然倒塌,3人遇难,但是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该饲料厂却紧闭大门拒绝采访,使得采访工作很难进行。这些年来此类事件频频出现,更有甚者还可能会使用暴力等手段强行阻碍采访工作。

(三)其他原因

在采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制约着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采访设备故障、环境因素、自然灾害等。报道汶川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电视记者到达汶川后纷纷设身处地地加入到救灾的队伍中,相关的采访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三、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遇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一般而言,记者开展采访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要想提高采访的成功率,节约采访时间和成本就必须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第一,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先对受访者的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并和受访者商议好采访时间,切不可不事先通知就直接上门采访。这样,除了可以为记者的采访工作免除不必要的麻烦之外,还能够使受访者做好一定的准备,提高采访工作的整体效率。第二,记者应当根据采访工作的内容事先列出采访大纲,设计的语言和问题要紧紧围绕采访主题。例如,需要对劳动模范的事迹开展采访工作,则需要先对此次采访的目标进行确认,结合劳模的事迹对劳模进行相关的采访,最终以整个社会公民的视角进行分析,并让劳动模范的精神得到一定的发扬和传承。

(二)把握提问技巧

对于记者来说,其专业性要求记者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语言技巧,相应的提问方式也要具有一定的智慧,而在采访过程中正是记者的诸多问题才能实现对事件的深层次挖掘。因此,对于电视记者而言,必要的提问技巧和能力十分重要。大多数情况下,采访过程中涉及的提问方式有很多种,如迂回法、激将法、正面以及引导性等。一个合格的记者,必须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前采访工作的提问方式的能力。例如,面对一些不愿意接受采访的较为敏感的受访者,记者切不可进行正面提问,需要采取迂回提问等策略进行采访。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逐步成熟,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电视记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使传统媒体更具竞争力。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针对当前传统媒体所处环境,主要研究电视记者在采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电视记者,采访工作,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勇前.地方台广播体育记者采访大型国际赛事的创新模式[J].科技传播,2016(09):23-24.

[2]傅超.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采访技巧探究[J].新闻传播,2016(09):68+70.

[3]王东.一位美联社记者采访案例的记忆心理学分析[J].中国记者,2016(05):120-121.

有关新闻采访语用预设问题的思考 篇8

1、单向性

单向性主要是指语用预设完全是说话人在交际的过程中自己单方面意愿的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 并未与听话人进行任何协商。也就是说在听话人未曾收到相关的信息之前, 语用预设仅仅是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的, 只有当听话人接收到信息之后, 才能凭借信息中具体内容推断出说话人的预设。所以, 必须在不断的交流中, 双方才能够在某些问题上建立起共同的知识, 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正。

2、隐蔽性

所谓的隐蔽性主要是指语用预设的部分完全是隐含在话语当中, 若是不加以注意, 便有可能将说话人预设的断言当成是真实存在的信息而接受。下面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甲问乙:你打过人吗?乙回答:没有。甲又问乙:你偷东西时被撞见过吗?乙答:没有。不对, 我根本从未偷过别人的东西。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甲的第二次发问, 便巧妙地隐含了一个预设, 即偷东西。由于乙当时未能及时反映过来, 便随口回答了没有, 这无形中等于认可了甲的预设, 所幸的是乙反映的还算比较快, 对原本的答案做出了否定。

3、共知性

预设实质上就是交际双方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没有必要明确指出的一部分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预设虽然并未体现在语句的字面上, 但其必须是交际双方共知的, 或是可以凭借某些东西推导出来的必要条件, 这一性质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合适性

语用预设的合适行主要是指话语的预设应与特定的语境相一致, 并且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 它是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预设的合适性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 应对语境的合适性予以充分考虑;而另一方面则是指听话人在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理解时, 也应符合当前的语境。具体的讲, 为使预设能够被交际者进一步理解, 需要满足一定的语境条件, 如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以及其他一些客观情景等等。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指望语境中的言语行为是合适及恰当的。

二、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的运用

1、运用语用预设, 实现交际双方的心理平等

由于新闻采访本身具有特殊性, 决定了交际双方不能具备等同的话语权, 所以采访者一定要善于运用语用预设, 以获取被采访者的认知理解, 实现会话双方的心理平等。只有这样, 才能有助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让被采访者敞开心扉, 回答采访者的问题。例如, 一名记者在采访中提问: (1) 你知不知道买卖妇女是违法行为? (2) 人贩子把她拐卖到你家之后, 你家人是怎么对待她的? (3) 现在她要被送回自己的家了, 你怎么想?显然, 记者的语用预设与被采访者的认知达成了共知, 触及到了被采访者的内心。记者转换了自己的角色, 从被采访者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 使被采访者能够解除心理戒备, 与记者实现心理上的沟通。若记者提出类似:“她被拐卖到你家后, 你家人有没有残害她的地方?”的问题, 便会让记者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使被采访者处于被质问的角色, 无法有效地完成预定访问任务。

2、运用语用预设, 达到新闻采访目的

新闻采访是一个逆向会话的过程, 记者必须先要了解被采访者的认知语境, 明确其能够领悟的话语范围, 然后再提出符合被采访者认知现状的问题。只有在实现语言预设共知性和合适性的基础上, 才能使采访交际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例如, 一名记者初到部队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谈谈当代青年的风采”。当时仅有10%的战士粗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而其他战士没有摸清怎样去回答该问题。而后, 记者转换了问题角度:“在服役期间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次所有战士都积极地给予了回答。从这两个问题上看, 虽然问题主题是大致相同的, 但是后者的问题从被采访者的认知语境出发, 肯定了被采访者的特殊身份, 使得问题更符合于被采访者的话语界域, 从而达到了新闻采访的目的。

3、运用语用预设, 实现难以达到的交际目的

提问人在进行预设时, 可以根据预设的具体特点有意识地设置与自身交际目的相符的预设。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虚假预设把对方引入到预先设计好的陷阱当中, 并以此来达到预期中的交际目的。这种预设技巧常被用于一些政治性采访当中。下面对此进行举例说明。08年3月2日下午, 在政协大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 有一位来自于澳门的女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年的两会是对媒体最开放的一年, 以后的的大型活动会不会对各媒体有‘潜规则’, 是否会变成中国少数主流媒体的‘一言堂’?”该问题提出后, 使挤满了200余名中外记者的现场出现了短暂地哗然。在这一问题上, 若是答话人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 则都会掉进提问人预设的陷阱当中, 这是因为这位女记者并未直接讲明中国少数主流媒体存在潜规则的现象, 而是采用了语用预设的方式来说明潜规则及一言堂等现象已经存在。如果答话人对此问题进行回答, 那么就证明其默认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而该记者也达到了其想要实现的交际目的。

4、运用语用预设, 使采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在新闻采访语用预设中, 当提问人提出问题以后, 答话人对其所提出的观点表面上予以认同, 然后将提问人的预设借用为自己说话的前提, 这实质上属于一种偷梁换柱的行为, 具体来讲就是以归谬的方法来揭示提问人观点的可笑性和荒谬性。如果提问人采取语用预设的方式来攻击答话人, 那么答话人便可以紧抓对方的预设不放, 并以此来诱使对方上钩, 这样一来提问人便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心里有话却说不出。这种方法常被用于批驳谬误。

摘要: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 蕴含了大量的语言交际技巧。语用预设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语言技巧之一, 语用预设应紧密结合于语境, 将合适性和共知性始终贯穿于语用预设的过程中, 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新闻采访的最终目的。基于此点, 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入手, 对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的应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特征,应用

参考文献

[1]薛蕾蕾:《政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策略研究》, 《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12) 。

[2]马平平:《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的语篇功能》, 扬州大学, 2008。

[3]田苗:《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分析》, 《学术交流》, 2009 (1) 。

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篇9

新闻采访, 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各种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对新闻素材、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工作的总称。新闻采访中的提问环节, 作为记者获取信息资料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 对于记者能否获取真实的新闻信息、能否把新闻事件挖掘透彻以及作者是否能够打开所采访对象的心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采访记者在提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给采访结果带来影响。

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所采访的新闻背景、材料和对象有足够充分的了解, 然后对采访对象最为熟悉的内容以及读者最为关注的内容进行全面仔细的整理, 并选择合适的场景和适宜提问采访对象的问题。另外, 在进行采访之前, 要对该新闻内容和采访对象进行全面、全方位的了解, 对所采访的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足够的了解。

2.充分的尊重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和采访态度将会对整体的采访效果产生影响。所以, 记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记者面临的有各行各业的人, 不能因为采访对象身份高, 就在采访的过程中有自卑感, 导致自己比较紧张, 采访过程不顺利;也不能因为所采访对象的身份低, 记者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造成采访对象出现抵触的情绪。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 这样不仅尊重了别人也尊重了自己, 进而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3.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

采访过程中, 存在着记者不作任何铺垫直接提问, 造成采访对象紧张的现象;还存在着记者为了营造轻松氛围偏向于聊与采访主题无关的内容, 没有及时收回, 进而给采访效果带来影响的现象。因此, 记者要很好的把握住提问的时机。记者提问时, 可以运用和朋友交谈的方式, 适时的将问题融入到交谈的过程中, 让采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回答了所提问的问题。

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采访的效果, 记者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1.精心做好准备, 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记者进行采访前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精心做好准备, 其是进行采访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 记者要精心做好准备, 对于获得采访机会、处于主动地位、提问高质量的问题以及提高采访的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充分尊重采访对象

记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 要采取统一的态度。不管对于领导、名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工人农民, 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尊重采访对象的社会地位和风俗习惯。另外, 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提问, 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 构建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拥有共同的话题, 拉近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进而实现逐步深入提问, 达到采访的最终效果。

3.在提问时融入情感

由于记者所采访的对象, 面临的大多数人都是陌生人, 彼此之间没有足够的了解, 另外受到采访时间的限制, 记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熟悉和认知。因此, 为了有效的打动采访对象, 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用真情去感动采访对象, 和采访对象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友好的采访环境, 挖掘出深层次的东西, 达到采访的最终目标。

4.注重采访过程中的细节

新闻采访中的闪光点和生动处最主要就是来源于采访中的细节问题。因此, 记者在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之前、采访过程中要积累足够丰富的素材, 挖掘其中存在的细微东西, 从小到大, 逐渐深入采访, 有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例如, 在《艺术人生》节目中, 主持人通常利用一张照片、一件旧物品或者一首音乐来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使其动容、情不自禁、不知不觉的就回答了主持人提问的所有问题。当采访现场实现预期的采访目标时, 主持人则适时的将该话题引开, 将采访对象的思绪从上一个话题中引出来, 继续下一个话题, 使采访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5.提问时要注意所使用的措辞

采访提问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措辞用语的使用,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出所要提问的问题, 运用真诚、平实、自然的态度。提问要运用温和、循序善诱的方式, 把握好采访的进程, 并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 运用更加贴切、有力度的用语进行提问, 明确采访意图。

结语

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10

关键词:新闻采访,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在新闻采访中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记者要抓住新闻的发展核心和动态趋向, 不仅吸引观众眼球, 更重要的是带动大众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 给社会树立端正的风气, 因此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要具有丰厚的采访经验以及正确的新闻采访突发问题处理态度,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反应的是记者本身的涵养和素质高低, 因此提高采访效能, 针对采访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对策实施, 才是当前一个记者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以下我们就以分析新闻采访中遇到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新闻问题解决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落实。

一、分析新闻采访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对策的重要性

(一) 提升新闻的价值

新闻纪实性较高, 而且能够针对性、及时性的反应当下社会中的热点。大众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 更加的注重对于当前其他的社会事件的关注, 而且人们的观点渴望被关注, 也希望通过有效地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只是有些新闻的采访方式不够正确, 有些市民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在采访之前给自己要得到的答案设计好提问方式, 循序渐进的提问, 提问方式“要看准人”针对性的利用语言技巧提问被采访者, 被采访者内心才能将观点慢慢地逐渐表达出来。因此, 观众才会由衷地感到共鸣, 新闻价值才能被体现出来, 新闻采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被解决。

(二) 促使新闻更加的具有真实性

在新闻采访中急着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引导者, 所以新闻急着除了要有外在形象上的亲和力, 更加的要具有随机应变的智慧, 在新闻知识和见解的支持下, 新闻记者要进行计划性的采访, 因为新闻采访一般是针对社会大众或者新闻当事人,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情绪波动较大的当事人或者偏激者, 因此新闻采访记者的采访的过程中, 要根据问题的尖锐性进行分析, 尽量争取被采访者的配合, 丰富采访内容, 最终提高采访活动的高效能, 虽然针对社会上的真实事件会形成人们很多的片面或者主管看法, 但是新闻记者要从两个方面出发, 站在新闻事件当事人和事件接收人的角度看问题, 尽量客观公正的将新闻表达出来, 减少人们对于事件的激烈性表达, 从而将新闻的真实性还原, 给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正面引导, 从而弘扬社会正气。

二、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目前, 笔者所在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市民的日常生活被严格的创卫要求给打破, 很多市民的生活便利性受到影响, 因此城市创卫工作中的新闻事件也不断地增多, 笔者在采访中就遇到不少问题。如何有效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和分析解决对策, 值得探讨。

(一) 开口就被打断

因为当前的网络技术发展较快, 很多人不愿意被人肉搜索, 再加上提问方式不能给被采访者内心的共识。因此, 在“事不关己”心理作用下, 被采访者的表现就是记者的提问, 直接被打断再无下文。

解决方法:采访前事先拟定好草案, 提问方式要更加的具有实时性和针对性, 让被采访者感觉到是关系自身利益的, 从而对该事件进行观点的表达。例如, 当前城市在做创卫工作, 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以及饮食都被控制, 买早点和买夜宵都成为想想就发愁的问题, 可以和市民进行亲近的联系, 提问方式可以循序渐渐, 最近喜欢天气炎热防暑准备要做好, 平时的饮食和娱乐规律, 对城市的创卫工作有什么看法, 进而逐渐的跟市民进行亲近的交流, 得到城市创卫工作的真实新闻信息。

(二) 回答语言次序混乱

由于每个人受到的文化教育层次不同, 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也不够, 甚至在主要的新闻当时人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回答的问题模糊不清, 对新闻的及时性播出质量带来影响, 还需要记者进行当场的语言总结和询问, 得到新闻当事人点头认可, 才能将实际的新闻消息传播。

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提问, 一句话问到点上, 就会使新闻当事人滔滔不绝的对事件进行讲述, 同时新闻的真实性才能被保障。因此, 在采访中新闻记者要认真倾听, 善于观察, 从当事人的细小表情中分析自己下一步的提问和有效信息的获取方式, 针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从被采访者和观众的角度对采访的新闻事件以及更深一层的含义进行深挖, 给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增加更多的联系, 而且记者要知道观众需要什么、当事人需要什么, 对于语言表达不清楚、事件讲述不连贯的新闻当事人要情理兼顾, 让当事人放下心里的负担, 还原事情的真相促使新闻采访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 语言偏激

因为新闻事件的出现都是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 有些事情形成观众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 有些观众会不知道事件真实情况下进行言语的表达, 甚至会导致新闻事件的社会舆论集体演变甚至形成对新闻当事人的恶意伤害, 因此语言偏激被采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都无法控制, 新闻采访也可能面临中断。

解决措施:在采访中记者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 并清除的指导自身工作性质, 是为了给社会传播新闻, 而不是制造麻烦, 对于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要足够强大, 有序有效地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都要具备, 语言偏激者甚至行为过激者要利用心理学在语言上加以引导, 杜绝激将法, 采用抚顺的心理战术。例如, 城管对于摊贩的强制性管理, 摊贩就是以此为生, 不免产生对创卫工作的负面评价, 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怜悯, 又会造成对该事件扩大, 导致城管形象又一次被损坏, 社会大众的有色眼镜会齐整整的看向城管人员。

因此, 要求记者对敏感的问题要进行讲解和直白, 避免谣言以及恶语中伤的语言进行传播, 所以记者要具有除作为一个基本记者掌握的新闻采访能力之外, 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也要加强学习和积累。针对城管执法、城市创卫、摊贩无奈的现象, 最具体有效地新闻解释应该是肯定城市创卫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对城管的执法有效性也要认可, 对摊贩的行为要予以讲述当前的形势, 暂时的创卫管理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将来会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加分, 作为小经济商户会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实惠, 从而安抚摊贩的心理, 尽快地推进城市创卫, 尽快缩短城市创卫的时间, 给广大市民和个体商户更多的帮助。毕竟记者是新闻问题的主要制造者, 最终解决还是要求记者进行妥善的处理, 针对当前的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见解点明。

(四) 不予配合恶意阻挠

有些新闻采访面对较多的就是新闻当事人的不配合, 再加上记者的采访节奏能力较差, 采访被中断屡见不鲜, 还有的一看到记者和摄像头就会直接的走开, 被采访者心理素质较差, 有意无意地避开敏感问题, 采访无法进入核心主题, 得不到核心问题的解决, 采访就是失败, 新闻工作也无法继续。

解决措施:新闻采访是为了给社会大众的观点带来正确的指引, 减少不良事件的扩散, 还社会一个真相。因此, 在采访之前新闻记者要对整个采访活动有总体的思考和换位意识的认识, 适当的引导新闻被采访者, 并且摆明新闻采访的立场, 不是片面地帮谁, 而是事实的真相要被还原。同时在采访中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 不要一开口就呛人, 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嘴毒和话狠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所具有的能力, 要求新闻记者要保持平常心, 在自身职业意识端正和思想态度积极的情况下进行采访, 减少采访问题的出现, 直至得到最有价值的社会新闻。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最终还是要加强新闻记者的自身素质的培养, 除了对职业要求对新闻价值的敏感, 更加要注重对自身人格和品质的培养, 全面地提升新闻工作的总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史金红.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传播与版权, 2013 (06) .

上一篇:企业绩效评估存在问题下一篇:工程造价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