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

2024-08-25

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精选9篇)

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 篇1

无论电视新闻怎样发展, 画面拍摄技术如何提高, 后期包装软件如何更新, 新闻事实始终都是电视新闻的生命所在。而同期声是这个生命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人物同期声前期的采访对后期编辑制作尤为重要, 关乎新闻质量。本文立足城市台电视新闻同期声的特点对采访进行简要归纳, 以形成一种基于形式程式化且内容可随机应变的采访方式。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作用多样, 笔者将电视新闻人物同期声的采访按照拍摄方式进行归类:固定背景, 环境稳定的同期声采访, 这一类的采访摄像记者以三脚架拍摄为主;动态环境, 突发因素随时发生的同期声采访, 这一类采访摄像记者以肩扛拍摄为主。

固定背景环境稳定的同期声采访。形式上, 采访是稳定的, 记者手持话筒面对受访者进行提问。从采访背景上来说, 通常这种采访是经对方同意, 问题基本限制在对方的职能和智能的基础上的, 专业、专家、权威是这种采访的重要特征;需要说明的是, 在这种情境下, 还有一种采访就是历程讲述, 感性化和叙述性构成了这种采访背景下的另一特征。这种采访发生在被访者熟悉的环境中, 而记者、摄像记者和采访设备破环了环境的“熟悉”和“稳定”:以被采访对象为主导的环境中, 突然因为有第三方的存在形成了“表现”与“观看表现”的场景。这就使得很多新闻的同期声有一种“表演”的味道:接受采访一方要么过于“声情并茂”, 要么紧张得语无伦次或者背诵提前写好的文字材料。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削弱。

在这种情境下的采访, 建议采用“三问”———预热、正题、补充。预热, 在英文中解释为warm up, 让对方热起来, 调动对方情绪, 迅速让采访成为交流和对话。经过短暂的预热后, 记者可以进入正题进行采访, 采访对象会十分乐意解答记者提出的正面的问题。

在“三问”这个模式上, 采访的“第二问”很重要, 实际上是一个战术性的环节。选题提出的基础性问题基本都要从这个部分得出, 这个部分的着眼点是普通问题的解答;同时, 记者需要通过这个环节来卸下采访对象的“抗拒”或者“彼此”意识, 让采访的关系变成谈话, 为“第三问”做铺垫, 让被采访对象在下一个环节中说真话, 或者更希望他们“真情流露”。

新闻的核心是事实, 媒体的核心是采访的可信度,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信息量很大, 在稳定环境中, 被采访对象的背景静态人物的惟一动态性使新闻关注点高度集中, 往往权威解读失去权威性内容, 因此采访效果也很重要。减少压力, 促使被采访对象说真话, 是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同期声时重点要做的功课。

动态环境, 以突发事件、随机调查采访为主。这种条件下, 背景信息复杂多变, 因此要对采访对象进行甄别, 而且要有“量”。对同一事件, 多个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表情、感情, 能够还原现场和事件的发生过程;在采访中, 应尽量选择直接参与事件、直接受到事件波及的人物, 事件和人物的背景是记者要深入了解的, 让被采访对象经得住推敲, 让同期声完整可信“立得住”。笔者认为, 突发事件中人物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能说”, 而是他们自身在现场的体验能够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 这种方式是纪录片常用的手段, 在事件性强、故事性强的采访中人物始终都应作为拍摄记录的重点。

在动态环境中, 同期声的采访在画面效果上是“全因素”的, 采访背景、事件背景、被采访对象的外貌、着装是视觉因素, 现场的背景声音、作为采访背景的人物的现场声音, 记者的提问及被采访对象的回答, 乃至语速甚至口误是声音因素, 突发事件记者在现场不仅需要拍到画面, 同时需要通过同期声来营造相应的氛围。在问题的设置上其核心是“切中要害”, 操作方式是“言简意赅”“不容喘息”。这三个词对于采访这样一个特殊的交流过程来说太过不留情面, 但在突发事件现场, 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事件发展变化也大, 人们对事件的初步估计往往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切中要害”, 要求记者在提问中要问最核心的问题。被采访对象身处现场, 这样就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地按照“三问”模式对他们进行引导, 抓住核心人问核心问题是采访中最关键的。

在拍摄上, 要与摄像沟通好, 以动态性为主题, 可以削弱被采访对象的出镜时间长度, 以记录画面记录现场事实为核心, 画面的艺术效果及欣赏效果居其次。

正如前文反复提到的, 新闻的生命是事实。电视新闻栏目的权威性是依靠每天每条新闻的质量搭建起来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期声的采访效果关乎着一条新闻的生命, 同时也关乎新闻栏目的可信度。以上同期声采访, 无论是静态背景还是动态环境, 记者不仅要考虑采访的内容、采访对象的权威性, 还应该将电视新闻“全因素”的特点考虑进来, 时刻记得电视新闻不仅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形式的”信息量往往比“内容的”信息量更加真实, 如人们经常所说的“everybody lies”, 形式与内容二者发生背离时, 电视观众往往更相信他们看到的而不是听到的。

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 篇2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隐性采访 双刃剑 诱导 隐私

在媒介学者眼中,民生新闻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传播新潮,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问题。但是,关于民生新闻的界定依旧尚不明确。笔者取李舒、胡正荣对“民生新闻”的两种认识之一,作为本文对其的界定。即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它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按照这种观点,电视民生新闻自然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在民生新闻中,真正能拉动收视率的还要属批评曝光类新闻。所以,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又把批评和曝光作为栏目立足的重点,这样的话隐性采访就在民生新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隐性采访,就是通常所说的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那么,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应不应该用呢,应该怎么用呢?

一、隐性采访在电视民生新闻,尤其是批评监督类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应该控制量与度

不可否认,隐性采访使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批评监督类报道成为民生新闻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而隐性采访就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用镜头生动形象地记录下了很多不能搬上台面,甚至违法的事情。于是,电视上那些虽然摇摇晃晃、缺乏美感,但非常有震撼力、非常真实的镜头,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也让事实在隐性采访的场氛围中传递出来。

但是,隐性采访只能是显性采访的补充,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的量与度。

电视民生新闻使用隐性采访,是为了有效获得新闻信息,甚至能对被曝光者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一旦运用不当,不仅使其丧失本身具有的获取信息的功效,丧失电视节目制作本身的意图,还会使记者与栏目处于一种被动局面。

有时,记者不表明身份,或者不告知被采访对象正在进行拍摄,会减少采访阻力,或者能捕捉到很多显性采访不能捕捉到的镜头和语言,这使一些电视民生节目把隐性采访作为了常态,即使不是揭露违规违法事件,即使涉及个人隐私,为了节目需要或者为了拿到好看的画面,也大量使用隐性采访,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容易给从业者惹来麻烦的。

二、隐性采访探索了一种新的电视表达方式,但是把双刃剑

隐性采访的镜头虽然时常摇摇晃晃,画面不甚清楚,声音也经常嘈杂不清,但是它记录下的是最真实、最直观的现场,甚至是违法犯罪现场,这个过程往往极富刺激性和未知悬念,具有生动逼真的效果。因此,各新闻单位大量采用这种方式以强化报道效果,吸引受众,以求在竞争中取胜。

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隐性采访采用的是“扮演”的方式,即记者为了揭露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扮演成与之相关的社会角色,如拍摄售卖假发票的现象,记者就扮演成买假者,拍摄卖淫嫖娼,记者就扮演成嫖客或妓女等,在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样的采访制作出的新闻,已经或多或少地带有了真人秀的特征,新闻中只有记者知道自己的身份,观众作为知情的旁观者,观看其他表演者的各种把戏,隐性采访把平时大家并不熟知的情况展现了出来。

虽然“假扮”的采访方式吸引了眼球,但是假扮存在诱导。我们这里所说的诱导,主要是指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故意设置“圈套”、“陷阱”,从而诱使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原则上讲,采访是严禁诱导的,但是这种采访方式在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中又较为常见。

比如,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会看到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的主动提问。采访卖假发票的情况,就假扮成购买发票者,问“有假发票吗?”;暗访“三陪”现象,一进娱乐场所就问,“有小姐吗?”等等。这都属于诱导的提问方式。记者在暗访中的语言和行为的主动与被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如果对方问:“需要假发票吗?”、“需要小姐吗?”等,则属于对方主动,记者被动。记者被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诱导”违法犯罪行为之嫌,可以避免道德上的困境。另外,有记者假扮成购买毒品者,问贩毒者有海洛因吗?我国法律规定,毒品交易达到50克就可以判处死刑。那么,如果该记者实施了购买行为,那么能否给记者定罪?又该怎样给记者定罪呢?难道因为是记者暗访就可以网开一面,而置法律于不顾吗?法律的尊严何在?可见,记者暗访中的“诱导”不仅仅涉及伦理层面的问题,而且很可能上升到法律的界面。

许多人误以为,只要对方从事的是违法或者犯罪活动,那么,新闻媒体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偷拍偷录就无可厚非,而且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舆论监督有深度、有力度。但是,法律常识的欠缺导致新闻媒体忽略了一个法律上的严重问题:“诱导犯罪”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在记者隐性采访时,如果通过故意设“套”、“陷阱”,诱使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可能存在教唆犯罪甚至自身犯罪的可能性。

三、慎用电视新闻实践中隐性采访的特殊形式

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隐性采访,一般是指在新闻实践中,采访对象明确了解记者的身份,但由于害怕被曝光或者不愿透露事件的真相,而拒绝记者的正面采访,于是记者隐瞒拍摄状况,在对方不知道摄像机已经开始拍摄的情况下进行采访。这种方式虽然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隐性采访,但在省市级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中却时常出现。

这种形式的隐性采访,在实现新闻完整性,还原事件真相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把握度。

在涉及家庭、情感等个人问题时,被采访对象的做法并不涉及公众利益,这种隐性采访形式尽量避免使用。但现在很多民生新闻吸引眼球,不惜挖人隐私,这种做法不仅是违法职业道德的,而且很有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触犯到法律。

从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畸形成长,目前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它现在之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太强。电视民生新闻大量运用隐性采访固然有其题材的原因,但是媒体在使用隐性采访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原则,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画面的紧张刺激而放弃常规的显性采访,隐性采访只能是显性采访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

[2]江宇,郭赫男.关于隐性采访的几点思考——兼谈《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的是与非.

[3]宋宏伟.浅论隐性采访记者介入的限度.新闻前哨,2003,(4).

[4]董广安,张淑华.“狗仔队”与《焦点访谈》的偷拍——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新闻爱好者,2003,(5).

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 篇3

一是打消被采访者的防备心理, 使其说出真相

记者采访是一种信息收集的过程, 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 通过交流, 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挖掘内心世界, 要从语言交流的层次上升到心理交流的层次, 从而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为了获得真实的新闻信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 通过语言和表情准确把握其心理, 从而判断获取的新闻信息是否真实, 如果发现被采访者对新闻信息有所隐瞒或者是没有说实话, 记者就要运用新闻采访技巧, 从心理角度展开攻势, 消除被采访者的戒备心理, 使其说出新闻真相。

每年金榜题名时, 都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学子因为家境贫寒阻挡了求学之路, 然而却因为面子和自尊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时隐藏了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今年7月份我台采写《圆梦大学》之雷彩霞的求学故事为例, 首次见到雷彩霞的时候是在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 一栋十几平方破旧不堪的瓦砖房里, 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彩霞, 以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她的求学之路时, 她积极地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学习方式、学习生活、学校环境等等, 当记者提及她的家人和成长历程时, 彩霞总是笑着含糊地回答记者:他们过得很好。为了探寻彩霞背后的故事, 记者开始寻找与父亲、家庭环境有关的话题, 与彩霞进行沟通、交流、互动, 和她成为知心朋友, 进行浸入式采访。随着采访的渐渐深入, 故事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起初彩霞所说的“我们过得很好”, 只不过是表面的乐观罢了, 事实是, 彩霞早在七个月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丢弃, 是奶奶捡回来并一手抚养长大的, 所以现在的父亲是她的养父。奶奶早逝, 彩霞很早就跟养父相依为命地过着艰苦的生活, 由于养父嗜烟酒如命又体弱多病, 长期以来, 父女俩都是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而如今, 彩霞能够以50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厦门大学至诚学院, 是因为她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坎坷的命运。这篇电视专题播出之后, 寒门学子刻苦求学的感人故事引起了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 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在采访雷彩霞的过程中, 记者通过观察彩霞的生活环境探寻其父亲的身体健康情况, 逐渐深入地了解其过往经历和内心世界, 并在轻松的采访氛围中消除其心理戒备, 使得彩霞说出了自己背后感人的故事。

二是保持中立的态度, 确保报道客观公正

事件背后的真相总是隐藏得很深, 交错复杂, 不轻易被发现, 记者要想得到真相, 一定要对事件反复调查, 收集更多被采访者的信息, 在弄不清事情真相的时候, 不能带有个人感情, 要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

2014年9月初以来, 我县碧里乡 (福建罗源湾碧里海域) 碧里、梅花、廪头等8村发生鲍鱼死亡现象, 养殖户损失比较大。鲍鱼死亡后养殖户一致认为, 由于钢铁厂、码头、华东船厂等企业排污, 导致海水中溶氧偏低, 是造成鲍鱼死亡的原因。对于该事件的报道, 记者一定不能存在个人倾向性, 单纯地听取村民自己总结的结论, 如果记者带着自己的主观心理进行采访, 就会逐渐将被采访者的语言拉向自己的倾向方向, 使新闻报道片面化, 从而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记者的本职是做好客观公正的报道, 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偏信一方, 或是断章取义, 得出结论的可信度自然会降低, 严重的还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多方收集信息源, 求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收集信息源是量变的积累, 只有多方收集、求证, 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获得真实的新闻信息。因此, 要想获得新闻真相, 就必须多方收集相关信息, 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详细考证, 才会最终获得新闻真相, 这和记者的新闻敏锐度有关。有的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 只是随便选取一位公众, 让他发表意见, 也不考虑这位公众是否具有代表性, 这样采访出来的新闻可信度就会较低, 因为不同职业的人在同一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思考方式, 如果只以单一观点进行报道, 会误导公众, 对公众造成伤害, 这就需要记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必须具有典型代表性, 并多方求证、综合全部信息, 再最终得出新闻结论, 以确保结论的真实性, 这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针对罗源鲍鱼死亡事件, 我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走访了鲍鱼养殖场做全面、深入的调查, 了解鲍鱼死亡的情况, 并找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养殖户, 认真倾听养殖户的心声, 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对鲍鱼死亡事件的说法和看法。通过这样浸入式的新闻采访, 记者得到第一手资料:罗源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对鲍鱼死亡原因的质疑, 由市海洋与渔业局带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监测调查得出——“高密度养殖、高温、低溶解氧”初步结论后, 为了提高鲍鱼死因结论的权威性, 又分别于9月5日、10日邀请集美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权威专家, 以及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到养殖区开展调查和取水采样, 并委托莆田检测机构进行权威检测, 专家组最后得出结论——“持续性高温、低溶解氧”是造成鲍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且与工业有关的6项金属元素在监测点的海水里均无超标。事件虽然已有相应的结论, 但是作为记者还应该深入了解村民对政府和专家得出结论的看法, 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为此采取的措施。为此, 我台还播出了群众表达诉求应依法依规、罗源县积极应对鲍鱼死亡事件开展救灾工作以及引导罗源湾海域渔排养殖户转产转业等多篇后续报道, 这些后续报道是记者采访中通过多方收集信息、求证、深入了解之后, 呈现给公众的客观事实和不失平衡的报道。

浸入式新闻采访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操作性强, 但是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像鲍鱼事件这种关系养殖户利益的新闻, 一定要在收集信息资料时保持中立的立场。杨福书作为《环球企业家》杂志的主编, 他说过, 对待新闻业务要有认真、严肃、务实的态度, 进行新闻采访时, 至少收集三个信息源才能说明你的报道具有可信性, 因为人对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 自然会对事实有不同的解读, 所以记者在收集信息时, 尤其是来自人的信息源, 要多方求证, 收集更多的信息源, 才能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为了防止出现新闻失时报道、确保新闻的公信力, 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巧妙运用浸入式采访方式, 增强提问技巧, 多收集样本信息, 多方求证, 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到更加真实的新闻, 纰漏新闻背后的真相, 同时还要在采访过程中多和被采访对象沟通, 提高采访质量, 保证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庆春.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 2011 (4) .

[2]王南.新闻敏感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J].新闻传播, 2013, 03:263.

[3]李伟华.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J].新闻传播, 2013, 08:322.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体验 篇4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比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采访前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和相关信息进行了解,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采访收获不大,结果写出的新闻作品必然干瘪无味。

二﹑要注意细节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概况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泛泛而谈,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农村采访,想了解农村干群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位农民:“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农民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农民欢迎的村干部,他应该怎么样?”这下,这位农民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乡镇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要尊重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笔者有一次前往江西省采访一位经济园区负责人,由于是外地媒体,对方不大配合,笔者听他说话,觉得好象有点安庆口音,一了解,这位园区负责人曾经在宿松县插过队,于是笔者就从宿松县这几年的发展聊起,渐渐地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使这次采访获得圆满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融,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要准备充分,设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篇5

在进行新闻采访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既包括经常性的准备工作, 也包括临时性的准备工作。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任何一个新闻采访都可被视作一场战斗, 在战斗之前就要做好战斗前的准备工作。新闻采访要明确自己采访的方向, 针对自己这个方向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 避免在采访中偏离主题, 或者只是对于事情的表面进行阐述, 不能够深入透析到事情的内部, 让人索然无味, 这样的提问并不是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的提问。新闻素材的有效方式就是采访, 根据实际情况点出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问题, 就能与采访对象建立一定得信任基础, 创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从而得到很好的采访效果。在选择新闻采访对象时, 一定要选择对新闻事件有绝对发言权的对象进行采访, 在新闻信息准确充实、采访对象的绝对发言权下, 记者才能在真实资料中提炼出新闻事件的重点。在新闻现场采访时, 尽量选择衣着得体、逻辑清晰、表达能力较好的受访者, 这样不仅能提高新闻现场采访的效率, 得到好的采访效果,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闻的可信度。最后, 采访时还应该对所需要的电源等进行检查, 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2 常用的采访提问方式

2.1 启发引导式的提问

启发引导式的提问是指在采访提问的过程中采用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提问, 我们知道, 在采访的时候, 被采访者可能刚刚面对着镜头, 难免会产生紧张的状态和情绪, 有想说的问题也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量的引导, 有利于提问的展开, 新闻的获得, 从而完成采访的任务。

2.2 直接切入式的提问

直接切入式比较适合用于经常受到采访的新闻人物或者自己比较熟悉的人, 因为彼此的熟悉, 委婉的提问方式就可不必了。采访对象为文化程度高, 阅历丰富的, 也可以进行直接切入要点提问, 使得问题更简洁, 主题更明确, 这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取得采访任务的完满完成。

2.3 委婉方式的提问

对于一些敏感问题, 如不熟悉的采访对象, 要尊重对方, 提问要适度的委婉, 将过于刺激的问题温和地提出, 就避免了尴尬。也可以站在对方立场考虑的方式来提问, 让对方可以减少采访时的敌意, 从而可以回答出更符合问题的结果。

3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的注意事项

电视新闻采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 我们要给与对方足够的尊重, 对方才能够跟我们很好配合, 得到大量的信息。在电视新闻采访中, 从语言组织、语气、采访时机、采访对象和其他相关因素, 都要严格掌握把控, 确保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例如, 记者采访时要做到态度要端正, 语气要亲切, 给采访者营造一个比较谐的氛围, 这样才能让被采访者卸下心里包袱, 放松心态, 逐渐的进入采访的氛围。电视新闻采访一般在采访前会做好事先的沟通, 是让对方能够了解本次采访目的, 做好采访内容的准备工作, 不要让采访对象在面对镜头时表达不清晰, 实现的沟通就给予对方充分思考和组织的时间了。采访中提问要把握主题, 问题要问得恰到好处, 也必须要问到采访主题的关键点上。所有的刺激性问题不一定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一般采访都没有采访到新闻的实质内容, 刺激性提问容易诱发采访对象的心情激动, 会导致自己的人身安全处于危险中, 可能发生不堪的后果, 这样的结果不是采访工作希望得到的。所以, 如果采用委婉的提问方式来表达, 可以对自身产生保护作用, 可以避免被采访者由于刺激性提问出现过激行为, 这也是电视采访人的一种自身保护。因此, 在采访前将提问技巧的基础工作要好充分的准备, 不然就得不到很好采访的结果。采访前的准备及采访中的技巧、注意事项, 是需要从长时间的新闻工作历练中去历练、磨合, 了解行业的发展特点, 做到快速地熟悉、了解人, 做好了这些才能对采访对象心理状态准确捕捉, 只有慎重的选择采访时机, 合理地提出采访问题, 最终才能达到采访最佳效果。采访活动结束时, 记者尽量将将涉及到的人名、地名、时间、关键问题、事情经过等, 再同受访者核实一下, 避免遗漏一些问题。

4 结束语

电视新闻采访是灵活多变的, 一直不局限于某一种提问方法或技巧。在实际中, 需要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采访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恰当地运用采访的技巧, 并且营造良好采访的氛围, 学会倾听, 注重细节, 面对突发状况也要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 以保证采访能达到理想效果。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的熟练掌握并不是一时就能掌握的, 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地学习, 在学习和反思中提高, 最后熟练地掌握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电视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 是电视新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采访不仅是对于信息的采集,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 因此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所以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就变的非常的重要了。如何能够使人感受到亲切, 避免难堪, 这就需要对提问的技巧进行把握, 要考虑到所提问的对象、心里等综合因素。本文针对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分析, 希望对于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有所收获。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王衍宁.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中提问方法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3 (5) :39-40.

[2]石蕴璞.社会新闻采访线索获取途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4, 10 (6) :11-12.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探究 篇6

1 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技巧的重要性

新闻采访中提问技巧的掌握对于记者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是否紧扣主题,还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制作成功与否。新闻工作者常需要实地收集新闻素材,所以采访的过程也决定了新闻的有效性、全面性。可以说,采访工作在整个电视新闻中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业内人士大都认为一篇新闻稿件70%的内容需要通过采访得来,剩下的30%才是由编辑进行整理和完整。由此不难看出,新闻采访对于新闻稿的决定性作用。一次电视新闻采访共包括前、中、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即整体采访条件的创造,需要的采访设备,以及对整个新闻线索的掌握,和采访思路的梳理等;第二个阶段,需要记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采用熟练的谈话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触及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获得自己所需的新闻素材。由于采访过程中的情况可能复杂多变,所以如何充分调动被采访者的情感,把握好采访的节奏,抓住提问时机对于记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做好了,才能有第三个阶段,即后期整理稿件的成功。因此,电视新闻采访的成败由提问技巧决定。

2 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技巧的建议

2.1 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一个新闻记者要想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不是依靠急于求成就能得来。虽然电视新闻是一种快餐文化,时间对于电视新闻采访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一些记者为了争取采访时间,获得自己最想要的提问效果,而一上来采访就开门见山的问自己想要的问题,会让被采访者感觉非常不舒服,这种情况在一些娱乐节目采访中的表现很明显。比如,采访刚开始,记者就发问:“对xx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能否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你的见解?”这些提问方式都会让对方感觉非常唐突,可以说这样的采访方式是失败的。因此,可以尝试以下的采访方式。比如:“您好,对于这次足球比赛,我知道您已经期待已久了,但是天气这么热、人又这么多,只需要在家里看直播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与朋友第一时间到现场来看呢?”这种采访提问的方式就会让被采访者感觉非常激动,可能就会说:“这个比赛非常难得,为了记住这个重要的时刻,我就想和朋友一起分享这份精彩,于是就直接过来了。”可见,采访的速度直接关系到采访的效果。

2.2 以情动人

大多数的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难免出现紧张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记者运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改善这种紧张的氛围。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学会以情动人,时刻注意被采访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同时,调整自己的措辞、语气、语调等,必要时还需要配合一定的肢体语言。只有改善了采访的氛围,把握局面,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只有实现了与被采访人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获得更多的采访内容和素材。

2.3 采用灵活的、多元化的采访方式

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常规式的采访;二是隐蔽的采访;三是现场的即兴采访。当前的新闻采访很少只采用一种采访方式,因为任何一种采访方式都不能满足当前新闻采访的现实需要。因此,需要记者充分结合三种采访方式,运用多元化的采访方式做到随机应变,根据现场和被采访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提问要具有随机性,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比如,在采访一些揭露社会问题的新闻时,需要记者根据事情发展的脉络调整采访方式,不断旁敲侧击,变化提问方式,采访方式运用得当,必然会让新闻事件更加扣人心弦。

2.4 学会换位思考

除了需要注意采访方式外,记者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记者与被采访人都是公平的社会主体,所以采访前必须要做到尊重被采访者,不仅表现在尊重被采访人的社会地位或者社会身份等,还需要尊重被采访人的情绪。一个优秀的记者不会因为被采访者社会地位高而献媚,或者过分夸大,也不会因为被采访者社会地位较低而蛮横无理。在所有新闻采访中都应做到尊重被采访者的情绪。比如,在采访灾难现场中,记者避免出现一些再次刺激被采访人情绪的问题。

2.5 忌提问“外行话”,话不投机

半句多

对于教育电视台记者来说,就是要熟练掌握教育系统的语言。避免在新闻采访中出现“外行话”或弄出笑话来。例如:有一位记者在采访一名小学生时问:“期末考了多少分?”小学生则答:“我不知道!”这个回答让这位记者感到莫名其妙。原来,这个学校已经取消了百分制,而是实行了“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制度。看来,对采访对象的情况事先一无所知或不作采访前期准备便前去采访是一种危险的尝试,即使采访对象是一名小学生。

2.6 保持良好的情绪

一些记者在采访时,由于紧张导致错误频发,不仅影响了被采访者的心情,也降低了采访的质量;有的记者在采访时,情绪表现得盛气凌人,不注重采访语气和采访用语,刺伤了被采访者的自尊心,导致了采访终止。所以,要实现采访的顺利进行,必须合理地控制自身情绪,做到不卑不亢,和蔼谦虚。只有营造出了和谐的采访环境,才能适时引入多种提问技巧,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素材。

2.7 把人文情怀恰当地注入提问中

如何恰当地将人文理念纳入采访提问中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深入理解什么是人文情怀,还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修养,以良知和正义为准则,将善良与大爱传递给受众。比如,面对一个高位截瘫的被访者,如果记者对其谈游泳、跑步、跳舞等问题,还对其谈游泳经验,“在水中我要是两脚不着地、站不起来的话,我就会失去平衡。”这些提问谈话都缺乏人文情怀,再好的口才与访问技巧都不能弥补这一缺陷。

3 结语

总之,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掌握了提问的技巧,是做好电视新闻采访的前提。只有在长期经历和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两者的结合下,才能够做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这需要电视新闻记者积极思考,不断总结和反思。

摘要: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已成为一个重要并逐渐成熟的媒体方式。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记者如何发问要讲求技术性、艺术性,只有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提问才能引出丰富的答案,所以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掌握提问的技巧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李宝战.电视新闻采访中有效性提问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82-183.

[2]李建勇.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J].新闻世界,2013,(8):36-37.

[3]潘旭光.探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J].新闻窗,2014,(2):75.

试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篇7

1 采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

有人说, 采访的关键并不在采访的当时, 而是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话一点不假。一位记者在采访的时候,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技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记者在采访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只有对采访对象有了充分的了解, 记者才能根据需要, 提出相关的问题, 同时避免一些尴尬的发生。准备工作是采访提问的首要技巧。

著名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陈鲁豫, 就曾经在此方面犯下过许多错误。一次, 她采访台湾地区的著名主持人蔡康永, 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 她抛给了蔡康永这样一个问题, “那你的父母现在知道你的性取向吗?”事实是, 蔡康永的父母老来得子, 在多年前, 其父母就已相继过世。另一次, 在采访著名歌手周华健时, 陈鲁豫问对方数学成绩怎么样, 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周华健顺口答道不好, 而陈则信以为真, 事实是, 周华健毕业于数学系, 曾经的志向是做一名数学教师。还有一次, 采访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杨介绍自己在70年代的时候吃饭补助7元, 以当时的物价来看, 很自然是每月7元, 而陈鲁豫则问到是不是每天7元。提出这些或不礼貌, 或令人尴尬, 或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都是由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

因此, 记者在采访前, 应自行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这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要知道采访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没有设定的主题, 采访势必就只能是杂乱无章的进行, 而最终所呈现出的新闻作品, 也会给受众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其次, 记者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 对需要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只有有了了解, 才会发掘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才会有深度, 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浅尝辄止, 也不会问出上述陈鲁豫般不靠谱的问题。第三, 记者要围绕设定的主题和了解到的资料, 进行问题的设置, 列出采访提纲, 使整个采访过程了然于胸, 这就可以让记者掌控住整个采访过程, 而不至于被受访对象牵制, 令采访目的无法达成。

2 做事先做人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就是因为人具有一种动物不具备的属性———社会属性。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 社会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地方, 因此, 如果不会做人, 那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好的。采访更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 所以, 在学会采访之前, 记者首先应该学会的, 是怎样与人交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一项能力, 才能使受访者放下心理的戒备, 回答更深刻更详细的问题, 从而挖掘出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因此, 学会与人交往, 也正是新闻采访提问的过程中, 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可谓是一档新闻界泰斗级的栏目, 十几年来, 始终如一日, 源源不断的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优秀新闻, 同时也对社会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播出过一期“幕后的故事”, 采访的对象主要是该栏目组的记者, 由他们讲述一些曾经采访的经历。其中的一位记者对于一次农民工讨薪的采访经历记忆犹新。那是一位比较内向的农民工, 话语很少, 直接的采访显然得不到记者想要的答案, 于是, 记者放弃了采访的念头, 而是转为与该农民工交起了朋友。几天之内, 两位记者与这位农民工吃住都在一起, 陪着农民工一起奔波讨薪。在这个过程中, 农民工已逐渐对两位记者产生信赖, 并且聊天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恰逢此时, 这位农民工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 得到了家人生病却无钱医治的消息, 而此时此刻, 他却讨薪未果, 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汉子, 竟流下了无奈与焦急的眼泪。如此珍贵的画面, 全部被摄像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下来。是什么让这位农民工, 从一开始的沉默寡言, 到后来对于两位记者毫无隐瞒呢?正是两位记者用真心与这位农民工交往, 使其慢慢的卸下了心理的防备, 才得以对两位记者如此的真诚相待, 才会有了上述珍贵的画面。

做事先做人, 记者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放下架子, 真诚的与人交流, 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喜欢用仰视的角度去与另一个人交谈的。因此, 新闻记者在提问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采用平和的态度, 只有“接地气”的作风, 才能获得群众的青睐。

3 提问方式的选择

对于采访, 有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 要根据受访对象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并加以组合, 从而达到采访的目的。

提出的问题的类型主要有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记者在采访提问的过程中, 应注意将两种问题穿插开。对于一些比较健谈的受访对象, 可以多提一些开放性问题, 以便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同时, 也要适时适当的运用闭合式问题, 以便掌控住采访的节奏, 将受访者的思路引导至主题的周围, 而不能让受访者毫无目的性的漫谈。对于一些比较木讷的受访者, 则要先多运用一些闭合性问题, 以此来引导受访者, 同时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消除紧张感与距离感, 为之后受访者介绍更多信息进行铺垫。

4 小结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实践 篇8

1 同期声的应用原则

1.1 真实性

随着网络媒体蓬勃迅速地发展, 新闻传播的途径不断增多, 时有发生虚假新闻的传播, 鉴于此, 电视新闻对公众必须承担澄清事实、披露真相的责任。真实性原则便是同期声的首要原则, 同期声的新闻采访对象一定要是该新闻的参与者、亲历者, 由当事人客观陈述事件, 可提高电视新闻的可信度。

1.2 协调性

在电视新闻进行后期制作编辑时, 要对同期声与解说词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 在恰当的地方加入同期声, 有效地烘托渲染新闻的主题, 才能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同期声要与电视画面、解说词、字幕文字等统一, 要与新闻主题、记录风格等相一致, 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电视新闻的说服力。

1.3 创新性

电视新闻为了博取更多观众的眼球, 就要大力在新闻的新颖创新上下功夫, 不断改变新闻报道的播报形式, 满足观众的需求, 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同期声的创新密不可分, 同期声的内容要新颖, 尽量选择未被关注过的社会群体, 使观众可以在全新的视角下看问题, 同时对同期声在报道中出现的位置、时长上合理创新, 摆脱同期声的单调刻板、模式化。

2 同期声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2.1 使用不合理

构成电视新闻的基础是画面, 关键是传递信息的声音, 只有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 电视新闻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运用恰到好处的同期声可为电视新闻增色, 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同期声多用于动态性的新闻报道中, 比如:报道某单位领导视察车间的生产情况, 如果没有机器作业的声音, 将会降低新闻的真实有效性。但相关时政新闻政策性方面的报道, 只要如实地将信息准确传达即可, 没有必要应用同期声。还有, 对于总结性的新闻报道来说, 如果加入同期声, 会给人牵强附会的混乱感, 这种情况便不适合用同期声。

2.2 杂乱冗长、偏离主题

新闻工作者深知运用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特色, 为追求形式上的这一特点, 常大量使用同期声, 仅仅是为用而用, 过分关注其形式。而对是否该用, 该如何用好, 没有进行深入的捉摸推敲。新闻的同期声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 关键在于精要, 新闻报道的篇幅容易有限, 没有可能也不允许大段的同期声的使用。在实践中大量使用同期声, 既拉长了新闻报道的篇幅, 又降低了新闻的含金量, 得不偿失。有些同期声与新闻报道的主题脱节严重, 这种同期声运用到报道中, 只会冲淡新闻主题, 影响新闻的准确表达, 造成观众对新闻理解的偏差。

2.3 人为制造同期声

对于人为导演、矫揉造作的同期声来说, 被采访对象所说内容与其身份不相符, 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 再加之表情神态的不自然, 所说内容有明显被教导的痕迹, 这样的同期声缺乏真实性和亲和力, 纵然讲得流畅有理, 但其实质上与真实性原则相违背, 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舆论效果。

3 实践中的同期声应用分析

3.1 新闻报道准确性的需求

新闻的来源主要有新闻工作者亲自采集、调查和群众反映的信息, 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本质。作为第一手资料, 准确是同期声的一个极大优势, 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声音的强化, 能让观众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

3.2 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需求

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 没有准确性作为保障, 那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毫无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 就要运用同期声的手段, 满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需求。

3.3 深化新闻主题的需求

电视所特有的视、听、读三位一体的传达效果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没有声音、图像很难对事件进行再现。同期声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提要, 来提纲挈领、揭示主题, 带来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力, 使观众真实地感受到新闻事实人的语言、动作、表情等, 增强电视新闻的生动立体感, 有效吸引观众对新闻的认知感, 实现新闻主题的深化。

4 结语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以其独特的形式促进电视新闻的逼真化, 在根本上加强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多元化需求。因此,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注重运用同期声,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同期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同期声是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和表现手段, 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感染力和客观性。本文分析了同期声的应用原则, 针对同期声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对同期声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同期声,采访,实践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中的人物采访 篇9

一、同期声的概述

所谓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同期声, 就是指在电视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与图画形象同时出现的声音。同期声主要包含新闻人物的谈话、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解说、在进行新闻录制时同时录制下现场的声音以及电视新闻中的环境背景声、人物语言以及现场的声音等。

同期声作为显示新闻采访中的同声记录, 能够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现场氛围以及思想情感进行真实的表达, 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新闻人物还有人物的声音。所以,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同期声在对新闻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与展现电视新闻独特魅力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 新闻人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对同期声进行充分的发挥, 进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以及收视率是十分重要的。

二、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功能

(一) 增强新闻真实感

对于新闻而言, 确保其真实感至关重要。在新闻采访中应用同期声, 可以将事件现场的音响和人物对白直接传达给观众, 减少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转述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错误, 增加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二) 提高声音的节奏感

一般来讲, 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每分钟能读250个字, 而接受采访的对象每分钟只能读150个字左右。利用数字上的差异, 恰当地运用播音语音与同期声, 能够提升新闻节目的节奏感, 让电视新闻的叙事节奏更加真切地展现给观众, 从而丰富新闻节目的色彩。

(三) 增强画面立体感

在新闻节目的制作中采用同期声的形式, 能够突破新闻节目单纯播报的枯燥与局限, 增强节目的立体感。例如, 在同期声的制作当中可以加入一些声音与画面, 增加节目的容量, 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

三、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实践应用

针对上文中对同期声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 笔者认为, 新闻记者应该在对同期声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对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运用技巧进行熟练地掌握, 在下文中, 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的研究, 从电视新闻的采访主题进行确定并设计采访问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中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以及对同期声进行后期的编辑三个方面对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以供所需者进行参考:

(一) 对电视新闻的采访主题进行确定并设计采访问题

在与被采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之前, 新闻记者应该对体裁选择、对象选择、角度选择进行提前的准备, 尤其是对角度的选择与设计。如果新闻记者在缺少采访目的情况下进行采访, 就会造成记者漫无目的以及被采访人无话可说的现象。这种采访目的不明确, 对问题没有事先设计并应对的记者, 常常会出现问错问题的尴尬、问题太少采访不顺利以及问问题太大缺少常识的不良效果。因此, 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 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 对封闭式的问题多问, 开放式的问题应该少提, 进而做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游刃有余的良好效果。

(二) 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中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新闻记者在对被采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过程中, 应该适当地拉近与被采访人的距离。营造舒适的交谈氛围, 使得被采访人的本来面貌进行还原并能够与记者进行顺畅、自然的交谈, 促进被采访者对自己的内心思想以及情感进行真实的表达。在日常的新闻采访过程中, 有不少记者会经常犯采访技巧的错误。例如, 当记者遇到内向寡言的被采访人时, 常常会对其进行导演式的教育, 教被采访人说话, 显得很做作, 不真实, 导致被采访人对电视新闻采访采取拒绝的态度。更甚者, 某些记者会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对被采访人进行采访, 轻视对方, 严重的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抑或是对高层人士进行敬畏式的采访, 诚惶诚恐, 对于采访的问题不敢提出, 做不到自然顺畅的良好电视节目效果。由此可见, 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 应该与被采访人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 放正自身的位置, 采取合理的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进行自然的情景对话, 进而达到生动真实的电视节目效果, 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三) 对同期声进行后期的编辑

一般而言, 记者能够采到精彩的同期声, 报道就已经成功的百分之五十。然而, 对于精彩同期声不是一次、两次那么容易成功的, 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抓住新闻采访的重点的。所以, 为了采访到精彩的同期声, 记者必须进行大量的采访, 进行层层挑选之后, 对同期声进行后期的编辑工作。对于同期声的编辑工作, 不但要注意技术上的问题, 而且要注重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使其画面进行良好的衔接, 形成流畅和谐的效果。

四、结论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具有提高电视节目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积极作用。对于新闻记者来讲, 应该对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同期声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掌握, 并对同期声的运用技巧进行熟练地掌握。新闻记者在应用同期声进行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做好确定电视新闻的采访主题、采访问题的设计、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中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以及对同期声进行后期的编辑等工作, 而且要不断地对同期声的应用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 进而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对同期声进行充分的发挥, 提升电视节目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孙国光.如何认识同期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 2013 (01) .

上一篇:社会文化资源下一篇:现状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