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2024-06-21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共12篇)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1

文丨张玉辉

通常情况下, 电视新闻报道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就是采访。因为采访本身具有独特性, 它的成功与否对新闻作品的质量有着本质的联系。优质的采访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准确更生动的新闻。而且还能使观众聆听访问对象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表情了解到更多大家想要的东西。以下是本文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及体会。

1 善于把握新闻采访技巧

正所周知, 新闻采访工作主要是由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来实现的。此阶段, 掌握好提问技巧是尤为重要的。大多记者都会认为提问有什么难的呢?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很多, 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名人柯天的文章《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中曾经提到过:“采访艺术是最为高深莫测的, 这门学问不仅微妙而且还有一定的困难性。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理解为: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下是我从事新闻工作总结出来的几种较好的提问方式。

1.1 开门见山

此种方式比较适合记者捻熟和文化素质高的人群。譬如:见识多广的国家公职人员、学术研究者以及外交等, 第一种人群因为颇有了解, 语言交谈上相对容易, 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客气则是得其反;第二种人群是因为其人际交往经验及社会阅历广泛, 他们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较高, 很容易读取到记者的意图。所以, 开门见山的提问,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比较不错, 只要记者在提问时做到切合实际、紧扣主题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然而, 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即缺乏生动和探究性, 记者在做前列采访提纲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此外, 记者在和被访者进行交流时可以不断旁敲侧击, 逐步引出主题。例如, 某记者对文化局一位负责人就文化系统严明奖罚制度进行采访时, 这位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简单的说了一些此制度的影响力度。记者不禁问道:“这项制度是否能坚持很久, 会不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呢?”该负责人回答:“我们一定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执行下去。”记者又说:“据我们了解, 现在一些类似的旧制度还没有停止执行, 现在制定新的奖惩制度会不会有重复‘建设’的嫌疑呢?”负责人想了想, 说:“我们不会走形式、走过场。一定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这就证明记者在做采访时适当的对被采访者进行引诱追问是十分重要的。

1.2 启发引导

由于某些被采访群体面对镜头时常会出现心理紧张的情形, 极易导致面对记者提问时大脑空白, 不知所措的局面出现。本文作者曾经多次采访过这类人群, 日常生活中很健谈, 可是一旦面对镜头和麦克, 就会紧张,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此时, 记者一定要观察仔细, 不能妄下结论, 理解为被采访者是持有不配合的态度。记者应该学会判断被访者的心态, 放松心情, 微笑待人, 并采取拉家常的方法适当的引导被访者做出回答, 只有这样, 才能更容易获取记者想要的新闻资讯。

1.3 正面激问

有些场合可以采取刺激性提问的方法, 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抗欲, 从“不说话”变为“要说话”使采访变得更简单。此种方法比较适合用在高傲自大、胆小怕事及自作聪明的人群身上。

2 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

采访时要首先做好准备工作,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采访工作还要注意的便是对受采访者思想方面的领悟, 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对方才能获得成功。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也可能会是很短的时间, 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时间, 也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灵魂工作便是采访, 只有采访工作做到位, 才会看到好的新闻节目。在此, 笔者认为, 好的新闻报道, 七分采, 三分写。在准备采访的时候, 必须对相关资料和人物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对事件有个大体的了解, 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前提。在采访过程中, 还要要通过访问、观察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事件的真相。必须掌握准确地一手资料, 仔细的分析、理清思路, 这样才会做成一篇好的报道。

3 抱有真诚的采访态度

想要让被采访者吐露心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得到被采访者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想使受采访着对你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信任关系。要在情感上面融入到一块, 这种情感的共融有助于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 记者的真诚是赢得对方的信任的关键所在, 这样才能进入到受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形成思想上的交融, 采访到更有价值内容, 编制更有深度的报道。但是, 在这方面, 假如没有感情和思想方面的交流和信任, 自然就失去了之间的亲和力, 采访便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呢。

4 创造和谐交流的氛围

由于采访所接触到的人群是各式各样的, 谈话氛围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交流氛围是采访成功的关键。所以, 天时、地利、人和是非常重要的。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能出现良好的氛围, 真诚的交流, 让彼此之间熟悉的交流起来, 并且适应对方, 这也需要记者过硬的个人能力。记者在采访中首先要主动的去交流, 真诚、平等、客观去分析事物和听取意见。当碰到性格内向的受访者时, 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 来建立与对方之间的默契感, 这样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 让提问在融洽的范围内进行。

5 总结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不仅是记者收集素材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人们群众了解事实真相的一个便捷途径。成功采访不仅可以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而且还能够激发人们了解生活、走进社会。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 掌握好采访力度和技巧, 争取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采访对象不排斥, 以此来准确及时的获取相关有效的新闻资讯。另外, 新闻工作者还要善于总结、懂得积累, 面对不同的情况能够不骄不躁灵活应变, 最终成功的完整采访工作。

1电视新闻发展现状与特点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思想状态与认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迎合时代发展与人们的思想及认知转变, 较十多年前相比, 现今的电视新闻在制作理念、方式以及传播上都出现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变。如今各种电视新闻制作技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还能使新闻的表现手法更加生动。从大致上来区分的话,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1评述类

就当前来说, 评述类的电视新闻具有非常丰富的具体操作特性。所谓的评述即“以述为本, 以评为脉”, 各种各样依据事实真相及科学分析的评论, 被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新闻节目的叙述中, 不仅能够使节目的内涵更加深刻, 还能避免平铺直叙给节目带来的沉闷感, 提

电视新闻创新发展趋势探究

文丨于涛蔡欣涛

摘要:本文凭借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趋势提出了探讨性看法。

关键词: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创新

高受众的观赏兴趣。

1.2评论类

评论类的电视新闻就是对当前社会各界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出正确、科学的言论, 以明确的意见性信息传播为主。它主要是揭露事物的真实本质,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人们的判断方向及认知意识。评论的传播主要是以主持人的思辨逻辑为中心, 当这也不是绝对性的中心, 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开放新和信息的多元性, 在评论过程当中也会不断的转变评论角色, 展现各种评论思维。这种尊重事实真相, 并带有多元性的电视新闻类型, 能够极大提高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与说服力。

1.3调查类

调查类的新闻电视节目, 是通过对当前社会中关注度较高和需被关注度较高的社会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并通过各种具有悬疑性质的表现手法展开新闻传播。这种新闻表现手法能够充分调动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兴趣, 然后借助各层社会力量对事件进行分析、解决。这种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注重表现形式, 以提高受众接收兴趣的同时, 也包含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观点。当然, 这种观点是具有正确引导性的。

2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节目个性不鲜明

如上所述, 如今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方式都发生了一定转变, 千篇一律的新闻风格与表现手法肯定会加大受众的审美疲劳。

如今, 电视新闻可以使用音响、画面等表现手法营造出非常强烈的场感, 具有一定深度的评述、评论报道也会让电视新闻增色不少。这些电视新闻在对题材选择、情节编排、画面拍摄、声音

参考文献

[1]阿梅.电视新闻采访中出镜记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 .

[2]崔宏凯.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即兴采访”[J].新闻天地 (论文版) , 2009 (9) .

[3]翁剑峰.试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与应对[J].今传媒, 2012 (6) .

[4]李鹏.对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些认识[J].才智, 2011 (33) .

[5]菅海霞.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的点睛之笔[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1 (6) .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2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 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必须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么说也是面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达到的。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体验 篇3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比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采访前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和相关信息进行了解,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采访收获不大,结果写出的新闻作品必然干瘪无味。

二﹑要注意细节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概况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泛泛而谈,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农村采访,想了解农村干群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位农民:“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农民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农民欢迎的村干部,他应该怎么样?”这下,这位农民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乡镇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要尊重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笔者有一次前往江西省采访一位经济园区负责人,由于是外地媒体,对方不大配合,笔者听他说话,觉得好象有点安庆口音,一了解,这位园区负责人曾经在宿松县插过队,于是笔者就从宿松县这几年的发展聊起,渐渐地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使这次采访获得圆满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融,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要准备充分,设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4

一、隐性采访前做好知识准备

(一) 知识准备要做足功课

凡事都应该有事先的计划, 在隐性采访前做好知识准备, 即所谓的“做功课”。在隐性采访之前不但要做好功课, 还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力气。不少人会忽视这一点, 他们以为在信息化时代, 只要网上百度信息, 就什么都能找到, 知识准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十分强大, 可以有效帮助记者简要地做好知识准备, 且可以应付一些简单的隐性采访。可是, 搜索引擎也不是万能的, 网上搜索出来的知识毕竟有限。在有的深度报道或者对专业细节特别重视的隐性采访中, 只依赖搜索引擎通常会导致采访失败。例如, 记者假装盗墓贼混入摸金校尉中暗中采访, 尽管可以从网上搜索出一些盗墓工具的用法, 也可以对盗墓过程进行一定了解, 甚至还可以假装专业盗墓者, 对古墓位置、风水朝向等进行研究。可是只具备这些常识就以盗墓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相当危险。稍不小心就可能泄露身份, 以盗墓者抽烟为例, 通常普通人的烟是用食指与中指来夹, 而盗墓者是倒夹在拇指与食指间点烟, 烟头藏于手心, 其余三根手指则稍微靠拢手心, 而且手心是面向胸口的, 以便于烟头的亮光不会太明显。这些内行人的细节是在网上难以了解的。因此, 隐性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关键的是准备到什么程度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知识水平要和扮演的人身份相符。身份不需要多完美, 有助于暗中采访就行。

(二) 知识准备要实事求是

隐性采访前的知识准备不仅要做足知识功课, 还应该符合生活实际, 与群众贴近。事实上, 不少新闻事件报料人就是记者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在揭露一些社会黑暗腐败的报道中, 报料人通常就是行业中的人。记者在深入进行隐性采访时, 较好的选择就是跟着报料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 或者让报料人帮忙安排接触渠道。

二、隐性采访前做好形象准备

所谓做好形象上的准备就是要做易容准备, 武侠小说的易容术可以改变人的容貌, 神秘感十足。然而, 隐性采访中的易容则并非是如此, 它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保护记者人身安全, 对于那些很少做隐性采访而出镜率较高的记者尤其重要。其次就是将自己的形象气质改变成符合采访中扮演的角色。第一个目的较为简单, 男记者只要变化发型, 女记者化点妆、戴上眼镜都容易改变容貌。能够认得出的人通常都只有与记者最亲密的人, 不然, 其他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极少的人是很难认出来的。原因还是在于记者在镜头上的形象与平时有差别, 另外, 外貌相似的人较多, 走进人群中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何况是记者还十分注意改变自己的形象。相对较难的是要顺利达到第二个目的。在某个角色中扮演的时间长了也就具有了该角色的气质, 气质最难模仿。可能有人会认为气质是很虚的东西, 但是俗话说得好“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原因何在呢?就在于太子的角色是万人之上, 傲视群体的, 有着很霸气的气质, 这种气质难以用语言说清楚, 不过的的确确存在。

但是, 隐性采访的调查对象不是太子, 不过人的气质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要成功模仿并混入隐性采访对象的圈子, 难度还是比较高。因此, 记者必须对生活有特别的感悟, 要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中去真实体验, 并反复模拟对方的气质。因为隐性采访需要, 在一些重大新闻暗中调查中, 记者必须要长期地去适应某个虚构的身份, 甚至不当自己是记者, 去深刻体验别人的生活。[2]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采访对象的气质固然重要, 但还可以学习一些小技巧。比如说笔者的一个同事, 曾经想混入地下黑作坊, 以当小工的方式进行隐性采访。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琢磨怎么扮演一个进城打工者。后来, 他一个月不洗澡并让自己身上充满汗熏味儿, 并让自己天天在太阳下暴晒, 使皮肤变黑, 然后再混入地下黑作坊, 并成功地进行了隐性采访。还有一个同事为了调查地下赌场, 他绞尽脑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看起来很像赌徒, 可是就是难以神似。有一天, 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 他熬夜看小说, 让自己眼睛通红, 然后同事们觉得很神似, 他才开始暗中调查采访并取得了成功。隐性采访的记者十分不容易, 为了成功采访, 他们要付出极大的牺牲来配合隐性采访。

三、隐性采访前准备好拍摄设备

隐性采访的拍摄设备准备是成功实现采访目的的关键环节。当前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新的偷拍机也花式百样。怎么选择与恰当运用偷拍设备, 是保证隐性采访节目顺利出片的核心。在各种各样的隐性采访设备选择中, 具有一定的讲究。要是扮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却选择大气的偷拍手表, 或者背着运动背包型的偷拍机扮演潲水油收购老板, 都是不行的。要根据隐性采访场合来选择设备, 录像手表偷拍灵活且十分隐蔽, 但是难以长时间续航。在长期的隐性采访中, 这样的选择是行不通的。要是在光线昏暗的地方进行隐性采访, 那么偷拍设备应该具有红外夜视功能。要是在场地开阔的地方进行隐性采访, 那么就应该选择有广角功能的包型录像设备, 而不是使用小型偷拍设备, 如摄像眼睛或者摄像笔等等。要是在喧闹的地方隐性采访, 那么既要利用偷拍机, 还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该带上有降低噪音功能的录音笔来录音。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经常会使用到暗访设备, 不过怎样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搭配, 对于记者来说的确值得深入考究。

四、结语

对于隐性采访记者来说, 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 必须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这和一般的新闻采访有很大区别的。所以, 从事此类工作的记者应该在采访前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准备, 为隐性采访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5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二、电视新闻的特点:传播内容生动;范围广;线性传播;共时传播

三、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两种方式

2、时间同步性

3、其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形式

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

5、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6、形象的画面报道,有价值、有特色——“屏幕意识” ●“屏幕意识”(“画面意识”)——电视记者对电视屏幕变现出来的感觉、认知、思维的总和。

7、复杂的工作环节

●前期:确定选题、整体构思、定向采访、画面拍摄 ●后期:文字写作、画面编辑、播音解说、混录合成

8、集体工作的方式

●对记者的要求:坚守好自己的位置、熟知他人的位置、有全局观念

前期:记者、主持人、摄像、灯光、声音

后期:编辑、制作人员、技术人员

四、电视记者及其工作方式:

1、电视记者:在电视机构中从事电视新闻素材收集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是一个集体概念。

【包括:编导 出镜记者 摄像师 录音师 灯光师】

编导:前后期全程策划。决定素材采集范畴,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决定应变方针;负责现场资料、尤其是理性素材的收集。

2、电视记者的工作方式:采摄合一制和采摄分离制

采摄合一制的弊端:容易造成顾此失彼。记者在现场为拍摄画面抢镜头而忽略了对采访的各种环节的考虑;采访中不能全力深入挖掘事实,报道的水平不高;记者难以进入画面,难以进行画面描述。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

一、“ENG”方式——“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制作特点: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使用便携式摄像机)

二、“EFG”方式——“电子现场制作方式或即时制作方式”【Electronic Feild Production 】制作特点:多机拍摄、同时编辑 设备要求:3台及3台以上的摄像机 能够简化节目制作工艺,现场性强

三、“ESP”方式——“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优势:完善的照明设施、音响设施;设备要求:摄像机只能放在三脚架和云台上使用,通常是使用三台以上的设备。

四、“SNG”——“卫星新闻采集”【Satellite News Gathering】优势:新闻发生与新闻播报的零时差。“TNT”——“Today News Today”;“NNN”——“Now News Now” 特点:现场拍摄、现场编辑、即时播出

●现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追求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扩充单位时间内的新闻信息含量、满足观众的现场同步感受和参与感。

第三节 电视记者的素质和素养

一、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

1、专业素质:新闻业务知识 现场报道的能力 新闻敏感 讲故事的能力 对话或提问能力

2、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3、勤于学习、拓宽知识面

4、要独立思考

5、要具备法制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政治素质

7、社会活动能力【与采访对象的交往、与合作部门的合作能力】

二、工作作风

1、协作分工 团结作战

2、勤奋工作 不怕吃苦

3、雷厉风行 严谨快捷

4、爱护电视摄录设备

5、勇敢顽强 不怕牺牲

6、廉洁自律

第二章 采访限速挖掘及选题确立

一、新闻线索的定义:

1、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和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求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2、特点:简单、短暂、有待证实、变动性大

3、作用:新闻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确定采访的去向;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

二、新闻线索的来源:

1、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首先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其次,善于捕抓有价值的信息;第三,要做有心人

2、会议、政策、文件、简报、领导人的讲话

3、受众的信息

4、其他媒介的信息【网络、报纸】

五、挖掘新线索的技巧

1、从一般当中找特殊

2、从正常当中找异常

3、从消极中找积极

4、从沙子中找金子【大众化生活中找到闪光点】

第二节 采访选题的确立及论证

一、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对新闻价值的再理解。

1、对新闻价值的在理解: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作用。新闻价值是客体的新闻要素、属性对新闻主体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作用、影响)传播主体:必须让观众知道的信息 接受主体:(要符合受众审美、接受信息的需要;通过信息了解社会,知道信息的表面、背后及我如何如评价。更多的是新闻背后的信息和价值)

2、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选择新闻的标准:对象感

善于把握受众心里和受众的需要

从受众角度看新闻线索的价值有:知晓价值

激励或启迪价值

实用受益价值

娱乐价值

意见表达价值

3、信息传播者的角度选择新闻的标准: A、新闻政策标准:(党和政府做出的决议)包含政治标准(宪法、法律、风俗民情、民族习惯等)和新闻宣传思想两个方面

B、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和定位

C、从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意义角度去考虑

二、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

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查

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用语言和画面进行整个报道的构思】

3、可行性论证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策划和准备 第一节 广播电视采访前的策划

一、新闻采访策划的概念

1、新闻报道策划:为使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采编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

2、新闻采访策划:

采访思路—记者采访活动所要遵循行动路线或思维路径。

二、拟采访思路的作用

1、设计采访行动方案

2、确定采访思路的运行范围

三、采访思路拟定方法

1、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思路:以线索对象为中心设计采访路线

2、突发性新闻线索的采访思路:问明情况,发出简讯—持续采访—深入采访、深入报道(了解事件原因、挖掘事件逻辑递进)

3、重大新闻线索的采访思路:发散

延伸

四、确定采访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系统性:在联系中寻找切入点

注意现象之间的联系 层面性:不可越过事物应有的层面 多侧面性:不满足事实表层的现象

五、采访提纲的撰写

采访目的采访时间

采访思路

采访方法(路线的确定、环境的确定、对象的确定)

采访问题(针对采访对象、围绕采访目的的展开)

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准备

●什么样的采访需要准备:采访那些已被无数次采访和写作过的人物或事件;采访那些重要的人物、复杂的人物时;做综合性总结性报道时;做深入报道时;

●新闻采访的准备有两种:面对某一具体采访任务、有针对性的准备;平常的积累(实践、读书)●

一、资料准备:

1、收集背景资料(采访重大会议、采访特殊事件、采访典型人物、采访不熟不懂的问题及去生地采访)

2、学习和掌握相关政策

3、补充相关知识

4、熟悉采访对象(学习工作个性爱好)

二、确定介入现场的方式

1、现场定义及类别

现场: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的类别

2、现场的类别:

第一现场: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第二现场: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A、记者、主持人参与报道的现场 B、记者、主持人参与报道的现场 第三现场:追述的现场

引用间接引语 引用直接引语

再现模拟

●再现模拟—深入现场、请不相干的人模拟表演当时的情景(情景再现)、利用图画、电子图像、动画模拟当时的情景

●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

旁观式: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尽量保持现场的原生态,对现场的干预很少,降到最低 记者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记录

优点:A、较完整地保留现场原生态的信息;B、充分突出被采访对象

缺点:记者不能够直接出面掌控、使其增加了难度 参与式:A、声音参与式(同期声参与)

电视记者在现场拍摄的镜头中只出现声音,但隐藏记者自己的形象。

好处:突出采访对象,避免记者喧宾夺主;避免现场节奏过于缓慢和信息冗长

问题:记者声音干扰现场;不利于节目的构成与意义的表达

可以有的选择:保留有价值的信息,去除记者的提问环节;拍下记者的提问画面,变现记者提问过程。B、出境参与式

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将自身形象、言行表现在镜头中的现场介入方式,也称“出境式采访”。●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方式发展过程。

第一代模式:口播模式——沈力

第二代模式:图像+解说

第三代模式:现场采访报道 ●镜头前采访应具有的内涵:

A、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出图像的采访报道

B、新闻事件必须是正在发生、发展的,报道与事件同步在现场完成 C、报道要有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画面和声音缺一不可

注意选择出镜采访方式要恰当

出镜采访根本目的之一是加强报道的现场感

三、设计采访问题

提问设计的优劣关系到采访的成败 斯诺 麦克华莱士

问题的标准:有的放矢、准备、深入、细致、简明扼要

1、“GOAL”方法——吉尔兰德 G=goals(目标)【通过提问得到具体的例子和有趣的信息。直接提问:问话语气委婉。】 O=obstacles(困难)A=Achielvements(成就)【再次捕抓细节、如何解决困哪的】 L=logistics(背景)“GOSS”

目标—goals 障碍—obstacle 解决—solution 开始—start

2、采访提纲策划方法:

A、列出采访人员、确定采访顺序

B、拟定采访问题、标题重点、明晰提问目的 ●记者设计的问题有七类:

引导性问题:与采访无相干或相干的问题

概括性问题:了解一般性面上的大概情况

实质性问题:

探讨性问题

敏感性问题:与采访对象有一定的厉害关系。不要莽撞,慢慢的去试探

印证性问题:请被采访者回答

结束性问题:请被采访者回忆补充一下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

分类:现场观察和现场采访

第一节 现场观察

一、定义

1、“现场”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2、“现场”索义:观察的含义:细查事物的现象、动向;考察或调查

3、“现场观察”的定义——是广播电视采访方法第一步,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的有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收集素材,获得第一手资料。●记者观察通常分为三种类型:采集性、核实性、找寻性(找细节、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找问题)●新闻现场观察的特点: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

4、现场观察的内容:新闻事件进程及变动趋势;把握现场环境和气氛;把握人物个性和特点;抓取表现事物、人物特征的细节;发现问题(何人何地为何,与此相关的人,事件的下一步如何发展;判断现场有那些新闻价值、会对受众产生什么影响;定位观众、希望知道什么)

三、现场观察的方法:

1、同步观察、事前观察、事后观察

2、概览与细察结合:

概览(鸟瞰法):是对某一事物做大略的、全景的观察

细察:是对事物的某一局部或细节,做重点的、仔细的观察【足够的观察时间、观察的近距离】

3、在观察中思考:善于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思考

4、恰当的角色定位:目击者、记录者、参与者

五、现场观察的要求:

1、观察要全面

2、观察要细致

3、观察要深准

4、观察要提问

第二节 现场采访

一、采访对象选择的标准:准确 愿讲 善于表达 权威人士

二、话筒前采访要求:

1、尽量消除现场干扰的因素【人员较多;有机器设备存在;话筒运用不当】

2、记者的语言【精炼、口语化、通俗化、有感染力】

3、注意话筒对声音采录的自然和清晰

三、镜头前的采访要求

1、记者要有画面意识

2、“一次最佳”原则【记者和被采访者在镜头面前的行为举止具有即时性;记者的现场报道应尽量一次完成;提问与回答一气呵成、情绪连贯】

四、提问的技巧:

1、采访提问语的使用原则:单一原则 具体原则 开放原则 逻辑严密原则

封闭式的提问方式是指所提问问题比较矮哦具体,需要被采访者的回单范围小、指向性强

开放式提问方式是指记者提示某一话题或言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2、善于追问——追问是一种提问的方法 A、彻底弄清某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的时候 B、挖掘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

C、探寻关键的实质性材料或访谈中的疑点

3、倾听与沉默 A、倾听的内涵

B、采访中如何去倾听:做好倾听的准备、倾听没说出的话或说一半的话、保持安静、显示你正在倾听、培养倾听时的好奇心

第三节 出镜采访

一、出镜记者: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 新闻故事或新闻调查与主持人

电视节目中,在新闻事件现场以报道新闻事件为目的,同时结合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传播信息的电视工作者。主持记者的特征:

1、出镜头

2、报道新闻

二、出镜记者的电视新闻的特点

1、同时同步的报道手段

2、人本化的采访形式

3、形象的画面报道

4、综合复杂的制播过程

●在出镜采访时要比广播报纸有更多的问题,更应注意

1、捕捉感觉,并且在现场的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

2、要让自己与采访对象不紧张

3、不要让人有“假”的感觉、不要摆拍

4、电视采访是以人为基本对象的采访活动

三、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方式

1、报道由出镜记者独立完成

2、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嘉宾

3、出镜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交流

4、现场体验报道

四、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要求

1、使用口语

2、对事件报道进行引导

3、目标集中、提问具体

4、具备很强的理解力,能灵活应对

5、明确目的,思路清晰

6、善于调整对话节奏

五、记者出镜报道法则

1、注意现场的潜信息【现场气氛的描绘,电视记者可通过近景、特写来描写潜信息】

2、注意典型环境的选择【与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直接联系的现场】

3、多样的出镜形式

4、调动其他感官机能弥补语言的不足

5、注意与后方直播的密切配合

6、出镜记者的仪表仪态要得当

六、记者出镜的拍摄方法 抓重点 抓全局 抓细节

1、交代性镜头

2、采访对象镜头【过肩镜头、近景镜头】

3、出镜记者镜头【倾听镜头、反向提问时】

4、间隔镜头

七、记者出镜现场述评的拍摄

1、画面构图—近景:记者主体;中景:记者走动

2、介绍性镜头

3、拍摄中心镜头

4、摄像记者的主动性——突破画面束缚

5、镜头对出镜记者采访述评的补充

第五章 消息类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 消息类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一、消息类广播电视新闻(动态新闻)的传播特性 新:时间、题材、角度、立意、手法 广:题材

短:内容 篇幅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分类

1、短消息【一分钟左右,300字左右,画面不到20个】电视新闻少用长镜头:画面15-20个左右

2、长消息【800字左右,画面在60个左右】反映的主题一般都很重要:政治、民生;头条作用 ●导语的写作:

1、导语的定义: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导语的作用 A、导读或导入新闻

B、串联作用【程序式串联—承前启后,过渡作用;悬念式串联;口语式串联—主持人对新闻的总体认识以及对新闻编排的理解体现出主持人的主持意识】 C、吸引受众

3、导语类型:直接式导语:有两种做法一是晾衣绳式导语或五要素俱全法,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的导语,一般直接陈述新闻最主要的内容;二是只只交代最重要最新鲜的部分要素。

延缓式导语—【不直接陈述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先写一些相关的情况,在引出新闻事实】

三、消息导语写作的特点、选材精辟 具体形象 简单精炼 照应主体

第二节 电视新闻主体的写作

一、必须介绍事实的基本情况

1、五要素

2、背景—揭示事件的意义,引起受众的关注;利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实特点,显示变化高度;用背景语言作为暗示,表达某种不便严明的观点;用背景给事实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事实更可读

二、结构要求

1、结构线索要单一:A、时间顺序(时效性比较强的事实新闻中)B、逻辑顺序(层次单纯、便于观众观察)C、层次清楚

2、中心突出

三、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优点—便于受众迅速掌握报道重点;确定—程式化【善于判断观众感兴趣】

2、时间顺序结构:按新闻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事件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持事件的完整性,但容易形成流水账。【注意每个环节找到报道的重点】

3、逻辑关系结构: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而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因果、对比、并列、递进】

4、金字塔结构:最重要最精彩的放在后面,按新闻事实或事件的因果关系而安排组织材料【悬念性、趣味性强】

第三节 消息类新闻习作

一、短消息的写作技巧

1、写作原则:一事一报、精炼事实、提取价值、选取一点

2、短消息的写作技巧:准确的切入点、画面语言与文字语言相结合、注重安排兴奋点【利用导语、运用对比、突发事件】、善于运用同期声

二、长消息的写作技巧

1、整体式长消息:从头到尾只说一个人或一群人

2、集纳式长消息:有一个新闻主题统帅,分段写多个人的事迹 ●人物性长消息的写作原则

1、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电视画面的三大要素:图像、声音、色彩】

2、运用具体情节细节【新闻故事化】

3、运用现场同期声

●事件性长消息的写作原则

1、把握好事件的新闻性【新鲜、重要等】

2、把握好事件的典型性【形象、细节等】 ●长消息的写作技巧

事实、再现场景、背景材料、同期声、巧妙的构思和深层次的描写

第六章 广播电视专题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 广播电视专题新的定义及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定义

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通过对重大新闻题材或围绕重大主题的详尽、深入或独特视角的报道,为观众提供深度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1、重大性

2、内容取向专一集中【选题内容: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阐述分析;如何去拓展延伸(多侧面、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报道时间上的延伸和拓展(多个时空的内容进行表现和挖掘)】

3、表现手段丰富:【视觉手段:照片、图片;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播出手段:对播、交谈、嘉宾的参与】

4、报道深入:专题新闻贵在求深、以深度和广度取胜

三、电视专题新闻的分类

1、调查类专题新闻

2、评论类专题新闻

3、评述类专题新闻

第二节 广播电视专题新闻叙事构成

一、叙述者:

1、记者—旁观者、参与者、2、采访对象

3、编辑——纸上预编(考试20分)

二、视角

1、全知视角

2、限知视角

3、主观视角

4、客观视角:叙事者是客观公正的、中立的

三、结构

1、内部结构—内容

不同层面的内容要如何组合在一起

A、纵向结构:指按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的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二是按生活中一连串故事的时间

B、横式结构:有两种情况:同时异时空结构(同一时间段不同空间材料拼接组合在一起);多侧面拼接结构(风声)C、递进式结构:——剥笋式;通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件背后,环环递进,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广播电视新闻结构通常以单线条

2、外在结构(节目的宏观设计)故事化、悬念、细节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遭拒 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闻采访 遭拒

一、引言

广播电视新闻是普通民众,尤其是中老年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尽管现在网络传媒占据新闻媒体的大半江山,但在人们的信任度等方面,广播电视新闻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势头迅猛,在高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不良的现象,其中采访遭拒就是出现最频繁的不良现象之一,有时甚至记者与被采访者发生冲突,引发流血事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即有采访记者的原因,也有被采访者的原因。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

(一)新闻记者的原因

采访记者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采访者的职业素质不高。这几年来,新闻记者的数量呈几何指数上涨,大众普遍认为新闻记者光鲜体面又具有广大的社会影响力,因而学生纷纷报考相关专业,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渠道加宽,因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其中有些记者缺乏职业素质,缺乏采访经验,在提问时不能把握提问的时机、欠缺提问的技巧,无法与被采访者建立亲密联系,导致采访失控。

(2)采访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众所周知,记者的工作量较大,新闻也具有突发性,很多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都是临时上阵,采访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缺乏调理,有些问题没有实际价值,或涉及个人隐私,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也难以保证新闻采访的效果。这就需要新闻采访记者平时不断积累,提高采访技能,在采访前抓紧时间了解事件的相关背景,决定询问的问题,采访过程中快速思考,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的采访。

(3)采访者的态度问题。有些记者由于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很强的自身优越感,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被采访人,言语之中咄咄逼人,压低被采访人以抬高自己,让被采访者无所适从,感觉自身不受到尊重。

(二)被采访者的原因

被采访者相对于采访者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被采访者拒绝采访,有时是因为采访者的不当行为所作出的回应,有时是被采访者自身的原因。被采访者的角色可能是事件的旁观者或事件的参与者,如果是旁观者,那么事件与被采访者通常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通常拒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对于媒体的不信任

近年来,‘假记者’‘记者逼迫采访者’等事件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行业形象,导致部分民众对记者不够信任,担心自己会遇到骗子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或由于记者的提问导致自身形象受损。前几日,一个美国记者在电视直播中关于校园枪击案件采访一名女生,对该女生不断质询,不顾其要上厕所的请求导致该女生在直播前失禁。记者为了挖出事件的真相,刨根问底是必须的,但需要在事实真相和采访者接受能力中把握平衡。

(2)缺乏对社会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工作、家庭的压力也不断加大,新闻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种种新闻事件已经越来越麻木。千里之外的火灾和煤窑坍塌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也不必关注。现在新闻节目层出不穷,被采访和见到记者也不再是一件稀罕事,民众不再热衷于在电视上‘露脸’,相反由于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乱象,部分民众于新闻采访也避之不及。

如果被采访者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那么采访遭拒的可能性就更大,因为会直接涉及到被采访者的切身利益。新闻采访更多的时候是挖掘‘黑幕’,人们普遍认为‘记者找上门’就没有好事,因而消极抵抗,甚至发生流血事件。

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遭拒的解决方法

新闻记者要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的素质,除了掌握新闻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平时在采访过程中的积累,信息高度流通,新闻遍地,新闻记者不能够淹没在鸡毛蒜皮中,被新闻事件牵着走,而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能和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问的技巧。同时,采访过程中要注重人为关怀,给予被采访者足够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王莹.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4(04).

[2]马海涛.基于新闻采访特征的采访技巧分析及应用[J].神州,2014(09).

[3]杨红英.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3(06).

[4]周芳.新闻采访受挫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5]侯威,云薇.新闻采访应当处理好现场观察中的几种关系[J].魅力中国,2009(27).

[6]李长军.浅论新闻采访中的现场观察与提问技巧[J].黑河学刊,2009(04).

[7]陈红梅.“问”出锦绣文章——谈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J].中文自修,2005(11).

[8]张涛.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 2014(13).

[9]吕明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2014(12).

[10]牛金香.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素质探微[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02).

[11]孙卫东.浅谈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3(09).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7

1 新闻选题的确定方法及主要依据

确定新闻选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考虑,从而确定采访题目;第二,选题要具有典型性,从典型性的事件中找到题目和确定题目;第三,在采访的过程中选取最好的角度,从而确定事实与题目。

对新闻选题进行确认首先要对新闻价值进行确认。新闻价值,就是对新闻产生的时间与重要性进行分析,再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定位等[2]。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对新闻价值进行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 明确新闻采访选题的几点原则

在新闻采访选题的确定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坚持新闻事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新闻政策的统一性原则。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新闻记者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概括的重要原则,新闻政策即依据国家所规定的尺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重要的方面包括对新闻事件的方向报道及重要原则等,有一般报道和特殊报道等。对于最近发生的事件能够判断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政策,两者缺一不可。

3 新闻采访选题的关键性原则

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灵活转变思维方式,避免自身的思维进入误区,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闻采访的顺利性。

在新闻主题的选择上,要避免主题先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首先要分清楚选题与主题的区别,很多时候并不是确定了选题就直接确定了主题。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理解角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独特的新闻触角,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节目定位和节目风格进行选题,即使是同一个选题,也要尽量选取新颖的、更有新闻价值的角度去采访,这样能极大地避免新闻的同质化。例如,在对一个老奶奶卖瓜子的报道中,有的记者会呼吁大家都来帮助她,有的记者会核实新闻的真实性,而有的记者则会考虑老人的儿女去了哪,她为什么会天寒地冻摆地摊卖瓜子。由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采访目不同,因此新闻的报道结果也有所差异。

3.1 避免受到微观思维的局限,应用宏观的思维模式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要多运用宏观思维,运用宏观思维能及时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能打破新闻事件的局限性,将对新闻事件的看法置于一个大环境下,更深层次地挖掘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历史含义。宏观思维的运用还可以让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中进行比较,能更好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预测。

3.2 摆脱传统经验思维的禁锢,运用理性思维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记者要适当地摒弃惯用思维,运用理性思维。运用理性思维可以不受自身经验的约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不仅在事件表面,更可以将体制化内的东西剔除,运用自身的经验与思维外的一些客观存在来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

3.3 新闻选题的深度要直至纵向发展

在进行新闻采访工作前,要对新闻选题进行挖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对突发新闻的选题时,要考虑其重要意义,注重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性,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后果进行仔细分析,对突发事件的内在原因进行挖掘,预测新闻事件发展的方向等;第二,要对新闻选题的背景进行研究,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开头和结果,还应注重新闻背景,否则新闻的导出将平淡无味,对新闻内容要进行深度报道,引发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思考;第三,新闻事件要确保“典型性”,挖掘具有“典型性”的新闻事件及人物等,新闻事件的报道要依从重大原则,从重大的新闻事件中进行选择,抓住社会的热点话题。

4 结语

新闻选题的明确是新闻记者在正式采访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对于新闻活动的有序开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新闻的选题中往往出现一些制约因素,采访人员应该主要从采访形式、内容、表现形式及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对选题要进行一定的构思与分析,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应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使新闻选题能够进行顺利的报道,编辑制作环节要进行相应的加强,让观众能够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袁松鹤.凤凰城大学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和能力提升[J].中国远程教育,2016(4).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8

关键词: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提问,问题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成功的新闻采访, 更离不开电视记者出色的提问方法与技巧。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在整个新闻报道编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讲,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形式, 因而,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采访者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没有出色的采访方式和技巧则不会有优秀的新闻报道。因此, 分析与探讨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对提高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原则

一位电视新闻记者除了要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外, 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目标、做好准备, 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并与被采访者主动沟通, 进而获取想要的新闻线索。实际上,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提问是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的一种方法, 过程中需要记者熟练应用各种采访方法和技巧, 并不是随意进行的。为此, 新闻采访规程中电视记者应遵守一定采访原则。

1.1 计划原则

采访前, 电视记者要明确报道思想、确定采访目标, 按照事前规划循序渐进进行采访。简单地说, 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必须清楚“想要什么、怎么获取”, 在此基础上才能好好地准备采访问题。

1.2 研究原则

会见采访对象前, 必须搜集与采访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结合资料对其进行研究, 以便掌握其性格、处事原则等各方面的信息。

1.3 倾听原则

俗话说, “沉默是金”, 往往不多话的电视记者能做出好的采访、好的新闻报道。为此, 记者在采访中滔滔不绝并不见的是一种有效的采访技巧, 应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声音。

1.4 同情原则

同情, 并不是要求记者喜欢采访对象, 而是要求记者应深入了解采访对象, 在此基础上认真考量自己所提出问题可能为采访对象带来的影响, 以此来确定采访问题。

2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

2.1 封闭式问题

所谓封闭式问题是指能够用“对”或“不对”来回答的, 也指比较敏感问题的相关事实或意见, 可以简而答之的问题。比如, “你目睹了事实过程吗?”—“是”。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直截了当地知道想知道的答案, 简单明了, 主题明确。

2.2 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提出, 需要记者用更多的话来获取答案。比如, “你收到入取通知书什么感觉?”、“什么时候开始想要西部支教的?”、“西部支教对于你的意义在哪?”。开放式问题在记者不断丰富下往往能够的到更多信息, 是采访过程中经常才用的一种提问方式。

2.3 引导式问题

当采访对象对于某件事实不愿直接说明的时候, 记者便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方法。比如, 一位电视新闻节目记者正在采访事件关系人, 不知处于何种原因采访对象不愿与记者多谈, 但是记者发现其似乎有话要说可又不说, 这种形势下记者可以进行引导提问。“你知道谁做的吗?”“他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没有”, “你怎么知道”—“就是了解一点”, “能告诉我吗?”, 通过一系列问题渐渐从采访对象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3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3.1 对话型采访中要“善”提问

一般情况下, 对话型采访经常要在采访对象积极配合的语境下进行。为了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采访氛围、提高采访对象的积极性, 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要善于提问, 始终使采访保持在良好的交流环境下, 只有这样才能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更多的、更好的新闻线索。在这种采访类型中, 电视记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采访技巧。

第一, 开门见山, 直接入题。在合适采访语境下, 电视记者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让采访对象立即明白采访的目的、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及怎么回到提出的问题;第二, 漫谈引导, 营造和谐的采访语境。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技巧主要在于营造一种和乐融融的氛围, 利于采访者对采访对象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想要有效实施这一采访技巧, 通常应从采访对象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第三, 抓住线索, 寻根究底。采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前预想不到的新闻线索, 这种情况下, 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应该善于抓住这些线索, 寻根到底, 进一步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3.2 诱导型采访中要“巧”提问

诱导型新闻采访中, 由于采访对方不愿直接将事实或线索告知记者, 记者必须能够熟练应用采访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才能将此类型新闻采访中做到巧设提问, 循序渐进地得到想要的新闻线索。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巧设问题和提问方式。

第一, 侧面入手, 迂回提问。鉴于正面提出屡屡碰壁, 采访对象不愿回答问题。为此, 记者可以抓准机会从侧面入手, 迂回采访后再回到正题上, 也许会得到想要的;第二, 巧设机关、借代反问。在采访中记者可以巧妙地借用他人言论提出一个敏感话题, 甚至可以是采访对象不喜欢的问题, 激起采访者一种反驳的欲望并将其付诸行动, 从而得到想要知道的, 所以说这是一种激将法。

3.3 论辩型采访中要“严”提问

论辩型采访中往往氛围比较严肃, 为了达到采访目的, 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严厉地进行提问, 并确保提出问题为严密性, 使采访对象发现不了漏洞, 进而跟者记者思路进行访问。为了做到这一点, 不仅要求记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 更有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素质, 采访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技巧。

第一, 单刀直入, 先发制人。直接进入主题, 掌握引导权, 进而掌握采访节奏;第二, 旁敲侧击, 声东击西。之所以采用这样一种采访技巧, 原因在于采访对象企图掩盖事实真相, 为了知道真实的事实需要采用这种采访技巧。比如, “出事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领导和下属”, “你为什么凌晨2点出现在他家?简单上下级关系不会出现这中情况”;第三, 明知故问, 后发制人。这种采访技巧通常在记者知道答案情况下采用的, 比如, “你认为杀人的人是疯子吗?”—“不知道”, “你现在就是一个疯子”。

4 结束语

新闻采访作为一项较为复杂而系统的工作, 采访活动并不是随意进行的, 在前期阶段应做好搜集、策划等重要工作, 否则难以保证问题提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是, 不同类型的新闻采访应采用不同形式的问题, 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达到采访目的。另外, 部分记者比较轻视采访结束后的工作, 其实这种习惯并不好。采访结束后, 应与被采访人认真核对采访内容, 保证材料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王志新.浅谈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J].新闻传播, 2010 (12) .

[2]高文平.采访提问要讲求艺术[J].记者摇篮, 2010 (3) .

[3]黄晓丽, 孙艳艳.试论采访提问[J].新闻传播, 2011 (5) .

[4]姜玲玲.浅谈新闻采访工作的几项基本功[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0) .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 篇9

1.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以人为本思想之间的相互联系

1.1 以人为本是新闻广播电视采访对观众关注焦点的体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内容都是以观众的关注焦点作为出发点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满足了观众对于新闻的需求量。

1.2 以人为本是电视新闻广播采访的媒体性质决定的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传播过程是面向大众的, 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内容必须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核心价值来体现。

1.3 以人为本是电视新闻广播的内在要求

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必须是贴近生活、真实有效的, 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服务性。在进行采访时要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 贴近观众的生活, 进而来满足观众对新闻的需求。

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2.1 重视领导采访, 忽略民生问题的采访

针对于现在的许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大多数都比较重视相关领导的活动和领导的生活, 却忽视对民生新闻的关注, 而在许多观众心里民生新闻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导致许多观众对于电视广播新闻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因为关注的焦点没有了, 所以观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度就大大减少了。

2.2 新闻采访以事件为重心而不是以人为重心

新闻广播电视的采访内容往往不是以人为中心, 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存在的一个误区。现在, 许多的新闻采访大多都是以事件的发展作为新闻的重心, 而忽略了事件中人物的关键性作用, 缺乏对事件中人物的报道和关怀。由于标题制作言过和对于一些负面新闻的渲染, 造成了新闻丧失了原本的真实面貌。

2.3 新闻采访中对弱势群体的过度渲染和关注

许多的新闻采访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过高导致有些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时经常会使用到一些歧视性的句子进行表述, 这就不经意间对弱势群体进行了丑化, 反复的对于弱势群体的生活进行报道不仅起不到被关注的目的, 还会使观众的产生厌烦心理。

2.4 过度重视对悲情故事的渲染, 忽略了对事情本质和当事人的关注

无论是在电视新闻还是广播新闻等采访中, 采访人往往都把关注点放在渲染悲情方面, 用大量的篇幅来复述悲情故事, 用大量词汇去煽情, 而忽略了故事背后当事人的感受, 包括事情曝光后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3. 针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的误区提出的几点解决建议

3.1 重视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采访

在日后的新闻采访中, 一定要加强对于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和采访力度。民生问题作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是最贴近观众生活的一种问题, 只有多关注他们身边的问题, 才会更了解观众的关注焦点。同样, 加强对于民生问题的采访力度也是对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价值体现。

3.2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不要过度渲染事件

在未来的新闻采访中要注重对人的关注和关怀, 减少对事件的过度渲染, 以人为本就是要多关注人的生活状态, 要从事件中揭示出背后当事人的深层原因问题, 要关注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有些媒体在采访中对于悲情故事过度渲染, 这样不仅使许多电视节目过于煽情, 也使观众产生腻烦心理, 反而使事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3 正确理性地对待弱势群体, 多给予人文关怀

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采访中, 对于弱势群体应抱有理性的态度, 不应盲目的对弱势群体进行丑化, 摆脱对于弱势群体的歧视态度。对于弱势群体的生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 不要反复报道, 对于弱势群体要多给予一些关怀, 少一些歧视。

3.4 新闻采访内容要以人为重心, 而不是以事件为重心

不管是电视新闻采访还是广播新闻采访, 采访内容的重心一定是人, 而不是事件, 要根据事件找出其背后人的关键性作用。不要对事件过度渲染而忽视对人的关注和关怀, 这才是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以人为本思想不仅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 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 必须要坚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才会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 才能更好地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回避价值干预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的价值立场剖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 (12) :12-15

[2]王少刚.广播电视传媒新形态的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4 (2) :56-60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篇10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一种采访类型,有别于广播、文字等其他采访形式,其个性十分明显。第一,现代的采集手段;第二,独有的采访形式;第三,形象画面的报道,要注意避免万能画面,捕捉具有特征和个性的现场;第四,特定的思维方式,即蒙太奇思维方式,连续画面的形象思维,能够在特定的现场环境氛围中引出信息,给人以不紧张、事先没有摆布的真实感,不允许使用深奥难懂的语言。作为口头叙述或采访问答的语言,要简洁、通俗、易于理解;第五,画面、声音和文字是电视新闻的综合表现形式;第六,特殊的工作方式,电视记者要有集体协作精神,记者、摄像、灯光、主持人、录音等作为一个采访小组,协同一致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第七,复杂的工作环境,记者必须熟悉从线索、采访拍摄到播出的每一个环节。

由于电视新闻具有如此多的个性,操作难度也远大于广播和文字采访。因此,电视采访的技巧就非常重要。

其一,记者要具有职业修养和专业素质。新闻敏感、知识阅历、政治素质、社会活动能力都要具备,还要有技术、心理和身体素质、平等和竞争意识也要多加训练。协作又要保证作品质量,快捷又要避免错失良机,爱护机器又要保证采访顺利,还要勇敢顽强,不怕牺牲。

其二,避免一些常见问题.比如避免“两张皮”、“满堂灌”和“一锅粥”的情况。“两张皮”是指画面和文字没有有机结合,画面讲画面的内容,文字讲文字的故事;“满堂灌”是指把电视当作宣传工具,用大量的文字语言说明画面,呈现事实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一锅粥”指大量采用现场声而不加文字解说,貌似完全真实地呈现给观众,其实是不加选择地堆砌,浪费观众时间。这些问题都十分常见,在实际操作中要尽力避免。

其三,提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各种资源了解采访对象。分析访谈对象,明确采访目的,把最好的表现机会留给对方,选择关键人物和典型人物访谈。注意分析不同采访对象的心理,根据身份、性格、爱好等情况设计问题,扬长避短,利用好每一个可以提供新闻线索的机会。与采访对象进行镜外交流,拉近心理距离,花时间用日常生活的口吻同采访对象交谈,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可以拉家常、开玩笑,消除陌生感。此外,善于设计问题,好的问题可以把握采访主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非常重要,一次采访不会使被采访者产生厌倦感,具有即兴采访的独特光彩。

其四,提问的技巧也不可忽略,从发问到追问,再到发展问题深化主题,其中蕴含着许多技巧。发问时,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提问,巧妙地处理敏感微妙的问题;追问多见于即兴提问,表现在逻辑关系上为递进关系的问题。追问时要特别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态度过于生硬而显得刁钻或故意刁难,引起被采访人的不悦。避免采访中带有个人情绪或倾向,容易失去新闻采访应有的客观和冷静,也不利于新闻事实的进一步挖掘。

发展问题和深化主题时,要迅速分析判断出正在进行的话题是否已经被充分挖掘.有没有再深入下去的必要,迅速判断出采访对象的回答中有没有预定话题之外的更有价值的线索,必要时打断谈话,转换话题。调整提问方式的方法主要是具体化和词类替换,避免太专业化、文言或生僻的词语,调整用词用语。激将法通常用于被采访人“无可奉告”时,巧妙应用激将法,没准可以获得想要的答案。

其五,在运用电话采访和隐性采访等特殊采访方式时,有几点问题需要注意。隐性采访时要注意安全。隐性采访是指出于特定原因,不申明采访目的,不公开记者身份的隐蔽采访,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避免镜头前的紧张和不自然;拍摄社会不良现象和不道德行为;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认证性,抓取罪证;要取得特别效果的正面报道。

记者在做隐性采访时,要具备强烈的法制意识,不能滥用采访权;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弱势群体;要学会在采访中保护自己及录音录像设备;进行暗访调查,要学会与公安、工商、海关等相关执法部门配合。

电话采访与隐性采访都是特殊的采访方式,相较于纸媒,电话采访在电视领域呈现的作用尤其大。在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时,设备无法及时到位,这时可以应用电话采访;做国际新闻耗资巨大,为节省资金,多用电话采访;隐瞒记者身份以获取真实情况,以及事件当事人、亲历者等受访者不愿出现在镜头中时,都应该用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主要是演播室电话采访和电话隐性采访,有时沉默也是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精心选择受访人物;认真准备采访提纲;以电话那端现场情况为核心;要保护对方隐私以及控制时间。

谈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女性特质 篇11

【关键词】女性特质 韧性 感性 细节 理性

女性特质是指女性身体、发型、服饰、声音、皮肤、动作、情感、雄心等方面的多种表现形式和男性之间存在微妙而强有力的差别。从电视新闻采访中我们也发现,男性和女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当中手段、方式上还是有一些显著的区别。本文试图通过对女性特质分析,探寻女性新闻工作者,尤其女性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当中的一些的风格特征。

本文选择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作为样本来分析女性特质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体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闻调查》、《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柴静在其中担任出镜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如:《命运的琴弦》、《以生命的名义》、《杨柳坪七日》、《奥运纪事》、《网瘾之戒》、《面对面 专访卢安克》、《面对面 专访李稻葵》……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文对她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电视新闻采访当中的“女性特质”。

一、韧性

韧性就是女性骨子里的“倔”劲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题材,就会不顾一切地调查到底,即使遇到阻碍也决不轻言放弃。当然“韧性”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女性善于采取一些“迂回”战术,不会与对方硬碰硬,这样的方式往往是最有效的,它能帮助你找到最后你想要的。女性记者会引导对方发言,鼓励对方详细阐述观点以继续该话题,她们有一套折衷、迂回、妥协、调解和听取别人意见的方法,这种“战术”往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她们心中设定的目标从没有放弃,一旦机会允许,她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施压。

这种女性的“韧性”在柴静早期的节目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如《张润栓的年关》一片中柴静对于法院的调查段落,在《面对面 专访志愿者卢安克》中,我们见识了柴静作为主持人在深入挖掘主题,在富有韧劲的追问中了解卢安克的精神世界,全面深刻地展示一个来自异国他乡志愿者的丰满立体的形象。

柴静曾在接受访问时说:“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他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我们可以观察到,当碰到类似不愿意合作的采访对象时,女性记者在采访中会适时地使用一些“试探性的语气”,她们运会“闪烁其辞、运用修饰语或附加疑问句”等方式,例如:“我有点儿觉得你可能反应过度了”或者“我也许不是这方面最有权利的发言人,但是……”等等。

二、亲和力与宽容度

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们更富有同情心和关怀精神,她们善于理解他人,善于倾听,并且善于从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这些特点表现在传播方式上就是女性记者更善于与对方建立“对等关系”,经常性地“表达对他人的支持和肯定”,对对方的“处境和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女性记者既能充分认识被访者的长处,也能细心体察他们的情绪,具备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在采访活动中,她们往往会用特有的纤细情感和谦逊的态度去打动被采访者,然后深入探究被访者的心理,从而比男记者更容易得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一言以蔽之,女性记者在交流过程中更俱亲和力和宽容度,从而使得整个采访更俱“人文关怀气质”。例如:在表示理解,缓和气氛和“私人化”交谈等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具有优势。

交谈的“私人化”是“女性气质”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在女性记者的采访中,我们也经常会注意到这种“私人化”交谈的方式的出现,尤其是在面对同为女性的采访对象时。在《面对面 专访冯小刚、徐帆》节目中对徐帆的采访,柴静很好利用了这种手段。这种类似朋友式的交流方式,对于采访本身的目的和结果并没有明确指向。它不急于得到对方对于某个问题的回答,而更加类似于朋友之间的聊天。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女性记者用个人化和具体化的应答以及神态和肢体的语言,始终暗示对方:“我站在你的角度思考这件事,我关心你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交流会十分有利于与被采访者建立亲密而友好的关系,获得对方的信任,使得她们说出真实的情形或想法。

三、“感性”空间

“感性”一直被认为是“女性气质”中最核心的特质。但是,当“感性”存在于《新闻调查》、《面对面》这样“理性”化的节目中时,它的伸展空间到底有多大?这成为女性记者一直在实践中探寻的问题。

例如柴静在采访中的情感流露经常会引起争议。一些观点认为,这样的场面违背了新闻记者“客观”“中立”的职业要求。《新闻调查》这样一个以理性、冷静为特征的节目,第一次出现了一位“柔情”的女记者。她会不问一句话,只是帮孩子拭去泪水,这样的“感性”空间是新闻能够允许的吗?

的确,调查的理想境界是“理智”和“客观”,但是这种理念只是针对于记者在对于一个事件的总体把握上所持的态度,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报道中不能有记者个人情感因素的参与。恰恰相反,在当今的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中,“情感”已经成为了越来越被重视的元素,它已经逐渐成为了新闻中“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业内有一句话说得好:“新闻本身比记者自身重要,新闻中的人比新闻本身更重要!”所以,新闻最终极的目标应该是观注“人”,而在这种“人文性”的追求中就不可能不融入“情感”的因素,它与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客观性”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我们应该在“人文关照”的前提下给予“客观性”新的定位:即从心理感知层面而言,“客观”是一种被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所认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也就是一种“客观感受”,但这种“客观感受”不能无节制地转化为纯粹的情感操控,其底线便是由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编织起来的、观众普泛化的价值判断和心理认知。

这种兼俱“理性”因素的“感性”却正是女性记者应该发扬光大的。这也让我联想起朱羽君教授关于“场”信息的理论:“一个场面的事件中其行为动态的相互关系、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心态的连贯所积累出的可供观众观察和体验的时空。”可见,“场”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情感的互动。而女性记者对于“场”信息的敏感度,对于对方情绪的洞察,以及快速地融入与对方交谈的中,形成沟通的“契场”方面都更俱有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女性理解非语言行为的能力和准确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都高于男性。

四、“细节”张力

生理研究表明:“男性言语往往采用线形模式,将故事的要点按顺序排列出来,最终达到故事的高潮,没有太多细节;而女性言语规则要求故事更详细……更倾向于将所涉及的人物以及发生的其他事情都牵扯进来。”可见,对于“细节”的重视是女性传播规则中非常重要的特点。而在调查性新闻报道的现场,新闻“细节”也逐渐被提到重要的新闻“故事”表现元素中。因此,女性在“细节”敏感度上的优势在调查性报道中也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面对面 专访志愿者卢安克》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来到一对兄妹家采访时,细心的柴静发现有些孤僻的弟弟最后有些不高兴,对他们的采访有些抵触。这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或许弟弟的表情和动作都仅仅是瞬间发生的,同行的助手认为弟弟不可能有那样的情绪,柴静却肯定这一切的存在。第二天,在对卢安克的采访中,柴静在卢安克的嘴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卢安克还告诉她事情的真正原因。原来,一开始柴静说有些冷,所以弟弟就很认真地不断劈柴,往火塘里加柴火,但是后来弟弟慢慢知道了柴静他们要自己劈柴是有目的的,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有事情好做,他们可以拍摄镜头,自己只是作为拍摄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摄像机拍摄的光线不够,加柴火是为了增加照明度。卢安克说,孩子们很真实,一旦知道你们这样做有另外的目的,他们就不高兴。这方面,卢安克自己就有体会,当孩子们觉得你这样做是有出于某种掩藏着的目的的时候,他们就不会信任你,就会疏远你,就不能接纳你。柴静就从这样一个细节中,挖掘出很多本来有可能被忽略的东西,细节的摄取在这里成为关键。

五、“具象”思维

电视媒体之所以成为最被广泛使用的大众媒体,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声像兼备、视听兼顾的技术特性适应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原了人的生理特性。因此,电视也被认为是最直接化、最形象化和最感性化的媒体。而这些特点也与某些女性特质不谋而合。生理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的右脑更发达,想象力更丰富,艺术创造力更强,视觉能力和空间能力也更强,所以在分析女性记者作品的画面语言时,会很明显地看出女性记者对于“形象思维”的良好把控能力。她们更倾向于把抽象的意义,或是不能再现的情节用画面的“具象化”手法表现出来。

随着王志淡出荧屏,《面对面》的关注度似乎也逐渐被各卫视的访谈节目所冲淡。不过,出镜记者出身的柴静,做访谈少了很多花哨,多了几分思考。让《面对面》焕发新生,有着鲜明的符号烙印。柴静的风格开始让这档曾以“逼问”著称的访谈节目发生了悄然转变:松弛、舒展、有交锋火花,也有话语美感。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结构,跟以往一谈到底的线性谈话方式不同,《面对面》在编排上,后期剪辑很有层次,除了主持人的对话采访外,画外音外,适当的试听语言表达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被采访者的性格、心理。这与女性记者的对于“形象思维”的良好把控能力是分不开的。□

(作者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责编:周蕾

电视新闻的采访策略 篇12

电视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1.脱离新闻现场, 抓不住重点

提问是新闻记者采访中运用的最常用和最基础的采访手段, 所以提问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新闻采访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在诸多电视新闻中, 却常常出现一些脱离新闻现场让人不知所云的提问。这一方面与记者缺乏采访经验和技巧有关, 忽略了从新闻现场的情况出发, 盲目的照搬事先准备的采访提纲,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及时有效的调整, 使得提问脱离新闻现场, 不能准确的反映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记者不能及时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往往与记者缺少事先沟通有关, 对采访对象的采访显得突兀不堪。例如, 之前央视新闻以“你幸福吗?”为采访问题, 很多采访对象的回答显然没有理解问题, 所以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2.提问程式化, 缺少细节观察

电视新闻采访有其一般规律, 这为记者进行采访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在长期的工作中, 记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也养成了一些程式化的不良习惯, 经常问一些常规性的意义、设想、预期等的问题, 而不能结合不同采访事物或采访对象做积极有效的调整, 使得整个采访过程落入俗套, 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将采访的效果大打折扣。

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

1.多角度提问, 挖掘深层信息

新闻事件的发生其背景和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多个方面, 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 要深入事件内部才能全面、客观的展现新闻事件, 这就要求记者不要浮于事件表面, 不能仅凭一方面的采访对象的一面之词, 而是要从新闻事件多角度出发, 广泛收集不同采访对象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一些调查性新闻报道, 被采访对象往往存在戒备心理, 不愿意倾诉或者刻意的回避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寻找突破口, 以易于接近被采访对象的问题切入, 在取信于被采访对象后, 再深入展开采访, 同时, 尽量与被采访对象多方展开对话, 达到挖掘事件真相的效果。好的新闻采访不能能够从被采访对象中获得有效信息, 而且能够刺激被采访对象的倾诉欲, 在与记者的积极互动中展开, 达到好的采访效果。

2.借助肢体语言, 增强沟通感

被采访对象被带入采访环境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或主持人是主, 被采访对象是客, 记者采访与主人接待客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人既要平易近人又不失身份, 新闻记者或主持人既要亲近采访对象又要主导采访方向。记者或主持人在采访、访谈中可以适当的借助肢体语言, 辅助表达, 增强与被采访对象、嘉宾的沟通感, 带动现场气氛, 增强采访过程的互动性, 拉近两者的距离, 让采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气氛下进行。

3.注意倾听, 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

新闻作品要实现好的表达效果还要注意把握好采访的节奏和镜头的切换。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把握与被采访对象聊天时的节点, 既不能是采访对象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 也不能是记者问了很多很长的问题, 采访对象用“是”“否”这样的简单词语回答, 就无法实现沟通的效果, 使得采访效果大打折扣。在前期的采访中要以沟通为主, 不要盲目的把问题全盘抛给被采访对象, 而是在沟通和倾听的基础上, 尽快找到被采访对象与新闻事件的主要关联点, 然后顺势切入把握关键问题。同时, 记者不要把主动权转移到被采访对象手中, 而是作为采访节奏和谈话方向的把握者, 有效引导被采访对象围绕新闻事件展开, 提高采访效率。

电视新闻采访的策略创新

1.创新报道视角, 优化逻辑思维

电视新闻采访与广播、平面不尽相同, 它还涉及镜头语言与记者的配合效果, 在目前的很多电视新闻中, 尤其是会议新闻、时政新闻, 往往采用类似、重复的表达方式和镜头语言, 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新”的诉求, 类似的报道看的厌倦和审美疲劳, 收不到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创新报道视角, 优化逻辑思维, 以突破传统老套的叙事手段来展现新闻事件, 对于冗长的会议新闻进行精确提炼, 对于常规新闻能够走出就事论事的思维, 从简单的事件延展出具有普适意义的事件本质, 让受众在新闻报道中有不同以往的收获, 从而优化新闻报道的效果。

2.新闻报道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上一篇:三校生下一篇:汽车E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