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体育新闻评论

2024-05-10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精选11篇)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 篇1

一般认为, 体育新闻评论是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观点。[1]顾名思义,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就是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等电视手段, 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体育比赛或重大的有关体育的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2]由于体育本身的多种特性, 决定了体育新闻评论选材的广泛性、特殊性和受众的平民化倾向, 并获得了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报道环境。于是, 各档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遍地开花, “百家争鸣”之势早已展开。这也就造成了文本选择的雷同、评论话语的匮乏, 以及评论手法一成不变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各档体育新闻评论节目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甚至日渐式微。所以, 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体育评书》节目为例, 从评论手段的创新、评论视角的多元独到、选题范围的扩展和回归“受众本位”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问题。

一、借用传统元素丰富评论手段, 实现个性创新

对于一档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而言, 个性化是其生存根本。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时候, 我们并不缺乏发现新闻线索, 针对事件进行评述的“巧妇”, 而是缺少对评论手法的创新, 缺少对节目内容的个性化支撑。在现在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在受众的媒介素养日益提高的时候, 个性创新已然成为一档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立足之本, 生命之源。其个性化主要体现为评论手段、主持人语言风格和评论视角的创新。

2008年3月9日, 中国教育电视台借奥运之机, 推出了一档以体育为主题的评述型节目———《体育评书》, 该节目紧抓当前社会、体育热点, 寓教于乐, 在谈笑风声中实现对体育事件的评论。自开播以来, 便保持了平稳的收视率, 深得观众的喜爱。《体育评书》节目之所以能赢得赞誉, 长盛不衰, 首先得益于其评论手段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媒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 受众对新闻的摄取已由被动接受开始向主动解读转变, 人们已厌倦了说教式的信息灌输, 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取相关的信息。《体育评书》深谙此道, 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实现平民化, 又保持节目特色, 给予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 其便借用传统评书的形式针对体育事件进行精辟入里、丝丝入扣的评述。在该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从主持人的衣着到现场的道具 (桌椅、折扇等) 就可窥见该节目的独到之处。此外, 在传统的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 一般都是主持人和嘉宾 (或评论员) 等几人搭台唱戏来完成对某一体育事件的评述, 而《体育评书》则借用评书单人说故事的表现形式, 由主持人一人独挑大梁, 虽如此, 这张一成不变的旧面孔却因为其节目和其自身的个性化而有了“变脸”的效果。

除了在表现形式上与评书艺术融会贯通之外,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上也继承了传统评书的特色, 摒弃了评书中与电视新闻评论不符的一面。如在节目之前, 每期开头的四句话“岁月如梭天天天, 寒来暑往年年年, 指点江山侃侃侃, 体育评书谈谈谈”就是对传统评书“定场诗”的灵活运用。除却对评书语言形态的创新借用, 主持人梁宏达个性化评论语言的运用也可谓是出神入化, 能张能驰。在严肃性的话题上, 其语言表述一丝不苟, 环环相扣;在通俗性的话题评述上, 是包袱层出不穷, 引证据点, 诙谐幽默。如, 在2010年3月23日《一顿饭吃出个MVP》这期节目中, 主持人是尽显幽默的本色:“严肃点儿, 我们这选MVP呢”, “卖房子买猴儿就是玩儿”等话家常式的语言的出现, 将中国篮坛的闹剧和盘托出;在2010年6月4日《大话世界杯之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中, 主持人将阿根廷男足比作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 运用简单的比拟, 将阿根廷队高贵又高傲的气质娓娓道来……节目中主持人诙谐幽默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言语是层出不穷;在对待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 更显示出了主持人深厚的知识储备, 从历史的角度开始剖析, 延伸至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各路媒体大展神威, 各档节目使尽浑身解数“俘获”受众的时候, 《体育评书》借助传统元素, 从评论手段到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实现个性创新, 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和真实感性的意义传递, 吸引住了广大受众, 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果。所以, 为增强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魅力, 满足受众的心理、审美需求, 在节目的个性创新上大做文章, 用新颖的节目形式支撑住厚重的评论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二、旁征博引, 对体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

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以特定的体育事件为背景展开评述, 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这也就导致了媒体间新闻同源化的增加。如果仅仅是就事论事, 进行一些肤浅的、无关痛痒的评述, 该评论节目无疑是失败的。所以, 在独家新闻成为过去时之后, 必须加强对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的重视, 在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可以旁征博引, 对相关体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这便是在实现节目评论手段、主持人语言风格创新之后, 节目求胜的另一法宝。

《体育评书》在创办之初便提出了“解读当时的故事, 解密背后的事件, 解析事件的脉络, 解惑历史的‘疑案’”的节目定位, 深入挖掘、提炼相关体育事件的背景, 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进行入木三分的评述。在每一期的节目中, 我们都能找寻到主持人对体育事件的拓展解读, 并从主持人的侃侃而谈中觅得了进行独到、多元评论的“玄机”。

首先,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 新闻评论的生命是“论点”, 是通过“讲理”、“思辨”, 清晰地阐述自己深刻独到的观点, 而又不带有教化的意味。以小见大, 独特的评论视角, 正是《体育评书》栏目制胜的关键。2010年年初, 针对在中国广东举行的中国功夫和泰拳的对抗赛, 在很多媒体把其上升到民族情感的时候, 《体育评书》却在1月14日的节目中, 从回顾泰拳和中国武术的历史开始, 论证这样的对抗赛是名副其实的炒作行为;2010年5月初, 在邓华德入主中国男篮的时候, 各路媒体也是争先恐后地制作各档评论节目, 剖析其中原因, 在大多从技战术、精神聚合的角度来诠释邓华德与中国篮协的联姻时, 在《体育评书》的相关专题———《中国男篮帅位密码》的节目中, 主持人却是分别从中国篮协、邓华德和姚明三方视角出发, 引申出是社会地位、商业和文化等利益链条促成了这段“姻缘”;在普希金参与赌球的录像曝光之后, 在相关媒体纷纷谴责普希金的不道德行为, 感慨体育环境“高深莫测”的时候, 而在《体育评书》———《别了, 普希金》这期节目中, 主持人以球星参与赌球为切入点, 最后谈及博彩业的合法化问题, 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

“叙事不妨细致, 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及近。”主持人在对体育事件进行解读的时候, 就是要像《体育评书》一样, 给观众一个广阔的视角, 从宏观到微观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独到的评述, 以小见大, 窥探出深藏在司空见惯的体育事件中的深层内容, 从而与社会、文化及受众产生共鸣。

其次, 以独特的视角对体育事件进行入木三分的解读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无物的言辞陈述上, 而是要言之有物, 这就需要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 用受众熟知的社会事例比拟相关的体育事件, 增加评论语言的可信度, 同时还可以增加评论文本的新鲜感、可读性。《体育评书》节目的主持人梁宏达曾说过:“《体育评书》不是就体育论体育, 而是把体育这个东西拉开了, 跟社会、人文等各个现象相结合,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我表面上说的体育, 实际上说的社会, 说的人生, 说的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由此可见, 旁征博引, 从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对体育事件进行解读也是节目的一大特色。在2010年3月18日《欧冠大国际》的节目中, 主持人将贝克汉姆的跟腱断裂与“阿克琉斯之踵”相联系, 道出贝克汉姆梦断南非的悲情;在上文提到的该节目在对邓华德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男篮主帅的评论中就引用了汉献帝继位的故事, 在历史与现实的转换之中悄无声息地将观点呈现……此种引经据典, 从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体育事件进行评述在该节目中时时涌现, 使受众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乐此不疲地对节目信息进行着解读。

三、拓宽选题范围, 丰富文本内容

如今, 体育迷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赛事的赛况结果到其中的花絮;从体育的政策法规建设到运动员的收入;从教练员的遴选到体育明星的婚恋……可谓是无所不包。所以, 如何让一档个性化的体育评论节目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就变成了相关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 在如今眼花缭乱的体育世界中, 面对着层出不穷的体育事件, 如何选择评论的内容, 如何在同一选题中另辟蹊径, 规避文本内容的雷同也成为栏目制胜的关键。由此,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要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在选题上拓宽范围, 既要符合受众口味, 又不乏独到之处, 而且, 切入的角度要新颖, 从旧有的模式化的评论空间中突围, 用一个可见可感的策划作品为节目增加获胜的筹码, 同时, 给予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如主持人梁宏达所说的:“《体育评书》的特点不是形式决定内容, 恰恰是内容决定了形式。”秉承这一信念, 《体育评书》大胆拓宽节目选题范围, 从国内外的体坛传奇到当前赤手可热的体坛人物;从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到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从不为人知的体育事件到体育娱乐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充满活力的人文学堂, 而且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可以有新的意义生成的语境。从2009年12月10日这一期推出的《解读江湖中的武当》、2009年12月15日这一期的《荣国团的乒乓传奇》, 到后来的《春晚里的球事儿》系列节目, 就是对拓宽选题范围, 赢得平稳收视的最好的诠释。

在一档优秀的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 选题是其求胜的开弓之箭, 关系到该栏目的发展前景,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一味地寻求选题的新奇, 忽视对体育事件时效性和适时性的考虑, 则必会陷入生存的绝境。因为, 无论是在主评型, 还是在述评型的节目中, 时效性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当体育评论的时间与体育事件的发生时间成正比, 受众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参与到节目中, 该节目才会有更强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评论文本的选择上, 时效性、适时性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体育评书》在选题上独辟蹊径的同时, 不忘与当前的体育热点相结合, 准确把握评论时机, 为受众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对体育事件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判断提供了信息和评论视角上的提示。如, 在奥运期间, 该节目就推出了一系列视角独特, 又紧随当时热点的奥运专题。像《中国女排沙场秋点兵》、《梦八王者归来》等;在中国足坛打假扫黑风生水起的时候, 该节目也是针对这一中国足坛的痼疾, 推出了《反赌风暴之———暗渡陈仓》、《反毒风暴之———厚黑秘笈》等一系列时效性很强的节目, 传递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评论。欧冠争夺白热化的时候, 该节目针对此赛事的及时、适时的评论更为受众品评欧冠添加了一些佐料。总之, 《体育评书》总是能在缤纷多彩的体育世界中寻找到受众最为关切的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 激活受众的思维, 让受众在平实清晰的评论中得到满足。而这也正是《体育评书》在规避体育新闻评论选题上的雷同时, 给予我们的提示。

四、与受众形成互动, 给予受众辨识、思考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 受众作为传播活动的目的地, 对“新闻评论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受众决定着某一信息传播的加强、转向和中断。尤其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 媒介手段的发展, 受众媒介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其对媒介的选择更为主动和多元, 对新闻, 尤其是评论的分辨力明显加强, 逐渐形成了自觉的新闻消费。然而,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 各传播媒介, 各档不同的评论节目往往忽视与受众的互动, 很少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改变自己的传播意图和策略, 多半也只是对传播形式和技巧作些局部的调整。

《体育评书》栏目在与受众互动方面可谓是一个典范。自栏目开播至今, 不仅与新浪合作在网上辟出视频、博客和网友辩论专区, 而且开通了直接与广大观众互动的短信平台和飞信、QQ俱乐部, 并且在每一期节目结束前几分钟会播出由网友上传的《体育乐透摄》, 让观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栏目的制作中, 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和主张。

受众作为大众传媒的指归、信息价值的裁决者应受到媒介组织的重视。由此, 在推出一档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的时候除了要与受众形成充分的互动, 倾听他们的见解和主张之外, 还必须考虑受众定位, 在进行节目选题的时候必须客观, 评述的时候可以抛出各种观点, 但是不能代替受众决定选择哪种观点, 要给受众辨识、思考的空间。

《体育评书》节目摒弃传统媒介的话语模式, 走出专有权威的特区, 从先前空洞乏味的宏大教化中挣脱, 回归事件本身, 用真实的事件为依托, 以理性的分析为主轴, 用对话的形式将意见和观点透明地呈现出来, 让受众进行辨识和自我解读, 不留一丝说教和灌输的痕迹。“自由的表达不仅意味着我们有权利说出我们的观点, 它还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听到别人的观点。”[3]所以, 《体育评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在它的观点成为合理的意见之前, 一定要接受受众多元主张的冲击, 和善地对待受众不同的观点。

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事件的延伸, 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介绍该事件发生的背景, 提供专业参考性知识, 表达受众的情绪或自己情感的宣泄, 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为我们提供一个深度的价值判断, 这一价值判断可以一字千金, 可以幽默诙谐, 但必须客观, 将最终的评判权交与受众。而这也正是许多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所欠缺的。若想摆脱传统评论模式的束缚, 就必须与受众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 同时从思想上解放受众, 避免抽象化、概念化的观点灌输, 只需要做适当引导, 让受众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中自由遨游。

五、结语

如今, 面对着日益成熟的受众和越来越多的评论节目的冲击, 一档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若想吸引住受众的眼球, 保持长久的新鲜度, 就必须走出惯有的节目形式, 避免出现同质化倾向。《体育评书》节目在这方面可谓是用功不少:其借用传统评书形式丰富评论手段, 给予受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主持人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大胆畅所欲言, 为节目针砭时弊定下语言基调;新闻言论、评论是“匕首”、是“投枪”, 为直接明快地表达观点, 给受众全方位的立体思考, 主持人针对特定评论对象旁征博引, 从社会、人生等多角度进行解读;并且在选题范围上寻找突破口, 丰富评论文本内容;此外, 该节目通过与受众及时积极的互动, 还原“受众本位”, 也为节目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所以, 在找准节目定位, 把握目标方向的同时, 《体育评书》节目在多方面的个性创新同样是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借鉴的, 惟有大胆求新, 把握准自身发展的方向, 才可规避与其他评论节目的同质化倾向, 才可在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评论节目中突围, 力求长盛不衰。

摘要:如今, 在各种各样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层出不穷的时候, 同质化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便以此为切入点, 以《体育评书》为例, 从评论手段、评论视角、选题范围和受众本位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规避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化倾向, 为日渐雷同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同质性,体育评书

参考文献

[1]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04.

[2]汪鸽, 任忠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7) :906-908.

[3]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金吾伦, 刘钢,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102.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 篇2

【教学内容】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稿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熟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掌握广播新闻评论的要求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视新闻评论和广播新闻评论的兴趣,通过理论与实 1 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自身的写作修养。【教学重点】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试听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这次我们将要探讨新闻评论尤其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的写作技巧。

●新授知识

一、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作新闻评论。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是新闻评论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新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必须趁热打铁,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的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阐明真理、指导舆论见长,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致力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趁热打铁。

另一方面,必须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要求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来发表意见和主张,评论对象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所揭示与促使解决的问题,都应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释的问题。讲究“对号入座”、一针见血,切忌隔靴搔痒、无病呻吟。(二)社会性

1.新闻是社会变动的产物,新闻评论自然也是社会变动的衍生物。

2.新闻评论则将它所要评论的对象放回到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剖析,使受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新闻评论放言论世,有“直指人心”的效果。(三)政论性

新闻评论隶属于论说文、政论文,它的政论性特征概括了两者的基本特点,其中主要有:

1.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前两项是包括政论文在内的所有论说文共有的特点,后一项是一切政论文包括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之一。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的事物的看法。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体裁的这一性质决定它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辨别事物,在论述中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四)指导性

1.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2.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工作,评论要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3.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思想性、公信性等色彩,很多时候代党立言,代政府说话,就大政方针表态。

4.指导性含有总结经验、张扬成绩、给人启迪、积极推广、要求执行的意味。

二、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

广播新闻评论定义:广播电台用以阐述自己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文章或话语形式。

(一)论点突出,语言形象

1.一篇广播评论,论点是核心,而论点能否在听众中活起来,能否抓住听众、吸引听众和被听众接受是关键。这个问题靠抽象思维是无法解决的。

2.如果运用形象性语言稀释、淡化抽象的概念,用形象思维做指导,用言简意赅的比喻表达道理,把论点树起来,在听众脑海中动起来,就能收到好的、理想的效果。

3.例如,在全国获奖的广播评论《有水快流,但不能乱流》、《既要打锣,就不能怕响》、《致富不能“鸡啄米”》(二)论证深入浅出.

1.写广播新闻评论要求“通俗易懂”,切忌用倒装句,句式不要欧化,尽量少用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词语。

2.要写得具体,多用事实说理,少发空洞议论;靠逻辑的力量说服听众,少作高度抽象的概括。(三)情理交融

1.新闻评论中的“理”就是讲道理,这个“理”除了准确性以外,还要讲究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完整性就是要经得起推敲和反驳,没有漏洞或者片面性。针对性就是针对所阐述的问题,针对时下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具体性就是要讲具体的“理”,而不是空洞的“理”。

2.新闻评论要打动听众,更重要的还在于“情”,以“情”动人。就是在说理的同时适当地注入作者的情感,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四)音响的运用

广播评论音响是经过精心挑选、合理运用,直接为广播评论新闻性与政论性服务的那部分声音素材。

广播评论音响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充当评论由头,引进论点

这类音响不光是以尖锐的冲突提出问题、引人人胜,而且以“这一个”人物的特色声音表达了“这一类”人物的复杂心理,充当了生动的事实论据;与此同时,还以其典型性与震撼力,总揽整篇评论,定下评论基调和明确论证方向,是一段“神来之声”。2.充当评论论据,形象说理

将采访录音安排在广播评论中间,作为一种特殊的事实论据为说理服务,别具一格,趣味横生。

例如,1996年中国广播奖获奖作品,录音述评《承诺重在践诺》 3.贯穿论证过程,活跃全篇

把直播这一形式引入广播评论中,时效性与现场感更为强烈,比起充当由 4 头或论据的“录播”音响更有听头。

广播评论通过电话连线现场记者,用音响对现场进行描述,作为充分的论据;通过热线电话让听众参与评论,对论题层层展开论证,这类音响论证,越辩越透彻,越论越全面。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一)选题与立论

选题立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首要环节,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和成败与否。

从哪些领域去选题立论呢? 第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一点是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主要依据。

第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包括新思想观点、先进人物、具有方向性的工作经验。

第三,揭露和批评带倾向性的思想和作风问题。从第二、三点入手,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

第四,针对群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求进行鼓与呼。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确定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应遵循的原则。(二)画面选择

1.准确、生动而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的关键。敏锐、精细的画面语言有助于充分显示事实真相。

2.精彩的画面语言也能为新闻评论节目的有理、有据、有度、有可视性增色不少。

3.对画面语言的创作要求记者有强烈的策划意识和主题意识,以及对节目结构的前瞻性。

(三)同期声选择

1.只有多用同期声、现场采访才能使画面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增强现场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2.对同期声和现场采访的恰当运用也会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客观化”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5(四)评论稿写作

1.文字稿在写作时必定要带有理性色彩,尽量要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判断性或主观意识浓厚的语句,要做到使编导的观点隐而不露。

2.一篇优秀的文字稿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画面、同期声等因素融为一体的。编导在撰写文字稿前,必须先进行整体构思,然后按照画面、同期声、文字紧密配合的要求撰写文字稿。

3.文字稿要能揭示画面内涵,引申、深化画面内容,或者补充画面,交代画面无法说明的内容。

4.在撰写文字稿时,编导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让文字颇具文采和力度,又不可掺入过多编导个人的思想倾向,使其有“过激”之嫌。

5.文字稿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所说的编前语和编后话; 二是配合画面的解说词;

三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解说。

文字稿单独拿出来是绝不能表达出电视新闻评论的完整意图的,它所起的只是辅助的功能。●课堂小结 ●作业:

电视新闻评论的多元视角 篇3

2011年4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开播了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脱口秀节目——《雷阵语》,进行了内蒙古电视媒介第一次脱口秀的尝试。由于栏目是因主持人而打造,有着鲜明的主持人个性,故起名《雷阵语》。虽然开播刚刚两年,但在当地已经形成较高的影响力,收视效果不俗。

当媒介环境及传播理念发生变化时,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也在改变,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内蒙古还没有类似节目的情况下,《雷阵语》迈出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创新的第一步,一改以往新闻评论高高在上、语言深奥难懂的特点,而是以平民的视角和百姓的立场对当天国内、区内具有普遍关注的新闻,发表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短小精干的评论,给内蒙古的受众带来一阵别样的感觉,使新闻评论更加贴近受众,贴近生活。

以下就《雷阵语》的节目语态创新进行粗浅的分析,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视角平民化

所谓“平民化”,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即便是高端节目,宏大议题,也要找到平民化的视角和切入点,拉近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说教式的传播意见性信息。二是,尽量选择平民化的议题,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关注受众身边的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发表观点见解,进而达到大众传播广泛教化的功能。《雷阵语》的选题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小情,使观众一下就能找到共鸣。

比如2013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如何在最难就业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目中不是以一个过来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们进行说教,而是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怎样调整好心态做了充分地评述。节目播出后,很多学生和我们互动,说了他们的感受。由此看,只要说到受众的心坎里,他们就会认可。

二、言论个性化

对节目进行准确定位,让形式、内容和主持人形象都跟着定位走,凸显个性。《雷阵语》节目口号是“白天不做亏心事,晚上不怕雷阵语”,节目言论突出,也就是注意区别于其他评论类节目,形成自己的言论立场,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思考。比如,我们2012年11月21日播出的节目中,有一条新闻是:“包头两个车主因为抢车位大打出手”。如果按照惯例,肯定是指责两个车主做得不对等等,而我们是这样评的:“看来以后少林寺得办个驾校,车开得好不好无所谓,这功夫一定得好才能上路啊!”我们在处理类似新闻的评论都要突破惯性思维,寻找既幽默又留有思考的点来评,在电视媒体上传播意见性信息,言论突出,角度独特,绝对是取胜之道。

三、元素娱乐化

几乎可以说:不娱乐,无所谓“脱口秀”。其实,从基本的要求来说,所谓“娱乐”,就是一定要让听众感到“好玩”、“有趣”,否则,闷闷的讲述谁还会听下去呢?《雷阵语》的节目内容中,可谓除了新闻本身外,还善于融合小品、相声、电影片段、电视剧片段、音乐、甚至戏曲等各种艺术特色的形式,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这样做,让新闻脱口秀在笑谈时事方面增加了可能,让人看到了电视脱口秀节目发展的某些新的空间,丰富了电视脱口秀的选题和样式。

四、教育受众

人们——包括很多主持人会问:主持人有什么资格教育听众呢?主持人教育听众的资格姑且不说,但广播应有教育公众的职责。

一位美国广播资深人士说过,听众有两类:一类是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接受主持人的鼓舞,并且追随主持人的思想;另一类,是更好的听众,他们在听过主持人的节目后,会自己去思考。替观众思考,启发观众思考,这其实都是很强的教育意识。

五、话语表达多样化及互动性

《雷阵语》节目非常注重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例如通过对网上跟帖进行讨论,或者在节目中利用手机3G技术、电话连线、微博反馈等手段,让更多受众参与其中,使更多意见性信息得到呈现和交流,并延伸到电视以外的舆论场中。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的方式,让草根阶层的观点走上公共议题的舞台,构建公共话语平台,让观点的发表得到平衡。同时,又通过舆论引导,让偏激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修正。

六、主持人的个性

一个成功的脱口秀节目确实必须依赖主持人自身的一些条件,或者说天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麦金教授甚至认为,脱口秀节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有天赋的人。《雷阵语》节目主持人雷蒙,祖籍湖南,大学专业是火箭动力研究专业。理科出身的他,逻辑思维较强,做事说话条理性很好,再加上担当内蒙古电视台名牌栏目《百姓热线》的主持11年之久,话语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非常到位。总之,在《雷阵语》的创作过程中,雷蒙有以下特点:节目准备充分,有幽默感;有人格魅力(主要是指:观点鲜明、立场坚定、不模棱两可、不苟且);语言思维逻辑严谨;尊重并理解观众,能够为观众着想;与观众众平等相待,并与他们亲密交流;能掌握好节目的节奏,注意细节。

当下,新闻有自己的声音和态度是扩大地方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步骤。《雷阵语》的开播时间虽短,但其具备了言论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要素,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在不经意中迎合和契合了电视观众的时事娱乐消费,满足了电视观众更深层次的新闻信息需求。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此类节目的影响力,以打造出内蒙古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 篇4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 同样, 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进行解释分析, 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 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电视新闻评论是衡量电视台实力的一块试金石, 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据美国新闻界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 在电视新闻收视率方面一直独占鳌头的CNN, 开始落后于后起之秀FOX电视新闻网, 不仅如此, CNN流失的大部分观众都转向了FOX电视新闻网。以消息快捷、报道客观充分而著名的CNN何以被FOX超越呢?经过调查分析, FOX新闻网的取胜之道在于对需要观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加上适当的评价以引导观众,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被CNN斥为靠“分析消息”吃饭的FOX在市场竞争中挫败了靠“纯消息”吃饭的CNN。这意味着, “纯消息”满天飞的今天, 如何“分析消息”, 那就要看媒体有没有自己的高招了。在独家信息不存在的今天,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说什么”的确不重要了, “怎么说”正越来越重要。电视新闻走向评论化, 是媒体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精力集中在选秀和情感类的竞争上, 电视正日渐成为娱乐工具, 但随着电视观众日益走向成熟, 一味靠单纯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作为主菜的做法将使电视台陷入困境。虽然从技术手段上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 但从节目的生产上来说, 除央视和少数省级卫视以外, 大多数省级电视台打造精品节目、品牌栏目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而能否拥有自己的电视品牌, 是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作为省级卫视, 贵州电视台应该有自己的新闻评论品牌, 在众多的声音中应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就功用而言, 电视新闻评论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在强化官方意识形态宣传的有效性、疏导社会群体的不满情绪、凝聚不同利益团体的共识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 批评报道的正面效应正日渐受到重视, 不再被简单视为对党的权威和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挑衅, 而恰恰是对这一权威强有力的维护。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收视对象是普通老百姓, 在社会转型期, 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某些不公非常关注, 对以批评曝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新闻评论更是信赖, 让他们觉得有一个说话的地方, 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同时, 在电视传媒的企业化转型过程中, 作为营利机构, 收视率被奉为第一准则, 商业因素的过分侵入, 或多或少地损害了电视传媒的权威性, 而新闻评论节目的存在, 对电视媒体的权威而言是一种重树。

贵州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

贵州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端, 从《透视镜》、《今晚十点半》、《第三视线》、《旋风报道》, 直至2006年停播的《今日视点》, 这些电视新闻评论曾经都为树立贵州电视台的品牌和权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客观来看, 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栏目在发展中, 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 星星之火始终汇不成燎原之势。因此, 新闻评论要成为本台的支柱和品牌也就无从谈起, 其应有的对媒体本身发展的贡献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起起落落之中。反观别的电视媒体, 则另有一番景象。从全国范围来看, 电视新闻评论是拉动电视整体改革的先锋。中央电视台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 直到今天的《新闻1+1》, 可以说, 从栏目发展到整个新闻频道, 无一不是电视新闻评论催生出来的, 就在这个过程中, 央视的大台形象得到了塑造和强化。

自从2006年贵州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电视评论类节目《今日视点》改版为法制类节目后, 新闻评论节目化整为零, 散见于不多的新闻节目中, 而且回归到重报道轻评论的传统上。

回顾过去《今日视点》的得失, 对贵州电视台今后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信息渠道多元化和受众群体不断被细分, 电视节目的生产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观众需求与时俱进, 而栏目的基本模式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观众难免出现审美疲劳。栏目和节目在舆论导向、适应受众需求和市场要求三方面出现了卡壳, 主要表现在:

1.栏目运行多年来, 栏目结构和节目样式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节目形态比较单一。而观众的结构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媒介竞争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受众需求在变、环境在变, 而节目本身缺乏相应的变化, 事实上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普遍存在的硬伤。

2.节目内容和形式单一。内容的单一使选题过于集中于以揭露曝光为主, 而在现实的环境下, 许多题材无法做更深入的采访报道。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大, 其他媒体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就显得技不如人, 时间长了还会使观众产生新闻评论的功能就只是揭露和批评的感觉, 节目选题不能关注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此为其一。再者形式的单一使节目的表现过于严肃而缺乏亲和力, 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使节目和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结果是主持人不能形成个性, 最终导致栏目个性的缺失。

3.节目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长期以来, 《今日视点》对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这是栏目的软肋。一件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 《今日视点》往往要在几天以后才出来, 制作周期过长。在新闻的发布和对背景的分析上都比报纸晚, 节目应有的冲击力和公共舆论的积聚就这样在缓慢的节奏中被消解和弱化掉了。传播学要求, 媒体要“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 来形成公共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 《今日视点》中的“今日”只是节目生产者认为的“今日”, 而非受众认可的“今日”, 因为很多题材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是昨日、前日甚至是往日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路

评论一度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专利, 而央视如今在《新闻联播》里也建立了评论员机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在所有的全天直播的新闻节目里随时切入新闻评论员的访谈。

新闻评论节目对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效果正日益显现, 但开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不能单凭主观意志, 也不能完全单纯依照观众的口味和市场需求。媒体的政治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了解大多数观众需求的同时, 应当努力把握不同层次的观众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 所以, 要注意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弘扬主旋律和群众喜闻乐见结合起来;宣传与服务并重, 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控制和引领。在这场舆论制高点的争夺战中, 评论员正日渐成为意见领袖, 因此,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 既是媒体市场竞争的需求、观众的需求, 更是国家舆论引导能力的战略需求。

对贵州电视台而言, 要重振新闻评论的雄风, 关键就是引入新闻评论员, 解决“谁来说”的问题, 光靠传统的衣帽光鲜唇红齿白的主持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试想假如凤凰卫视没有了曹景行、央视没有了白岩松, 他们原来主持的节目又有谁会去关注呢?

新闻评论员分为媒体型评论员和专业型评论员。曹景行和白岩松都属于媒体型评论员, 为军事迷耳熟能详的张召忠则属于专业型评论员。评论员从哪里来, 来源有二:专业型评论员面向社会征集;媒体型评论员要靠自己培养, 可为资深的记者和主持人提供一个上升空间。

评论员通过自己的眼光来选择和解读当天大事、要事、贴心事、有趣事, 努力延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小新闻、大背景、细评说、有个性。以小新闻为由头, 找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平衡点,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舆论氛围, 成为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 使评论作为一种精神渗透在电视媒介中并使之大众化。

试论电视新闻评论的规律与特点 篇5

而起步较晚的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受声画并茂这一特殊传媒手段的牵制,比之报纸的评论便显得不够强烈,其传播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

尽管如此,中国电视依然不放弃对评论节目的探索与追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自1994年4月推出《焦点访谈》节目至今,近15年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评论新路子,使中国电视评论节目有了实质性的飞跃。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回过头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规律与特点了。

一.优化选题是搞好评论的基础

评论是一种重要而难度较大的宣传形式,因此,它需要编辑记者把握选题,即: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与中心工作以及在改革开放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精心筛选题材、全方位提炼主题、找准切入点,因为这是评论节目能否在观众中产生较好效应的第一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虽不能说它所评述的题目100%都是准的、好的,但起码90%的题目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有的还在观众中形成了经久不息,街头巷议的传播效果。它的选题范围包括经济现象、社会问题、国际风云、环球教育、法制楼市等等,其题材之广泛,提炼之精确,表达之透彻,评论之精辟足见采编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把握好电视评论的分寸与特点

就内容而言,能够进入电视评论的,多半是属于值得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也多半需要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即相对的理论色彩。但理论色彩过浓重又无法体现电视是以画面说话的特色。这里有一个淡化理论色彩,突出电视色彩的分寸问题。

《焦点访谈》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本来许多都是理论味儿很浓的话题,但却往往把一些深奥的道理通过被采访者的话说出来,这样,深奥的理论因变得通俗易懂而观众所接受。

此外,对所涉及的内容也需要一个总的范围和尺度。《焦点访谈》有四句片头话“时事追逐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论”。它既是对电视评论节目所涉及内容的一种概括,又是对评论节目内涵的一种要求,当把它用在具体内容评述的时候,无论一事一议,还是追逐挖掘,都需要记者以敏锐透彻的观察力与峰芒犀利的观点去立意,更需要记者以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批判。应该说,这种分寸感,是检验记者综合素质的一把尺子,而其间的让事实说话,用当事人的访谈观点去增加评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则是较稳妥的电视评论方式。在《焦点访谈》中我们没有看到主持人的夸夸其谈与过多的引经剧典,也没有记者先入为主与唯我独尊。他们在采访中以遵循的纪实性与现场感,以及记者画龙点睛的评论和夹叙夹议的设置,有意无意地观众由一个浅湿的话题引向深入的思考。这种给观众以信服感的适度应该说是电视评论的最佳分寸,也是在实践中能够遵循的一种规律与特点。

三.处理好画面调用与解说思辨的关系

不同于纸质传媒的电视评论,阐明论点论据的方式,仅靠文字解说是不够的,它必须辅之以具有强烈冲击力与说服力的画面内容和同期效果。这正是电视评论的一大特点。电视评论与其他媒体评论一样要富有哲理性、思辨性等抽象色彩的内容。而这些内涵又往往给电视画面的表现增添了难度。怎么处理好两者互为互利的关系,这便向采编者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

在《焦点访谈》里,我们通常看到是这样处理的:当主持人提出所访谈的主要议题时,接着便是一段说服力极强的画面内容或同期采访,遇到需要强化或引导的时候,主持人便入画谈论自己的观点,再不就请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直抒见解,从而使画面内容、同期采访、主持人或记者议论融为一体,互为作用。当然,达到这一效果并不容易,它需要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的综合调用,有时还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如使用高倍率摄像机、无限话筒、甚至需要乔装“偷拍”。

四.访谈与论点论据

好的评论,在人们通常认识中,是一种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的体裁。在电视评论中,虽然无法在文字解说中找到明显的论点论据,但在整个构思与采制中,却可以循到政论的表达规律。

从《焦点访谈》的一般结构与特点来看,记者议论部分多半正是那期节目的论点部分,而记者同期采访,即被访者的答复、解释、论证,往往正是这期节目的论据部分。比如,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结构:针对一个题目,记者在屏幕前以设问、启发、引导等方式,把论点摆出来,然后通过现场拍摄到画面内容或同期采访展示出一个又一个论据。关键论点部分,记者还会评议一番,概括一下,直到把所要阐述的问题一一解释清楚。这种逐一解剖逐一论证,并穿插画面与口头议论并举的形式,与报纸常用的“记者述评”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正是电视评论集众家之长,扬独家优势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可操作性甚强的评论方式,这种评论还可以超出报纸、广播“系列评论”的局限,搞一些跟踪的连续评论,分集、分批阐述自己的观点。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 篇6

一、微博时代凸显央视“立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 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 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

同时, 梁建增对电视评论的作用也做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新闻报道而没有新闻评论, 就不能称其为一家体制完备的电视台;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海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独家深刻的新闻评论, 就不能成为一家有重大影响力的电视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人们对此形成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 面对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 人们更需要听到媒体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 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 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 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 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 (1)

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 微博的快速生长已经明显地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 民间舆论通过微博有了更多的发声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微博的快速传播和巨大的影响, 让人无法轻视和回避。传统媒体, 无论报纸还是电视、广播, 面对民间微博的快速成长, 主要就是拼两个“场”:现场和立场。微博虽然能反映新闻现场, 但只是碎片化的拼接, 还需要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的介入, 来展现更完整的现场, 和现场背后更深层的关联。微博上的立场和态度更是庞杂, 更需要传统媒体拿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 理性引导舆论的发展。

《新闻联播》很早就引入了短评、述评等评论模式, 这些评论由央视新闻中心联播编辑部的评论组负责撰写, 由联播的主播进行播报, 但还从未出现过“直播连线特约评论员”的方式。央视新闻中心的评论员队伍是从2009年起开始建立的, 近四年来, “直播连线评论”已经在一套、新闻频道、四套的日常新闻和重大报道中成为常态。随着“走基层”报道常态化地进入新闻联播, 十八大之后, 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项规定”后, 新闻联播又整体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调整不同题材之间的结构, 民生新闻比例大大加重。二是整个语态的变化, 主播们语速加快, 语态轻快活泼, 更加生动和接地气。三是加强新闻联播的评论内容, 在原有做法外, 增加了直接连线特约评论员这种模式。随着文字评论和直播评论员的先后进入, 直播评论员点评将常态化, 新闻联播开始体现出更多的“央视立场”。

二、顺应潮流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 (2) 电视新闻评论主要有两大节目形态, 一是新闻述评, 二是新闻类的谈话节目。

新闻述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 它采用述与评相融合的方式, 根据题材内容决定述与评的比例。节目中记者以现场报道身份向观众讲述亲身感受, 主持人多以评论者的身份进行评述, 着重展示主持人、记者、群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或者专家、群众对事物的评论, 《焦点访谈》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形态。新闻谈话类节目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代表, 由主持人提问和评论员分析向观众传递多元化的深层观点, 对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时事开讲》是一个以评论时政新闻为内容的谈话节目, 是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之后,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创新, 出现了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的读报类评论节目, 主持人收集当天的重要新闻, 对不同的报章新闻进行同题对比, 提供相关评论, 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央视的《新闻1+1》, 即一位主持人、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 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形式, 选题分为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三大类。主持人是董倩, 白岩松转型成为新闻观察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视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而此次央视新闻联播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也是顺应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 即电视新闻不仅要提供现象, 不仅仅是报道现象, 更对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评论, 抓住问题, 剖析问题, 通过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 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三、时空连线聚焦重大题材

央视电视新闻评论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评论员直接坐在主播台上, 和主播面对面谈话;二是双视窗连线, 评论员在另一评论台上对着摄像机做评论。两种方式各有所长, 也各有局限。与主播面对面谈话的方式, 交流互动感很强, 适合时间比较充分的情况, 难点是不容易控制时长, 节目节奏相对较慢。双视窗连线的方式, 节目节奏比较快, 干脆利落, 时长更易控制, 难点是与主播交流感相对较弱。这两种方式都符合目前国际新闻界主流大台普遍采用的方式, 根据节目特点和需求交替使用。众所周知, 《新闻联播》对节奏和时长的控制非常严格, 因此, 特约评论员评论首选双视窗时空连线的方式。

在新闻联播连线评论题材的选择上, 首任特约评论员杨禹认为, (一) 是评论的题材更体现重大性。《新闻联播》新闻本身就具有重大性, 需要配评论的, 要么是重大时政, 要么是有全社会高关注度的热点新闻。比如1月23日, 杨禹就近期社会集中关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进行了直播评论, 认为刹住浪费之风, 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1月25日, 杨禹第二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就农民工欠薪事件作出评论。这两次的题材都体现了这点。

(二) 是《新闻联播》评论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新闻联播》寸秒寸金, 之前无论新闻片子还是主播播报, 都有稿子, 可以准确控制时长。两次连线, 杨禹都是无稿直播, 控制评论时长的压力远远大于日常评论。

(三) 是题材与时长的双重特殊要求之下, 实际上给评论内容、表达都带来了新要求。因为《新闻联播》评论的重大性, 评论员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具体表达, 都会要求更鲜明、精准、得体。因为有限的两分钟时间, 表达要求更简洁、直白, 没有绕弯子、做铺陈的余地, 语言也要平实、生动、自然。 (3)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效果是显著的, 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今年《新闻联播》改动相当大, 口语化播报、评论员机制、多视窗的直播信号引进、记者的现场连线, 这对精确到秒的《新闻联播》实属不易;还有网友留言:我觉得《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的环节很好, 有助于我们了解热点, 学会分析问题。从来自受众的反映来看,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四、地方电视台进军评论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 传统平面媒体, 如报纸很早就加入到了新闻评论的争夺战之中, 除了传统的社论、编者按, 短评之外, 一大批主流都市报如《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年前就开办了评论专版, 每天对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以观点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以争夺读者, 争夺市场。而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新华社的《新华时评》等更是代表本媒体形象的专门评论栏目。

面对这种态势, “评论强台”, 成为很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重新考虑的一个课题。全国各大地方电视台纷纷创办新形态的电视评论节目, 积极探索进军电视新闻评论领域的新尝试。贵州卫视创办由龙永图担任嘉宾主持的《论道》、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创办的高端评论节目《聚焦中国》以及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等评论节目, 异彩纷呈地出现在人们视线里, 这些节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借力权威机构

借力权威机构、权威媒体, 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提升电视评论节目权威性的惯用手法。2010年5月, 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直属的外宣机构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推出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 定位高端收视人群, 关注当下民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 结合新闻时事, 依托国新办和各大部委发布会, 广邀各大部委办领导或国内各领域权威专家, 对国家最新发布的重大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度解读, 通过广东卫视同时向国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东方卫视也与新华社联合制作了一档新闻专题节目, 以主持人与港台特邀嘉宾互动讨论的形式, 配合新闻背景资料、短片介绍, 深度解析台湾与香港时事热点事件。辽宁卫视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共同打造了高端电视评论栏目《评辩天下》。

权威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具有遍及全球的新闻触角与接近决策层的广阔视野, 《瞭望》系列周刊具有高端权威的视角与长期的深度报道业务传统, 这些都是节目制作、运行、推广过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4) 把这些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电视化加工, 推出权威而有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 是很多卫视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共同思路。

(二) 激发草根力量

和与权威新闻机构联合不同, 一些地方电视台从开创之初就尝试着打破传统固化的传播模式, 引入网络与电视的互动融合, 着力发掘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公众评论员, 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高端精英语境转向大众语境, 以引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新环境。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 积极引导公众深度参与, 使得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交流, 这种节目模式使栏目迅速拥有了大量高质量的草根意见资源。目前, 来自全国30个省主要城市的500多名网络博主、时评人成为其公众评论员。在《新闻深一度》每日选题初选后, 栏目组会利用博客和微博进行预告, 并建立专题讨论的QQ群, 在网络上, 主创人员与报名的公众评论员们通过充分沟通, 探讨新闻的可挖掘性、受众的关注度, 为栏目组确立选题、整合信息、挖掘角度提供重要参考。使节目内容更接地气, 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宽敞的思想空间, 充分体现了普通公民的新闻评论话语权。 (5)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电视新闻评论日益常态化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比如一些评论者对所评论领域内的基本常识、客观规律掌握不够, 评论空洞无物, 或不切实际;片面迎合一些社会极端言论或网络极端情绪, 导致情绪化判断和极端化表达等, 这就要求电视评论员对评论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了解现实, 具有大局意识, 在评论中做到不迎合、不偏执、不卖弄, 兼具理性、建设性、均衡性, 只有这样的电视评论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认为, 《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是微博时代央视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 此外, 本文还具体分析了《新闻联播》评论员连线评论的呈现方式和题材选择, 最后对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联播,直播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发展

注释

1 梁建增、王玮:《透过现象说本质---从“央视论坛”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载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媒介研究》2004.7

2 于松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探析---以央视和凤凰卫视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为例》, 《中国电视》2008年1期

3 相关资料整理自《新闻联播首次引入评论员杨禹:连线均无稿直播》, 《北京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

4 邱江:《电视评论:观点时代的价值体现》, 《新闻战线》, 2012年1期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 篇7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人, 不妨逆向思维:传统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契机发扬自我优势进行突围?受众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的浸润下成为信息传递、发布、制作的积极参与者, 但在海量信息面前, 受众开始茫然、难辨真假。网络新闻的自主性与信息散碎的特点, 给电视评论留下了发展空间。“众声喧哗更需要意见领袖”, 比起网络媒体, 电视仍是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被社会和受众赋予更高的期待。

1. 定位精准化。

培养互联网思维, 重视大数据作用。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介大战中抢占先机, 定位是否明晰相当重要。明确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核心受众群, 是拓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关键一环。电视媒体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市场调查, 分时段对受众定位, 比如晚间针对精英人群设计高端话题, 收视高峰时段针对普通百姓反映草根心声。

2. 取长补短, 精炼优势。

新旧媒体进行深度融合, 拓宽观众参与渠道。《新闻夜宴》2010年的改版, 在设计上突出了与微博的结合, 并且i Pad在主持人和首席记者的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此举体现了电视节目与网络平台的互动, 代表着三网融合的方向, 但当时的融合, 形式大于内容。2012年的改版, 进一步增加了新媒体的互动手段, 不仅在节目里有微博网友的互动, 还利用江苏网络台开发的客户端“乐享电视”与网友实时互动。

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是一档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栏目组海选网络公众评论员, 通过电脑摄像头现场连线的四位场外网络评论员, 使观众由沙发走进电视参加评论。

在这方面走在前头的是央视。目前, 央视正大力加强全媒体互动策略, 实现台网一体的采编。按照“两个舆论场并重、多渠道传播并举”的思路, 央视将对“央视新闻”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个平台的内容进行产品化梳理整合, 在央视网端建立内容数据共享系统, 实现内容多平台分发。央视新闻中心正在筹建网络新闻编辑部, 央视网第一批派驻人员已入驻新闻中心, 参与重大报道策划、新闻客户端内容制作和发布。

3. 团队精英化。

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节目靠人做, 新闻靠人评。新闻评论从策划、实施到维护,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意。传统媒体要打破过去用人制度的弊端, 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外, 对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能够驾驭各种话题, 还得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其个人魅力具有无可替代的广告效应。远的有国外CBS《60分钟》的迈克·华莱士, 近的有曾在江苏城市频道主持《孟非读报》的孟非。重视专家智库的积累, 专家作为嘉宾上节目, 还可参与节目方案的讨论, 作为团队的外延。

4. 评论精品化。

浅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征 篇8

一、节目的传统结构模式

提要、引导式主持, 新闻主体, 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四部曲”, 这种模式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 延续了多年, 由此, 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也就是这种模式, 但是, 随着观众的多样化发展, 对资讯需求的变化, 观众不只是简单的获取新闻信息, 更多的关注新闻背后的一些信息, 这就凸显出了这种结构模式的不足。传统“四段式”结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

以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为例,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具有新闻评论与电视传播方式、体育运动本身相结合的特点, 专业化较强。除了具有一般新闻评论所具有的新闻性、政治性、科学性等共同特点外, 还有如下特征:

(一) 综合性与针对性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针对新近发生的体育事件、受众和体育迷所关注的人和事展开评论。它以最新发生的体坛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为话题, 提供更多的背景, 分析及探讨体育事件和人物的发展走向及其影响, 剖析体育新闻事件的内涵。评论的针对性也是此类栏目专业化程度高的表现。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对体育相关事件进行的分析及评述, 体现了既要遵循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 又要将体育运动及体育有关的事情用新闻评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电视元素、新闻评论、体育内容的高度综合, 才能做到水乳交融, 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 娱乐性与引导性

体育是力与美的欣赏和享受, 体育明星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电视体育节目在为受众提供娱乐、满足受众欣赏要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不应该仅仅是板着面孔刻板的说教, 而应以犀利、幽默、趣味、生动、活泼甚至煽情见长。随着我国体育商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体育界出现了种种不符合体育道德和精神、违背体育发展规律的“异化”现象,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肩负着宣扬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 引导舆论、改变错误观念的重任。

(三) 广泛性与个性化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对新近出现的, 为多数受众所关注和关心的热点体育事件、人物和体育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 透过现象抓本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也大为提高。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以体育运动为依托, 虽然专业化程度较高, 但其受众范围极为广泛, 包含了各年龄段、各种学历、各类职业、各种阶层的人。同时, 体育节目作为一种有着明确潜在观众的节目, 就必须体现其个性化内容, 满足这一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如何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观众认可度

(一) 强化节目个性化, 加强针对性

要在激烈的体育新闻大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强化个性。国际体坛、风起云涌, 各大赛事连绵不断,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个性评论, 需要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人员认真对待。首先, 信息的适时性和选题的个性化。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筛选信息的针对性首先表现在:它一般以新近发生和出现的体育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为评论对象, 恰到好处地把握评论的时间, 使受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从而有利于评论深度的开掘。例如, 中国代表团雅典奥运载誉归来, 大大小小的庆功会排满了日程, 这符合国人有功则庆的心理, 但对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调整不利。其次, 信息的针对性。加强体育电视新闻评论筛选信息的针对性还表现在:评论员要根据受众不同的地域、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 运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和方法技巧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

(二) 重视人才培养, 形成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关键取决于人, 取决于制片人、主持人和编辑记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评论员作为电视评论性节目构成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他们以整个栏目的形象出现。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由于其栏目的综合性、专业性强, 需要既能够熟练运用电视传播技巧, 又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且对体育和社会有深刻见解的专家来做评论员。一个好的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员不仅仅能够评论相关的体育新闻、体坛热点人物和事件, 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事情的真相, 还应引导受众合理地进行信息选择和消费, 带给受众新的思维方式和解读模式, 引导受众进行情感的合理宣泄。首先, 要善于开发评论员的特殊潜质。体育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评论员, 首先是一个信息的传播速度者, 培养评论员的“核心价值”。

(三) 调整节目举办方式, 加强节目互动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多为一个评论员就当前体育事件和人物来发表意见和看法, 虽然其中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但长时间一个人坐在屏幕前进行评论, 缺乏互动, 未免让受众有栏目僵化和新鲜度降低之感, 而这正是电视栏目核心受众流失的前兆。体育界和电视传播技术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电视栏目也应该适时而变, 顺时发展, 满足受众的需求。例如, 将一人评论变为多人评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个性风格、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的评论员组成评论组, 小组设一个主评, 起定基调的作用。每个评论员至少在某个体育领域是专家, 代表一定数量的核心受众群, 每次评论时轮流或由不同的评论员组成搭档进行评论。

参考文献

[1]张鹏.新闻编辑模式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08.

[2]王伟.论新世纪初的体育新闻特征[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实践 篇9

一、结构创新:电视新闻杂志

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结构具有一种使整体超越个体之和的意义。陈氓曾说:“利用结构的力量来深化主题。这是我们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通天下》选用了电视新闻杂志的结构, 打破了固有的电视新闻模式, 融合了电视与杂志媒体的传播优势, 形成了电视新闻杂志化这一全新的节目形态。

1.选准头条, 先声夺人。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节目头条,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头条决定着受众是否会继续收视行为。

2015年3月24日, 北京时间17:39, 德国一客机在法国南部坠毁。当天《通天下》临时调整节目编排, 将飞机坠毁事件列为头条播出, 在同时间段的晚间新闻中, 抢占了时效, 并在节目直播一小时内, 不间断地插入坠机的最新进展, 做到新闻实时播出。《通天下》头条还适当打开视角, 关注多样化的题材。2015年1月21日的节目头条是《上海公布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2015年1月25日的头条是《9句话解读养老金改革到底和你有啥关系》, 以差异化的内容与其他新闻节目进行竞争, 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选择。

2.掌握节奏, 张弛有度。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节奏的掌控对整期节目起着重要作用。

《通天下》除了“头条”板块外, 还有“今天”、“追踪”、“聚焦”、“链接”等板块。对今天发生, 观众关注的新闻, 及时快速地切中要点, 进行整合报道, 做出分析和评论, 把错综复杂的关系, 抽丝剥茧, 旁征博引, 点出问题的实质, 让观众洞察事件的内幕和真相。“视点”板块, 集中关注争议类话题, 主持人与评论员说新闻、评新闻。这里的“说”是对新闻信息的谈论及其扩展讨论, 使评论更具现场感, 不再受原有空间的局限。“身边”、“国内”、“国际”板块, 视线从江苏投射到全国范围, 乃至全世界, 当天热点新闻尽收眼底。

通过对各个板块的编排, 使整档节目不断产生兴奋点, 制造新闻播报的高潮, 充分调动受众情绪。

二、语态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孙玉胜曾说:“在过去的新闻语态中, 好像只有把新闻写得不像平时说话, 才会给读者以权威感”, 现在则需要“尝试一种新的语态, 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 而这“不仅仅是改变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文风, 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其特有的电视语言吸引观众, 而这些改变必须从转变语态开始”。

1.两位主持人说新闻。传统的新闻节目, 都是由主持人读记者事先写好的口导内容, 而《通天下》则通过两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 引出节目内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条新闻《监拍老人为争抢座位激烈互殴》, 当时男主持人对女主持人说:“下面要看到的这条新闻有些尴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说到:“哦?什么样尴尬的新闻呢?”男主持人揭开谜底:“都说这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特别没教养, 但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后, 两位60多岁的老人却因为抢座打了起来。”在两位主持人一唱一和的聊天中, 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闻。主持人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 顺应了当前话语类节目流行的趋势, 迎合了当今观众的需求。观众在收看节目时, 仿佛身处一种聊天的状态。

两位主持人不仅以说的方式引出新闻, 还以说的方式对新闻发表评论。2015年3月22日有一条新闻《河北一官员上班卧床接访》, 男主持人先说:“群众来办事, 作为官员, 在办公桌前坐好, 掏出笔记本, 做好记录, 根据诉求做好解释, 这是最起码的流程了。而这位负责人居然在长达14分钟的接访过程中躺着就把工作完成, 也难怪会让群众产生‘难道上访群众就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么?’这样的质疑。”接着女主持人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有权不可任性’, 而这‘卧床接访’不就是对‘权力任性’的生动注解吗?对这样的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 必须用响亮的耳光打醒, 权力是用来服务的, 不是用来‘任性’的。”这样的评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当主持人与观众观点一致时, 就像观众在发表意见, 而观点不一致时, 又像是对方在与自己争论。在这种虚拟的聊天过程中, 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 主持人说新闻, 这种看似平淡的节目形式, 成了《通天下》这档评论节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语言, 个性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时是电视节目中的杂文, 尤其是在面对丑陋和黑暗时, 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如匕首般犀利, 才能触动人心, 警醒世人。

《通天下》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 不打官腔, 不模糊概念, 不笼统不敷衍, 这些特质仅从节目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显“偶像道德危机”!》、《无良保姆虐婴不能止于道德谴责》……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题在《通天下》中有很多。节目通过标题表达立场, 犀利泼辣。发问、追问、质疑、愤怒, 这些都是节目的常态表达。

在一条《官方推标准广场舞被指“任性”》的新闻中, 主持人说:“广场舞国标可不是个小事啊, 这可是关系到全国亿万大妈们的头等大事啊!你看, 网友们的问题铺天盖地地跟着来了:有人说《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舞曲早已是大妈们跳熟的舞, 非逼着她们改动作, 大妈们能乐意吗?况且, 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 还用得着推广吗?同时, 广场舞经常举办‘舞会赛事’, 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样, 难道按动作整齐度来评判吗?哎呀妈呀, 网友问题可真多, 我总结了一下, 汇成一句话就是广场舞到底需要国标吗?”《通天下》中诸多无官腔而有血性的评论, 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感情距离, 节目愤怒着观众的愤怒, 痛苦着观众的痛苦, 快乐着观众的快乐, 感染力强。

有时, 评论员一些个性表达既犀利又真实。2015年3月21日的节目中, 在评论“滴滴快的专车再‘发力’, 出租车行业‘狼真的来了’?”的话题时, 特约评论员惠天博士说道:“改革是必须的。动手是要慎重的。改变利益格局, 从来就得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当然不相信哪天会来神仙帮我们搬走大山, 但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基本规律。”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 它起到了灯塔般的导向作用。电视评论员的价值有可能超过新闻报道, 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

在电视评论节目中, 选好时事评论员至关重要。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南京党校教授惠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南京名嘴言亮……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通天下》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 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 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特色决定了评论节目特色。

三、传播模式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 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 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 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 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表达, 才能突出视听效果。

《通天下》作为一档晚间档的创新节目, 新颖处不仅在于其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 以及评论语态的不断突破, 还在于其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 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 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论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特征及功能 篇10

关键词: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1-01

信息传递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不仅包含了对事实的传播,也包含了意见传播、观念和思想的交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博客体育新闻评论依靠其便捷简易的操作以及多媒体传播路径等特点,使博客体育新闻评论在特征和功能方面展示出了不同于其他体育新闻评论形式的特征。

一、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特征

依据“共性寓于个性,个性体现共性”的哲学观点,本研究将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特征分为一般特征和内在特征。

(一)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一般特征。

1.真实性。体育新闻评论是围绕体育事实或问题进行观点表达。由于新闻生产的第一准则是真实性,就要求人们在对体育现象、事件或者问题进行评论时,要首先确认事件是否真实可靠,只有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新闻报道和评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2.新闻性。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用户在接受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在博客平台进行体育新闻评论时所选新闻事实、立题角度和论点在坚守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寻求新闻价值较高的事件进行立论发言,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点击和关注。

3.论理性和逻辑性。在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体育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体育新闻事实理智、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因此,在撰写评论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文章语言的逻辑性,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为以理服人奠定语言基础。

(二)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个性特征。

拉斯韦尔在“5W”传播模式中的将传播过程中的要素分为了传播者、信息(内容)、媒介(方式)、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五种。本研究根据五要素将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个性特征分点如下:

1.就传播者层面而言。体育博客在互联网的支撑下使新闻评论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评论人员由起初固定的职业评论员转化为广大用户群体;评论内容由起初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变为相对自由、民主的言论。

2.就传播内容而言。博客在信息采集、发布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突破。首先,在信息采集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消息以及与之相关信息用于体育新闻评论的撰写;其次,体育博客为体育新闻评论言语的多元化提供方便,在博客平台上评论的发起者不再局限于少数媒体;最后,体育博客中的观点多数是由使用者原创,受外界干扰较小。

3.就传播方式而言。体育博客以网络为载体,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得以继承和发扬。首先,博客体育新闻评论不受出版限制,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基本可以实现体育评论与新闻同步进行,具有便捷即时性的特点;其次,体育博客较低的使用门槛使得民众得以参与新闻评论,使得传播形式平民自由化得以实现;最后,虚拟数据空间为体育博客的信息发布提供了便利,使人们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减少了繁琐的审阅和投递程序,让文章发布更加便捷自由。

4.就受众群体而言。首先,体育博客打破了传统的受众关系,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消息和观点的局面,形成了平等交互的角色关系;其次,使体育爱好者的话语权得到实现,用户的个性和自主性在体育博客中可以展现地淋漓尽致。

5.就传播效果而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博客平台以其多媒体的传播优势和便捷易操作的使用方式,使得由于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活动方式跨越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大类传播范畴。用户们可以通过体育博客平台获取各个渠道汇聚而来的最新消息并发表相关评论或评论他人观点,通过评论和相互交流,潜移默化地使受众接受一些讯息,以便于引导体育新闻评论层面的社会舆论,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博客体育新闻评论的功能的分析

(一)传播体育信息,深化体育报道内容。

体育新闻评论的展开是以体育事实为基础。博客体育新闻评论利用其多媒体的传播优势能够使体育新闻报道和体育新闻评论同步进行。通过引用新闻事实,发表理性评论来揭示体育新闻事实的本质信息,帮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体育新闻动态,为受众提供更接近事实本质的信息。

(二)反馈受众意见,引导体育舆论。

体育博客凭借其自主性、便捷性等使用特点,使用户可以在博客平台上针对体育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对体育传播受众的意见信息形成有效反馈机制,更好地反映出大众普遍关心、感兴趣的问题。

同时,体育博客还可以帮助媒体引导“口头舆论场”。网络媒介使受众的知情权得到最大限度提升,受众通过博客平台使得自身话语权得到实现,在此基础上,受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看法。只有让受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受众才有可能去听取别人包括媒体的意见,传播媒介才能知道受众在想什么、怎么想,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引导舆论。

(三)推动强化舆论监督。

博客体育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舆论监督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作用,突破了由传统媒体职业评论员“代替”群众发声的弊端。体育博客通过高度自由化和个性化、直接的意见、鲜明的态度,突破了存在传统媒体之中的种种“禁制”,比传统体育新闻评论更能对体育界的丑陋现象做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四)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娱乐大众。

体育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大都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在表现形式上也从以往的单一形式转变为多媒体混合形式。同时,其内容更加重视评论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复合式的体育新闻评论形态使得体育新闻内容以不同角度、不同姿态展示在体育博客的评论文章之中,可以对大众产生适度娱乐的效果。

三、结束语

博客体育新闻评论在特征和功能方面不仅体现出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特征,更基于博客平台的特性赋予了体育新闻评论其独特的内涵,拓展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森林.马克思主义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20.

[2]白贵,肖雪.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8(04):114-118.

[3]齐亚宁.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对策[J],科教文汇,2007(09):223-224.

[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36-39.

[5]程雪峰.现代体育新闻评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4-40.

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篇11

一、电视新闻评论时代的到来

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开始, 直播已经成为电视报道重大事件的最基本手段, 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直播化的趋势下, 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时期, 社会充满了冲突, 这其中也包括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 电视的直播让受众接受到了最快速的信息。此外, 网络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 使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在这样的媒介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 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还是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的纪实性报道, 在时效上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 也容易导致新闻“脸谱化”。

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本质, 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觉和重视, 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才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 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可以发掘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 都有其共性的地方。但凡获得好评的电视新闻评论, 都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 从题材的选择上, 都是大众所关心的焦点话题。其次, 论据充分、详细, 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第三, 论证是有科学依据, 是严密的。以上三个, 仅仅是电视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 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个性, 应该更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 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焦点访谈”的出现, 可以说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 在“焦点访谈”出现之后, 全国各个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的节目形式, 也使新闻评论可以从一般的新闻采访中独立出来。但是纵观“焦点访谈”这几年的节目发展, 即使在“焦点访谈”发展的辉煌时期, 节目的重心也大多放在舆论监督的节目形态中, 更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 评论的色彩只体现在节目结尾处的主持人少许点评, 评论的部分相对薄弱, 形式也相对单调, 我个人觉得, “焦点访谈”更像是新闻专题。

近年来, 《新闻联播》增加了“本台评论”。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 纷纷通过相关新闻的串联编排, 加强新闻的背景链接等方式来强化媒体的观点, 并逐渐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后, 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闻事件、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述评, 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 也表达出一种观点。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 新时代的新闻评论节目, 应该加强时效性, 突出个性, 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报纸的新闻评论, 以文字的逻辑思维严密, 论证的科学性见长。电视新闻评论, 它的优势就在于声像俱备, 这种视觉上的感受, 就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 有自己应该突出的优势。电视新闻评论, 在论证的过程中, 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素材可以运用:记者出镜的现场、新闻事件的画面、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此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 越来越多的形式可以加强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 并直接参与到新闻现场的直播中, 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

这一两年, “新闻1+1”的兴起, 让我们看到了更符合时代特征和百姓需要的新闻评论, 也让电视新闻评论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新闻1+1”在发挥深度评论这一优势的同时, 用观察员独特的视域, 对新闻进行关联度、纵深度开发, 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决策、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从“新闻1+1”的报道中, 我们可以借鉴的是, 在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中, 好的新闻评论是可以拉开节目档次的。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 应有平民化的视角, 深度的观点。我们以“新闻1+1”7月25日播出的:《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为例。《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的新闻由头是温甬线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王勇平面对新闻媒体的发言。这是一个被无数媒体全程报道的新闻发言, 王勇平的言论也被媒体、网友反复讨论。电视评论, 又该如何再做自己的个性评论?《中国高铁:“重建信任!”》新闻的开头, 就是王勇平的同期声, 王勇平说, “我必须是坦诚地回答你们每一个问题, 请你们相信我, 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这样一段为大家所熟悉的新闻同期声, 就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评论由头, 应该说, 节目提取了整个言论中, 最核心的字眼。一下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白岩松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多次反问“你们相信吗?”, 对此, 白岩松评论说, “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 但是现在我不敢信, 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 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 要想真信, 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持人评论观点的提出带着情绪却又充满思考, 一下就抓住诉求的重点, 顺理成章引发后面的评论。

随后节目通过新闻连线, 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实时连线的做法, 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 弥补新闻评论时效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 使得事件的最新进展与新闻评论同处一个时间状态, 可以加深受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 深层次理解正在评论的新闻事件。整个节目之后, 是主持人结合新闻事件, 对王勇平的新闻发言进行逐句逐句的技术性分析, 提出质疑, 提出思考。这样的节目评论是非常具体的。你说一句, 我质疑一句, 提出疑问一句, 这样的评论, 没有跟风评论救援如何有力, 而是提出质疑, 提出思考, 既符合当时受众的一个情绪, 容易产生“确实如此, 应该如此”的共鸣, 也能更好地体现电视媒体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 媒体人应该引领受众进行更多正确的思考, 从而确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力。好的新闻评论, 终究还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 如何表现, 才能让大众认可。毕竟, 现在的受众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新闻评论, 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 如何才能立住脚, 达到传播的效果, 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性解读, 除了节目内容的有效串编, 更重要的, 必须在“人”上多做文章。《新闻1+1》中, 白岩松作为主持人, 也作为评论员, “白氏风格”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赢得了各界的赞许, 他的观点也成为《新闻1+1》的一个标志。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台, 都能有白岩松, 只能在节目的评论中, 加强分析的“技术含量”, 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一般说来, 电视新闻评论是由具体的人, 一般是评论员、专家、记者, 还有少量市民群众共同来完成。当然, 在这几者中, 评论员、专家所占比例应该更多些, 因为记者只是事件的报道者, 评论员、专家才能帮助受众解读新闻事件背后更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 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们思想的个性也才是真正体现出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这么多年来, 受众接触比较多的, 无论是香港凤凰台还是中央台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 评论员以及嘉宾的号召力都不可小觑。如香港凤凰卫视的事时评论员阮次山, 一个人可以担当起整个节目。因此, 评论员、专家, 需要长期的培养, 包括思维方式、语速、表现方式等, 让他们更加适应电视媒体声画俱备的这种传播模式。除此之外, 更多的应该是电视新闻评论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 并不参与前期的采访, 由于前期缺乏深入调查了解, 对节目核心表达的整体把握能力就差, 无法针对嘉宾的言论, 做出进一步的引导挖掘, 大多流于表面, 评论也就看起来平淡无奇, 不痛不痒, 没什么吸引力。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一方面新闻评论节目要加强前期的节目策划。对于一个被大多数媒体报道过的事件, 我们“评”什么, 从哪个角度来“评”, 这些都需要背后的记者团队是一个对社会有思考, 有正确价值观, 能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团队。只有团队的集体策划, 才能形成更开放的言论思维, 看得更远。“评”什么, 怎么“评”, 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是非判断, 更多的是综合审视, 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共性、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提出具体的深度解析、判断。另一方面, 透过现象看到更多的本质, 更多的问题, 更多的思考, 这需要记者和新闻评论员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有思考才能占领话语权的制高点。

在信息化时代, 我们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信息背后的价值分析。在海量的信息中, 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形成一档好的新闻评论节目很见功力。在新闻评论的发展道路上, 需要我们媒体人, 带着我们的新闻理想, 带着使命感、责任感进行更多的摸索。■

参考文献

[1]李法宝,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1]李法宝,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

[2]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2]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下一篇:油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