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2024-06-09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共8篇)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1

美国福克斯新闻:金牌标准。金牌是你在当地电视转播奥运会中能听到的最重要的事, CCTV转播了整个颁奖仪式, 解说员详细地介绍了菲尔普斯的成就, 很明显他们很钦佩这个游泳选手。中国以其出口而闻名, 但不久也会以金牌而闻名。中国作为运动强国出现不容忽视。奥运会第一天, 女子举重选手陈燮霞赢得了东道主国的第一枚金牌, 在接下来的四天, 中国举重选手又赢了五次。到星期三, 中国已经夺得了17枚金牌, 比美国的总数多7枚。凭借北京的主场优势, 中国很可能最后取代美国赢得最多的金牌。在体操男女团体比赛中, 中国队战胜美国队后, 两国实质是在平行的竞争, 美国队统治着游泳, 并寄希望于田径, 中国队志在举重、同步跳水、射击、击剑和柔道。通常举重和射击体育场只有一半的观众, 在北京却满座了。中国收获金牌并不意外, 在20世纪90年代, 中国就出台了“金牌战略”, 花费国家资金培养金牌选手。中国可以拿下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全部金牌。但中国是公平竞争吗?国际奥委会质疑一名中国体操女选手的年龄, 可见中国得金牌的压力是巨大的, 体操教练黄玉斌说“如果他的团队只获得一枚金牌, 他将从最高的楼上跳下去。”强大的压力还有, 射击卫冕冠军朱启南, 哭着说:“我对金牌的渴望要大于上届, 我在内心激烈的斗争, 但太难了。”中国参与了几乎每个项目, 甚至没有得牌的项目, 表明在伦敦他们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即使在他们的弱项, 也有突破, 例如殷剑夺得了中国帆板项目的首金, 她仅仅是开始:在青岛, 有42所学校为2000多名孩子提供专门课程, 中国计划在海上项目取代英国的位置。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四年的等待之后, 中国渴望金牌。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完美的奥运、完美的结束, 昨天在世界最大的体育场之一将奥运之火传递给英国。中国完成有史以来第一次排在奖牌榜首位的目标, 除非你在美国, 你不会发现美国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奥运竞赛由奖牌来衡量, 取决于你用哪种奖牌数, 国际奥委会采用金牌数, 使得中国排名第一, 但其也承认没有合适的官方系统决定谁是第一名, 所以美国公众看到的是奖牌总数排名, 美国排在东道主国的前面。不能否认的事实是, 这是中国的奥运会, 一个世纪以前, 中国甚至没有参赛, 但现在他们打败了俄罗斯并令美国失色。世界冠军的头衔当然好, 还有比赛之后的赞赏, 中国体操男队真正想得到的是奥运金牌, 可以从现在起几十年内证明自己确实是最好的。“我们发挥正常”, 黄旭在中国通过预赛后说,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整个队伍很团结和自信, ”自从他们在雅典以第五名的成绩告终后, 中国队渴望这一天有四年了, 在雅典的比赛中, 自从第一次掉下器械后, 中国队情绪低落而且倦怠, 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天赋, 只得到两枚奖牌, 其中一枚金牌。失败令中国队更强大了, 杨是两届全能冠军, 肖的强项是鞍马, 陈一冰是两次吊环冠军, 黄、李小鹏、肖钦、杨威都是再一次参加奥运会。最大的转变是没有因期待而紧张, 他们昂首阔步地走进体育场, 向体育迷挥手、挥拳致意, 在镜头里, 他们相互谈笑自如。即使他们确实失误了, 也没有慌张。邹凯在自由操预赛时由于手出界而“失误”, 但其他选手没有受到干扰, 继续完成了比赛。良好的发挥一定能提高他们星期二决赛的自信心。昨天的比赛结束后, 中国有22枚金牌, 比美国多12枚, 东道主国震惊了世界。确定的是, 在田径上, 美国一直强于中国, 所以奖牌数还会变化, 但是每天中国都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上有所收获, 在8个领域获得了金牌, 而美国队除了游泳没有什么其他显著成就。中国队统治了体操运动, 分获了男女团体冠军和男子个人全能, 中国的传统强项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和射击, 还可以再得17金。中国的“119”计划真的实现了, 119是指中国一向很弱的游泳、田径、赛艇、帆船帆板等运动中的金牌数, 在2000年中国只得到一枚金牌。现在中国已经在游泳项目取得了5枚奖牌。美国的问题是不够多才多艺, 游泳和田径一直是核心, 如果你去掉游泳, 美国队和韩国队的14枚奖牌是一样的, 只领先意大利和俄国两枚。多年来, 美国一直面对苏联和东德的从摇篮到领奖台的运动员生产, 现在, 面对中国13亿人的人才库。中国是否会真正统治这次奥运会还不知道, 但奖牌榜的改变是明显的, 奥运会之前, 学者们都预测美国和中国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会接近, 还有一周时间决定:中国时代到来了。■

参考文献

[1]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案例分析[J].新闻知识, 2011, (11) :41-42.

[2]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下维度[J].新闻界, 2011, (2) :11-13.

[3]黄璐.国际舆论导向下的中国唯金牌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4) :341-344.

[4]黄璐.媒体政治建构奥运神话的宏观作用机制[J].体育科研, 2010, (6) :78-82.

[5]黄璐.体育新闻学研究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2) :94-96.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2

摘 要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全面地融入到了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它向全世界人们真切地展现了“地球村”的壮丽图景。网络媒体的兴起为网民提供了更多表达个人观点、意见的空间与平台,而其中,网络写手也应“网”而生,成为新锐的“公民记者”,这不仅对专业记者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拓展了网络新的话语空间。

关键词 网络 体育新闻 写手化

网络写手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写手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的人;而狭义的网络写手则是指以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为职业或事业的人。

随着近年来网络写手的初生,在体育领域,也出现了一批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写手。本文所论述的网络“体育写手”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就当下某一个体育热点问题或事件发表个人观点与意见,并希望能够引起共鸣的自由写作者。其一般分为职业和业余两种,职业的网络“体育写手”主要是指以员工身份为特定的媒介服务,并从中获取报酬的记者或其他文字工作者。而业余网络“体育写手”则是指一般的体育爱好者,他们在关注体育的同时,通过写作,把自己对体育的情怀、感悟、思考、建议等诉之于众,从而达到探讨问题、抒发感情、宣泄情绪等目的。

根据网络“体育写手”主体的个人特点,可将其分为明星“体育写手”、专家“体育写手”和草根“体育写手”三类。其中明星“体育写手”主要包括一些著名的体育运动员、教练、裁判等。他们多以博客、微博、论坛等为平台来书写自己对于某一场比赛的心得体会或是对某一体育赛事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由于他们大多出身专业运动队,所以其文章拥有专业性强、翔实感人的特点,但也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一直在训练,缺乏系统的教育而存在文章内容质量较低,阅读性不高等问题。而专家“体育写手”则包括传统媒体的体育记者、赛事评论员等众多体育界名人。由于他们在传统媒体中供职多年,都是经验丰富的采写报道高手,所以他们的文章大都客观公众、既有深度而又不失趣味性,所以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捧,比如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董路等人在各大网站或是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的文章和评论就受到了很多体育迷的关注和转载。第三类草根“体育写手”,也是这三类人群中分量最多的一类人。他们大都是一些体育爱好者或资深体育迷,在网上通过自己的空间,发表观点和评论,进而通过自己的视角展示了重大体育赛事中最具体、最真实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报道不足的缺点,但也因为其存在报道内容质量和个人素质不均等问题而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

另外,网络“体育写手”的划分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主贬式写手:这类写手对中国体育持批评、甚至是否定态度,基本上不承认中国体育的进步,无论中国队胜利与否,其第一选择都是批评和否定,而这类人群尤以中国足球写手居多,所以他们的文章大多只着眼于文章点击率,难以做到客观公正。2.既贬又扬的写手:这类写手较为客观,对中国体育的进步真心喝彩,对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批评和建议,善于思考,看他们的文章总能引起心理的共鸣。3.地域性写手:这类写手有的只是一味地表扬自己喜欢的球队,决不允许其他人批评自己的球队,足球写手在这类人群中尤胜;其次是一些对中国足球不屑一顾的写手,他们认为中国足球不值得探讨,只有欧美足球才值得一书。地域性写手由于其感情和观点存在狭隘性,所以其内容很难保证客观公正性。

目前,网络“体育写手”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传播特点:首先是网络媒体为写手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使他们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很好地展现了网络“体育写手”的鲜明个性。其次是由于互联网的互动性与共享性,使得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得到充分的证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文字符号的虚拟化而得到了拉近。再有就是网络的广泛性使得网络“体育写手”的来源很多,而其中点击率最高的那类人群,又变成“精英”写手而成为其中的代表和“意见领袖”,对其他的网民起着导向性的作用,而他们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进而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网络“体育写手”也在其发展道路上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如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过度娱乐话与低俗化,大多数评论都是有感而发、率性为之,评论中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在网络上,金钱被称为“骨头”,在体育论坛中,许多“体育写手”为了追求金钱利益而大量炮制形式格调单一、表面上有趣实则附庸风雅的所谓“骨头文”,使得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处处弥漫浓重的“纸醉金迷”的味道。

要解決以上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与监控的机制,对“体育写手”文章的原创性、内容的客观公正性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监控。网站编辑不仅要对写手本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还要根据网站的特点和定位,对写手的作品内容进行甄别,规范“体育写手”行为,使那些低俗信息不能进入网民的视野,从而弥补网络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网络“体育写手”的自身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因为具有较高的信息识别能力和完整的专业体系知识,才能对所写内容去粗取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更好的引导民众的意见。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3

一、借用传统元素丰富评论手段, 实现个性创新

对于一档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而言, 个性化是其生存根本。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时候, 我们并不缺乏发现新闻线索, 针对事件进行评述的“巧妇”, 而是缺少对评论手法的创新, 缺少对节目内容的个性化支撑。在现在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在受众的媒介素养日益提高的时候, 个性创新已然成为一档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立足之本, 生命之源。其个性化主要体现为评论手段、主持人语言风格和评论视角的创新。

2008年3月9日, 中国教育电视台借奥运之机, 推出了一档以体育为主题的评述型节目———《体育评书》, 该节目紧抓当前社会、体育热点, 寓教于乐, 在谈笑风声中实现对体育事件的评论。自开播以来, 便保持了平稳的收视率, 深得观众的喜爱。《体育评书》节目之所以能赢得赞誉, 长盛不衰, 首先得益于其评论手段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传媒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 受众对新闻的摄取已由被动接受开始向主动解读转变, 人们已厌倦了说教式的信息灌输, 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取相关的信息。《体育评书》深谙此道, 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实现平民化, 又保持节目特色, 给予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 其便借用传统评书的形式针对体育事件进行精辟入里、丝丝入扣的评述。在该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从主持人的衣着到现场的道具 (桌椅、折扇等) 就可窥见该节目的独到之处。此外, 在传统的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 一般都是主持人和嘉宾 (或评论员) 等几人搭台唱戏来完成对某一体育事件的评述, 而《体育评书》则借用评书单人说故事的表现形式, 由主持人一人独挑大梁, 虽如此, 这张一成不变的旧面孔却因为其节目和其自身的个性化而有了“变脸”的效果。

除了在表现形式上与评书艺术融会贯通之外,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上也继承了传统评书的特色, 摒弃了评书中与电视新闻评论不符的一面。如在节目之前, 每期开头的四句话“岁月如梭天天天, 寒来暑往年年年, 指点江山侃侃侃, 体育评书谈谈谈”就是对传统评书“定场诗”的灵活运用。除却对评书语言形态的创新借用, 主持人梁宏达个性化评论语言的运用也可谓是出神入化, 能张能驰。在严肃性的话题上, 其语言表述一丝不苟, 环环相扣;在通俗性的话题评述上, 是包袱层出不穷, 引证据点, 诙谐幽默。如, 在2010年3月23日《一顿饭吃出个MVP》这期节目中, 主持人是尽显幽默的本色:“严肃点儿, 我们这选MVP呢”, “卖房子买猴儿就是玩儿”等话家常式的语言的出现, 将中国篮坛的闹剧和盘托出;在2010年6月4日《大话世界杯之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中, 主持人将阿根廷男足比作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 运用简单的比拟, 将阿根廷队高贵又高傲的气质娓娓道来……节目中主持人诙谐幽默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言语是层出不穷;在对待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 更显示出了主持人深厚的知识储备, 从历史的角度开始剖析, 延伸至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各路媒体大展神威, 各档节目使尽浑身解数“俘获”受众的时候, 《体育评书》借助传统元素, 从评论手段到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实现个性创新, 以生动的表现形式和真实感性的意义传递, 吸引住了广大受众, 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果。所以, 为增强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魅力, 满足受众的心理、审美需求, 在节目的个性创新上大做文章, 用新颖的节目形式支撑住厚重的评论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二、旁征博引, 对体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

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以特定的体育事件为背景展开评述, 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这也就导致了媒体间新闻同源化的增加。如果仅仅是就事论事, 进行一些肤浅的、无关痛痒的评述, 该评论节目无疑是失败的。所以, 在独家新闻成为过去时之后, 必须加强对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的重视, 在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可以旁征博引, 对相关体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这便是在实现节目评论手段、主持人语言风格创新之后, 节目求胜的另一法宝。

《体育评书》在创办之初便提出了“解读当时的故事, 解密背后的事件, 解析事件的脉络, 解惑历史的‘疑案’”的节目定位, 深入挖掘、提炼相关体育事件的背景, 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进行入木三分的评述。在每一期的节目中, 我们都能找寻到主持人对体育事件的拓展解读, 并从主持人的侃侃而谈中觅得了进行独到、多元评论的“玄机”。

首先,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 新闻评论的生命是“论点”, 是通过“讲理”、“思辨”, 清晰地阐述自己深刻独到的观点, 而又不带有教化的意味。以小见大, 独特的评论视角, 正是《体育评书》栏目制胜的关键。2010年年初, 针对在中国广东举行的中国功夫和泰拳的对抗赛, 在很多媒体把其上升到民族情感的时候, 《体育评书》却在1月14日的节目中, 从回顾泰拳和中国武术的历史开始, 论证这样的对抗赛是名副其实的炒作行为;2010年5月初, 在邓华德入主中国男篮的时候, 各路媒体也是争先恐后地制作各档评论节目, 剖析其中原因, 在大多从技战术、精神聚合的角度来诠释邓华德与中国篮协的联姻时, 在《体育评书》的相关专题———《中国男篮帅位密码》的节目中, 主持人却是分别从中国篮协、邓华德和姚明三方视角出发, 引申出是社会地位、商业和文化等利益链条促成了这段“姻缘”;在普希金参与赌球的录像曝光之后, 在相关媒体纷纷谴责普希金的不道德行为, 感慨体育环境“高深莫测”的时候, 而在《体育评书》———《别了, 普希金》这期节目中, 主持人以球星参与赌球为切入点, 最后谈及博彩业的合法化问题, 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

“叙事不妨细致, 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及近。”主持人在对体育事件进行解读的时候, 就是要像《体育评书》一样, 给观众一个广阔的视角, 从宏观到微观寻找一个切入点进行独到的评述, 以小见大, 窥探出深藏在司空见惯的体育事件中的深层内容, 从而与社会、文化及受众产生共鸣。

其次, 以独特的视角对体育事件进行入木三分的解读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无物的言辞陈述上, 而是要言之有物, 这就需要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 用受众熟知的社会事例比拟相关的体育事件, 增加评论语言的可信度, 同时还可以增加评论文本的新鲜感、可读性。《体育评书》节目的主持人梁宏达曾说过:“《体育评书》不是就体育论体育, 而是把体育这个东西拉开了, 跟社会、人文等各个现象相结合,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我表面上说的体育, 实际上说的社会, 说的人生, 说的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由此可见, 旁征博引, 从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对体育事件进行解读也是节目的一大特色。在2010年3月18日《欧冠大国际》的节目中, 主持人将贝克汉姆的跟腱断裂与“阿克琉斯之踵”相联系, 道出贝克汉姆梦断南非的悲情;在上文提到的该节目在对邓华德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男篮主帅的评论中就引用了汉献帝继位的故事, 在历史与现实的转换之中悄无声息地将观点呈现……此种引经据典, 从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体育事件进行评述在该节目中时时涌现, 使受众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乐此不疲地对节目信息进行着解读。

三、拓宽选题范围, 丰富文本内容

如今, 体育迷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赛事的赛况结果到其中的花絮;从体育的政策法规建设到运动员的收入;从教练员的遴选到体育明星的婚恋……可谓是无所不包。所以, 如何让一档个性化的体育评论节目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就变成了相关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 在如今眼花缭乱的体育世界中, 面对着层出不穷的体育事件, 如何选择评论的内容, 如何在同一选题中另辟蹊径, 规避文本内容的雷同也成为栏目制胜的关键。由此,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要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在选题上拓宽范围, 既要符合受众口味, 又不乏独到之处, 而且, 切入的角度要新颖, 从旧有的模式化的评论空间中突围, 用一个可见可感的策划作品为节目增加获胜的筹码, 同时, 给予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如主持人梁宏达所说的:“《体育评书》的特点不是形式决定内容, 恰恰是内容决定了形式。”秉承这一信念, 《体育评书》大胆拓宽节目选题范围, 从国内外的体坛传奇到当前赤手可热的体坛人物;从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到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从不为人知的体育事件到体育娱乐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充满活力的人文学堂, 而且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可以有新的意义生成的语境。从2009年12月10日这一期推出的《解读江湖中的武当》、2009年12月15日这一期的《荣国团的乒乓传奇》, 到后来的《春晚里的球事儿》系列节目, 就是对拓宽选题范围, 赢得平稳收视的最好的诠释。

在一档优秀的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中, 选题是其求胜的开弓之箭, 关系到该栏目的发展前景,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一味地寻求选题的新奇, 忽视对体育事件时效性和适时性的考虑, 则必会陷入生存的绝境。因为, 无论是在主评型, 还是在述评型的节目中, 时效性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当体育评论的时间与体育事件的发生时间成正比, 受众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参与到节目中, 该节目才会有更强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评论文本的选择上, 时效性、适时性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体育评书》在选题上独辟蹊径的同时, 不忘与当前的体育热点相结合, 准确把握评论时机, 为受众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对体育事件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判断提供了信息和评论视角上的提示。如, 在奥运期间, 该节目就推出了一系列视角独特, 又紧随当时热点的奥运专题。像《中国女排沙场秋点兵》、《梦八王者归来》等;在中国足坛打假扫黑风生水起的时候, 该节目也是针对这一中国足坛的痼疾, 推出了《反赌风暴之———暗渡陈仓》、《反毒风暴之———厚黑秘笈》等一系列时效性很强的节目, 传递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评论。欧冠争夺白热化的时候, 该节目针对此赛事的及时、适时的评论更为受众品评欧冠添加了一些佐料。总之, 《体育评书》总是能在缤纷多彩的体育世界中寻找到受众最为关切的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 激活受众的思维, 让受众在平实清晰的评论中得到满足。而这也正是《体育评书》在规避体育新闻评论选题上的雷同时, 给予我们的提示。

四、与受众形成互动, 给予受众辨识、思考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 受众作为传播活动的目的地, 对“新闻评论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受众决定着某一信息传播的加强、转向和中断。尤其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 媒介手段的发展, 受众媒介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其对媒介的选择更为主动和多元, 对新闻, 尤其是评论的分辨力明显加强, 逐渐形成了自觉的新闻消费。然而,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 各传播媒介, 各档不同的评论节目往往忽视与受众的互动, 很少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改变自己的传播意图和策略, 多半也只是对传播形式和技巧作些局部的调整。

《体育评书》栏目在与受众互动方面可谓是一个典范。自栏目开播至今, 不仅与新浪合作在网上辟出视频、博客和网友辩论专区, 而且开通了直接与广大观众互动的短信平台和飞信、QQ俱乐部, 并且在每一期节目结束前几分钟会播出由网友上传的《体育乐透摄》, 让观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栏目的制作中, 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和主张。

受众作为大众传媒的指归、信息价值的裁决者应受到媒介组织的重视。由此, 在推出一档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的时候除了要与受众形成充分的互动, 倾听他们的见解和主张之外, 还必须考虑受众定位, 在进行节目选题的时候必须客观, 评述的时候可以抛出各种观点, 但是不能代替受众决定选择哪种观点, 要给受众辨识、思考的空间。

《体育评书》节目摒弃传统媒介的话语模式, 走出专有权威的特区, 从先前空洞乏味的宏大教化中挣脱, 回归事件本身, 用真实的事件为依托, 以理性的分析为主轴, 用对话的形式将意见和观点透明地呈现出来, 让受众进行辨识和自我解读, 不留一丝说教和灌输的痕迹。“自由的表达不仅意味着我们有权利说出我们的观点, 它还意味着我们有权利听到别人的观点。”[3]所以, 《体育评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在它的观点成为合理的意见之前, 一定要接受受众多元主张的冲击, 和善地对待受众不同的观点。

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事件的延伸, 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介绍该事件发生的背景, 提供专业参考性知识, 表达受众的情绪或自己情感的宣泄, 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为我们提供一个深度的价值判断, 这一价值判断可以一字千金, 可以幽默诙谐, 但必须客观, 将最终的评判权交与受众。而这也正是许多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所欠缺的。若想摆脱传统评论模式的束缚, 就必须与受众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 同时从思想上解放受众, 避免抽象化、概念化的观点灌输, 只需要做适当引导, 让受众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中自由遨游。

五、结语

如今, 面对着日益成熟的受众和越来越多的评论节目的冲击, 一档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若想吸引住受众的眼球, 保持长久的新鲜度, 就必须走出惯有的节目形式, 避免出现同质化倾向。《体育评书》节目在这方面可谓是用功不少:其借用传统评书形式丰富评论手段, 给予受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主持人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大胆畅所欲言, 为节目针砭时弊定下语言基调;新闻言论、评论是“匕首”、是“投枪”, 为直接明快地表达观点, 给受众全方位的立体思考, 主持人针对特定评论对象旁征博引, 从社会、人生等多角度进行解读;并且在选题范围上寻找突破口, 丰富评论文本内容;此外, 该节目通过与受众及时积极的互动, 还原“受众本位”, 也为节目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所以, 在找准节目定位, 把握目标方向的同时, 《体育评书》节目在多方面的个性创新同样是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借鉴的, 惟有大胆求新, 把握准自身发展的方向, 才可规避与其他评论节目的同质化倾向, 才可在发展迅猛、各种各样的评论节目中突围, 力求长盛不衰。

摘要:如今, 在各种各样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层出不穷的时候, 同质化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便以此为切入点, 以《体育评书》为例, 从评论手段、评论视角、选题范围和受众本位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规避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化倾向, 为日渐雷同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同质性,体育评书

参考文献

[1]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04.

[2]汪鸽, 任忠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7) :906-908.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4

正在柴静的《看见》赚得盆满钵盈之时,一本名为《奥运中国》的新闻报道悄然登上谷歌全球读者推荐榜单。该报道作者罗本·A.布福德(Reuben A. Buford)为国际知名体育杂志《体育媒体》 (Journal of Sports Media)的资深评论员,国际资深奥运新闻记者。罗本在大学读书时便担任《柏油脚跟日报》(Tar Heel)的学生记者,自此开始了其体育记者的生涯。罗本先后担任《迈阿密先驱报》的专栏作家,《萨克拉门托蜜蜂报》的特写作家,1994年开始担任《体育媒体》的高级撰稿人。罗本连续报道了六届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赛,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法国、哥伦比亚、日本体育发展的新闻报道与文章。其作品曾三次入选“美国年度最佳体育报道系列”。新闻学著作有《追寻菲德尔:非洲体育腹地之旅》、《在远方:体育写作的伊利亚特之旅》、《奥运中国》等。罗本从2007年开始接触奥运中国的主题报道,并对中国社会的急速变化和中国奥运体育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奥运中国》便是罗本集8年时间的新闻调查、访谈与报道的杰作,该报道深度探讨了中国奥运体育的生产机制和中国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冲突。

2 奥运中国形象的媒介评论思考——基于一个体育新闻文本的 考察

布福德想让美国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毫无所知的美国人, 来了解一位美国记者接触中国体育生产机制的感受。为了写这篇报道,布福德先后采访了约100人,包括运动员、学者、教练、路人、工人、出租车司机、服务员、体育记者、大学教师等职业。他们都很热心地帮助布福德弄清问题。布福德喜欢写这一类报道,用体育去理解和阐释其所处的国家与社会。该报道的主题之一就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机制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在该报道结尾部分写道:“至少,中国将在明年迎来一个晨曦。”这句话既可按字面理解,又具有象征意味。布福德的意思是在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周期里,无论好坏,都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当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新世纪通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新挑战。布福德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市场和政治体制的较量,重要的问题是谁能胜出,市场还是政治体制。现如今,政治体制掌控全局。但是布福德相信市场最终会演变成一股难以阻挡的社会变革力量, 而中国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则可以被视为中国政治体制的全盛时期。

中国有很多奥运冠军,布福德主要记述了一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像跳水明星郭晶晶、田亮以及跨栏运动员刘翔。但是他们在美国都不太有名气,因为美国人和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存在差异。布福德采访他们的特定理由主要是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直接反映了中国体育机制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的真实生活。布福德喜欢田亮用来形容他运动生涯结束的那句话:“很难说这是谋杀还是自杀”。这句话很有戏剧感,有点幽默,又略带伤感,同时又让一个富有而又成功的运动员突然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和人性化。布福德在描述郭晶晶写到:“她左腕戴着镶钻手镯,右腕戴着金表,肩上挎着迪奥包。”重点描述这些细节是因为这能形象说明,市场是如何影响中国运动员的价值观,他们和西方运动员的价值取向极为相似。布福德参观了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也实地调研了建筑工人的宿舍,并真实的记录到,“6个人住在一个宿舍,架子床上是胶合板做成的床垫,一周工作7天40h,收入200美元”。其中一名工人认为“这是我最好的工作”。布福德只是想让读者知道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又有怎样的感受,越详细越好,把这些真实的东西传达给美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并持有强烈偏见的美国人。

布福德以第二人称完成写作过程,只是希望读者感到好像经历了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会在更大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报道的现场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第二人称更为直接,有人可能觉得这种方式惹人生厌,但是布福德觉得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式。语言障碍是跨文化的新闻调查的一个大问题,布福德的做法是找一个值得信赖的,能够用同样的交谈风格重述对话的译员。实际上,口译既可成就也可毁掉这类报道,而布福德恰巧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棒的口译员。布福德在进行调研和写作的时候一直排斥对中国奥运的偏见,这对于新闻调查而言非常重要。不过坦率的说,布福德起初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对中国持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但在布福德到达中国之后便消失殆尽了。在此之后,布福德就一门心思只想沉浸在这个国度和它的体育体制之中。

布福德曾写道:“田亮坚持说跳水队从来没有公布过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他说他也从来没有被警告过行为过火。相关领导则否认这种说法,称队里规定得很清楚,田亮只是在‘找借口’而已。”这是一个典型的平衡式报道。平衡通常意味着兼顾双方的看法,象征着公平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但布福德认为“客观报道”这个观点实则是个谎言。没有人能做到全然“客观”。一个人的本身和其所见都经过了自身主观意识的过滤。作为一个记者,你有义务做到公正,在理解调查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深度报道需要针对调查问题做很多采访,竭尽全力地研究所有可搜集到的相关材料,采访可找到的每个人,以便充分理解调查对象。如果要探究的是一个问题,就要考虑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如果要了解的是一个人,则需要访问每一个熟悉他的人。报道可能要耗时几个月或几年。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每一步、每个访谈、每一点新信息都会打开更多的研究渠道,直到最后摸清调查对象。在这里,理解问题的深度最为重要。有时候记者花费了几个月甚至数年时间来研究一个对象,而所有的辛劳和时间最终都凝练成几页纸张的深度报道,有时也可以扩展成一本书。布福德做深度报道的方法十分简单,因为研究对象支配着报道的形式和深度。

3 结语

布福德阅读所有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人进行交谈,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谈话以及休息时的姿态,并真实的记录下这一切。尽可能的做到公正,有必要的话研究其各个方面,之后再确定报道主旨,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报道写作。因为是你而不是报道对象在主宰着报道,所以尽可以用你的视角来叙述。对于中国的奥运新闻工作者来说,布福德虔诚地与中国同行交流和学习,希望共同开启未来奥运报道的新篇章。

摘要:基于一个体育新闻文本的考察,对奥运中国形象的媒介评论进行反思。《奥运中国》新闻评论的作者布福德,力求让美国读者,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毫无所知的美国人,来了解一位美国记者接触中国体育生产机制的感受。评论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公正,有必要的话研究其各个方面,之后再确定报道主旨,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报道写作。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5

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唯一一档时政新闻栏目,《福州新闻》在党政信息的“上传下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以来,《福州新闻》栏目全新改版,大大增加了节目中新闻评论的比重,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1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主要形式

1.1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从整体来看,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评论是时政新闻栏目中最直观的新闻评论节目。这一类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直接抒发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政策举措的看法,以达到传播权威声音、引导舆论热点的作用。从《福州新闻》栏目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又可以分为长评、短评和新媒体融合评论三种。

第一,长评,主要是指整条新闻以纯口播的形式播发评论,这一种新闻评论主要用于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党政信息。2015年4月,福州市出台《关于整肃“为官不为”实行“下课问责”的暂行办法》,《福州新闻》栏目在4月27日、4月28日和5月1日三天连续播出了三条长评,评论分别以《“为官不为”贻害无穷》《“为官不为”病根当除》《“为官不为”治理从严》为题,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真正做到“为官有为、为官善为”。这一系列新闻评论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议题设置上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时又结合当前百姓对领导干部的关注热点,论述充分,评论播发后很快在群众中引起反响。

第二,短评,主要是指在新闻结尾处加上评论式口播,篇幅短小精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福州新闻》在2014年12月13日播出的《我市启动为期两月专项治理加大对恶意欠薪查处力度》这一新闻,在结尾处,记者专门撰写了题为《依法刹住年底恶意欠薪》的短评。这一短评虽然仅150多字,却旗帜鲜明地批判恶意欠薪违法现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观众认可,有效提升新闻整体水平。

第三,新媒体融合评论,这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评论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从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收集有代表性的评论予以播出。目前,《福州新闻》全新推出的“百姓说说事”版块已经开始运用这一方式,网友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主持人精辟的讲解点评都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1.2 以新闻采访报道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来发表评论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方面,在电视新闻的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以“影像叙事立言”的评论方式,也就是“以画面叙事为最主要成分来结构节目的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这里的‘述评’不是指夹述夹评,而是指以‘述’的方式达到‘评’的目的。[1]”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很少通过主持人或记者的语言直接对热点展开评论,而是通过对于新闻事件、人物的透彻分析,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实例,达到“叙事立言”的效果。如针对福州市民关注的榕城古街改造问题,《福州新闻》以《榕城古街修复春节前将完工》这一新闻事件为由头发表评论,通过记者实地采访,调动市民对该新闻事件的分析、判断,反映市民的看法态度。

2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台的时政新闻电视评论虽然涌现多种评论形式,但由于面临高素质评论人才缺乏、热点新闻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发声等限制,在评论的内容上还存在呆滞刻板、空乏空洞等问题。

2.1 长评多转载党报

尽管已经有了长评这一形式,但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的长评内容多是转载党报等平面媒体,鲜有由自己的采编人员独立撰写完成。从《福州新闻》的节目编排来看,每年市“两会”期间,《福州新闻》总是需要发表权威评论,但都是转发《福州日报》的社论,而不是栏目人员自己创作撰写的。纸质媒体的评论,固然是电视新闻长评的重要来源,但如果仅局限于此,则无法展示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不利于电视时政新闻的长远发展。

2.2“短评”难以画龙点睛

新闻报道结尾播发的本台短评,紧跟新闻,时效性强、观点鲜明。但由于城市台编辑记者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短评词不达意、牵强附会或就事论事,难以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述评式评论相对浅显

由于“述评”式的评论方式在城市台的时政新闻栏目中还处于摸索阶段,难免出现由于挖掘不够深入,难以以理服人的情况。

3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引导力,上述问题可以说是各个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关键因素。

3.1 加强评论员培训,提升评论的引导力

要提升新闻评论的引导力,采编人员撰写评论能力是关键。不过,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写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记者编导人员流动性大、普遍较为年轻的城市台来说的确是一大难事。因此,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想要提升评论水平,可以尝试“点面结合”的培养模式。“点”就是在编辑记者中间挑选骨干精英,针对他们的能力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也可以聘请高校或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聘为评论员,进一步提升评论专业水平;“面”就是通过组织评论写作培训等方式,整体提升编辑记者能力,让更多编辑记者系统了解电视新闻评论,既站得高、跟得紧,更要贴得近,让新闻评论着眼大势,又要从小处入手,真正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引导力。

3.2 善用“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影响力

对于新闻的深度挖掘是“叙事立言”的基础,是做好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的关键。“述评式新闻评论的观点是在充分调动观众对应性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一种对事件的分析或解决”,“这类节目能‘叙事立言’”,“关键就在于其叙事中表征出的观点倾向性和引导力”[1]。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时,更应该懂得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整体把握事件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从中选择叙事的角度、线索,让叙事成为新闻评论分析、论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分析,来把道理和观点说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3.3 坚持媒介融合,提升新闻评论互动性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方式,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的电视节目。[3]”

总的来说,当前人们不仅要“看新闻”,还要“解读新闻”。作为新闻的梳理和升华,评论是媒体的立场、旗帜。加强和改进评论报道,是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适应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热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时政新闻栏目中用好电视新闻评论这一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点评全新改版后的《福州新闻》栏目在电视新闻评论方面的有益尝试,探究当前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闻评论,时政新闻,述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舫州,张伟敏.话语阐释叙事立言——管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两种表意方式[J].现代传播,2006,(4):69.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6

1. 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资深网络评论员构成单一、缺乏多元性

传统的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构成比较单一, 多属于媒体旗下的时评作者, 这些评论员的身份背景很相似, 评论的风格比较单一, 评论的角度和出发点、关注点也比较局限, 极大地限制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而且这种局限性比较普遍, 在一些影响力和公信力比较大的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存在这一问题。

1.2 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

网络平台的发展为网络评论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网民参与网络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网络评论中都设置了网友留言板块, 网民朋友可以就网络评论自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其他网民展开热烈的讨论。网民在传播中的地位开始居于主导, 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络新闻的作者却并不参与网民讨论, 导致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的出现。网民的心声是得以及时的抒发和表达, 但是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馈和响应, 这样容易激发网民一些抱怨的消极的非理性的情绪, 甚至滋生了许多网络谣言, 使得许多网络新闻评论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1.3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比较单一

网络新闻评论在近些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其评论的形式也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评论, 还有视频、音频等其他的评论形式纷纷涌现, 但是总体上来说, 评论的形式还是较为单一化。比如, 在现代的网络新闻评论中, 还可以尝试添加一些漫画元素、flash动画元素等等, 不少网络评论虽然也有引入这些元素, 但是与网络评论自身的关联度不强,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2.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展望

综上所述, 当前的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数字传播时代背景下, 网络新闻评论还需要走一段漫长坎坷的发展道路, 并不是可以说只要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才能真正开创数字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的美好蓝天。

2.1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 广泛吸纳各个行业的英才

网络新闻评论内容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评论员群体, 只有来源广泛、知识渊博的评论员才能撰写出多角度、深层次、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作者可以是专家学者、具有多年新闻稿件撰写经验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其他各个行业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 只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热爱网络评论就可以参与到网络评论写作中, 只有评论员来源于社会各个行业, 才可能全面反映民意, 才能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2 建立双向传播互动模式

今后, 我们要注意建立和健全网络民意的反馈机制, 要鼓励网络新闻评论的作者通过在线论坛等方式多跟读者展开交流探讨, 每篇网络新闻评论都可以附上作者的邮箱、微博或者其他方便的联系方式。网站也可以尝试专门设立网民意见反馈板块, 将网民的意见做一些集中整理统一回复, 这也是加强民众对网络新闻监督, 确保网络新闻评论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3 深层次开发流媒体, 不断创新和开发网络新闻评论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开发可以借鉴传统新闻评论的经验, 要对评论中的图画、视频和音频做进一步的开发。比如网络新闻评论的播报员可以打破传统的主持风格, 可以尝试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来担当主持, 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再如, 音频处理方面, 可以尝试摆脱传统播报声音风格的影响, 尝试多风格, 如风趣幽默、老成持重、甜美清新等风格。在图片处理时, 不做简单的堆砌处理, 可以尝试增加各种flash动画, 将静态的新闻评论“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网络新闻评论既可以做到在传统的文字评论上添加相关文字链接, 还可以配以视频、音频播放以及图表、照片等内容, 将电视、广播等多种资源整合, 让新闻评论有更形象生动的背景资料, 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也满足了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变化。

3. 结语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来临, 网络新闻评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其内容和形式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革新和突破, 但是并非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 只有借鉴传统媒体发展, 面对当前的问题, 对症下药, 才能获得更久的生命力。

摘要: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症结, 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传播为网络新闻评论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 并结合当前网络新闻评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数字传播,网络新闻评论,多元主体

参考文献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7

一、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是站在社会普通民众的立场, 以平民大众的视角, 关注社会中与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 在原本“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 加入“主持”的方式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播报, 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的导语中或新闻报道之后穿插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点评, 旨在整合事件报道中的观点和信息, 挖掘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 或客观、理性地解释和探究事件背后的实质与根源, 或发出呼吁以引起事件相关方注意并推动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抑或引发人文关怀、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评论的功能也越发凸显, 其导向、监督、服务等功能决定了评论的指向性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瓶颈

当前,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

当今许多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过分追求传播效果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及受众感官的软性需求, 一定程度上背弃了“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 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受众面前, 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新闻报道原则。在采编和评论上, 或是未做到“原生态”展现富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 普遍上相对缺乏全面视角和内涵的深度挖掘, 抑或是没有将“聚光灯”投射到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事件上, 而把重点放在了迎合市民趣味的事件上。

(二) 各档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盲目跟风, 抢占有限的新闻资源,

特别是一个频道同时拥有多档同类节目压缩了一则好的民生新闻及评论本应有的市场空间和受众效果, 观众对此也日益热情淡化和视觉疲劳, 长远上不利于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

(三) 现有的众多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虽抓住了普遍受众喜闻乐见的唠家常播报方式,

从记者的采访到主持人评论都注重语言随意性和休闲性, 但却忽视了观众的信息性需求总体大于趣味性需求这一客观事实。在多媒介蓬勃发展的今日, 受众的信息渠道呈现超多元化特点, 受众的信息获取、甄别和消化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中大量过度包装的软性信息, 在初期因其娱乐性和新鲜性是能够博取受众欢心的, 但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发展、空间的日益饱和, 一味地走娱乐化、趣味性和渲染性道路, 其缺乏深度、缺乏真正的新闻价值对于处在包围式媒介环境中的受众来说, 已没有可持续的吸引力, 甚至正在一步步丧失受众的“眼球”。

(四) 为了挖掘新闻中的迎合受众心理的事件点,

许多电视民生新闻在进行采访报道时, 忽略事件新闻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只是一味不断从其身上欲求挖到更多能博取受众眼球的信息点, 有失对其应有的尊重。同样, 在不少民生新闻评论中, 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也为营造事件传播效果而忽视事件人物的内心感受。因此, 从民生新闻采访报道开始, 一直到栏目主持人对于事件的评论, 对新闻事件人物缺乏人文关怀, 不仅易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一定程度上对其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也易使受众对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产生质疑。

(五) 部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为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

着重捕捉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奇闻异事、花边新闻和低俗事件, 加以渲染一些社会生活中负面的、骇人听闻的反常事件, 甚至是关于暴力血腥、犯罪、社会丑闻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

(六) 目前, 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仍有待提高。

1.记者。许多民生新闻的记者盲目追求受众效果, 只注重寻找那些能瞬间捕获受众眼球的事件, 以及受众喜闻乐见的闲唠话语方式, 而不太在意新闻的真正价值和采访的语言艺术, 采访上太过随意, 对于话语的使用许多也只是为了氛围的营造而非字斟句酌并蕴含深意, 使得采访的形式过于千篇一律而又缺乏深度。

2.编辑。许多民生新闻报道的后期编辑与制作对待拍摄素材缺乏专业性处理, 大量采访报道画面可以一眼就看出并未经过认真剪辑或编排, 仅仅是一些粗糙的原始镜头的随意堆砌, 甚至一条新闻中出现重复的、多余的采访镜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影响了新闻事件的完整呈线性, 也无益于观众的视觉接收和事件理解。

3.主持人。在许多民生新闻评论栏目中, 主持人本身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限, 自身思想准备不充分, 对于评论的事件并未进行深入地思考, 只是做一些表面的、肤浅的、泛泛而谈甚至是避重就轻的评论, 并未挖掘到问题本质或不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 无法用鲜明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对事件进行一种客观、深刻地评论, 引起相关涉入对象的重视, 对于事件的解决起到推动作用, 更不用说引导社会舆论和引发社会监督。

(七) 在新媒体多元化时代, 受众无时不刻都在接触各种

各样的伴随性媒介。许多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仍因循守旧, 固守单一电视媒介, 缺乏多媒介融合的时代意识。以对手中伴随性最强的手机媒介和微博媒介为例, 许多报刊媒介已将触角延伸到这些领域, 并获得了较大成功和受众认可。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若无法融入新媒体时代, 那么只能走向被时代淘汰的悲惨境遇。

三、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发展策略

面对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瓶颈, 在理论界, 将民生新闻发展为公共新闻的呼声非常高。公共新闻 (public journalis m) 理论是由美国学者J ay·Ros e n提出的,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 其特点是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 还应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 发起公民对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各种讨论, 共同探讨并推进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与“民生新闻”相比, “公共新闻”更加侧重提高公民探讨公共问题的深度以及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但是, 有不少学者提出, 鉴于国内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媒介生态与文化生态等现实环境因素, 加之维持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 公共新闻的理论性仍优于实践性, 实验性尚大于操作性。[1]因此笔者认为, 用“公民新闻”取代当前的民生新闻, 以当今社会发展阶段来看, 其可行性仍有待商榷, 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改革和发展确实可以引入“公共新闻”理论作为升华的灵丹妙药。

改革后的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进公共生活, 深度剖析公共问题, 运用公共新闻理念指导民生新闻及评论, 重要的是声音的表达、“话题”机制的形成和传播的深度, 对民生新闻信息予以梳理、整合、提炼和阐释, 加大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 对类型现象作出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2]。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实践的突破点。

(一) “大民生”势在必行

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 倡导“大民生”新闻无疑是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后民生新闻及评论转型的努力方向, 特别是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 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 应当是“大民生”的题中要义[3]。“大民生”跳出了微观的民生概念, 关注与社会民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及走势等更加宏观的公共话题, 如房地产、就业、教育等方面政策方针的调整或新出台的相关规定, 以平民视角解读和诠释国家大计, 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及评论与民生热点相关的政策法规, 积极进行正面引导, 通过新闻报道推动民生改善的进程。

许多人把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事件定性为“时政新闻”, 但事实上, 这一类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 比如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乱收费、就业、社保等问题, 都是最贴近民众生活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这些现实问题才是民众最关注的问题, 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挖掘关乎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 做成“大民生”新闻, 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 以平民的视角对其进行诠释和解读, 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新闻评论, 成为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民生新闻评论, 才是有意义的, 才能真正把话筒对向民众, 为广大民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才能有更广阔的路子。

(二) “社会责任”不容忽视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很大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因此在后民生新闻时代, 在公共新闻理念的引导下, “社会责任”应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里特别要提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一般被定义为社会资源占有少, 缺少表达自己权益的机会或能力, 较社会其他人缺少平等话语权的人。弱势群体缺少组织资源的保证, 也没有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撑, 更缺少有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 找不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 很多时候也无法得到自己应得的权益, 这部分人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权益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关注[4]。因此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应使其有机会、有平台拥有话语权来表达自身愿望, 使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让社会公众关注自身公共权益的维护。当然, “客观、真实、准确、基于事实”仍是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应遵循的基本新闻原则, 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作出理性的、客观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评论, 才能够真实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弱势群体的声音, 才能引起相关机构和广大受众的思考与关注, 从而有机会改善弱势群体的现状。这也正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如厦视二套的《十分关注》栏目的一期节目中曾报道了七旬低保特困老人因孙女遇车祸成植物人, 老人无力之下求助于翔安区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免费为当事人打赢了官司, 可官司虽然打赢了, 赔偿款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到位。为了帮助车祸中的受害人解决实际困难, 虽然法律援助在程序上已经结束, 可是援助中心的援助并没有就此结束。节目将话筒递给了当事人, 同时获取相关各方的声音, 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呈现实际状况, 节目也引发公众深思, 许多状况相似的交通事故受害者, 依然处于求助无望的状态, 不仅本人承受巨大痛苦, 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何通过社会救济手段解决这类问题, 更应该引起法律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这期节目不仅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指导原则, 也体现了对于“大民生”的一种实践, 它提出了引人深思的司法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三) “引导公众价值观”必不可少

(四) “向新媒体拓展”迫在眉睫

民生新闻及评论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当民生新闻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关注到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群, 电视民生新闻也就真正升级为更高品质的公共新闻了。因此, 在可能的条件下, 民生新闻要和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加强合作, 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和平台。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搭建起了这样的一个公共话语平台, 使得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能够相互“了解与磨合”[6]。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应加强传统电视与网络之间的联动。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及时、互动性强的优势, 第一时间了解观众的最新需求, 为百姓提供话语表达平台。网络电视打破了播出时间的限制,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点播想要收看的节目, 并且可以发表看法, 进行评论。另一方面, 通过运用首页、搜索、视频、留言板等形式来实现栏目的网络化表达。通过与广电总台网站、知名论坛和门户网站的合作进行自身的宣传推广[7]。”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手机媒介和微博。手机媒介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 随着三网融合以及3G时代的到来, 手机媒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微博媒体崛起, 诸多事件中微博发挥的作用更是显示该媒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 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应开辟微博平台, 通过微博平台不仅能与公众保持良好的、即时的互动, 获取公众视角, 引导公众舆论, 同时还能挖掘最新的题材来源。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只有与“公共新闻”理念相结合, 深入公众社会, 了解公民意识的成长以及公众对开放的公共领域的强烈要求, 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 发展关注公共领域的“大民生”, 在合乎社会和谐与道德准则的原则下注重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紧跟新媒体潮流进行多媒介延伸, 契合公众的媒介接触习惯, 特别是手机媒体和微博, 构建公共互动平台, 才能真正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 才能走上多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目前,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发展瓶颈却不容忽视。面对诸多发展瓶颈,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改革与发展应引入“公共新闻”理念, 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相结合, 发展关注公共领域的“大民生”;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引导公众价值观为任务, 合乎社会和谐与道德准则;注重向新媒体拓展, 特别是手机媒体和微博, 构建公共互动平台。只有贯彻好这些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才能走出更宽更广的路子。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公共新闻”理念,“大民生”,新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开骅, 宋钰菡.提升后民生新闻的品质[J].传媒观察, 2010 (11) :21-22.

[2]王贵平.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J].新闻前哨, 2005 (10) :40.

[3]曹丽.电视民生新闻应做“大民生”[J].视听界, 2009 (3) :101-102.

[4]卿志军.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02-105.

[5]罗国杰, 李萍.伦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104.

[6]郑思, 黄策舆.由“市井新闻”到“公共新闻”——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理性回归[J].媒体时代, 2010 (9) :39-41.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 篇8

1分众化的栏目定位

新闻栏目的定位和传播策略对于新闻评论的角色化塑造十分重要。面对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和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的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人的注意力就会偏向于某些特定的内容。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传播的必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大数据统计,新闻资讯越来越分众化,实现个人定制的可能性。例如,目前,腾讯新闻的APP就可以让读者“叉掉”不感兴趣的新闻。在电视新闻中,受众的个性化诉求除了兴趣关注点,还有评论观点与主持人的节目风格,电视新闻必须要满足个性化的文化资讯及观点的需求,栏目的定位应分众化,应多考虑观众的文化取向与文化偏好。电视的新闻评论人才与制作水准是远高于互联网的,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2进行媒介融合互通

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电视新闻评论可以利用媒介融合的所有权融合与策略融合,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例如,将新媒体的新闻资源融入到电视新闻当中,电视新闻节目引入到新媒体的新闻平台中去实现资源共享。还有一种是结构融合,即将新闻的采集方式进行融合,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经过这种模式,传统纸媒的记者有可能会作为电视新闻的评论专家对新闻进行解释。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的这种信息融合的方式,及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新闻表达融合。新媒体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特性例如草根文化等等,能够顺应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电视新闻在发展中要学习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保留自有的一些优势如新闻人才与专职团队及收视基础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都可以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所用。例如,利用新媒体补充电视新闻和垫带传媒特征不吻合的地方,利用新媒体获取新闻线索、利用新媒体分享草根观点等。

3交互性的栏目传播

信息井喷式的出现、碎片化特征使人们的信息交互性更强,人们通过社交媒介不断与社会各类成员交流,获得信息更新与储备。新闻评论的社交化是一个新的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互动是十分频繁的,信息是双向甚至多向传递的,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加工者与补充这,然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传播往往是单向的,新闻评论的主体代表媒体形象的评论者,不能适应当下的媒介传播环境。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将新闻节目打造成一个交互性平台,使电视用户之间、电视用户与电视节目之间搭建起交流的桥梁,使电视评论节目社交化。

例如,有的节目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实现节目的社交化,使电视节目成为观众的社交集群,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热点事件进行讨论,这些话语既可以实现线下交流传播,也可以通过加工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呈现。

4结语

网络对新闻媒介的介入,导致电视新闻的格局发生大的调整,电视新闻应该由早先的争夺第一发布权发展到争夺第一解释权,这才是新闻评论化的特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应该保留传统媒体的优势,从平台、队伍和质量上发挥优势,适应时代发展,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媒介融合[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d2XWo TIEQlf3v G7Le_N-a LYC1A1ls ATBRu HCStnli EO5-0X4p IGZKx Wo Qgqinp CC7Sk2By Vi H9Bf_s Lp Im-ua

上一篇:宁夏法学教育现状下一篇:默顿的失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