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2024-08-29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精选8篇)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篇1

摘要:网络新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逐渐出现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并被他们所熟知。由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新闻成为普通受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论文主要从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性来展开论述,进而讨论这一特殊的传播方式会带给受众什么样的阅读心理。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掌握受众这一独特的阅读心理,进而分析受众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独特心理需求,揭示其如何正确引导受众。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受众心理,网络新闻写作

一、网络传播特性带来受众特有的阅读心理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网络新闻演化出许多特有属性和形式,下面笔者主要阐述其四个特性下带来的受众阅读心理。

(一)网络新闻即时性带来受众对信息求快、求知的阅读心理

网络新闻即时性的特点让其受众越来越想尽快地得到新闻消息,导致网络新闻的受众对现有的消息有求急求快的心理,强烈的求知心理应运而生。而网络新闻这一传播特性使得他们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获得者,也变成了传播者。在传递新闻时,这种心理上的认知让新闻从业人员将“传者为中心”转向“受者为中心”,注重新闻信息获取人员地位的改变。传者越来越重视普通大众的地位,这样他们的认知心理得到进一步满足。所以,其即时性使得受众产生了一种求知、求快的心理。

(二)网络新闻延伸出来的交互性使得普通大众有了“主人翁”阅读心理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可以理解为信息传输的双向性。与传统媒体的单一渠道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一种理论上的平等交流。同时这种交互性也使得网络新闻往往更平民化,如草根新闻、公民新闻等。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还使得受众的主人翁心理越来越强烈,网络新闻下的受众不再满足于以传播者为中心,而是逐渐有了一种以受者为中心的意识。网民在网上的舆论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常常作为最先孕育舆论的中心。市场经济下,受众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这也是网络新闻交互性带来的直接影响。

(三)网络新闻的海量性、超链接使得受众产生一种迷茫、跟风的阅读心理

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实时更新,由此拥有了整个硕大的信息库。这个数据库内容海量,取之不尽,随时使用。同时,网络媒体的超链接,使其的信息背景、结构及对新闻信息的检索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借助于超链接,网络新闻可以相互补充比较,资讯被赋予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在网络新闻海量性和超链接下,受众出现了盲目的跟风心理。例如,“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后妈事件”,只要网上出现这样的新闻,几乎所有的网友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边倒,只要是有关“幼儿园老师”“后妈”这类字眼的新闻,网络新闻下的受众便会自动扣上不好的帽子。在一些热议的网络事件中,许多网民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便盲目跟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网络新闻的开放性带来了受众强烈猎奇的阅读心理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网络新闻的开放性使得类似“人肉搜索”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的一种开放性让普通大众在阅读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猎奇心理。

这种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在认知心理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心理,让网络上不再有隐私。网民,也就是受众被“人肉搜索”后,会产生大量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一个微博名为“软柿子jampasg”的网友在陈赫宣布离婚之后,在其微博下发表过激言论,声称《奔跑吧,兄弟》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电视节目,所以要求陈赫必须退出。部分网友“人肉”发表过激言论者,要求其道歉并删除“不当”言论。网络新闻在给受众带去信息的时候,无形中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网络新闻下,普通受众对信息的求知欲望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时代下那种求知欲。

二、网络新闻写作对受众心理的引导

上文笔者已经分析了受众在网络新闻下的阅读心理,那网络新闻必须担起正确引导受众心理的重要角色。

(一)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引导其正确认识求新、求快及“主人翁”心理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1]个人对媒介影响的一种控制和消解能力便是媒介素养。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受众的接受能力都有待提高,这是网络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网络新闻受众对新闻的鉴别力,在进行网络新闻写作时必须引导受众提高媒介素养,培养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培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评价能力,令其对新闻信息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提高网络新闻受众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影响能力。网络新闻受众则需要恰当地运用评判的眼光去审视网络媒介,加强网络媒介的自身建设,提高用户服务,发挥网络媒介该有的职能。同时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去了解媒介在社会结构中的历史、经济、政治和特殊环境下的作用,以准确解读和应对网络新闻媒介。受众必须加强对新闻记者所需技能的培训,完善缺乏的新闻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新闻修养,做一名合格的、懂得自律的网络新闻受众。

(二)用舆论引导其猎奇、跟风心理

所谓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2]对于此,我们必须要明白在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受众心理方面,意见领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意见领袖,是指在大众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到他人意见的形成的活跃的积极分子,其对信息起到了过滤和中介作用,并最终将信息扩散出去。由于网络新闻受众具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所以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心理引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国家、社会和媒体自身的力量去引导受众

在写作网络新闻时,要充分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新闻的写作,进而更好地引导受众的心理朝着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方向发展。如今,国家和政府必须克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法规来强化管理网络新闻,净化网络环境,给网络新闻受众营造一个清新的网络环境。

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法规时,必须要加强网络新闻对道德的把控力度,在重大突发事件上要及时发挥出自己意见领袖的作用,充分体现道德在网络新闻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影响力上,网络新闻更是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网络新闻写作时,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注意提升自身的道德标准,对网络新闻进行严格的把关。每个个体都可以传播信息,同时他们也必须是把关人,他们是记者也是编辑。在这一方面要从社会整体层面提升网络新闻写作的把关能力,提高对网络新闻的要求,提升受众对网络新闻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有一股正确的舆论力量,在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以及影响受众。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媒体同行相互的明争暗斗,也涵盖媒体内部的淘汰机制。由于媒体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而忽略社会利益,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将自身的职责抛之脑后,所以有偿新闻遍地开花,产生了不良之风,媒体不再是我们大家的耳目喉舌,这与新闻伦理是相悖的。新闻采编人必须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把自己培养成全能的人才,提升媒体从业者自身的素质。记者编辑要杜绝报道虚假新闻,维持新闻的生命力和鲜活力,媒体从业者一定要谨记“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新闻虚假报道,给网络新闻受众营造一个更好的网络新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6-68.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6-75.

[3]白贵,彭焕萍.当代新闻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6-8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1-105.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篇2

在新闻学里,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是新闻传播的反馈者。可以说,新闻传播者进行的采、写、编、评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且能接受与信息相关的态度。各方面研究证明,抓住受众心理是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

新闻受众心理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受众原有的心理基础与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刺激。传播媒介刺激是受众心理产生的诱导因素,是受众主体的需要。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往往是这种心理产生的基础,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人类行为的源泉之一。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维持生命的生理需要和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包括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新闻受众需要时一种精神需要,它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愿望。

为了搞好新闻工作,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才能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使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受众有以下心理需求:

1、新奇心理

2、得益心理

3、求知心理

4、接近心理

5、对比心理

6、逆反心理

1、新奇心理

所谓好奇,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环境事,所产生的朝向探究反射。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理,人皆有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日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人们容易感兴趣,产生好奇,从而悉心去观察和探究。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新闻学角度,第一次传播的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报道应尽量满足受众的这种好奇心理的需求,争取抢发“独家新闻”。

2、得益心理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动,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及其信息更为关注,这便是由受众得益心理所决定的。

3、求知心理 当代的受众,比以往任何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要求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不但要满足“新闻欲”,还要满足“知识欲”。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知识对一个人的能力与技能的形成与提高,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新闻报道如能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是符合读者的普遍心理和能引起读者普遍兴趣的。

4、接近心理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并因自身生活的需要,产生亲和动机与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反映在受众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上,这一接近心理便表现在新闻发生地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凡是与受众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则更为关注,更感兴趣。

5、对比心理

一般受众在认识某种事物时喜欢对比,这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世间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比较这一心理活动,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离开了对一些事物和另些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方面进行的比较,就不可能认识任何客观事物。所以,新闻工作者应在新闻实践中,自觉地向受众提供能够进行比较的材料和条件,从而使自己报道的事物,为更多的受众所理解与接受。

6、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超过自身感觉饱和与接收能力,所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和反向思辨。在信息传播中,则是受众由心理定势的支配,对传播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从传播的相反

来生动的形象大打折扣。

2、受众“求近求同”性心理与典型“圣人”化的矛盾。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受众在选择新闻时,除了存在着“地域接近”的心理外,还存在着“感情接近”和“利害接近”的心理。②高明的记者应该能够打破地域的界限,将与受众情感相连的典型人事和“典型事件”客观朴素地表述出来,“以文传意”,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感情,缩短地域上的距离以达到典型的宣传效果。

在现今的许多典型报道中,记者唯恐打动不了受众,将各种优美词藻都堆砌在典型身上,塑造出许许多多的“圣人”、“神人”,人物形象“十全十美”,白玉无瑕。“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人和被传播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③这种强化优点,弱化缺点的做法常常使受众觉得典型人物“只能天上有”,自身与其差距太大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动力,典型宣传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3、受众心理接受度与典型“轰炸”化的矛盾。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和量,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的那样:“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为最不适宜的。” 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同样的刺激物在刺激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对反应性质的变化。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有一把心理尺度,把那些过量重复的信息杜绝在其接受范围外,对自己不愿接受而媒体硬塞的信息产生厌烦情绪。

传统体制下的新闻宣传往往是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地集中报道少数典型,有的甚至宣传了几十年,不自觉地对受众产生信息压制和信息“轰炸”。当今受众在个体意识和自主性不断加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防御系统”,对于媒介大规模集中性的典型轰炸不再是毫无反抗地“中弹”倒地。他们会对浮夸过头,超过他们自身接受需要和认同程度的信息采取抵制、排斥、反抗的态度。轰炸式的典型报道因其超过受众接受度而引起的“逆反心理”也应该引起传媒的足够重视。

顺向心理——增强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催化剂

典型代表一般,并不代替一般;典型是全体的代表,不是全体本身。典型报道的意义就在于结合时代特征产生一种道德模范的作用,发挥示范功能,激励更多的人以典型为榜样。典型报道要达到这样的功效就需要媒介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受众的心理分析,使受众在接受典型时产生“顺向心理”,完成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转变,让传播效果不断累积,深化和扩大。

顺向心理相对于逆反心理而言,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它有认同、共鸣、偏爱等心理表征。⑤传播媒介在推出典型时要注意结合受众的心理变化,讲求宣传的技巧和艺术,不断增强受众的顺向心理,使他们在典型人物的感染力下,自觉地将媒介所宣扬的精神融入到平常的生活中去。

1、典型报道形式多样化,增强受众的“认同”心理。

试验成果值得媒介在进行典型宣传时好好运用。随着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在接受典型报道时更倾向于接受有血有肉、有矛盾有缺点的正常人,那种只有简单“好”、绝对“好”的“完人”只会让受众觉得不真实;媒介要时时做到尊重受众,尊重他们选择信息的权力,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注 释

① 《主流媒体与舆论力量》专题,《中国记者》2004年第一期,第10页

② 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第264页

③ 时华蓉:《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2页

④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

⑤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第333页

参考资料

⑴ 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⑵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⑶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

⑷ 李 琳:《加强典型报道中的社会心理分析》,中华传媒网2002年12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电子出版物或电子来源的资料

● 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引号)、期刊名(英文用斜体或下划、中文用书名号)、载体类型、卷号和期号、页码或长度、数据库名/URL、检索日期年。

例:温晓莉,“论知识经济社会微观公共权力的法律规则”,《法学》,互联网,200112 11~16,中文期刊数据库,2003年5月1日,2002年。CIA.(1997).“Australia”.In the World Factbook.〔Online〕.Available at

受众心理及电视新闻创作研究 篇3

电视新闻广大受众由于经济、社会地位、年龄、职业、环境与文化层次的不同, 其想要了解、关心的新闻内容不尽相同。然而深入挖掘不难发现, 他们同样包含一定的共同兴趣、认识与爱好。一般来来讲具有共同的得益心理、对比心理、新奇心理、求真心理、逆反心理与接近心理等。其中得益心理主要指受众在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需对周围环境事物的发展变更状况有所了解, 掌握各类信息, 处于安全、利益与权益需求, 对于密切相关于自身利益的信息与事物他们会更为关注。所有受众还会具有共同的新奇心理, 基于新闻固有特征, 倘若不新便无法称之为一条新闻。恰恰受众的心理便要求体现新闻的新意, 不仅仅代表新闻要有新的信息与事物, 还应包括崭新的观念。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 倘若受众了解到一则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 便会对其真实性产生心理疑问, 只有全面真实的新闻形成的效应才是巨大的。受众普遍具备的心理规律还在于接近心理, 他们想要借助媒体广泛知晓天下大事, 并从中良好的获取同自身相关的密切信息。受众群体的不同其职业爱好、文化层次与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采编新闻人员不应对某一领域进行单一集中的报道, 而应广泛基于其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多领域的综合创作报道。

2 树立精品意识, 创作符合受众心理的电视新闻

2.1 基于广大受众平民视角科学创作报道电视新闻重大事件

平民化、回归大众的电视新闻最能赢得大众的喜爱, 只有充分衡量受众心理特征, 符合其审美趣味, 才能提升新闻感染力、吸引力。重大事件新闻具有其特殊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意义, 会对受众日常生活形成较大影响, 该类新闻一般欠缺趣味性, 加之创作模式固定、方式生硬, 通常由领导角度进行事件报道, 令普通百姓大众视角被不良忽视, 无法形成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从实际层面来讲, 一旦发生重大新闻, 媒体更应由大众心理视角出发进行报道与解释, 不仅应站在大局维护视角进行政府与党组织态度、措施政策的反映阐释, 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 同时还应由受众平民视角出发, 审视事态变化发展, 进行原委分析, 帮助大众解难排忧, 并向相关部门进行大众心声的良好反映, 正确的进行舆论引导。为实现这一目标, 新闻创作人员应充分挖掘人文精神, 实施人文关怀, 将新闻事件与人文关注紧密联系, 通过公正、准确、客观、及时的报道创作, 广泛关注社会改革转型, 契合受众心理需求, 营造良好的新闻创作与报道效果。

2.2 合理捕捉片段细节, 激发受众兴趣

电视新闻显著特点之一在于采用可视性直观方式缩短受众与新闻事件距离, 令其对陌生新闻报道形成具体、真实的感知印象。其与报纸详尽的文字报道有所不同, 而是借助动态变化的画面令大众视线锁定, 其细节传神片段则能在受众心理形成深刻的感观印象。电视新闻创作中片段细节不应凭空捏造, 应对符合具体新闻精神的各类片段细节全面捕捉, 反映各类文字无法真实表达的内在情感, 进而将受众引入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 令其仿佛身临其境, 形成良好的直观宣传效果。受众普遍兴趣的激发从根本层面来讲便是报道其最关心的新闻事件, 体现新闻价值的显要性, 一些新闻其本身重要性决定价值容易呈现, 然而他类新闻价值却并不一定十分明显, 需要创作者透过现象将其内在价值合理的进行挖掘呈现。该创作过程包含一定操作技巧, 同时更应对受众想要了解的重点、关注的环节明确认识, 令新闻创作报道符合不同层次广大受众的广泛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对受众普遍心理、兴趣特征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 合理掌握受众信念的倾向性、稳定性与亲和性。同时电视新闻创作报道应秉承舆论正确导向、实施多样性提倡, 注重主旋律衡量, 在宣传政府、党组织政策、路线与方针的基础上还应树立良好的群众观点, 联系群众、贴近生活, 找准社会脉搏, 令电视新闻真正实现有事、有理、有情、有趣的报道创作, 令广大受众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悦, 真正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说服力、感染力与吸引力。

2.3 拉近与广大受众的现实距离

广大受众在观看新闻阶段中喜欢在了解事实的同时进行独立判断并自主得出结论, 而非被动的接受教诲, 其愿意进行新闻来源了解, 对其可靠度展开分析, 而非报道记者大包大揽, 强迫受众接受与相信。对于存在争议的新闻事件, 受众喜欢了解各方意见与情况进而进行是非辨别, 而非仅获取一方结论情况。因此电视新闻的创作报道不应列开教育、开导的架势, 这样仅会令受众主观自我心理不良受损, 令其反感并敬而远之。当前受众文化水平、思想与认识能力全面提升, 其不会将新闻报道视为行动指南, 因此我们不应采用行政手段创作对其实施管制, 而应从受众心理需求、观点特征出发, 以其为核心找准沟通心灵的实践方向与途径, 进而真正拉近与受众距离, 提升电视新闻贴近性与可视性, 并真正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3 结语

总之, 受众广泛心理需求应科学注重, 新闻创作者只有做到恰当正确的迎合, 细化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 掌握创作技巧, 以受众为核心才能令电视新闻引起强烈的共鸣,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并打造真正精品优质的电视新闻。

摘要:成功的电视新闻创作应科学依据受众心理特征、普遍需求提升感染力、传播力, 广泛激发受众形成情感共鸣。因此笔者就受众心理特征出发探讨了如何科学创作电视新闻, 对优化传播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受众心理,电视新闻,创作

参考文献

[1]李永凤.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1) .

网络新闻媒体之受众研究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特征,方法

一、引言

在传播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媒介受众研究, 传统的受众研究相对比较固定, 会根据不同历史环境而发生变化,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研究就要相对模糊, 而且受众研究对象的身份也不明确。因此, 就需要将历史研究方法和网络特性相结合, 继而验证网络新闻受众的不同想法。

二、网络环境下新闻受众研究的主要议题

与传统新闻受众研究相比,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诸多优势, 在传播速度和数量上都是无法比拟的。例如, 在网络环境下, 新闻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选择匿名, 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真实信息掩盖;同时还有新闻信息的对称性、复制性、互动性等, 这些都是新闻受众所研究的话题。而新闻受众的研究话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学领域, 开始延伸到网络虚拟性、个人行为等, 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

随着新闻受众研究方向逐渐延伸, 为了增进研究的质量, 研究人员对新闻受众关心的话题主要分为两类, 分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

三、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特性与网络研究的关系

通常在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受众, 必须要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要将其与传统研究方法进行对比, 要帮助受众理清网络受众与传统受众之间的差别, 尤其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要考虑研究时所出现的要素。

(1) 去边界性所造成的研究对象模糊性。通常网络环境下去边界的性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是新闻受众的时空特性和网络信息的形态。第一, 新闻受众的研究对象不会收到时空性的限制, 也就是指地理位置的限制, 还有时间的影响, 这都是无法确定和统一的。传统社会调查会将受众研究的信息所明确, 这样也许就会对研究数据造成干扰, 由于背景的差异, 会导致对研究对象的歧视。因此, 就需要通过不同的假设和构想, 来快速理清研究对象与议题之间的关联性。第二, 网络信息的形态去边界, 主要阐述的是信息的传播途径, 传统模式中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途径进行传播, 可以对信息的来源准确界定, 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网络环境下, 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变得较为广泛, 研究人员根本无法确定信息的来源, 这样就使得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模糊, 具有双重性或者多重性。

(2) 媒介使用中的科技涉入性。在传统媒介使用途径中, 一般接口都是较为固定的, 流程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对于技术手段要求也较低,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网方法、上网系统和服务器都会对网络媒介产生影响, 导致网络功能的差别, 也直接会影响到网络媒体的使用形式。归根结底, 这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涉入, 导致网络新闻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

(3) 去除线索的新闻受众自我认知。在现实中, 由于新闻受众的身份确定, 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和评论时, 就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 要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但是在网络环境下, 去除了受众的个人信息和社会地位, 受众的身份快速发生转变, 可以拥有一个身份, 也可以同时拥有几个身份。而随着新闻受众的身份不同, 同样的研究议题, 所出现的研究结果也会产生不同, 会使研究议题更为深入, 扩张到心理领域。

四、网络新闻受众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探讨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方法较多, 但是必须要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要将量与质之间的关系有效把控, 要制定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要确保网络研究方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1) 质与量的论证。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两种逻辑方法就是“归因”和“推演”。归因主要是对网络上多种事件进行分析, 从而有效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而推演则是根据网络上的某一事件, 经过逻辑推演, 得出事件发展情况和结论。这两种逻辑方法在基础上是有关联性的, 都是通过某种现象去探究本质, 在执行方面两种逻辑方法存在着差别, 尤其是针对社会科学, 很难同时观察所有与研究议题相关的客体, 并深入地讨论每个客体与议题间的关系。网络新闻受众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时, 务必要考虑到个人人格心理与社会系统中不可见的影响因素, 要注重新闻信息的量, 也要注重质, 要合理使用新技术, 促使新闻信息在网络上如同滚雪球一样, 最后要加强对技术的界定, 要取得质的升华, 统一通讯标准。在理想状态下, 质与量的研究是双重的, 需要数据来积累、验证, 还需要因果逻辑分析来解析其发展脉络, 要对新闻数据进行深入解剖和解读。

(2) 客观性以及研究框架的讨论。客观性通常是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备受争议的部分, 尤其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 绝对客观的状态肯定是不存在的, 那么就必须要以“相对主观”的态度对分析问题。当面临网络的模糊性, 更多人开始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间接地引发新闻受众研究在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上的争议。在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中肯定无法避免一些争议, 只需要对研究框架进行合理设计, 无须刻意避免, 因为即使已经刻意避免, 也难免站在某种预存立场, 而且, 当分析对象是跨文化时, 更易遭受到文化差异性解读的质疑。关于这点争议, 除了统计工具或相关参考资料的佐证之外, 更该被重视的是一个研究者开创性的精神, 即使如前面所提之例子, 研究者的立场受质疑, 其研究也提供了对事实某个角度的呈现。相同的, 网络新闻受众研究也应在此观念下, 努力扩展新的议题。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将传统研究方法与网络新闻媒体受众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 从其特征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朱学佳.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理论的对比解读[J].当代传播, 2010 (03) .

[2]王志伟.西方修辞与传播视域下的受众研究[J].新闻爱好者, 2012 (16) .

[3]曹刚.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传媒, 2013 (09) .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篇5

1 受众对电视台新闻传播的需求特点

大量研究中均表明: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受众不单单是传播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 更是新闻传播的最终归宿与追求。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功能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凸显出来。通过对受众心理需求的了解, 能够使电视台新闻传播工作更具针对性, 取得更好的效果。

具体而言, 受众对于电视台新闻传播心理需求的表现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从观众的角度上看, 大众对电视台心理需求具体表现在几方面:

1) 对信息的需求。大众对外界的认知多是从电视新闻中得知。满足对新闻信息的追求目的, 了解时事政治、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等相关信息。

2) 对新闻信息时效性的需求。在潜意识中, 大众所希望获取的信息往往是最新且最及时的, 加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各种互联网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发展, 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多元, 包括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手机等终端均为信息技术的获取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受众而言, 信息量的阶梯型大量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 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介之一, 在节目内容方面的时效性显得非常重要。

3) 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需求。电视台新闻节目相关内容必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 面向受众提供准确信息时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换言之, 在电视台新闻编辑中, 必须以自身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基础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追求。

2 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2.1 创新内容

电视台新闻编辑中尤为关键的内容便是新闻内容, 作为传播的主要载体, 只有创新新闻内容, 才能实现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元素。具体的实现途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在新闻内容方面应当做到刚柔并济。在对新闻进行编辑期间, 工作人员要对稿件的内容进行整合, 对新闻要素进行合理搭配, 切不可厚此薄彼。新闻稿件内容不得过于生硬, 用词不得强硬无序, 以免导致受众丧失收看节目的兴趣。因此, 编辑内容中应当融入一些柔和性因素, 从受众的情感需求入手, 使编辑内容更具情感色彩。

2) 重视对新闻播音稿的创新。电视新闻编辑最终目的是确保受众快速且有效的了解新闻内容, 获取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因此, 编辑稿件时应当注意措辞用语, 减少书面化、形式化用语, 尽量选用与事实现状相契合且与受众认知匹配的言辞。编辑内容应当突出清晰的思路与强烈的逻辑性, 以引导受众快速掌握新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 在整体编辑的流程上, 应当将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合理搭配, 并且可以配合一些相关的回忆画面和亲切的解说, 使新闻稿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以争取得到受众的认同与喜爱。

2.2 新闻形式创新

电视新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和探索才能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创新电视台新闻节目形式方面, 编辑人员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在新闻节目的制作上, 编辑人员应当重视对稿件声音、图标、以及文字的灵活处理, 有效应用各种可视性元素, 将其与新闻画面、数码配图、以及动画等传播符号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画面质量以及新闻画面与新闻稿件之间的契合度, 从而促进受众兴趣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2) 在新闻节目的互动形式上, 应当注重体现信息传播方与接收方的双向互动。编辑人员应当在节目制作中融入的新媒体元素与工具, 如可通过短信、网络平台、微博、以及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话题讨论, 创造信息互动沟通的平台, 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通过此种方式, 使受众积极参与电视新闻节目, 融入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中。

3) 在新闻节目设置方面, 根据对受众的调查发现, 电视台新闻信息量过大会导致受众难以在短时间内抓住新闻的重点与热点。针对该问题, 编辑人员可以引入单元式的报道方法, 对新闻内容进行划分, 并设置不同单元进行播报。受众可以根据单元属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栏目, 以此提高受众对新闻节目的选择质量。

4) 在新闻语言的编辑上应当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 编辑言词应当符合事实现状并且与受众的认知、情感感受相契合, 体现新闻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将受众的视觉、听觉等充分调动起来, 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3 结语

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产生一方面需要履行将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的义务, 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自身传播信息的内容与形式, 争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以打造电视台在媒体产业中的形象与品牌。

本文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入手, 对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方面的创新策略与内容, 望能够使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与受众需求更好的契合起来。

参考文献

[1]何永红.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手段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3) :3, 120.

[2]康伟.面对新兴媒体崛起电视新闻编辑应向复合型转变提升编排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8) :121.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篇6

1 新闻、受众、社会关系失衡

新闻价值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新闻客体必须对新闻传播主体有利, 新闻必须符合受众的需求, 新闻必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这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三个主要因素, 当这三个因素经常发生矛盾时, 新闻道德就开始发挥作用。新闻道德就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因为自身的自律需求, 设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道德具有非官方性、非法律性特征, 是新闻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没有强制性的约束, 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处罚条例。因此可以说, 新闻道德是媒体自身承担对社会、对受众的责任。

2 记者面临平衡新闻、受众、社会关系的困境

有关新闻道德的研究, 不得不提起一个经典的案例, 《饥饿的小女孩》的图片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 但是获奖者凯文卡特因为在拍摄照片时没考虑到小女孩的感受, 在外界的舆论谴责下自杀。只留下遗言:“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这就是新闻记者缺乏新闻道德酿成的悲剧。与之相反的是美联社的记者富兰克在报道哥伦毕业鲁伊斯火山爆发时, 面对身处困境的女孩, 他虽然无能为力, 但是始终和她谈话, 鼓励小女孩, 直到最后拍下她下葬的镜头。这张照片显示了小女孩面对死亡, 依然神情自若的勇气, 因此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同样是面对濒临绝境的情况, 同样的新闻照片, 遵守新闻道德和放弃新闻良知的结果显然不同。

在一次采访阿富汗记者的新闻中, 一群新闻记者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逼问采访的情景发人省醒。虽然采访者一开始坚持什么也不想说, 在记者的再三逼问下, 一个88岁高龄的阿富汗老人还是在镜头前很“配合”地释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完全不顾及采访对象的采访行为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这一事件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新闻记者只注重新闻价值, 所有的记者都认为对于死难者家属的报道, 应该出现一张夸张的、非常悲痛的照片, 这样的新闻才有吸引力, 而忽视了死难者家属的感受。作为新闻记者, 虽然他们挖掘了新闻价值,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他们失去了人类的同情心, 缺乏新闻道德, 他们忘记了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尊重他人,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报道, 都不应该伤害采访对象。

这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在社会、新闻、受众面前, 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就可能丧失新闻媒体人的道德良知。有新闻记者曾经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份子, 然后才是新闻记者。新闻道德应该优于新闻价值。”因此, 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 不仅仅是对客观新闻的报道, 还应该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 在报道新闻时, 控制媒体的道德取向。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 新闻记者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 应该尽可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 不能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最容易产生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冲突,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富兰克福尼尔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理解, 是因为他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小女孩的死亡面前显示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另外, 新闻道德还包括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新闻报道是一项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 一些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未经当事人同意就报道涉及到他人隐私的新闻,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他人带来精神伤害。现在标题党新闻越来越多, 在中国每年度的评选十大假新闻中, 年年都有“某某名人去世”, “某某明星离婚”的新闻, 后经查实纯属假新闻, 这给当事人的名誉造成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新闻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性和广泛性特征, 新闻记者如果为了追逐商业利益, 不顾新闻职业道德, 就会给社会带来破坏, 影响十分恶劣。

3 新闻道德可以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 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才能在激烈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冲突中把持自己。责任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素养, 新闻记者对社会和受众都有传播客观新闻的责任, 虽然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有一定的倾向性, 但是新闻道德要求新闻记者应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公平,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 才能实现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此, 新闻媒体制定了相关的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机制, 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条例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 帮助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各个新闻组织也制定了自己的新闻职业准则和规范, 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新闻记者的行为。另外, 新闻职业道德也是新闻自律得以实现的有效形式, 我国早在1991年就出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其中规定新闻记者要遵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把社会效益和新闻价值结合起来, 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承担起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正如李普曼所说:“要构建社会道德规范, 就应该在遵守新闻道德法规和原则的同时, 也要把握新闻价值和新闻道德之间的平衡。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价值虽然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因素,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也带有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如果处理不好新闻、社会、受众之间的关系, 导致三者关系的失衡, 新闻报道就会沦为商业的工具, 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 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挥新闻道德在新闻报道中的制约作用, 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摘要: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制造假新闻, 侵犯公民名誉权和隐私权。此外, 新闻媒体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 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新闻从事者的行为, 但是仍然需要新闻媒体的自律, 新闻道德是新闻媒体自律的有效形式。新闻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 成为平衡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

关键词:新闻道德,受众,社会

参考文献

[1]赵黎.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新闻道德[J].新闻知识, 2010 (3) :34-36.

[2]杨保军.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及具体构成分析[J].当代传播, 2010 (2) :10-13.

[3]杨保军.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J].当代传播, 2009 (1) :14-19.

体育新闻的受众研究 篇7

媒介受众观念的形态

任何时代、任何类型的新闻媒介都要依靠受众来生存, 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所有制的媒介的受众观念是不同的。媒介的受众观念要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当政治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宣传型”的。到了经济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市场型”的。这时的受众其实是被物化了。麦奎尔把这两种类型的受众观合称为“支配模式”。他认为, 无论政论也好, 广告也好, 都是劝服性信息, 受众仍然是被劝服的对象, 媒介最关心的始终是传播者的需要而非受众的需要①。

随着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发现,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并非预计中的那样强大, 受众也并非总是处于消极被动、被决定的地位。霍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式, 即意义不是传者“传递”的, 而是接受者“生产”的②。从而在主体之间的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的观念。霍尔认为受众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文本的意义, 而且可以与传递者传递的意义不同。这一理论模式使人们对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媒介受众观念变化的“是与非”

中国新闻媒介的传统受众观念是政治主导下的“宣传型”。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更被强调。改革开放后, 西方的新闻观念对中国新闻媒介的一些固有观念产生了冲击, 媒介被推入了市场,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加, 受众主体意识觉醒以及受众群体分化的趋势, 使得过去那种单纯的政治宣传者角色已经不能以完全、绝对的态势在市场中站住脚。媒介的受众观念在经济控制的拉动下, 从“宣传型”受众观念中解放出来, 开始重视受众的需求。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以市场为中心的媒介而言, 必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争取最大数量的广告。而对于广告商来说, 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被更多的消费者看到, 必定会选择拥有较大受众群的媒介。媒介为了使受众数量最大化, 就要取悦、迎合受众的口味。然而, 能超越阶级、种族、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别的受众需要, 大多是非理性的欲望。于是媒介趋之若鹜于能吸引眼球的兼容性最强的受众的非理性欲求, 大量复制单一的肤浅的内容, 同质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的文艺晚会, 同样的电视剧, 经常上演“同城大战”。这些年随着选秀节目的风生水起, 各个电视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秀节目大战。

“受众是上帝”的观念, 使得媒介只重视满足受众低层次的需要, 媒体“软化”的风险不断上升。当受众被视做消费者的时候, 媒介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购买力强的受众身上, 对于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注自然减少。比如, 现在中国农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80%左右, 而媒体上的相关内容比例不到1%。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介把自己定位于“服务于中国最优秀的人群”, 因为他们是购买力强的人群, 能为媒介带来利益。传媒“嫌贫爱富”的倾向表露无遗。这种“消费者型”受众观, 越来越把社会弱势群体排除在传播范围之外, 使他们逐渐边缘化。没有媒介再愿意为他们鼓与呼, 给他们说话的权利, 关注他们的利益。这与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是相悖的。

把受众看成是上帝, 看似很重视受众的需要, 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满足受众需要, 只不过是突出满足了受众非理性的、“软性”需要, 更多的是“解闷”而已。受众的需要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 对于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要媒介应该予以控制和指导, 而不是盲目迎合。

建立“公民型”受众观

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乡民社会”向现代的“公民社会”变迁。公民社会的本质性特征与精神价值正在生成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不论东西方的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公民社会的现代性精神价值是可以跨越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差异的通约性精神与理念。人们对于公民社会的很多认识可能存在纷争与歧义, 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 即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建立的基础。公民社会要求的独立的人格状态、契约精神、民主与法制精神、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精神, 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才能生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制度性基础。更重要的是, 由市场化带来的伦理精神的变化, 与公民社会要求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相契合,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

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 媒介把公民概念引入受众观, 把受众当做公民对待, 以维护公民权利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运营的基础, 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③。在公民社会中, 公民是公共事件的积极参与者, 也是有力的影响者。公民的身份是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在北京动物园搬迁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和厦门PX事件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中都有公民精神的彰显。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在公共领域内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 通过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形成代表公共意志的公众舆论, 来促进社会的善治, 防止和抵抗公权力的滥用, 维护公共利益。在这之中, 媒介一方面作为公民社会中最重要的公共领域, 要为这种公开、自由的讨论提供平台, 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 媒介作为现代社会里公民知情权实现的主要渠道, 公民有权利要求媒介提供真实、全面、可靠、透明的信息作为自己的参考。因此媒介供给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 而不是与受众之间的简单交易行为, 受众更应该被视为公民而存在。

媒介会成为社会的“探照灯”还是会成为“口香糖”的生产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受众观——把受众当成公民还是消费者。受众越是被看做消费者市场, 就越可能被视为大众——分散、异质、被动、无知、受人操纵的“乌合之众”。只有相当数量的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理性公众才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础, 而作为公共领域重要标志的公众舆论, 也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媒介作为公共领域, 正是其所体现的民意基础, 提供了对权利合法性的最有力制约。

媒介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负有启蒙和引导的使命, 媒介应该通过传播, 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 树立正确的公民权利观, 让受众参与更广泛的公共领域的活动, 广泛地接触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媒介通过提供公共辩论平台, 将独立的公民以民意的形式重新塑造成一个公共体。在厦门PX事件中, 媒介把PX项目建设看做是与厦门市民利益有关的重大公共事务, 强调厦门市民对于项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批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PX项目论证的过程中没有让市民充分知晓、参与, 赋予他们反对PX项目的行为以公民正当权利的合法性。同时, 媒介在报道中构建的对公民身份的认同, 也有意要把单个公民整合为整体性的公共体。上面提到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 如果没有像《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介的关注与报道, 没有通过媒介提供的公共、公开、自由的辩论平台所形成的公共舆论, 则很难形成公民社会与政治权利的良性互动, 从而无法让事件结果体现最大的公益性。

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资源是公共资源, 媒介既然实际上是在占有和使用这种公共资源, 就必须具备公共性, 不能混同于一般的企业。我国新闻媒介的体制与西方完全私有化的体制不同, 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实行了有限的市场化运作。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坚持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扶持, 因此具有使媒介保持更多公共性的优势, 有条件把媒介的受众观念完善、建设成为“公民型”的受众观念, 而不仅仅是在经济控制下的“市场型”受众观。

注释

1 丹尼斯·麦奎尔[英]著, 崔保国、李琨译,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 斯图亚特·霍尔著, 王广州译, 《编码, 解码》, 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市县台新闻评论的受众意识 篇8

市县台新闻评论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目选题四平八稳,难以看到有力度的评论和不同观点间的碰撞。二是评论内容中知识介绍、政策解读多,观点、论辩少;新闻事实的进一步阐释、说明多,新观点、新视角少。三是外地评论多,本地评论少,而且本地评论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对新闻评论指责、干预多,制约了新闻评论的生存空间。大量发生在当地的重大新闻、老百姓关注的大事,不能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展现出来。节目制作人员担心选题和尺度拿捏不准,怕犯错误、得罪人、出乱子,遇到问题绕道走。评论员没有立场,缺乏个性。二是人才匮乏。市县台处在电视媒体的末端,难以引进优秀的评论人才。市县台新闻评论的弱化、缺位,导致媒体影响力的进一步降低。

市县台新闻评论在发挥电视媒体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畅通舆论监督渠道、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树立媒体良好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办好市县台新闻评论节目?

第一,健全运行机制,优化节目生态。市县台新闻评论节目从选题的确定,到节目的策划、采制、审定、播出、退出等方面,应形成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节目的日常运行中,减少人为因素,为新闻评论节目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频道总监、分管副总监应当成为节目运行机制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栏目制片人按照制度管理业务运行。主持人在策划方案的框架下,对于节目的观点尺度、风格样式具有宽松的发挥空间。建立健全节目风险预警机制和危机管控机制,台长室和频道总监室应当成为化解危机的屏障,让制片人、主持人减少干扰,轻装上阵,集中精力生产精品力作,打造品牌节目。

第二,注重主持个性,展现语言力度。市县台新闻评论节目可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新闻评论节目的运作经验,遴选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不以形象、学历、资格为主要依据,而是把丰富的人生阅历、个性魅力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作为重要条件。市县台难以引进评论功底和潜质俱佳的评论型主持人,不妨另辟蹊径:一,从大学文史哲专业里选拔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人才;二,从社会上选拔博览群书、阅历丰富,有独特视角和敏锐思想的民间意见达人;三,主持人的阅历与积淀对于新闻评论节目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从具有一定年资的新闻主持人中遴选人才。

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应通过有棱有角的评论,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独特个性;通过透彻的论理、递进的情绪,展现新闻评论的思想锋芒;通过爱憎分明、宽厚善良的襟怀袒露,展现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节目主持人骆新以冷静、独到、犀利的主持和点评,在业界好评如潮;黑龙江电台《叶文有话要说》节目红遍本省,且在全国8个省级电台和20多个市级电台落地,叶文快言快语、敢做敢当和鲜明的观点,受到各地听众的热捧。有人说,大凡受到受众热捧的节目,几乎都是在主持人的“骂”声中扬名的。当然,评论节目主持人的“骂”应当真诚有爱,理性有度,具有建设性。

第三,强化受众意识,拓宽选题范畴。把握好了选题,评论就成功了一半。市县台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应贴近目标受众群的兴趣点与关注点。

现今不少敏感话题和重大事件的评论常常难以实施,不少市县台过多地关注农民工被侵权、环境污染和腐败治理等问题,造成论题范畴的相对狭窄。市县台新闻评论选题应当扣准时代脉搏,选择具有现实针对性、富有新意的论题。选题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舆论监督,帮忙不添乱,始终将服务大局放在第一位。市县台的受众大部分在农村,因此,应把镜头更多地对准农村、农业、农民,把农民的需求作为节目的重要论题,把党的政策和群众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方求证、深入探究和理性思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市县台新闻评论在重大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面前不能缺位。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提升新闻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应当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给突发事件的评论“松绑”。评论中注意帮忙不添乱,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

市县台新闻评论选题应当以受众意识为导向,通过揭露问题,查找症结,提供对策,帮助受众提高认知能力。近年来,社会转型带来人们价值观的裂变,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节目应当把百姓的婚姻、家庭、亲情、友情等列入选题范围,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使市县台新闻评论充满人情味,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市县台新闻评论应当以发生在本地的新闻评论为主,外地新闻评论为辅,突出地域特色,让节目接地气,有人气,强化新闻评论的属地舆论引导作用。新闻评论以本地题材为主,并不意味着对外地新闻的拒绝。外地新闻既可以给本地节目提供重要导向,也可以成为本地新闻的必要补充,还可以为本地新闻评论提供新鲜而有分量的由头。适当地用好外地题材,能为节目增光添彩,关键在于减少原封不动的照本宣科,将外地新闻评论本地化,做活外地新闻评论。

第四,精细定位布局,实现科学策划。市县台新闻评论节目策划时应注意对评论内容、形式和结构进行合理把控,正确选择评论切入点和评论时机,从正面和负面评论的功能上理解评论内涵。

在评论现场和评论内容的把控上,主持人应对论题了然于胸,能够提出独到的观点,展现媒体视角;在与嘉宾交流中,展现本台评论员的角色;策划冲突点,放大细节点,使观点与受众产生共鸣。在加大语言尺度、彰显评论个性的同时,适当采用说新闻式评论、沙龙式评论和家常式评论,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在评论形式上,可采取短片叙述故事和现场评论相结合,避免评论的单调乏味;在评论结构上,着力从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向点评式结构评论拓展,以强化评论的故事性,使评论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在突发事件的评论策划中,央视《新闻1+1》的策略值得借鉴。他们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使得新闻评论更为理性和权威。因为突发事件调查处理有一个过程,对事实进行还原也需要进一步的认知和论证。如果一开始就随新闻采访“大部队”跟风介入,赶早报道,在抢得新闻的同时,也增加了真实性的风险。只有还原事件的原貌,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的把控,才能做出富有理性、建设性的评论。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快新闻、慢专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独到、深入的阐释,在思考维度、思辨角度和思想深度上抢占制高点,把新闻评论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上一篇:玉米新品种展示工作下一篇:煤矿井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