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2024-10-18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精选9篇)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1

宣传是新闻的重要功能之一,新闻可以用作宣传,宣传可以借助于新闻。新闻和宣传密不可分。在我国,新闻传媒在开展宣传方面素有传统,也拥有优势。但党政部门在管理新闻宣传和新闻传媒,在进行新闻宣传时,必须坚持以新闻的有效传播为基础,在提供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实现宣传的目的,而不宜离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行乏味的宣传。

一、理性认识宣传及其意义、作用

“宣传”的概念和它所指代的行为,常常被作出存有差异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解读。对其意义、作用,也是褒贬不一。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宣传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呢?

(一)关于宣传的含义

对于“宣传”这一概念,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所谓宣传,就是为向别人施加影响而陈述事物———这是英国人坎波尔·斯特阿特的见解。此言指明了宣传所要达到的目的(向别人施加影响)以及宣传所采用的方法(陈述事实)。其实,宣传所采用的方法,除了陈述相应的事实以外,还应包括阐明自己的观点。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宣传是个人或集团有意识表达的意见和行动,旨在影响人们的心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拉斯韦尔强调,特定个人或集团作为宣传的主体“有意识表达的意见和行动”,以与无意识相区别,这是很必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可以说是道出了宣传的真谛。我国新闻学者甘惜分教授认为:“宣传就是传播思想,是用一种思想去影响别人的思想。”王中教授提出:“宣传是灌输一种主义或主张。”两位前辈学者虽然并不是在为宣传下科学定义,但他们在精短的表述中所体现的智慧火花,还是给人以诸多启发。

笔者对“宣传”这一概念有如下理解:宣传是特定主体有目的地通过讲述自己的意见以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特定主体,既可以是党政机关及其部门,又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还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甚至个人。宣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有二:其一,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要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其二,方法是讲述自己的意见(凭借传播某些事理的方式实现。所谓事理,即或是事,或是理,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宣传”是一个中性词。它所指代的行为,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特定主体讲述的事,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或是被歪曲了的事,或是子虚乌有的事);理,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歪理。

宣传本身及其概念经常被误解、被曲解。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不少人常将宣传与谎言相等同。当然这与历史上戈培尔的拙劣表演有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执掌该国政权期间,其帮凶戈培尔败坏了宣传的声誉。他的代表性荒谬观点“谎话重复千遍即会成为真理”,使宣传为之受过。

西方国家新闻传媒中的相当一部分,至今否认宣传可能具有的正功能,媒体“不从事宣传”之说相当流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真的不进行宣传。西方的政治家和新闻传媒较少从肯定的方面使用“宣传”这一概念,然而实际上又并不是不重视宣传,也并不放弃宣传和不放松宣传,而总是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每当遇到总统选举,竞选者及其背后的班子更是开足马力和无孔不入地进行宣传,通过有利于自己的宣传拉取选票,在宣传战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宣传的问题上,其所行与所言相背离,从而构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意味的景观。

当然,西方政治家也有从正面使用宣传概念的。2006年2月17日,路透社从纽约发了一条消息,其标题是:USlagsinpropagandawar:Rumsfeld(拉姆斯菲尔德说:美国在宣传战中落后了)。报道写道,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今天说,美国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的宣传工作远远落后于“基地”组织等敌人,因此必须改变老一套的做法。在此处,他从正面意义上明确使用了“宣传”(propaganda)这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宣传。列宁指出:“没有报纸就不可能有系统地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他还把报纸称作“集体的宣传员”“集体的鼓动员”和“集体的组织者”[1]。毛泽东认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2]他提出:“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3]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宣传的本质就是向人们揭示和传播真理;并坦诚地宣称,自己十分重视并且经常在进行宣传工作,而进行宣传的目的就在于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行为。

(二)关于宣传的要素

任何宣传,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缺少了这些要素,宣传就无法存在、无从进行。宣传的要素包括:

1. 宣传主体

即宣传者。他们是主动者,特定宣传活动的发起者、实施者。没有主体,就没有特定的宣传。宣传主体既可以是各类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在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这就意味着,每个人轻点鼠标或按钮,发微博、微信,披露事实或发表意见,就都能成为宣传主体。宣传的其他要素,都是宣传主体所面对的(对象)、选择的(内容)、使用的(媒介)或者决定的(形式)。

2. 宣传对象

即受传者。他们是特定主体所传播的宣传内容的接受者,就此而言,他们处于被动的地位。但他们又有着对特定宣传选择与否和接受与否的选择权、决定权,就此而言,他们又不无自主权。宣传主体进行宣传的目的是影响宣传对象的意识和行为,但影响对方的前提是宣传主体进行了有效传播,能将要传播的内容传播到目标对象那里,而不是传播受阻、无法传播;更进一步,是宣传内容要能为对象所接受。离开了以上两条,任何宣传都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3. 宣传内容

宣传内容是主体用于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事实,运用事实所要阐明的道理和观念。它是宣传主体用以影响对象的重要因素,是宣传之魂。媒介、形式等要素都是围绕它运作并发生作用的。宣传的效果如何,与传播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确凿且富于说服力或具有感人的力量,观念正确且让人没法不信服———这是宣传能收到预期的正向效果的必备条件。

4. 宣传形式

宣传形式是宣传主体讲述事实与观念所采用的手法、所选择的途径、所使用的具体样式等。这种讲述,既可以是运用文字、图片进行的讲述,也可以是运用视频、音频进行的讲述。形式是由内容决定并为之服务的;但倘若没有恰当的形式,宣传就无法进行,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5. 宣传媒介

即宣传内容的载体。如果没有可以承载内容的载体,宣传就失去了进行的可能。宣传媒介不仅包括新闻传媒及其他传统大众传媒,而且包括新兴媒体如门户网站以及社交类媒体等,甚至还包括别的可以承载宣传内容的一切物质。例如,在城市公交车被用作广告宣传时,车体也就成了宣传所使用的媒介了。

(三)关于宣传的特点

宣传作为社会活动,它的特点有:

1. 目的性显而易见

宣传主体与宣传对象之间,构成了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前者是施加影响者,后者是接受影响者。凡是政党、政府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抑或个人的严格意义上的宣传,都是有意而为的宣传。特定主体有效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目的十分明确和明显。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2. 本质是影响人心

宣传所要影响的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而人的行为是受其意识支配的。影响意识比影响行为更重要。影响意识,归根结底是影响人心,让人信而服之,让人心向往之。因此,如何有效地影响人心,始终是宣传主体需要认真考虑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在谈到报刊的宣传作用时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固赖军人之力,然报馆鼓吹之功不可没。”报馆之功其实就在于宣传的革命道理深入人心、赢得人心。

3. 设法最有利于己

宣传固然也有是否实事求是的区别,但一般而言,宣传的主体总是会选择有利于按预期目标影响对象的内容进行讲述,选择最有利于展现自身良好形象的内容进行讲述,并会设法使这种有利达到最大化。即使是属于危机公关的宣传,也是如此。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所作的宣传本质上是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它所作的宣传,并不是出于一己私利。

4. 内容大致可公开

与公开性相对的是私密性。在正常情况下,宣传内容都是可以公开传达的,而且是越广为人知越好。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也有“秘密宣传”这一说。如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在一部分地区处于地下状态,这时所进行的宣传,往往有着秘密宣传的成分。相对于反动统治者来说,这种宣传主体是秘而不宣的;而对于特定人群来说,这种宣传包括宣传主体又是公开的。在当今时代,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在自媒体风生水起的情况下,练就做好内容公开、信息公开的做宣传工作的本领,是宣传主体的一门必修课、一项基本功。

(四)关于宣传的作用

1. 使宣传主体的意旨得到传播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等,都通过他们的报刊活动做了许多传播革命真理的工作,从而使群众觉醒并投身革命。真理传播不传播、宣达不宣达、是否为群众所乐于接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真理得到有效传播,就会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正如毛泽东所说:“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4]这就说明了向群众宣传真理之重要、之必要。

广而言之,宣传主体总是会想方设法特别是通过新闻传媒在公众中传播自己的意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说过:“在宣传上使用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使用五个美元。”[5]美国政府曾每年拿出数亿元资金资助美国之音等媒体,美国之音则公开宣布,每天要发布一篇代表美国政府立场的评论文章。这说明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密切,说明新闻传媒有着宣传的功能和作用。

在特定主体所作的宣传中,包含着主体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所持观点。为了表明并证明自己的观点,主体会对事实真相进行相应的处理。掌握真理的宣传主体,会将事实的真相昭示于世。在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以后,境内外的敌对势力相勾结,没有少做不合事实真相的歪曲宣传;而我国政府则及时公布了事实真相,用雄辩的事实粉碎了歪曲宣传的不良图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观点理念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传播。

2. 使宣传主体得以影响宣传对象

传播信息和观点,使目标对象有所知晓,这固然也是宣传之所求,但并非其终极目标。宣传主体向宣传对象提供的是事实和观念,是自身对此的讲述。宣传对对象产生的预期的影响作用,有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有时则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这些都是成功的宣传);当然,效果适得其反,实际影响与预期目标相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则是失败的宣传)。

3. 使真理性认识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曾经说过:“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6]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于存在有着反作用。群众掌握了“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就能用它来改造世界,“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对于存在的反作用就得以充分体现出来。在这里,具备了“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和群众这两个前提条件以后,关键就在于宣传———通过宣传,让群众明白真理、明白自身利益之所在,然后知道该怎么去做。没有宣传,没有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群众就不可能广为知晓“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积极能动地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也就无从谈起。

二、并不简单的宣传与新闻关系

宣传与新闻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在一种叫作“新闻宣传”的名目或形态中,新闻中有宣传,宣传以新闻的面目出现,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不用“新闻宣传”这样的称谓,宣传与新闻往往也还是不易截然分开。

(一)宣传和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1. 宣传与新闻的联系

宣传与新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有的学者将新闻理解成宣传的一部分,认为宣传是一个比新闻的外延更宽、更大的概念,宣传中就包括了新闻这样一种比较特殊、具备新闻特质的宣传。新闻由于具备了某些特殊的品格(对事实进行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体现极强的时效性和新鲜性,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等等),因而有异于一般的、大路货的宣传。此说既看到了新闻被包容在宣传中的事实,又强调了新闻与宣传中其他部分的不同。这是着眼于两者的逻辑关系所作的考察,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的学者认为,宣传和新闻是相交叉的,相交叉的部分是可以叫作“新闻宣传”的部分。这既是可以用来进行宣传的新闻,同时也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宣传。在宣传与新闻相交叉的部分,既要使得用于传播的事实体现新闻价值,又要使之具备和体现宣传价值,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这是着眼于实践对宣传与新闻关系的考察,同样颇有道理。

还有的学者认为,宣传与新闻完全重合,宣传就是新闻,新闻就是宣传,两者无甚区别。应当说,这一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学理上也是讲不通的。事实是,不属于新闻的宣传还有很多。我们每天都无法从中脱身的广告,就是一种宣传。如果宣传与新闻完全重合,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广告宣传呢?如若按宣传与新闻完全重合论做新闻,则必定宣传腔十足,新闻产品毫无质量。新闻完全向一般宣传靠拢,则必定受到受众的诟病。总之,此说于宣传、于新闻,有百弊而无一利。

也有学者认为,新闻是新闻,宣传是宣传,新闻与宣传没有任何联系、毫不搭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宣传是通过新闻进行的,许多新闻实际上是很好的宣传。宣传与新闻怎么可能没有任何联系呢?

综上所述,第一、第二种观点都是颇有道理的,第三、第四种观点则存在明显的偏颇。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2.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

宣传和新闻虽然联系紧密,但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

第一,在主体方面存在差别。宣传主体较之新闻主体更为广泛,前者几乎涵盖了所有有宣传需要并付诸实施的机构和个人,而后者则通常限于新闻传媒、媒体人。在当今时代,虽有“人人皆记者”的说法,然而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现实中的常态现象。再则,由“人人皆记者”意义上的记者所传播的新闻(通常通过自媒体发布),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往往有赖于传统媒体或者门户网站的跟进。

第二,在准备方面存在差别。宣传和新闻都需要精心准备,这毋庸置疑。两者在准备中存在相同点,即都需要了解对象(了解他们的期待、喜好、关注点、兴奋点等),都需要收集相应的资料,都需要准备思路和进行构思。但做新闻有其特殊之处,其间离不开通过深入采访获得鲜活的素材。不做采访的记者,应该“免开尊口”。而如果是进行非新闻类的宣传,则对宣传主体只有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才能发声的严苛要求。

第三,在时效性方面存在差别。宣传当然也有一定的时效性要求。与时代存在隔膜、跟不上趟的宣传,不可能深受受传者的欢迎。宣传过时的话题和内容,是不可取的。但宣传又并不具有新闻所要求的时效性。对于新闻来说,时效性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之一。在新闻业界,人们普遍认同“当日的新闻是金子”的说法。围绕时效性展开的竞争,业已成为新闻业界竞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兴媒体大发展的情势下,媒体之间围绕新闻时效性展开的竞争已经到了争分夺秒的程度。

对于新闻传媒和媒体人来说,已报道过的内容如没有新的材料或对事实没有新的发现,就不可重复报道(既不能重复他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其原因之一是它已经不具备时效性和新鲜性的优势。但是,一般宣传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一般宣传的内容可以反复使用、重复出现。

第四,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别。宣传和新闻所注重的价值也是有所不同的。宣传主体注重事实的宣传价值,新闻主体则注重事实的新闻价值。所谓宣传价值,是主体所要传播的事理中含有的能够体现其宣传意图的显质和潜质的总和。而新闻价值,则是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可以用来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显在的或潜在的意义和作用(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报道者还需要预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见诸媒体、公开传播以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并避免报道产生不良作用和负面影响)。进行新闻报道,不可仅仅注意事实的宣传价值而对其新闻价值不闻不顾。忽视或无视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报道,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也无法为受众所乐意接受。

特定主体如果从事的是一般宣传(不是通过新闻传媒和运用新闻进行宣传),那么完全可以更注重宣传内容所具备的宣传价值;如果从事的是新闻宣传(通过新闻传媒和运用新闻进行宣传),那么就有必要兼顾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使之实现统一。

第五,在主观性介入方面存在差别。宣传允许主观成分的较多介入。宣传中通常都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因为要以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人,势必体现主观性。而且,宣传的主体也并不讳言这一点。而新闻报道(消息和通讯)对于报道者主观成分的介入是有一定限制的;新闻评论对于评论者的主观意见则是没有限制的。从总体上说,报道必须客观。其中,消息以及通讯中的调查性报道等,对报道者主观成分的介入控制比较严格;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可以有比较浓厚的情感色彩,而且往往要以情动人。

诚如王中所说:“新闻和宣传不能等同,但也不是无关的。政党可以利用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新闻来证明自己某种主义、理论、政策的正确,把人们鼓动起来,例如‘七七事变’发生了,报纸刊登这方面的新闻,把民众鼓动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奋起抗日。……这很清楚地说明了宣传和新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7]这段论述,不失为关于宣传与新闻关系的真知灼见。

三、新闻可以做得具有良好宣传效果

新闻可以用来进行有效的宣传,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宣传任务就是由新闻传媒和新闻来承担的。比如,大型主题报道就是媒体经过精心策划而进行的新闻宣传。新闻宣传要体现新闻的特质。新闻不要做成一般的宣传。所谓的新闻特质,主要是指新闻所特有的品质,是新闻的特殊之点。新闻就得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就得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那么,怎样用新闻来实现最佳宣传效果呢?

(一)深入进行采访,是新闻宣传获得最佳效果的不二法门

记者进行深入采访,方才可能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鲜活素材,业界人士称之为抓到“活鱼”。抓“活鱼”,这在办公室和咖啡馆是不可能做到的。记者要想发现有关人和事的生动感人的细节,离开深入采访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细节,不能虚构编造、不能妙笔生花,而必须有采访依据,如实写来。不深入采访,焉能获得鲜活的新闻素材?对于稍复杂一些的新闻事件,在采访和报道中追根溯源,方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而要获得这些有深度的材料,也不是浮光掠影的采访所能济事的。新华社诸位记者写成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被400多家媒体刊播,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媒体受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8]说这篇新闻作品很好地发挥了宣传作用,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合适。记者们的采访过程是这样的:“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带领三名记者深入太行深处的乡村、企业和重修红旗渠工地调研,采访30多位典型人物,召开近10场座谈会。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采访了涉及红旗渠的人物,查阅了3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精雕细刻,数易其稿,反复打磨,才形成了这篇精品力作。”[9]这就是写一篇通讯的投入,深入、扎实的采访,为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作品的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写成的新闻作品,担当起了宣传的重任。

(二)精选报道角度,让新闻作品进入受众心智

一般的宣传不甚讲究角度的选取。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做宣传的人常常呈现“登高一呼”之势,所用的多是俯视的角度。通过新闻进行宣传,比较好的角度应该是民众看待问题的角度,让民众感到有亲和力的角度。

1. 选取能够吸引受众的角度

有些新闻宣传对于宣传对象而言,毫无吸引力。原因之一,是不讲究角度,不讲究如何引起受众注意。当今时代,各类信息繁多,受众应接不暇;信息传播渠道之多,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与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前相比,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此情况下,新闻作品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并进入受众视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要让受众相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套、抽象、乏味的宣传令人厌烦。但范敬宜所写的新闻报道就很引人注目。例如,消息《过去统计“有”现在统计“无”》选取的角度是:从统计方法的改变这一受众觉得很容易理解而又包含深意的现象落笔,来进行报道,实质也就是宣传,效果就不是一般的宣传所能比。人所皆知,电视机是比较大型的家用电器,在农村,过去统计“有”和现在统计“无”,是因为占比为极少数的更方便统计。深层次的含义是:连较大型家用电器这样的奢侈品的“有”“无”都出现了如此强烈的对比,农村面貌的变化能不是巨大而深刻的吗?

2. 选取受众乐于接受的角度

从民众和民生的角度进行报道,对于这样的新闻作品,受众一般是乐于接受的。这就意味着这样的新闻通常都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有一篇消息,标题为《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报道的是数量如此之多的昆山农民看病刷上了卡,刷卡看病有多方便;更重要的是,农民用来看病的卡上有钱,其深意是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城乡之间的差别实实在在地缩小了。报道明明是作了宣传,但是由于采用了民生视角,因而就容易进入受众的心坎。

(三)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有利于收获良好的宣传效果

讲故事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讲的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受众当然容易被吸引,而且会被深深打动。关键是,采访时要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在报道时把好故事讲好。

通讯常常需要讲故事。《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记奋战在雪域高原国防施工一线的兰州军区某工兵团》,作为一篇通讯,讲述了一连串感人至深、令人扼腕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说起新兵王小龙,团长黄明付哭了。

那天,轰的一声,距黄明付几米远的地方塌方了,王小龙被埋。蜂拥跑来的官兵拼命地用双手扒呀扒,黄团长扒破了手指,扒掉了指甲,才扒出王小龙。

他抱起王小龙大喊:“挺住!”王小龙眼皮动了一动,黄明付转身奔向救护车,不停地喊着:“挺住,挺住!”然而伤太重、路太远,王小龙在团长的怀里再也没有睁开眼。抚摸着王小龙满是尘土的脸庞,黄明付想起昨天还和他在工地上有过一段对话:

“女朋友来信了吗?”

“刚分手。”

“为啥?”

王小龙嘿嘿一笑,不语。

黄明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年龄还小,好好干,好男儿何患无妻。”

“是!”王小龙给团长敬了一个军礼。谁知这竟是这个入伍刚刚半年、年仅18岁的士兵给他敬的最后一个军礼。多么阳光的男孩,多么可爱的战士,才刚刚谈恋爱……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看着这样的故事,谁能够无动于衷?

通讯可以讲故事,消息也可以讲故事。在一篇题为《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的消息中,“潜伏局长”的打工故事既抓人眼球,又深刻反映了具有时代感的重大社会主题。“2001年初,‘节后用工荒’席卷全国,而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难转移矛盾突出,这成为社会焦点中的难点。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就业局长‘潜伏’打工的故事。故事主人翁陈家顺秉持为官之道———‘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吃过‘民工饭’更懂‘民工难’。这一典型扣动人心,生动展示了新时期的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作品故事性强,行文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意义。”[10]局长“潜伏”(打工)———谜底揭开(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这本身就是非常生动和富含意味的故事情节;加之两种“打工”,一是实在意义的“打工”,二是虚化意义的“打工”,实在是妙不可言。

(四)用群众喜欢的语言方式做新闻,力求做得声声入耳

语言富于表现力、说得中听,方才能够让人愿意听、喜欢听。

请看“人民时评”《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中的一段话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有对先人遗泽蹈厉发扬的自信,也需有对时代潮流的感知和融入。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2月14日,元宵节与情人节碰头。不少年轻人陷于甜蜜的烦恼,做起亲情与爱情选择题: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文中讨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碰头,在汤圆和玫瑰、亲情和爱情、家人和“佳人”中究竟应当如何选择?不仅问题提得发人深省,而且语言表达也很好。例如,“月满冰轮,人约黄昏。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姗姗而来”“当汤圆遇上玫瑰,陪‘佳人’还是陪家人?”等,都很好读也很耐读。

摘要:宣传是特定主体有目的地通过讲述自己的意见以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宣传有它的特点:目的性显而易见;本质是影响人心;设法最有利于己;内容大致可公开。宣传是一个较之新闻外延更宽、更大的概念,宣传中就包括了新闻这样一种比较特殊、具备新闻特质的宣传。宣传与新闻在主体、准备、时效、价值取向、主观性介入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通过以下路径,新闻可以做得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深入进行采访;精选报道角度;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用群众喜欢的语言方式做新闻。

关键词:宣传,新闻,联系,区别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

[2]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3]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M]//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5]林珊.新闻工具与外交[J].国际新闻界,1983(4).

[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7]王中.论宣传[J].新闻大学,1982(3).

[8]刘思扬.在“走转改”中锻造时代精品[N].湖北日报,2011-11-25.

[9]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2-06/25/c_131674095_2.htm.

[10]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2-06/14/c_131653094_2.htm.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2

典型人物宣传,是中国新闻报道百花园里一支绚丽的奇葩,耀眼夺目。回望典型人物灿烂的星空,我们发现其生命力最长久和影响最深刻的,是那些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的典型人物。所谓亲和力,原是化学术语,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后被引进新闻学领域。典型人物的亲和力,是指典型人物与受众之间融合、互通的吸引力,反映二者心理相近的关系。

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亲和力,是实现“三贴近”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典型人物的人气指数,进而增强典型宣传的导向性,增加典型人物的社会效益。多年来,《解放军报》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上,特别注重增强其亲和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1.在主题提炼上增强亲和力。

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报道主题思想的提炼。这个主题越有时代性,越有针对性,越有指导性,其宣传价值越大。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主题与大多数受众的接近性,那么则曲高和寡,典型人物就会缺乏亲和力,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也就影响了典型宣传的实际社会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55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各媒体宣传的大大小小的典型人物多不胜数,而雷锋是真正深入人心、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典型人物。并且,雷锋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典型人物。雷锋宣传的巨大成功,与其报道主题思想提炼的准确、鲜明,及其与受众灵魂的接近性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在新时期《解放军报》典型人物的宣传上不断得到体现。

2001年,《解放军报》关于浙江省军区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的宣传,在主题思想的提炼上就特别注意增强对受众的亲和力。由于主人公所处的地位和特殊环境,要想让他获得军内外大多数读者的认可,并非易事。在对范匡夫这个典型人物的宣传进行策划时,采编人员提炼出了“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反腐倡廉”的主题。当今社会,人们对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非常憎恨,选择这样的主题正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期盼。然而,过去我们宣传的一些领导反腐败的典型大多介绍了他是怎么做的,主题比较肤浅,而范匡夫的报道回答了“他为什么能这样做”的问题,这对其他领导干部很有启发。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的一个原因,是对亲属和身边的人员要求不严,而范匡夫在对子女们的教育管理和在亲友面前的做法,启人心智。

其真实可信的形象,就有广泛的亲和力。

2.在事迹选择上增强亲和力。

如果说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中,主题是灵魂,那么事迹就是其血肉,是灵魂的载体。没有血肉,一切无从谈起。

这一点,已成为媒体人的共识。但是,我们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在其事迹的选择上,片面理解和强调了“典型”二字,将其事迹描述得高不可攀。即便事实是完全真实的,受众心里也难有真实感。这样的典型人物就难有亲和力。

然而,作为典型人物,他的事迹必须突出,否则他就不配当典型。这里的矛盾是:典型人物的事迹不突出不行,突出得离奇了也不行。怎么办?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握好典型报道事迹选择的原则:既要突出“典型”,高于一般,又能让一般人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得到。对那些“典型”得出奇的事迹,或是忍痛割爱,或是别把话说过了头,或做些适当的说明,这样就能增强其可信度。

在部队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尤其是在特殊岗位上的军人们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奉献,有时是令和平环境中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有些事迹让一般人听来似乎是“天方夜谭”,难以令人置信。如果选择这样的事迹来宣传典型,其亲和力肯定会大打折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解放军报》在近些年的典型宣传中,特别注意对人物事迹“度”的把握。兰州军区某部班长彭光荣,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典型人物。比如,他带出27名训练尖子和骨干,全连的班长都出自他带的兵。全班连续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解放军报》在报道彭光荣的事迹时,砍掉了不少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例,选择了一些看似平平常常却又很突出的事迹。当班长3年,他给战士家里写了360多封信,与其家人一起帮助战士尽快进步。他帮助一个当兵前只上过一年学的少数民族战士每天至少认识两个字,3年使其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他为了帮一个全团的训练尖子退掉娃娃亲,发动全班的战友给那个战士的父母及女方的家人做工作,并咬破手指写血书,终于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他使一个13年来从未叫过继母一声妈的战士家庭和解;他还通过“渐进法”,让入伍前开长途车的战士戒掉多年的吸烟习惯。其系列报道发表后,在部队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军委领导给予了表扬和肯定。

由此可见,典型人物的事迹从他的生活中挖掘、筛选出来就可以,用不着拔高,更不能“塑造”。某报一位记者在报道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时,说他一次病倒在稻田里还坚持工作。袁院士当众否认了这个事实,说人病了还坚持工作是不值得提倡的。可见,这样的“典型”事例令读者生疑,连主人公自己也反感,哪来的亲和力?这个教训,值得一些记者细细品味。

3.在感情共鸣上增强亲和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典型人物报道,要增强亲和力,必须在感情上与受众产生共鸣。典型也是人,有常人的七情六欲。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典型人物的情感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一样有父(母)子(女)情、夫妻情、兄弟情、师生情、官兵情、战士情、同学情。只是在表达这些感情时,应突出他们在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后者为重的品格特征。这种矛盾越尖锐,主人公处理得越好,报道越能打动人。当典型人物与受众的情感能够共鸣时,其亲和力必然大增。

“台上演好戏、台下做好人”,是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曲艺队队长、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的中青年艺术家叶景林的追求,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边关、哨所和海岛为官兵演出,把满腔的真情洒在为兵服务的路上。他帮助别人,也关心家人。平时不管工作多忙,隔一两天,他都要打电话问候远在老家的老母。2000年10月,叶景林在某边防团演出结束后晕倒了,经医院检查,发现他已是肺癌晚期。在他生命最后昏迷的日子里,善于模仿不同人说话的战友邹德江照着叶景林的口气给他妈打电话:“妈,好不?缺钱不?”只模仿了几句,德江就想流泪,嗓子哽哽的,模仿不下去了,在场的人无不为叶景林的孝心和诚挚的战友真情所感动。

《解放军报》在2002年5月14日发表的《德艺双馨的文艺战士叶景林》这篇通讯时,把许多类似的感人细节报道出来,深深感动了读者,许多人边看报道边落泪。

随后,军报为满足读者希望更多了解他的愿望,又陆续刊登了45篇与叶景林相关的报道,使其成为当年军报宣传最有影响的全国重大典型之一。

4.在立体形象上增强亲和力。

凡人,总有某些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典型人物同样如此。这就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在典型报道中,我们是否可以写写典型人物某些方面的缺陷呢?回答是肯定的。

过去,媒体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受“高大全”观念的影响,报道出来的典型人物方方面面都完美无缺,让受众觉得这样的典型“只应天上有”,反而缺乏亲和力。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对那些存在与自身相似缺点的人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这叫“同病相怜”。这样报道的典型人物,使受众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反而容易接受。当年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报道张海迪时,大胆地写了她几次想自杀的事,结果不仅没有降低其宣传效果,反而使人物的形象显得更丰满、更真实。《生命的支柱》这篇长篇人物通讯,在全国许多关于张海迪事迹的报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篇可以流传下来的新闻名篇佳作。

《解放军报》这些年来在典型人物的宣传上,不断改进创新,努力使典型人物宣传立体化,以增强其亲和力。第二炮兵40岁的青年专家肖龙旭,10多年间共获35次高等级科研奖,荣立一等功,并相继荣获“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奖”,被评为第三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然而,他也有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毛病;有固执偏激、说话爱得罪人的缺点。因此,他在单位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解放军报》在2003年6月宣传这个典型人物的同时,也讲了他存在的缺点,同时加上“编辑快语”,指出用人要用长处,并帮助他克服缺点。这组系列报道是军报这些年来报道的最成功的“立体典型人物”,宣传效果特别好,主人公被公认为是部队想现代化、干现代化的“科技练兵的标兵”。

当然,并不是报道任何一个典型时都要写他的缺点。一是版面有限,没有那个必要;二是要看典型人物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三是这些缺点必须为表现主人公性格和突出主题服务。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感,反而弄巧成拙。

5.在语言文风上增强亲和力。

任何典型人物报道,都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述。而文字的精练、质朴、生动,则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有不少反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报道,由于文字过于枯燥、呆板,读起来味同嚼蜡;有些稿件水分太多,洋洋洒洒一写上万字,信息量不足;有些稿件里大话、空话、废话太多,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些语言文风上的问题,也影响了典型宣传的亲和力。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如果能借助小说的语言、散文的风格、戏剧的结构,读者的兴趣就会增强。1999年春的一天,一台拉着锅碗瓢盆行李卷的卡车,载着离别家乡36年、刚刚从长春军分区副司令员岗位上退休的李守发和妻子,回到了辽宁省北部山区一个叫杏花村的地方,他要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改造山河。4年过去了,他使乡亲们脱了贫致了富。《解放军报》在2003年10月通过《青山作证》、《乡亲作证》和《党性作证》等3篇通讯,对这一典型人物进行了系列报道。其语言生动、文风质朴,读来就像一股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李守发刚刚回村时,乡亲们想不通。通讯里写道:堂堂一个副司令员竟然回乡当农民,小村里好大一个新闻传开了。回来干啥?乡亲们看不懂:蹦出这穷坑的娃,哪个还回来啊!二弟李守祥想不通:“在城里当司令,就是退了村里人也是仰头看你啊!回来土里刨食,家里老少脸上都没光。”

见劝不动大哥,二弟搬出81岁的老母亲。炕头上,娘俩一问一答:

“守发啊,放着城里的清福不享,你到底要干啥?”

“绿化祖国,建设家乡,造福子孙,实现小康。”

“出去这么多年,你说的话娘咋听不懂了,给娘说得简单点。”

“就是两个字:“栽树。”

“哦!”娘又问:“图个啥?”

“让杏花村山清,水秀,人活,家富。”

“你再说简单点。”

“钱!就是让乡亲们都有钱。”

“你有多少钱?”娘担心了。

“娘,我兜里没钱,但我想让乡亲们兜里有钱……”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宣传;影响力

新闻宣传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后,必须在宣传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方能尽快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支持。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组成了媒体宣传阵容。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注意规避新媒体可能带来的风险、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优势,实现正面宣传品牌形象、扩大顾客规模的目的。

1 新媒体所包含的各种效应及应对措施

1.1 “眼球”效应及应对措施

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因此公众在浏览新闻时,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会跳过某些标题缺乏吸引力的新闻,转而被标题新颖、特殊的新闻所吸引。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新闻点击量,新闻编辑会有意地拟定一些不寻常的标题,这些题目往往十分“新颖”,能有效地吸引读者。部分为了吸引读者而拥有夸张标题的新闻缺乏营养,并可能存在着扭曲事实的嫌疑。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发布新闻,不得故意捏造事实来制造所谓的“眼球效应,否则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1]。

1.2 “口水”效应及应对措施

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各种大小网络事件的舆论导向变化后,发现大部分网民存在着较强的从众心理。网上的评论容易分成两个对立的派系,并且在支持人数方面,其中一方必定会对另一方造成压倒性的优势,新媒体中的“口水”效应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此环境下,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不能产生从众心理。企业在利用新媒体宣传新闻时,在遇到多数网民因从众心理而导致不良舆论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应当保持冷静,积极引导网民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应当与网民们展开激烈的争辩甚至是谩骂。清者自清,应对“口水”效应最有效的措施便是以德服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1.3 “意见领袖”操控效应及应对措施

一般来说,网上有着许多的“意见领袖”,其中不乏明星、律师等社会精英人物。然而应当看到,在行业中出类拔萃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表述观点。有时企业在发布新闻后可能会面临“意见领袖”们带领众多网民对新闻进行负面评价甚至实施恶意攻击的行为。上述情况不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甚至会快速缩减支持企业的消费者规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意见领袖”效应。

企业在遇到“意见领袖”无故操控不良言论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破坏的情况时,应当适时给予正面的回应,如果舆论已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依法追究散布谣言者与无故展开恶意攻击的“意见领袖”的刑事责任并追偿损失,如此不仅能够尽快平息舆论风波,还能促进网络风气趋向文明和谐。

2 企业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2.1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新闻宣传上的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有必要着手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各类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可由以下几方面展开相关工作:①提升现有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举办业界专家讲座等形式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员工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促使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②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在提升现有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同时,需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对外聘人才进行考核时,应当注意其是否拥有较强的感知舆论变化的能力、是否具备对新媒体宣传工作的独到理解,如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外聘人才的质量。

2.2 建立舆情管理部门

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展开新闻宣传工作并及时有效地处理网络舆情,有必要建立专门应对舆论风波的舆情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应对企业宣传危机、正确处理各种网络效应。相关企业需要深入地分析网络环境的发展规律以及变化特点,派遣专业力量进驻舆情管理部门,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做好舆情采集、舆情监测、舆情分析以及舆情处理等各类关键工作,从而确保企业获得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

2.3 打造一支负责企业新闻宣传的网评员队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有必要打造一支专业程度较高、人员规模较大、活动范围较广的网评员队伍来负责企业的网上宣传以及正面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建立这样一支队伍,企业在新媒体宣传的工作上便拥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公众思考、降低“意见领袖”效应、“滚雪球”效应以及“口水”效应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当完善网评员的各类档案,并要求其在尊重事实、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展开网上宣传工作,如此方能使得网评员队伍得以发展壮大并发挥最佳作用。

2.4 恪守本分,努力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事违背良心,甚至违反法律的生产经营活动,则必然无法在处理网络风波时拥有足够的底气。因此有关企业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开展生产工作,例如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必须保证原材料的品质,保障车间的卫生条件,日用品生产企业需要确保生产原料的安全等。企业只有在充分地保障自身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发展历史清白透明,才能在应对网络舆情风波时拥有足够的自信,从容面对各种艰难险阻[2]。

3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既给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难关,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及自身生产水平的提升工作,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宣传工作创新发展[J].新闻论坛,2013.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4

关键词:新闻媒体,档案暨档案民生工作,新闻民生宣传

一、问题的提出

民生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档案工作和民生工作息息相关。因而, 新闻媒体理应加大档案民生的宣传力度。

2004年6月11日, 习近平同志在《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的讲话中说:“新闻媒体要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要认真执行改革新闻报道工作的各项规定, 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 充分反映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内容。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生动性、可看性, 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1]2003年7月8日, 习近平同志在《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的讲话中说:“帮助群众特别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除了要不断完善面向社会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外, 还要建立面对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在财政支出上, 各地一定要突出重点, 优先保证农村教师工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大病统筹、‘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就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支出”。[1]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 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强调, 加强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用。[2]

综上所述说明, 党和国家是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民生的。在这方面, 新闻媒体有大量的宣传工作要做, 档案民生的宣传工作还要做。如果新闻媒体的档案民生宣传二者得到了紧密的结合, 新闻媒体和档案工作都是无愧于时代的佼佼者了。

二、档案暨民生档案工作

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定义为:“本法所称的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民生档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新概念, 是档案部门和国家公职人员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重大举措。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并应加大档案服务民生的宣传。何为“民生”, 何为“民生档案”?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这里的“民”, 就是今天“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语境中渗透着一种人文关怀和大众情怀。而今天的民生, 而应该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就是应该时时刻刻关心、关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民生档案。从广义上看, 不仅包括解决各种类民生问题的原始凭证, 还应包括国家解决民生问题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文件。例如, 廉租房制度、养老制度、医疗保障等等。关注民生和涉及民生的档案种类很多。例如, 在农村, 会产生土地承包或转让、林权和地权档案等等;在城市, 主要涉及户籍、房产、计划生育等, 而这些, 农村同样存在。另外:出身证明、招生录取、学历学籍、病历、结婚证明, 以及公职人员对家收支建立的档案、家庭人员建立的收支档案等, 应该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我们知道了这些, 那么, 为解决涉及这些方面的纠纷而形成的活动档案或档案工作, 就应该联系新闻媒体如实宣传。民生档案解决了群众问题或记录了致富轨迹, 都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佐证!

三、新闻媒体与档案民生宣传的关系

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新闻媒体对档案、民生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强化阵地意识、坚持宣传思想阵地上积极作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新闻媒体要积极作为, 在服务群众的民生工作, 增加感染力上新闻媒体要积极作为;在把握民生趋势上新闻媒体要积极作为, 更好地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安康、幸福传递正能量、做出新贡献。这, 就是新闻媒体与档案民生宣传工作的关系。

《人民日报》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2014年4月5日, 《人民日报》在头版左下角刊出的《一份致富档案记录十年变迁》一稿, 介绍了大连炮台街道从2004年开始为14700户村民建立致富档案, 逐户研究、多措支持, 实现了家家有致富项目。此文, 不失为一篇民生宣传的好文章。此文, 对正在接受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公职人员、新闻工作者、档案人员的本职工作, 应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并促使他们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57, 4.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5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采访者(主体)从信息(客体)的产生到传播,将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整理才能完成。其中,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重点环节,探索二者的关系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定义 1.1 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干预了人们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1.2 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新闻写作,就是以新闻采访为前提,对新闻信息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向社会大众客观真实的反映正在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过程,具有客观事实、广泛传播、新闻价值的特征。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在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了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采”多于“写”。只有新闻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收集到丰富生动、题材新颖的新闻题材,才能为后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前期采访的准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认真思索组稿,才会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供受众共享。二者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相互作用的关系。2.1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唯物主义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只是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记者如果下乡采访时马马虎虎,回到单位写稿时才发现有的材料没有采访,就想当然乱写一通,闭门造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基本的原则。不仅没有客观正确的反映新闻事实,更没有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

比如,就在2014年央视报道了广东东莞黄毒猖獗的新闻,记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乔妆成嫖客进入各大酒店暗访,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论证了该地黄毒严重的事实。新闻报道后,引起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浪潮,净化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央视记者的乔装暗访,就没有这篇好题材新闻报道,就不会让政府引起重视。

2.2 新闻采访制约新闻写作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受制约前期采访的深入与否,题材收集是否全面。记得有个同事在采访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在一个山洞解救被困老人时,由于救援时间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随行采访的记者缺乏吃苦精神和新闻敏感,采访中只是随意拍摄了消防战士救援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回单位。当编辑修改稿件时,发现该新闻题材新颖,可以充分展现驻地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时,需要记者提供一些消防战士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救援被困老人的一些细节。由于记者不在现场,没有捕捉到这些感人情节,最终这篇只能以资讯(短消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导致新闻报道方式单

一、内容粗浅,没有到达很好的传播效益。

有的资深记者,在采访类似时间新闻时,会以观察为主的视觉新闻或现场特写,或以访谈为主的专访,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进行报道,把新闻事件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受众的冲击力较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事件信息量的需求,提高了报道效果和品位,也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敢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2.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互产生影响

从新闻实践看,采访实际上是写作的第一道工序,不做任何采访就关起门来写稿,那就是不懂得记者的起码常识。在采访中,记者必须用脑子读生活这本书,用脑子“写”新闻稿。例如,有的记者不仅在采访中想到在写作中要用哪些事例,怎样结构,用什么样的标题,而且把主要的用词都想到了,到写作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有的急稿,记者没等起完草稿就挂电话发稿,就是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腹稿,否则他就无法“出口成章”了。

2.4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升华

民生新闻与地方形象塑造关系研究 篇6

民生新闻以与本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 内容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 关注的是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时下, 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竞相开办的节目, 并深受百姓喜爱。民生新闻的出现为百姓搭建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平台, 扮演着畅通诉求渠道的角色, 通过上情下达, 下情上传, 以期唤醒民众的维权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诸多民生问题, 从过去依赖国家转变到成为个体的合理负担, 民众诉求与日俱增, 通过传媒来倾诉表达这种诉求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民生新闻便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沟通舆情、反映民生、化解矛盾、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任务。同时, 民生新闻也为普通百姓和政府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话语平台。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优势,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

二、民生新闻的报道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政府形象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与配合, 媒体报道已成为树立政府形象的主渠道。民生新闻不同于以往时政新闻的一个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说的是百姓身边的故事, 在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解读给广大群众, 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纽带, 以贴近受众、服务受众为基本诉求。民生新闻播报的内容既要包括本地区发展的大事, 又要关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小事。既要落实“民呼我应”, 注重解决公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也要突出“雪中送炭”, 关爱弱势群体。因此, 政府形象传播必须通过民生新闻来实现自身的形象传播诉求, 将政府责任与媒体责任、政府形象与媒体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实现有机的统一。

三、民生新闻是地方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传播是形象传递的手段, 它是一个不断传递、交流信息的过程。民生新闻在采集、编辑、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完成了对地方形象的塑造。通过报道题材的本土化, 可以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 给公众留下美好印象, 为本地积聚资源、参与竞争, 发展进步服务。对地方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报道题材的亲民性可以营造地方良好的人文形象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人文关怀, 主要通过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在报道人与社会的关系中, 民生新闻要有以小见大, 管中窥豹的本领。以发生在一家一户的小事, 显现社会根源, 让受众在个体事件中, 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性的本源。辽宁电视台《新北方》栏目于2009年2月播出了一期代儿寻找父母的新闻, 并计划一直找下去。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孩子的父母并非婚姻关系, 如此题材如果继续报道下去, 除了成为市井谈资外, 不会有任何有益影响, 还会对这个未成年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至此, 《新北方》毅然中断了这个报道计划, 在保护孩子尊严的同时, 让他的父母反省、自责。人文关怀的维度让《新北方》似乎失去了一个选题, 但却赢得了人心。又如2003年的抗击“非典”活动、2008年的抗击雪灾活动等, 民生新闻都有效地发挥了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凝聚民众思想, 使众志成城, 为树立地方良好的人文形象做出贡献。

(2) 报道题材和角度本土化有助于宣传地方特色,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使人们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从旅游需求方来看,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 除了考虑距离、时间、交通方式、旅行成本等因素外, 还越来越重视目的地形象。电视民生新闻特有的地域性、亲民性、本土化特点, 使它能很好地展示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节目中呈现当地方言的独特味道, 融合当地的城市特色、市井人物、文化遗迹、地域性的历史典故, 就能使民生新闻充满浓郁的本土风情, 从而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3) 报道积极向上的民生状态, 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社会文化品位

民生新闻首先要由传统的“贴近”民众生活到“引导”民众的健康生活, 帮助广大民众积极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手段, 告诉公众如何调整社会行为、重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各项关系, 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这也是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实践中要处理好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建, 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7

[2]李建秋.《对民生新闻概念与内涵的辨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8

[3]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视听界, 2004.1

[4]张毓强.《国家形象雏议》, 现代传播, 2002.2

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研究 篇7

传播学是大概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产生, 传播到中国是70年代末期。作为一个外来的新兴学科, 一经传入就走过了被人从反对到赞同, 从非议到认同的多舛路途。而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也变成众人热烈争论的学术科目问题。1992年, 王泽华在一篇文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比较》里论述了两个学科的异同, 指出了“新闻学可看作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而传播学无法替代新闻学。”从这以后, 两者的关系, 尤其是新闻学会不会被传播学代替, 渐渐吸引了人们的兴趣。

而恰恰是因为产生了“新闻学会被传播学替代”的论调, 新闻学和传播学二者的关系于1996开始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有一位李启教授写了一篇文章《论述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 在其中进行了探究, 他认为“大众传播学、传播学及新闻学都属于不同的学科, 其研究的核心和方式上皆不相同, 背景的理论架构也不一样, 所以三者之间不会出现替代。”“传播学与新闻学二者的关系, 应被认为传播学是一个和新闻学相互渗透、互相借鉴的学科。”1996年5月, 《新闻大学》编辑部开设了一场专门的研讨会, 延请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部分教师和同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老师, 题目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 “研讨会首先对二者的研究进程进行了简略的概括, 探讨了两门学科的不同, 并重点讨论了新闻学是否会被传播学代替, 探测了国内新闻学进步的空间, 研究怎样发展有个性特点的传播学并提出意见。”但是, 关于传播学究竟会否替代新闻学, 则没有讨论出有统一性的结论, 不过, 由此大家都感受到了关于传统的新闻学如何教育和研究的困难, 也意识到了传播学的稳固。因为传播学会否替代新闻学的问题尚未解决, 学者们对于对待传播学的态度问题有两方意见。一方是可以学习, 汲取传播学的长处发展新闻学, 另一方是激烈地批判传播学对新闻学带来的影响。

1997年新闻传播学被国家学术委员会选为一级学科, 而其分支的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及传播学, 又激发了最新一次的对这两方关系的争辩。如此并不是要反对争辩, 原因是适当的学术讨论不仅对学术的长足发展没有影响而且是极其有利的。其中要反对的是:争辩的双方都没有注重研究的角度、对策、方式这三个方面。打一个生动的比方:各方在拿到木料来做一个物品的时候, 没有思考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手法, 使用什么样的工具, 最终是既片面又武断地断定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部分说传播学最终会代替新闻学的所谓“取代论”;还有说双方会互相学习或者进行单方面的学习;还有两方没有任何关系的论调及互为依靠的说法等等。

“新闻”这个名词, 展现出了激烈而难以阻挡的外围扩大的势头。广播和电视的出现, 为之提供了最新的极好机会, 可能学术界也很庆幸, 称谓中用“新闻学”来替代“报学”、“新闻事业”代替了“报业”的正确。也恰恰是由于“新闻”二字比“报”更有极大的好处, 如今能做到将两方的传媒事业都囊括进来了。部分的新闻学者很是满意, 由于他们开始虽承认报学可作为新闻学, 但是这类的新闻学却还未丰实, 和他们开始的想法不契合, 但如今可以作为真正新闻学的学科, 终于起步了。

弄清楚科目之间的分界虽然重要, 不过若是只看中这方面, 就容易陷入主观, 全面的方式就是结合起来, 搞明白学科分界及明确学科的关系。通过搞明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异同和二者的关联, 还有有关的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的状况, 才可以理性地断定这两次论辩的孰是孰非。应该承认, 如果要正确而客观地判断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 原因是传播学算作一个单独的科目抑或一个探究领域, 这本来就没有定论。潘忠党在2003年表示, 虽然传播学被教育部在科目的分类中放在了附属于新闻传播学的位置, 但其学科特征仍需探究。即便是传播学诞生地的美国, 也并未理清。曾经有学者支持“传播科学”的说法, 但只是太过独立的言论, 若要表现牵涉传播学科的部分探究, 大部分是通过施拉姆综合了之前学者的成果建构的体系, 有许多做文化或者批判性探究的学者, 承接了英国的文化探究、政经探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从前的成果, 倾向于把他们的研究叫作“媒介研究”;仍有部分人, 想要囊括大于“媒介研究”的外围, 干脆使用“传播研究”的说法。这并非是故意, 而原因是对于传播这方面的探究会牵涉其他学科、许多倾向, 投身此领域的学者也都有重点, 有不同喜好。潘忠党说明, 他更赞同“传播研究”的说法, 并且, 这一部分的范围应该完全放开, 不要划定限制。由于大众传播研究算是复杂的领域, 还未能成为受制度所限的单一化学科。潘先生的观点深受同意。同时, 国内的学术界也存在中立的说法, “大众传播学是独立的科目, 同时也是重点的探究领域。”

同时另一方的观点是, 新闻传播学借鉴了部分传播学的方式、观念等寻求革新, 使传统新闻学发展后的现代新闻学更加地完善和有研究价值。有学者合著了一本《新闻传播学》, 其中表示,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探究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现象核心意义与表现规律的学科, 可以看作新闻学的奠基性理论。新闻传播学并不能看作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交叉, 却是新闻学的奠基性理论。很多学者着重说明, 新闻传播学并不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简单组合, 是传统的新闻学跟随社会前进的步伐, 研究范围扩大, 研究重点转向了当今社会和在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下的大背景中, 探究各种与学科有关联的问题, 也可以表达为在传统的新闻学之上, 糅合了传播学的部分理论, 并使用其一部分的专有名词, 从全新角度和方式出发, 研究现代新闻传播学, 考察具体的运作, 探讨此类与大众传播有一定区别的学科的不同规律。所以新闻传播学这个新学科并非影响了传统新闻学, 是通过融合使之更充实和进步了。新闻传播学也并非是单纯抄袭了西方大众传播学, 而是汲取了精华融入自身。它把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个性和优点结合, 完美将基因和营养合二为一, 扩大了研究的视角, 探究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规则。在这个基础上, 新闻传播学可看作是现代的新闻学。很明显, 这都是主要的看法, 也可以说明二者的基本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 共同合作进步, 创造价值是处理新闻与传播学关系的正确方法, 两个学科不应该反对排挤对方, 更应该互相吸收长处, 在各方面借鉴, 发展自身, 互相扶持, 通过合作共赢, 促进双方发展。

摘要:伴随研究传播学的进程, 新闻学和传播学还有与之有关的对于新闻和传播的教育, 两方中显现出一定的对立感, 前后都出现了有分歧的甚至相反的观点:一方认为新闻学应该汲取传播学以期自我进步, 另一方认为可用传播学替代新闻学, 抑或是对传播学垄断新闻界的教育表示不满。显现出这种状况的原因, 有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缺少深刻的了解。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准确找出研究二者联系的最恰当契合点——两个科目的科研对象, 接下来可以用逻辑学的方式找出两方研究对象的同异点, 然后顺着两方异同的线索可以对比两方的异同, 如此才能实现抽丝剥茧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逻辑学,学科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天策.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J].暨南学报, 2008 (3) .

[2]唐远清.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辨析[J].当代传播, 2007 (9) .

[3]关梅.论胡道静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 .

[4]魏玮.传播学研究的几块硬伤[J].今传媒, 2006 (1) .

[5]潘忠党.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总序, 见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6]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 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J].现代传播, 2011 (4) .

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关系研究 篇8

1.1 新闻学的概念

我国学者在新闻学上给出的定义基本保持一致。李良荣曾经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对于新闻学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并得到广泛的认同, 即新闻学是将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并把新闻事业以及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核心研究内容, 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闻事件的基本规律。

1.2 传播学的概念

对于传播学的概念, 相关学术界至今为止仍然没有达成统一, 特别是“传播”一词引起了相关学者的争论。在我国, 对应传播学的界定主要是以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所提出的观点为主:传播学是一门对社会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事物关系和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事物关系、活动规律。

1.3 新闻传播学的概念

目前, 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 缺少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宁树藩曾经在1994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闻学由两类构成, 一类是本质意义上的新闻学, 它主要以传播新闻为目的, 另一类是广义上的新闻学, 它主要以各种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目的。蔡铭泽则认为, 新闻传播学属于大众传播学领域范畴。

2 国外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争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新闻界与传播界针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在这次辩论中有一个共同的呼声:必须摆脱传播学以往的单向教育模式, 将新闻教育逐渐拓展至传播学的每一个领域当中, 包括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 培养多样化传播人才。

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曾经说过:“美国对于传播学以及新闻学之间的界定十分模糊, 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 常常将这两项专业设置在同一个学院当中。”且随着大众传播学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学者将关注点转移到大众传播学领域中, 认为新闻学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很难得到高度的学术尊重。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人员, 共同肩负着证明本学科力量基础的责任与使命。

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也说过:“站在教育学角度来看, 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新闻学所关注的是传播过程以及制作细节;而传播学主要专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对于传播过程并不是特别关注。”正是因为传播学与新闻学在研究目的上存在差异, 因此英国才会在高等院校中将新闻学与传播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院系, 并为其设定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向。罗德·艾伦还表示, 培养目标划分越细, 所赢得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3 国内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争论

1995年6月30日, 在成都召开了我国第4届传播学研讨会。研讨会上学者们纷纷对两学科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学者认为, 可以从多维角度来对传播学进行分类, 比如根据信息属性将其分为新闻传播、教育传播等;或者根据信息呈现方式将其分为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两类;又或者根据传媒介质将其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可以发现, 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分类, 新闻学都是被包含在传播学中的。

李良荣认为, 新闻学被纳入大众传播学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因为传播学可以使新闻学的内容更加充实, 并将新闻学从“理论基础薄弱”的尴尬局面中解救出来。张国亮认为, 在新闻学中引入传播学具有极大的优势, 两门学科之所以可以合并在一起并纳入一级学科范畴, 主要是依赖于传播学丰厚的基础理论。而林枫又提出了与上述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指出, 西方传播学无法替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因为传播学与西方新闻学都具有掩盖阶级立场的弊端, 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思想相违背。明安香通过《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一文对新闻学和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做了清晰的梳理:传播学融入新闻学中显然是不可行的, 因为传播学是一个较大的系统, 而新闻学只是该系统下的一个分支, 且新闻学偏向于教育领域, 在理论方面较为单薄, 传播学可以对新闻学进行充实和指导;然后用传播学完全取代新闻学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新闻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需要丰富的职业训练作为支撑, 而这些内容在传播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就与美学无法取代美术是一样的道理。

4 结语

我国目前对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仅仅停留在喉舌理论及党报理论阶段。对现代新闻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审视可以发现, 如今发展趋势较好的都是一些边缘新闻学, 例如:媒介经济研究以及新闻舆论学研究等学科。在与传播学结合之后, 新闻学的学术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新闻传播学也被纳入了一级学科范畴内, 有效改善了“新闻学无理论基础”的尴尬局面。

摘要:本文围绕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外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争论、国内有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争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关系进行了浅述, 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够对今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关系

参考文献

新闻与宣传关系研究 篇9

微博具有的微动力, 引起了广泛的微革命现象。从近年来我国国内发生的一些与微博有关的大的事件可以看出, 微博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微博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和爆发力, 使微博逐渐登上了新媒体的舞台,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微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人们了解新闻的窗口。

二、微博的特点

现今社会是一个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的媒体形式具有个人色彩。所谓的自媒体就是人们与数字科技的强化和全球知识体系相互联系以后, 一种理解人们如何分享他们身边的新闻的途径。可以看出, 普通大众是自媒体的主体, 他们不需要领导, 自己对信息进行传递。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 其中少了组织性, 有着更多的社会性。微博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微博具有开放性, 无论是谁都可以在微博上畅所欲言。与传统的媒体不同, 传播的主体只局限于内部的工作人员。微博的用户可以相互之间进行随时的关注和取消关注, 这种关系相对来说比较松散, 而且人们在交流时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二是传播渠道具有便捷性。人们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网页和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发布消息, 不像传统媒介还要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 比传统媒介要简单方便。而且发布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以内, 这就导致了一些原创的东西出现, 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发布, 突破了传统媒体在发布时间和版面上的限制。这种信息传播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 而且使信息发布的时间得到解放,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激起了人们对写作的热情, 从而促使一些好的文章和段子出现。

三是传播内容具有丰富性。现如今, 我国使用微博的人群已经达到5亿, 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过着不同的生活, 并且每天将会产生1亿条微博, 所以微博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内容可能包括新闻事件、突发事故和人们的爆料等等, 它比任何一个媒体都具有实时性。微博的推荐涉及到各个行业,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定位, 这可以体现出微博的内容具有丰富性。虽然内容丰富, 但是只局限于140个字, 使微博表达的信息有限, 出现片段化和碎片化的情况, 导致一些垃圾信息的出现。

四是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在微博中, 可以对任何人加以关注, 把他变成自己的信息来源, 定制他发布的内容。另外, 还可以在发布信息时与别人进行互动, 比如评论和转发等等。关注与被关注是微博的核心内容, 只要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加以关注, 对方发布消息时, 自己就会马上接收到通知。你关注的人的品质影响到你使用微博的价值。与传统的媒体相比, 这种既能分享又能发布的交流方式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它可以用来报道新闻, 而且速度快, 内容丰富, 具有强大的传播力, 而且能对信息进行扩张, 还可以对社会事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五是具有迅速的传播影响力。微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性, 所以微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的关注度。一个热门微博或者热点话题在一天之内可能会获得成千上万人的关注。并且网友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件事情进行评价, 可以全面地看待事情。

三、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

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 增加了获取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 有利于细致深入地选择新闻, 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新闻的生产。其中包括对发现环节的影响, 众多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 扩大了记者获取信息的来源, 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让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只依赖于电子邮件和电话等信息工具, 但是大量的碎片信息也给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微博在选择环节对传统的新闻媒体生产产生影响, 记者可以把微博中的热点话题作为报道的线索, 这是一种安全的报道方法, 而且避免了筛选线索的麻烦, 因为事件的关注度就表明这个事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另外, 在微博上发布新闻使很多问题变得不能隐藏, 在一定程度上为记者提供了帮助, 使记者在与市场和相关部门的对弈中占了上风。微博出现以后, 使一些原本不起眼的新闻选题进入了记者的视野, 并且扩大了选题的范围, 与原本的传统媒体相比, 微博的选题变得更加平民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微博是一块富饶的土地, 等待人们去开发。

参考文献

[1]谢尔.以色列.微博力——140字推爆全世界[M].任文科,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

[3]付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体融合到产业融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伦理价值观下一篇:职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