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受众

2024-10-19

高校新闻受众(精选7篇)

高校新闻受众 篇1

1 高校新闻受众的结构分析与群体定位

受众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受”的一端的所有人, 包括文字传播对象的读者, 音响传播对象的听众, 画面传播对象的观众等。高校新闻受众是受众的一部分, 指的是通过校园新闻媒介获取新闻信息的人。

和社会传媒受众的零散无序、层次不一、缺乏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征相比, 高校新闻受众这一群体数量相对固定、层次较为清晰, 主要包括: 教师、在校学生、在校学生家长、校友、管理和教辅人员、校际交流单位、高考学生及家长等几个层次, 并且每个层次的文化背景基本相同。其中, 在校学生是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 学生家长是重要的外部目标公众和学校形象的重要评价者、宣传者;校友是外部目标公众中的优势资源, 是具有权威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受众群体。

西方的“受众本位论”学说, 注重受众的需求和传播效果, 但是一味以受众为中心可能导致文化品位的降低, 以媚俗来满足受众的低级趣味, 扭曲了新闻价值。高校是中、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 高校新闻受众的主体是已经接受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他们大多思路开阔、思想活跃, 知识结构、政治素质、文化水准、鉴赏水平较高, 思辨能力强, 因而对高校新闻的期望值较高。他们希望从校园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富于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 因此在编辑高校新闻时, 不存在“受众本位论”的负面影响, 相反, 高校新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不能满足受众心理所导致的。因此, 高校传媒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工作。

2 高校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2. 1 新闻的时效性和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知为快, 无疑是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时的共同心理。在信息时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这种心理更加突出。新闻工作者报道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 是受众想要了解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要。从心理学上讲, 新事物更易激发大脑的注意神经元与其发生反映, 因此人们对新鲜事物较为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集中指向。由于抓住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 简洁明快, 先发制人, 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就能赢得广大受众的关注。

2. 2 新闻的价值性和受众的得益心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受众接受新闻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对信息的渴求, 希望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知晓信息的需求, 从而了解自身周围事物的变动。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 社会变动速度加快, 新事物不断涌现, 需要人们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 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空前提高。有史以来, 人们从未像当今社会这样与信息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 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持, 要想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 就能得到人际传播的主动权, 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 3 新闻的循环性和受众的求变心理

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 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新异性能够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以及更大的好奇心。由此可见, 追求变化是人们接受与欣赏过程中的固有心理。但是, 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 它多以学年度为单位, 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的周期性循环特点显著。[1]面对重复性题材, 编辑往往套用以往报道的写作模式, 只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受访人物姓名等, 内容则大同小异。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报道处理方式使得校园新闻失去新鲜感, 毫无变化, 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2. 4 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是说“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 并给予更多的关注。”[2]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心理接近 ( 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 和地理接近 ( 新闻发生的地点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 。心理接近对新闻关注度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越接近, 新闻越受关注; 地理接近对新闻价值量的大小起限制作用, 地理距离越接近, 新闻越受关注。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 从完形心理学上讲, 是因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 归并在一起。因而, 被受众所熟悉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把它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使人感到亲切、可信, 而且理解起来也更为快捷、深入, 从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共鸣。

2. 5 新闻的审美性和受众的求美心理

心理学把求美视为创造心理之一, 认为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特定的心理指向, 在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欢乐的情感。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们倾心向往, 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因此,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 目光往往会注意那些优美动人的表现形式。审美心理学认为“美感有种种特征, 但其最终的结局或效果却是一种特殊的快乐。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或某种自然美时, 并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生理需求, 而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从而沉浸到一种无比快乐的精神境界中去”。因此, 对于接触高校新闻的受众来说, 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会进一步产生满足自身审美的需求, 力图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 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 对高校新闻编辑进行创新

3. 1 增加新闻的时新性, 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新闻的事实越新, 越能引起受众注意。对于广播、网站、电视等更新周期较短的校园媒体来说, 时新性表现在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相差的时间越短, 新闻越有价值。但高校新闻受众与社会新闻受众相比, 绝大多数时间或在上课、自习、实验、实践, 或在授课、备课, 能做到即时浏览新闻的人数十分有限, 因而发布新闻也可以此为依据呈阶段性, 除了重大要闻应在第一时间更新外, 其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适应性的新闻可在上午下班或下午下班前发布, 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心制作, 提升新闻稿件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长的校报、校刊等而言, 应在新闻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运用专题、特写、调研、评论等题材, 弥补出版周期长的局限。

3. 2 降低新闻的宣传性, 满足受众的得益心理

高校媒体大多受各高校党委直接领导, 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 新闻报道往往就是学校决策层工作活动的情景再现, 会议类报道占据了高校新闻的半壁江山, 不少稿件都含有未经加工过的一些工作总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内容, 新闻报道的宣传性强于价值性。

高校新闻受众, 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们总是厌恶枯燥、刻板的信息, 对于正面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因而, 高校新闻既要有政治的严肃性, 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 “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 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 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 又要大力追求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合理把握稿件的软硬程度, 既不能粗糙、生硬, 又不能从整体上降低高度, 应从各种会议和活动中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 如学习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 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 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校园新闻。

3. 3 变换新闻切入点, 满足受众的求变心理

弥补校园新闻的周期循环性特点, 应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 体现正确的导向, 彰显鲜明的特色, 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活动, 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 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

校园生活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存法则和运行体系, 但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许多看似平常或重复发生的事件, 却蕴含着不同的特点和意义, 要结合校内实际情况, 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变得鲜活起来, 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 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3. 4 贴近校园生活, 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基于受众的求近心理。高校应打造朴实的传媒特质, 使广大受众感受到报道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首先, 要从报道角度入手, 把镜头对准广大师生员工, 而不仅仅是学校的领导或部门身上, 要多报道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事情, 让他们读到更多存在于身边的新闻元素。其次, 要注重语言的平实, 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与新闻专业用语, 力争让受众们能够轻松理解、一目了然。

3. 5 注重图文并茂, 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

高校传媒中报纸、网站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较高, 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载体更容易体现“形式美”。传播趋向表明, 受众的接受观念经历了从文字报道中获取信息→从文字与图片中获取信息→从独立的新闻图片报道中获取信息的变化, “读图时代”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来临。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 对于一些来不及详细采访但又要及时满足受众知情权的新闻事件, 就可以用现场感很强的图片来表述, 同时注意字体、标题的大小间隔和色彩的运用, 就能使受众在浏览中产生分明、舒畅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芸.试论高校校报的周期特征及传播对策[J].新闻知识, 2010 (11) :110.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3]熊梦雪.增强新闻可读性的途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6) .

高校新闻受众 篇2

1 新闻、受众、社会关系失衡

新闻价值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新闻客体必须对新闻传播主体有利, 新闻必须符合受众的需求, 新闻必须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应。这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三个主要因素, 当这三个因素经常发生矛盾时, 新闻道德就开始发挥作用。新闻道德就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因为自身的自律需求, 设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道德具有非官方性、非法律性特征, 是新闻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没有强制性的约束, 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处罚条例。因此可以说, 新闻道德是媒体自身承担对社会、对受众的责任。

2 记者面临平衡新闻、受众、社会关系的困境

有关新闻道德的研究, 不得不提起一个经典的案例, 《饥饿的小女孩》的图片曾经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 但是获奖者凯文卡特因为在拍摄照片时没考虑到小女孩的感受, 在外界的舆论谴责下自杀。只留下遗言:“真的对不起大家, 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这就是新闻记者缺乏新闻道德酿成的悲剧。与之相反的是美联社的记者富兰克在报道哥伦毕业鲁伊斯火山爆发时, 面对身处困境的女孩, 他虽然无能为力, 但是始终和她谈话, 鼓励小女孩, 直到最后拍下她下葬的镜头。这张照片显示了小女孩面对死亡, 依然神情自若的勇气, 因此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同样是面对濒临绝境的情况, 同样的新闻照片, 遵守新闻道德和放弃新闻良知的结果显然不同。

在一次采访阿富汗记者的新闻中, 一群新闻记者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逼问采访的情景发人省醒。虽然采访者一开始坚持什么也不想说, 在记者的再三逼问下, 一个88岁高龄的阿富汗老人还是在镜头前很“配合”地释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完全不顾及采访对象的采访行为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这一事件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新闻记者只注重新闻价值, 所有的记者都认为对于死难者家属的报道, 应该出现一张夸张的、非常悲痛的照片, 这样的新闻才有吸引力, 而忽视了死难者家属的感受。作为新闻记者, 虽然他们挖掘了新闻价值,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他们失去了人类的同情心, 缺乏新闻道德, 他们忘记了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尊重他人,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报道, 都不应该伤害采访对象。

这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面临的困境, 在社会、新闻、受众面前, 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就可能丧失新闻媒体人的道德良知。有新闻记者曾经说过:“你首先是人类的一份子, 然后才是新闻记者。新闻道德应该优于新闻价值。”因此, 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 不仅仅是对客观新闻的报道, 还应该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 在报道新闻时, 控制媒体的道德取向。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道德, 新闻记者在报道灾难性新闻时, 应该尽可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 不能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损害他人的利益。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最容易产生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冲突,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富兰克福尼尔的作品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理解, 是因为他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小女孩的死亡面前显示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另外, 新闻道德还包括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新闻报道是一项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 一些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未经当事人同意就报道涉及到他人隐私的新闻,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他人带来精神伤害。现在标题党新闻越来越多, 在中国每年度的评选十大假新闻中, 年年都有“某某名人去世”, “某某明星离婚”的新闻, 后经查实纯属假新闻, 这给当事人的名誉造成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新闻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性和广泛性特征, 新闻记者如果为了追逐商业利益, 不顾新闻职业道德, 就会给社会带来破坏, 影响十分恶劣。

3 新闻道德可以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 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才能在激烈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冲突中把持自己。责任感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素养, 新闻记者对社会和受众都有传播客观新闻的责任, 虽然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有一定的倾向性, 但是新闻道德要求新闻记者应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公平,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 才能实现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此, 新闻媒体制定了相关的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机制, 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条例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 帮助新闻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各个新闻组织也制定了自己的新闻职业准则和规范, 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新闻记者的行为。另外, 新闻职业道德也是新闻自律得以实现的有效形式, 我国早在1991年就出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其中规定新闻记者要遵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把社会效益和新闻价值结合起来, 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承担起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正如李普曼所说:“要构建社会道德规范, 就应该在遵守新闻道德法规和原则的同时, 也要把握新闻价值和新闻道德之间的平衡。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价值虽然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因素,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也带有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如果处理不好新闻、社会、受众之间的关系, 导致三者关系的失衡, 新闻报道就会沦为商业的工具, 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 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挥新闻道德在新闻报道中的制约作用, 规范新闻记者的行为。

摘要: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制造假新闻, 侵犯公民名誉权和隐私权。此外, 新闻媒体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 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新闻从事者的行为, 但是仍然需要新闻媒体的自律, 新闻道德是新闻媒体自律的有效形式。新闻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 成为平衡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

关键词:新闻道德,受众,社会

参考文献

[1]赵黎.新闻、受众、社会的平衡杆——新闻道德[J].新闻知识, 2010 (3) :34-36.

[2]杨保军.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及具体构成分析[J].当代传播, 2010 (2) :10-13.

[3]杨保军.试论新闻道德理论的基本结构[J].当代传播, 2009 (1) :14-19.

从受众视角谈民生新闻 篇3

关键词:民生新闻,受众本位,平民化,受众需求

民生新闻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倍受观众的欢迎。分析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最主要原因便在于它充分满足了电视频道所覆盖范围内的受众需要。只有受众的需求满足了,受众才会继续关注我们的新闻栏目。大众传播和受众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受众需要制约传播;传播满足受众需要;需要与传播良性互动[1]。电视新闻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接受心理,引导社会舆论和服务社会大众,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实现电视新闻自身的价值。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受众地域性与民生新闻的“本土化”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受众由于身处环境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对地区本土新闻的关注,要真正做到满足受众的需求,必须要充分了解该区域的受众。民生新闻之所以为受众所喜爱,正是因为立足本区域,寻找最适合本地特点、最符合本地受众需求的报道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只有充满地方特色的节目,才能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的欲望。

受众需要属于自己的新闻。从民生新闻开播那天起,“本土话”就成为各栏目独特的风格。“本土话”播报新闻使新闻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人气,使栏目拥有了更多的收视群体。大量老百姓说的口语、俚语在新闻中开始出现,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新闻栏目的一项创新,它极大地拉近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民生新闻以自己独有的亲民模式推动着本地民众对“区域”的时空认知,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同时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帮助本区域的民众了解身边的事,重建人际关系,从而加强他们对所在区域和所在国家的“社群认同”[2]。受众本身的生活环境成为各区域表现自己的题材,也是媒体实现价值的题材。可以说,民生新闻对于本土化的强调已成为一种竞争性的策略与价值诉求。

2 受众反馈与民生新闻的“互动性”

受众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反馈给媒体,媒体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下一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从而更大程度的满足受众,如此良性循环,新闻节目才能一直发展下去。民生新闻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有利于扩大新闻线索,同时使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往的受众都是以第三者的旁观者来接受新闻信息的。这种旁观者的态度决定了受众对新闻的要求只停留在知识性和趣味性和时效性的资讯新闻。而民生新闻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个状态,民生新闻的题材不仅包括原有的社会新闻中的多数关系,还有与市民微观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使受众成为新闻主体,成为新闻节目内容选择的本位。它的出现使得广大老百姓将诉诸点放到了媒体,媒体成为了帮助受众排忧解难的工具,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

民生新闻注重倾听百姓的心声,立足于“服务受众”,受众对于新闻的态度也转变为主人翁的姿态。过去受众参与大多停留在参与娱乐类、时尚类节目,或是充当受众“代言人”间接参与,现在他们充当新闻画面主角,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热情参与新闻互动。民生新闻把更多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和他们的批评意见等作为反映的重点,使该节目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缘”。

3 受众觉悟与民生新闻的“监督性”

民生新闻在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这与它的舆论监督力度密不可分。民生新闻作为传媒和民生的联姻体,和其他类型的新闻栏目不同,它更接近百姓,时刻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担负起击浊扬清为民请命的社会使命。

“社会秩序,特别是社会失范,不仅是新闻事业发展史的构成部分,而且新闻事业也是修补社会秩序裂缝机制的重要角色。”[3]民生新闻正是用这样一种理念肩负起社会舆论监督的使命。

马来西亚学者冯久玲认为:21世纪是强调民主的时代,民主将不限于政治领域,而要体现在生活中[4]。民生新闻充分阐释了这句话。民生新闻的监督内容趋于平民化,具有贴近性。它的报道题材的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公众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人们各种需要的实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们作为媒体受众,有权利了解社会共器的运作和一些利于自身民主权利的政策的落实。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将权利与义务、效益与责任、批评与亲和力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民生新闻满足了监督主体的参与需要。

民生新闻的“监督性”主要体现在对政府某些管理职能部门的腐败与官僚主义进行监督。在很长一段时间,媒体舆论监督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媒体往往也很难找到很好的方法实现其职能。而民生新闻的出现为媒体舆论监督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是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实践证明,受众思想觉悟的提高正促使不少节目成功地将其中藏污纳垢的现象予以揭露,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各行各业的风气得以扭转[5]。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民生新闻中一些监督性的新闻素材,除了由专业的新闻记者采集到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由非专业的普通的受众提供的。受众通过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等,用自己的视角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从而使舆论监督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受众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了重视,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言论的平台,使他们有了发言的场所,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使得媒体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威力。

民生新闻做为百姓的“知音”,应在照顾受众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在报道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展示社会美好光明的一面,传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弘扬人文情怀,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当然不能一味地唱“正面歌”,也要曝光损害百姓利益的事件。在揭示社会黑暗面的时候,要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背景,对事件的成因、结果和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的看待问题,从而帮助受众合理解决问题。[6]

民生新闻不能千篇一律,应各有各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受众长期关注。各个民生新闻节目要探索适合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必然要打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品牌栏目的塑造需要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新闻与媒体知识,尽力提高自身素质,写出有品质、符合要求的新闻,这样才能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根植于民心。

参考文献

[1]赵小羽.传播与社会,2007.

[2]吴非.智维论坛,2007-12-27.

[3]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2003,7:107.

[4]魏加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特色,2005-11-11.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篇4

1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在新闻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加工与整理:一方面,要保障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来增加受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网络新闻的编辑思想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1 全历史编辑思想

全历史编辑思想即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坚持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新闻事件,编辑需根据新闻的素材内容将其回溯到历史脉络当中;同时,在庞大的新闻系统与新闻事件当中,将与该历史现象有关的内容加以整合并将其编辑为专题性报道或专栏项目。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是编辑新闻内容,还应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负责。在互联网络平台全面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以历史的眼光进行新闻编辑。

1.2 全受众编辑思想

全受众的编辑思想就是在网络新闻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将受众的需求放在网络新闻编辑的第一位。在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当中,受众规模十分庞大,同时受众的层次多样,受众的成分也是最为复杂的,因此这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来说,必须全面的体现出全受众的编辑思想。

1.3 全社会编辑思想

全社会的编辑思想主要是指网络编辑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站在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关注社会的变动状况及社会事件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网络新闻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对社会负责、对所处的时代负责,同时关注新闻的本质属性,树立新闻把关意识,避免将新闻内容编辑得过于商业化、媚俗化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具有为社会公众解释新闻现象、生活意义及社会的存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尤其现在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每一位拿着手机的人,是受众的同时又是新闻的编辑与传播者,可以说处处有新闻、秒秒有更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更要求新闻编辑者在面对新闻来源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不能人云亦云,坚决避免给社会给群众造成不良舆论导向。

1.4 全天候编辑思想

全天候的编辑思想也就是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过程是全天的,即24小时不间断,且新闻的播出状态是全天的。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发稿时间是比较固定的,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也是固定的,与之不同,网络新闻的新闻发稿时间与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属于随时的全天候的滚动播出,因此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处于24小时的待命状态,保持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2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新闻编辑思想就是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编辑所运用的逻辑思想,而受众的需求是编辑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的新闻外在要求。网络新闻以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吸引着受众的关注,而网络编辑也应该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上,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与内容的选择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2.1 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注重新闻内容,辅助以合理的新闻形式

首先,网络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内容编辑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新闻形式为辅的编辑原则。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作用都是报道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理,只有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才能在激烈的新闻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新闻受众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都是新闻的内容,虽然目前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出现了许多新闻中的“标题党”,通过拟定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长时间后,这种新闻标题拟定方式及新闻内容必定或受到读者的厌弃。在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可选择恰当的新闻传播途径与形式,辅助新闻内容。

2.2 全方位满足受众群体阅读与互动的心理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被不断地应用于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不仅拓宽了受众的新闻接收渠道,也对受众的感官形成了刺激。因此编辑应该利用网络传播平台选择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在网络新闻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体现着编辑的新闻思想,同时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当中来,增强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可以适当增加读者的评论专栏等,增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网络新闻传播手段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应该对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受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对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进行创新,满足网络新闻受众的多元化新闻需求,达到最佳的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2.4 设置重大事件与议题专栏,提升网络新闻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在网络新闻中设置重大事件及重要议题的专栏能够起到传播网站的良好作用,能够帮助网站树立起独特的个性风格。例如,搜狐网曾经建立过“网上春运”的专栏议题,该专栏议题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有效提升了搜狐网的知名度,也在受众群体中树立了搜狐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百姓风格。

3 结语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难度较大、复杂性较强,且要求十分高的工作。在网络新闻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还要在编辑工作当中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在新的传播平台中,要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及传播的渠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还要做到对新闻事件的及时与深入挖掘,确保网络新闻内容接地气并受到受众欢迎的。在网络新闻中,应该将新闻性、娱乐性、传播性与通俗性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数字阅读心理负效应下网络新闻编辑应对探析[J].编辑之友,2016,2(8).

[2]郭璐,薄立伟.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影响[J].新闻界,2011,6(7).

[3]贺晓曼.以受众多元需求为基准探讨网络新闻编辑规律[J].新闻传播,2015,7(23).

新闻采编要体现受众意识 篇5

1 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 新闻采编要体现受众的需求

首先要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 不同

无需再去做比喻。故事性原本不强的事件, 便无需再去设悬念。其次是指修辞不能比例过高。新闻毕竟以反映事实为主, 尤其是电视新闻, 解说词中的修辞也会使与之相配合的画面受到影响, 过多地运用必然会阻碍事件本身的流畅表达。因此, 修辞可以选择性地在信息较为枯燥、画面匮乏或单一、新闻兴趣点不足时使用, 不必要出现在新闻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3 电视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修辞水平

3.1知己知彼, 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

修辞, 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横向来看, 修辞的种类多达六十余种, 每一种修辞方式又有各自的特点、功能和适用情境。纵向来看, 修辞同电视新闻的结合有着独特的方式, 不仅要适应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还需要与画面相配合。因此,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 首先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在工作实践中运用修辞, 了解自身对修辞的把握程度如何, 逐渐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其次, 需要根据所积累的具体案例寻找理论支撑, 把握特定修辞方法的特征、应用障类型的新闻节目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 比如就民生新闻和深度财经分析这两类新闻来看, 它们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 常规收看民生新闻的是普通市民占多数, 他们对新闻的内容上要求比较广泛, 家长里短的、新奇的、服务的, 他们都有一定的兴趣, 而类似深度财经分析一类节目的受众群体, 相比民生新闻而言, 基本受教育水平会高一些, 他们收看这类新闻不是图热闹, 而会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及时、准确、更加专业。因此, 编辑记者们应加强对不同类

碍、解决方案及疑难问题等方面, 为进一步实践做好准备。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交替进行, 最终达到知己知彼, 实现游刃有余地驾驭修辞。

3.2深入群众, 汲取丰富的修辞技巧

语言, 来自生活。语言运用的技巧, 也需要记者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去寻找。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 因善于在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 其文学作品的也逐渐形成了琅琅上口、生动传神的风格特点。由此可见, 对于以口语化表达为特点的电视新闻而言, 从生活中汲取修辞技巧, 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 而且还能直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3.3做好积累, 建立自己的修辞档案

无论是工作实践、理论学习还是从群众中汲取的营养, 所有工作得以有效的前提是积累。在工作中, 记者应该注意将有价值的案例、学问记录下来, 建立自己的修辞档案, 做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修辞之于电视新闻创作, 绝不仅仅是简型的新闻节目所针对的受众的了解, 事前评估他们对新闻稿件内容的兴趣点, 从而让新闻满足他们的爱好和期望。

接下来就需要在新闻播出后了解受众对节目的反馈, 从受众的反馈信息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新闻采编的角度和手法, 改进工作, 提高节目质量。

2从新闻报道的表达技巧来看, 新闻采编要达到通俗易懂、普遍传播的要求

2.1时政新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语言

传媒工作总是离不开时政类新闻,

单的几个比喻、几处疑问、几组对比, 每一处修辞都可能提供启发, 不仅指修辞手法的应用, 还在于修辞素材的积淀。

近年来, 媒体的市场化运作使内容逐渐摆脱严肃刻板, 追求生动活泼;网络媒体的崛起使新闻表达形式百花齐放;人们面临的信息选择增多, 进而对信息的显著性和趣味性要求更高。种种迹象表明, 尽管修辞手法仅是优化电视新闻表达的方式之一, 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 势必更广泛地运用到电视新闻领域,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其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加以探讨、把握, 并最终努力创造出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魏书常.修辞在电视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

[2]齐立元.试论修辞手法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 2010 (7) .

[3]王晴川.浅谈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问题.新闻爱好者, 2012 (9)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通辽028100)

这类新闻受其本身形式或者内容的影响, 一般在可看性上会打折扣, 但是宣传工作需要我们将时政新闻传播给大众, 因此如何让时政新闻被大众所关注和喜爱, 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的要求。

其实时政新闻并不都是死板的, 不少新闻是有看点有内容的, 这就需要记者编辑们从会议材料中、从与会者的发言中去发现新闻点, 找到受众感兴趣的、他们欲知未知的内容, 让时政新闻不再空泛。有些会议和时政新闻涉及到一些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政策的出台, 提炼主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提升时政新闻的民生视角, 换一种表达形式, 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加生动。

此外, 时政新闻的死板还体现在它的语言上。各种文件和会议材料条条款款太多, 用语比较生硬, 还夹杂着不少行业专用术语, 受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经常看到“两个抓手”、“五个关键”之类的提法, 也接触过“B2C”“CPI”等专业术语, 如果将这些内容硬生生的搬进新闻里, 很容易让受众感到不知所云。因此, 在时政新闻的语言表述上, 需要采编人员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使用受众能够理解的词汇来表达, 言之有物, 充实新闻的内容, 真正做到传道、解惑。

2.2科技新闻要有通俗的解释

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经常会涉及科技类消息, 科技新闻的报道在使用科技术语时要特别慎重, 也许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的地方只是只言片语, 但这只言片语听不懂却会影响受众对整条新闻的理解, 甚至对整档新闻节目兴趣索然。因此, 采编科技类新闻报道时, 对于专业性强的话语要加以必要的改写, 使之深入浅出, 老少咸宜。在采访相关专业人士时也要注意, 提醒他们使用通俗的解释, 并尽量少说专业术语, 让受众也能听明白。还要注意的是, 采编人员把自己理解后准备写进稿子的改写语言, 也应在定稿前再联系相关专家进行核实, 确认这种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以免发生错误。

3 从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来看, 在受众中要起到明确方向、科学引导的作用

新闻媒体作为从事宣传工作的机构, 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新闻报道, 在思想认识、经济发展、文化舆论等方面, 对受众进行正确的指引。首先, 我们要从大局出发, 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广大群众提出的各个层面的要求, 将群众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发展的需求上, 形成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统一, 齐心协力共促发展。同时, 我们还要了解广大受众群体在各个方面的需求, 及时提供科学的引导。

这一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些年, 诸如“某养猪大户年收入二十万”“大白菜价格飞涨, 抵上肉价钱”“土豆滞销、菜农犯愁”之类的报道大量出现在媒体上, 这类报道对指导农民养殖生产还是有一些作用的。但少数农民少量种植会卖高价获大利, 如果大家一窝蜂地跟风, 供应量大了, 农产品价格自然就会下跌, 如果出现滞销, 可能会给农户造成亏本、负债。同样的, 产品的滞销也会形成生产量减少的状况, 难免在一段时间之后, 又造成供不应求。

因此在这类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纯粹对现象的报道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对市场、对受众的引导作用, 不仅仅是展现出目前的状况, 还要从气候、原材料、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形成现状的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市场走向进行科学的预估, 并警示价格波动的风险, 从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 形成供需平衡, 实现种养殖户和购买群体的双赢。

这两年, “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反映了百姓对于普通食材价格飞涨的无奈, 此时我们的新闻报道, 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展示, 更需要采编人员深入实地, 调查现状的成因, 一来向受众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价格飞涨, 为受众解惑, 二来调查是否有人为炒作、囤集居奇的情况, 通报政府出台了哪些对策, 还可以为受众解气。这样的新闻报道, 才是受众最需要、也是最喜闻乐见的。

要实现对受众的科学引导, 首先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素养, 形成大局观, 有长远的眼光和自己的见解。

前几年有媒体报道了“南果北种成功”的新闻, 说的是辽南地区的温室里种出了柑橘、大棚里结出了木瓜, 这些作为观光农业的项目或许有一定价值, 但是像新闻里说的, 将来吃柑橘、木瓜等水果就不用从南方运来了, 可以实现自产自足, 这样的报道就失实了。在交通发达的现代, 显然从南方运来的南果比本地用大棚生产的要便宜得多。这样的新闻, 就是由于采编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

科学发展观提倡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理所当然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 许多新闻工作者对经济工作并不真正了解, 对一些经济问题把握不准, 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比如早年间, 有些地方将河流、塘堰出租, 从事家禽、水产养殖业, 有媒体把它当做利用空闲资源增收致富的新手段进行了报道。但是几年后, 由于水体受到饲料、禽类粪便等的污染, 水质下降, 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损失。由此看来, 农民有急功近利的地方, 媒体也有顾此失彼的地方, 不恰当地进行了“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宣传, 这都是缺乏长远眼光的后果。

同样是利用自然资源, 在山林放牧畜禽增收, 重庆近年来采取的林下经济的方式明显的更加科学。一方面种树, 保持水土并且采果贩卖, 一方面养殖, 山林跑鸡, 啄食虫害绿色生态。因此, 在进行这类新闻宣传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 向受众传达采取这样的方式的意义, 在受众群体中形成科学的认识, 引导他们从大局出发, 从长远出发, 自觉摒弃涸泽而渔的手段, 用科学的方式增收致富, 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正确指引作用。

综上所述, 受众意识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始终, 新闻报道是从群众来, 又要到群众中去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需要时刻牢记受众的需求, 不断提高自身新闻素养, 做出能为百姓喜爱的节目。

高校新闻受众 篇6

媒介受众观念的形态

任何时代、任何类型的新闻媒介都要依靠受众来生存, 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所有制的媒介的受众观念是不同的。媒介的受众观念要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当政治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宣传型”的。到了经济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时, 媒介的受众观念是“市场型”的。这时的受众其实是被物化了。麦奎尔把这两种类型的受众观合称为“支配模式”。他认为, 无论政论也好, 广告也好, 都是劝服性信息, 受众仍然是被劝服的对象, 媒介最关心的始终是传播者的需要而非受众的需要①。

随着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发现,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并非预计中的那样强大, 受众也并非总是处于消极被动、被决定的地位。霍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式, 即意义不是传者“传递”的, 而是接受者“生产”的②。从而在主体之间的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的观念。霍尔认为受众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解读文本的意义, 而且可以与传递者传递的意义不同。这一理论模式使人们对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媒介受众观念变化的“是与非”

中国新闻媒介的传统受众观念是政治主导下的“宣传型”。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更被强调。改革开放后, 西方的新闻观念对中国新闻媒介的一些固有观念产生了冲击, 媒介被推入了市场,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加, 受众主体意识觉醒以及受众群体分化的趋势, 使得过去那种单纯的政治宣传者角色已经不能以完全、绝对的态势在市场中站住脚。媒介的受众观念在经济控制的拉动下, 从“宣传型”受众观念中解放出来, 开始重视受众的需求。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以市场为中心的媒介而言, 必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争取最大数量的广告。而对于广告商来说, 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被更多的消费者看到, 必定会选择拥有较大受众群的媒介。媒介为了使受众数量最大化, 就要取悦、迎合受众的口味。然而, 能超越阶级、种族、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别的受众需要, 大多是非理性的欲望。于是媒介趋之若鹜于能吸引眼球的兼容性最强的受众的非理性欲求, 大量复制单一的肤浅的内容, 同质化现象严重。千篇一律的文艺晚会, 同样的电视剧, 经常上演“同城大战”。这些年随着选秀节目的风生水起, 各个电视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秀节目大战。

“受众是上帝”的观念, 使得媒介只重视满足受众低层次的需要, 媒体“软化”的风险不断上升。当受众被视做消费者的时候, 媒介自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购买力强的受众身上, 对于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注自然减少。比如, 现在中国农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80%左右, 而媒体上的相关内容比例不到1%。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介把自己定位于“服务于中国最优秀的人群”, 因为他们是购买力强的人群, 能为媒介带来利益。传媒“嫌贫爱富”的倾向表露无遗。这种“消费者型”受众观, 越来越把社会弱势群体排除在传播范围之外, 使他们逐渐边缘化。没有媒介再愿意为他们鼓与呼, 给他们说话的权利, 关注他们的利益。这与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是相悖的。

把受众看成是上帝, 看似很重视受众的需要, 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满足受众需要, 只不过是突出满足了受众非理性的、“软性”需要, 更多的是“解闷”而已。受众的需要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 对于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要媒介应该予以控制和指导, 而不是盲目迎合。

建立“公民型”受众观

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乡民社会”向现代的“公民社会”变迁。公民社会的本质性特征与精神价值正在生成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不论东西方的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公民社会的现代性精神价值是可以跨越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差异的通约性精神与理念。人们对于公民社会的很多认识可能存在纷争与歧义, 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 即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建立的基础。公民社会要求的独立的人格状态、契约精神、民主与法制精神、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精神, 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才能生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制度性基础。更重要的是, 由市场化带来的伦理精神的变化, 与公民社会要求的精神与价值观念相契合, 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

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 媒介把公民概念引入受众观, 把受众当做公民对待, 以维护公民权利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运营的基础, 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③。在公民社会中, 公民是公共事件的积极参与者, 也是有力的影响者。公民的身份是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示的。在北京动物园搬迁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和厦门PX事件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中都有公民精神的彰显。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在公共领域内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 通过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形成代表公共意志的公众舆论, 来促进社会的善治, 防止和抵抗公权力的滥用, 维护公共利益。在这之中, 媒介一方面作为公民社会中最重要的公共领域, 要为这种公开、自由的讨论提供平台, 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 媒介作为现代社会里公民知情权实现的主要渠道, 公民有权利要求媒介提供真实、全面、可靠、透明的信息作为自己的参考。因此媒介供给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 而不是与受众之间的简单交易行为, 受众更应该被视为公民而存在。

媒介会成为社会的“探照灯”还是会成为“口香糖”的生产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受众观——把受众当成公民还是消费者。受众越是被看做消费者市场, 就越可能被视为大众——分散、异质、被动、无知、受人操纵的“乌合之众”。只有相当数量的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理性公众才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基础, 而作为公共领域重要标志的公众舆论, 也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性活动。媒介作为公共领域, 正是其所体现的民意基础, 提供了对权利合法性的最有力制约。

媒介在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负有启蒙和引导的使命, 媒介应该通过传播, 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 树立正确的公民权利观, 让受众参与更广泛的公共领域的活动, 广泛地接触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媒介通过提供公共辩论平台, 将独立的公民以民意的形式重新塑造成一个公共体。在厦门PX事件中, 媒介把PX项目建设看做是与厦门市民利益有关的重大公共事务, 强调厦门市民对于项目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通过批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PX项目论证的过程中没有让市民充分知晓、参与, 赋予他们反对PX项目的行为以公民正当权利的合法性。同时, 媒介在报道中构建的对公民身份的认同, 也有意要把单个公民整合为整体性的公共体。上面提到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 如果没有像《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介的关注与报道, 没有通过媒介提供的公共、公开、自由的辩论平台所形成的公共舆论, 则很难形成公民社会与政治权利的良性互动, 从而无法让事件结果体现最大的公益性。

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资源是公共资源, 媒介既然实际上是在占有和使用这种公共资源, 就必须具备公共性, 不能混同于一般的企业。我国新闻媒介的体制与西方完全私有化的体制不同, 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实行了有限的市场化运作。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坚持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 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和国家的扶持, 因此具有使媒介保持更多公共性的优势, 有条件把媒介的受众观念完善、建设成为“公民型”的受众观念, 而不仅仅是在经济控制下的“市场型”受众观。

注释

1 丹尼斯·麦奎尔[英]著, 崔保国、李琨译,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 斯图亚特·霍尔著, 王广州译, 《编码, 解码》, 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社会新闻细节失实与受众心理 篇7

不良的好奇心理驱使社会新闻越来越“俗”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但触发好奇心的节点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有的对科技好奇、有的对理念好奇、有的对生活好奇。结婚前对异性好奇, 结婚后对孩子好奇。身处异地, 对当地风俗好奇等等。但也有不占少数的人对一些阴暗、污秽、无用的东西表示好奇。而社会新闻报道范围涵盖着社会每一个角落, 相比起其它的新闻类型, 受众更容易寻找到自己好奇心的触发点。这为一些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了满足少部分闲人低级的好奇心, 东拉西扯、扭曲篡改, 出现了“三俗”新闻, 大大地降低了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如1月9日羊城晚报刊登了《广东一学院雷人文件:学生开房将被认定为买娼》。所谓的文件不过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通知。至于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臆测为学校推卸责任, 更是俗不可耐的猜测。

阴暗的偷窥心理驱使社会新闻越来越“窄”

人都具有两面性。正常的人都会致力于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而且不遗余力隐藏自己灰暗的一面。同时人的潜意识中都有窥视对方不示于人的秘密的欲望。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恶, 有美就有丑。正是事物这一绝对的属性, 在受众强烈的窥视欲的驱使下, 即使一个新闻事件中真善美的一面占据主导, 新闻传播者却偏偏选择细枝末节上的假恶丑, 以期受众产生强烈的窥视欲望和幻象感觉。从而导致受众只能透过一个狭窄的缝隙了解新闻事实。2013年1月2日成都晚报刊登了《川大公示楼宇更名:专家四次论证学生反映不知所云》, 这篇新闻满足一部分人窥视象牙塔里生活的欲望。让人觉得大学也在“人间”, 专家也高不到哪去的想法。岂不知专家“文绉绉”才是恰当的表达方式, 普通人“不知所云”才真正体现出高端品位。

盲目的对比心理驱使社会新闻越来越“绝”

人在选择自己的趣向时, 对比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办法。特别是在对事不关己的事情评价时, 为了求得赞美而选择趋同的价值观念, 而不是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做出选择, 出现了跟风盲从现象。对比的结果只有真与假、好与坏、对与错, 而这个结论很难评价哪怕是最简单的社会事物。而一些新闻传播者恰恰选择受众的这一心理, 在报道弱势群体时, 突出强弱对立, 用绝对化的言语强化对弱者的同情、对强者的谴责, 使受众释放出助弱锄强的心态。尤其是在涉法社会新闻中, 为迎合大众的同情心, 让案件往大众所期盼的方向发展, 人为制造不利于客观公正执法的舆论, 从而获得利益。1月7日江淮晨报刊登了《女大学生被揭作弊后精神分裂家长告学校索赔190余万》。这篇新闻明显文不对题。“玲玲被学校指出有作弊行为后, 患上了精神疾病。毕业后, 生活无法自理”只是玲玲父母的主张。案件未当庭宣判, 而新闻的题目却已经做出了定性。

低层的需求心理驱使社会新闻越来越“飘”

人性的自私和善良都是社会的常态, 人们乐于选择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及其信息更无可厚非。所以, 社会新闻报道的内容大多是事关人人不可避免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满足受众这些基本需求是其他类型新闻无法代替的。但有的新闻传播者作风飘浮, 不考虑新闻事实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时空内, 它的存在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没有落实新闻真实性的必备要素, 没有求证选择材料的真实性, 漂浮在半空中强词夺理、妄下断言。有的甚至抄写他人特别是网络上一些不负责的信息, 未加核实便加以报道, 引发受众盲目的同情。正是这个原因, 才会使以“拆迁”、“城管”、“信访”“彭宇”“医患”“干群”等为关键词这类每每见诸媒体, 恶意丑化执法人员形象, 刻意制造道德劫难, 人为割裂社会族群, 颠覆社会主流价值, 意图使“坏人”得到好报, 恶人逍遥法外。“夏俊峰案”的舆论炒作更是将这种倾向推到极致。

感性的游戏心理驱使社会新闻越来越“浅”

游戏是人们获得愉悦体验的基本手段之一。特别是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 充斥到生活每个细节中的游戏已经成为缓解心理压力的广泛选择。但是要得到完全的游戏是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 而且通过游戏获得愉悦感受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单一的笑声, 所说的笑比哭好是一个很宽泛的伪命题。当对社会事物从游戏的角度加以认识, 并缺乏理性的思考, 那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一些新闻传播者在编采社会新闻时, 以“快乐就好”这样一个感性的游戏心态, 放弃社会责任, 为了寻找所谓的“笑料”, 不去深入采访, 揭示内在的必然联系, 以表象代替本质, 匆忙得出肤浅的结论, 让受众笑声过后, 索然无味。1月7日天府早报刊登了《足协雷人新规惹争议球技就那样戴奥特曼都没用》很具代表性。记者把足协这一举动作为重视青少年足球决心的表达方式视若无物, 以红领巾作为“包袱”抖了出来, 仅据不确定的球迷的话, 就确定足协闹腾、“雷人”, 臆测“大家一定会哑然一笑。”■

上一篇:24h动态脑电图下一篇:美丽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