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传播学(通用12篇)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1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出现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 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 加快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调整, 注重创新思维,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软硬件合理配套等角度分析研究了如何培养出能够站稳传媒界的优秀新闻人才, 既而完善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和育人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人才
大多数媒体已经组建了知识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采编播一体化队伍,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式动荡的今天, “如何面临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竞争?”“在新闻传播行业国际化的比拼中, 我国新闻学子是否能够以特有的新闻人素质和优势站稳本土新闻界并向全球新闻传媒发起冲击?”这些自我国新闻教育诞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存在的重大问题再度困扰着高校新闻传播教学和育人工作并亟待研究和解决。
1 关注新闻传媒前沿, 帮助学生扎实新闻基础素养。
教育教学应紧跟新闻传媒前沿和发展趋势。从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性来看, 它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导致新闻教育必须随时适应社会需要, 紧跟世界的步伐, 并站在“巨人”的肩上放眼看世界。
帮助学生全面储备与夯实新闻基本素质和技能。在就业形式与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 无论怎样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新闻基本素质和技能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知识、素质、能力、精神, 包括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和新闻的专业文化底蕴与精神, 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 善于运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服务和改善社会与人的能力。而要使学生们真正全面储备和夯实这些基本素质和技能还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引导与帮助。
2 课程设置体系全面改革, 体现学生宽口径知
识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对接, 加强复合型开放式特色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呼应。
在针对几届新闻传播毕业生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学生们大多能够在采写方面崭露头角, 但在编辑、摄像、组版方面表现突出的较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能够写好深度报道、热点新闻、专刊、新闻评论, 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 懂得新闻传媒经营运作的真是寥寥无几了。更不用说“一肩挑多担”的奢想了。于是, 也就出现了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 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的局面。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依赖于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与专业课, 其开设的新闻课程中,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等基础课程及一些公共课所占的比例过大, 这就意味着混淆了新闻传播与汉语言文学传播专业学科性质, 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容易使学生们偏采写而略其他;由于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新闻敏感性差、动手能力差。于是, 就连培养出大量拥有最基本技能的“工匠型”人才也成了难事。
那么, 面对这种状况该如何改革调整以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人才呢?
一是要进一步修订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结构。新闻传播的应该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传播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加大新闻专业的技术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 如开设广播电视事业运营及管理、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主持、报纸栏目与编辑、新闻与广告摄影摄像等, 并且要尽量使实践类课程与理论技能课程设置的配比更符合新的供求形势的需要。
二是要扩大学分制选修课程的比例, 增加任意选修课学分的比重。同其他专业一样, 现在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分制必修课所占比重太大, 一般为70%, 选修课一般为30%, 学生选修的余地太小。学生的知识视野难以开阔, 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学选修课程。
三是要加快主辅修制的步伐。实行主辅修制是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快好省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目前许多新闻类专业的学生学有余力, 应当鼓励他们跨专业、跨系乃至跨校修习课程, 一些多科性综合高校更具有这方面的条件,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四是真正实行学分制, 加大继续教育的步伐, 采用终身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如果能真正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条件, 允许在修满某专业学分过程中出去参加一般工作或打工, 也允许在职人员脱产或不脱产再修习某些专业课程, 那么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天地就会宽阔得多。
3 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改革, 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教学的新鲜性,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新闻传媒教育以培养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为主, 因此教学方法要更加灵活多样, 教学手段要更加实用有效。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 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只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建立起与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创新的目的。
3.1“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针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广泛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是打造新闻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尽可能的摒弃“满堂灌”式的传统做派,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对媒介及其报道进行品头论足并在比较学习中得以提高。同时要采用“鼓励式”教学指导学生从身边的新闻事件着手, 自己动手进行新闻传播实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过程中,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 从新生入校起就要倡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努力寻找和培育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 在学术和新闻传播实践上积极创新。
3.2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模式, 而且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教学“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单单有老师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实践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 作为检验教学成效,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实习作为打造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 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实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日常的实践, 在高校内建立传媒培训基地, 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 展开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活动。例如让学生们在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区电视台担任记者、通讯员、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策划部门经理等职务, 或有计划的经常举行播音比赛、主持人大赛等。二是将学生驻扎到各大媒体进行实战操作, 让学生们在一线体会已经熟识的和还未完全掌握的新闻技能, 并补充实践经验。
4 师资与设备的综合配套。
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为了适应这些要求, 新闻传播院系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高学历教师外, 应该借鉴比较规范成熟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 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 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 应与新闻媒体合作, 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 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新闻院系开设讲座或选修课。
当前是新闻传播教育充满发展机遇的时代,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综合化和瞬时化, 高校应以力求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紧跟新闻传媒教学前沿, 更新教育理念, 加快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调整,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走出校门, 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注重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重规模特色、数量质量、软件硬件配套, 随时适当调整学生的宽口径知识结构使其与市场需求稳步对接。只有这样, 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才能为新闻传媒业输送新一代优秀人才,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蔡雯.论新闻资源开发[J].新闻战线, 2003 (3) .
[2] (美) 詹姆斯·J·杜德尔斯塔特.面向21世纪的新型大学[J].高教文摘, 2000 (11) .
[3]储智勇.市场需求挑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N].北京青年报, 2005-07-04.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2
“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公示
根据《关于在全日制本科生中评选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通知》(学字[2009]23号)通知精神,我院评奖评优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江苏省高校先进集体、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和等奖项初评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如对获奖学生和集体有异议,请于2009年4月8日前与学生工作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65880756,65880519; E-mail: changqingwei@suda.edu.cn
附件: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推荐江苏省高校“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
学生干部名单
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推荐江苏省高校
“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一、江苏省高校“先进班集体”: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06级新闻班
班级情况:
一、学风建设成绩突出: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97.43%;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80.49%;江苏省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100%;两位同学通过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
二、班级整体构成:现有中共党员4名,占全班人数的9.8%,预备党员8人,占全班人数的19.6%,有25人已经通过党校培训,占全班人数的61%,6人正在接受培训,占全班人数的14.7%。
三、班级获奖情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表现突出:荣获苏州大学2006——2007优秀学生集体称号;荣获苏州大学2006——2007优秀团支部;荣获苏州大学2007——2008优秀学生集体称号;“重温红色电影 砥砺长征精神”的主题团日活动荣获苏州大学“十佳主题活动”称号;2006年10月获得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英语短剧大赛二等奖;2006年11月获得苏州大学新校区辩论赛第二名;2007年9月6027宿舍获得苏州大学十佳宿舍称号。
四、班级成员个人成绩突出:夏嬖群同学担任苏州大学学生会新闻中心主任;钱思同学担任苏州大学学生会外联中心主任;王海霞同学担任苏州大学学生科技协会副理事长;罗姝娟同学任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副理事长;谢苏同学任“恩玲”爱心学社理事长;韩晓乐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大学新闻》主编;沈顾佳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中心副主任、《大学新
闻》副主编;杨越同学任苏州大学《东吴导报》主编;周知同学任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独墅湖简报》主编;丁峰同学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韩晓乐、张永超同学分别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浦颖娟同学参与第十一批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研项目
二、江苏省高校省级 “优秀学生干部”: 黄河
情况简介:
黄河,女,苗族,中共预备党员,1987年6月生,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05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现任苏州大学学生会文化中心主任、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苏州大学爱心学社理事、班级学习委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美国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台“阳光计划”助学金、连续四次获得苏州大学人民综合一等奖学金、连续四次被评为苏州大学“三好学生”、参与新生文艺汇演舞蹈专场获一等奖、获苏州大学“自强自立与诚实守信”主题征文比赛三等奖、获“第三届苏州高校配乐诗朗诵比赛”二等奖。
该生来自湖南省西北角一个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山区,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使她从小养成了独立、坚韧的性格。进入大学后,她始终以学习为重,四年里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获得了上述荣誉,目前已被推荐为苏州大学免试硕士研究生;自2005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以来,工作上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管是考试的通知、报名,还是课程的安排,准考证的分发,她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真诚地为同学们服务,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和同学们关系非常融洽。曾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学生教学信息员”和“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她还是苏州大学学生会文化中心主任,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干事,到中心的副主任,再到现在的主任,她和中心的其他成员一起组织举办了新生文艺汇演、校园舞台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炫舞之星比赛等大型的校级文艺活动,丰富了广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由于家庭贫困并且成绩优秀,她于2006年加入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因为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受到善良人的帮助,黄河同学也无时无刻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和关心别人。她凭借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表现,成为学社的理事会成员。借助爱心学社这个平台,她去苏州市虎丘福利院为老人表演节
目,给他们剪指甲、洗头和按摩;去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给学生们做拓展,开展心理、礼仪方面的讲座,走访贫困学生,与他们结队,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们;去苏州工业园区莲花社区为那里的农民工义诊,宣传医疗知识。2006年10月和2008年10月,她作为苏州大学学生代表之一分别赴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第四次、第五次美国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并在清华交流会上代表苏州大学爱心学社作大会报告。2008年4月,她参与策划组织的“爱在春天”手机M值大型义捐活动募得M值二十多万个,兑换成现金五千多元,作为“薪火基金”捐给了四川灾区。2008年暑假,她还是“2008年Robocup世界机器人大赛”的一名志愿者,在接待外国理事的工作中有突出表现。
三、江苏省高校省级 “三好学生”: 韦玉婷
情况简介:
韦玉婷,女,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11月生,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05级新闻专业学生,班级学习委员。
入学以来,该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积极要求上进,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在老师的指引、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下,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她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表现突出。
在思想方面,该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人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生活严谨、作风正派,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政治上积极上进,2008年5月,她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牢记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进步,虚心向他人请教,接受同学监督。生活中,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并调动班级其他同学的入党积极性,发挥一个党员的群众作用。
在学习方面,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重视学习效率,并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及时将同学们的意见向老师反馈,努力做好同学们思想工作,起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桥梁作用。
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该生还注重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各方面能力的提
高。她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她积极参加校、系举办的各项活动,还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08年参与了电子博览会和全国现代五项苏州站的志愿服务活动。在院学生会任职期间,策划参与募捐活动为苏州市柴园盲聋哑学校学生募得1200余元。
在实践方面,她表现良好。每年暑假能够到相关媒体单位见习,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技能素质。07年暑假,随学校和谐社会宣传服务队赴东台市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八千字的实践报告。
在大学生活中,该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勇于奉献、敢于创新,在老师的教导下和自身的努力,在多彩的大学旅程中攀上了新的高度。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实践中都非常优秀。
曾获奖项及表彰:
2005~2006,获得苏州大学人民综合奖学金一等奖
2005~2006,获得苏州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006~2007,获得苏州大学人民综合奖学金一等奖
2006~2007,获得苏州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006~2007,获得苏州大学非英语专业单词比赛三等奖
2007~2008,获得苏州大学人民综合奖学金二等奖
2007~2008,获得苏州大学校三好标兵称号
2007~2008,获得国家政府奖学金
2007~2008,获得“敬文精神伴我共成长”主题征文三等奖
2008~2009,获得苏州大学人民综合奖学金一等奖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35-02
目前,在全球化、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刻变革,高等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模式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高等学校四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媒体需要的脱节也已形成广泛共识。因此,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国内25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计划和修订原则性意见进行调研,以期客观勾勒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研究缘起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1月,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有209个,一般本科院校有124个,占总数比例的59.3%。本文中所界定的“地方本科高校”不包括以下地区和类型:京津沪渝、港澳台、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省会城市高校、部属院校、211院校、985院校、军事院校、医学院校、分校办学点、成教自考学院等。对以上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出64个总体样本作为样本总量。然后,根据可获得的各高校网络上公开发布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计划和修订原则性意见,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5个样本进行分析论证。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判断抽样法,对样本进行调研。使用判断抽样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样本总量不多、且能获得最新公布资料符合条件的不多,因此最终符合条件的25个样本大部入选。由于很多高校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但还未公布或资料不可得等原因,所以结果难免存在一定误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25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严重同质化。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在迅猛发展扩张的同时,存在着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困难、学校培养与媒体需求严重矛盾的问题。研究从各样本中涉及的“面向行业(单位)”、“面向岗位”、“层次类型”和“隶属学院”四个层面,采用关键词分析法,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下:
1.面向行业(单位)。从表1可以看出,超过5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向行业主要仍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以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这与1998年版教育部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没有太大变化。
2.面向岗位。从表2可以看出,超过6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岗位仍然是传统的新闻采编制作、播音主持工作。
3.层次类型。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6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聞学专业在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上仍然沿袭精英教育时代教育部培养方案中的“高级专门人才”定位,严重滞后于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的需要,并且与重点院校“撞车”,没有地方特色和差异。
4.隶属学院。从表4可以看出,有40%的地方本科高校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文学类的教学机构中,同为一级学科的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并无实质学科划分。令人感觉奇怪的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即使有新闻传媒(播)学院、人文学院,但仍将广播电视新闻学划入到教育学院。究其原因,极大可能是行政分割的结果,忽略了专业或学科本身的特性。
(二)课程结构比例不当。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修订原则性意见中,各地方本科高校都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要且详细的说明和界定。因为课程结构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反映在总学时学分、通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1.总学时学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各专业学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学分最多不应超过160学分。在25所地方高校中,绝大多数在制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总学时学分都偏高。其中有56.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且有3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80,有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有3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
2.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通过数据分析,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在1︰2,但也有12.5%的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是通识课程的4倍及以上,这表明这些地方高校强化了专业课程,而淡化了通识课程。
3.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调查数据显示,有80%的地方高校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或接近了15%,其中13.3%的地方高校比例>20%,个别地方高校比例高达40%。
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调查结果是86.7%的地方高校其选修课程比例在总学分的1/5~1/3之间,比例最高的选修课程达到总学分的2/5,比例最低的仅为1/10。这表明,很多地方高校的必修课程比例偏高,选修课程比例偏低。
(三)课程体系因循守旧。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设计蓝图,那么课程体系就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最为核心的结构框架了。课程体系是指由教学中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怎样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1.总体结构体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大学的课程体系总体大概有三种:一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的“三层楼”课程体系;二是以“典型产品”带教学为出发点的实用主义课程体系;三是以“核心课程”为重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调查中发现,地方高校的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用第一种体系,将结构分为了三部分: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其中,以专业课程为主线,通识课程和实践教学为辅,形成中间大两边小的形状。
2.通识(基础)课程设置。在25个调查样本中,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呈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除了教育部要求开设的“两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以外,均依托所在院系或所在学校的资源开设了其他的一些通识教育课程。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95%以上的地方高校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都超过了10门,其中30.8%的地方高校超过了20门,但最多的也只有35门。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高校本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校园硬件、师资力量等还较薄弱。
3.专业课程设置。首先,从数量上看,专业基础课程>11门的占总比例的93%,专业课程总计门数>40门的占总比例的93%,专业课程总计门数>60门的占总比例的35.7%。其次,从分布来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有很大的差异。50%的地方高校没有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只笼统以“专业选修”、“专业任选”、“专业限选”等概而统之。同时,也有50%的地方高校加大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力度,明确提出专业分方向模块,并开出相应课程。如71.4%的地方高校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相关方向模块课程、42.9%的开设了“新媒体”相关方向模块课程。再者,从与“新媒体”有关的课程来看,大多数地方高校仍以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的专业课程为主,只有少量地方高校设置了一些与新媒体有关的课程,然而数量非常少,种类也仅仅局限在网络媒体的范围之内。
4.主干(学位)课程设置。因大部分地方高校并未表明专业学位课程,故本次调查以“主干课程”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样本中,部分地方高校的主干(学位)课程包括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开设的11门主要课程中的大部分。其中,《电视摄像》、《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3门课有50%以上的地方高校開设,有6门课在20%~50%之间,有2门课在10%~20%之间。
三、小 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地方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教育虽然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并在新媒介环境下积极探索改革的方向,但是其人才培养过于同质化,缺乏鲜明特色,面临与媒介环境变化脱节、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双重困境,需要在未来十年内把握好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爱萍.中国内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2011(4).
[2]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建构高校负面性新闻舆论传播机制 篇4
关键词:公众知情权,媒介文化,舆论传播机制
在媒介信息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当我们面对电视和互联网界面, 甚至阅读报纸、杂志, 经常会发现一些关于高校的负面信息报道, 并且我们深受传媒的报道视角中关于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例如, 我们会经常看到论坛上关于高校学生自杀的消息涌现出来, 有人对其表示惋惜, 有人为其活着的家人对其表示憎恨和唾骂, 处在此种情景下,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高校怎么了?一方面, 学生为什么频现自杀现象?另一方面, 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从面对网络界面的那一刻起, 上网行为成为一种波斯特所说的“在主客体边界上的”活动, 成为一种发生在主客体边界上的临界事件, 其边界两边的主客体都失去了自身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网络世界当中, “主体没有停泊的锚, 没有固定的位置, 没有透视点, 没有明确的中心, 没有清晰的边界……主体如今是漂浮着, 悬置于客观性的种种不同位置之间, 不同的构型使得主体随着偶然情景的不确定而相应的被一再重新建构。在此条件下人们获得了某种造成一定强度舆论的机会和话语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学生使用了先进媒介平台, 拥有了话语表达权的同时就有了媒介素养的提高。
究其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往往媒体在报道这类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内部因素, 其中包括精神的疾患, 心理的脆弱, 个性的孤僻, 生理的缺陷。二是外部的环境因素, 包括就业的艰难, 情感的纠葛, 经济的压力, 家庭的变故。
通常, 人们的自我意识常常以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为镜子的。尤其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条件下, 当以个人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时, 别人对他的认识也难免失真, 而反过来, 这些来自他人的评价, 会使受众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混沌。同样由于新媒体形式所带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的增加,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可以共享的信息越来越少, 对话的可能性不是被扩大了而是被减少了。从这个角度,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校网络论坛常常是“舆论”与“暴力”结伴而行。
但是作为普通受众的我们和作为媒体自身还忽视了重要的两点, 即大众传媒自身没有建立一种机制化的进行舆论和意见表达的场域, 同时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也有缺失。
大众传媒在进行信息传播时, 都带有特定的认知和理解框架, 对新闻的定义和新闻价值的看法不同, 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视角。尤其是当新闻被商业利益“绑架”之后, 要保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很难实现。但是新闻的“客观性”是不容忽视和质疑的, 新闻业对客观性的信念不仅在于我们应该信任何种知识, 而且也是一种道德观, 它关系到我们在进行道德批判时应该遵从何种标准。例如扬子晚报一篇“南林大女生晾衣杆上自缢身亡或因考研压力太大”的报道。尽管传媒本身大都在恪守者真实与客观的原则, 给受众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发展的过程,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媒体报道这些负面性的新闻是一种吸引注意力的噱头。
高校学生自杀这类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 而且这个社会存在很多不太和谐的声音, 我们的传统大众媒体有自己的原则, 有自己的道德操守, 有时也会用大和谐的主题来选择主题, 但是有些东西是现实存在的, 但是说出来又是不和谐的, 媒体也有自己的窘境所在。但是媒体在进行事故报道或者灾难性报道这类负面性的报道时能做的还有很多, 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学习和借鉴一下日本, 不为报道悲伤和沉痛, 不为吸引受众的眼球制造暴力的噱头, 而是在没有发生事件之前作为一种通道和载体帮助高校学生培养防患、防灾的意识、建立一种讨论政策渠道来避免更多的负面性事件的发生。客观地说, 日本媒体在3·11这次大地震中对地震报道的专业化以及他们对新闻伦理的充分讨论, 以及对报道的准备充分、对准确无误传递信息的追求和对如何引起公众注意, 并且不会引发焦虑情绪的平衡, 则值得所有进行负面性新闻报道时借鉴。
与此同时, 传媒关注教育氛围也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加强和提高对学校个性的尊重意识。因为近年来的名校热, 将大学排名的位置和一个学生的“成功”挂钩的概念挤得越来越窄, 非名校的吸引力严重弱化。从而忽视了对非名校的关注和支持, 事实上整个传媒环境是在为名校崇拜推波助澜, 不但掩盖了不同学校其个性的拥有, 更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诸多高校的市场化、商业化色彩, 使得大学本该担负的社会使命缺失, 对人文精神追求的缺失, 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
新闻传播学专业 篇5
新闻传播学类中国目前包括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韩国新闻传播学没有更进一步的细分,大专业之内,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修课学习。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专业评价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好一些。毕业后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对新闻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本科专业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有:新闻放送学概论,新闻论,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放送论即传播学,都在新闻学的范畴之内。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考生应该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摄像等。广播电视新闻方面,我的专业课程没有涉及。
广告学
广告学在我国刚刚萌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如今很多高校在中文或新闻系设立广告专业,还有少数高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广告学概论,广告宣传计划论(PR), Copywriting等都属于广告学的课程。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学习的主要课程分五大类:1.文学文化类;2.写作类;3.编辑类;4.出版及文化经营类;5.现代传播技术类。韩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里没有此板块,韩国的编辑出版归入了国语国文专业之内,因此暂无涉及。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看好,收入也比较可观。新闻是年轻人的事业,是锻炼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富有刺激性与挑战性的事业。如果你对时事政治很有兴趣,对新闻热点也比较敏感,同时文笔较好,又善于和人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相信记者生涯会让你受益终生。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全国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
广告学
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本行业的收入颇丰,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国内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缺少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门人才。广告学属于热门专业,竞争比较激烈,录取分数较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政府对出版发行支持力度很大,一是沿袭了历来重视文化的传统,二是目前国—内人均购书额较低,市场潜力很大,还需要政府和出版界进一步挖掘。
成绩证明书 说明如下: 首先,2010.0 1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0分。
其次,2010.0 8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5分。
最后,剩下的全部为课程名称.依次为
2010.1 4 신문방송학개론新闻放送学概论 2010.1 4신문론新闻论
2010.1 4인간커뮤니케이션(Human Communication)人类的通讯2010.1 4대중문화와 문화산업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 2010.1 4광고학원론广告学概论 2010.1 4영상커뮤니게이션(Visual Communication)映像的通讯 2010.2 1 실용한자实用汉字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Writing韩国语写作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Reading韩国语阅读 2010.2 4 방송론放送学
2010.2 4 언론윤리법제론言论论理法制论 2010.2 4 동서언론사상东西洋言论思想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Writing实用韩国语写作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Listening实用韩国语听力
2011.1 4 조직커뮤니케이션组织的通讯 2011.1 4
2011.1 4
2011.2 1
2011.2 4 광고홍보기획론广告宣传计划论(PR)카피라이팅(Copywriting)文案철학의 이해哲学的理解 언론의 역사言论的历史 2011.2 4 매스컴통계학新媒体统计学 2011.2 4 뉴미디어론(New Media)新媒体论 2011.2 4 방송편성기획론放送编程计划论
课程之后相对应的为每门课程的学分以及成绩,平均学分分别为(100分 4.3)2010.1 :87.603.162010.2 : 94.103.81
2011.1 :93.203.722011.2 : 89.203.32
其中,2010.1 4 为专业课程,2010.2 1 为教养课程。
2010.2 4 为专业课程。
2011.1 4 为专业课程,2011.2 1 为教养课程。
2011.2 4 为专业课程。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6
关键词:微传播;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02-02
在2016年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尊重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他提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指明了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发展路径。而在此之前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2014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中也强调新媒体的特點是“微传播”,指出微传播的内容具有高速、跨平台流动的特点,使得用户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及时的获取各类信息。他要求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着重在“微”字上下工夫,要多创作各类短小精干,新鲜活泼,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各类文章,从而在当今的新闻传播工作中抢占先机。由此可见,微传播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今天,人们每时每刻都从手机的微博、微信等APP上获取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并与周围的同事朋友们进行分享,传统媒体在当今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以及教育部在2013年时就联合印发了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中,中央明确表明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手机报等各类新兴的网络新媒体,去占领高校的网络思政宣传的阵地,指明了高校思政工作在网络思政工作的方向。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现如今,高校的毕业生面临着诸如心理健康、就业难等问题,学校的思政宣传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特别是当今高校校园因网络新媒体引发的针对学校、社会、时事等各类问题的群体事件频发,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学校的新闻舆论宣传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由此可见,研究“微传播”语境下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实现路径对于强化高校舆论宣传、提升高校应对网络舆论的应急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重任。在“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又具可塑性、易变性、创新性等特点,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更强,高校新闻宣传部只有抢占这一新型的宣传阵地,借助微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把握传播特点,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新闻宣传思路,不断的创新传播方式,才能增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承载起引导和传承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任,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空间。本文主要从微传播平台的构建、打造高校新闻生产的“中央厨房”、应用新型图文编辑技术丰富新闻舆论宣传呈现形式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构建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高校“微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腾讯在2012年针对企业、媒体、明星等团体用户推出的一项微信用户订阅服务,以其操作便捷性、人际交流高时效性、内容推送丰富性及消息推送的精确性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高度认可和推崇。经过近4年的运营发展,各高校纷纷加入这一阵营,逐步打造了涵盖校级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院级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等多层次的微信公众平台,高度契合了校内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需求。特别是在如今,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获取各类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运营好这一举足轻重的新媒体宣传阵地,是切实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微博早于微信,虽然受到微信很大冲击,但是因其相对于微信来说其具有扩散传播的爆发性、现场及时性、发贴次数无限制性以及与粉丝互动活跃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经过短暂滑落之后目前与微信形成互补态势,成为在校大学生手机必备的应用软件之一,也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交往空间”。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量小、时效性相对滞后相比,微博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集中地和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许多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最早就是从微博上开始扩撒并发酵。因此,紧紧抓住微博这一“微传播”的重要载体,建立新闻舆论宣传应急管理机制,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面舆论引导,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面。“微视频”作为近一两年新崛起的“微传播”形式,现已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迅速普及。如雨后春笋涌现的大量微视频网站也为微视频的传播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因其进入门槛低,从使普通大学生也能参与到拍摄、制作视频过程中,并和其他地域的网友一起分享。近年来高校中不断兴起的微电影制作大赛也为大学生们制作传播微视频提供了一个官方平台,特别是腾讯视频、新浪微博的“秒拍”等各类视频传播载体的普及化,加速了微视频作为微传播主要方式的崛起。在视频制作应用软件和视频拍摄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摄像成为人人具备的视频拍摄工具。特别是对于熟练掌握视频制作操作技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主动参与制作体现其思想内容、原创的微视频,日益成为大学生群体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原创微视频的引导,发挥其短、快、大众性的特点,使之成为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新渠道、新载体。手机APP校园客户端是在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推进、智能手机在校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联网覆盖以及APP的不断多样化下应运而生的。通过构建校园APP手机客户端可以利用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将手机作为学校事务公告和新闻舆论宣传的平台,将更多有用的资讯传递给学生,使得学校随时随地掌握学校发生的各类新鲜资讯,不断丰富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强化数字校园对学校师生的影响力。
二、打造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生产的“中央厨房”
在微传播语境下,如何准确、快速地提供校园新闻资讯,开展及时有效的舆论宣传,使校园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既像传统资讯那样有深度和内涵,又能够像网络新媒体那样高速传播,是摆在高校新闻宣传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打造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生产的“中央厨房”,推动高校新闻生产方式适应微传播时代的变革,发挥校园各类媒介的协作效应,把同样的校园新闻宣传信息包装成为适合不同微媒体发布、展示的产品,使其“一物多用”,确保新闻舆论宣传内容在不同维度的准确及时发声。第一,建立校园全媒体中心,提供统一技术平台支撑。在校园内整合微信、微博、校报、电台、校园网等各类线上、线下传播媒介,为校园各类新闻舆论资讯的编发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平台,使校園舆论宣传产品以不同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第二,建立校园新闻资讯统一采编制。在校内成立大编辑部,集中整合高校宣传部新闻宣传专职人员、院(处)通讯员、学生记者等校内人力资源和采编力量,创新采编流程,对校园新闻资讯原材料进行多层级、多层次的撰写编发,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形态生产,多时段展示、多介质传播的新闻采编机制。第三,建立校园新闻多元呈现模式。通过前期新闻采编的各种原生态新闻素材,在校园内加工生成校园网页、微信、微博、报纸、APP客户端等多元化新闻舆论宣传载体介质,向校园师生进行推送发布,从而实现校园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和多样化。校园新闻舆论宣传“中央厨房”的建立,使其具备了校园信息汇总、处理、加工和生成等方面的功能,具有业务平台、技术包装平台、推送平台的作用,实现了校园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线上和线下的联动融合。
三、应用各类新型图文编辑技术丰富新闻舆论宣传的呈现形式
在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对以微博、微信、微视频、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所传播内容的形式提出了更高和多样化的需求,不仅要求内容具有可读性,还要求阅读的界面和呈现的形式要更有视觉冲击、生动有趣,这就要求微传播媒介的制作者们要运用各类多媒体技术对校园资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目前,高校现有的新闻舆论宣传体系制作技术严重滞后,造成了新闻舆论宣传传播制作主体与新媒体环境之间尴尬的“鸿沟”。但是大学生们经过来自社会制作精良的各类丰富多彩资讯的冲击,不会再被动接受长篇大论式的文字阅读,只有通过各类丰富的图文编辑技术转化的更具个性化、动态化、博人眼球的新闻宣传报道才会吸引人,并引导大学生们耐心地阅读并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转载传播。因此,如何在校内建立一支具有运用各类图文编辑特长的图文、视频制作队伍,熟练运用如秀米、H5等各类新媒体编辑技术和软件,从而使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审美需求,迎合当下的微传播时代,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微传播”是当今时代所兴起的全新传播方式,对高校师生的思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心理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每个高校都要充分重视在“微传播”语境下新闻舆论宣传的作用,不断占领网络思政宣传的阵地,不断探索开展校园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路径,不断提升高校宣传部门在网络舆论新闻宣传的工具优势,使高校师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意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高校师生不断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隋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4).
〔2〕成晓丽.微时代微传播的特征及影响[J].青年记者,2012(6).
〔3〕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4〕杨善顺.微传播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媒体的利用[J].传媒,2009(8).
〔5〕吕航,张婷.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J].新闻传播,2010,(6).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7
一、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记者是一群介于普通同学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以新闻宣传为己任的高素质学生群体。他们通过“声”“影”“文”等架起师生之间、同学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是促进校园信息畅通、建设良好和谐校园传媒环境的关键因素, 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不可忽视的力量。
1. 能够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表率。
学生记者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而不断活跃在校园中的各个舞台, 无论是报刊、网络平台上的“字”, 广播中的“声”, 还是校园电视中的“影”, 都令其他普通同学感到新鲜而艳羡, 俨然已是学生群体的杰出代表。同时他们善于针砭时弊的工作特点以及敢说敢写的工作作风也容易引起广大同学对学生记者的信任及好感, 更容易成为校园中的意见领袖, 影响校园中的其他受众。因此, 通过他们的文字、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是信任感, 增强教育的作用。
2. 能够使新闻更贴近大学生生活。
学生记者相对于校园中其他宣传工作者更贴近学生生活, 采写的稿件更鲜活, 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发展的一切重大活动, 学生关注的一些学习、生活热点, 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记者笔下关注、报道的重要内容, 更容易引起广大师生的兴趣和共鸣, 其观点也更容易被广大师生们认可和接受。同时, 由于学生记者在用事实说话, 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将思想和态度渗透在对大量事实的报道当中, 在大量确凿的事实前, 广大普通受众更容易明辨是非, 促使校内师生员工形成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本一致统一的意见、态度和看法, 从而有利于教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3. 能够让信息传统更通畅。
在传递信息过程中, 他们能够起到上传下达, 增强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双向性功效。对上, 可以强化舆论监督, 促使学校的各项制度与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适应学校实际, 符合同学们的利益要求, 协调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声音, 消解浮现的矛盾与冲突。对下, 可以对校园内露头的不良行为和风气进行大胆揭露和批判, 对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积极主动宣传报道, 调查了解新情况, 捕捉学生思想发展新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 从而有效的建立一个思政教育工作上传下达的流畅体系。
二、发挥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 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让新闻发挥真正的价值。而建立一支“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的学生记者队伍, 定能有效推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展。
1. 适当“放权”。
学生记者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由于自身的位置其职能和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无法充分发挥其能力。比如在校报中, 学生记者都是以协助的形式出现, 在编辑老师心中人学生记者还是“边缘人”, 很难参与到校报采编的核心环节, 更谈不上决策权, 故而大学生记者的主观意识和设想也难以在每期校报充分展示。因而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权”, 让学生记者能够有一个充分展现的舞台。比如可以在校报中增设学生专版, 其主题、内容、版面设计完全由学生做主, 校报编辑进行辅导。再如广播,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 经一直商议后自行进行制作。虽然开始会有点小瑕疵, 但随着经验的积累相信他们会越做越好。
2. 整合资源, 优化服务。
高校的新闻宣传有多种渠道, 如网络、校报、广播、微博等, 拓宽了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 但通常各部门相互独立, 导致工作重复, 传播教育效果受到影响。笔者建议可将所有的新闻宣传部门进行整合, 统一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改善松散的现象。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在统一管理的原则下设立若干“部门”, 让每个学生记者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 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奖罚分明, 增强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慎重择才, 加强培训, 提高学生记者综合素质。
学生记者能否出色的完成工作, 取决于其个人潜质和适当的业务培训。因此, 在建立学生记者队伍时, 首先必须把好选才关, 将最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学生记者的队伍当中来。比如可通过笔试、面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的挑选。选定人才后, 对其培训至关重要, 特别是无新闻专业知识的学生, 更需培养其新闻素质。可通过专业的新闻讲座加强对学生记者新闻业务能力的培训, 增强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意识, 才能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将所需传达的思想灌输于其他学生。在有条件下, 可以让其进入真正的报社进行学习, 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
4. 多引导、多鼓励。
很多学生记者最初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进入新闻工作的行列,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特别是在课程多, 学习紧的情况下, 便容易焦虑, 进而会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新闻工作。但他们还保佑积极的进取心, 也愿意接受挑战。此时, 学生记者的管理者要及时给以引导, 多与其谈心, 扫除其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减少工作中的困难。多给予鼓励, 不断增强学生记者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 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总之, 建立一支快速、精干、高效的大学生记者团队是使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壮大发展的关键, 同时又能起到培育“四有新人”的作用。高校应当审时度势, 挖掘学生记者的潜能, 为新闻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为学生的能力“添油加醋”。
摘要:校园媒体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 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 转折点的顺利过渡并取得突破则需要高校校园媒体审视固有的操作模式和操作思维, 认识传播关系在高校中的变化。学生记者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使校园新闻能够及时报道的主力军, 也是使校园新闻宣传工作能够来源学生又深入学生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理论,学生记者,作用,对策
参考文献
[1]许志强.论高校学生记者的地位和作用.高教高职研究, 2009 (12) :170
[2]丁仕琼.浅析如何发挥学生记者的作用.魅力中国, 2010 (1) :54-55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8
一、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方式
(1) 校报。校报作为高校的新闻传播方式之一, 具有较长的历史。校报内容多为当前国家的一些新闻热点、各专业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发表的文章等。但校报的发行周期为一周一到两次, 并且受到版面的限制, 所涉及的内容也较少, 容易使新闻变成“旧闻”。
(2) 校园广播站。校园广播与校报相比,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校园广播以播放歌曲、校内通告和新闻为主要内容, 还可以为自己的室友和老师送上生日或节日祝福, 成为高校内比较受欢迎的新闻传播方式之一。但目前高校的广播站的播放设施较为陈旧, 缺乏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广播内容进行编排, 使校园广播这种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3) 校园贴吧。校园贴吧这种新闻传播方式起源于网络发展的初期, 贴吧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讨论平台, 学生可以借助校园贴吧这个平台对校园内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是网络环境下新型新闻传播媒介的雏形。贴吧的吧主通常为学校学生, 因此缺少时间对贴吧进行管理, 造成校园贴吧内容混乱, 没有对高校的新闻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4) 校园网。校园网的含义不是高校局域网络, 而是为了介绍高校的基本信息, 由高校自主建设运营的网站。校园网的主要内容为高校建设的历史沿革, 校内专业研究进展、高校间的信息交流以及高校内部的师资力量等。但高校的校园网缺乏对其内容的更新, 致使校园网内容过于陈旧、老套, 丧失了校园网建设的初衷。
二、“微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的措施
“微时代”下的高校新闻传播, 要符合信息时代的主题, 采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来体现新闻的时效特征, 使高校的新闻传播步入新的平台。
(1) 确定高校新闻传播内容。高校新闻的传播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扩大学生的专业了解范围, 也要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高校新闻的传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以时政新闻、科教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为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时政新闻的选取工作。对于科教新闻的选择, 要以高校内部专业情况为主。例如, 在医学院校内选取的新闻, 要以当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医学发展前景和当今新型的医疗器械和治疗手段为主要选取方向;在工科院校内部则要以我国的工业发展前景、新兴的技术及设备为主。社会新闻为当前热门的社会话题。第二, 以校内新闻为辅。校内新闻主要包括校园公告、校内专业信息等。例如, 在考研期间, 可以开设考研板块, 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政治、英语和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并向学生介绍院内专业发展情况和师资水平, 方便学生对专业进行填报。负责高校内新闻传播工作的教师与学生, 在确定高校新闻的基础上, 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避免虚假新闻在高校内部传播。
(2) 利用“微时代”新媒体传播方式, 实现校内资源整合。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 手机使用比率高达90%以上, 刷微博、刷朋友圈、聊微信、聊QQ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之一。这些新媒体为高校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以微信为例, 学校可以建设属于自己的公共账号, 让学生进行关注。学校将整理好的新闻放入公共账号内部, 学生们可以通过浏览公共账号, 及时掌握国家的新闻及校内新闻。微信可以实现图片与文字的同时发布, 彩色诙谐的图片结合当前的新闻报道, 不仅可以体现新闻的时效性特点, 又能提高新闻的感染性。高校内部要有专人来负责公共账号的信息发布和日常的维护工作, 公共账号的负责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的点赞、评论和分享功能掌握学生对于新闻的兴趣走向, 更好地开展新闻信息的选取工作, 使高校公共账号发挥其价值作用。除了微信外, 微博也是当前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高校也可以开设微博账号, 做到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由于学生的碎片时间较多, 高校要通过微博和微信这两种新媒体, 将学生的碎片时间进行收集, 带动“微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的建设与发展。
微信与微博这两种当前最流行的沟通与传播方式, 既能够实现交流的公开性也能够实现沟通的私密性。公开性指的是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评论”来发表自己对于新闻的看法与意见。私密性指的是可以通过私信和私人聊天的方式, 实现点对点的沟通方式。传统的高校新闻传播方式, 都是从校内领导到校内师生, 为单向的新闻传播方式。“微时代”新媒体的来临可以有效实现领导——师生和师生——领导的双向新闻传播方式, 提高师生互动, 增加师生关系, 让学校能够及时听到老师和学生的声音, 借此体现高校新闻传播的人文特征。
三、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也逐渐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高校要紧跟当前的时代发展, 吸取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优点, 结合当前的新媒体形式做好高校新闻的传播工作, 达到我国学生思想政治和专业素养双重水平的提高。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 引领着以“微博”、“微信”为主导的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媒平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渠道, 也更能体现信息的及时性。高校的新闻传播对于树立高校形象、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微时代”的来临, 挑战着传统的高校新闻传播模式, 又为当前高校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阐述, 并对“微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博.微博、微信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张淼.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转向与实践创新[D].暨南大学, 2010.
[3]郑丽香, 翁李焱.媒体融合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拓展与创新[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5 (01) .
[4]于思聪.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传媒发展[J].新闻前哨, 2012 (02) .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9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少数民族语言,兴趣,文化遗产保护
新闻传播学对全人类全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近些年来对少数民族题材也加以报道, 但一般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交通运输、生产和生活、科技工作、风俗习惯等方面。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教育主要集中在对汉族文化传播与研究、对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题材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现状的关注和使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及其使用尚未引起应有的兴趣和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偏见和语言不通而造成的隔阂, 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随着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风俗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的较好较快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必将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必须紧跟这一势头。
一、实现交叉科学的整合功能与综合价值
从少数民族语言的特殊性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交叉科学的发展和运用, 寻找其综合性的实用价值。少数民族语言有特殊的本质和审美功能, 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题材揉合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和教育中,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促进新闻传播学教学与教育, 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与教育, 能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少数民族语言各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百花齐放, 多姿多彩, 与汉语异同并存,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本文笔者长期在渝东南、湘西北、黔东北、鄂西南、黔西北、渝南、黔北等地区田野调查研究, 结合别的学者对其它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文献研读加以对比可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土家语支 (湘西北, 渝东南, 鄂西南, 川北) 、羌语支等以“主语+宾语+谓语”结构为特色, 而现代汉语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形式, 这是很多非语言学专业的现代大学生不知道的特殊语法现象, 这甚至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使用。如果在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或汉语现状时不注意到这些特殊地方, 就会闹笑话, 犯错误, 使人哭笑不得, 甚至造成损失。很多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不同还在于词序位置不同, 例如优诺语中是Kjau13 (朵) pn13 (花) no22 (这) tshun35 (红) , 直译成现代汉语是“朵花这红”。又如在湘西北、渝东南土家语“生地、荒地”为li55xo55, 直译为“地生”;“长舌, 多嘴”为ji33la55γщe21, 直译为“舌长, 嘴多”;“小气”为mщe21suan53, 直译为“肚量小, 气量小”;“好吃”为ka35tsha35, 直译为“吃好”;“好看”为pa53tsha35, 直译为“看好”。笔者在渝东南、湘西北、鄂西南调查的材料与此相同。又如湘鄂渝黔川土家语称呼“奶奶”为“阿妈”、“把把”、“婆婆”, 称“弟弟”为“佬佬”, 称“吃肉”为“肉吃”、“吃嘎嘎”, 称“眼睛花”为“罗布花”, 称“溢水孔”为“冒水孔”, 吃“失去知觉失去感知”为“木打木煞”, 木, 是土家语, 含义为“呆子”, 秀山县“宋农”含义为“鱼 (类) 养 (殖) ”……苗族语言称“感谢”为“拿威”等, 主要是历史因素、文化传统及多民族语言影响造成, 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复杂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语言文化形象。新闻传播学专业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方言题材, 让他们看到不同民族语言从各个独特角度展示出语言和文化的多姿多彩, 这是新闻传播学应该涉及到的领域, 否则就是不完整、不科学的态度和做法。
二、方法的相通与借鉴
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研究法、文献研读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学科系统研究法等方法很有用, 新闻传播学研究、教学与教育可进行借鉴和利用。消极被动的新闻传播话语特点是把材料直截了当地叙述出来, 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式和写作框架, 缺乏审美优势。补救的方法是把语言学诸多方法加以利用, 形成科学优势互补的机制, 产生交叉科学的强大调适作用, 实现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双赢。一些新闻工作者近年来深入基层, 深入文物考古现场采访, 运用民族学和语言学方法, 获得珍贵的新闻素材, 运用统计学方法作科学处理, 平时研读大量文献, 借鉴前人观点、材料和论证方法, 运用学科系统的研究法, 结合实验结论,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评述, 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权威人士。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如能采取民族语言学诸多方法, 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介入社会实践, 必将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新闻素材, 产生强大的知识效应, 从巨大的民族语言文化矿山中铸成巨大的智慧能量。不同学科间本来就有相通处, 在新闻传播学教学和教育中运用民俗学和语言学诸多原理与方法, 实现它们间的返璞归真和时空大融合。笔者十几年来长期在渝湘鄂黔调查研究, 获得很多素材, 验证了苗族三大方言间的较大差异, 发现了三大方言之间的历史联系。笔者在重庆市綦江区苗族村寨实地调查研究, 系统地调查记录了大量苗语和风俗习惯材料, 与湘西北、黔东北、鄂西南、渝东南有很多相同点, 笔者在黔西北调查研究苗族语言文化, 发现它与綦江苗族的相同点更多, 我在指导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学年论文中运用了相关材料和观点, 效果较显著。新闻传播学要求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 这也是当代少数民族语言学的要求, 在新闻传播学和语言学教学中必须予以强调。
三、语言规范化的共同标准与要求
新闻传播要求媒体语言和新闻语言都必须遵守《中国语言文字法》, 符合现代汉语 (或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字) 规范语法的要求, 以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实现大众传媒终极目标, 在法律、传播效果、新闻功能等方面构成有益的共同轨道,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保护语言资源, 使新闻传播媒体受众数量增多, 媒体影响力加大,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这与语言学要求紧密扣合。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间有差异, 但在遵守语言规范上相同, 新闻传播隐性规范和显性规范都是语言学努力实现的目标。但“目前新闻媒体语言使用错误太多, 尤其是网络普及以来, 人们对规范语言文字的印象越来越模糊, 一些语言学家和国家有关机构不得不一再强调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必要性。”现在高等院校不少学生流连于网络交流, 很多人写错别字, 生造网络语言文字, 标点符号不规范, 书面文字无标点符号, 手写文字丑陋, 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大倒退, 这是语言文字教学教育的失误, 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与教育必须引起重视, 下大力气加以挽救, 学生必须下大力改正错误, 否则就是失职。
参考文献
[1]毛宗武、李云兵《优诺语研究》, 民族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P113
[2]陈康《土家语研究》, 中央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P33
[3]汪增阳《黔江方言初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10
一、媒介融合下业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2014年是媒介融合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着力建成几家强大的新兴媒体集团, 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1]这预示着2015年媒介融合将更加深入。
2015年两会报道是一场媒介融合报道的盛会。在两会报道中媒体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媒体融合。同一家媒体集团内部的融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南方日报》全媒体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南方全线通终端、户外LED屏等六条新闻生产线全面整合, 专门成立“两会报道融合小组”, 为读者带来全新的“两会”报道体验。二是跨体制内外、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网易新闻中心与北京青年报新媒体组合作的可视化专题在网络上达到了惊人的传播效果, 北京青年报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对内容进行精工细作, 网易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优势, 强强联手取得的显著的传播效果。三是媒体人身份的融合。2015年“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获得提问机会的新闻记者在自报身份时, 多是以“传统媒体母体+新媒体”出现, 即“某某电视台或报纸+某某网站”, 一个人有双重媒体身份。由此看来, 2015年的两会报道改变了传统媒体你写我看、专业采编、单向传播、单次传播的模式, 受众参与、采编互动、融合传播、场景切入、跨平台联动成为新特征。
“两会”报道表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已不是单一媒介孤身奋战, 而是跨媒介的融合生产与传输。新闻记者也从传统单一型记者变为多元化、复合型记者, 业界需求的人才应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 具备采、写、摄、录、编等综合业务素质, 具备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平台职业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应用型融媒体人才。然而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 尤其是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下的媒介机构真正需要的人才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区域经济服务和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近年来,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办学规模空前扩大, 地方高校纷纷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据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快速膨胀, 本科专业点数量从1999年的124个激增到2013年的1080个, 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 随着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随之而来的新旧问题不断显现:一方面专业招生规模过大, 人才总量过剩, 所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薄弱, 知识结构单一, 后劲明显不足, 难以“适销对路”, 与媒介融合对人才的需求不对接;另一方面毕业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失, 素质偏低, 专业理想淡薄, 缺乏勤勉意识和创新精神等问题。导致现阶段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严重脱节。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与业界发展严重脱节的现状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和融合性
(1) 通识课程比重低, 课程构架设置不合理。新闻传播专业是典型的“汝果要学诗, 功夫在诗外”的学科。因此,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在广博的通识教育背景下展开。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偏执于学生的专业教育, 忽略了通识教育。根据某些院校的调查统计, 绝大多数地方高校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2.5%, 而专业课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通识课的2倍, 也有12.5%的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是通识课程的4倍及以上, 这表明地方高校只注重专业教育, 而弱化了通识教育。在通识课程学时被压缩的情况下, 通识课大多是以概论、通论、导论等课程为主导, 并未让学生接触到中西方各自领域的原创性经典著作, 这种以概论为主导的课程设置不仅会助长学生思想的懒惰性, 还使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不合理的课程构架设置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狭窄, 人文素养缺失, 社会和科学基础知识薄弱, 后劲明显不足, 缺乏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
(2) 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存在壁垒, 缺乏融合。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媒介融合的发展, 业界长期固守的传统传播格局被打破, 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新闻人才除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外, 还要达到新闻传播专业以外的某一专业水准, 也就是具备“新闻专业+其他专业”双重专业知识结构, 适合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新闻工作。由于我国多数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媒介融合出现前早已设定的。因此, 现在仍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 许多新闻传播学院虽然身处综合性大学之中, 却未借助其他学院和其他学科的优势, 进行互补性的联合培养, 缺乏交叉性学科的有机融合。此外新闻传播学类的各专业各自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 采用单一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 即新闻学专业只为报社培养人才, 广播电视专业只为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培养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形成了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壕堑”, 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导致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很难进行深层次联系和融合, 这样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集中, 缺乏整合与贯通, 导致学生就业面窄, 只能适应一个行业的工作, 自然无法成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二) 传统师资队伍拖累新型人才培养
从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师资现状来看, 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 与业界发展速度存在差距, 且广泛存在新闻实践经验缺乏, 尤其是多媒体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 地方高校普遍缺乏新闻传播学科尖端领军人物。
大部分地方高校“学院派”教师占大多数, 缺乏在传媒机构实战经验。许多教师虽头顶博士学位的光环, 但他们既缺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在传媒的实战经验, 且对当前各类媒体的业态现实关注不足。因而, 难以在教学中“现身说法”, 不能结合丰富鲜活的实例对理论知识进行剖析, 更无法解决传媒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导致教学与实际脱离, 难以适应媒介融合大发展的需要, 而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一线媒体从业者往往因其学历未达到地方高校要求被拒之门外。国外高校聘用教师的标准则截然相反, 他们十分重视应聘者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和过去发表的报道所获得新闻奖项, 而不是我国高校看重的所谓硕士、博士学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地方高校大多教师缺乏职业危机感和业态感, 尽管现实中传播技术和媒体时代不断变更, 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 但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在不到不得已时是不情愿去改变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的, “因循苟且”的心态已经根深蒂固, 这导致在“全媒体”时代, 教报刊的只研究报刊, 教电视的只研究电视, 不只缺乏对其他媒体的认知和研究, 更缺乏对其他媒介技术包括新媒体技术的自主学习意识。宋代学者胡瑗曾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而致教化之务者在教师。地方高校教师尚且如此, 培养出来的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则更为欠缺。
(三) 实践资源和平台缺乏
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 职业技能的高低是媒体考量新闻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则,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实践环节令人担忧, 不少院校普遍存在着脱离实践的情况, 不仅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环节, 更体现在实践资源和平台的缺乏。我国的地方高校受资金和政策等因素限制, 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是在原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下建设起来的, 所以其理念与运作, 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2]学生的实践环节主要依托校外媒体, 进行粗放式的实习, 实践的内容、时间和地点都无法保证, 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地方高校没有安排老师指导学习, 缺乏有效监管, 导致学生的实践环节不能很好地与高校的日常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相较而言, 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学院, 如密苏里新闻学院, 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 它拥有自己的商业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等媒体,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媒体实践资源和平台, 使学生掌握业界第一手实战经验, 成功地将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相结合。与之对比, 国内高校的新闻学院只能瞠乎其后。此外, 在专业实习的环节中, 大部分的学生由于因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没有机会去媒体实习, 只能去其他行业实习, 甚至放弃实习, 把实习期当假期。因此, 学生的实践机会和效果差别很大。地方高校这种“散养式”的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低下, 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
三、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一) 建立合理的融合式课程体系
(1) 建设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通识课程学时和学分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即将专业课程之外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比重调整至30%以上甚至更高。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调整课程体系时, 加重通识教育的课程的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约33%。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缺乏整体规划, 存在着“散、粗、浅”的问题。因此, 在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比重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优化课程结构。采用核心课程的形式, 即在通识教育所涉及的几个专业领域中, 开设几门核心课程, 供学生选修, 课程内容则以该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摒弃传统通识课程中泛泛、随意且缺少深度的课程内容。经典著作是各个专业领域思想传承谱系中的精华和最深沉的基质, 能够充分保证这部分核心课程的质量, 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核心知识, 提高新闻传播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以期为业界培养更多的“通才”、“全才”。
(2) 打破壁垒, 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融合。王新清认为, 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下, 我国传统新闻学也应应时而动, 拓宽学科思维, 走与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融合发展的道路, 创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3]为顺应媒介融合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地方高校必须在学科和新闻传播各专业的组织结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间融合, 即新闻传播学院借助其他学院学科优势进行有机的融合, 对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进行横向互补性的联合培养, 以保证所设的各专业和各学科之间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改变传统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因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而无法被业界接受造成的人才过剩的局面。复旦大学为冲破学科壁垒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和创新, 2012年复旦大学对本科生专业教育实施“2+2”的模式, 以适应媒介融合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2+2”模式将新闻传播学科四年制本科教学培养过程分成2个为时2年的阶段:在本科第一、第二学年, 要求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的学生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 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 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习。[4]按照这个模式还可以具体开设“经济学+新闻”、“体育学+新闻”、“管理学+新闻”等培养方式。“2+2”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勇敢创新, 时至今日, 广州大学的“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已卓有成效, 培养了一批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能力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2+2”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历经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地方高校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教育特色和优势将“2+2”模式加以实践。
另外, 传统的把新闻传播各专业以单一的报业、广播或电视等某一媒体类型划分专业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 必须进行探索与革新。在课程设置上要清除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疆界, 同时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编辑”、“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网页制作与设计”等课程。以便学生获得适应不同新闻的采编能力。此外开设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相关课程是打通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壁垒的有效措施, 是实现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课程整合的创新策略。
(二)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 优化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大多缺乏媒体任职的经历, 与媒体联系少, 这已然成为现今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软肋。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对学生学业的优劣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优化师资力量, 是应对媒介融合人才需求的基础条件。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学院内优秀师资的力量, 组织学院内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二是打通学院之间的师资共享渠道, 充分利用学校内的特色师资, 约请其他学院的教授来讲授跨学科的相关课程。三是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 利用兄弟学校的优秀师资, 邀请校外专家来给学生授课。四是积极展开与业界的合作, 延请业界资深人士来担任任课教师, 充分利用本土的媒介资源, 锻造学生的专业技能, 定期安排教师前往媒体学习, 对融媒体实务进行直观体验, 增强实战能力。五是利用优秀媒体资源, 请业界资深人士对教师开展技能培训和讲座, 提升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特别是融媒体和新媒体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六是走出本土, 与国内优秀新闻传播院校开展深入的交流, 扩展本土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在师资的改革中地方新闻传播学院应竭尽所能、广开渠道, 为新闻传播教学组织优质的师资, 以保障教学效果。此外, 可以通过与国外一些比较知名的研究所进行长期合作, 借此打破国内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开展项目化、课题化的教育方式, 同时用科研带动教学, 用教学促进科研。例如,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于2015年1月成立了中美媒介研究所, 该研究所不仅致力于中美媒介研究, 还将邀请中美专家互访、召开中美媒介研究学术研讨会等, 进而开展多元化、深层次拓展科研与教学工作。这种中外合作的研究机构有助于我国地方院高校的教师以更宽广的视野对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进行创新。
(三) 创建融合式的综合实践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必须重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能力, 所以, 地方高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学生的实践平台, 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 根据新闻传播技术及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着力建设新闻传播学模拟传媒集团实践教学平台, 为学生的实践开辟通道, 着力将学生培育成具备全媒体职业技能的“多面手”。针对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的环节,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媒介运作的各环节内容, 开设了五个工作室, 即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厅实验室、播音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编辑排版实验室、CATI实验中心。各工作室各具特色又相互联动, 形成交互融合的集群优势, 满足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多种需求, 实现新闻采编、电视节目制作、播音主持等多元媒介融合实践教学的目的。该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实际传媒集团的环境, 使学生在接近传媒集团现实的情形下, 以一个传媒集团工作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参与一系列具体环节的操作和管理工作, 亲身体验传媒实体的各种角色, 全面了解和参与业务工作流程, 实际开展传媒集团业务活动, 从而实现“全媒体”的实践环境, 使学生进一步实现巩固并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一步向“知识背景多元、媒介技能多元、媒介素养多元的多元化人才”迈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传媒产业的发展面前, 知识背景多元、综合业务素质全面的全媒体人才是媒介融合时代人才战略的焦点, 中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再因循沿袭, 故步自封。新闻传播院系及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 要积极总结并挖掘当前的业界发展规律, 从教育理念、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到实践平台建设诸方面出发, 全方位推进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工作培养出真正符合媒介融合发展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改变了媒介的运作模式, 给业界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同时对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已难以满足媒介融合对全媒体人才的需求, 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及平台存在与媒介融合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进行探讨, 并提出有益于我国地方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18/c_1112126269.htm.
[2]张昆.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J].今传媒, 2010 (9) .
[3]媒体变局中的新闻人才培养应该走向何处?[OL].http://news.youth.cn/wztt/201412/t20141202_6150688.htm.
论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效果 篇11
【关键词】新闻传播 制约因素 传播效果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所涉猎的范围也日益广泛,主要以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形式为主。随着新闻传播机构数量的增多、队伍的壮大,新闻传播市场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的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致力于解决制约新闻传播的因素,提高传播效果。人们的收视收听习惯也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潜移默化着,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发挥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影响。
1、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
1.1语言障碍
语言文字是组成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和表达形式。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语言文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新闻作者的职责要求他们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立足于受众的立场与角度,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专业、生僻的语言文字,而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替代,尽量满足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共鸣、增加受众的情感体验。不仅如此,语言文字所赋予的情感色彩也是制约新闻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语言文字的情感色彩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契合,才能激发受众的认同感。
1.2经验不足
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劣,主要来自于公众的判断,而公众对于新闻的判断主要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和经验。因此,不同的受众面对同一个新闻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判断[1]。如果是一个知识水平高、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在对新闻解读的过程中,会比普通群众的层次更深入、看待问题的角度更独特、思考问题的方面更周到。然而,如果是一个知识水平低且欠缺社会经验的人,对于新闻信息的解剖则更为片面和肤浅,不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捕捉到新闻内的有效信息,从而扭曲了新闻原本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意义,制约了新闻的传播。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新闻传播的制约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新闻在口头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丧失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从而误导了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的准确判断。比如说一些坊间的传闻、流言、议论等,都会造成强烈的社会舆论,具有煽动性、传播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新闻传播的环境。因此,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能够抵抗得住环境因素的影响。
2、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策略
2.1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新闻传播语言是对于新闻事实采访、报道中语境的真实体现与反映,因此,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与语言环境相适应的文字或表达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语言是新闻传播的主要组成因素和工具,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形式。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必须夯实语言文字基础,注意语言的通顺、结构的完整以及词汇、表达方式的准确运用[2]。
2.2提高新闻的质量
我国的新闻传播所涉及的形式丰富多彩,所传递出的新闻信息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新闻信息来源渠道的广泛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新闻传播行业必须致力于提高新闻的质量,避免应错误的信息对群众产生误导。由此可见,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提高新闻质量的基本前提。不仅如此,提高新闻的质量还应当贯彻落实到新闻传播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传播形式、内容、渠道的监督与管理。只有正确的新闻观点、适当的新闻深度才能够帮助受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编排的时候,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新闻版块的分配进行设置。
2.3构建良好的新闻环境
想要提高新闻的质量,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对新闻环境进行良好的规范与保护[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但是,网络环境十分复杂,它一方面给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又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网络日益成为了许多不法分子肆意传播流言的便捷通道。基于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新闻环境进行清理,以保证新闻环境的绿色、健康,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严厉打击造谣、传播谣言等破坏新闻环境和社会稳定的恶劣行为。
2.4软化新闻形式
社会大众对于新闻的选择和阅读大多凭借自身的兴趣,因此,新闻的标题成为了新闻工作者抢夺资源、吸引目光的首要目标,部分新闻工作者会对新闻的主题、版块进行软化,从而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兴趣。不可否认,对新闻进行适当的软化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但是,过度地软化新闻从而忽略了新闻的实质内容,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新闻的内容是传播的重点,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进行软化处理时,必须从读者的切身利益出发,保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能够向社会大众提供外界的信息,还能够有力开拓群众的视野,增加群众的知识储备。然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到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现状,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斌.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J]. 科技与企业,2012,16:262.
[2]赵泽宇. 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J].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50-151.
高校新闻传播学 篇12
一、现状分析
受现今数字技术发展和网络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媒体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媒体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化的格局,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媒介融合。实践表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各大高校的办学原则。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改革中的重点问题,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尽快适应转型要求,各高校也必须尽快确立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1.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首先,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极大发展,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外,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掌握更多的新型技能,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高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
其次,现今高校办学大部分都没有体现出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特色。新闻传播专业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层次,不同的情况,学生的需求不同。我们必须尽快规划培养模式,体现出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最后,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各高校必须尽快改变现有的教育局面,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以社会的需求和定位为核心,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工作者要合理规划教学计划的拟定,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最好实现理论创新,开辟新的发展模式。
2.改革情况分析。实践表明,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和整合率都得到显著地提高。媒介融合推动着媒体自身的发展变革。现今的改革重点,更多的是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真正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不是只具有单一能力的人才,而是综合素质良好的复合型全方位人才。高校还更加注重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有较强分析能力和知识信息整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内,我们越来越提倡逐步拓宽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范围。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我们要调整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学生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知道,媒介融合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信息的整合传播,在强调实践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不要走极端化路线,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避免因人才过分技术化导致信息传播效果下降。
二、评析
理论结合实践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改革和人才建设的重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成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更加细化新闻传播专业的分类,重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定位。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更加合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制定更为合理的教育培养方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升级优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使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在改革中,应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突破自身的专业局限,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习中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鼓励学生们走出校园,积累经验。各高校更应该创新发展模式,紧跟国家的战略政策,加强与各大企业或研究所的合作交流,促进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在使课程体系更加优化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各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和交流,建立并完善反馈制度,促进多种合作方式的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基础是比较宽厚的,但是总体而言专业特色并不突出,改革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实践创新是其中的关键点,我们更应该把握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建立更加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传播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只能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媒介融合的视角下,创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本文的分析,要相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改革,改变不合理的现状,一定要强调实践,契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交流和反馈,共同寻找最优化的变革之路。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下媒介的融合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变化不仅对新闻界,更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优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如何改革原有的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教育工作者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现状和改革情况,以媒介融合视角来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