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学(通用12篇)
新闻传播教学 篇1
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新闻学和传播学高等教育与我国有明显区别。欧美将新闻学专业划至人文、艺术科学, 传播学专业划至社会科学, 认为二者不能融合。新闻专业多以培养新闻记者为目标, “重术轻学”, 理论课程相对较少;传播学专业教育多以培养适应社会多元需求的传媒服务、研究、管理和经营人才为目标, 技术操作类课程相对较少。欧美高校这两个专业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讲授、研讨、新闻实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思辨能力。但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可能不利于学生系统性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对部分新知识的有效同化。
而我国高校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一般设在一个学院, 本科教育阶段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有重合。其中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经过整合后, 相对欧美仍比重较大, 授课形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 自学研讨为辅, 教材和授课内容相对稳定, 重视对学生认知结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系统性培养, 在学生理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方面, 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方面, 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要借鉴欧美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学生求知欲、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经验, 却不能照搬;还必须继续遵循系统性、专业化的教学理念。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结构设置、授课方式和教育理念上需进行一系列改革,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教学目标整合与教学过程模块化
目前, 我国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理论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初步训练, 使学生能够通过新闻传播现实现象掌握本质规律。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学习, 可以分解成认识、理解、记忆、应用、掌握等几个阶段。学生认识、理解和记忆知识的阶段应该是以“学”为主的信息处理过程, 而应用和掌握阶段则是以“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和培养过程。因此,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分解成认知结构建构和创新性应用两大模块。
认知结构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图式 (scheme, schma) ”, 在传播学中称为“基模”, 词的创造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1]即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根据这一思想, 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能容纳各种新知识或者具有容纳各种新知识潜力的认知结构。因此, 认知结构构建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教学的基础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任课教师通过对知识点间联系和重点、难点的讲解, 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而且同化和顺应能力强的认知结构。
创新性应用模块应该是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的提高模块或者是能力模块, 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新闻传播现象,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通过两个模块的系统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 自学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事半功倍, 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此外, 创新性应用模块需要学生自组团队申报选题,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方向和思路, 并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和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台,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创新欲。
二、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式高效化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这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形成总体认知结构的基础。因为“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2]而学习却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可控行为。那么如何将无意识、自动化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一种可感、可知、可控的思维工具, 就是专业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英国“记忆力之父”东尼·博赞 (Tony Buzan)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 即“思维导图” (Mind Map) 。思维导图主要由关联项和连接线构成, 模拟人的扩散思维习惯展开, 配以形象化辅助记忆图标, 是记忆、学习和思维的工具, 完全可以作为认知结构意识化的工具。
因此,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需要用5%~10%的课时量将思维导图和快速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课堂教学只能讲授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中实际遇到的理解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具体调整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传统的授课内容是大套餐, 那么调整过的授课内容就是小套餐加自助餐, 这样的授课形式倒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查资料自学, 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印证和评价自学成果;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充分备课, 以应对学生反馈的问题。
此外, 在认知结构构建模块中, 至少需10%的课时量解释、强调、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回忆和整理认知结构, 并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学习过程是知识点内化的重要步骤, 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小结
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改革研究涉及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学等学科, 是课程群改革, 是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有效缩短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时间, 开拓专业视野, 激发学生理论课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
摘要: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本研究将原有的教学体系模块化和功能化, 引入记忆心理学原理和思维导图等快速记忆法和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发展速度, 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为适应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服务。
关键词:模块化,认知结构,快速记忆,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10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67.
新闻传播教学 篇2
摘 要:如今新闻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达到世界的要求范围,所以很多的院校开始反思和重视这现象。怎样对这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培养高校人才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的新闻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新闻的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并对新闻教学计划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以下对此进行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创新思路;研究分析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的教学模式已在世界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传媒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在所有行业中新闻传播最为突出。很多部门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统计,现在我国每年都有近十万的人进入新闻传播专业。但是现在媒体行业却很难找到适合的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都不从事新闻传播行业而转向别的行业[1]。这主要是我国在新闻传播教学中有许多的问题存在,教学模式与市场的发展严重不符。在这些问题的面前,我国对新闻传播的教育一定要进行严抓,找出解决方案,使其不在被困扰。
一、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在的状态
现如今状态,我国对新闻传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扩展,在这种状况之下太多的新闻传播学校在不断的建立。但是这些新闻传播学校都没有很长的办校经力,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太多的教学设施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样将会降低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现在,许多高校走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却不能很好的被媒体所认同,现在新闻传播教育在飞速的发展,社会对其产生了太多的疑问。现在的就业岗位竞争日渐激励,而现在的就业人事大多素质都不是很高,他们之间毕竟会有矛盾产生,这样新闻系的学生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应战,这样新闻传播在教学中就要有新的教学手段出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从新闻传播专业走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2]。
二、现在存在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只注重技术培养而忽略学生的心里
只要新闻教学的观点不改变,新闻传播的教学就不会发展。现在太多的新闻传播院校还是只对学生传授死知识,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想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良,主要的衡量手段就是用学生成绩和对知识了解的多少,这样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所有方面的素质,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特别的关注,不去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3]。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有高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心理方面的技术培养也至关重要。有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新闻传播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之一,这样就可以对新闻的真实有效性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放在首位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社会上众多舆论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这样新闻专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没有很好的设备和师资力量
大家都知道,想要好的教学质量就要有好的师资力量。但是现在太多的传播院校的成立时间都不是很长,没有太多教学经验的积累,并且还没有较多的教学人才对其进行支持。所以,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些问题就体现出来,例如,最新的新闻技术得不到相应技术教师支持而不能开展。即使现在的新闻传播教学岗位上有博士生和硕士生,但是这些教师的年龄还是较年轻,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的经力,对教学工作的胜任还远远不足[4]。
(三)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也不足
想要学好新闻传播学,实践是其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是现在我国认为学校学报和校电台就是新闻传播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是很多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教学条件也很难进行改变和完善,这样教学实践需求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满足,无法达到新闻专业的要求,学生就不能有新颖的职业精神,学生的相关技能也不能得到较为专业的训练。
(四)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非常的大因为没目标的进行扩展
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都没目标的进行扩展,现在有太多的计算机类和师范类专业都开展新闻传播专业,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教师进行教学,现在很多媒体人才具有复合的特征,需要的人才不只是要求专业对口还有一些类似对口的专业,这样就会有很多的专业人才堆积在一起,这样就不能对其人才进行很好的培养。
三、在新闻传播教学之中增加创新策略并建立立体的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中创新策略的增加
1、对新闻教学模式建立多科的相交
现在新闻院校的教学模式是对多科教学进行交叉,例如,人文、社科和信息等。为了能够跟得上现在时代的发展脚步,使新闻媒介需要的人才得到满足。对新闻传播教学的新教学理念进行建立,使传播专业的眼光得到更大的扩展,把人文、电信和计算机等与其相关的信息学科进行较差教学,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文学与理学相互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出现。用这种方式培养教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非常丰富的文学知识、对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更加的扎实掌握,对新闻传播的技能也非常好的应用,这样培养的人才即可以采编又可以制作。
2、对教师加强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实践经验进行增强
新闻传播学的教师只有教学水平非常的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具有很高的素质。所以,这样首先就要对教师的新闻传播素质进行培养,最主要的就是对现在的较为新颖理念的接受能力。在新闻界加大资金招聘良好的记者和编辑,这样教学的活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增加,这样对学生学习新闻传播会产生积极的兴趣。新闻传播教学要联系当地的广播和电视,在一些高校如果能力特别的强还可以联系中央级别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校园内得到很多新闻实践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会有非常好的实践报章。
3、对现在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和完善
首先,要举案例进行教学,在现在的传播教学之中进行相关的案例教学,学生就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的实践经验,对其中案例的教训进行吸取,对正确的方法进行掌握;其次,在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这就需要准备解决有关问题的计划在进行教学之前,并且把这些问题的有关实际需要对工作教学进行更好的营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学生得到范例教学的优点。最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教育。这样的教育是非常的必要的,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就会更多的视角和更全面的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有效的增加新闻的宽度与深度[5]。
(二)创建立体的培养模式
根据以上的教学研究应该针对新闻传播学生实行立体的培养模式,把新闻传播的教学有效的结合到实践教学之中,其具体如下:
1、在实践教学中对课堂的情境进行设置
人被包装了就可以变得更加的美丽。所以,新闻的教学也同样需要我们进行包装,教师想让学生对教学课堂能够更加的喜欢,并且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改善。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把学生对教学的认知态度和思想情感进行有效的渗透,用情境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学生的潜能就可以得到相当大的激发。对情境进行模拟是非常好的实践教学,这样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的教学形式就很好的被改变了,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情趣和真实感。以前的教学比较死板,不仅对学生的天性进行控制,同时学生的人格也得到了缺失,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不会主动的进行学习。
在如今的教学课堂实践之中,对语言进行遵循,训练学生的学习原则,这样学生的头脑就会得到很好的开发,这样就会提高其教学的效率。这样学生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建设,进行材料的搜集,了解事物的整体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开阔。例如:我们可以开展新闻会客厅在课堂教学之中,来模防新闻采访中将要提出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独立的去对新闻线索进行寻找,对询问对象进行确立,对提纲进行编排,把采访对象邀请到课堂之中,并且在采访之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把其分享给自己的同学,并吸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老师在最后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学生做,对学生的采访进行有效的锻炼,并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等能力[6]。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新闻发布会和策划电视节目的广播等节目进行模防,在这写比较具有实践性质的课堂之中,这些都必须在教师的同一要求的状态下。学生对任务的领取要以小组的形式,对材料的搜集可以利用其课下时间,这样就可以把其很好的展示在课堂之上,在实践过程之中他们是主角。
2、把课上和课下应用活动进行有效的连接
想要把学生和教学活动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时学生学习的自动力得到激发,以前是让我学,现在是我要学,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实践的领导者,这样学会就可充分的占据主体地位。为了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可以把课上和课下有机的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要勤于动手,多进行实践。在新闻传播教学之中进行实践教学,把一些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进行安排。老师可以在实践指导学生各个阶段的操作,一直培养学生到实践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生的课堂技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报道低碳生活时,对一些电器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采访,如果遇到相应的不配合对象,要说服他们接受你的采访,最后把采访任务很好的完成。
(三)建立兴趣小组,由导师带领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想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群体中扮演好角色,其中学生生活的班级就是一个群体。这就要求个体和班级群体一同进退,要求个体在积极参与中来推进群体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目标。新闻传播要设置一个群体教学范围,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这个环境之中,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根据学生不同才华进行相应的教育,这样群体的进步也得到了确保,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之后,学生对导师的选择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并且导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任务进行完成[7]。例如,带领学生参与讲文明的广告知识竞赛,并设立奖励物品,在进行准备比赛时,组织起所有年级有广告兴趣得学生,让他们进行策划,讨论、并对最后的方案进行确定,对广告的拍摄进行对应分配,并进行相应的制作等,在最后作品完成时,针对学生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对其进行发表修改意见,之后把结果交到比赛中心,类似的比赛还有美丽中国等,这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样在最后就会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结语:
现在传媒业的一重大变化就是媒体的进入,这也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对其进行挑战和面对。我们这就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适应媒介环境的相关变化,根据现在媒介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专业人才进行对应的培养,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的结合,这样就会新闻的教学水平更好的提升,社会就会接纳到一些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这样新闻传播事业就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教学 篇3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冲击与影响
自媒体的来临,对传统的新闻传播造成的一定的影响[1]。因为传统的新闻传播与自媒体新闻传播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现在网络的普遍化,自媒体主要是利用高端的网络技术,为人们创造了“新闻发布”的空间,其具有“快速、时效”等相关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关注。但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部分用户可以24小时在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是所看到的第一手材料,也极力地展现了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即时性”。自媒体作为一种当下的新兴媒体,其的多功能使得新闻内容更丰厚,加强了观众对新闻全方面的感知度。在这样的形式下,更需要去促进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的新闻传统的有机结合。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的影响
(一)内容方面
传统的新闻传播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来源都是经过挑选的,并且是在某种约束下的新闻才可以呈现出来[2]。自媒体时代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新闻内容更是“随性”,所牵涉到的内容也更宽,所谓的“开放”是体现在新闻制作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在新闻媒体的“新闻媒体的选材、采访”还是在“撰写”等相关流程中,自媒体时代的特点都对传统媒体的制作有影响,囊括内容。自媒体是因为依靠在社会群众的加入才会有极强的影响力,而新闻的传播与自媒体环境相互融合,其后面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其的发展与内容方面,更符合大众的胃口,更能引起更多的共鸣,且也与社会的舆论导向相适宜。对于民众来书,具有更多的机会,也给新闻传播更多的发展平台。而传统新闻媒体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在很多的情况下重要新闻得不到立即采访,而自媒体时代的民众会及时拥有一些丰厚的现场素材,倘若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媒体的时代素材,那么毋庸置疑,会增强新闻的内容价值性及可读性。不管是从新闻的真实度还是从“时效性”来讲,新闻内容的“新颖性”、“宽泛性”都是在自媒体的时代喜爱的新闻传播创新,这必然会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传播对象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度,使得让传统媒体遭到了一定的“打击”与“挑战”,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传播对象及传播者的所扮演的角色。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都是需要经过很多层次的审核新闻事件通过传统的,比如有“电视”等方式才能够传播出去,但是现在的新闻传播者与以前所谓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是不同的,他们既可以是受众充当用户,也可以是新闻传播人。当然,新闻传播者也可以作为用户出现在同一个新闻事件中。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是“传播人”与“受众”进行结合,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堂新闻传播的范畴也越为广泛,将整个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区域都扩宽了,与此同时提升了新闻的影响力度与冲击力度。不管是作为一名传播者还是属于一位受众,都可去监查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及传播进度,进而还能加深对新闻的理解度。
(三)社会舆论
相比较而言,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是“封闭”的环境中去进行的,新闻的传播仅此只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而受众也只能一味地接受信息,即使是对于所看见的新闻有意见或者是感受也只能自己消化,没有空间来进行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正规的新闻传播是为了能够坚定社会的安全与和谐,接受大局的思想引导,因此会存在受众只能看到一种关于社会主流的思想,而对于其他方面却毫无所知,倘若是重大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事件,一般传统新闻会选择“不播报”的形式,那么这样一来,受众也只能了解到正面的消息,而对负面新闻一无所知。因此,有人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被称为“垄断式”的传播方式,一旦是传播的主体没有考虑将新闻播报出来,那么就没有办法得到信息来源。其实这对广大民众在接接受消息的时候限制了其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也引发了受众的厌恶心理。而随着当下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这种传统的新闻方式也就自然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也就不清晰化,更有可能会出现角色互相变换的可能,社会的舆论方面也更有自由性,受众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新闻类型来源,也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事实上,这在丰厚新闻内容的基础上,还加大了新闻的涵盖范围,并且给予了每一个受众平等的参与权。作为新闻受众,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丰富化,还可以对新闻质量进行监管,对不真实的新闻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批评。人们通过多元化的新闻进行评析,让新闻参与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另外,因为社会各种人氏的关注,很多小事情可以被扩大,也相当于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监查效果。
二、自媒体与传统新闻传播结合的策略
(一)将新的技能与方法植入到新闻传播中
自媒体的到来并不只是冲击与影响,还有“机遇”。作为新闻传播更需要当下时代的发展将更多更时新的技术和途径运用到新闻传播中。第一,革新传统的新闻传播方法,利用新的技能进行大规模的传播。 比如有“网络”或“无线传播”。且选择一些适宜的网络传播方式,对新闻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在我们当下的社交网站中,“微博”与“微信”是一些比较时新的软件,用户越来越多,影响力也随之越强,那么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中,可以利用这些新的形式,比如申请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账号等相关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当然还可以考虑与微博大V进行合作,通过它们来对新闻进行大量的传播,这样一来,传播方式多样化,更容易走进人们的心里,影响范畴也随之越宽。
(二)培养符合新媒体素养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
无论是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还是作为一名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者,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团队后备军,而强大的团队是来自于每一位成员的高职高专。而当下的自媒体时代,紧缺的更是人才。特别是技术在被广泛地使用进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变。第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者,一定要学会并且把控先进的技能;其次,要清晰大众及用户的喜好,运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工作者,一定要有时代的“敏感度”及市场的“敏感度”。新闻传播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提升,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满足当代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也使得其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善及创新。另外,网络的普及造成新闻传播的改变是有一定必然性的,但倘若新闻的发展能够将“冲击”作为改变的机遇,借使网络的推进及社会媒体的昌盛,将自媒体更好地植入到新闻媒体传播中,那会对将来得新闻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薇.剖析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模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戏剧之家, 2015(10):278-279.
新闻传播教学 篇4
关键词:新闻史,幻灯片,视觉化,互动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 新闻人用如椽之笔谱写了一曲曲壮美诗篇。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新闻人物, 让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显得极其壮美。那么, 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 让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 走近青年学子, 进而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每一个新闻传播史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而采用现代化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新闻传播史的教学, 就可以还原历史, 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视觉化, 人物可以栩栩如生, 故事可以活灵活现, 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新闻传播史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活泼, 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真正学有所得。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而人类的传播活动几乎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
人类早期的传播方式之一———岩画, 距今已有几万年。岩画是什么样子?都传播了什么信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唐代的进奏院状) 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被认为是报纸?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又是什么样子?《大公报》———中国唯一超过百年的报纸, 它的创刊号是什么样子?所有这些问题,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很难讲解清楚。而采用多媒体课件, 把相关的图片一一播放出来, 就可以一目了然,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激荡, 既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其中, 新闻人的呐喊弥足珍贵。从清末的沈荩、康有为、梁启超, 到“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林白水, 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朱惺公, 无数新闻人前赴后继,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 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新闻人的职业使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再配以视频资料, 展示他们的照片和他们所办的报刊、播放他们从事报刊活动和生平事迹的视频, 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观、更生动, 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 可行性
首先, 可以利用数码相机随时随地拍摄文献、报纸、纪念地外景等照片, 不放过任何机会。比如, 外出学习、参观旅游, 都可以拍到有用的照片。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期间, 就拍了近万张照片。其中, 有报纸的创刊号、号外, 重大事件的报道, 特别是一些著名报纸的原件。如《大公报》, 一般看的都是影印件, 比原件要小。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室, 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 找到了一本合订本, 笔者如获至宝, 拍了很多照片。用这些照片制作幻灯片, 要比影印件效果好得多。2005年, 笔者去延安, 在新闻纪念馆拍了很多珍贵照片。特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女播音员的蜡像 (按真人1:1的比例制作而成) , 在窑洞里播音, 一切都按原貌复原, 是那么逼真, 拍出的照片也极具时代感, 放到幻灯片里, 视觉冲击力极强。
其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量积累视频资料, 巧妙穿插于幻灯片中, 使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彩。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 如康有为、梁启超、邵飘萍、陈独秀、李大钊、邹韬奋、范长江、埃德加·斯诺等, 都可以在网上博物馆、网上纪念馆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资料。另外, 有关电视节目也可以截取下来使用。例如:200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3集大型历史文献片《纪录中国》, 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近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 不仅有许多宝贵的文字和图像资料, 还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新闻背后的故事, 立意高远, 大气磅礴。下载后在课堂上播放, 学生看后深受启发。
最后, 积累影像资料, 就是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DVD、VCD及录像带等。DVD、VCD可以购买, 也可以复制。电视台播放的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节目可以随时录下来。学生在校期间不常看电视, 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随时播放 (很多都是在课间播放) , 让学生了解教材之外的更多的信息,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精心制作幻灯片, 使课堂教学立体化、形象化
(一) 根据教学大纲, 精心编辑幻灯片文字信息
制作幻灯片的第一步工作是编辑文字信息, 然后根据文字信息精心选择图片。
中国新闻传播史内容丰富, 但幻灯片上的文字信息却不宜过多, 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精心编辑, 通过系统地归纳、总结、提炼, 做到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既要充分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要为课堂教学留下阐释的空间, 同时还要让学生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得其要领, 一目了然。另外, 还要考虑哪里用图片、用什么样的图片以及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等。笔者就是根据这样的理念认真梳理文字信息的。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样的文字信息收到了预期效果。每讲完一章, 笔者都把讲过的内容整理后通过邮箱发给学生, 很多考研的学生复习时都以此做参考, 对他们的考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文字信息整理好后, 只是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文字的处理非常关键, 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不喜欢一次出现大段的文字, 而喜欢逐句地呈现, 以顺应人的认知习惯和教师的授课节奏。传统的教学法中, 教师一般是按顺序讲到哪儿写到哪儿, 但课件制作时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选择一些重点条目逐条呈现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文字出现时对文字配以声音效果或动画效果, 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讲兴趣, 但不能用得太多, 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效果适得其反。第三, 每个屏幕上的文字信息不宜太多。
(二) 根据文字信息, 精心选择图片
1. 著名人物照片———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人物众多。网上可以收集到很多照片, 不可能都用到幻灯片里, 必须精心选择。所选照片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视觉震撼, 要能够充分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梁启超, 除了采用他中年时期透着沉稳、睿智的照片, 还可以展示他的墨宝———“爱国如家”的条幅, 以及他故居简陋的房舍, 再配以精彩的视频, 一个立体的、丰碑式的梁启超就立在学生面前。再如邵飘萍, “五四”时期的照片英俊潇洒、踌躇满志, 他的墨宝“铁肩辣手”更表明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铁血男儿。这样的照片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期从事报刊活动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墨宝、他们创办的报刊等, 让学生领略伟人年轻时的风采以及对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2. 老报纸实物照片———感受历史的厚重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的报纸、著名报纸的创刊号、著名报纸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著名报纸的号外等, 尽可能地多收集。介绍著名报纸时, 配以创刊号以及不同时期改版的照片, 让学生对著名报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大公报》为例, 从“五四”时期、“新记”时期、抗战时期, 一直到创刊100年, 从创刊时的单面印刷书册式到成为真正的报纸, 其间几次改版, 把有关《大公报》发展的照片放到幻灯片里一一展示, 再结合观看《大公报》百年DVD, 学生对这张百年老报的发展脉络就有了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认识。又如,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 《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两个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笔者曾专门找到这张报纸, 拍下照片放到幻灯片里, 字里行间的愤慨、字体的凝重, 可以让学生感受新闻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 新闻史涉及的文物照片———再现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但是, 人类早期的简单信息传播活动却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要讲清楚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活动, 就要讲文字的起源, 讲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从岩石、钟鼎、甲骨、竹简、帛, 一直到纸张, 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像石刻、碑刻、钟鼎文、甲骨文、竹简、帛书等图片, 以及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等, 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用这些文物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不仅可感, 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认真设计互动环节,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 让学生走进历史
学习新闻传播史, 必须了解历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让学生讲历史:本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每次上课前有三四个学生讲, 每个人讲两三件事。对于这个活动,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他们课下认真查找资料, 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也暗中较劲儿, 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很多学生把讲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有的做得还非常好。比如, “南京大屠杀”“一二·九”运动都被做成了视频, 课堂效果相当好。所有幻灯片笔者都保存下来, 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并作为期终考试成绩的参考。这个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随时解疑释惑
幻灯片教学基本代替了板书 (不能完全取代) 。背对学生的时间减少了, 面对学生和讨论的时间增加了。在编辑文字信息、制作幻灯片时, 就要把课堂提问充分考虑进去。每次课都要有一两个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带着问题学, 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在课堂上, 笔者还曾针对近代报刊政论家王韬100多年前提出的中国人要办外文报纸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谈古论今, 引经据典, 谈到对外宣传问题、国家形象问题, 特别是结合实际案例———2008年的“拉萨事件”和汶川大地震, 大家踊跃发言, 以“准新闻人”的理念, 结合以后的职业理想,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 朗诵新闻名篇, 活跃课堂气氛, 感受时代气息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新闻人物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像王韬的《变法》、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邹容的《革命军》、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邵飘萍的《飘萍启事》、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等, 讲解这些经典篇目时, 就把重点段落播放出来, 或者请一名学生朗读, 或者集体朗诵,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影响了几代人, 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背诵该文的视频, 最后让全班学生也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那样一起朗诵。听着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朗诵, 笔者感觉到他们完全被感动了。
科技传播视角看科技新闻传播论文 篇5
1科技新闻定义与分类
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二是时效上要求新,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就应算为科技新闻,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应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笔者认为,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批评类科技新闻(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等六类。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SARS疫情发生时,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因不属自然事件,难以归类。其实,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如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如《华盛顿邮报》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发布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地方新闻传播特点研究 篇6
关键词:地方新闻;传播特点;地域特色文化
对于地方新闻传播过程来说,其首要研究内容为新闻的传播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地方新闻不仅指的是地市州盟一级的机关报刊和新闻媒体所传播的心理,还包括省级城市中心报纸和中央报纸中的地方新闻办。
1 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第一,地方性原则。地方新闻传播中的地方性指的是生活习俗特色、语言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环境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与其他新闻类型存在的差异,所以,地方新闻传播过程应符合地方性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其所制作的新闻更加符合地方观众的需要,更具有亲切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地方特色。
第二,新鲜性原则。对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过程来说,因其距离新闻发生的现场更近,因而地方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性优势,然而,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若新闻采编过程遇到较大的困难,则采编人员会畏首畏尾,导致新闻信息的流失;第二是缺乏求新意识,缺乏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不愿抢新闻;第三是新闻的传播条件受到限制;第四是新闻传播版面有限,导致新鲜性流失。因此,地方新闻采编人员应主动提高其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抓住新闻的新鲜性,提高地方新闻的传播质量。
第三,客观性原则。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其与新闻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脱离了客观性的新闻就失去了真实性。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性原则,需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是在客观性报道中融入指导性新闻,尤其是地市级报纸通常为机关把,因而其基本功能为新闻的指导性,而要避免盲目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对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应用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是应保证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具体性。
第四,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所有新闻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新闻传播权威性提高的基础,因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工作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地方新闻传播也应遵循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较小,且传播范围有限,因而读者的层次较低,新闻批评能力较差,所以,地方新闻传播中的真实性观众也通常不会进行认真思考。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也是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越小,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就越小,接近性也是观众对新闻价值进行客观衡量的基本标准。不论新闻传播媒体是怎样的级别,都应符合真实性原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
2 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一,批评更加困难。由理论方面来看,舆论监督、批评和正面宣传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的,然而,在实际进行批评报道时通常会面临较大的阻力与障碍,与省级和中央新闻媒体相比,地方新闻的传播存在更大的困难,因而所需的勇气也更大。由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并需要与新闻当事人直接联系。部分批评新闻稿件刚刚出现,便会招致相关当事人的反对,有些当事人甚至会直接动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与基层越接近的媒体,其传播批评稿件的难度也会越大,这也是地方媒体较少出现批评性报道的主要原因[1]。
第二,参与性更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深入,群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观念也在逐渐加强,且很多的观众都希望通过屏幕或是报纸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新闻。大量地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的出现,都为群众参与新闻传播过程提供了可能。乡镇企业目前也逐渐成为了地方新闻的主要关注对象。群众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广播电视所发起的各类活动,主要包括卡拉OK、体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2]。
第三,服务更直接。地方新闻传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为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由地方新闻传播媒体的角度来看,其会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涉及商品供应、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县级以下的广播台站中,气象报道是一项基础性且十分重要的服务项目。天气预报也成为了大部分农民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首要关注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旱灾害信息、病虫害防治及发展情况、技术指导等也都是农民的主要关注点[3]。
第四,宣传更有力。在舆论导向和思想宣传方面,地方新闻与观众距离更加接近,因此,只要其符合新闻事实、观点积极争取,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树立更强的权威性。由电视广播的角度来看,由于其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因而更加易于被人所接受、相信和关注,所产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在报道人均收入、交通治安、市场物价、经济形势等新闻时,相关的数据和事例越贴近当地实际,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4]。
第五,要求更严格。在地方新闻传播過程中,新闻信息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越高,所受到的检验也更加严格。由于地方性新闻更加接近受众,甚至是很多受众亲眼目睹或是亲身经历的,因而也要求新闻具有更加严谨的真实性,一旦出现新闻信息失实的现象,则会立即被受众所发现甚至批评[5]。
第六,受众最关心。因为地方新闻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受众所亲身经历的,因而其新闻内容更加受到受众的关注。全省性或是全国性的普通性新闻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远低于本县或是本地区社会法制或治安、违法违纪查处案件、伪劣商品曝光、市场供应以及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新闻;人们对于本地区劳模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市的劳模;当地受众对于文化和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方面新闻的关注也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相同事件。
3 总结
综上所述,地方新闻传播过程应符合地方性原则、新鲜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等基本的传播原则,且具有批评更困难、参与性更强、服务更直接、宣传更有力、要求更严格、受众最关心等基本特征,受到这些原则和特征的影响,地方新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会对其传播效果、质量、方法和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红.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思考[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9):3334.
[2] 信险峰.论网络新闻传播特点[J].新闻传播,2012,1(4):146147.
[3] 冯宇飞.试论报纸的“易读性”及误区规避[J].新闻战线,2003,1(9):123124.
[4] 刘玉刚,李守松.地市报如何以当地新闻打天下[J] .青年记者,2006,2(10):3536.
新闻传播教学 篇7
一、原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学院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实验教学一直处在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位置, 但由于文科专业本身的限制和经验不足,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系统设计在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手段及考核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1. 实验项目内容设计多为命题实验
在原有的实验内容设计上, 一直沿用理工科实验模式, 力求一种精确数据的测量和获取, 所以在实验项目设计上存在很多命题实验, 规定了学生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的步骤、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应用型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导致学生的实验结果严重缺乏应用性实验应有的创造力, 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摄影实验中大多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实验步骤同一角度同一景别对模特进行拍摄, 得到相似的影像, 这种对实验结果精确性的要求与文科实验追求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是相悖的。
2. 实验方法重步骤讲解, 轻原理探索
在原来的软件应用实验中, 实验方法一般都是采用教师操作步骤讲解, 同时学生依葫芦画瓢式地跟着操作。这种实验过程基本没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实验结果的过程, 而是直接牵着学生得到结果。长期在这种牵着鼻子走的实验方法教授下,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被磨灭, 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过程局限于课内, 限制了文科实验项目的设计性
文科实验项目不同于理工科实验项目最大的地方在于实验项目更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特点, 实验过程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来进行, 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设计理念所需时间也会不同。教师如果在固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统一完成某个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创作思路, 实验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4. 实验考核太单一, 缺综合考核标准
原来的实验考核沿用理工科实验报告式考核, 在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后上交实验报告, 上面记载详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等, 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但是,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新闻传播应用型实验项目并无统一的实验步骤, 也无客观的实验结论, 所以仅仅依赖实验报告给出学生成绩, 既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也会让学生形成应付了事的态度。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 实验项目内容改革
我们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作为贯穿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内容设定的原则之一。根据文科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文科学生思维的特点, 整合原有的实验项目, 将实验项目中验证性的项目能减的都减掉, 不能减掉的就进行内容调整, 不再规定实验步骤, 用实验要点来替代;不再设定实验结果, 用实验收获来替代。同时, 大大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数量, 所有项目不再局限于考核学生某一个知识点的应用, 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三性”实验项目中, 我们更侧重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要求每一个教师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实例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 再设定一个项目内容范围, 让学生在此范围内自行设计。比如,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POP广告设计项目,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POP设计实例, 激发学生对POP广告的感知, 然后再设定一个产品在商场进行POP广告展示的情景, 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项目的设计了。通过这种实验项目内容的设计形式, 既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避免命题实验给学生造成的反感和枯燥乏味, 又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应用性特点, 结合考虑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 我们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有:
(1) 演示法。教师在实验讲解时结合实例进行, 不局限于操作步骤的分解而着重给学生传达设计理念和应用原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利用直观手段, 通过实例的展示激起学生对实验项目形式上的感知, 增加学生对项目的感性认识,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 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 引导法。这是在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之后, 利用学生力求认识、接触和掌握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 引导他们通过主动思考、正确的行为活动, 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的教育方法。将学生自我要求、主观能动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核心。
(3) 任务法。任务驱动教学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实验项目内容, 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方法后, 将实验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 并且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让学生熟练实验内容和检查实验效果的目的。
3. 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应用型要求, 满足文科实验设计性、创新性突出的要求, 我们创造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将原来指定学生课堂完成实验时间变为项目时间计划表, 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项目设计内容制定时间计划表, 在计划表内由学生自行控制实验项目进程, 这样就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创新思维构建和实施。另外, 我们也允许学生从原来封闭的实验环境走出去, 实验设备实行开放, 比如摄影、摄像实验项目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在室外自选环境进行创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将部分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与教师工作室的项目进行结合, 学生在教师工作室中完成项目实操的同时, 也将等同为实验项目的完成, 由工作室教师给予学生该项目的教学成绩。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室项目综合性、实操性强的特点, 又能保证实验项目设定的实用性, 学生在实施后能获得更多的创新思维启迪和实战经验。
4. 实验考核改革
鉴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要求的多样性, 有验证性的强的设备操作项目, 有设计性强的主观设计项目, 也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创作项目, 我们采用了多种实验考核形式, 有一对一式的基本操作考核, 有设计性实验的作品考核, 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综合考核等。改变了过去以单一的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来判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 这种综合型的考核方式更加适应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项目应用性强的特点。
三、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新闻与传播工程实验室通过近三年的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更贴近专业特点, 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此实验教学模式下的系统训练, 能很好地掌握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学生在各专业竞赛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专业考赛方面,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2011年的湖南省大学生DV大赛中取得了二等奖2项;在2013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了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8项, 获得湖南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4项;在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活动中, 近三年来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在实验室教师指导下, 共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2项。
本文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实验问题的发掘和实验模式的构建, 以及学生实验效果的考察, 表明上述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合理的、可行的。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创新性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摘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基于此,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考核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旨在探索一个更符合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 更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能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实验教学模式。
新闻传播教学 篇8
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理念滞后于媒体实践,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效率。当前的新闻教育还多停留在为传统媒体培养单一宣传技能的阶段,所培养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后劲明显不足,难以胜任全媒体环境下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先理清传媒的发展现状,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以期寻找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的人才培训机制。
一、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人都能成为记者,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络的出现,微博、微信等新的互联网产品更是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发声的平台,很多传统媒体的记者也纷纷转型成为自媒体大军的一员。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也带来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变革。
(一)内容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拥有绝对的渠道优势,居于垄断的地位,受众的信息获取只能通过传统的大众媒介,渠道和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体从业者主要负责内容的生产,通过所掌握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传播。稀缺的渠道资源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通过售卖报纸的版面和广播电视的时段形成了完整的盈利模式。
但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媒体的渠道垄断被打破,两微一端(微信、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客户端)等新媒体拥有数以万计的受众。传统媒体的内容和渠道开始分离,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原有的盈利模式被颠覆,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大幅下降,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今天大量的调查数据业已表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体”。换言之,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与外部世界建立连接的最主要的信息通路。而在这个平台之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选择传统媒介的方式获取。[1]
(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离职转型
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只有专业媒体的采编人员才能进行内容生产,并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媒体从业者的日常工作必须依赖他所在的媒体平台,内容生产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制约。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逐渐兴起,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内容的发布,传统媒体人也不例外。这些媒体从业者往往擅长内容的生产,而互联网这个拥有庞大受众和技术支持的平台,也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媒体人,纷纷离开体制,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原《外滩画报》总编辑徐沪生,离职后创办的公众号《一条》,在2015年的用户就已达600万,每天保持高质量的原创视频,基本篇篇10万+。《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辑秦朔、《凤凰周刊》执行主编黄章晋等也都纷纷离开传统媒体开始投身到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人才的流失也使得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更加困难。
(三)政务新媒体和企业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提供政务信息服务是传统媒体的一项重要内容,民众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和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级党政机关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政务新媒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通过政务新媒体了解政务信息,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与党政机关进行有益的互动。
201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累计发布稿件超过47万条,累计覆盖人数超过2.8亿,“中国政府网”、“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中综合表现名列前茅。[2]动辄上百万粉丝数和10万+的阅读量,也证明了政务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政务信息阅读量和关注度持续降低,甚至有时低于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舆论的影响力也逐渐的降低。长此以往,也会对传统媒体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在传统媒体盈利系统中,各类企业利用媒体的渠道优势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并支付广告费。企业主的广告投入是媒体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渠道垄断被打破,企业纷纷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很多企业的自媒体已经拥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微博作为新媒体营销最重要的阵地,拥有3.12亿+的月活跃用户数,1亿+的日均活跃用户数,4800万+的支付用户数。类似的新媒体平台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无论是传统的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个平台上积极地抢占高地,营销自己。在新浪2016年发布的本年度6月份企业微博品牌榜中,阿里成为最大赢家,位居6月品牌榜第一名。其中在前五名中,手机行业占了四名,魅族排名第二,小米位居第三,华为第四。企业家排行榜聚美陈欧则位列第一,雷军排名第二。企业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新媒体平台的营销上,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传统媒体广告投入的减少,这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
二、知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面对当前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借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平台,积极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了全方位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搭建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培育新媒体应用型人才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培养新闻传播学生单一内容生产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传统媒体内容与渠道的分离,对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传统媒体的新变化,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方正电子共建“安徽大学———北大方正电子媒体融合实验室”,利用方正电子的技术优势,搭建全媒体发布平台。培养学生在全媒体思维指导下进行内容采编和整合传播的能力,打破单一媒介传播形式,开展跨平台、多终端、互动式传播。[3]
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创建,也将产学研三方连接,企业利用高校科研资源,实现内容生产的创新。高校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搭建全媒体实训平台,培养业界需要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学生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掌握了全媒体的技能,进而为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推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基地,进行互助协作
为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传媒环境,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与新媒体“联姻”,除了与传统媒体共建实习基地之外,还与省内知名网络新媒体万家热线合作,挂牌成立万家热线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形成了内容传播、硬件设置共享、传媒学生实践教学以及就业的一体化互助协作模式,并搭建起了产学研的教学体系的孵化基地。
利用这一校媒合作平台,在暑假小学期中安排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观万家热线的全媒体运营平台,参与万家热线的日常运营,并与运营人员直接座谈。邀请万家热线的频道总监与运营骨干进入大学课堂给学生带来一线的新媒体运营讲座。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进入万家热线实习,在校青年学生参与到新媒体实习工作中,也可以为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带来新鲜元素。对于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根据自愿原则优先进入万家热线进行专业实习,直接参与万家热线的内容生产和平台运营。并根据实习情况,双向互选,真正的实现实践教学以及就业的一体化互助协作。
(三)延伸知行合一的实践范围,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渠道垄断被打破,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着大量新媒体运营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在内容生产上还存在着不少的瑕疵。与此同时,高校在新闻传播内容生产的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何把高校的优势与政府企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进行的思考。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知名企业京东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为了提升宣传团队专业能力,满足企业文化工作需求,京东方合肥企业文化主动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教学中心合作,引入中心的专业师资力量培养分厂宣传骨干。实现了企业借力高校师资,培养新媒体的宣传人才。京东方合肥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大部分是由一线员工组成的宣传团队完成的。他们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半路出家,但是新媒体运营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宣传团队的专业能力亟需提升。与高校合作,进入到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聆听专业老师的系统培训,很好地弥补了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缺点。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校也打破了关起门来办学的不足,真正的做到了服务社会地方经济。通过合作了解到企业新媒体运营的现状和需求,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也会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培养企业和政府急缺的全媒体采编人员,实现新闻传播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与相关企业、媒体进行紧密合作,形成了共建平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个层次的融合,打破了壁垒,提升高校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平台的社会融合,为全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新方式。
三、对知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一些思考
全媒体时代内容与渠道的分离,使得我们在新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上更加注重与业界的合作,重视实验中心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以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在自媒体上不断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使我们的新闻实践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是更多的走出学校,服务社会,实现更大的双赢。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新闻学子必须拥有过硬的新媒体技能,也鞭笞我们的实践教学要与新媒体业界合作,利用专业平台和一线工作人员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正是基于媒介生态变化而进行的有益尝试,打破传统新闻实践教学的旧思维,实现了单纯的实验教学像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的转变,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全媒体人才,是全媒体环境下对于知行合一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的新思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介形态与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条件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及未来的新闻教育实践中需要探索符合时代需求,满足社会需要,具有专业特长的新闻传播人才。但是我们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在单一专业基础上构造的单向、线型、平面、封闭、低功能的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本文试通过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知行合一,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134.
[2] .彭兰.融合时代,新媒体教育向何方[J].新闻与写作,2015(3):5-7.
[3] .张昆.一流大学传媒教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6(2):54-59.
[4] .洪佳士,陈亮,马妍妍,李骏,朱继勇.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就业动向与教改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4):76-79.
[5] .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5):119-125.
[6] .万萍.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新闻知识,2011(11):59,66-67.
[7] .殷俊,姜胜洪.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新闻界,2015(5):40-43.
[8] .郭全中.传统媒体的四大败因[O L].http://www.neweyes hot.cn/archives/25144.
论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 篇9
调整学生能力结构
媒介技术的变革推动了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 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如今的传媒集团逐渐转变为复合型组织结构, 新闻信息的采集、表达、传输等方面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从业者需要掌握新的信息采集技能, 记者和编辑将更多地运用多媒体、互动式的表达途径向公众传播信息。与此同时, 在新闻实践中, 报纸上的新闻通过加工打包出售给电视媒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做法在以前的新闻实践中也出现过, 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 融合型新闻传播模式将越来越明显, 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过去, 新闻记者被誉为“杂家”、“专才”。如今, 对新闻人才的这些基本要求其实没有根本上的变化, 只不过,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新闻人才的能力结构急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新形势下传媒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过去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中, 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敏感, 传统的采、写、编、评实践能力, 各种器材的使用能力, 交往能力等。媒介融合背景下, 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使其要具备以上能力, 还应该紧跟传媒实践的变化, 结合数字传播和媒介平台融合的特点, 提高学生采写融合新闻的能力。如今, 各种新闻专业人才的“过剩”与新媒体人才的不足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新闻传播学教育没有针对媒介变革做出应有的调整。我们认为, 媒介融合时代, 需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整合力与创造力。媒介融合背景下, 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名记者所采集的新闻信息不一定为单一媒体所用, 往往将信息制作成“信息元件”为多种媒体使用。因此, 必须培养学生的整合力与创造力, 使之能够尽快适应跨媒介和跨产业平台的工作。二是培养学生使用数字传播技术的能力。数字传播是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 如果不能适应新的数字技术发展,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必然限于被动之中。因此, 熟练掌握数字传播技术是新闻传播类本科生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拼图。三是团队合作能力。媒介融合背景下, 并非要求每位记者都是全能记者, 而是要求记者能够对几种报道技术运用得非常熟练, 并对其他报道手段也相对较为熟悉。最重要的是, 记者要有团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新闻报道中与其他传播者紧密配合, 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模式转型的基础。
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在新闻传播学本科教学中,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理论课程过多,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过多, 会影响学生理论素养的塑造。现实的情况是, 很多院校并不能很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媒介融合时代, 新闻从业者的实践能力面临较大的挑战。在媒介融合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是, 在重视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 适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 使毕业生更容易适应传媒发展的变化趋势。
当前, 很多学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跟上媒介发展的步伐。具体表现在:理论课程过多, 实践课程偏少;实践教学没有特色或者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内容落后, 不能适应媒介变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今后的新闻传播学课程结构必须做出适当调整。具体来说, 一是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渗透媒介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媒介融合的发展不仅仅引发传媒实践的变化, 在新闻传播理论上也有所表现。新媒体的互动传播引发传播模式变革, 传播效果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向。在信息碎片化时代, 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传播者和受传者身份界限的模糊使传播理论研究不断更新。如果在教学中不关注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显然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二是要适当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在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设置中, “面向业界的实验实践教学, 绝对不能忽略,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确保一定的比例。即便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也要强化实践意识、专业意识, 否则, 新闻院系的人才产品将难以受到业界的欢迎”。 (2) 因此, 我们要针对传媒的发展变化和媒介融合的特点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融合新闻的采写方法, 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三是要适当提高新媒体实践课程的比例。近年来, 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生大幅度增加, 传统媒体人才需求数量有限, 而当前熟悉新媒体业务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导致人才结构失衡。因此, 在媒介融合步伐加快、新兴媒介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需要适时调整, 增加新媒体实践课程的比例, 加大培养新媒体人才的力度, 以填补传媒转型带来的人才缺口。
调整实践平台结构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训练, 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技能, 适应信息传播工作的需要。过去, 该专业的学生经常利用假期以及学校安排的专门时间到各大媒体、广告公司以及其他信息传播部门实习。我们的调查显示, 新闻传播类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水平与学生就业存在直接的联系。当然, 这里的实践教学包括学校自主安排的各种实践课程, 也包括学校为学生安排的校外实习。如今, 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反映在新闻传播学学科里面, 就是新兴媒介人才需求量大, 但是我们的教学改革还没有完全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
面对媒介融合和传媒变革的冲击, 高校新闻传播学学科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必须尽快做出调整。一是更新硬件与软件, 与新技术接轨。当前, 媒介技术日益更新, 新闻传媒和广告业界的信息传播模式不断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不重视新闻传播学实践条件的建设, 输出的人才往往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必然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条件的学校一方面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要在软件建设上注意
更新, 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设备。同时, 在师资力量上也要跟上步伐, 对老师进行培训, 并选派老师到传媒业界实践, 以获取传媒变革的最新情况, 从而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建立多环节、分层次的实践平台。在实践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多动手, 学生要在课堂之外关注媒介前沿的变化, 为今后的实践做好准备。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实践打下基础。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校报、校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各类报纸、刊物和网站, 形成多元分布的校内实习平台。部分学生经常忽视校内实习经历, 直接进入校外实习环节, 往往因为没有经验, 在实践中受到忽视和打击, 甚至铩羽而归。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一些同学连最基本的技术准备都没有, 到校外实习往往收效甚微。另外, 要对生源情况进行调查, 建立一些使用效率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三是调整实习基地结构, 拓展新媒体实习基地。新闻传播学专业一直很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 但是过去建立的实习基地以传统媒体为主。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和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的变化, 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据业内人士估计, 未来几年里, 影视制作行业所需要的影视人才超过70万人, 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达60万人之多, 而网络广告和民营传媒企业的人才也存在较大缺口。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人才需求单位都迫切希望招到有实践经验、上手快的人才。这就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就参加一些媒体实践活动, 以便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的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多建立一些新媒体实习基地, 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要有一定的导向意识。今后的实践教学中, “必须把实践育人、实践成才、实践促进就业的观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 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方式, 建立符合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特色的实践教学制度, 建立健全以实践促就业的网络服务体系”。 (3) 当然, 媒介融合所引发的传媒变革并没有颠覆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我们依然要加强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教育。与此同时, 需要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 调整实践教学的结构体系, 尽力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传媒的人才需求结构做到“无缝对接”。
摘要:媒介融合对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媒介融合引发的冲击, 必须在实践教学中调整学生的能力结构, 重视培养其整合力、创造力、数字传播技术的使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程结构上, 要适度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例, 尤其是提高新媒介实践课程的比例;此外, 需要调整现有的实践教学平台结构, 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的结构, 以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结构调整,媒介融合,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陶喜红、王灿发:《产业融合对传媒产业边界的影响》, 《新闻界》, 2010 (1) 。
[2]张昆:《略论传媒教育的十大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 (11) 。
新闻传播教学 篇10
一、英语新闻的特点
英语新闻具有中文新闻的基本特点, 还具有如等量词汇表达更多的信息量等自身特点。
(一) 标题
由于动词容易让标题更加生动、形象, 与新闻事件的动态特征相契合, 因此, 一般情况下, 英语新闻标题喜欢使用动词。在选择动词时, 尽量选择内涵深的动词来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新闻事件。另外, 新闻标题中没有多余的位置来使用形容词, 所以一些感受、程度的描述都只能依赖动词描述。在写标题时, 切忌使用“ask”等平庸或表述模糊的动词, 如“Australia education department gives point of view on The State of Israel’s racism”, “The State of Israel’s racism”立场非常坚定与强硬, “gives point of view on”则更像一个调和剂。另一方面, 英语新闻标题应简洁、干练, 多使用直白、清晰、生动的主动语态, 偶尔使用被动语态也会省去介词, 直接使用动词的过去分词表达被动语态。
(二) 语句结构
与中文新闻先交代事件起因, 再阐述事件具体情况不同的是, 英语新闻主要由导语、新闻背景、新闻本身三大部分组成。导语用来展示新闻要素, 描述新闻事实, 以让观众大致了解事件, 然后在描述新闻具体内容时介绍事件的起因和发生背景, 以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新闻具体情况。由此可见, 报道英语新闻时, 要将最重要的因素放在最前面, 然后解释其他要素, 精确把握新闻语句次序是学好英语新闻的基础。
(三) 语言词汇
英语新闻是现代英语发展的风向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新兴词汇迅速涌出, 很多新兴词汇都是最先出现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 然后经过宣传推广以及大量使用才渐渐被接受。不断创新是新闻事业的责任, 也是使命。所以, 新闻报道是英语新兴词汇的最佳载体。如videophone, 译为“电视电话”,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英语新闻的发展创新对现代英语陈词新义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赋予传统单词新的内涵, 如think和tank这两个单词几千年来都被译为“思考、想, 箱子、柜子”, 但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 think tank作为词组出现时, 译为“思想库”;如brain译为“大脑、脑力”, 如今与一些单词组合后成为新的单词或词组, brainchild译为“脑力劳动成果”, brain trust译为“智囊团”, 等等。这种陈词新义的做法, 有利于促进英语词汇的创新发展, 它们简洁明了、内涵明确, 比创造新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涵义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是, 在阅读过程中, 应该透过表面去挖掘词汇深层次的涵义, 切忌只根据表面涵义去理解而误解了真正的涵义。
二、英语新闻教学对于英语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适度地将英语新闻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寓教于乐, 有利于让学生轻松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
(一) 英语新闻资料有利于营造良好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应提高英语学习资料的真实性, 让自己的英语更加地道。真实的英语资料与材料, 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意义。尤其是在大学英语中, 真实的英语资料优点更多, 如规范的英语用法和表达方式能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范文;资料材料中的内容如果更加贴近生活,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提高学习的生动性、真实性,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其次, 英语新闻报道是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代表, 更加具有真实性、说服力。所以,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设置英语新闻教学, 有利于为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 英语新闻事件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时事政治
随着政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及时了解、把握时事政治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之一。由于英语新闻内容真实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地的社会现状, 多是一些焦点类的问题, 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所以, 增加英语新闻教学, 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时事政治以及语言知识。其次, 一些英语新闻反映的焦点、热点问题正是学生们关心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 整个英语新闻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英语文化传播过程, 能达到其他宣传推广方式难以企及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 英语新闻内容有利于补充学生的社科知识
大学英语新闻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氛围, 让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 由于英语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众多领域, 英语新闻不仅是一个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 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过程。所以, 设置英语教学课程, 有利于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增加社会文化知识。另外, 英语新闻教学即使不是英语教学的主体, 但它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能有效改变学生对英语的态度,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阅读一些英语国家的新闻, 有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语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知识, 同时还能提高英语发音、词汇使用的标准性。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 还培养了他们多文化的交际能力, 有效推动英语文化的传播,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领略异国社会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三、结语
英语新闻教学有利于改善传统英语教学中缺失真实语境的问题, 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手段之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促进英语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霓.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探析[J].文史论坛, 2011 (24) :113-114.
新闻传播:逐渐走出宏大叙事 篇11
一、从关注宏观到关注个案
我们以前是如何做新闻的?很多新闻报道多强调宏观和全局性的东西。一些党报一段时间里的新闻报道是宏大叙事的典型代表,其中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而事实上个案中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点,它的新闻价值很高,如果我们只关注宏观层面,大而化之地予以报道,没有表现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那么,肯定会失掉新闻细节的魅力、具体形象的魅力。当前新闻报道有了显著的变化,很多新闻报道把关注点转向典型的个案。、
从关注宏观层面到关注具体层面,是新闻报道的又一个进步。关注具体层面不仅意味着在新闻传播中关注典型个案,从个案人手进行新闻报道,还意味着新闻报道的视角从关注事件到对关注事件中的人,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存,体现出一种人本意识。
二、從关注社会精英到关注普通个体
这种转变比较突出的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一个子栏目,它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栏目的定位,把视角主体从社会精英转变为普通老百姓,不再只是去采访、去关注一些杰出的知名人士,而是以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和工作为节目形态,故事化地描述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平凡或者面对生活的不幸、甚至生活的灾变所表现出来的价值选择和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层次地彰显出社会政策的变动带给普通人的变化。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电视媒体。都市报对老百姓的生活、工作的记录,凸显出民生新闻的强大生命力。民生新闻的兴起,减少了政治新闻、会议新闻以及一些对先进代表的宣传性报道的比重,百姓新闻、市民新闻越来越多地占据了报纸的新闻版面。
三、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新闻报道不能只是对事情结果的报道,还应包括对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的报道,包括对事实真相的连续探究,这样的新闻才具有完整性,才有深度。全面宏大的新闻报道是必要的,但是对新闻过程的重视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大趋势,它在关注事件结果的同时更重视过程与情节展现,更重视挖掘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更重视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人情味。这从近年来调查报道、深度报道的兴起可见一斑。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体现在细节化采访和故事化写作上。如对任长霞的典型报道中,“记者在任长霞局长办公室的洗面台上发现,她的玉照下也有不少女人化妆用的必需晶,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晶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人民日报》记者戴鹏、徐运平:《百姓心中的丰碑》)这种白描式的叙述给了读者更多的信息:任长霞是个凡人,是个女人,是个母亲、妻子。
四、叙事语态的变化
近年来新闻报道发生的显著变化不仅是叙事主体的变化,而且报道中叙事的语态、叙事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叙述语态上逐渐平民化、生活化和多元化、个性化,体现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在当代,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定人的主体性。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类和谐发展的关注,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如《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10日《立法进入公民权利时代》:踩着两脚泥进城的农村文学青年,把大都市的出版社告上法庭,执著地索要著作权;普通女工宁可舍弃工作,也要和银行不合理的行规较真儿;衣食无忧的律师,偏偏和几毛钱的如厕费、几十元的铁路票价没完没了……这样的报道更加注重受众的感受和对受众的尊重,是对人在发展中个性化、多元化的一种肯定。
我国新闻传播逐渐走出宏大叙事,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这种变化趋势的一些具体体现。
这种变化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一种新闻理念的变化,说明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通常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和政策、政治挂钩的,是为政治宜传服务的,采访和关注对象的代表性、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就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我国媒体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逐渐走出“宏大叙事”的束缚,是对原有新闻观念、新闻理念、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一种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媒体距离受众越来越近,这是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我国新闻传播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进步。
新闻传播教学 篇12
一、电脑中介传播与新闻专业教学
简单来说, “电脑中介传播”就是一种利用电脑来帮助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或者传播的方式。它的功能除了促进组织沟通、提高生产力, 帮助人们更有效率的获取信息之外, 也同时借由这种电脑构成的媒介, 人们可以与他人互动, 便利的进行沟通交流。以电脑为中介的创新型教学辅导系统包含各功能操作界面以及五大互动模块, 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1. 教材文档模块。
老师可以透过鼠标在电脑上做引导或者进行重点标记, 并且设置目录功能显示、教材大纲可以快速浏览可见或者直接跳至所需页面。
2. 电子白板模块。
电子白板相当于传统教师的黑板, 教师可以利用工具进行文字输入等各项功能来辅助教学, 学生同样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来与教师互动。同时, 学生还可以通过即时的保存, 来将课堂内容进行电子笔记。
3. 桌面共享模块。
教师除了可以使用教材文件与电子白板做内容呈现与教学外, 也可以运用桌面共享的功能将桌面或者其他共享程式的画面同步传送给学生, 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强化影音互动效果。
4. 课堂练习模块。
如果教师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即时的练习测试等, 那么可以在同步即时课程的管理功能中先进行编辑相关内容, 编辑完成后可以直接点击选择。
5. 文件管理模块。
教师可以通过文件管理进行教材的上传、下载或者删除, 同时, 学生也可以在文件管理模块中下载相关文件。教师的设备上还可以搭载同步录影、广播上课与互动分组讨论等功能。
二、超媒体网络沟通模式对于新闻学的互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早期的电脑中介传播系统由于受到网络传输的限制以及软硬件的发展, 主要是以传输文字信息为主, 在教学应用中也主要是以展示课件为主。后来随着网络科技以及互动的网络传播媒介技术的日益成熟, 并且伴随着电脑软硬件的不断开发与完善, 除了以文字的传播之外, 又加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信息的传递, 各新闻学院也通过建立自己的多媒体教室以及实验室来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Hoffman和Novak (1995) (1) 所提出的超媒体网络沟通模式对于新闻学的互动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超媒体沟通模式由于其互动性, 因此难以分辨它们时人际传播还是大众传播, 在这一模式中媒介内容是超媒体的, 而媒介则是电脑网络, 在这一模式中媒介即信息接收者在超媒体的环境下进行互动, 以下图为例。
教师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电脑媒体将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 在学生接受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反馈, 另外一方面, 学生也通过电脑作为中介将学习效果以信息的形式反馈给教师, 这样的信息来回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且通过良好的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因为目前网络的发展, 教学模式也更为多样化, 虚拟实验课堂的同步互动课程成为现今新闻学教学的新发展, 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不同方式互相搭配。
三、基于电脑中介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实证调研
为了研究新媒体情况下新闻专业教师课堂对于电脑中介系统的使用情况, 本研究在贵州大学新闻学专业教师与学生中通过发送问卷的方式, 对教师多媒体课堂学习系统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共有200份有效问卷得到回收。研究结果显示, 电脑中介系统最常用来教学的功能中, 文字信息为83%, 语音交谈67%, 电子白板为42%, 传送文档33%, 最少的是影像共享25%。
(注: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普通%4=同意%5=非常同意)
电脑中介传播快速的发展并且融入高校教育中, 教师如何将电脑中介传播系统经由教学设计后有效地应用于新闻专业教学中, 是值得探讨的新议题。在课堂教学环境中, 如何将电脑中介传播作为额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兴趣与动机, 如何更好的利用电脑中介来进行新闻学专业教学成为研究重点。经过本研究的调研显示, 老师和学生可以将原本作为通信和社交工具的电脑中介传播系统转换为有效地教学辅助工具, 并且其教学效果受到了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肯定。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兴起, 人们沟通的方式由最早的面对面发展到现在可以通过电脑作为中介传播进行互动, 由于新闻学科的多媒体互动特点, 将电脑作为中介融入教学的应用研究也成为新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电脑中介,新闻教学,新媒体
参考文献
[1]Prensky M.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M].NCB University Press, 2001.
[2]Young, S.S.C., Chan, T.W., &Lin, C.B.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Web-mediated'School for All'.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2, 18 (2) :209-218.
[3]杨叔卿.学习平台结合即时通讯系统于课后辅导教学之应用初探[J].教学科技与媒体, 2005, (74) :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