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新闻传播(精选12篇)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1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 我国的媒体行业得到了较大进步, 各类媒介不断涌现, 信息传播渠道也逐渐增多, 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较大便利。在全媒体条件下, 各类媒体不断融合, 信息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受众面, 但由于各种媒体存在无序性, 所以难以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 广电必须准确把握新闻传播规律, 维持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1 全媒体条件下广电媒体新闻传播规律分析
新闻传播过程中包含多种传播要素, 包括内容、传受形式、传播方式等, 广电新闻传播则包含广电新闻内容以及相应的传播要素。在实际情况中, 由于广电新闻相应的内容与传播形式和其自身的传播方式有着紧密联系, 所以广电新闻的传播规律也会受到广电媒体相关特性的影响。在新闻内容的创作方面, 以往主要由记者根据相关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而在全媒体条件下, 所有受众都可以提供相应信息, 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中, 帮助新闻工作者制造新闻。在新闻节目的运营方面, 以往只是单纯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 而在全媒体条件下, 新闻节目的运营过程逐渐加入了受众要素, 整体互动性得到增强, 而且节目更具实时性以及多样性, 较好地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传播方式方面, 以往只是单纯的报纸、广播等媒介传播, 而在全媒体环境下, 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传播渠道也在逐渐增多, 各类媒介得到了较好整合, 并促进了新闻形态的转变, 而且受众也转变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闻传播的经营方面, 受全媒体条件的影响, 新闻的发布形式逐渐由单一转变为丰富, 而且能够支持多种媒体业务, 从而保障了媒体经营的有效性, 给广电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便利。因此, 从广电媒体新闻传播规律可知, 在全媒体条件下, 新闻传播中受众的参与度得到了增强, 与传播主体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对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明确后, 广电必须分析全媒体时代给自身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 并根据自身实际理性应对, 从而更好地保障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促进广电媒体的进步。
2 全媒体条件下提高广电媒体新闻传播有效性的方法
随着广电媒体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 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 受众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所以广电必须意识到自身运作的不足, 并根据受众需求构建全新的运作体系, 完善各种制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维持广电的正常运作。
在全媒体条件下,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媒体的导向作用也逐渐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实时互动性也在不断增强。由于传播者的媒体主导地位逐渐降低, 所以很多时候反而是接受者处于主导地位, 甚至有时候传播者还需根据受众的意识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 致使主流媒体的热点效应正逐渐弱化。因此, 广电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完善自身的新闻传播体系, 坚决抵制各种不良信息, 从被动状态逐渐转变为主动状态, 回归到媒体的主导地位,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确保受众新闻信息接收的有效性。
在全媒体条件下, 信息的聚合作用得到了有效增强, 但是分化作用也在同步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 热点效应的作用便逐渐减弱, 进而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当某个事件成为热点时, 在全媒体条件的作用下, 各受众都能迅速接收到热点信息, 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 而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则很容易受到时间因素以及空间因素的影响。受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体工具迅速获取信息, 并参与评论和反馈, 而这些反馈信息也会在瞬间散布到传媒体系中的各个部分, 并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由于热点的数量太多, 人们无暇顾及所有热点, 也不会对一个热点进行集中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 刚刚产生极强轰动效应的热点可能在一分钟后便无人问津, 在这种情况下, 广电难以对新闻热点进行有效掌控, 从而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
因此, 广电必须对热点的分布情况及传播情况进行明确, 制定出良好的热点发布方案, 让受众在不同时间段内接收到各种热点新闻, 确保热点新闻的热点维持时间, 这样才能更好对热点进行有效控制, 在满足受众热点需求的同时维持自身的稳定运作。
3 结束语
在全媒体条件下, 新闻的受众面得到了有效扩大, 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给新闻传播的进步带来了较大便利,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由于全媒体的无序性,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变质现象, 进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 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 广电必须准确分析新闻传播规律, 制定出完善的新闻传播计划, 并对传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新闻传播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寿富.论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体裁概念[J].江淮论坛, 2014 (4) :157-160.
[2]王国星, 邵一民.广电媒体新闻全媒体化建言[J].电视技术, 2014, 38 (18) :19-22.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在现金的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容易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很多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网络媒体也成为最广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本论文就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为例,来研究新媒体下心为传播模式的转型。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技术的巨大变革,将人类的传播能力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传播生态亦在此过程中相应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新媒体中,传播环境从单一的线性5W传播,逐渐变为环状的、可重复的传播;传播模式从传者中心理论、精英传播理论逐渐变为分众传播理论;传播要素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划分与界定也不再那么明确,很多时候,传受双方地位是互换的并不断发生变化。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全民传播。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小型微型接收器,手机,就可以现场采集信息、并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发布信息。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传播模式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1 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3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3.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发布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4 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如何巧传播 篇3
整合各种媒介形式进行有效传播
在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在变化,媒介环境也在不断多元化。使人吸收资讯的来源发
生改变,以前以电视、报刊为主,现在转向互联网、手机端。人的生活形态的改变从空间角
度来说,人的生活形态空间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碎片化改变。随着整个资讯模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在过往的2012 年,我公司的传播也顺应媒体环境和资源的改变,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整合应用了各种传播手段,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除了最传统的电视、户外传播、广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外,我们还整合了网络贴片广告、微博互动传播、电视剧情植入、公关活动、微电影等多种传播手段,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接
受到品牌的讯息。除了以往让消费者被动的接受硬广告的轰炸外,更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在互动中了解公司品牌。
例如:美涛和舒蕾品牌微博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管理;舒蕾和美涛品牌同时植入了电视剧《媳妇的美好宣言》;舒蕾冠名赞助了浙江卫视王牌栏目《快乐蓝天下》;舒蕾联合湖北电视台开展了《甜蜜伴侣》大型选秀公关活动;舒蕾联合新锐杂志、爱奇艺、天涯社区开展了《舒蕾中国校花大赛》活动;美涛品牌开展了《美涛中国魔方大赛》活动等等一系列的传播形式。在微电影方面更是创新性的尝试,拍摄了《让爱成为永远》微电影,这是一个公司员工真实的故事,由公司CEO 吴勇男亲自编剧并导演的一部讲述关于父爱、付出与回报、误会与理解的故事。还邀请了台湾MV 教父级导演林锦和摄影、美术指导,由电影《梅兰芳》美术指导徐连伟操刀。这部电影在优酷、土豆、酷6、搜狐视频等十家视频网站发布,点击量超过了500 万人次。该微电影在微博上也成为热门话题,以此为主体发布的原创微博超过300 条,其中100 条微博KOL 转发67000 次,收获35700 多条评论。同时也整合了关于该微电影的新闻报道27 篇,覆盖了300 多家网络媒体,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影响传播人群400 万人次。以上所开展的多种媒体传播形式,基本上做到了花小钱博取最大传播效果的结果。
尊重科学和数据,进行理性精准的媒体预算分配
2013 年,伴随中国数字广告市场的高速增长,多屏融合及媒体传播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合理分配精准跨媒体广告预算,优化广告投放结构,提高广告投放效率,成为广告主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MillwardBrown 的研究,目前在中国传统电视、互联网视频和楼宇视频,三者共同组成了大视频的概念,并取代了传统电视的概念。在这么多屏的情况下,如何整合,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关键是看两个机制:第一条,增加到达率。因为有很多人已经不看电视了,必须用其他的屏来增加补充到达。第二条,增加频次。看到同样的广告,频次在增加,
效果也在增加。以往我们用电视投放,广告需要至少3 至5 次的沟通才会产生效果,但是电视费用非常高,单纯用电视打频次,需要昂贵的费用。如果改用楼宇电视屏和互联网屏打多频次到达,也是一个非常可取的策略,成本费用要低很多,具有特殊成本优势。
如何进行精准的预算分配,可以67000 借鉴 GRP 进行测算。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4
1 “全媒体”将媒介的定义更加细化
1.1媒介形态的界限已经模糊,受众习惯发生改变
数字媒介技术慢慢渗透到媒体边界。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以往渐渐被摒弃的传统媒体也迸发了新活力。乘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东风,媒介终端功能将更加强大,它打破了介质壁垒,把媒介终端向全媒体的终端进化。由于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1]。此外,受众主动性不断增强。新媒体的突出特征是给受众更多的可选择性、自主性,新媒体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媒体内容, 受众掌握了媒体的主导权,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受众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这些特性影响着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
1.2各种信息海量提供,信息获取门槛降低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媒体音视频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最终“全媒体”呈现海量资讯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更加简便随意的方式,把新内容上传网络,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的源头,因此,信息的获取门槛大大降低了[2]。近十多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扩展的速度非常惊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互联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使受众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信息发布更加简便快捷,服务更加个性化。
1.3受众分众化趋势明显,专业解读势在必行
网络传播加速了受众分化并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革。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变成了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分众化趋势明显。互联网使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使受众的地位得到了重视,进而让其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使个人成为信息发布者成为了可能。受众作为传播者,更加广泛且深入地参与传播,主要通过数字化参与传播,并推动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全媒体”致力于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用各种方法鼓励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为读者服务。
2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2.1新闻传播内容上的发展
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网络社会的形成,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内容随之转移。以往,传统媒体占有大量的新闻信息,现在人们主要是从网络中获得新闻,这就使得人们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拥有一部手机,就能获得新闻评论的内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内容的来源会发生巨大变化。不仅传播者随时收集随时发布信息,还会制造热点。
2.2新闻传播模式的发展
以往的新闻评论以正式的新闻报道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评论,很多内容和理念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对此不是很重视。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会找与人们关心的话题,以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进行报道与传播,以此来吸引人们的兴趣,以满足大众口味,这也是当今新闻传播最为流行的方式[3]。与此同时,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传播方式,对大众娱乐关注的比较少,与其等待节目略带娱乐性质的评论,还不如自己上网查询来的更加方便。
2.3新闻传播效果的发展
全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基础是多样的网络平台, 它联系到的人数量十分巨大,使现代新闻传播效果传播范围很广。人们在网络上发布一条信息,经过全媒体媒介传播出去后,会被很多人注意到,并且信息可以被评论、分享或者转发,通过受众的转发和评论,将信息转载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上,这样就让信息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影响更多受众[4]。此外, 全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这就使得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效果明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脑和手机等便于携带的设备来获取相关资讯。 这就使得全媒体媒介比报纸、广播、电视更加便捷、 更加快速。
总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全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新闻信息传播的发展势头强劲,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有深度。全媒体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咨询最主要的方式,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也会顶住压力,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友.全媒体时代新闻制播技术[J].电视技术,2015,39(24):64-68.
[2]梅琼林,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播,2012(10).
[3]金莉萍.全媒体时代新闻融合传播创新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64-67.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5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社会与技术等多种因素予以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的诞生有其特定基础,借助数字技术与传播工具其发展更加迅猛。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人们借助虚拟世界与现实的结合,不仅能够将情感予以发泄,而且还能够实现虚拟与真实的相互交织、跨区域的沟通。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形式因新媒体的出现而得到改变,信息传播格局、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发展等都因新媒体而发生变革。新媒体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与形态,进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普通用户不仅能够借助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而且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并实现了信息交流与共享。互联网让受众实现了呈现自我、分享自我的夙愿,媒体革命也因此而得到发展与创新。
二、新媒体新闻的传播与当前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分析
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有机的补充与渗透。新闻传播借助新媒体,不仅对原有文化介质面貌进行了改变,而且已经成为真实性与参与性相互结合的网络文化。首先,新媒体网络文化实现了互动。新媒体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景观。人们在对各种信息予以寻找、发现及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歌曲与电影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内容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其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虚拟生活伴随着新媒体新闻传播,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借助互联网,人际关系在不断增大,各种信息也变得更加真实可靠。第三,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全球化的经济生活借助新媒体,发展迅猛。人们文化实践已经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新闻传播文化与本土文化获得了共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借助新媒体不仅突破了时间与区域的限制,而且变得更加有效,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强化。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媒与文化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渗、互补以及互证。新媒体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繁荣,两者之间得到了共赢。人们借助新媒体传播,不再受到区域与时间限制,现代人类生活因新媒体而发生变化。同时,媒介文化也因新媒体而发生了极大变化。参与性、真实性以及全球性的新网络文化,已经悄然融入人们生活。随着“参与式文化”的兴起,普通公民借助媒介技术,就能够对存档、评论以及再传播等媒介内容予以参与。普通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媒介生产者,以不同方式主动参与新媒体,逐渐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媒介消费因此也不再是独立的过程,人们借助互联网不仅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对话,而且不再被动接受所需信息。同时,人们能够依据自己喜好与需求,对信息内容予以整合。人们借助新媒体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借助优酷、土豆等网站实现了视频分享,实现了个人媒体价值的最大化。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具有的商业价值分析
在目前经济时代的环境下,不仅企业与商家的经营环境与商业模式在不断改进,而且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也在逐渐变化。同时,商机也在伴随着新市场与新模式的诞生而出现。各个商家如果依然实施封闭经营、商品品种依然传统单一,在具有开放性与多元化的今天,其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一)市场变化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新媒体已经成为企业与商家的.必需品。消费者随着新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已经成为网络营销中的主体,在商品信息方面已经取得主动权,自己的需求也随着网络互动等方式而得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企业与商家已经不再受到区域、时间以及人们文化程度与身份的影响,如果其产品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就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这样,网络市场逐渐走向全球化。
(二)市场模式
人人网、土豆网等不同网站,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都在借助不同销售模式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对赚钱模式不断创新。很多游戏爱好者借助网络,在享受没有费用的网络游戏时,其增值服务却让商家得到了更多利润。很多网络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借助优惠券、微博等方式,让消费者体验自己的优质服务,消费者在愉快的畅游中,商家获取了盈利。
(三)商家因新媒体传播而获取商机
新媒体有效体现了协作与聚合的力量。企业与商家很多创新性思维与行动,来源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利益者。他们在增加战略资本的同时,也获取了很多商机。很多国家知名品牌在发展中,借助新媒体开放平台,通过集体协作以及其他方式,不仅有效扩大了资源,而且也与相关商家得到了共同发展。在国内,诸如凡客诚品等很多企业与商家,在进行营销与推广产品过程中,有效借助了新媒体网络的力量,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四、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诞生,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不仅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改观,而且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便捷。新媒体服务职能得到了最大化。同时,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新媒体所具有的文化力量与商业价值。同时,人们在对新媒体内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对不同事物的发展趋势予以判断。这样,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因新媒体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04):122-128.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6
【关键词】《武林风》;武术;传播;策略
1引言
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篇7
全媒体不仅彰显着其独有的整合性特点, 同时也无处不散发着人文主义的魅力, 信息传播途径的丰富不仅分化了信息受众群体, 同时也做到了更加的以人为本, 让信息接收者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信息, 而不再需要在不关注的信息之中浪费时间。另外信息接收方式的灵活也能够让更多的信息接收者在自己最为舒适的时间和渠道获取信息, 而不再只是通过电视或者是广播的形式获取信息。这种改变深度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发展, 对于全媒体时代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根本性保障。
一、全媒体提高了媒介定义的细化程度
1. 不同媒介之间界限趋于模糊化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趋于坍塌, 信息传播更加的畅通无阻。并且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媒体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功能不断强大的终端作用之下, 传统媒体凭借着自身深厚的底蕴依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并且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信息接收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各种信息媒介, 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媒介界限的模糊化同样也使得各种媒介以及媒介内部的分工更加精细, 信息的加工精度更高。
2. 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 并且全媒体让信息数量呈指数般上升, 而且接收者不再仅仅是以受众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 很多信息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既扮演着受众者, 又扮演着传播者。而且有很多受众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制造者, 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这样的改变彻底颠覆了原有信息传播的方式, 让信息传播更加的自由, 门槛也降的更低。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个过程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成为了每一位新闻传播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3. 受众群体分化明显, 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全媒体时代造就了受众群体的分化, 也使得信息传播媒体分工的明确。在受众群体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之时, 信息的分类加工以及专业性解读势在必行, 因为在全媒体时代, 许多原本的信息受众者变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加工者, 这就使得社会舆论导向呈现多样化发展, 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性态势。在不同的受众群体内部, 对于同样的信息会产生多样性的理解, 再经过不同渠道的传播, 信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在受众群体分化的同时, 传播媒体内部也要随着受众群体的分化而进行分工, 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加工和解读, 在给予社会公众舆论自由最大化的前提之下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 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发展趋势探索
1. 新闻传播内容上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模糊了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界限,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与此同时, 信息的内容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终端功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 许多原有的信息接收者角色在发生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占有着新闻的主导权, 处于信息制造的垄断地位, 社会公众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而在全媒体时代, 这样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转发、加工、制造等等创造和再创造新闻, 让新闻的内容发生改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上也得到了丰富, 民生新闻、社会热点等新闻内容的添加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内容也得到了丰富。
2. 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以正式新闻播报为切入点, 然后进行新闻的评论, 而这些新闻往往离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较远, 这也就使得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 而且很多受众群体也并不真正的关注新闻传播的内容以及它的评论。而在全媒体时代则完全不同, 新闻的内容更加的平实, 更加的贴近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 这就使得新闻的受众群体数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受众群体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来, 这使得新闻传播的效率大大提升。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剧, 新闻传播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原本单一性的正式新闻播报变得更加的多样性和平实性。社会公众会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以及评论进行接收, 这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同时也活跃了新闻传播的市场。并且随着新闻受众群体的分化, 不同受众群体不仅在新闻内容的关注上有所不同, 其在新闻的接收方式上也不尽相同, 现在有很多新闻受众者不再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 而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新闻, 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决定了传统新闻媒体也要随之有所改变, 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闻传播并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兴趣和关注, 受众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但是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的效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由于关注度的提高, 新闻传播的速率得到了提升, 新闻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全媒体时代, 新闻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新闻质量的把握是每一个新闻媒体的存在价值, 全媒体所造就的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条新闻经过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传播之后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新闻效应。很多受众群体会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扩散, 再加上专业媒体的专业性解读, 使得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的丰富, 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另外全媒体时代还给社会公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来获取新闻, 这就使得新闻扩散的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 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这良好的发展契机来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为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便利。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到了全媒体时代, 在全媒体时代, 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而且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如此, 在全媒体时代, 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 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这也就必然造成了信息受众群体的分化。在全媒体的时代, 新闻传播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正确地把握住新闻传播健康的发展趋势,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闻服务成为了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传播工作经验, 针对全媒体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8
留心观察当下的新闻业界、学界便会发现,全媒体概念经常出现在各种文本之中,诸如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新闻、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等,不一而足。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并非源自学界,其最初的应用也不在大众传播领域而是生活服务领域。1999年10月,一家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在美国成立,其主要服务包括饮食、娱乐、度假、婚庆、手工、家园、宠物、起居、电视、电台、博客、社区和商店等,为了推销家政服务与产品,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竭尽所能,拥有、管理与合作的媒体非常广泛,包括主办4份核心杂志、艾美奖年度电视直播冠名、每周一期的CBS《早间新闻》、34种图书赞助署名,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在230种报纸上开设周专栏《问玛莎》、在330家电台开设广播节目,而且建立了自己的网站marthastewart.com。i可见,斯图尔特的传播策略就是意图将所有媒体形式纳入其宣传视野。当然,其时的媒体发展还在不断演进之中,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的全媒体也不可能将全部媒体囊括其中,但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概念却在无意中点破了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妙之处,并很快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成为我们分析媒体发展演进问题的重要概念。
全媒体概念内涵着融合各种媒介效能于一体的指向。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众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科技的进步使媒介融合加速进行并不断深化,使媒介融合成为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传播研究的又一热点。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的应用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必然导致新的融合媒介的产生和普及,技术发展为媒介形态的变化提供了必要的动力,而媒介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媒介内容的融合是指分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它依托数字技术形成了跨平台和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产品。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和新媒体的日益崛起,信息社会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之全指的是完备、全面,能够包含所有单一形式媒介载体的总和,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在内的各式各样的传播载体,同时全媒体也体现了各种形式和功能的媒体互相融合及互动的趋势。
全媒体整合了各种媒体形式,而新闻传播综合运用其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新闻的更新速度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新闻的即时、同步传播,新闻报道也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循规蹈矩,形式多样的新闻形式使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而不再是翻阅厚厚的报纸以获取新闻。全媒体打破了媒介的身份界限,用户可以自由跟帖与评论,由受者变身为传者。全媒体其实就像是一个媒介的大熔炉,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它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各类传播媒介融合在一起,运用尽可能多的媒体手段与媒体平台来构建全面的报道体系,同时全媒体还会针对各类受众的个性化和碎片化需求,选择最为合适的新闻传播渠道,以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
二、融合体验与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
切实地说,全媒体时代表现的不仅是一场新闻传播的变革,也是受众体验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我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体验,这类新体验都可以纳入到全媒体的范畴中去。”ii认真分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不难发现媒介技术的融合打破了信息的传统消费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使得新闻传播权由媒介机构向受众转移。我们知道,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形态,综合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全方位、立体的手段传播新闻。我们知道,受众的新闻接受心理活动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认识事物的起点,这些媒介互相融合的新闻传播形态带来了新的传播体验。不难想见,在传播接受方面,全媒体新闻传播形态可以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并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集中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传播手段的层出不穷,以及新旧媒体日益融合的趋势,全媒体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让不同的媒介依据各自特点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使受众接受的信息更加全面,同时克服单一媒介传播渠道的缺陷。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和分众化,使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而受众选择范围的扩大,使传播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报纸与广播都是线性的表现方式,因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线条性以及语言传播手段的单渠道特性,使受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新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记述,新闻报道所记述的个别的、零星的材料直接作用于受众的心理,并引起一定的生理反应和知识理解,这种新闻理解需要调动受众的感应器官与思想细胞,相对于全媒体来说比较繁难。其实,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人们的生理结构与心理结构中都天然存在着追求视觉、听觉快感的倾向。我们知道,最初的报纸新闻只是文字,时至《点石斋画报》等图文并茂报纸新闻的出现,才引发了读者的阅读狂潮,原因何在?是因为以图像解读时事新闻、渲染知识和奇闻,满足了读者的视听快感。1909年兰陵忧患生撰写的《京华百二竹枝词》,对画报的阅读体验做了这样的描述:“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最出群。纵是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倘若这些还只是图文的互动,那么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将人们从以往以文字解读为主的纸本世界带进了以画面为主的影像世界,影像技术以具体、生动、逼真和不断流动的形式,声画并茂地记录和展示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新闻画卷,具有通俗化、娱乐化和休闲化的内在素质,其具体、鲜明、生动、易懂的视觉形象和富有韵味的音响、音乐、色彩,使观众在更加轻松自然的状态中获得新闻信息,满足了人们的视听快感。而网络媒体的出现,则实现了传受互动的触感体验。谈到新闻互动,我们可以想到网民跟帖、论坛讨论、微博评论等互动方式,网络新闻报道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其效应是互动的,通过这种方式,使网民在阅读或观看新闻时,可以直接与新闻内容发生互动关系,利用互动元素,受众阅读新闻报道的过程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且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参与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报道对象的感性认识,在这里互动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仅仅是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而是使新闻报道成为反映民意、收集新闻的重要渠道,网民阅读新闻的时候,也能够生产新的新闻,新闻的价值由此得到提升。
可见,每一种新的新闻媒体的出现都带来了新的接受体验,进而也满足了人们新闻接受的各种心理期待。当然,无论广播新闻中的声音体验、电视新闻中的视觉体验,还是网络新闻中的互动体验,还都只是单一的体验,而全媒体所带来的是一种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的融合体验,全媒体新闻使新闻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心理上的理解和联想能力,受众在感知文字、声音、影像的丰富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充分的理解和联想能力,由此达成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三、整合创新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
承上所述,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与接受模式都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面对全媒体化,媒体如何提出自己的因应之策?有学者建议道:“首先,在一个全媒体的市场格局中寻找自身新的定位,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其次,在全媒体的思维下,去重新思考媒体的业务模式。第三,全媒体化不仅要为媒体自身的产品提供传播途径,也要为受众的参与提供空间。第四,全媒体化不仅是传媒机构内部的流程再造,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寻找外部合作伙伴的过程。”iii如今,很多传媒集团公司开始积极投身于全媒体变革,并以集团化的方式整合旗下的报纸、杂志、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网络等多元业务类型,致力于打造高效互惠的全媒体新闻报道链条,这样的多媒体资源整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统一的专业资源加工、全方位的业务系统支持和多渠道的资源增值应用。
当然,媒体运营的融合只是全媒体时代要求的一部分。其实,无论是单一的媒体时代还是全媒体时代,新闻的编辑永远是重中之重,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应该如何编辑、如何整合多媒体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创造出新的新闻编辑模式,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在网络新闻传播应用技术与移动新闻传播、多媒体新闻传播融合交汇的大趋势下,我们的新闻编辑应该探索更深刻的变革,报网互动、台网互动等新概念新理念不但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运营策略,而且影响着传统的新闻编辑策略,通过新闻编辑策略的融合再造以促进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实践,是不少传统媒体为了适应变化而推出的重要应对举措,也是一场与新媒体争夺市场的比赛。在全媒体发展中,电视新闻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运用声像媒介对新闻进行传播,达到让受众知晓、接受、理解的目的,但在此电视等传统媒体应该不排斥新媒体,力求做到有效融合、为我所用,倘若电视新闻播报中能够有机加入传受互动等环节,让观众的呼声在电视中受到重视、对观众的观点加以点评,将更能调动起对人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适应了电视新闻的网络化发展。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广播新闻应彰显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与新媒体融合,在迅速快捷上做足文章,打破长期以来广播新闻栏目固定、线性编排、定时播报的模式,更新理念、再造流程,创新节目的样态和报道模式,多信息推送、多平台传播,凸显广播新闻快速及时的优势,实现多媒体的互动,提升新闻的品质。相对于广播、电视等媒体,全媒体时代遭受最大冲击的是报纸,报纸的未来必须建立数字平台、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当然不能将报网融合止于把纸质版变成电子版,而应该在网络版中加入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补充单纯的文字、图像之不足,探索通过二维码的报纸扫描直接进入网络版查看超链接形式的其他媒体形式的新闻资源,实现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与受众资源上的深度开发与互动,重塑传统报纸的业务形态,实现报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我们看到,报纸、广播、电视都开始探索在网络媒体世界的发展,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全媒体并非简单地追求媒体类型的一应俱全,也并非简单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其内在的涵义还有各种媒介类型之间的深度嫁接、转化与融合。蔡雯曾经指出:“媒介内容的融合是指分属于不同媒介的形态的内容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了跨平台和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产品。”iv我们现在姑且不论如今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等媒体融合形态,就是现在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身的门户网站媒体,这些融合更大意义上还只能算是粗放式的融合。探索集约式的融合模式,需要我们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综合性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手段把图像、声音、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个连动的画面中,使图像语言能够同时作用于视觉、听觉,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多种体验模式的新闻编辑形式,让受众自我选择进入模式。我们知道,受众对于一则新闻报道的需求是不一致的,不同的受众自然具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因而在接受新闻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多异性的心理特征,如有人喜欢看图片新闻、有人关注文字信息、有人偏好音频或视频、有人乐于对新闻进行互动评论,如果媒体只提供一种接受体验,则容易出现众口难调的矛盾,而利用这种互动选择的元素使受众获得阅读、观看的自主权,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或者相互结合来看,就会从更深的层次上达成全媒体时代新闻传受的需求。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媒介融合,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融合运用了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带来了受众接受新闻时的听觉、视觉、触觉的融合体验。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与接受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给各种媒介的新闻编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调整新闻编辑策略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传受需求,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传播,融合体验,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i参见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i参见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ii石长顺、唐晓丹:《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ii石长顺、唐晓丹:《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
iii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iii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9
1 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我国网民数量在几年内翻了十几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23日在北京发布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信息, 通过收看电视了解新闻信息的受众则出现递减趋势。通常情况下, 人们通过手机在手机客户端里观看新闻, 在微博和微信里推出自己的公众号, 实时上传, 实现新闻第一时间分享, 既实现了信息的传播, 又省时省力。鉴于此类情况的出现, 电视新闻与各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台和地方台的新闻节目纷纷开辟网络客户端, 拓展传播新渠道, 同时还将电视节目做成手机App和平板App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随时传播。于此同时, 还将电视节目转化成声音在广播里播出, 电视节目和网络的融合基本实现了传统电视全媒体全方位地播出。
2 各媒介融合的方式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创新,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 电视新闻节目有着众多的方式来与各媒介融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为了能够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高效的全媒体覆盖传播, 选择了以下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信息载体。具体融合的表现如下。
2.1 通过广播传播
将电视新闻节目转化成声音在广播里播出, 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的《80后脱口秀》节目, 被许多当红的广播电台转化成音频节目播出, 成为金牌广播节目, 再比如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被各大广播电台以音频形式完整播出, 传播影响力巨大。广播电视节目, 不仅改变了电视单一的播出形式, 而且更加方便大众收听, 人们可以在闲暇时, 通过广播快速简洁有效的接收到播出的信息。
2.2 通过网络传播
将自己所在的新闻节目推出微信公众号, 通过朋友圈, 在微博、微信里播出, 使信息在手机里被快速传播。近年来我国的网民数量直线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较快的生活模式, 习惯用手机快速获取所需信息。那种耗费时间坐在电视跟前看新闻节目的人越来越少。因此, 为电视新闻节目打造公众号, 既符合了大众的胃口, 又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高效传播。
2.3 通过移动设备传播
将电视节目做成手机App和平板App, 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 随时传播。保证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通过网络传播一样, 都是借助网民的使用习惯最大化的传播新闻。
3 电视节目形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电视节目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电视节目的内容在本质与形式上主要呈现一一对应的表现方式, 其本身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重中之重, 向节目的制作者提供着能够适用于不尽相同的电视处理手段。总体而言, 电视节目的存在样式以及运动状态就是来充分表达电视形态的。然而从一般情况来看, 节目的形态, 其实就是指电视媒体组织用来传播活动的播出方式与基本形式。归纳起来就是, 主要都包含节目的名称、主题、形式、内容以及相对的时间长度。但是电视节目的形态在当今时代却被定义了一个新的含义, 那就是电视节目要设计的基本模式, 抑或是节目形态就是电视栏目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向制作者不断的提供着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技巧。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是新闻短消息节目, 而《焦点访谈》则是新闻专题类节目, 两个节目的形态不一样, 就必然导致了新闻在选题、采访和编辑播出的各环节各不相同,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 电视节目的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视节目形式的个性化拓展与延伸, 也就是由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神韵和气质等一般要素构成的电视节目的设计模板。而在当下社会, 我们就需要完全理解并熟练的掌握这种独特的设计模版, 才能更加有效的将电视新闻节目实现全媒体的传播。
4 电视新闻节目全媒体传播的意义
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不断相交, 各大媒体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媒介生态氛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内外的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媒介融合”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最终得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还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目的。目前随着信息的发展与扩大, 在媒介融合的不断影响下,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介、全方位、无死角的传播, 不仅能保证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同时也能够使电视新闻节目类型更加完善。目前, 互联网传播正在走向宽带、高速化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就更加飞速, 那么在此背景下, 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传播就是实现新闻快速有效传播的最佳方式, 也是当今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必经道路之一。
5 总结
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的探究, 得出了当下社会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传播方式, 其已经不仅仅是借助电视台播出这一单一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者, 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工具, 将电视新闻节目与各种媒介相融合, 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智能化、个性化以及便捷化。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覆盖播出, 传统媒体的稳固地位必将被打破, 融合全媒体发展将成为当下媒体行业必经的转型之路。
6 建议
通过对这次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的研究, 了解到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智能化、个性化以及便捷化的媒介传播。大大解决了电视新闻节目仅以电视台播出这一单一的模式。为了使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高效快速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那么就必须从战略和品牌发展的高度,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从内容和形式上整合资源, 加大创新力度, 不断强化群众的生活体验、审美需求以及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将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播出, 做到真真正正的实际化、有效化。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从互联网到手机, 从博客到微博、微信的传播, 使人们逐渐进入到各媒体全方位互补和融合的形态。传统单一的新闻播出模式已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新闻制作者为了取得独家效应和追求新闻节目的快速传播, 逐渐实现了与各大媒体的融合, 通过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信息载体, 实现了全媒体的覆盖播出, 使得电视节目实现多样化的传播。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梳通整理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概念, 并且提出了个人对当今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展的思考。与此同时, 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型表现形态。重点分析了在媒介融合基础上, 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文章的研究做出了简洁合理的总结, 同时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展望, 并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传播,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胡智锋, 刘俊, 王锟, 等.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 2013 (3) :151-168.
[2]荣滢.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 2014 (2) :208.
[3]周南.电视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现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4]季妍.媒介融合形势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4.
[5]王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编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10
较之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来说,多屏化新媒体具有以下传播特征。
1传播内容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多媒体传播形态,受众媒介使用和接触越来越多样化,媒介的受众关注度被稀释,呈碎片化态势。首先,是表达的碎片化,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等,或字数或界面的限制, 信息发布者往往用不完整信息来陈述事实。其次, 时间上被割裂,传统的黄金时段与整点时段已成为过去,新闻24小时随时更新,时间被隔成片段, 这也带来了新信息的层出不穷,旧信息还没完全弄清楚,就被新的新闻所取代。因此,传播就必须认真思考、准确判断所针对的目标受众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样态,并充分围绕受众体的生活轨迹,在有效的接触点上与受众形成契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为此,粗放型传播向碎片化传播转变,高成本的全覆盖传播模式向低成本的精准式传播模式转变是这个时代媒体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2传播策略精准化
多屏化时代,传播在进化,传播方式与途径从传统的家庭的、大众的传播环境扩展到现在的网络、 户外、楼字、公交,以至手机等多种媒体,各式各样的屏幕充盈着我们的视野。多屏化新媒体传播时代,不同媒体有着自己特定的传播受众,因此传播路径与策略上也是不同的,精确分类才能精准传播信息。另一方面,多屏也带来受众的多视点消费趋向需要具体考量传播空间与路径的特质,因此,使用多屏化的新媒体传播信息应该以目标受众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同时强调媒介终端的独特特性,找寻深具个性化、愉悦化的沟通方式,进行精准策略、 独特创意,化“碎片”为“聚合”,利用“长尾效应” 带来基于视点和渠道一致的传播能量。
3传播形态互动性
互动性特征是新媒体的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汇。手机等移动媒体终端的个体化带来人们自由表达: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个性化的寻求信息, 由此可以完成更为松散的联系和沟通,新媒体为个人自主性表达和沟通提供了替代性平台,在不需要依赖传统的大众媒体。所以,新媒体已将,传统的电视等大众传媒却日渐式微。
麦克卢汉说过:一种媒介形式必然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多屏传播方式也成为传统电视媒介的新的内容。 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阅读习惯的碎片化和娱乐化特征并不适合电视传播形态的直接输出,单纯追求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应对自媒体传播形态。其实, 媒体的“内容”元素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内涵,从纸媒的文字、图片,到广播的声音,再到电视的视频画面,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具有了更广泛的涵义, 不仅内容更加多元而且其渠道性明显增强[1]。新媒体的渠道特征更应该融合到电视节目的传播中去。
渠道一:创建新平台,拓展节目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平台依托于技术的创新发展。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媒体在新媒介融合方面的裹足不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技术的缺失造成的。传统电子传播技术和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新媒体平台建设和信息的制作与发布。因此,需要在技术上大力引进移动互联网资源传播的多屏化设计技术,诸如栅格化和响应式两种。能够根据终端屏幕的终端上的呈现更为整齐,排列组合更为便捷,而且根据屏幕的大小、宽窄提供最适合的排列方式,而不会因为屏幕变化带来页面的拥挤和拉伸变形。视觉体验更舒适。这两种结构设计上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实现不同终端风格的一致,同时也让相同的内容能够以合适的形式呈现在不同的终端上。最终,用户在不同的屏上,都能看到一样精彩的内容。
渠道二:适应手机媒体碎片化传播特征与使用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公众信息使用的终端,新媒体特征的手机传播显著特点就是时间的碎片化:信息接收与传播随时随地。时间的碎片化特征消解了电视媒体的时间概念。
多渠道并不等于将电视节目内容直接照搬到网络上去,这样做的后果不是渠道的扩展带来电视内容影响力的扩大和收视率的提升,而是弱化了电视节目以及电视传播平台的影响力。电视媒介新媒体化发展在目前呈现多、杂、乱的问题:渠道多却各自为政,弱化了电视节目资源。如何将电视节目资源利用最大化、探索新的赢利模式,这是电视媒体在相当长的革新中所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新媒体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黄金时段”, 所以,我们的电视节目应该开发出适应手机终端的碎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微博和微信以及网站上所发布的新闻,虽然内容没有改变,但是形式上需要做出调整,每条新闻独立完整,相关内容集纳排列, 以适合手机媒体随时随地收看的需求。
渠道三:完成和鼓励社交平台的无成本传播。 据微信发布的用户使用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的用户达到55.2%,竟然有1/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30次以上1。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功能,让观众在微媒体的平台上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关注的电视节目进行收视、讨论以及互动。相互关注效应会促使粉丝们会将节目传播至更大的社交范围,实现病毒式传播。我们的电视媒体对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特性以及资源的开发还是尝试的不够的,仅仅在节目播出行进中“提出” 一条两条的“微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辅助”功能定位也不利于微媒体传播平台的开发。另外,为媒体社交平台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鼓励和有计划的促成,这方面的革新电视媒体应该学习和模仿广播节目的做法,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使用好社交平台,促成电视节目内容的无成本传播才能带来渠道上的突破。
渠道四:新媒体社群的分化——长尾效应。做到内容为王,还需要注重市场细分,也就是开发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社群的发展模式是: 新媒体用户本身具备鲜明的个人品位和主观色彩, 个人账号成功的吸引彼此欣赏的人。所以,电视媒介融合的策略之一就是不放弃小众,诸如体育赛事和社会事件的互动与反馈,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所依托的新媒体渠道优势和特点,满足电视观众的观看和参与需要,提供超常的用户体验与内容。
参考文献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11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两岸关系 新路径
在学界,“全媒体”的概念更多是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概括来说可以理解为: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①以多种表现手段为基础,对不同媒介形态进行融合,为受众提供细化需求,获得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全部感官的及时、实时、快速、个性化的媒介体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研究对台军事传播有着积极意义。
一、全媒体是对台军事传播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对台军事宣传空间一段时间来不断被压缩,以网络化与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传播主体多元化与融合化为发展的传媒形态,使得传统的对台军事传播具有了强烈的新媒体需求。
(一)网络时代发展的必需
根据“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公布的《2010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指出,台湾的上网人口超过1600万,比去年调查时约增加40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7成。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在海峡两岸发展迅猛,网民的数量极其庞大,占据了主要的社会人群。借助网络实现对台军事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日常手段。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军事频道已超过500家。”②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对台军事传播的每个环节。
(二)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必要
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并举行了历史性会谈。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立了国共两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宣示了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200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ECFA签署后,两岸形成大交流局面,并推进了制度化协商,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当前基本形态和主流。特别是2012年1月14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再次当选,为两岸如何进一步从政治、军事层面搭建起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性框架,以及台湾军民如何关注敏感的两岸安全态势、宣传和平发展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有利时机,在此过程中继续威慑“台独”,这都使加强对台军事传播成为必然。
(三)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传播学认为工具和技术发展推动媒介的发展,这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正在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③全媒体本身就是媒体融合的集中体现,是一次媒介变革。在此前提下,对台军事传播得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才能摆脱传统的那种单一的功能。同时以数字化为牵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对台宣传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变单一向双向、从受众被动到传受互动转变,提高传播质量和效率,提升传播效果。
(四)优胜劣汰的媒体竞争现实
对台军事传播因其历史原因和两岸政治现状,在反“台独”较激烈的斗争中担当起重要角色,现在两岸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军事热点相对减少,人们对军事关注度下降。对台军事传播媒体主要有海峡之声军事节目,中央台中华之声对台军事节目,包括其他对台传播的新闻网站等,对台军事传播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是单打独斗?还是主动融合?我们当然选择后者。“全媒体时代,传媒受众市场正进行一次全新的洗牌。”④各家媒体在竞争中形成跨媒体发展,整合资源,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真正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得到生存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的对台军事传播应用方式
(一)巧用网络传播优势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⑤。新闻来源广泛、技术手段先进,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远超过传统媒介。
(二)抢占微博新阵地
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人人都是新闻人”,“人人都可以是编辑”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重大事件发生后,微博上都有大量的新鲜信息发布。在传播信息方面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一条消息发布后,可以同时被“粉丝”以几何速度转发,迅速向外传播,“共同参与”新闻事件。
(三)继续增强对台军事广播效能
“对台军事广播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我国专门开设军事节目的广播电台只有9家。”⑥对台军事广播的只有海峡之声军事节目与中央台对台军事节目(中华之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现在有四个军事类节目,即军事新闻节目《666军情直播室》、军事杂志类节目《军事周刊》、专家访谈类节目《军事观察》、谈话类节目《军营漫话》。经过多次改版后,已经形成了“关注中国军队、聚焦台海安全、弘扬中华武德、传递军事资讯、放眼全球军情”的传播理念。⑦近年来,在进行对台军事广播的同时,从台湾受众心理特点与接受习惯出发,注重塑造新时期中国军队新形象。如解放军官兵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无私英勇精神,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台湾民众眼中的大陆军人“缺乏人情味”的印象。“这也说明,对台军事广播虽然不能和新媒体比信息量,但也应保持一定数量的节目,提供更丰富的资讯,以满足岛内军民的收听需求。”⑧
(四)积极推进入岛跨媒体合作
全媒体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媒体融合,“在媒体融合时代,类似事件性、动态性的新闻往往通过多种载体传播,凸显出多元、立体、互补的新闻叙事,才能最广泛地满足受众需求。”⑨对台军事传播要达到“入岛入心”效果,实现入岛跨媒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2010年7月上旬举行的中巴反恐联合训练,笔者前往现场采访,通过多媒体平台,给网站、电视、广播、报纸,发去图片、文稿、音频、视频等。7月4日,台湾《旺报》以“中巴反恐联训,宁夏交流战技”为题,首次整版刊登署名海峡之声记者的专稿,后被台湾“中时电子报”、“中国时报”等媒体广泛转载。在此基础上,11月举办的第八届珠海航展期间,海峡之声又在《旺报》发表了两个整版介绍大陆先进武器的报道,开创了解放军军事题材在台湾主流平面媒体大幅度正面刊登的又一成功案例。
三、善用传播理念解决对台军事传播问题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与变迁,特别以和平发展为主轴的当前两岸关系,“宣传”逐渐向“传播”转变,是以军事资讯服务为主,涉及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台海安全、环球军情等方方面面,更回归到新闻传播的根本。此外,还要有“大传播”与“大军事”观念。“大传播”就是要统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丰富信息、先进技术等,形成战略层次的立体式的传播,这与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很挈合。“大军事”观念,就是要把军事传播对象从专业化人群走向大众,内容从纯军事走向兼顾加大军事边缘话题,如除了关注军事议题外,还要关注两岸的安全局势、周边地区形势以及抗震救灾、人道主义、维安任务等议题,以资讯吸引台湾民众,形成良好稳定的传播受众人群。
对台湾军事传播具有“宣传人民军队,塑造解放军形象”的特殊功能,面对台湾听众这样特殊的受众群体,实施军事节目品牌战略,形成媒体优势非常必要。在广播方面,目前,海峡之声对台军事传播节目拥有的《军事观察》(前身为《军事论坛》)与《军营漫话》两个节目开办于2000年,现在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了,在台湾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听众群。两个节目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得大奖,《军事观察》的访谈节目在2007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在网络方面,海峡军事网(http://mil.vos.com.cn)从开办当天起,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在依然是对台网络军事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品牌,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话语权、提高公信力,在时代形成对台军事传播整体优势。
全媒体时代开创对台军事传播新途径,必须要有新思维。既要依托军事宣传的大环境与政策,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推动传播走向世界,我们的视线也要穿越海峡,切实走向岛内。深入研究全媒体时代的新特点,探究台湾普通民众的不同需求,依托先进的传播技术,更新传统传播理念,采取新的策略,真正做到传播的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做差异化的传播,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既能实现开辟全媒体时代入岛军事传播新路径,又能在不同的媒介上,针对不同的受众开展传播,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对台军事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①刘长乐,《作全媒体时代的弄潮儿》(Riding the Wave of the Omnimedia Era),2010年7月28日“香港高峰论坛”演讲
②⑥⑧卢文兴,《新传播时代对台军事广播的创新发展》,《军事记者》,2010(12)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3-155
④刘宜民,《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军事记者》,2010(11)
⑤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⑦杨胜云:《对台传播引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18
⑨刘轶、余琦,《军事报道对全媒体记者的要求——中巴反恐联训报道带来的思考》,《军事记者》,2010(9)
(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编辑部)
责编:姚少宝
全媒体新闻传播 篇12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主体,公民新闻
2008年是全媒体在中国发展的元年,什么是全媒体?这个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杜威的主要观点成为了公民新闻的理论渊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媒介规制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凭借其“亲民”本色、自由性、开放性特征,影响并渗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改变着公共社会生活。公民新闻应运而生,新闻的传播主体也随之发生了革新,由专业机构逐渐转向个人。
1 公民新闻概述
1.1 公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么何谓公民新闻?关于公民新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实践机构也有不同的解读。如公民新闻网站的先驱、在韩国本土和世界各国发展了4万多名公民记者的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 My News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记者”,它强调普通公众对于新闻信息报道的参与。研究新媒体的美国专栏作家马克·格拉泽(Mark Glaser)就认为,“公民新闻就是让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来发布新闻信息”。总之,简单说来,公民新闻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
1.2 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区别
要准确理解公民新闻的概念,就要把它和公共新闻区别开来。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们在事件报道和传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媒介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公众参与媒体讨论的机会增多,但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处在事件报道和传播的主导位置,他们主动就其关注或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及其他方式进行公开报道或传播,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主动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报道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报道主要集中于公共事务领域,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可就任何新闻事件进行公开的报道和传播。它既可以关注公共领城的问题或事件,也可以表达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琐事或感受,即所谓的“草根新闻”。
1.3 公民新闻的传播特点与表现形式
概括来说,公民新闻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如下3个特点。第一,新闻主体的草根性。“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是对公民新闻报道主体的最佳诠释。第二,新闻视角的自下而上。相对于以往新闻报道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审视社会行为,这种视角的好处是,新闻内容更加关乎普通民众的利益,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普通群众的社会心理出发。第三,新闻载体的技术性。公民新闻的兴起,是以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的使用为前提的,普通民众借助现代个人传播技术,以文字、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了大量重要的新闻讯息,被各大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反复呈现。
2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新闻传播主体从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
第一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原因。普通民众不需要经过任何技术培训和专业训练,就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拍摄下来、书写下来,同时不需要经过任何组织媒介,就可以将自己拍摄、撰写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第二是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意识的觉醒使传统的受众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传播姿态参与到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中,从单向的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并且由普通民众采写的新闻,因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广泛性,又有贴近生活的亲和力。而由突发事件亲历者发布的新闻,则具有超强实效性。这也是公民新闻被称作“参与式新闻”的原因。
3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具体表现
3.1 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新闻机构在新闻的采写、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起着主导作用。这也造成了信息流通具有单向性。作为受众的公民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如今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以往的信息发布者因浏览网络信息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地震发生时,媒体职业记者并不总能出现在事发现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媒体鼓励公众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提交所有原创和未经删减的新闻信息,忠实记录历史。所以在汶川地震中,不仅有媒体记者采写的灾情报道,各大网站也开始刊载网民抒发悲情、纪念亡灵的帖子,每天数十万个,寻找朋友、战友、亲人的信息,也都小心地被收集起来。各大论坛还开辟了报料专区,搜索震区盲区。此外,公民的参与还打破了以往陈旧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冲破了新闻披露的“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任务模式。
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受众媒介接近权的增加。何谓媒介接近权?1967年由美国学者J.A.巴隆首次提出的这一权利明确指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拥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普通公众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实质是将表达权归还于公众,使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言论出版自由指的是任何人都有运用出版机构自由出版、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形成“意见的公开市场”,而不仅仅是某一组织机构从事新闻出版的自由。
3.2 公民新闻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媒体组织,这些议程多数是比较重大的事件或导向。而在全媒体时代下发展的公民新闻,则是网络技术催生下形成的“人人都是记者”“未经过滤的”新闻,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受众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3.3 公民新闻使意见的性质多元化
观点和意见性质的多元化也是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一个重要表征。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普通公民被称作“新舆论主体”,相对于受过正规新闻训练的传统主流媒体专业新闻人员来说,他们扮演的是一个业余的新闻记者的角色。由于基数大,而且都没有接受过标准的专业化训练,所以每个公民新闻的报道者自身的个性和特征都得以充分体现,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公民新闻还改变了“舆论一律”的格局。有了身处事发第一现场的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将会变得更加理性、客观与真实。
4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
公民新闻作为一种新事物,在看到这种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公民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乏致使新闻的发布主体难以获得信任。由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隐私披露、色情文化、虚假信息的泛滥,公民新闻所提倡的全民参与公正报道新闻的理念受到威胁。部分公民不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更缺乏专业主义的新闻精神,大多从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出发,缺乏责任意识,特别是在目前非实名制的网络体制下,恶意炒作、攻击的行为就更难以避免。虽然提供这些新闻的公民也可能经过媒体筛选,但这种新闻模式是不成熟的,公民新闻强调的自由与公信力必须要靠法律和技术上的规范。
其次,公民新闻虽然开始于技术的廉价与简便,但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常规的报道载体,仅靠个人资助、没有稳定的资金是不行的。设备、交通、充足的时间也是制约公民新闻发展的因素。
最后,从影响力来看,虽然公民新闻在迅速地发展,但是公民新闻目前仍难以与传统媒体相抗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公民信息挖掘的层次较浅,比较常见的是公民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等一些有公民参与但不起主导作用的形式。就网络媒体而言,由于新闻采访权受到限制,大多数公民新闻只出现在网络新闻评论领域;以新闻博客、原创性公民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或者维基新闻还难见踪影。就拿博客来说,中国的博客数量在2008年已接近1亿,但是《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博客写作的内容是感性生活方面的,多为网民的心灵交流和信息共享,新闻博客很少。虽然将偶然遇到的新闻事件写在自己的博客里也有,但很多人的此举多是出于无意识的,并不具有新闻责任感。也就是说,博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新闻事件报道和传播的功能。
总之,在全媒体发展进程中,随着真正属于大众的、自产自销的共享媒体的出现,公民新闻提倡的这种全民参与新闻报道的精神具有着积极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借由技术保障下无限发展的可能,公民新闻为我们憧憬的自由表达提供了一种接近性,甚至是现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媒体时代,实现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是实现普通公民媒介接近权、获得新闻自由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公民新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因为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公民新闻的发展仍然比较薄弱,难以同传统媒介的影响力相抗衡。要实现新闻传播主体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彻底转变,至少需要3个必要条件,即公民社会的形成、全民素养的提高、新闻体制的保障。而中国的公民新闻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公民新闻的本土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杨静.“公民新闻”初探[J].传媒观察,2009(2):30-31.
[2]范建斌.开启全媒体传播时代[J].国际公关,2009(1):71-72.
[3]周丽,谭云明.“公民新闻”时代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J].青年记者,2010(11):45-46.
[4]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