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2024-09-24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共12篇)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1

一、“女性主义”缘起

女性主义, 又可译为“女子主义”、“女权主义”, 是对英文“feminism”的意译。这个词最早成形于19世纪末的法国 (法文为feminisme) , 由法国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中的关键人物、创办第一家主张妇女参政的报纸《女公民》的欧克蕾首先提出, 意指女性为获得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思潮, 其源头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斐尔特开办了一所无论贫民还是贵族、男性或是女性都可以入学的学校。这种办学方式的传播为其后妇女教育的普及开辟了先河, 并且使得15世纪之后, 接受过教育的妇女人数逐渐增多, 其声音也逐渐能够传达给世人。启蒙运动时期, 法国妇女首先掀起了争取妇女人权、反抗社会压迫的大旗。1789年10月, 以梅力葛为首的一些女性向国民议会提出建议, 要求男女应该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这是历史上妇女解放运动的起点。

女性主义运动自发轫以来经历了两次高峰。第一次是在18至19世纪初期, 目标是争取和男性相同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工作的机会和权利。女性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取得了巨大成就, 越来越多国家的女性获得了参政权利, 女性教育广泛展开, 女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中期。这次运动认为当时女性虽然拥有了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和工作的权利, 但是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因此必须继续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 反省传统文化所定义的“女性气质”对女性的束缚, 认为所谓“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不是自然本质的特征, 而是后天文化教养的结果。此外, 运动还要求各种公众领域都应该打破门禁, 向女性敞开;男女应进一步缩小两性差别。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涉及到各主要发达国家。其间, 女性组织大量涌现, 女性研究风起云涌, 性、生育机制、性别规范等问题都得到充分讨论。这一时期, 女性主义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反对男性霸权的浓重政治氛围, 并凭借此次高潮, 走进了西方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 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和研究领域逐渐开始形成规模。此后, “女性学”研究开始与众多的社会科学相结合, 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二、与新闻传播学的对接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 女性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入到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同时, 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跨学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1977年, 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杂志最早提及“性别与传播”这一话题。在该刊当年的年度索引中开始有了“少数群体”这一分类, 女性与黑人、亚裔等都归入该类别。1978年, 美国传播学女学者塔奇曼与他人主编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 这是“性别与传播”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 标志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在我国大陆, 大多数学者认为, 本土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自2O世纪8O年代出现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电影研究领域, 但未引起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尽管那时女性主义和传播学都已传入中国, 但二者的“联姻”却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推动下的结果。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新闻学》收集到的国内有关女性的传播研究文章共19篇, 等于1986至1994年之和;同年, 《新闻与传播研究》推出一期“女性与媒体”专辑;1996年, 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 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大众传媒。1997年,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一项重要课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主要研究项目包括电视广告、杂志、报纸、电影等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同年, 《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上发表了由全国妇联刘伯红、新闻研究所卜卫共同完成的《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这是关于中国媒介与妇女研究的第一篇力作, 同时也开始将这一研究课题带入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视域范围。2001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媒介与性别》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汇集了学者卜卫1995年至2001年间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种融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既承袭了前者所特有的批判色彩, 也保留了后者的基本理论框架。由此, 多数学者遵循传播者——信息——受众的传播模式, 将研究的关注点大致分成了三个方面:女性媒介从业人员 (即女性传者) 、媒介内容以及女性媒介接受 (即女性受众) 。

传者研究:女新闻工作者在媒介中的地位。这类研究主要以新闻工作者中的女性比例以及获

得决策权的女性比例作为指标来衡量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在整个世界, 新闻传媒普遍性地由男性统治。同时, 女人身份和记者职业理念之间存在的冲突, 使许多女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陷入困境。如果要坚持女性特点, 那么不能享受和男同事相同的特遇, 努力工作也得不到认可;如果坚持记者的职业理念和行规, 那么女记者又会失掉自身独特的立场和观点, 变成

男同事的附属物, 从而必然失去女性在整个新闻界的地位。

媒介内容研究:对媒介内容进行女性主义研究就是要揭露媒介文本中被编码的性别涵义, 即媒介文本怎样表现女性、表现了什么样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中, 大部分是媒介中的性别模式研究或对女性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 虽然当前主流媒体基本上能够表现出女性多样化的性格、观念和生活模式, 反映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贡献, 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依然存在被刻板印象所“贬抑”的情况, 有时甚至相当严重。

女性媒介接受研究: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受众研究是批判受众研究。它不同于传统的对受众习惯、趣味进行的应用研究, 而是着重分析收看、收听和阅读的“普通型实践和快乐”, (转引自《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媒介研究》李敏) 其理论兴趣集中于受众对文本的阐释活动。因此, 受众对媒介文本的多义解读及接收分析是研究中心。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尚显零碎, 是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此类议题成果多出自文化研究学者之手, 他们也常常采用文化研究的框架、概念及相关理论, 承认并以受众触媒行为中的选择性为研究前提。女性主义受众理论的阐释性研究“为建立关于受众活动的解释学进行了探索。尤其是在意义的符号学阐发与关于家庭权力关系的研究交织在一一起时, 这些论争对媒介理论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问题是, 由于过多关注受众的微观世界观而忽略了社会结构的制约, 研究未能审视更宽阔的社会语境。

在新闻传播中展现两性平等的概念, 是女性主义者追求两性平等运动中重要的一环;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所要做的, 是要在传播之林中为女性开辟出一片语言的空间, 揭示女性与传媒的深层关系, 改善传媒对女性的报道, 促进女性的发展, 争取大众传媒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之中真正的两性平等。

摘要:女性主义来源于妇女解放运动, 并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中超越自身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在人类思想文化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在当代理论的各种声音当中, 女性主义无疑是极为响亮和突出的。女性主义以其明确的问题意识、尖锐的批判锋芒和坚韧的实践精神, 不仅一步步改变着女性自身的命运, 同时也在人类文化知识的勘误和理论空间的拓展方面, 表现出独特的革新力量和鲜明的个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新闻传播,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作为一种学术视角的女性主义http://www1.china.com.cn/xxsb/txt/2005-07/06/content_5908330.htm

[3]廖声武《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女性主义研究十年》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月

[4]陈阳《传播学研究的一个“边缘”课题--女性与传播》

[5]周少四《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扫描》新闻知识2007年2月

[6]蔡琪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4年第3期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2

普明教育给大家整理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详解,供大家参考。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对应着蓬勃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方兴未艾的传媒产业。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面对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三大社会需求:

第一,构建我国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及传媒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新闻媒体是现代传播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因此,加速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掌握对内对外新闻传播规律、适应互联网等新媒介环境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第二,振兴文化产业、加速传媒产业发展

新闻传播业具有突出的产业特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文化产业已经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标志着中国的传媒产业将进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主体多元的快速发展时期。培养大量适应传媒产业升级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既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第三,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新闻传播从业者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传媒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的加快,我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但从业者的整体素质离社会发展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解决部分从业者的知识老化问题、为了解决从一线业务转为管理者的再培养问题、也为了解决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的从业者专业训练问题,发展高层次的在职专业教育迫在眉睫。

二、培养目标

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基本要点;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具备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意识。

2、具备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较新的传播科技手段;具备调动小组协同工作的能力;能够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三、招生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1或2),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共四门

2、考试形式:

政治理论采用与学术型专业相同的全国统考政治理论试题,满分为100分。

外国语采用全国统考英语(1或2),满分为100分。

综合能力考试,由各招生单位根据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性考试大纲自行命制,全国统一时间考试,满分为150分。

专业知识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满分为150分。

四、培养方式

该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鼓励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其培养方式采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具体培养方式特色为:

1、以课程教学为主,但教学过程中宜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

2、加强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新闻与传播实践单位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与研究生教学及培养。

3、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及学位授予

(一)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

全日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含实习),非全日制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课程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和专业方向设置,结构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如下:

1、公共必修课(15学分)

政治理论课 2学分

外语 3学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学分

新闻学理论 2学分(根据专业方向,与传播学理论二选一)

传播学理论 2学分(根据专业方向,与新闻学理论二选一)

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 2学分

新闻传播法治与职业道德研究 2学分

新媒体研究 2学分

2、专业课(15学分)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确定专业方向,自行安排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

3、专业实习(4学分)

全日制学生在新闻传播实务部门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

4、学位论文(4学分)

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主要结合新闻与传播业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各承担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可以设立学位论文导师小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指导小组的成员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教师为主,也可吸收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具有相应指导能力的专家参加,共同承担研究生指导任务。指导小组应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确定具体的导师负责其论文指导工作。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与新闻传播实践紧密结合,可以是理论研究、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二)学位授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评审和学位授予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学位论文必须由不少于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或学者;2名(含2名)以上专家评审通过方能提交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有一名新闻传播实务部门或管理部门的专家。3名(含3名)以上答辩委员同意方能通过答辩和建议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原则上答辩委员会主席应具有正高职称。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六、在校管理与待遇

学校将统一安排住宿,并根据学校的奖助政策,为部分学生提供奖助学金。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

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四、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新闻与传播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3

本期所涉及专业在就业方面的共性是就业面广,多数就业领域相互有交集。它们对口的领域主要有五块:

第一,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等。主要就业岗位有记者、主持人、编辑、摄像、策划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重视文笔水平,报纸尤其是都市报工作记者比较辛苦,因为信息要求时效性强,需要每天不定时段地采集更新,工作时间比较不固定。电视媒体待遇较好,但竞争激烈,如今门槛基本上提高到研究生以上,或是有足够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

比起电视台、报社的高门槛,众多门户网站是吸纳大量编辑、记者的好去处。各类门户网站虽然没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但有一些非正式性的采访,也需要派出记者亲自采访。多数编辑干的工作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他们要学会整合信息、制作专题,重新梳理文字内容等。例如起标题就是一项技术活,网站对标题的长度有一定标准,一般短标题不超过7个字,长标题不超过14个字(也根据网页页面设计安排),多了折行少了留白都影响美观。所以要做好网络编辑也是需要磨砺的。相比大型媒体的高收入,网络编辑、记者的收入就缩水了一大截,但是作为新人就业积累阶段的锻炼还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导演、编剧、灯光、主持、服装等岗位多招艺术类专业人才,对口专业为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照明设计、灯光舞美设计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需要提前考虑艺术类专业的报考。

第二,广告媒体。广告的覆盖领域之广超乎大家的想象,它的渠道不仅有电视、报纸、广播,还延伸到网站、手机短信、公车和户外屏幕等,几乎你能接触到的所有物品,都能成为广告的载体,只看广告人如何应用,所以广告的发挥空间非常大。

广告媒体对广告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设计类的专业。广告重在创意,所以目前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都对负责创意构思工作的广告文案工作者求贤若渴。广告创意可以说是一项近乎“残酷”的脑力压榨劳动。广告界有句名言:“没有好创意?那就去死吧!”有些偏激,却也是竞争激烈的广告行业的生动写照。

如果你并非是妙笔生花或是创意天马行空的人才也没关系,广告营销是出售广告的重要方式——通过推广广告媒体的影响力来刺激广告客户,以增加他们的投放欲望和投放力度。懂得营销的广告人更明白客户的需求,也更容易做出客户满意的广告,他的价值在广告媒体中也举足轻重。

第三,出版行业。包括到出版社去做图书编辑,到杂志社做刊物编辑和做专栏或版面编辑等。出版专业属于新兴学科,专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在业内却有很严格的细分工,所以要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让自己的知识更专业和有针对性。

第四,影视制作。这方面工作待遇良莠不齐,有不少影视拍摄和后期加工的公司,专门接电视台的外包栏目,电视台负责出制作费,制作公司看菜吃饭,从中赚取差价。这些工作技术性强,需要多动手锻炼,熟悉各种摄录、剪辑和后期软件,手上的功夫越出色,待遇就越好。还有一些是专业的摄影、婚庆等工作,专为新人拍摄婚庆典礼等外景项目,比较辛苦。

第五,政府机构、企业、民间组织。每个政府机关都需要担任文职宣传工作的写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肚子里学识丰富,能说会写,也多为这些单位所青睐。所以想要安定的、不太奔波劳累而又体面的工作的同学,就需要在大学阶段锻炼好自己的笔杆子啦。

实用主义的走廊理论与新闻传播学 篇4

实用主义的产生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发源于美国“形而上学”俱乐部, 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 三四十年代衰落, 70年代又再次兴起, 现在是美国思想流派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流派, 实用主义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典西方哲学中贝克莱、休谟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对实用主义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主要有查理·皮尔斯、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理查德·罗蒂、希拉里·普特南、尼埃尔·奎因、唐纳德·戴维森等。在中国, 胡适师从杜威学习实用主义, 他将实用主义的方法运用到倡导、促进文学改良运动和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中, 对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起到了很大作用。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走廊理论

实用主义的定义。实用主义是个人的哲学、经验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利益追求的哲学、利益高于一切、宇宙不存在其他原动力。实用主义还人的行动以正义, 还个人经验、行动、利益追求以正义。反对理性主义指向高空, 它指向大地, 是生活的哲学。

走廊理论。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论, 也只是一种态度, 它只关注结论、后果, 主张理论只是一条工具。“实用主义在我们的各种理论中就像旅馆里的一条走廊。许多房间的门都和它通着。在一间房里, 你会看见一个人在写一本无神论著作;在隔壁的一间房里, 另外一个人在跪着祈求信仰与力量;第三间房里, 一个化学家在考察物体的特征;在第四间房里, 有人在思索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在第五间房里, 有人在证明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 但是那条走廊是属于他们大家的, 如果他们要找进出个人房间的可行的通道的话, 那就非经过那条走廊不可。” (1)

实用主义的根本是:具体性和事实性。它认为所有的理论讨论、不切实际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走廊理论的折衷性和实用性。实用主义是一种折衷哲学, 它把哲学划分成两大类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 理性主义的高贵、简单化的理论原则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而理性主义在精神上可以给人以一种引导和鼓励, 所以一个人既可以是理性主义的, 也可以是经验主义的, 而这种结合就是实用主义的。

走廊理论与新闻传播学

从走廊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 走廊理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兼容性、实用性、功能强大性。

走廊理论的兼容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兼容性, 即走廊理论认为, 实用主义是一条走廊, 这条走廊可以承载不同的理论。实用主义是理论的调和者, 是中间人, “实用主义就是把各种理论说活了” (2) 。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哲学, 没有什么教条能阻碍它, 它也没有什么教条式的严格标准, 是温和的哲学, 它容纳任何假设、哲学。这种兼容的精神就像是大众媒介一样, 大众媒介就是一个承载复杂多变讯息和舆论的载体。

大众传播, 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传播必需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 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 它所具备的要素也是以上五种。

在大众传播中, “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媒介组织, 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大量发行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音响制作公司” (4) 。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 其担负的功能有“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 (5) 。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上, 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地突破旧的传播手段, 新闻媒体很快地采用了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 使新闻传播的传播者组织不断地发展壮大。比如说, 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产生, 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了兼容并收的特性, 把新旧媒体不断地进行融合、创新, 使得报社、电视台、广播台与网络传媒有了结合。许多记者、主持人、编辑开通的博客、微博, 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载体来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在传播内容上, 内容的不断丰富、受众定位的细分化等方式几乎使媒体覆盖了人类的全部生活。如新闻内容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保、娱乐、生活等方面, 新闻媒体提出的“受众至上”理念使新闻媒体的服务触角正在向着各个角落延伸。

作为新闻传播要素之一的受众, 有传媒接近权,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6) , “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7) 。因此, 受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各种言论、想法, 新闻媒体在满足受众各种想法方面也体现出很强的兼容性。

走廊理论的实用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实用性, 即只要有利于所达到的目标的方法, 就可以采用。“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 (8) 只要是对个人实用的理论, 有利于达到目的的理论, 都可以拿来用。

“实用主义的方法, 也是一种态度, 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不是什么前提、原则、范畴、假定;而只看结论, 在结论上着眼, 看的是后果、成效, 也就是事实。这就是实用主义的方法, 全部的方法!” (9)

因此,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走廊理论对待事实的方法, 不用被既有的原则、范畴、概念所束缚。

这种实用性方法尤其体现在传播者处理日常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对于记者的采访来讲, 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得到事实的真相, 记者需要新闻源, 新闻源往往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 因此记者需要尽量地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要善于同人打交道, 交朋友, 使他们乐于跟你谈心交朋友, 说真话。要使同你接近谈话的人感到你是平易近人的, 是诚实可靠、能够信赖的人。” (10) 在媒介技术应用上, 新闻媒体要利用“受众本位”思想, 把受众的喜好放在首位, 同时与科技的发展接轨, 比如, 由于DV和相机的普及以及“读图时代”的到来, 许多报纸媒体增多了图片的刊载报道, 许多电视媒体则更注重与受众的沟通, 如有的电视节目环节设置了播放受众DV录像, 以更加接近受众生活。

由于媒体也是一个组织, 而且现在中国的许多媒体都开始向商业化的轨道运营, 因此, 新闻媒体的管理就是一个企业或者是组织的管理, 在管理手段上, 新闻媒体也要学习不断变化的组织管理方法。比如可以运用组织管理学中的管理理论来管理媒介组织。如重视统一指挥、尊重权威、纪律分明、奖惩明确的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 的古典管理理论, 重视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人性需求的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管理理论, 强调系统、员工民主参与、多维度多层次传播的系统学派组织管理理论。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结构的新闻媒体组织, 应该采取不同学派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媒体。

走廊理论的功能强大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走廊理论的第三个特征功能强大性, 指实用主义的具有指导不断变化的现实的巨大作用。因为走廊理论把所有的理论都用活了, 詹姆斯主张利用所有的理论来为现实生活服务, 而现实生活是不断发展的, 各种具体事实也是不断发展的, 各种理论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中, 因此, 走廊理论主张“变”, “只要实在指的是可经验的实在, 那么实在和人们所得到的关于实在的真理, 永远是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变化也许是趋向于某种确定的目标———但总是在变化” (11) 。所以人类可以利用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来不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所以实用主义被称为“真理的理论” (12) 。

正如新闻传播所面对的对象一样, 每天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但是构成新闻媒体的各种因素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来达到所设的目标。新闻媒体现在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为人类构建虚拟世界的各种电子产品、IT技术。新闻传播的媒介正在把世界组建成一个网, 所有的人都生存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 李普曼所预言的“拟态环境”正在逼近每一个人的生活。

不断追求新闻真实性的新闻媒体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时, 走廊理论的功能强大性原则指出:只有不断地行动起来、不断地关注生活的变化、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事物、不断地进行探索, 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发现事实的真相。

詹姆斯实用主义的走廊理论是一个实用的哲学, 强调结果、目的。但是它并不是一种没有限制的哲学, 否则它就会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詹姆斯看来, 宗教和理性主义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秩序。詹姆斯认为:“悲剧只是临时性的、局部的, 终极的遇难与理解不是绝对的最后的事, 还有希望。” (13) 詹姆斯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 而且他始终强调人类各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永恒的主题:真、善、美。而对应新闻传播学来说, 媒体要为公众引导积极的舆论氛围, 在报道中要注重人本主义等原则。

因此, 在新闻传播的活动中, 除了要遵守社会的特定制度外, 同时必须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准则。道德的约束虽然是无形的, 但是它的力量是强大的, 遵守新闻职业者的道德准则是新闻传播从业者利用走廊理论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新闻与传播专业简历 篇5

申请职位:

基本信息:

性 别:**

籍 贯:**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党员

电子邮件:**

手机号码:**

固定电话:**

通信地址:**

教育信息: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学校:暨南大学

专 业:新闻与传播

主修课程:大众传播学、艺术概论、文艺美学、广告学概论、电脑广告设计、网络广告、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事业、传媒经营管理

其他信息:

技能:英语等级:CET4 英语分数:468

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软件

自我评价:写作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反应灵敏、细心勤奋、有责任心。善于沟通,能悉心听取意见。

浅谈新闻专业主义 篇6

新闻专业主义在美国的缘起是由于嫌介,为了强化获得第四权力的合理性,在意识形态上,就要求有一套关于专业地位与规范的理念,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公众与商业性因素都与媒介发生了联系。新闻专业主义基本上是在媒介与政府、公众、工商界共同构成的关系架构中发展的这几种力童的消长、博弃,使得不同时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出不同的特质只要这种关系架构长期存在,新闻专业主义将长期成为可能。

进入十六世纪 ,报刊开始转向思想传播和介入政治斗争,这成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直接的现实墓础” ,即资产阶级报刊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许多思想家都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提出作出了直接贡献。孟德斯鸡从三权分立原则出发阐述了言论 自由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极端重要性。孟德斯鸡三权分立学说的核心是权力制衡思想 ,他明确地阐述了制衡的原理 。他认为,“制约”和 “均衡”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 ,要防止遭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孟德斯鸡认为“除了以权力约束权力外”,还必须看到舆论可以作为一种权力形式而对权力机构实行约束。杰斐逊进一步發展与完善了这一理论 ,他重视报纸 ,重视新闻自由。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提出“民意是我国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 ,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持这种权利 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 ,我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回答 我宁愿要后者”。他将报纸自由看作人民其他一切自由和安全的最大保障, “哪里报刊是自由的,并且每个人都能阅读它们 ,一切都是安全的”。由于杰斐逊的努力,“第四权力论”在美国大行其道。在 “第四权力论”中,媒介是作为分立的三权之外的另一种权力出现的。它为什么能获得这种权力,自由主义思想家有一套逻辑推演。

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是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大众报刊的兴起而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闻思潮,它以自由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理念,是新闻自由的媒介实践。对它的理论描述很多,有学者归纳了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念和技巧,其主要价值就在于维护媒体的社会公器职能以及报道的中立性、事实的真实性等。

1、 报纸的地位和角色:独立的监督政府的“国民舆论代表”“实质上是把记者置于人类社会交往的中心地带,赋予其时代守望者的角色。”

2、 报纸的立场:“社会第三者”的中立立场

3、 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强调新闻的真实与客观,反对“有闻必录”

4、 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品性第一,智能独特

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媒介的独立地位受到来自政府、商业利益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威胁。煤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 ,然而现在媒介的这种独立性并不那么真实。西方新闻媒介与政府、利益团体的关系远比表面上密切得多,政府、利益团体需要媒介提供接近公众的渠道,而新闻媒介需要他们提供稳定的、合法的政治经济环境。

西方新闻业的专业主义是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业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信念作为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完整的规定性即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 公众的知晓权 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 这一性质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和作用在于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客观公正负责任地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负起对党、对人民、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由于新闻专业主义不是真空中的绝对存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也会有一些悖论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的产物,都会受制于国家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其次,新闻媒体会受到资本集团和商业主义的影响在西方新闻业大多是私有的,商业巨头 金融寡头 媒体大亨等国家的权力利益集团操纵了新闻媒体;再次,新闻媒体会受到新闻从业者失律的影响。失律的重要表现就是自律的缺失,一方面,商业主义影响使得部分媒体的部分从业人员把一味追求利润看得高于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被冠以无冕之王的新闻从业者权力自我膨胀,谁来监督媒介与媒介工作者。在传媒界仍然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问题在国内,由于以传者为主的新闻生产格局正向受市场左右的受者为主的生产格局转型,使得商业主义日渐抬头,媒体内容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十分明显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篇首的一句话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集中反映了当下媒体媚俗现状,而媚俗现象的背后,正是媒介专业主义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刘国强,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的追寻与失落[J]. 新闻知识,2009(03).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7

关于新闻职业主义的认定有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理解, 但是主要核心包括两点:“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 二是职业的伦理道德。” (3) 报道者不畏外力, 不求私欲的独立自持的道德操守, 能够自由真实地选取和报道新闻, 据以公正勿妄的理性精神评论人物事件, 做到“不虚美, 不隐恶”。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观

树立新闻本位观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新文化运动中新闻学的特点, 那么邵飘萍所讲的‘以新闻为本位’, 是最为恰当的, 因为中国的新闻学回归到了学科建设自身。” (4) 邵飘萍在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说的第一句话即是:“报纸的第一任务, 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又最有兴味、最有关系之各种消息, 故构成报纸之重要原料厥惟新闻”。 (5) 徐宝璜列“新闻纸之职务”六项, 第一项便是:“以真正之新闻, 供给社会, 乃新闻纸之重要职务”。 (6) 王拱璧为《应用新闻学》作序亦云:“报纸的第一要务, 乃是明确地把新闻记事报告于读者”。戈公振讲得更明确:“报纸之元素, 新闻而已。” (7) 对于新闻事实的获取, 邵飘萍说:“盖一切材料, 大抵皆从访问而来, 则谓外交记者即以访问为任务, 亦非过言。” (8) 民国初年记者多跑上层政府和议会机关, 鲜有到社会下层采访者, 邵氏则恰好相反, 他尤其重视社会新闻的采访。他还罗列了采访社会新闻的范围, 诸如法庭、车站、孤儿院、娼妓、贫民窟等, 并提倡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徐宝璜对记者采访的重视, 则在《新闻学》一书中用了一章十七节来探讨新闻采访艺术。对新闻报道的重视, 无论在这一时期的新闻业界或新闻学者那里, 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或论述。

将报纸当作一项独立的职业

职业不同于营业, 在徐宝璜等人的思想中, 支持报纸职业组织的两大支柱:一是政治环境, 即言论是否自由;二是经济能否独立, 经济独立是报业独立的物质基础。“即就报界自身而言, 亦知经济独立之重要, 而积极改良营业方法;知注意社会心理, 而积极改良编辑方法。” (9) 报纸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代表国民提出建议和要求, 新闻记者应卓然自立, 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 “于政治上不作任何方之牺牲品。” (10) “记者于可能的范围, 避免加入任何名义之团体, 以始终立乎筑于真理与事实之上之第三者高垒。” (11)

诚然, 既为职业, 就应有诸多与之相辅相成的职业规范、职业精神。《新闻学》一书所列“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 实际上就是一种职业新闻工作者的信条, 徐列举了16条记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即使在今天看来, 也不失为有见地之论。“总之, 访员应如军中之兵卒, 责任所在, 无论何事, 皆尽力以为之。或如招揽保险之人, 职务所在, 绝不惮烦, 虽对人低头屈膝, 而不以为耻, 只须精神上保其独立不屈之慨尔。” (12) “新闻纸既为社会之公共机关, 故其记者亦为社会之公人, 责任匪轻, 处之宜慎, 遇事当求其真, 发言应本乎正, 本独立之精神, 做神圣之事业, 信仰取得, 权威自立, 尊严立见。” (13)

确立报业的专业追求———公共服务

新闻纸的首要任务是以报道及时之新闻满足受众需求, 为社会服务。“人类之社会的共同生活胥以国家的或民族的形式为其范围, 当现世此种范围尚未打破以前, 国家或民族的有机体内共同生活之分子, 是之谓国民。从另一方面观之, 国家与民族皆为社会之一种, 故营此种社会的共同生活者即国民也。新闻纸即为社会公共机关, 同时也为国民舆论之代表。” (14)

报刊之所以是“社会公共机关”, 因为报刊是一种“事业”, “盖事业与营业其趣味完全不同, 新闻事业与银行公司店铺等唯以营利为目的者有别, 与判断新闻纸的价值之有无大小, 即以是否合乎社会公共机关之特质为第一必要条件, 故新闻纸上之一切论载, 不问为社长之主张, 或主笔记者与夫外间不知姓氏之投稿, 一经披露, 即对社会负有一种责任, 皆当于可能的范围求其无色透明、公平、正直, 而不偏重于一人一派感情及利害关系。” (15) 报纸并非为一党一人之私有, 而是服务于公共利益, 并独立地提供新闻和发表言论。新闻记者应站在中立的立场, 客观地报道事实, 反映观点, 在公众中树立“公正者”的形象, 赢得公众信任。对新闻业的认识, 邵飘萍更多的是对这一独立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追求, 他把定位为“社会公器”的独立报纸加以实践, 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自由职业报刊探求的道路, 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确立报人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新闻成为一项职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同时又是职业主义得以进行的保障。“职业化就是新闻像其他职业一样遵循‘公共服务’的伦理道德体系。” (16)

首先, 要求报人坚持客观真实性原则。徐宝璜认为:“新闻须为事实, 此理极明……捏造消息, 以了责任, 或为迎合社会之恶劣心理, 常捏登猥亵之新闻如某某之风流案, 某姨太太或小姐之秘史者, 或因受股东或津贴之指挥, 登载一种谣言以混乱一时之是非者, 是为有意以伪乱真, 其欺骗读者之罪, 实不可恕。” (17) “访员不仅采集新闻时, 须审传闻之确否也, 即便在编辑时, 亦须谨慎据实直书。行文之间, 既不可故意颠倒事实, 亦不可随意穿凿附会, 导致其与事实不符。”“总之, 新闻与小说有别, 须为实施, 苟非事实, 即非新闻。” (18) 邵飘萍也同样十分注重报道的客观真实, 他希望把报纸办成所谓“无色、透明、公平、正直, 而不偏重于一人一派之感情及利害关系”。 (19)

其次, 应注重报人的“品性”素养。新闻人有否独立的品质, 直接关系到新闻纸品质的高下。徐宝璜认为民初以来, 新闻界之所以声名不佳, 主要是从业人员的品质低下所致。他认为新闻纸应是:“社会之公共机关……责任匪轻, 处之宜慎, 遇事当求其真, 发言应本乎正, 本独立之精神, 做神圣之事业, 信仰取得, 权威自立, 尊严立见。” (20) 因此, 他特别强调记者的业务素养, 对职业报人的资格列了六项要求:敏捷, 勤勉, 正确, 知人性、辨真伪, 有强健的记忆力, 有至广至深的知识。

邵飘萍对记者品性的界说, 既有伦理的内容, 也有气质察赋的成分, 是一个含义驳杂的概念。“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泰山崩于前, 麋鹿兴于做而志不乱。” (21) 他把记者“品性的完全独立”, 作为记者素质的第一标尺来衡量。他倡导记者应保持精神与专业上的自由, 保持思想与人格上的独立, 反对报纸接受津贴。“津贴本位之新闻纸, 我国今日尚占多数, 新闻之性质殆与广告相混同, 即不以真理事实, 亦并无宗旨主张, 朝秦暮楚, 唯以津贴为向背。此则传单印刷物耳, 并不能认为新闻纸, 与世界新闻事业不啻背道而驰。” (22)

在稍后的戈公振和任白涛那里, 对新闻记者的品性素养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但他们对记者“客观独立”品质的强调却是如出一辙。戈认为报纸要想代表公共意志的神圣职责, 就必须要有独立的立场:“报纸者, 表现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 而成立于论者也。” (23) 任白涛认为记者身为社会公人, 所负责任重大;其举止言行, 均受万众注目。记者不能辱没自己的尊严, 不能改变独立的政治立场。“故当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之精神” (24) 以求新闻之真实性、公共性和独立性;以“笔可焚而事实不可改, 身可杀而良心不可夺!” (25) 之志来捍卫言论自由。

五四时期的传播生态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主要萌现于“五四”时期, 思想上的启蒙必然与社会的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民国初年的黄远生、邵飘萍开始, 到“五四”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涌现的一大批新闻学研究者以及诸多杰出名记者, 无不是与这一启蒙有着深厚的关系。

启蒙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非偶然, 这与20世纪初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辛亥革命后, 民国确立, 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结束, 清政府的言论出版禁律废弛于无形, 国民政府取消了压制新闻自由的《暂行报律》,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迎来了短暂的新闻繁荣局面。但是, 这种鼓舞人心的局面随着袁世凯摘下拥护共和面具而结束, 新专制者开始了对新闻界残酷的血腥镇压, 昙花一现式的新闻繁荣局面很快逝去。而后不久, 袁便在举国上下的一片声讨中凄惨死去, 北洋军阀开始轮番主政。“上一代革命者的热忱衰退了。除了一些仍围绕在孙中山的身旁, 做些力不从心的、效果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外, 很大一批消沉下来。” (26) 民国时期的政府内争激烈, 政客们为一己之利相互攻讦, 各路军阀拥兵一方, 为争地盘, 动辄刀兵相向。在外交上, 屈从于列强的淫威, 甚至是干一些丧权辱国的勾当。乱象丛生的中国, 注定需要一场全新的洗礼。然而, 政治的腐败与时局的混乱, 客观上倒造就了一个暂时宽松的传播环境。这种政治生态系统的紊乱, 为各种言论学说的诞生和自由传播提供了可能。因为就思想言论传播而言, 没有束缚的传播环境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状态, 任何思想言论都有可能诞生乃至迅速传播开去;而且, 在这种状态下, 传播系统本身也是自由和随心所欲的, 社会在一种松散的没有管束的环境下, 很容易形成观点的自由交锋, 如新文化运动时期诸多思想观念的自由传播与争论。

文化思想方面, 当那些曾经高举启蒙救亡思想旗帜的知识分子, 接二连三地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党派纷争, 就是坠入颓唐保守的旧价值体系。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按照他们所理解的全新现代意义和文明标准, 开始了重建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卓越努力。除留居本土的知识分子仍在艰难地寻找民族出路之外, 留学归来的, 一个数量颇巨的崭新的知识分子群体, 带来了新鲜的庞杂的西方思想。近代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黑暗, 为避免言论出错, 往往避谈政治, 但内藏深沉的忧患意识却又往往使自己无法释怀, 于是便在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之间构建了一个领域, 而这个领域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又得自于充分利用媒介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这个领域是一个自由而开放的空间, 通过这个空间, 各种启蒙思想和观点都可以得到讨论。启蒙的要旨在于取得人的自由与解放。欧洲康德时代的启蒙意指人类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 用真理取代迷信。而20世纪初中国的启蒙则是要拆解封建性的传统文化, 用科学去除愚昧, 用民主去涤荡奴性。知识分子以其适合的方式掀动了思想启蒙大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力就来自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家国忧患意识, 首先是以陈独秀的《新青年》为旗手发起的对旧传统旧道德的宣战, 继而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其中, 启蒙与论战在全国各地迅速成燎原之势。“科学”与“民主”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精神。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结果就是在民众中树立了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传播了新思想、新理论,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与文化界的新旧论争, 各种思想激烈交锋相比, 经济方面, 趁着进行世界大战的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之机, 中国的工商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民族工业, 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 城市中形成大量的工商阶层, 城市人数开始增长, 大批工商阶层的形成为新闻传播准备了充分的读者队伍。读者队伍的扩大对新闻传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许多报纸的发行量较前有一定的提升, 广告业务也获得了相应的增长。在传播生态理论中, 经济是传播系统发展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与否对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是, 传播同样也对经济的繁荣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五四时期各种思想的广泛传播, 为人们打开了思路, 增长了见识, 尤其是工商阶层, 为他们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商业信息,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优化了传播环境。

此外, 教育在民国初年获得了长足发展, 全国各地涌现了大量中小学校, 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 引进了开放的学风, 提出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等被聘请到北大任教, 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不仅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同时也是中国专业主义新闻思想的诞生土壤。与此同时, 新闻学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许多大学设立新闻系 (科) , 各地的新闻社团纷纷创立, 如1918年成立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1922年任白涛创建的中国新闻学社;此后还有如1924年戈公振创立的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等。在踊跃创办新闻学术团体的同时, 一大批新闻学术刊物在思想启蒙的时代大潮中, 成为探索、宣传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阵地。新闻学教育的发展, 为现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专业人才, 为建立良好的新闻专业意识, 严格媒介自律, 优化传播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出色的新闻记者, 譬如范长江、王芸生、徐铸成、萧乾等。事实上, 当时的许多青年, 包括一些后来成为中共高级领导人的青年, 如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 都曾或多或少地在课堂上受到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影响。

注释

1 尹鸿:《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 《电视研究》, 1996 (5) 。

2 丁海宴、李卫华:《传播的生态营造》, 《现代传播》, 2000 (4) 。

3 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2) 。

4 陈力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单印本, 1989年5月。

5 (8)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北京京报馆, 1923年版, 第l页、第419页。

6 (10) (12) (13) (17) (18) (20) 徐宝璜:《新闻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第4页、第127页、第46页、第125页、第10页、第10~1l页、第125页。

7 (9) (23)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0页、第238页、第184页。

8 (11) (14) (15) (19) (22) 邵飘萍:《新闻学总论》, 京报馆出版, 1924年版, 第11页、第7页、第7~8页、第32页。

9 (16) 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 《当代传播》, 2003 (4) , 第55页。

10 (21)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新闻文存》, 中国新闻出版社, 1987年版, 第355页。

11 (24) (25) 任白涛:《应用新闻学》, 中国新闻学社, 1922年版, 第178页、第156页。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篇8

一、女性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 又被译为“女子主义”“女权主义”, 是对英文“feminism”的意译。西方的女性主义开始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经历过两次高潮。早在18世纪, 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1792年, 英国记者和翻译家玛丽·沃尔夫斯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女权辩护》, 这本著作更加促使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妇女追求两性平等, 争取政治权利, 呼吁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反对贵族特权, 强调男女在智力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并使得这种思想很快传遍西方世界, 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持续到20世纪初形成高潮, 即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 女性主义运动再度形成第二次高潮。第二次女性主义高潮源于美国, 并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到北美和欧洲其他国家。这次女性主义运动除了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 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压迫以外, 还开始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于是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 出现了各色各样的女性主义流派, 如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历史学、女性主义社会学等等。

二、新闻传播领域的女性主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已经日趋成熟, 逐步进入到了与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时代。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性别与传播”话题进入研究者视野最早是在1977年, 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在该刊当年年度索引中开始有了“少数群体”这一分类, 女性与黑人、亚裔等都归入该类别。1978年, 美国传播学女学者塔奇曼与他人主编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 标志着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我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引起业界的重视。对于中国而言, 女性主义是“欧美风雨”下的舶来品。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女性主义被介绍到我国之后, 一直作为一种边缘的、非主流的思想而存在,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 妇女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妇女作为一种弱势群体得到一定的保护,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思想并未深入人心。受中国长期传统封建思想和如今商业化潮流的影响, 在大众传播领域, 妇女形象成为男性欲望化了的对象, 带有明显的性歧视色彩。在妇女形象外观嬗变的背后, 居于主流地位的男权话语起着明显的支配作用。

三、中国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现状

女性, 无论是在社会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做出了非常的贡献, 女性是半边天, 是不可缺失的。但在经济高速发展, 商业潮流涌动, 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 大众传播领域中的女性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在大众传播领域, 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能够关注到女性的身影。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中, 在各种类型的商品广告中, 在数不胜数的电视剧、女性杂志中, 女性明星、女性受害者、女性害人者充斥在电视的荧屏、报纸的版面、杂志周刊的重要位置。

在各种广告和商业信息中, 女性往往都被描绘成消费者, 形象多为家庭主妇, 即使出现在工作场所也多为秘书或服务人员, 几乎全是配角;在日益泛滥的娱乐新闻中, 女明星的长相身体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被频繁评论, 而这些女明星们似乎也越来越喜欢暴露自己的身体, 喜欢穿低胸的礼服, 喜欢被人争议罩杯是多大, 是否隆过胸, 她们不仅不反对男性的窥视, 而且主动地展示。有人指出, 女性的身体还是被动地成为男性欲望的课题, 变化的不过是把“被动”地“显现女性隐秘”, 转化为“主动地”“暴露女性情欲”;在各种类型的车展中, 也少不了女性的身影, 年轻漂亮、裸露青春、出尽风头的车模, 却犹如物品一般被人欣赏;而存在于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则多是以女受害者和女害人的形象出现的, 往往还会加上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以吸引受众, 如《15岁少女情人节会网友遭轮奸》、《南充少女发帖揭发禽兽父亲强暴自己》等等。综上所述, 媒介中的女性几乎是处在被观赏的位置上的,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存在歧视、偏见, 是被诋毁的。

(二) 媒介中的女性话语权

根据调查显示, 媒体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男性, 处于媒介机构中上管理层的也是男性居多。在中国, 广电行业、报业以及通讯社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7∶3, 而传媒的领导层中女性的比例更加微乎其微。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媒体工作岗位, 但这些女性大多从事的是主持、后期制作等工作, 于是男性对媒介工业的控制是毋容置疑的。

福柯曾说“话语即是权力, 权力通过话语而在文化机制中起作用”。正是由于男性对媒介的长期控制, 使得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中男性视点流行, 使得女性长期处于“失语”的困境。在大众传播的领域中, 无处不存在温柔、漂亮、艳丽的女性, 而这些都是根据男性的视点呈现出来的, 女性则逐渐沦为男权的附属品、观赏品。

(三) 媒介中的女性定位

新中国刚成立时, 就将“男女平等”写进了宪法, 倡导女性解放, 肯定女性地位, 保护女性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 时至今日, 在大众传媒领域, 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形象的诋毁、女性话语权的缺失都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更为严重的是,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大众传播领域, 女性逐渐被“物化”。正如中国学者卜卫的研究表明, 女性美被传统地界定为男性眼光中的性感尤物, 女性被切割成“零件”, 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而作为审美的主体, 男性对女性容貌、身材的期待实质上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控制。

约翰·伯格在《看的方法》一书中针对广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观点:“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因此, “被看”是女人的命运, “看”的动作归于男人。显然, 大众传媒中被异化的女性形象是为迎合男性口味和欣赏习惯及心理需求而设计的, 而女性被客体化了。中国大众媒介所作的种种, 无疑是对“女性客体化”的推波助澜。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的负责人孙秋萍也曾指出, 目前媒介对妇女的报道存在着边缘化、报摊化和泡沫化的现象。

总而言之, 只有摆脱了男性的影响, 争取女性在媒介中的话语权, 才能够使女性正确地认识自我, 充分地表达自我;只有使媒体具有女性意识, 塑造正面积极的女性形象, 才能够使女性建构自身的主体地位, 改变以往被看的“他者”地位。要改变两性世界的不平等关系, 关键是要建立和谐两性的媒介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现代女性在传媒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 如何争取自己的话语地位和平等地位, 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 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 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 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9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中国威胁论,阴谋论与依附论

文化帝国主义与媒体帝国主义

在传播学领域, 可能没有哪个理论能像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那样被冠以如此多的称号。翻阅一下国际传播学领域的相关学术文献, 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曾经被称为“文化同质论”、“电子殖民主义论”、“媒体帝国主义论”、“结构性帝国主义论”等。尽管称谓不尽相同, 但却涵盖了文化帝国主义论的要旨。

但Tomlinson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与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的研究把电视、电影、报纸和广告等传播媒体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 (1) 于是有学者把文化帝国主义等同于媒体帝国主义。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与媒体帝国主义是不是同一概念?文化帝国主义的创始人Schiller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被广泛地批评缺乏精确性。英国学者Boyd-Barrett把媒体帝国主义定义为“一个国家对其媒体的拥有, 控制并且向其他国家传递其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单向式的行为” (2) 。这个定义又被广泛地解读为内涵过于狭窄, 忽略了对文化这一变量的考虑。而非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当前的国际传播不存在文化控制的问题, 他们更愿意从媒体帝国主义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3) 在研究方法上, 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倾向于运用量化的方法来考察媒体的效果。

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界更倾向于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研究国际传播领域信息流动的不平等性, 更多的学者否认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存在。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欧洲更具有影响。笔者认为, 虽然媒体可以从文化中被萃取出来进行单独的分析, 但媒体本身并不存在于一个真空环境里, 媒体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媒体产品的内容制作等无一不被打上文化的烙印。尽管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在美国传播学界遭到批判, 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个理论有其合理性。本文拟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论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内在的合理性。

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与争论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理论, 它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当时关注这个理论的学者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国家。他们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非常适合解释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文化入侵。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还为正在联合国激辩的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争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当时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建立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阵营都认为公民对信息的使用与经济增长成正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文件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传播秩序的强烈愿望。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Herbert Schiller。Schiller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控制》一书中给文化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内涵非常模糊的定义。Schiller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社会被卷入现代世界体系, 并且这个社会的上层被这个现代世界体系所吸引、或者被压迫并且有时被贿赂来改变自己的社会体系以便使自己的社会体系符合世界上占主流的世界体系观念的需要” (4) 。Schiller的定义由于内涵模糊并且广泛而被学者赋予许多不同的解读, 并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相比之下, Beltran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界定更加简单与明晰。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或者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的一个可以证实的过程。 (5) Beltran给文化帝国主义所下的定义对推崇用量化手段研究文化帝国主义论的学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文化帝国主义的三个范式

美国巨型的媒体公司如美国广播公司等本身已是美国重要国防产品生产与制造的承包商。Schiller相信, 正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政策才促使美国衍生了这些垄断性的传媒财团, 并且把触角伸向世界。这些传媒财团的海外扩张导致了全球广播体系的商业化。Schiller在1976年的著作中更加强调, 美国所有的传播方式, 从电视节目到媒体科技以至于教育类方案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体现。Schiller后来又把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扩充, 认为美国出口到全世界的主题公园、购物商场、快餐文化等都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Schiller认为, 美国的传媒集团以及媒体政策正在阴谋实行对世界的文化控制, 并使欠发达国家依附于美国垄断财团。因此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是“阴谋论”, 从目的上看是使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发达国家。

Schiller的“阴谋论”受到自由市场学派的挑战。信奉自由市场机制的学者们认为, 世界上文化产品的流动不平等更多的是市场规律的结果, 而非Schiller所宣称的“阴谋论”。自由市场派强调, 媒体产品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 赢得受众的青睐, 其内容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受众的需求, 而美国的媒体产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一论断的潜在逻辑是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的媒体产品的内容属于中性, 并且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就其效果而言, 自由市场学派认为, 行销全球的美国媒体产品与全球的受众各得其所, 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结局。如Read所言:“通过市场机制, 美国的传媒集团与世界消费美国媒体产品的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双方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益处。” (6)

而特别强调受众能动性的学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根本不存在。这一学派的思想逻辑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 认为受众是一个能动性很强的群体。在欣赏媒体产品内容的同时, 受众也在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媒体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解读, 这源于受众内部巨大的差异性。能动受众论学者热衷于利用量化统计的方法来考察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否存在。而众多的量化研究也证明, 美国的影视产品对海外受众的价值观影响极小,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不存在的。

如前所述, 媒体产品的生产并不存在于一个文化真空里, 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内容最终一定会反映一个社会、阶级或者阶层的价值观念。Mc Quail认为:“尽管通过媒介所表现的文化貌似没有价值观的倾向, 但西方的媒体产品均体现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包括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商业主义。” (7) 而能动的受众论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如果过分地强调受众的能动性, 则会使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引入一个极端, 即媒体不会对受众产生任何效果。能动的受众论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存在缺陷。因为媒体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动的受众学派仅仅从一次调查获取的数据来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显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Schiller认为:“我们几乎不能从无所不在的媒体环境中抽取一个电视节目、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来考察这个 (或者这些) 媒体产品对受众的影响。” (8)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帝国主义

“新闻就是一种文化。” (9)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国家文化控制的强烈抨击也与新闻的流动相关。但把新闻作为一种文化并纳入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却少之又少。Meyer是一位从新闻的流动视角来考察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学者。Meyer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若干非洲国家与拉美国家的日报对国际时事的报道。Meyer发现这些非洲与拉美国家依然大量依赖西方的通讯机构提供的新闻信息作为各自媒体主要的信息来源。重要的是, Meyer发现这些非洲与拉美国家因为严重依赖西方通讯社提供的新闻信息而开始采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来对国内事件进行报道。但是Meyer的研究也有问题。Meyer做了一个比较研究发现, 这些国家采用的不结盟国家通讯社提供的新闻则是更多地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因此, Meyer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复制但并非完全采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 而且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通讯社的媒体依赖并未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出现。 (10)

Meyer的研究有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 Meyer的研究并未涉及西方传媒大国的传播政策层面, 而恰恰是这些建立在政策基础上的新闻流动政策可以最好地体现文化帝国主义“阴谋论”的实质;其二, Meyer所得出的结论过于简单, 因为他未考察第三世界国家过分依赖西方的新闻信息源而造成的“依附性”的后果, 而这也恰恰是量化分析所难以进行实证的问题。本文在以下部分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个补充性的探讨。

信息自由流动政策——“阴谋论”的体现。国际传播领域的新闻贸易不可避免地与信息自由流动理论牵扯到一起。信息自由流动主义的鼻祖是现代自由民主理论的创始人米尔顿与密尔。自由民主理论认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在舆论市场中充分竞争才可以实现。因此, 不受任何人为阻碍的信息流动以及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实现对真理的追求不可或缺的前提, 而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自由民主理论是米尔顿与密尔针对当时英国国内的现实而提出的一种理论, 但它的追随者执著地认为这个理论可以推广到国际传播领域。他们认为, 国际间的信息自由流动可以促使许多国家建立民主并且有效地消弭国家间的争端。而战后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这个理论的追随者认为任何旨在妨碍信息自由流动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战后着力推广这一理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美国推行这一理念的现实原因并非仅限于推广民主与消除国际争端, 而是为自己的媒体巨头获取超额的利润。时任国务次卿Benton宣称:“美国国务院将尽其所能, 用政治与外交途径打破其他国家阻止美国的新闻通讯社、杂志、电影以及其他传播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促进信息自由是我们外交政策有机的一部分。” (11)

然而英美等传媒大国的媒体与各自政府之间的关系远非各自彼此独立的关系。在一战期间, 英国的路透社就与英国当局签署了某种形式的协议, 路透社承诺在战时提供有利于盟军的新闻。美联社与美国政府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Jean-Luc Renaud的研究发现, 美国政府与立法机构一直在以各种方式支持美国的媒体产业出口, 这些支持包括各种各样的立法与政府给予的商业与外交政策支持。 (12) 而美国的广电媒体也一直与势力庞大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事实说明, 美国政府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对媒体是不会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政策的。Schiller坚称的“阴谋论”的确有很大的道理。

新闻制造的依附——“中国威胁论”。新闻对社会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或者集团拥有的权力与资源的多寡。Altschull把“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信息与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属于一个国家或者集团的无形资源。Altschull同时认为尽管媒体产品的生产是公开的, 但它的控制者却隐藏在幕后。无论权力是以何种方式存在, 政府、政党或者财团都想掩盖这种控制性的关系。 (13)

“中国威胁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典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认定的“阴谋论”。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威胁论”是权力与媒体互动的产物。“中国威胁论”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国会中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组织松散的成员虽多隐藏在幕后, 但却极力鼓动政府与军方对华采取严厉的政策。而在公开场合, 一些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人物极力附和这一论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群势力的发声成功地设定了美国主流媒体的议事日程,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舆论。这是因为美国的主流媒体主要依赖这些为美国精英集团服务的公关人员提供新闻信息来源。有研究发现, 尽管像《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这样久负盛名的媒体各自维持着强大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性的新闻报道, 但它们依然依靠精英集团的公关人员提供50%左右的新闻。 (14) 这一现实充分证明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阴谋论”的存在。

“中国威胁论”的确产生了文化帝国主义论所宣称的依附性的效果。“中国威胁论”严重地挑战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抹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而良好的国家形象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产。国家形象有两个貌似对立的特点:其一, 国家形象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一旦形成, 则很难改变;其二, 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也极易遭受破坏。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中国政府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进行国际公关。另外, 中国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外交资源与经济资源来游说对中国心存不安的国家以使这些国家理解中国的行为。

结语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10

1. 新闻传播的概述

新闻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事实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前提。同时新闻也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真实性的反映,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传播在基本形式上就是通过发布信息、相互传递、公开告示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意图。比如消息的传播、超市的促销、政府的公告栏等等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新闻传播开始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新闻传播的对象大众化。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新闻传播是对我们国内外发生事件的一个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一直秉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没有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让人们了解到新闻最真实的一面。其次,新闻传播具有时效性。传递最新事实、了解最新动态、播报最新事件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新闻报道的是最新的事实,报道和发生之间的时间差距越小越好。第三,新闻传播具有公开性。由于我们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新闻传播是公开的,是针对每一个公民的,通过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我们能够更好地行使我们的权利和履行好我们的义务。

新闻传播的工具有多种多样,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新闻传播的工具主要有报纸、手机、互联网、电视等等。这些工具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所以新闻传播能够很好地监督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从而规范我们自身的行为,打造阳光工程。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在狭义上讲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普遍传开,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被大家所接受,并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联系、发展、矛盾和实践的观点,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过程来看,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传进中国的过程中,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毛泽东领导的抗战时期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以及后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紧密联系群众,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3. 新闻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新闻传播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的语言使得马克思主义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其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新闻传播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馈,做到真正服务广大人民。第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发挥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可以先在群众中进行一次关于原著的集体学习,再者通过新闻传播的方式让群众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渠道。首先是新闻传播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其次是新闻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随着新闻传播的普及,其更好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三是新闻传播有利于强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二、新闻传播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传播一方面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机遇。例如,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与新闻传播的工具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原因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新闻传播的各种手段,比如手机、互联网等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工具,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原因之二是新闻传播者运用更通俗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表达出来,使其能够每一个人所接受,所理解。

新闻传播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和普及率。传统的教育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空间限制指的是我们必须在一定的空间,比如教室里和学校里来接受知识。在这里来实现知识的传输和由较低的阶段向较高的阶段的上升。时间的限制指的是,必需积累到一定的年纪,我们才可以接受知识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地跨入。比如我们现在有着入学年龄的规定,有着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新闻传播的教育方式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过去由于科技的限制,使得人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受到多种限制,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与日俱增。

新闻传播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冲击。新型的传播工具的出现,使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由于严峻的国内外形式,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随着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这种传播工具开拓人的思想,大肆地宣传资本主义思想,宣传资本主义文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资本主义思想,同时西方宗教也利用网络来干扰马克思主义国家的信仰问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其次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了话语权之争。新媒体的主要特点就是主张充分表达大众的想法和意愿。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我们去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网络背景下,民众能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信息更新快,即使一些有影响的信息也会很快被人们淡忘,同样马克思主义也不可避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第三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今时代,由于新闻传播在政治和经济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所以新闻传播者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一大批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者,他们不仅要有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关注现实、关爱大众的品质。

三、新闻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首先,运用新闻传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闻传播的内容要符合大众需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于大众。最终也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因此新闻传播的形式要喜闻乐见,这样才能更容易接受。新闻传播通过报纸、电视等形式来进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来影响人们的。我们要根据大众的需要来调整新闻传播的方式,从而使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我们要把新闻传播的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结合起来。精英文化就是传递“正能量”的文化,它的存在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形象。

其次,推进新闻传播体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进行。新闻传播的体制指的是新闻事业的构成体系、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新闻传播媒体要采用创新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闻传播者队伍的建设。只有新闻传播者具备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素质,有着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新闻传播者要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了解生活中的最新动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群众。

第四,我们要健全新闻传播法律法规以来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制化。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环境,引导群众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参考文献

[1]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践行者 篇11

【关键词】邵飘萍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本位 新闻教育

邵飘萍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记者及新闻教育家,同时是我国新闻业务的奠基人。他曾说“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甚至到生命最后时刻,奉军进驻北京,他不随冯玉祥撤离,仍想通过关系在北京办报。纵观其短暂的40年人生,有近14年间在从事新闻工作,从1912年开始给申报投稿,直至被奉系以“宣传赤化”罪名秘密暗杀止。他在北京创办了新闻编译社和京报,以及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从事新闻教育,并撰著了《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观其著作,尽管他没提过“新闻专业主义”这个字眼,但他一直都在追寻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并坚定不移地践行着。

新闻专业主义是随着政党报纸的解体和美国大众报刊兴起产生的。对于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学界尚未有明确的界定。究其新闻专业主义本身看,应包括新闻、专业、主义三个子概念。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涉及传者、内容、受者三要素;专业强调的是独立,与业余相对;而主义提倡利他,有一种信仰在里头,服务于公众利益。这样看新闻专业主义应该是:中立的把关人、客观真实的报道、为公众服务。西方的新闻思想对早期办报人的影响甚大。邵飘萍也不例外,在第二次东渡日本特别是在《朝日新闻》任聘期间,他和张季鸾认真考察了日本的新闻事业,仔细研究了西方的新闻学思想和报业的规模和结构,对新闻专业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具体表现为:

一、重视新闻材料,以新闻为本位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一章中说到:“构成报纸之最要原料阙唯新闻”①。特别强调新闻绝非“有闻必录”,邵飘萍认为“所谓 ‘有闻必录’之无责任心的表示,乃最易流于不道德之专制的恶习”。而新闻材料来源全赖外交记者之活动,故邵飘萍极其重视提高访员的地位,他在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讲学时,教授的就是新闻材料采集法,力求培养新闻人才。

邵飘萍在从业中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为了改变北京报业附庸政党腐败幼稚的情形,试验其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他于1918年10月创办《京报》,其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消息中不加评论,也不使用带有政治色彩的字眼。如姚福申在《关于邵飘萍之死》为了论证邵飘萍没有宣传马列主义,曾翻阅邵被害前三个月间的《京报》,他举例道“斯大林在联共第十四此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京报》在1926年1月13日摘要刊出,删除了所以宣传共产主义的文字,题为《苏联经济现状及其将来政策》,仅仅留下了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统计数字。这一天同一版的稍下地位上,刊载着《美国去年钢产额之激增》一文,也是着眼与数据不加褒贬。”②

对于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他说应基于“以新闻为本位之原则”,为此他特别举了《申报》改进为例子“四十年前之《申报》,其中其中只有文章、诗词、小说等类,新闻不过一二最不相干之趣事,盖重文辞而末纽斯之时代也。然嗣后逐渐改进以至于今日,其所谓改进之过程,特在纽斯增加之渐增而已。换言之,新闻进步与否之标准,惟视纽斯增加与否以为断。”因此可以得出,“世界无论何国之新闻,即幼稚如我国发达如欧美,实皆同一渐以纽斯为本位之原则”。

二、报刊是社会的耳目

在《新闻学总论》中,邵飘萍在论及新闻事业之性质时说,新闻纸应为社会公共机关,以社会公益为标准;为国民舆论代表,乃社会及国民的思想流露。这样,新闻记者应是社会之公人,居于第三者之高垒。对此,他把报刊的这种公共性比作社会的耳目,而记者是报纸的耳目,“报纸者,社会之耳目也。访员者,又报纸之耳目者。……人类各种新事实之表现,皆难逃耳目之鉴查,其取作材料,载诸报纸,发为批评则犹之耳目以所闻见者转达于脑际。无无耳目,则脑府顿失其功能。③

在实际工作中,邵飘萍更多的将报纸这种公共性与言论独立联系在一起。他说“夫新闻社为社会公共机关,在社会上有独立之地位,且此种独立之地位,与国家任何机关,皆属平等……不承认言论机关独立平等之地位,为新闻界所当抗议。”言论独立意味着有充分的言论自由,他说,“倘政治不良,言论不自由,处处受恶势力钳制与压迫,不是封闭报馆,便是逮捕记者,轻则下狱,重则枪毙,人人都感到‘邦无道危行言逊’的恐怖,谁还敢大放厥词呢?”言论自由体现在报纸应该发表社会各方之思想言论,以便读者扩充其思想和眼界,言论也不必和报纸自己的观点完全一致。而报纸应尽可能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在《京报》创刊之日,邵飘萍亲自撰写发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办报宗旨:“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

另外,言论要以经济独立为前提,这样报刊必须抵制津贴的诱惑,他说“津贴本位之新闻纸,我国今日尚占多数,新闻之性质殆与广告相混同,即不依真理事实,亦并无宗旨主张,朝秦暮楚,惟以津贴为向背。此则传单印刷物耳,并不能认为新闻纸,与世界新闻事业不啻背道而驰。”④由于自身开销大,邵飘萍一般对津贴持来者不拒态度,但津贴照收,批评照发,无关痛痒时会给馈赠者留点颜面,但大问题上决不让步。

三、重视记者地位

邵飘萍曾经多次把新闻记者与法官这种公认具有专业主义倾向的职业相比,是近代史上真正把记者视为职业的第一批人。

早期,记者是个很卑贱的职业,没有独立性,更不用提专业主义赋予的职业荣誉感了。邵飘萍说,“我国旧习,一般人对于报馆之访员,向不重视其地位。即以报馆自身论,亦每视社外之外交记者为系主笔或编辑之从属”。当时社会不重视访员的现状,导致了访员自身轻视其职业,“不欲以此为永久固定之职业,亦有视为不得已之一种过渡生活,在秘密中探访消息,不居报馆访员之名义者”⑤,加上访员“大半皆缺新闻学上之知识”严重影响了新闻材料缺乏,新闻不准确,威胁到报业的生存。对此,邵飘萍极力强调记者的重要地位,他说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帝王”,他呼吁要重视记者之养成与优遇。记者地位保障之问题,有以下各项:

(一)保有职务上精神之自由,不能视为机械的,或如其他被雇之使用人员。

(二)非有自身不职或道德上之缺陷,不得以感情爱恶借口撤换之。而如年限契约等,亦宜有一定之方法。

(三)失业记者之介绍救济,定少年记者、老年记者等每周给费之最低额。

(四)调查关于新闻业之法规法规,为欲达新闻记者行使职务之圆满,努力于立法之修正改良。

(五)设置新闻记者公共之图书馆及集会建筑物等。

(六)依据国民保险条例,营新闻记者之储蓄保险事业。

(七)依一切适法手段,以图新闻记者之增高与意志之团结。

此外,对记者的资格和准备也提出了很多期望,首当其冲的是访员的品性,“品性为完全独立,不受社会恶风之熏染,不为虚荣利禄所羁勒,是为养成外交记者资额之先决条件”。同时他提出,外交记者应该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外交记者应该无阶级观念,只有这样才“可尽其职务为交际活动之目的”;外交记者应保持超然独立精神,“无论处于何种境遇,皆当确守第三者之高垒而勿失。故惟以真理与事实为标准,不知有友亦不知有敌”。而他自己更是以“铁肩辣手”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访员应具备必须知识与经验,如知新闻价值,有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等,同时对访员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要求。

四、重视新闻教育

丁淦林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说“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是事业的开端。”⑥而邵飘萍于此教育开端亦有很大贡献。徐宝璜说:“因蔡孑民校长与余初虽亦拟议及此,但无具体计划。及飘萍先生来函催促,始聘余为斯会主任,并请飘萍先生及余分任演讲”,至此北京大学始创设新闻学会。但邵飘萍并不满足新闻学会的成立,因“未正式列为大学之一科也”,直至国立法政大学设新闻学科,邵飘萍才感到此乃“新闻业前途之幸也”。

邵飘萍之所以如此重视新闻学教育,是因为在他看来,20世纪初中国的新闻事业不发达,其主要原因除了政治不修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之外,还存在新闻教育不普及的问题。而“新闻学与新闻业之关系,不啻如形与影之密切。故欲矫正新闻事业之弊害,则新闻学之提倡研究,乃其根本急务也”。而提倡新闻学最显著效果在于记者人才之养成,此为新闻纸改良之根本问题,他说,“我国之社会,欲以新闻记者为职业,乃有时较他国为难。”他认为,欲就其弊,知非提倡新闻学不可矣。

为此,他先后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平民大学新闻系、法政大学新闻系讲学,并编撰有《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二集。□

参考文献

①③⑤余家宏、宁树藩编著:《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385、387、386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新闻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76

④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13

⑥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3

(作者:均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 篇12

一、新闻联播节目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民生的角度

改革开放以前, 国家意识形态就是党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后, 逐渐建立了党的意识形态引导下的新国家意识形态, 这种新的国家意识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民生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民主主义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 国家意识形态发生转变, 新闻联播的话语表达由对政治新闻事件的重视转向对经济建设、共同富裕等民生主义口号的表达。

本文所选的节目样本是2014年6月4日播出的新闻联播。在当天播出19条新闻中, 国内新闻占了绝大多数, 国外新闻只是以一组快讯的方式处理, 国内新闻中以民生为突出关键词的新闻达到9条之多。总之, 在新闻联播中, 对民生的关注逐渐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关涉到百姓生活的经济新闻取代政治新闻成为重头戏, 除了发布和解释经济政策之外, 还以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展现经济改革中的经验和成绩;报道国家领导人活动时, 侧重塑造领导人亲民、爱民的形象;涉及灾难报道时, 表现“集体”对受灾“个体”生存状况的关爱和扶助等。“现代化”、“共同富裕”、“民生”等话语, 搭载着这个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 这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二、新闻联播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问题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 新闻联播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重大改变

在建国之前的奋斗岁月,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指明了道路, 人民群众的红色情结十分浓厚。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很多人放松了对思想修养的培养。随着全球化的趋势, 外来思想和文化不断涌入, 不断侵蚀着国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 传播天下大事”为节目宗旨的新闻联播, 如果一味遵循“老一套”的话语体系, 势必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感。即使在已做若干调整的现在, 新闻联播如何更好地发声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核心观众对新闻联播节目的不欢迎态度, 使马克思主义在未来一代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很大

青少年是新闻联播节目的核心受众, 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却非如此。多数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来自于学校的“灌输”, 这种“灌输“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应付与敷衍的态度, 真正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的人寥寥可数。这种从小学到大学, 硬性“灌输”的方法使青少年学生本就对马克思主义抱有偏见, 因此对新闻联播节目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更是难以真正认同。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 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存在。比如, 网络时代的到来, 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都有自己的新闻频道, 和“正统”央视新闻相比, 这类新闻有更丰富的言论和更全面的发声, 这对观众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

三、新闻联播:应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我国的大众传媒和西方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 比如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这种观点认为只要媒体坚持对社会负责, 应当放宽对媒体的的限制。《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宣告了社会责任理论的问世。报告中对报刊提出的要求, 对我国的传媒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就新闻联播节目而言, 如果仅对社会负责, 那么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的特殊作用便不能正常发挥。新闻联播节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2003年由我国宣传领域的几个部门在三项教育学习中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 一向是党领导的新闻传播业, 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党领导的文化产业在政治上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观念和行动指南, 是我们极为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新闻媒体定位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新闻媒体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是历史的负责者。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 大众传媒也将会有更大的言论自由权。但是,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国家喉舌的新闻事业毕竟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尽管新闻联播节目的形式比较僵化, 人们对其也多有看法, 但其存在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摘要:自开播以来, 新闻联播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近几年来, 民生观念在新闻联播中得到越来越显著的体现, 这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深远。新环境下新闻联播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此种状况, 尽管西方新闻媒体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但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关键词:新闻联播,民生,现存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考文献

[1]陈立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学俭.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 .

[3]许加彪.国家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联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现代传播, 2009, (4) .

上一篇:潮流控制器保护下一篇:隔离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