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通用4篇)
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 篇1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专业课复习资料
1.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共86页)
包含学硕(2001—2014)+专硕(2012——2014)
电子版,07年到13年参考答案(图片形式)
纸质版,07年到13年参考答案
2.专业课复习资料
⑴戴元光《传播学通论》
上海大学《传播学通论》课件(PPT)+笔记
⑵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上海大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件(PPT)+课后习题答案+笔记
⑶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上海大学《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PPT+讲义+笔记
⑷答题技巧及导师相关论文
⑸《2013传播学小王子》+新版《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整理版)
(6)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海大学模拟试题(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海大学模拟试题(3套+参考解析),上大新闻学本科期末试题(2套)
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 篇2
消息写作
第一章
消息概论
广义的新闻:指一切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消息:即以简要的文字或图片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1 信息化时代,消息仍是新闻报道的主角。2 做一名优秀记者首先要学会写消息
(1)从新闻报道的发展来看,消息是最基本的报道方式,其他报道方式都是由消息衍化而来。(2)消息最集中、最新鲜地反映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本质属性——向公众传递最新、最有意义的信息。(3)消息最集中、最鲜明地反映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共同价值——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4)消息最集中地反映了各种新闻报道体裁的共同要求——迅速、准确、简明。(5)消息的叙述形式是其他报道体裁叙述形式的基本功。消息体裁要求叙述准确、生动、简洁。3 消息写作的基本规律:展现事实(1)事实为本;(2)消息报道的目的在于展现事实;(3)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对象的特征,不加渲染,淡淡几笔简要生动地画出事物的形貌。4 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迅速:迅速是消息报道的最基本要求;媒体竞争需要迅速;受众接收需要迅速;能否迅速报道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衡量一家媒体是否是主流媒体的一调重要标准。(2)准确:导语要素准确;事实过程准确;语言表达准确。
(3)新鲜:新鲜和信息有关;新鲜与事件的细节有关;新鲜和事件的奇异性有关;新鲜和新闻价值有关。(4)简明。
第二章
消息的结构要素:标题和导语
一条消息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和结尾组成。一 消息的标题 作用:吸引受众、揭示事件意义、美化版面。2 类型:(1)单行标题:直截了当叙述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多以叙述为主。(2)双行标题:一种是引题+主题;一种主题+副题。(3)多行标题:引题、主题和副题齐全。(4)插题:插在文中的小标题。概括一个段落的中心内容,方便受众接受;突出一个段落的核心信息,使编排更加醒目、美观。要求:概括准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5)提要题:概括新闻内容要点的标题。二 标题的制作技巧
虚:指从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主要思想意义。实:指从新闻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彩的事实。引题可虚实结合,主题以实为主、虚实结合,副题以实为主。三 按语的写作
按语:即编者按,是用来评论、说明、推荐、建议、解释报道的言简意赅的文字。1 特点:(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2)突出醒目;(3)见解有一定的高度。2 作用:(1)推荐新闻内容;(2)揭示新闻要点;(3)揭示新闻意义;(4)唤起受众注意。3 写作要求:(1)立足报道内容,又高于报道内容;(2)态度明确,注重引导。4 写作方法:(1)推荐型写作。评论性较强,编辑部的观点、立场、倾向鲜明。(2)说明型写作。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事实。(3)提示型写法:有指导性的特点。四 消息头 分类:讯:主要是以邮寄或书面递交的方式想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电:通过电传、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传递的新闻。2 作用:(1)信息的独特标志,区别于其他文体;(2)版权所有;(3)表明消息来源,以使读者判断消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4)文责自负。五
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指消息特殊的开头部分,用一两句话或几句话,有时也就是第一段,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或反映出事实中主要的思想和意义。1 任务:揭示主题;叙述最精彩的内容,吸引受众。2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一个“H”):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如何(how)。3 类型:(1)直接叙述式导语——单刀直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以叙述为主;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二段,先描写细节,后概括核心信息。(2)延缓式导语——吸引人的故事。延缓式导语在开头并不先交代关键信息,而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人们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或者怎么回事。3 双导语。两件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导语中并提两件事,称之为双导语。4 导语的一、二、三、四代
第一代,19世纪60年代。六要素齐全,称全型导语。
第二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其他要素在主题部分叙述。第三代,20世纪70年代左右。这一时期的导语被成为延缓式导语。
第四代,20世纪80年代左右。同一事件里,有两个或更多的事实必须写进导语里才能表述得更准确更清楚,这种岛屿叫多元素导语。
四代导语灵活运用,不以年代论短长。
第三章 消息的结构要素:主体和结尾 一 消息的主体 1 作用:(1)解释、深化导语;(2)补充导语中没有涉及到的事实。2 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1)围绕主题选材、尽量具体;(2)层次具体,叙述生动:一是注重现场描写、二是注重描写事件的情节。二 消息的结尾 补充式:补充必要的新闻事实或背景材料,使事件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强调式:强调不是重复,而是补充一些新的背景材料使原来叙事过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清晰。3 回味式:结尾自然描绘出一幅画面,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联想。
第四章
消息的背景和来源 一 消息的背景材料
消息的背景材料:指那些用来解释与新闻事件和人物相关的事实材料。1 作用:(1)深化主题;(2)补充事实;(3)解疑释惑;(4)介绍人物。2 消息背景的类型:(1)知识背景:使新闻事实叙述得更准确;让受众了解事实时增加一些有关方面的知识。(2)对比性背景:今昔对比、彼此对比、正反对比、正误对比、先进与落后对比。(3)注释性背景:新闻事实中有些内容牵涉到一些技术性、知识性问题,不注解人们难以看懂。二 消息来源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消息来源的渠道:(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电、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2 消息来源的种类:18种(P63)
不明确新闻来源的原因:一是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重大事务和一些敏感问题;二是避免对提供信息来源的人造成伤害;三是保护当事人的权益。3 消息来源可信度测试:(1)查阅记录:该消息来源过去是否提供了正确的信息;(2)可确定性:该消息来源能否提供证实消息的其他证人的姓名或文件;(3)接近性:该消息来源是否处于知道他所传播事实的位置;(4)动机:该消息来源是否有动机提供合理材料;(5)考察上下文: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6)可信性:该消息来源是否稳定,是否处于记者控制之下。
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的层次:第一层,新闻发布稿、新闻发布会、演讲、声明;第二层次,证实材料、背景、记者观察、自发性事件;第三层次,重要性、影响、原因、结果、分析与解释。
第五章
消息的结构类型 一 倒金字塔式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写作时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然后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呈递减排列的结构方式。优点:一,有利于受众一开始就能方便地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二,有利于编辑安排版面。二 金字塔式
金字塔式结构,也称积累兴趣式结构:结构上小下大,先从一点写起,一段比一段具体,一段比一段精彩,最后出现事件的高潮。
金字塔式分两种:一,按新闻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时间要素是强调的重点。二,按新闻事件进展由始到终的顺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重点。
特点:开头不马上进入高潮,把读者注意力慢慢引入高潮。优点:条理清楚,现场感强,事件完整,故事性强。缺点:开头平淡,不吸引人,耐心读到结尾才知道结果。1 时间顺序式(又称编年体式):时间顺序式,即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一种结构方式。2 事件顺序式:时间顺序式结构也离不开时间,事件的进展是决定因素。三 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结合式
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结合式写法:是在导语部分按照倒金字塔式安排,把核心信息放在前面,主体部分按照时间或时间发展顺序写下去。四 立体式结构
立体式结构:指文字与画面结合、单一事件与事件之外大量的背景等相结合的非线性文字报道模式。五 故事式结构
故事式结构:是按照新闻事件发生的情节线索贯穿下来,开头结尾均较完整。这种写法适合那些情节性事件,有过程,有细节。另一种写法是导语使用倒金字塔式,先说出事件结果,然后从故事发生写起直到故事结束。六 散文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引散文写法。
特点:一,有一条引出主题的线索;二,不受到金字塔式结构限制,开头没有导语;三,描写事件现场、环境、人物轻松自然、娓娓道来。
第六章
事件性消息
事件性消息:指对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和跃进性的。特征:一,具有变动性特征。二,具有故事性特征。三,具有过程性特征。事件性消息包括:动态消息、特写消息、简讯。一 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指对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的一种消息体裁、1 动态消息的特点:(1)快速:时效性强;(2)简短:一事一报;(3)客观:纯新闻。2 动态消息的写作:(1)展现事实现场,报道最新动态;(2)展示事实原貌:既要善于撷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引起受众注意,又要展示事实原貌,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首先,记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能够很快发现生活中被一些表象掩盖的重大事件;其次,要努力将事实中的真实面貌揭露出来。(3)叙述准确生动:事件发生现场的地理位置、当事人的姓名年龄、事件中的一些数字等都要准确无误。生动,关键是要能找到富有表现力的细节。(4)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准备连续报道。二 特写性消息
特写性消息:即视觉新闻,是形象化、立场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化、形象地看到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特写的种类:特写有两种体裁形式:一种是快速简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报到现场事实动态的样式;另一种是篇幅较长具有可读性的报道体裁,可称之为特稿或特写。前者属于消息类范畴,故称特写性消息。后者 属于通讯的范畴。特写性消息的特点:(1)描写现场如临其境:现场观察细致入微;再现报道对象的具体状态。2 突出局部,浓墨重笔。(3)写形传神,追求神似。找出有特色的地方三言两语写出其本质特征,给人以可视性、可感性。3 特写性消息的种类及写作:(1)人物特写:以人物为特写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以此来烘托现场气氛,传递现场信息。也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烘托现场气氛以显示人物的行动价值,是新闻更具有可读性。(2)场景特写:重在描写事件发生现场中最典型、最感人的场面,通过再现场面的状态、气氛、进展情况,展示出新闻事件的价值。(3)特写性消息要求透过画面,反映主题。通过画面再现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三
简讯
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快讯。有的媒体叫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信息快递等,是事件消息中最快、最简洁明了的一种报道体裁。1 简讯的特点:(1)新闻要素可以不全,重点突出三个或四个要素,只写明时间、事件、人物即可。一般不交代背景或不详细交代背景。(2)受众获取信息方便简捷,一目了然。200字以内。简讯的适用范围:第一种情况是重大新闻或者受众比较关心的新闻,为了突出时效性先发一条简讯,然后再做详细报道或追踪报道。第二种是非重大新闻,时效性不是很强,但有新闻价值和愉悦价值,常作为简讯报道。3 简讯的种类:国际简讯和国内简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和体育简讯。4 简讯的写作方法:(1)内容有趣,富有吸引力;(2)快速报道,加强时效性;(3)善于提取核心信息。
第七章
非事件性消息
非事件性消息:指的是对刚刚发生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发展成就、可供参考的方法和信息等事实的报道。特点:(1)行为主体宽泛。(2)事实发生的时间、空间概念模糊。(3)报道内容较广泛。一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对某一类事实或某一事实的次面进行宏观性报道的一种消息体裁。1 综合消息的特点:(1)综合性强;(2)策划性强;(3)创意性强;(4)资讯性强;(5)思维方式上,综合性消息多用归纳性思维。2 综合消息的传播作用:(1)给政府、社会提供信息参考(政府关注);(2)给受众提供资讯、服务内容(市民关心);(3)给受众提供新的价值观念(导向作用明显);(4)媒体竞争的重要战场(独家报道);(5)记者施展才能的机会(记者的发现)。3 写作综合消息的素质:(1)记者应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2)善于联系、比较。4 综合消息的写作技巧:(1)点面式写法:先从一个点即一个生动的事实或一件事写起,然后由点到面,影响主题。(2)纵深式写法:一般是通过一种湿湿的表面现象,向本质层层递进,直到完全反映出事实的内涵。(3)对比式写法:横向对比是用此事实进行对比,以显示此事实的新闻价值。纵向对比是历史对比法,通过现在的事实与过去的事实对比显示现在事实的新闻价值。(4)并列式写法:把事实分成几个部分,几个部分的事实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主题,几个部分之间呈现并列关系。5 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1)掌握材料要全面充分:要考虑报道对象的现实情况,还要了解其历史发展,既要掌握面上的情况,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面上的情况要有综合性特点,点上情况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典型性。(2)在提炼主题上多下功夫。(3)综合而不议论。6近年来综合消息报道的两点变化:(1)时效性增强;(2)报道观念更新。二 述评性消息
述评性消息:指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对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进行叙述与评说的新闻报道体裁。述评性消息的特点:述评性消息报道新闻事实是第一位的,首先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述评性消息的叙事方式是就事论理;叙事方式:夹叙夹议;传播效果:述评性消息有明显的主观倾向。2 与其他分析性新闻的区别:述评性消息可以跳出事实、直接说话(主观性强)。3 与新闻评论的区别:(1)新闻评论所用的事实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发现大,对时间要求可以宽一点。述评性消息中的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2)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要求不一定完整、清晰,事实则可以是片段的细节性的,只是能说明观点就行了。述评性消息对新闻事实的要求则是一定要完整、清晰。(3)新闻评论的思维方式是:观点— 事实— 观点。述评性消息的思维方式:事实中有明显的倾向性,或是事实—分析。(4)新闻评论只是评论一种功能。新闻述评兼有报道报道和评论两种功能。4 述评性消息写作;(1)先报到新闻事实,然后用背景材料对事实进行分析。(2)亦述亦评,夹叙夹议,述中带出评。以述为主,评的表现形式是根据新闻事实或借助背景材料进行客观分析,而不是记者站出来议评。三 政府新闻报道
政府新闻报道:指对地方政府工作、活动的最新事实报道。1 范围、内容 2 意义:(1)让公众了解自己;(2)纽带、沟通功能。3 记者如何与政府打交道:(1)建立联系;(2)定期或不定期到政府部门“工作”;(3)了解政府的有关纪律;(4)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的会议;(5)勤奋。4 政府部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媒体发布政府的有关情况;(2)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按照规定真实客观地为媒体提供有关信息;(3)政府领导人应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上与公众见面,主动介绍群众关心的问题;(4)与媒体打交道应以普通人的身份,不应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出现。5 政府新闻的报道方法:(1)人情味;(2)利用互联网;(3)查找统计表、图表;(4)拜访政府办公室。6 政府新闻的写作:叙述清楚政府便民举措的方式和内容,是百姓一目了然;迅速将政府部门最新信息告知公众;围绕主题,写出现场发生的具体戏剧性的场面。四 消息报道的几种变化 1 报道观念的变化:(1)报道的主题有一定程度的公开化,一是舆论监督加强;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政府信息增加了透明度;三是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意识逐步增强。(2)重要事件报道有一定的灵活性。(3)受众意识普遍受到重视。报道方式的变化:(1)更加突出核心提示、插题的普遍运用,讲究信息的可视性;(2)时间细节化,采访当事人的内容增多,现场感增强。3 消息报道存在的几个问题:(1)片面追求时效性,新闻的专业精神受到挑战;(2)片面追求可读性,忽略了必读性;(3)制造噱头;(4)当代大学生报道过分娱乐化。
通讯写作
第八章
通讯报道概论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写作手法更灵活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消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通讯告诉人们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深度报道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这件事。一 通讯报道的发展 五个时期:(1)典型报到时期(1977年以前);(2)大特写时期(19861994);(4)深度报道时期(1985-1998);(5)调查报道时期(1999 – 21世纪)。二 典型报道对我国通讯的影响
典型报道:是对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的报道。我国的典型报道明显的标志是在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后。1963年以后对雷锋的典型报道,加上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题词,使典型报道走向顶峰。典型报道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变化,即对典型人物报道开始进行叫冷静的思考。这种思考是从步鑫生的典型报道引起的。典型报道的宣传作用:歌颂战胜困难的勇气、颂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华民族精神。三 通讯报道的发展趋势 典型报道更加平民化、人性化。人性化:就是淡化宣传和说教的成分,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内心真诚。2 加强感染、鼓舞力量,去掉教化痕迹。(1)新闻事件的故事性。通讯可以通过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来宣扬一种思想或信仰,宣扬一种道德和规范。一个好的故事应具备两个条件:社会价值,体现在以当代感人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歌颂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事件和人物;阅听价值,体现在通讯应当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等伟大精神。(2)更加注重新闻人物的新闻性。(3)口号式、命令是的语言是当代人所不愿接受的。3 写作手法上大胆创新。(1)写作观念上,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化都要敢于拿来。(2)形式上改造。写作上可以体现风格。报道风格,体现在具体的环节中,记者在选择角度、提炼主题、叙述事件和描绘人物中都能显示出报道的风格。四 通讯的种类和特点 种类:事件通讯、人物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2 特点。通讯与消息的异同之处:(1)相同之处,1)都讲究时效性;2)新闻价值的要求相同;3)都要求真实准确,用事实传递信息。(2)不同之处,1)表述方法不同:消息简洁明快的概括叙述一件事;通讯时详细的新闻、展开的新闻、形象化的新闻。2)写作侧重点不同,消息主要是写事;通讯主要是写人。3)思维方式不同,消息主要用逻辑思维;通讯主要用形象思维。4)结构方式不同,消息遵守一定的格式;通讯采取灵活多样的结构。
五 通讯的叙事原则 客观叙事。通讯的客观叙事在于故事更生动,时间更详细,细节更吸引人,人物行动更具有感染力。通讯不特别强调抒情和议论,最好让报道中的人物站出来抒情和议论,这样更真实、更有报道价值和宣传价值。2 形象描绘。事、理、情结合,恰当议论,画龙点睛。
第九章 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细深入的报道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件的新闻体裁。一 事件通讯的特点 1 事件完整。2 事件条理清晰。(1)理清线索;(2)交代清楚事件因果关系;(3)核心是人。二 事件通讯的新闻价值与接收效果 1 选取具有可读性的事件。(1)把事件编织成详细的故事,人情味写法体现在从家庭的故事写起;从交友的活动写起;从个人的爱好写起。(2)事件,事件是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3)故事,一个故事至少包括两个事件,这些事件构成一个系列,这个序列必须有某种可续性。可续性是指故事中的事件必须安排的能够激起受众的兴趣,使他们渴望看到并且能够看到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某一人物、某个场面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矛盾如何解决。时间:一是显示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即时效性;二是系连性,即时间在事件叙述中起联系作用。空间:是联系事件的又一因素。以叙述和描写事件为主,写事见人。事件通讯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一般都很概括。人物通讯的写人则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周围人们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刻画任务的精神世界。3 小中见大,显示其新闻价值。三 事件通讯的种类和写作
事件通讯有:政治性事件、社会性事件、灾难性事件和文化性事件四种。
(一)政治性事件通讯
政治性事件通讯:指对重要政治活动的通讯报道。政治性事件通讯写作:第一,选取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事件本身就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第二,对政治事件的叙述描写尽量客观。第三,写活政治事件中的人物。在客观报道方面:第一,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事件。其次,通讯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换,把事件叙述得完整清晰。再次,报道中大量的细节运用使事件更加生动。叙述、议论和抒情的结合要起到叙述时间或人物的作用。
(二)灾难性事件通讯
灾难性事件属于突发性事件,是人们预想不到的也不愿意发生的事件。1 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意义及价值:(1)纠正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错误观念。(2)及时报道有利于政府决策。(3)负面新闻正面报道不利于查清事件的真相。(4)媒体公正介入力戒炒作,避免渲染血腥暴力情节。首先,报道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进行放大式的炒作,媒体的出发点应该是社会公益和正义。其次,尽可能以客观公正、平衡的方式进行报道。(5)灾难报道越来越透明。第一,突发事件报道更有人情味。第二,文责突发事件彰显“双敢”精神。每次重大突发事件被报道出来以后,常伴随着政府对事件原因的深入调查以及对事件责任人的严厉处理。灾难性通讯报道的写作要点:(1)交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灾难造成的后果;(2)写明引发事故的原因;(3)描述事故现场,这是报道事故的最重要依据;(4)描述事故发生的过程,这是灾难性通讯报道写作详细的部分;(5)目击者描述;(6)知情者介绍情况;(7)准备连续报道,不断逼近事件真相。
(三)社会性事件通讯
社会性事件通讯:指反映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事件通讯报道。事件在社会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在于认清事件的重要性,以促成社会关注和对问题的解决。
写法:1 描述性写法。重在对事件发生现场、事件中人物的行动及语言的描写,从而显示出事件的意义。2 剥笋式写法。以新闻线索作为写作起点,随着采访的深入步步逼近,知道彻底暴露事件的真相。3 自述式写法。是以事件中人物的口吻叙述事件经过。娓娓道来,故事性强,富有吸引力。《八个男人换回来的一个生命》案例分析:第一,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成功范例,报道中描写几个感人的故事,通过故事再现了当时现场人们在危难时的真情。第二,记者的叙述除了开头有几句议论之外,主要通过再现现场的事件向社会展示了危难时人们可贵品质。第三,围绕事件写人,没有脱离事件去表现人物,在事件发展中动态地表现人物,而不中断事件发展。
(四)文化性事件通讯
文化性事件通讯:指那些有关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件通讯。文化性事件的文化价值:事件的消费价值很明显,还有一种观念的导向作用。
文化性事件的新闻价值:社会上关注的人物或事件,受众对此类事件具有很强的阅听兴趣。文化性事件通讯在于报道出一种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价值,使人感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
第十章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事迹与 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人物通讯以先进人物和丑恶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同时也关注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或正处于转变中的任务的报道。一 人物通讯的类型 先进人物。2 反面人物。3 新闻人物:(1)有创造精神的精英人物如公共知识分子、有改革精神的企业家和明星;(2)有争议的人物;(3)平凡的人物。二 关于典型人物的典型性问题 1 典型材料。(1)典型材料的属性:从新闻价值方面衡量,典型材料具有普遍意义,能显示出报道对象的重要性;从认识论方面看,典型材料能折射出事物的盖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审美角度看,美的事物是功利的,典型的。典型材料的局限性在于它只是事物的局部而不是全体。第一,典型以外的事实可能得不到真实的反映。第二,如果对典型材料的性能的强调超过了极限,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2)处理点型材料应从个性出发去寻找共性,而不是从个性出发去寻找个性。典型人物。人物具有代表性,或是有新闻价值,任务的活动具有故事性。人物形象,是记者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新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区别。在写典型人物时,既要写出他们突出的一面,又要写出他们普通人的一面。典型人物的语言。语言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典型人物,会出现概念化的痕迹,失去了典型的意义。典型人物的语言应是原始语言,可以选择,但不能彩排,更不能任意拔高。典型人物的性格。典型人物的思想、行为不是直线发展的,同样有认识过程,有矛盾反应。写出他们矛盾的性格、矛盾的举动,不但不会削弱典型人物的正面效果,而且会使其更丰富、更真实。三 人物通讯中的感情色彩
一是客观性情感:记者不直接出场,通过叙述事件,描写环境等表现出来,也就是让叙述或描写的对象出现以抒发情感。叙述对象— 人:让人物的语言、行动表达感情。叙述的对象—物:寄物于感情。叙述的对象— 环境: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或美丽来感染受众。二是主观性感情:记者直抒胸臆式的叙述或描写。四 当代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 人物类型多样化。2报道理念的平民化。3 先进人物平民化:展示人的人生曲线和内心世界。首先,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写出真实的人物。其次,深入实际深入人心,写出人物个性。4 英雄人物,仍是百姓心目中的楷模。
五
人物通讯的写作 通过人物的事迹报道人物形象。2 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人物行动展示人物风采。人物的精神状态是看不见的,写出来也是作者自己的体验和推测。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看明白。叙事在时空中转换;人物在行动中展示。3 通过语言描写人物。语言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世界。4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人物通讯如何让人感动。六 负面人物通讯写作 对反面人物的报道主要是揭露其罪行。2 通过大量事实报道以警示后人。3 通过大量事实报道探讨滋生腐败的根源,杜绝腐败源头。4 负面人物通讯应注意的问题:对一些犯罪细节应防止过细、渲染过度,否则会成为一些居心不良者作案的技术指导。一些凶杀现场惨状特写、刑事案件作案过程描写太滥会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尤其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精神污染,教唆犯最。再次,媒体对这些报道不应一哄而上。客观报道不隐瞒事实真相,但也不是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掩盖社会真实。七
人物通讯的结构 1 开头:(1)概括式。是从人物诸多的事迹中概括出最有代表性的事实。(2)描述式。通过一些细节从侧面描写人物,突出主题,故事性强。(3)介绍式。开头简单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 主体:任务的事迹很多,最好归纳成几个方面。3 结尾:(1)留下余味式。结尾寄情于景,表达对人物的深情怀念。(2)直抒胸臆。(3)自然结尾。(4)议论式结尾。第十一章
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报道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报道文体。一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及文体特点 1 报道内容:(1)报道各种生动、典型的事件或事实,介绍某项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2)批评和揭露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或对策。(3)反映工作中某些带倾向性的苗头,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引起重视。2 文体特点:(1)针对性强。(2)时效性强。(3)运用大量背景材料说明某些经验、问题或有倾向性的苗头的重要性、严重性和危害性。二 工作通讯的写作思路
抓住两条线索:一是在报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要抓住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以便于及时修正;二是在报道工作中的经验时要抓住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指导面上的工作。1 舆论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重大失误。(1)工作通讯的报道价值在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2)工作通讯的报道效果在于以事实服人,做到实事求是。不但准确叙述出事实的原貌,而且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发现工作中有创造价值的事实和有规律性的经验,知道今后的工作。三 工作通讯报道的变化 人本意识、环保意识增强。2 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增强。
第十二章
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报道。反映新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现场感和美感。一 风貌通讯的基本特征
风貌通讯的表现题材:第一,反映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或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风貌;第二,报道重要的建筑工程、展览会等内容;第三,介绍旅游风光,赞颂革命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第四,反映异国他乡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
特点:1 全景式。点面结合。2 突出“新”。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二 风貌通讯的写作 通过典型事实反应全貌。2 选准角度,重点写“变”。3 通过写人来展示风貌,并在展示风貌中展示人的风采。
风貌通讯品种丰富:第一,风貌通讯不像事件通讯尤其是灾难性事件那样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它属于较静的一种体裁,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生活气息。第二,风貌通讯更加注重人物描写,想特写靠拢。第三,风貌通讯更加注重社会变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向工作通讯靠近。
第十三章
速写
素描
花絮 一
新闻速写
速写:是绘画中的一种手法,即用碳条、铅笔、毛笔在短时间内快速勾勒出人或物的主要特征的一种绘画方法。新闻速写:是借鉴速写的绘画方法,用快速捕捉和简笔勾勒的手法迅速描绘出事物或人物的主要特征的新闻报道体裁。新闻速写的特点:(1)真实而有趣;(2)简洁而不枯燥;(3)快速而富有历史价值。2 新闻速写的写作:(1)快速捕捉对象的特征(2)抓住细节,令文章生辉。特写用细节常精雕细刻,速写用细节一般点到为止,不做铺陈。二 新闻素描
新闻素描:指用朴素自然的方法,客观地描写新闻事实的一种报道文体。1 新闻素描的特点:(1)新闻素描冷静地描绘出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原貌,不想特写那样放大片段集中描绘;(2)新闻素描讲求层次丰富;(3)新闻素描通过描写,再现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场面。2 新闻素描写作技巧:(1)描写朴实。(2)过程描写。三 新闻花絮
花絮: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一些趣闻。花絮的篇幅不长,但报道的内容有信息价值又有审美价值。1作用:(1)烘托价值。(2)观赏价值。(3)文化价值。2花絮的写作技巧:(1)以小见大。(2)风趣幽默。第十四章
专访
专访:是针对一些专门问题或事件,对有关人物进行访问的及时性报道。
专访趋势:名人专访增多;探讨性专访增多;社会问题专访增多;网络专访增多。一 专访的特点 针对性增强。针对性是指受众在一个时期内较关注的问题和人物。2 报道时机的选择要恰当,发挥专访的传播效果。3 权威性强。二 专访的类型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的访问对象一般是新闻人物、明星或英雄人物。事件专访。主要介绍有报道价值的某一新闻事件,即通过专门访问某一事件的当事人,介绍这一事件的有关情况。问题专访。针对社会上某一事件或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进行专门访问。被访者一般是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知情者,他们对事件或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这类专访常对某一问题谈得较深入,给受众的启迪性较明显。三 专访的写作 选好写作“由头”。由头是指新闻采访的原因。一些名人在今天又有了新闻,这些新闻就是写作由头。抓住由头,可以使原来的背景材料再活起来。这叫新闻资源的再生。突出任务的个性。人物个性即人物性格特征。可以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从他们的某一方面写起。3 写好现场气氛。开头与结尾的安排要自然。
深度报道
第十五章
深度报道 一 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指客观、冷静、富有思辨性地描述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二 深度报道的种类及特征 深度报道的种类:按文章体式分为:单篇型和集合型两种。按报道方式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连续性报道;系列性报道;专题性报道。2 深度报道的特征:(1)重要性。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次是意义重大。(2)完整性。(3)深刻性。(4)综合性。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5)知识性。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三 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选题重大:拨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2 视角独特:发现幕后的新闻。3 爆出关键型材料:写出社会良知,增强舆论监督的功能。4 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5 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四 深度报道的未来走势 深度报道正朝着应有的科学、理性迈进。在报道内容和报道理念上,更加关注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得到更多关注,深度报道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挖掘上更能显示出人文精神。3 经济最前沿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深度报道。4 深度报道创造价值。5 深度报道的弊端:(1)深度报道的时效性不强。(2)深度报道的篇幅较长,可能会增加阅读难度。(3)深度报道涉及的问题较为敏感,新闻媒体揭示事实的真相与报道对象试图隐瞒事实形成尖锐矛盾,这势必会增加报道的难度,给记者提出挑战。
第十六章
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是侧重于解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的报道。它是运用相关事实对新闻事件作出有深度的说明或提供背景材料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一 解释性报道概论 来源: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 特点:(1)其新闻价值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发生这件事有什么意义的解释上。(2)大量使用背景材料。(3)可观性强,不做主观臆测。(4)这类报道适合于重大的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需要回答的问题。(5)除了运用常见的叙述方式外,还有夹叙夹议、描述的穿插、场景的描写等手法,增加了其广度和深度。3 适用范围:第一,重大国际事件尤其是突发性国际事件;第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第三,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立项与研究成功推广使用时;第四,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关乎人民生活切身利益的事项; 第五,社会上出现的异常现象如自然现象。4 解释性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有较高的文化修养;(2)有广博的知识面;(3)有较高的新闻敏感;(4)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二 解释性报道的写作 充实新的事实,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明显易懂。解释时讲究客观性。即用新闻事实、背景材料进行水到渠成的分析。
1对比性开头。用现在的事实与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对比,主要解释现在事3 开头与主体部分写作。(1)开头:○2单刀直入式开头。直接解释事件产生的原因,快速进入主题。实存在的原因。○(2)主体。依据开头提出的问
1结论式。○2展望式。在揭示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后,展望未来,提出某题使用背景材料逐步推进。(3)结尾。○3警示式。指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警示有关人员和部门注意问题的严重性。种解决问题的希望或办法。○
第十七章
精确新闻报道
精确新闻,也称精确新闻报道:指记者在采写中运用调查、统计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新闻报道。精确新闻常使用的方法是民意调查。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基础的新闻报道。精确新闻报道把社会科学的观念与自然科学的具体方法引入新闻学。一 精确新闻概述 精确新闻报道的方式:一是记者自己独立做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进行的报道;二是记者利用调查机构的报告来进行的报道。精确新闻报到的作用:(1)反映民意。(2)调整错误观念。(3)摆脱消息来源的控制。二 精确新闻的写作 四种类型的精确新闻写作:(1)描述型。描述型新闻主要包括对某社会现象、某种社会观念等进行调查统计后的报道。这种报道主要是对调查结果做线性的描述。其目的是用数字向社会报道一种现象。(2)探讨型。即对一些新的事物或没有被公众人士道德事物进行民意调查后作出的报道。目的是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探讨性精确新闻报道要求调查机构具有权威性,调查对象具有广泛性。否则难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继而影响新闻价值。(3)解释型。解释性精确报道常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调查后,用调查数字进行解释,分析其原因,提供给民众和有关部门进行思考。(4)观察型。观察型主要指的是针对社会上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发展动态,预知某种因素导致未来产生的后果及影响等,便于有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使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求记者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和社会敏感,要具有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使调查统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报道的及时性。精确新闻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加强报道的规范性;第二,增强报道的时效性;第三,增强报道的趣味性和立体化;第四,加强挖掘问题的深刻性;第五,培养精确新闻的报道人才和精确新闻报道理论研究人才。
第十八章
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有人称之为揭丑报道,是西方新闻界一种比较特殊的报道方式,是隐瞒的消息经过记者亲自调查弄清事情真相所进行的报道。专门揭露社会阴暗面和政府黑幕。一 调查性报道概述 1 调查性报道的种类:(1)政治性调查。是指涉及到政治体制、制度、权利、法律、民主等事件和问题的调查报道。要求:第一,媒体和记者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坚决维护正义的鲜明立场和决心;第二,在调查过程中,重要事实证据,有关照片、录音资料一定要搜集全面、准确;第三,调查过程中遇到困难后要想尽办法解决,力争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要有包不退缩的信心和毅力。(2)社会性调查。是针对社会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事件的调查。(3)经济调查。是针对在一定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问题进行的调查报道。
二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1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1)发现线索。方法:第一,要求记者平时注意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随时抓住可利用的线索。第二,阅读报刊杂志和看电视时发现新闻线索。(2)研究线索。(3)理清头绪。(4)着手调查。(5)搜集证据。调查性报道的写作思维:(1)逆向思维写法。即以事件结果为起点,找出事件的发生原因的一种写作方法。开头简单描述事件过程。主体部分重点描述事件是“怎么样”发生的、“为什么”发生,逐步追出事件真相。(2)叙述冷静客观。对事实中的人物、人物与事件的矛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结论与事实的矛盾,只能用调查道德事实来展现,记者只是客观叙事,不做任何评论。
第十九章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指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新进展、新情况,连续不断地报道给受众。系列报道:有策划性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报道深刻地反映一个主题,属于非事件性新闻。一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跟踪式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1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区别:连续报道的特点是,事件的走势、结局均无定论,记者不能控制事件,而受事件进展的制约。系列报道是事件已经发生,经过策划分期分批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报道。2 连续报道的思维过程:(1)首次报到写作— 交代故事梗概。预知事件的受此报道可以介绍有关背景。(2)第二次追踪报道写作— 矛盾展开。要求:第一,与第一次报道相连接;第二,提供第一次没有报道的新情况;第三,提供详细的背景材料;第四,搜集第一次报道后的反映。(3)第三次报道写作— 交待事件结果,解决矛盾,故事结束。连续报道的写作技巧:(1)掌握读者的接受心理,激发受众的接受兴趣。连续报道的新闻事件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变化中,一般要补充叙述新闻的要素或要件,使之不断完整、明晰。(2)一张一弛,波澜起伏。二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及围绕同一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连续推出的报道形式。1 系列报道的特点:(1)策划性强。(2)系统性强。(3)透视性强。(4)独家性强。2 系列报道的写作:(1)选题。A选题原则:应该选取群众关心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事件。B选题方向:第一,策划者能及时、敏锐、准确地判断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必须加以解决的矛盾。第二,选择的个案要有典型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前瞻性。C选题角度:选取独家事实、独家观点、独家分析、独家背景、独家人物等相对独到的报道角度。D选题基础:要以事实为基础,占有大量的事实根据。E 选题依据:以政策为依据,包括党和政府在一段时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2)报道及时。(3)讲究社会效果:要富有人文关怀精神,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状态。(4)系列报道的写作结构。A提示。交代策划的目的,解释报道的主题,便于读者了解概况、引起社会关注。B 导语。三种写法:一是概括事实;二是用“白描”手法设置一个具有情节性的事件然后过渡到主题;三是用专家或事件中人物的话激发受众的接受兴趣。C主体。运用事实和背景展开报道,可从几个方面反应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体现。D 结尾。设计一个发人深思的结尾,让受众对报道的事实有所启发和领悟,也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新闻业务研究
第二十章
故事化报道
故事化报道:是一种形象化的报道方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起源于法国。一 法国的杂闻写作
杂闻的报道并不是反映事实,二是将事件进行组织、使其成形并加以叙述。二 美国的新新闻学
特点:一,大量描写戏剧性场面;二,大量运用对白;三,详尽描写新闻人物所处环境;四,淋漓尽致的表现记者和新闻人物的观点;五,详尽的独白自白和意识流,带有明显的虚构成分;六,角色的拼凑;七,语言和标点使用上的大胆甚至滥用。新新闻学是主观性报道;2 新新闻学是一种以小说手法报道的形式与技巧。三 中国新闻故事化报道理论的提出
穆清的散文笔法指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自由活泼、清新明快的写作手法。李希光指出,新闻记者的任务一半是传达信息,另一半是讲一个好故事。
四 我国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线索 大特写:开拓通讯体裁报到空间;2 深度报道时期;3 现场短新闻时期:形象化报道;4 调查性报到时期;5 故事化报道繁荣时期:(1)激烈的媒介竞争催生故事化报道;(2)三贴近的提出和报刊的治理整顿,为故事化报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3)现代社会的节奏使报纸读者越来越缺乏耐心逐字逐句读每一篇报道,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适用的咨询和阅读上的愉悦。五 新闻故事化报道叙事学分析
新闻叙事是对现实社会中新近发生的湿湿的叙述,新闻叙述是一种最严格的叙事。1 新闻叙事的本质:新闻信息的传递。有三部分组成:素材(包括客体和过程);故事;新闻叙事文本。2 新闻报道的叙事角度:叙事作品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故事;另一个是格式叙述者。
三种叙事情境: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叙述者存在于文章中;作者的叙事情境:叙述者外在于人物的世界;人物叙事情境,叙述者被一个反映着所代替。六 新闻叙事的细节化、视觉化 叙述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 以人的视角写故事。七 故事化报道对消息的影响 标题制作:浓缩新闻事件,抢夺读者眼球。(1)描绘新闻事件主要情节内容一目了然;(2)摄取事件精彩片段刺激受众阅读兴趣;(3)标题制作要讲究思维多元化。2 增加核心提示,凸显重要情节。3 主体部分以故事作为线索。
八 新闻故事化报道存在的问题 报道为追求故事可读性,不惜把一些灾难性事件中的细节原原本本报道出来,甚至还把任务的隐私公开化,这样势必会哗众取宠,把新闻庸俗化。2 为故事而故事,凑字数,水分多,报道长,新闻事件琐碎化。3 采访不到位,靠网上的资料拼凑、新闻报道简化。4 “秀文化”稀释新闻报道。5 新闻故事化实际上是新闻视觉化的一种表现,在强调以戏剧性的情节来吸引人的同时可能流于浅薄。
第二十一章
党报的叙事模式 一 《广州日报》的叙事模式 大信息量— 广州日报的版面构造。2 新闻资讯唱主角— 广州日报的话语策略:(1)以平民口吻唱社会主义主旋律;(2)头条— 重社区特色;(3)竞争王牌— 珠江三角洲新闻、广东各地新闻、都市新闻。3 生活休闲一本通— 广州日报的立体思维。4 广州日报的平衡叙事模式:追求品位,不如追求品牌;在动态中实现平衡。二 社会新闻上“头条” 消息具有很高的科技信息含量。2 有重要的社会价值。3 对常规办报思维的大胆挑战。4 媒体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责任传播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也有责任引导受众接收新闻的道德价值观念。三 客观报道与新闻真实性
客观报道的新闻写作手法是一种叙事方式,它是相对于新闻记者需要夹叙夹议的解释型新闻、书评性新闻而存在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个普遍性原则。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向受众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的真相。无论那种新闻报道手段,无论使用哪种新闻文体写作,都必须服从这个原则。
不同的理论前提,对新闻真实性原则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立场观点,对客观报道的写作手法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四 叙事观念错位 新闻事实与报道主题的拉郎配。2 编造新闻的基本要素。3 宣传英雄人物不能随意“改造”新闻事实。
第二十二章
新闻消费与砖副刊的改革 新闻消费及信息消费。
一 新闻消费市场的受众心理障碍 1 影响受众消费的三因素:(1)新闻价值;(2)需求满足;(3)消费导向。2 市场的二重性:市场有优化资源配置和较高效率的优点外,还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场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观,其一在于呈现与己有利的形象,这样,社会就悦纳他。人格面具也成为从众求同原型。3 短期行为带来受众心理障碍。二 政治娱乐化现象 政治任务娱乐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媒体为何乐此不疲(P378—380)
三 报纸专副刊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的变化。1 单纯的文艺副刊已不能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大副刊意识是报业发展的必然:首先,大众化与小众化并存。其次,有些大众化内容逐渐走向小众化传播,而一些小众化内容出现了向大众化靠拢的局面。再次,新闻性增强,社会报告类报道增多。2 专副刊:报纸竞争的新战场。3 加强报纸专副刊的管理:(1)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引导水平;(2)重视对专副刊的评论工作;(3)加强对专副刊的监督;(4)优化专副刊采编人员的配置;(5)大力提升各类专副刊的水准。4 副刊的未来发展趋势:(1)副刊应该以动态为主,静态辅之;(2)副刊的创作手法应大胆创新;(3)副刊更加重视策划;(4)提升通俗文化品味。
学院派定义:
1、传者本位型:陆定一: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受者本位型: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反映了新闻的标准,但没有体现传者,没有时间性
2014年新闻传播学各校真题 篇3
一、名词解释
1、议程设置
2、大数据
3、抽样调查
4、两级传播
5、知晓权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经济学派
2、简述知沟理论 3、三、论述
1、论述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文化研究”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2、论述新闻专业主义
3、论述抽样调查的主要内容
4、从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论述新闻娱乐化现象
5、根据材料论述“微博与谣言”
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品牌、网络、试听传播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牌联想度
2、VIEW模式
3、直接电影
4、群体分化
5、美国三大广播网
二、简答题
1、用实例说明品牌叙述的表现和特点
2、海飞丝退出法国市场,其海外推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对策是什么
3、格和佛观点的不同
4、网民上网的心理需求
三、材料分析题
1、给出新浪精准广告定位和某品牌利用微信线上线下成功搞活动的材料,分析社会化媒介对品牌传播的影响。
2、给出了推广各种视听新媒介技术利用和“剑网”行动的材料,分析在新媒介环境下,视听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3、给出秦火火、薛蛮子、发谣言微博被刑拘、安徽车祸有人发微博说死了16个人,结果被行政拘留,后来公安部门又出来向网民和被拘留的微博用户道歉这四段材料,问你认为微博应该管控吗?为什么?目前网络治理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新闻框架理论
3、意见(观点)自由市场
4、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5、符号
二、简答题
1、传播研究方法中的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三、论述题
1、新快报陈永州事件中,你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有什么认识
2、新媒介技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传播学考研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每日纪闻》
2、马基雅维利
3、李普曼
4、使用与满足
5、精确新闻
二、简答
1、克罗奇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基本观点
2、“东方化”的基本观点
3、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制度的原则与规范 4.、内容分析研究的几大主要课题
5、“上限效果假说”的主要内容
三、观点辨析
1、不要对微博营造社会公共领域抱太大希望,一个新技术的本土化,政府和个人的政治需要是主要因素。
2、西方新闻网站是为积极的网民与政府平等交流,中国的新闻网站为建立问政平台,使政府官员和网民纵向社会交流(原话不记得了)。
3、中国的媒介市场化进行得不太顺利,有人认为,中国的媒介市场化轨迹一旦脱离政府的控制,政府就会将其拉回来”
四、论述
1、大数据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
2、运用你所知道的传播学知识,分析《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名国产动漫的传播和现状、存在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传播学考研传播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杂志节目
2、大数据营销
3、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
4、频道中心制和频道公司制
5、舆情分析
二、简答
1、电视节目编排的考虑因素,举例说明具体编排策略
2、运用最新的原理理论说明电视对“人”的社会化影响
3、举例说明媒介技术和环境变化对电视传播功能的影响
4、电视产业经营的特点和电视产业经营的发展战略5、6、三、论述
1、任选一道
(1)全媒体时代电视的发展策略
(2)如何理解媒介社会化,电视的经营策略
2、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从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出发评论网络谣言中各方,并讨论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媒介素养现状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 3、2014年国产纪录片受到重视,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播出时间。
(1)就某电视台做一档国产纪录片节目的总策划书
(2)写出一期节目的文本
暨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舆论引导
2、创新扩散
3、横三民
4、《常识》
5、潜意识广告
6、风险社会
二、简答题
1、简述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2、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情况。
3、简述19世纪上半期美国大众化报纸的主要特点。
4、如何理解”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这句话的含义。
5、谈谈你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认识。
三、论述题
1、试论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时代内涵。
2、结合当前报业发展状况论述梁启超提出的有关办报标准的观点。
3、论述广播电视媒体为什么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反思大卫·奥格威广告理论的现实意义。
5、结合案例试论危机传播中的议题管理。
四、分析题
1、请结合所学新闻传播史论知识,评述下列材料中的观点。(25分,不少于500字)。社会学家阿伦森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媒介批评者罗曼夫认为,新闻出现在事件与情境的交界处,而当事件创造新闻时,新闻也同时创造事件。2、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向全国大卫视发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这个文件被称为“加强版限娱令”。请结合相关理论,简析“限娱令”出台的背景和现实必要性。
暨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开放式提问
2、预测性新闻
3、视觉冲击中心
4、新闻评论的依据
5、速度第一原则
6、品牌忠诚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线索管理的必要性
2、简述综合消息写作的主要结构
3、简述新闻评论选题的意义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5、微电影和电视广告的区别和联系
6、危机公关5S原则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
2、试论新闻报道策划中编辑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3、联系实际,试论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4、简述广告文案创作中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
5、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四、消息写作
1、深圳最美90后女孩子 网络推手炒作 的新闻写一篇金字塔消息和评论(500字以上)
2、写一篇微电影脚本 暨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基础(专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六选四)
1、新闻属性
2、两级传播
3、小报
4、廉价报纸
5、社交媒体 6、3T原则
二、简答题(六选三)
1、简述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2、简述大众传播的授权地位功能。
3、简述黄远生对我国现代新闻业的重要贡献。
4、简述西方报业垄断的基本原因。
5、简述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优势。
6、简述危机公关5S原则。
三、论述题(五选二)
1、结合实际论述新闻媒体的资源属性。
2、结合案例,分析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特征。
3、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与意义。
4、论述微信在营销传播中的作用。
5、结合案例评述为什么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四、材料分析题(两题必做)
1、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提高舆论宣传的艺术水平,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解决人名民群众思想和认识中的问题。用相关理论分析其说的这段话的社会意义。
2、网络名人的七条底线和薛蛮子的事件,用相关理论分析对上述事件处理的现实意义。暨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综合(专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六选四)
1、新闻鼻
2、比较性导语
3、版面要素
4、记者型主持人
5、爱德华·伯内斯
6、告知性广告
二、简答题(六选三)
1、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和采访?
2、报纸直接发言和间接发言的方式有哪些?
3、简介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
4、电视新闻中决定画面长度的因素有哪些?
5、简介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
6、广告文案有多种类型,简述其中五种并简单解释。
三、论述题(五选二)
1、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的原则及变化。
2、媒体融合下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3、结合案例分析电视新闻编辑的一般原则。
4、新闻发言人在企业危机传播中的角色与应具备哪些特质。
5、微博文案写作的注意事项。
四、业务题(二选一)
1、(关于沈阳大学某学院以公开演讲方式评选助学金的事件,写不低于500字的消息和评论)
2、微电影文案。深圳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媒介文化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民族志
2、社会冲突
3、集体记忆
4、社会空间
5、身份认同
二、简答题
1、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2、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3、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
4、公众与大众的区别。
5、谈谈你对社会资本的理解
三、论述题
微文化的特征
四、作文题 当关系成为一种消费
深圳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倾向性
2、二级传播
3、培养分析
4、微信营销
5、消费者洞察
6、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
1、新闻专业主义。
2、十大奢侈品没有中国大陆品牌现象分析。
3、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
三、论述题
1、知识沟。
2、澳大利亚最好的工作的营销策略,写营销策划。
四、实务题
深圳最美90后女生。
中山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传播实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六选四)
1、把关人
2、休眠效应
3、霍桑效应
4、超真实
5、简化论
二、简答题(五选三)
1、论述大众传播社会效果三层面
2、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差别。
3、网络传播中图片泛滥的负面影响
4、用视觉传播角度论述麦克卢汉媒介观点。
5、三、论述题
1、结合三种假说谈谈你对电视暴力效果的看法。
2、议程设置中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是如何建立因果关系呢?
四、分析题
1.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删帖生意。2.删帖生意的产业链和时代背景。3.从政府、网络媒体和公关公司角度论述。
中山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公共关系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管理的目标
2、利益相关者
3、核心信息
4、社交媒体
5、心理防疫双
6、向对等交流。
二、简答
1、具有公信力的信源和信使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2、结合具体案列谈谈对公共沟通中非语言沟通的理解。
三、论述
1、有人认为新媒体赋权公民,使企业越发重视公众,促进了企业公共关系专业化的进程;有人又认为企业雇水军等行为阻碍了公关关系专业化进程。你认为新媒体对企业公关专业化进程的作用是怎样的?结合具体案列进行论述。
2、提供了3.15晚会曝光江淮同悦汽车锈蚀事件的材料,以及江淮公司在3.15过后不同时间的三则声明材料。要你以三则声明为原始素材写一篇不超过140字的简短声明。
中山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简答
1、如何理解新闻客观性?与媒体追求社会现实的影响力相矛盾吗?结合具体案例阐述。
2、有人说到2040年报纸会消失,你是否同意?数字化给报业带来哪些冲击?报业的未来形态会是怎样的?
3、比较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研究理论的异同。
4、关于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区别于对态度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理论,阐述其主要发现。
二、论述
1、哈贝马斯的公关领域对现代社会有何意义?如何理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公共意义?以及专业新闻主义与公共领域两者间的关系?
2、前些年,网络关键词是“网络问政”,挖掘“沉默的声音”,从今年八月变为“打击谣言”,“惩制大v”。怎么理解技术、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论述。
云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选 略
二、判断 略
三、简答
1、新闻五要素及其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新闻事业对社会的主要作用
四、写作题
修改标题
修改导语
写消息
写评论
云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能力试题
一、简答题
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潜网
3、组织理论的古典主义
4、宪法的特征
5、库勒
二、论述
1、传播三大学派的理论渊源与主要取向
2、传媒司法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区别
三、材料分析
央视星巴克报道
女大学生喂饭给乞丐事件
李天一案件
南京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传播业务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30分)1.整合营销传播 2.社交电视 3.APP广告 4.炉边谈话
二、简答(50分)
1.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纸媒的机会和威胁。2.限娱令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3.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对节目创新的启示。4.5.三、论述(30分)
1.互联网公益广告的传播特点和策略 2.谈谈网络大V
四、应用(40分)
1.一段材料,大意为夏俊峰案后,其子漫画被指有抄袭之嫌。据此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划,要有采访提纲和评论要点。
2.结合互联网广告的原则,设计奔驰5超越竞争对手的互联网广告方案。
南京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史论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20分)1.立报
2.为笔的解放而战斗 3.新闻价值 4.传播隔阂
二、简答(30分)
1.梁启超的“五本”是什么?
2.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里程碑意义是什么? 3.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什么?
三、论述(40分)
1.便士报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2.微信、微博对新闻业的影响
四、综合应用(60分)1.网络谣言的特点和治理。
2.从新闻伦理角度评陈永洲案件,800字左右。
南京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334专业综合能力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整合营销传播
2、组合报道
3、体验式报道
4、脱口秀
二、论述题(60分)
1、用格伯纳的教养理论解释电视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2、论述在社交性媒体的环境下,移动互联舆情与桌面网络舆情相比的特点所在。
3、分析《爸爸去哪儿》受到关注和好评的原因。
三、实践题(30分)
PM2.5引民众持续关注,记者欲采访某企业的排污状况,但是被决绝。领导要求你进行隐性采访,请些一篇新闻报道策划。
四、新闻评论题(40分)
“双十一”购物狂潮引发网络购物狂欢,当天销售突破350亿。结合网购中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写一篇评论。800字左右。
南京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440专业基础试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40分)
1、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演变
2、什么是全球传播?可以从哪些角度理解?
3、简述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提出和动因
4、消息、通讯、言论的差异
二、论述题(60分)
1、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现状,以及作为一名环境新闻报道的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2、现在的广播电视机构有哪些管理体制,其特点是什么?
3、结合一个案例,说明移动网络舆情的特点。
三、综合应用(50分)
1、给了一段雅安地震中媒体报道的材料,结合材料和个人感受,说说此次灾难报道中的得与失。并说说应如何报道灾难报道事件,应注意哪些事项。
2、为某处在发展期的西北菜肴风格餐饮企业欲进行品牌推广,请结合微信的传播特点以及品牌形象理论,做一个广告宣传策划。
南京师范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学理论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30分)
1、图解政策
2、拟态环境
3、内容分析法
4、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5、社会化媒体
二、简答(40分)
1、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
2、简述英国法学家威廉.L.布鲁塞在《现代民主国家的新闻法规》一书中关于侵犯隐私权情况的内容。
3、简述大数据的“4V”特点。
4、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学贡献。
三、论述(40分)
1、阐述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产生的变化。
2、阐述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产生的变化。
三、材料分析(40分)
1、社交媒体„„„„„„。___摘自百度百科
2、关于手机用户抢占电视屏幕注意力„„„„。——2013第五期《视听界》
3、新浪、腾讯微博„„@人民日报„„“媒体微博”„„。——2013第六期《新闻与写作》 问:1.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传统新闻伦理带来哪些冲击?
2.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社交媒体?
南京师范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史论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35分)
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2、德国新闻社(DPA)
3、公报4、5、四级办方针
6、焦点访谈
7、循环日报(王韬)
二、简答题(60分)
1、论述当前美国对广播电视的管理措施。
2、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生产制作流程的改变。
3、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的新闻宣传。
4、我国当前电视剧发展的状况及问题。
5、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大中城市的私营广播进行管理和改造的。
6、狄楚青的一段话,是关于时报的。
三、简述题(30分)
1、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报纸大众化的进程。
2、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
四、综合题(25分)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活动并对此进行评价。
浙江大学2014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基础和综合混搭在一起的回忆版)
一、简答题
1、USP独特的销售理论
2、黄色新闻
3、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4、第三人效果
5、公共外交
二、论述
1、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盈利模式。
2、材料 李天一案中对媒体损害未成年隐私权的看法。
3、消息写作中如何交代消息来源。
4、结合案例谈对新闻腐败的看法(有偿新闻)
5、公共舆论具有真正公共性的条件。
6、某报纸头版 图片是一张火车票 乘车人是刘志军 终点是死刑 对该头版给予评价。
7、媒体如何对待网络上的公共舆论。
8、北京地铁爆炸案报道材料。
(1)这一报道中5W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哪几个。(2)编一条140字微博。
南开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
1、传播的四种形式:()、()、()、()
2、象征性互动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
3、五礼:()、()、()、()、()
4、诗经有()篇,分()、()、()三部分
5、桐城派代表人物:()、()、()
二、名词解释
1、阿什
2、拟态环境
3、路透社
4、斯诺
三、简答
1、“第三人效果”指什么?有何理论价值?
2、试论网络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3、有人说:“网络媒体是最大的‘压力集团’”请对其论述。
四、论述
1、新闻调查类电视节目中的“非正常采访”有何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五、实务题
1、对中日钓鱼岛事件,分析媒体如何维护国家形象,其对国际影响如何?
南开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
1、传播是社会()的传播或社会()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中的“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形式传播和交流的()。
3、“休眠效果”是指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4、广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别划分:如果按照传播信号区分,只传送音频信号的称为();而同时传播音频及视频信号的叫做()。
5、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包括()层面()层面()层面。
6、根据其性质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可将不同的广播电视机构分为三类不同的体制模式()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体制。
7、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题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传播和()传播。
8、电视的声音语言有很多种,从广播电视行业的传统视角看,大的类别可以分为()和()两类。
9、美国学者()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惊心了实证研究。
10、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在从事广播新闻工作时,既要考虑新闻价值,同时必须对该新闻事实进行()价值的判断。
二、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广播剧
3、拟态环境
4、国际传播
5、有线电视
三、简答
1、传播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主要有那些理论观点。
2、人际传播的主要动机有哪些
3、从一般意义的传播方式上看,广播电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按照学着赖特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四、论述
1、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2、请结合实例,论述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征。
五、实务题
1、在说服性传播效果中,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请结合具体实际和案例,谈一谈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2、请结合实例,分析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和实践策略。
南开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一、填空题
1、新闻报道是()极强的文学作品。
2、所谓(),就是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
3、比信息,知识更高一层次的是()。
4、新闻角度的定义:记者()事实()事实()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5、()()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题材的本质特点。
6、主体结构长剑的方式有倒三角结构,纵向结构,(),()。
7、传媒业经营管理学具有以下鲜明的交叉科学性,交叉性,(),()。
8、广播节目录制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和审听阶段。
9、网络言论主要包括()网络即时评论()三种形式。
10、在传统市场营销中()()()和促销(4P)营销组合被称为市场营销的基本框架。大众传媒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充电各种公共主体与公共客体之间的()。
二、名词解释
1、新闻语言
2、社会观察通讯
3、知识经济
4、信息资源
5、广告审查
三、简答
1、新闻产品商品性的表现特点
2、媒体广告营销的地位和作用
3、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
4、专访的文体特征
四、论述
1、论述新闻报道失事的原因、112、论述社会观察通讯的主要功能
五、实务题
1、结合具体报道,谈谈新闻书评的特点。
2、假如你是传媒机构的管理者,你应重点抓好哪些工作。
四川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普利策新闻奖
2、《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3、媒介公信力
4、新闻体制
5、北大新闻研究学会
6、定性访谈
二、简答
1、简述视频直播和文字直播的效果区别
2、新闻价值五要素
3、简述社会责任论
三、论述
1、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及其意义
四、材料分析
1、哈贝马斯关于传媒力量的定义在今天对社会的影响
五、写作题
要求写一篇800—1000字的小论文,根据一下材料,题目自拟,角度自拟。材料一:《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虚构假新闻而被吊销普利策特稿奖。材料二:《纽约时报》记者因编造假新闻而被迫辞职。
材料三:《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收受贿赂编造假新闻而锒铛入狱。
四川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鼻
2、开天窗
3、调查性报道
4、文化创意
5、公益广告
6、广告摄影
二、简答
1、政务微博传播策略
2、新闻摄影在当前媒体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3、简述凡客体和陈欧体流行机制及原因
三、传播业务
1、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特点、类型、载体
2、互联网出版的特点
3、书刊整体设计的总要求
4、简述微电影与专题片的异同
5、电商营销核心竞争力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四、新闻业务
1、分析交通广播复苏的原因
2、传统媒体编辑和数字化媒体编辑内容配置的系统选稿原则
五、评论
关于十八大三中全会的新提法
四川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戈公振
2、CNN
3、解释性报道
4、皮下注射模式
5、把关人
二、简答
1、简述华尔街日报章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简析电视评论特点及发展趋势
3、分析数字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4、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研究设计
用实证法来说明课题“大学生媒介素养及解决办法”
四、材料分析 材料:
11月5日上午,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在梅地亚中心召开。本期论坛以“电视的品质、品格、品位”为主题,论坛发布了电视收视与传播覆盖影响力数据,电视节目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及电视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致开幕辞,业内多位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做精彩发言。
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电视行业高端智库论坛。中央电视台一直以来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智库体系,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应对当前舆论的复杂环境和多媒体竞争挑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为电视开展思想交流、理论把脉,弘扬和传播中国的优秀、先进文化,努力提升电视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注电视品味的提升 中央领导最近提出“提升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坚持导向第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要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调研时也强调要“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多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艺节目,更好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首当其冲肩负着电视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在致辞中认为,中央电视台积极发挥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强化国家电视媒体的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作用,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巩固和提升。罗明表示,中央电视台“不仅在国内传播了正能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同样传播了正能量”。他认为,“这两个正能量,得益于我们电视的品质、品味和品格”,得益于中央电视台对于媒体责任、道德力量、文化旗帜和民族传承的坚守。
论坛发布三大报告
央视市场研究(CTR)整合营销总经理刘会召在论坛上发布了《多屏传播下电视的地位和影响》报告。报告结合最新的调研数据,全方位解读电视收视与覆盖影响力。报告显示,电视在当前中国家庭中依然有着稳定的开机率。2012年全年,全国有四亿多家庭拥有电视机,而平均每分钟约有一亿家庭在收看电视。刘会召认为,对于广告主而言,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是广告投放中性价比最好的媒体。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徐立军随后发布《满意度——另一种视角看电视》报告。报告显示:全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的满意度达到4.25分(满分5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星光大道》则分列2013年1-3季度满意度的前三名。在观众最喜欢的电视主持人评比中,中央电视台主任人毕福剑得到9.21%的观众喜爱,高居榜首。根据观众调查数据,电视以99.23%的高渗透率,继续维持媒体“老大”地位。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新媒体研究部主任黎斌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CCTV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据悉,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网络影响力的跟踪监测已经日常化、体系化。报告指出,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60个卫视频道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个频道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占据60%的席位。在全国274档卫视新闻栏目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档新闻栏目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黎斌认为,CCTV电视节目的网络品牌具备五大特征,包括网络品牌影响大,关注度高;新闻资讯、舆论监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国际化视野、高端品位。网络美誉度指标的提出,是中央电视台在互联网大潮之下,探索提升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传播能力的一种有效尝试。智库专家为电视发展献策 在随后的高峰论坛中,《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小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等专家学者围绕电视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提升电视品质、品格、品味,目的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在沈卫星看来,中央电视台作为“众多电视台的国家队”,电视的品质、品格、品味的追求在全国领先,“起到了标领的作用”。而庞井君表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大台,承担着视听文化时代的历史担当。着眼于“视听中国”国家战略,中央电视台在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渠道建设、终端建设、用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陆小华强调,对于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权威报道。中央电视台近来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正是从独特视角阐释重大主题,产生非常好的报道效果。时统宇则对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样的样态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在节假日报道、主题报道中都是开创性的。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了电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北大教授王岳川认为,央视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远方的家》、《中华医药》、《民歌•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节目,兼具技术性和文化之长,对弘扬中华文化并促进国际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学者王立群同样以《百家讲坛》为例,强调了在大众文化时代,电视承担着汇聚百家精华,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与会专家还肯定了电视在国际传播层面的价值,程曼丽强调了国家电视台在对外传播中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媒体,不仅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层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剧增。2012年,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全球重大事件的到达率、参与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在重大的国际突发事件中与CNN、BBC等国际一流媒体同步报道。2013年上半年,外媒转引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由2012年的19%提升到24%。程曼丽认为,中央电视台已经打破西方的新闻垄断。
根据传媒生态和市场环境,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和数字的价值取向,并谈谈你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五、评论
根据陈永洲事件写一篇600字左右评论 四川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试题
一、简答
1、论述新闻失实的原因
2、简述电视真人秀受众的接受心理
二、论述
论述公益广告的传播特征和发展趋势
三、材料分析
材料:甘乃特报业集团关于纸媒转型的论述。要求:根据材料谈纸媒转型的看法
四、写作
1、根据温岭杀医案后医院为医生开设滋味课程的材料改写两则微博新闻。
2、材料:“ZF与市场”关、“发展与转型”关与“公平与正义”关
评论:改革需闯三大关口
安徽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实务试题
一、简答题
微博等新媒体在报道内容和方法上是怎么与传统媒体进行互动的?
二、方案题
近年来出现的医患问题 对此做一个深度报道 请做一个报道方案
三、写作题
北京高考方案出台的材料 写一则不少于400字的消息 并命制新闻标题
四、比较题
北京高考方案出台的一篇评论 给评论制作标题 并比较新闻标题和新闻评论标题之间有什么不同
五、写作评论题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假如城管行列,以此材料 写一篇新闻评论 600字左右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安徽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传播史论试题
一、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
二、分析《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历史,比较两者的发展特色
三、何为传者权利?何为受者权利?怎样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
四、欧洲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3个),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五、一件司法审判事件,在终审判决之前,媒体和舆论都倒向一边,在终审判决后,媒体和舆论的态度却发生反转,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湖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实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线索 2.专论 3.报到平衡 4.媒介公共产品 5.三网融合
二、简答题
1.网络舆情是什么,怎样判定网络上新闻的真实性。2.电视专题报道的内涵和特征
3.对“百姓不可欺”的认识(习主席的原话,可以去找找看)
三、论述题
1.一篇关于第26个艾滋病日的报道,改写一篇800-1000的消息
2.一篇关于湖南广电的文章,大体有三个部分:制播分离;与新媒体联姻;与青海卫视跨区域合作。
问题有三个1:湖南广电是怎样制播分离的,制播分离的优势
2:有人说与新媒体联姻是趋势,对不对
3:与青海卫视跨区域合作的得失以及跨区域。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湖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本源 2.新闻他律 3.“上限效果“假说 4.《遐迩贯珍》 5.两面提示 6.华俄通讯社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怎么样达成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统一。2.简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3.简述民国暂行报律的始末。
三、论述题
1.论述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要充分满足受众的时刻需求。
2.从传播媒介进化历史分析入手,论述技术对大众传播的推动作用,以及媒介工具对现实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探讨最大限度消除这些消极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3.上海《新闻报》《申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哪些改革经验?其历史地位如何?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湖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专硕新闻与传播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镜中我 2.硬新闻 3.STP营销 4.场论
5。控制论
二、简答
1.受众心理与媒介功能角度看受众对媒介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类型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3.非金字塔结构的几种类型及特点
三、论述题
1.非广告时段的植入广告的优势缺点和对传媒管理者的机遇和挑战 2.媒介机构如何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做出积极的影响。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湖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专硕新闻与传播综合试题
消息:材料是关于一个会议,要求以生态和发展的角度写一则非会议新闻 700字
评论:考研热,材料是“人人都想但学霸“ 800~1000
经营管理:材料是默多克的《The Daily》,题目是
1、认同”报业将消失“吗?理由
2、报业遭遇的困境
3、我国报业如何发展
法规:南京人喝鹿血的材料 问题:
1、文中《某报社》的报道是什么?
2、触犯了什么法规
3、有什么启示
广播电视: 为湖南卫视策划一个鼓励青少年读书的节目。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湖南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霍夫兰
2、哥伦比亚学派
3、物体语言
4、麦克卢汉
二、简答
1、杰弗逊媒介自由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什么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2、3、三、论述
1、受众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四、材料分析 XXXXXXXXXXXXX1、2、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理论试题
1.北京新闻研究会举办过哪些活动
2.20世纪60年代前期,列举中国报刊有哪些先进报道 3.列举中国内陆的通讯社 4.《解放日报》改版的背景及内容 5.新闻来源都有哪些
6.结合实际说明新闻价值的重要性 7.自由理论的两大原则
8.对于报刊上越来越多生活时尚、生活方式的新闻,请结合新闻理论分析“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
9.介绍一下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 10.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技巧 11.自由主义的内涵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实务试题
1.分析“农夫山泉”的广告策略
2.分析威廉·伯恩巴克的埃飞斯出租车的创意理论
3.《定位》《新定位》《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分析两位定位理论提出者的观点 4.比较经济观察网和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两个网站首页的编排风格 5.一篇关于鱼翅的稿件 A.为其写一个标题 B.为其写一个导读
C.分析记者的采访过程和思路
6.关于电视台公开播出“锡纸开锁”的技巧,写1000字以上的新闻评论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试题
1、根据材料“智利33名矿工井下生存69天平安营救生还”编写700字左右消息,电头导语三级复合标题,倒金字塔结构。并不超过200字的编者按
2、根据材料“陕西师范大学毛笔字书写录取通知书,南京理工大学录取短信淘宝体”写评论
对于好的广告,戛纳评选认为广告创意具有“原创性、震撼性、相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
3、好的广告应该吸引人们购买,促进销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能力试题
1、大众媒介对经济发展有推进作用,请举例说明。列举中国内陆的通讯社
2、“手机成为第五媒体”结合事实分析这句话
3、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事实分析。
4、一篇关于朱德庸和两家公司著作纠纷的官司的材料。标题引用漫画中文字是否构成著作法中的侵权?两家公司是否对朱德庸构成不正当竞争?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你如何认识。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传媒技术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EFP制作方式
2、微电影
3、非线性编辑工作站 4、1080/24P
5、手机电视
二、简答
1、快门分为哪几类?作用?常用的快门标记?
2、什么是质感?如何用光来表现质感?
3、影响曝光量的客观因素?
4、不同方向的画面效果?
5、微距摄影的注意事项?
6、什么是摄影视觉?如何培养?
7、新闻摄影的特性
三、论述
1、数字电视系统构成
2、特效制作的制作要点
3、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达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传媒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拉斯韦尔
2、议题融合理论
3、把关人
4、意见领袖
5、媒介战略控制
6、媒介组织设计
二、简答
1、大众传播中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2、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机制
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内容和意义
4、除了参考书目你还看过哪些相关的书,进行评价
5、媒介管理的特性
6、媒介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7、如何实现媒介品牌战略
三、论述
1、媒介融合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谈谈你对“媒介产业是社会产业、信息产业、营利产业”的理解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基础知识试题
一、简答
3、关于新闻结构的总体要求?
4、编辑方针的内容?
5、新闻评论标题与新闻报道标题的区别?
二、论述
1、选择你所熟知一个报纸,就其设计和定位进行评价?
三、实务题
1、拟标题、写消息(大熊猫借给比利时的)
2、写评论(余姚水灾背领导过水)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能力试题
1、从新闻真实的角度谈谈你对“补拍”的理解。(背景材料是说雷锋的很多照片都是补拍的)
2、用传播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背景材料是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没有取到预期效果)
3、广播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优势
4、针对李天一案件谈谈你对媒介报道的评价
5、假如你拍了一个新的微电影,你怎样进行媒体营销
提示:回忆版试题多有遗漏或不准确,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力求补充完整。
厦门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基础(专硕)试题
一、填空题(三分一空,共十题)
1、_________创办了新闻编译社
2、美国现代报业的发起人是_________
3、春节联欢晚会哪一年开始_________
4、德国第一个通讯社是_________
5、小报起始于_________ 朝
6、法国哪一个报纸开始降低报费增加广告吸引读者?_________
7、全球最早的定期报刊是德国的_________8、9、10、二、名词解释(共四题,一题五分)
1、象征互动理论
2、新闻自由
3、党报理论的核心
4、三、简答题(共两题,一题十五分)
1、2、什么是报纸的战斗性
四、论述题(共两题,一题三十五分)
1、在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功能是否会弱化或消失,为什么?
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 篇4
一、问答题
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
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辩析题
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
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
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
三、论述题
1、试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内在矛盾与重建
2、在传媒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受众理论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试从媒介环境变迁的角度论述受众理论的发展演进
四、分析题根据京华时报报道
2005 年许多人看作是中国媒体的娱乐年。“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的火爆,引起了学者和业界人事的高度关注和反思。今年七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举行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会上崔永元语出惊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崔永元说:“将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不科学,不能以理服人。”据我所知,某些收视率数据并不准确,比如,央视十套的社教类节目格调高雅(略)
2007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回忆版)
一、辨析题(10×3)
1.新闻就是反常事物的报道。
2.受众是分离的、消极的、被动无力的。
3.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首要功能应该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
二、讨论题(20×3)
1.人无法做到完全客观,所以客观性原则就没有必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是人理性精神的要求,体现人的一般道德价值。
2.有人强调知情权,认为它是舆论监督开展的前提;有人重视隐私权,认为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保证。
3.有人说,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要素的总和;有人说,新闻价值是新闻作用于受众的关系的产物。
三、论述题(30×2)
1.结合实践,谈谈你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2.论述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2006 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简答四道题 40 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辨析题三道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 “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 请辨析
3、论述题两道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分析题一道 30
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2005 年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 3 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 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回答要点如下:
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综合知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识)
新闻学基础
一、分析,每题 10 分
1、有人说,新闻应该达到本质真实
2、有人说,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商业化、市场化
3、有人说,新闻效果就是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时“刺激-反映”的过程
二、分析,每题 20 分
1、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是贴近受众的表现;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公共事务转移,消解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促进人才、资本的有效配置,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媒体集团化使公众表达意见的空间缩小。
三、分析
题中举了江苏 1830 新闻眼公共新闻的例子
1、从媒体功能和舆论监督两方面分析公共新闻的价值,10 分
2、(题中江苏 1830 新闻眼中公共新闻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分析“使受众由消费者变为公众”的意义,20 分
四、分析
题中举了sars、河南艾滋病的例子
1、媒体应重点报道什么内容,举例说明,10 分
2、在发生健康危机时,媒体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0 分
2004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科目名称:传播理论科目代码:442
一、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 分)
麦奎尔于 60 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 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 200 户,1000 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3 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考试题目
一、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002 年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3*5’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 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 5*13’ 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 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5 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 20’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1 年传播学 一,简答(20*3)
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论述(40)
你认为 INTERNET 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
2000 年传播 一
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 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 二
1,请结合实际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1999 年传播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 2,态度; 3,把关人; 4,类语言; 5,完形趋向 二,简答
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媒介有哪些下面共患难和负面功能 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 三,论述
【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答案及参考书目08-14
厦门大学334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真题05-20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07-27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真题09-21
2024年考研暨南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08-16
我国新闻传播学05-13
高校新闻传播学08-23
新闻传播学专业主义09-24
新闻传播学学校排名08-03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