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动态脑电图

2024-10-19

24h动态脑电图(共7篇)

24h动态脑电图 篇1

动态心电图,是Holter1961年创用[1],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为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2]。随着社会的进步,孕期保健已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电图检查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及早发现与早期治疗并预防其并发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孕期心电图改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更正确及时地防治妊娠合并心脏疾病,为研究孕妇心律失常,心率动态变化,作者对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05至2008年835例妊娠妇女动态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注:P值<0.01,有显著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2005至2008年作孕检常规心电图结果异常的孕妇,分3组:早期妊娠(6~12周)428例,年龄20~28岁;中期妊娠(13~27周)250例,年龄22~32岁;晚孕(28~41周)182例,年龄21~32岁。所有孕妇均为常规静态心电图异常,所有受检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均无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均经妊娠早期检查排除心肺疾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1.2 方法

仪器选用美国马克3000,3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导联用Cm1、Cm2、Cm5,由一名心电图主治医师和一名心电图医师采用人工分析,必要时结合仪器自动分析判断结果。作24h记录,检查期间保持正常生活起居,戴机时间≥23h,不服用任何药,记生活日志。戴机前均作一份静态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作对比。835例孕妇的心律和心率资料由动态心电图系统电脑自动检测,通过人机对话,对计算机自动分析报告进行检查、判断、修改、编辑,最后自动打印图表,编写报告。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卡方值检验,P<0.05为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835例24h动态心电图分析显示:妊娠早期中期的心电图与非妊娠妇女基本相似,主要变化以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为主。而晚期则有明显变化。随着妊娠月份增加,ST段轻度压低,T波低平倒置,双向逐渐增多。妊娠晚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者减少,而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短P-R,ST-T改变及室早房早明显曾多,见表1和表2。

3 讨论

常规心电图很难全面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的心电变化,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24h内各种生理活动状态下的心电活动,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3]。本文835例孕妇晚期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在妊娠中晚期,由于母体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循环血量增加30%~45%[4],氧交换量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腹围使膈肌上抬,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间质水肿,心肌肥厚及出现散在炎性细胞浸润,累及到传导系统而发生心律失常[5]。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也可能与检查时精神紧张有关。ST-T改变是由于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缺血或损伤引起心肌复极的异常表现。导致短P-R间期的可能原因有:(1)孕妇全身血容量增加,为适应机体的需要,孕妇心率要增加10~15次/分。而P-R间期与心率呈反比,心率快时P-R间期缩短。(2)有关文献报道[6],缺氧是引起短P-R间期因素之一。妊娠期需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相对缺氧,心肌三磷酸腺苷中高能磷酸键产生减少,而低氧也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脏电生理不稳定致P-R间期缩短。

一般来说,孕妇心电图异常多与妊娠晚期循环血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有关[7],如未造成较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大部分分娩后心电图异常改变会逐渐消失。反之,若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未及时处理,则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宫内死亡,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安全。因此,对中晚期孕妇应做好必要的心电图检查,对异常患者应多次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问题,降低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一般情况下,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合并轻度器质性心脏病,以及未造成较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经过及时处理后常不至于影响妊娠及分娩,反之,则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或宫内死亡,甚至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中、晚期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孕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相应处理,把心脏等高危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国伟.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8-157.

[2]卢喜列.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44.

[3]马建新,郭丹杰.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4):282-284.

[4]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3-135.

[5]秦志宏,国为民,郑虹.妊娠中晚期短P-R间期56例分析[J].心电学杂志,2003,22(2):90.

[6]高大中,陈庆伟.妊娠心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2-83.

[7]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5-107.

24h动态脑电图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7月~2013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医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140例, 其中男68例, 女72例, 年龄平均 (8.7±2.8) 岁。临床表现为: (1) 发作前伴或不伴有疲倦、焦虑、恐惧和疼痛等因素刺激, 发作时多为站立位; (2) 伴或不伴前期症状:乏力、心悸、胸闷、恶心、眩晕、视物模糊、耳鸣、面色苍白、出汗等; (3) 晕厥时间约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摔倒, 但不伴四肢强直、咬舌和尿失禁等。每例患者均先后进行脑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直立试验。

1.2 脑电图检查

仪器采用美国Nicolet Biomedical公司的BMSI 6000型、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Brain Amp型、美国CADWELL EasyⅢ全数字化VEEG仪, 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装19导记录电极, 双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 并附加ECG、肌电图及左右眼动图。电极采用镀银/氯化银盘状电极, 涂以固态电极膏黏附头上, 外用弹力帽进一步固定电极防止脱落, 以摄像镜头监测发作情况, 以参考导联方式记录。记录中先后完成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特殊诱发试验及睡眠状态下EEG2.5~15.0h。监测过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

1.3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用美国通用公司3通道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 肢体导联和加压导联电极粘于胸前体表;双上肢分别粘于左右胸骨柄第2肋间中线, 双下肢分别粘于左右侧肋缘下1cm锁骨中线, 胸导联位置同常规心电图V1~V6;记录3通道同步心电图信息。检查期间嘱患者及家属详细记录生活日记, 准确记录晕厥时间。

1.4 直立试验

根据2009年儿童晕厥诊断指南中的标准[1], 具体方法:让患儿安静平卧10min, 测量儿童基础心率、血压和常规心电图, 然后使患儿处于直立位10min, 动态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和常规心电图, 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晕厥先兆症状或晕厥发作。直立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在直立试验的10min内心率增加≥30次/min, 同时伴有直立后头晕、胸闷、恶心、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乏力等, 严重时可出现晕倒症状;或在直立试验的3min内血压下降, 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 Hg, 或舒张压下降10mm Hg, 心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在140例患儿中7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显著异常, 随访后诊断为癫痫, 占总病例数的5.0%, 而7例患儿中直立试验均为阴性;其中32例患儿脑电图结果为界限, 占病例总数的22.9%, 随访过程中脑电图无显著变化, 有6例直立试验为阳性。101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正常, 占总病例数的72.1%, 其儿中22例直立试验阳性。140例晕厥患儿直立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的为28例, 占总病例数的20.0%。140例晕厥患儿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占总病例数的1.4%, 未发现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此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儿未发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阴性。在140例晕厥患儿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阳性的患儿。

3 讨论

晕厥是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大多数患儿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给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依据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其它晕厥[2]。依据发作时及发作前的表现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晕厥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在临床工作中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病例, 家属主诉以患儿“意识不清或昏倒”为多, 因患儿发作时大多数家属不在身边, 或因年龄小描述不清发作前的感受及症状, 对临床判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较难与癫痫发作鉴别, 因此, 在临床上常对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进行直立试验、动态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 来进行初步诊断分类。

直立试验是检查直立调节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直立调节障碍可导致晕厥发生, 一般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不完善有关。由于影响血管收缩的神经递质分泌不稳定, 从而使血管收缩调节反射功能障碍, 致使直立位时血液积聚在下肢和腹部器官, 回心血量减少, 心输出量降低, 引起大脑供血减少而引起晕倒等症状, 也可能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功能障碍有关[3]。此试验操作简单, 危险性小, 通过该试验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进行初步筛查, 并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和直立性低血压进行鉴别。140例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直立试验出现阳性结果为28例, 占总病例数的20.0%。直立试验阳性的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显著异常。在32例脑电图结果为界限的患儿中6例直立试验为阳性。随访发现这32例患儿脑电图无显著变化, 无明显临床意义。由于直立倾斜试验有一定的风险, 在本组患儿中未行该检查。

心源性晕厥多由致命性心律失常引起, 包括窦性停博、II度或III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心源性晕厥发生迅速而无任何预兆, 与体位无关, 多无相应的心脏病症状和体征[4]。本组2例患儿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占总病例数的1.4%, 未发现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患儿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多数并未出现晕厥, 可能是动态心电图检出致命性心律失常比例较低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引起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的主要原因有晕厥和痫性发作[5]。因此, 二者之间的鉴别非常必要。以往脑电图曾是晕厥诊断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之一, 在晕厥发作时脑电图显示广泛同步慢波化, 间歇期正常;而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常出现痫性放电。而近年的研究结果发现, 脑电图监测对于初诊的晕厥患儿意义不大, 即对所有主诉晕厥的患儿实行脑电图检查可能并不合理[6], 但本文认为大部分患儿初诊时家属不能详细提供发作前诱因及症状, 对临床筛选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病史提供不详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误诊, 仍需行脑电图检查。本组病例资料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中诊断癫痫7例, 结果显示这7例患儿直立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本研究显示, 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联合检查对于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初步诊断极为必要。三种检查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病因学方面的诊断率。可根据检查结果, 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摘要:目的 研究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患儿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以晕厥为首发症状1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脑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直立试验。结果 所有患儿中7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显著异常, 试验均为阴性, 随访后诊断为癫痫, 占5.0%;32例患儿脑电图结果为界限, 占22.9%, 随访过程中脑电图无显著变化, 其中6例直立试验为阳性;101例患儿脑电图结果正常, 占72.1%, 其中22例直立试验阳性。140例晕厥患儿直立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的为28例, 占20.0%。所有患儿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占1.4%, 未发现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此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儿未发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阴性。在140例晕厥病例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且直立试验阳性的患儿。结论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患儿进行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和直立试验联合检查对初步筛选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晕厥,脑电图,动态心电图,直立试验

参考文献

[1]杜军保, 王成, 李万镇, 等.儿童晕厥诊断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2) :99-101.

[2]Rudzinski A, Oko-Lagan J, Kuzma J.Syncop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Przegl Lek, 2007, 64 (3) :76-79.

[3]盖勇.直立试验诊断直立性调节障碍患儿23例报道[J].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4, 23 (4) :56.

[4]Kuhne M, Schaer B, Moulay N, et al.Holter monitoring for syncope:diagnostic yield in different patient groups and impact on device implantation[J].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07, 100 (12) :771-777.

[5]Britton JW.Syncope and seizures-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J].Clin Auton Res, 2004, 14 (3) :148-159.

24h动态脑电图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心血管疾病或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 伴有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眩晕、晕厥、抽搐等症状, 其中男性39例, 女性47例, 年龄48~82岁, 平均61岁;住院患者62例, 门诊24例;所选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

1.2 方法

8 6例患者均做普通心电图检查, 再用1 2导联2 4 h D C G仪 (Meigaoyi公司) 连续记录22~24h, 计算机自动记录, 之后经计算机处理, 将异常部分放大分析, 再去除伪差, 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率

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异位心率失常 (包括室早单发, 室早二、三律, 房早单发, 房早二、三律, 心房纤颤, 房室传导阻滞Ⅱ°Ⅰ, 房室传导阻滞Ⅱ°Ⅱ) 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种监测方法诊断异位心率失常的结果见表1。

2.2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与疾病的关系

8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 所选86个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极高, 其他心律失常类型还有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对比DCG与ECG检出病例数及检出率 (%) , 见表2。

(*ECG的检出率显著低与DCG的检出率, 差异性P<0.05)

3讨论

3.1 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上速) 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而对房颤、室速的检出率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心电图检测记录时间较短, 对于一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 ECG检出率极低, 甚至完全记录不到;DCG可连续记录长达24h心电图, 故对一过性短暂发作的阵发性心律失常变化检出率高, 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3.2 动态心电图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指的是由冠状动脉供血障碍导致心肌缺血, 致使传导发生异常。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血管患者, 但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可见心律失常, 且年龄增长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成正比。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而发生心律失常, 体现为动态心电图异常[2]。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 复杂行房性心律失常者还可能发生脑梗死等并发症, 故临床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抗凝抗血栓形成, 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本组86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其中41例为冠心病 (占47.7%) , 高血压21例 (24.4%) , 其他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肺心病也为心律失常的原发病, 说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发生与器质性心脏病。

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判断心脏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以及监控病情的变化情况, 具有重要意义, 可评估心肺功能, 及时发现恶性心肌缺血, 早期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判断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 对此类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可估计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 探讨其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8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 将常规心电图检测与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进行对比, 评估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对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监测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频率, 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作规律, 及时诊断疾病, 正确治疗, 同时还对评价患者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的疗效, 以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意义,常规心电图

参考文献

[1]齐兵, 毛锐.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35) :149-150.

24h动态脑电图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按检查方案分为两组, 每组98例。常规心电图组98例患者, 男58例, 女40例, 年龄43~78岁, 平均 (51.3±4.4) 岁;其中患者病程最长为16年, 最短为2年, 平均 (6.5±1.4) 年;其中3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胸闷、心痛症状为主, 38例以气短、胸闷症状为主, 22例以头目眩晕症状为主, 3例以头晕、耳鸣和腰膝酸软为主。

24 h动态心电图组98例患者, 男53例, 女45例, 年龄45~76岁, 平均 (53.3±4.1) 岁;其中患者病程最长为14年, 最短为1.8年, 平均 (6.3±1.6) 年;其中3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胸闷、心痛症状为主, 43例以气短、胸闷症状为主, 16例以头目眩晕症状为主, 6例以头晕、耳鸣以及腰膝酸软为主。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和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心电图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对24 h动态心电图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比较两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

1.2.1 常规心电图组

检查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描记, 规定走纸速度控制为25 mm/s, 检查时要求患者精神状态平稳, 处于相对安静环境下检查, 患者均取平卧位。具体操作中采取一定的语言来安抚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降低因患者情绪不稳造成的检查结果偏差。检查时注意避免患者使用药物时的因素影响。常规心电图检查收录标准为:常规心电图检查基线需要保持平稳, 记录的心电图结果图像清晰, 其中对于T波<同导联R波10%, 且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5 m V的图像诊断为ST-T异常。

1.2.2 24 h动态心电图组

检查采用世纪-3000型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检查记录, 必须连续无中断地记录患者24 h心电图变化。检查中需注意体位, 要求对患者进行多体位检查, 最大程度避免体位对检查结果的的影响与干扰, 从而得到正确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49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 检出率为50.00%;24 h动态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80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 检出率为81.6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对比方面的检出率比较, 24 h动态心电图组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 该疾病一般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中[1], 严重情况下可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有多重,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的长时间硬化, 从而引发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 导致患者心脏功能下降, 进而可导致患者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2,3,4]。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多种, 且该疾病的发病部位不同, 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发病部位多样性, 临床上早期对该疾病进行正确诊断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且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 对冠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该方法准确度较高, 检查阳性率极高。但是这种临床检验方法为有创检查, 冠心病患者多数情况下耐受力较正常人低, 具体操作中, 患者较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 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 中老年人是该病症的好发人群, 轻者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重者可直接致死[6]。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如今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检查中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可。该种检查方法具有多种特点, 心电图属于无创检查操作, 具有可重复性, 患者一般可耐受。

临床将心电图分为常规与动态两种, 由此就引发了相关学者对两种心电图临床监测冠心病的功能和疗效的疑问。常规心电图是在临床应用较早且诊断费用低, 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中, 能够有效的反应患者心脏的电波活动变化情况, 取得了心脏疾病的诊断较好的使用效果, 而且常规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之相对的是动态心电图, 该技术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纪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式,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 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常规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49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 检出率为50.00%;24 h动态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80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 检出率为81.63%;24 h动态心电图组对于心肌缺血的检查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对比方面的检出率比较, 24 h动态心电图组均明显的高于常规心电图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分析, 两种检查方法均能够基本检查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和心律失常情况, 但是24 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主要由于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24 h的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从而使收集的信息更加精确, 因此整个诊断的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 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优秀, 且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属于无创操作, 具有可重复性, 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秋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4) :134-135.

[2]张东.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4) :88-89.

[3]王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8) :63-64.

[4]王继芳.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8) :87-88.

[5]张东.运动负荷心电图缺血性ST下移与QT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 :48-49.

24h动态脑电图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或心悸、气短、眩晕、抽搐等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的232例患者, 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02例, 年龄43~78岁, 平均 (62.4±3.9) 岁;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先接受普通心电图检查, 采用同步三导联心电图机 (上海光电产) , 纸速为25mm/s, 增益为10mm/mV, 患者静息状态下记录常规心电图。然后使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记录盒 (北京美高仪) 检测24h心电图, 将10个电极安放在不同体表位置进行24h监测, 期间严禁进入高磁场、高电压场、理疗室等环境中, 详细记录患者的器具、日常活动、进餐时间等, 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按下记录器上的事件按钮。

1.3 统计学分析

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以 (%) 表示, 采用SAS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比较

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异位心率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 经χ2检验P<0.05, 见表1。

2.2 各系统疾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

各系统疾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现象, 各类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 见表2。

3 讨论

心律失常表现复杂多样, 某些心律失常为一过性、阵发性或暂时性发作, 常规心电图检测难以捕捉到。动态心电图采用Holter技术, 可确定心悸、晕厥、抽搐等临床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联, 如心脏停搏、室性心动过速、极度心动过缓等, 24h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有利于临床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发生及终止规律等, 结合临床症状同步分析病情[3]。DCG利用Holter技术, 由患者在日常活动状态下随身携带记录仪, 经24h连续监测体表心电变化, 经过信息处理及分析后, 回放打印出系统的长程心电图, 可对临床各种心律失常进行诊断, 同时还可应用于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相关文献报道提出, DCG在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中应用主要有[4]:评价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临床症状、评价有或无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性、在Q-T间期延长综合征 (LQTs) 中观察心室复极、筛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系统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起搏器的起搏功能等。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各系统疾病患者心律失常为常见现象, 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较,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对多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对于房性早搏二、三律, 室性早搏二、三律、窦性停搏、心房纤颤等常规心电图难以捕获的心率失常类型, Holter监测可明显提高检出率。24h DCG无创检测心律失常, 能够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覃学美, 林英忠.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J].内科, 2009, 4 (4) :602-604.

[2]郭继鸿, 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

[3]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6) :319-320.

24h动态脑电图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住院及门诊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022例患者中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13例,女2例,男11例,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33.2±6.1)岁,B组43例,女11例,男32例,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3.2±4.8)岁,C组194例,女63例,男131例,年龄31~90岁,平均年龄(74.3±6.7)岁。

1.2 方法

采用TLC4000十二导动态心电图监测仪(秦皇岛康泰医学有限公司生产),肢体导联放置躯干,胸导联同常规心电图V1~V6位置。对患者进行连续24 h记录,记录明显不舒服症状等,筛查出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患者。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分布、病因及心电图改变特点等。

1.3 评价标准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参考文献[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长RR间期检出率

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检出率为8.3%(250/3022)。

2.2 长RR间期常见病因分析

C组发生长RR的比例最高为77.6%,与其他两组(B组:17.2%;A组: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中男性发生长RR的比例为4.4%,女性为0.8%,B组中,男性发生长RR的比例为12.8%,女性为4.4%,C组中男性发生长RR的比例为52.4%,女性为25.2%,三组中男性发生长RR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病因分布:三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44例,占17.6%,其中C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33例,占13.2%,B组发生例数为10例,占4.0%,A组发生例数为1例,占0.4%;三组发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34例,占13.6%,其中C组发生例数为25例,占10.0%,B组发生例数为8例,占3.2%,A组发生例数为1例,占0.4%,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31例,占12.4%,其中C组发生例数共20例,占8%,B组发生例数9例,占3.6%,A组2例,占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分布:23~5点144例,占57.6%,高于18~22点1.2%(3/250),也高于6~17点41.2%(103/250)。

2.3 长RR间期常见心电图改变分析

长RR间期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房颤动,其次为室上性早搏未下传,均显著高于其余心电图改变。见表1。

注:与下一项心电图改变比较,aP<0.05

3 讨论

目前,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率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动态心电图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能在15~30 min内分析出患者24 h心电图情况,同时能够确定头晕、心悸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此外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方法之一[4]。本研究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1.5 s的长RR间期患者占8.3%。提示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研究发现,长RR间期高发于年龄≥60岁者及男性,且高发于23~5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随着老龄化进程,心血管合并症增加,心脏病发生几率增加,心血管药物使用增加,长RR间期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时,在性别上男性长RR间期发病率较高,可能是男性患者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较多,且生活、工作压力较女性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长RR间期发病率增加;另外在时间上长RR间期夜间发生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夜间睡眠时,迷走效应增加房室结隐性传导,明显减少房室冲动下传心室[5]。一般来说,人们在活动、立位及情绪波动情况下,房室传导比例小,心室率快;而当人们在静息、卧位及夜间时,房室传导比例增大,心室率慢。

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三者或二者合并是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且≥60岁者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因此容易发生长RR。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与病窦相关。冠心病的改善有时不会引起病窦的好转,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窦房结、房室结内的纤维组织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窦房结内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减少。通过心电图改变研究发现,长RR间期的主要心电图改变为心房颤动和室上性早搏未下传。此外,阵发心房颤动、Ⅱ度窦房阻滞、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也较高。房室阻滞既可以为持续性过程,也可能出现反复或一过性的间断状态。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等功能关系密切。Ⅱ度Ⅰ型房室阻滞与房室缺氧、缺血性纤维化等自身、传导功能及神经系统调节均有一定联系。

综上所述,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疾病是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60岁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长RR间期,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心电图改变为心房颤动和室上性早搏未下传。

摘要:目的 探析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主要心电图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250例患者分为A组(13例)、B组(43例)、C组(194例)。分析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分布、病因及心电图改变等。结果 长RR间期高发于年龄≥60岁者及男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发于235点,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三者或二者合并是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且≥60岁者容易发生长RR;长RR间期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房颤动,其次为室上性早搏未下传,均显著高于其余心电图改变(均P<0.05)。结论 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疾病是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其主要心电图改变为心房颤动和室上性早搏未下传。

关键词:24 h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病因,心电图改变

参考文献

[1]韩朝营.100例老年患者动态和静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891-892.

[2]陈新,孙瑞龙,王思让,等.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郭继鸿,张海澄.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

[4]朱晓琳.急性心肌梗死60例心电监测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35-36.

24h动态脑电图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7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7例患者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46~74岁,平均(59.1±9.7)岁;心脏起搏器置入原因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持续性或间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25例,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16例。置入起搏器类型包括VVI型52例,AAI型21例,DDD型14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后2周内使用美国Holtwin12 Dms.Hoter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同步记录24h心电图,然后应用计算机回放,人机对话分析患者的心电信息,从而了解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各种异常情况。同时定期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心脏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

对87例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38例,包括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35例,起搏器功能异常3例。前者包括心房过感知11例,心室过感知18例,心房或心室感知不良6例。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3例,包括心房过感知1例、心室感知不良2例。两种检测方法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7%、3.4%,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12.05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心律失常

对87例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26例是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博14例,心房颤动2例、短阵房速2例,短阵室速2例。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共检出心律失常5例,包括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博3例。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29.9%、5.7%,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9.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广泛应用是时代进步、人均寿命逐渐提高的表现,其使得过去很多不能根治的严重性心脏病得到缓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心脏起搏器在带给心脏病患者益处的同时,伴随产生的各种相关并发症也影响了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起搏器感知异常及心律失常是当前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常见的两种相关并发症,如果不能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并提供有效改善措施,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2]。起搏器感知异常包块感知不足和过感知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起搏器不能感知自主心律,出现竞争心律,主要由起搏器灵敏度过低和自身P波、QRS波群幅度太低引起,此时应及时调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或重新安置电极寻找P波或QRS波幅度较高的部位;后者由于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太高,或由于外界信号太强(如环境中的高频电磁波),造成起搏频率变慢,此时应调低感知灵敏度、延长不应期或用双核芯内膜电极[3]。心律失常是置入起搏器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心腔内放置任何导管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仅次于起搏器感知异常,最常见的是室性异位心律,发现后应立即给予静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治疗[4]。

本研究分别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跟踪观察起搏器置入后患者的起搏器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发现,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提示24h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加准确、详细的观察起搏器置入后患者心脏功能状况,为详细记录患者心脏功能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监测方法,也为临床医生及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了帮助。本研究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略高于心律失常发生率,符合有关文献报道,间接证实了该种方法监测记录起搏器置入后患者心功能状况的准确性。由于常规心电图只能在一个时间点上记录患者心功能状况,而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及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均呈现间歇性和阵发性,这就导致常规心电图检测并不能很好的对整天心功能状况进行记录。而24h动态心电图由于采用全程24h监测方式,因此可以完整的将全天候可能发生的心功能异常状态记录下来,对一些较为严重的暂时性心律失常捕捉十分有利,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依据及早给予治疗措施,以预防某些意外的发生。

总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置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起搏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加详细、完整、快速的记录有关的心功能异常状态,对临床医生尽早预防和治疗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并发症有很大帮助,是当前置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随访观察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7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Holtwin12 Dms.Hoter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于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2周内开始监测其24h心电图表现,同时定期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7%、3.4%,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29.9%、5.7%,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12.056,χ2=9.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更为准确的判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情况,为临床随访监测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周立新,张京航.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用器械不良事件专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15(6):354-357.

[2]杨灵,李学信.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67-68.

[3]王芳,任建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6):223-225.

上一篇:网站开发发展中小企业下一篇:高校新闻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