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操作规程

2024-09-12

脑电图操作规程(通用8篇)

脑电图操作规程 篇1

动态心电图操作方法

1、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提前预约,预约时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

2、受检者预约到动态心电图室装机,行动不便、年老体弱者应由护士用轮椅或推车推送,危重病人可在床边进行。

3、记录1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4、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并剃去贴放电极位置处的体毛。

5、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

6、选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将导线与电极扣好。

7、将电极牢固贴粘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8、准备好记录盒,装上5号南孚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

9、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10、24小时后,从病人身上按顺序拆卸记录盒,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11、将连接计算机,输入病人信息。

12、将数据解压并扫描到计算机里,并结合日志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最后将诊断条图及结论打印、装订。

脑电图操作规程 篇2

三个标准中分别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方法及反光贴的粘贴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

(一) 《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中规定:

1.拖拉机作业人员, 应经过由生产、销售或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2.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 应取得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核发的相应机型拖拉机驾驶证, 驾驶证应当在有效期内。

3.拖拉机应按规定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领取拖拉机号牌、行驶证, 并按规定悬挂号牌, 随机携带行驶证。领有号牌、行驶证的拖拉机应按规定参加定期检验并合格。

4.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应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熟悉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记的含义。拖拉机投入作业前, 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和保养, 确保机械技术状态完好。

5.拖拉机驾驶操作人衣着不得妨碍驾驶操作, 衣扣须系紧, 不准赤足、穿拖鞋, 女性驾驶人发辫不应外露;作业前应勘察道路和作业场地、清除障碍, 必要时应在障碍、危险处设置明显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应进入作业区。

6.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 驾驶操作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拖拉机;

(2) 驾驶操作未按规定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拖拉机;

(3) 驾驶操作未按照规定登记、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拖拉机;

(4) 将拖拉机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操作;

(5) 携带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上机作业;

(6) 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操作拖拉机;

(7) 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驾驶操作拖拉机;

(8) 驾驶操作拖拉机时吸烟、饮食、闲谈、接打电话或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操作的行为。

7.拖拉机的禁用:

(1) 封存、报废和技术状态达不到安全要求的;

(2) 非法制造、拼装、改型或国家实行安全认证的拖拉机没有通过安全认证的;

(3) 安全销、安全链、防护网、防护罩等安全设施不全或不可靠的;

(4) 转向与制动系统工作不良的;

(5) 离合器结合与分离不良的;

(6) 发动机、传动部分有明显杂音或其它不正常现象的;

(7) 各部件联结松动、损坏的;

(8) 配套机具缺件、变形以及工作部件安装不正确及调节装置失灵的;

(9) 未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夜间无安全可靠的照明设备的。

8.拖拉机的启动

(1) 启动时, 必须将变速器置于空档位置, 动力机组离合器手柄置于分离位置;

(2) 手摇启动, 要紧握摇把, 站立位置和姿势要正确, 发动机启动后, 应立即取出摇把;

(3) 绳索启动, 绳索不准缠在手上, 身后不准站人, 人体应避开启动轮回转面。启动机启动后, 空转时间不得超过5min, 满负荷时间不得超过15min;

(4) 电动机启动, 每次连续启动时间不超过5S, 一次不能启动发动机时, 应间隔2-3min再启动, 启动3次仍不能启动, 要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方可再启动;

(5) 严禁用金属件直接搭火启动;

(6) 严禁用溜坡或向进气管道中注入汽油等非正常方式启动;

(7) 严冬季节启动前应加热水预热, 不可骤加沸水, 严禁无水启动和明火烤车;

(8) 主机启动后要低速运转3-5min, 观察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电、漏气现象, 倾听有无异常声音。

9.拖拉机的起步

(1) 拖拉机发动机启动后必须空转预热, 达到规定的水温和油温, 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起步和逐渐增加负荷;

(2) 起步或者传递动力前, 必须观察周围情况, 及时发出信号, 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3) 起步或传递动力时, 必须缓慢结合离合器, 逐渐加大油门;

(4) 手扶拖拉机起步时, 不准在松放离合器手柄的同时, 分离一侧转向手柄;

(5) 驾驶室内不准超员乘坐, 不准放置有碍作业的物品。手扶拖拉机驾驶座位以及脚踏板上严禁乘座或站立其他人员;

(6) 拖拉机挂接农具上除设有工作座位 (或踏板) 供额定的操作人员在田间作业时乘座 (站) 外, 其他任何部位和任何情况下, 严禁乘座 (站) 人员, 也不得擅自增设座位或踏板;

(7) 驾驶操作人与辅助作业人员之间必须设置联系信号。

10.拖拉机的行驶

(1) 道路行驶中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定;

(2) 拖拉机行驶中, 不准将脚踏在离合器踏板上, 不准用离合器控制车速, 不准分离离合器停车且不摘挡而与别人谈话或者做其它事;

(3) 严禁双手脱把或者用脚操纵手扶拖拉机;

(4) 挂车装载应均衡, 不能偏向一侧, 也不能过于偏前和偏后;

(5) 轮式拖拉机左右制动踏板必须连锁牢固, 防止单边制动;

(6) 严禁用改变发动机的额定转速和拖拉机的传动速比等方法提高行驶速度;

(7) 严禁高速急转弯;

(8) 运输作业, 一辆拖拉机只准牵引一辆挂车, 严禁从事客运和人货混装。

(9) 不准装运危险、剧毒物品;

(10) 运输棉花、秸秆等易燃品时, 严禁烟火, 并有防火措施;

(11) 运输大件物品、机具, 须有防滑移措施。

(12) 拖拉机牵引损坏车辆时, 须遵守下列规定:

(1) 一台拖拉机只准牵引一辆, 低速行驶, 禁止其后再挂接农具或者挂车 (不含手扶拖拉机) 。

(2) 被牵引车辆的转向, 制动必须有效, 夜间要有灯光信号设备。

(3) 牵引时采用硬联结方式。

(4) 同一类型的拖拉机可以互相牵引、小型拖拉机不得牵引大、中型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不得牵引履带式拖拉机。

(13) 通过渡口, 必须听从渡口管理人员指挥, 上、下渡船应低速行驶, 在渡船上停稳后必须锁定刹车, 并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

(14) 通过铁路道口,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驾驶操作人必须听从道口管理人员的指挥;

(2) 通过设有道口信号装置的铁道口时, 要遵守道口信号的规定;

(3) 通过没有道口信号装置的无人看守道口时, 必须停车了望, 确认两端均无火车开来时, 方准通行。

(15) 上、下坡行驶时不准曲线行驶、急转弯和横坡掉头, 上陡坡不准换挡, 下坡不准熄火或空挡滑行;坡路上必须停车时须卡住制动踏板或采取可靠防滑措施;

(16) 通过河流、洼塘时检查河床的坚实性和水的深度, 确认安全后, 方可通行。采用中、低挡行驶, 不准中途变速或停车;

(17) 冰雪道路行驶时不准高速行驶、急转弯、急刹车, 不准在上下坡时换挡, 与同方向行驶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11.拖拉机的田间作业

(1) 作业人员工作时应坚守岗位、集中精力, 经常观察机组以及作业区内有无异常情况, 不得闲谈、打闹或者做其它有碍驾驶、操作的动作;

(2) 作业时人体不准接触运转部位, 禁止从传动皮带以及传动轴上、下方穿越, 行驶中、严禁追随、攀登或跳车;

(3) 作业时, 禁止对机组进行保养、调整、紧固、注油、换件、检修、清理和排除故障等项工作;

(4) 发动机冷却水沸腾时, 不准立即打开水箱盖, 骤加冷水, 应卸去负荷, 低速运转, 待水温下降后, 方可打开水箱盖添加冷水;

(5) 发动机发生“飞车”时, 不准卸掉负荷, 应立即采用切断气、油路等有效措施强行熄火;

(6) 发动机不准长时间怠速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7) 拖拉机在作业中出现翘头时, 应立即减小油门, 分离离合器, 减轻负荷, 防止纵向翻车;

(8) 拖拉机牵引 (悬挂) 农具以及履带式拖拉机通过村镇和危险地段, 必须有专人护行、不准高速行驶, 不准行人追随攀登;

(9) 使用悬挂农具时, 须遵守下列规定:

(1) 拖拉机挂接农具时, 驾驶操作人必须听从挂接人员的指挥, 挂接人员必须等车停稳后方可挂接农具;

(2) 拖拉机与农具挂接后, 应插好安全销, 调整限位链, 下拉杆后端的横向摆动不得过大, 悬挂农具挂接后还应检查升降是否灵活;

(3) 起步要平稳, 转弯时须减速, 不准操作过猛;

(4) 作业时, 分置式液压操纵手柄必须放在“浮动”位置, 禁止放在“压降”位置, 半分置式及整体式液压装置, 应根据土壤比阻和地表情况, 正确使用位调节和力调节手柄;

(5) 地头转弯或过沟埂时, 应将农具升到最高位置;

(6) 越过高埂或者上陡坡时, 应根据地形倒车行驶, 倒车前, 应认真观察周围情况, 确认安全, 并发出信号后方可倒车, 必要时要有专人指挥;

(7) 升起农具排除故障或更换零件时须将其支撑牢靠;

(8) 机具不准悬挂停放;

(9) 远距离转移地块时, 除应将农具升到最高位置外, 还必须调短上拉杆, 同时用定位阀定位, 并用锁紧装置将农具固定。

(10) 使用动力输出轴时, 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动力输出轴与农具间的万向节须设防护罩;

(2) 在挂非独立式和半独立式传动时, 须先将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 然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挡位;

(3) 使用同步式动力输出轴挂倒挡前, 应先分离动力输出轴;

(4) 检查农具或发动机熄火时, 须先将动力输出轴动力切断。

(11) 作业中,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机。

(1) 发生人身伤亡以及机械事故;

(2) 拖拉机转向、制动机构突然失灵;

(3) 机组有异声、异味、机油压力突然下降或者升高等不正常现象;

(4) 机组发生强烈震动;

(5) 发动机“飞车”;

(6) 夜间作业, 照明设备发生故障。

12.拖拉机的停车

(1) 拖拉机停车前, 应先卸去负荷, 低速运转数分钟后方可停机, 不准在满负荷工作时骤然停机;

(2) 拖拉机停车应选好停车点, 停车后要锁定刹车, 放下悬挂农具;发动机熄火后, 要关闭电门, 取走钥匙;

(3) 发动机熄火后, 停放地点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 冷却水未加防冻液的必须待水温降到70℃以下时, 放尽冷却水, 严冬季节停车后, 必要时应趁热将润滑油放出。

13.拖拉机的技术维护

(1) 应按使用说明书“技术保养规程”进行技术维护;

(2) 技术保养前, 必须使发动机熄火, 带有悬挂农具时, 应将农具落地。

(3) 技术较复杂的保养必须在室内进行, 室内应通风良好;

(4) 清理杂草冲洗污泥, 保证各部件外表清洁、干燥;

(5) 技术维护完毕, 应及时清点工具和零件, 并试车检查全机技术状况。

(6) 出车前后应重点检查:

(1) 牵引插销的保险销是否插牢, 保险链是否装妥。牵引架是否牢固, 连接销子是否严重松旷;

(2) 转向盘中心销锁定螺母是否有松动现象;

(3) 制动装置杆件是否连接可靠, 制动气 (油) 管路是否接牢, 有无漏气 (油) 现象;

(4) 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5) 各紧固螺栓和螺母 (特别是轮胎、钢板弹簧处) 是否松动, 防护网及其它安全标志是否紧固, 后灯和制动灯是否亮。

14.拖拉机的入库

(1) 放净柴油、润滑油和冷却水, 卸下蓄电瓶和三角皮带。

(2) 正确调整轮毂轴承、转向盘 (同时润滑) 及轮胎气压, 必要时进行轮胎换位;

(3) 对全车进行涂 (喷) 漆或补漆。车架、车身、轮辋等金属表面涂 (补) 漆前应除锈;

(4) 将车架垫起, 使轮胎离地面5—10cm, 露天存放要严密遮盖。

(二) 《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中规定:

1.驾驶员必须经农机管理部门的技术培训, 并取得收割机驾驶操作或农田作业证。

2.出车前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做好机器保养, 注意下田部位行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以确保收割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作业时, 收割机上可乘坐接粮员1人 (大型机可坐1~2人) , 不准乘坐与操作无关的人员。

4.新的或经过大修后的收割机, 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磨合试运转。未经磨合试运转的, 不准投入正式使用。

5.发动机启动前, 应将变速杆、动力转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档位置 (履带式机型应将工作离合器置于分离位置) 。

6.收割机起步、接合动力 (或工作离合器) 转弯, 倒车时应事先鸣喇叭或发出信号、并观察机器前、后、左、右是否有人, 接粮员是否坐稳;起步、接合动力档时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转弯、倒车动作应缓慢。

7.作业中, 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 观察、倾听机器各部件的运转情况, 发现异常响声或故障时, 应立即停车, 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接粮员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 如发现出谷口堵塞或其他故障时, 应立即通知驾驶员停机并排除故障, 在机器未完全停止运转前, 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出粮口, 以免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9.严禁在机器运转时排除故障, 禁止在排除故障时启动发动机或接合动力档 (工作离合器) 。

10.收割机在较长距离的空行中或运输状态时, 应脱开动力档或分离工作离合器;长距离道路行驶时, 应将割台拉杆挂在前支架的滑轮轴上。

11.机组在转移途中或由道路进入田间时, 应事先确认道路、堤坝、便桥、涵洞等能否承受机组重量, 切勿冒险通行。行驶途中左、右制动踏板应连锁, 注意观察道路前方车辆、行人动态, 遇有情况时, 应立即减速靠右行, 必要时应停车避让。上、下坡和上、下渡船以及通过狭窄地段时, 应有人协助指挥驾驶。严禁在不平道路上高速行驶, 禁止空档或发动机熄火溜坡。

12.作业过程中, 水箱水温过高时, 应立即停车, 待机温下降后再拧开水箱盖, 添加冷却水。如发现发动机工作时断水、严重过热时, 应立即怠速运转, 降低机温后, 再徐徐加入冷水。严禁停车后立即加入冷水, 以免机体开裂。冷却水开锅需要打开水箱盖时, 严禁用手直接打开水箱盖, 应用抹布或麻袋包住水箱盖后, 先轻旋使水箱内蒸汽跑出, 待水箱内外压力一致时, 方可打开水箱盖。注意操作时人不可正对着水箱盖口操作, 以防水蒸汽冲出造成人员烫伤。

13.田间固定脱粒时, 应事先将拨禾轮上的传动皮带放松卸下, 并取下拨禾轮, 以便手工喂入作物。喂入时要尽量均匀, 防止堵塞。脱粒时, 驾驶员应自始自终在驾驶位置上, 以免发生意外。

14.收割机任何部位上不得承载重物。

(三) 《农业机械机身反光标识》中规定:

1.通用要求

(1) 机身反光标识应粘贴在无遮挡且易见的机身后部、侧面外表面。

(2) 粘贴的反光标识应由白色单元开始, 白色单元结束。

(3) 粘贴时, 反光标识单元组 (每单元组应包含黄、白2种颜色, 以下相同) 的间隔不应大于150mm。

(4)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后, 不应影响农业机械其他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性能。

(5)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后, 不得在机身反光标识上钻孔、开槽。

(6)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如果不能连续粘帖, 可以中断粘帖, 但每一连续段应至少一个单元组。

2.粘贴条件

(1) 机身反光标识均应粘贴在无遮挡、易见、平整、连续, 且无灰尘、无水渍、无油渍、无锈迹、无漆层翘起的机身的表面。

(2) 粘贴前应将待粘贴表面灰尘擦净。有油渍、污渍的部位, 应用软布蘸脱脂类溶剂或清洗剂进行清除, 干燥后进行粘贴。对于油漆已经松软、粉化、锈蚀或翘起的部位, 应除去这部分油漆, 用砂纸对该部位进行打磨并做防锈处理, 然后再粘贴机身反光标识。

(3) 机身表面无法直接粘帖机身反光标识时 (如表面锈蚀严重等) , 应先将机身反光标识粘贴在具有一定刚度、强度、抗老化的条形衬板上 (如薄铝板或马口铁等) , 再将条形衬板牢固地铆接到机身上。

3.后部粘贴要求

(1) 机身后部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 应左右对称分布, 并尽可能体现后部的宽度和高度。横向水平粘贴总长度 (不含间隔部分) 应不小于机身后部宽度的80%。高度上两边应各粘贴至少1个单元组机身反光标识。

(2) 机身后部机身反光标识的边缘与后部灯具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机身后部有反射器的, 可不粘贴。

(3) 粘帖允许中断, 但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300mm, 且为一个单元组。特殊情况下, 允许白、黄单元分开粘贴, 但应保持白、黄相间, 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150mm。

4.侧面粘贴要求

(1) 机身侧面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应尽可能连续粘贴并体现农业机械的侧面长度。当采用断续粘贴时, 其总长度 (不含间隔部分) 不应小于机身长度的50%。

有机黄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篇3

【作者简介】王斌才(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有机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周国林为通讯作者。

随着生产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态意识的增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同。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以及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以及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特制定有机黄瓜露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有机蔬菜生产者提供帮助。

1.基本技术

肥料。各生产基地使用的基肥,必须符合有机产品肥料施用原则,包括自制有机肥和购买的有机肥料产品。畜禽粪便必须是完全腐熟的;购买肥料产品需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绿肥亦应堆积或在土壤中进行充分分化和腐熟。基肥随翻地时先撒入地块中再旋耕,每667m2用量原始腐熟畜禽粪便2000~3000kg或商品有机肥400~500kg,其中80%作基肥,20%作追肥。

水。浇灌所使用的水,需通过有关部门环评检测达标。为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更优质、环保卫生、持续地力,还需对这种浇灌用水进行了净化处理。根据蓄水渠内水量按比例施入适量光合菌液,处理24小时后方可使用。

2.生产操作规程

品种。新星黄瓜(吉林延吉市蔬菜批发经营部)、京研迷你黄瓜二号(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播种育苗。黄瓜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播种。基质采用无菌的国产泥炭基质和珍珠岩混合,装盘时基质不参入任何化学肥料,可按比例掺入适量的腐熟厩肥或有机肥。播前对黄瓜种子进行温烫浸种处理,方法为:用55℃温水,水量为种子量的6~8倍,将种子慢慢倒入,不断搅拌,经10~15分钟后,常温条件下浸种4~6小时,然后淘洗干净,甩干明水,用湿布或网袋装好,置于25~28℃下催芽,出芽前种子每天清洗一次,包布拧干,保持湿润,24小时即可出芽,70%露芽始播种。黄瓜于3~4月播种,播时,将穴盘摆放平整,做成宽1.2m,长30~40m的厢面,基质浇透水后喷一遍光合菌液防病虫。每穴播一粒,覆盖1.5~2.0cm基质,用小拱棚覆黑遮阳网保湿保墒。三天后出苗及时通风降温,晴天白天覆盖遮阳网,夜间揭去;阴天揭遮阳网见光透气;雨天盖遮阳网,大雨时加盖薄膜免伤苗。出苗时若子叶‘‘带帽’’出土,用喷水壶喷温水或撒湿润细土促使幼苗‘‘脱帽’’。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早掲遮阳网,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促根系生长。穴盘基质育苗容易缺水,应经常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前期保持苗床湿润,且需经常通风透光免生徒长苗,后期叶面喷施光合菌液增加营养和抵抗力,促根系生长。此时应控制好水分,‘‘宁干勿湿’’,尽可能不浇水或减少浇水次数。定植前5~7天炼苗,降温降湿。栽前一天可少量浇一次水,以利栽后活苗发棵快。注意:幼苗对连阴猛转晴时见光易“闪苗”,需逐渐见光且防大风扫苗,出现弱病苗和老僵苗。黄瓜苗岭一般25~30天,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由于育苗时地温和气温均较适宜黄瓜秧苗生长,因此苗床可不用地膜和薄膜等覆盖来增温保湿进行育苗。

整田作畦。按包沟1.2m开厢,沟宽40~50cm,畦宽70~80cm,畦面平整,土块尽量细碎。

定植。黄瓜于4~5月定植。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一次防病虫处理,喷施1%浓度的高锰酸钾液。选晴天下午栽植,穴土要细碎,以刚埋没根沱为宜,不宜过深。新星黄瓜株行距为30cm€?5cm,每667m2栽3000~3200株;京研迷你黄瓜则为40€?5cm.,每667m2栽2000株,每畦栽二行。及时浇足定根水,如遇连续高温(30℃左右)翌日还需补浇一次水。4~5天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如墒适宜时及时中耕除草1~2次,促苗早发棵和生长整齐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对幼苗的侵染和危害。

田间管理,中耕。缓苗或定苗后到插架之前进行一到二次中耕,并视苗情及时补水。做到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保湿保墒。

植株调整。伸蔓后,距苗7~8cm处插一根竹竿,一苗一根,搭成人字架或花架,引蔓上架。以后每3~4节绑一次蔓,并清理侧枝和卷须。新星黄瓜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下面的花和侧枝均摘除,所生侧蔓留一瓜二叶摘心。主侧蔓都爬满架时及时打顶,促子孙蔓结回头瓜。京研迷你黄瓜为主蔓结瓜品种,肥水充足时根瓜以上每节都能座瓜,留一到二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清除。后期及时清除下部老叶、病叶及采收完的侧枝。绑蔓在晴天下午进行,人站在沟中操作。

肥水。从定植到根瓜出现,应控制水分,不旱不浇。追肥遵循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浇水要浇“跑马水”,要在晴天早上进行,切忌阴天浇水。做到三沟配套,高畦栽培,以利排灌。根瓜座住后铺施一次生物有机肥,第二批瓜采收后再追一次肥,第一次轻第二次重,同时浇施净化水。以后根据黄瓜的长势施肥水。盛果期除根际追肥外,还用光合菌液进行一到二次叶面喷施。黄瓜根系浅,怕积水,需做好清沟排灌工作。

病虫防治。有机黄瓜的防治方针完全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进行,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辅,很有限地施用BT制剂,坚决不使用化学制剂进行防治处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虫害为蚜虫、蓟马、黄守瓜、潜叶蝇。

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清洁田园,加强通风调节种植地块的小气候环境的温湿度;深沟高畦,严防渍水;合理施肥,满足各生育期生长发育需要;轮作换茬,减少土残病菌侵染。

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黄粘板等设施进行诱杀和驱赶害虫,减少飞蛾等虫口基数;人工捉杀害虫,清理病残株,减少侵染源等等措施防病虫。

制剂防治。黄瓜出苗后用0.5~1.0%的高锰酸钾液进行叶面喷施,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预防多种病害。抽蔓前喷一次白醋液,兼防病虫。抽蔓至开花前喷一次臭肥皂液驱虫。开花期特别注意防虫,用白醋液、肥皂水、红辣椒水、大蒜水等生活制剂交替轮换使用,一到二次即可。结果期用1~2%高锰酸钾液防病,果期以防虫为主,防病为辅。根据黄瓜后期生长情况,可考虑施用一次BT制剂,BT制剂使用全生育期不超过二次。

脑电图操作规程 篇4

为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在安全上各级领导,尤其是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都应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对违反劳动保护规定和违章作业现象坚决制止,否则对事故要负一定责任。

2、各岗位工作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含机修间、各操作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护品,工作时不允许穿奇装异服,不允许穿短袖装,女职工严禁留长发,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帽。

3、严禁现场吸烟,进入厂区严禁携带火种。

4、严禁闲杂人员在轧机区域停留。

5、严禁任何人私自在管道上接口。

6、严禁用水冲洗设备。

7、严禁私自接、拆电气设备。

8、严禁单人和非工作人员进入变压器室。

9、严禁穿越栏杆或站在辊道上,机器设备上。

10、高空作业(2.5米以上)必须戴安全带,严禁从高空中向地面扔工具和杂物。

11、严禁站在或手扶设备指挥该设备或其它设备开机。

12、严禁起重机械超负荷使用,严禁斜拉斜吊和超速运行。

13、压力容器严禁电气焊作业。

14、严禁向电缆沟、下水道中扔烟头、烟盒、塑料袋、油污及废弃物等,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15、电缆沟盖板上严禁摆放油品、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

16、任何工种凡接触转动部位时,严禁戴手套操作。

17、各种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和安全标志要认真爱护,不得任意拆卸、损坏或挪作它用。

18、对于与安全操作规程有出入的指挥,任何人有权拒绝执行。

19、过跨平车两侧必须在1米以外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堆放应保持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在平车上放置重物时要保证物品重心平衡,以免发生倾翻,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1.20 各岗位工作人员要清楚和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1、机械设备和拆换设备及备品备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要留有一定的通道,以便于工人安全操作。

22、现场设备检修前必须请示生产厂长,检修后必须通知生产厂长并保持现场清洁。

23、使用特殊工具(如砂轮机、电气焊等)必须遵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4、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材料上,严禁站在水中使用。严禁拽拉电线移动工具。使用潜水泵时,严禁带电移动。

25、进入车间必须按工种要求佩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禁止带小孩和非本车间人员进入车间。

26、进入车间后要走安全通道,越过设备要走安全桥,随时注意空中和地面情况,主动避让运行的天车和平车。

2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获得全国统一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否则不准独立上岗作业。

28、新工人进厂、职工换岗、转岗等必须通过三级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9、工作中严禁打闹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串岗、脱岗、睡岗及酒后上岗。

30、主控室、高压配电室、液压站、煤气区域等场所,严禁非岗位人员擅自出入。

31、按要求配备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天然气报警系统,煤气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器材,严禁随意拆除,挪作他用。

32、各设备所配置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警示标志牌严禁随意拆除或转移位置。

33、无证人员严禁操作天车和驾驶机动车辆,车辆行驶中,严禁上下车。

34、操作正常运转的设备和大锤时,严禁戴手套,与运转的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卷入造成人身伤害。禁带电移动设备。

36、作业现场的原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等严格按“双定”要求存放,存放要整齐牢稳、安全,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卫生。

37、指挥天车必须用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且专人进行指挥,指挥时严禁戴手套。吊挂物件必须牢靠、安全,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各项规定。

38、吊索具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磨损超标和裂纹后方可投入使用。

39、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工作中要加强联系,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做到“三不伤害”。从事煤气、带电、高空作业时,必须两个人以上工作,必须办理工作票、设专人监护,且工作前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0、员工下班途中应遵守交通规则;通过交叉路口和横穿道路、铁路时,要观察来往车辆,不得与车辆抢道,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二、炼钢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1.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通用安全规程、电炉工艺操作规程。1.2 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1.3 电炉限位装置、联锁功能齐全、有效。

1.4 水管道、各类气体管道、液压、润滑管道、电气电缆及各类设备防护到位。

1.5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盖板、护罩是否破损。1.6 确保电气设备不破皮漏电,手电钻、平车电缆、喷粉罐安装漏电保护,拖地电缆不破皮漏电。

1.7 电炉装料时要有专人指挥天车,电炉周围的人员撤至安全位置,严禁在起吊物下边。

1.8 加二次以上废钢时,炉内废钢不得全部熔化,防止钢水喷溅。1.9 压料时,指挥加料人员需认真观察炉内废钢形状,指挥信号明确,防止料罐脱钩。

1.10 兑铁水时,指挥天车人员信号必须明确,铁水包尽量放低,倾倒时先慢后快,防止铁水大量喷溅。

1.11 送电前应检查炉体周围是否有人,发出送电信号,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1.12 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严禁从高压水冷电缆下通行。1.13 电炉在送电10分钟内不准在炉门口操作,防止废钢中爆炸物伤人。

1.14 吹氧前要先检查确认氧气阀门、软管、接头是否漏气、发现漏气应及时检修更换。

1.15 吹氧时应先开氧气,再向钢水插入吹氧管,若氧气压力小于0.3Mpa不准使用。

1.16 手持氧管不准手持接头部位,防止氧气漏氧回火伤人。1.17 吹氧时,枪口不准接触炉料,避免回火打弧烧坏氧枪,当有大块废钢堵塞炉门时,不准用氧枪吹氧。

1.18 吹氧时应避开炉门,尽量站在炉门右侧,防止炉内沸腾喷溅伤人。

1.19 吹氧时吹氧工要精力集中,注意炉内情况,遇有紧急情况应及时关闭氧气阀门。1.20 氧枪如有漏水应停止使用,避免水和钢渣接触产生爆炸。1.21 在冶炼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炉内火焰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冶炼,待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生产。1.22 测温、取样时,容易发生坠落和炉内沸腾喷爆的危险,操作前要严格观察炉内变化和周围环境,确认紧急撤离的路线。测温、取样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确认脚踏位置。

1.23 电炉出钢时,应先确认炉下是否有人,钢包车是否到位,若情况不明严禁出钢。

1.24 出钢过程中需向钢包内加各种材料时,脚要站稳,投掷时要注意观察钢水变化,防止出现炉内大沸腾。

1.25 加填料堵出钢口时,由于偏心盖不平整,温度较高、烟尘较大,视线不良,应严格确认,以防止摔倒坠落和烫伤事故发生。

1.26 起吊重物时,要检查吊链、钢丝绳套,确认牢固方可使用。1.27 拆除旧炉盖时,要确认炉盖是否有掉钢渣的可能,严禁站在炉盖上方,防止掉渣砸伤。

1.28 更换炉上电极时,要先检查吊链是否牢固,电极丝头是否破损,不能保证安全的不准使用。

1.29 上炉时,应先确认电炉是否停电、炉上栏杆是否缺失、不牢固,行走在炉上应格外注意,挂电极时脚要站稳,指挥信号要明确。1.30 拆装电极时,要注意电极摆动状况,防止电极碰撞折断伤人或砸坏设备。

1.31 电炉冶炼过程中,发现漏水应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通知主控工紧急停电提升电极,且严禁动炉体。1.32 出钢车事故沟内及出渣区域严禁存有积水,有积水必须先清理,干燥后才能生产。

1.33 严格检查并确认叉车制动灵活、可靠,扒炉门时控制好车速及方向,防止坠落及撞损炉体。精炼炉安全操作规程

2.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职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2.2 出钢开动钢包车注意观察是否炉盖电极已经到位,确认后方可开动车。

2.3 吊电极时要先检查吊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能保证安全的不能使用。

2.4 吊电极进入炉上时,操作人员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电极摇摆碰撞人员或设备。

2.5 开氩气时要始终关注钢水包情况,压力不要过大防止钢水喷溅伤人。

2.6 测温前要检查测温枪是否校正热电偶是否干燥,防止因潮湿发生爆炸伤人。

2.7 测温取样时操作人员精力要集中,脚下要站稳,要与炉门保持距离。2.8 向钢水包内投掷合金时,不准面对炉门,投掷要准确,防止摔伤或钢水喷溅。

2.9 冶炼过程中如遇突然停电或突然停水时,应及时利用液压储能压力,抬起炉盖,提起电极,开出钢包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2.10 在冶炼过程中,如遇炉盖大漏,应及时停止冶炼,抬升炉盖,关闭进回水阀门,待钢包内积水蒸发后,再做处理。叉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3.1 叉车必须经检验合格(驾驶机构,刹车,音响信号必须良好可靠,技术状况要符合安全要求),方准使用。

3.2 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或有一定开车技能,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驾驶证方准驾驶车辆。

3.3 叉车不准超载,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在转弯掉头人多的地方,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转弯掉头时必须正确使用转向灯。

3.4 用叉车装载货物必须保持平稳,栓牢或绑捆好,高度不得超出距地面2米,更不准将货物拖在地面上行驶。

3.5 叉车在运输途中不准载人。随车的装载人员应坐稳,不得将腿伸出车盘外部,待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铲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4.1 铲车必须经检验合格(驾驶机构,刹车,音响信号必须良好可靠,技术状况要符合安全要求),方准驾驶。4.2 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或有一定开车技能,经考试合格并取得驾驶证方准驾驶车辆。

4.3 铲车不得超载,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在转弯掉头人多的地方,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转弯或掉头时必须正确使用转向灯。

4.4 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行驶系统,起重系统和油压系统,确认无误后方准作业。

4.5 铲车在行驶中,车铲距地面不得低于30厘米,也不得高于50厘米。禁止任何人站在货物上随车行驶。

4.6 铲车在车间内部,出门或倒车时,时速不得超过3公里。4.7 铲车铲物时不得超载。禁止用铲车产埋在地下的物件或用铲齿移动货物。铲物时应先将货物垫起,然后起铲。物件应放置平稳,不得偏高偏重,其高度不得妨碍司机的视线。起铲后必须将吊杆向后倾斜10-15度,根据路面情况和货物性质,采用适当高度行驶,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急刹车。4.8 提升货物只须在铲车静止后进行。禁止在提升物件的下面站立或通过。

4.9 当铲车失去平衡,后轮离地时,应将货物放下,同时将铲斗或车铲放下。司机离车时应把铲斗和车铲放下,并将发动机熄火。铲渣工安全操作规程

5.1 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戴口罩)。5.2 出车前必须点检车辆的各个系统是否正常,严禁带病出车。5.3 铲渣前必须确认铲斗内及落渣区无积水方可进行作业。5.4 倒车时确认渣道内无障碍物后方可倒车,以防碰坏设备和人。

5.5 铲车装料时要轻放稳落,不准砸车。

5.6 铲车运行区域严禁他人进入,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5.7 会使用灭火器,并经常检查和保养。

三、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 拉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1 拉钢平台要每班清扫,各类物品要定置摆放,道路畅通,平台

上严禁有积水、油污。必须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1.2 结晶器密封所用的石棉布、铁屑等,必须干燥无油污,以免浇铸时发生爆炸。

1.3 浇铸前要检查摆槽是否好用,俢砌摆槽用的耐火材料必须烘烤干燥。

1.4 开浇前各种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冷却水循环正常,结晶器不准渗水和漏水,否则应及时更换。结晶器与振动台进出水管连接要密封完好。

1.5 中包烘烤时,遵循先点火(明火),后开煤气,再启动风机的原则,小火烘烤时必须将鼓风机阀门关闭,中间包烘烤结束后,按照先关煤气后关风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使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开关阀门。中包烘烤遵守《中包烘烤操作规程》。严禁在煤气区域休息、取暖、停留

1.6 拉钢前,拉钢工应准备好捞渣棒、撬棍等生产工具,保证捞渣棍弯曲度灵活好用。

1.7 检查中间包车行驶是否正常,中间包行走区域不得有障碍物堆放。

1.8 拉钢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面罩、长筒靴、手套。1.9 吊放结晶器及护罩时,手不要放在挂吊处,以防挤手,如有粘钢吊起困难,应处理好再吊,切不可强吊。

1.10 上引锭杆时,引锭头应充分进入结晶器下口,不得留有缝隙,以防二冷水进入结晶器下口,不得留有缝隙,以防二冷水进入结晶器。加入的冷料必须干燥,严禁潮湿。穿引锭时不准用手摸引锭头及结晶器下口,操作者应避开引锭杆走行方向,以免引锭杆伤人。1.11 开动中间包车时,必须确认周围人员是否离开,确认离开后,方能启动,并且一人监护,一人操作。1.12 开浇前,要检验水口液压机构是否灵活,无缺陷。1.13 开浇后,发现一流不正常,此流停浇,摘掉水口,排除故障后重新引锭。

1.14 拉钢过程中,拉钢工要精力集中,站牢、站稳,捞渣时严禁将捞渣棒穿越钢流。

1.15 浇注过程中,如钢水液面出现不明情况的沸腾,结晶器漏水或有刺眼光线产生,应立即停浇,摘掉水口,停止该流浇注。

1.16 浇注过程中,中间包包底、包壁、水口机件发红或水口砖有裂痕应立即停浇,关闭水口,迅速将中间包车开离浇注位至事故包上方。

1.17 拉钢过程中发现一流拉漏,此流立即停浇,摘掉水口,处理后重新引锭。

1.18 一旦发现事故需摆槽时,若溅起钢水浇钢工要反应迅速,及时躲开,当钢水溅到手套或高温鞋里时,应及时摘掉手套,脱掉鞋子,根据伤情及时就医。

1.19 吊中间包时,要先检查吊具是否完好,确认后再使用。吊包时,要平稳地使吊钩挂住中间包耳轴,严防吊钩撞坏机件或伤人。

1.20 热换中间包时,放入结晶器的连接件必须干燥,插连接件时不得将手插入结晶器内,以免钢水溅起伤人。1.21 更换水口前,水口必须烘烤干燥。

1.22 换水口过程中,要观察好周围环境,注意避免钢花飞溅伤人。

1.23 严禁任何人开动浇注中的中间包车。

1.24 一旦发现中间包穿钢后,立即通知大包工关闭大包水口,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把悬挂操作箱推至后方,平台红钢用碳化稻壳覆盖,以免烧坏上方电器设备。大包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 大包平台和分管的设备要每班清扫,工器具、原材料要定置摆放,严禁在安全通道摆放物品,平台两侧梯子保持清洁畅通,浇钢前认真检查各种工器具是否完好,否则禁止使用。

2.2 大包平台防护栏要经常检查,防止在浇钢操作时有防护栏开焊断裂伤人。

2.3 事故包、溢流槽应完好无损,不准有杂物。必须保持干燥,严禁潮湿。

2.4 吊运大包时必须专人指挥,当大包起升至回转台附近时,天车由大包工指挥,做到手势明确、信号清晰。

2.5 如发现钢包包底、包壁有发红之处,严禁吊往回转台,应立即吊至事故包上方,降低钢包高度,视情况进行合理处理。2.6 大包吊上回转台后,回转台周围严禁站人。

2.7 转动大包回转台前应发出信号,确认旋转方向无人员及障碍物。放置到位后,微调大包位置,使大包水口对准中间包冲击区。

2.8 大包开浇前,周围严禁站人,大包开浇时,钢流应由小到大,严禁开浇过猛,钢水飞溅伤人。

2.9 在正常浇注过程中大包工应适时开关大包水口,避免长时间不活动,机件涨死,水口无法开关。

2.10在正常浇注过程中,中间包液面控制要稳,不要忽高忽低,以免渣线损坏,严重侵蚀。

2.11 吊下的热包盖必须放置到车间指定位置,防止损坏设备或烫伤人员。

2.12 吊运事故包、溢流槽及各种物料时,必须挂牢,指挥手势准确。切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 操作前认真检查各链条钢丝绳及夹具等是否符合要求,严禁带病作业。

3.2 操作时坚持先确认后操作的原则,以确保无误。

3.3 火焰切割不能工作时,要用长把枪人工切割,切割用具应符合安全规定。

3.4 检查燃气装置时要求两人以上,禁止带火种。3.5 切割状态下进行火切调整时,要注意其他流的动作避免返回挤缸现象。

3.6 火切气源压力要按规定专人调整,不得随意进行调节。3.7 处理拉矫机脱坯时要注意引锭杆翘起伤人。3.8 更换割嘴时必须关闭气源阀门。

3.9 用撬杠调整钢坯时必须确定所占位置安全可靠。

3.10 移钢机区吊装钢坯时要和操作室人员联系好,并与移钢机保持安全距离。

3.11 处理旋流井氧化铁皮时,指挥天车信号必须明确。3.12 进旋流井下面工作时要注意确保照明完好,并要求上下配合作业。

3.13 吊装热坯时吸盘下严禁站人必须专人指挥天车。3.14 使用大锤严禁戴手套。

3.15 处理上翘钢坯时,应站在割缝两侧安全位置。

3.16 使用天车应与天车工密切配合,专人指挥,手势明确并按指定路线行走。

3.17 拉钢过程中严禁非操作人员从剪前辊道通过。

3.18 拉钢过程中严禁非操作人员从移钢机及推钢机上方通过。主控室安全操作规程

4.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职工通用安全规程》。

4.2 工作前认真检查各操作部件是否完好、仪表开关、按钮等非本岗位人员不准乱动。一切报警设备、指示灯、信号装置等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带病作业。

4.3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各控制设备、信号装置的作用,如实记录各类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4.4 每次开浇前,根据所拉钢种,检查配水表、拉速等参数。通知

各操作室、液压站、泵房做好生产准备。通知水泵房开水,认真检查结晶器进、回水情况,并确认水压正常,钢包、中间包处于浇注位,确认无误后把铸机状态转到“浇注状态”。4.5 开浇后,发现未送结晶器冷却水时,立即通知拉钢工停止浇注,切不可再送冷却水,以免发生结晶器爆炸事故。4.6 浇注时不准离开工作岗位,浇铸过程中密切监视有关画面,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及时传达信息,并认真做好记录。4.7 拉钢时必须密切注意结晶器水和二冷水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8 电气、仪表出现故障时应通知电气、仪表人员处理,严禁带病作业。

4.9 主控室应每班清扫,各种设备每班应用软布擦拭,保持干净,做到安全文明生产,严禁用湿布擦拭电气设备。

4.10 非主控室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入内,室内严禁吸烟,操作台上严禁坐人及摆放物品。严禁在主控室微机上玩游戏,未经车间领导同意严禁使用外来软件或更改程序。5 出坯操作室安全操作规程

5.1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职工通用安全规程》。

5.2 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必须确认辊道上无人,再开动辊道、推钢机、移坯车,进行检查。5.3 检查操作台各信号及控制按钮是否正常。5.4 检查冷床、辊道上是否有杂物,有则及时清理 5.5 检查移坯车是否完好,动作是否正常。

5.6 推钢过程中,冷床两边或推钢机轨道两侧不准站人。5.7 操作时严禁和其他人谈话,严禁外岗位人员进入操作室。5.8 辊道或推钢机出现故障,确认停止运转后才能检修,检修设备或加油时,检修人员在出坯操作台控制开关上挂上安全警示牌后,出坯工严禁操作。

5.9 处理辊道堆钢或试车时,室内外要联系好,室内人员看室外人员的手势操作设备,必须设专人确认联系、指挥,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氢氧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1 氢氧站的安全生产,首要一条就是严禁烟火,包括明火、暗火。

6.2 电解槽在运行中应控制好液位,严防液位过高或过低。6.3 电解液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不能混合使用,不然会在小室的阴极上形成结晶碱,造成槽电流波动,槽电压上升,威胁安全生产。

6.4 当需要接触运行中的电解槽、电器设备,或测量极间电压时,都必须穿上绝缘鞋。严禁用双手触及五块以上极板。6.5 电解槽及供电系统最忌讳停开频繁,因为这样极易损坏设备,热胀冷缩造成槽体渗漏,又易发生事故。长期停运也易发生锈蚀,特别是电气系统。建议长期稳定低负荷经济运行。6.6 运行中的电解槽不准进行任何检修,必须停槽至电压消失后(一般10min左右)再进行。

6.7 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及氢气储罐周围,严禁一切烟火和产生火苗、火焰的工作,禁止使用电炉、火炉、喷灯、电钻、电瓶车等,不得携带火种进入禁火区。

6.8 氢氧站操作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6.9 氢、氧生产系统在检修前,必须用氮气(压力≤0.05MPa,纯度≥98%)进行吹洗,不能有死角。吹洗过程严禁用铁器敲打。6.10 接触过氢气的吸附剂、保温层,它们都大量地吸附氢气,动火前也必须认真吹洗,避免发生燃爆事故。

6.11 设备、管路在吹洗合格后,应把所有人孔、手孔、阀门、盲板都打开,并打开室内门窗,加强空气流通。系统内部和动火区域内的含氢量必须≤0.4%。

6.12 氢气系统因泄漏而发生氢气着火时,可用浸了水的织物覆盖,使其既隔绝空气灭火,又降低温度使火不再复燃。如果氢气压力高,火势大,首先不要紧张,因氢气燃烧正说明是纯的。应尽可能继续外供氢气,绝对不能把燃烧火灾事故,演变为爆炸事故。具体处理方法要视情况而言,大致是: ①如果火灾危及电气设备、线路,那首先切断电源。②如果把起火的部位隔离是安全的话,那尽可能地关闭阀门,切断正在燃烧的氢气供应。

③如果是氢气设备起火,那绝对不能关闭进气阀,因为那样做会使设备内产生负压,倒吸进空气。要知道爆炸危险比大火严重得多。

④如果氢气起火部位不能隔离,那应当适当关小进气阀,使得既降低压力又保持正压,可以用水来冷却降温。在氢气流切断之前不能灭火,允许氢气在控制下燃烧,把握住断气与灭火时机。

⑤氢气系统可以通入氮气吹洗,渐渐减少氢气流入,直至火焰被熄灭。

6.13 在配制电解液或进行其它带碱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胶皮靴、胶手套和防护眼镜。如发生碱烧伤,应先用2-3%的硼酸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或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电解室里应备有足够数量的2-3%浓度的硼酸。

6.14 电解槽及氧气系统都必须严格除油。氧气系统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具、手、工作服、脸、头发等,也必须严格除油。压力在3.0MPa以上的氧气,遇到油脂即会自燃甚至爆炸,压力愈大,爆炸愈烈。

6.15 容器、仪表、压缩机、管道、阀门及过滤器等氧气系统各元件定期检查其油脂残留量及锈蚀情况,如不合格必须及时处理。

6.16 氧气系统中的手动切断阀必须开启自如,不准对进行冲击或急速地操作。对不常用的切断装置必须定期检查其有效性。6.17 检修前必须将系统中的气体排空,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氧进行置换,使系统中的氧含量符合规定要求。排空的氧气应导放至安全区。

6.18 氢氧站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钢包热修工

7.1 浇钢包后回浇余斗必须干燥,倒渣时要指挥天车使钢包不得过高,以防溅渣伤人。

7.2 随时检查包衬状况,对大、中、小修后的钢包必须干燥后方能使用。

7.3 使用氧管烧眼时,胶管与烧管必须接牢,手不能握在接头处,烧氧管长度不能小于1.5米,开氧时注意协调配合,意外情况及时关氧。

7.4 换阀板时,应注意周围人员有关设备,防止碰伤事故。7.5 热修包时要待天车放稳钢包后方可操作,当需摘钩时,必须将倾翻体放稳,操作人员要离开倾翻体可能倒下的位置,如倾翻体不能很稳的挂入钩内,要用钢钎固定倾翻体防止其倒下伤人。

7.6 挂钢包大环前,必须检查包沿,包带是否有残渣、残钢,待确认后再操作,防止钢渣落下伤人。7.7 烧眼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7.8 活动平台必须炉炉检查,发现拆面焊口必须马上处理,修好后方可能使用。

7.9 打锤时,打锤人与钎子人不能站在同一侧。

7.10 爬钢包时插拔液压管时,脚必须站稳后,再操作,严防掉下。7.11 烧水落石出口与烧透气砖顶部残钢必须交错操作,防止烫人。7.12 用氧管自包口烧水口残钢或撞上水口时要提醒操作平台人员注意,双方确认后再操作。

7.13 开过跨车,必须两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车道无行人后方可开车,防止意外发生。大包烘烤工

8.1 再点火前,必须与煤防员联系,得到同意方可操作。8.2 点火前认真检查所用的煤气系统,确认设备正常、煤气合格、无泄漏,方可操作。

8.3 点火前先开鼓风机,煤气点燃后逐步啬鼓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前关烧咀,后停煤气。

8.4 必须执行先点火后,再开煤气的原则,如点不着火要先关烧咀阀门,后查原因。

8.5 烧包过程中认真观察煤气压力的燃烧情况,发现熄火后立即处理,若有异常现象及时与专业人员联系。

8.6 严格执行煤气设备动火管理的规定,执行先点火后开煤气的原则。

8.7 不能用金属物及硬物敲击煤气设备。

8.8 烘包平台严禁火种及易燃物,无关人员不能乱动烘烤设备,不能进入烤包区域。结晶器维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1 工作前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9.2 操作前必须对所用的工具器具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带病作业。

9.3 吊挂结晶器要专人指挥,手势明确,挂牢捆好,落放平稳。9.4 使用内六角扳手时,不得用力过猛,以防打滑伤人。9.5 使用大锤严禁戴手套,大锤前面禁止站人。

9.6 打压时管路连接要牢固,打压机接线要符合要求,卸压时动作要缓慢。

9.7 使用气割电焊要远离火源,确保安全。9.8 搬运气瓶严禁抛,滚。

9.9 气割时发生回火应先关乙炔,再关氧气。

9.10 使用电焊时一次线不得超过3米,二次线及外壳必须接地,整个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9.11 更换铯棒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铯棒不用时应用特制容器密封好。

四、动力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 天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1 经培训考试合格且持操作证方能上岗。

1.2 应具有对天车机械、电器方面的常识,掌握操作维护技能,了解工作范围的工艺流程,熟悉指挥手势及讯号,会使用灭火器。

1.3 非有关人员不能上车,培训人员应指定专人带领,学员在独立操作前,操作天车必须有老师监护。1.4 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 a)歪,拉,斜,拽不吊;

b)超负荷,重量不明或不符合要求不吊; c)工件坚固不牢不平衡而可能滑落不吊; d)多人指挥,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e)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f)吊物上站人或有浮动物不吊; g)埋在地下的构件不吊; h)挂重物直接加工时不吊;

i)易燃易爆和压力容器等爆炸物不吊; j)六级以上强风无防护和钢水罐过满不吊;

1.5 上、下梯子时要抓紧扶手,稳步上下,携带物品要注意,不得坠落,不得触及电器,雨雾天气防止滑倒致伤。1.6 在天车走台上行走时,不准在轨道上行走,不准手扶小车轨道;不准从一台天车跨越到另一台天车上,要注意运行天车时不发生事故。

1.7 只能在指定的梯子或平台上下车,上车前要先按门铃与操作者联系,待车停稳后方可上车。上下车要注意运行天车的滑线。

1.8 上车后要与上一班天车工对口交接,接班后应认真对天车的安全构件,机械构件,电器联锁,防护装置等进行检查,对各机构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找维修工处理。

1.9 在确认总电源已停电的情况下,对电器机械各部位按照班检项目逐项检查,对重点部位及上班交下班的总问题重点检查,同时清除车上杂物,不准向下乱抛。

1.10 送电前,鸣铃警示,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试车。启动后要逐个机构空负荷试车,在确认各机构正常运行后,要对各限位开关、制动器进行试验,最少要试验三次。

1.11 对检查及试车中发现的问题要抓紧处理,难以处理的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不准设备带病冒险作业。

1.12 经检查试车正常,交接者共同签字。交班者下车后方可投入工作。

1.13 天车正式投入工作前,天车工应鸣铃通知指挥人员,天车方可以工作,工作中要服从地面指挥人员指挥。1.14 严禁吊物从人或重要设备上越过。

1.15 严禁用天车大小车牵引一切车辆或拖拉重物。

1.16 开始第一次吊重物及每次吊液态金属时,都必须做二次下降制动性能试验,确认制动性能可靠,方可起吊。

1.17 在吊运重物时,应使所吊起重物底部高过障碍物0.5米以上。

1.18 禁止用天车吊重物纵向、横向碰击其他物体或设备。1.19 吊重物时,禁止调整制动器,只有一个制动器的起升机构严禁吊运液态金属。1.20 不准用限位开关停车。

1.21 天车工及检修人员均不准私自拆除和短接限位开关、过流继电器、门铃开关、控制器、定位弹簧、缓冲器、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如发现损坏或失灵应修复后方可工作,不准带病冒险作业。

1.22 运行中检查天车,不准攀登小车,配电盘正面不准站人。1.23 运行中稳起稳落,平稳运行,非紧急情况下,严禁在高速运行中用打反车进行制动。1.24 运行中发现天车有异常声音、气味等情况,必须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工作。

1.25 吊车制动器突然失灵时,可控制下降速度直至重物落下,否则应反复起落,开动时要逐档推进,空位时允许瞬间停留。下降时要直接将手柄推到底,拉回空位时要迅速,开动大小车选择安全点落下,采取措施期间应鸣长铃示警。1.26 电器突然失灵时,应在吊物不下滑、大小车不撞击的情况下紧急停电。水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 送电操作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2.2 送电合闸时不准面对闸刀操作,以防烧伤。

2.3 开机前必须对水泵法兰,安全护罩,润滑油量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开关阀门,一定要站好后再开启,防止滑倒摔伤。

2.5 送电合闸严禁面对闸刀操作,要戴绝缘手套,且要有人监护。2.6 开启与停机都必须接到配水通知,确认后方可操作。2.7 开机后,应仔细检查电流,电压、水压等是否正常,若不上水应立即停车,严禁长期空转。

2.8 若发生突然停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恢复。2.9 设备运转中,严禁清扫,加油,维修和跨越。

2.10 水泵运行中,轴承与油温及电机机身温度均不得高于70度,否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11 若交换用泵供水,应先开备用泵,再停运行泵。

2.12 操作中做到不超压,不超温,不超负荷运行,且要经常观察水位情况。

2.13 上下楼梯时精力要集中,以防滑倒摔伤。过滤器阀门间安全操作规程

3.1 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必须盘发.3.2 送电前必须对水泵法兰,安全护罩,润滑油量,水泵中是否冲满水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即使处理.3.3 送电操作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劳保鞋.3.4 送电合闸时不准面对闸刀操作.以防烧伤.3.5 开关阀门,一定要站好后再开启,防止滑倒摔伤.3.6 送电合闸严禁面对闸刀操作,要戴绝缘手套.且要有人监护.3.7 开启与停机必须接到配水通知,确认后方可操作.3.8 开机后,应仔细检查电流,电压,水压等是否正常,若不上水应立即停车,严禁长时间空转.3.9 若发生突然停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恢复.3.10 设备运转中,严禁清扫,加油,维修和跨越.3.11 水泵运行中,轴承与油温及电机机身温度均不得超过70度,否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3.12 若交换用泵供水,应先开备用泵,再停运行泵.3.13 操作中做到不超压,不超温,不超负荷运行,且要经常观察水位情况.3.14 上下楼梯时要精力集中 ,以防滑倒摔伤.3.15 与本车间无关人员,禁止入内.4 化学除油间安全操作规程

4.1 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必须盘发.4.2 送电前必须对水泵法兰,安全护罩,润滑油量,水泵中是否冲满水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即使处理.4.3 送电操作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劳保鞋.4.4 送电合闸时不准面对闸刀操作.以防烧伤.4.5 开关阀门,一定要站好后再开启,防止滑倒摔伤.4.6 送电合闸严禁面对闸刀操作,要戴绝缘手套.且要有人监护.4.7 开启与停机必须接到配水通知,确认后方可操作.4.8 开机后,应仔细检查电流,电压,水压等是否正常,若不上水应立即停车,严禁长时间空转.4.9 若发生突然停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恢复.4.10 设备运转中,严禁清扫,加油,维修和跨越.4.11 水泵运行中,轴承与油温及电机机身温度均不得超过70度,否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4.12 若交换用泵供水,应先开备用泵,再停运行泵.4.13 操作中做到不超压,不超温,不超负荷运行,且要经常观察水位情况.4.14 上下楼梯时要精力集中 ,以防滑倒摔伤.4.15 与本车间无关人员,禁止入内.5 净水站安全操作规程

5.1 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员工必须盘发.5.2 送电前必须对水泵法兰,安全护罩,润滑油量,水泵中是否冲满水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即使处理.5.3 送电操作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劳保鞋.5.4 送电合闸时不准面对闸刀操作.以防烧伤.5.5 开关阀门,一定要站好后再开启,防止滑倒摔伤.5.6 送电合闸严禁面对闸刀操作,要戴绝缘手套.且要有人监护.5.7 开启与停机必须接到配水通知,确认后方可操作.5.8 开机后,应仔细检查电流,电压,水压等是否正常,若不上水应立即停车,严禁长时间空转.5.9 若发生突然停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恢复.5.10 设备运转中,严禁清扫,加油,维修和跨越.5.11 水泵运行中,轴承与油温及电机机身温度均不得超过70度,否则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5.12 若交换用泵供水,应先开备用泵,再停运行泵.5.13 操作中做到不超压,不超温,不超负荷运行,且要经常观察水位情况.5.14 上下楼梯时要精力集中 ,以防滑倒摔伤.5.15 与本车间无关人员,禁止入内.6 除尘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6.1 进入现场前,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劳保鞋、工作服,工作服整齐无飘荡部分。

6.2 上下梯子,走道行走必须扶好栏杆,以防滑倒或摔下。6.3 输灰机应盖严盖板,运转时不得跨越,不得将手伸入机壳内。6.4 严禁用棉纱擦拭运行中的风机和轴承箱端面的积灰和油污。6.5 对运转设备进行点检时,不得戴手套触及设备。

6.6 在操作室内启动室外设备,首先观察设备附近有无人在检修,确定无人后,打铃提示,然后方可开机。

6.7 打扫平台卫生,不得将水冲到电器设备上及输灰机壳内,雨雪天要及时将电机及输灰机壳做好防雨防雪。

6.8 电器设备或电缆沟内电缆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使用专用灭火器灭火。

6.9 操作室、风机站、配电盘后严禁私放东西或逗留休息。6.10 处理喷吹系统堵料时,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和防尘眼镜。6.11 风机运转时,操作台必须有专人负责,集中精力监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6.12 定时巡检时,上下扶梯思想集中,检查设备时严禁用手接触摸传动部件及手伸入设备内部。6.13 检修设备时,现场人员与操作室人员需加强联系。清理除尘布袋室时,需2人以上方可操作。

6.14 在除尘器顶部安装布袋吊帽,不得背依走道栏杆,室内挂布袋时,要确认室内走道栏杆是否牢固可靠,提紧滤袋时要平稳站立。

6.15 检修或更换阀门时,必须确保管道内无压力。6.16 定期对安全阀检查确认工作状况良好。

五、电气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1 电气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1.1变电站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电业安全操作规程,无证人员不得操作变电站设备,有证人员按相应等级操作及操作顺序操作。

1.2 从事配电室工作人员,应熟悉所管范围内电气设备性能,一、二次接线图,并能熟练地掌握运行操作与事故的紧急处理。1.3 值班时间内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1.4 工作人员提前10分钟到岗,交班人员应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后方可离去。

1.5 值班人员主要做的工作:

1.5.1 监护仪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正确果断地判断或排除故障和事故。

1.5.2 根据负荷大小、设备状况、检修试验等任务,调整运行方式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配合完成作业任务。

1.5.3 严肃认真、正确无误地记录日志,按时抄报所规定的表单和报表。

1.5.4 做好缺陷的检查记录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

1.5.5 保管好配电室的消防器材及常用工具搞好卫生,保持整洁。

1.6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倒闸操作时,应遵守“倒闸操作票”制度及有关安全规定,并严格按程序操作(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及实施附后)。

1.7 在变电设备上停电检修时,应使用工作票(工作票形式附后)。

1.8 所有操作必须两人以上(含两人)时进行,严禁单人操作。1.9 操作人员应每班对变配电室内的主要电器设备巡视,并做好运行日志(主要巡视项目附后)。

1.10 操作人员应按时记录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1.11 各种操作按照相关规程执行。2 变压器安全操作规程

2.1 运行电力变压器必须符合《变压器运行规程》中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2 新装或检修后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作下列检查: 2.2.1 核对铭牌,查看铭牌电压等级与线路电压等级是否相符。

2.2.2 变压器绝缘是否合格,检查时用1000或2500伏摇表,测定时间不少于1分钟,表针稳定为止。绝缘电阻每千伏不低于1兆欧,测定顺序为高压对地,低压对地,高低压闸。

2.2.3 油箱有无漏油和渗油现象,油面是否在油标所指示的范围内,油表是否畅通,呼吸孔是否通气,呼吸器内硅胶呈蓝色。

2.2.4 分接头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2.2.5 瓷套管应清洁,无松动。

2.3 电力变压器应定期进行外部检查。经常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内的变压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每周应有一次夜间检查。2.4 无人值班的变压器,其容量在3200千伏安以上者每10天至少检查一次,并在每次投入使用前和停用后进行检查。容量大于320千伏安,但小于3200千伏安者,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应在每次投入使用前和停用后进行检查。2.5 大修后或所装变压器开始运行的48小时内,每班要进行两次检查。

2.6 变压器在异常情况下运行时(如油温高、声音不正常、漏油等)应加强监视,增加检查次数。2.7 运行变压器应巡视和检查如下项目:

2.7.1 声音是否正常,正常运行有均匀的“嗡嗡”声。2.7.2 上层油温不宜超过85℃。

2.7.3 有无渗、漏油现象,油色及油位指示是否正常。2.7.4 套管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及其它现象。2.7.5 防爆管膜无破裂,无漏油。

2.7.6 瓦斯继电器窗内油面是否正常,有无瓦斯气体。2.8 变压器的允许动作方式

2.8.1 运行中上层油温不宜经常超过85℃,最高不得超过95℃。

2.8.2 加在电压分接头上的电压不得超过额定值的5%。2.8.3 变压器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情况下运行,正常过负荷可以经常使用,其允许值根据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过负荷前变压器所带的负荷,由单位主管技术人员确定。在事故情况下,许可过负荷30%运行两小时,但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

2.9 变压器可以并列运行,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2.9.1 线圈接线组别相同。2.9.2 电压比相等,误差不超过0.5%。2.9.3 短路电压相等,误差不超出10%。2.9.4 变压器容量比不大于3:1。2.9.5 相序相同。

2.10 器第一次并联前必须作好相序校验。

2.11 带有载调压装置的变压器不允许带电倒分接头。320千伏安以上的变压器在分接头倒换前后,应测量直流电阻,检查回路的完整性和三相电阻的均一性。2.12 变压器投入或退出运行须遵守以下程序:

2.12.1 高低压侧都有油开关和隔离开关的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应先投入变压器两侧的所有隔离开关,然后投入高压侧的油开关,向变压器充电,再投入低压侧油开关向低压母线充电,停电时顺序相反。

2.12.2 低压侧无油开关的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先投入高压油开关一侧的隔离开关,然后投入高压侧的油开关,向变压器充电,再投入低压侧的刀闸、空气开关等向低压母线供电。停电时顺序相反。

2.13 变压器运行中发现下列异常现象后,立即报告领导,并准备投入备用变压器: 2.13.1 上层油温超过85℃。

2.13.2 外壳漏油,油面变化,油位下降。2.13.3 套管发生裂纹,有放电现象。2.14 压器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联系停电处理: 2.14.1 变压器内部响声很大,有放电声。2.14.2 变压器的温度剧烈上升。2.14.3 漏油严重,油面下降很快。2.15 器发生下列严重事故,应立即停电处理。

2.15.1 变压器防爆管喷油、喷火,变压器本身起火。2.15.2 变压器套管爆裂。

2.15.3 变压器本体铁壳破裂,大量向外喷油。

2.16 器着火时,应首先打开放油门,将油放入油池,同时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变压器及周围电源全部切断后用泡沫灭火机灭火,禁止用水灭火。

2.17 现轻瓦斯信号时应对变压器检查。如由于油位降低,油枕无油时应加油。如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时,应观察气体颜色及时上报,并作相应处理。

2.18行变压器和备用变压器内的油,应按规定进行耐压试验和简化试验。

2.19 压器必须保持良好,准备随时投入运行。

六、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1 电工必须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病症。1.2 必须熟知安全用电知识,会正确使用各项工具及电工仪表,学会触电急救方法和电气防火、灭火知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上班必须穿绝缘鞋。

1.3 学徒工和新调入人员必须在老师指导和监护下工作,学徒实习期满后,须经考试合格,取证后方能独立工作。1.4 属本单位内的高低压线路,有计划地停送电时须调度允许,联系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1.5 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要求配电室、电磁站停电,需要由专人与值班电工联系,经调度同意后方可进行。

1.6 停送电时要上在刀闸侧面操作。停电时先控制电源刀闸,后停主刀闸,送电顺序相反。严禁负荷拉合高压刀闸和大负荷低压刀闸。

1.7 全部停电时,应先停低压后停高压。停低压时应先停油断路器,后停隔离开关或刀闸。送电时应按相反的顺序。1.8 电气设备和线路停电检修应切断对应的供电开关,有明显的断开点,并用验是器验证,确实无电后,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看看牌,并在可能送电的线路上挂接短路接地线。

1.9 设备和地线之间,不是经过开关和保险。临时接地线,必须用钢纹线和多股铜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非电器人员一律不准拆挂短路线。

1.10 装接地线时,应先装了接地端,后接导电端,拆接地线的顺序相反,装拆接地线必须戴绝缘手套。

1.11 检修完毕后,经过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再拆短路接地线和标志牌,摇测线路绝缘情况,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送电。1.12 非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变理施工前所设置的安全设施。1.13 检修设备时,检修人员向操作人员索取操作牌,检修完毕后交还操作牌。操作人员必须接到交还的操作牌后,方可进行工作。

1.14 如在低压设备或线路上工作,因特殊情况不能停电时,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在有经验的电工监督下,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带电工作。

1.15 各电源总闸发生自动跳闸,确无明显事故变象,可立即进行一次强送电,如强送未成,要认真查明原因,妥善后方可关电。

1.16 车间以外发生突然停电时,在没有弄清情况前,不得触动设备和线路,可将所带是源切除后,将所带负荷倒在其它电源上,倒闸时要防止有返回电流。

1.17 不准借发生事故停电机会进行任何其他修理工作。1.18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传递物件要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抛掷。

1.19 上下天车时必须先与司机联系了,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不准在小车轨道梁上行走,不准在小车两端站立。1.20 各种平车坏在炉下,不准进入炉下检修设备,应通知有关人员将平画顶出后,方可修理。

1.21 维修设备时,不准私自解除各种安全连锁装置。1.22 铸机拉钢过程中,维护人员不准进入铸机生产线内工作。1.23 在工作中不得小于两人,并由一人负责临护。

1.24 导线跨越铁路、马路时,其跨距不得超过35米,导线最低点距离不得小于7米。

1.25 使用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和金属容器内使用行灯,电夺不得大于12v。

1.26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穿戴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安装可靠接地装置。

1.27 在高压配电室工作,应穿戴好高压绝缘皮鞋和皮手套。电焊工(气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2.1 通用技术操作规程

2.1.1 电焊、气焊工均为特殊工种,身体检查合格,经培训和考试合格,颁发特殊性工种操作证后,方能独立操作。2.1.2 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2.1.3 操作场地十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再次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技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2.1.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扣紧衣领,扎紧袖口。

2.1.5 对受压容器、各种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作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容器必须接地,并经过冲洗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旋开盖),再进行工作。焊接用电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2.1.6 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设施,照明电压应采用12伏,禁止在已喷涂过油漆或塑料的容器内焊接。2.1.7 点焊接接地(接零)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禁止将建筑物金属构架、管道、脚手架、设备等作为电源回路,把线、底线、严禁与钢丝绳接触。工作线回路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2.1.8 有易燃、易爆物的车间、场所或煤气管道附近焊接时,必须取得消防部门的同意并与煤气站联系好,工作适应采取严密的措施,防止火星飞溅引起火灾。

2.1.9 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采取防护措施,不准将工作回线缠在身上,地面应有人监护。

2.1.10 严禁使用氧气吹扫物件、衣服等或用作试压和气动工具的气源。2.1.11 工作完毕,应检查场地,灭绝火种,切断电源才能离开。2.1.12 助手必须懂得电焊、气焊的安全知识,操作者必须注意助手的安全。

2.1.13 禁止使用电磁吸盘、钢丝绳、链条等吊运各类气瓶。2.2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2.1 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2.2 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电焊机电源、出线及各接点是否良好,一次线一般不大于五米。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电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焊条的夹钳绝缘必须良好,多台电焊机严禁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2.2.3 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2.2.4 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检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应由电工进行。

2.2.5 推刀闸开关时,应戴好手套,身体要向侧面偏斜,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应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刀闸开关。

2.2.6 移动电焊机或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切断电源。2.2.7 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因安设遮拦挡住弧光。2.2.8 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他导电物体上,敲渣子时应带好防护眼镜。

2.2.9 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须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2.2.10 修理煤气管道或在泄露煤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煤气防护站及消防、安技部门,经检测合格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并应按燃气管网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2.11 工作完毕应关闭电焊机,在断开电源后再收一、二次线。2.2.12 在氧气管道上进行焊接时,地线应接在焊接件附近,严禁电流通过氧气管道,焊接前应检查线路绝缘情况,电焊钳严禁接触氧气管道。

2.2.13 不准焊接密封受压容器,焊装过易燃易爆品的容器时,要先彻底清洗通风后再焊。

2.2.14 进入容器内焊接,要先通风并由专人监护。

2.2.15 不准在油类和易燃易爆品及压力容器附近焊接,工作时应穿绝缘鞋。

2.2.16 在易燃区域焊接时应用桶或盖板接火花,但在焊接地点不准有易燃易爆品并且现场必须有灭火器。

2.2.17 高空作业时要扎好安全带,并严格执行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品要清理干净,焊条头不能乱扔。2.3 气焊(气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3.1 严格遵守乙班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乙炔瓶、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程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2.3.2 工作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瓶、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乙炔瓶、氧气瓶及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 脂的泥垢。

2.3.3 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吸烟,严禁用火试验有无漏气。2.3.4 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乙炔瓶与氧气瓶严禁卧放使用,二者距离不得小于5米。

2.3.5 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2.3.6 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和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减压阀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钠热水溶液保温。2.3.7 焊接场地应设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器上。高处切割作业要采取防火、防烫、防切除物坠落的措施。严禁手持连接胶管的焊炬爬梯登高,且不得将软管背在背上操作。

2.3.8 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场地,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瓶放在指定地点。

2.3.9 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有关部门检验和试验、校验、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2.3.10 点火前应迅速开启焊(割)炬阀门,用氧气吹风检查喷咀出口,不准对准脸部试风,点火时,应先开乙炔气点火,后开氧气调节火焰,焊(割)炬不准对人,燃着的焊(割)炬不准放在地面上或工件上。关火时应先关乙炔,后关氧气。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

3.1 严格执行挂牌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液压站 3.2 进入液压站严禁带火种,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品 3.3 液压站内需要动火时,须报请有关领导同意方可实施 3.4 电机、电磁阀动作时有火花产生应立即找电工处理 3.5 拆卸各种液压设备必须先停电卸压,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以防高压伤人

3.6 定期检查蓄能器内氮气压力及密封情况,检修蓄能器是应先放气,确保安全状态下操作,充气时注意防止泄露伤人 3.7 液压室停送电时应有专人负责联系,检修时应严格执行挂牌制度,挂牌要在醒目位置

3.8 拆卸各种元件时,人要站在侧面以防元件弹出伤人,工作中对各元件不能猛敲猛打

3.9 发现各元件或密封损坏漏油时,不能用手去堵;打开放气阀时,正面不得站人

3.10 检修各种阀台时严禁踩踏各种阀门管件,以防意外 3.11 检修设备时,要相互配合好,做好安全确认,防止事故发生 3.12 会使用灭火器,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

4.1 放射源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放射源应保持规定的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近放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放射源。4.2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

4.3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格移动放射源及照射方位,对擅自移动放射源造成放射事故的,依法从严惩处。

4.4 放射源及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未经许可操作人员不准乱动放射源及设备。4.5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业务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必须持证上岗。4.6 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否则禁止工作。

4.7 放射性操作的场地范围,每天必须清扫卫生,保持设备整洁,减少粉尘污染。

吊车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篇5

1、吊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吊车司机资格证书,掌握吊车构造,工作原理,操作和保养方法,熟悉吊车安全操作规程,应遵守运输车辆司机的一般安全要求,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吊车。

2、使用吊车前必须详细检查吊车的吊杆、各部销子、螺栓、钢丝绳接头有无松动、脱落现象。如发现缺陷,应修好后再进行工作。吊车应备用适用的灭火器。如遇漏电、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即停车处理。

3、按照吊车的技术文件进行操作、检查保养,对自动控制及电器部分,需遵守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钢丝绳报废标准,经常检查钢丝绳的质量情况。

4、吊车发动后要空载试运转,在吊装时,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司机与指挥密切配合按指挥信号操作,当信号不明或不清时,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不得肓目开车或起吊。

5、轮胎式吊车,作业前支腿应全部伸出,并在支撑板下垫好木板,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底盘为悬挂式的吊车,伸出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

6、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若需调整支腿,必须在无载荷时进行,并将臂杆转至正前方或正后方,作业中发现支腿下沉,吊车倾斜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放下重物,调整后方能作业。

7、吊车如需吊工件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吊车的允许起重量,工件应处于吊车的正前方,离地不得超500毫米,对于较长物件要防止摆动,缓慢行驶。

8、吊车在起重额定负荷或接近额定负荷时,应将重物吊离地面200~500毫米后停止提升,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提升。

9、吊装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要注意周围及上空有无障碍物。吊车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或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在雨雾天工作时,安全距离适当加大。吊杆、钢绳及吊件与带电线路的距离最小应保持3米(限6000伏以下),夜间工作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10、在易燃、易爆物附近,一般不应进行起吊作业。特别不应使易燃物靠近排气管。吊车加油时,严禁吸烟和接近明火。

11、吊车吊装应站在平坦坚实并与沟槽、基坑保持适当距离的地面上。若地面松软或不平时,应夯实整平,并且用道木垫实,应在支腿底板下铺以垫木将机身顶起,并保持水平。

12、吊车司机酒后不得操作,在操作时不得与他人说话,谈笑,精神必须集中,以免出意外事故。

13、吊车司机要关注并检查起吊物是否绑扎绳扣是否牢固,所有索具和夹具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发现有损坏情况时,不可勉强使用。

14、司机必须清楚被吊装物的重量,不准斜拉斜吊,不允许吊重行车的吊车,吊重物时不准挪车位置。

15、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吊重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吊装动作。一般情况吊重时,不得进行伸臂及缩臂,若必须时,应符合起重图表的安全要求方可操作。

16、起吊物件应设置溜绳,起吊速度要均匀,操作要平稳,禁止忽快忽慢和突然刹车。作反操作时,必须待吊车停稳后再换向运转,禁止突然变换方向。

17、起吊时,不许横拖物件或倾斜吊装,严禁吊拔埋在地下的情况不明的物件或凝结在地面、冻在冰上的物件。

18、吊车吊着重物回转时,应慢速进行,速度不应超过规定值。禁止在斜坡处吊重物回转。

19、起吊物件上禁止站人,不准把吊车作为运送人员使用。起吊时不准在吊臂或吊起的重物下站人,起吊时汽车驾驶室内不许有人,禁止将重物吊越汽车驾驶室。

20、空负荷运行时,吊钩与地面间距不得少于2米,带负荷运行时,重物必须高于运行路线上最高障碍物0.5米上。

21、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钢丝绳在卷筒上要排列整齐,当吊钩放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至少应保留4圈钢丝绳。起吊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

22、吊车在坡道上行走时,禁止溜放滑行。行走时需要换向,必须在吊车停住以后进行。

23、两机或多机抬吊时,必须有统一指挥,动作配合协调,吊重应分配合理,不得超过单机允许吊重的80%。

24、如果吊车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吊装,并采取措施将吊物放下,停止运转后再请维修工进行维修,严禁在运转中进行保养和修理工作。

25、停止工作时,必须刹住制动器。工作完毕,吊钩和吊杆应放在规定的妥当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应放在零位,切断电源并关门上锁。

26、起吊时操作杆不要扳的过紧,以免出现紧急情况,操作杆扳不回来,造成吊车反张事故。

27、起吊时,先推吊车的吊钩后抬离器踏板,落钩时先把换向器手柄放在落钩位置,才能踏下自动踏板。

28、吊车在吊装重物回转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吊装物摆动,使吊车歪斜,并且在起吊时吊车臂下不得站人。

29、在吊装重物时,不准爬杆操作,如果必须爬杆时应将吊装物放下才能爬杆,然后再进行吊装,以免发生吊装事故。

30、严格遵守“十不吊”即: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超负荷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吊物上面有人或有浮放物不吊;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工件埋在地下不吊;光线隐暗 看不清不吊;斜拉工件不吊;棱角物件没有措施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易燃易 爆危险品不吊。

31、大雨、大雪、大雾天气或气温低于-20℃(含-20℃)及瞬间最大风速超过10米/秒时,应停止吊装作业。大风时,汽车吊应停放在避风处;履带吊应将上机放在与履带纵向方向,机械背面向风,且把起重臂降至地面或者将吊钩落到地面封到物体上,锁紧回转制动。

32、汽车吊工作完毕后,收支腿、回转吊杆不得同时进行。应先回转吊杆至行走位置再收支腿。

33、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向交警部门报告,并向承租单位及公司安全部门报告事故经过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本情况。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34、发生吊装事故,当事人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者及设备,并立即向承租单位及公司工程部和安环部报告事故经过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本情况。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中控室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 篇6

1、本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生产守则》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2、必须认真执行公司总经理部、安全生产部和车间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各项指令,严肃认真、精力集中进行生产指挥与运转操作。

3、必须熟练掌握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熟悉现场设备的性能和运转状态,做到准确判断生产中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并按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遇有本人判断不清或没有把握处理好的问题,要及时汇报领导或找专业工程师处理。

5、开动设备之前必须与现场负责人联系,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得到现场工作人员同意方可以启动。在没有接到现场工作人员的通知前,严禁启动任何设备。

6、设备停止运转后,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停机后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

7、中控室操作人员必须同时遵守各岗位巡检工的技术及安全规程。

8、中控室内严禁吸烟,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9、与中控室工作无关的闲杂人员禁止进入中控室。

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篇7

本标准规定了猪人工授精站建立、疫病控制、器械清洗消毒、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精液质量控制及分装、贮存、运输、输精、记录等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猪人工授精站、猪场和养猪专业户。

2 人工授精站建立

2.1 站点选择

位于配种范围的中心区域, 交通方便, 易于防疫。

2.2 基础设施建设

应建立采精室、精液处理室、猪舍若干间。

2.3 仪器设备配置

应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2.4 种公猪引进

2.4.1 应符合当地品种繁育和改良规划。

2.4.2应来自于种猪性能测定中心或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畜) 场, 且具有出场合格证书。

2.4.3 种猪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2.4.3. 1 滤精量100 mL以上;

2.4.3. 2 精子活力0.7以上;

2.4.3. 3 精液浓度2亿/mL以上;

2.4.3. 4 健康无传染病。

3 疫病控制

3.1 疫病检测

定期检测猪瘟、口蹄疫、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细小病毒病等传染性疾病, 及时淘汰隐形带毒 (菌) 的种公猪。

3.2 免疫注射

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状况, 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认真搞好免疫注射。

3.3 定期驱虫

每年2次。

4 器械清洗消毒

4.1 使用前

须经彻底清洗和蒸煮消毒后, 方能使用。

4.2 使用后

凡接触过精液的用具, 应用中性肥皂或2%碳酸氢纳水溶液洗涤, 再用温水冲洗干净, 干燥备用。

5 采精

5.1 采精准备

5.1.1 采精室

应做好清洁卫生, 保持通风透气, 安静无干扰, 防止地面溜滑。

5.1.2 公猪

清洗身体污物, 保证体表清洁卫生。

5.1.3 器械

准备好集精杯 (袋) , 以及进行精液镜检、稀释等所需的各种物品。

5.1.4 采精员

保持相对固定。着洁净工作服, 剪短磨光指甲, 充分洗涤消毒。

5.2 采精方法

常采用徒手采精法。

5.3 采精频率

成年公猪每周2~3次, 青年公猪每周1~2次。

6 精液品质检查

应检查以下项目:

6.1 颜色与气味;

6.2 pH值;

6.3 精液浓度;

6.4 精子活力;

6.5 精子畸形率。

7 精液稀释

7.1 稀释液配制

根据精液保存期要求选择不同的稀释液配方, 准确称量配方组份。

7.2 稀释倍数

根据原精液浓度计算应稀释倍数, 确保稀释后每毫升精液含有效精子1.0亿以上。

7.3 稀释方法

将原精与稀释液同时置于30℃左右的水浴锅或恒温箱中, 待原精与稀释液同一温时, 将稀释液沿精液瓶 (杯) 壁缓慢加入到精液中, 混合均匀。

8 精液质量控制

稀释后的精液应达到如下要求:

8.1 精子浓度每毫升精液含有效精子数≥1.0亿;

8.2 精子活力≥0.5;

8.3 畸形精子率≤15%。

9 分装、贮存、运输

9.1 分装

9.1.1 以40~50 mL为一个输精头份。

9.1.2应在精液瓶 (袋) 上贴上标签, 标明公猪品种、耳号、生产日期、保存有效时间、人工授精站名称等信息。

9.2 贮存

在16~18℃温度下避光贮存, 每天应将精液容器倒置1~2次, 同时清除过期精液, 防止混杂。

9.3 运输

应将精液装入保温性能较好的装置内, 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和强烈震动。

1 0 输精

10.1 发情检查

输精员应检查母猪的发情状态, 当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应”时, 尽快输精配种。

10.2 输精配种

输精配种时, 应缓慢将精液输入母猪子宫内, 防止精液倒流, 确保输入有效精子数40~50亿。第一次配种后8~12 h可进行第二次输精。

10.3 记录记载

绿色食品平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篇8

一、生产环境条件

1.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绿色食品环境NY/T391的要求

2.生产条件

根据平菇生长期和对温湿度的要求,选择春季栽培。

3.原料使用条件

平菇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绿色食品原料NY/T393、NY/T394的要求,在原料中不应检出违禁物质和残留超标。

二、平菇棚的建造

根据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我县多选择建造棚室作菇房,采用一场两用,即是菌丝培养室又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出菇室。

菇房采用百叶窗式,棚高3.0m,棚内培养架可用木杆、竹杆分.层搭设,一般架高18m~2.0m,宽0.6m,底层距地面0.2m,层架间.距03m~0.4m,以设七层为宜,中间留0.8m走道。

三、平菇生产工艺流程

平菇生产采用发酵料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发酵料的配制→建堆发酵→装袋→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

1.发酵料配制

发酵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发酵料配方:木屑50%、玉米芯(粉碎)47%、石膏2%、过磷酸钙1%。

2.建堆发酵

将要发酵的原料按配方配制,加水拌匀,堆积在水泥地面上,堆高1m~1.5m,堆宽lm。用温度计插入料堆内40cm处测料温。当料温上升到60~65℃时,保持12~24h,立即打开翻堆,下倒上,里倒外,再堆积发酵,达到上述温度后,再翻两次料堆。当培养料呈棕色,颜色一致,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线菌”时,说明发酵完毕,即可散堆降温,调节料内含水量达到60%~65%,pH值为7.5~8.5,即可装袋。

3.菇房消毒

菇房消毒要求在接种法菌前7d进行,菇房外环境主要做好场地清洁消毒工作,清除垃圾杂物,清理水沟,并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污染源。菇房内每立方米用40%甲醛17mL和98%高锰酸钾晶体14g混合产生气体消毒,密闭8h。地面抛撒石灰,改变地表酸碱度,抑制杂菌生长。

4.装袋,播种

(1)菇袋的规格

采用20em宽聚乙烯或聚丙烯筒料装袋,将筒料裁40cm~45cm长,一端扎紧。

(2)装袋、播种

当培养料发酵完毕,料温降至30℃以下时即可进行装袋、接种。先将菇袋底部放一层菌种,厚约2cm,然后装入发酵料,最后用菌种封住,扎口。摆放在床架上。床架南北排列,床床架之间留60era宽的走道。上下层床面相距50cm,下层距地面20cm,床面宽不超过60ca。

5.发菌期的管理

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d之内,棚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种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培养温度控制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65%~70%,通风避光。为使菌丝生长旺盛,加大通气,可在菌袋菌种层扎眼通气。播种20~30d后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6.出菇管理

当菌丝全部长满菌袋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放风1h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棚内湿度调至80%以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事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霍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一般每天喷水2~3次,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響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温度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增加菇棚内的散射光。待菇蕾长大后方可直接向菇体喷水。

7.采收

(1)采收标准

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这时采收的平菇,菇体肥厚,产量高且味道美。采收方法,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4~5潮菇。

(2)采收后处理

平菇采收后,先处理料面,将菇根、残菇及死菇、烂菇去净,室内停水1~2d,相对湿度达80%,温度20~24℃,以利菌丝恢复,按前述方法管理,可采4~5潮菇。

8.贮存

上一篇: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下一篇: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