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监测(精选10篇)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1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重视诊断, 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 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监测人体24 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信息, 尤其是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病症状或心率变化与症状并不相符时, 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可以获得受检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 h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资料, 可以监测到常规心电图不容易发现的改变, 如心悸、气短、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性质的判断;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 尤其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手段;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效的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 通过观察复杂心律失常等指标判断心肌梗死患者及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后;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 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检测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1]等。
动态心电图在监测过程中允许患者从事正常日常活动及适当运动, 有效克服了普通的心电图在检查时受环境、药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同某些活动及情绪变化有关, 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在检查心肌缺血方面, 对运动试验有很大的补充。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避免了药物使用的盲目性。
2 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因素
2.1 工作人员方面操作不当可使得监测不准确, 如电
极安装位置不恰当, 由于人平卧和坐位时各胸肋体表标志不一致, 尤其是肥胖患者骨标志不明显, 致使定位不准确影响监测结果;皮肤准备不彻底, 可降低皮肤电阻使电极与皮肤之间不能良好地接触, 固定不牢靠, 致使使用过程中电极松动或脱落也影响结果;宣教指导不到位, 做这种检查的患者多数是第一次, 对其缺乏了解认识, 不能准确及时记录休息与活动时间, 以及出现症状时的活动情绪变化感受,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2 患者方面由于对这种检查缺乏了解, 以及患者本
身就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 既担心检查会造成身体不适, 又担心会查出问题, 难免精神紧张, 恐惧忧虑。使用过程中没有遵守注意事项, 违反操作规程等使得结果受影响。
2.3 其他方面监测仪、电池性能。
3 相应的预防对策
3.1 正确操作:工作人员在为患者佩带仪器时, 注意力集中, 认真细致, 动作轻盈, 准确无误。
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 暴露胸部, 确定导联电极位置:RA———右锁骨下窝1/3处;LA———左锁骨下窝中1/3;V1———右第四肋间胸骨旁2.5 cm处;V2———左第四肋间胸骨旁2.5 cm处;V3———V2与V4连线中间;V4———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V5———左第五肋间腋前线;V6———左第五肋间腋中线;RF———右腋前线肋缘;LF———左腋前线肋缘。选择电极安装的位置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面上, 以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及肌电干扰[2]。胸毛多者应剃除局部胸毛,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安装部位的皮肤, 待干后用细砂纸轻擦。先将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 再按正确位置把电极片牢固贴在导联位置的皮肤上, 并用医用胶面适当固定各个电极和导联线, 导联线汇集后用胶面固定在腹部适当位置, 以免患者活动时造成电极脱落。
3.2 心理护理:
通过交流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紧张焦虑程度, 给予解释与疏导。讲解此项检查目的的必要性、检查过程, 让患者对该检查有所了解。消除其不良情绪, 取得合作。
3.3 佩带后向患者详细交待注意事项, 以免检测结果受到干扰:
(1) 衣着方面, 女士不要戴胸罩, 应穿宽松一些的衣服。 (2) 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 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 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和体育运动, 注意不要出汗潮湿, 否则容易引起相邻电极短路, 致使监测结果不准确。 (3) 不能接触辐射、放射性物质。尽量避免使用手机, 远离高压线、变压器, 不要进行电脑操作, 不要使用电吹风、电烫发、电磁炉、微波炉、半导体收音机, 不要距电视机和汽车发动机太近。 (4) 严禁在佩带时使用除颤仪以及其他仪器检查。 (5) 记录盒不能沾水, 避免震动和磕碰。 (6) 监测过程中不能擅自打开记录盒。 (7) 佩带期间注意避免上肢大幅度摆动, 以及睡觉的姿势最好为平卧或右侧卧位。 (8) 记录休息及活动时间, 出现症状时应详细记录症状起始、结束时间及感受, 当时的活动及情绪变化等, 使患者日常生活与心电记录密切结合, 获得有症状时是否伴有心电变化及无症状时心电有无异常的重要信息。
3.4 经常检查监测仪器设备, 每位患者都要使用新的高能电池, 以保证记录时间。
参考文献
[1]郭继鸿, 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65~1066
[2]靳玉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12) :1626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2
【摘要】本文对近5年来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近况并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的监测价值,以期指导高血压病在临床中的诊断和治疗。动态心电图对临床早期治疗及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高血压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93-01
高血压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它是我国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于1957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1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近况
1.1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赵英等[1]观察比较了72例原发性高血压的DCG与ECG,发现其对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样ST段改变检出率分别为56%和14%,认为ECG的波动与临床症状不完全一致,说明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吕平也认为对高血压病患者行DCG检查是判断早期ST段改变情况比较敏感、安全的方法。
1.2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分析孙玉敏等对80例高血压患者DCG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发现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患者。黄玮等对417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超声心动图确定为左室肥厚组210例,无左室肥厚组207例,应用DCG确定为心肌缺血组233例,非缺血组194例,并分析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3降压药物的疗效评价黄桂[5]对高血压病人在使用降压药前后进行DCG监测,认为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平均心率无明显变化,血压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提示高血压的治疗不是通过减慢心率的方法起效的,且在高血压治疗前后病人的房性早搏明显减少。
1.4监测患者自主神经活动变化丁伟对10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DCG监测总结分析,显示高血压组HRV各项参数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宋浩等采用DCG发现高血压病、脑梗塞患者HRV各项指标均有轻度或中度减低,脑梗塞患者HRV比高血压病患者HRV更为严重降低,并认为HRV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人靶器官损害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2动态心电图对高血压病人的监测价值
DCG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诊断、药物疗效评价、自主神经活动以及心脏起搏功能的评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DCG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首先,DCG对器官损害的早期诊断优于常规心电图。段红等都发现DCG对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CG,说明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提示有潜在性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对于高血压这类病人,临床应高度重视,进一步检查及早期确诊断冠心病的存在。张玉芳对未明确诊断冠心病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进行24小时DCG监测ST段缺血样改变,与E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CG与ECG对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样ST段改变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5%、12%。提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判断早期ST段改变情况比较敏感又安全的方法,对临床早期治疗心肌缺血及预防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价值。其次,DCG可以全面反映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对此类患者临床应进一步检查以发现早期冠心病的存在。而且,DCG可以准确捕获一过性心律失常。秦丕效等通过DCG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一过性u波倒置,并将其与同步血压监测的相应时间段的血压进行比较。对患者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捕获不但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对疾病的早期保护性治疗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娜琳对96例常规心电图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测,51例心肌缺血的患者中有37例ST-T改变时无临床症状,多发生在06:00~10:00。
3小结
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早期的心肌缺血呈潜在性改变,常规心电图尽管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由于记录时间较短,而且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因此难以捕捉到心电图改变。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很多高血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而实际很多同时合并有心肌缺血及各种心律失常。这对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都有极大的影响。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DCG监测是判断其早期ST段改变情况比较敏感又安全的方法,它可以早期发现无症状性ST段缺血样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一定的依据。DCG对监测高血压心肌缺血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特别价值。DCG对临床早期治疗及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开展DCG检查。
参考文献
[1]吕平.高血压病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J].华夏医学,2005,18(3):437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3
心律失常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心跳率。一个正常的心率是每分钟50至100次。心律失常和心脏异常率不一定同时发生。心律失常可发生与正常的心率, 或与心脏率是缓慢的 (所谓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 小于每分钟50次) 。心律失常也可能出现快速的心脏速率 (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 速度超过每分钟100次) 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 心律失常的类型包括:过早的心房收缩。这些早期额外的节拍, 在心房 (心脏上商会) 发起的。它们是无害的, 不需要治疗。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 。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发生在与心脏疾病的人。过多咖啡因或尼古丁, 或过大的运动量。但有时, PVCS可以引起心脏疾病或电解质紊乱。的人有很多的PVC, 和/或与之相关的症状, 应评估由心脏科医生。然而, 在大多数人, PVCS通常是无害的, 很少需要治疗。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不规则的心脏节律, 导致心房, 心脏上心室, 合同异常。心房扑动。这是由一个或多个电路中庭迅速引起心律失常。通常更加有组织和定期比房颤心房扑动。这心律失常最常发生在有心脏疾病的人, 并在心脏手术后的第一周。它往往转化为房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超过一个快速心率。它可引起心悸, 昏厥, 或心脏衰竭。在许多情况下, 它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演习, 如呼吸和轴承下来, 终止, 和其他由受过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有些药物也可以停止这种心脏的节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2005年至2008年337例在门诊或住院患者,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157例, 心肌梗死28例, 高血压心脏病75例, 病毒性心肌炎10例, 慢性肺心病5例, 风心病29例, 病态窦综合征10例, 其中男性257例, 女性80例, 年龄18~81岁 (平均63.5岁) 。
1.2 方法
采用美国DMSODTWARE公司产MGY-H7型动态心电图仪检测, 选用标准导联A (7) 三通导心电信号, 在24h监测后闪光卡回放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各类心脏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布 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居高, 次为室性心律失常。各类心脏疾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本文使用对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法, Ⅰ~Ⅱ属于单纯性, Ⅱ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容易导致猝死, 属于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组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的发病率相比最高, 具有显着性差异 (P <0.05) 。其次是心脏衰竭和冠心病的心绞痛, 风湿性心脏疾病和肺心脏疾病组的发病率最低。
2.2 心肌缺血检测, 本次检测出的168例冠心病的患者中, 其中71例为冠状动脉心脏病, 约占比例为79.8%。心脏衰竭组, 18例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检出率约占71%, 心绞痛的检出率86%,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和冠心病组23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 (P <0.05 ) , 但心绞痛和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率相比, 无显着性差异 (P <0.05) 。
3 讨论
3.1 本文386例心脏病患者中, 各类心律失常检测出279例约占比例为75.3%, 各种心律失常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室上早发率最高约占66.9%, 室性心律失常为29.1%。特别是冠心病组, 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为43.5%, 而心梗组高达60%, 这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 冠心病异常自律性引起的室性早搏可由折返机制而形成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占28.2%。正常的窦性节律, 除了PP和RR间隔不规则的, 因为在变频窦房结放电。在儿童和年轻人的违规是循环或呼吸率增加的灵感和下降期间届满有关。循环窦性心律不齐行使或屏气时消失, 深呼吸加剧。在老年受试者中的不当行为经常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的。
在当前的几个主要差距进行了讨论, 包括指标, 以更好地识别个人最容易受到突发性心脏猝死 (SCD) 的需要。确定替代标记物和心律失常的症状前预测将允许针对复杂的治疗干预措施, 如使用内部自动心脏除颤器 (AICDs) , 更合适。以往的研究只广泛定义的高危人群, 造成AICD用眼过度。大多数收到AICD的个人从来没有需要除颤, 和几个大型临床试验显示, 在着床后18-24个月才AICD治疗的患者没有生存获益。修改心脏离子通道的功能, 对这些可能产生的影响心律失常生产的影响, 工作组推测氧化应激的作用。还讨论了新的见解到心律失常的遗传倾向, 还认识到机械负荷和功能障碍, 电重构和心律失常, 以及机械和电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细胞内途径之间的根本关系, 为研究的需要。对有效的抗心律失常干预措施, 而不是纯粹的姑息治疗 (如使用的AICDs) 。开发新的治疗干预的可能目标缝隙连接, 离子通道的表达调制, 细胞内钙离子调控, 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的机会进行了探讨。工作组认为, 额外的, 新的治疗目标是更好地理解与脚手架和综合信号蛋白的离子通道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他们一致认为, 微血管血流, 血管重塑, 精力充沛的储备和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的调查也很重要。此外, 有选择性地针对个别班级的离子通道可能是一个适当的方法, 减少SCD的负担。 DCG通过对ST段偏移的分析:导联、起始和终止的时间、持续时间、发生前后及发作中的心率变化、偏移量、发作总次数、总持续时间、缺血总负荷、ST段趋势图、昼夜分布以及是否伴随症状等方面, 对心肌缺血进行综合分析, 提供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1]张敏州.24小时动态心电图735例分析[J].新医学, 1991, 22 (6) :583.
[2]卢喜烈.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化出版社, 1998:891-895.
[3]郭俊艳, 卢喜烈.频发室早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 12 (5) :402.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4~75岁,平均61岁;全部患者均符合1979年世界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绞痛类型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2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8例,自发型心绞痛8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4例。作为对照组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性别、年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相似,梗死位于前(间)壁13例,下(后)壁+下壁3例,无Q波2例。
仪器及方法:采用美国产Rozinn磁带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选择MV1、MV5、MavF三导联监测记录,时间24小时。分析心电图,主要内容:心律失常(室性、室上性、停博或阻滞),ST段改变(压低或抬高)及与症状的关系,心率变异(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检查时间为住院后24~72小时。
结 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对照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见表1。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对照组ST段改变检出情况,见表2。
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对照组心率变异异常情况: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有16例[LL](40%),SDNN<10ms,其中2例<50ms;急性心肌梗死组有19例(63%),SDNN<100ms,其中4例<50ms;另外,在急性心肌梗死组还同时伴有其他心率变异值异常:4例PNN50<0.75%,2例rMSSD<15ms。
讨 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后者是由于粥样瘤表面的纤维斑块破裂,结果出现血小板粘附引起的。造影证实,1/3以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其缺血区的血管内有导致部分闭塞的血栓,由于造影时可能难于辨认血栓,报道的发生率可能偏低。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卧位心绞痛),性质呈进行性(恶化型)。这些改变可任意组合。
大约30%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在发作后3个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少见。胸痛时心电图的明显变化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标志。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内科急症,应在CCU得到救治,肝素和阿司匹林均可降低随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减少冠脉内凝血,应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25mg并静注肝素,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禁忌,可用噻氯匹定250mg每日2次,或氯吡格雷75mg/日代替。应用噻氯匹定时需定期监测WBC,因有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危险。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室上性76%,室性54%,停搏或传导阻滞8%,全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超过90%,与急性心肌梗死结果相似。其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同时伴有缺血性ST改变,说明心律失常的基础是心肌缺血、电不稳定所造成。有文献报道:静滴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上结果提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治疗,除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外,尽快改善心肌血液供应,防止心电的不稳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ST段改变: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改变检出率较高(73%),其中70%为缺血性ST压低,多与活动(早晨起床、刷牙、大濉理、骑自行车、情绪改变)有关,伴心率加快。在ST压低者,78%有心绞痛发作,12%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例心绞痛发作伴ST-过性抬高者,确定为变异型心绞痛。根据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及与活动、心率快慢关系,分别选用β受体阻滞剂、不同类型钙离子拮抗剂,均满意控制了心绞痛发作。有23%患者未记录到ST改变,为入院后症状很快控制或检查时间较晚者,说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应掌握好时机,否则易出现阴性结果。另有2例症状较典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未发现ST段改变,但常规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说明动态心电图亦有一定局限性(如监护导联少等),应与常规心电图互相补充。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0例, 其中男88例, 女72例, 年龄40~85 (62.5±17.5) 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3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闷、剧烈胸痛呈压榨感、呼吸困难、大汗、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 少数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等表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标准而确诊。
1.2 方法
24h动态血压监测正常标准:24h平均值<130/80mm Hg, 白昼平均值<135/85mm Hg, 夜间平均值<125/75mm Hg。正常情况下,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15%。将白昼和夜间24h分为4个时间段, 即00:00~06:00、06:00~12:00和12:00~18:00、18:00~00:00;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各个时段下的血压变化。
动态心电图采用美国美高仪公司产TOP-12B型动态心电图仪检查。通过人机对话软件自动生成的各模板进行人工编辑, 剔除伪差及干扰, 提高准确性。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0.1, 持续时间≥1min, 与另一次缺血发作至少间隔1min。所有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其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匹配性均较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各指标间关系采用多元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缺血性ST段改变158例 (98%) ,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或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70例 (43.7%) , 多源性及成对出现室性期前收缩3 5例 (2 2.2%) , 频发性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90例 (56.2%) , 房室传导阻滞50例 (31.2%) , 心房纤颤25例 (15.6%) 。
2.2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每位患者设定检测48次/24h, 排除干扰, 监测成功为38~48次, 总监测成功率为98.16%。患者血压控制不满意有120例 (76.1%) , 血压是非杓型动态血压曲线的有118例 (74.2%) ,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有110例 (70.12%) 。
2.3 同步分析结果
通过对4个时间段进行平均血压与室性期收缩、房性期前收缩、ST-T明显改变持续时间的分析 (表1) 显示, 平均血压水平与ST-T改变持续时间、室性期前收缩和房性期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 平均血压水平越高, ST-T改变持续时间越长, 越明显 (r=0.733, P<0.05) , 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越多 (r=0.742、0.688, 均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 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 同时可伴血管痉挛, 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 甚至完全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的缺血和缺氧, 严重的出现坏死。临床出现胸痛胸闷,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甚至猝死[1]。从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同步监测中显示, 血压的骤升或骤降对此类患者的危害性最大, 因为此时产生的心律失常数量较多,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很高, 缺血表现更明显, 持续时间也最长。大量的研究发现, 在高血压状态时, 心脏前后负荷增高, 心腔壁应力增加,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2], 导致心肌细胞膜电生理性质不稳定, 心肌电活动紊乱加重, 降低室颤与心肌缺血阈值, 容易形成某种折返。特别是ACS患者多数有长期心肌缺血病史, 由于缺血促进纤维细胞增生, 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改变了心肌与纤维组织之间的关系, 引起不同部位电生理特性改变, 从而更易产生异位节律灶[3]。当ACS患者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或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分泌增加,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分解活动下降等, 必然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心率骤然变快, 心肌收缩力增加, 心脏氧耗增加, 使血管中易损斑块更易破裂, 产生新的缺血与坏死灶。
通过对24h血压趋势观察, 患者血压大多呈非杓型变化, 部分呈双峰双谷状, 双峰多出现于07:00~11:00及16:00~22:00, 双谷多出现于23:00~04:00及12:00~15:00。在双峰时段, 平均心率增快, 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多, ST-T改变明显, 部分病例出现心源性休克。所以本文认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与抢救的过程中, 使其24h血压控制在平稳范围, 防止晨间血压过高, 夜间血压过低, 可降低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对其药物的选择及预后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郭志军, 施行舟, 蔡江萍.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J].高血压杂志, 1995, 3 (4) :289-291.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而心律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疾病, 既可以单独发病, 也可以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发, 加之其发病的突然性, 经常会造成患者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 临床中主要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来对其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现将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并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00例, 其中男282例, 女218例, 年龄62周~91岁, 平均年龄74.1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将其平均划分为常规组250例和动态组250例, 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 平卧并全身放松, 采用日本生产的NEC-3321型12导联心电图机连续描记, 纸张速度为每秒25 mm, 同时确保记录的心电图 (ECG) 基线的平稳性和抗干扰性, 以便能够获得一个更加清晰的图像。
动态组患者所使用的是我国生产的MIC-12H型12导联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 双通道记录工具为一台综合性较高的心电信息分析仪器。患者携带的微型记录器中的有关信息经USB线传入电脑, 计算机在进行自动分析后打印出结果[2]。同时, 告诉患者记录器按钮的正确使用方法, 保护好导联线盒电极等, 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 并且让患者做好适应检查的心理准备。嘱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 包括日常活动情况 (工作、休息、活动、进餐、服药、激动事件、睡眠等) 及时间。出现症状时应详细记录症状起始、结束时间及诱因, 有利于将数据分析结果与生活日志结合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见表1.
χ2=61.9, P<0.05.
由表1可以看出,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可产生心悸、眩晕、气促、胸痛、晕厥、抽搐等症状, 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连续记录此类症状发生时的心电图变化, 对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与心脏相关的症状, 或者心搏节律变化与症状并不相符时, 动态心电图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3]。其能够帮助医生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中不容易被发现的短暂性心律失常, 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 该项技术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2 动态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分析结果
见表2.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250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6.8%, 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54.8%, 同时, 常规心电图只能获取患者短暂的处于静止状态的心电资料, 对于负荷性心律失常就表现得无能为力。而动态心电图监测则能够24 h记录患者各类心律失常的发作、自觉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对自发心律失常的影响, 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患者在休息、工作、三餐、散步、服药或情绪激动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常规心电图检测大约能记录3~5个心动周期, 无法很好地反映出那些非持续性发作患者的心率变化。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是长程、动态记录心电图的一种技术, 其将普通心电图记录的心电信息量爆炸性地扩大了2 000倍以上, 可以在1 d内获取约10万个心动周期的心电信息, 提高了患者心电图资料的全面性, 这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 房性早搏以构成比92.8%居第一位, 其原因在于心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表现出纤维化病变、退行性变、右心房压力和容量增大、心肌内电位不稳的情况, 此外, 还与老年患者心肌自律性、不应期、传导性、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变化有关。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各类房性心律失常就成为了老龄化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据相关文献报道, 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人群中, 室性早搏的发生率约为47%, 检出率约为81%, 这与本次研究所获得的资料相符。室性早搏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人群当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 开始向各类心脏病方向集中, 在功能性方面, 室性早搏可能是无害的, 而在病理性方面, 则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心力衰竭和猝死。偶发的单源性早搏大多无临床意义, 无需进行处理, 而频发的室性早搏则会导致心脏搏出量降低, 进而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一些高危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冠心病、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力衰竭及长Q-T综合征等, 对这类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对病情和预后作出有价值的估计[4]。
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有效反映出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监测过程安全无创, 并且能够计算出心律失常的频度, 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猝死情况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娴, 申小换, 金玉林.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23 (19) :3571-3572.
[2]孙福山, 杨文.575例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 2005, 29 (4) :21.
[3]秦桂玲, 黄述春.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3, 16 (3) :140.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为心血管疾病或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 伴有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眩晕、晕厥、抽搐等症状, 其中男性39例, 女性47例, 年龄48~82岁, 平均61岁;住院患者62例, 门诊24例;所选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
1.2 方法
8 6例患者均做普通心电图检查, 再用1 2导联2 4 h D C G仪 (Meigaoyi公司) 连续记录22~24h, 计算机自动记录, 之后经计算机处理, 将异常部分放大分析, 再去除伪差, 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率
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异位心率失常 (包括室早单发, 室早二、三律, 房早单发, 房早二、三律, 心房纤颤, 房室传导阻滞Ⅱ°Ⅰ, 房室传导阻滞Ⅱ°Ⅱ) 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种监测方法诊断异位心率失常的结果见表1。
2.2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与疾病的关系
8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 所选86个病例包括41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9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 7例待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极高, 其他心律失常类型还有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对比DCG与ECG检出病例数及检出率 (%) , 见表2。
(*ECG的检出率显著低与DCG的检出率, 差异性P<0.05)
3讨论
3.1 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上速) 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而对房颤、室速的检出率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心电图检测记录时间较短, 对于一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 ECG检出率极低, 甚至完全记录不到;DCG可连续记录长达24h心电图, 故对一过性短暂发作的阵发性心律失常变化检出率高, 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3.2 动态心电图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指的是由冠状动脉供血障碍导致心肌缺血, 致使传导发生异常。心律失常多见于心血管患者, 但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可见心律失常, 且年龄增长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成正比。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而发生心律失常, 体现为动态心电图异常[2]。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 复杂行房性心律失常者还可能发生脑梗死等并发症, 故临床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抗凝抗血栓形成, 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本组86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 其中41例为冠心病 (占47.7%) , 高血压21例 (24.4%) , 其他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肺心病也为心律失常的原发病, 说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发生与器质性心脏病。
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判断心脏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以及监控病情的变化情况, 具有重要意义, 可评估心肺功能, 及时发现恶性心肌缺血, 早期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判断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 对此类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可估计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 探讨其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86例老年人心律失常, 将常规心电图检测与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进行对比, 评估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对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监测老年器质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频率, 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作规律, 及时诊断疾病, 正确治疗, 同时还对评价患者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的疗效, 以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意义,常规心电图
参考文献
[1]齐兵, 毛锐.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35) :149-150.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8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冠心病,高血压,临床价值
近几年临床上对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应用日益广泛, 动态监测手段对于异常心电图、不稳定血压检出率较常规仪器更高, 因此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青睐与重视[1]。在展开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时可对心电图的改变、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 临床价值显著。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 对本院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 各抽取其中的54例作为研究对象, 冠心病组中男26例, 女28例, 年龄65~89岁, 平均年龄 (73.2±11.7) 岁, 病程3个月~8年, 平均病程 (3.7±0.5) 年;高血压组中男27例, 女27例, 年龄63~90岁, 平均年龄 (74.3±12.1) 岁, 病程2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4.2±1.1) 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比较价值,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两组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展开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1.2.2 监测方法
研究中DCG监测采用本院现有GEMas-8000型系列12导联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护系统, 对患者展开24 h 12导联同步记录, 并嘱咐患者对生活日志 (含休息、生活、运动及自觉症状等情况) 进行详细记录。在检查完成后, 通过分析软件以及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后期处理, 数据经闪光卡导入工作站, 保存后汇总分析。动态血压监测采取本院现有英国OXFORD 24 h ABPM仪, 将袖带绑缚在左上臂, 保证袖带下缘与肘窝的距离在2 cm左右, 松紧以刚可以容纳2横指为最佳。监测时间为24 h, 自白天8:00~20:00监测间隔设定为30 min, 夜间20:00~8:00监测间隔设定为60 min, 在监测过程中患者若是存在不适感可自行展开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本组54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41例 (75.93%) , 共发作间断性缺血477阵次, 连续性缺血12阵次, 其中有392阵次属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室性心律失常者17例 (31.48%) , 有6例 (11.11%) 患者属于间歇性阵发室性心动过速。
本组54例高血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20例 (37.04%) , 间歇性心肌缺血72阵次, ≥3级室性早搏7例 (12.96%) 。显然冠心病组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血压组高 (P<0.05) 。
2.2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经对比发现, 两组患者的左上臂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2],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监测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曾有文献报道,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在75%~90%之间, 本组54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41例, 检出率为75.93%, 与文献报道符合。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高血压的诊断、药物观察、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等研究中具有显著价值。曾有学者对90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心律失常进行监测, 结果发现, Lowm氏分级≥3级室性早搏者占66%。有学者指出, 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会增加猝死的发生率。研究发现, 在夜间患者的血压会发生显著降低, 长效降压药物、多次给药者均会导致患者夜间血压降低, 并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展开同步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的临床价值显著, 对于临床症状与血压、心功能的关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缪燕, 邓小玲, 钦晨, 等.老年人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动态血压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1, 15 (1) :1034-1035.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9
【摘要】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人群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方法:1754例患者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动态心电图室进行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进行统计归纳、对比分析。结果:1754例共检出心律失常3684例次,其中房早1370(78.1%)、室早1073(61.2%)、短阵房速595(33.9%)、房颤53(3.0%)、束支阻滞69(3.9%)、短阵室速193(11.0%)、房室传导阻滞92(5.2%)、窦缓109(6.2%)、窦房传导阻滞76(4.3%)、其他54(3.1%)。结论:通过对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电生理学的改变,老年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发生频率较非老年组高。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23-02
心律失常是老年心脏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威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亦明显增高的趋势。心律失常轻者可引起患者不适,严重者可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同时还能加重心肌缺血促使病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1754例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发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心律失常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能帮助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不易发现的短暂性心律失常,大大提高其检出率,尤其在老龄社会日益临近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754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或住院患者。老年组(≥60岁)1140例和非老年组(<60岁)614例。
1.2检查方法采用GE Mars PC型12导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胸前安放10个电极,做连续24小时记录。检测中让患者按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如散步、爬楼、休息、工作照常进行。经计算机处理回放,去除伪差和干扰,进行编辑分析。
1.3诊断标准依照临床心电图学[1]、动态心电图[2]及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3]提供的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对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律失常来进行分类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比率比较采用EPI 2000比率分析程序进行统计。
2结果
2.1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情况见表1。
24h动态心电图1754例患者,其中老年组1140人,非老年组614人。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早、室早、短阵房速、房颤、束支阻滞、短阵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等。
2.2用EPI 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统计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结果见表2。
用EPI 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统计所得: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易发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短阵室速、束支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纤颤、窦房传导阻滞因样本量过低,无法进行比较。可见,心律失常中房早、室早、房速的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人,但在健康人或心脏正常的人亦不少见。本组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检出率为78.1%,而老年组房早发生率更高。在老年人房早的检出率比室早明显增高,房性早搏多由于心肌缺血、心房肌纤维化、脂肪浸润、心肌内电位不稳等原因产生,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之一,因此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短阵房速、频发房早常是房颤的先兆。房颤可能与老龄化心脏的解剖变化及心房顺应性减低、炎症、扩大、压力增高等有关。房颤本身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是使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本组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中室早的发生率仅次于房早,不仅见于正常人,更多的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室早发生频率和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可能与隐匿性冠心病、左室肥厚、扩张、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及Q-T间期相对延长有关。临床上应重视伴Q-T间期延长或心肌缺血、坏死、低钾血症等情况下的室性早搏,即使不频发,也可能是发生室速甚至室颤的先兆。偶发的单源性早搏多无重要意义,一般多在运动后减少或消失。频繁的室早会使心搏出量显著减少,产生心悸,头晕等症状。若室早在运动后出现或增多、或呈多源性、或连续成对或成串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极频繁的多源性室早预示即将出现室颤。另外下列基础病变情况下发生的室早可以肯定是器质性的,即使是偶发的,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观察并予以处理。①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的室性早搏;②急性心肌梗死72h内发生的室性早搏;③洋地黄中毒等药物毒性作用出现的室早;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时出现的室性早搏;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患急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等病的同时出现的室早。
另外,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学[4]认为正常窦性心率变化范围应较大,睡眠时心率在40~60次/分,平均50次/分,但不应<40次/分。这可能是由于退行性病变侵犯心脏传导系统使窦房结自律性低下,起搏细胞数目减少,功能减退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表现为窦缓、窦停或慢快综合征[5]。随着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发现一些老年人心率很慢,最慢心率大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如果心率<30次/min,应当引起临床医生注意。若窦性心率经常低于55次/min,伴有>3S的长间歇,则考虑窦房结自律功能不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病窦的诊断有很大帮助。传导阻滞在心律失常中较少见,它的出现可能与心肌褐色萎缩及淀粉样变性逐渐加重、冠状动脉硬化、束支传导系统老化变性有关,也可能由于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所致。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虽比较少见,但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这主要与心脏发生退行性变、淀粉样变、缺血性心脏病等原因致使窦房结、房室结发生缺血、变性、纤维化、坏死等病理性改变有关[6]。
总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随增龄而明显增高的特点,而动态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甚高,因此,对于有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上述症状的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有必要尽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创伤,不受身体状况限制,能够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类型、频度及严重程度,帮助临床及早做出诊断和治疗,及时处理, 从而减少老年猝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宛主编.临床心电图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郭继鸿,张海澄.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4]卢喜烈主编.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2007
[5]黄大显主编.现代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6]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4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动态心电图监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7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7例患者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46~74岁,平均(59.1±9.7)岁;心脏起搏器置入原因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持续性或间歇性完全性房室阻滞25例,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16例。置入起搏器类型包括VVI型52例,AAI型21例,DDD型14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后2周内使用美国Holtwin12 Dms.Hoter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同步记录24h心电图,然后应用计算机回放,人机对话分析患者的心电信息,从而了解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各种异常情况。同时定期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心脏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
对87例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38例,包括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35例,起搏器功能异常3例。前者包括心房过感知11例,心室过感知18例,心房或心室感知不良6例。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3例,包括心房过感知1例、心室感知不良2例。两种检测方法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7%、3.4%,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12.05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心律失常
对87例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26例是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博14例,心房颤动2例、短阵房速2例,短阵室速2例。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共检出心律失常5例,包括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博3例。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29.9%、5.7%,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9.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广泛应用是时代进步、人均寿命逐渐提高的表现,其使得过去很多不能根治的严重性心脏病得到缓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心脏起搏器在带给心脏病患者益处的同时,伴随产生的各种相关并发症也影响了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起搏器感知异常及心律失常是当前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常见的两种相关并发症,如果不能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并提供有效改善措施,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2]。起搏器感知异常包块感知不足和过感知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起搏器不能感知自主心律,出现竞争心律,主要由起搏器灵敏度过低和自身P波、QRS波群幅度太低引起,此时应及时调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或重新安置电极寻找P波或QRS波幅度较高的部位;后者由于起搏器的感知灵敏度太高,或由于外界信号太强(如环境中的高频电磁波),造成起搏频率变慢,此时应调低感知灵敏度、延长不应期或用双核芯内膜电极[3]。心律失常是置入起搏器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心腔内放置任何导管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发生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仅次于起搏器感知异常,最常见的是室性异位心律,发现后应立即给予静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治疗[4]。
本研究分别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跟踪观察起搏器置入后患者的起搏器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发现,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提示24h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加准确、详细的观察起搏器置入后患者心脏功能状况,为详细记录患者心脏功能及相关并发症情况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监测方法,也为临床医生及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了帮助。本研究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略高于心律失常发生率,符合有关文献报道,间接证实了该种方法监测记录起搏器置入后患者心功能状况的准确性。由于常规心电图只能在一个时间点上记录患者心功能状况,而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及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均呈现间歇性和阵发性,这就导致常规心电图检测并不能很好的对整天心功能状况进行记录。而24h动态心电图由于采用全程24h监测方式,因此可以完整的将全天候可能发生的心功能异常状态记录下来,对一些较为严重的暂时性心律失常捕捉十分有利,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依据及早给予治疗措施,以预防某些意外的发生。
总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置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起搏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加详细、完整、快速的记录有关的心功能异常状态,对临床医生尽早预防和治疗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并发症有很大帮助,是当前置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随访观察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7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Holtwin12 Dms.Hoter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于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的2周内开始监测其24h心电图表现,同时定期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7%、3.4%,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29.9%、5.7%,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12.056,χ2=9.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更为准确的判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情况,为临床随访监测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1]周立新,张京航.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常用器械不良事件专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9,15(6):354-357.
[2]杨灵,李学信.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67-68.
[3]王芳,任建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2,25(6):223-225.
【动态心电图监测】推荐阅读:
动态心电监测系统08-22
动态心电/血压监测08-23
动态心电图变化07-03
动态心电图简介08-17
动态心电图诊疗规范09-27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10-02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及解读08-22
动态心电05-10
24h动态脑电图10-19
远程心电监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