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稳定监测

2024-10-23

动态稳定监测(精选12篇)

动态稳定监测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近几年,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也迎来了交通建设的机遇期。但是, 由于境内山高谷深, 沟壑纵横,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 引发了很多坡体变形问题, 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并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为此, 对开挖边坡进行动态变形监测判识边坡稳定状态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动态变形监测曲线, 如何判识边坡稳定状态和准确划分滑坡类型, 这方面的探索较少。本文以边坡动态监测实例, 归纳了不同监测特征曲线下的边坡稳定状态, 供同行探讨参照。

1 动态变形监测目的

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动态变形监测是精度比较高且可靠的方法, 通过钻孔, 安装监测管, 利用测斜仪定期读取监测管的变形值并量取孔内地下水位, 可以掌握坡体内变形的位置、大小、方向以及水位的变化情况。一般而言, 利用动态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如下:

1.1 根据监测的位移值, 判断边坡的稳定程度, 指导施工, 必要时能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1.2 根据监测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形的速率, 判断变化趋势, 发布预警, 启动应急预案, 保证现场人员安全。

1.3 依据监测所反映的产生变形的深度、变形发展情况, 为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1.4 根据监测网内各孔位移情况以及水位变化, 分析判断变形的范围以及产生变形的原因。

1.5 工程完工后, 根据监测边坡的稳定状况, 对边坡加固施工的质量进行评价。

1.6 通过对边坡工程工后监测资料的汇总评价, 总结经验, 指导以后边坡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

2 动态变形监测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

动态变形监测主要采用钻孔测斜仪器, 而测斜仪的测斜原理是基于测头传感器加速度计测量重力矢量g在测头轴线垂直面上的分量大小, 确定测头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的原理。

加速度计敏感轴在水平面内时, 矢量g在敏感轴上的投影为零。加速度计输出为零。当加速度计敏感轴与水平面存在一倾角时, 加速度计输出一个电压信号。

式中:k0为加速度计的偏值

k1为加速度计电压标度因数2.5v/g

g为重力加速度

由于各种原因, 埋设好的测斜管总有一定的斜度和挠曲, 因此为了消除测斜管的斜度和挠曲对加速度计偏值的影响, 观测中采用逐点固定间距双向测量互补法提高测量精度, 在一次测读后, 将测头水平调转180°, 进行二次测量, 得到

由 (1) - (2) , 消除偏差k0, 得到差数

从图1测斜仪原理示意图可知:

式中:△δ为水平位移 (mm)

θ为倾斜角

L为导轮轴心间距

从而△δ= (us1-us2) L/2k1·g

边坡内任一深度i点上监测的总位移挠度为:

在边坡监测中, 以第一次测量的初始差值作为基准, 求得第二次及以后各次测量的差值与初始基准值之间的相对变化量值, 经过代数累加即可得出某一次测量的累积位移值。

动态变形监测仪可以对岩土体深层进行长期监测, 设备性能稳定, 适应环境能力强, 通常工作温度为-10°~50°, 耐水压力可达0.8MPa, 对深度30m的测孔, 孔口反映的累积误差不大于5mm。

3 数据整理与信息反馈

在监测过程中, 利用人工读取数据采集仪或是通过数据自动记录仪, 按照操作要求, 做好数据采集工作, 对偏差较大者予以纠正, 力求数据真实可靠, 剔除谬误。及时对采集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归类计算分析, 取得对边坡 (滑坡) 变形特征的初步分析成果, 结合现场实际和边坡 (滑坡) 的性质准确的评价其稳定性, 以及关心的各类参数。比如:滑动面的层数、位置, 滑动的位移量, 变形速率的大小 (即是匀速还是加速) , 滑动的方向等等。从而对滑坡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预测预报。根据长期的边坡监测经验, 监测预警预报值可参照表1。

现阶段, 对于监测数据的分析, 主要是编制或利用监测软件, 输入现场记录数据, 建立监测资料数据库, 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以变形特征曲线图的形式输出分析结果。常用的特征曲线类型有绝对位移-深度曲线、相对位移-深度曲线、位移矢量-深度曲线、孔口位移-时间曲线、变形速率-时间曲线图、孔内水位-时间曲线。

4 相对位移-深度曲线与边坡状态

动态变形监测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往往造成监测技术人员对监测成果曲线的误判, 通过结合工程实践, 总结分析动态监测曲线与所处边坡状态, 常见有如下几种:

4.1 稳定型。

一般而言, 稳定边坡监测曲线呈“直立状”, 如水盘高速发耳隧道进口边坡监测ZJ-5#孔 (见图1) 相对位移曲线;在埋设测斜管的过程中, 如果管壁四周填筑不密实或者监测管弯曲受力, 监测位移曲线会发生漂移现象, 亦有监测误差所致, 位移曲线性呈“V”型, 如板江高速公路T22标JCZ-25#孔 (见图2) 相对位移曲线。

4.2 蠕动型。

贵遵高速息烽收费站滑坡区域属于低中山地貌, 山坡平缓, 地表剥蚀趋于减弱, 但附近出露灰岩及灰岩地层溶蚀作用强烈, 滑坡所在山坡地表坡度约15~20°。山坡分为多级台地、斜坡相间地形, 以及弧形台坎分布, 具有明显老滑坡地形外貌特征。从设置在老滑坡后部主滑断面上的ZK2-6#孔监测结果显示, 在垂深测斜管24.5m的位置存在蠕动迹象, 2010年9月11日初次监测读数至2011年3月27日, 日平均蠕动变形位移量约0.04mm/d, 如图3。

蠕动变形量微小, 根据监测位移曲线变形特征, 需仔细分析蠕动状态, 必要时需对曲线进行扭转修正, 以使曲线变形特征更加明显直观。

4.3 滑动型。

位移动态曲线有一个或多个明显的滑动面。如图4系板江高速公路T22标JCZ-22#孔位移-深度曲线变化情况, 从图中找出活动的滑动面 (带) 系在孔口下11m处, 由于滑体上下滑动速率不一致, 位移动态曲线呈现不均一。对于岩石或破碎岩石滑坡, 位移动态曲线比较顺直, 如图5系贵遵高速息烽收费站滑坡ZK3-4#孔位移-深度曲线变化情况, 自2010年9月30日至12月11日之间监测位移-深度曲线, 其层有二, 分别在孔口下15m~16m和25m~26m之间。

4.4 崩塌型。

位移动态曲线没有明显的错滑带, 曲线在崩塌影响区段内上大下小, 呈“r”型。如图6系板江高速T23标K120+500~K120+580段右侧边坡JCZ-4#孔监测特征曲线, 该段边坡为二级坡, 在实施坡面防护工程的过程中, 边坡局部出现崩塌变形, 边坡变形后, 以2010年5月30日监测数据为初始值, 2011年1月15日第14次监测结果显示, 在监测孔0~13m深度区段出现明显变形位移, 变形位移上大下小, 而在后期的监测过程中, 位移曲线均呈“r”型发展的趋势。

4.5 倾倒型。

位移动态变形曲线较崩塌型曲线顺直, 曲线没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 呈“近斜直线状”。如图7系板江高速T22标G324国道改线段K0+250~K0+300段右边坡JCZ-33#孔深部位移监测曲线特征, 该边坡为土质边坡, 边坡开挖后引起土体内部应力重分布, 土体内各质点在回弹应力的作用下向临空面缓慢扩展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 此类变形很容易在坡体内部的软弱结构面形成错滑带, 但如果及时施做边坡防护加固工程, 变形会在短时间内趋于稳定。

5 结语

5.1 动态变形监测基于可靠的监测成果资料, 及时把握坡体变形及地下水活动等动态特征和发展规律, 指导边坡工程施工和控制施工进程, 为边坡工程反分析和数值仿真提供参数, 同时, 边坡动态监测也是边坡防护加固和整治工程效果评价与预测的重要手段, 必要时可以对滑坡灾害预警预报。

5.2 在了解边坡大致地质情况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的分析监测曲线特征, 准确判断边坡稳定状态, 避免因现场工程施工、爆破等因素引起曲线异常而造成对边坡稳定状态的误判。

摘要:结合贵州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项目, 说明动态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介绍了测斜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仪器主要性能。通过数学统计和工程经验类比的方法, 提出了滑坡变形监测预报参照值, 并总结出“稳定型”边坡、“蠕动型”边坡、“滑动型”边坡、“崩塌型”边坡以及“倾倒型”边坡稳定状态动态变形监测曲线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动态变形监测,特征曲线,边坡,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2]韩侃, 邓安.深部位移监测在公路路堑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 2008 (2) :119-120.

[3]张位华, 刘勇, 彭小平.钻孔测斜成果曲线在贵州省晴隆滑坡稳定性判识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 (1) :108-112.

动态稳定监测 篇2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

5月13日,金凤区计生局选派12个样本点的计生专干共16名计生工作人员参加了银川计生委组织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培训班,14日,计生局又召集调查员对动态监测调查系统在线录入、在线抽取等注意事项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讲解。

通过培训,使督导员、调查员全面理解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并抽取12个样本点240名动态监测调查对象名单。

二、是营造宣传氛围。

把入户调查与面向流动人口的慰问、政策宣传相结合。调查员在调查期间将《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对象的一封信》、调查员工作牌、计生宣传单(册)(1000份)、纪念品(20xx份)发放到被调查对象手中,加强流动人口主动配合,提高信息可信度。

三、是狠抓调查质量。

严格按照会议要求和填表说明,逐一填写动态监测问卷调查。调查方式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束后采取各样本点调查员自查、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审查、各样本点交叉互查的方式,确保调查信息准确、真实、有效。

目前,金凤区各样本点计生专干已全部完成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保证每户被调查人员都拿到计生宣传单和慰问品。能够及时、持续、动态地跟踪流动人口基本信息,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不断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此次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费用支出共计:16955元,其中:宣传培训费3700元,调查员劳务补贴6000元,入户礼品费6000元,数据录入费1255元。

金凤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农村经济动态监测 篇3

泾川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街道办事处,215个行政村,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4.31万人。2005年劳务输出5.01万人,劳务收入1.9 亿元,今年计划输出7.4万人,到2月份全县已输出4.4万人。

一是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服务。今年县委、县政府对劳务输出工作高度重视,年初定计划,年终进行考核,使此项工作列入了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充实了县、乡劳务工作办公室力量,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全力抓好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使劳务机构更好地发挥组织管理和服务职能。

二是完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县劳务工作办公室密切与县农广校、县职中和乡镇劳务站配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用具,充实师资力量,深入乡镇、村设点集中培训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劳动力从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今年计划培训10200人。

三是规范劳务输出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县、乡劳务工作机构,规范管理,及时提供用工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搞好跟踪服务。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在用工量大的地方建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制定和实施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创建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符合用工市场需求的劳务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

四是加快网络建设步伐。积极与各类农村劳动服务组织、中介组织、经纪人进行衔接,互通用工信息,加强劳务信息搜集和发布,及时调整服务重点和方向,扩大服务范围,由单一的劳务输出服务向劳动力就业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延伸,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氛围。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各级政府转移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帮助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树立依靠外出务工增收的意识。

六是进一步拓宽劳务基地。今年泾川县紧密结合劳动力现状和各地市场需求,着力打造建筑、家政服务、保安、缝纫等四个劳务品牌,计划在北京、银川、上海、兰州、新疆等地建立劳务基地175个,进一步拓宽输出渠道。

“中国苹果之都”栖霞全力培育壮大苹果经济

栖霞地处胶东屋脊,境内六山一水三分田,是烟台市惟一的内陆县市。没有沿海县市区发展海洋水产业的优势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栖霞市充分发挥丘陵山区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广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生产模式,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致富的成功之路。

一、着力打造苹果品牌,拓宽苹果销售渠道

栖霞市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打造苹果品牌,拓宽苹果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2002年起每年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连续4年在中央电视台做苹果广告,并举办了四届苹果艺术节,提高了栖霞苹果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他们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开发,拓展市场空间。栖霞还拥有北方最大的果品交易市场—蛇窝泊果品交易市场。市场总面积达到1200亩,2005年市场果品批发量10亿公斤,交易额20亿元。先后被山东省确定为“省级菜篮子工程”,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定点市场。目前,全市果品经销单位达250多家,人员5万多人,并在北京、上海等4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点,建立批发网点100多个。在国外市场开拓方面,他们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8个企业办理了自营进出口权。

二、拉长苹果经济链条,促进产业循环增值

65万亩果园,每年修剪下的枝条达20多万吨。这些废弃枝条摆放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当柴烧,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村容村貌。为此,他们探索以苹果枝条为原料,发展食用菌养殖。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发放4.7亿元专项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发展食用菌养殖。市里还与省内外客商签订销售合同,并在桃村镇、观里镇建起了食用菌加工厂。目前,全市已发展起食用菌养殖专业村110多个,培育食用菌1500万余棒,年可为农民增收1亿多元。

栖霞市还积极发展苹果深加工业,培育起苹果加工企业36家。其中,源通果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苹果32万吨,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

动态稳定监测 篇4

关键词:锚网支护,矿压监测,围岩稳定性,支护效果

0 引言

目前, 中国煤矿巷道的支护形式主要以锚网联合支护为主。锚网支护属于隐蔽工程, 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在更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锚网支护施工质量。合理的矿压监测方案与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 可更加准确地监测到顶板应力及离层变化, 分析、总结其规律, 修正并补强支护设计[1,2]。

1 矿井概况

候甲煤业采用1个水平开采全井田3#煤, 井田面积为3.638 1 km2, 开采深度为410 m~130 m标高, 生产规模90×104t/a。3#煤层厚度为4.00 m~5.81 m, 平均厚5.06 m, 埋深平均约420 m。煤层结构简单, 一般为0层~1层夹矸, 成分多为炭质泥岩或泥岩。伪顶为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 厚约0.13 m;直接顶板多为泥岩、粉砂岩, 部分为砂质泥岩, 厚约4.0 m, 斜层理明显, 裂隙不太发育;老顶为中粒砂岩, 厚约3.0m。底板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 厚约3.50 m。3#煤自燃倾向为Ⅲ类, 属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井田内褶曲宽缓, 发现有2条正断层, 未见岩浆岩侵入, 地层走向变化不大, 井田构造总体属简单类型。井田3#煤层水文地质条件总体属简单类型。

2 围岩矿压监测方案

围岩矿压监测一般包括:巷道顶底板及两帮收敛量监测、顶板离层量监测和锚杆索受力监测等[3]。

观测系统拟采用KJ826煤矿顶板在线监测系统。

a) 井下部分。各关键节点处均配备有井下光纤交换机, 且交换机同时具备光纤接口和RS-485接口。KJF826-F型矿用本安型采集分站本身也具有RS-485和光纤2种接口。在接入方式上, 5台分站可根据实际情况, 就近连接井下环网交换机。连接方式视井下实际情况选择RS-485或光纤;

b) 地面部分。设置1台监测主机, 安装KJ826煤矿顶板在线监测系统, 同时接入工业环网地面部分, 通过环网与井下分站进行通信, 对井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存储与显示。同时与正在使用的数字矿山系统进行对接。开放相应的数据库查询端口供数字矿山系统进行调用。数字矿山系统可通过环网连接到监测主机的SQL数据库中, 直接查询相应的节点信息并在数字矿山软件内部生成报表、完成检索等工作。

根据候甲煤业实际情况, 在4条顺槽分别布置1台矿用分站, 共计4台, 顶板离层、支护载荷和煤柱应力观测共用1台分站, 无线传输观测数据, 由光纤或井下工业环网接至井上调度室, 上位机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图1为系统结构图。

具体监测内容包括:3101回风顺槽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分析;3101进风顺槽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支护载荷观测分析;3101、3102护巷煤柱应力观测及分析;3102回风顺槽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支护载荷观测分析;3102进风顺槽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分析。

2.1 顶板离层观测

4条顺槽均每隔50 m安设1台顶板位移传感器, 3101回风顺槽、3101进风顺槽、3102回风顺槽和3102进风顺槽依次安设12台、12台、14台和14台, 构造带另行考虑。

2.2 支护载荷观测

3101进风顺槽、3102回风顺槽各布置3组测站, 距开切眼位置分别为50 m、100 m和150 m, 每组布置4套锚杆应力计, 顶板2套, 两帮各1套;2套锚索应力计, 以观测锚杆、锚索受力状态。

2.3 煤柱应力观测

鉴于3101进风顺槽、3102回风顺槽两侧煤柱应力分布具有对称性, 且应力集中系数基本相同, 两侧所受垂直应力的影响也基本相同, 在3101进风顺槽煤柱侧布置小孔径煤柱应力计12台, 距开切眼位置为100 m, 间距1 m, 孔深依次为1 m~12 m, 以评价现有煤柱强度是否满足顺槽布置要求, 提供合理煤柱宽度参数。

在巷道不稳定期间, 可每天测试1次, 当巷道趋于稳定后, 可适当延长测试的时间间隔。

3 结语

锚网支护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 不是一次完成的。矿井井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成功、安全的巷道锚网支护设计, 要充分利用每一个过程中提供的信息, 需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要十分重视锚杆、锚索的支护质量检查与受力监测,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5]。

参考文献

[1]钱鸣高, 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马庆云, 钟道昌.采场支承压力分布及发展规律的研究[J].煤, 1996, 5 (1) :12-15.

[3]康红普, 王金华.煤巷a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4]何满潮, 袁和生.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教育收费动态监测自查报告 篇5

在接到市教育的通知《转发2014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收费动态监测点实施意见的通知》(局际办〔2014〕3号)后,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园的收费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开展了一次彻底的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工作。

一、提高认识,成立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幼儿园领导认真学习了教育局的通知后,充分认识到任何教育乱收费行为,都有损于教育的形象,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教育收费自查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教育收费自查工作安排部署和督查。

二、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我园严格按照增城市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的规定的收取幼儿保教费、伙食费、一次性生活用品费外,没有其它乱收费现象,而且做到亮证收费。

2、幼儿园没有以募捐、摊派、服务等形式增加幼儿家庭负担的收费问题。

3、幼儿园不存在违规向幼儿和家长收取建园费情况,无“园中园”或“园中班”等违规办班情况。

4、幼儿园没有违反规定强制幼儿订报刊杂志的情况。

5、幼儿园没有违反规定举办向幼儿收费的各种兴趣班等情况

6、幼儿园没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

今后,我园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幼儿园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农村经济动态监测 篇6

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山东省泰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市。近几年,狠抓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面积不断扩大。

一是做好农产品安全宣传及技术培训工作。按照省市部署,积极参加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并开展了不同规模、形式的培训200余场次,10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及时做好农产品安全宣传报道和有关信息报送,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培训和监督管理。

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农产品安全工作要求,结合全国、省、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对全市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基地,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涉及4个县市区的27个生产基地,采集样品380个,合格率为97.5%。省农业科学院对泰安市5个绿色食品产品进行了抽检,合格率100%,协同省绿办对泰安市的8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年检,检查全部合格。

加强对各类食品经营场所的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上市农产品的抽查,对在市场抽验中发现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合格农产品,要坚决清理出市场。同时,要查清其进货渠道。督促农产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经营者质量责任。督促企业对已销售的不合格食品,主动召回,及时消除隐患。积极推广连锁经营或物流配送等有效经营方式,推广商品市场开办单位与场内经营者之间签定农产品安全保障协议。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地编码和标签追溯的质量监控模式,推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食品经营者与供货单位签定“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

我们还对当地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进行了调研,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保护措施,起草了《泰安市农村产品安全现状与对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安排及主要措施》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三是加强生产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水源以及大气等要搞好动态监测,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液和有害有毒物质对生产基地的污染,同时加强对基地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搞好植树造林,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严厉查处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及滥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强化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治理,实施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削减计划,严格控制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截止目前泰安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155人次,查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违法案件339起,下达整改通知书82份,查封假冒伪劣种子、农药等农资商品599.25吨,取缔非法经营业户8家。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大力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突出抓了以种子、农药、化肥执法监督检查为重点的农业综合执法,有力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注意搞好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不同质量标准,加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通过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规范》,做到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关键技术和基本操作规范的统一,逐步达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严格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每处基地都要建立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档案,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关键技术、田间管理、产品的收获到质量检验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并明确产品的编号和责任人,逐步形成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保证制度。

宜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助推新农村建设

“社里帮助贷款60万元,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养猪了。”加入了上高牧业合作社的养猪大户胡状元非常开心地说。像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江西省宜春市已有303个、成员15万人,带动非成员大户21万户。

由于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民在产前、产中、产后经常会遇到难以抵御的风险。宜春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了大胆探索,按产业结构,以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为纽带,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入社,破解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诸多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利益、信用、抗风险、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和谐的共同体。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后,农民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单一变为“团队”,由提篮小卖成为合作经营,个体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合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使农民向耕作机械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迈进,并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实现了产供销、贸工农各环节的有机结合,给参加成员和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如靖安的椪柑合作社不仅开拓了全国市场,而且冲出国门,远销荷兰,出口价格达到每公斤7.2元。每公斤价格比成立合作社之前增加了1元左右,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900元。万载有机农业协会建立后,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由以前的1个乡镇发展到7个,种植面积达4万亩,带动农民近7万户,去年产值突破1亿元,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先后获得了农业部和欧盟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年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在合作社入了股的成员,又相应在债务上承担了互相联保的义务,与一家一户相比,其偿债能力、信用程度优势明显。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为农民送知识、讲科技,并定期开展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转变,培育造就了新型农民。

沈阳市东陵区“四管齐下”

力促生猪饲养

沈阳市在市场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政策扶持、技术支持、防疫保护、协会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目前,全市生猪生产形势稳、效益高、潜力大。其中东陵区上半年生猪饲养量就达13.2万头,同比增长5.1%;生猪出栏7.2万头,同比增长13%;全区养猪户同比增收6400万元。该区现有可繁母猪8400头,后备母猪2400头。预计下半年可产仔猪7.2万头,按每头450元销售价计算,可增收3300万元,全年仅生猪养殖一项就可增收1.1亿元。

沈阳市东陵区生猪生产后劲十足,得益于“四大措施”的保障。

一是规模特色养殖增后劲。近两年,东陵区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良种、防疫、饲料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先后补贴300多万元,全力打造了山野猪养殖场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规模养殖小区。特别是重点扶持了拥有独特养殖品种和先进饲养技术的李相野猪生态示范养殖基地,区政府主动帮助企业规划设计,协调银行贷款,扶持其做大做强。该基地现生猪存栏量达2400头,年生猪饲养量可达一万头,出栏可达6000头。目前,东陵区有市级养猪小区11家、区级养猪小区18家,规模饲养率超过80%,全市9个生猪储备基地东陵区占了两个。

二是防疫检疫成网络。东陵区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做到了区有动物防疫监督所、区域有区域性动监所、村有防疫员、规模养殖大户配有专职兽医。对重大动物疫病,免费为养殖户提供疫苗,有专职防疫人员监督指导进行免疫。该区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协调环保部门,为养殖户增加环保设施,加大饲养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指导力度,全面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生猪抗病力和免疫力。

三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增收。今年,东陵区投入10万元,在生猪生产密集地区扶持养殖户建成了两个配种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生猪品种,提高了抗病高产优良品种养殖率。同时,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走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向广大养殖户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实现了增产增收。

四是协会服务降风险。为了降低养猪风险,破解卖难、买难问题,由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协调组织成立了养猪协会,由养殖经验丰富的大户担任会长、副会长,对养殖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方面,发挥协会的技术优势,由协会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另一方面,发挥协会信息来源广、销售环节少和销售渠道宽等优势,在饲料、兽药等方面进行批量采购获得规模效益,降低了生猪饲养成本。

动态稳定监测 篇7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动态稳定监测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3年以后许多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备用中心的探讨、实施和总结, 对备用中心的建造、EMS、通信等技术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 建造方面。关于备用调度控制中心的建造位置, 国外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坚持备用设施建在主调度中心的远处或是另一城市, 以保障普通灾害事故同时破坏两个设施;另一种坚持备用设施与主设施建在同一区域, 方便于工作人维护。 (2) 功能方面。能量管理系统 (EMS) , 是电力调度控制的核心, 它被视为最重要的监控系统, 已开发的EMS功能有SCADA、网络分析、发电控制与调度、调度员培训仿真、离线电网规划与研究等。 (3) 通信方面。备用控制中心需要的通信设备类型与中心功能密切相关, 通信方式主要有:局域中心办公线路、无线电, 微波, 卫星等;相关设备包括:传真复印机, 调制解调机, 带有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I/O能力的计算机, 操作控制台等。

近年来, 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均已建成备用控制中心, 特别是911之后, 许多国家加快了这方面的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PJM公司的备用控制中心。而我国备用控制中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以建成的备用中心有:国调中心改造原调度楼为备用控制中心, 福建省调改造某水电厂为备用控制中心、云南省调在某地区调度中心建立备用调度系统等。而地区电网备用调度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 相对于调度工作面临的实际风险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客观需求, 地区电网备调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备调建设工作亟待加强。

2 电力备用调度系统应用

电力备用调度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自动化系统的总称, 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电力备用调度系统一般包含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装置, 以及安装在各级调度机构的主站设备, 通过通信介质或数据传输网络构成系统。当前常见的电力备用调度系统有:监视控制和数据收集系统 (SCADA) 、能量管理系统 (EMS) 、配电管理系统 (DMS) 、电能量计量系统 (Metering System) 。

2.1 监视控制和数据收集系统 (SCADA)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息报警等各项功能。在电力系统中, 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 (EMS系统) 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 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 现在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减轻调度员的负担, 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和现代化, 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能量管理系统 (EMS)

能量管理系统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EMS) 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主要用于大区级电网和省、市级电网调度中心, 主要为电网调度管理人员提供电网各种实时的信息 (包括频率、发动机功率、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 , 并对电网进行调度决策管理和控制,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提高电网质量和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一般的EMS系统由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EMS/DMS支撑平台、电力系统基本应用和电力高级应用软件等组成。EMS基础模块是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即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 它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解释、存储和显示, 并把这些实时信息传递给其他应用模块。

2.3 配电管理系统 (DMS)

配电管理系统是利用现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 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它是实时的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系统。根据配电网规模、地理分布及电网结构, 分为特大型、大中型和中小型系统, 主要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组成。

2.4 电能量计量系统 (Metering System)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公司对多个厂站的关口计量点电量进行自动采集和结算, 为电力的商业化运营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满足电力市场今后发展的需要。

3 电网动态稳定监测预警系统

万州区国调中心跨区电网动态稳定监测预警系统由综合数据平台、在线并行计算平台、离线并行计算平台、历史数据存储与应用系统、人机界面等组成。最终实现在线稳定分析及预警, 调度辅助决策, 计划校核等目标, 为实现闭环稳定控制奠定基础。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 综合数据平台

整合现有EMS、离线方式计算系统、WAMS等的数据, 综合使用国调EMS的电网实时数据和分散在区域电网调度中心EMS的数据, 建立综合数据平台。主要实现与EMS、WAMS等系统及各网公司的数据交换及整合潮流计算功能, 并实现与综合数据平台的通信。在各网公司电网动态稳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前, 采用动态数据交换网关实现实时数据的交换。

(2) 并行计算平台

采用并行集群设备, 提供一个通用的计算平台, 自动共同完成大批量计算任务, 并行计算平台包括在线并行计算平台和离线并行计算平台。在线计算平台主要完成电网稳定预警的在线计算和预警;离线并行计算平台主要完成交互式、研究型离线的电网稳定计算和预警。

(3) 稳定分析预警与评估

利用数据平台提供的在线数据对当前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安全稳定分析、评估, 评价当前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性;对出现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预警, 将稳定评估结果传送给EMS, 主要包括:暂态稳定分析与评估、静态电压稳定型评估、小干扰稳定评估、基于安全域的稳定监测及可视化、基于WAMS互联的分析与告警及稳定裕度评估等功能。

(4) 调度辅助决策

根据在线稳定分析的结果, 搜索调整方向和调整幅度, 提出包括调整发电机出力、调整联络线功率、控制负荷等预防性控制措施或优化策略等最有效的可行措施, 实现调度辅助决策的自动化。

(5) 计划校核

主要考虑日前发电计划校核, 对发电计划进行安全稳定评估, 对出现的系统失稳进行预警。

结束语

近些年来, 电力备用调度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脚步越来越快, 这对电力行业的软、硬件系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调项目的并行计算平台应用中, 系统应用对服务器CPU、内存以及系统的网络性能要求较高, 用户甚至希望服务器里可以去掉硬盘, 只保留CPU、内存等主要部件。可见, 系统应用对硬件设备的实时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要求很高, 而对存储能力要求很低, 几乎不需要。

动态稳定监测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患者68例, 均除外感染、肿瘤、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分为: (1) 低危险亚组24例:劳累型心绞痛加重, 发作时ST段下移≤1mm, 持续时间<20min; (2) 中危险亚组23例:就诊前1个月发作1次或数次, 但48h内未发作, 发作时ST段下移>1mm, 持续时间<20min; (3) 高危险亚组21例:就诊前48h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 ST段下移>1mm, 持续时间>20min[3]。对照组为部队及本院工作人员体检健康者30例, 无心、脑、肾病史,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生化指标均正常。2组性别比、年龄、吸烟史、血脂、血压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CRP测定

患者入院后24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 并分离血清, 免疫比浊法, 仪器由芬兰提供vitou21生化分析仪, 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参考值范围0.2~3.0mg/L。

1.3 血浆Fib检测

患者于入院24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 枸橼酸钠抗凝, 并分离血浆立即于美德太平洋TS4000血凝仪 (美国) 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参考值2~4g/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用x¯±s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入院时UAP各组与对照组CRPFib的比较

入院时UAP各组CRPFib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且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见表1。

注:与低危亚组比较, *P<0.05, #P<0.01;与中危亚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UAP患者入院与出院时CRPFib值比较

出院时UAP患者CRPFib的复查结果均较入院时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入院时比较, *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UAP患者血清CRPFib水平高于对照组, 提示炎性反应程度越高, 粥样斑块越不稳定, 心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CRP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 应密切监护, 加强治疗。

摘要:目的动态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中的血清C反应蛋白 (CRP) 和纤维蛋白原 (Fib)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 分为低危险组24例, 中危险组23例, 高危险组21例,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RP和Fib值;观察UAP患者出院时CRP和Fib与入院时比较结果。结果UAP患者的CRP与Fi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出院时UAP患者的CRP和Fib值均低于入院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 CRP和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 应加强监护。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不稳定型心绞痛

参考文献

[1]冯文化, 毛绍芬, 李玉东.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 2003, 19 (1) :24-25.

[2]薛书峰, 赵建华, 金军.血浆纤维蛋白原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2, 18 (1) :8-9.

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1月—11月使用动态血糖仪 (CGMS) 监测血糖共56例, 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38例, 1型糖尿病患者18例, 男42例, 女14例, 年龄20岁~73岁, 病史2年~18年。

1.2 仪器

使用圣美迪诺公司生产的TA型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 测定患者全天血糖变化情况。

1.3 监测方法

从4℃冰箱中取出CGMS探头, 置于室温10 min后使用, 检查电池电量充足, 安装好探头在助针器上。取患者平卧位, 选择脐以下腹部为穿刺点, 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 用探头注入器将探头插入皮下, 取出探头的内芯, 接上CGMS, 用3M防水胶布固定好。CGMS进行初始化, 经初始化1 h, 测一个指尖血糖值 (mmol/L) 输入, 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之后每日输入07:00、三餐后2 h及22:00指血血糖值, 3 d后拔出探头, 取下血糖记录仪, 通过信息摄取器输入电脑, 在电脑上回放并下载, 通过本系统软件数据处理, 作出完整的血糖图, 供医生诊断。

1.4 护理

1.4.1 心理护理

CGMS是糖尿病治疗监测的高新科技产品, 患者不理解它的作用而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在安装前, 护士应进行耐心解释, 讲解应用CGMS监测的意义、方法、效果、目的、如何配合、注意事项等, 以解除其顾虑, 积极配合监测。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呈复杂的相互关系, 心理因素诱发加重糖尿病, 而糖尿病又加重心理障碍, 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

1.4.2 局部观察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将探头置入脐周围5 cm以外, 穿刺点避开瘢痕、组织萎缩部位、腰带部位, 经常检查穿刺部位, 确保软针插入皮下。

1.4.3 监测血糖

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输入, 一般我们测5次指尖血糖 (包括07:00、三餐后2 h、22:00) 要求用同一个血糖仪监测, 测指尖血后在1 min~2 min内输入。

1.4.4 时间护理在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自我血糖监测是近10年来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进展之一, 血糖的动态数据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监测血糖时间通常选择空腹、餐前、餐后2 h、睡前及凌晨02:00~03:00.每位患者监测的时间要固定, 便于掌握患者血糖变化规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 每2 h监测血糖和血酮1次, 直到血糖、血酮下降至正常, 临床症状缓解后改为3~4次/d.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调整药物期、改变饮食运动的习惯、情绪严重波动、合并严重感染时, 应特别加强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良好且稳定者, 指导患者每2个月~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了解糖尿病病情控制程度;每年1~2次全面复查, 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

1.4.5 告知CGMS监测期间具体配合事项, 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如带CGMS监测期间, 不能进行X线、CT、MRI的影像学检查, 以防干扰, 掌握仪器保养方法, 由于CGMS操作复杂, 且费用较贵, 如有警报时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及时解除故障, 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结果

通过对56例患者进行CGMS相关知识教育及护理, 可以全面客观地监测全天血糖变化, 显示其在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方面的强大优势, 为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提供了准确信息, 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缩短了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时间, 减轻了患者多次监测末梢血糖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存质量, 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然而, 理想的血糖控制离不开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患者常规自我血糖监测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不能发现24 h内各时段的血糖波动, 而CGMS能揭示常规血糖测定方法所未能显示的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 犹如血糖的“Holter”监测仪[2]。糖尿病并发症与控制试验 (DCCT) 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 显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治疗后, 随着血糖控制达标, 低血糖的发生机会明显增加, 特别是夜间无感知低血糖[3], CGMS对此可以做到精确监测, 避免不良后果发生。我们对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监测, 通过宣传教育和护理均顺利完成。无报警和脱落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罗文, 高美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9-10.

[2]Steil Gm, Tebrim K, MastrototaroJ, et al.Determination of plasma glucose during rapid glucose excursions with a subcutaneous glucose sensor[J].Diabetes Technol Ther, 2003, 5 (1) :27-31.

时标上脉冲动态系统的h-稳定 篇10

时标上的脉冲动态系统能将连续情况和离散情况很好地统一起来,它在生物、物理、控制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已经得到较深入的研究。h-稳定性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稳定性理论之一[1,2],它是一致Lipschitz稳定性和指数稳定的自然发展。但是,对于时标上脉冲动态系统h-稳定性的结果还不多见。本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往结果的推广。

1预备知识

考虑时标上脉冲动态系统

{xΔ(t)=f(t,x)ttk,tt0,tΤx(tk+)=x(tk)+Ιk(x(tk))t=tkx(t0+)=x0tt0,t0Τ(Ι)

式(1)中T是实数集R上具有有序拓扑结构的非空闭子集,有最小元t0≥0,无最大元,xΔ(t)表示在t处的Δ导数,并有以下假设:

(1) 0≤t0<t1<t2<…<tk<…<+∞为脉冲时刻,tkT,sup T=∞;

(2) fCrd[T×Rn,Rn],且存在常数L>0,使得

|f(t,x)-f(t,y)|≤L|x-y|,tT;

(3) IkC[Rn,Rn],kN,且

lim(t,y)(tk+,x)f(t,y)=f(tk+,x)

此外,我们总假设对任意的时标T,系统(Ⅰ)的解存在唯一。

下面给出时标上一些基本知识,具体见文献[3]。

定义1 任取tT,定义前跳算子σ:TT,后跳算子ρ:TT和步差函数μ:T→[t0,∞)分别为σ(t)=inf{sT:s>t},ρ(t)=sup{sT:s<t},μ(t)=σ(t)-t。若σ(t)>t,则称t是右发散的;若σ(t)=t,则称t是右稠密的;若ρ(t)<t,则称t是左发散的;若ρ(t)=t,则称t是左稠密的。

定义2 称函数f(t):TR是右稠密连续的,若它在T中一切右稠密点上连续,且在T的左稠密点上左极限存在有限。一切右稠密连续函数的集合记作Crd=Crd(T,R)。

定义3 称函数p:TR为回归的,若1+μ(tp(t)≠0,其中μ(t)=σ(t)-t。回归函数的集合用R来表示。特别地,当1+μ(t)p(t)>0时,称函数p为正回归的,正回归函数的集合用R+来表示。

定义4 称系统(I)是h-系统,若存在常数c≥1,δ>0及正的函数h:TR+,使得当tt0,‖x0‖<δ时,有‖x(t,t0,x0)‖≤cx0‖h(th(t0)-1,其中h(t0)-1=1h(t0),是欧式空间中的范数。若h还是有界的,则称系统(I)的零解是h-稳定的。

引理1[4] 对任意的p∈R,系统xΔ=px,ts,

tT;x(s)=1,sT有唯一解ep(t,s)=exp(stlimuμ(τ)lg(1+up(τ))u)Δτ,并称ep(t,s)为时标上的指数函数。

引理2[5] 若τT,u,bCrd,u0∈R,且对任意的tτ,有b(t)≥0,则由u(t)≤u0+∫τtb(s)u(s)Δs,tτ,可得u(t)≤u0eb(t,τ),tτ

引理3[6] 考虑时标上纯量比较系统

{uΔ=g(t,u),ttku(tk+)=ψk(u(tk)),t=tku(t0+)=u00

(II)

(i)V∈Crd[T×Rn,R+],VΔ+(t,x)≤g(t,V(t,x)), t∈(tk,tk+1],V(t,x)关于x满足局部Lipschitz条件,且对任意t∈T右稠密连续,其中g∈Crd[T×R+,R],g(t,u)μ(t)+u对任意t∈T关于u单调非减。

(ii)存在ψk∈C[R+,R],ψk(r)关于r单调非减,且满足V(tk,x(tk)+Ik(x))≤ψk(V(t,x)),k=1,2,…。

(iii)系统(II)在t≥t0,t∈T存在最大解r(t)=t(t,t0,u0)。

则对系统(I)的任意解x(t,t0,x0),当V(t0,x0)≤u0时,有V(t,x(t))≤r(t),t≥t0,t∈T。

2主要结果

定理1 设存在V(t,x)∈Crd[T×Rn,R+]和正的有界函数h:TR+满足下列条件:

(i) 存在R+上的严格增函数b,b(0)=0,和正常数N,γ使得NxγV(t,x)≤b(‖x‖),tt0,tT;

(ii) VΔ+(t,x)≤hΔ(t)h(t)-1V(t,x),t∈(tk,tk+1],kN;

(iii)V(x+Ik(x))≤(1+dk)V(x),其中dk0,k=1dk<

则系统(I)是h-稳定的。

证明 设x(t)=x(t,t0,x0)是系统(I)过初值(t0,x0)的任意解,令m(t)=V(t,x(t)),易证mΔ+(t)=VΔ+(t,x(t)),t∈(tk,tk+1],tT。由(ii)两端从tk+t积分得:

m(t)m(tk+)+tkthΔ(s)h(s)V(s,x)Δs,由时标上的Gronwall不等式(引理2)得

m(t)m(tk+)ehΔh(t,tk),t(tk,tk+1],tΤ

t∈(t0,t1]时,m(t)m(t0)ehΔh(t,t0),特别地,当t=t1时,m(t1)m(t0)ehΔh(t1,t0)

t∈(t1,t2]时,

m(t)m(t1+)ehΔh(t,t1)(1+d1)m(t1)ehΔh(t,t1)(1+d1)m(t0)ehΔh(t1,t0)ehΔh(t,t1)=(1+d1)m(t0)ehΔh(t,t0)t=t2

m(t2)(1+d1)m(t0)ehΔh(t2,t0)

t∈(t2,t3]时,

m(t)m(t2+)ehΔh(t,t2)(1+d2)m(t2)ehΔh(t,t2)(1+d2)(1+d1)m(t0)ehΔh(t2,t0)ehΔh(t,t2)=(1+d1)(1+d2)m(t0)ehΔh(t,t0)

依次类推,可得t∈(tk,tk+1]时,

m(t)m(tk+)ehΔh(t,tk)(1+dk)m(tk)ehΔh(t,tk)(1+dk)(1+dk-1)m(tk-1)ehΔh(t,tk-1)i=1k(1+di)m(t1)ehΔh(t,t1)i=1k(1+di)m(t0)×ehΔh(t1,t0)ehΔh(t,t1)=i=1k(1+di)m(t0)ehΔh(t,t0)

则有m(t)i=1(1+di)m(t0)ehΔh(t,t0),由

i=1(1+di)<,设i=1(1+di)=Μ,则m(t)Μm(t0)ehΔh(t,t0)

ehΔh(t,t0)=

m(t)≤Mm(t0)h(t)h(t0)-1。

由条件(i)得x(ΜΝ)1γ(bx0)1γh(t)1γ×(h(t0)-1)1γ,

对∀ε>0,

δ=b-1(ΝΜεγ)x0εC,C1

则当‖x0‖≤δ时,有

xεh(t)1γh(t0)-1γCx0δΗ(t)Η(t0)-1,其中Η(t)=h(t)1γ是正的有界函数。得证。

下面用比较方法来讨论系统(I)的h-稳定性。

定理2 设引理3中的条件(i)(ii)(iii)都满足,并且还满足

(iv) a(‖x‖)≤V(t,x),其中

a∈K={a∈C(T×R,R+),a严格增且a(0)=0}。

(v) a-1(α‖x‖h(t)h-1(t0))≤

q(α)‖x‖h(t)h-1(t0),其中q(α)≥1,α≥1,q∈K。

则由系统(II)零解是h-稳定的可得系统(I)零解是h-稳定的。

证明 由系统(II)零解是h-稳定的,则存在正的有界函数h:T→R+及常数c≥1,δ>0,使得当u0≤δ,t≥t0时有|r(t,t0,u0)|≤c|u0|h(t)h-1(t0)。取V(t0,x0)=u0,令x(t)=x(t,t0,x0)是系统(I)的任意解。则由引理3知V(t,x(t))≤r(t,t0,u0)。

由(iv)得

‖x(t,t0,x0)‖≤a-1(V(t,x(t)))≤a-1(r(t,t0,u0))≤a-1(c|u0|h(t)h-1(t0))=a-1(c|V(t0,x0)|h(t)h-1(t0))。

由(i)及V(t,0)=0知,存在L>0使得|V(t,x)|≤L‖x‖,|V(t0,x0)|≤L‖x0‖且cL≥1,从而

‖x(t,t0,x0)‖≤a-1(cL‖x0‖h(t)h-1(t0))≤q(cL)‖x0‖h(t)h-1(t0)。

由(v)有q(cL)≥1,令C=q(cL)得‖x(t,t0,x0)‖≤CL‖x0‖h(t)h-1(t0),即系统(I)零解是h-稳定的。

参考文献

[1] Sung Kyu Choi,Nam Jip Koo,Dong Man Im.h-stability for linear dy-namic equations on time scales.J Math Anal Appl,2006;324:707—720

[2] Sung Kyu Choi,Nam Jip Koo,Hyun Sook Ryu.h-stability of differenti-al systems via t∞-similarity.Bull Korean Math Soc,1997;34:371—383

[3] Hilger S.Analysis on measure chains-a unified approach to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calculus.Results Math,1990;18:18—56

[4] Bohner M,Peterson A.Dynamic equations on time scales:an into-duction with applications.Boston Birkhauster,2001

[5] Akin-Bohner E,Bohner M,Akin F. Pachpatte inequalities on time scales .Pure Appl Math ,2005;6:3—41

浅谈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 篇11

【关键词】DSC;原理;作用

DSC能够减少轿车60%以上的事故,减少SUV车型70%以上的事故。在发达国家这项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强制执行,必需是标配的,而在我国还未执行。

一、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

(1)DSC的基本原理。DSC的基本原理和博士公司生产的ESP是一致的。它的作用是随时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当汽车在紧急闪避障碍物,在转弯时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时,都能通过反向制动和限制发动机输出动力产生一个反偏航扭矩,帮助车辆克服偏离理想轨迹的倾向,将车辆带回到驾驶员所希望的轨迹曲线上来。DSC系统为了要使车子在转弯时仍有好的循迹性,配有更先进的监测及控制配备,如有能监测车轮转速外,还有监测转向盘转动的幅度、车速、以及车子的侧向加速度,根据以上所监测到的资讯,来判断车轮在转弯过程中是否打滑的危险,如果会有打滑的危险或已经打滑,则控制单元马上会命令制动系统将打滑的车轮进行适当的制动作用,同时通过减少喷油脉宽、推迟点火提前角、断缸方式,配置有电子节气门的发动机则通过关闭节气门来降低发动机动力的输出,达到了轮胎在各种行驶条件下防止打滑的现象,进而使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都能获得好的循迹性。(2)DSC的主要作用。DSC不仅可以在突发性操作过程中或当车辆转弯出现不稳定趋势时,通过对各个车轮单独施加制动而使车辆恢复稳定性。DSC还可以增强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安全性,DSC通过对各个车轮单独施加制动而使车辆在转弯或湿滑路面上的行驶时也能恢复稳定性。在DTC模式启动后,能够延长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对制动系统的干预响应极限,由主动转向系统提供的稳定性作用将使驾驶者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即使在车辆自身的反作用更加强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DSC在冰雪路面、沙漠或砂砾路面上可增强牵引力。在冰雪路面、沙漠或砂砾路面上,驾驶者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使车辆进入DTC模式,增强车辆在上述路面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干预响应极限稍微延长,车辆的牵引力和驱动力也随之增大,使行驶的平顺性得到保障。

二、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附加装置

(1)车辆ESBS(扩展的电子稳定制动系统)。该系统能够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的危险,能够通过在紧急情况下稳定车辆并且防止打滑来有效避免严重事故。(2)弯道制动控制系统(CBC)。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能够在转弯轻微制动时通过非对称的制动力,和侧滑方向相反一侧车轮短暂制动,产生反向拉力,控制消除车辆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趋势,使其回到理想轨迹上。(3)制动块摩擦片磨损指示器。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还集成了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BMW双级制动块摩擦片磨损指示器,其中包含制动块摩擦片剩余里程的计算,并与车辆的电动转向柱锁直接相连,在摩擦片磨损到极限时控制单元将电动转向柱锁止。(4)制动力矩调节功能。宝马六缸发动机BMW 330i车型上的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还具备一系列附加功能,即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施加和调节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当客户在行驶过程中施加制动时,使驾驶员体验到更佳的减速制动效果和更高的舒适性。其次,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制动器的工作温度调整制动力,从而抵消高温状态下的制动效应衰减趋势,使相同制动踏板作用力所对应的制动效应和制动力保持同一水平。(5)自动清除制动器水分。制动器干燥功能提高了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安全性。(6)起步辅助功能。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另一项舒适性功能称为起步辅助功能:在斜坡道路上,当驾驶者解除制动后,起步辅助功能仍能暂时使车辆保持原位,当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时自动释放制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平稳起步。车辆既不会向后滑行,驾驶者也无需拉紧、放松驻车制动器。(7)EDL(制动电子差速系统)。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用于鉴别汽车的轮子是不是失去着地摩擦力,从而对汽车的加速打滑进行控制。

三、主动转向系统和DSC系统的关系

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平台的设计 篇12

一、设计思路

建立以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和子女等信息为主的国家和省级人口信息应用基础库,实现国家与省级信息的互联互通。在国家平台实现三大数据的互联互通:(1)出生人口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各省卫生计生委将出生人口信息上报到国家平台,通过数据清理形成全国出生人口信息数据库。(2)生育证件办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各省卫生计生委将一孩登记服务证信息和再生育审批信息上报到国家平台, 据此信息形成全国生育证件办理信息数据库。(3) 全员人口信息的互联互通。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预报预警功能。

二、设计框架

1. 业务流程分析

(1)省级将相关数据表的数据上报到国家,形成证件办理、出生人口信息等相关初始数据,形成国家级基础数据库。通过省级数据上报和实时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动态更新;

(2)通过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对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形成动态监测应用数据库;

(3)通过数据监测模块完成监测报告和监测指标实时查询、展示;

(4)通过联机分析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统计分析和建模分析;

(5)通过共享服务接口,数据监测分析子平台为省级和国家提供综合查询、监测预警等服务。

2. 技术架构

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包括数据采集交换、数据库及支撑、数据监测分析三个子平台。

(1)数据采集交换子平台

数据采集交换子平台包含批量上报、实时上报、 反馈校核三个模块:

省级首次上报为全量数据上报,省级将相关数据表的数据通过批量上报模快上报,形成证件办理、出生人口等相关初始数据,形成国家级基础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基础数据库设计

根据互联互通业务需求,数据库以育龄妇女ID为关联主键,设计成关联关系表。

实时上报

提供省级实时上报接口,省级可以通过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提供的webservice接口,实时上报省级数据。

实时上报流程

1省级系统实时上报数据

根据规范,省级用户开发Web Service接口与国家Web Service接口对接,通过XML报文实时上报数据。

2数据校验

对于实时上报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将正确的数据直接存入互联互通数据库之中,错误的数据将不入库。

3 反馈结果

给省级用户反馈校验信息,对于不合格的数据, 反馈错误编码,对于正确的数据反馈一个成功表示, 让省级用户可以看到反馈结果。

4 实时查询接口

提供W e b S e r v i c e查询接口,用户可以通过Web Service接口,查询自己上报的个案信息。

(2)数据库及支撑平台

数据库及支撑子平台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洗、 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数据更新追溯等模块,对中间数据库中的上报数据进行处理并加载至监测数据库中,支持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分析查询。

各省人口数据通过交换平台,进入到动态监测中间数据库中,然后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从整合数据区中抽取相关业务数据,经过整合后,建立统一的动态监测应用数据库。整合过程包括: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加载。

数据整合总体设计图如下:

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从中间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对于不同数据量、不同性能要求和业务量的数据,采取不同的数据抽取接口。在数据抽取时需要重点考虑数据抽取的效率,以及对系统性能及安全的影响。

数据的抽取不会影响业务系统的性能,在进行数据抽取时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包括抽取方式、 抽取时机、抽取周期等内容。

数据清洗

本功能可以方便的对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得到符合数据规划要求的检查数据中间表、要素表。

数据清洗和净化的目标是保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其完整性和精确性。也是为了在将来可以容易的扩充、更改和修复数据。

数据转化

数据转化是指对清洗后的数据根据最终的格式要求,进行数据的转换、去重、拆分、汇总等处理,保证来自不同系统、不同格式的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按要求装入目标数据库。

数据转化主要完成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1源数据系统同目标数据库在模型上的差异性;

2源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有些数据源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同一个表在不同的时期数据结构不一致;

3源数据定义不规范导致错误数据;

4对数据的约束不严格,导致无意义数据。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就是实现从动态监测中间数据库中将抽取、转化后的数据加载到监测应用数据库中。

数据加载策略要考虑加载周期及数据追加策略两方面的内容。数据的加载策略根据数据的抽取策略以及业务规则确定,设计以下三种类型:直接加载、全部覆盖、更新加载。

1直接加载:是指每次加载时直接将数据追加到目的表中。对于典型的流水数据,一般采用此方法。

2全部覆盖:对于抽取数据本身已包括了数据的当前和所有历史状况,对目标表采用全部覆盖方式。

3更新加载:对于需要连续记录业务的状态变化,用当前的最新状态同历史状态数据进行比对的情况采用更新追加的方式。

(3)数据监测分析平台

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包括监测、分析、共享交换三个模块。其中监测模块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同时支持监测指标项的实时查询;分析模块根据分析主题,建立和维护相关分析数据库,通过标准接口为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BI工具的拖拉拽的方式进行相关数据库操作分析;共享交换模块通过共享服务接口,为省级和国家级其他系统提供综合查询、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服务。

分析预警

监测分析平台对重要人口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并定期生成指标汇总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监测预警流程主要由响应、监控、预警、分析等步骤构成。指标监控过程主动、实时对重点指标进行汇总,一旦出现预警事件将会自动提醒管理员。同时,定期生成汇总表,用报表、图形的方式呈现指标数据。

三、小结

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工作是落实中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意见的关键,建立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实现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信息互联互通, 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和子女等信息为主的业务应用基础库,建立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层级监管、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汇集出生人口信息和再生育审批信息,形成集中的信息资源,满足国家和省级数据查询、汇总,监测人口变动趋势;掌握完善生育政策过程中的人口年龄、结构等情况,分析人口变化形势,为决策支持提供预警预报。

上一篇:苏北地区企业下一篇:多功能保健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