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流动

2024-10-14

稳定流动(精选5篇)

稳定流动 篇1

一、世界范围内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稳定影响研究情况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以及金融影响效应得到了学术界以及实践操作人士的广泛关注,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资本的国际间转移与金融危机的爆发间存在助力作用的观点, 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国际间流动效应研究认为国际资本在某个国家的过度流入会使得资本流入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动荡, 若一国的开放金融体系造成其金融机构的超常借债与过度投资, 则这种信用的扩张会很快地造成其金融市场的泡沫形成与扩大, 脆弱的金融体系会被加速摧毁。此外, 由于过度的投资, 一国的金融资产也会造成价值与价格的严重偏离, 一旦泡沫破裂, 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就会造成严重动荡的情况, 威胁金融安全。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证实了学术界关于投资者对于货币贬值预期而造成的资本投机行为会导致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观点, 短期外债巨额囤积形成的投资恐慌和“羊群效应”的存在使得这种资本的国际间流动被加速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其破坏性也大为增强。当然, 这也在一定的角度印实了巨额、过量的短期资本流动相对于长期资本流动的巨大破坏与危机效应, 其中, 在众多的资本流动形式中, 金融机构贷款的波动与危机效应最强, 国际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回流效应则弱于金融机构贷款。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由于金融开放水平不高以及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监管能力不足等情况的客观存在, 国际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低下、国际证券投资的管理欠缺以及外国信贷的增加等方面都会对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造成潜在冲击因素, 因此, 开展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多样形式与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等核心利益。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于金融稳定影响的传导路径

目前情况下, FDI、FII以及国际借贷是构成资本国际间长期流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而银行资本转移、投机性资本活动以及国际贸易收支等流动性较高的资本则构成了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与转移。

1.在国际资本的长期流动中, 国际借贷通常会造成资本流入国的资金过度充裕, 若没有或欠缺相应的金融监管, 则金融机构往往会肆意扩大信贷规模, 此时便会产生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因为一旦投机性资本发生国际转移, 这些国家便会顷刻间陷入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漩涡, 例如, 在上世纪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 印尼和南韩等国都把持了相对于其外汇储备数倍规模的外债, 也正是过高的外债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性, 另一方面, 债权国往往还会因为某个债务国的金融恶劣情况而对其他本运作良好的债务国推而广之, 出于规避风险的动机而大量的抽逃资本, 使得危机不断加深和循环。

2.在国际资本流动为FDI时, 短期投资行为会被触发, FDI若得到合理利用, 则资本流入国的国际收支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但是一旦FDI过量, 短时间内大量资本的流入会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约束降低, 道德风险问题发生, 而在过量的资金流入房市和股市后, 经济泡沫也就开始形成。此外, 当FDI流向实体产业经济后, 生产过剩情况会紧接着发生, 企业效益低下, 而出口下降带来的外汇储备减少会使得国家失去危机发生时的偿债能力, 长期内, FDI的撤出会使得流入国经济陷入资金危机。当然, FDI投资方的利润汇回本国行为也会给东道国造成冲击, 本国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直接加剧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3.在国际资本流动为FII时, 资本流入国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同样对泡沫具有“吹大”作用, 而且外资流入会对国内的资本有带动和示范作用, 即国内资本同样挤压泡沫部门, 双倍吹大泡沫, 若一旦发生国内投资环境看跌以及投机资本预期金融资产价格贴水, 则资本在金融市场的迅速撤出和对国内资本的带动效应往往会对一国的证券市场造成灾难性效应, 这同样可以在已过去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验证, 有数据显示, 在危机爆发前夕, 仅仅泰国的证券资本流入额在五年间就由五亿美元激增到了四十多亿美元, 而南韩更是创纪录的由负向流入额狂升至超过一百亿美元, 这也是直接造成危机发生的助燃剂, 此外, 同FDI和国际借贷类似, FII也具有债权国“同化债务国”效应, 导致危机的债务国间传播。

4.当国际资本流动为短期资本转移时, 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会被迅速逼升, 国内利率下调, 进而导致投资的增加, 此时国内经济就有过热与通胀风险;而短期资本的迅速撤出造成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也会使得实体经济受到威胁, 国家中央银行难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短期资本由于其自身的输出入灵活的特点以及借助电子转账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会使得大量游离资金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在和抽离出某个国家的金融证券市场, 造成资本流入国的股市非正常大起大落, 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中, 这种短期资本的迅速集中和离去造成的虚假繁荣和破坏效应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目前情况下, 国际上公认的资本流入指标 (短期外债/外债总额) 的合理比例为低于25%, 而目前我国的这一比例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比例, 虽然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使得这一比例的偏离暂时不会造成支付危机, 但是结合我国的对外资本流入及流出规模来看, 资本流动的安全性也不容乐观, 一旦短期资本大量流出, 国际收支危机难以避免。

1.国际直接投资利用率低下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由于目前FDI构成了我国资本流入的主体, 在其具体的落实工作中, 直接责任方往往忽视整体协同效应, 表现为地方责任政府相互争夺利益, 造成外资的无形损耗;另一方面, FDI资金大多形成了储备资产, 实际利用率非常低, 且有效投入方向大部分都集中向了房地产领域, 带来的跟风效应也直接造成了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

2.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外资流入的挑战。为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央行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来吸收流入的外币, 并协同采取冲销政策来缓解通胀压力, 这样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操作空间就受到挤压, 而随着更多的外资银行和QFII进入我国, 由于政策约束的放松使得它们的地位上升, 进而加大央行调控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3.资本流出造成的金融监管挑战。由于我国金融控制手段的缺乏和不成熟,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我国银行业对外投资的损失非常大, 而我国银行业由于其特殊的国家担保关系, 这些损失实际上最终是由国家买单的, 因此, 若银行业集中爆发亏损, 疏松的金融监管难辞其咎, 在目前世界金融市场持续低迷、经济增速陷于停滞以及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大背景下,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 金融资本监管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破坏性触发都会对我国的金融稳定造成深远而难以估计的影响。

四、稳定我国金融安全的国际资本流动建议

1.金融业改革深化, 通过金融深化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稳步推进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提高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 适度缩小FDI比例, 降低经济增长对于出口的依赖, 推进商业银行改革, 建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机制, 规范风险准备。

2.制定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方案, 重新梳理现有外汇管理政策, 央行采取多样措施对汇率进行干预, 适度提高国内利率, 防止资本外流过度造成的人民币汇率下跌, 可以适度采取行政手段对来自外部的恶意做空等行为进行反制, 使我国抵御外来资本冲击的能力增强。

3.构建金融安全监控体系, 及时预防和反制可能出现的危机, 健全对外商的投资资格审定机制, 防止恶意做空基金的进入, 对外资银行实行监管评级, 防止境内金融机构与外资银行进行的非法交易行为, 对个人结售汇进行现场监管指标考核。

4.积极提升我国在世界金融领域里的话语权与对金融规则的制定权, 发挥地区性大国在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本币币值稳定方面的作用。提倡IMF进行组织改革, 促进以“巴塞尔协议”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合作, 落实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规范, 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 大量国际资本的进入造成了我国独特的对外贸易“双顺差”格局, 短期内的过度投资也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危机, 一般来讲, 一国的金融安全都会通过国际资本的流向、形式以及持续时间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对于我国来说, 在十二五建设期间深化金融界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以及完善国内对于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建设十分必要, 要切实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金融稳定,资本管理,金融改革

参考文献

[1]罗斯丹.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1) :58-59[1]罗斯丹.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1) :58-59

[2]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214[2]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214

[3]姜圣洁.浅析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金融安全[J].经济纵横, 2010. (6) :79[3]姜圣洁.浅析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金融安全[J].经济纵横, 2010. (6) :79

[4]兰霞.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稳定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7) :110-111[4]兰霞.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稳定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7) :110-111

[5]陈瑶.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业稳定性影响研究综述[J].华裔, 2007. (12) :82-83[5]陈瑶.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业稳定性影响研究综述[J].华裔, 2007. (12) :82-83

稳定流动 篇2

基于DNS的流动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在双柱绕流中的应用

基于非结构谱元法对横向排列双圆柱绕流在固定间距情况下进行了整体线性稳定性分析,首先用Newton方法求得某个Re数的定常解,再以Arnoldi方法处理线化小扰动方程,进一步得到定常解的若干优势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通过计算首次给出了无量纲圆心距T/D=1.2时系统的.临界ReC数,并根据超临界情况下优势特征向量重构了周期流动.

作 者:刘坤 马东军 孙德军 尹协远 LIU Kun MA Dong-jun SUN De-jun YIN Xie-y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7 刊 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年,卷(期):2007 37(7) 分类号:V214.3+4 关键词:非结构谱元法   整体稳定性   横向双圆柱绕流   临界Reynolds数  

稳定流动 篇3

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经济运行基本符合预期,国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局一方面会继续推动外汇管理改革,便利市场主体贸易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积极防范相关风险。总体来看,2016年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王春英表示。

作为判断跨境资金流出的主要指标,上半年结售汇逆差持续回落,结汇率上升,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有所减弱。数据显示,二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490亿美元,较一季度1248亿美元大幅收窄;二季度结汇率为63%,较一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上半年,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确实逐步缓解,这主要体现了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总体较为平稳;另一方面,市场情绪趋向稳定和理性,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而市场情绪的稳定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趋稳。

不过,7月21日,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银行结售汇逆差846亿元人民币,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161亿元,自身结售汇顺差315亿元;银行代客远期净购汇55亿元;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581亿元。

采访中,有相关业内人士则将这些数据解释为“跨境资本出现中止持续改善的势头”。该人士进一步表示,6月跨境资本改善趋势中止的主要原因或许来自美联储加息和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市场预期的变化可能会对跨境资本流动造成冲击。

的确,英国“脱欧”受到广泛关注,管理层也加强了统计监测和预警。“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英国‘脱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较大影响。”王春英说。

英国“脱欧”公投后的市场演变与传导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节奏,继而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对此,王春英认为,中长期来看,英国“脱欧”的影响将是一个复杂和逐步显现的过程,但不会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的大局。“近年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多次经受住外部冲击的考验,说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基础是牢固的。此次英国‘脱欧’的影响也不例外。只要我国内部基础稳固,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趋势不会改变。”王春英称。

在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来,综合各方因素看,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国内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确实会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带来一些挑战。但另一方面,支撑我国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因素依然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部门跨境资本流动日益成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力,集中反映在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上。“从2014年起,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主导因素不是外来资本撤资,而是我国民间部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布局海外市场。”王春英说,“与此同时,我国吸收了41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说明境外长期资本继续看好中国。”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都处于缓慢增长或下滑阶段,但相比其他新兴经济体而言,中国经济仍被海外投资者长期看好”。

另一个与跨境资金流动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汇率影响。“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持续震荡下行态势,但银行结售汇逆差却逐步收窄,6月外汇储备环比多增,表明人民币贬值并未引发跨境资本的显著净外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来自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的相关报告分析指出,究其原因可能与四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虽然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但汇差较年初已大幅收窄,央行在逐步释放贬值压力的同时,通过及时与市场沟通,较好地避免了贬值与贬值预期的相互强化。二是央行进一步加强了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有助于遏制跨境资本的套利行为。三是近期我国出台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资的新政策,如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减少购汇需求。此外,随着今年10月人民币将正式加入SDR,人民币资产逐渐受到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意愿有所增强。

“从未来的情况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仍会主要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王春英表示,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货物贸易为主导的经常账户仍会保持顺差。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且,我国对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企业和个人将更加理性、合理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将引导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向着一个更加平稳的方向发展。

稳定流动 篇4

热毛细对流是一种由界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表面张力梯度驱动流,它广泛存在于包含自由面的流体体系中,并且在微重力环境和小尺度系统中的许多自然对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它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人们对微重力以及微尺度条件下流体行为的认识,促进人们对流动稳定性以及湍流转捩过程的理解,还将推动薄膜制备、空间和地面晶体生长等工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

液层热毛细对流的研究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1966年Birikh[1]对二维无限长矩形液池中的稳态浮力热毛细对流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不考虑自由面变形的情况下,得到了远离液池垂直壁面的速度和温度场的解析解.1983年Smith和Davis[2,3]率先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研究了二维无限液层以及二维无限长液池模型中热毛细对流的稳定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线性流基态而言,存在3种可能的不稳定模式,即静态纵向卷圈流、非定常的热流体波以及表面波不稳定模式.

1998年Riley和Neitzel[4]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LDV)、阴影法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研究了水平截面为30 mm×50 mm矩形液池中Prandtl数为13.9的1 mm2/s硅油液层的浮力热毛细对流.他们考察了液层厚度对于对流状态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对流有可能是从两种不同的对流状态转化而来,一种是在厚度较小的液层中出现的由单胞对流状态转化而成的Smith和Davis理论预测的热流体波,另一种是在厚度较大的液层中出现的由定常多胞对流转化而成的振荡多胞对流.2001年Burguete等[5]对以往关于液层浮力热毛细对流的实验进行了总结,并对Prandtl数为10.3和30的硅油液层内的浮力热毛细对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薄液层,随着Ma的增加,对流会由二维定常流动转变为斜向传播的行波;而对于厚液层,对流会从二维定常流动转变为纵向卷圈结构.2004年,段俐等[6]以Prandtl数为390的FC-70液体作为实验流体,对矩形液池中浮力热毛细对流的表面变形和流动图案进行了实验研究.在4mm的液层厚度下,观察到了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当外加温度梯度大于此临界值时,对流由定常状态转变为振荡对流状态.而陈杰[7]则对10 mm2/s和50 mm2/s硅油液层中的浮力热毛细对流进行了PIV观测.2007年Kawamura等[8]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1 mm2/s硅油浅液层中的热流体波,发现在高温壁面附近热流体波的传播方向与由2 mm2/s硅油构成的矮液桥(桥高与直径之比等于1)中自由面温度行波的传播方向十分相似,并据此推断矮液桥中的振荡热毛细对流可以由液层高温壁面附近的热流体波来近似解释.

尽管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地面实验研究和少量短时微重力实验,但是与巨大的参数空间相比,已有的实验研究也只能覆盖很小的参数范围,而且以往的实验也主要是关注热毛细对流从定常流到非定常流的转捩,对于更高次的流动模式转捩过程则还未涉及.对于热毛细对流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但是因为其自身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至今人们仍未对它形成完整的认识,甚至可以说对它的了解还很初步.尽管研究难度很大,但是对它的解决可能意味着非线性科学、湍流转捩过程等经典难题的重大突破,因此仍然吸引着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本文的研究中,搭建了矩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地面实验系统,采用流动可视化和PIV技术开展了大量实验,观测了液层垂直和水平截面的流场结构,研究了液层厚度和液池两端温差对液层中浮力热毛细对流流场结构的影响.

1 实验模型及诊断方法

矩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实验系统主要由实验液池和控温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液池的水平截面尺寸为52 mm×36 mm,总深6 mm.为了使左右侧壁面尽可能地接近等温边界,实验中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6 mm厚铜板作为壁面材料.为了从侧面观测液层垂直截面上的流场结构,液池的前后侧壁面采用6 mm厚的K9光学玻璃作为壁面材料,K9光学玻璃良好的透光性和均匀性能够减小PIV实验中侧壁面对示踪粒子散射光的衰减和扭曲作用.为了缓解由于非均匀温度场导致的液池底面和前后侧壁面之间的热应力,液池底面同样采用16 mm厚的K9光学玻璃作为壁面材料.控温装置由两路控温回路组成:图1左侧为低温控温回路,由T型热电偶、半导体制冷片、齿状散热片、欧陆控温表和程控直流电源构成;右侧为高温控温回路,除了用电热膜代替制冷片和散热片以外,其余设备与低温控温回路相同.受到电热膜功率和热承受能力的限制,实验中可实现的最高温度为100◦C.而低温端则通常选择保持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的某个温度.

实验中,为了观测液层垂直截面的流场,实验光路需要按照图2(a)进行布置,即激光片光从液池上方照亮被测流场,而CCD相机从液池侧面进行拍摄;为了观测水平截面流场,实验光路则需按照图2(b)进行布置,其中,Th和Tc均表示恒定温度.这时激光片光从侧面进入流场,由于片光本身具有一定厚度(约1 mm),其中心面距液面约0.5 mm,而CCD相机则从液池上方进行拍摄.由于液层垂直截面长宽比通常在10以上,在观测该截面的流场时,选择图像分辨率更高的Flowmap PIV系统进行观测.而在观测水平截面流场时,实验中采用了方便易安装的Mini PIV系统.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当液池两端温差∆T不为0时,液层中会立刻产生流动.在自由面附近,流体从高温端流向低温端,而在液层底部,流体则从低温端回流至高温端.随着温差的增大,液层中的流动会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流场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实验中,对1 mm2/s硅油液层进行了观测,得到多种流场结构的转变.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厚度的液层,随着温差的增加,液层中的流场结构具有不同的规律.为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我们用

来表征表面温度梯度对流动的作用,用

来描述浮力和热毛细力的相对强弱.式中,σ表示表面张力,T表示流体温度,L表示液层横向长度,ρ为实验流体密度,ν为实验流体动力黏度,κ为热扩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β为热膨胀系数,h为液层厚度.

2.1 定量流场特征分析

图3(a)是不同温差下x=0处的水平速度剖面,随着温差的升高,截面中垂线处的流速不断增大,但其形状是相似性的,自由面的速度大小约为z=1/3 d处回流速度的3倍.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如图3(b)所示,不同温差下的速度剖面归一化后,都与浮力热毛细对流的Cuette--Poissellue流解[9]相近.

2.2 较薄液层垂直截面流场结构

对于较薄的液层,比如对厚度为2.8 mm(Bo=1.38),3.0 mm(Bo=1.58)的液层,如图4所示,当温差∆T增大到2 K左右时,从对称垂直截面上的粒子轨迹图像可以看出,流场结构已经由最初的单胞结构转变为高温端附近的一个尺寸较小的对流涡胞和一个占据液层大部分区域的大对流涡胞,而且后者的对流中心靠近低温端.当温差增大到5 K左右时,高温端附近的小对流涡胞仍然存在,但是原本占据液层90%以上区域的对流涡胞被5个小对流涡胞所取代,这5个小对流涡胞中的流动方向一致,均为逆时针方向.当液池两端温差增大到7 K左右时,流场中的对流涡胞数量将由6个减少为5个.

继续增加温差到10 K,15 K左右时,对流涡胞数量仍然为5个,但是粒子图像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这是由于此时粒子运动已经不再局限在垂直截面内,粒子时而进入观测平面,时而离开观测平面,粒子轨迹不能连续.当温差最终达到20 K左右时,在垂直截面上,稳定的对流涡胞结构已经完全消失,推测这种情况下流场已经转变为非定常三维流动.

2.3 较薄液层水平截面流场结构

同样对于较薄液层(d=2.8 mm,d=3.0 mm),如图5所示,从位于上方的水平截面粒子轨迹图可以看出,当温差∆T为2 K左右时,侧壁面的存在使其附近的粒子轨迹发生明显的弯曲,严格意义上讲,整个流场是一个三维结构,但是在水平中心线附近的粒子轨迹基本保持直线,这意味着液层对称垂直截面,即上面提及的垂直截面流场的观察平面的流场仍然是一个二维流场.当温差增大到10 K左右时,水平截面上的粒子轨迹开始出现波动弯曲,如图5中壁面附近用白色方框标出的区域所示.随着温差的进一步增大,粒子运动轨迹发生弯曲的区域会从壁面附近向液层内部扩展.当温差增大到15 K时,水平截面上的粒子轨迹均已发生弯曲.当温差最终达到20 K左右时,整个水平截面的粒子轨迹则表现得更加杂乱.

2.4 较厚液层垂直截面流场结构

对于比较厚的液层,随着温差的增加,其流场结构的转变规律与上述较薄液层有所不同.对于厚度约为4.5 mm(Bo=3.56)的液层,如图6所示,当温差较小比如3 K左右时,液层垂直截面流场具有三胞对流特征,在右侧高温端附近的对流涡胞中的粒子轨迹十分平滑稳定,低温端附近同样存在一个小的不太明显的对流涡胞,而在中间尺度较大的对流涡胞中的粒子轨迹则存在波动状弯曲,这表明此处的流动可能已经进入某种非定常状态,但是液层的其他区域仍然是定常流动.当液层温差增大到5 K左右时,三胞结构依然维持,但是高温端附近的对流涡胞结构尺度变得更大,使中间对流涡胞宽度变小,其中的粒子轨迹仍然为波动状.

当温差继续增大到9 K,11 K左右时,垂直截面流场仍为三胞对流结构,高温端附近对流涡胞结构稳定并进一步扩大,中间对流涡胞则进一步向低温端对流靠近.直到温差增大到14.7 K时,高温端对流涡胞依然是一个稳定的对流结构,中间对流涡胞有分裂的趋势.当温差最终增加到17.8 K时,由于高温端附近以及液层表面附近的粒子运动三维效应明显,不局限在液层对称垂直截面之中,而且速度较快,因此液层对称垂直截面上的粒子轨迹图在这些区域变得不清楚,但是依然可以判断流场为一个多胞对流结构.

2.5 较厚液层水平截面流场结构

同样对于较厚液层(d=4.5 mm),如图7水平截面粒子运动轨迹图所示,当温差较小如3 K左右时,粒子运动轨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弯曲,在图7中标出的白线位置,粒子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由指向液层对称面转向指向液池垂直侧壁面,但是粒子轨迹线仍然保持对称性,这意味着此时在对称垂直截面上的流动仍然是二维流动.当液层的温差增大至9 K左右时,水平截面中的粒子轨迹仍然保持对称性.此时流场的特征是在图7中标出的大方框当中,开始出现梭形结构,而在靠近液池侧壁的小方框内出现了一个局部的环流结构.当温差增大到16.6 K以上时,梭形结构就会失去对称性,并且随时间发生摆动,整个流场最终发展为非定常三维流动.

3 结论

本文利用PIV和流场可视化方法对不同厚度的1c St硅油液层中的热毛细对流流场结构进行了观测.当温差在0∼25 K范围内变化时,对于较薄的液层,随着液池两端温差的增加,对称截面流场将首先从单胞对流转变为双胞对流,继而转变为多胞对流,随着温差的进一步增加,对流涡胞的数量反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转变为三维非定常对流.与较薄液层不同,对于较厚硅油液层,流场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水平截面流场上,随着温差的增加,自由面附近水平截面将出现梭形结构,并随温差不断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流场失去对称性并发展为三维非定常流动,在以上过程中,液层对称垂直截面流场结构的变化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Birikh RV.Thermocapillary convection in a horizontallayer of liquid.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1966,7(3):43-44

[2] Smith MK,Davis SH.Instabilities of dynamic thermocapil-lary liquid layers.Part 1.Convective instabilities.Journalof Fluid Mechanics,1983,132:119-144

[3] Smith MK,Davis SH.Instabilities of dynamic thermocapil-lary liquid layers.Part 2.Surface-wave instabilitie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83,132:145-162

[4] Riley RJ,Neitzel GP.Instability of thermocapillary–buoyancy convection in shallow layers.Part 1.Charac-terization of steady and oscillatory instabilities.Journal ofFluid Mechanics,1998,359:143-164

[5] Burguete J,Mukolobwiez N,Daviaud F,et al.Buoyant-thermocapillary instabilities in extended liquid layers sub-jected to a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Physics ofFluids,2001,13(10):2773-2787

[6]段俐,康琦,胡文瑞.液层厚度对浮力--热毛细对流面型的影响.力学学报,2004,36(6):641-648(Duan Li,Kang Qi,HuWenrui.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pthof liquid layer to free surface in buoyant--thermcapillaryconvection.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Mechanics,2004,36(6):641-648(in Chinese))

[7]陈杰.浮力--热毛细对流模式转变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2006(Chen Jie.Exper-imental study on buoyant-thermocapillary convection sta-bility using PIV.[Master Thesis].Beijing: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6(in Chinese))

[8] Kawamura H,Tagaya E,Hoshino Y.A consideration on therelation between the oscillatory thermocapillary flow in aliquid bridge and the hydrothermal wave in a thin liquidlay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7,50:1263-1268

稳定流动 篇5

一、流动性状态转换冲击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流动性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载体”, 有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分。微观流动性指的是资产迅速转换为现金的能力;而宏观流动性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投放, 到进入市场流通, 促使交易完成这样一个过程, 也是本文讨论研究的重点。一般情况下流动性表现出两种状态, 即流动性平衡和流动性失衡, 其中流动性失衡又分为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紧缩。流动性状态转换就是指流动性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紧缩, 以及流动性平衡间不断变换的动态循环过程。由于流动性平衡是理想情况下市场供需稳定的中间状态, 对经济具有正面促进作用, 因此研究流动性状态转换对金融稳定的冲击主要集中在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间相互转换方面。

如果将流动性状态变动趋势抽象的看成连续波形图, 则形状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 当市场上流动性越过平衡位置继续积累时, 就会形成流动性过剩的状态;随着其超出经济所谓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后, 流动性开始减少, 并进入流动性紧缩状态;当其减少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经济形势的恢复, 流动性又开始逐渐累积并恢复到最先的状态, 此后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着上述过程。影响流动性状态转换对金融稳定冲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流动性状态转换的幅度大小

流动性过剩时市场上容纳的最大流动性数量, 以及流动性紧缩时市场上剩余的最小流动性数量这两者之差直接反应了流动性状态转换幅度大小。该幅度越大, 流动性状态转换越明显, 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力度越大, 冲击效果也越严重;影响转换幅度大小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国家金融系统的发达程度。一般来说, 一国的金融系统越发达, 金融市场越成熟, 其越不容易发生严重的流动性状态转换情况, 但是一旦出现显著的流动性逆转, 则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力度要远远大于欠发达金融系统。这是由于对于高度发达的金融系统, 其自身存在流动性的调节机制, 对平稳一般情况下的流动性波动较为有效。但是当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超过系统本身所能调节的范围, 流动性将急剧偏离均衡位置达到临界点, 而且由于发达金融系统所能承受的流动性压力比欠发达金融系统大的多, 极限点位置也较之更高, 因此此时发生流动性状态转换其逆转幅度将大大超过一般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转换幅度, 对金融稳定的冲击也更为严重。

(二) 流动性状态转换的时间长短

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 一般情况下流动性累积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会显著长于流动性减少阶段, 而历经时间长短又与冲击力度大小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 市场上流动性从开始累积到最终形成流动性过剩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其过程对金融系统的冲击较小;而当流动性达到最大限度后, 会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反转减小, 并使市场陷入流动性短缺状态, 这将对金融稳定造成极大冲击。流动性状态转换时间长短与转换幅度大小密切相关, 当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缩的转换幅度越大, 转换时间一般越短, 冲击力度最大;而当流动性从紧缩到过剩的转换幅度越大, 转换时间一般越长, 冲击力度相对较小。此外, 影响流动性状态转换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还有杠杆率和心理因素。杠杆率越大, 流动性泡沫也就相应越大, 发生状态逆转时市场上流动性抽离、萎缩的速度越快, 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就越大;投资者心理预期越一致, 对流动性逆转时产生集体过渡乐观或市场恐慌心理的可能性越高, “追涨杀跌”促使逆转速度大大加快, 从而严重冲击金融稳定。

通过理论分析,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流动性状态转换都会导致金融系统波动, 需要转换幅度和转换时间都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冲击。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历史, 由流动性状态转换导致的金融危机次数并不多, 但一旦发生, 后果均是十分严重的。然而这种“低频高损”事件在近些年爆发的越来越频繁, 冲击范围也越来越大, 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稳定。下面本文将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例, 对危机期间流动性状态转换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的发展原因、发展过程、冲击效果等进行案例分析。

二、美国次贷危机案例分析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流动性过剩转换为流动性紧缩, 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的典型代表。前几年,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2014年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表现出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状态。2001年, 美国遭遇网络经济泡沫破灭, 经济受挫进入衰退阶段。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 连续3年采取了低利率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 美国经济快速进入复苏阶段, 流动性逐渐累积。但2004年上半年开始, 美国市场上逐步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资产价格一路攀升。一方面, 没有足够的消费和生产需求支持, 过剩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 直接推动房地产价格迅速增长。如图2所示, 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较长一段上升时期, 从03年底开始房价加速上涨, 到2007年3月, 最高平均住房价格达到了32.94万美元, 比1997年翻了近一倍。另一方面, 美国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对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 使得原先就已过剩的流动性以更快的速度累积增长, 也间接促进了房价上升, 住房权益贷款证券化由1995年的10.5%涨至2005年的28.82%, 成为美国市场上第一大资产支持证券。至此, 流动性过剩问题完全形成。

由于次级贷本身质量差, 贷款人信用低, 从2007年中旬开始, 次贷接连出现了违约, 起初只是少数小型贷款公司受到波及, 但由于各个金融机构间相互嵌套的债务担保和数次资产证券化, 小公司破产形成的不良债务又通过杠杆效应放大, 迅速传播给各大金融机构, 甚至房地美、房利美在内的“无风险”政府担保机构都陷入了流动性危机。流动性过剩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转变为流动性紧缩, 并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收紧银根, 银行信贷意愿急剧减弱。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 美国银行家贷款紧缩指数于2008年9月达到近三十年来最高点, 银行市场融资流动性严重不足;反应银行体系信贷压力的Libor-OIS利差 (图3) 从原先的8个基点在08年10月10日飙升至364基点;货币市场方面, 由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国债等安全资产价格迅速上涨, TED利差 (图4) 由07年前不到50个基点迅速攀升并突破300个基点, 流动性紧缩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在此次由流动性状态转换导致的金融危机中, 转换幅度之大, 转换时间之短都前所未有, 流动性冲击给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稳定都带来了严重冲击。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还未完全平复, 新一轮由希腊评级下降率先导致的主权信用危机在欧洲爆发。08年后, 为了促进国家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 欧洲各个国家均采取了刺激消费投资的宽松财政政策, 然而出于政治需求且维持社会高福利水平, 在这双重目标下, 政府不得不通过大量借债获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2009年低至2010年初, 由于希腊政府债台高筑,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先后调低了其主权信用评级, 导致希腊财政危机进一步加剧。随后欧元区其他国家也相继爆出负债过重, 资不抵债等情形, 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了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等众多欧元区国家的信用等级, 造成了市场的极度恐慌, 欧元区国家的国债价格急速下跌, 利率迅速上升, 市场上流动性陷入了严重紧缩的状态, 政府面临债务违约甚至国家破产的高度情况。不同于次贷危机, 欧债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由国家信用危机导致流动性状态转换, 政府陷入流动性紧缩, 最终演变成同盟成员国共同的金融危机。流动性状态转换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 国家融资流动性逆转是冲击金融稳定最主要、最直接原因

由于负债率过高和评级下调, 投资者对政府信誉产生极大质疑, 使得欧元区国家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的成本大大提高。如图5、图6所示, 图中实线表示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之差, 反应了政府融资流动性的大小, 虚线表示长期国债与短期国债利率之差, 反应长短期流动性溢价的大小。可以看出, 无论是意大利还是西班牙, 两种利差均在2009年初迅速上升, 并在随后几年间持续保持高位, 表明此时市场上流动性发生显著逆转, 国家陷入流动性紧缩状态。其中国债与市场利率之差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说明欧洲国家政府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融资流动性紧缺, 借债成本不断上涨, 这将反过来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 增大债务违约风险, 严重冲击了国家金融稳定和政治稳定。

(二) 银行间信贷流动性逆转加速金融危机传播

银行是一国国债的主要购买者, 但由于政府信用危机导致国债价格下跌, 原本最安全的资产瞬间变成了风险最大的资产, 使得银行资产快速减值, 资产负债表大幅萎缩, 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信贷流动性紧缩。如图7所示, 09年初次贷危机影响逐渐褪去, 欧洲银行间欧元同业拆借利率逐步回落低点, 然而又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 同业拆借利率在2010年中旬再度开始飙高, 到2011年6月30日隔夜利率升至1.715%, 并持续至2012年初才恢复正常水平。长时间的债务危机国银行信贷流动性紧缩使得欧元区其他国家银行受到冲击, 最终导致欧元区整个银行体系紊乱, 金融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

四、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近些年严重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行分析, 可以清楚了解流动性状态转换是如何发展演变, 最终冲击金融稳定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轨、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 密切监控市场上流动性状态的变化情况, 控制金融机构的杠杆率,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 维持国家负债量与GDP比重稳定, 将流动性波动幅度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尽可能减少由于流动性大幅变动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若是出现流动性过剩或者流动性紧缩时, 应尽早采取温和长效的政策措施, 避免由于政策力度过大造成流动性的突发逆转, 实现流动性状态的平稳过渡, 缓和其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 流动性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流动性状态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我国应当高度重视流动性问题, 吸取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维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壮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蕊,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10 (12) .

[2]杨雪峰.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流动性供给及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11 (8) , pp15-20.

[3]郑联盛.欧洲债务问题:演进、影响、原因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 2010 (3) , pp108-122.

【稳定流动】推荐阅读:

流动性能05-24

流动因素05-26

流动监测06-01

流动人员06-02

流动07-22

流动现状07-26

流动海水07-27

流动关系07-31

流动树脂08-09

流动数值08-10

上一篇:蔬菜种子市场下一篇:微乳液表征方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