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现象

2024-09-29

流动现象(共7篇)

流动现象 篇1

摘要:饭店员工的高流动率一直困扰着饭店企业, 并且给饭店的经营带来了相当的影响, 成为饭店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饭店员工高流动率的原因及其给饭店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并提出一些降低饭店员工高流动率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饭店,员工流动率,流动

一、员工流动的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饭店业已不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令人向往, 已不怎么具有吸引力了。同时,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 做的是“伺候人的工作”, 总是低人一等, 在内心深处存在逆反心理, 因此, 一旦有机会, 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到其他行业去工作。

2、员工个人原因

饭店有限的管理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一些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 而这些员工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即使能在这家饭店拿到比同行更高的收入, 他们也会跳槽到那些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饭店或其他企业去工作。因为对这些员工来说, 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才是最重要的。

3、饭店的原因

饭店业是一种国际标准化较强的行业, 大多数饭店都会借用西方管理方式和逻辑意识来进行管理, 忽略员工个人感受, 但是受到文化背景及个人素质的影响, 许多基层员工难以适应, 很难与饭店管理者沟通。这使员工产生被排斥于饭店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疏远感和受人摆布的雇佣感, 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使员工产生压抑心理, 从而漠视饭店发展, 缺乏主人翁的精神, 造成员工流动。

二、员工流动对饭店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 它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从饭店角度来看, 适度的人员流动, 可以优化饭店内部人员结构, 使饭店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 如果饭店流出低素质员工, 而引入高素质员工, 那么这种流动无疑有利于饭店更好地发展。最后, 由于新的替代者的介入, 能够给饭店注入新鲜血液, 带来同行业其他饭店新的管理知识、观念、工作方法和技能, 改进和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

2、消极影响

(1) 增加饭店成本。饭店员工的流动会给饭店的分离成本、招聘成本、选拔成本、雇佣成本以及生产损失成本等五大类成本带来一定的损失。

(2) 导致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下降。饭店在老员工离去、新接替者未到位前, 其他员工需要完成辞职者的工作而导致自身疲惫不堪, 会间接影响饭店的服务质量。再者, 新的接替者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适应和胜任新工作, 不利于员工间的有效配合, 这样也会降低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

(3) 造成客源流失, 商业机密被泄露。饭店中高层员工学历高, 经验丰富, 且在工作期间, 利用饭店的先进设备与营销渠道建立了广泛的商业关系, 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客户关系网。一旦他们流失, 会带走部分客户资料及商业机密, 影响饭店的效益。

(4) 极大影响员工士气。部分员工的流动对其他在岗员工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刺激更大范围的员工流动, 影响士气。

三、控制饭店员工流动的对策

饭店管理者要时刻坚持“员工至上”、“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的管理理念, 要了解、尊重员工, 把员工当作渴望得到关怀和尊重的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 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

1、了解员工。

作为饭店管理者, 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员工。而了解员工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平日里细心观察员工的行为与语言, 观察他们的情趣, 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 探寻员工的真实需求、欲望、不满和抱负等, 为员工排忧解难, 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使他们爆发出更大的工作能量。

2、尊重员工。

饭店管理者要在生活、思想上关心、尊重员工, 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情感, 尊重他们在饭店的主人翁地位, 必要的时候授予员工必要的服务工作决策权。让员工感到企业是个大家庭, 而他就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使他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3、激励员工。

饭店须制定有效的、公平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 并对所有员工进行考核。考核要以奖为主、惩为辅, 奖惩要及时, 结果要反馈给员工。员工出错时, 要善于从管理系统上寻找出错的原因, 而不要一味地处罚出错的员工。饭店管理者应根据长期考核结果, 而不是根据某一次考核结果评估员工的工作业绩。激励的办法很多, 除了奖金以外, 还有精神鼓励、发展前途、必要的职权、培训机会等。同时, 设立技能工资, 当员工感到饭店愿意为他们的技能付酬, 并不在乎他们逐渐逝去的青春美貌时, 把服务工作当作事业就会成为其自然而然的选择, 也就会留在饭店, 降低流动。

要使我国饭店业在外国饭店管理公司涌入我国的大潮中留住人才、降低员工流动率, 我国饭店业须改变传统经验思维、凭经验管理的陋习, 把引进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使我国的饭店业在国际竞争中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乾涵:《我国旅游饭店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9月第13卷第3期。

[2]饶雪梅:《酒店员工流动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6月第2卷第2期。

[3]黄文波:《论饭店员工流动的控制》,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2年3月第22卷第2期。

[4]翁钢民:《现代饭店管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9月第1版。

[5]吴东晓:《饭店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模式探析》,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3月。

[6]申望、周欣:《员工管理手册》,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流动现象 篇2

冀东莹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是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可以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1.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2.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对于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土地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到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3.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其较少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其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就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4.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据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有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在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同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策略

1.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弄寻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2.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的。

3.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在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分布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作用,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进行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是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的,然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地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廖淑华,余光英。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一个修正[J].市场论坛,,(8 ):64-66.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5 ):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

[5]周晓飞。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0):114-116.

[6]张金锋,方留。 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分析[J].管理观察,,(2 ):188-189.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流动现象 篇3

“官二代”:出身背景等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减弱但并未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研究认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表现出一定的代际继承性。父亲职业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主的人,最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这些人中100个大约有7个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者(6.6%),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家庭出身的人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个比例分别为3.1%和2.7%。分析发现,精英阶层的子女成为精英的发生比是非精英的子女成为精英的1.925倍。这说明精英阶层的确是再生产的。课题组对南方两地省委党校学习班干部的研究发现,对于干部的社会网络资源积累而言,出身背景等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减弱但并未消失,人力资本等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日渐显现,政治资本作为体制性因素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研究基本上认同:无论改革开放前后干部阶层都存在较高的继承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干部阶层的继承性有所增强。也即是说,干部阶层中“官二代”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但是改革前后“官二代”的继承机制有所变化,改革之后尽管干部选拔以绩效为原则,但是通过政治身份、教育文凭、社会关系网络等中介途径,干部阶层继续发挥着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优势。

“知二代”:代际流动中自致性因素发挥着核心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对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研究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的阶层地位的代际传递性较强,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19.8%),是其平均分布比例的(3.3%)的5.6 倍。对3城市1998年的问卷分析显示,在改革开放前后,父代专业技术人员地位对于子代获得专业技术人员地位都有显著影响。随后课题组对2003年CGSS 数据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技术干部精英和专业技术精英职业的获得均受到家庭背景的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背景对知识分子阶层的阶层再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知识精英阶层存在较高阶层继承性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性。

“富二代”:财富和职业有高代际继承率,经营能力受关注

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我国城乡较早出现的经济精英。私营企业主具有经济资本的优势,但是对于第一代私营企业主而言,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代际继承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的研究发现,私营企业主的阶层位置获得没有明显的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更多地凭借于自身的勤奋努力、聪明才干和风险机遇。

与农村经济精英相比,城镇的经济精英更多的是指经理人员阶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的研究,经理人员与第一代私营企业主有着相似的背景,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经济社会地位,但是与私营企业主不同,经理人员阶层不拥有对企业的产权,因此其子女不可能像私营企业主子女那样可以获得企业的合法继承权。因此,经理人员的阶层继承性不可能像私营企业主那样高,而其子女要想成为经理人员,也主要依靠自身的禀赋与努力。

总之,由于财富代际继承的合法性,人们对于经济精英财富的代际转移很少存在质疑,因此在“富二代”的社会流动上,这种财富和职业的高代际继承率是毋容置疑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无悬念,人们对“富二代”的持续热议就转移到这些阶层的经营能力和生活方式上,但是,或许鉴于调查的难度和敏感,这方面客观理性的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农二代”:农业劳动者阶层是一个代际继承性最强的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农民阶层的分化,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就是中国大地上涌现了2.6亿左右的农民工。这些游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将极大地改变着中国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者阶层是一个代际继承性最强的阶层。92.8%的农业劳动者出身于农民家庭,同时,超过半数的农民家庭子女(54.9%)仍然是农业劳动者。这项研究的调查是10余年前进行的,之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加工工业的迅速增长,并由此吸引了大批中西部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这种人口大规模的流动不仅是地域间和职业间的流动,从社会分层与流动角度看,是从农民阶层向工人阶层的过渡,是上升的社会流动。此外,一些局部的研究普遍认为,农民阶层是一个流动相对较频繁的阶层,尤其是对于“80后”而言,他们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很低,因此其阶层继承率也很低。但是,农业劳动者阶层的代际流动的上升空间并不大,多数从农业劳动者阶层上升为产业工人阶层,跨越体力劳动阶层成为白领阶层存在较大困难。

在“农二代”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别受关注的群体。从社会流动角度看,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职业转换,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这种在职业地位上的上升流动并没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真正意义上的上升流动,由于大多數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一技之长,他们随时面临着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可能,或者在城市成为失业半失业青年。

“贫二代”:向上流动的机会、空间和渠道愈来愈狭窄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中国贫困阶层的产生是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向优势群体积聚,从而限制、剥夺了社会中下层群体对社会资源的分享,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空间和渠道愈来愈狭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概念。尽管没有中国贫困代际传递的确切数据报告,但是诸多区域性和小范围的实证研究表明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在中国城乡是存在的。对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解释有文化贫困理论、政策贫困理论以及经济结构贫困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中,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几个主要方面,包括人口和健康、教育、社会(政策)排斥、生活环境、素质(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国内的实证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但是从这些研究来看,关于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解释缺乏系统性,往往过于强调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建贫困代际传递研究框架还需要宏观的理论建构与微观实证研究相结合。

流动现象 篇4

1深圳市健身人群流动的特征

1.1深圳市健身人群的流动项目选择特征

1.1.1体育健身会所、健身中心、体育场馆以及野外地点是主要流动地

深圳市健身人群在流动中选择体育健身会所和体育健身中心者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选择大型体育场馆和野外登山、游泳或自行车健身者的人群。选择体育健身会所、体育健身中心、大型体育场馆以及野外登山、游泳或自行车的健身者共占大部分。

1.1.2健身项目以游泳、跑步与大球类为主,且男女项目具有差异

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在进行健身流动过程中选择游泳项目占比最大,其次是选择跑步、大球类项目的健身人群。

男性健身者在流动中对于项目的选择较均衡,且集中倾向于强度大的,激烈程度高的健身项目。另外,女性健身者在流动中选择游泳、舞蹈与健美操以及跑步三类项目的比例较高,说明在健身流动中女性健身者对于体育健身项目选择的弹性较大,且主要倾向于选择游泳等强度较低的项目。

1.2深圳市健身人群的流动健身场所选择特征

1.2.1中心向外围区流动的健身人群多倾向于野外场地、体育健身中心以及体育场馆

在选择异地健身场所进行流动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群倾向于选择野外登山、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以及外围区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场馆,这三个部分人群比例最大。

1.2.2区域内健身人群主要选择城市健身会所、健身中心以及体育综合场馆进行健身

深圳区域内的健身人群流动则多表现为向城市健身场所、健身中心以及体育综合场馆流动,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和区域内的健身人群在流动方向、路线以及场所上表现出差异性。

1.3深圳市健身人群的流动出行方式特征

1.3.1深圳市健身人群健身出行多以步行与自驾为主,且用时较少

通过调查,在健身流动中选择步行出行的人群比例最高,其次是自驾出行的人群,选择步行与自驾车两个选项的人群最高,选择自行车与公交车出行的人群的比例较低。

1.3.2健身人群多选择双休与节假日出行,且主要以晚上与下午为主

深圳市健身人群选择双休日出行的人群较多,这说明双休日是健身人群出行考虑的主要时间因素。其次是选择节假日出行健身的人群比例。可知双休日与节假日是深圳市健身人群健身的首要选择时间。

1.3.3健身人群收入越高,出行方式选择的自由性越大

健身人群健身出行方式选择的自由性与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健身人群的收入水平成正比。说明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出行方式选择的自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身人群的收入,收入越高者选择的出行方式越趋向于多元化。

1.4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的消费特征

1.4.1健身人群以门票、服装、器材与交通消费为主,且年体育消费额较低

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在门票、服装、器材与交通上的消费投入较大,尤其以门票消费与服装消费为主。健身人群每年的体育消费水平大体处在1000元以下及1000~2000元的水平,年消费额较低。

1.4.2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的收入越高,对健身消费投入的刺激性就越强

深圳市不同职业的健身人群具有不同的健身消费项目特征, 并且健身消费投入与健身人群的收入水平有着密切联系。收入水平的高低对于健身消费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2影响不同健身人群流动因素分析

2.1健身人群体育资源开发利用因素分析

2.1.1体育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在依托体育自然资源的健身项目备受人群欢迎的同时,深圳市体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能得到协调发展,体育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许多具有优越的体育自然资源环境的地方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多是作为旅游创收的手段和工具。

2.1.2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健身人群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目前,深圳市体育场馆设施存在过度集中、服务质量较差以及实施封闭管理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深圳市体育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

深圳市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体育健身市场开发程度低。

2.1.3健身指导资源难以满足健身人群的需要

深圳市体育健身指导资源的供给总量有限,仍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供不应求的状况。原因在于体育部门对于健身指导资源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健身指导人员的培训制度与体系不完善。 许多社区体育活动点、辅导站的体育指导水平低下,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

2.2健身人群健康需求多元化的因素分析

2.2.1增进健康、增强抵抗力与缓解工作压力是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的主要健康需求

需求理论认为体育健身最根本的需求就是增强自己的体质, 健身人群进行的一切健身流动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需求展开的。 增进健康与增强抵抗力是深圳市居民主要的健康需求,也是促使健身人群向外围区域进行流动的重要原因。

2.2.2健身人群的健康需求层次较低,健身观念有待转变

健身人群对于健康的需求还主要停留在最基本的增强个人体质的层面上,对于健康欠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包括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2.3健身人群兴趣需求因素分析

2.3.1健身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需求较少,健身兴趣不广泛

深圳市将近半数的健身人群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为了通过健身来学习与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而寻求刺激、传承体育精神等体育兴趣需求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当前不能充分满足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的兴趣需求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满足健身人群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2.3.2不同层次健身人群的兴趣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认为只有满足不同社会层次人群的需求,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协调运转的状态中。而在当前深圳市健身人群的流动中对于不同层次人群兴趣需求给予的重视程度有限, 不能充分满足健身人群多元化的健身兴趣需求。

2.4健身人群的消费需求因素分析

2.4.1健身人群的消费需求较少,消费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的消费观念有待转变,消费需求结构不合理,对于健身消费投入的欲望还较低,当前人群的消费需求结构不利于健身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健身人群的消费观念以及丰富健身人群的消费需求。

2.4.2健身人群消费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对高消费健身服务的需求

健身人群年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支出少,对于高消费的健身服务需求低。这些现象反映出健身者消费观念的落后以及健身市场对于不同体育健身人群的刺激性不强。当前呈现出来的健身消费态势不利于满足不同健身人群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2.5建议

(1)结合区域资源条件推动健身人群的有效流动。

深圳市政府要结合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文化特色以及深圳居民的健身需求与习惯合理规划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深圳市体育健身人群在不同区域间的有效流动。

(2)着力解决群众健身需求问题,把体育健身流动作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

在引导健身人群的流动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人群在健身流动中的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此外,政府必须建设方便快捷的健身交通系统,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城市社区居民就近健身的需求。

(3)加强群众身边的组织、活动、指导、场地设施建设,切实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流动现象 篇5

加上一个限制词“现代”,就是想排除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向未开发、最不发达地区迁移的事实。现代社会的人类迁移趋势是流向发达的、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呢?有国外学者指出:

要而言之,除了因战争、灾害、社会动乱等原因而造成的被迫性迁移外,个人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业已成为当代主动性迁移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人口就业上的高度流动性;迁移已日渐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当今时代是“移民的时代”。[1]

既然“个人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向发达的、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迁移就成为最重要的选择。就移民接纳国的构成而言,“接纳专业移民最多”“使用外国劳动力最多”“外国劳动力与本国劳动力比例最高”等三个项目中,排列在前五位的全是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发达国家从国际移民中获得了可观的人才、人力资源。就移民流出国而言,墨西哥、孟加拉国、阿富汗是三大移民流出国。[2]

如果说过去更多的是被动迁移,那么现在主动迁移越来越多。

现代社会移民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许多情形下,“移民不再是一种被迫、不幸和消极的行为,移民不再是一段伤心的历史经验,移民也不再是一种民族的耻辱。相反,积极、主动、自愿、幸福与欢愉已经成为当代移民行为的重要特征。对不幸的逃避已经演变为对幸福的追求,传统移民概念中的悲情意识得到大大地稀释”[3]。

人们已经观察到,早期移居美国的中国人,不是为了谋生就是为了避难,大多数是中国农村贫苦农民和市镇的劳动者;而现在则大多数来自城市,特别是来自留学深造的知识阶层。

费孝通在谈到早期美国华侨时指出:“可是华侨中,除了土生者以外,很少有高等教育者。这使得他们不能在大社会中得到社交的机会,于是不能不把自己封锁在自己人里面,用低级的娱乐来消磨孤独的生活。愈是向这方面发展,像赌博甚至抽烟等,他们愈是加入不了美国人的社会,从而被外界社会所遗弃。生活愈是苦闷,气味愈是又土又俗,连我们从中国出去的人都不愿意和他们交往。”[4]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20世纪后半叶的新一代华人移民,虽然与以华工为主体的老一代移民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但是却拥有完全不同的素质和历史机遇。新一代移民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41%,而美国总人口中这个比例不过是20%。他们就业的领域也都是医药、工程、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中的技术精英”[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同途径跨境迁移的人口已达数百万。美国国际教育学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2011学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留美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留美学生人数近15.8万人。印度排在第二位,人数近10.4万人。邦德教育集团旗下留学品牌佳桥教育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学生留美情况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达到30.4万人。

人类迁移的一般规律是“人往高处走”,移民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国家和地区;信息流动的一般规律是“水向低处流”,信息、文化的流动方向是强势信息、文化流向弱势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人类迁移与信息、文化流动的双向不对称现象。这是一种双向的不对称和双向的逆差。大量的移民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强势的信息、文化却由发达国家和地区涌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人把后者称作“信息霸权”。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移民主要是流入而不是流出,出现了移民逆差。对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信息和文化主要是流入而不是流出,出现了信息和文化输出逆差。这两种反方向的流动也有关联,强势信息和文化的大量流入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提供了信息和迁移方向。

英国媒体分析家哈洛伦说,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无论是从教科书、文章和期刊的进出口,还是书籍、文章的引文、注释和参考书中;无论从专家的聘用(甚至在国际机构中)上,还是从研究的资助,计划和实施方面,我们都看到了一种依赖形势。其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思想、模式方法、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单方向流动。更准确地说,是从英语国家向世界其他地区单方向的流动。[6]

苏格拉底说过:“智慧这东西,如果在我们之间互相撞击、激荡,会从我们当中比较多的一处流到比较缺乏的那一部分,就像是满满一杯水,会通过细的毛管,再传到另一只空的杯子里去一样。”[7]文化(智慧就是一种文化)和信息也是如此,从高处流向低处,从密集处流向稀疏处。

大量的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有了选择优质移民的条件,于是输入技术移民、智力移民、投资移民成为其重点,如果劳动力充裕,其他移民就会被限制。

据分析,21世纪上半叶吸收移民最多的国家将是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在过去的几年中,迁入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中,90%来自发展中国家。

合法移民中有近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这是美国吸引人才保持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停止合法移民是美国长远利益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在经济发展最快的10个美国城市里,移民平均占人口总数的18%以上;而在经济发展最慢的10个美国城市里,移民平均只占人口总数的7%。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从1949年至1969年的20年间,美国通过吸引技术移民和留学生,从发展中国家至少“偷走”了14.3万名高级人才,这些人才为美国至少创造了630亿美元的收益;而对于那些人才流失的国家来说,仅损失的教育费用就达50亿美元以上。就连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也承认,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贡献以及他们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科技进步使美国变得更加富强。[8]

发达国家的信息、文化大量涌入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影响是多维的。先进技术信息的进入,有利于输入地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某些先进的社会政治理念也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治进步。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更有其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单边思维的一面,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经济被掠夺、政治被强加、文化被边缘化的处境。

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有人才和劳动力流失的损失,但也有收益。“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也指出,2003年各国移民向母国寄回的钱款总额高达930亿美元,是同期由发达国家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经济援助总额的1.5倍。因此,发达国家接纳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给他们提供劳动谋生的机会,比之给予发展中国家任何有限经济援助都更为有效。”

并不是强势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不向弱势国家和地区流动,但这种流动主要是旅游观光等,而不是成规模的迁移居住。并不是强势国家和地区信息、文化流动不频繁,而是这种频繁流动的信息、文化来自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太少,除非这些国家和地区发生大的灾难或政变等。

二、中西迁移与文化交流的不对称及其转变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中国也处于这种双重不对称直接裹挟、影响之下。

(一)中西人才交流的不对称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决定了中国必然在国际人才交流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在世界科技人才竞争格局中一直扮演着“人才输出国”的角色。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其中有不少人在美国以及其他科学技术强国成长为一流科学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滞留国外,至今未归。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迅速上升,这本身是好事,但与派遣留学生的初衷相悖,归来者较少。

“我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1872年到1978年百余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13万。而从1978年至1991年13年间已超过13万人,胜过1872年到1978年百余年间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生人数正在迅速攀升,截至2007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121.17万人,但回国人数仅为31.97万,大约仍有90万人滞留海外,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近年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留学归国人员的数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首次突破两万人,2005年学成归国的人数已经达到3.5万余人,2006年达4.2万人,2007年达4.47万人。1996—2007年间,中国留学人员平均回归率约为29.5%,约有70%的留学生仍滞留海外。”[9]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

相比之下,迁移到中国的西方科学家不仅人数少,而且质量也不乐观,世界一流科学家更少。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对称。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对称

蔡元培指出:“现在欧洲大势,中国人已经渐渐了解;独是西方人对于中国,不了解的很多。”[10]当代学者王岳川说:“我曾做过调查,从1900年到2000年,英、法、德、意、西班牙、俄文六种文字,一百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前赴后继翻译了10.68万册西方书籍。中国1900年到2000年被西方翻译的书,只有800多套。新闻出版署也做了调查,结果是:100比1,正好和我的数字相同。”[11]写出了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的作家李洱甚至说:“很多中国农民对西方的了解,可能要大于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了解。”

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呢?

固然,中国比西方落后是中国人积极了解西方和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原因。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两个重大的历史转折,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尤其是向西方科学、思想文化学习,逐渐超越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欧洲人的开放心态和知识视野。由于中国人对西方的广泛和日渐深入的了解,使中国人更加知己知彼,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已经开始奠定超过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的优势基础。

另外,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优势心理作用下有些故步自封。大范围考察了欧洲的余秋雨就指出:“我要说,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12]不仅自满、自享和自闭,还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化当作全人类的文化。有学者指出:在1998年出版的、由Daniel T.Gilbert,Susan T.Fiske和Gardner Lindzey主编的权威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一批文化心理学者写道: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界一直没有认识到人类心理多么深刻地受到了文化的影响,而只是把个人当作一个现存的、孤立的分析范畴。当今北美的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常常不自觉地假定了一些注重个体权力、独立、自决及自由的文化价值或行为,并且无意识地把当代西方的社会形式或心理当作是整个人类的代表。[13]这里说的是心理学家,其实其他领域的学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问题。英国睿智的思想家罗素就较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更严重的是,我们深信自己的文明和生活方式远胜于其他民族。”[14]

中国近代人李圭说得好,中西“且取长补短,原不以彼此自域”[15]。中西各有所长应该互补,中国人固然不能闭关自守、不向西方学习,西方人也不能自恃强大而故步自封。

罗素就明智地对西方人说:“中西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可以从我们这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我们则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这种智慧使其他古国都已灭亡之时,唯独中国生存了下来。”他更具体地说:“我本想前往中国教学,但日子久了之后发现我可以教他们的一天比一天少,而他们可以教我的却越来越多。欧洲人在中国住久了都有这种观点。只有去了不久或那些一心去赚钱的人不这么看。这只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我们所珍视的军队和工业,他们却很薄弱。但是,重视智慧或者美、或者重视人生快乐的人,肯定会认为在这些方面中国比喧嚣的西方更富有,并视之为乐土,我希望我能够期待中国人给我们一些宽容的美德、深沉平和的心灵,以回报我们给他们的科学知识。”在罗素看来,“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16]。以上都是罗素在1922年说的,现在听起来依然闪烁着智慧之光。如果西方大多数人都有罗素这样的胸怀和见识,那么中西文化交流就会更加健康地发展,这个世界也会更加和平美好。

(三)实现人才和文化交流不对称转变的关键

然而,要想改变这种中国作为“人才输出国”的状况和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局面,改变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逆差,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中国经济、技术、社会一定要强大起来。中国强大起来了,经济、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西方人就不得不对你另眼看待了。这个历史转变的进程,在当下的中国已经真正启动,中国人需要的是将这个进程坚定地、持续地推动下去。

越来越多的西方留学生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西方旅游者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地兴办起来,这就告诉我们西方人已经开始认真看待、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了。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首次对外宣布推动美国学生赴华留学的“十万强”计划:在4年内向中国派遣10万名留学生。2010年5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首届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上正式启动了该计划。

从2004年开办第一家“孔子学院”至2015年9月,中国已经在世界五大洲的13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495所学院和1000个课堂。有人评价说:孔子学院“为中国教育国际化举行了奠基礼”。

“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攀升:35个国家和地区已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在美国,2010年公立学校开设汉语课的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学汉语人数达20万。在英国,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在法国,中小学学汉语人数连年增幅达40%。在德国,学汉语人数5年内增加了10倍。”“来自英国中小企业联合会2011年的调查显示,英国企业界对掌握中文雇员的需求急速上涨:2009年是第三位;到2010年,升至第二位,仅次于法语。”[17]

同时,中国媒体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新华社海外分支机构达180家,拥有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2015年度《世界媒体500强》,中国内地共有65家媒体公司入选,仅在美国之后,排名第二。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曹文轩又获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开始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西方了解和理解中国需要时间。正如“北京共识”首倡者乔舒亚·库珀·雷默所说:“理解中国需要很长时间。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有非常不一样的历史,中国人的价值观也非常不一样。长期来看,不同的历史和价值观难以说有什么优劣之分,但是短期而言,不同的历史和价值观确实造成了一些障碍和误解。”[18]一方面,西方人长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中国的价值观与西方也非常不同,更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从海外回国的中国留学人数达到108000人,较2008年增长了56.2%;而在2010年,中国“海归”的数量达到了134800人,创下历史新高。虽然整体上仍处于流出状态,但是回流人员的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了出国人员,他们主要从事互联网、IT、通信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行业。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显示,2015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40.91万人,自改革开放至今累计回国人数达221.86万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介绍,最近几年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的比例近80%,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就业。

流动现象 篇6

1 . 1 体育旅游人群的流动研究

于素梅在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调查与分析中指出: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以旅游与体育为主要目的,以休闲、娱乐、冒险等为主要动机,以观赏和参与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事实证明,体育旅游业在中国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岩在近几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中分析指出:由于各地的体育资源以及旅游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体育旅游的需求,会出游不同地方领略不同区域的体育旅游特色。如何通过人们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来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相关文献对于体育旅游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总结也比较到位,对于体育旅游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关于如何通过流动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且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而这一方面又是体育旅游发展不可忽视的一大课题,这是在日后的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 2 关于城乡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研究

城乡体育发展主要差异具体体现在体育设施的差异、大众体育的观念及参与度的差异。体育设施是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目前农村体育设施条件依然与城市有较大差距,设施较为简陋,且分配不均。体育观念及参与度体现了人们对于体育认识的高度以及自身对体育的热情,大部分农民对健身与劳动之间的认识存在误区,体育观念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将城市与城市外围区域尤其是农村体育进行区别对待,有重点、有步骤地促进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体现出城市与农村差别有针对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贯彻和实施,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于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如何通过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促进城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且研究不够深入,这是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的方面。

2 关于城市内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

2 . 1 健身人群跨社区流动研究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体育活动1。

程红义等人在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一文中指出了学校体育在开展社区体育中优势。他们认为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具有场地设施优势、人才集团优势和教育功能的优势。

学校体育具有的这些优势在目前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这种潜在的优势如何发挥出来关键在于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例如建立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并以此为龙头,通过多种措施带动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从而才能正确引导并带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理双向流动。

郁建亚、吴明在分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一文中指出:社区体育的优势在于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以及参与对象与项目的广泛性。不足则体现在“三大缺失”上,体育设备上的缺失、体育人才上的缺失以及、参与居民的缺失。此外,他们还指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二者适时的结合、合理的流动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这些文献在关于健身人群跨社区流动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学校与社区体育之间流动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达到了一定的认识高度。但是在关于社区间的流动以及其他区域间流动的研究相对缺乏,分析还不够透彻。本文将对其他领域的流动作深入分析,以促进健身人群合理的跨社区流动。

2 . 2 健身人群社会分层流动现象研究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2。

赵溢洋、刘一民在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中认为: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出发研究体育,有利于了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健身态度,也有利于了解健身人群的阶层结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加强健身人群的发展。

在体育领域,社会分层既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体育的社会分层使我国体育系统更具层次,更具多元化;另一方面,处于上端层次的社会人群由于社会地位高,在分层中享有的优势明显,可支配的体育资源多。而处于劣势阶层的群体健身需求则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如何处理好社会分层中的平衡问题对于我们开发健身市场,促进健身人群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多文献全面分析了社会分层对于促进流动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合理有效的措施与建议。但是关于如何根据需求促进流动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分析不够深入。本文的研究视角就在于通过分析健身人群需求去促进城市人群合理有序的健身流动,相信会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

2 . 3 关于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关系研究

刘志民在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中指出:体育的社会流动能够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提供进入社会上层,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健身这一体育活动进行体育价值观的交流,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体育健身也可以促使落后地区的人群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实践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张秀萍、王光在文章中指出:体育是一个改善居民生活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体育也具有整合价值观、加强沟通、增强人际交往等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界对于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研究已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在健身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上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对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研究中,涉及健身人群需求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大多只是稍微提及,并未作深入的研究。而如何根据健身人群需求的多元化来促进中心与外围城区健身的合理流动又恰恰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本文将会运用人的需求理论分析深圳区域内部以及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从现象中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来促进城市区域内部与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合理有效流动。

3 文献研究取得成果与不足

3 . 1 文献研究取得成果

(1)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中发现,学术界在关于健身人群跨社区的流动、城乡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旅游人群流动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我们开展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的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研究打开了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2)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是本论文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发现社会分层与流动对于研究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以及促进健身人群合理流动的内在联系,这对后续的研究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3 . 2 文献研究存在不足

(1)在关于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相关文献中,关于健身人群需求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对于影响健身人群流动的需求理论分析还有待加强。文献的研究并没有从流动的视角了解健身人群的健身需求。

(2)首先,研究文献并没有站在明确的区域分布的研究视角对健身的流动现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研究。其次,相关文献并没有从区域的差异中分析与研究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最后,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文献是从改进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摘要: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发,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健身市场的开发促进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区域内部以及中心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总结出不同健身人群的流动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开展体育健身的区位特点,为满足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促进城市区域内部、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区健身人群的合理有效流动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出有效建议。

流动现象 篇7

突扩、突缩流动是工程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学习内容, 在这两类流动过程中, 存在复杂的流动现象, 伴随着较大的局部阻力损失, 流体在流过截面突变时的流动分离、流线收敛等重要的流动特点, 在传统授课中, 主要依靠文字描述, 理论公式等方法向学生讲授该部分内容, 在课堂上缺乏对流动过程的形象展示。

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是以经典理论和数值计算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 对包含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进行求解分析, 从而达到对流动和传热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CFD技术集中应用了20 世纪直至本世纪科学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 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3,4]。CFD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量的场, 如速度场和压力场, 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的集合来代替, 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的代数方程组, 然后求解代数方程组以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5]。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种求解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商用软件, 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FLUENT、PHOENICS、STAR- CD、FLOW3D、CFX等, 其中尤以FLUENT最为成熟, 使用较为广泛。

本文以二维定常不可压缩突扩、突缩流动为例, 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内部流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 获得内部流动速度矢量、流体压力及流线等流体参数的分布规律。利用CFD技术将理论予以形象可视化, 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对流体流动的直观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1 数值计算基础

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各种工程领域, 流体的流动总是存在的, 所有这些流动过程都受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基本定律的支配。这些定律的控制方程均可写成式 (1) 的通用形式。

式中, φ 是通用变量, 可以代表各种求解变量如u、v、w、T等;为广义源项; 为广义扩散项。式 (1) 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和源项。

选用双方程标准模型, 使控制方程封闭, 对于流动、传热或者包含有传质或有化学反应的问题, 标准两方程模型的方程组有如下通用形式:

其中, φ、、S分别取不同的表达式, 方程 (2) 可表示为不同的方程, 具体包括动量方程、湍动能方程、耗散率方程和能量方程。

2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借助FLUENT前处理软件Gambit或ICEM网格划分软件完成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流域的网格划分。研究过程中选取的突扩计算模型的比例为0.5、突缩模型的收缩比为2.0。计算模型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为获得突缩、突扩结构内的流动现象数值模拟, 计算过程边界条件的设定可以进行多种设定, 根据FLUENT软件的要求, 计算中计算域的进口采用速度进口边界条件, 出口采用压力边界条件, 壁面采用绝热无滑移边界。

3 数值计算结果演示

在FLUENT软件中选取空气为流动介质, 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 计算收敛后即可以清楚地观察突扩突缩结构内的流体运动规律。

图2 为空气在流过突缩结构时的速度变化规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流体在流经突缩结构时, 流体流动速度突然增大, 从流体力学连续方程可知, 满足流量平衡的条件下, 当流体截面变小时, 速度增加, 从计算结果可以较为清晰地理解这一流体现象。

图3、图4 展示了流体在突缩结构中流动时的静压、总压分布云图。从云图中可以看出, 流体流经突缩结构时, 管道内的平均静压降低, 平均动压升高, 总压下降。在突缩截面转折处出现了总压低压区, 该处流体流动方向突然转变导致压力梯度变化最大, 能量损失最大, 可以加深学生对突缩结构带来压力损失的直观认识。

图5 是突缩结构中流体速度的流线图, 展示了流体的流动趋势。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流体在运动至截面拐角处产生了明显的弯曲显现, 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流体遇阻转弯现象的发生。

同样, 观察突扩结构可视化示意图, 可以清楚地总结出流体在突扩结构中的流动趋势及规律。

从图6 突扩结构中的流动速度矢量图可以看出, 流体流过突扩结构时速度有所降低, 且在突扩截面附近产生了较大的速度梯度, 同时伴有漩涡的产生。

图7、图8 给出了突扩截面中的压力分布规律, 从各种压力云图中可以发现, 流体流经突扩结构时, 静压有所升高, 动压下降, 总压下降。在突扩截面附近同样具有较大的压力梯度, 并且突扩截面附近径向远离轴线的位置, 各种压力值均比较低, 这是因为在该位置附近产生了回流, 回流的产生造成了较大的能量损失。

图9 突扩结构中流动速度流线图清晰地展示出了突扩结构中的流线分布, 从中可以看到回流区产生的位置及流体在突扩结构中的流动趋势。

4结论

流体流经突扩突缩管道时, 会在管道突扩、突缩截面附近产生较大的速度梯度, 压力梯度, 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在流体流经图扩管径处出现了分离流动并产生了回流区。

突扩和突缩内部的流体流动具有相似性, 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进行仿真计算以及可视化研究可以清晰、形象地展示流体在突扩和突缩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及流动规律, 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流体在其中的抽象流动具有很大的意义。为课堂授课节省大量时间, 并且使课堂授课更加生动、吸引人。开拓学生视野,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对抽象流动的直观认识,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谢翠丽, 倪玲英.《工程流体力学》本科课程引入CFD教学的探讨[J].力学与实践, 2013, (35) :91-93.

[2]刘丽丽, 杨树人.大学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3, (03) :30-31.

[3]李小川, 田萌.“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调查研究与改革探索[J].课程教材改革, 2012, (246) :47, 55.

[4]张师帅, 郭照立.构建CFD技术平台培养能源动力类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2) :64-65.

【流动现象】推荐阅读:

流动性能05-24

流动因素05-26

流动监测06-01

流动人员06-02

流动07-22

流动现状07-26

流动海水07-27

流动关系07-31

流动树脂08-09

流动数值08-10

上一篇: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症下一篇:外视觉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