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现状(精选12篇)
流动现状 篇1
一、引言
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地区流动是二元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市, 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 比上年增长3.8%***。然而, 2005年全面爆发“民工荒”以来, 我国劳动力流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扩大以及跨度增加的同时, 流动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由于流动人口变化比较且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决定了整个经济的战略命脉,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我国流动劳动力的现状。
二、流动人口的结构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壁垒不断被打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总量经历20多年的持续增长,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流动人口规模迅猛增长。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亿****, 到2012年达到2.6亿, 翻了一番多。然而, 随着流动人口的规模扩大, 劳动力转移增速不断下降的同时, 流动人口的内部结构也在经历悄然变化。
1. 流动人口中30岁以下青年比例下降
从平均年龄角度, 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从2008年的34岁上升到2012年的37.3岁, 说明新增流动劳动力的年龄偏大。从图1中分年龄段劳动力构成看, 2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比重下降, 从2008年的10.7%下降到2012年的4.9%。30岁以流动人口占比由46%下降到36.8%, 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生率逐渐降低, 造成青少年数量下降。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教育和助学投入的增加, 高中和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 2011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为24%, 更多的青少年选择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流动人口中青年比例的下降。
另外, 41岁~50岁以及50岁以上流动人口的增幅比较明显, 分别由18.6%和11.4%上升到25.6%和15.1%, 且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一般而言, 青壮年劳动力为了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或者发展, 其流动性较大。我国中年流动人口比例增加凸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枯竭的现状, 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的结束, 劳动力短缺时代的到来。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数量将达到最高水平, 但是由于人口结构转变, 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不平衡, 40岁以上劳动力偏多。因此随着劳动力整体老龄化的到来, 降低用工标准, 扩大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年龄范围才是解决“用工荒”的根本。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单位:%
1.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外出农民工:指调查年度内, 在本乡镇地域以外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本地农民工:指调查年度内, 在本乡镇内从事非农活动 (包括本地非农务工和非农自营活动) 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
2.外出流动人口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农民居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和未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却不尽相同, 表1给出了2012年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情况。
表1显示, 初中以上教育水平的非农民工比例远低于全部农民工相应的教育水平, 也就是说农民工的教育水平远高于非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农村劳动力中高教育水平人才的流失, 将会造成发展现代化农业缺乏人才支持。在农民工内部, 教育程度为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说明教育是外出劳动力的重要资本, 间接影响农民工的务工决策。另外, 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显著高于农民工的平均水平。较高教育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更加注重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等问题, 成为“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3. 劳动力流动家庭化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我国劳动力流动以往是单一劳动力单独到城市打工, 过年返乡的“候鸟式”的生存型转移。然而, 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推动了农民工工资上涨, 外出农民工对于经济诉求逐渐降低, 转而增加了对于家庭团聚等方面的考虑, 劳动力流动逐渐向发展型转变。为了进一步分析当前新的家庭式迁移模式, 图2给出了2011年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迁移模式。
从图2中可以看出, 约61%的已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完全家庭流动模式, 也就是说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举家迁移到工作地。30%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半家庭流动*模式, 选择单独流动的比例仅为9%。然而家庭迁移并不是一次完成, 往往是夫妻先流入, 随后子女流入, 这与国际上人口迁移经验相符, 即年龄较轻、身体较强的人首先离开自己的家庭, 单独转移。随着时间变化、物质生活资料的积累, 许多分离的夫妇与子女再度在迁入地团圆, 出现合家同时迁移现象**。新生代已婚农民工的家庭式迁移模式选择改变了“老一代”农民工夫妻两地分离的基本迁移形式, 是劳动力流动的必然结果, 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务工归属感的诉求, 对我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特征
随着“用工荒”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劳动力输出省份的蔓延, 流动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 流动人口就业地区变动
改革初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流动人口呈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然而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外出农民工的务工地点发生了巨大变动, 表2给出了2008年~2012年外出农民工务工分布状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08年~2012年全国范围内省外务工占主导地位, 务工人数比率超过50%, 2011年全国省内务工的比例首次超过50%, 同时省内务工比例出现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离开家乡的外出向东南部沿海地区集中的务工趋势已经改变, 就近就业以及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形势模式基本形成。分区域看, 省内农民工是东部地区劳动力供给的主要途径, 同时东部地区吸收外来农民工的比例逐年下降。省外务工依然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的首要选择。
21世纪初, 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快, 就业机会多, 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到该地区就业。然而, 2012年我国对于中西部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当地劳动力需求。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 然而中西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发展迅速, 特别是中部劳动力输出省份纷纷想尽办法留住劳动力资源, 2012年河南省出省务工劳动力数量低于省内务工数量。同时, 我国从2003年开始大力提高农业投入, 减少农业税收等举措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 造成跨省农民工比重持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 中部地区省外务工比例高于西部地区约10个百分点, 说明西部大开发计划对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位:%
数据来源:《2009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和《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 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 建筑业就业比重上升且从事行业具有区域特性
随着流动人口就业地区的变动, 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 图2给出了2008年和2012年农民工从事职业的分布情况。
图3显示, 制造业和建筑业依然是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其中, 2012年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农民工比例为35.7%, 依然吸收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 然而与2008年的37.2%相比该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12年建筑业务工农民工比例为18.4%, 比2008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上升的比例最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 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制造业必然会面临招工难, 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必将逐渐下降。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快, 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 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扩大, 从而建筑业农民工占比逐渐上升。
全国农民工从事的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动而变化, 然而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 经济发展具有阶梯型特征, 因此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 表2给出了2012年各地区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情况。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农民工从事的行业的区域特性明显。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吸收的农民工数量最多, 占东部地区农民工的44.6%, 是东部地区吸收农民工最多的行业, 远高于中部的23.3%和西部的15.4%, 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速度有待提高。与全国和东部地区不同, 建筑业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吸收劳动力最多的行业, 占比分别为25.5%和28.4%, 说明我国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这些地区吸引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作用。另外, 2011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均高于东部地区为这些地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使这些地区的建筑业成为吸收农民工的主要力量。
3. 流动人口收入情况
2004年开始于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引发了农民工工资的全面上涨趋势, 图4给出了2008年~2012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民工的月收入情况。
图4显示, 全国农民工月收入水平从2008年的1340元增加到2012年的2290元, 增长了将近一倍。受2008年末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2009年增长速度较慢, 而2010年和2010年增长速度较快, 分别为19.2%和21.2%。随着经济增速放缓, 2012年农民工收入增长速度仅为11.2%。
分地区看,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的变动趋势与全国的情况基本一致, 然而东部地区工资水平的增速均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增速。三个地区的月收入趋同趋势明显, 除去价格因素东部地区在收入优势正在消失。资料显示,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的结余 (扣除生活成本) 均低于在中部和西部务工的结余*。因此, 随着中部和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东部地区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用工荒”问题。此外, 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上升也降低了其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业链的资源优势。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活跃, 成为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现象。经历了20多年的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之后, 我国流动人口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 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加, 外出农民工教育水平较高, 流动家庭化特征明显。其次, 流动人口出现就近就业趋势, 从事职业逐渐由制造业占主导转变成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 同时农民工收入持续上升但增速放缓。劳动力流动结构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反应了我国流动人口的新变化, 相应的各种政策也应逐步调整:
单位:%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中、西部经济发展造成劳动力短缺不可避免, 因此东部地区应该加快产业升级速度, 降低其对劳动力的需求, 缓解“民工荒”压力。同时加快西部地区制造业链建设, 为承接东部地区核心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回流农民工以及未转移劳动力就近进入制造业等行业就业, 深度挖掘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优势。多方位考虑流动家庭在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福利要求, 加强流动家庭城市就业的稳定性, 引导流动家庭有序参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 培养专门的农业人才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蔡昉著,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再平衡[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2]国家统计局, 2012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 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527_402899251.htm, 2013-05-07.
[3]国家统计局, 2009年我国农民工检测报告[EB/OL], 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 2010-3-19.
[4]段成荣, 杨舸, 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
[5]韩俊等,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J], 发展研究, 2009 (4) .
[6]孙晓芳“, 用工荒”劳动力流动的中国样本[J], 中国劳动, 2013 (1) .
[7]长中子, 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特点及趋势分析[J], 广东经济, 2012 (3) .
流动现状 篇2
随着我县经济不断发展,建筑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崛起,大量流动人口进入我县。作为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流动人口在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矛盾和压力。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维护辖区的治安稳定,今年3月起,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我社区对流动人口采取全面排查,组织流动人口进行座谈会,深入家中交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截止目前,我社区外来流动人口总数为380人,其中疆内流动人口62人,出租房屋135个。此外,还有不一些未登记在册和申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从流出地看,流动人口多从四川、河南、甘肃等地流入,疆内流动人口多从喀什、和田、吐鲁番及伊犁等地流入。从行业结构分析,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活畜屠宰等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和行业为主。同时,我区流动人口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文化水平低。我区流动人口多数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以中小学居多。
(二)居住条件差。全辖区380名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在永安西路、人民西路及环城西路的平房区,每个院落住3-5家人,建筑工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居住区集中,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较大。
二、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尚需理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安、劳动、计生、城管、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对责、权、利的认识在某种情况下带有局部性及与之相适应的差异性,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单独制定管理制度,这样使得工作难以协调,服务与管理难以配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谁都在管,谁都管不了”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间的信息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没能得到制度化保障,缺乏有效便捷的沟通衔接机制,有效信息利用率低。对流动人口无法做到实时、动态管理。
(二)管理队伍尚待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利用不充分。社区工作人员15名,管理服务人口1770户4986人,日常工作中侧重于民政,综合管理,计生、环境卫生、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等综合治理服务,流动人口管理专干兼管综合治理、工会、矛盾纠纷排查等,“一职多能”作用不明显。社区警务室的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利用不充分,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三)流动人口管理难。对于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网格员台账更新慢,导致底数不清。流动人口居住时间短,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疏于管理,导致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卫生差,对于社区干部的管理不听、不理、不管。,三、加强我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充分认识并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做好此项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当前,应从解决根本性的,社会普遍要求急需解决的问题做起,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一)提高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操作平台利用率,构建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1、完善信息采集系统。要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纳入实有人口信息工作,整合现有公安、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全区流动人口数据库,实行“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采集,多方使用”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建立融采集、统计、分析、查询、交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网。
(二)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体系。协调公安、民政、劳动、计生、城管、卫生等各个部门出台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同时加大服务力度。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专职协管员队伍的聘任管理在县相应机构的指导、监督下,由镇负责。经费应按财政体制分级给予保证。要充分发挥专职协管员队伍作用,加强培训,完善“一支队伍,综合运作”的管理模式。乡镇协管员一律配备到社区,实现一线工作制,专职从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包括综合信息的采集,协助职能部门对出租房、公安、计生、维权及对流动人口进行普法、社会公德、卫生安全等宣传教育工作。
流动现状 篇3
“在一起”的梦想
“刚出来打工的时候,小孩子没有带在身边,特别想孩子的时候,我只能打电话给孩子,每次孩子说‘妈妈我想你的时候,我都会流眼泪。”当天的报告发布会上,身为母亲的流动工人胡雪秀介绍了自己身为一个母亲,却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无奈。
这也是许多流动工人的无奈。中国目前有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因为身处大城市和工业区无法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与家人分离导致父母认为自己不称职,他们感到焦虑,与孩子的关系变得疏远。报告显示,留守儿童家长“经常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的感受最为强烈,各个年龄段占比均在60%以上。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评价父母不合格的首要原因也是“父母不在身边”;其次是“在一起时间少,没有什么感情”。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在城市或工业区奋力拼搏的身为父母的流动工人仍怀揣梦想:希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希望子女接受完善良好的教育,希望和其他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福利……
“尽管每天上班累死累活的,下班后还要洗衣服洗澡、照顾孩子写作业……哪怕到晚上10点,也要看着孩子把作业做完才睡,但是能跟孩子在一起心里还是美美的。”流动工人江水莲说。也正因为抱有“在一起”的美好希望,流动工人更希望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调查显示,流动工人最希望获得的支持包括帮助他们协调子女入学(72%),更为灵活的工作时间(64%),给予住房补贴(54%)。工作时间方面流动工人父母希望得到的照顾具体体现在: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孩子生病或者有急事的时候允许请假。还有许多父母希望企业设立企业内部幼儿托管中心、课外辅导中心等。
让“梦想”变现实的多方努力
企业的支持。流动工人的幸福梦想与自己所在的企业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企业对流动工人父母给予的支持力度决定了流动工人的幸福程度。与此同时,工人的幸福与否也与企业的持续运营有着密切关系。报告显示,在受访的家长中,有40%的家长因为考虑到孩子而辞职,9%的家长经常这样做。这直接导致企业难以留住熟练且稳定的工作人员。
流动工人父母问题也引起了一些企业的关注。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受访企业中大多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些行动归纳起来包括:1)关注女性流动工人,例如开设哺乳室,开办家庭教育讲座,重点开展妇幼知识保健讲座及健康培训等。2)提供各项福利和援助。例如,提供返乡探望补助、开展心理与情感咨询服务、协助员工享受当地公共服务、提供夫妻房服务、允许员工工作时间打紧急电话等。3)针对有子女流动工人的特别政策,如为有子女员工提供假期照顾、开展社区托管服务、开办厂内幼儿园和开展社区儿童公益项目等。
相关专家表示,企业的上述行动无疑有积极意义,但企业在此议题上尚有巨大提升空间。企业未来应改进企业社会责任规划,加强与供应商的政策,制定支持家庭的政策。其次,改进信息分享渠道,帮助流动工人了解与户口、教育、社保和现有社区服务相关的政策和信息。第三,制定灵活的工作时间及探亲假,让流动工人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其他基本需求。最后,企业应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
政府的支持。企业并不能解决流动工人的全部问题,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例如,流动工人面临的子女平等教育的机会、家庭廉租房和社保待遇等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的支持。
报告显示,在这一方面,重庆地区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包括公租房政策向进城务工无住房人员开放,只要收入符合标准,通过摇号,流动工人就有可能在城市里住上环境优美价格低廉的房子。而在重庆新开发的工业园,园区一般都会提供环境较好的配套宿舍给企业,从而改善企业员工的住房条件。
社会组织的支持。“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所有企业都要去办个幼儿园,办个托管中心,术各有所长,不要忘了有大量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有能力(去帮助流动工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说。
该中心在帮助流动工人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除了参与流动工人父母这一研究调研外,该机构还开展了“农民工春节返乡状况访谈调研”、“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研”等调研活动。这些调研活动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
北京市协作者除了进行调研外,还为来自企业、高校、打工者、社区家长、流动儿童等不同领域志愿者搭建参与平台,协调多方力量为流动儿童和其家长提供服务。事实上像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在帮助流动工人这一问题上,的确可以弥补企业和政府的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帮助”。
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动儿童的概念
现在对流动儿童没有一个明确定义。迮文远[3]指出“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 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王晓军[4]提出“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非居住地户籍。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的小于7岁的儿童”。张为民[5]指出“流动人口这个概念目前主要用于中国, 它特指人们在未改变原居住地户籍的情况下, 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 即所谓“人户分离”, 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亲探友、从军等情形。至于在多大空间、时间范围的人户分离才算流动人口, 则要根据实际工作来确定标准”
1.2 流动儿童的界定
流动儿童的来源界定有多种方式.如以省、县、乡、村为界, 计算流入人口还是计算流出人口等。程峰[6]认为, 以村为界只计算流入人口作为流动儿童的来源界定可能较为合理。多数人以乡为界调查统计。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对农村的同一乡 (镇) 或者城镇的同一县 (市) 之内的流动不在管理之列[7]。
1.3 流动儿童的特点和流动原因
特点:居无定所;居住、生活、学习等环境的相对集中性;节假日和农忙季节的相对流动性;经济困难;流动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知识普遍缺乏;小年龄组儿童流动比例显著高于大年龄组等[7~9]。年龄以~24月龄的最多, 且构成比随年龄升高而下降。全国第4、5次强化免疫活动中, “零剂次”免疫儿童中99.0%以上为流动儿童, ~24月龄的儿童分别占93.7%和93.4%。除此之外.还有流动性大、迁移频繁、居仕散杂及隐匿性强的特点[10]。
流动原因:因父母到外地从事经商、打工、运输和捕捞等各种活动, 是造成儿童流动的主要原因;逃避计划生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无人照料, 将小孩托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监护等[7]。
2 流动儿童免疫现状
2.1 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较低
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 成为影响计划免疫管理的原因之一。王瑞明于2001年对福建省福州市0~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流动儿童建卡率为40.50%, 本地儿童为85.20%, 流动人口建卡率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11]。孙美平等于1999年开展了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卡介苗 (BCG)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 、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 、麻疹疫苗 (MV) 单苗接种率依次为43.6%, 41.1%, 49.5%, 67.0%, 明显低于本市户籍儿童[12]。王达特等于1999年对浙江省岱山县0~6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进行调查, 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仅为66.16%, 单苗接种率70%[13]。蔡占林等于1998年和2000年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0~7岁流动儿童进行了计划免疫状况调查, 发现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和其他疫苗接种率均远低于常住儿童[9]。蒋守海等在1996-1997年对江苏省射阳县境内0~7岁的1 28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 四苗免疫覆盖率低[14]。
2.2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较高
陈立凌等对苏州市1994-1999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传染病进行了对比分析,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流动人口年均发病率高达12.52/10万, 常住人口为2.1910万, 流动人口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流脑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人口[15]。
2.3 流动人口已成为传染病多发、暴发的高危人群
流动人口流动性大, 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预防保健意识淡薄, 对儿童的计划免疫不重视, 致使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较低, 甚至造成免疫空白, 使人群易感性升高, 成为传染病多发、暴发的高危人群。2003年SARS疫情也充分说明流动人口在传染病传播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沈平报道[10]上海市宝山区近10年来流动人口中, 麻疹、百日咳及乙脑发病率分别比本地居民高出13.9、7.5和17.8倍;1993年11月, 贵阳市南明区巢乡发生麻疹暴发流行, 流动儿童占97.7%, 在全部43例患者中, 仅1例接种过麻疹疫苗;Hersh等报道, 1997年巴西圣保罗州因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 从而导致麻疹的流行;1999年美国学者报道100例麻疹患者, 其中33.0%属流动人口病例。张春瑜等报道[16], 上海市宝山区近10年来流动人口中, 麻疹、百日咳及乙脑发病率分别比本地居民高出13.9、7.5和17.8倍, 深圳市罗湖区对1989-2003年麻疹病例监测显示, 472例麻疹病人中, 流动人口占75.85%, 2002年经实验室确诊的309例麻疹病人中流动人口病例186例, 占60.19%, 仅21例有明确的预防接种史。
3 对策
3.1 加快流动人口免疫管理的立法步伐
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全国许多地方针对流动人口的问题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 如上海市先后制定了《上海市外地劳动力健康检查办法》及《上海市外来人员卫生防疫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种地方性管理办法。福建省卫生厅于1996年制定了《福建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卫生部于1998年也制定了《特殊人群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方案》。但必须要尽快确立这些“办法”和“规定”的法律地位, 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提高执法力度。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坚决实行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托、入园和入学的制度, 促使流动儿童及无证者自觉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免疫并办理预防接种证[10]。
3.2 推广应用“金卡”
儿童计划免疫金卡信息管理系统是采用“金卡” (IC卡或集成电路卡) 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的新生儿登记建卡、预防接种、统计汇总等环节进行计算机管理。在局域网内, 流动儿童家长可在任何有读卡机的地方, 通过“金卡”自动查询下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 家长可从中了解到更多的包括计划免疫在内的医学常识,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作用, 减少了计免医生的负担。“金卡”系统自动生成报表的功能, 使得计免医生能迅速、准确地统计, 实时监测, 有利于查漏补种的进行。深圳市南山区自1996年采用儿童计划免疫金卡信息管理系统以来, 在未增加计免医生的条件下,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达到了98.00%, 五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白百破疫苗、乙肝疫苗) 全程覆盖率在90.00%以上。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还节约了成本。虽然建立“金卡”系统在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上需要资金投人, 但是这相对于增加计免医生所需的成本却是低廉的[16]。
3.3 政府负责, 社会参与, 部门配合
各级政府要把流动儿童的计免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 切实加强对流动儿童免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联系, 掌握各年龄段流动儿童的底数, 并登记造册。在查漏补种或某种疫苗预防接种日时, 依靠街道办事处, 逐户通知, 做到一个不漏。依靠医疗接生机构,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 一律立即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首针, 并发给接种证明, 避免重种, 并告知应在就近计免门诊建立接种卡、证, 以完成全程计划免疫。公安部门或派出所, 根据上报登记的流动人口资料, 反馈给卫生防疫部门, 以减少摸底调查的难度, 提高效率。教育部门、宣传部门经常配合做好计划免疫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经常性地向社会和家长宣传, 必须凭“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人托、人园、人学等手续, 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3.4 完善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建立健全计免服务体系[9、10]
3.4.1 加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
常年接种门诊与临时接种网点相结合。坚持实行常年门诊接种制度, 同时定期在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市郊等流动儿童高密地区增设一些临时免疫接种网点, 使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免疫接种机会。实行“切块”管理, 推行社区保健医生责任制。将当地行政区域切割为若干块, 然后推行社区保健卫生责任制, 由地段保健医生每月与派出所、街 (居) 委会联系, 核查流动儿童的流动情况, 并把接种史反馈给街 (居) 委会, 以便继续督促管理。北京市流动儿童计免网络式管理值得借鉴:即医院保健科直接与外地来京儿童父母联系实施免疫, 再与街道办事处、居 (街) 委会联系, 由他们与宅区楼房组长联系, 最后由楼房组长通知外来父母带儿童到医院保健科接受免疫。
3.4.2 实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制
对流动人口儿童, 不论居住时间长短, 一律登记入册, 发给预防接种证。由社区保健医生通过派出所、街 (居) 委会等定期了解辖区内流动人口情况, 上门询查接种对象, 并在第1次接种时发放接种证, 实行新生儿报告卡制度, 即由新生儿所在产院填写报告卡, 送卫生防疫部门, 再由卫生防疫部门分发至各地段保健医生, 最后由地段保健医生负责接种和发卫生证, 由产院直接为流动人口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和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 并发证, 持证到所在地段卫生防疫部门完成其余的免疫。当流动儿童迁移时凭卡在迁入地的卫生防疫部门登记。
3.5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 加大宣传力度
流动现状 篇5
日本雇佣流动化:现状、原因及影响
日本对雇佣流动化问题的关注,始于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随着经济萧条的持续,日本劳动市场上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一环,日本政府提出“雇佣流动化”的主张,以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但是目前关于雇佣流动化的定义,尚无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解雇员工,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正式员工的比率或长期工龄者的比率大幅度降低,还有人认为雇佣流动化是指劳动力转移的活跃化,不仅包括转职的活跃化,也包括失业者的不断增加.
作 者:刘红 作者单位: 刊 名:日本研究 CSSCI英文刊名:JAPAN STUDIES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F1 关键词:流动现状 篇6
【关键词】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社会适应行为 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D4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6-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社会适应是儿童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它必然成为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不对他们的社会适应作特别的研究,寻求促其适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他们的社会适应将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将受到威胁。本研究从这一现实出发,研究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社会关注流动少年儿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实证参考。
意义:幼儿期是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对个体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重视和研究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实证性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以往有关儿童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弥补了关于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研究的不足,又可以通过深入探寻而展现社会和教育事实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其结果可以为教育学、心理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1.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学前儿童
本文中的流动学前儿童是指3-6岁跟随父母或其监护人在天津市幼儿园中接受义务教育,而户籍不在天津市的儿童,对居住时间不作限制。但不包括留守在家的学前儿童。
(2)社会适应
所以本研究把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屑冲突情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初步形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地克服困难,解决生活实际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最初学习生活的参与能力。
2.研究问题
(1)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发展特点
(2)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各项目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在社会适应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
(4)流动儿童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对策
3.研究假设
(1)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总体具有特异性,即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的各维度上的发展具有不同特点
(2)学前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发展
(3)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差异
4.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研究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5.理论基础
人格模式理论、智力模式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思路:本研究首先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从文献探讨中获得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相关因素,其次论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整个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再次开展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调查研究。以4-6岁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本人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与儿童社会适应紧密相关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全面提高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的关键问题是要立足于流动儿童实际生活的现状,通过实事求的调查,得出有价值的结果和结论。
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获取国内外关于儿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2)调查法
本研究中,针对学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采取的调查研究,就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前流动儿童和本地普通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指导和依据。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在收集资料前,调查人员均受过统一培训。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
调查目的:运用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考察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包括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与本地学前儿童的差异,以及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
调查对象:天津市内收费较低、规模较小的10所幼儿园。
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杭州大学儿童成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编制的《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手册中的问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和分析:
(1)父母亲文化程度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2)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
(3)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特点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
(5)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l)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
(2)3-6岁流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受家庭收入的影响
(3)3-6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发展性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性别差异不显著
(5)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于当地儿童
2.建议
(1)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改善流动儿童家长的素质
(3)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4)增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避免流动儿童边缘化
3.体会与思考
河北省流动人口现状调查 篇7
在调查的388名城市流动人口中, 以青壮年为主, 集中在18~55岁这个年龄段的占全部流动人口的90%。其中26到55岁居多。从他们的年龄来看, 现在的流动人口是以“第二代农民潮”为主。他们大多身体健康, 体力充沛, 职业多种多样, 其中企业底层职员、餐饮超市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建筑工人比重较大, 占74.4%。因此, 在如今的经济社会, 这些流动人口心理压力比“第一代农民潮”大得多, 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 工资较低, 福利基本没有, 而他们所承担的生活压力却很大。如何解决这些流动人口的心理压力, 将是政府和社会机构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据调查发现, 河北省流动人口男女比例1∶1, 与以前的以男性为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农村, 走向城市。而由于女性一直是整个家庭的中心,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的增加, 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外迁到城市, 从而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数量。同时, 我们还发现流动人口中, 男性初中文化水平占比重最大, 为38.46%, 其次为高中;而女性则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因此, 加强农村女孩教育将是文化教育部门的重要责任。在调查的女性中, 未婚者比例稍高于已婚者。已婚者中基本上有了一到两个孩子。这反映了农村现有的观念, 即未婚女孩大多外出务工, 而已婚妇女则有一部分在家务农。在已婚家庭中, 有46.153%的孩子在农村老家上学, 有38%的孩子可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在城市公立学校读书的孩子比重明显增加, 这与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免除城市公立学校借读费”的教育法令有关, 减免借读费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入学。
二、流动人口生存状况
在调查的388份问卷中, 每天消费支出30元以上的人数约占24%, 从人们的消费支出可以看出:河北省流动人口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同时, 由于全天消费中很大部分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人数仅占19.098%, 可见在流动人口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 食品消费支出已不是全天消费的主要内容, 他们已经不限于简单的食品支出, 而是有了更多其他方面的精神需求。
在调查中, 城市流动人口的聚居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廉租房或是单位集体宿舍。目前, 随着房价渐高, 租房的费用必然会水涨船高, 一些原本住得起的出租房也慢慢超出了预算。所以, 城市流动人口的聚居地渐渐向更加边缘的外城转移。
调查发现, 河北省流动人口的出行主要是依靠步行、自行车或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车的比例仅占11.023%。这也说明流动人口工资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承担购车及乘坐出租出的费用;从城市环境来讲, 这样的出行方式经济环保无污染;从流动人口自身来讲, 这样的出行方式费用低廉, 还可以锻炼身体。
据调查, 有89%的城市流动人口的业余时间用在睡觉、上网、看电视上, 不足10.1%的人在业余时间选择读书看报。而他们在上网、看电视时, 多关注电视剧、电影、娱乐性节目, 而对政治、经济及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信息关注较少。这些业余时间的荒废不利于流动人口了解社会及提高个人素质。
此外, 由于流动人口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 他们往往没有医疗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又只能在户口所在地的指定医院, 可见其医疗负担之重。再加上流动人口工资水平较低, 他们生病之后仅有7.957%的人到大型医院就诊, 而大部分的人则选择先扛着, 然后再进小诊所买些药物服用。同时, 只有21.485%的流动人口做定期体检, 66.124%的流动人口从没有做过体检。对于体检, 他们表现出极大的意愿, 之所以没有进行体检, 主要是由于资金的原因。
三、流动人口中出现的新问题
据调查显示, 城市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大部分在8~10小时, 10小时以上则占30%。与此同时, 无加班费的情况占77%。超长的工作时间、低廉的加班费使大部分流动人口对工作没有热情, 只是为了养家饣胡口而机械性地工作。
最新的数据显示, 虽有67%的流动人口没有出现被克扣或拖欠工资的情况, 但仍有32%的流动人口基本权益难以保障, 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调查发现,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加入流动人口的行列。在被调查的人口中, 有29.167%的流动人口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这29.167%的高学历人口之所以成为流动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住房、户籍问题等。
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现状研究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弱势,身心健康,改善建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来, 我国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 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 即在流动人口中,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流动。这样, 在流动人口中, 儿童人口越来越多。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人, 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近2 000万人。而在这一个庞大数字的流动儿童中间, 小学入学率为85%, 初中入学率仅为20%。
中国儿童中心2005年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也表明,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 失学率竟高达9.3%。一直未上学者占6.85%, 失学者占2.45%, 从8岁到14岁, 流动儿童未上学比例由0.8%增长到15.4%, 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
可喜的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问题。不仅确立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 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 而且对于民办民工子弟小学也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扶持。到目前为止仅上海市松江区就有民工子弟小学35所, 可见大部分来上海打工的流动人口要想解决子女在沪的小学就读问题是不难的。部分社会爱心企业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更多民工子女享受到了城市经济发展为教育事业带来的果实。
然而部分学校部分民工子女受教育条件得到改善的背后, 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问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他们最美的童年本该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然而这些流动儿童由于所处的独特生活环境, 使得他们的童真受到了很多外在环境的忽视甚至扼杀。这对流动儿童身心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可能是影响一个流动儿童、可能是影响一群流动儿童、甚至可能是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所以, 必须引起社会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一、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仍然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几所民工小学进行走访与调研, 总结出流动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营养结构不合理, 生长发育受影响
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不高, 打工赚的钱大多准备几年之后回乡买房养老之用。在城市里除去房租和生活费用支出, 家长很难舍得花钱去大力改善家庭的伙食, 不仅因为经济限制, 也因为时间限制。因此, 流动儿童的生活水平比较低, 平时吃的也比较简单, 在营养方面尤为欠缺。这样的物质条件是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成长的。
从笔者所在的团队对上海霍邱为民小学、广丰诚信小学两所民工小学的实地考察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中午基本都在学校就餐, 而学校的伙食条件较差。霍邱小学由于处于松江镇中心地带, 这几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关心, 2005年松江区政府还专门给霍邱小学购买了一定数量的食堂器材用于食堂建设, 但是投入的资金数量仍然很有限。相比之下, 距离松江镇中心较偏远的广丰小学自2000年办学以来, 一直处于远离人们视线的边缘地带, 几乎无人问津。可见, 对于大多数民工小学而言, 由于私立学校减少办学成本的初衷, 加上社会的关心程度欠缺, 种种因素导致了流动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城市儿童存在天壤之别。
2.居住环境条件差, 卫生和健康状况很难保证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民工子女居住的房子大多是随父母一起租赁的简易房, 不仅面积小、拥挤、生活不便, 且居住房屋阴暗潮湿, 卫生条件差, 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卫生隐患。而且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些流动儿童经常跟家人一起一家老少合用一个毛巾、甚至洗脸洗脚合用一个盆。有些儿童甚至从来没有养成刷牙、便后洗手等最基本的卫生习惯。
而且, 受经济因素和观念因素两大重要因素影响, 导致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不足。而这些生活在城市的上千万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 在威胁流动人口健康的同时, 也开始影响流入地的卫生、经济甚至社会稳定。
3.在公立学校受歧视, 难以与城市儿童平等相处
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的社会声望调查显示, 流入城市的农民 (即城市农民工) 在城市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十分低下的地位上, 在全部100种职业的排位中, “进城经商的农民”排在第92位, “进城打工的农民”被排在第94位, 而且, 排在最后十位的职业, 都是主要由农民工从事的职业, 如传达室人员、人力车夫、废品收购员、保姆、搬运工、单位保安人员等等。这份调查非常直观地表明,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社会声望分层的底层。很多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表示, 一开始城市儿童还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一旦得知他们的家庭背景是农民之后, 便不自觉地产生了隔阂, 这种同龄人的歧视对流动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由于在公立学校读书却不能像城市子女一样自由自在地与人平等相处, 这些流动儿童会感到自我封闭, 他们觉得自己不能被身边的环境接纳。事实上, 流动儿童大多“生在农村, 长在城市”, 甚至是“生在城市, 长在城市”, 由于长期脱离了家乡的社会生活环境, 他们已对乡土产生了距离感与陌生感。一份调查显示, 90%以上的川籍务工人员都表示将来要回到家乡去, 而70%的农民工子女都明确表示出了不愿再过父辈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然而城市并不完全接纳他们, 甚至视他们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而随意驱赶他们, 社会资源并不平等地向他们开放, 那么他们生活的出路在哪里?他们不像第一代农民工, 城市拒绝、排斥他们的时候, 他们可以回到农村去, 但流动儿童长大后作为二代移民面临着既无法回到农村, 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的双重悖论之中。如果不能及时处理, 这种心理上产生的歧视感与剥夺感, 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那必然会发生灾难性的社会后果。
4.私立学校条件差, 全面发展受限制
从笔者走访的几所民工小学来看, 这些民工小学大多没有文体设施。以广丰民工小学的办学设施为例, 该小学没有任何体育设施, 整个学校除了一个两层的教学楼就只有一个十分简陋的平地操场。而且, 该校一共570名学生, 从1~6年级一共8个班级, 教师人数13人, 几乎全部是从事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校课表上的美术课就是让学生拿一个图画本自己练习, 音乐课就是用DVD给学生放歌听, 而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在操场上玩丢手绢、踢足球。
5.父母忙赚钱, 与孩子交往少
通过对上海松江霍邱民工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 只有13.8%的学生选择排解心事的方式是与父母谈心, 这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父母工作忙没时间, 二是和父母之间有代沟。很多同学是选择与朋友谈心, 可是一旦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他们只能把心事憋在心里 (详见表1) 。
%
6.黑色网吧诱惑大, 学生沉迷其中
从笔者与团队成员对上海松江周边的民工小学进行走访的结果来看, 黑色网吧对民工小学学生造成的危害极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务学业的比比皆是, 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无奈。
在对一名民工小学的老师进行访谈时他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谈到, 自从学校周边有了黑网吧, 他经常要去网吧看有没有自己班上的学生在这些网吧打游戏上网。学校附近的网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同时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父母本身就工作很忙, 很多学生一放学就直接去网吧, 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而且, 在网吧的这些学生还经常会受到社会不良少年的带动, 对身心造成极坏的影响。
据了解, 多年以来对黑网吧的整顿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但是黑网吧却仍然愈演愈烈, 如今已是一个受害越来越广、危害面越来越大的毒瘤, 导致未成年人因沉湎网吧而造成的悲剧不时传来。笔者希望, 政府应从根本上防止这颗毒瘤的扩散和蔓延, 还未成年人一片纯净的蓝天!
7.屡受不良少年欺侮, 身心受到伤害
“校园的围墙再高, 也挡不住外面的风”, 这是笔者做访谈时记忆极为深刻的一句话。当笔者问及霍邱民工小学的校长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 校长跟我们谈到, 目前该校学生受教育的最大瓶颈既不是政府没有给钱, 也不是社会没有给赞助, 而是周边鱼龙混杂的环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一到下课放学时间, 就经常有不良少年在学校大门附近守着这些放学回家的学生, 对他们进行敲诈和勒索。很多学生被敲诈之后还不敢说出来, 怕遭到这些不良少年的打击报复, 长此以往, 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有的干脆也去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学生, 或者找小混混当自己的“老大”保护自己, 当然, 找“老大”是要交“保护费”的。
二、改善措施
1.解开户籍制度的枷锁
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就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 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 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 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 在所居城市都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 而被迫以体制外自发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当市场化的教育提供和有效需求 (支付能力) 都处于严重匾乏的状态时, 流动儿童就没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现状完整地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所以, 笔者希望可以解开这种束缚, 至少在教育上解开。因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 是人人平等的, 谁也不可以剥夺。
2.政策和教育基金向民工小学倾斜
从流动儿童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因上来看, 很多都是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引发其他方面的弱势所致。在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世界格局, 强弱之分植根于经济实力的强弱势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弱势群体与贫困群体不能画等号, 但仔细分析弱势群体的成因及成员结构, 不难发现弱势群体所指与中低收入所指存在极大重叠, 弱势群体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是因经济贫困所致。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 受教育条件明显存在天壤之别。因此, 国家的教育投资与政策支持将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乃至整个弱势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学校定期为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免费培训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 而学校教育是成长教育, 是在已有模型上进行修剪、扶正以及培养;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丰富的、是潜移默化的, 完全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人进行的。而学校教育则具有规范性强、目的明确、方法一致等特点。更明了一点说就是:家庭教育是让一个孩子面对多件事, 偶然性强;学校教育是多个孩子面对一件事, 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 家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键的环节, 是学生品行养成的初级加工。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那么家长“琢玉”的知识从何而来呢?学校可以通过相应的辅导班对家长进行培训。当然, 培训的时间最好在周末或者晚上, 这样可以让学生家长不至于耽误工作。
4. 媒体呼吁和谐共处, 让流动儿童免受歧视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绿色家园, 孩子们在绿色中陶冶情操、在阳光下丰盈生命。所以, 孩子在校园里应该是求知而不是相互攀比的。俗语说同窗共读乃前世修来的福分, 能够在童年最纯真的时光中遇见一群来自远方的小伙伴, 也是生命中的一种缘分。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朋友推动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人有何理由拒他们的子女于千里之外?近几年可能由于媒体对民工的负面报道比较多, 让城市人对农民工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 事实上, 这些并不是农民工的本质。我们需要媒体对这些流动儿童的父母多做正面报道, 只有善待农民工以及民工子女, 才能更好地让民工朋友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为城市的发展继续做更大的贡献!
5.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监管力度, 倡导健康教育氛围
针对不良少年骚扰民工小学学生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跟警方展开合作, 加大对民工小学周边环境的治安巡逻和管理。一方面对这些不良儿童的处罚措施可以更加严格一点, 一经查处, 严加办理, 这样可以让他们望而生畏;另一方面, 加大举报和悬赏力度, 让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之后警方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对民工小学学生的伤害扩大。学校要勇于承担起学生“保护伞”的角色, 给被不良少年伤害过的学生及时做心理辅导, 让他们可以及时走出阴影, 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
三、结束语
幸福的孩子大多有着相似的幸福, 不幸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流动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同样是祖国花园里幸福的花朵, 他们不应被忽视, 更不应被歧视。中华之崛起需要这批建设者,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梁启超先生曾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 需要人人付出一点爱!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3]叶庆娜.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差异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7) .
[4]宋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报, 2005 (12)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 篇9
1 流动儿童的概念与现状
1.1 流动儿童的概念
本文所定义的流动儿童是指“户口在本地, 但人长期在外地;或者户口不在居住地3个月以上的儿童”。流动儿童主要包括流出儿童和流入儿童。
1.2 流动儿童的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各地地理、文化、经济等情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各地流动儿童的特点和数量都各不相同, 我国目前尚未对流动儿童人数的准确统计[3]。
2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
2.1 建证、建卡率与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较低
与常住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建卡率、建证率都明显要低很多。陈燕燕等在调查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0~7岁儿童时发现, 流动儿童建卡率仅为46.08%, 而本地儿童建卡率则达到了100.00%;流动儿童五苗 (乙肝、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脊灰疫苗、卡介苗) 全程接种率为37.62%, 本地儿童为97.67%。针对这种现象, 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流动儿童这个计划免疫的难点人群。
2.2 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较高
免疫接种率低, 必然会使得流行疾病出现高发的趋势。杭州市江干区在统计2003~2007年麻疹发病人数时, 发现80.6%的都是流动人口。合肥市在统计2005~2006年儿童计划免疫情况是, 发现90.0%的发病人群都是流动人口。
3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
3.1 加强基层计划免疫管理
一是由镇、街道卫生院组织医生深入村 (社区) 实地查看, 着重加强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 划分片区, 明确各村卫生室对流动人口管辖区域, 认真做好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 对7岁以下外地流入新华镇居住满3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进行管理, 摸清流入适龄儿童总数、接种情况, 准确掌握接种对象, 并及时建卡、建证, 做好登记管理;二是按照分片区管理的原则, 实行包干到村 (社区) , 按照每年开展12次冷链运转要求, 确保辖区适龄流入儿童常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落实[4]。
3.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设免疫讲座以及村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提高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
3.3 设专项资金奖励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工作
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 提高区域内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接种率, 政府应该每年拨出专项资金, 用于奖励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工作比较突出的街道 (乡镇) 、村。以0~4岁流动儿童建卡率、当地居住10个月以上流动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为主要考核指标, 以区、乡两级考核结果为奖励依据, 根据考核情况每年奖励在流动儿童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设专项资金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 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积极性, 深入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和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 从而促进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服务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5]。
3.4 数据处理信息化
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试点应用“常住儿童动态管理系统”, 以此来创新流动儿童的管理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也能够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某区采用此系统之后, 截止去年年底, 各镇 (街道) 村级儿童总体核实率已达94.5%, 远远超过了2011年底70.0%左右的水平。此外, 2012年, 各村、社区联络员自主新增的流动儿童有484名, 2/3的村、社区均体现新增流动儿童数据。2012年区疾控中心对该系统运行年度评估分析显示, 系统和金苗系统对接程度已有大幅度提高, 以村核实确认儿童为对照的相符率达86.87%, 以金苗在册儿童为对照的相符率为86.92%, 显著高于2011年70.00%左右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燕燕, 胡连鑫, 李杰.杭州市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及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7 (4) :320-323.
[2]刘大卫, 孙美平, 刘维祥.北京市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2) :165-169.
[3]倪志敏, 奚颖.江干区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 2008, 20 (10) :19-21.
[4]靳玉惠, 王哓萍.合肥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现状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疾病监测, 2007, 22 (11) :752-753.
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研究 篇10
1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
W H O将健康的性行为定义为在各种健康状态下, 同时体现身体上的适应与心理上的满足。性行为应该是健康而安全的, 在避免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以及生殖道感染等不健康结果之后而获得快感和满足。评估生殖健康整体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健康的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非意愿性行为) 以及生殖道感染求医行为[2]。
1.1 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根据一项跨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对避孕、性病预防等生育健康知识认识模糊。这是因为流动人口获得知识方式缺乏, 很多人通过街头广告和周围人群获得不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3]。2 0 1 2年针对成都市1 5~2 4岁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调查显示[4],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均在5 0分以下 (满分1 0 0分) 。嘉定地区未婚流动人口调查结果显示[5], 年龄小、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的未婚流动人口最缺乏基本生殖健康知识。同样在青岛的流动人口调查也显示[6], 未婚女性青少年尤其缺乏避孕知识, 整体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在上海市长宁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女性的性知识水平明显低于男性, 与其文化水平、文化程度、收入高低成负相关[7]。以上调查均显示, 女性流动人口由于文化水平较低, 或缺乏了解性知识的渠道, 或羞于了解相关知识, 导致这一群体生殖健康知识匮乏。
1.2 流动人口性行为现状
1.2.1 流动人口安全性行为现状
流动人口中初次性行为开始较早, 而初次性行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占5 3.6%~8 7.3%。已婚的流动人口中, 从未采取过避孕措施的占1.4%。采用避孕套的只有1 3.1%, 更多的是以输卵管结扎 (1 8.8%) 和宫内节育器 (4 2.8%) 为主。而未婚流动人口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的比率为1 3.5%~2 1.1%, 要高于已婚人群。避孕套是未婚流动人口采用较多的避孕方法, 其次为避孕药、安全期以及体外排精等自然避孕法[3,8,9,10,11,12,13]。有性经历的未婚流动女性中, 有4 7.4%报告曾发生过非意愿妊娠。其中, 1/3的调查对象有过2次及以上的非意愿妊娠。相关调查表明, 未婚女性流动人口中反复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次数≥3次) 发生率为3 2%, 主要原因是未采取避孕措施[8,13,14,15]。广东一项对服务行业调查显示, 未婚流动人口中7 6.4%有过性行为;其中, 有性经历的女性流动人口多性伴率1 1.7%, 已婚女性流动人口多性伴率为2 4.5%[16]。
1.2.2 非意愿性行为状况
调查显示很多女性不了解非意愿性行为的准确含义, 甚至理解为仅限于强奸。在对2 1 6 4名未婚人工流产者的调查中, 有4 8.1 0%的人至少曾经遇到过一次非意愿性行为, 有2 9.5 0%的人表示自己的初次性行为是非意愿性的[3]。
1.3 生殖系统感染求医行为
由于生活条件不符合卫生标准, 女性流动人口更容易罹患生殖系统疾病。高达8 5%的人患过生殖系统的感染, 但是仅有3 9.9 3%的人到医院求医, 状况非常不乐观。不就医女性中观念陈旧, 害羞胆怯占2 6.6 2%, 认为所患疾病不严重者占2 6.4 6%, 没有时间占1 8.5 9%、经济困难占1 2.4 2%, 还有9.4 2%的女性认为性病无所谓[17]。调查显示, 4 3.1 0%的女性流动人口有过生殖道感染症状, 其中仅有一半左右的人去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检查[18]。
2 生殖健康卫生服务可及性
由于流动人口经常流动的特点, 使常规指导计划生育系统向他们提供常规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差。与常住人口相比, 缺乏医疗保险、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及落后的健康意识决定了流动人口主动寻求医疗服务时的消极态度。另外, 卫生服务机构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冷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她们的就医意愿。成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了上述情况, 未婚流动人群普遍感觉到所获得的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与服务不足。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中的边缘人群, 由于自身生活和工作条件及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制约, 再加上文化水平低下和健康认识不足, 导致自我保健意识较差, 对不安全性行为、意外怀孕及人流的不良影响和副作用认识不足。而公共卫生部门对流动人口投入和关注不足, 既缺少足够的专业人员提供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也缺乏足够的渠道和物资向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药具。很多未婚流动人口或不好意思去获取, 或不知道如何去取得安全的避孕药具。他们一旦发生意外妊娠, 经常不知道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容易引发严重的生殖健康问题, 而他们对此后果的认识又不足。广州市的调查表明, 城市常住人口的婚前性教育普及率为5 7.8 0%, 而流动人口的普及率仅为4.8 5%[19]。
3 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措施
3.1 加强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卫生机构生殖健康服务的利用, 提高流动人口寻求生殖健康服务的主动性
广州的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对避孕服务利用状况的调查显示[20],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不高, 健康与保健意识淡薄, 缺乏正确选择和使用避孕方式、避孕工具的方法和知识。未婚人群中, 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比率低, 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对流动人口所提供的服务和关心都还不到位, 流动人口主动利用公共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另一项针对广州流动人口的调查也显示, 因为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流动人口主动利用公共资源的能力较差, 在接受服务的方式上, 偏好方便且易于接受的形式, 接受服务的机构往往较为单一。就诊费用、时间、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是影响流动人口选择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苏舒等研究表明, 政府和企业应倾向女性务工人员制定更有利的生殖保健政策, 向流动人口开展持久而广泛的健康政策宣传, 以提高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服务公共资源的利用率[19]。
3.2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3.2.1 发放宣教材料
宣传材料包括避孕及终止妊娠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性健康和求医指导, 材料方便保存, 既能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水平, 也便于她们随时学习和求助。
3.2.2 发放避孕套
让女性流动人口直接熟悉避孕套, 消除羞涩、紧张与神秘感, 促使其了解和尝试使用避孕套, 并知道如何从指定机构方便免费地获得。
3.2.3举办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讲座及一对一咨询
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性病预防、避孕与意外怀孕的处理、性健康和求医指导, 并对各年龄层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咨询。
3.2.4 发放生殖健康服务卡
在服务卡上印刷公共医疗服务机构的地址、咨询热线电话、提供的服务, 使流动人口能有效的了解和利用生殖健康服务公共资源。
3.2.5 播放生殖健康教育影片
影片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性病及艾滋病的防治、避孕与终止意外妊娠、性健康和求医行为等, 影片更加直观, 能更有效的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3.3 改善流动人口生存条件
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卫生标准, 降低生殖系统的感染概率。
3.4 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率和有效补偿能力
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建立适合流动人口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影响女性流动人口求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其最希望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定期健康体检”, 她们往往难以负担较高的医疗费用。目前, 只有20.90%的女性流动人口有医疗保险。其中, 仅投保最基本的医疗类的占大多数, 大约占36.70%。每年自愿负担保险费用的仅占女性流动人口的56.80%。随着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现有建立在户籍人口之上的社区卫生保健体系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因此, 改革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加强流动人口的社区保健服务工作, 扩大社区保健系统的覆盖面, 逐步把外来务工人员卫生保健工作纳入社区保健网中, 是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水平的必要之举。
4 展望
女性流动人口具有趋于年轻化, 未婚比例上升, 缺乏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 文化程度低、低收入等特点, 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等现象严重, 重复流产率高于户籍妇女, 年轻女性流动人口重复流产率和高危流产率高不容忽视。人工流产, 尤其是重复流产和高危流产威胁着妇女的生殖健康, 因此, 有必要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 开展相关生殖健康保健服务, 减少妇女生殖道感染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摘要:本文从女性生殖健康标准和女性外来劳务工人员生殖健康状况谈起, 分析了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低下的现状, 总结了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低下的原因, 从而得出加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提出了如何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方法。
流动现状 篇11
【摘要】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归纳出了江苏省女性流动人口的健康现状:就医率低、职业病及工伤现象严重、投保率低等。并针对这类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笔者从国家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三个层次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女性农民工;群体
引言
“女性流动人口”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女性。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量也在逐年增长着。以2008年为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统计的结果为2.3亿,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8%。而女性流动人口在持续的增长中已经占到了35%以上。如此大规模的群体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同农民工问题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也有其特殊的一面。
学界对于女性流动人口的研究始于2003年,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快。研究表明,女性流动人口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服装、玩具、电子等行业的生产线上,宾馆、超市、家政服务等行业,在有的地区,外来女工的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她们俨然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女性农民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对于女性农民工的研究依然脱离不了原来研究农民工群体的范式,但据现有的研究看来,研究较多的集中在生存状况、就业、权益保障这三个方面,其它领域则涉及甚少。而作为城市社会的底层成员,流动女性问题日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其中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尤为明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09年初在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四地进行的关于女性流动人口发展状况研究的调查数据。考虑到农民工人口众多、流动性大、职业分布广泛、居住情况复杂等因素,我们决定采取分层抽样的抽样方法。在南京以行政区划为分群标准,我们抽取了南京市七个城区中女性流动人口较多的玄武区、白下区、建邺区、下关区、雨花台区五个区,然后从五个区中随机抽取了15个居委会进行调查。不同于南京,其它三市的女性流动人口主要聚居地为手工工场。因此,我们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工场。发放的问卷总量为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2份,有效率94%。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课题组将在选择的城市选择个案,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进城女性流动人口,用工单位领导。访谈个案总量15个。
2.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个案概况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被调查的女性流动人口中,她们的平均年龄为30.4岁。其中,最高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17岁。18到30岁的人占到了56%,总体上是以青年农民工为主的。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到,小学及小学以下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共有549人,占了总人数的73%,而拥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数为216人,占29.0%,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人数为80人,占10.6%。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了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一现状。
此外我们了解到,女性流动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后,她们的人际关系范围并没有因此而扩大,反而缩小了。她们打交道的群体单一,仅仅局限在老乡(21.7%)、亲戚(19.7%)以及同事(40.2%)之间。而进城后认识的人只占10.2%。如此狭窄的交际圈对于女性流动人口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造成她们成为城市边缘群体的重要原因。
2.2 女性流动人口与生殖健康及其就医情况
被调查对象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是这样的: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好的人超过了60%。对于您近来得过什么妇科病的问题,有78.8%的人选择“没有得过”,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选了一些常见妇科病。那么,单从数据所反映的内容来讲,我们对于流动女性的健康状况应持乐观态度,可是现实情况却不是她们自己认为的那样。
据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女性常得的妇科病有以下几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外阴瘙痒、尖锐湿疣、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等。而且,流动女性患病种类以及患病的几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上。那么,这种状况下,她们的就医情况是怎样的?
由表1,绝大部分女性在得了妇科病后会去药店买药治病(70.5%),少部分会去医院就医(9.4%)。只有极少的人会忍着不去看(0.1%)。这说明,离开农村后,她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仅仅限于买药治病,就医率依然很低。
由表2可知,女性流动人口就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64%),其次是“为了省钱”(17.8%)以及“没有必要”(3.1%)等等。那么,除了一些必要的客观限制条件外(比如:“无法承担昂贵的就医费用”、“工作时间久没有看病的空闲”等等),女性流动人口的就医观念也亟待转变。
由表3可见,女性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多为自己租房(38.3%)和单位提供的宿舍(22.7%),其它的居住方式还有合租、买房、借房、自己搭房以及住工棚等等。就居住面积统计显示,人均居住面积为3~5平方米、5~10平方米、10~15平方米的分别占19.7%、17.9%以及17.7%。现在住处配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分别只有74.3%和59%。显然,过于狭小、简单的居住方式和居住场所对女性生殖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因素。
2.3 女性流动人口与职业病及工伤
女性流动人口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是这样的:感觉“一般”的占50.4%,而感觉满意的只占38.8%,感觉很满意的为8.5%。据了解,女性流动人口的工作环境经常遭受高温(32.2%)、多灰尘(25.3%)、高噪音(18.5%)、多辐射物质(9.6%)等有害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职业病及工伤的发生,而被调查者中去做过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只有17人,只占2.3%。但用人单位并没有因此而对女性提供足够的保护,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出现女员工无产假或痛经不得请假或特殊时期无任何保护措施现象的高达17%。可见,职业病问题严重困扰着女性流动人口的健康,而用工单责任的缺失更是加重了这一问题的负功能。
2.4 女性流动人口与医疗保障
如表4所见,用工单位以牺牲女员工的基本人身保障为代价来追求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大部分女性员工甚至连最基本的养老保险也得不到保障,比例才只占到55.5%,而其他种类的保险则投保率更低。
对于单位没有提供各种保险的女性工人,她们是否自己自费购买保险呢?答案是否定的——调查显示:自费购买保险的只有77人,占15.7%。
3.影响因素分析
3.1 社会支持网络的过于狭窄以及信息攫取渠道的匮乏
年轻的农村女性来到城市后,边缘化现象很严重,由于与城市公民的巨大差异以及地位的悬殊使其很难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流动女性的交际圈局限在自己的同乡以及在城里认识的农村来的同行,可谓社会关系网络十分狭小。我们所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她们在生病后多会通过熟人去寻找治疗渠道。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患病女性的就医以及看病吃药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往往跑遍了全城也找不到合适的医院以及合适的治疗方式,而且目前昂贵的医疗费和交通费也使本来经济就不宽裕的外来人口望而生畏。此外,有效信息的攫取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外来女性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对日常信息的传播的渠道比如报纸、电视、网络的需求也不大,更加没有时间去消受。所以流动女性对一些常见妇科疾病预防和自我维护的科学知识并没有了解的途径和可能性。
3.2 环境对其健康特别是生殖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由于流动女性进城打工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以及身份地位的改变,初来城市为了能够站稳脚跟,节省生活成本,经常会以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身体健康为代价。从居住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居住方式还是基本生活实施,都处于低劣的层次上。据调查数据表明,外来女性的居住方式以集体宿舍、合租房、单位提供的工棚以及自己搭的简房等为主,人均面积多处于5—15平方米这一水平。而且居住地的基本生活设施也十分有限,没有阳台、没有厨房甚至卫生间,卫生条件的恶劣给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3.3 用工单位责任的缺失也不可忽视
多数的流动女性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寻找用工单位时并没有考虑到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只要单位发工资、提供食宿就满足了。而不会在意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为代价来追求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并不会主动向没有签订合同的女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甚至在工作环境的安全上都存在问题,这也是女性劳动者的工伤以及职业病现象逐渐增长的原因。据大多数被调查者所知,单位并不因女性的特殊时期(四期: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的到来而为其安排休息期也不提供任何的特殊保护。
4.对策分析
(1)从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出发,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体现女性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应纳入男女性别平等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观念。尽量减轻女性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女性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以及城乡歧视。
(2)从法律法规层面上看,进一步落实女性职工的劳动保护政策,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工作和劳动条件,以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另外政府应指导各类用人单位把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款纳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健全和完善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措施,不断改善女职工劳动条件。加强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还要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3)从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上看,应通过宣传教育,在流动女性人群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农村流动女性享有和城市女性对等的基本的医疗服务。倡导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提高妇女身体素质。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以及在流动人群的聚居地兴建和开辟健身场所,为流动女性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4,(4).
[2]朱考金,刘瑞清.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城市融入研究[J].青年研究,2008,(8).
[3]朱考金,吴磊.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2007,(3).
[4]陈月新,郑桂珍. 不同生活工作条件下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和思考[J].南方人口,2001,(3).
本文为南京农业大学SRT(编号:0811A07)项目以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JSS0814)的研究性成果,指导老师:王思明、朱考金。
作者简介:
姜山(1988-),男,山东东营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在读。
李晓静(1986-),女,山西大同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在读。
深圳市流动人口现状与趋势研究 篇12
流动人口严重倒挂。根据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情况, 全市共有13009185人, 而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为1277万, 长期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对深圳的人群结构来说, 严重倒挂的比例是不合理的。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基本状况为:福田区1026862人, 占7.89%;罗湖区875444人, 占6.73%;南山1138943人, 占8.75%;盐田192239人占1.48%;宝安5355101人, 占41.16%;龙岗3179977人, 占24.44%;光明681174人, 占5.24%;坪山559445人, 占4.30%。除人口总数多外, 深圳的人口密度也已居全国第一。深圳只有全国五千分之一的土地, 生活着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 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的46倍, 实际人口密度仅低于澳门的18600人/平方公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给深圳带来初期繁荣的同时, 也给深圳带来每平方公里土地6719人的高密度和“两头在外”的不稳定性, 以及水、电、气等自然资源的紧张与匮乏、教育和医疗严重短缺、交通道路严重拥堵等社会资源紧张的问题。
租赁占绝对权重。全市流动人口中租赁房屋的有11323019人, 占87.04%;自购房的有692176人, 占5.32%;单位内部的有754899人, 占5.80%。这意味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动人口都以租房居住为主, 全市共有住宅出租屋500多万套间, 大部分都是当地原住民的自建房;房屋租赁市场每年给出租人带来的经济收益高达500多亿元。而动态分析显示, 租赁房屋的比例提高了1.84%, 自购房的比例提高了0.47%, 单位内部的比例下降了1.41%, 说明有很多来深建设者稳定后选择到外租房和自购房, 同时以前租赁房屋的也有部分购买了房屋。但从整体来看租赁房屋的比例非常高且不断上升, 说明房价过高绝大部分人只能采取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流动人口落户倾向明显。全市流动人口中家庭居住的有6470762人, 占49.74%;合伙居住的有3328518人, 占25.59%;集体居住的有1904076人, 占14.64%;单身居住的有738815人, 占5.68%。据统计分析家庭居住的比例提高了9.85%, 集体居住的比例减少了9.37%。说明大量来深建设者通过几年的打拼事业趋于稳定相继成家立业。
流动人口来源地与民族分布广泛。深圳不仅流动人口总数多, 而且来源很广, 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 都有分布。其中, 超过30万人的有9个省市区, 广东本省籍338.9万人, 湖南籍175.8万人, 湖北籍115.1万人, 广西籍100万人, 四川籍96.5万人, 江西籍84.9万人, 河南籍80.7万人, 重庆籍37.6万人, 贵州籍30.5万人。全国56个民族 (目前除珞巴族) 都有人员在深居住, 显示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包容性非常强, 各民族的人齐聚一堂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各民族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给深圳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 深圳流动人口有如下特点:
多年来深圳市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在10%以上。在大中城市经济总量中排名第四。而流动人口前三年增速达到7%, 2009年受经济危机所影响及对人口总量实行调控措施, 流动人口增速约为4.5%。从未来情况看, 深圳市流动人口总量增长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
流动人口总规模扩大, 增速下滑。“十三五”期间, 深圳市经济总量目标可能突破3万亿大关, 因此, 招商引资, 抢占项目的势头仍然强劲。但各级党委、政府已开始实施人口调控措施,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加快步伐, 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新项目严格控制。存量老企业也在积极实施“双转移”策略。因此, 预期流动人口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流动人口的比重下降, 入户人口比重上升。随着深圳市引进人才“孔雀计划”的实施和积分入户政策的实行, 每年将会有20多万人转为深圳户籍, 且有三分之一是原来的流动人口转为深户。因此, 流动人口的比重会开始下降。
人力资本结构不断改善。2011年, 深圳非户籍人口首次减少了7万多, 而减少的这7万多人中, 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那些转移出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转移了, 所以劳动力也随之迁移。这种“人口置换”现象实际上是深圳通过“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政策转出大量低端产业劳动力, 吸收优秀人才、有贡献的人才, 改善深圳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 朝着大都市需求的人才之路迈进。随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政府引进高端人才计划的实施, 新进人才高学历, 高技能的人数比重肯定会大大提高。近3年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引才计划, 深圳市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已下降2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目前在深圳高端产业越来越多, 而低端的以大量工人为主的制造业已经在关停并急剧减少。但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缓慢的过程, 因此, 中短期内中低端水平的劳动力数量仍然相当大。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 2001, (3) :63-76.
[2]林李月, 朱宇, 梁鹏飞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 2014, 33 (5) :887-898.
[3]刘涛, 齐元静, 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 2015, 70 (4) :567-581.
[4]林李月, 朱宇.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 2014, 34 (5) :539-546.
[5]石智雷, 薛文玲.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西部论坛, 2014, (2) :25-33.
[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06, (5) :107-122.
[7]任远, 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 2006, 30 (3) :87-94.
[8]段成荣, 杨舸, 张斐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 2008, (6) :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