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2024-10-02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精选7篇)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1

动态心电图

阅读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确方法

动态心电图(Holter)可连续记录24小时内每一次心跳的心电图形,含有大量有关心脏电活动的信息。如何从中获得对诊断疾病、评价病情有价值的信息吗?一般来说,面对一份正规的24小时动态心电报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分析:

(1)心率 正常人24小时心率为59~87次/分。白天偏高,剧烈活动可达180次/分。通常最高心率年龄增加而减低,老年人最高心率一般不超过130次/分,女性高于男性。夜间睡眠时偏低,约50次/分,甚至40次/分。可见的正常人窦性心率的变化范围很大,睡眠时仍>90次/分,应视为异常,要考虑到是否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相反如持续减慢,平均心率<60次/分,活动后心掌上升不到90次/分,就要注意窦房结等传导系统是否发生了病变。

(2)早搏 首先应明确这样的观念:有早搏不一定有心脏病;各种类型的早搏都可发生于正常人。一组183例正常人的动态心电由监测数据显示: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分别为46.0%、28.4%。因此,24小时内有少量的早搏(<100次 =。一般来说,室上性早搏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也不会发展成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如没有临床症状可不予治疗;如为室性早搏数量较多(>720次);或形态各异;或成对出现;或连发3次以上;或有R波落在T波上的现象,则应引起注意。

(3)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动态心电图可捕获瞬时心电变化,对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具有常规心电图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常成人中,室上性心 律失常的检出率为50%~70%,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短阵室上速占20%,而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则往巴提示有严重的心脏疾患。观察病人出现心悸、气短、晕胶等不适时所描记的心电图是否正常,可以明确上述症状是否心脏疾患引起。

(4)心肌缺血及其规律 对冠心病病人进行监测可了解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昼夜发作规律,对更好地认识病情有很大帮助。如果心肌缺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说明缺血是由于心脏需求增加造成的,采用降低心脏做功的药物,如氨酰心安等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心肌缺血多发生在夜间休息时,说明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变窄,心脏血供减少所致,采用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合心爽则会更有效。

冠心病的检查与诊断应用Holter检测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以Holter作为检测心肌缺血的可靠性已得到确认,但在分析ST段改变时尤应排除各种因素引起的干扰和伪差。另外,ST段尚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药物(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生理状况(血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病理状况(高血压、心肌肥厚、预激综合征)等假阳性。

通过应用Holter检测发现,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缺血,而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多,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缺血型ST段下移,可在心率加快时发生,也可在心动过缓时发生。

大部分发作时在病人清醒时或轻微活动后,发作次数明显增加。原因是由于心率加快与冠脉舒缩的改变,以及活动后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引起。而心动过缓时发生,则系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心跳减慢,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低,血流缓慢,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当冠状动脉供氧不能满足心肌需氧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收缩力是三个重要因素。临床上采用这三个数据乘积的概念表示“心绞痛阈”。通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和心肌收缩力两个参数的变化很小,故临床上可单用心率表示心肌缺血阈。

心肌缺血多呈生物钟节律。无症状心肌缺血第一高峰时间是在早晨6:00~12:00,第二高峰时间是在下午17:00~19:00,在凌晨0:00~6:00缺血发作最低,此节律变化与心率呈正相关,此时间段与心肌梗死的发病和冠心病猝死的发生呈并行;在患者的日常活动中,大部分的心肌缺血发作是在轻体力劳动中和脑力活动时,而且24h可发生数十次不等,只有把24h的心肌缺血总合起来,即计算出心肌缺血后总负荷,才会把日常生活中的有症状心肌缺血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统一起来对心肌缺血进行定量评价,结合临床资料可确定有无缺血性ST改变。

如果受检者临床尚未诊断冠心病,虽然Holter查出了ST改变,但无其它检查支持冠心病诊断的依据,则不易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不能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混淆,后者并未引起缺血。另一方面,心肌缺血亦可由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心肌缺血与早已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存在相似的昼夜规律。冠心病患者上午易发心肌缺血可能与此刻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血小板聚集升高、纤溶活性下降、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关。

Holter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因此,Holter是临床上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定药物治疗有效的标准是:室性早搏数目减少50%以上,成对室早减少90%以上,阵发性室速消失。

心律失常恶化的标准是:①室性早搏数目增加4倍。②成对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阵数增加10倍。③发生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DCG / AECG)系Holter于1957年首创.它是用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在日常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24小时)、实时、连续记录心电图,尔后由回放系统分析观察,通过对心律、ST段偏移、R-R间期变化、QRS-T波形态包括晚电位、QT离散度、T波电交替等信息的处理、分析而指导临床.为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以及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和判断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它克服了常规心电图只能短时间地记录静止状态下仅数十次心动周期、信息量少及一过性缺血或心律失常易被遗漏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心电图记录的质和量,是心电诊断技术的一个重大进展.更多动态心电图知识,详情可参考:http://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2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习惯

0前言

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压和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本研究拟运用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来探究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观察运动干预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状况, 为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及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实验对象

劲松小区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高龄老年人20名, 年龄在83±3岁。入选的受试者分为两组, A组为有运动习惯的高龄老年人 (男性3名, 女性7名) , B组为无运动习惯的高龄老年人 (男性6名, 女性4名) 。

1.2 实验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利用问卷调查法, 对劲松小区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年龄、运动习惯及病史的调查统计, 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老年人共计20名。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书籍等相关文献资料, 为本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2.3 实验法

应用德国美高仪Holter动态心电图仪和动态血压仪对受试者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 记录受试者连续24小时内的心电图和血压数值, 将采集的心电信息和血压数值输入计算机系统处理, 最后分析写出报告。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运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 假设检验结果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4小时内的心电图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有无运动习惯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无明显的直接联系, A、B两组发生室上早搏的发生率差异不大, 但A组的发生率稍高于B组, 发生室上早搏时的平均心率为68次/分。B组中有2名出现ST段改变, ST段下移共13阵次, 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幅度1.1mv和1.3mv, 平均压低值为1.25mv, ST段压低时平均心率83次/分, 发生时间为上午9:00和10:30, 总时间平均为2.5min。并有1名出现二联律, 发生在下午16:00。A组室性早搏发生平均14次/24小时, B组室性早搏发生平均67次/24小时。

2.2 24小时内的动态血压昼夜变化

实验过程中共记录读数748次, 其中白天370次, 夜间378次。20例健康的高龄老年人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节律呈“双峰一谷”样曲线改变 (即上午和下午峰, 夜间谷) 。收缩压昼夜波动较舒张压大, 血压下降曲线较平坦。

从图1、2中可以看出, 受试者的动脉血压在清晨4:00-6:00点开始上升, 7:00左右出现高峰, 16:00-18:00点再次出现高峰, 20:00后缓慢下降, 至次日4:00-6:00点达到谷值。正常昼夜节律为“勺型”。从统计结果显示全部表现为“非勺型”分布, 表明受试者虽无高血压病, 但异常血压节律存在。24小时收缩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变异性较大,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24小时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日间血压波动较大, 而夜间血压较平稳;全天收缩压波动大而舒张压波动较小。实验数据说明日间活动对血压的影响较大, 可能是影响日间血压波动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图1、2中可以看出, 有运动习惯的A组高龄老年人血压数值较无运动习惯的B组老年人高, A、B两组的收缩压变化较明显, 特别是上午9:00-12:00点期间和下午13:00-15:00点之间差异比较明显, A组与B组受试者的舒张压无明显变化。

图2 24小时内的平均收缩压变化

2.3 运动习惯对血压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 A组白天的异常血压检出率高于B组, B组夜间的异常血压检出率高于A组, 根据日常活动记录表, 表明A组的异常血压主要发生于运动过程中。

3 结论

3.1 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可以连续观察24小时内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高龄老年人的心电活动变化, 对监测心律失常、以及ST段波形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评价高龄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情况。

3.2 动态血压的监测可以通过记录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高龄老年人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 分析高龄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昼夜变化规律。日间血压波动较大, 夜间血压波动较平稳, 说明日常活动是对受试者的血压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 尤其表现在收缩压, 这进一步说明高龄老年人由于血管功能的降低, 较小的活动即可产生较大的血压变化。

3.3 高龄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可表现昼高夜低的节律, 脉压同样有此节律, 但并没有出现正常的“勺型”节律。

3.4 心率的变化与老年人的自主活动有关。

参考文献

[1]马津莉, 张泽萍, 李彩红.老年人动态心电图12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5) :3676.

[2]高玉龙.老年人245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 (9) :1271-1272.

[3]秦爱梅, 周桂芳, 骆雷鸣, 等.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 7 (2) :124-127.

[4]李玉冰.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 13 (02) :118-120.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3

对象与方法

选择临床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诉有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患者共有351例,其中男147例,女206例,年龄21~76岁,平均46.8岁。住院患者342例,门诊患者9例。使用三通道MGY-H7 HOLTER动态心电记录盒,通过7个电极安放在不同位置,插入闪光卡,开始记录。受检者先描记卧位标准12导联心电图,再佩戴记录器24小时,详细记录生活日记,将24小时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昼夜不同心率,不同活动及患者有主诉的实时心电记录下来,最后进行分析、编辑和总结。

ST-T判定标准:本组均测量II、V1、V5导联的ST-T改变,ST段的J点后0.08秒处为测量点,ST段向上或向下偏移至少要连续3个心动周期,将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1mV,抬高不应>0.1mV。或T波倒置>0.25 mV,列为缺血型ST-T改变。对ST-T的检出情况:在24小时心电监测中,本组受检的351例患者中有302例(86.04%)出现缺血型ST-T改变,302例中ST-T改变表现为昼夜恒定,即与心率无关者123例(40.8%),表现为白天加重,即与心率加快有关的130例(43.2%),表现为夜间加重或仅于夜间出现者48例(16%),在ST-T改变同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胸部症状者为75例(24.7%)。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在受检的351例患者中,室性早搏112例,房性早搏141例,短阵房速22例,短阵室速3例,房颤36例,交界性逸搏6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部分患者有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合并在一起,ST-T改变检出58例。

上述改变白天(8~22时)明显高于夜间(23~7时),高峰时段为8~14时,最低谷为凌晨2~6时。

常规心电图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及ST-T改变共76例,检出率为21.64%。

讨 论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分,比较规则。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心律失常分类方法繁多,但较简单明了的可用下法分类:

(1)激动起源失常:①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窦房阻滞。②异位心律失常:A.被动性:a.逸搏:房性、结性、室性;b.异位心律房性、结性、室性。B.主动性:a.期前收缩:房性、结性、室性;b.异位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结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结性、室性。c.并行心律:房性、结性、室性。

(2)激动传导失常:①生理性传导阻滞——干扰与脱节:房性、结性、室性。②病理性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室内传导阻滞,分完全性左束支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3)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症候群。

动态心电图是在日常活动、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条件下,惟一能判定其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程度的检查方法。

临床常用的常规心电图,取样短暂,只能是片断记录,而DCG可持续记录24小时心电图,心电信息量是常规心电图的2000倍以上。它不仅连续、全面反映患者1天内完整生物学周期内的心电变化,而且能揭示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心律失常。包括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组滞、阵发性室性过速等,及时地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本组351例患者中,有293例(83.3%)检出了各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12例(31%),其中严重者58例占(16.5%),从有关文献和本组资料说明,冠心患者的室早,尤其复杂型室早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外,通过动态心电图还可发现不伴有胸部症状的ST段偏移。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完全无症状到不典型心绞痛,典型心绞痛以至出现心衰。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绞痛减轻,ST段偏移消失。本组302例(86.04%)在动态心电图上检出各种缺血型ST-T改变,与ST-T改变同时伴有胸部症状者仅为75例(24.7%),因此,动态心电图即能反映出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关的心肌缺血。

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的最大特点是非卧床连续记录,各时段的有关情况几乎无一遗漏记录下来,而普通心电图只记录了检查瞬时的情况。以上资料显示,就心律失常及ST-T改变而言,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

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发生时间及分布情况都清楚记录下来,有助于临床作出病因诊断及治疗选择。

本资料显示早搏及ST-T改变在白天清醒时明显多于夜晚睡眠时,可能与植物神经张力的昼夜节律有关,白天交感活动增强,易于促发早搏,运动较剧烈时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亦可表现出ST-T明显改变。夜晚迷失张力增加,上述发生机会亦相对较少。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并不限于上述昼夜节律,大概是心血管疾病本身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造成损害所致。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研究前均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例,其中男87例,女56例,年龄在31岁至69岁之间,平均(59.7±9.2)岁,病史为1~20年,平均(15.1±4.5)年。所有的患者均符合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修订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1.2.1 常规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采用12导联的心电图机(8420K型,日本光电生产)对入院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的心电图情况,并分析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在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使用动态心电图仪(荷兰飞利浦公司)进行24小时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分析患者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1.2.3 心肌缺血的判断标准

ST段自J点后80ms的地方降低0.1mV或抬高大于0.2mV并持续1min以上者为心肌缺血阳性。

1.3 统计学原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表示,不同检测手段之间的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共有15例(10.5%)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短阵性阵发性室上速5例(3.5%),交界性早搏1例(0.7%),房性早搏9例(6.3%)。37例(25.9%)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搏26例(25.2%),室性心动过速1例(0.7%)。并有15例(10.5%)患者ST段改变即心肌缺血的标志。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结果显示,共有36例(25.2%)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其中短阵性阵发性室上速8例(5.6%),交界性早搏3例(2.1%),房性早搏25例(17.5%)。56例(39.2%)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搏51例(35.7%),室性心动过速5例(3.5%)。并有27例(18.9%)患者ST段改变即心肌缺血的标志。常规心电图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方面的准确性均低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内,随着高血压状态的长期存在,左心室也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从而代偿性的引起了心肌的肥厚以及扩张,并使得心室壁的张力增加[5]。心室肥厚损伤了动脉的储备功能,且同时肥厚的心肌耗氧量大大增加,需要更多血液来提供氧,这样就产生了心肌缺血的症状,而已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在这种状态下会有加重的迹象[6]。而患者在心肌急性缺血的情况下会引起传导的缓慢以及复极的不均匀,形成单向传导阻滞或折返运动从而产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7]。我们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可以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的状况进行预测,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其对上述症状的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表明二者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8],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患者的心肌缺血一般是无症状表现的,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忽视,继而使病情加重[9]。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可见有15例(10.5%)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但是我们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了27例(18.9%)患者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轻重程度的不同,不是随时表现出来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心电图监测,以确认心肌缺血的发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心脏重构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肌缺血和缺氧,而心肌缺血和缺氧又是产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10]。在本次研究中,常规心电图分别检出15例(10.5%)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37例(25.9%)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别检出36例(25.2%)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56例(39.2%)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这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心律失常,而且其波动性的变化非常大,在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可以显著提高其检出率。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症状本身无明显征兆,且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这对患者的病情及心血管风险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2]樊晓寒,惠汝太.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及降压治疗反应的性别差异[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7):618~621

[3]何秉贤.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意义及其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2):105

[4]付凌雨,冯文霄,时景璞,等.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同胞对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11~1113

[5]白书昌,沈安娜,王鹏,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能量消耗水平变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4):340~343

[6]郭显峰,王珊珊,吴筱辉,等.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后收缩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7(11):1950~1953

[7]张云,许文灿,许端敏,等.原发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5(36):33~35

[8]李萍,李俭春,周国宝,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2):97~100

[9]张莉,刘丰,邹蓉,等.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踝臂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J].药临床内科杂志,2011;28(8):542~545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5

【关键词】24小时动态血压;高血压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43-02

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所以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在社区进行高血压管理,作为方便经济的偶测血压仍是判断血压控制及达标的常用手段,但效果如何,我们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管理偶测血压已控制达标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6月在我社区已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且偶测血压已达标的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9岁。高血压控制目标符合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1]。

1.2方法采用江苏万达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无创伤携带式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多参数动态监测仪,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监测仪与水银柱血压计进行读数校队,两者的血压平均读数小于5mmHg,袖带固定患者左上臂,下缘距肘窝2CM,每次监测间隔时间窗设置24小时,每次30分钟,有效记录次数必须达到总监测次数的80%以上,每小时至少有一个血压有效读数,监测期间正常服用降压药,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但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情绪激动等。

1.3监测指标根据监测的原始数据,采集24小时、日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增高幅度(晨峰)。正常值采用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推荐的国内参考标准[1]。高血压诊断:24小时动态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20%的为杓型即正常血压,昼夜节律<10%,为非杓型即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以收缩压为准。血压晨峰:起床后2小时用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的最低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升高。2结果

60例经社区高血压管理血压已达标的患者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各项指标控制正常的21例占35%;24小时平均血压控制正常但昼夜节律异常19例,占31.67%;24小时平均血压未控制正常的20例;占33.33%;其中昼夜节律异常8例;血压晨峰12例,占20%。3讨论

自从高血压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在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是否控制达标,仍然采用偶测血压的方式来进行判断,但偶侧血压本身有不少局限性,已不能完全反应高血压患者真实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于监测血压次数多,无测量者误差,可测量夜间睡眠的血压,即可更准确地测量血压,也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规律,有效地弥补了偶测血压的缺陷。2011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如果能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见24小时动态血压为诊治高血压的依据[1]。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之间的正相关系在动态血压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研究还出现不仅血压平均值很重要,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及血压变异也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预测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生[1]。本研究显示:60例经社区高血压管理血压已达标的患者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各项指标控制正常的仅21例、占35%;24小时平均血压控制正常但昼夜节律异常19例,占31.67%;24小时平均血压未控制正常的20例,占33.33%,其中昼夜节律异常8例;血压晨峰12例,占20%。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社区高血压患者在规范化管理中,血压是否控制达标,仅靠偶测血压是不够的,更要加强24小时动血压监测,通过监测可测到偶测血压不能测到的平均血压、血压变异及血压昼夜节律等基本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方案,使患者血压做到真正意义的控制达标,以降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所以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提高血压达标率有着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6

关键词:动态血压仪,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降压策略应体现平稳、有效, 应根据血压节律的特点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特点, 有针对性选择降压药物, 以达到降压的目的。2007年我院购进动态血压仪, 并对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 男20例, 女10例;年龄40~76岁;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6版《内科学》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合并糖尿病5例, 合并冠心病7例。

1.2 方法

选用Meditech Ltd 生产的动态血压仪。首先, 在患者原治疗的基础上监测其24h血压变化;其次, 根据其血压变化情况选择药物, 制定给药时间, 尽量选用谷/峰值>50%的长效制剂, 用药1周后再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2 结果

本例30人中28例通过调整药物及时间, 24h血压平稳, 2例因不遵医嘱而使夜间血压偏高。服药期间并不间断其它疾病的治疗, 整个过程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是遍及五大洲的慢性高发性疾病, 危害甚大。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 目前至少有1.6亿。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也是加剧肾脏损害、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常见病因。众多循证医学证据提示, 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只有降压达标, 才能有效的保护靶器官。动态血压研究显示, 与波动性降压相比, 24h平稳降压能更好地逆转左心室肥厚, 保护靶器官。[1]人体血压在24h呈节律性变化, 清晨醒后数小时内血压迅速升至峰值, 半夜至凌晨降至谷值。部分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低于日间血压的10%, 呈非杓型曲线。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非杓型血压改变,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在这部分患者中多见[2]。比利时Leuven大学Fagard分析显示:与日间血压相比, 夜间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好的反应药物疗效及指导降压达标。对于正常高值血压或血压正常但有不明原因靶器官受损者, 有必要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以明确是否存在夜间血压升高[3]。

随着高血压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 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 (ESH) 及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重新修订高血压治疗指南, 再次强调高血压诊治的心血管总危险概念。心血管总危险治疗策略指出, 高血压治疗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总危险, 其治疗策略包括降压和逆转所有相关危险因素两方面,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3.1 平稳降压

平稳降压是高质量降压的重要内容, 主要指24h控制血压平稳下降, 减少血压波动, 抑制血压晨峰现象, 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动态血压研究显示, 与波动性降压相比, 24h平稳降压能更好地逆转左心室肥厚, 保护靶器官。

3.2 早期降压

早期降压要考虑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 尤其是靶器官受损患者;另一方面, 对于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要尽早降压达标。

3.3长期降压

高血压是病程长达数十年的慢性疾病, 只有对患者进行长期治疗, 才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其它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且治疗持续时间越长, 危险降低程度越大。

3.4有效降压

许多大型临床试验显示:高血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危险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降压治疗所达到的血压靶标值。ESH/ESC 2007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 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而对于高危患者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 血压应至少降至130/80mmHg以下。

3.5联合治疗

现有降压药物中, 除α受体阻滞剂缺乏长期大规模循证依据外, 其他5类降压药物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CCB) 都可作为降压治疗起始用药和长期维持用药。但是, 各种单药治疗的降压幅度均为10mmHg左右, 多数患者难以达标, 尤其对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血压靶标值较低, 难以达到。因此, 大多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 这已成为当今高血压治疗的主流策略。

笔者认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应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应运用24h动态血压仪指导高血压用药, 同时对靶器官有损害而日常血压正常患者进行监测, 以及早诊治。

参考文献

[1]徐成斌.高血压治疗新策略——“SELECT”优化治疗[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10-13:C10.

[2]孙宁玲.高血压药物治疗策略-长效CCB在治疗中的作用[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02-14:A8.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0例, 男72例, 女48例;年龄35~85岁。冠心病诊断依据采用WHO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ECG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并确诊。

1.2 方法

此组使用MGY-H12型动态心电图记录盒, CM1、CM2双极导连记录24h, 要求受检查病人详细登记日常活动情况及其症状, 记录相关症状及准确时间, 通过我科对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SMI的发作持续的时间、发作的时间、节律诱发因素与心律失常关系及具有临床症状时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和情况。心肌缺血得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 持续时间≥1min, 2次发作时间间隔至少1min, 对确诊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有典型缺血型改变, 且同时没有有心绞痛症状则应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证据。

2 结果

在此120例病患中总共检出有ST段改变986阵次, 其中PMI 302阵次, 占发作总数值的30.6%, SMI为576阵次, 占58.4%, 另有108阵次介于两者之间, 占10.9%, 每次PMI平均持续时间值是 (10.6±2.4) min, 每次SMI平均持续时间值是 (15.1±3.6) min, 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P>0.05。

其中SMI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 在576阵次SMI中发生于0∶00~5∶59之间的41阵次, 占SMI发作总数的6.94%, 6∶00~11∶59之间294阵次, 占51%, 12∶00~17∶59之间63阵次, 占10.93%, 18∶00~23∶59之间为179阵次, 占30.93%。

在120例患者中SMI发作时, 有心律失常发作者88例, 占73%, 其中室性早搏56例, 占63.6%, 在576阵次SMI中350阵次的结果与轻微的体力劳动或脑力活动因素有关, 120阵次通常在安静时才出现, 据统计分别占SMI发作总数值的60.4%和20.8%。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提示SMI发作呈现昼夜节律的变化, 以6∶00~12∶00最为多发, 0∶00~6∶00发作次数少, 且多出现在日常的轻微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时期, 与心脏的负荷量关系并不大, 另外, SMI发作同时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情况, 并以室性心律失常情况最为常见。有研究证实,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时同样可引发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的改变, 心肌电活动和心肌代谢异常, 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冠状动脉急性事件的发生。因此, 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认识, 深入研究其发生的机理和临床特点, 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及以后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

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但在临床观察中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等相关的主要症状的一种心肌缺血状态, 随着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及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普及, 冠心病患者的SMI表现日益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SMI常因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而容易被忽视掉, 但SMI和PMI两者也仅是在发病机制中存在些许差异, 但两者病理生理的意义是相通的, 其差别仅存在于是否观察到症状而已。此外, 因SMI在发次数上比有症状的缺血发作的多, 且SMI发作时患者无法察觉, 心肌缺血通常无法自行缓解, 进而引发心律失常, 甚至猝死。许多临床研究也表明, 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有同样的预后意义, 甚至更为不良。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抗心肌缺血治疗, 不仅在于控制心绞痛发作, 还应包括积极治疗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从而能更大限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 预防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程度、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占本组病例冠脉事件的76.2%。结论加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身体监测和疗养, 同时对由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尔引发成为急性心梗和致命性心律失常, 以及心源性猝死等病症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24h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杨跃进, 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73.

[2]郭继红.动态心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76.

上一篇:精选旅游小技巧【10个】下一篇: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