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2024-10-15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精选9篇)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1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动态或安静状态下心电变化方法, 不仅可以检测心律失常, 还能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尤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较大。对照患者的日记可判断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发生时间, 尤其可发现一些无症状心肌缺血, 对提高冠心病的诊断、提出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故在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动态心电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将我院160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患者, 对符合心肌缺血诊断标准160例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56例, 女104例, 年龄31~87岁, 平均61.7岁。伴有糖尿病73例、高血压106例、血脂代谢98例、吸烟34例。可能影响ST段结果的病例不被选用, 如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心肌病、心室肥厚、低血钾、药物影响等有继发ST-T改变的病例, 并排除伪差引起的ST-T改变[1]。

1.2 方法

采用中新公司生产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24 h心电信息, 心电信息不少于22 h。检查过程嘱患者或家属详细记录生活日记 (休息、活动、进餐时间、活动强度)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分析标准: (1) 采用“三个一”标准[2]:J点后80ms 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1 mm;ST段改变连续时间≥1 min;两次发作间隔时间≥l min。 (2) T波呈双肢对称型倒置深度≥2 mm。 (3) 出现缺血性ST-T改变时, 日志记录“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为有症状心肌缺血, 无明显相关症状称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 ; (4) 在坐、卧、休息中发生者为与活动无关, 散步、上下楼、快步行走、骑车、排大小便等活动中 (或后) 发生者为与活动有关; (5) 将昼夜分为6个时段、即上午 (6~10时) 、中午 (10~14时) 、下午 (14~18时) 、晚上 (18~22时) 、深夜 (22~2时) 、凌晨 (2~6时) 计算各时段发生缺血性ST-T改变的次数及累计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2 结果

2.1 心肌缺血检出结果

在160例中共检出心肌缺血发作1429阵次, 发作时间1~1426 min, 个别患者几乎全程ST-T改变, ST段降低幅度为1~5 mm。

2.2 心肌缺血规律

各时间段ST-T改变发生情况见表1。结合患者日志, 有症状者51例 (31.8%) , 无任何症状者109例 (68.2%) 。ST-T改变是否与活动有关见表3。全部病例中未记录到剧烈运动下心肌缺血发作。

3 讨论

冠心病为一种多危险因素疾病, 本文分析病例中并发危险因素越多, 动态心电图中心肌缺血程度越重 (ST段压低幅度更大、发生阵次多, 持续时间长或几乎持续全程) 。高脂血症史是冠心病最强的预告信号[3]。本文病例资料中一半以上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这些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均较无血脂代谢异常患者为剧。入选病例中有8例无常见冠心病危险因素。近年来, 研究发现约有15%~20%的冠心病患者和25%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不具有常见危险因素。本文结果SMI明显多于有症状者。SMI发作隐匿常被忽视, 对冠心病的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极不利。动态心电图是目前临床诊断SMI最常用的检查方法[4]。其对SMI检出的敏感性高达70%~90%, 特异性70%~85%, 假阳性率15%~29%。本文SMI病例多发生于为年龄较大, 基础疾病多患者, 其中糖尿病和 (或) 吸烟患者居多, 而高血压病、血脂代谢异常患者无此特点。本文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发作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上午高发, 深夜发作最低, 与相关研究资料结果一致。本文结果还提示休息状态下及轻微活动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 未捕获剧烈运动时心肌缺血情况, 考虑与所分析病例多以老年患者为主, 少有剧烈运动, 这类患者不宜进行运动平板试验, 而动态心电图检测不受此限制, 且运动平板试验不能反映静息性心肌缺血情况。

综上所述,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发作规律、与日常活动关系能做出全面评估, 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对于老年、糖尿病、吸烟、或同时并发多种心血管危险患者, 即使无症状, 建议定期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对早期诊断心肌缺血、早期治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不具备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 动态心电图发现存在心肌缺血表现时, 仍提醒应予以重视。虽然在动态心电图不是心肌缺血诊断金标准, 但相对于其他检测方法, 动态心电图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适应症广、无禁忌症、价格低廉、重复性强的优势, 是临床上监测心肌缺血重要方法之一。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心肌缺血方面作用已被证实, 但ST-T改变亦有存在非心源性因素引起, 已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因此在评价结果时, 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 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动态心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29-630.

[2]王斌, 郭继鸿.心电图ST-T改变: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 10 (3) :129.

[3]金亚平, 秦光明, 张松照, 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37:98-101.

[4]郭继鸿.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50-154.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2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心肌缺血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25-02

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76例, 其中男221例, 女55例。年龄37~81岁, 中位年龄59.64岁。临床入选标准: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 初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没有采取任何药物治疗的患者仍然可以入选。临床排除标准:各种类型心肌病、心室肥厚、预激综合征、心肌梗死、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初期复极等[1]。十二导联心电图, 通过仔细阅读, 确定ST-T发生改变。

1.2方法

采用常规心电图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心肌缺血当中的ST-T改变, 因此, 临床医务人员尽可能将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收集, 每一个人只抽取一份心电图, 多份心电图则采取最为靠近心肌缺血的一份临床资料给予分析。常规心电图ST-T发生改变有以下几点; (1) ST损伤类型抬高。 (2) ST低垂类型向下转移在0.05mV或者平坦。 (3) T波发生改变。已经采取冠脉造影置入支架的患者, 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以后的患者, 造影时心电图都不采取。采取冠脉手术的是由冠脉造影小组共同完成以及确定。冠脉造影呈现是指最少一只以上主要冠脉呈现有一半的血管阻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脉造影和心电图ST-T阳性几率对比

276例患者中, 采用冠脉造影的患者呈现阳性的有139例, 占50.36%;采用心电图阳性患者167例, 占60.51%, 见表1。

2.2 冠脉造影和心电图ST-T临床结果对比

采用心电图阳性患者167例中, 冠脉造影呈现阳性的有102例, 占61.7%;在心电图阴性109例中, 冠脉造影呈现阳性的有41例, 占37.6%,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心电图ST-T发生改变比较, *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供应心脏的血管变形导致的, 当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腔窄小以后, 不但会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同时常规心电图描记会发生ST-T改变, 在采取冠脉造影术以前, 常规心电图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2], 并且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 这种疾病患者心电图会呈现各种各样形式, 有一定易变性, 且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症状不一定相同。因为冠脉有非常强大的储备能力, 当冠脉管腔缩小到70%~75%的时候, 才会导致冠脉提供血液不足[3]。因为心绞痛的发作初期单单只会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 然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时间通常为十几秒, 因此, 常规心电图不能及时准确捕捉到因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本文冠脉造影139例阳性患者当中心电图阳性有109例, 占总体的78.4%, 心电图呈现阴性41例, 占总体的29.5%。

现如今,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 并且临床操作非常简便, 进而使这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率明显提高, 从而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4], 进而对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起到质疑。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 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心电图的确可以捕捉到ST-T的改变, 可是24h的记录不确定心肌是否缺血, 通常是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来医院进行就医, 但是这个时候心绞痛通常都已经过去, 无法捕捉到因心肌缺血导致的ST-T改变, 这就导致即便出现冠心病, 可是心电图仍然呈现正常图像, 例如, 本文当中心电图阴性109例当中仍然出现冠脉造影41例。

常规心电图经济简便、应用广泛, 有着多年的临床检查经验, 但心电图显示的ST-T改变并不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表现, 不能仅根据心电图显示的ST-T改变而确诊为冠心病, 同时也不能因心电图没有显示ST-T改变而否认有冠心病, 故冠心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冠状动脉病变采用常规心电图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76例, 同时也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 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在276例患者当中,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呈现阳性的有139例, 占总体的50.36%;采用心电图阳性的167例当中, 冠状动脉造影呈现阳性的有102例, 占总体的61.7%;在心电图阴性的109例当中, 有冠状动脉造影呈现阳性的有41例, 占总体的3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常规心电图ST-T变化并不是非冠心病所独有的, 因此, 冠心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

关键词:诊断,心电图,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 金辉, 高艳华.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 (9) :1489.

[2] 刘芳, 陈元禄, 齐向前, 等.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17 (1) :16-17.

[3] 田晓虹, 陈红, 陈朱, 等.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0, 15 (4) :266.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4

【摘 要】目的:根据动态心电图对隐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监测来寻找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接收的194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对他们说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然后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在给药治疗后记录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及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病患心肌缺血的程度,对于医生的治疗起到了辅助作用,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此种疾病是一种保守的治疗方式,也是有效的护理手段。 【关键词】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护理 动态心电图的英文缩写为DCG,在临床中被用来对隐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监测,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人隐性心肌缺血疾病采用此种方式监测的护理和临床意义。 出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按照WHO的标准来对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共有19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95例子,他们的年龄都是在60岁以上,最大年纪为85岁,平均70岁。 1.2 以惠普公司生产的43420AB型携带式双道24小时全息记录仪来作为此次研究的设备,对患者进行全天式的监测,并且向心记录监测数据。 1.3 判断标准采用近年欧美国家所推荐的“三个一”标准,缺血性ST段为丁点后80ms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lmm,持续时间≥lmin,两阵次缺血之间至少相隔l min,为阵次心肌缺血,并按记录的症状作对照。 2 结果 2.1 发作及心电图表现 在使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监测后,发展有106人属于心肌缺血表现,64人没有类似症状,总共检测出心肌缺血1052次,每例发作1~25阵次,ST段压低幅度为1~4mm,最深达5.4mm.无痛性心肌缺血(SMI)1704阵次(占67%)。 2.2 发作时段 SMI与症状性缺血发生频度均具典型昼夜周期,均以5:00~12:00时频率最大,共有520次心肌缺血发生在这一段时间(占49%)。 3 讨论 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病症却不一定会有心绞痛,这一结论已经证实。普通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脏活动的短时状态,当心肌缺血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观测到,而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程度反映是即时的,能够对心脏的活动有一个综合评价,临床中心电图ST段缺血改变及心绞痛之前就已经存在心肌缺氧的情况,导致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心脏功能都出现异常,这些异常是在心绞痛之前就存在,所以心绞痛是否出现不能够作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症状唯一依据,无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也会让患者出现心律异常以及心功能缺失的症状。 无痛性心肌缺血多发于上午时间段,主要是这个时间段内患者的体力和精神活动比较旺盛。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呈现上升状态,血浆中的茶酚胺增加,血管受体的敏感性因为循环中的α-肾上腺素而出现变化,导致血管出现痉挛,心外膜血管也会因为血浆皮质醇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敏感,抗凝血酶水平下降,易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处出现凝血,患者在活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无痛性心肌缺血除了会出现在冠心病患者身上,普通人也会出现,它和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猝死的联系比较紧,所以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监测有助于冠心病的预后调整,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监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属于比较新的技术,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技术。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存在心肌缺血的各种客观证据,像是心电图、监测结果等等,但是却没有明显的胸疼等心肌缺血症状。部分患者因无症状心肌缺血死亡的解剖结果或者是心血管造影均显示出冠状动脉变窄。无症状心肌缺血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其损害较大,而且不易于发现,所以医学界将其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类型进行研究。 有资料表明,心绞痛患者75%也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发作次数是有症状心肌缺血的3~4倍,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者高达84%~90%或更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由于从未诊断过冠心病或不在当时表现为冠心病,对其诊断相当困难,应将老年、安静时心电图有ST—T段改变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易患人群列为首要检查对象。目前可以肯定地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可以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生理活动及心肌代谢异常,与有症状发作的心肌缺血比较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且具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因此,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防止冠心病意外的发生。目前保守的药物治疗是公认有效而安全常用的方法,它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资料表明中药制剂在近年的心血管疾病用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上述病例,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保守的对证药物治疗,4 wk后采用DCG监测,结果表明保守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51.5%,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

参考文獻

[1] 刘海波,徐波.冠心病介入治疗一从临床实验到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

[2] 陈维州,许玉韵,主编.心血管病治疗学[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2:43-78.

[3] 赵连成,武阳丰,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7.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5

关键词: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可长时程、动态记录心电图, 将普通心电图的心电信息量放大1 000倍以上, 成为心电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心肌缺血可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或功能性病变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对ST-T改变的检测, 可以及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 分析判定ST段下降的形态、幅度等, 使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成为可能[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31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 女63例, 年龄29岁~83岁, 29岁~49岁32例, 50岁~59岁40例, 大于60岁59例, 男性平均年龄 (52.38±13.79) 岁, 女性平均年龄 (58.67±12.65) 岁。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①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1 m V;②ST段改变持续时间>1 min;③缺血性T波倒置。

1.2 研究方法

使用美国PI200A动态心电系统, 记录24 h的12导联心电图波形, 并要求患者完整记录日常活动情况 (活动、运动、休息、吃饭、吃药、睡眠) 及具体时间, 出现不适症状时详细记录症状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排除干扰等假阳性, 131例患者检出缺血性ST-T改变者69例, 占总数的52.6%。其中缺血性ST段改变者45例, 占总数的34.3%;缺血性T波改变者16例, 占总数的12.2%;心绞痛发作者5例 (其中变异性心绞痛1例) , 占总数的3.8%;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 占总数的2.2%, 以上ST-T改变具有动态变化。各年龄段发病情况见表1。

注:χ2、P为29岁~49岁与50岁~59岁比较检验值, χ12、P1为50岁~59岁与60岁以上比较检验值, χ22、P2为29岁~49岁与60岁以上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心肌缺血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隐匿易被患者忽视, 但其对心脏的损害不亚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先兆[2]。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 可以有心绞痛, 但是多数情况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本研究结果表明, 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人数占总检查数的52.6%, 心绞痛发作人数占总检查数的3.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人数占总检查数的46.5%。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对其起始、终止、持续时间、缺血程度可详细监测, 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诊断依据;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患者由于对病情的认识缺失, 使其处于危险的状态之中, 对预防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重症情况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动态心电图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 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基层医院, 为临床医生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提供确凿的依据。本研究提示, 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发生率增高, 近年来心肌缺血的发生逐步趋于年轻化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现象, 对已有心肌缺血临床症状或无症状但心电图有明显可疑缺血的患者, 建议及早行动态心电图检测, 对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喜烈.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0.

[2]米悦, 等.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 16 (4) :269-270.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6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诊断,动态心电图

在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及不良生活习惯日益多见的背景下, 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对人类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冠心病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肌缺血, 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一种患者未出现心绞痛等临床表现即已出现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起病时隐匿性较强, 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2]。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逐步得到了应用, 为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笔者选取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 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58例, 女26例, 年龄37岁~79岁, 平均年龄 (62.3±3.4) 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利用LIFECARD动态心电图机进行24 h连续监测, 同时利用BMSCentury 3000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患者24 h内生活活动情况予以记录并给予相应处理。

1.3 诊断标准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标准:按照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于1999年制定的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通过系统分析软件进行自动判断, 当存在所列缺血事件时展开人工判读, 若患者出现缺血事件为2次及以上, 且无心绞痛症状, 即可判定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2 结果

经动态心电图检查, 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内63例存在心肌缺血, 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2例, 占比为82.5%;有症状心肌缺血11例, 占比为17.5%。63例心肌缺血患者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缺血性ST段下移共出现524阵次, 其中5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性ST下移326次, 占比为62.2%。5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ST段压低≥2.5 m V18例, 室上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为 (469±8) 次/d,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为 (23±3) 次/d;ST段压低<2.5 m V 34例, 室上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为 (301±7) 次/d,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为 (21±5) 次/d。

3 讨论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该病已成为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的重要疾病[3], 其诊断与治疗受到广大患者与临床医师的共同关注。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患者虽然存在心肌缺血客观依据, 然而并无胸痛等、心肌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4], 在起病时隐匿性较强, 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目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5], 部分学者提出该病发病机制为缺血心肌代偿调节的“冬眠心肌”及“心肌顿抑”理论,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该病和冠脉病变程度轻、患者体内对疼痛敏感性有直接影响的内啡肽浓度增高、疼痛警报系统功能缺陷或改变等有关。已有研究揭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和心绞痛患者具有相同的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发生概率, 因此对其给予准确诊断, 及早进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冠心病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属于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然而这一检查方法对操作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 而大部分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与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 故而无法广泛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近年来在心电图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下, 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中逐渐得到了应用。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无创、价格低、可重复等优点, 且患者接受度较高, 故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冠心病患者有心肌缺血症状时, 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发现缺血性ST段明显改变, 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虽然并不存在心绞痛症状, 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仍可表现出缺血性ST段改变, 故而可为该疾病的早期确诊及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有力依据。本次研究中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 其中63例存在心肌缺血, 分别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2例, 检出率为82.5%, 有症状心肌缺血11例, 检出率为17.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性ST下移占比为62.2%, 其中18例ST段压低≥2.5 m V, 34例ST段压低<2.5 m V。本次研究同时发现,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时ST段压低幅度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之间有密切联系, 本组中ST段压低≥2.5 m V的18患者压低总时间、舒张压、早搏次数及胆固醇等相较于ST段压低<2.5 m V的34例患者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ST段压低幅度越大, 患者预后越差, 这和国内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可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巍, 王荣福.腺苷负荷心肌显像与心电图试验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 2008, 29 (3) :515-517.

[2]崔梅花.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35 (1) :134.

[3]黄东.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 :194-195.

[4]张莉, 刘丰, 邹蓉, 等.高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 18 (8) :647-650.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收集

根据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130例冠心病患者, 男82例, 女48例, 60岁以上88例, 60岁以下42例 (平均年龄67.5岁) , 其中心绞痛92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38例, 所有病例均除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脏瓣膜等疾病及服用洋地黄类等药物影响, 排除各种因素引起的干扰和伪差。

1.2 方法

采用无锡中健公司产BIOX-2300型动态心电血压分析系统, 选择MVl、MV3、MV5导联全信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资料, 参照检测日志, 观察ST段改变时是否有心绞痛以及与生活状态的关系。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①ST段呈水平形或下±斜形下移≥1mm;②ST段改变连续出现时间≥1min;③下次发作需在前次ST段恢复基线≥1min[1]。

1.3 统训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undefined表示, 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 结果

2.1 ST段改变频率

130例冠心病患者经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其中无症状性ST段缺血型压低的次数为508次, 而伴有心绞痛的ST段压低的次数仅为66次, 两者有显著的差异 (χ2=7.21, P<0.01) 。

2.2 ST段改变时间

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睡眠中 (62.5%) , 日常活动仅占28.5%, 有症状心肌缺血睡眠与活动中分别为6.3%和2.7%。

2.3 ST段改变时心率

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ST压低时平均心率及平均每次缺血持续时间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或绝对减少, 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 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时称为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称无痛性或隐匿性心肌缺血, 系指解剖上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 并且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心电活动、左心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异常) , 但不伴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 属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2]。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机制为:①缺血程度较轻, 范围小, 或长期精神紧张对疼痛不敏感, 未达到痛阈[3]。②疼痛警报系统缺陷或体内β内啡呔基础水平增高, 使疼痛敏感性减低, 也是可能原因[4]。③疼痛传导的神经通道异常。④与心肌顿挫或冬眠心肌有关。本组分析心肌梗死的每次缺血时间明显长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 提示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是该类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是否出现心绞痛的基本因素。本组分析还显示心肌梗死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缺血最严重时间为22:00-05:00.由此可见,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发生于心率较慢时的休息状态, 提示并非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而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而引起供氧与氧需求平衡失调有关。部分患者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亦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 与活动诱发的心肌缺血相似, 提示心肌需氧量增加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如大量吸烟, 肥胖又缺少运动, 铁贮存过多等情况也是其发作诱因。

4 临床意义

症状的有无并不完全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缺血程度一致,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不具有预后意义[1]。由于大多数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不会主动去寻求诊治建议, 因而对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来说, 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资料, 借助holter监测结果, 分析其规律性来识别无症状患者。动态心电图除监测SMI外, 对其发作规律, 发生程度, 持续时间, 严重程度都能作出全面评估, 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有其他检测方法无可取代的优点。在了解SMI在动态心电图上表现的发生规律和发作时间, 对指导临床治疗、评估其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伟, 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技术出版社, 2002:1062-1065.

[2]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75-93.

[3]邵耕.现代冠心病[J].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434-436.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活动平板试验的11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 男75例, 女41例, 年龄30岁~70岁。除外束支阻滞, 药物影响 (地高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 心房颤动, 电解质紊乱, 神经系统疾病, 伪差或者体位引起的ST段变化。

1.2 方法

入院后不同时间行24h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动态心电图采用24h Holter分析系统, 缺血性ST段改变的确认标准[2], ST段从J点后80ms处测量, 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 下移持续时间≥1.0min (原先已有ST段压低者, 则在原有基础上再压低>0.1mV) , 2次心肌缺血发作的时间间隔≥1.0min, 测算心肌缺血总负荷值, 心肌缺血总负荷值=ST段下移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平板运动试验采用美国Marquette公司生产的Cast-800活动平板心脏检测仪, 方法Bruce方案。冠状动脉造影应用Judkin法。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判定标准为冠状动脉主干或3支冠状动脉中1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缩小>70%。

1.3 敏感性及特异性

敏感性=真阳性/ (真阳性+假阴性) ×100%, 特异性=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 ×100%。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入选患者中, 有ST段改变96例 (83%) 。96例ST段压低共405阵次, 其中, SMI328阵次 (81.0%) , 有症状77次 (19.0%) , 328阵次SMI中, 有247阵次 (75.3%) 发生06:00~22:00。其中06:00~12:00发生率最高 (47.8%) , 22:00~06:00发生较少 (16.7%) 。328阵次SMI发作时237阵次与体力活动、情绪紧张有关, 91阵次在休息时出现, 分别占SMI发作总数的72.2%和27.8%。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06:00~11:00, 第二高峰时间是17:00~21:00, 而02:00~06:00缺血发作频率最低。

2.2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阳性的81例入选患者中, 其中动态心电图提示SMI阳性69例, 阴性12例, 活动平板试验阳性65例, 阴性16例;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阴性的35例患者中, 动态心电图提示SMI阳性8例, 阴性27例, 活动平板试验提示阳性10例, 阴性25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2% (69/81) , 特异性为77.1% (27/35) , 活动平板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2% (65/81) , 特异性为71.4% (25/35) 。详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Holter是SMI的无创性辅助检查方法, 它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对早期S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了解SMI发作时间和发生规律, 指导临床治疗、评估其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SMI的无痛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3]:患者疼痛的阈值较高, 敏感度较差;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疼痛感觉发生障碍, 传感通路受阻;缺血心肌范围小、时间短, 即SMI发生时, 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较轻或未达到心绞痛的阈值;缺血预适应:即心脏1次或短暂缺血后会对随后时间较长且更为严重的缺血性损伤产生耐受性, 使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减轻, 在持续性的冠状动脉阻塞前, 反复多次出现的短暂心肌缺血, 使心脏产生缺血预适应, 表现为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 使心肌功能受损减轻;SMI发生早期, 患者体内具有强镇痛作用的内啡肽脑啡肽浓度增加。

SMI造成的心肌缺血性损害与心绞痛相同, 因无症状, 又不易引起患者的警觉, 故SMI的预后更严重, 应及时检出SMI患者, 并给予积极治疗,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在省、市级医院已广泛开展, 但在基层医院由于诊疗水平偏差, 同时冠状动脉造影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且费用昂贵, 因此在基层医院, Holter及活动平板试验成为无创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手段[4]。二者联合使用, 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技术, 是目前检测SMI的重要方法, 对SMI病情的判断及早期防治, 都有重要意义, 但因Holter是以携带式记录的方法得到信息, ST段变化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患者的体位, 情绪、药物、进食、吸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5]。因此, 在评价Holter的监测结果时, 尚需根据年龄、性别及受试者所处的状态, 再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 如联合活动平板试验, 综合进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必要时作系列随诊观察, 尽量使Holter的作用发挥至恰到好处。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 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入院患者同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 活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测, 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在入选患者中, 有ST段改变96例, 占83%。96例ST段压低阵次共405阵次, 其中, SMI328阵次 (81.0%) , 有症状77次 (19.0%) , 328阵次SMI中, 有247阵次 (75.3%) 发生于06:00~22:00。其中, 06:00~12:00发生率最高 (47.8%) , 22:00~06:00发生较少 (16.7%) 。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2% (69/81) , 特异性为77.1% (27/35) 。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50-154.

[2]张鸿修, 黄体纲.实用冠心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5:688-697.

[3]郭继鸿.动态心电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50-658.

[4]余凤.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J].基础医学论坛, 2012, 16 (12) :2936-2937.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仪器

健康中国家兔56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MAC500型心电图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

1.2 建立动物模型

两组家兔在自然低温环境(10℃、5℃、0℃、-5℃)下均采用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麻醉(5 ml/kg),家兔处于自然呼吸状态,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20%硫化钠脱去胸前区毛,碘伏消毒,沿胸骨左缘切口,切断左侧第3~4肋软骨。用开胸器撑开,暴露纵隔和心脏,胸膜完整,家兔呼吸平稳。对照组开胸但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实验组进一步纵行切开心包,用棉签轻轻将心脏向右上抬起,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室支中下1/3处,直视下确定结扎相应供血区域心肌组织颜色变暗,确定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成功,整个造模过程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以保证实验动物存活。

1.3 动物分组

两组家兔均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5℃、0℃、-5℃)暴露心脏30~60 min。实验组10℃7只、0℃7只、5℃7只、-5℃7只,共28只;对照组10℃7只、0℃7只、5℃7只、-5℃7只,共28只。

1.4 心电图记录及分析

两组家兔均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5℃、0℃、-5℃)暴露心脏30~60 min后做肢体导联心电图,以Ⅱ导联变化为准,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率、ST段及T波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处理。两组心律失常阳性率比较采用字2检验,心律失常阳性率与温度变化关系用等级相关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依据正态检验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家兔心率、ST段、T波与温度变化关系用曲线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低温环境下两组家兔心律失常阳性率比较

10℃环境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心律失常发生;5℃环境下,实验组1只发生窦性心律不齐,而对照组无心律失常发生;0℃环境下,实验组1只发生窦性心律不齐,1只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对照组1只发生窦性心律不齐;-5℃环境下,实验组3只发生室性期前收缩,2只发生心室颤动,对照组1只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67,P<0.05)。

2.2 实验组家兔心律失常阳性率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见表1。

2.3 不同低温环境下两组家兔心率变化见表2。

2.4 不同低温环境下两组家兔ST段压低变化见表3。

2.5 不同低温环境下两组家兔T波倒置变化见表4。

2.6 两组家兔HR、ST段、T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见表5。

3 讨论

环境温度变化与机体的代谢密切相关。人和哺乳动物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0~35℃,对机体代谢无明显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机体产生冷感,故将环境温度10℃称为临界温度[4]。邵同先等[5]研究报道,当环境温度从2℃降至-6℃,随着低温状态停留时间延长,家兔直肠温度从36.9℃降至32.1℃,呈下降趋势。何子安等[6]研究发现,低温可致机体血浆产生一种以较大颗粒存在的冷凝蛋白,在微小血管中可能会造成淤积或堵塞,导致微循环障碍,加剧冻伤组织的病变。本研究结果显示,10℃、5℃及0℃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逐渐增加,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提示在低温环境下,心肌缺血家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温度越低,发生率越高;-5℃环境可致心室颤动发生,表明心肌受到严重损伤。有研究发现,低温可诱发心律失常[2-3,7-10]。邵同先等[5]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温度下降,从-2℃至-6℃的过程中,家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逐渐增加。这些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推测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家兔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下降逐渐降低,内脏血管痉挛,血管中冷凝蛋白增加,微小血管血流变慢、淤积,微循环障碍,心肌缺血加重,心电活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有研究发现,低温可引起心率减慢,心肌缺血[3,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低温环境下,两组家兔心率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减慢,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均显示有心肌缺血,且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幅度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加深,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ST段之间比较、T波之间比较,实验组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低温可引起心肌缺血,使原有心肌缺血加重,温度越低,作用越明显。

综上所述,低温环境下,随着温度的下降,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缺血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低温可致心肌缺血家兔的心肌缺血加重,心电活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发生。这可能与寒冷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流变慢,冷凝蛋白增加,血液淤积有关,提示抗寒和保暖是防止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只。两组家兔均置于自然低温环境下(10℃、5℃、0℃、-5℃)暴露30~60min后做肢体导联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率、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10℃、5℃及0℃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自然低温环境下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67,P<0.05)。随着环境温度下降,实验组心律失常阳性率逐渐增加,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r=1.000,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减慢,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ST段压低及T波倒置幅度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加深,与温度变化呈三次方函数关系(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ST段之间、T波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家兔的心肌缺血明显加重,心电活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上一篇:改性凹凸棒土下一篇:多元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