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

2024-08-13

缺血性中风(精选10篇)

缺血性中风 篇1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和公共卫生界的难题之一。我科从2004-01~2005-12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采用本院自制的中风康复胶囊治疗本病105例,并设有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17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在发病36小时内入院,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都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并除外既往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其中男71例,女3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59.3岁;第一次中风81例,复中24例。对照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0.1岁;第一次中风53例,复中1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它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北京永康制药厂生产,药准字(1996)第(157008)号]160mg静脉滴注1次,加用中风康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每粒重约0.5g),温开水送服。该药由我院制剂室提供,制剂许可证号:鄂Z200311709号。药物组成:地龙、水蛭、蜈蚣、僵蚕、冰片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16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项目:(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2)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Barthel(BI)指数积分分段比较:采用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ADLBarthel指数积分法[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与本组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3.4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见表3。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4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应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故治宜祛风化痰,逐瘀通络,醒脑开窍。中风康复胶囊中地龙、水蛭活血通络,破血逐瘀为主药,蜈蚣祛风通络为辅,以僵蚕祛风化痰为佐。四药皆属虫类,搜风通络之力极强,且地龙还兼有化痰之效。另据《本草便读》记载:“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可以开窍搜邪”。故加冰片少许为使,借其芳香走窜之性,醒脑开窍之功,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意即增强诸药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靶器官。现代中药药理证实,方中诸药合用有抗凝及溶解血栓效果,可直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灌注,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清除自由基,缓解脑梗死后脑血管的痉挛状态,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本文观察表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风康复胶囊具有抗凝血,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促进病灶周围半暗带炎症消除,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和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风康复胶囊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价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21(2):6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盛夏,老人要提防缺血性脑中风 篇2

盛夏是缺血性脑中风频发季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冬季和夏季更易发病。冬季中风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脑中风,而夏季中风则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在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死、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

夏季,人体要大量排汗,出汗过多会使体内水分丧失。如体内水分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血液黏稠、血液循环减慢等情况。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口渴感觉中枢差。即便人体已经缺少水分了,可老年人却不能马上感觉到。这样,就会促使血液黏稠。另外,天热时人体体表微循环容量大,会有大量血液流到体表,供给脑部的血液量相对减少。老年人本身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医学专家提醒,盛夏已经来临,老人尤其是高血压病及高血脂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疲劳,应尽量避免在高温下活动,调整居室温度,减少排汗,预防肠道疾病,以防因腹泻而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夏季多饮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每天需饮水2000~2500毫升,可饮白开水或淡茶水。同时,一些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关药物,以对抗红细胞、血小板凝聚,阻止其凝聚和在血管壁附着,降低血流阻力,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

气温高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盛夏季节,当气温超过32℃时,最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因为气温高,人体每天都要从皮肤散发出1000毫升的汗液来降温,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这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导致血液循环过盛,产生高血压、脑出血。另外,由于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血黏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易导致脑梗死。相当多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与家庭空调使用不当有关。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引起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早期预防和诊疗很关键

缺血性脑中风有一定的征兆信号,如头晕、呕吐、恶心、舌麻、吃东西呛咳、肢体偏瘫等。患病初期症状相对较轻,多为暂时性脑供血不足,不少老年人根本不放在心上,以为上了岁数,身体有点儿不适很正常。殊不知,前期的忽視和不重视往往会贻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医学专家表示,老年朋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者,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的自我保健,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3个半分钟”是指清晨或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下地起床或如厕。“3个半小时”是指早上走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

在夏季,高血压病人应当少用空调,不要擅自增减用药剂量。在饮食上,更要注意补充水分,保证有充足的血容量使血液得以稀释;每天喝上一碗淡盐水,以补充在炎热的夏天体内流失的盐分。食物以低脂、低盐、清淡的为主,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多吃鱼类、蔬菜和水果。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2年8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为急性中风(脑梗死)患者,意识清楚。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2~68岁,平均60岁;发病时间最短8 h,最长10 d;单肢瘫34例,偏侧瘫26例,共计患肢74只,其中肌力0级15只,1级29只,2级30只;肌萎缩、肌张力偏高15例,伴头晕51例,言语謇涩或不语51例,口角歪斜伴流涎30例,偏身感觉异常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1)急性发病(发病2周以内)。(2)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24 h内入院接受治疗。(3)符合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证型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阴虚风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气虚血瘀;风火上扰清窍证。(4)无意识障碍。

1.3 排除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中风病中脏腑或伴有意识障碍;(3)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影像学检查疑为出血性梗死;(5)生命体征不稳定。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操作方法: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口服1片;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伴有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根据病情酌情给予抗感染、降糖、降压、扩冠状动脉等治疗,有电解质紊乱者及时纠正。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操作方法:面部取四白(双侧)、水沟,水沟行雀啄针法,要求眼球湿润为度;上肢取患侧肩髃、曲池、尺泽、手三里、四渎、外关、合谷透三间;下肢取髀关、伏兔、阴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腹部取盲俞(双侧)、天枢(双侧),失语者加上廉泉、通里、丰隆、金津(放血)、玉液(放血);口歪者加内地仓、夹承浆、禾髎;感觉障碍加头针顶颞后斜线;共济运动障碍加头针枕下旁线、天柱穴,抬肩困难,加肩贞;头痛眩晕,加太冲、风池。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4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以及病残程度的分级进行疗效判断。评分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6)死亡。本研究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作为有效;将无变化、恶化、死亡作为无效。

1.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效;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西药和针灸结合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整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针灸对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偏身感觉异常、头晕目眩等症状、体征的改善均有一定疗效,其中对于口角歪斜及偏身感觉异常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头针运用区可以舒缩血管、改善血管弹性、调整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和细胞集聚,因而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疏通脑络气血、调整机体阴阳,对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近几十年,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2,3],针灸治疗中风优势显现。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机制可能与针刺神经干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脑电异常状态有关。针灸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脑梗死区处于抑制的脑细胞复苏,促进受损神经再通与重组[4]。由于中风病因的多重性、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风的治疗也将朝着多向性、个体性、阶段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现代医学的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脱水、脑保护和支持疗法等都是个体化治疗的缩影,只不过它的着眼点局限在某些具体的现象上,而忽视了整体评估,相对而言,中医及针灸治疗则更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6]。二者各有优势,而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着眼于整体宏观的中医辨证进一步深入走向微观化、客观化和定量化,使侧重局部和微观的西医辨病走向整体化和综合化也是对中医辨证论治认识上的飞跃[7,8,9]。中西医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是提高临床效果的最佳选择,预后也较理想,是将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2]邹凤.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50-51.

[3]饶燕.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9.

[4]郭春风.针刺神经干腧穴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1(4):13.

[5]王艳菊,池明宇,李文志.中西医结合诊疗脑梗塞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8):15-16.

[6]赖洪康,翟青玲.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的若干思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28-1628.

[7]朱婧.现代医学研究在中风及其针灸治疗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932-1933.

[8]王桂玲,程金莲,孙敬青.金针王乐亭治疗中风病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2,31(1):23-26.

缺血性中风 篇4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63-01

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缺血性脑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约85%的脑中风是缺血性的,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50%~70%的存活者仍遗留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1]。如何更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仍是临床医务的重点问题。笔者自2007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20例。均符合《中风后遗症诊断标准》[2]。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结合组及对照组。结合组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0~76岁,平均65.6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0.5个月;其中脑血栓39例,腔隙性脑梗塞16例,脑栓塞5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3~75岁,平均67.5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9.5个月;其中脑血栓37例,腔隙性脑梗塞19例,脑栓塞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每日进行言语及肢体功能锻炼,采用西药脉通或盐酸培他啶加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辅酶A、三磷酸腺苷钠等注射液静脉输注,血压偏高者同时服用降压药。注意合理饮食,努力做到情绪稳定。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结合组方法 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辩证治疗。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辩证治疗,处方:生黄芪60g,当归尾20g、地龙15g,川芎9g,桃仁、红花、赤芍、水蛭、桂枝各10g,牛膝30g。痰多色黄加胆南星、瓜蒌、石菖蒲、郁金清热豁痰开窍;痰多色白、语言不利加白芥子、白僵蚕、陈皮、茯苓涤痰开窍;心烦不宁夜寐不安加五味子、黄连、炒酸枣仁、远志清心安神;阴虚精亏加生地、女贞子滋阴补肾;腑实便秘加酒大黄、生地、麦冬、枳实通腑泻结;肢体强硬疼痛加羌活、独活、络石藤、秦艽、威灵仙、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络止痛。1剂水煎取汁300ml,1次口服100ml,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按“中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评分。治愈: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完全自理,评分达76%以上;显效:神经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可独立步行,生活部分自理,评分达51%~75%;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扶持可站立,生活不能自理,评分达11%~50%;无效或恶化: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评分0~10%,或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加重;或死亡。

3.2 治疗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结合组总有效者46例,占76.67%;对照组总有效者32例,占5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中风多是由体力活动减少、超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造成长期血管损伤、管腔狭窄、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小板凝集、血管堵塞而引起脑血管疾病。祖国医学亦认为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多由于气虚脉络瘀阻而致经脉不通,肢体肌肉失于气血濡养,废而不用,久之脏腑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肢体脉络空虚,瘀阻加剧。因此气虚血瘀是中风后遗症病机关键。补阳还五汤为专治机体气虚、血瘀所致中风的传统名方[4]。该方由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中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元气,重用地龙通络,以奏药效,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有活血化瘀功效[5]。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由血粘质增高导致血瘀。血液流变学指标反映血液粘稠性、粘滞性、聚集性。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凝及抗血液粘稠性,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促进血液在体内运行,同时根据患者症状辩证,故而取得良效。通过本组实验发现,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辩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药的长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6.

[2]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后遗症诊断标准.中国中医药学报,1986,(1):56~57.

[3] 王新志,韩群英,陈贺华.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18.

[4] 查良伦,沈自尹,张萍.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14 (2): 74.

缺血性中风 篇5

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李长生教授经过几十年临床总结, 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病因为气虚, 病理结果为血瘀, 而瘀血既为病理结果, 又为新的病因。气虚主要为脾、肾气虚, 脑为髓海, 肾藏精生髓, 肾精充足则髓海能得以正常运行。“肾为先天之本”, “丈夫五八, 肾气衰, 发更齿槁……八八, 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 形体皆极”, “年过四十, 阴气自半”,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的盛衰是生长壮老的根本原因, 元气渐衰, 功能减退, 气虚无力推动血脉, 血液运行迟涩, 所谓“虚气流滞”[1], 或嗜食肥甘厚味, 脾胃受损, 生痰积瘀, 血不利则生水, 聚湿成痰, 痰瘀互结, 脉络瘀阻, 瘀阻塞脑窍, 脑脉不通, 清窍失聪, 灵机失用, 神明受扰, 发为中风, 症见变化多端, 或为头晕目眩, 或为半身不遂, 或为口舌歪斜, 或为呆傻愚笨, 乃与瘀阻脑窍具体部位不同而已。瘀阻日久, 其气自耗, 瘀血不去, 新血难生, 血为气之母, 血之生成竭源, 其气更虚。

历代医家亦有相同观点,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气虚血癖”的观点, 阐明了劳伤体虚之人, 因气虚无力, 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 血疲于内, 而致瘀血的发生。张锡纯阐发了脑贫血萎废的病机, 认为是脑不满而贫血, 则耳鸣、头目倾眩, 其剧者能使肢体萎废。可知其当时已辩中风之出血性和贫血性, 其言贫血即今之缺血也。在治疗上张锡纯主张, “当以补气之药为主, 以养血之药为辅, 而以通活经络之药为使也”。由此可推出张锡纯亦认为缺血性中风之病机为气虚血瘀[2]。

2 关于用药的经验

2.1 重用活血化瘀法

基于以上对其病机的认识, 李长生教授认为在缺血性中风中, 气虚为血瘀的病因, 瘀血既为气虚的病理结果, 又为进一步气虚的病因, 故瘀血在此过程中, 与气虚相比较, 起了标症的作用, 其标不除, 其本难固, 因此活血化瘀就显得更加重要。临证时善用化瘀疗法, 又不忘其本, 多用益气化瘀法和补肾化瘀法随证加减。

化瘀克塞方 (药用生黄芪、川芎、丹参、水蛭、鸡血藤、三七、黄连、骨碎补、地龙等) , 与补阳还五汤之意略有不同, 重活血化瘀药物, 又因瘀血愈补血愈瘀, 然又不可不补, 纯用行气、活血之品, 恐更耗伤气血, 气失固摄而见出血, 故少用益气之黄芪。鸡血藤, 苦、温, 养血活血而舒筋活络[3];三七,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也, 《本草求真》言, “世人仅知三七能止血止痛, 殊不知……能于血分化其瘀”。骨碎补, 苦、温, 补肾、活血、止血[4]。上述药活血兼补血、止血, 行气兼补气, 化瘀而不伤正;寒温并用, 不致辛温耗伤气阴, 也不致寒凉遏血。黄连, 苦、寒, 清利血热、燥湿祛浊而厚肠胃, 又可清心安神止瘀热。地龙能通络, 消除经络阻滞、血脉不畅, 其性走窜, 通达全身, 领诸药直达病所, 川芎同为使药。同时地龙清热化痰, 顺应肺的宣发肃降之性, 促进宗气生成, 加强益气化瘀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之功。因此, 益气以改善本质的气虚状态, 一则气行以消脉中之留瘀, 二则气旺以资新血之化源;活血以畅通气血, 剔除淤滞, 益气与化瘀相结合, 化瘀不伤正, 使正复、脑清、神明。

如见腰酸背痛、呆傻愚笨、夜尿增多、口角流涎等症, 舌质发紫, 是为肾虚血瘀, 加用制首乌30 g, 益智仁6 g, 银杏叶10 g,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 阴不甚滞, 阳不甚燥, 得天地中和之气, 专入肝肾, 补益肝肾、益精生髓。《本草纲目》:“此物气温味苦涩, 苦补肾, 温补肝, 涩能收敛精气, 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 为滋补良药”[4]。益智仁辛温醒脾益胃, 使脾气升, 胃气降。运化功能重建, 使血脉充, 精髓生。正如杨仁斋《直指方》“此为温煦以助阳和而斡旋大气, 则能进食”。助首乌补肾益精填髓。银杏叶甘、苦、涩、平, 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 肺虚咳喘等病症。近代研究认为有活血化瘀、增强记忆等作用, 用于痴呆有一定功效[4]。

2.2 重调脾胃

李长生教授认为, 活血化瘀药往往耗伤胃气, 导致食欲减退、胃胀、出血等症。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谷入于口, 而聚于胃, 胃为水谷之海, 喜谷而恶药, 药之所入邪, 不若谷气之先达, 故治病之法必先以谷气为先。通常选用女贞子、鸡内金、炒谷麦芽, 痰热者黄连配半夏, 寒证者善于用砂仁, 气滞者偏于木香、薄荷。

2.3 善疏肝理气

李长生教授认为, 中风后患者多因境遇变迁, 而情绪不畅, 肝失疏泄, 使气滞血瘀, 甚至肝郁乘脾, 更致气血亏虚, 影响中风康复, 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对其治疗应疏肝理气、解郁活血, 使气机通畅, 气血调和。李长生教授临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 凡是言行过于谨慎, 性格比较内向、闷闷不乐者均给以疏肝理气的药物, 善用薄荷、郁金、佛手、香橼、玫瑰花等质轻药物, 取“轻可去其实”之意, 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黄世敬.论虚气流滞[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6) :22.24.

[2]杨付明.张锡纯配伍运用活血化瘀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3, 20 (3) :49.

[3]马清钧、王淑玲.临床实用中药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

缺血性中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患者140例, 其中男89例, 女51例;年龄41岁~79岁, 平均年龄 (54.73±9.46) 岁;病程5 d~17 d, 平均5.2 d。CT显示血栓部位在基底节为62例, 小脑25例, 大脑皮质15例, 放射冠14例, 腔隙性梗死34例;并发冠心病26例, 高血压43例, 糖尿病24例, 高脂血症69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9例) 和对照组 (71例) ,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西医入选标准

全部患者均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定的诊断标准进行选择, 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痛觉明显降低、进食下咽困难、言语不清、认知能力下降、视力明显下降, 甚至没有意识、昏迷不醒等, 放射科检查为脑梗死, 起病时年龄均在76周岁以下。

1.2.2 中医入选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不良症状, 如四肢无力、痛觉明显降低、进食下咽困难、言语不清、认知能力下降、视力明显下降, 甚至无意识、昏迷不醒等。

1.3 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风通络化痰汤及针灸治疗。

1.3.1 常规治疗

临床多应用保护脑细胞、降低血脂、溶栓制剂、拮抗钙离子、降压等药物, 如百澳蚓激酶60万U Tid、肠溶阿司匹林75 mg qd;加强支持疗法,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血压≥180/105 mm Hg者, 给予卡托普利12.5 mg Tid, 伊泰青150 mg qd, 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甘露醇125 m L降颅压等对症治疗。

1.3.2 中医药治疗

口服祛风通络化痰汤, 方剂组成:天麻12 g、川芎10 g、地龙10 g、全蝎10 g、水蛭9 g、法半夏9 g、茯苓10 g、陈皮10 g、胆南星9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牛膝10 g、鸡血藤10 g、丝瓜络10 g、枸杞子10 g、龟板12 g。头煎武火10 min, 文火30 min;二煎武火10 min, 文火20 min, 加盖煎药, 两煎相合, 分早晚二服。1个疗程为20 d。

1.3.3 中医针炙治疗

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吞咽障碍加风池。先刺内关, 进针1.5寸, 然后用捻转提插泻法1 min;继刺人中, 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5寸, 用雀喙手法, 以眼球湿润为度;后刺三阴交, 沿胫骨后缘进针, 针尖与皮肤呈45°角, 提插泻法, 至患侧下肢抽动为止。

1.4 疗效评价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 0级病残;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 1~3级病残;好转: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小于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死亡[2,3]。治疗显效率= (基本痊愈+明显好转)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 (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9%,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0%, 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9.98, P<0.01) 。

3 讨论

中风为大脑功能急性缺损, 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缺血性中风的原因常为血栓性与栓塞性, 有时候是血管挛缩或颅内肿瘤挤压血管而造成闭塞。血栓性为颅内血管壁因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变得非常狭窄, 最后导致整条血管完全闭塞;栓塞性是颅内血管中骤起发生一条栓子, 流动后在管径细小的血管中停止不动, 导致血液不能继续流过。脑组织在缺血状态下, 会很快丧失许多正常功能, 进而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不良症状, 四肢无力、痛觉明显降低、进食下咽困难、言语不清、认知能力下降、视力明显下降, 甚至无意识、昏迷不醒等, 因此如有以上症状, 特别是发生在具有缺血性中风高危人群中, 必须优先想到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此时必须找神经内科医师会诊, 以明确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诊断。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能很快消失, 但仍要进一步进行各种检查以确定诊断, 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使一时性缺血性中风转变为完全性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一般认为发病后的14 d内为急性期, 14 d以后就进入恢复期, 超过半年则属于后遗症期。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最近10年来统计表明, 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而且有逐年增高趋势。急性缺血性中风严重影响中老年身心健康, 通常西医治疗方法有支持疗法、恢复缺血区灌注和神经细胞保护药物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非常显著, 本文治疗组首先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再加用祛风通络化痰汤和针灸治疗, 总有效率为94.20%,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除加用祛风通络化痰汤外, 再加用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疗法:上肢取肩箅、曲池、外关、合谷穴外, 可轮换取肩箅、肩贞、臂臑、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穴外, 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功能:调和经脉, 疏通气血, 主治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 可取金津、玉液穴放血, 内关、通里、廉泉、三阴交穴针刺, 功能:祛风豁痰, 宣通窍络。推拿法: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半身不遂, 取风池、肩井、天宗、肩箅、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 以上穴位以患侧为重点。用推、滚、按、捻、搓、拿、擦等手法, 以促进气血运行, 有利患肢功能恢复。温熨疗法:生川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麻仁、桃仁、石菖蒲、川牛膝、苍术、白芷、细辛、鸡血藤各等份, 研制为末, 加入葱头、生姜丝, 用白酒调匀装入布袋, 蒸热后对患侧肢体及患侧头面部反复温熨, 每日2次, 每袋药用2周, 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药枕法:夏枯草1 000 g、菊花1 000 g、丹皮200 g、川芎400 g、白芷200 g, 共碎之, 装入枕芯, 令患者枕之, 适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食疗法, 天麻鱼头汤:天麻20 g (切片) 、花鲢鱼头250 g, 加葱、姜、酒、盐等调料, 隔水蒸熟后食用, 功能:平肝熄风, 养血补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7 (3) :64-66.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29 (6) :381-383.

缺血性中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治疗组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50~81岁,平均67.7岁。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51~79岁,平均66.8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方法包括:基础疗法、早期康复治疗、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及“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0.5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每日2次,服用21d。

1.2.2 治疗组

治疗方法包括[1]:基础疗法、早期康复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及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①口服华佗再造丸,8g/次,2次/d,服用30d;②0.9%氯化钠溶液250mL+40mL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滴注14d;(3)给予“协定方”配方颗粒剂:12g川芎、10g制胆南星、10g天麻、12g半夏、20g益母草、3g水蛭、30g黄芪、9g石菖蒲。2次/d,服用21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不使用抗凝剂及其它试验药物以外的活血化瘀中药。针对治疗后21天、60天、90天的治疗效果,以NIHSS、中风中医症状积分表对其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于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本组研究结果并不显著,但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知,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疗法对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恢复比较情况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中医症状程度积分比较情况分别见表1、表2。

3讨论

缺血性中风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其病因病理极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兴奋性氨基酸损伤、自由基损伤、细胞粘附分子损伤等有一定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这些机理能够解释本病发病的原因,但要将其阐明清楚比较困难。可见,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是多样化的,必须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得以治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2]中指出:必须重视超早期及急性期的处理,能够促使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间的结合,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早期、系统化、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由此可知,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在中西医学领域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趋向于综合疗法的实施和应用。本组病例中,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综合治疗方案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疗效有所提高。但由于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其疗效结果并不显著,还需收集更多的样本量以进一步证实。

总之,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学功.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病机中的重要性[J].中医杂志,1998,39(8):456.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针刺疗效评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00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语言障碍,意识清楚,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61.9±10.1岁,病程2~31天,平均11.0±5.6天;基底节梗死19例,脑叶梗死5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7~77岁,平均60.5±11.0岁,病程2.5~30天,平均10.2±5.7天;基底节梗死25例,脑叶梗死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胞二磷胆碱0.75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尼莫地平20mg,每天3次,28天为1个疗程[3];两组均服用上述药物1个疗程。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主要选取患侧手、足阳明经穴,穴位有头部运动区和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外关、风市、梁丘、悬钟、昆仑、肩髃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加太冲、太阳以滋阴潜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加风池、外关以养血祛风[4]。患者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针灸针刺入穴位,手法快速中度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疗效标准[5]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或加重。

1.3.2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BI)[5,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其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即脑梗死,中医学将脑梗死归类于“中风”之列,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谓虚实难辨,一般认为由气虚、血瘀、风火等引起。发病初期,脑部受到热毒、风火入侵而出现轻微症状;病情演变至后期则人体气血不足,出现气虚血瘀;而所有病期均可能夹杂各类病机。据有关文献统计,我国每年脑中风偏瘫新发病患者约有140万,其中约90万人因病死亡,而存活的50万人中约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针刺能够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可刺激患者穴位而使脑部血管扩张,针刺风池、足三里等穴则能有效扭转脑部缺血状况,促进大脑组织修复。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越早介入,患者恢复越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由此可见,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完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针刺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池,毕洁瑞,王献胜,等.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3(7):64-6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郭艳平,杨清成,张向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2):203-205.

[4]Tian J,Chen JS.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Changle County of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l 1(11):1582-1586.

[5]申鹏飞,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剌法改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氯代谢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27(6):192-193.

吸烟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篇9

维生素A可降低婴儿早期死亡率

印度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显示,新生儿一出生就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前6个月的总死亡率降低22%。研究人员将在印度南部农村地区出生的11619名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与出生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接受2.4万单位维生素A和安慰剂组降低了22%,维生素A组在2周至3个月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而3个月以后2组死亡率无差异。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药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商品名:拜复乐)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药。最近,德国对2188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93.4%的患者达到治愈或有效的标准。60.4%在用药3天后症状即明显改善,73.7%-87%分别于治疗的第7天和第10天症状消失。2.7%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功能紊乱和皮疹,1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此药成年人的用法是:每天1次,每次400毫克,连用10天。

治疗酒精依赖的新药

缺血性中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 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2]。将选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为44例, 其中男24例, 女20例, 年龄在45~8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 (31~46分) 1例, 中型 (16~30分) 为9例, 轻型 (0~15分) 的为34例, 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有18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10例;经过头颅CT平扫显示腔隙性脑梗死3例, 多发性脑梗塞8例。对照组44例, 其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龄分别在4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为1例, 中型为11例, 轻型为32例;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为30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6例, 腔隙性脑梗死4例, 多发性脑梗死为5例, 基底节脑梗死为4例。

1.2 治疗方法

步复迈又名盐酸丁咯地尔, 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它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剂。治疗组采用步复迈250 m L静滴, 1次/d, 配合醒脑开窍针进行针刺, 选穴位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 随证配穴。大小便失禁者加肾俞、大肠俞、秩边、关元俞;吞咽有障碍者加风池、完骨;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内庭、太冲;语言不利索者加哑门、廉泉、通里。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 取1.5~2寸毫针进行治疗, 百会穴为凭刺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采用复方丹注射液20 m L, 并加入5%的葡萄或生理盐水250 m L进行静滴, 1次/d[3]。两组治疗均是20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之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值变化。

1.3 实验室检查

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的比较, 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1)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彻底消除或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显效; (2)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 (3) 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 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液粘滞度、血沉方面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数据比较, 继而得出两组临床疗效的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 显效率为4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9%, 显效率为27.3%, 继而可看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4],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体的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逐渐减退甚至丧失, 老年人群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发病群体,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大量沉积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80%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症状[5]。步复迈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α-肾上腺素受体, 对红血胞变形的改善和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有效的增强供氧能力, 阻碍血小板的大量凝集, 降低钙离子对缺血性脑细胞造成的损害, 保障患者病变处神经的完好性, 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吴笃初等[7]研究显示, 步复迈可使平均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量明显增加, 能够降低脑血管外周阻力, 改善脑循环, 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的作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通过对自己近30年的临床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创立了醒脑开窍法。从中风发病的根本原因出发, 将中风病变位置在于脑部这一概念理论化, 系统化。并确立了“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为主”的治疗原则[8]。创立了以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为主穴组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的相关数据, 该研究发现, 采用步复迈加醒脑开窍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要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 有效率高达90%, 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结果, 我们不难看出, 步复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成功几率, 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平分等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发现治疗组治疗之后的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等较以前有明显降低, 总的治疗有效率 (90.9%) 明显高于对照组 (65.9%) 。结论 因此可知临床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醒脑开窍法

参考文献

[1]徐规化.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分析68例[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1) :107-108.

[2]谢作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0) :148-149.

[3]刘爱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J].河南中医, 2010 (3) :39.

[4]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10.

[5]赵孔华, 张沁园.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 2006, 26 (7) :7-9.

[6]李弘钧, 王兴霞, 许远陵, 等.国产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 (4) :523-524.

[7]吴笃初, 吕传真, 余慧占, 等.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 17 (3) :161-162.

上一篇:三驾马车下一篇:Android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