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2024-10-23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共7篇)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证候区别及演变。方法 制定证候观察表,调查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300例,应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发热、骨蒸潮热、多汗,心烦易怒、神不守舍、神情淡漠、胡言乱语、情绪低落、倦怠乏力、耳鸣、面红、口唇干红、口干口渴、口角流涎、口臭、声高气粗、呃逆、胁痛胁胀、肢体抽搐、肢体肿胀、肢体拘急、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舌胖大、齿痕,苔厚、腻、黄、灰黑,脉弦(P<0.05或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健忘、睡眠减少、头痛、头晕、恶心、苔少或无,苔白,脉滑(P<0.05或P<0.01)。结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多为阴类实证,但一旦缺血性中风发病,会产生更多的热象,阴类证中也有很多从阴类实证转化为阴类虚证。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阴阳类证

部分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是在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基础上发病,为此本研究将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常见证候进行对比研究,以观察两种疾病的证候联系与区别,为制定辨证治疗和干预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3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组)。两组年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急性缺血性中风组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诊断要点,并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2)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中中风病诊断要点,并符合中经络型[2];(3)发病不超过3 d;(4)首次发病或复发性卒中未留下神志、功能缺损者;(5)年龄45岁~80岁。

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2)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出血、动静脉脉畸形、脑寄生虫病;(3)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4)精神病病人;重度认知障碍、痴呆者;(5)45岁以下,80岁以上;(6)妊娠和哺乳期妇女;(7)重度脑水肿或昏迷等病情不稳定者;(8)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病人。

1.2.2 慢性脑供血不足组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根据胡纪源研究[4]制定);(2)年龄大于45岁,小于80岁;(3)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病史者,距离本次调查大于6个月。

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脑出血;(2)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脉畸形、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3)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4)精神病病人,重度认知障碍、痴呆者;(5)45岁以下,80岁以上;(6)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 中医主要证候观察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6]制定证候观察表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主要证候对比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

2 结果(见表2、表3)

例(%)

例(%)

3 讨论

证候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刘茂才等提出体质差异在中风病发病中居主导地位,将中风急性期证候简单概括为阳类证和阴类证,并制定了简单可行的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热象者归入阳类证,无热象者归入阴类证[3]。

黄燕等[4]在阴阳类证基础上,根据有无阴虚、气虚进一步划分阳类证虚实及阴类证虚实。其中阳类证有阴虚者,划分为阳类虚火证,无阴虚或阴虚不明显者为阳类实火证;阴类证中有气虚者划分为阴类虚证,无气虚或气虚不明显者为阴类实证。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发热、骨蒸潮热、多汗,心烦易怒、神不守舍、神情淡漠、胡言乱语、情绪低落、倦怠乏力、耳鸣、面红、口唇干红、口干口渴、口角流涎、口臭、声高气粗、呃逆、胁痛胁胀、肢体抽搐、肢体肿胀、肢体拘急、肢体抽搐、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P<0.05或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健忘、睡眠减少、头痛、头晕、恶心(P<0.05或P<0.01);两组舌苔脉象比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多见舌胖大、齿痕,苔厚、腻、黄、灰黑,脉弦;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更多见苔少或无,苔白,脉滑(P<0.05或P<0.01)。

刘茂才教授阴类证、阳类证的提出,是以正常人群为阴类证,为基本体质的基础。因为阳类证的主证在正常人群中是很少见的。本研究表明:在热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组的心烦、面红、口干3项均明显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在阴虚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组两项少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1项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3项相当。在气虚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神情淡漠)口角流涎、脉弱4项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而急性缺血性中风组中比例最大的热证主证———心烦也只占到了44%,说明更多的病人属于阴类证,这与郭捷婷等[5]的研究结果类似。慢性脑供血不足组更是如此。而气虚主证中,最大的倦怠乏力为39%,提示更多的病人属于阴类实证。说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均以阴类实证为主。但一旦中风发病,会产生更多的热象,阴类证中也有很多从阴类实证转化为阴类虚证。这提示: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时,一旦出现热象及阴类虚证增多,就要及早进行中医干预,预防其发展为中风。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3]郑国庆,黄培新.中风病辨治阴阳为纲源流[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4):227-230.

[4]郭捷婷.急性缺血中风证候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5]郭捷婷,黄燕,蔡业峰,等.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证型分布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130-132.

缺血性中风病机分段论 篇2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发病前阶段,急性期阶段,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阶段,病机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已趋于成熟, 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加以澄清, 主要表现在对中风病发病前、发病后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各阶段的不同病机未作出差别化的阐释, 不利于指导中风病的早期预防、急性期救治和后遗症期康复及二级预防等临床工作。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1 发病前阶段

发病前阶段即“脑脉闭阻”之前的病理阶段, 此阶段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构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概言之, 由于禀赋薄弱或多种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 导致人体正气渐虚, 内生之邪逐渐形成并积累, 此病理过程时程较长称为“内伤积损”, 当到达一定程度或遇有诱因时即可使脑脉痹阻而发为缺血性中风。

1.1 内伤积损

禀赋薄弱或年老体衰, 每易招致病邪侵袭, 为痰浊、瘀血、伏火、暗风等邪气的产生提供了内在条件;而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 久则损伤人体正气, 加速了内生邪气的产生和积累, 构成了内伤积损的外部成因[1]。饮食方面, 嗜食肥甘则内热中满, 脾运失常使痰浊内生并滞留于脉道;过食咸味则伤肾伤血, 肾水不足则肝阳不敛而内风暗煽, 血脉伤则“脉凝泣”而致瘀血内停。劳逸方面, 劳则伤气、久而正亏;过逸形盛, 久致气衰和气滞;气能行血行津, 气虚气滞均可生痰生瘀并酿生伏火。西医对此也有相似认识, 遗传、高龄,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而后三者与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密切相关[2]。内生诸邪业已形成, 这就构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

1.2诱发因素

促发缺血性中风的常见诱因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用力不当等[3]。气候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4], 夏季暑邪当令, 暑性升散最易耗气伤阴, 加之原有痰浊瘀血阻滞于脉道, 可致气血不能上达脑脉;冬季寒邪较盛, 寒性收引易致脉道挛急、血行不畅, 内生之痰瘀加剧可诱发脑脉闭阻;春秋季节交替、身中阳气随之变动, 脉道舒缩失宜, 内风可挟痰挟瘀直冲犯脑。烦劳过度是脑脉闭阻的又一促发因素, 阳气者烦劳则张, 精血暗耗而内风时起裹挟痰浊、瘀血上蒙脑窍。情志方面, 五志均可促发中风, 其中大怒是中风病最常见诱因, 所谓“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用力不当作为诱因, 多见于临厕努挣, 亦见于久不劳作而突然用力, 气机上逆裹挟痰瘀闭阻脑脉。

至此, 中风病发病的病理基础业已形成, 正气内虚致痰浊、瘀血、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并逐渐积累加剧, 在气候、情志、烦劳或不当用力等诱因作用下即发为脑脉闭阻。

2 中风急性期阶段

脑脉闭阻标志着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开始, 此阶段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得神昏、偏瘫等中风症状迅速出现并逐渐加重。这些病理变化由相继发生的三个病理过程构成:先则脑髓失养, 继则毒邪内生, 终则脑髓损伤, 三者因果互济, 共同形成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髓损伤的病理基础[5]。

2.1 脑髓失养

脑脉闭阻后最先出现的是脑髓失养, 脑为髓之海, 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后天肾精及水谷精微所转化, 具有总统诸神、主司思维、记忆、明辨、意念、五志、调节及主运动的功能, 是维持、调节和指挥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一旦脑脉闭阻, 则气血运行停滞, 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 髓海失于气血之温养, 其功能迅疾受损, 神明不施、神机不展, 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 主明辨等作用, 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等症。脑髓失养发生在缺血初期, 此时毒邪未生, 如果脑脉复通, 脑髓重新得到气血津液的滋养, 则神机尚可恢复, 偏瘫、麻木等症状消失, 称为小中风, 如果脑脉持续闭阻, 则会导致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第二个病理过程的发生。

2.2 毒邪内生

毒邪内生是继脑髓失养之后发生的第二个病理过程。所谓内生毒邪, 是指在病理条件下机体功能失调使代谢产物不能得到清除, 蕴积体内而化生的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病理物质, 诚如尤在泾所述:“毒者, 邪气蕴蓄不解之谓”。脑脉未通, 脑髓失养加剧、功能失司, 原有瘀血、痰浊、火热之邪迅速蕴积转化, 生成内生毒邪, 它秉承火热之性, 兼寓痰瘀之形, 胶固难除, 势盛难安, 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 所以其一旦生成, 即成为损伤脑髓最为剧烈的致病因素。毒邪依性质不同可分为瘀毒、痰毒、火毒等, 如据此采用相应治法抑制内生毒邪的产生或迅速将其祛除, 则脑髓损害可以逐渐停止, 病情也会趋于平稳, 否则病情将进一步加重而发生第三个病理过程。

2.3毒伤脑髓

毒伤脑髓作为第三个病理过程, 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髓损伤最为严重的阶段。毒邪内生过程未得到有效抑制, 内生毒邪亦未清除, 胶结于受损脑脉周围, 化气为火, 煎血为瘀, 炼液成痰, 正气无存, 局部脑髓蒸于毒热之中, 脑髓重伤而毫无可复之机。脑髓内生之毒是致病力很强的一种邪气, 有别于机体其他部位产生的疮毒、疖毒等内生毒邪, 它居于天位, 在元神之都, 具有喜善变, 状多端, 攻脏腑, 扰神明的特点, 且最易耗气伤阴, 既可损伤脑髓、耗伤脑髓局部之气阴, 又可攻伐脏腑、耗伤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之气阴。毒伤脑髓, 重则神匿窍闭, 发为“入腑”、“入藏”之危候;而五脏失其所主则变证丛生, 临床可表现出五脏受损的症状如肺热、心悸、遗溺、呕血等。

上述三个病理过程是在脑脉闭阻后相继发生的, 它们不仅病程相连、病机相关而且存在虚实、因果联系, 三者虚实相因、因果互济、戕害脑髓, 共同构成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机。

3 恢复期和后遗症阶段

进入中风恢复期后, 患者病情趋于平稳, 偏瘫、麻木、口舌歪斜等症不再进一步加重, 部分患者肢体功能可有部分甚至完全恢复, 亦有病情较重者会留有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其病机主要涉及脑髓空虚和内生邪气伏藏两个方面。

3.1 脑髓空虚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失养”和“毒伤”使脑髓受损, 后虽内生毒邪渐渐消退, 周边脑髓及全身正气有所恢复, 但局部受伤之脑髓却不会得到完全复原而是呈现脑髓空虚状态, 轻者可暂无症状, 重者聪明记性受损, 这一点在反复中风者尤为明显。脑髓为奇恒之腑, 其生成有赖于先天之精所化、后天肾精和水谷精气所充、脑脉传输之气血津液所养, 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局部脑脉依然未通, 损伤之脑髓得不到气血、肾精和精微物质的荣养而空疏不复, 即便随时间推移周边脑络通过渗灌作用使肾精气血达到脑髓受损之处, 聚而成形使脑髓空疏之处得以填充, 但其不同于脑髓, 是不能发挥神明机巧之用的, 肢废、言蹇、口喎等亦不能因此而得到改善, 其原因在于脑髓神机禀自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受损不复则神机亦不得施。

3.2 诸邪伏藏

病程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导致中风发病的致病因素依然存在, 禀赋和老龄因素作为内在固有病因将伴随终生, 而饮食劳倦等后天因素虽可通过调摄减少其对人体的侵害, 但业已形成之内生诸邪如痰浊、瘀血、暗风、伏火等则难以完全消除, 这些致病因素会长期伏藏于体内伺机发难, 再次遇有气候骤变、情志劳烦等诱因时则可导致又一次中风病的发生。另外, 中风后遗症期新致病因素的产生使得“积损正衰”进一步加重, 一则脑髓受损、五脏失调、肢体痿废, 气血周流不畅, 易致内生邪气继续生成并积蓄, 二则肾精气血聚而成形, 虽可填补脑髓空疏之处, 但亦有部分与局部伏痰、死血相结为祸, 在肝风引动之下可发为痫证[6], 原有诸邪与新生致病因素共同为患, 久之损络伤脑而致中风反复发作或发为呆傻之证。

恢复期阶段病情日趋平稳, 肢体功能或可部分恢复, 但受损脑髓则不能再生, 多数患者会留有偏瘫、言蹇等后遗症, 同时由于原有致病因素和新生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 也加大了中风病再发的风险。

4 结语

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其发病前、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病机存在差异, 有必要进行分段梳理和研究, 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缺血性中风病机, 还可以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使中风病的预防、急救、康复等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永炎, 张天, 李迪臣, 等.临床中医内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3:589.

[2]崔丽英.神经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3.

[3]王永炎, 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432.

[4]张根明.关于换季输液预防脑梗死的思考[J].中国临床医生, 2010, 38 (5) :60-62;

[5]张根明.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再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 2010, 17 (3) :37-39.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治疗组患者男17例,女12例;年龄50~81岁,平均67.7岁。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51~79岁,平均66.8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方法包括:基础疗法、早期康复治疗、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及“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0.5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协定处方”配方颗粒安慰剂每日2次,服用21d。

1.2.2 治疗组

治疗方法包括[1]:基础疗法、早期康复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及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①口服华佗再造丸,8g/次,2次/d,服用30d;②0.9%氯化钠溶液250mL+40mL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滴注14d;(3)给予“协定方”配方颗粒剂:12g川芎、10g制胆南星、10g天麻、12g半夏、20g益母草、3g水蛭、30g黄芪、9g石菖蒲。2次/d,服用21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不使用抗凝剂及其它试验药物以外的活血化瘀中药。针对治疗后21天、60天、90天的治疗效果,以NIHSS、中风中医症状积分表对其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于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本组研究结果并不显著,但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知,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疗法对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恢复比较情况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中医症状程度积分比较情况分别见表1、表2。

3讨论

缺血性中风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其病因病理极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兴奋性氨基酸损伤、自由基损伤、细胞粘附分子损伤等有一定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这些机理能够解释本病发病的原因,但要将其阐明清楚比较困难。可见,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是多样化的,必须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得以治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2]中指出:必须重视超早期及急性期的处理,能够促使整体综合治疗与个体化间的结合,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早期、系统化、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由此可知,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在中西医学领域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趋向于综合疗法的实施和应用。本组病例中,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综合治疗方案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的疗效有所提高。但由于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原因,其疗效结果并不显著,还需收集更多的样本量以进一步证实。

总之,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学功.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病机中的重要性[J].中医杂志,1998,39(8):456.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针刺疗效评估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00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语言障碍,意识清楚,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61.9±10.1岁,病程2~31天,平均11.0±5.6天;基底节梗死19例,脑叶梗死5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7~77岁,平均60.5±11.0岁,病程2.5~30天,平均10.2±5.7天;基底节梗死25例,脑叶梗死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胞二磷胆碱0.75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尼莫地平20mg,每天3次,28天为1个疗程[3];两组均服用上述药物1个疗程。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主要选取患侧手、足阳明经穴,穴位有头部运动区和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外关、风市、梁丘、悬钟、昆仑、肩髃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加太冲、太阳以滋阴潜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加风池、外关以养血祛风[4]。患者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针灸针刺入穴位,手法快速中度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疗效标准[5]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或加重。

1.3.2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BI)[5,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其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即脑梗死,中医学将脑梗死归类于“中风”之列,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谓虚实难辨,一般认为由气虚、血瘀、风火等引起。发病初期,脑部受到热毒、风火入侵而出现轻微症状;病情演变至后期则人体气血不足,出现气虚血瘀;而所有病期均可能夹杂各类病机。据有关文献统计,我国每年脑中风偏瘫新发病患者约有140万,其中约90万人因病死亡,而存活的50万人中约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针刺能够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可刺激患者穴位而使脑部血管扩张,针刺风池、足三里等穴则能有效扭转脑部缺血状况,促进大脑组织修复。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越早介入,患者恢复越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由此可见,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完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针刺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池,毕洁瑞,王献胜,等.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3(7):64-6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郭艳平,杨清成,张向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2):203-205.

[4]Tian J,Chen JS.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Changle County of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l 1(11):1582-1586.

[5]申鹏飞,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剌法改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氯代谢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27(6):192-193.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 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2]。将选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为44例, 其中男24例, 女20例, 年龄在45~8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 (31~46分) 1例, 中型 (16~30分) 为9例, 轻型 (0~15分) 的为34例, 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有18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10例;经过头颅CT平扫显示腔隙性脑梗死3例, 多发性脑梗塞8例。对照组44例, 其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龄分别在4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为1例, 中型为11例, 轻型为32例;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为30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6例, 腔隙性脑梗死4例, 多发性脑梗死为5例, 基底节脑梗死为4例。

1.2 治疗方法

步复迈又名盐酸丁咯地尔, 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它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剂。治疗组采用步复迈250 m L静滴, 1次/d, 配合醒脑开窍针进行针刺, 选穴位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 随证配穴。大小便失禁者加肾俞、大肠俞、秩边、关元俞;吞咽有障碍者加风池、完骨;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内庭、太冲;语言不利索者加哑门、廉泉、通里。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 取1.5~2寸毫针进行治疗, 百会穴为凭刺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采用复方丹注射液20 m L, 并加入5%的葡萄或生理盐水250 m L进行静滴, 1次/d[3]。两组治疗均是20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之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值变化。

1.3 实验室检查

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的比较, 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1)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彻底消除或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显效; (2)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 (3) 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 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液粘滞度、血沉方面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数据比较, 继而得出两组临床疗效的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 显效率为4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9%, 显效率为27.3%, 继而可看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4],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体的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逐渐减退甚至丧失, 老年人群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发病群体,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大量沉积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80%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症状[5]。步复迈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α-肾上腺素受体, 对红血胞变形的改善和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有效的增强供氧能力, 阻碍血小板的大量凝集, 降低钙离子对缺血性脑细胞造成的损害, 保障患者病变处神经的完好性, 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吴笃初等[7]研究显示, 步复迈可使平均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量明显增加, 能够降低脑血管外周阻力, 改善脑循环, 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的作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通过对自己近30年的临床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创立了醒脑开窍法。从中风发病的根本原因出发, 将中风病变位置在于脑部这一概念理论化, 系统化。并确立了“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为主”的治疗原则[8]。创立了以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为主穴组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的相关数据, 该研究发现, 采用步复迈加醒脑开窍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要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 有效率高达90%, 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结果, 我们不难看出, 步复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成功几率, 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平分等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发现治疗组治疗之后的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等较以前有明显降低, 总的治疗有效率 (90.9%) 明显高于对照组 (65.9%) 。结论 因此可知临床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醒脑开窍法

参考文献

[1]徐规化.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分析68例[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1) :107-108.

[2]谢作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0) :148-149.

[3]刘爱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J].河南中医, 2010 (3) :39.

[4]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10.

[5]赵孔华, 张沁园.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 2006, 26 (7) :7-9.

[6]李弘钧, 王兴霞, 许远陵, 等.国产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 (4) :523-524.

[7]吴笃初, 吕传真, 余慧占, 等.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 17 (3) :161-162.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篇6

1 西医治疗

目前, 一方面我们对缺血性中风机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另一方面, 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缺乏, 尽管在基础研究上已取得多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而临床试验的结果却令人难满意。现今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有:限制梗死扩大和保护半暗带, 即主要通过超早期溶栓后血管再通限制梗死扩大, 使用神经保护药物保护半暗带[2]。

从理论上讲, 迅速复流再通是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成功的前提[3], 因此临床首选还是以溶栓为主, 虽然溶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但应用中存在着出血的危险和其他诸如时间窗的限制[4], 加之梗死导致损伤的级联反应和综合因素, 使提高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遇到困难。

1.1 复杂的损伤级联反应

脑缺血损伤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脑缺血类型的复杂性 (包括局灶的或全脑的, 完全的或不完全的, 短暂的或永久的) 和脑缺血损伤分子机制在时空变化上的复杂性以及各作用因子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5]。因此,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阐明脑缺血的损伤机制。

近年来研究表明,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是一种损伤级联反应, 涉及4个阶段, 即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释放, 梗死区周围去极化, 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6]。

脑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 各分子的作用并非孤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当损伤作用强于保护作用, 就会出现脑缺血损伤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1.2 短暂的治疗时间窗

在对缺血发生、发展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中衍生出治疗时间窗的概念。研究发现, 脑缺血损伤包括病灶中心的坏死灶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区。缺血半暗区的结局通常有两个:一是经有效的治疗使其转为正常, 二是继续恶化最终成为坏死灶。从治疗角度讲, 目前所有措施均是针对缺血半暗区。如未给予任何治疗措施, 脑缺血损伤后的半暗区继续恶化最终导致坏死的自然过程通常为3 h~4.5 h[7], 此时间被认为是治疗时间窗即最佳治疗时间。

按照Pulsinlli等[8]的观点, 缺血性中风发病后, 要使某种治疗方法能够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促进机能恢复, 改善长期预后, 必须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进行, 并将这一容许的时间界限称为有效治疗时间窗。

影响溶栓适应证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时间窗过于狭窄。目前对时间窗争议较大[9], 一些学者提出不同患者缺血程度不同, 治疗时间窗应有所差别。STAIR在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前研究规范中建议, 评价药物的疗效, 应该在卒中发作后给药, 并在治疗时间窗有效[10]。临床上无论溶栓治疗还是神经保护治疗, 在有效时间窗内开始给药可以有效减轻损伤, 而超出此时间窗的治疗, 无明显疗效。

1.3 神经保护剂

应用神经保护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干预前述脑缺血发生的病理生化级联反应过程, 防止或延迟细胞死亡。目前主要的神经保护剂与治疗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炎性反应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钠离子通道阻断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GABA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半胱天冬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亚低温苯巴比妥类药物诱导麻醉等[11]。具体的神经保护策略主要有:①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如MK-801作为甲基-D-天门冬氨酸拮抗剂, 可以抑制钙离子内流, 能缩小缺血性病灶, 明显减轻神经元的损伤[12]。②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如尼莫地平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以往认为能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13]。③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例如维生素C、辅酶Q10、褪黑素等。④炎性反应抑制剂。⑤其他, 如神经营养因子、益智剂等也曾作为神经保护的方法进行研究。尽管神经保护剂种类繁多, 发现的药物数以百计, 但经常规途径的神经保护药物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的效果不理想[14], 临床无效或效果很差, 而有些药物因严重副反应, 限制了临床应用[15]。

单一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 剂量和疗程, 治疗时间窗等多种原因是造成临床无效的关键因素[16]。脑缺血后损伤机制复杂, 有多个病理生理环节参与, 单一神经保护剂的疗效受到限制, 联合应用作用于缺血后级联反应不同环节的神经保护剂, 共同阻断脑缺血的发病机制, 达到脑保护的目的, 成为神经保护剂研究的新方向[17]。早期用神经保护剂可为溶栓治疗赢得治疗时间, 减少再灌注引起的并发症[18]。

1.4 干细胞疗法

神经干细胞 (NSC) 移植不仅应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 而且用于治疗脑缺血损伤。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缺血策略有移植外源性和激活内源性NSC两条途径[19]。由于目前对NSC分化诱导机制的尚不十分清楚, 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诸如免疫排斥等诸多问题。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是具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但干细胞治疗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脑缺血状态, 包括部位、范

1) 为广西自然基金项目 (No.2011GXNSFA018180) ;广西攻关项目 (No.桂科技11107009-1-11)

围、程度;供体细胞在移植前后的生存能力;技术问题, 包括细胞的分离、培养、定点移植, 以及生长因子是否能在体内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成为特定的细胞表型等;在骨髓移植治疗中由于基质中存在许多基质细胞及各式因子, 因而需分清是何种细胞和因子在起主要作用[20]。干细胞治疗脑缺血损伤是一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但要将这一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 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不仅在胚胎脑中而且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均存在神经干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繁殖、多向分化潜能,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在脑缺血时脑内自身的神经干细胞有活化、增殖现象。内源性NSC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存在伦理问题;无免疫原性;治疗实施简单易行;无动物致病基因干扰的可能;无致瘤性;通过激活内源性NSC具有一定的治疗潜能;应用内源性NSC, 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规范和评价体系。因而应用内源性NSC治疗脑缺血成为当前新的研究热点。

2 中医治疗

中医药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 形神统一, 辨证论治。中医理论是一个唯象的功能原理系统, 与西方传统的还原论思想明显不同。在新世纪和复杂性科学兴起的新形势下, 中医药有可能与复杂性研究相互结合, 取得新的进展。

2.1 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发病后复杂的损伤过程, 与中医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有吻合之处 缺血性中风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其各阶段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而且由于每个患者就诊距发病的时间不同, 必须分期辨证治疗。这样中医药可以很好地介入。

有学者认为, 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存在治疗时间窗的问题, 醒脑开窍法和祛风通络法为中风超早期及急性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活血化瘀法为中风坏死、软化和恢复期的治疗方法, 而平肝潜阳法主要针对中风原发病的治疗, 应与其他各法联合应用[21]。

2.2 中药多靶点、多效应的特征使之将对抗、补充、整合调节融为一体 近年来, 中药及方剂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有了较多研究。

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既阻抑脑缺血级联反应的损伤, 又调动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 作用于中风病的早期和恢复期的多个环节, 具有改善微灌流、减轻脑损害、保护神经细胞作用, 还能促进神经元机能联系的重建[22]。

脑缺血后, 机体也会做出应激反应, 主动地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这种机体内在的对抗机制使机体能耐受一定程度的缺血损伤。如事先短暂的缺血或预适应可动员机体内在的防护能力, 从而对随后的严重缺血产生保护作用。而延长脑细胞耐受缺氧的时间和加强复流再通后脑细胞在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生存能力, 也就延长了脑缺血的治疗时间窗, 是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研究表明中医药不仅可以对抗阻断级联反应中的某一或某些病理环节, 而且重点在于能够调节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释放[23,24]。

2.3 中医药在疾病发生、演变、干预治疗中发挥“扳机样”作用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治疗学的特色, 在脑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应用中医药。有研究表明, 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中药黄芩、栀子的提取物黄芩苷、栀子苷可诱导神经干细胞特异性分化成非成熟神经元, 与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中药三七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及补气作用中药黄芪提取物黄芪甲苷联合应用, 可以明显提高成熟神经元比例。并明确提出不同治则中药针对损伤后神经再生不同阶段进行干预促进神经再生的观点[25]。

尽管中药发挥效应属于“多因微效”[26], 是多个弱效应的整合作用, 但疗效却是明确的。事实上, 中药的每种作用并非孤立存在, 往往是在一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下, 多种机制相互协同而发挥作用。而这种启动因素往往可以称其为“扳机样”作用。

3 应用前景

综观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全过程, 其特点具有病理因素的复杂性和病情变化的多样性。中医药能作用于中风的超早期、早期、恢复期等多个环节, 具有改善微灌流、减轻脑损害、保护神经细胞, 还能促进神经元机能联系的重建等作用。中医药以整体观念、辨证给药, 采用中药复方多作用靶点的特点作用于病灶, 从而发挥疗效。所以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中风中的治疗作用, 如何与现代医学配合, 互补不足,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7]。

大样本的荟萃分析提示中医药防治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巨大潜力, 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关注[28]。来源于中医药的神经保护剂研发应该是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一个新切入点。受既往的影响, 在病程上, 中医药研究更多地涉及缺血性中风的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相关研究近年来才得到重视[29,30]。而研究中有关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 多数实验设计针对的是一个成方, 能在中药或复方中提取出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的凤毛麟角。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及科研手段的局限性, 多数研究仅限于证明中药在某个病理环节上有作用, 而未能阐明其作用机制。在脑缺血损伤中药神经保护机制研究中, 应尽可能选择结构清楚、纯度较高的中药有效成分, 才会有所突破, 促进创新中药的诞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医的辨证论治, 依据四诊八纲、脏腑辨证;西医则分类、分型、分期辨证, 内容不同, 但两者整体观念、动态观点是一致的。从治疗效果讲, 着眼点不同, 疗效标准不同, 西医讲实验指标, 中医讲功能症状, 但都具有效性, 因此必将是长期并存[31]。其虽具中国特色, 但大多缺乏顶层设计的规范指导。治疗方法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不确定。在中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中, 应学习和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32], 优选出具有最佳科学证据的有效治疗方法或方案, 用于临床实践。

摘要: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中西医对于治疗该病都加大了研究力度,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就有关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92例(男48例,女44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56~78岁,平均65.7岁;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57~79岁,平均6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主证: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证: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等。急性起病,发病2周以内,具备2个主证以上,或1个主证2个次证,经头颅CT及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血栓通600 mg静脉滴注治疗,1次/d;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疏血通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随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拟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Ⅰ级~Ⅲ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及以下或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在统计结果中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合并计算为总显效病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分分别为(12.94±3.15)分、(13.16±2.94)分,治疗后分别为(7.16±3.23)分、(9.32±4.38)分。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14 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现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中风又名卒中,有中经络及中脏腑之分,中经络者,肌肤不仁,或言语蹇涩、口角流涎,甚者半身不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故中风治疗宜从治疗气血入手,中风初期,正气未衰,以邪气留滞,血脉瘀阻为主要原因,治当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为主,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清代王清任已经提出,至今已沿用数百年,为中风病的治疗大法之一,疏血通由水蛭和地龙经科学提取制取[1]。水蛭属破血消癥虫类药物之一,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地龙属中医息风止痉虫类药物之一,有清热定痉、通络平喘利尿的功能,对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经络不利有明确疗效[2]。现代研究表明,疏血通的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有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滞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的作用,其中水蛭素具有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水蛭中还含有组织胺样物质,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组织的血供;而蚓激酶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3]。而血栓通的主要成份是三七总皂苷,是由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活性有效成份,三七属化瘀止血类中草药,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本草拾遗》称之为“活血不伤新,养血不留瘀”[4]。现代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能扩张脑血管,调节血管收缩功能,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所以两者都能通过活血化瘀起到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但疏血通更注重破血化瘀,而血栓通则更注重于化瘀生新[5,6]。本文研究表明,疏血通及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都有良好的疗效,但疏血通在急性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血栓通,同时发现血栓通发生不良反应几率略小于疏血通。

参考文献

[1]范仲鹏.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的临床疗效[J].中医中药,2011,9(26):318-319.

[2]胡良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65-166.

[3]尚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93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3):168.

[4]那丽,李丽.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83.

[5]夏辉,徐桂华.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90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3):30-31.

上一篇:提高早期阅读能力下一篇:国际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