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中风

2024-06-28

缺血性脑中风(精选10篇)

缺血性脑中风 篇1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阻断而使脑细胞缺氧坏死,进而引起相关神经症状的疾病。随着社会发展,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率大为提高[1]。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近年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将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00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语言障碍,意识清楚,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61.9±10.1岁,病程2~31天,平均11.0±5.6天;基底节梗死19例,脑叶梗死5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7~77岁,平均60.5±11.0岁,病程2.5~30天,平均10.2±5.7天;基底节梗死25例,脑叶梗死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胞二磷胆碱0.75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尼莫地平20mg,每天3次,28天为1个疗程[3];两组均服用上述药物1个疗程。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主要选取患侧手、足阳明经穴,穴位有头部运动区和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外关、风市、梁丘、悬钟、昆仑、肩髃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加太冲、太阳以滋阴潜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加风池、外关以养血祛风[4]。患者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针灸针刺入穴位,手法快速中度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疗效标准[5]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或加重。

1.3.2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BI)[5,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其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即脑梗死,中医学将脑梗死归类于“中风”之列,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谓虚实难辨,一般认为由气虚、血瘀、风火等引起。发病初期,脑部受到热毒、风火入侵而出现轻微症状;病情演变至后期则人体气血不足,出现气虚血瘀;而所有病期均可能夹杂各类病机。据有关文献统计,我国每年脑中风偏瘫新发病患者约有140万,其中约90万人因病死亡,而存活的50万人中约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医针刺能够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可刺激患者穴位而使脑部血管扩张,针刺风池、足三里等穴则能有效扭转脑部缺血状况,促进大脑组织修复。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越早介入,患者恢复越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 5)。由此可见,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完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针刺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池,毕洁瑞,王献胜,等.针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3(7):64-6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郭艳平,杨清成,张向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和针刺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2):203-205.

[4]Tian J,Chen JS.Nutrition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Changle County of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l 1(11):1582-1586.

[5]申鹏飞,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剌法改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氯代谢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27(6):192-193.

[6]于翔,罗俊超.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247-248.

提防缺血性中风盛夏偷袭 篇2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疾病,冬季和夏季更易发病。冬季中风多为“出血性脑中风”,而夏季中风则多为“缺血性脑中风”,指脑血栓形成或在此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

研究发现,气温在30℃以上的盛夏,因为气温高,每天都要从皮肤散发出1 000毫升以上的汗液来降温,以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汗过多会使体内水分丧失,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血液黏稠、血液循环减慢等情况。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口渴感觉中枢差,即便体内已经缺少水分了,老年人也不能马上感觉到,及时补充。另外,天热人体体表微循环容量大,会有大量血液流到体表下血管,供给脑部的血液量相应减少,老年人本身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室温控制在27℃为宜

相当多的“热中风”病人与家庭空调使用不当有关。若空调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中风。

盛夏使用空调时,室温宜调在27℃,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最好不使用空调,以手摇扇纳凉为好。老年人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避免一冷一热引起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收缩而发生意外。

热中风病人早期诊疗很关键

一旦出现哈欠不断、浑身无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症状,应想到是“热中风”的前兆,症状明显时要速到医院就诊。

缺血性脑中风有一定的征兆信号,如头晕、呕吐、恶心、舌麻、吃东西呛咳、肢体偏瘫等。初期症状相对较轻,不少老年人根本不放在心上,以为上了岁数,身体有点不适很正常。殊不知前期的忽视和不重视会贻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如果突然出现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麻木;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脑中风发生后的3个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措施最重要

盛夏已经来临,老人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疲劳。应尽量避免到高温环境中活动,调整居室温度,减少排汗,预防肠道疾病,以防因腹泻而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夏季多饮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要常喝水。每天需饮水2 000~2 500毫升,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淡茶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同时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以对抗红细胞、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流阻力,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老年朋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者,要注意“3个半分钟”和“3个半小时”的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3个半分钟”是指清晨或夜间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下地起床或如厕。“3个半小时”是指早上走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

缺血性脑中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 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2]。将选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为44例, 其中男24例, 女20例, 年龄在45~8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 (31~46分) 1例, 中型 (16~30分) 为9例, 轻型 (0~15分) 的为34例, 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有18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10例;经过头颅CT平扫显示腔隙性脑梗死3例, 多发性脑梗塞8例。对照组44例, 其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龄分别在4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左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平分重型为1例, 中型为11例, 轻型为32例;其中伴随高血压的患者为30例, 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为6例, 腔隙性脑梗死4例, 多发性脑梗死为5例, 基底节脑梗死为4例。

1.2 治疗方法

步复迈又名盐酸丁咯地尔, 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它是一种新型的血管活性剂。治疗组采用步复迈250 m L静滴, 1次/d, 配合醒脑开窍针进行针刺, 选穴位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 随证配穴。大小便失禁者加肾俞、大肠俞、秩边、关元俞;吞咽有障碍者加风池、完骨;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内庭、太冲;语言不利索者加哑门、廉泉、通里。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 取1.5~2寸毫针进行治疗, 百会穴为凭刺0.5~0.8寸,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采用复方丹注射液20 m L, 并加入5%的葡萄或生理盐水250 m L进行静滴, 1次/d[3]。两组治疗均是20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之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减值变化。

1.3 实验室检查

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的比较, 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1)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彻底消除或恢复正常的治疗效果为显效; (2) 患者的恶心与呕吐、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失用症 (动作失控) 以及视觉缺损等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 (3) 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变化, 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液粘滞度、血沉方面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数据比较, 继而得出两组临床疗效的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 显效率为4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9%, 显效率为27.3%, 继而可看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4], 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体的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逐渐减退甚至丧失, 老年人群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发病群体,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大量沉积是引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80%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症状[5]。步复迈可抑制-肾上腺素受体, α-肾上腺素受体, 对红血胞变形的改善和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有效的增强供氧能力, 阻碍血小板的大量凝集, 降低钙离子对缺血性脑细胞造成的损害, 保障患者病变处神经的完好性, 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吴笃初等[7]研究显示, 步复迈可使平均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量明显增加, 能够降低脑血管外周阻力, 改善脑循环, 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的作用。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院士通过对自己近30年的临床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创立了醒脑开窍法。从中风发病的根本原因出发, 将中风病变位置在于脑部这一概念理论化, 系统化。并确立了“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为主”的治疗原则[8]。创立了以内关、百会、三阴交、合谷、四神聪、风池为主穴组成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的相关数据, 该研究发现, 采用步复迈加醒脑开窍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要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 有效率高达90%, 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结合本次研究活动的所得结果, 我们不难看出, 步复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成功几率, 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 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平分等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发现治疗组治疗之后的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等较以前有明显降低, 总的治疗有效率 (90.9%) 明显高于对照组 (65.9%) 。结论 因此可知临床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醒脑开窍法

参考文献

[1]徐规化.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分析68例[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1) :107-108.

[2]谢作建.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10) :148-149.

[3]刘爱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J].河南中医, 2010 (3) :39.

[4]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10.

[5]赵孔华, 张沁园.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J].河南中医, 2006, 26 (7) :7-9.

[6]李弘钧, 王兴霞, 许远陵, 等.国产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5 (4) :523-524.

[7]吴笃初, 吕传真, 余慧占, 等.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 17 (3) :161-162.

缺血性脑中风 篇4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030-02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中风病相当于西医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多并发症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方面的研究较多,凸显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现笔者就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现状,主要从治法及方药方面进行综述。

1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气自虚。缺血性中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在素体本虚的基础上,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缓慢,日久则气血瘀滞,瘀血痹阻脑脉,则形成本病。任继学教授曾提出:“脑中血海之血脉,络脉、毛脉受损造成血络、血道循环障碍,轻则血失气煦,血为之凝,凝则为瘀,血瘀痰生,热结、毒生,脑络脉瘀塞,损伤脑之神机,神机失治而生缺血性中风”。胡国恒等论述了瘀阻脑络为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并提出活血化瘀大法。谭凯文认为缺血性中风不论其在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瘀血贯穿始终,活血化瘀为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主线,应用愈早愈好,应贯穿整个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在缺血性中风病中血瘀是基础,故临床治疗时活血化瘀极为重要。此法代表方为血府逐淤汤等。血府逐瘀汤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瘀血的基础药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祛瘀之功效。苏楠等通过临床观察证实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益气活血法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指出中风偏枯的重要机制是气虚。清·王清任首次提出“气虚血瘀”理论,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于元气亏损,并创立了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千古名方“补阳还五汤”,为后世医家治疗中风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成为了益气活血法的代表人物。此法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等。王金树将68例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依方循证疗效显著。胡彩凤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3化痰通腑法

中医认为“百病痰作祟”,痰瘀也是缺血性中风病一个重要病因。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治疗中风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的基本原则,指出“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王永炎院士早年提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且取得满意疗效,他认为急性期中焦为痰热实邪阻滞,失于升清降浊,影响气血运行布达,这对半身不遂和神志障碍的恢复很不利,因此,治疗上当务之急应化痰通腑。此法代表方为三化汤等。刘健红探讨三化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表明三化汤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血液流变学状况,用药安全性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4平肝熄风化痰法

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缺血性中风始因,痰浊瘀毒为其病理基础,故平肝熄风化痰为缺血性中风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治疗大法。此法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秦敏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取得一定的疗效。庞国华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取得满意疗效 ,充分体现了中医饮片对内科疾病治疗具有优势。应晓茜应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良好的疗效。

5补肾益气活血法

朱爱等认为肾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其发病主要以肾虚为本,瘀血为标,本虚标实。赵平丽等通过临床观察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发现补肾活血祛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张春燕应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脑血栓急性期取得显著疗效。龚惠娥探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的影响,证实了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可通过对血脑屏障功能的改善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

6醒脑开窍法

刘亚敏等结合临床观察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表明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早期配合芳香开窍法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邹全基于“邪闭脑窍”观察从开窍法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代表方为安宫牛黄丸等。郑伟等提出安宫牛黄丸治疗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能显著减轻水肿、脑梗塞面积和脑细胞凋亡数,有效保护血脑屏障和脑组织。

7清热解毒法

林亚明教授早年在治疗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时提出“内生毒邪说”,治疗则以“清热解毒为要”,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王永炎院士在传统的中风发病理论基础上,提出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陈明达提出清热解毒法是集寒凉之品直清里热,以折毒化毒的一种治法,中风毒邪的致病特点,多兼有火热之性,因此用寒凉之品以清热,既能对抗毒之特异性,又可阻止内毒化生,不失为化毒防变的一项重要措施。代表方为黄连解毒汤等。龙建飞等实验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可减轻神经元轴突损伤,促进神经元树突重塑,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化。

8祛风活络法

唐宋以前,中风病病因主要以“外风”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侧重于“扶正祛风”,用药以解表祛风药为主药祛除外风。王丽萍从单味中药和复方研究驱风活络法在治疗中风病的应用,常用到的中药为葛根、麻黄、羌活、荆芥、菊花等,涉及的复方为续命汤类、大秦艽汤、葛根汤、解语丹、候氏黑散、愈风汤、天麻汤等,临床均有一定的疗效。

9扶正护脑法

孙塑伦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对缺血性中风病机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全新的治疗方法“扶正护脑法”,拓宽了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思路。林亚明教授通过考察扶正护脑法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和恢复早期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扶正护脑法可以作为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和恢复早期的常规治法之一。

10其他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除了上述治法外,还有育阴通络法、益气温阳通络法等,涉及方剂纷繁复杂。根据缺血性中风病不同时期、不同辨证体系采取不同治法和方药,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这其中不乏医家们根据自己多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提出的治法及方药,其疗效显著。

综上,学者们对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不断深入,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医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笔者建议需加强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研究,寻找中风病发病的共同因素,确定较为固定的行之有效的治法及其方药,才能使中医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有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任继学.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5):48-49.

[3]胡国恒,祝美珍.活血化瘀法防治脑缺血损伤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6):513-515.

[4]谭凯文.活血化瘀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地位重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9-10.

[5]钟素华,赵伟平,蒙亮松.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0例[J].陕西中医,2014,35(6):674-675.

[6]苏楠,袁建喜,陈嘉敏.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临床与实践,2013,11(25):24-25.

[7]王金树.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68例[J].光明中医,2014,29(5):998-999.

[8]胡彩凤.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志,2015,25(1):68-69.

[9]杨懿,朱立鸣.朱丹溪从痰论治中风学术思想浅探[J].国医论坛,2007,22(6):12-13.

[10]王永炎,李秀琴,邓振明,等.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15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86,1(1):22-24.

[11]刘健红.三化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8 例[J].西部中医药,2011,24(7):61-63.

[12]邵聪,杨景青,李长生.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展[J].河南中医,2014,34(3):433-434.

[13]秦敏.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中风病恢复期6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173-174.

[14]庞国华.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40 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7):61-62.

[15]应晓茜.镇肝熄风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1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4):331.

[16]朱爱,祝美珍.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概况[J].中医学报,2014,29(190):406-409.

[17]赵平丽,陈曦,吕哲.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J].中医研究,2014,27(12):19-21.

[18]张春燕.补肾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3):21.

[19]龚惠娥.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 EG F的动态变化与BBB通透性改变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1-3.

[20]刘亚敏,张赐安,徐秋英.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3):165-168.

[21]邹全,张震中.基于“邪闭脑窍”从开窍法治疗脑中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5):644-645.

[22]郑伟,牛立健,朱超.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外伤后血脑屏障损伤及脑水肿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246-1247.

[23]林亚明.出血性中风的内生毒邪说[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1):15-16.

[24]林亚明.解毒法治疗急性丘脑出血21例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7-40.

[25]常富业,王永炎.中风病毒邪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3-6.

[26]常富业,王永炎,张允岭,等.毒损络脉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729-731.

[27]陈明达.从毒论治在中风病中的价值和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667-669.

[28]龙建飞,张秋霞,张建,等.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MAP-2、PGP9.5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4,31(5):49-53.

[29]王丽萍,白雪,杨思进.祛风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46-148.

[30]张根明,孙塑伦,高颖.扶正护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7-10.

[31]林亚明,杨艳,王燕,等.扶正护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3):31-34.

[32]董道明,秦振华.育阴通络法在中风恢复期的应用体会[J].甘肃中医,2005,18(11):28.

[33]陈景亮,凌方明,高敏,等.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50-651.

[34]邢舒恒,祖季铭,刘更.李淑荣主任应用温阳法治疗中风经验[J].河北中医,2014,36(5):654-655.

缺血性脑中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都实施了MRI或者CT辅助检查,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995年)的标准,确诊为缺血性脑中风。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45~77岁,平均(63.42±6.21);伴随冠心病的有12例,糖尿病的有14例,高血压的有23例。西药组和结合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伴随疾病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相互比较。

1.2 治疗方法

西药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患者给予电解质静脉注射,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针对血压不稳定患者实施血压控制;针对需要的患者遵医嘱适当使用脱水如剂甘露醇等;其他并发症对症治疗;保证治疗期间营养水平。

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方剂为:红花9 g、桃仁12 g、生地黄9 g、当归9 g、赤芍6 g、牛膝9 g、甘草6 g、桔梗5 g、枳壳6 g、川芎5 g、柴胡3 g。加减:肝肾阴虚者加龟板20 g、山萸肉12 g;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 g、党参30g;痰浊壅盛者加半夏15 g、石菖蒲20 g;肝肾阳虚者加杜仲30 g、附子6 g;偏瘫明显者加僵蚕10 g、地龙10 g。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患者所有病症全部消失,没有后遗症,指标检测正常;显效: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有清楚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了90%以上;有效:患者精神状态有改善、意识状态也有相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了18%~90%;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降低0%~17%,但是病情经过治疗并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结果采取t检验及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西药组和结合组治疗效果对比

结合组治愈11例(18.33%),显效23例(38.33%),有效21例(35.00%),无效5例(8.33%),治疗总有效率91.67%;西药组治愈4例(6.67%),显效19例(31.67%),有效23例(38.33%),无效14例(23.33%),治疗总有效率76.67%;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较多,主要包括血肿分解产物、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脑组织损害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的局部脑血流量、颅内高压、脑水肿以及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等在内[4]。从西医角度来看,缺血性脑中风属于脑部瘀血停滞,患者六府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不能上行至脑部,导致患者脑卒中。脑中风患者血液黏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是瘀血内阻,本文以理气通络以及活血化瘀为目标。

血府逐瘀汤所有药剂有补血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患者服用后可以气血和调,使血管得到扩张,以此改善微循环,随后患者起到降血脂、抗凝、抑制动脉硬化、抑制形成血栓的效果,患者在缺血半暗区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充分发挥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5]。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结合组治愈11例,显效23例,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安全性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并发症发病率低因此安全性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相比西药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科室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结合组,各60例,西药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组6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对比西药组和结合组的临床效果等。结果 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并发症发病率低,因此安全性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中风,西医

参考文献

[1]商善刚.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435-436.

[2]刘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0例.光明中医,2009,10(5):1594.

[3]黄非荣.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2,33(24):5216-5217.

[4]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4):267-268.

缺血性脑中风 篇6

1临床资料

17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均在发病36小时内入院,并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都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并除外既往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卒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5例,其中男71例,女3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59.3岁;第一次中风81例,复中24例。对照组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0.1岁;第一次中风53例,复中1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它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北京永康制药厂生产,药准字(1996)第(157008)号]160mg静脉滴注1次,加用中风康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每粒重约0.5g),温开水送服。该药由我院制剂室提供,制剂许可证号:鄂Z200311709号。药物组成:地龙、水蛭、蜈蚣、僵蚕、冰片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每日用川芎嗪注射剂16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项目:(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2)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Barthel(BI)指数积分分段比较:采用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ADLBarthel指数积分法[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与本组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3.4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见表3。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疗后比较△P<0.05,△△P<0.01

4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应为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故治宜祛风化痰,逐瘀通络,醒脑开窍。中风康复胶囊中地龙、水蛭活血通络,破血逐瘀为主药,蜈蚣祛风通络为辅,以僵蚕祛风化痰为佐。四药皆属虫类,搜风通络之力极强,且地龙还兼有化痰之效。另据《本草便读》记载:“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可以开窍搜邪”。故加冰片少许为使,借其芳香走窜之性,醒脑开窍之功,载药上行,直达病所。意即增强诸药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靶器官。现代中药药理证实,方中诸药合用有抗凝及溶解血栓效果,可直接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灌注,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清除自由基,缓解脑梗死后脑血管的痉挛状态,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本文观察表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风康复胶囊具有抗凝血,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促进病灶周围半暗带炎症消除,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和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风康复胶囊具有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价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21(2):60.

缺血性脑中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7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 卒中风险评分≥2分, 其中男105例, 女67例, 年龄55~73岁, 平均年龄 (62.37±7.58) 岁,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确诊, 均符合2006年由美国心脏病学院 (ACC) 、美国心脏协会 (AHA) 及欧洲心脏协会 (ESC) 共同修订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患者按出血风险评分分为低危组 (HAS-BLED<3分) 及高危组 (HAS-BLED≥3分) , 低危组77例, 高危组95例。该研究方案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近6个月有颅内出血、消化道、泌尿道系统出血者;精神病;心脏瓣膜病;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者;消化道溃疡或脑卒中;具有华法林禁忌症者;依从性差者等。

1.3 治疗方法

患者法华林 (规格:3 mg/片×100片) 治疗, 起始剂量给予3 mg, 口服1次/d, 之后根据INR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 并在调整后3 d复查一次, 低危组口服华法林中等强度抗凝, 国际标准化比率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控制在2.0~3.0, 高危组患者口服华法林低等强度抗凝, INR控制在1.5~2.5;INR值达到预定值后对剂量进行长期稳定的应用, 并每月抽血一次检测INR值。患者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出血征象, 如出现出血等减量华法林或停药。

1.4 观察指标

治疗随访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栓塞及死亡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 并记录两组患者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

1.5 随访

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 患者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及电话随访, 记录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时间、部位, 脑卒中与出血发生时间为患者口服华法林至发生脑卒中或出血时间间隔, 以月为单位。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 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 ROC曲线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2.2 INR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15.6个月, 低危组INR值 (2.62±0.33) , 高危组INR值 (1.86±0.31)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532, P<0.05) 。

2.3 治疗后疗效评价情况

低危组治疗后死亡1例 (严重心力衰竭1例) , 高危组死亡2例 (肿瘤1例、缺血脑卒中1例)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低危组栓塞、出血、腹部不适发生率与高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5 ROC曲线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采用INR诊断患者出血风险,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 (95%CI:0.827~0.946) , INR的cut-off值2.85, 该值下判断出血敏感性为81.1%, 特异性为67.2%, 见图1及表5。

注:a.在非参数假设下;b.零假设:实面积=0.5。

3 讨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为常见心律失常疾病, 华法林在我国住院患者抗凝治疗中应用率较低, 与其治疗指数窄, 存在出血风险及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有关[7,8,9]。临床研究表明, 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10,11], 临床应用华法林在发挥其抗凝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同时需避免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 该研究探讨了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及安全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 低危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 (6.49%、2.60%、1.30%) 与高危组 (7.37%、3.16%、3.16%)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依据出血风险调整其抗凝强度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低危组INR值与高危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低危组患者栓塞、出血发生率为9.09%、2.60%, 与高危组9.47%、4.2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高风险出血的病人, 使用相对低强度的抗凝, 既达到了降低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 同时也减少了出血等副作用。房颤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与全身性栓塞机制复杂, 与左心房血栓脱落导致血管栓塞有关[12,13],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其抗凝作用与降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水平有关[14], 该研究结果与刘树红等[15]研究结果一致, 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可降低脑栓塞发生率, 不增加出血风险, 与其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INR诊断患者出血风险。

该研究中应用INR判断患者出血风险准确性较高, ROC曲线INR的cut-off值2.85, 该值下判断出血敏感性为81.1%, 特异性为67.2%。华法林能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 但会由于抗凝过度导致出血风险, INR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增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INR要控制在1.5~3.0, INR<1.5抗凝效果不好, INR>3.0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升高, 最佳INR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应尽早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严密监测INR, 降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避免出血并发症。

综上所述, 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 依据出血风险调整其抗凝强度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及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摘要: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预防缺血性脑中风效果及出血风险。方法 整群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7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出血风险评分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 低危组口服华法林中等强度抗凝, 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控制在2.03.0, 高危组患者口服华法林低等强度抗凝, INR控制在1.52.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与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低危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 (6.49%、2.60%、1.30%) 与高危组 (7.37%、3.16%、3.16%)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低危组INR值 (2.62±0.33) , 高危组INR值 (1.86±0.31)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532, P<0.05) ;低危组死亡1例, 高危组死亡2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低危组患者栓塞、出血、腹部不适发生率为9.09%、2.60%、1.30%, 与高危组 (9.47%、4.21%、2.11%)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INR诊断患者出血风险,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 (95%CI:0.8270.946) , INR的cut-off值2.85, 该值下判断出血敏感性为81.1%, 特异性为67.2%。结论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 依据出血风险调整其抗凝强度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及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缺血性脑中风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脑中风病人64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年) 通过的诊断标准[2], 并通过颅脑CT证实。全部病人均为2周内发病, 平均病程为7.5±3.5d。将病人分成两组, 观察组42例, 男22例, 女20例;年龄41~74 (平均52.5±4.9) 岁;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99±21.02;伴高血压32例, 伴冠心病14例, 伴糖尿病11例。对照组22例, 男13例, 女9例;年龄43~76 (平均53.2±5.7) 岁;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03±20.64;伴高血压16例, 伴糖尿病9例, 伴冠心病7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40ml溶入250ml生理盐水, 通过静滴给药, qd;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溶入250ml的生理盐水, 静滴给药, qd, 连续治疗14d。对照组给予4mg尼莫地平注射液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给药。对两组出现颅压升高者, 根据实际情况滴注20%甘露醇250ml, 2~4次/d。

1.3疗效评定[2]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年) 制定的《脑中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100%, 病残程度0级者为基本痊愈;评分下降46%~90%, 病残程度在1~3级者为显著进步;评分下降18%~45%者为进步;评分下降约17%者为无变化;评分无降低或升高18%以上者为恶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对分类资料进行Ridit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与治疗前相比, ※: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观察组病人的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3讨论

缺血性中风属于老年人的常见病,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而且容易复发, 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中风是在气血内虚的情况下, 加之病人劳倦内伤、嗜食厚味、忧思恼怒等诱因, 以致病人脏腑气血逆乱, 阴阳失调, 直冲犯脑, 脑脉痹阻, 病人呈现出言语不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以及口舌歪斜等表现, 该病起病急且变化快[3]。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总黄酮, 具有活血舒筋及散寒解表之功效, 直接针对瘀血之“标”, 能够有效祛瘀血、通脑脉[4]。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联用, 能够发挥扶正祛邪, 标本兼顾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缺血性中风是因病人脑部血液供应不足, 引发病人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造成神经元受损并发生坏死[5]。本组结果显示, 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与宋琪[6]的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 联合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将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中风病人64例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42例给予生脉注射液以及灯盏细辛注射液连续治疗14d;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进行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病人的高切与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脑中风病人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缺血性脑中风

参考文献

[1]王淑文, 陈水平.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2 (9) :24-2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5)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16 (29) :381.

[3]廖继鸿, 何丹, 韦秀君.患者家属实施脑卒中偏瘫急性期体位护理技巧[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18 (7) :1232.

[4]李淑琴, 唐洁, 李智惠.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 2008, 23 (7) :565-568

[5]何莉.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11 (08) :32.

缺血性脑中风 篇9

【关键词】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化痰通络汤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35-0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系统临床上最为多发的病症之一[1],中医学角度则称之为缺血性中风,其一旦发病后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均带来严重的困扰[2]。因此,本研究以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1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化痰通络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予以探讨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16例,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8.13±7.96)岁。入选患者均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缺血性脑中风,且均于发病后72h内入院就诊。严格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且近期无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外伤手术史。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并且在性别、年龄及病情危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均给予右旋糖酐降低血粘、尿激酶溶栓、尼莫地平扩张血管以及抗血小板等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血栓通的临床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和给药剂量:将6ml血栓通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0285)加入到5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7天为一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的临床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和给药剂量:方剂组成为法半夏10 g,橘红10 g,枳壳10 g,川芎10 g,红花1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茯神15 g,党参15 g,丹参15 g,炙甘草10 g,以上药物水煎取汁至400ml,每天2次,温服,7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分别比较和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即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85%为基本治愈,症状积分改善≥50%为显效,症状积分改善≥30%为有效,症状积分改善不足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三者之和。采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积分在50分以下为严重运动障碍,在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在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在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为100分属于运动功能正常。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得分为100分属于正常,在60~99分属于生活基本自理,在41~59分属于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在21~40分属于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在20分以下属于生活完全依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软件对本次临床研究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94.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76%和72.41%,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n)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5832(55.17)*18(31.03)5(8.63)3(5.17)* 55(94.83)*对照组5819(32.76)17(29.31)6(10.34)16(27.59)42(72.41)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表示P < 0. 05

2.2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指标改善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90.16±8.63)分和(58.74±5.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39±9.21)分和(43.08±6.24)分,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指标改善效果的比较(X ± S)

组别例数(n)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 治疗前(分)治疗后(分)治疗前(分)治疗后(分)研究组5852.86±6.9790.16±8.63*23.57±4.2558.74±5.90*对照组5852.79±7.0372.39±9.2123.60±3.9243.08±6.24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表示P < 0. 05

3. 讨论

我国传统观医学理论认为,中风在临床上往往以突然晕倒、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表现,其具体病机则包括中医中的风、火、痰、气、瘀、虚六端,而对于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则以实证为主[3]。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中风急性期普遍以阳类证占据大多数,并以痰瘀为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机[4]。故本次临床研究以化痰通络汤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其化痰通络汤中的法半夏、橘红、茯苓、枳实具有化痰祛湿之功,而丹参、川芎、红花则具活血行瘀之效,再加之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党参、甘草补气健脾以增强运化之力,从而有助于祛除痰湿之邪。全方诸药合用可谓是标本兼治,使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以达诸症除的治疗目的[5]。

本次臨床特对我院所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给予了不同模式的差异化药物治疗方案,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94.83%,均显著高于血栓通单独治疗患者的32.76%和72.41%;与此同时,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90.16±8.63)分和(58.74±5.90)分,均明显高于血栓通单独治疗患者的(72.39±9.21)分和(43.08±6.24)分。综上诉述,化痰通络汤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以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玉勋.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57-158.

[2] 徐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11):131-132.

[3] 马丽虹,王健.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609-610.

[4] 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等. 熄风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36-38.

缺血性中风病机分段论 篇10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发病前阶段,急性期阶段,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阶段,病机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已趋于成熟, 但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加以澄清, 主要表现在对中风病发病前、发病后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各阶段的不同病机未作出差别化的阐释, 不利于指导中风病的早期预防、急性期救治和后遗症期康复及二级预防等临床工作。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1 发病前阶段

发病前阶段即“脑脉闭阻”之前的病理阶段, 此阶段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构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概言之, 由于禀赋薄弱或多种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 导致人体正气渐虚, 内生之邪逐渐形成并积累, 此病理过程时程较长称为“内伤积损”, 当到达一定程度或遇有诱因时即可使脑脉痹阻而发为缺血性中风。

1.1 内伤积损

禀赋薄弱或年老体衰, 每易招致病邪侵袭, 为痰浊、瘀血、伏火、暗风等邪气的产生提供了内在条件;而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 久则损伤人体正气, 加速了内生邪气的产生和积累, 构成了内伤积损的外部成因[1]。饮食方面, 嗜食肥甘则内热中满, 脾运失常使痰浊内生并滞留于脉道;过食咸味则伤肾伤血, 肾水不足则肝阳不敛而内风暗煽, 血脉伤则“脉凝泣”而致瘀血内停。劳逸方面, 劳则伤气、久而正亏;过逸形盛, 久致气衰和气滞;气能行血行津, 气虚气滞均可生痰生瘀并酿生伏火。西医对此也有相似认识, 遗传、高龄,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而后三者与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密切相关[2]。内生诸邪业已形成, 这就构成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

1.2诱发因素

促发缺血性中风的常见诱因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用力不当等[3]。气候与中风发病密切相关[4], 夏季暑邪当令, 暑性升散最易耗气伤阴, 加之原有痰浊瘀血阻滞于脉道, 可致气血不能上达脑脉;冬季寒邪较盛, 寒性收引易致脉道挛急、血行不畅, 内生之痰瘀加剧可诱发脑脉闭阻;春秋季节交替、身中阳气随之变动, 脉道舒缩失宜, 内风可挟痰挟瘀直冲犯脑。烦劳过度是脑脉闭阻的又一促发因素, 阳气者烦劳则张, 精血暗耗而内风时起裹挟痰浊、瘀血上蒙脑窍。情志方面, 五志均可促发中风, 其中大怒是中风病最常见诱因, 所谓“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用力不当作为诱因, 多见于临厕努挣, 亦见于久不劳作而突然用力, 气机上逆裹挟痰瘀闭阻脑脉。

至此, 中风病发病的病理基础业已形成, 正气内虚致痰浊、瘀血、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并逐渐积累加剧, 在气候、情志、烦劳或不当用力等诱因作用下即发为脑脉闭阻。

2 中风急性期阶段

脑脉闭阻标志着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开始, 此阶段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得神昏、偏瘫等中风症状迅速出现并逐渐加重。这些病理变化由相继发生的三个病理过程构成:先则脑髓失养, 继则毒邪内生, 终则脑髓损伤, 三者因果互济, 共同形成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髓损伤的病理基础[5]。

2.1 脑髓失养

脑脉闭阻后最先出现的是脑髓失养, 脑为髓之海, 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后天肾精及水谷精微所转化, 具有总统诸神、主司思维、记忆、明辨、意念、五志、调节及主运动的功能, 是维持、调节和指挥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一旦脑脉闭阻, 则气血运行停滞, 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 髓海失于气血之温养, 其功能迅疾受损, 神明不施、神机不展, 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 主明辨等作用, 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等症。脑髓失养发生在缺血初期, 此时毒邪未生, 如果脑脉复通, 脑髓重新得到气血津液的滋养, 则神机尚可恢复, 偏瘫、麻木等症状消失, 称为小中风, 如果脑脉持续闭阻, 则会导致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第二个病理过程的发生。

2.2 毒邪内生

毒邪内生是继脑髓失养之后发生的第二个病理过程。所谓内生毒邪, 是指在病理条件下机体功能失调使代谢产物不能得到清除, 蕴积体内而化生的能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病理物质, 诚如尤在泾所述:“毒者, 邪气蕴蓄不解之谓”。脑脉未通, 脑髓失养加剧、功能失司, 原有瘀血、痰浊、火热之邪迅速蕴积转化, 生成内生毒邪, 它秉承火热之性, 兼寓痰瘀之形, 胶固难除, 势盛难安, 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 所以其一旦生成, 即成为损伤脑髓最为剧烈的致病因素。毒邪依性质不同可分为瘀毒、痰毒、火毒等, 如据此采用相应治法抑制内生毒邪的产生或迅速将其祛除, 则脑髓损害可以逐渐停止, 病情也会趋于平稳, 否则病情将进一步加重而发生第三个病理过程。

2.3毒伤脑髓

毒伤脑髓作为第三个病理过程, 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髓损伤最为严重的阶段。毒邪内生过程未得到有效抑制, 内生毒邪亦未清除, 胶结于受损脑脉周围, 化气为火, 煎血为瘀, 炼液成痰, 正气无存, 局部脑髓蒸于毒热之中, 脑髓重伤而毫无可复之机。脑髓内生之毒是致病力很强的一种邪气, 有别于机体其他部位产生的疮毒、疖毒等内生毒邪, 它居于天位, 在元神之都, 具有喜善变, 状多端, 攻脏腑, 扰神明的特点, 且最易耗气伤阴, 既可损伤脑髓、耗伤脑髓局部之气阴, 又可攻伐脏腑、耗伤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之气阴。毒伤脑髓, 重则神匿窍闭, 发为“入腑”、“入藏”之危候;而五脏失其所主则变证丛生, 临床可表现出五脏受损的症状如肺热、心悸、遗溺、呕血等。

上述三个病理过程是在脑脉闭阻后相继发生的, 它们不仅病程相连、病机相关而且存在虚实、因果联系, 三者虚实相因、因果互济、戕害脑髓, 共同构成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机。

3 恢复期和后遗症阶段

进入中风恢复期后, 患者病情趋于平稳, 偏瘫、麻木、口舌歪斜等症不再进一步加重, 部分患者肢体功能可有部分甚至完全恢复, 亦有病情较重者会留有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其病机主要涉及脑髓空虚和内生邪气伏藏两个方面。

3.1 脑髓空虚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失养”和“毒伤”使脑髓受损, 后虽内生毒邪渐渐消退, 周边脑髓及全身正气有所恢复, 但局部受伤之脑髓却不会得到完全复原而是呈现脑髓空虚状态, 轻者可暂无症状, 重者聪明记性受损, 这一点在反复中风者尤为明显。脑髓为奇恒之腑, 其生成有赖于先天之精所化、后天肾精和水谷精气所充、脑脉传输之气血津液所养, 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局部脑脉依然未通, 损伤之脑髓得不到气血、肾精和精微物质的荣养而空疏不复, 即便随时间推移周边脑络通过渗灌作用使肾精气血达到脑髓受损之处, 聚而成形使脑髓空疏之处得以填充, 但其不同于脑髓, 是不能发挥神明机巧之用的, 肢废、言蹇、口喎等亦不能因此而得到改善, 其原因在于脑髓神机禀自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受损不复则神机亦不得施。

3.2 诸邪伏藏

病程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导致中风发病的致病因素依然存在, 禀赋和老龄因素作为内在固有病因将伴随终生, 而饮食劳倦等后天因素虽可通过调摄减少其对人体的侵害, 但业已形成之内生诸邪如痰浊、瘀血、暗风、伏火等则难以完全消除, 这些致病因素会长期伏藏于体内伺机发难, 再次遇有气候骤变、情志劳烦等诱因时则可导致又一次中风病的发生。另外, 中风后遗症期新致病因素的产生使得“积损正衰”进一步加重, 一则脑髓受损、五脏失调、肢体痿废, 气血周流不畅, 易致内生邪气继续生成并积蓄, 二则肾精气血聚而成形, 虽可填补脑髓空疏之处, 但亦有部分与局部伏痰、死血相结为祸, 在肝风引动之下可发为痫证[6], 原有诸邪与新生致病因素共同为患, 久之损络伤脑而致中风反复发作或发为呆傻之证。

恢复期阶段病情日趋平稳, 肢体功能或可部分恢复, 但受损脑髓则不能再生, 多数患者会留有偏瘫、言蹇等后遗症, 同时由于原有致病因素和新生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 也加大了中风病再发的风险。

4 结语

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其发病前、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病机存在差异, 有必要进行分段梳理和研究, 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缺血性中风病机, 还可以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使中风病的预防、急救、康复等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永炎, 张天, 李迪臣, 等.临床中医内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3:589.

[2]崔丽英.神经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3.

[3]王永炎, 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432.

[4]张根明.关于换季输液预防脑梗死的思考[J].中国临床医生, 2010, 38 (5) :60-62;

[5]张根明.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的再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 2010, 17 (3) :37-39.

上一篇:考场作文的辩证思考下一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