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缺血

2024-06-16

慢性脑缺血(精选10篇)

慢性脑缺血 篇1

慢性脑缺血是指长期脑血流灌注不足,最早由日本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慢性脑缺血患者的大脑整体血液供应不足,而非局部性大脑缺血,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底动脉硬化等,经TCD检查可见脑动脉狭窄或闭塞[1,2]。近年来,慢性脑缺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大脑皮层是认知的基础,任何能够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异常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因此与其他疾病相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3]。目前国内外有关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对慢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明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97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分[4]分为两组。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26分)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9~83岁,平均(67.2±4.8)岁;无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26分)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3~80岁,平均(59.6±4.3)岁。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脑缺血诊断标准,即因脑动脉硬化等原因所致的长期血流灌注不足,头部CT或MRI显示低密度梗死灶、静脉窦血栓形成等;(2)意识清醒;(3)病情稳定;(4)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脑血管疾病史患者;(2)精神病患者;(3)恶性肿瘤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采用Mo 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其中≤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6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调查表、体检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资料调查表由患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填写,体检表由专业人员检查后填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否焦虑、抑郁、病变部位、是否存在心房颤动、脑白质疏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偏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偏高情况等。判断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8分为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为抑郁[5];LDL-C>4 mmol/L为偏高,hs-CRP>3 mg/L为偏高,Hcy≥15μmol/L为偏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Mo CA评分比较

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为(22.47±2.39)分,无认知障碍组Mo CA评分为(28.0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病变部位、心房颤动、脑白质疏松、LDL-C偏高、hs-CRP偏高、Hcy偏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1。

2.3 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焦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病变、hsCRP偏高是影响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脑缺血是一种处于正常脑血流和严重血流下降之间的脑血流降低状态,是正常脑血管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形成的过程[6]。慢性脑缺血的持续性发展可引起脑梗死、脑白质脱髓、痴呆等脑血管疾病,具有危害性大、发生率高的特点[7,8]。现有的研究报道证实,慢性脑缺血具有可逆性,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获得痊愈。但是,大脑长期供血不足可引起神经元代谢异常,降低脑神经细胞兴奋性,扰乱神经通路,从而引起认知障碍[9]。本研究数据显示,97例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为43.30%,提示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临床上应提高对慢性脑缺血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视度,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组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病变部位、心房颤动、脑白质疏松、LDL-C偏高、hs-CRP偏高、Hcy偏高情况差异显著(P<0.05),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胡昔权等[10]在既往的研究中提到,与年轻患者和高文化水平患者相比,高龄患者和文盲患者的脑可塑性明显降低,脑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恢复性显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更高。冠心病、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共识,冠心病和高血压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更高[11,12]。除动脉粥样硬化外,代谢性指标异常也是诱发慢性脑缺血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状态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及脂代谢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造成脑血管狭窄和闭塞,并进一步导致脑缺血、缺氧及认知功能障碍[13,14]。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主要通过刺激交感神经活性,促使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灌注降低,从而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有研究认为,抑郁、焦虑与认知功能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患者认知功能越差[15,1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与上述因素相比,病变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左侧大脑半球是大多数人的主半球,调控着语言和记忆活动,因此左侧大脑半球病变更易引起认知功能障碍[17,18]。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输出量明显降低,脑血流灌注不足,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心房收缩异常,心室血液不充盈,是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原因[19,20,21,22,23,24,25,26]。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本研究发现年龄>65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焦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病变、hs-CRP偏高是影响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目前,有关高hs-CRP水平对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损害及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cy:同型半胱氨酸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cy:同型半胱氨酸

综上所述,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其中病变发生于左侧大脑半球、高龄患者及合并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期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97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和无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为(22.47±2.39)分,无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为(28.0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病变部位、心房颤动、脑白质疏松、LDL-C偏高、hs-CRP偏高、Hcy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焦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病变、hs-CRP偏高是影响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其中病变发生于左侧大脑半球、高龄患者及合并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期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年龄

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的复制 篇2

[关键词] 脑缺血;椎动脉结扎;静总动脉结扎;再灌注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发病率已达人群的104.53/10万[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中风发病后,死亡率达56.6%~80%,而且即使不死亡也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所以人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问题。生命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动物基础上的真正科学,21世纪是鼠的世纪,在人类研究生命科学中,鼠是人们的代替者。该实验就是用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来模拟人类的脑血管疾病并对之进行研究。大鼠的脑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与人类相似以及品种品系相对标准,具有良好的种内纯合等特点,便于进行统计学处理,因此目前利用大鼠做脑缺血模型的有很多。大为人类对疾病的研究做出了不可估计的贡献,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和它有缘”。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

2009年5月13日

2.试验地点

胶南市斯泰普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3.动物与仪器

雄性Vst大鼠,体重50~300g。分四组,每组30只,分别为:2组清洁级分别由上海某单位(合格证号:沪动合格字152号)和北京某单位(许可证编号:sekkll_oo_ooo6)提供,普通级分别由江苏某单位(合格证号为苏动质字第020510)和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合格证号为吉动质字第020512)提供。

JGD—RF2射频双极电凝器、江湾1型C立体定位仪、微型动脉夹。

4.试验方法

(1)麻醉。Vst大鼠用20%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00mg/100g体重),5min内大鼠痛觉消失,翻正反射消失,有角膜反射。

(2)分离颈总动脉。将已麻醉的大鼠平铺四肢仰卧用棉线固定在固定板上,消毒颈部,将颈部的毛剪去。在两前肢直线上方沿腹中线切1cm 长的皮肤切口,找出跳动的颈总动脉(CCA)和与之相伴行的神经。沿血管纵向钝性分离出颈总动脉(CCA)用棉线环颈总动脉(CCA)成1cm的线环,两侧相互交叉埋于皮下,缝合切口。

(3)电凝椎动脉。大鼠转移到立体定位仪上,俯卧。头向下倾斜30度[2-3]固定。剪去头颈部的毛,然后消毒。在枕骨下沿背正中切1cm长的切口,切开皮肤和斜方肌,分离肌肉,找到第一颈后弓上的横突孔,用电凝针插入2~3mm,灼断孔中椎动脉,使之永久性阻塞,如果横突过小,电凝针插不进去,也可用7号针头轻轻旋入2~3mm,并不拔出,再用电凝针电凝针尾,使椎动脉永久性阻断。电凝电毕后,将切口缝合。大鼠放回饲养笼中,让其自然苏醒,晚上不喂任何饲料,自由饮水[3]。

(4)缺血。以上手术后24h,大鼠在清醒的状态下仰卧固定,重新打开颈部切口,用显微动脉夹夹住双侧的颈总动脉,使大鼠脑部供血完全阻断,大鼠先挣扎数秒后于30~60s内昏迷,放开固定,可见大鼠四肢上举,翻正反射消失,痛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呈灰白色,身体可呈角弓反张,用脑电图(EEG)验证,脑电图几乎成直线,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区别。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20℃以上。缺血时间达到所需时间后,把动脉夹松开,让颈总动脉中的血液重新流动。整个手术过程以及动物能自主活动前,应用红外线加热器或电热毯保持动物的直肠温度为37℃左右[4]。

二、试验结果

1.测试项目与方法

(1)大鼠脑部供血完全阻断后,大鼠四肢上举,反正发射消失,痛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增大,眼球呈灰白色,身体呈角弓反张,用脑电图验证,脑电图几乎成一直线。

(2)试验证明,两种清洁级的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复制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级。

2.试验结果

大鼠具有脑部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与人类相似,品种,品系相对标准,良好的种内纯合性的特点,该试验成功的做成了大鼠全脑暂时性的缺血模型,给人们对人类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三、讨论与结论

复制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该模型中的基因、转录因子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或者某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以后试验的进行。做该模型时要选择质量好,耐受性好的大鼠,因为脑缺血对大鼠的脑组织损伤严重,而再灌注,不仅没有使损伤的脑组织得以恢复,反而由于细胞内Ca离子超载、一氧化氮以及氧自由基等作用使损伤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必须慎重选择,要选择30~60s内昏迷的大鼠,在缺血过程中,大鼠的直肠温度要保持在36.5~37.5℃,因为已证明低温(〈32℃)或亚低温(32~35℃)对缺血造成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而且在复灌过程中,室温要保持22℃以上,直到大鼠清醒能自由活动。注意大鼠在缺血时若没有昏迷,或发生振颤、翻转以及复灌时发生癫痫、痉挛、不宜做模型,这种动物都得淘汰。

参考文献

[1] 周光绍.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中国首届“科技活动周”上的科技形式报告,2001

[2] pulinelli WA,Brierly JB.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schemia in the unanesthetized rat(J),stroke;1979,10(3),267~272

[3] Pulinelli WA,Buchan,AM,The four—vessel occusion rat model:method for complete occlusion of vertebral arteries and control of collateral iroulation[J]stroke,1998,19(7):913~914

[4] 刘红梅等。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P53及P21蛋白的表达[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9,6(3):140~146

慢性脑缺血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62~82岁,平均74.5岁。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9例,无明显的头部外伤史3例。有高血压病史7例,有糖尿病病史6例,有高脂血症病史5例。双侧血肿4例,单侧血肿8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均在100 m L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不畅、偏瘫和意识障碍等症状,本组病例手术前均无一过性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均行钻孔冲洗引流术。

手术后出现急性脑缺血的时间:术后1 d内出现症状者6例,2~3 d内出现者4例,3~7 d内出现者2例。出现症状持续及恢复时间:持续时间都在6h以上,24 h内恢复者8例,24~48 h内完全恢复者3例,48~72 h内完全恢复者1例。出现临床症状的具体表现:突发失语7例,偏瘫5例,意识障碍4例(嗜睡3例、浅昏迷1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后6 h内行头颅CT,症状恢复后行头颅MR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新出现脑梗死或软化灶。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及时发现并给予保守治疗,应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钙离子拮抗剂、脑细胞活性药物,以及采取镇静和吸氧等对症处理。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所有患者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

3 讨论

老年人易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许多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3,4,5]:(1)老年人由于脑萎缩,硬膜下腔增宽,位于硬膜下腔内的桥静脉被逐渐拉长和变细,当脑组织受到外力作用移位时,可造成桥静脉的损伤和撕裂引起出血,由于桥静脉已变细,故这种出血往往是少量的,但是多次少量的出血进入硬膜下腔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2)头部外伤致桥静脉或其他脑表面的静脉撕裂缓慢出血所致,出血后的凝血块使硬膜内层发生非特异性的炎症,继而出现凝血机制障碍及纤溶亢进使血肿液化并逐渐扩大。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旦发生,很难自愈或者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治愈,多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有多种[6,7,8],如开骨瓣血肿及血肿包膜清除、钻孔引流,或直接钻孔冲洗、不引流等,目前最为常用的就是钻孔引流术[9]。手术的并发症有多种,如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气颅和脑脊液漏等,这些并发症相对较为常见,虽有少数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报道[10],但像本组病例中出现急性脑缺血症状的相对较为少见。本组病例中仅出现一过性的急性脑缺血而导致的神经症状,影像学检查并未出现脑梗死的病灶迹象,可能与手术操作轻柔以及手术后发现和治疗及时,未使病情进一步的发展有关。

分析其造成急性脑缺血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老年人颅脑血管多有硬化和狭窄,对颅内压和脑血流的变化耐受能力较差,容易引起脑血管的痉挛和狭窄,进而导致脑缺血;(2)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后颅内压逐渐增高致使脑灌注压逐渐降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受压脑组织局部静脉回流障碍,致局部血流量明显降低;(3)血肿体积较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致使其下方脑组织明显受压,脑深部大血管移位或扭曲受压,术中血肿清除后的颅内压迅速降低及冲洗时发生的反复颅内压波动和脑移位,均可诱发颅内大血管的痉挛导致缺血性改变;(4)术中应用冷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可诱发皮层血管的痉挛;(5)其他因素,如手术前后禁食水、补液量不足、术后止血药及相关药物的应用等,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和凝血机能障碍,导致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结本组临床资料,结合上述分析,作者认为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尤其较大血肿,要重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脑血管变化,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患者。手术前后要注意补足液体防止血容量不足,术中麻醉要稳定和严防低血压状况出现。对较大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时先小切口切开硬脑膜,缓慢释放少量液性血肿,使高颅压缓慢降低后,再适当扩大硬膜切口将残余血肿冲洗清除。血肿腔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关颅前血肿腔应用温生理盐水注满排净空气,减少手术后脑移位。术后少用或不用止血药物,尤其是止血作用较强的如立止血等;手术后慎用脱水药,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输液量以补充血容量,有助于长时间受压的脑组织复位。手术后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和肢体的活动情况,一旦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如言语障碍、抽搐、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等,立即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在排除颅内出血或其他原因造成脑受压的情况外,首先考虑急性脑血管缺血性改变,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其他药物扩容,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或其他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和脑细胞保护药物,以及采取镇静和吸氧等对症处理。及时和准确的治疗将会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本组资料显示所有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都在6 h以上,因此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的病情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并发急性脑缺血的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作者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并发急性脑缺血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及时发现并给予保守治疗,应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钙离子拮抗剂和脑细胞活性药物,以及采取镇静和吸氧等对症处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高度重视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急性脑缺血的可能,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及时和准确的救治可控制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急性脑缺血

参考文献

[1]于涛,王振宇,张洪征.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附114例报告)[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8,7(5):373.[1]YU T,WANG ZY,ZHANG HZ.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prognostic factors in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port of 114 cases)[J].Journal of Geriatric Medicine,2008,7(5):373.Chinese

[2]陈建宁,方志敏,宋建华,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21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外科杂志,2006,11(1):34.[2]CHEN JN,FANG ZM,SONG JH,et al.Chronic subduralhematoma drainag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21 cases[J].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2006,11(1):34.Chinese

[3]徐玉林,钟志坚,尹宏,等.双针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37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7):439.[3]XU YL,ZHONG ZJ,YIN H,et al.Two needle 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37 cases)[J].Chinese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06,11(7):439.Chinese

[4]孟凡学,董茜.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45.[4]MENG FX,DONG Q.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chronicsubdural hematoma analysis of 31 cases[J].Journal of PracticalNervous Diseases,2005,8(2):45.Chinese

[5]蒋光明,陈烂,姚国杰.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6):460-461.[5]JANG GM,CHEN L,YAO GJ.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subdural hematoma surgery clinical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of Neurosurgery,2005,10(6):460-461.Chinese

[6]宋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24.[6]SONG L.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surgi-cal op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2007,10(5):124.Chinese

[7]陈彦飞,徐垠.开颅包膜部分切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浙江临床医学,2004,6(5):380.[7]CHEN YF,XU Y.Craniotomy capsule resection treatment of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J].Zhejiang Medical,2004,6(5):380.Chinese

[8]潘进钱,陈贤斌,曾博,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法的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2005,10(2):114-115.[8]PAN JQ,CHEN XB,ZENG B,et al.Chronic subduralhematoma in the surgical approach[J].Zhejiang TraumaticSurgery,2005,10(2):114-115.Chinese

[9]RAMACHANDRAN R,HEGDE T.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Surg Neurol,2007,67:367-372.

短暂性脑缺血怎样调治等 篇4

刘柱仁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68岁,身体一向较好。但在2009年10月的一天,突然头晕,两脚站不稳,身体往前倾。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小脑梗塞”。经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一个多月后,我却出现不定时的眩晕,脚酸软站不稳,每次要持续两三秒钟。请问:我这病应怎样调治?

万载县·宋××

宋××同志:

你2009年10月的一天,突然头晕,两脚站不稳,身体往前倾,当地医师诊断为“小脑梗塞”。基本治愈一个多月后,却出现一种无规律、不定时的眩晕,发作时头晕脚酸软,站立不稳,每次有2—3秒钟之久。这种症状并不难理解。因你先患了“小脑梗塞”,一个月后出现这种发作性、短暂性的头昏头晕,这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人常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昏头晕,甚至可出现语言障碍或肢体瘫痪。这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传统认为不超过24小时,否则就进展为“脑梗塞”。出现这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怎样调治?①首先应用血管扩张药、扩容药。若无效又有适应症,在发病6小时之内,赶快行溶栓治疗或抗凝治疗。②治疗有关的诱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③应戒烟、少饮酒、低脂低盐清淡饮食,适当活动锻炼。生活规律,避免身神过劳等。④若无禁忌症,可应用预防药,如肠溶阿斯匹林或波立维等。

教授 主任医师 刘柱仁

小孩频繁眨眼是什么原因

《老友》专家门诊:

我有一个11岁的孙女,大约从去年11月开始,两只眼睛就时不时向上翻,接着右嘴角和颈部也往右拉一下。过了一些日子,翻眼拉嘴角的情况没有了,两只眼睛又时不时地用力往下眨,一次要眨好几下。请问:出现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要怎样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什么?

宜黄县·吴××

吴××同志:

你孙女从最近半年多以来,出现双眼向上翻一下,右嘴角及右颈部肌肉亦拉动一下的症状。前不久,这一症状虽消失了,但双眼又出现用力往下眨的症状。大约一分钟要眨好几次。你问出现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应如何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由于我未对你孙女做直接诊察:我只能根据你介绍的病情作些分析。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眼睛不舒服,发痒,如患沙眼、干眼症等。或肠道蛔虫感染,从而造成眨眼。二是习惯性眨眼,即由于不良的习惯所造成。三是可能嘴角和颈面部的肌肉与眼提上睑肌及其他眼外肌之间神经支配所致,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异常的神经联系。如属第三种原因,则比较麻烦。随着年岁增长之后还可能会发生嘴角及颈部肌肉的抽动。因此,你有必要请神经内科医生作检查。弄清是否与中枢神经有异常联系。在未去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之前,目前你可给她试点玻璃酸钠眼药水(或其他人工泪液)及一些消炎眼药水(如氧氟沙星眼药水),口服维生素B,片、弥可保片等。同时还应去当地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查有否肠道蛔虫感染。在饮食方面,不要食用辛辣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发物”,如竹笋、田螺、虾等。同时要提醒小孩改变无故眨眼等不良习惯。

教授 主任医师 罗兴中

慢性脑缺血 篇5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阴阳类证

部分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是在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基础上发病,为此本研究将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常见证候进行对比研究,以观察两种疾病的证候联系与区别,为制定辨证治疗和干预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市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3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组)。两组年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急性缺血性中风组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诊断要点,并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2)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中中风病诊断要点,并符合中经络型[2];(3)发病不超过3 d;(4)首次发病或复发性卒中未留下神志、功能缺损者;(5)年龄45岁~80岁。

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血性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2)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出血、动静脉脉畸形、脑寄生虫病;(3)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4)精神病病人;重度认知障碍、痴呆者;(5)45岁以下,80岁以上;(6)妊娠和哺乳期妇女;(7)重度脑水肿或昏迷等病情不稳定者;(8)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病人。

1.2.2 慢性脑供血不足组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根据胡纪源研究[4]制定);(2)年龄大于45岁,小于80岁;(3)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病史者,距离本次调查大于6个月。

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脑出血;(2)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脉畸形、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3)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4)精神病病人,重度认知障碍、痴呆者;(5)45岁以下,80岁以上;(6)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 中医主要证候观察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6]制定证候观察表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主要证候对比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或卡方检验。

2 结果(见表2、表3)

例(%)

例(%)

3 讨论

证候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刘茂才等提出体质差异在中风病发病中居主导地位,将中风急性期证候简单概括为阳类证和阴类证,并制定了简单可行的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热象者归入阳类证,无热象者归入阴类证[3]。

黄燕等[4]在阴阳类证基础上,根据有无阴虚、气虚进一步划分阳类证虚实及阴类证虚实。其中阳类证有阴虚者,划分为阳类虚火证,无阴虚或阴虚不明显者为阳类实火证;阴类证中有气虚者划分为阴类虚证,无气虚或气虚不明显者为阴类实证。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发热、骨蒸潮热、多汗,心烦易怒、神不守舍、神情淡漠、胡言乱语、情绪低落、倦怠乏力、耳鸣、面红、口唇干红、口干口渴、口角流涎、口臭、声高气粗、呃逆、胁痛胁胀、肢体抽搐、肢体肿胀、肢体拘急、肢体抽搐、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P<0.05或P<0.01)。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容易健忘、睡眠减少、头痛、头晕、恶心(P<0.05或P<0.01);两组舌苔脉象比较: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人更多见舌胖大、齿痕,苔厚、腻、黄、灰黑,脉弦;慢性脑供血不足病人更多见苔少或无,苔白,脉滑(P<0.05或P<0.01)。

刘茂才教授阴类证、阳类证的提出,是以正常人群为阴类证,为基本体质的基础。因为阳类证的主证在正常人群中是很少见的。本研究表明:在热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组的心烦、面红、口干3项均明显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在阴虚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组两项少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1项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3项相当。在气虚证主证方面,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神情淡漠)口角流涎、脉弱4项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而急性缺血性中风组中比例最大的热证主证———心烦也只占到了44%,说明更多的病人属于阴类证,这与郭捷婷等[5]的研究结果类似。慢性脑供血不足组更是如此。而气虚主证中,最大的倦怠乏力为39%,提示更多的病人属于阴类实证。说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均以阴类实证为主。但一旦中风发病,会产生更多的热象,阴类证中也有很多从阴类实证转化为阴类虚证。这提示: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时,一旦出现热象及阴类虚证增多,就要及早进行中医干预,预防其发展为中风。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3]郑国庆,黄培新.中风病辨治阴阳为纲源流[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4):227-230.

[4]郭捷婷.急性缺血中风证候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慢性脑缺血 篇6

低氧诱导因 子-1α (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 作为调节细胞内氧代谢的关键因子,其在组织缺血缺氧时可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 、葡萄糖转运蛋白-1 ( glucosetransporter-1,GLUT-1 ) 等靶基因的转录而成为低氧应答时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调节中心。本实验采用双侧颈总动脉(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 永久性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聪圣颗粒治疗60天后,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及皮层区HIF-1α、VEGF的表达,初步探讨益肾化浊法治疗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 220±20) g,SPF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 SCXK( 京) 2012-0001]。

1. 2 受试药品

聪圣颗粒( 制何首乌20 g、荷叶15 g、漏芦6 g、肉苁蓉10 g、地龙10 g)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提供,尼麦角林片( 由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103) 。

1. 3 主要实验仪器

涡旋振荡仪,分光光度计,荧光定量PCR仪,Multi Skan3酶标仪,Mini P-4电泳槽,湿转电泳槽,电泳仪,半干槽等。

1. 4 主要试剂

超纯RNA提取试剂盒 ( CWbio. Co. Ltd,Cat #CW0581,批号: 1213E) ,Hi Fi-MMLV c 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 ( CWbio. Co. Ltd Cat # CW0744,批号:1013C ) ,Ultra SYBR Mixture ( CWbio. Co. Ltd,Cat #CW0956,批号: 2113C) ,DNase 1( CWbio. Co. Ltd,Cat# CW2090,批号: 2513C ) ,5x RNA Loading Buffer( CWbio. Co. Ltd,Cat# CW0611A,批号: 1813A) ,一抗HIF-1α( ab51608) 和VEGF( ab1316) 均购自Abcam公司,β-actin抗体 ( 天德悦,TDY041 ) ,HIF-1α和VEGF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设计。

1. 5 模型的建立

采用双侧CCA永久性阻断法建立VD模型。10% 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颈前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双侧CCA,套以1号手术线双重结扎,逐层缝合。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双侧CCA而不结扎。

1. 6 动物分组及给药

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模型组( model) ,聪圣颗粒( CSKL) 1 g /kg组、3 g /kg组、6 g / kg组和尼麦角林( Nicergoline) 7 g / kg组。每组10只,动物建模7天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0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1. 7Real Time-PCR 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 HIF-1αmRNA 及 VEGF mRNA 的表达

实验结束后,断头取大鼠的脑组织,分离海马区,用液氮进行研磨后,按照试剂盒操作提取海马区大脑组织RNA。用1% 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随即对RNA中残留的基因组DNA进行消化处理。用Hi Fi-MMLVc 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Primer mix 2μL,消化后的RNA 10μL,65℃孵育5分钟,迅速冰浴2分钟,瞬离。然后继续加入5xRT Buffer4μL,0. 1M DTT 2μL,10 mM d NTP Each 1μL,Hi FiMMLV Enzyme Mix 1μL,37℃孵育50分钟,70°保温10分钟,得到c DNA,- 20℃保存。Real Time反应体系为: 2×Ultra SYBR Mixture 10μL,HIF-1α和VEGF上游引物( 10μM) 0. 4μL,HIF-1α和VEGF下游引物( 10μM) 0. 4μL,模板2μL,加入灭菌蒸馏水至20μL。扩增程序为: 95℃10分钟,( 95℃15秒,60℃60秒 ) ,45个循环。从60℃到95℃每上升0. 5℃取一次荧光值,生成溶解曲线,所有的样本均重复检测3次,最后计算出Ct值。HIF-1α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量采用△△Ct方法进行计算,△△Ct = ( 待测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 - 待测样本内参基因的Ct平均值) - ( 对照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 - 对照样本内参基因的Ct平均值) 。目的基因的相对拷贝量F = 2- △△Ct。引物序列见表1。

1. 8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及皮层HIF-1α 及 VEGF 蛋白的表达

实验结束后,断头取大鼠的脑组织,分离海马区,并称取重量,然后按照1∶9的比例加入RIPA裂解液( 提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然后制成组织匀浆,冰上孵育20分钟,13000 rpm,4℃离心20分钟。取其上清液,BCA法检测蛋白浓度。取20μg蛋白行SDS-PAGE电泳,然后300 mA恒流,0. 45μm孔径NC膜,转膜时间1小时,将蛋白转移至膜上。3 % BSA-TBST中室温轻摇封闭30分钟后分别加入HIF-1α( 1∶2000) 及VEGF( 1∶5000) 一抗,4℃过夜。洗膜后,加入辣根 过氧化物 酶标记的 二抗( 1∶20000) 室温孵育40分钟,洗膜,加发光剂显影,定影,洗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 行灰度扫描,以同一标本β-actin的产物灰度值作为内参,并计算出相对值。

1. 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中的LSD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大鼠海马区 HIF-1α 及 VEGF mRNA 的表达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HIF-1α和VEGF mRNA表达水平上调( P < 0. 05) ; 与模型组比较,聪圣颗粒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HIF-1α及VEGF mRNA的表达上调( P < 0. 05) ,其中聪圣颗粒中、高剂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 05) ,具体见表2。

(  ± s)

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aP < 0. 05; 与模型组比较,bP < 0. 05。

2. 2大 鼠海马区 HIF-1α、VEGF 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上调( P < 0. 01) ; 与模型组比较,聪圣颗粒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上调,( P < 0. 05或P < 0. 01) ,其中聪圣颗粒中剂量组与聪圣颗粒高剂量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 05) ,见表3,图1。

(  ± s)

注: 与假手术组比较,aP < 0. 01; 与模型组比较,bP < 0. 05,cP < 0. 01。

A 假手术组; B 模型组; C 聪圣颗粒低剂量组; D 聪圣颗粒中剂量组; E 聪圣颗粒高剂量组; F 尼麦角林组图 1 各组大鼠海马区 HIF-1a 和 VEGF 蛋白表达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VD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脑髓空虚,痰浊、瘀血等蒙蔽脑窍所致,且多为虚实夹杂。如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说明老年肝肾亏虚,脑髓失养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而《石室密录》曰“痰气最盛,呆气最深”,并认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针对VD“肾虚痰浊蒙窍”的病机[3],益肾化浊法为治疗VD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所用聪圣颗粒以何首乌为君药,补肝肾精血,肉苁蓉、荷叶、地龙、漏芦共为臣药。肉苁蓉助君药制何首乌填精助阳。荷叶升发清阳、降痰浊,化瘀血。地龙有通络、清热利尿作用,与荷叶同奏升清降浊之功效。漏芦排毒消肿、通经活络,可除痰浊瘀血产生的浊毒之邪,疏通血脉,解除浊毒痹阻脑络之害。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化浊之功。

VD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慢性脑缺血是VD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有研究表明[4,5,6,7,8,9],HIF-1α及其下游靶标VEGF、EPO等在慢性缺血导致的脑损伤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参与缺血缺氧后血管生成、血管重塑、能量代谢、血管舒缩反应、细胞凋亡与增殖、红细胞生成等代偿过程,成为低氧应答时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调节中心,尤其是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HIF-1是一个异二聚体复合物,由HIF-1α和HIF-1β2个亚基构成。HIF-1β主要在细胞核内持续表达,不受氧浓度影响; HIF-1α在细胞浆内表达,受氧浓度的调节,所以HIF-1的活性主要由HIF-1α决定,缺氧是诱导HIF-1α表达最敏感的指标。VEGF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能够直接刺激新生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更多的毛细血管使机体输氧能力和氧交换面积大大提高,从而减轻了低氧对机体带来的损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微循环重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HIF-1α的体内功能研究发现[10,11],HIF-1α是调节细胞内氧代谢的关键因子,是血管生长信号途径的关键上游转录因子,调控VEGF基因转录,刺激内皮细胞增殖,提高微血管渗透性,促进缺血后局部微循环重建,增加脑组织血液灌注量 及供氧。在组 织或细胞 内缺氧时,HIF-α是调节氧代谢的重要因子,缺氧后HIF-α表达上调,与VEGF启动子中的缺氧反应元件发生特异性结合,增强VEGF生物学功能的稳定性,同时促进VEGF表达、转录和翻译[12]。

本研究中发现益肾化浊法增强了HIF-1α和VEGF在慢性脑缺血VD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具有加速血管再生,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说明益肾化浊法可能通过调节HIF-1α及下游靶点VEGF来改善慢性脑缺血VD病理损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7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聪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尼麦角林片组,给药治疗60天后,采用Western-blot及Real Time-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HIF-1α、VEGF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聪圣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升高模型组HIF-1α及VEGF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 益肾化浊法对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大鼠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区HIF-1α和VEGF的表达有关。

慢性脑缺血 篇7

1 TIA的发病机制

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来源于心脏、颈部及大血管的微栓子脱落, 随血流进入脑内, 引起脑血管短暂闭塞, 产生临床症状, 当微栓子崩解或移向血管远端时, 局部血流恢复, 症状消失。其次是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在脑血管壁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的基础上, 当血压过低时, 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当血压回升后, 局部脑血流恢复正常, TIA症状消失。TIA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多相似性, 但本质不同, TIA是可逆性的, 神经功能缺损不超过24 h, 一般在1 h内恢复, 且没有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但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 临床研究发现TIA持续超过1 h, 脑组织可有形态学改变。如李亚平等[1]对50例TIA病人进行CT检查, 发现17例存在腔隙性脑梗死。

2 脑缺血耐受机制

2.1 侧支循环

李龙宣等[2]研究表明, 在70岁以下病人中, 有前驱TIA发作2次或3次脑梗死病人与无TIA发作脑梗死病人相比, 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前者大多数侧支循环建立良好, 后者侧支循环建立不良, 70岁以上病人难以诱导侧支循环建立。Kazuo等[3]证实沙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前予以持续14 d的低灌注能够诱导侧支循环产生, 减少闭塞后鼠脑梗死面积, 提示持续的低脑灌注压是有效侧支循环建立所必需。Heil等[4]认为侧支循环形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②单核细胞浸润;③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扩张。 Schneeloch等[5]认为生长因子或细胞活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6 (VEGF6) 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集落因子等也参与脑内侧支循环的建立。

2.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NMDA) 受体

Bei等[6]实验证实, NMDA受体在缺血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能保护鼠脑海马神经元抵抗兴奋性氨基酸毒的损害, 提示缓和刺激NMDA受体可促进神经元生存。研究还发现缺血预处理后NMDA受体不仅抑制混合谱系激酶3、JNK1/2 (细胞凋亡蛋白) 和C-Jun (JNK上游信号蛋白, 启动细胞凋亡蛋白转录与表达) 的活性, 而且通过增强Akt1 (蛋白激酶B) 的活性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Francesc等[7]研究证实NMDA对神经元的作用是双重的, 而且与其数量相关。次毒性剂量NMDA具有保护神经元对抗凋亡和拮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 并至少持续48 h, 而较高浓度的NMDA则产生相反效应。其主要机制是毒性水平NMDA促使Ca2+进入线粒体内蓄积并单向转运, 对细胞膜自发动作电位产生抑制作用, 以至神经元长时间地去极化, 引起大量神经元衰减。虽然次毒性剂量NMDA也增加线粒体内Ca2+, 但只是瞬间的Ca2+高度振动, 并促进神经元放电, 这种Ca2+内流可归于动作电位的产生, 随着钠通道阻断而消除。此外, NMDA通过促进基因转录因子FOXO家族的表达来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 包括Fas配体。

2.3 δ-Opioid 受体 (DOR)

有研究发现δ-Opioid 受体可以被诱导产生快速和延迟性神经元保护作用, 动物模型显示神经元暴露于谷氨酸中4 h可引起乳酸脱氢酶 (LDH) 高释放, 但缺氧预处理后LDH仅升高到前者一半, 提示δ-Opioid 受体能提高神经元对谷氨酸兴奋毒性的抵抗能力, 可能机制是缺血/缺氧预处理通过增加皮质神经元DADLE (一种DOR配体) 以增加DOR结合浓度, 但不改变DOR mRNA表达水平, 具体机制不明, 但证实Ca2+参与了DOR调节, 增加皮质神经元DOR蛋白结合浓度[8]。

2.4 细胞凋亡

Hidenobu等[9]发现, 缺血预处理导致Caspase-3 (一种细胞凋亡执行酶) 的激活在海马CA1锥体细胞中小幅、短暂增加, 这种增加不仅不触发细胞凋亡, 而且诱导机体产生Caspase-3激活抑制剂如IAP家族等, 阻止Caspase-3介导细胞凋亡级联反应。实验证实缺血预处理阻止CA1锥体细胞p75NTR和Caspase -3靶点上游的脱氧核糖核酸酶DNA增殖, p75NTRS是一种细胞凋亡神经元受体, 能启动凋亡受体依赖途径使细胞死亡。同时, 缺血预处理能抑制线粒体释放Smac /DIABLO, Smac/ DIABLO与IAP家族成员结合能中和IAP家族抗细胞凋亡活性。Robert等[10]实验显示缺血预处理能降低细胞凋亡蛋白Bim活性, Bim蛋白活性在预处理30 min至1 h被降低, 但4 h恢复到正常水平。

2.5 缺氧因子 (HIF)

冯荣芳等[11]证实缺氧使海马CA1区一氧化碳 (CO) 增加, CO引起线粒体活性氧物质 (ROS) 释放, ROS促进HIF-1a转录因子的迅速激活和稳定性。Beek等[12]研究显示HIF-1a能促进TGF-β表达, 后者是一种有效抗炎细胞因子。Juan等[13]研究表明在缺氧神经元中, HIF-1a比HIF-2 a增加地更多, 但在缺氧星形胶质细胞中HIF-2 a表达比HIF-1 a更明显, 且HIF-2a受血氧和血碳酸氢的调节, HIF-2 a优先与EPO启动子结合促进其表达。Ling等[14]研究发现红细胞生成素 (EPO) 能降低梗死神经元Caspase-3的激活和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激活STAT-5 (signal trans 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5) 信号, 增强STAT-5的磷酸化, 通过JAK-2-STAT-5途径对抗细胞凋亡。

2.6 KATP通道

Douglas等[15]证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Na+-K+-Cl-协同运输异构体1 (NKCC1) 使星形胶质细胞内Na+浓度增加 (4~7) 倍, 细胞内Na+负荷产生Na+/Ca2+交换 (NCX) 反转, 导致线粒体和内质网内Ca2+蓄积, 触发有害的Ca2+依耐信号传导级联反应, 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长时间去极化, 触发细胞凋亡程序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死亡。Hong等[16]研究发现海马和皮质中央神经元中K+-ATP通道能使其对代谢应激反应有耐受性, K+-ATP通道在低氧和缺血状态下能够开放, 并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在黑质网状神经元内Kir 6.2 K+-ATP通道还直接参与脑保护, 对抗弥漫性缺氧效应。其可能机制:一是防止受缺血损伤的细胞过度去极化, 二是使缺血损伤的细胞膜产生低氧超极化, 抵消低氧引起细胞过度去极化, 提高神经元在缺血缺氧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2.7 其他

先前研究认为腺苷参与脑缺血保护, 现研究表明缺氧引起细胞外液腺苷浓度增高是短暂的, 难以持续到损伤性缺血时作为脑保护机制来对抗损伤性缺血, 周爱民等[17]认为腺苷受体变化在脑缺氧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证实缺血预处理能使海马细胞膜腺苷受体数量增多, 亲和力增强。Taku等[18]证实DNA修复蛋白Ku70参与了脑缺血耐受形成, DNA修复蛋白Ku70和Ku86能促使DNA双链解开, 有利于DNA修复, 还具有单链DNA依耐ATP酶的活性, 能与单链DNA、DNA裂痕或裂口结合, 促使单链转换为双链。短暂缺血引起可逆性DNA缺损, 增强Ku与DNA结合活性, 持续长时间缺血导致永久性DNA缺损, 减弱Ku与DNA结合的活性。实验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在未经缺血预处理的缺血5 min后 (1~3) d仅有10%幸存, 但在经缺血预处理的缺血5 min后有80%~90%存活, Ku70细胞计数在缺血预处理后 (1~3) 增加, 5 d后回到正常水平。但Ku86在缺血3 min或5 min后任何时间均没有改变。

3 TIA相关因素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3.1 TIA持续发作时间

大多数研究表明, (5~20) min缺血预处理是产生神经元保护的时间窗, 苏民等[19]发现前驱TIA持续时间 (5~20) min获得脑梗死I级预后 (ADL评分) 至少占60%, 脑保护作用在TIA发作5 min时开始增强, 20 min后脑保护作用迅速下降。何娅等[20]研究显示TIA持续时间在 (10~20) min的脑梗死病人与无TIA的脑梗死病人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而TIA持续时间<10 min或>20 min的脑梗死病人与无TIA的脑梗死病人比较无差异, 可能不足10 min的TIA难以形成保护作用, >20 min易导致神经元坏死, 也不能形成保护作用。因此, 张桂莲等[21]认为, 只有TIA持续 (10~20) min时, 才可产生缺血耐受, 推测脑缺血20 min对是否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是个“关键时间”。

3.2 TIA发作频率

研究表明, TIA发作 (2~3) 次后出现脑梗死病人与病前无TIA发作的脑梗死病人相比, 前者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受损较轻, 仅发作1次或3次以上者与未发生TIA者预后相似, 可能因为1次发作缺血时间太短, 不足以产生缺血耐受;发作大于3次, 可能由于累积性损伤, 尤其当发作间隔短暂时, 使神经元坏死, 不能产生缺血耐受[20,21]。张桂莲等[22]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观察到TIA发作超过3次以上, 脑组织出现中度以上的缺血。

3.3 TIA与脑梗死间隔时间

苏民等[19]发现TIA发作后1周发生脑梗死者Ⅰ级预后为80%, (2~4) 周和4周后发生脑梗死者Ⅰ级预后分别为63%和69%。张桂莲等[21]也证实在TIA发作后1周内出现脑梗死者, Ⅰ级预后发生率高, 推测作为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的TIA与脑梗死的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周。

3.4 TIA与脑梗死面积

马翠等[23]研究表明, 脑梗死前3 d内有TIA发作的病人多为腔隙性梗死, 梗死面积小, 意识障碍轻, 病死率低, 提示TIA发作可以缩小梗死范围, 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近期预后。Susanne等[24]通过磁共振成像 (MRI) 研究发现TIA发作与脑梗死发生的间隔时间<4周和>4周相比, 前者梗死面积明显减少, 梗死区血流量较多, 平均血流速度和弥散加权扩散系数均好于后者。

4 问题与展望

短暂性脑缺血治疗体会 篇8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疗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 TIA是由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以反复发作的局灶性、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临床特点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司匹林与奥扎格雷联用治疗TIA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治疗前、TIA发作24~48h后行颅脑CT检查无新梗死灶。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 年龄40~81岁, 平均 (56.5±3.5) 岁;均行颅脑CT、核磁共振+核磁血管成像检查, 其中颈内动脉系TIA 40例、椎-基底动脉系TIA 24例;发作持续时间<5min 31例、5~60min 27例、>60min 6例, 发作频率>1次/d, 平均2.5次/d。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2) 与实验组 (n=32) ,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 (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 50mg/片, 批号:H32025901) 、注射用奥扎格雷 (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0mg/支, 批号:H20044135) 。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常规血常规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潜血、血小板检查。两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 1次/d, 根据病情给予脑保护剂、扩血管、控制血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 加用奥扎格雷80mg静脉滴注 (用25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 2次/d。治疗30d, 治疗后随访30d。

1.4 观测指标

(1) 实验室检查: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查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2) 临床疗效:治疗及随访期间记录TIA发作次数, 参考张冬萍[3]报道的治疗TIA的临床疗效, 以治疗开始后3d内TIA频繁发作得到控制为显效;以治疗开始后3~15d内TIA发作得到控制为有效;以TIA发作在治疗15d内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无效;治疗或随访期间转化为脑梗死者为病情恶化。以显效率加上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而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0.05) , 见表1。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2.2 疗效比较

治疗30d及随访30d,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微栓子堵塞血管、动脉狭窄或闭塞是TIA发作的直接因素, TIA患者脑血流有异常改变, TIA发作短期内进行颅内外血管情况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有利于诊断脑血管病、评价侧支循环、评估脑血液循环状况, 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均是TIA发作的主要发病原因, 斑块破裂可能作为栓子直接栓塞下游动脉, 进而造成脑梗死, 而血小板聚集黏附则促进血栓的形成[5]。一般认为对于TIA应尽早针对病因治疗, 防止脑梗死发生成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6]。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黏附, 其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已经得到临床验证, 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防治脑血管病中, 大大降低了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奥扎格雷是血栓烷抑制剂, 能够通过抑制TXA2合成酶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黏附, 还具有促进前列环素PGI2产生的作用, 进一步控制血小板的聚集, 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组织代谢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治疗TIA, 患者短期内TIA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且脑梗死发生降低, 提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可作为治疗TIA的首选用药方案, 用于控制TIA发作并阻止其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

参考文献

[1]刘亚平, 张莹.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2 (4) :153.

[2]中华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81.

[3]张冬萍.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4) :348-349.

[4]张琼, 陈玉宝, 徐悦.经颅多普勒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 2010, 25 (1) :46-47.

[5]常葆凌.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药要联合用药对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1) :157-15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篇9

过去认为,TIA发作时间短,不会留下神经缺损的后遗症。最新的观点认为,临床症状虽然不超过24小时,但脑缺血损伤却往往是持续的,尤其是频频发作者。文献资料证实,脑卒中的发生部位和TlA发生的部位有很大的一致性。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常常引起该系统的脑卒中;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的TIA,则常常引起这一系统的脑卒中。因此大家一致认为:TIA是脑血管病中最有治疗价值的急症之一,正确治疗TIA已成为预防永久性脑卒中最有力的措施,早期及时适当治疗,可使大多数TIA不发展成永久性脑卒中。

TIA的治疗措施如下:

1.近期发生且发作较频繁者,应立即使用肝素治疗。目前大多数学者支持“微栓子”学说,认为主动脉、颅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的碎屑,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引起TIA。因此,最有针对性的治疗就是抗凝治疗。

具体方法:肝素钠6 000~12 500单位+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1 000毫升静脉点滴,20滴/分,维持24小时,每天一次,5~7次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2~3个疗程,疗程间隔l~2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肝素用量。如肝素过量,只需停止静脉滴注,1~2小时后肝素水平即迅速下降,紧急情况下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拮抗(鱼精蛋白1毫克/公升体重静脉注射)。使用肝素时应严防出血及过敏反应。也可使用小分子肝素,副作用小,效果好,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但价格较贵。还可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

2.如发作次数较少者,可口服新抗凝(硝苄酮香豆素),首次剂量为16毫克,分2~3次口服。维持量为2~10毫克,应按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调整。

3.如为偶然发作,也可用抗血小板药。常用阿司匹林,前3天每天口服300毫克,以后每天口服100毫克~200毫克,长期维持。也可使用潘生丁、苯磺唑酮等药,但不如阿司匹林效果好。

值得提及的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把阿司匹林作为TIA患者一线治疗药物,可以有效降低TIA的复发,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药物,但要注意其引起出血和过敏的副作用。除阿司匹林外,也可用塞氯吡啶(抵克力得)治疗。

4.改善微循环,常用脉络宁10~20毫升+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也可用复方丹参、红花注射液。

5.如患者血黏度高,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黏,5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分析 篇10

1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见表1。

2讨论

TIA的病因目前认识不统一, 我们临床分析其基础为动脉硬化, 此为退行性、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 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脆性增加。大多数患者与主动脉-颅脑动脉硬的粥样硬化有关。 (1) 在病因上由于粥样硬化板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凝块的碎屑散落在血液中成为微栓子进入脑动脉造成微栓塞, 或脑小动脉痉挛引起局部缺血症状。微栓子又经过酶的分解或因栓塞远端血管缺血扩张使栓子移向末梢, 则供血恢复。因此早期控制血压防止颅脑动脉硬化可减少TIA发作。 (2) 颈椎病多由于急剧的头部转动和颈部伸屈或颈椎增生骨刺压迫椎动脉可能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晕和不平衡感直至触发TIA发生。故该类患者转头等头部活动要缓慢。 (3) 糖尿病尤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发生TIA概率较高。糖尿病引起血管病变分为Ⅰ型 (大中型血管和小动脉损害) 和Ⅱ型 (毛细血管损害及紊乱) ,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加之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 血小板黏附率增加, 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变形能力弱, 上述因素促使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 易形成TIA发作[1]。故控制血糖对减少TIA发作有重要作用。 (4) 心功能障碍:我们统计34例中心脏瓣膜病12例, 心律失常12例 (多为心房颤动) , 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 心力衰竭而致肺淤血4例, 心肌梗死2例, 这就是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5) 颅内肿瘤, 经头CT或MRI证实5例为脑胶质瘤, 所以对TIA患者行头CT等检查非常重要, 以免延误治疗。此外, 严重贫血4例也可引起TIA, 另外8%未能明确病因者应进一步检查, 如脑电图、脑血管照影等。以上为TIA病因分析, 临床上2种或2种以上病因更为常见。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病因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文化创新的改革梦想下一篇:文字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