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学

2024-08-16

新闻评论教学(共11篇)

新闻评论教学 篇1

摘要:时事新闻是新闻评论课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新闻评论课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播报及点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 可以增强新闻评论课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时事新闻,评论课,能力培养

时事新闻是新闻评论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时事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当今社会科技飞速进步, 经济不断发展, 我们身处一个继承与创新、变化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需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准确的认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新闻评论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他们对新闻媒体上新闻评论的鉴赏能力及对新闻事件分析评论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 新闻评论课教师要想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就应充分利用好时事新闻资源。下面, 我就时事新闻资料对于新闻评论课教学的作用,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闻播报及点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一直坚持采取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及点评, 来锻炼学生的新闻评论实践能力。新闻播报由学生轮流担任时事新闻的播报员, 课前由学生自行收集、整理所要发表的新闻内容, 再阐述自己对这段新闻的观感, 接着可以由其他学生畅谈对这则新闻的感受和感悟, 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新闻的主题可以是既定的, 也可以是开放的, 这样留给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 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时事新闻播报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 但有时候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火花”, 继而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 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情感的理性升华。如学生关于芦山地震情况的播报, 让其他同学了解地震灾情,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地震中受灾群众生活的关注。在点评时, 他们纷纷发表了对灾区受伤人员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良好愿望。

新闻播报这种形式既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 又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与个性的舞台,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中, 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从新闻的选题到自己语言的组织都在课前精心地准备,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

在新闻评论课中引入时事新闻, 使其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 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教材中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讲到新闻伦理问题时, 我列举了一则新闻报道。这一问题的提出, 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 学生们加深了认识。事例分析加深了他们对新闻伦理问题的理解, 同时我也看到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的兴趣, 远远大于枯燥的理论学习。同时课堂上引用典型的时事新闻作为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的时事新闻信息, 种类繁多, 内容多样。而要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 则需要他们自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鉴别、加工和处理。这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和完善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长知识

当代大学生完全“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可取的, 而应适当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时事新闻包罗万象: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小到我们生活的城市、社区、学校、家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 而对这些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和理解人生。

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通过时事新闻学生接触到了大量活生生的饱含德育精髓的感人事例和先进人物。如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勇救学生的人民教师张丽莉、带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等。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 比起空洞乏味的大道理, 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 教师要善于把时事新闻中饱含德育精髓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充分挖掘, 使学生感受现实社会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从而净化心灵、涵养品德、完善道德,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 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

例如,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诚信为人, 孙东林在哥哥车祸遇难后赶在过年前将30多万工钱送到60多位农民工手中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信义兄弟能够感动中国, 除了“生死不顾履信义”的举动受到人们的尊敬外, 也是对公民良知和诚信社会的一种呼唤。我运用这则新闻材料在学生间开展了“诚信是金”的专题教育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 同学们懂得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感恩、回报社会、承担责任, 做胸怀坦荡、信守承诺的人。活动也让他们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心理体验, 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一定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而实现新闻评论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总之, 通过增强新闻评论课教学效果, 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新闻评论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 恰当地运用时事新闻资源, 并采用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形式, 使新闻评论的理论教学与时事新闻事件紧密结合, 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新闻评论理论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时事新闻的兴趣, 提高他们分析点评新闻事件的能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从了解时事新闻、喜欢时事新闻进而从时事新闻中提升学习新闻评论课程的兴趣、培养思维习惯、完善认知能力, 从而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 以民族的振兴作为自己的责任, 那么他们的新闻评论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黑龙江省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新闻评论教学 篇2

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

例证法:即事例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引证法:即事理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归纳: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演绎: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的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编后:是编者按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居于新闻报道之后,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使用抒情、联想和议论性文字,因事抒感,借题发挥。分独立配发和非独立配发两种。

评论结构:是评论的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包括标题、引论(开头)、正论(正文)、结论(结尾)四部分。

时评: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

专栏评论: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署名评论。在我国评论史上早已有之,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类型也不断丰富。

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它或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者编辑认为最值得突出的东西,加以强调和发挥。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选题: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新闻评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新闻媒介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存在的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面向广大受众阐述的倾向性观点、立场的新闻性政论文体。

立论:也称立意,指一篇论评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作为对所评述事物或问题提出主要看法和见解,立论是选择论据、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立论统率全文所有的观点和材料。“意”,指文章中统摄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就是具体的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

评论员文章: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作者作为编辑部评论员,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一般由编辑部自行定稿。论题一般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比社论广泛、具体。常常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发表,依附性较为明显,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文体,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新闻述评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评述结合。内容上述多于评,但重点在评,述为评服务。一般抓住当前形式和工作发展中的重要或转折时刻,或者针对具有普遍意义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现实性和指导性很强。

二.填空

1.新闻评论的政论性体现在强烈的政治性、论理思想性和论说的公众性。

2.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主要有:上面的精神、下面的情况、新闻报道和专门策划。

3.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有广播谈话、评论员评论和音响评论等。

4.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形式有口播评论、图像评论、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和电视述评等。

5.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和观察家评论等。

6.新闻述评的类型主要有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和工作述评等。

7.新闻评论的结尾方式有精辟概括式结尾、号召式结尾和含蓄式结尾。

8.狭义的选题又称论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

9.新闻评论,作为以传播观点为目的的新闻传播行为,对近代以来的国家社会历史生活和重大社会发展进程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新闻评论的标题一般可以分成问题型、论点型和表态型三种。

11.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有归纳式、演绎式、递进式和并列式四种。

12.新闻评论的语言特征有准确性、简明性、哲理性和生动性。

13.编者按,就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政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两种。

14.新闻评论的功能主要有教育引导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发言表态功能和认知深化功能。

18.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比较法。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社评和评论员文章属于阐述型评论。需要配发言论的新闻类型包括方向性新闻,倾向性新闻和批评性新闻三种类型。新闻评论写作过程构思酝酿的两个环节是选题和立论。

19.一篇新闻评论的灵魂是创造性思维。

20.杂文在表述方法上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在于它杂而有文。

22.新闻评论的语言的特征的是准确性、简明性、哲理性、生动性。

23.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是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24.短评的体裁特征是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

25.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规律。

26.演绎推理:又称演绎法、三段论推理,它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原则推导出个别、具体

事物的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27.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通过对

若干事物某种共同属性的分析、综合,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以将归纳推理分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28.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相同属性,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比、类推。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简答题

29.如何培养新闻评论写作的习惯?

1.树立“我能做到”的坚定信念 2.建立“必须完成”的自制机制 3.掌握“捕捉由头”的基本方法 4.学会“解剖”来把握规律 5.养成相互讨论的良好习惯

2.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怎样进行选题?

A

(一)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选题是对媒体定位和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

(三)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和新闻事实间的契合B

(一)事件性选题

(二)非事件性选题

C

(一)选题避免“晚”

(二)选题避免“俗”

(三)选题避免“错”

D

(一)看是否为当下热点问题

(二)抓住新苗头,放出“第一枪”

(三)针对性强不强

E

(一)从你的选题中读懂中国

(二)新闻本位无法回避热点

(三)有冲突的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四)追逐热点之外,拓宽选题途径

(五)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

30.新闻评论的开头有哪几种方法?

(一)点 名论题,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二)以新闻事件由头,引出论题

(三)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四)摆出靶子,进行驳论

(五)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

(六)用引语、经典、故事开头

31.新闻评论的结尾有哪几种方法?

(一)精辟概括式结尾:这类结尾较多,运用较为普遍,起总括全文高于全文的作用

(二)号召式结尾:这类结尾需高屋建瓴,或展望前景,或揭示哲理,慷慨陈词,由

衷抒怀

(三)含蓄式结尾:借助文学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段,隽永含蓄,耐人回味,给读者以

比较多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32.立论的方法有哪些?

(一)想想自己以前接触过的新闻或经历的事件

(二)看看别人对类似问题的观点

(三)对照一下党纪国法

(四)考虑一下公民道德

(五)头脑风暴法

33.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

(一)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二)时效性

(三)思想性

(四)论理性

(五)大众性

34.新闻评论的用处有哪些?

对于个人用处:1.提高理性思维,具有解决复杂社会问题能力

2.在未来当好记者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3.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使我们具备自我推销的实力

对于媒体用处:1.可以使媒体全面传播信息

2.体现媒介政治立场的旗帜

3.可使新闻信息传播发挥最大功能

4.增强媒体竞争力

对于社会用处:1.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2.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3.提高人们认识能力

9.选题为什么重要?

10.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有哪些?

内容方面:新闻报道侧重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用事实说话”,体现一定思想倾向,主要给受众以“知”。至于事件本身的实质,以及由此可以引申的意义、社会影响等更深层的内涵,则留给受众去思考。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刻揭示新闻事实表象掩盖的本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揭示新闻事实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

写作目的方面:新闻报道以传播 新闻信息为主,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的作用。新闻评论旨在阐明作者主张与思想观点,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起舆论引导作用。

表达方式方面: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能否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11.新闻评论中观点与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12.对新闻评论写作者所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明辨新闻事实 2.多收集相关资料 3.不要简单化批评对象 4.不要急于“学以致用” 5.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写

13.一篇新闻评论中有哪几种类型的观点?

1.只被论证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2.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3.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三.简答:

时评的特点:

1)时效性强。有时与新闻同时发,同一天见报。

2)选题范围广。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法律、民生、公德无所不包。

3)观点新颖,思想性强。时评的观点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给人以深度理论思考。

4)针对性强,主要针对重大新闻或社会问题发表评论。

5)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广播评论的特点:

广播评论既有所有新闻评论的共性,即强烈的新闻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传播快、广,感染力强和群众性广等优点,以及稍纵即逝、不留痕迹等缺点 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区别:

与报纸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第一,准确及时,反应快捷;第二,旗帜鲜明,尖锐泼辣;第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第四:时效性快于报纸。

但是,网络评论的理性思考不足,时有偏激浮躁,质量有待提高。

新闻评论标题制作的特点:

1).以观点和态度为依据,内容可以是具体事实也可以抽象化。一般为一行主题,重大社论可加副题。语法上也无严格要求可以是句子,可以是词组。灵活运用,不拘一格。

2).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

3).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立意要高,观点要明。

四.论述: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与原因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择事实的标准不同: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记者应该按照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事实,以《人民日报》 5月23日的人物通讯《稻香万里济众生―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以下简称《稻》)为例,文章选取的袁隆平生活、科研、休闲等各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事实,都具有真实性、鲜为人知性等新闻价值。而对于新闻评论而言,选择事实的标准是事实的论理价值,如《人民日报》6月23日的新闻评论《追星当追袁隆平》(以下简称《追》)中,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的袁隆平科学成就的事实是人尽皆知的,不具有新闻价值,只具有论理价值。

2.表述事实的方法不同: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对事实的表述必须准确、全面,不宜表现出感情倾向。新闻评论对事实的叙述不注重细节,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感情倾向,要求对事实的叙述简明扼要。如《稻》

对事实的叙述生动、具体,细节丰富,而《追》对事实的叙述笔墨很少,点到即止。

评论新闻与“新闻点评” 篇3

新闻评论在写作实践中日益克服"空洞"、"枯燥"、"板起面孔训人"的痼疾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小型化趋势。除了"本报评论员"还能就一些具有方向性的问题作指导性的长篇大论外,受众在纸质媒体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小型评论,"大小并举,中小为主",评论专栏小型化,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成为纸质媒体评论的大势所趋,这其中尤以《人民日报》的名牌栏目《今日谈》最为突出。这种变化的动因归结为各种媒体之间争夺受众的竞争。在大众传媒进入争夺眼球(营销)的时代,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评论很难受人青睐。

2.新闻化趋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表达手段,缺一不可,也无法相互取代。在传统的新闻业务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也是分而述之,虽然评论离不开新闻,但新闻与评论分而述之的时候还是占大多数。从目前媒体的表现和发展趋势来讲,评论的新闻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新闻和评论正从相互独立、分离,而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甚至相互糅合。

3.群众化趋势。这包括三个方面:(1)是写作群体突破编辑群体的局限,受众可以拿起笔来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简洁明了的看法,代表的不再是"本报和编辑部"的意见。(2)是描述方式上向生动形象转变,抛弃了严肃抽象的说教。(3)是评论内容更为社会化,以吸引受众的视线,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能给受众以启发、以思考,皆可述而评之。

在诸多新闻评论体裁中,专栏性小言论是最普遍和最受受众欢迎的,它的小型化、新闻性和群众性特点迎合了迅速传递新闻信息和意见的社会需要,"新闻性的专栏小言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小型化专栏评论"②。新闻性的小言论,其本质是一事一议,并独立成篇,简要概述一件新闻事实然后作出作者自己的评述。随着社会经济和新闻改革的发展,站在时代前沿的新闻工作者感到,单纯一事一议似乎有些单薄,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一种以"媒体观点"、"品评新闻"、"传媒重点"为栏目的把新闻事实摘要和简评糅合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体裁--新闻点评开始走进纸质传媒的版面。

新闻点评是把新闻与评论糅合在一起,兼具新闻文摘和新闻短评两种特色的一种崭新的新闻评论体裁。点即点击新闻,评即简评,其形式是新闻事实+观点。这种新闻评论体裁多以专栏形式出现,如《人民日报》的《社会多棱镜》、《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书业时事点评》、《光明日报》的《观者有心》、《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等等。专栏中大多有三篇以上的稿件,形成一个集束。当然,也有的把同类新闻事实合并,作为论述的材料。点评文章《明天的钱今天赚》③就属此类,它把"深圳市罗湖区发布消费警示--终身消费卡陷阱多"、"广东某度假山庄推销会员证,说是优惠,而无优惠"和"因买健身终身消费卡而上当受骗(商家人去楼空)"三个先后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了同题集中,并加评论指出:承诺能不能兑现,只能走着瞧,而对企业来说,则是"明天的钱今天赚了"。此种评论方式因新闻事件的集中,而比传统的新闻言论更具震撼力。

新闻点评在纸质媒体中多以专栏形式出现,所以它比小言论更具信息量大、易于同题集中的优点,同时它还可以以点击新闻的形式弥补媒体自身新闻信息量的不足。200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中四条点评稿的消息来源都是其他媒体已刊发的消息。

新闻点评这种文体,一经面世即为受众所欢迎,笔者曾从1998年在就职的《徐州广播电视报》上先后开办过两个新闻点评专栏--"看到就说"和"新闻点评",分别采取新闻摘要加评论和把新闻事实糅合在一起写作两种方式,均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读者对此类栏目表示欢迎。

新闻点评特别是专栏类的小言论,其功能就是以较短的篇幅就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以较为理性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

由小言论发展而来的新闻点评兼具了文摘和言论两种作用,通俗地讲,也就是简要地告诉人们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形成文摘,然后就新闻事件本身所内含的意义生发开去,作或惊叹、或赞赏、或批评的点评,借以丰富媒体的信息量,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点评是就媒体已发布的新闻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因此,在理论上,凡是能以摘要的形式摘发的新闻,受众感兴趣,作者又有话要说,即可作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而就笔者所接触的新闻点评稿件分析,纳入点评作者视野的大多以社会文化新闻为主。笔者认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闻性。新闻点评点评的是新闻,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不能引起受众足够的注意力,因此也就没有点评的必要。这里面新闻性既是时效性,又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耐读性,要使点评作者有话可说,也就是邹韬奋所说的"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

二是群众性。新闻点评是纸质媒体面对大众"说话"的一种方式,"说话"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人们对所点评的新闻是否有共同兴趣。新闻与受众的生活有所关联,受众才对其有探知的欲望,也才会由"听"者变为"说"者,达到新闻点评群众性互动的传播效果。

三是可集纳性。新闻点评的素材要根据栏目的需要有所选择,无章法的堆积形成不了一个持续的有影响的专栏。可集纳性要求稿件能同题集中,同类集中,就某一社会问题或就某类新闻作集纳点评。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百花园里的一枝新葩,是否亮丽,需写作者的精心浇灌和培植。那么新闻点评在写作中有什么要求呢?新闻点评无论采取文摘加评论的形式,还是把新闻和评论糅合在一起,都可以借鉴文摘新闻和小言论的写作方式,要言简意赅和一针见血。首先,言简意赅就是对点评的新闻要用最短的文字叙述出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栏目刊发的点评稿《"星火"发明难"燎原"成果亟待变产品》,文摘部分如下:"据《解放日报》报道:'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日前揭晓,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项目最后可能被束之高阁。这项群众性创造发明竞赛已举办了12届。据统计,往届获奖项目实现产业化的不到20%,有关人士认为,这是知识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此以往,会挫伤群众参与创造发明的热情。"短短一百多字,叙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事实。其次,一针见血就是要对新闻所蕴含的"该说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出。上例《"星火"发明难"燎原"》一文的点评如下:"举办创造发明竞赛,评奖不是终极目标,还得让'无形'变'有形',让智慧化为产品。唯有广开思路,让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星火'才能真正'燎原'。"点评就是要着其一点而评之,决不拖泥带水,可以托事喻理,针砭时弊,也可以提醒疏通,激励推动。篇幅上可以是一段短论,也可以是一句话评论,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如"?""!"等。

新闻体裁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的,由消息、通讯到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形式,由证论而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评论和杂文,其中渗透了一代代前行者的创造性劳动。新闻点评正沿着其他纸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所走过的路不断走向成熟。可以预期,新闻点评因其融合了文摘和小言论两个传统报道形式的优点,同时又兼具了新闻性、群众性以及大信息量等特点,将被越来越多的纸质传媒所采用。

参考文献:

①邵华泽,《新闻评论概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②胡文龙,《小言论写作方法系列谈》,新华出版社,1998年 。

新闻评论的多元化教学探索 篇4

我国的报纸, 有着悠久的新闻评论传统, 即所谓的言论传统。报纸重视言论, 新闻院系的新闻评论课自然受到重视。早在民国时期, 当时的不少新闻就相当重视新闻评论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中采取讲授与评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大学新闻系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 当然也包括‘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机构从业人员, 拥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谈经验、讲技术、论方法’,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对新闻评论在增加理性认识的同时, 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1]

新闻评论教学要有所创新, 需要因地制宜, 摸索各自的教学模式。

从文本阅读到抄写评论

新闻评论课堂教学, 单纯的评论理论知识讲授, 可以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写作的规律, 可以认识评论写作的格式。这些知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闻评论的认知。如果学生想把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的能力, 书本的理论知识显然还相当不够。写作的基础在于模仿。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观点, 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得益于模仿。

新闻评论作为应用新闻学的分支, 文本阅读对提供学生写作评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马少华先生在其《新闻评论学》中也强调了新闻评论以阅读经验作为教学起点。[2]西方国家的评论教学, 同样非常重视文本阅读的特殊作用。例如, 1920在美国出版的《社论:一项对写作效力的研究》一书中这样写道:“阅读是社论作者第一位的资源。在所有的阅读材料中, 报纸阅读是最明显的一种。它不仅必须读, 而且必须系统的储存这些‘当前历史’的事实, 使这些时间构成有组织的知识, 纵向地展示其复杂的关系。换句话说, 无论是用每日备忘的记事本, 还是用其它更为可靠的记录方式, 他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状态’, 把新闻事实容纳进来。”[3]

良好的阅读效果建立在学生自觉的基础之上。如何检验阅读效果, 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来检验。那样, 势必占用宝贵的教学资源。文本阅读, 还存在一个时效的问题。经典的评论作品, 有研读的必要, 但最新的评论文本, 紧贴时事, 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大。为促进评论文本阅读的效果, 笔者尝试将文本阅读与文本抄写相结合的方式, 除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评论名篇外, 将更多的阅读转向当天媒体评论作品的阅读。同时, 根据评论题材的差异, 安排学生每周抄写2篇时事评论作品, 题材包含时政、经济、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科技, 还有社评、社论文章。一学期的评论抄写, 学生把所抄写的评论文本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有助于检查和反复阅读。抄写, 在我看来是阅读的最高级形式。逐字抄写的过程, 是一个文本认知、研磨和模仿的过程。通过抄写, 抄写者更有时间品味评论的构思、立论和推理过程, 也有时间研习评论的行文习惯。如果是传统的眼睛阅读, 虽然也有类似的效果, 因其所耗费的时间短, 收效没有“用手阅读”更为明显。

评论教学的文本阅读向抄写评论转变, 改变了传统的文本阅读理念, 把眼睛浏览式的单维阅读变成了眼、嘴、手、脑并用相结合, 增加了学生单篇文本阅读效果的最大化。

从传统议论到诗体评论

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体。现在, 不论是新闻业界还是新闻学界, 通常把杂文和评论作为议论文体。当代的新闻评论教学, 基本上不再讲授杂文写作。评论身份的独立, 对提高评论文体的独立性, 功不可没。评论文体独立的同时, 也给评论作者和编辑带来新的烦恼, 这就是评论的文采不足, 由此造成可读性下降。在华德罗夫的新闻评论写作 (EditorAndEditorial Writing) 曾引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爱拉德 (Roscoe Ellard) 所做的一种调查, 说明美国社论不太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其中包括缺乏历史知识、健全哲学及多彩多姿的文艺修养。[4]

作为新闻评论教学, 既要满足新闻实践的需要, 又不宜拘泥于当下的媒体实践。新闻评论教学, 有必要对评论的内涵和外延重新进行界定, 以培养多元化的评论作者。这就要求新闻评论教学应具有前瞻性。前瞻的东西, 未必是前所未有的东西。有时候, 复古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的创新。新闻评论教学传统议论文体的教育向诗体评论的延伸教育, 就是这种理念的产物。

《南方周末》的评论编辑鄢烈山先生有个说法, 新闻评论是21世纪的“新乐府”。这个说法, 对新闻评论教学具有不小的启示作用。

乐府本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代武帝时, 乐府大规模扩建, 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 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唐代诗人作乐府诗, 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 以抒发自己情感的, 如《塞上曲》、《关山月》等, 或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

评论的本质是洞见。传统的诗词, 也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大学中文系的教学, 对传统诗词的教学侧重鉴赏。师生也有写作格律诗和词曲的, 多停留在个人情感的即兴抒发。在学科交融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 新闻评论教学的跨学科教学也有不少探索的空间。为此, 笔者尝试将“新乐府”引入新闻评论教学, 倡导诗体评论创作。这方面的文本阅读, 有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也有宋词, 还有网易新闻的跟帖评论。网易新闻跟帖汇集了全国一批以时事新闻为题创作诗词、以诗词为评论形式的作者群。例如,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后的第二天, 网名燕王朱棣的作者, 赋词表达个人对地震的关切:

《满江红》

川蜀雅安, 承天府, 山灵水杰。谁料得, 一朝灾祸, 山崩地裂。屋毁人亡弹指梦, 尘埃隐隐冥幽穴。看腥风, 横扫到心头, 空悲彻。

鱼儿葬, 春雨歇。溪畔女, 歌声绝。竟无关此痛, 诉将明月。饶是人间添恨短, 何堪烛底殷殷血。残照里, 魂魄又招来, 同凝噎。

芦山地震, 舆论将矛头对准中国红十字会, 有关红十字会的新闻报道, 成为新闻诗人评说的热点。例如, 2013年4月24日, 中国红十字会官员表态, 该机构不能去官方化, 行政级别高点更好发挥作用, 不少诗人纷纷发表看法。其中, 网易湖南省网友[济世良医]写道:

炫富娇娥震九州, 拔开迷雾见源头。

藏污纳垢无羞耻, 骗款贪资有计谋。

硕鼠丛生金鼎废, 苛捐频起庶民愁。

人心已似东流水, 可笑官差欲挽留。[5]

几乎所有的热点新闻事件, 都有新闻评论的跟进。新闻评论的热点素材, 也是新闻诗词集中的领域。例如, 《辽宁鞍山村庄遭镇政府强拆数百人围村打人》的新闻报道后, 这方面的诗词也出现在网易新闻跟帖里: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无花A]的原贴:

拆字当头照,

万千顿泪飞。

路人随声问,

闭眼应均晖。

网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网友[龙江一叶舟]的原贴:

家成瓦砾山, 瑟瑟倒春寒。

今夜残垣里, 相拥泣泪眠。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手机网友:

片瓦遮风雨, 犹遭强拆除。

借言发展计, 抢完茅台祝。

苍生多艰难, 活如贱牲猪。

古尚有青天, 今有匪抢驱![6]

我们在新闻评论课堂上, 在浏览当天新闻热点事件的同时, 引导学生阅读网易新闻跟帖诗词。同时, 要求学生的新闻评论习作中, 至少包括5首传统诗词形式的“新闻评论”作业。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作业, 必须关注时事, 必须构思观点, 必须能够驾驭诗词, 才能完成这样的作业。诗体评论教学尝试,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的尝试, 目的在于既为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开辟新的天地, 还对传统诗词的复兴培养人才。此外, 对增加评论作者的文采以及评论的可读性, 也有所裨益。

从文字评论到以画代评

思想解放, 作为一个抽象的口号, 人人皆可谈论。至于具体的思想如何解放, 则是个形而下的问题, 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用各自的联想力突破既定思维定势的约束。就新闻评论教学来说, 坚守传统的新闻评论定义, 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内容, 是搞好评论教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如何让新闻评论教学探索新的内容, 值得所有开设新闻评论课程的高校中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师所思考的东西。如前所述, 我们把新闻诗词作为诗体评论, 并认为诗体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延伸, 那么, 诗体评论是新闻评论的终极阶段吗?显然, 没有人敢下定论。中国传统的文论观主张诗画同源。这一点, 唐代王维诗就很具代表性。既然诗画同源, 诗词又是有观点的评论, 评论和图画也该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我国台湾学者林大椿认为, 漫画评论家所作的漫画评论, 亦属于短评之一。[7]看来, 漫画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评论文体。

从新闻评论的实践来看, 不论是纸媒评论版还是电视评论栏目, 在评说时事的同时配发漫画, 早已成为传统。现在, 有的媒体评论部版有专职的漫画家。比如, 南方都市报社的邝飚先生, 就是相当有名的时事漫画家。他的漫画和时事评论经常同版出现。再如, “点画魁”是《南方周末》评论版的著名漫画专栏。其摘编的国内外各大媒体的优秀新闻漫画作品紧扣时事, 时效性与针对性俱佳, 与“点评者说”文字评论交相辉映, 帮助读者体会到新闻事件最为真实和隐秘的核心部分, 体现出新闻漫画特有的评论价值。援引外媒报纸刊登的漫画, 配以编辑的深入剖析和形象化的评论, 可以帮助读者形成独到的事实认知, 同时也促就了《南方周末》这份评论性大报独立编辑观念立场的形成。[8]

新闻评论以文字作为观点表达的主流形式, 这并不是说文字之外就不能再有意见表达的空间。漫画依托时事新闻, 用艺术夸张的形式, 表达漫画作者的意见。这个对时事新闻的艺术化解读, 也需要用文字作为点睛之笔。所以, 很少看到有无字的漫画。

有人以为评论需要理性, 漫画追求的是讽刺和夸张, 似乎因此评论和漫画各是一家。在笔者看来, 漫画的形式虽然夸张, 但其见解未必夸张。并且, 漫画作品的观点, 更具形象性, 传播效果也更为理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 我们开始在新闻评论教学中引入看图写评论和依据新闻构思漫画的尝试。这样的尝试, 较新闻诗词的创作难度更大, 需要学生懂得学会艺术化思维, 同时懂得基本的画面知识。这样的要求, 对毫无绘画基础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几乎不大现实。我们利用学院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有利条件, 鼓励学生看到新闻后构思评论观点, 请艺术设计的同学帮助创作漫画。同时, 还引导学生善于从现成漫画作品中借鉴观点, 这对初学新闻评论写作的学生来说, 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办法。例如, 芦山地震救援结束后, 一些地方号召给灾区捐款, 这样的活动在中小学也开展。该不该要求经济尚未独立的学生捐款, 社会有不同看法。我们在课堂上给出一幅漫画, 让学生分析漫画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学生捐款看法的。而这, 则是可视化的立论。

从课堂作业到媒体作品

再优秀的评论老师, 再精彩的理论教学, 也无法代替学生的动笔实践。“实践是什么?实践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 实践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 实践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实践是完成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9]实践的现实意义越突出, 越是证明新闻评论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学生能独立写作新闻评论, 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 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新闻评论课堂教学的实践, 需要从课堂练习开始。我们在教学初期, 和学生分享当天的新闻, 然后选择一则新闻, 让学生思考问题, 进行立论。立论之后, 润色标题, 并列出论证提纲, 然后进行点评。经过数次的训练, 要求学生自己写作评论。根据几年的实践, 规定每周学生必须完成5篇习作。对于习作, 每个学生的习作均有几次点评机会。等学生基本掌握新闻评论写作规律后, 鼓励学生向网站评论频道投稿。网络评论发表3篇后, 鼓励学生向报纸评论版投稿。只有在报刊上发表2篇评论作品, 才算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

报纸评论作业之外, 我们的新闻评论教学还有一项要求, 即班级成员按8-10人为一组, 分成若干小组, 学期内每组完成一期20-30分钟的电视评论作业。这种尝试, 是引入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 有固定的任务, 学生不得不合作。此外, 布置这样的作业, 还有一种考虑, 即媒介融合。现在, 跨媒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新闻评论教学也有必要顺应这种变化, 通过策划、搜集资料、讨论问题、撰稿、摄像、剪辑和后期制作, 培养学生驾驭电视评论的能力。这种合作, 可能会有搭车现象, 即有些学生只署名不做事。对于这个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细化分工, 由组长评分和大家匿名评分相结合。这样, 成绩低的学生, 自然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 进而在电视评论小组尽最大努力做好分内工作。电视评论节目做好, 通过校园电视媒体播放, 通过优酷网和土豆网等视频网站传播, 增进了学生从事电视评论创作的积极性。

实践新闻学的起点是理论知识, 落脚点是个体的实践。新闻评论教学的完善, 需要在坚守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 不断摸索新的教学形式, 尝试新的教学内容。把手抄评论、诗体评论和画体评论以及电视评论相结合的立体化新闻评论教学, 只是我们现阶段探索的成果。如何扬长避短, 继续创新, 还有待今后的艰苦努力。

摘要:新闻评论属于应用新闻学的范畴。新闻评论教学如何将教与学相结合, 如何实现从单一模式的教学向立体化教学转型, 是新闻院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传统的文本阅读变成手抄评论, 将传统的文字评论延伸到诗词评论, 利用漫画作为新闻评论教学和写作的媒介物, 引入电视评论小组创作制度, 是我们近年来的探索内容。

关键词:新闻评论教学,手抄评论,诗体评论,画体评论,电视评论

参考文献

[1]陈瑶:《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学的实践特色》, 《新闻爱好者》, 2012年6月 (上) , 第39页。

[2]马少华:《新闻评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前言》, 第1页。

[3]转引自马少华:《新闻评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第58页。

[4]引自林大椿:《新闻评论学》, 台湾学生书局, 1982年版, 序言。

[5]《红会官员:不能去官方化级别高点更好发挥作用》, 人民网, 2013-04-25,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nei8_bbs/8T9IK3O30001124J.html

[6]《辽宁鞍山村庄遭镇政府强拆数百人围村打人》, 新华网, 2013-04-1418:47:27,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EMSKR50001124J.html

[7]林大椿:《新闻评论学》,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82年版, 第23页。

[8]董骁:《新闻漫画的评论价值——以2009年<南方周末>“点画魁”栏目为例》, 人民网-传媒频道, 2010年12月28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89065/13601594.html

国内网络新闻评论初探 篇5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新兴的大众媒体,并且在短短的时间内,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新闻媒体陆续有了自己的电子版,从1998年起,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商业网站异军突起并且开始涉足新闻业务。“门户网站”概念的提出让国内的商业网站在1998年年底迅速整合,一些网站例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这些门户网站开始全面涉足新闻传播。像新闻网站一样,新闻和评论也成为这些门户网站必要的构成因素。然而,只有少数新闻网站有自己的记者,大部分网站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传播是依托传统的新闻媒体发展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釆写新闻的能力,在网站上刊载的新闻是编辑从传统新闻媒体的数据库里面选择编辑的。除了一些突发事件,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超越传统媒体以外,在新闻传播这一块,网络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网络新闻评吃却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建立网站的品牌,扩大网站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网络具有一些特性使得网络评论可以迅速发展。

首先,网络本身的特性使得受众发表自己的意见非常便捷,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而这最能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其次,网民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速很快。1997年中国的网络用户约70万,1998年约210万,1999年约400万,人——最初的新闻统治者魔术师——从记号和图形进化到文字——使用文字后的情报搜集法。第三,原始公告形态的演变:口头——文字、记号、记标(包括肉体记号、地图和狩猎报告的记号、年代记、文件和书信的记号、利用物体本身的公告法等)。第四,原始时代通信方法的演变:听觉通信——视觉通信(包括动作信号,烽火信号、烟信号、毛毡信号等)——动物通信(如鸽、鹰、犬等)。《综合新闻学》的第三卷第七章专门探讨了“现代的高速度通信机关”,分别介绍了电报电话、摄影技术、 2000年约1000万,据2003年7月21日新闻联播报道网络用户已达到6800万。而且,特别是在城市,电脑的普及率也在上升,个人用机和家庭用机的数量迅速增长;还有网络速度的增加,这些都促使上网人数的增加。上网看新闻也已经成了很多网络用户每天的必备功课,点击新闻的同时,很方便地可以发表评论。

再者,网络隐蔽性很强,自由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任何人都不可能主宰整个网络,受众在网络上发表的意见权平等,知晓权平等,受众受暗示的可能性小。受众将可能不受到组织机构“议程设置”的强力控制和影响,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从网上拉出自己喜欢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在网站上存在形式多表现为三种:新闻即时跟帖评论,这是网络评论中最具有特色的,它反应迅速,一般短小精悍;新闻论坛评论即BBS上面的新闻评论,论坛中的评论具有选题广泛的特点,下面一般还设有子论坛,受众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进入;网页新闻评论,这种评论就是一个标题链接着载有篇幅较长的署名评论的WEB页面,一般是针对一条新闻所发评论。

根据帖子的来源还可以做以下归类,一种是网站转载报纸或者其他媒体上面的评论,其二就是代表网站观点并且由专人撰写在网站上发表的评论,第三种就是网友的署名评论和匿名的一句话评论、跟帖。

三、网络新闻评论样本的具体分析

由于新闻同质化竞争激烈,所以不管是传统媒体的网站还是商业门户网站,它们都力图在新闻评沦上做出特色。打出自己的品牌,取得竞争优势。这里,笔者选取新闻网站中的人民网,商业网站中的新浪网做一下比较分析。

人民网是公认的网络新闻评论做得最好的网站。人民网不仅仅是从民日报》的网络版,它在评论方面有重要的拓展,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大大弥补了报纸的劣势。上述的三种网络评论的形式人民网全部具有,而且网页新闻评论是人民网比较有特色的一种。人民网的评论来源比较多,在新闻中心的页面上有《媒体视点》,它是把当天国内报纸上面比较重要、论述有力的新闻评论载到网上,使受众可以方便地检索到各地报纸的评论文章;还有网友来稿和代表网站观点的时评。人民网上的网络评沦有以下几个栏目:《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网友之声》、《网友交锋区》、《强国论坛》。

《人民时评》是署名评论,每天都有两篇来自人民网的时事评论,或关政治或关财经。《人民时评》是代表人民网的观点,是由评论员或者编辑所发,在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人民网还邀请有关专家来发评沦,帮助受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看清问题的本质。

《强国论坛》是人民网在1999年5月 8日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南斯拉夫大使馆而开设的“抗议北约暴行论坛”, 9日下午4时正式推出,一个月内帖子达到9万多条,网友的话题逐渐转为爱国,所以人民网适时地改为《强国论坛》,于6月19日晚9时推出,迄今已有5周年。《强国论坛》为网友开辟了一个抒发自己观点的园地,在论坛中议题很广泛,有些是最近的新闻,有些则是社会现象,既有版主发起的讨论,也有网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在《深人讨论区》里面,大部分帖子言简意赅,很有见地。

新浪网是商业网站,它本身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它所载新闻来自其他权威的新闻网站或者是从各地有分量的报纸上转载,大多数的新闻可信度比较高,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受众,由此,新闻评论也得到了发展。新浪网的评论—般有两类,一类是新浪网转载的报纸上面的时评,打开新浪网的新闻中心的页面的左边有个栏目是《评论》,选取当天报纸上的评论做了链接。比如对于“湖南嘉禾事件”新浪网就选取了《大众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所发评论,后面还跟有网友的看法,一粪是网友所发议论。第二类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新闻即时跟帖评论和BBS上面的评论。新浪网的即时跟帖是最多的,比如“美国虐俘事件”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达到了33517条,而且新浪网每天有热门评论排行榜,反映了

粗略地看,人民网是网评质量最高的网站,新浪是网评数量最多的网站,并可以看出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评论各有特色。商业网站没有专门的采访队伍,但是它的新闻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坚持受众为本的观点,而且门户网站不受地域限制,新闻能够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评论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但缺乏深入的评论。新闻网站是依托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网站的新闻只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新闻可读性比不上门户网站,但是新闻网站的优势就是他们有意识地在新闻评论方面开拓新局面,做出自己的精品栏目,吸引受众。新闻网站拥有资源优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在评论的深度和力度上有所突破,影响受众。

四、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积极因素

工网络新闻评论近两年迅速壮大,在些重大事件中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尤其是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和“孙志刚事件”中,众多的网络受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营造新闻舆论起到了很大作用,促使了问题的解决。这几年,网络评论有了很大进步,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评论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①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受众的数目虽然增长迅速,但受众人数仍然比较少。

②网络的不可控性,使得网络评论良蒸不吝.成为它的一处软肋。在新闻论坛和新闻即时跟帖中,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有些网友不顾道德在网上发表;一些非理性、不负责任的信息,有些甚至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在新闻后面的即时跟帖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③目前的网络新闻评论没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网络是集画面、声音和文字等形式于一身的多媒体。新闻评论应该利用这种优势把评论的表达形式多样化。现在的网络评论基本都是文字版,人民网和新浪网都是如此,新华网上偶尔有漫画,却是把报纸上的漫画扫描后发到网上的。

新闻评论教学 篇6

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 在于使其能够真正理解课程的价值, 让他觉得值得学而且自己能用得上。

面对社会发展转型期纷纭的社会现象、各个领域出现的矛盾, 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媒体获得意见性信息, 与此同时, 技术手段日趋发达的传播条件之下, 信息同质化的状况使得媒体在事实方面的竞争空间变得狭小, 用独家意见来体现特色、增强竞争力成为各个媒体的共识。不仅如此, 社会民主化进程中意见表达的主体越来越多元, 媒体作为平台供各种意见博弈, 而网络的发展又使得公民写作成为可能, 观点与表达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了解了评论对媒体、对社会的意义那么重大而且写作门槛也没有那么高, 学生自然容易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使学生动起来, 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新闻评论是以思想深度见长的, 课堂应该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练兵场,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设置能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中心话题, 让学生分析、评论, 发言中要提倡观点、角度、表达的个性化及论证的逻辑性, 让学生理解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由于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观点互相冲突, 就会展开讨论, 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 使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协同性增强。在学生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即时引导, 找出漏洞并启发其进行延伸思考, 使学生能够启发思想、训练思维、增长才识。细致地批改作业也能够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看似两个问题, 但是了解和信任是互动的基础, 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又可以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和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学生与教师互动、根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 既强化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参与感增强便能提高学习的热情。

二、突出应用

首先, 尽量选择不仅教学生如何读更侧重于教学生如何写的教材, 比如马少华的《新闻评论教程》, 从评论的静态因素和动态过程两方面让学生理解评论并学会写评论。其次, 重视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 让学生在产生疑惑、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此外,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创设一种拟态环境, 让学生感受从作者写作动机到读者接受的实际效果, 整个评论产生的动态链条会让学生体悟到新闻评论写作的内在机制, 增强写作过程中的自我体验, 比如新闻评论中的选题问题, 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由教师简述当日各大媒体报道的主要新闻, 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值得评论的选题,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总结出“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这一规律, 引导学生找到选题, 要通过联想、进行价值判断主动出击, 继而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评论要发表在哪个媒体, 使学生意识到新闻评论是一种大众传播样式, 具有媒体的规定性, 传播受到了媒体宗旨和传播对象这些因素的影响, 这也许是他们在尝试评论选题时已经察觉了的问题、也许根本没有想到, 通过教师的提醒才加深了印象, 也再次领会到“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这一规律, 从而将如何选题放到另一个坐标轴中进行考察、思考,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拟出评论的提纲, 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虽然认识到了某个选题的评论价值, 却不具备进行论证的能力。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教师将选题的规律条理化地总结出来并进行强化, 学生由于已经经历了一番实战, 已经切实地体会到这些规律, 理解、记忆都水到渠成。此后, 教师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列出内容提纲, 在教师没有提醒的情况下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在自己的选题内容后面标出所适应的媒体, 并且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领域, 对自己的选题有一定的论证能力。第二节课, 教师对作业进行讲评并对这些选题就社会关注的热度进行排名, 在同样的选题中向大家介绍具有差异性的观点, 把学生思考的焦点自然地转移到下一章“立意”上去。

三、结论

“就思维能力而言, 新闻评论人才的水平要求更高;就知识门类而言, 新闻评论人才的知识涵盖面更广;此外, 对新闻评论人才在科学精神、民主意识、独立品格、宽容胸襟等方面的要求, 也比对一般新闻专业人才更加严格。因此, 必须瞄准能力素质目标, 在教学、实践等方面力行探索创新, 以科学严格的手段培养合格的新闻评论人才。”[1]“互动与双向交流”的教学原则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在新闻评论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互动、交流正是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之一。新闻评论的课堂教学必须动起来, 学生是主角, 始终处于提问、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 教师则是配角, 任务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 适时地引导学生把握现象中的本质因素, 作为一门以思想深度见长的课程, 教师还要利用互动与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激活思想,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注:课题名称:《新闻评论》院级二类优秀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143】

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教学 篇7

《新闻评论》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 是应用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建立在传播学、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是一门集实践性、理论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对各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解读与思辨能力, 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 《新闻评论》该如何贴合现实, 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难题。

一、“互联网+”指引下“C2B”式教学理念的确立

C2B (Consumer to Business, 即消费者到企业) , 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 (企业和机构) 和消费者的关系, 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 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其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消费者当家做主。对照我们的《新闻评论》课程教学, 这个概念为我们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即以学生为中心来确立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设计。而从学生的学情来看, 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 从学生的专业基础来看

《新闻评论》是在学生修完了《专业导论》《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学》《广播新闻采制》以及《电视新闻采制》等新闻基础理论课程及新闻专业基础实务课程之后开设,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学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 从学生的学习目的来看

大致有以下三种较为明确的类别:一类是考研, 需要新闻评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写作能力。二是新闻单位求职, 目前大部分的媒体单位在招考时, 均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新闻评论能力。三是较为宽泛的职业素养教育, 即在当今媒介扎堆、评论声音鱼龙混杂的全媒体时代, 迫切要求所有的公民均需具备一定的对各类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分析解读与思辨能力。

(三)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

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 阅读新闻学类专业书籍的人较少;他们与大多数的90后一样, 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地依赖网络甚至是移动网络。碎片化阅读、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是他们共有的特征。

二、“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教学目标的设定

正如司林波副教授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文中所提到的, 真正好的教学质量应该是“与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现代教学体系所实现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 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是在逐步缩小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素质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预期能力素质目标的差距。这种缩小差距的过程, 就是有质量的教学生成的过程。”[1]所以, 《新闻评论》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 紧密结合传媒业的实践发展趋势即媒介融合发展的要求, 将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目标, 即新闻评论基本原理的掌握。既包括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 以及对新闻评论的要素、结构、选题、标题等知识的了解和把握, 更注重对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写作要点和注意要点等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层次能力目标, 即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熟悉经典新闻评论作品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完成各种媒介类型的新闻评论作品, 如以图文为主的报纸新闻评论专版、以音视频为主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以及综合性的网络新闻评论等, 从而达到新闻评论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实现媒介融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重构

《新闻评论》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将原有的新闻评论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 并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本课程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如下表所示: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 结合各个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模块, 配以不同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与学生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信息接收习惯相辅相成。

四、互联网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的教学组织流程

《新闻评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 (moodle平台 (1) ) [2]上的互动功能, 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每一个项目的实施细则均会在平台上发布, 学生则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该课程网络平台, 进行小组内及小组间的研讨互动。

《新闻评论》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大致遵循如下图所示的流程设计。

以模块二报纸新闻评论为例, 在“第七章:社论”开讲前, 教师将本章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做一个罗列, 然后要求选择研究性学习项目“知名评论栏目追踪”的学生以这些知识点为提示, 对所选取的报纸评论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并归纳出所研究的个案在该知识点上呈现出的个性特征。在“第七章:社论”开讲时, 先由学生以PPT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翻转课堂[3]形式进行展示 (包括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 而后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理论知识补充和其他学生的点评提问协助该学生完成该知识点的内化。最后, 在模块二报纸新闻评论所有知识点学习完成后, 通过综合型研究性项目“报纸言论版制作”的实

参考文献

[1]司林波.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11) .

[2]林军来.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新闻评论教学 篇8

一、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 微媒体新闻评论更加具有“微”特征

当下媒介融合趋势为新闻业发展构建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新闻报道体系, 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一的传播渠道, 而是以多形态、多平台, 全方位立体形式出现。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用户使用媒体浏览信息, 时间短、频率高、注意力分散, 阅读习惯呈碎片化特征, 新闻评论形式也随之变化, 向论点鲜明、论证精悍的“微”评论方向改进。基于兴趣和人际关系而聚成团体的微媒体环境中, 信息的传播主要是朋友圈或关注人群间传播, 其传播具有圈群式特征, 由一个圈子通过交叉成员传播到另一个圈子中, 评论风格更加灵活、个性化, 内容也依用户群兴趣和观点的不同更加细分、多元。

(二) 自媒体传播方式泛化了新闻评论边界[1]

微信、微博信息的发布、传播以用户为主体, 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都具有自媒体特征。自媒体传播模式下, 传统媒体对信息渠道和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被削弱, 新闻评论主体也由专业新闻媒体人扩散到大众。此外, 微媒体传播手段中出现的跟帖、转发、朋友圈议论等形式也对信息进行了微评论, 扩充了新闻评论方式, 模糊和泛化了新闻评论概念界限。

(三) 新闻评论发挥着社交货币的作用

社交货币利用人们的求同心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征来实现产品口碑塑造和思想传播。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评论, 既为表达观点, 也为获得他人认同和构建自身形象。因而, 微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评论也在作为社交货币来购买其他用户的注意力和互动, 为取得有效的传播效果, 微媒体新闻评论向即时、个性、趣味的表达方式上转变。

二、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现状

(一) 新闻评论学院教育与媒体实践间的脱轨

当下, 新闻评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传教为主。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沿用之前的评论理论和评论写作方法, 学生对新媒体新闻评论特征把握不足, 尤其是针对微媒体的“微评论”写作应用实践不足, 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 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技能掌握间的不对等

全媒体环境不仅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间接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闻评论不再局限为文字创作, 更是音、视、图的融合, 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应相应转移到视频评论、音频评论等综合形态的评论上。

(三) 新闻评论写作中网络暴力问题凸显

受碎片阅读习惯和海量信息影响, 受众对于了解新闻事件、新闻观点缺乏长久耐心, 因此立场鲜明、语言犀利、观点独特的评论往往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眼球, 拥有高转载量, 取得更大的社会反响。部分新闻评论员为了刻意追求眼球效应和个性化表达, 步入了非理性评论误区, 在对事实了解不清的情况下发表偏激看法, 语言表达情感失控, 缺失了对新闻事实的追问和对新闻事实的冷静反思, 更对读者产生了消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探索

(一) 推广“互联网+评论”的新闻评论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深度渗透的今天, 利用“互联网+”模式重新思考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具有启发性意义。事实上, 不少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师已逐渐将微媒体评论教学法引入到新闻评论的课堂并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符合了媒体融合发展潮流, 从最初的评论构思到受众反馈环节, 都能反映出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 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评论观点、语言、结构以及意见反馈方面的创新和重塑。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应用能力, 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被调动起来, 纳入期末综合测评中。在新教学模式下, 学习成果考察将被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期初由学生建立个人微媒体账号, 定期选题, 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评论制作, 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议时, 除了考核学生写作能力和制作能力外, 社会互动和社会反馈也应被纳入到衡量标准中。

(二) 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养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初必须具备熟练使用多媒体、跨专业评论写作和制作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 由学生被动的知识接收变为主动的知识汲取;更新知识储备, 关注网络技术发展为新闻评论模式带来的新动向。此外, 教师也应提升自身媒介实践能力, 增加媒体体验交流经历, 只有对不同媒体的新闻评论制作流程有实战体会, 才能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多媒体新闻评论制作。

(三) 注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微媒体的低门槛信息发布特点虽然为学生进行新闻评论实践提供绝佳的平台, 但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微媒体平台的虚假新闻、新闻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层出不穷。针对当前鱼龙混杂、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 新闻教学工作不能再依赖新闻职业道德课程让学生了解从业人员行为准则, 应在每门课程中始终如一的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作为未来的媒体人, 只有从学校教育中就树立起“把关人”、“守望者”的角色责任意识, 在新闻实践中才能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此外, 在新闻评论作品衡量过程中, 也应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和对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时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新闻观和评论观。

摘要:在媒介深度融合、微媒体欣欣向荣的媒介环境下, 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以“互联网+”为思路, 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理论学习中, 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此外, 新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增加新闻实践经历, 掌握多媒体运用技能。面对日益严峻的新闻失范现象, 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也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关键词:微媒体,新闻评论,“互联网+”

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教学 篇9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缓解就业压力

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与实际成果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重大缺失。以新闻专业类实践性强的学科为例, “高校对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媒体的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新闻实践教学面临着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性断裂、师资力量薄弱与教学资金投入不足等三重困境,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构建。”[1]如何改善这一状况,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近十年相关研究的一个主题。研究者认为“就业环境要求应聘者具有多年经验和多种能力。而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为解决这一矛盾, 培养应用型人才, 弥补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成为新闻教育面对的重要课题。”[2]

就新闻评论学课程而言, 作为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笔头上的要求包括学生能够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作一篇2000字左右的时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高, 接受网络意见的可能性大。比起其他社会人群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 形成偏见。面对新闻事实, 不能用文章这种更为理性的思考方式来表达观点, 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时事, 不能超越一般网友散乱的主观化倾向的意见。落实到文字上, 有效时限内, 一篇2000字的时评对于本科生来说是存在较大困难的。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抄、写、讲、练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尝试、增加案例讨论环节加强互动式教学等, 取得了一定成效, 部分同学的新闻评论文章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有些学生习作经过教师修改后比较顺利地发表到《金虎时评》等主流网络媒体平台上。

然而, 当教会了学生一般的写作技巧后, 写作教学的瓶颈会再次出现。能否超越一般技巧成为主动思考的问题分析与处理型的能动的写作者是一个问题。《牛津高校写作指南》开篇提出, “写作一直被说成是可以学会但不能教会的”。马少华曾撰文回应这一提问, 认为, “写作能不能教”的问题, 应该换成“可以怎样帮助人学习写作。这才是写作教学的实际问题和真实使命。”[3]大学教育能否帮助学生建构理性的评论态度与专业深入的分析技能, 这也是业界人士质疑越来越多的地方。仅在写作态度方面, 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能否通过教学让学生写作者建构审慎与节制的理性态度与公民品质, 让学生写作时不轻易被未经确证的消息和不动脑子的判断所包围, 不要动不动就不由自主地变得急躁和狂热……这些基本素养对写作的影响极大, 也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涵盖、触及的。没有一段连续时间的切磋琢磨、浸润式的影响, 要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是困难的。

二、深化教学改革, 转向科研型教学

(一) 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间的矛盾

教法调整可提高学习兴趣, 增加授课接受度, 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思维能力问题。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受制于高校具体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水平等现实因素, 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好, 但仍然不能达到教师理想中的目标。具体地说, 学生写作技巧提高了, 文章写得流畅了, 但深度不够, 立意与主旨都是比较模糊的。在民国时期, 报人张恨水的时评能够做到“以文章报国、为民众代言”, 今天读来仍不乏认同。将“易碎品”锻炼成为有价值的文字, 这种能力是长期练习的结果, 更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结晶。好的新闻评论绝对不是应景之作、浅薄为文。单纯的表态如无深究之能力, 不足以写出条理清晰、辨明是非之作, 仍然不是理性的有价值的舆论。

教法调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授课接受度, 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思维能力问题。学生乃至教师从不提问, 不质疑, 没有问题。对教材没有存疑, 没有需要深究之处。对教学没有疑问, 没有需要深化之处。对专业没有探究之心, 浅表层思维, 不动笔, 不训练自己。这些其实是大学教育偏重表面技能, 偏重知识堆积, 缺乏全面培养人才的至关重要的思维训练, 缺乏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的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许我们能够培养合格的写手, 但却不能塑造有思想有情怀的新闻人、社会人。这种独立思考精神的缺乏也表现在课堂上, 文科课堂应当是思想火花碰撞的世界, 提问、思考、解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没有问题是可怕的。大学生不提问, 他们的老师们就有好的问题吗?也不见得。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好问题标志着思维模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创新的转变。真正的教学之难, 难在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如何培育学生怎么思考、怎么提问、怎么解题。而学习之难则难在通过实践与针对性的训练不断的充实自身, 不断地思考问题并寻求解答的征途。

(二) 教学效果与教师诉求间的矛盾

近年来, 普遍性的高校不断强化科研指标的结果是教师难以在时间和精力上兼顾科研与教学。二者的时间分配涉及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 职称评定与教学效果孰轻孰重?生存现实与师道尊严竟成鱼与熊掌?如果能够通过调整二者关系更好地统筹教学与科研, 让高校教师不再被难以兼顾的窘迫所挤压, 这对释放高校教师工作压力, 提升教学水平都益处颇多。

教学时间挤占科研时间, 这是大学教师都知道的一件事。国内大学“升级战”的现实, 让高校追求科研指标理所当然。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 对科研指标的高要求, 让这个问题变得非常严峻。有研究者描述这一困境, 写道“在我国高校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仍是很多教师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师究竟该把重点放在教学还是科研上, 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来看, 当然是既要科研也要教学, 然而有的教师担心, 过多时间用于科研, 没有时间备课, 从而削弱了自己的教学精力, 而有的老师在长期科研中, 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结合教学, 使课堂丰富生动。[4]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 既能搞好科研又能加强教学效果, 这个课题值得探讨。

(三) 已显现的成效与进一步设想

《科研教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一文对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的结合, 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 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会、报告会。根据教师各自的研究特长和方向, 选取部分课程开展团队教学, 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 由最擅长的教师进行讲授, 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师资力量, 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到校进行科技讲座, 通过“学术沙龙”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 把科学研究经历、科学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与智者同行, 并成为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科研项目, 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项目为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注入了新内容。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真题真做, 学生接触到实际课题,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化强国语境下高等教育科研教学互动研究》一文中也提到了应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等方式。这种参与、合作的方式也吻合“合作学习以增进兴趣与参与”[5]的现代教育理念, 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强化教学效果。

我们的实践来自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吸纳本科生参与, 以教师科研为指引, 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术兴趣基础上, 帮助学生拟定论文题目, 在整个立项报告——材料搜索、整理、分析——论文写作——结题总结的科研流程中,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面对严谨的科研规范不断成长。参与项目的学生将论文主体应用到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当中, 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选题到成稿的工作。但此类项目不能兼顾多人, 一时之间难以普及。指导完全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的“新人”并不简单, 所以很多教师也不愿意触碰这样的“苦差事”。一般院校近年开展的研究方法课与毕业论文指导课程或可增加学生接受科研指导的概率。还可设置以建立数据库为目标的操作性强的项目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 运用案例教学加强队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训练, 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必要。国内案例研制与案例教学的探索目前以高效自主构建数据库模式为主,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系统化的案例库尝试, 取得初步成果, 出版了马少华、刘洪珍主编的《新闻评论案例教程》一书。很好地丰富了新闻评论课堂教学内容。

另外值得重视的一个途径是毕业论文写作, 但在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大三下半学年要结束时才进入这一过程, 让忙于找工作、考研、准备公务员考试、出国流程的“准毕业生”分身乏术, 最后撇给指导教师了事。这无疑又给工作繁重的高校教师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也导致部分老师干脆自己动手完成论文 (联系异地学生的困难、同情学生就业压力的情感因素等) 或者得过且过。而对很多毕业生而言, 正规全面的科研指导完全成了空话。这是有违通过毕业论文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的。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在指导论文写作的著作中提及, 在意大利, 毕业论文指导从大二学年开始, 让学生有三个夏天可以筹备资料。国内目前普遍的大四才进入毕业论文环节是否可以提前到大学三年级开始, 留出一整个学年来完成这个过程呢。[6]诚然, 科研与教学相融合,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教学, 更好地完成大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势头愈演愈烈, 不利于人才培养。大学必须以学生为本, 人事考核要有利于促使教师教好书。“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 培养好一批又一批好学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论文不是不重要, 但不应本末倒置”。[7]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 也就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实现的。优化教学内容, 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准确把握住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优化的障碍以及怎样采取措施优化高校的教学内容, 是一项难题。本文从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理念出发, 对大学课程优化的途径及成效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科研,新闻评论

参考文献

[1]齐晓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系统性构建[J].东南传播, 2009 (11) :104.

[2]彭静.新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新闻传播, 2010 (3) :121.

[3]马少华.再次面对“写作能教吗?”[J].新闻与写作, 2010 (9) :58.

[4]李群.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浅析——以《新闻学》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53.

[5]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 (第三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34-235.

[6]翁贝托·艾柯 (意) .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M].高俊方, 等, 译.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3:240.

新闻评论的理和情 篇10

党报评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发言”

新闻评论历来被喻为党报的旗帜。邓拓曾说过:“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貌的旗帜,报纸必须有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既然被誉为“旗帜”,而作为党报的专业评论员,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时刻保持高度的敏锐性,自己的思路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方党委的决策措施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党报评论员必须面对各种重大决策、重大举措、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在第一时间“发言”。我的习惯是,提前一周对市委、市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等做到早知道,除了上级要求必须写的评论外,看看还有哪些内容值得我“发言”。二是每天浏览总办的预发版,看看有什么新闻值得评说。常州出了个“蓝领精英”邓建军,胡总书记曾两度接见,本报为此作了详细报道。我和我的同事深感这是一个重大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技术工人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在提倡岗位成才等背景下,这个典型极具价值。为此,我们在第一时间写了5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对邓建军事迹的时代意义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和颂扬。这5篇文章均被新华社全文转发。

党报评论员除了在政治上要有敏锐的嗅觉外,你的“发言”必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引领舆论。2003年,金坛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公推公选市长,这一被誉为“全国首次”的创举,引起了巨大反响,接着在南京、徐州也掀起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波澜。从金坛公推公选开始,《常州日报》就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刊登我们撰写的《任职观的新提升》《考评干部的新探索》等评论,多视角地阐述这次创举的意义。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本报所发表的这组评论以及这次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觉得还有更深层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联想到党中央提出的“执政为民”的理念,我从另一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有些人把“执政为民”作为装饰门面的标签?为什么长期以来党要求干部为人民服务而干部却只对上负责?为什么会出现“前腐后继”、边腐边升的怪现象?关键一条是长期以来对干部好坏的评判权没有真正交给群众。为此,我撰写了《以制度确保执政为民》一文,明确指出:“把是否执政为民寄托在领导干部的党性强弱上,寄托在领导干部道德水平高低上,看来有效,但实践告诉我们:有限!唯有把对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群众,执政为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篇文章被多家媒体转发。这些年来,无论是殷雪梅老师舍身救学生的壮举、优秀企业家韩淑芳突然病逝群众几乎买光常州几条街的花圈为他送行的感人场面,还是常州在全国率先将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常州在我省两个率先进程如何又好又快抓发展的重大举措重要成果,我均在第一时间写出相关评论。

评论要为平民作。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平民百姓的喉舌。新闻评论既要评大政方针,也要评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从田埂上走出来的由通讯员成长为新闻评论编辑的。我长期在基层工作过,深知广大老百姓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愿望,也想表达,他们的疑惑,希望有人来为他们排解。为此我经常用自己的笔去写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希望。正确的加以赞扬,错误的给予批评,不明确的加以引导,从而把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到为做好本职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努力工作上来,把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拉近党、政府和他们的关系。我撰写的《精神不亏》一文,对下岗女工那“工厂关门了,但我们人生的大门和创业的大门没有关,企业亏损了,我们精神不能亏”的高风亮节予以高度赞扬,对她们千方百计为政府分忧,不等不靠谋出路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勇士不寂寞》一文对钱普程勇斗歹徒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大唱赞歌;《来自田野的希望》则对广大农民兄弟的新追求尽情讴歌;《干部不能凶》又说出了老百姓想说的话:“领导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摆正自己同群众的关系,思想上有群众观念,行动上为群众着想,依法办事,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给消费者一个承诺》《谁解寨桥渔民忧》更是呼吁政府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正因为如此,我经常收到普通群众为我提供的选题,看似曲高和寡的新闻评论实际上却拥有大量读者。

党报评论员的“发言”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既然评论是党报的“旗帜”,作为党报评论员必须把“旗帜”高高举起,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通常情况下,我们许多评论是“应景之作”、是“命题作文”,这类文章必须严格按地方党委和本报编委会的要求去写。但在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随时发生的各种新闻、各种现象、各种事件。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党报有责任、党报评论员有责任要站出来说话,而这个“话”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唱主旋律,必须有利于团结有利工作,绝不是相反。2004年初,一些地方为了所谓加快发展,盲目上项目,盲目圈地,盲目引外资,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只讲建设不顾环境,一味地强调“快”。正好我采访了长江边某亿元村,一位当了30多年村支书的老同志对我说了他的感受:“你即使给我一座金山,要我做愧对子孙的事也甭谈。”当我漫步在那如画般的村庄,看到村民富足安定的生活,感触良多。回到常州,我重温了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反复研读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写下了《不可丢掉辩证法》一文,提出:“作为领导干部,辩证法更是必备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懂一点相生相克,懂一点对立统一,懂一点质量互变,懂一点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无论刮什么风,就不会盲目跟,就不会头脑发热,就不会走极端。总之,多一点辩证法,就会少走一点弯路,少付很多学费;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普遍与个别,这些关系就能处理好,科学发展观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社会才能和谐。”联系实际谈科学发展,这在所有能见到的评论中,我的文章是比较早的,此文被评为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

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发言”,在很多情况下是针对社会丑陋现象、不正之风的,对这些东西党报评论员不能三缄其口,或吞吞吐吐。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一时间,全国各地“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以及神汉巫婆封建迷信等十分猖獗,其中也有不少自封为“大师”的人纷纷来常州“传功治病”,愚弄欺骗善良的百姓,不仅诈骗钱财,更重要的是公然向唯物主义、向现代科学文明挑战。作为一名党报评论员,作为党报,我们在用唯物辩证法认真分析这些现象的基础上,认识到面对这股来势汹汹、与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的暗流,绝不能冷眼旁观、熟视无睹。为此,我们《常州日报》理论部的同志勇敢地站出来向这些“大师”们叫板挑战,先后在本报的评论专栏“每周点评”中刊发了揭露“雪域奇人”狄玉骑的《宝瓶、宝扇、信息水》《赛先生请上坐》,揭露“人体科技大师”沈昌的《心想事成太荒唐》,批评封建迷信的《看相者亮相记》等评论,又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评论《荡涤暗流》以及近3万字的其他文章,对“大师”、神汉、巫婆、术士以及种种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给予有力的反击,《工人日报》先后转载了其中的两篇。这一系列文章刊出后,在常州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响,对教育群众、宣扬科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读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可当年那个比李洪志名气还要大得多的沈昌却向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状告我侵犯其名誉权,此事曾在全国新闻界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两度进行专题报道,全国数十家媒体发了“大特写”。何祚庥、司马南等北京许多著名科学家、政协委员纷纷向我伸出相助之手,有的撰文,有的自愿当诉讼代理人,与沈昌在法庭上见高下。沈昌一审败诉后,又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院下达最终裁定,驳回沈昌上诉,作者获胜,江苏省高院也判沈昌败诉。在京打官司期间,许多著名人士对我说:你们《常州日报》了不起,敢于和“大师”叫板。通过这组系列文章和这场官司,作为当事人的我感触颇深:党报的评论员要有正义感,要敢于向一切有悖法律、道德,有违科学文明的东西宣战,否则,有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有失自己的身份,有辱使命。

党报的评论要写得情理交融,富有感染力才有战斗力

在有些人看来,评论就是说教,就是板着面孔教育人,是我说你听,甚至从理论到理论,从观点到观点。在多年的新闻评论写作中,在与广大读者的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读者看。怎样才能吸引他们去看?除了有一个醒目抢眼的标题外,你的文章必须写得入情入理,只有让他在读的过程中被你的真情所打动,才会被你的道理所折服。被评为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一等奖的《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一文,与其说是我对人民好教师殷雪梅英雄事迹的评论,莫如说是一首我对殷雪梅英雄壮举的颂歌。我在文中用了诸如“洒千行泪为您送行”“如海般的爱心,您把爱给了国家的未来”“梅花香气满乾坤,英雄名字映日辉,让更多的人铭记住那个伟大的灵魂”等饱含激情的文字,对殷雪梅老师的大恩大德、大慈大勇、大爱大善的瞬间永恒作了概括和点评。这篇文章在本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后,曾感动无数读者,并在感动的同时,让读者体会到了师德的伟大与崇高。

感情的表达是为了深化主题,是为了更好的说理,而不是写抒情散文。曾被《人民日报》转发、被评为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的《生活仍将继续》一文,是我在看了冰心老人的事迹后有感而发的一篇文章。1999年2月,冰心先生驾鹤西去,她在逝世前给女儿吴青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什么事发生,生活仍将继续。”而此时社会的大背景正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深层次的各类矛盾纷纷暴露出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对改革开放政策、对当前的形势判断等都面临严峻考验。适逢祖国50华诞脚步声近、21世纪门槛在望,回顾祖国的昨天今天,目睹常州的今非昔比,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再仔细品味老人这句极富哲理的话,我写了《生活仍将继续》,在文中,我以对祖国无限热爱的真情歌颂了祖国的发展和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我们应持的态度,用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无论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都会经历很多很多。然而,人生终在向前,历史不会倒退,生活仍将继续”“人生如桥,上一代的旧了,我们这一代建好了,我们这一代腐朽了,下一代又接上去了,就这么一代又一代连接过去,通向未来”“我们不能只怀念过去,盼望未来,唯独对现在交了白卷”一些文字,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同样,我们讲把文章写得富有感情,这里的情,既有满腔热烈的赞颂之情,也应有义愤填膺的谴责之情,对一切歪风邪气、不良现象、丑陋怪事的批评揭露,我也力争写得富有感染力。被上海《新民周刊》有关专家点评为“读来,让人甚感痛快”的《“清官”绝唱》,是对腐败现象讨伐的檄文。面对贪官的种种嘴脸,我采用辛辣的语言一一作了剖析和点评。这篇文章不仅被评为江苏省报纸副刊好新闻一等奖、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还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转发。

有道是文章看题,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看,很重要的取决于文章的标题,所以我每写文章,总要反复斟酌推敲,在提炼主题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把题目做好。因此,我的新闻评论很少用抽象的语言,要么直接点题,比如《警惕政治冷漠症》《不可丢掉辩证法》《大城市需要大市民》《让群众有奔头》《兑现你的承诺》;要么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题,比如被新华转发的《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被《人民日报》转发的《人格的魅力》《幸福与祖国相依》《坚守精神家园》、被《瞭望周刊》转发的《扶贫扶得人心疼》、被多家媒体转发的《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等等文章,仅从标题就可以看出绝不是枯燥的文字,大部分在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好标题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标题起得好,为文章赢得了更多的读者。

电视新闻评论要去掉新闻腔 篇11

一、要说良心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引导舆论, 把代表主流社会思想的舆论表现出来, 营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舆论环境, 做好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坚持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职能, 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说良心话。心正方能文正, 作为记者, 舌尖、笔尖往哪拐, 镜头往哪照, 鼠标往哪点, 都受大脑指挥, 都由心而生, 动笔、动手、开口之前就要扪心自问,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给谁看、站在谁的立场说话、代表谁的利益发声, 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 个个都是总编辑的今天, 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褒扬什么、贬斥什么, 不能模棱两可、八面玲珑、四面讨好, 也不能趋炎附势、屈从权贵、乱贴标签, 要始终为党的事业立言, 为群众利益鼓与呼, 以自己的良心赢得民心。如, 在典型经验推广上, 要遵循经验生成规律, 不能把历史功绩当做现实成就, 把计划方案当成工作成效, 把点上成果作为普遍经验去宣传, 特别是在对反面典型曝光上, 要成为投向黑暗的照明灯, 要敢将一些当权者拉下马, 将有关牵连者的利益剥夺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说良心话不仅要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说违心话, 更要通过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来准确地反映现实和传播真理, 不仅要靠良心话打动人心, 还要靠有说服力的真理滋养人心。

二、要说大实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职能就是通过实话实说,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把每时每刻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告知公众, 并通过评论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发展, 激励人民信心百倍地去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自己的梦想。说大实话, 首要的是把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所大力倡导的“五讲五不讲”的要求作为定律运用到电视新闻评论制作上, 讲符合实际的话, 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 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 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 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通俗明白的话, 不讲故作高深的话。 (1) 有诗云:深入浅出叫通俗, 浅入浅出叫庸俗, 深入深出犹可为, 浅入深出最可恶。2003年7月21日,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写一篇评论, 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瞄着选票做官做事, 一些单位把民主测评干部搞得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的问题提了出来, 讲群众公认绝不是单纯以票取人, 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 不能形成唯票的导向, 不要引导干部当满票干部, 否则就会引导干部当老好人。习近平同志讲的这一掏心窝、接地气、通民心的大实话, 既富哲理又通俗易懂, 给人启迪, 至今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指导性很强。同时, 在行文风格上, 要善于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运用到自身节目中。群众, 是语言大师, 群众语言来自生活, 出于肺腑, 形之口舌, 鲜活生动, 如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唠家常一样, 亲切自然, 朴实无华, 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多用人民群众的话来说理, 由小到大、从近到远、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三、要说短话。

文短才能悦目。《庄子》讲:“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颈虽长, 断之则悲。”意思是说, 野鸭子的腿虽然很短, 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 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电视新闻评论同样如此, 能短则短, 长短适度, 繁简得当。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倡导, “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 (2)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也应借此东风, 在说短话上有所作为, 防止短话长说, 或者穿靴戴帽, 面面俱到, 在把道理讲透彻、把事情说明白的前提下, 尽最大努力做到简短精炼、直截了当, 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具体来说, 一要深刻把握评论的内容。说短话, 关键要真正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 抓住问题的要害, 如果记者思想不明、主次不清, 抓不住要害, 论述就容易庞杂臃肿、枝蔓横生, 讲不到点子上, 在这种情况下, 要靠从文字上减字省句是不行的。二要防止求全求大。评论是写给观众看的, 必须了解观众的思想、心理和收视习惯。有的记者把观众看成什么都不懂的人, 好像什么都要告诉他们, 这就形成了求大求全的弊端, 其结果只能是架子越搭越大、篇幅越拉越长, 问题讲得不深不透, 论述冗长繁烦。三要强化短文意识。有的记者有种错觉, 认为短文难见功夫, 有失身份, 殊不知, 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不能简单地以长短去评判, 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相对多的有用信息, 以及反映对事实认识的水平, 能否切中时弊, 激起反响, 把受众的思考引向评论所指引的目标上。

注释

1习近平:《求是》, 求是杂志社, 2010年第10期

上一篇:3D后期制作流程论文下一篇:新股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