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

2024-09-20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通用5篇)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 篇1

我国传统媒体中媒体视点和受众视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传统新闻媒体评论进行改革。目前,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选择新闻材料时更为广泛,表达的形式也越来越呈多样化,不仅能及时捕捉社会新闻热点,还能在编写新闻时切合人们对价值观念的思考,这样的新闻对于国家而言起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1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现状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存在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具有新闻的权威性,还存在着论证的深刻性。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在不断地转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新闻评论的转型有助于新闻媒体人在选题时更为方便快捷,为新闻选题提供广阔的思路。现在的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中缺少互动,即使新闻评论发出去也没有人进行关注、跟帖,导致新闻评论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反馈,所以对新闻评论进行转型势在必得[1]。

2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非理性现象

2.1 传统媒体新闻一边倒式的跟风性评论

近几年的媒体新闻模式逐渐趋于一边倒的形式,这样的跟风性新闻倾向于揭示社会的不良现象。由于这种新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也比较关注这样的新闻。在2008年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新闻报道的非理性现象导致人们对富士康公司进行怀疑与猜测。这样的传统媒体新闻为了迎合群众的需要,运用非理性的观点对新闻进行评论。这种评论不但没有做到理性的引导舆论,反而丧失了理性的观点立场和思考方式。

2.2 传统新闻评论中语言中庸式的无内涵性评论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传播时缺乏时效性,所以在新闻论证中要更加严谨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然而,在目前的新闻评论中,评论语言太过平庸,没有加入媒体人自身的理性观点,这样无内涵的新闻评论不能从宏观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总体的把握,缺乏新闻评论观点的价值性和独特的思维性[2]。

2.3 传统新闻评论中以偏概全式的片面性评论

传统的新闻评论中,非理性的新闻评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规避部分新闻事实的现象,为求观点的表达进行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报道。这样的新闻主要是想要迎合群众的想法而采取的一种较为极端化的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媒体人要对新闻进行理性的报道,要杜绝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新闻评论,防止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新闻评论出现,坚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件新闻事件。

3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的重要性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坚持运用理性的观点对新闻进行评论。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不仅有利于传统媒体的自身发展,在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3.1 理性传播在新闻评论中的重要性

在媒体行业中,新闻的报道决定了新闻的阐述内容,新闻的评论决定了新闻阐述方法。新闻的评论不仅代表了传统媒体的政治形象,还显示出传统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重要地位。理性传播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新闻评论的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分析,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所以理性传播对于传统媒体新闻而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2 理性传播掌控着社会舆论引导的大方向

传统媒体作为舆论传播的主体,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然而新闻评论作为监督社会和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新闻的理性传播掌控着新闻任务的方向。特别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中,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使人们非常关注地震中存活的人,关注在地震地区的一些事件。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为逝去的人进行哀悼,汽车鸣笛,警报齐鸣,九州同悲。新闻在第一时刻将地震的信息进行公布,政府保障了信息渠道的通畅,这样的新闻不仅引导着社会舆论的大方向,引导群众认识和接受事物的内在本质,还充分表现出了新闻评论自身的洞察力和说服力,达到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3.3 理性传播在传统媒体中的权威性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理性的思维方式中,相较而言,网络媒体的表达方式则不够规范。传统媒体新闻在编写上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在新闻观点中能够理性地表达出媒体人自身的观点,对新闻评论不仅包容了不同的观点立场,还能够引导群众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的新闻评论树立了传统新闻的权威性[3]。

4 传统媒体新闻理性传播的途径

4.1 在可靠地新闻信息来源中传播

新闻评论是一种意见性的传播信息来源,是满足人们了解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人们监督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新闻中注入理性思维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的可靠性,还可以及时的帮助人们解决困惑。新闻信息的来源,首先要对从网络上截取的信息进行核实,其次要保证媒体人在运用专业术语时的正确性。因此,新闻要在可靠地新闻信息来源中进行传播,以免误导群众[4]。

4.2 传统媒体的理性传播中要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

理性的新闻评论要求将新闻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进行结合,在具象与抽象相统一的过程中对新闻进行评论,所以在新闻评论中要掌握好客观事实的叙述和自身观点的阐述。一方面要注意不可以用事实代替自己的观点,新闻事实的引用要能够证明新闻评论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自身观点也不可以代替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据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内容,然而新闻的论证是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分析。二者不可相互融合,所以新闻的评论要平衡新闻事实与自身观点的比重。

5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非常重要。作为资深媒体人和新闻从业者应该能够及时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新观念、新思想,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学习业务的能力。在新闻评论中运用理性思维审视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用理性表达,对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闻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和范围的扩大,新闻评论逐渐被大众所重视。新闻评论由于担任的是意见性新闻信息的传播角色,所以在传统的新闻评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闻的理性传播不仅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还有助于新闻评论正确的引导舆论和对社会的监督。为提高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功能,本文针对新闻传播的正确性、具体性和完整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理性传播

参考文献

[1]颜宏.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时效性的反思[J].传播与版权,2014,3(5):15-16.

[2]张原.价值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评论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解释[J].编辑之友,2010,12(8):68-70.

[3]陈燕.网络新闻评论的议程设置透视[J].网络财富,2010,12(74):135-136.

[4]涂光晋,昊惠凡.表达·交流·争论·整合——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变化与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12(5):16-23.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 篇2

1. 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资深网络评论员构成单一、缺乏多元性

传统的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构成比较单一, 多属于媒体旗下的时评作者, 这些评论员的身份背景很相似, 评论的风格比较单一, 评论的角度和出发点、关注点也比较局限, 极大地限制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而且这种局限性比较普遍, 在一些影响力和公信力比较大的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存在这一问题。

1.2 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

网络平台的发展为网络评论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网民参与网络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网络评论中都设置了网友留言板块, 网民朋友可以就网络评论自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其他网民展开热烈的讨论。网民在传播中的地位开始居于主导, 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络新闻的作者却并不参与网民讨论, 导致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的出现。网民的心声是得以及时的抒发和表达, 但是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馈和响应, 这样容易激发网民一些抱怨的消极的非理性的情绪, 甚至滋生了许多网络谣言, 使得许多网络新闻评论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1.3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比较单一

网络新闻评论在近些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其评论的形式也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评论, 还有视频、音频等其他的评论形式纷纷涌现, 但是总体上来说, 评论的形式还是较为单一化。比如, 在现代的网络新闻评论中, 还可以尝试添加一些漫画元素、flash动画元素等等, 不少网络评论虽然也有引入这些元素, 但是与网络评论自身的关联度不强,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2.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展望

综上所述, 当前的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数字传播时代背景下, 网络新闻评论还需要走一段漫长坎坷的发展道路, 并不是可以说只要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才能真正开创数字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的美好蓝天。

2.1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 广泛吸纳各个行业的英才

网络新闻评论内容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评论员群体, 只有来源广泛、知识渊博的评论员才能撰写出多角度、深层次、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作者可以是专家学者、具有多年新闻稿件撰写经验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其他各个行业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 只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热爱网络评论就可以参与到网络评论写作中, 只有评论员来源于社会各个行业, 才可能全面反映民意, 才能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2 建立双向传播互动模式

今后, 我们要注意建立和健全网络民意的反馈机制, 要鼓励网络新闻评论的作者通过在线论坛等方式多跟读者展开交流探讨, 每篇网络新闻评论都可以附上作者的邮箱、微博或者其他方便的联系方式。网站也可以尝试专门设立网民意见反馈板块, 将网民的意见做一些集中整理统一回复, 这也是加强民众对网络新闻监督, 确保网络新闻评论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3 深层次开发流媒体, 不断创新和开发网络新闻评论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开发可以借鉴传统新闻评论的经验, 要对评论中的图画、视频和音频做进一步的开发。比如网络新闻评论的播报员可以打破传统的主持风格, 可以尝试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来担当主持, 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再如, 音频处理方面, 可以尝试摆脱传统播报声音风格的影响, 尝试多风格, 如风趣幽默、老成持重、甜美清新等风格。在图片处理时, 不做简单的堆砌处理, 可以尝试增加各种flash动画, 将静态的新闻评论“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网络新闻评论既可以做到在传统的文字评论上添加相关文字链接, 还可以配以视频、音频播放以及图表、照片等内容, 将电视、广播等多种资源整合, 让新闻评论有更形象生动的背景资料, 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也满足了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变化。

3. 结语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来临, 网络新闻评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其内容和形式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革新和突破, 但是并非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 只有借鉴传统媒体发展, 面对当前的问题, 对症下药, 才能获得更久的生命力。

摘要: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症结, 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传播为网络新闻评论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 并结合当前网络新闻评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数字传播,网络新闻评论,多元主体

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新闻编辑学》 篇3

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

例证法:即事例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引证法:即事理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归纳: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演绎: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的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编后:是编者按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居于新闻报道之后,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使用抒情、联想和议论性文字,因事抒感,借题发挥。分独立配发和非独立配发两种。

评论结构:是评论的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包括标题、引论(开头)、正论(正文)、结论(结尾)四部分。

时评: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

专栏评论: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特定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署名评论。在我国评论史上早已有之,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类型也不断丰富。

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它或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者编辑认为最值得突出的东西,加以强调和发挥。有署名和不署名两种。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选题: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新闻评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新闻媒介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存在的现象、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面向广大受众阐述的倾向性观点、立场的新闻性政论文体。

立论:也称立意,指一篇论评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作为对所评述事物或问题提出主要看法和见解,立论是选择论据、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立论统率全文所有的观点和材料。“意”,指文章中统摄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就是具体的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

评论员文章: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作者作为编辑部评论员,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一般由编辑部自行定稿。论题一般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比社论广泛、具体。常常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发表,依附性较为明显,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文体,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新闻述评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评述结合。内容上述多于评,但重点在评,述为评服务。一般抓住当前形式和工作发展中的重要或转折时刻,或者针对具有普遍意义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现实性和指导性很强。

二.填空

1.新闻评论的政论性体现在强烈的政治性、论理思想性和论说的公众性。

2.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主要有:上面的精神、下面的情况、新闻报道和专门策划。

3.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有广播谈话、评论员评论和音响评论等。

4.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形式有口播评论、图像评论、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和电视述评等。

5.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和观察家评论等。

6.新闻述评的类型主要有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和工作述评等。

7.新闻评论的结尾方式有精辟概括式结尾、号召式结尾和含蓄式结尾。

8.狭义的选题又称论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

9.新闻评论,作为以传播观点为目的的新闻传播行为,对近代以来的国家社会历史生活和重大社会发展进程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新闻评论的标题一般可以分成问题型、论点型和表态型三种。

11.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有归纳式、演绎式、递进式和并列式四种。

12.新闻评论的语言特征有准确性、简明性、哲理性和生动性。

13.编者按,就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政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两种。

14.新闻评论的功能主要有教育引导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发言表态功能和认知深化功能。

18.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比较法。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社评和评论员文章属于阐述型评论。需要配发言论的新闻类型包括方向性新闻,倾向性新闻和批评性新闻三种类型。新闻评论写作过程构思酝酿的两个环节是选题和立论。

19.一篇新闻评论的灵魂是创造性思维。

20.杂文在表述方法上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在于它杂而有文。

22.新闻评论的语言的特征的是准确性、简明性、哲理性、生动性。

23.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是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24.短评的体裁特征是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

25.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规律。

26.演绎推理:又称演绎法、三段论推理,它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原则推导出个别、具体

事物的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27.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通过对

若干事物某种共同属性的分析、综合,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以将归纳推理分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28.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相同属性,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比、类推。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很少,而且共同属性和推出来的属性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类比推理就极不可靠,称为机械类比。简答题

29.如何培养新闻评论写作的习惯?

1.树立“我能做到”的坚定信念 2.建立“必须完成”的自制机制 3.掌握“捕捉由头”的基本方法 4.学会“解剖”来把握规律 5.养成相互讨论的良好习惯

2.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怎样进行选题?

A

(一)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选题是对媒体定位和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

(三)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和新闻事实间的契合B

(一)事件性选题

(二)非事件性选题

C

(一)选题避免“晚”

(二)选题避免“俗”

(三)选题避免“错”

D

(一)看是否为当下热点问题

(二)抓住新苗头,放出“第一枪”

(三)针对性强不强

E

(一)从你的选题中读懂中国

(二)新闻本位无法回避热点

(三)有冲突的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四)追逐热点之外,拓宽选题途径

(五)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

30.新闻评论的开头有哪几种方法?

(一)点 名论题,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二)以新闻事件由头,引出论题

(三)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四)摆出靶子,进行驳论

(五)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

(六)用引语、经典、故事开头

31.新闻评论的结尾有哪几种方法?

(一)精辟概括式结尾:这类结尾较多,运用较为普遍,起总括全文高于全文的作用

(二)号召式结尾:这类结尾需高屋建瓴,或展望前景,或揭示哲理,慷慨陈词,由

衷抒怀

(三)含蓄式结尾:借助文学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段,隽永含蓄,耐人回味,给读者以

比较多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32.立论的方法有哪些?

(一)想想自己以前接触过的新闻或经历的事件

(二)看看别人对类似问题的观点

(三)对照一下党纪国法

(四)考虑一下公民道德

(五)头脑风暴法

33.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

(一)以新闻事实为依托

(二)时效性

(三)思想性

(四)论理性

(五)大众性

34.新闻评论的用处有哪些?

对于个人用处:1.提高理性思维,具有解决复杂社会问题能力

2.在未来当好记者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3.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使我们具备自我推销的实力

对于媒体用处:1.可以使媒体全面传播信息

2.体现媒介政治立场的旗帜

3.可使新闻信息传播发挥最大功能

4.增强媒体竞争力

对于社会用处:1.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2.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3.提高人们认识能力

9.选题为什么重要?

10.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有哪些?

内容方面:新闻报道侧重向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用事实说话”,体现一定思想倾向,主要给受众以“知”。至于事件本身的实质,以及由此可以引申的意义、社会影响等更深层的内涵,则留给受众去思考。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刻揭示新闻事实表象掩盖的本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揭示新闻事实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

写作目的方面:新闻报道以传播 新闻信息为主,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的作用。新闻评论旨在阐明作者主张与思想观点,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起舆论引导作用。

表达方式方面: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能否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11.新闻评论中观点与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12.对新闻评论写作者所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明辨新闻事实 2.多收集相关资料 3.不要简单化批评对象 4.不要急于“学以致用” 5.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写

13.一篇新闻评论中有哪几种类型的观点?

1.只被论证不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2.不被论证而只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3.既被论证又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

三.简答:

时评的特点:

1)时效性强。有时与新闻同时发,同一天见报。

2)选题范围广。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法律、民生、公德无所不包。

3)观点新颖,思想性强。时评的观点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给人以深度理论思考。

4)针对性强,主要针对重大新闻或社会问题发表评论。

5)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广播评论的特点:

广播评论既有所有新闻评论的共性,即强烈的新闻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传播快、广,感染力强和群众性广等优点,以及稍纵即逝、不留痕迹等缺点 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区别:

与报纸评论相比,网络评论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第一,准确及时,反应快捷;第二,旗帜鲜明,尖锐泼辣;第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第四:时效性快于报纸。

但是,网络评论的理性思考不足,时有偏激浮躁,质量有待提高。

新闻评论标题制作的特点:

1).以观点和态度为依据,内容可以是具体事实也可以抽象化。一般为一行主题,重大社论可加副题。语法上也无严格要求可以是句子,可以是词组。灵活运用,不拘一格。

2).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

3).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立意要高,观点要明。

四.论述: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与原因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选择事实的标准不同:对于新闻报道而言,记者应该按照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事实,以《人民日报》 5月23日的人物通讯《稻香万里济众生―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以下简称《稻》)为例,文章选取的袁隆平生活、科研、休闲等各方面的有代表性的事实,都具有真实性、鲜为人知性等新闻价值。而对于新闻评论而言,选择事实的标准是事实的论理价值,如《人民日报》6月23日的新闻评论《追星当追袁隆平》(以下简称《追》)中,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的袁隆平科学成就的事实是人尽皆知的,不具有新闻价值,只具有论理价值。

2.表述事实的方法不同: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对事实的表述必须准确、全面,不宜表现出感情倾向。新闻评论对事实的叙述不注重细节,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感情倾向,要求对事实的叙述简明扼要。如《稻》

对事实的叙述生动、具体,细节丰富,而《追》对事实的叙述笔墨很少,点到即止。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 篇4

一、根据受众要求合理地安排新闻主题

1. 内容与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的进步, 受众群体的生活也在不断的改善, 生活阅历也在逐渐的丰富, 对新闻消息的要求也就越高, 因此新闻的发布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这样才能激发受众群体对新闻的阅读兴趣, 使新闻得以有效的传播。

2. 新闻信息丰富多样, 多姿多彩。

受众群体多种多样,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要想保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就要让新闻信息尽可能的满足众多人的兴趣爱好, 只有这些受众全体对新闻感兴趣, 他们才会去阅读, 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新闻特点。

3. 注重信息的美观与排版, 从视觉上培养受众对新闻阅读的兴趣。

图片的运用, 文字的排版都要富有想象力。因为随着受众群体学历文化水平的提高, 他们越来越关注到视觉的享受, 通过眼睛来发现美, 即使是发布过于陈旧的文章, 拥有美丽的排版, 便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 从而开始新闻的阅读, 并进行有效的传播。

4. 多渠道传播, 增加受众面。

传统的渠道包括报纸, 杂志, 现在伴随着网络的盛行, 网络新闻已经成了现在受众的主流媒体。因此在选择媒介的时候, 应牢牢的抓住网络这一新兴媒体, 集中所有优势资源。另外还要抓住移动媒体终端, 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低头族”——一直使用手机来获取新闻的人群。通过QQ, 微信, 手机报, 微博, 博客等便利的传播渠道来有效的传播信息。

5. 便利有效的服务。

这个主要是指, 要让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介走入受众群体的生活中, 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媒介发布消息,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从而达到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以及新闻发布的时效性

1. 新闻发布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新闻之所以被关注, 是由于人们要了解近几日或者是当天所发生的事情, 所以在新闻的选材上, 一定要注意选材的及时性。在第一时间让受众群体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消息。

2. 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在发布新闻时, 发布的所有的新闻观点一定要能被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和认同。

另外不同的新闻要根据关联性以及时效性进行区分, 不要在重要的版面布局不重要的新闻消息。

3. 加强新闻消息与受众群里的互动性。

新闻的撰写不能仅仅为了传递新闻而撰写, 还要让文章富有互动交流性, 既能让读者对新闻产生共鸣, 还应该赋予受众群体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如果读者能够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自然而然的就能促进新闻的实效性传播。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中, 每篇文章都允许读者对新闻消息自由的发表言论。

4. 增加新闻的原创性。

新闻消息的发布最忌讳的就是抄袭, 因为抄袭所带来的也许就是丧失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

三、让新闻发表与受众舆论紧密结合

没有舆论的新闻不能算是一篇真正意义的新闻, 没有探讨的消息也不能算是一则有效的消息, 因此要将新闻消息的发表与受众的舆论探讨相互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分析受众群体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发表新闻, 更可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保证新闻消息的实效性传播。

1. 努力建立适合的稳定受众群体, 利用这些有效的稳

定群体进行传播, 这样就可以一传十, 十传百, 让新闻消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2. 增加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占有量, 保证同一则新

闻既能在传统的报纸, 杂志上刊登, 同时又能在网络媒体上发布, 扩大阅读人群。

3. 加强对受众群体的心理研究, 通过研究他们的心

理, 在组织新闻以及回收反馈的时候就取得更加丰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柱.关于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 (04)

[2]石健.今报纸副刊对非互联网区域的文学传播——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其《团结报》副刊为研究主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6)

[3]曹怀明.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以报纸和互联网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05 (03)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 篇5

新媒体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 通过无线通信网、局域网、互联网以及卫星等渠道, 以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作为接受终端而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新媒体属于一种“环境”“语境”, 是一种数字化新媒体, 比如: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都属于新媒体范畴。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体育新闻传播实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移动性以及“多媒体”的特征更为明显, 体育新闻传播的视觉冲击、情感冲击显著增强。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拓宽了体育新闻传播的渠道, 这对于提升体育新闻的传播质量、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但是, 受到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新闻传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比如:体育新闻传播监管不到位、体育新闻传播缺乏深度、“虚假”体育新闻传播以及“娱乐化”明显增强等, 这就对新媒体时代下体育新闻传播质量、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必须针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充分考虑体育新闻传播的诉求、特点, 创新体育新闻传播, 为实现体育新闻传播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新媒体时代下增强体育新闻传播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新媒体时代, 增强体育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关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淡化体育新闻传播的“市场化特征”

体育新闻传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客观、真实、及时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表现形式之一, 也必然要遵循真实、及时的原则, 否则, 体育新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 体育新闻传播必须以满足广大“受众需求”为中心, 以人为本, 促进体育新闻媒体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传统的体育新闻传播模式下, 新闻制作者、传播者拥有绝对的“权威”, 比如:他们播报体育新闻的视角、传播体育新闻的载体等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受众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体育新闻转变为主动、有选择地接受新闻, 而体育新闻传播链中的“各个主体”仅仅扮演着体育新闻信息的采集、发布的角色, 这就要求体育新闻传播必须“以广大受众为中心”,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体育新闻传播的需求。

2.2 加大体育新闻传播监管力度, 坚持体育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体育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多, 比如:网络、手机终端等, 这就给体育新闻的传播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实践中, 必须加大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监督管理的力度, 完善新媒体体育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 建立由政府、媒体、公众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 督促体育新闻传播者把好“源头关”、政府把好“流程关”、公众把好“接受关”, 从而确保在“三方博弈”的过程中促进体育新闻传播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当前, 体育新闻受众群体不再只是体育新闻的“接受者”, 而且还是“体育信息”的转发者、发布者, 互联网的体育新闻容量巨大, 普通的体育爱好者很难区分哪些体育新闻是真实的、哪些体育新闻是假的, 一旦他们将“假新闻”再次转发、传播, 就会对体育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造成巨大的挑战。[2]因此, 必须增强体育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体育新闻的“灵魂”“生命”, 新闻媒体必须把好用人、信息搜集关, 而政府也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管理责任, 广大体育新闻从业者必须增强“自律意识”, 为体育新闻“如实”“准确”“客观”“及时”传播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2.3 丰富体育新闻传播的“载体”, 充分发挥手机终端传播优势

从新闻传播的发展史来看, 新闻传播由最初的口头传播到后期的文字传播, 再到现在的视频、数字化传播,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所采取的新闻传播形式与当时“技术”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 体育新闻传播的渠道大幅拓宽, 比如:视频直播报道、互动文字报道、嘉宾访谈报道等, 初步实现了体育新闻的“全方位”传播, 体育新闻传播“载体”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3]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公众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必备品”, 体育新闻传播应该要紧紧“抓住”手机终端这一有效“载体”, 彻底突破体育新闻传播的时空限制, 以达到让受众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浏览体育新闻的目的, 这就需要广大的从业者选择适合手机终端阅读的语言结构 (简短、重点突出等) 、优化体育新闻传播资源配置, 将诸如奥运赛场、世界杯赛场等重大体育新闻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用户手机终端, 全面推进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青, 洪艳, 董海宇.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2]谭秀湖.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传播分析与对策[J].编辑学刊, 2013 (4) .

上一篇:慕课带来的教学革命论文下一篇:组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