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精选8篇)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1
2013年, 中央电视台不断求新求变, 春节联欢晚会更具开放性, 综艺节目更有看点, 不过, 变化最多的应该是老牌权威节目《新闻联播》, 有网友总结出了2013年CCTV《新闻联播》10大“微”变化, 包括民生新闻时段增加、领导人出访、会议、活动不再是头条唯一内容、灰霾、拆迁等敏感话题成“重头戏”、惯用词汇逐渐减少、负面新闻加大比例、“悦耳声”“刺耳声”同在等等,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闻联播》引入了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连线特约评论员在《新闻联播》中进行直播评论, 是该节目开播35年来的第一次, 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一、微博时代凸显央视“立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 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 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
同时, 梁建增对电视评论的作用也做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新闻报道而没有新闻评论, 就不能称其为一家体制完备的电视台;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海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独家深刻的新闻评论, 就不能成为一家有重大影响力的电视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人们对此形成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 面对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 人们更需要听到媒体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 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 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 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 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 (1)
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 微博的快速生长已经明显地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 民间舆论通过微博有了更多的发声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微博的快速传播和巨大的影响, 让人无法轻视和回避。传统媒体, 无论报纸还是电视、广播, 面对民间微博的快速成长, 主要就是拼两个“场”:现场和立场。微博虽然能反映新闻现场, 但只是碎片化的拼接, 还需要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的介入, 来展现更完整的现场, 和现场背后更深层的关联。微博上的立场和态度更是庞杂, 更需要传统媒体拿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 理性引导舆论的发展。
《新闻联播》很早就引入了短评、述评等评论模式, 这些评论由央视新闻中心联播编辑部的评论组负责撰写, 由联播的主播进行播报, 但还从未出现过“直播连线特约评论员”的方式。央视新闻中心的评论员队伍是从2009年起开始建立的, 近四年来, “直播连线评论”已经在一套、新闻频道、四套的日常新闻和重大报道中成为常态。随着“走基层”报道常态化地进入新闻联播, 十八大之后, 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项规定”后, 新闻联播又整体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调整不同题材之间的结构, 民生新闻比例大大加重。二是整个语态的变化, 主播们语速加快, 语态轻快活泼, 更加生动和接地气。三是加强新闻联播的评论内容, 在原有做法外, 增加了直接连线特约评论员这种模式。随着文字评论和直播评论员的先后进入, 直播评论员点评将常态化, 新闻联播开始体现出更多的“央视立场”。
二、顺应潮流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 (2) 电视新闻评论主要有两大节目形态, 一是新闻述评, 二是新闻类的谈话节目。
新闻述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 它采用述与评相融合的方式, 根据题材内容决定述与评的比例。节目中记者以现场报道身份向观众讲述亲身感受, 主持人多以评论者的身份进行评述, 着重展示主持人、记者、群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或者专家、群众对事物的评论, 《焦点访谈》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形态。新闻谈话类节目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代表, 由主持人提问和评论员分析向观众传递多元化的深层观点, 对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时事开讲》是一个以评论时政新闻为内容的谈话节目, 是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之后,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创新, 出现了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的读报类评论节目, 主持人收集当天的重要新闻, 对不同的报章新闻进行同题对比, 提供相关评论, 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央视的《新闻1+1》, 即一位主持人、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 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形式, 选题分为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三大类。主持人是董倩, 白岩松转型成为新闻观察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视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而此次央视新闻联播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也是顺应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 即电视新闻不仅要提供现象, 不仅仅是报道现象, 更对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评论, 抓住问题, 剖析问题, 通过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 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三、时空连线聚焦重大题材
央视电视新闻评论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评论员直接坐在主播台上, 和主播面对面谈话;二是双视窗连线, 评论员在另一评论台上对着摄像机做评论。两种方式各有所长, 也各有局限。与主播面对面谈话的方式, 交流互动感很强, 适合时间比较充分的情况, 难点是不容易控制时长, 节目节奏相对较慢。双视窗连线的方式, 节目节奏比较快, 干脆利落, 时长更易控制, 难点是与主播交流感相对较弱。这两种方式都符合目前国际新闻界主流大台普遍采用的方式, 根据节目特点和需求交替使用。众所周知, 《新闻联播》对节奏和时长的控制非常严格, 因此, 特约评论员评论首选双视窗时空连线的方式。
在新闻联播连线评论题材的选择上, 首任特约评论员杨禹认为, (一) 是评论的题材更体现重大性。《新闻联播》新闻本身就具有重大性, 需要配评论的, 要么是重大时政, 要么是有全社会高关注度的热点新闻。比如1月23日, 杨禹就近期社会集中关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进行了直播评论, 认为刹住浪费之风, 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1月25日, 杨禹第二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就农民工欠薪事件作出评论。这两次的题材都体现了这点。
(二) 是《新闻联播》评论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新闻联播》寸秒寸金, 之前无论新闻片子还是主播播报, 都有稿子, 可以准确控制时长。两次连线, 杨禹都是无稿直播, 控制评论时长的压力远远大于日常评论。
(三) 是题材与时长的双重特殊要求之下, 实际上给评论内容、表达都带来了新要求。因为《新闻联播》评论的重大性, 评论员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具体表达, 都会要求更鲜明、精准、得体。因为有限的两分钟时间, 表达要求更简洁、直白, 没有绕弯子、做铺陈的余地, 语言也要平实、生动、自然。 (3)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效果是显著的, 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今年《新闻联播》改动相当大, 口语化播报、评论员机制、多视窗的直播信号引进、记者的现场连线, 这对精确到秒的《新闻联播》实属不易;还有网友留言:我觉得《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的环节很好, 有助于我们了解热点, 学会分析问题。从来自受众的反映来看,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四、地方电视台进军评论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 传统平面媒体, 如报纸很早就加入到了新闻评论的争夺战之中, 除了传统的社论、编者按, 短评之外, 一大批主流都市报如《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年前就开办了评论专版, 每天对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以观点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以争夺读者, 争夺市场。而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新华社的《新华时评》等更是代表本媒体形象的专门评论栏目。
面对这种态势, “评论强台”, 成为很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重新考虑的一个课题。全国各大地方电视台纷纷创办新形态的电视评论节目, 积极探索进军电视新闻评论领域的新尝试。贵州卫视创办由龙永图担任嘉宾主持的《论道》、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创办的高端评论节目《聚焦中国》以及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等评论节目, 异彩纷呈地出现在人们视线里, 这些节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借力权威机构
借力权威机构、权威媒体, 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提升电视评论节目权威性的惯用手法。2010年5月, 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直属的外宣机构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推出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 定位高端收视人群, 关注当下民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 结合新闻时事, 依托国新办和各大部委发布会, 广邀各大部委办领导或国内各领域权威专家, 对国家最新发布的重大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度解读, 通过广东卫视同时向国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东方卫视也与新华社联合制作了一档新闻专题节目, 以主持人与港台特邀嘉宾互动讨论的形式, 配合新闻背景资料、短片介绍, 深度解析台湾与香港时事热点事件。辽宁卫视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共同打造了高端电视评论栏目《评辩天下》。
权威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具有遍及全球的新闻触角与接近决策层的广阔视野, 《瞭望》系列周刊具有高端权威的视角与长期的深度报道业务传统, 这些都是节目制作、运行、推广过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4) 把这些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电视化加工, 推出权威而有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 是很多卫视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共同思路。
(二) 激发草根力量
和与权威新闻机构联合不同, 一些地方电视台从开创之初就尝试着打破传统固化的传播模式, 引入网络与电视的互动融合, 着力发掘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公众评论员, 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高端精英语境转向大众语境, 以引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新环境。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 积极引导公众深度参与, 使得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交流, 这种节目模式使栏目迅速拥有了大量高质量的草根意见资源。目前, 来自全国30个省主要城市的500多名网络博主、时评人成为其公众评论员。在《新闻深一度》每日选题初选后, 栏目组会利用博客和微博进行预告, 并建立专题讨论的QQ群, 在网络上, 主创人员与报名的公众评论员们通过充分沟通, 探讨新闻的可挖掘性、受众的关注度, 为栏目组确立选题、整合信息、挖掘角度提供重要参考。使节目内容更接地气, 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宽敞的思想空间, 充分体现了普通公民的新闻评论话语权。 (5)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电视新闻评论日益常态化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比如一些评论者对所评论领域内的基本常识、客观规律掌握不够, 评论空洞无物, 或不切实际;片面迎合一些社会极端言论或网络极端情绪, 导致情绪化判断和极端化表达等, 这就要求电视评论员对评论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了解现实, 具有大局意识, 在评论中做到不迎合、不偏执、不卖弄, 兼具理性、建设性、均衡性, 只有这样的电视评论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认为, 《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是微博时代央视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 此外, 本文还具体分析了《新闻联播》评论员连线评论的呈现方式和题材选择, 最后对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联播,直播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发展
注释
1 梁建增、王玮:《透过现象说本质---从“央视论坛”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载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媒介研究》2004.7
2 于松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探析---以央视和凤凰卫视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为例》, 《中国电视》2008年1期
3 相关资料整理自《新闻联播首次引入评论员杨禹:连线均无稿直播》, 《北京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
4 邱江:《电视评论:观点时代的价值体现》, 《新闻战线》, 2012年1期
5 黄小裕:《以公众言论的广度让新闻更深一度---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的创新与探索》, 《中国记者》, 2012年9期
一篇体育新闻评论的评论 篇2
【关键词】体育报道 谬误 中文 外语
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体育无疑是增强体质、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体育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新闻报道无疑受到广泛的关注。2010年五月十四日,笔者买了一份当天的《体坛周报》,其《扣篮·NBA》第四版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NBA球员勒布朗詹姆斯一场比赛的得失。该文语句生涩,评述也欠流畅。笔者从事语言教学,对竞技体育和新闻报道不敢妄加评论,以下探讨仅限于语言文字方面。附上原文节选及勒布朗詹姆斯讲话的对照英文(摘自NBA官方英文网站),对需探讨之处加粗并排序。并随附笔者的修改润色,以为对照。
(1)其中ESPN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从早到晚,滚动播出,各路专家、各种观点、各个角度,说了一遍又一遍①。(酌改为:①滚动播出各路专家的各种观点,从各个角度,说了一遍又一遍)
(2)于是他回答说:"当你打出一场糟糕的比赛,当你在七年之中只有三场糟糕的比赛②,那是很容易被指出来的。---为了成为场上最好的球员,我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③。当我做不到时,我对自己感觉很糟糕④,因为我没有做到我所能做的。可是,我不会垂头丧气,不会去找任何借口,因为我不是那种球员,我不是那种人⑤。" ("When you have a bad game here or there, you've had three bad games in a seven-year career, then it's easy to point that out. I put a lot of pressure on myself to be out there and be the best player on the court, and when I'm not, I feel bad for myself because I'm not going out there and doing the things I can do. But I don't hang my head low or make any excuses about anything that may be going on, because that's not the type of player or person I am")(酌改为:②你有一场没打好,七年中只有三场没打好;③我会给自己施加很大压力;④心情会很差;⑤也不是那种人)
(3)往常,骑士的媒体女公关阿曼达,总是早早地在更衣室门口通知记者们:今天勒布朗和谁谁谁⑥去新闻发布会。而这天⑦,直到更衣室开放,她也沒确认⑧詹姆斯究竟有没有心情去新闻发布会说话。所有人都担心詹姆斯像⑨去年东部决赛那样洗完澡直接走人,----终于,詹姆斯洗完澡出来了,阿曼达过去一询问⑩,挥手叫那些守候者闪开--詹姆斯同意去 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酌改为:⑥谁和勒布朗;⑦当天;⑧她也没能确认;⑨会像; ⑩上前问过之后;
到)
(4)他全场得到的15分,有8分来自第二节,而那些全部来自罚球线。整个上半场,詹姆斯4投0中,没有半点罚球之外的得分 。“我投丢了太多球,我投丢了太多空位投篮,那些我可以命中的投篮。”( "I just missed a lot of shots. I missed a lot of open shots, shots I'm capable of making.") (酌改为:全部是罚球得分;除了罚球竟一分未得; 很多球我没投进; 很多可以进的空位球我没投进 )
(5)“我会回去看录像的,不过,他们整个系列 都是这样防我的,”(I will go over the film but they played me the same way they have played me all series.)( 的“系列”后应加一个“赛”字)
(6)詹姆斯努力控制,不让自己的情绪表露给所有人 看。
( 酌改为:任何人)
(7)克利夫兰需要怎样的他,才能重新变得"有信心" ?
( 酌改为:重拾"信心")
原文共1,632个字,需加润色之处竟有十八处之多,平均不到百字一处。可粗略分为如下几类:
a.下笔匆忙,校对疏忽所致:⑦、 、 。
b.英语功底欠佳,从英文借用到中文时,捉襟见肘:②、③、④、⑤、 、 。
c.中文功底不足,行文欠流畅,如①、⑥、⑧、⑨、⑩、 、 、 。
可以看出,原文中非常低级的纰漏有之,拗口的翻译腔有之,语法错误有之,由此看来,《体坛周报》欲更上层楼,尚有漫长之路。
中国的体育报刊在报道国际赛事时,往往借鉴别国的报道或评论,但记者若无扎实的外语基础,借鉴的结果往往出现偏差,使读者有时不知所云,当引以为戒。另一方面,体育记者或编辑亦应具备深厚的中文功底,只凭对体育的了解或兴趣远远不够,否则,退役运动员岂不都可改行做记者编辑了?而国家也不必为其花费心思找出路了。
当下新闻摄影发展态势与对策 篇3
关键词:新闻摄影,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一、当前新闻摄影报道记者所存在的问题
1. 新闻摄影的报道缺少个性
因为部分报社的经营理念过于陈旧、传统, 在这一原始的体制下, 摄影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往往会比较保守, 无法真正地放开思维。如果没有专业人才来管理摄影记者, 就会让摄影记者充当为文字记者配图的工具。
2. 新闻摄影的报道不深入
新闻摄影与电视摄像相比, 有较大的弱势, 因为电视摄像可以连续地将事件录影, 但是新闻摄影却有着其独特的地方, 就是瞬间镜头的捕捉。摄影记者就是通过捕捉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瞬间来进行报道的, 但是, 要非常适时地捉住新闻事件的精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通过深入的系列报道或专题摄影来详细报道新闻事件。
3. 新闻摄影缺少实时性
关于新闻摄影缺少时效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除了设备可能不够先进的问题, 对于新闻摄影的记者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这也和记者本身的努力与否有关。再者, 报社内部未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笔者认为, 应该进一步落实快速新闻事件的应急预案。在这方面我认为应向《杭州日报》快拍网好好学习, 每天都有来自基层的新鲜照片。
4. 缺少精品
摄影记者缺少大片和精品意识。在读图时代, 需要摄影记者认真仔细思考, 在挑选图片的时候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出发。由于负责版面的编辑不懂摄影, 往往记者拍到好的照片未被选上版面,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摄影记者的积极性, 使摄影记者失去了争创精品意识的信心。
二、提高摄影记者队伍素质的必要性
以上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摄影记者队伍管理与建设有关。因为, 摄影记者是整个新闻的核心, 只有解决了摄影记者队伍管理与建设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其他的问题。摄影记者一定要在工作的实践中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找准适合的摄影作品才能打开销售的道路。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摄影记者队伍的素质,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图片中心总监负责制
聘请有名望有知名度的老摄影记者来担任图片总监, 并负责每天各版面新闻照片的审阅与选片, 总监要及时与摄影记者沟通近期新闻摄影报道的热点, 建立奖惩制度, 对摄影记者拍出的好的新闻照片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行领导内行”, 让新鲜的新闻图片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
2. 政治素质方面的提高
我们国家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有自己特有的国情, 而作为舆论工具的摄影记者, 无论是党报或是晚报的摄影记者, 首先都是要为政治服务。一定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与我党保持一致性, 才可以及时、快速地报道党与国家所发生的各种大事件以及各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但是, 在现实的新闻摄影报道中部分摄影记者忽略这方面的内容, 而且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犯错。
3. 建立时刻学习意识
记者实际上就是一本会动的百科全书, 讲白了就是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了解。例如:政治方面的时事, 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文化和教育、科技和军事、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等, 只要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都需要了解。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 当一位摄影记者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在出场拍摄和采访的过程时, 就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可以非常自信地把握好各种时机, 选择好合适的新闻表现角度, 在最恰当的时候捕捉到精彩的瞬间。这样所拍摄出来的新闻照片可以很好地把握住事件的实质情况, 也才更具有可读性。
4. 善于总结、研究采访技巧
新闻最重要的就是实时性, 这就对摄影记者的要求非常高, 特别是对摄影记者的工作效率方面的要求。如果想要能真正把握相应的时效性就要求记者在平时多总结并研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5. 掌握现代网络技术
摄影记者不单单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 还要能更加熟练地掌握现代数字化网络技术。因为快是新闻的核心内容, 快可以增加新闻的时效性, 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摄影记者而言, 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现代的科技知识, 掌握并运用网络数字技术, 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时地通过网络向编辑传输图片或文字, 以此来增加新闻时实性。相反, 假设摄影记者无法与数字网络发展同步就一定会在新闻时效上落后他人。
6. 提高艺术修养
众所周知, 好的照片与其艺术及美的表现是相融合的。每个人都知道, 一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对于报纸而言是最好的宣传。所以, 要得到这种图片在构图方面就要吸取精华的部分, 将不好的东西丢弃, 突出应有的主题。在平时, 一定要多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 积累构图知识对于新闻摄影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新闻摄影的创新
当前, 读者对于视觉享受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并且对于报纸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就表明, 新闻摄影已到了不得不创新的地步。对于新闻摄影创新而言, 其着手的地方应该就是摄影思维上的创新, 这就需要从内容以及形式上入手。
在内容上的创新指的是瞬间形象一定要具有非常高的新闻保存价值, 即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容。如果是一名高素质的新闻摄影记者, 一定要能从平平淡淡的事件中捕捉到最具亮点的实质性的内容。对于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新闻事件本身, 这个新闻事件一定要“新”, 一个好的摄影记者要善于发现别人所不知道的故事, 找出事情的真相;第二, 着眼点的创新, 同样一个新闻, 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就可能是一个具有新意的主题, 就能让图片大放光彩。
形式上的创新指的是记者对新闻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其构图的创新可以吸引大部分读者。这些, 主要取决于一个新闻记者对于新闻本身是否存在着敏感性, 是否理解并恰当运用拍摄手法。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之前就应该考虑到四周的环境, 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技巧去完成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闻摄影记者是一支非常活跃的队伍,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所以, 我们一定要加强新闻摄影记者队伍的建设, 为了能让他人更加了解新闻摄影的能力及位置, 为了新闻摄影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在宏观上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杰, 新闻摄影发展现状及对策,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 [1]杨杰, 新闻摄影发展现状及对策,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4
1. 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资深网络评论员构成单一、缺乏多元性
传统的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构成比较单一, 多属于媒体旗下的时评作者, 这些评论员的身份背景很相似, 评论的风格比较单一, 评论的角度和出发点、关注点也比较局限, 极大地限制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而且这种局限性比较普遍, 在一些影响力和公信力比较大的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也存在这一问题。
1.2 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
网络平台的发展为网络评论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网民参与网络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网络评论中都设置了网友留言板块, 网民朋友可以就网络评论自身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其他网民展开热烈的讨论。网民在传播中的地位开始居于主导, 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络新闻的作者却并不参与网民讨论, 导致以网民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怪圈的出现。网民的心声是得以及时的抒发和表达, 但是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馈和响应, 这样容易激发网民一些抱怨的消极的非理性的情绪, 甚至滋生了许多网络谣言, 使得许多网络新闻评论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1.3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比较单一
网络新闻评论在近些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其评论的形式也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评论, 还有视频、音频等其他的评论形式纷纷涌现, 但是总体上来说, 评论的形式还是较为单一化。比如, 在现代的网络新闻评论中, 还可以尝试添加一些漫画元素、flash动画元素等等, 不少网络评论虽然也有引入这些元素, 但是与网络评论自身的关联度不强,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2.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展望
综上所述, 当前的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数字传播时代背景下, 网络新闻评论还需要走一段漫长坎坷的发展道路, 并不是可以说只要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才能真正开创数字时代的网络新闻评论的美好蓝天。
2.1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 广泛吸纳各个行业的英才
网络新闻评论内容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评论员群体, 只有来源广泛、知识渊博的评论员才能撰写出多角度、深层次、具有吸引力的网络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作者可以是专家学者、具有多年新闻稿件撰写经验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是其他各个行业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 只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热爱网络评论就可以参与到网络评论写作中, 只有评论员来源于社会各个行业, 才可能全面反映民意, 才能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2 建立双向传播互动模式
今后, 我们要注意建立和健全网络民意的反馈机制, 要鼓励网络新闻评论的作者通过在线论坛等方式多跟读者展开交流探讨, 每篇网络新闻评论都可以附上作者的邮箱、微博或者其他方便的联系方式。网站也可以尝试专门设立网民意见反馈板块, 将网民的意见做一些集中整理统一回复, 这也是加强民众对网络新闻监督, 确保网络新闻评论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3 深层次开发流媒体, 不断创新和开发网络新闻评论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开发可以借鉴传统新闻评论的经验, 要对评论中的图画、视频和音频做进一步的开发。比如网络新闻评论的播报员可以打破传统的主持风格, 可以尝试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来担当主持, 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再如, 音频处理方面, 可以尝试摆脱传统播报声音风格的影响, 尝试多风格, 如风趣幽默、老成持重、甜美清新等风格。在图片处理时, 不做简单的堆砌处理, 可以尝试增加各种flash动画, 将静态的新闻评论“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网络新闻评论既可以做到在传统的文字评论上添加相关文字链接, 还可以配以视频、音频播放以及图表、照片等内容, 将电视、广播等多种资源整合, 让新闻评论有更形象生动的背景资料, 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也满足了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变化。
3. 结语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来临, 网络新闻评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其内容和形式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革新和突破, 但是并非依托于数字技术就可以得到一蹴而就的发展, 只有借鉴传统媒体发展, 面对当前的问题, 对症下药, 才能获得更久的生命力。
摘要: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症结, 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传播为网络新闻评论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 并结合当前网络新闻评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数字传播,网络新闻评论,多元主体
参考文献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5
一、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是站在社会普通民众的立场, 以平民大众的视角, 关注社会中与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相关的民生事件, 在原本“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 加入“主持”的方式对民生新闻事件进行播报, 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的导语中或新闻报道之后穿插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点评, 旨在整合事件报道中的观点和信息, 挖掘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 或客观、理性地解释和探究事件背后的实质与根源, 或发出呼吁以引起事件相关方注意并推动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抑或引发人文关怀、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评论的功能也越发凸显, 其导向、监督、服务等功能决定了评论的指向性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瓶颈
当前,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
当今许多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过分追求传播效果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及受众感官的软性需求, 一定程度上背弃了“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 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受众面前, 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新闻报道原则。在采编和评论上, 或是未做到“原生态”展现富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事件, 普遍上相对缺乏全面视角和内涵的深度挖掘, 抑或是没有将“聚光灯”投射到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事件上, 而把重点放在了迎合市民趣味的事件上。
(二) 各档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盲目跟风, 抢占有限的新闻资源,
特别是一个频道同时拥有多档同类节目压缩了一则好的民生新闻及评论本应有的市场空间和受众效果, 观众对此也日益热情淡化和视觉疲劳, 长远上不利于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
(三) 现有的众多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虽抓住了普遍受众喜闻乐见的唠家常播报方式,
从记者的采访到主持人评论都注重语言随意性和休闲性, 但却忽视了观众的信息性需求总体大于趣味性需求这一客观事实。在多媒介蓬勃发展的今日, 受众的信息渠道呈现超多元化特点, 受众的信息获取、甄别和消化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中大量过度包装的软性信息, 在初期因其娱乐性和新鲜性是能够博取受众欢心的, 但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发展、空间的日益饱和, 一味地走娱乐化、趣味性和渲染性道路, 其缺乏深度、缺乏真正的新闻价值对于处在包围式媒介环境中的受众来说, 已没有可持续的吸引力, 甚至正在一步步丧失受众的“眼球”。
(四) 为了挖掘新闻中的迎合受众心理的事件点,
许多电视民生新闻在进行采访报道时, 忽略事件新闻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只是一味不断从其身上欲求挖到更多能博取受众眼球的信息点, 有失对其应有的尊重。同样, 在不少民生新闻评论中, 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也为营造事件传播效果而忽视事件人物的内心感受。因此, 从民生新闻采访报道开始, 一直到栏目主持人对于事件的评论, 对新闻事件人物缺乏人文关怀, 不仅易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一定程度上对其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也易使受众对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产生质疑。
(五) 部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为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
着重捕捉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奇闻异事、花边新闻和低俗事件, 加以渲染一些社会生活中负面的、骇人听闻的反常事件, 甚至是关于暴力血腥、犯罪、社会丑闻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
(六) 目前, 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仍有待提高。
1.记者。许多民生新闻的记者盲目追求受众效果, 只注重寻找那些能瞬间捕获受众眼球的事件, 以及受众喜闻乐见的闲唠话语方式, 而不太在意新闻的真正价值和采访的语言艺术, 采访上太过随意, 对于话语的使用许多也只是为了氛围的营造而非字斟句酌并蕴含深意, 使得采访的形式过于千篇一律而又缺乏深度。
2.编辑。许多民生新闻报道的后期编辑与制作对待拍摄素材缺乏专业性处理, 大量采访报道画面可以一眼就看出并未经过认真剪辑或编排, 仅仅是一些粗糙的原始镜头的随意堆砌, 甚至一条新闻中出现重复的、多余的采访镜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影响了新闻事件的完整呈线性, 也无益于观众的视觉接收和事件理解。
3.主持人。在许多民生新闻评论栏目中, 主持人本身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限, 自身思想准备不充分, 对于评论的事件并未进行深入地思考, 只是做一些表面的、肤浅的、泛泛而谈甚至是避重就轻的评论, 并未挖掘到问题本质或不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 无法用鲜明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对事件进行一种客观、深刻地评论, 引起相关涉入对象的重视, 对于事件的解决起到推动作用, 更不用说引导社会舆论和引发社会监督。
(七) 在新媒体多元化时代, 受众无时不刻都在接触各种
各样的伴随性媒介。许多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仍因循守旧, 固守单一电视媒介, 缺乏多媒介融合的时代意识。以对手中伴随性最强的手机媒介和微博媒介为例, 许多报刊媒介已将触角延伸到这些领域, 并获得了较大成功和受众认可。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若无法融入新媒体时代, 那么只能走向被时代淘汰的悲惨境遇。
三、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发展策略
面对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发展瓶颈, 在理论界, 将民生新闻发展为公共新闻的呼声非常高。公共新闻 (public journalis m) 理论是由美国学者J ay·Ros e n提出的,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 其特点是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 还应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 发起公民对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各种讨论, 共同探讨并推进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与“民生新闻”相比, “公共新闻”更加侧重提高公民探讨公共问题的深度以及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但是, 有不少学者提出, 鉴于国内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媒介生态与文化生态等现实环境因素, 加之维持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 公共新闻的理论性仍优于实践性, 实验性尚大于操作性。[1]因此笔者认为, 用“公民新闻”取代当前的民生新闻, 以当今社会发展阶段来看, 其可行性仍有待商榷, 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改革和发展确实可以引入“公共新闻”理论作为升华的灵丹妙药。
改革后的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进公共生活, 深度剖析公共问题, 运用公共新闻理念指导民生新闻及评论, 重要的是声音的表达、“话题”机制的形成和传播的深度, 对民生新闻信息予以梳理、整合、提炼和阐释, 加大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 对类型现象作出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2]。具体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实践的突破点。
(一) “大民生”势在必行
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 倡导“大民生”新闻无疑是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后民生新闻及评论转型的努力方向, 特别是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 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 应当是“大民生”的题中要义[3]。“大民生”跳出了微观的民生概念, 关注与社会民众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及走势等更加宏观的公共话题, 如房地产、就业、教育等方面政策方针的调整或新出台的相关规定, 以平民视角解读和诠释国家大计, 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及评论与民生热点相关的政策法规, 积极进行正面引导, 通过新闻报道推动民生改善的进程。
许多人把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方面的事件定性为“时政新闻”, 但事实上, 这一类时政新闻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密切, 比如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乱收费、就业、社保等问题, 都是最贴近民众生活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这些现实问题才是民众最关注的问题, 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挖掘关乎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 做成“大民生”新闻, 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 以平民的视角对其进行诠释和解读, 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新闻评论, 成为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民生新闻评论, 才是有意义的, 才能真正把话筒对向民众, 为广大民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才能有更广阔的路子。
(二) “社会责任”不容忽视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很大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因此在后民生新闻时代, 在公共新闻理念的引导下, “社会责任”应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这里特别要提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一般被定义为社会资源占有少, 缺少表达自己权益的机会或能力, 较社会其他人缺少平等话语权的人。弱势群体缺少组织资源的保证, 也没有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撑, 更缺少有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 找不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 很多时候也无法得到自己应得的权益, 这部分人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权益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关注[4]。因此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应使其有机会、有平台拥有话语权来表达自身愿望, 使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让社会公众关注自身公共权益的维护。当然, “客观、真实、准确、基于事实”仍是电视新闻及评论栏目应遵循的基本新闻原则, 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作出理性的、客观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评论, 才能够真实地向社会公众传递弱势群体的声音, 才能引起相关机构和广大受众的思考与关注, 从而有机会改善弱势群体的现状。这也正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如厦视二套的《十分关注》栏目的一期节目中曾报道了七旬低保特困老人因孙女遇车祸成植物人, 老人无力之下求助于翔安区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免费为当事人打赢了官司, 可官司虽然打赢了, 赔偿款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到位。为了帮助车祸中的受害人解决实际困难, 虽然法律援助在程序上已经结束, 可是援助中心的援助并没有就此结束。节目将话筒递给了当事人, 同时获取相关各方的声音, 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呈现实际状况, 节目也引发公众深思, 许多状况相似的交通事故受害者, 依然处于求助无望的状态, 不仅本人承受巨大痛苦, 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何通过社会救济手段解决这类问题, 更应该引起法律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这期节目不仅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指导原则, 也体现了对于“大民生”的一种实践, 它提出了引人深思的司法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三) “引导公众价值观”必不可少
(四) “向新媒体拓展”迫在眉睫
民生新闻及评论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当民生新闻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关注到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群, 电视民生新闻也就真正升级为更高品质的公共新闻了。因此, 在可能的条件下, 民生新闻要和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加强合作, 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和平台。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搭建起了这样的一个公共话语平台, 使得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能够相互“了解与磨合”[6]。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应加强传统电视与网络之间的联动。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及时、互动性强的优势, 第一时间了解观众的最新需求, 为百姓提供话语表达平台。网络电视打破了播出时间的限制,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点播想要收看的节目, 并且可以发表看法, 进行评论。另一方面, 通过运用首页、搜索、视频、留言板等形式来实现栏目的网络化表达。通过与广电总台网站、知名论坛和门户网站的合作进行自身的宣传推广[7]。”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手机媒介和微博。手机媒介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介, 随着三网融合以及3G时代的到来, 手机媒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微博媒体崛起, 诸多事件中微博发挥的作用更是显示该媒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 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应开辟微博平台, 通过微博平台不仅能与公众保持良好的、即时的互动, 获取公众视角, 引导公众舆论, 同时还能挖掘最新的题材来源。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只有与“公共新闻”理念相结合, 深入公众社会, 了解公民意识的成长以及公众对开放的公共领域的强烈要求, 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 发展关注公共领域的“大民生”, 在合乎社会和谐与道德准则的原则下注重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紧跟新媒体潮流进行多媒介延伸, 契合公众的媒介接触习惯, 特别是手机媒体和微博, 构建公共互动平台, 才能真正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 才能走上多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目前,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之而来的发展瓶颈却不容忽视。面对诸多发展瓶颈, 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栏目的改革与发展应引入“公共新闻”理念, 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相结合, 发展关注公共领域的“大民生”;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引导公众价值观为任务, 合乎社会和谐与道德准则;注重向新媒体拓展, 特别是手机媒体和微博, 构建公共互动平台。只有贯彻好这些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才能走出更宽更广的路子。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及评论,“公共新闻”理念,“大民生”,新媒体
参考文献
[1]刘开骅, 宋钰菡.提升后民生新闻的品质[J].传媒观察, 2010 (11) :21-22.
[2]王贵平.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J].新闻前哨, 2005 (10) :40.
[3]曹丽.电视民生新闻应做“大民生”[J].视听界, 2009 (3) :101-102.
[4]卿志军.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102-105.
[5]罗国杰, 李萍.伦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104.
[6]郑思, 黄策舆.由“市井新闻”到“公共新闻”——试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理性回归[J].媒体时代, 2010 (9) :39-41.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6
所谓新闻评论是指各种新闻媒体普遍运用的, 面向广大读者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是新闻工作者或作者对最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有时代意义的热点问题进行的分析论述, 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电视、数字杂志等。进入新世纪以来, 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得到巨大提升, 重大新闻事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很远距离、很大空间, 新闻事件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新闻热度升温, 更多的人参与到新闻讨论中, 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不断, 这时就需要一些权威的声音, 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引领舆论的发展。新闻评论的受众大大增加, 新闻评论的数量增多。其次, 评论的渠道增多,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设议程, 公众表达意见更加自由, 评论门槛大大降低, 评论语言更加新颖生动。只要是公众感兴趣并能引发热议的内容, 都可以成为新闻评论的议题, 大大丰富了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但同时, 受众对新闻评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想要在海量的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变得异常困难, 这也需要媒体不断进行改革发展, 增强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新闻评论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一旦新闻评论在舆论导向方面出现了偏差, 就容易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传统媒体时期的新闻评论较为集中, 新闻评论大多出现在权威媒体的专栏上, 如《人民日报》中的“人民时评”专栏。集中的精品评论使新闻评论的质量得到保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网络上新闻评论的话题和素材增多, 可以减少新闻评论在资料收集上的时间, 给新闻评论者的创作节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网络信息纷繁复杂, 其中不乏失真胡编, 虚假夸张的内容, 媒体编辑部和作者在网络上寻找新闻信息时如果没有进行细致甄别, 极易造成新闻评论事实叙述不当, 评论观点偏颇, 文章质量下降。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 新闻评论更容易遭到剽窃, 作者版权不易得到保护。新媒体的发展使新闻评论在短时间内就可能被广泛阅读转载, 以微博为例:重大热点新闻经一个媒体或者作者报道评论, 会有多个微博用户, 甚至是微博意见领袖或者媒体公共账号进行转载, 直接进行复制粘贴, 最后公众看到的内容有极大可能是由非原创的账号发布出来的, 这损害了信息原创者的作品版权, 严重打压了新闻评论创作的积极性。
二、新闻评论应对新媒体竞争的举措
(一) 积极融入新媒体, 实现多媒体深度合作
媒体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学习了解新媒体发展趋势, 挖掘更多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积极发展相关新媒体的阅读和观看方式, 便于读者随时接收评论内容。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用好新媒体, 对扩大新闻评论的影响大有裨益。新闻评论应该积极发掘传播渠道, 创新传播方式, 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进行新闻评论, 从而提高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
(二) 提升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增加更多灵活新颖、贴近时事、贴近生活的评论选题
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评论推出的时间差越小,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越强。在新媒体时代, 重大事件往往会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只有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 才能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为提高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新京报》要求报道和评论必须同一天推出, 为此每天下午3点半开会研究热点、确定话题, 由专业团队进行研究决策。《北京青年报》“重点关注”栏目则一般是下午约稿, 当天晚上就能收到稿件。
(三) 注重新闻评论的互动性, 增强公众参与度
传统的新闻评论多是以政治性、思想性为诉求点, 大多是“媒体之言”,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 网络评论占据了重要地位, 网络成为人们参与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平台, 受众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应该把传统新闻评论与网络评论相结合, 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提高公众在新闻评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样就拉近了新闻评论和读者的距离, 给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 让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评论、新闻跟帖、网民调查等方式与公众实现交流, 倾听公众的声音。《中国青年报》开辟了网站中青在线, 用于收集了解网民评论;《南方都市报》把网民的一些精华评论摘取在报纸栏目里, 汇聚成短评;各大门户网站大多在新闻报道页面旁设置评论留言区域, 方便了解公众意见。这样就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提供了空间, 刺激了公众的表现欲, 开发了普通公民的评论潜力, 活跃了言论气氛, 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新闻评论。
(四) 提高新闻评论质量, 创新形式吸引读者
在新媒体冲击下, 读者对新闻评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评论除了要事实清晰, 观点正确, 还应追求新颖和深度;新闻评论要朝多种风格发展, 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评论的选题要精挑细选, 反映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要注重改进文风, 运用生动的语言、更有效率的表达、更吸引人的说理来表达观点;要注重对舆论的引导, 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 一直以来受到媒体和读者的强烈关注。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新闻评论发生了诸多改变, 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新闻评论。媒体工作者要注重总结概括, 在未来的发展中扬长避短, 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努力贴近读者生活,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在保证新闻评论质量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创新, 与时代的发展接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认可, 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新媒体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近年来, 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迅速崛起, 给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严峻的挑战, 新闻评论的从业人员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 多措并举, 积极应对, 才能推动新闻评论在竞争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评论,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J].中国记者, 2004 (12) :22-23.
[2]郭家健, 康乐群.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全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研讨会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8) :92.
[3]廖声武.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传播[J].新闻前哨, 2012 (9) :33-35.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7
1. 地方台新闻评论缺乏个性, 节目形式单一。
地方台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中, 忽视了一些基层鲜活的、反映普通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些节目基本不具备评论的焦点, 甚至以述代评。很多地方台的节目形式雷同现象严重, 基本上形成了以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编前的形式作为铺垫引出事件, 然后利用画面展开报道具体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大量运用同期声和当事人的采访, 加上其他人的议论, 最后以主持人总结性评点的形式结束, 节目形式死板单一。同时, 为过分追求轰动效应, 新闻报道低俗化, 且脱离群众的倾向, 缺少服务百姓、服务生活的新闻节目, 以揭露曝光的形式报道新闻, 让新闻评论简单地充当“揭露”和“批评”的角色, 拉大了媒体和受众的距离, 也导致了地方台丧失了自身节目个性。
2. 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互动性不强, 主题浅显。
地方台的新闻评论, 过分追求时政性, 片面追求权威, 刻意避免争议性的话题, 在展现节目观点产生的过程时, 在话语表达方式和互动性方面, 缺乏思辨性。例如对一些地方重大新闻事件, 对社会的影响和变化, 都应该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并且还可以接受不同人群的观点和看法, 让这种评论既能做到视听结合, 又能成为最具形象化和感染力的评论, 而事实上, 新闻事实信息的采集, 往往就忽视了互动, 没有发动和吸引更多人参与讨论, 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地方台新闻评论并不是要追求高深莫测的力量, 而是将新闻事件的过程、因果联系、错的评判标准和过程展现给受众, 并通过画面、记者采访、嘉宾对话、受众参与等形式直接回答, 给观众以形象化的呈现和深层次的思考。
3. 地方台新闻评论新闻价值有限, 缺少定位。
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都是老百姓身边之事, 最为感兴趣的也是身边之事, 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报道本土新闻, 就是凭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才能抓住本地百姓的胃口, 另外, 本土化的节目和主持人, 才具有本土亲和力, 也决定了能否拥有一个属于电视台自己的品牌, 地方台新闻评论在这一点上定位不够明晰。
在地方台新闻评论整体水平相对薄弱的情况下, 必须在加强新闻评论节目策划的同时, 从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准确把握受众要求, 逐步建立个性化的新闻评论栏目, 树立品牌, 适应电视新闻评论发展需求, 在媒介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具体就是要:
(1) 地方台新闻评论应注重民生, 走题材多元化的道路。
民生新闻节目是地方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生新闻评论应以民生的视角, 说百姓想说之话, 成为正视社会现象、强化舆论监督、弘扬真善美的重要平台, 理所当然成为了地方新闻评论的主角。以浙江温州电视传媒集团都市生活频道的“谦言万语”为例, 其就是顺应了民生新闻要素发展要求, 将新闻热点、舆论焦点, 通过新闻采访、嘉宾访谈、话题征集等方式, 以平民化的语言, 反应百姓呼声, 努力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
在注重民生新闻评论的同时, 还应拓展新闻评论的视野, 应该突破一些简单新闻事件的“时评”题材范围, 丰富选题, 更好地让新闻评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普通百姓、农民工、甚至是政府部门公务员等各类群体, 深入挖掘新闻点, 以平民化的叙述方式来提炼生活的见解, 从而来关注反思生活, 甚至还可以通过主持人轻松、自然、诙谐等多元化叙述方式, 让地方新闻评论的教化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 丰富个性化新闻评论发展道路, 强化评论的互动性。
地方新闻评论的个性特征, 体现在内容、形式、主持风格等多方面。而不同新闻评论内容, 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如时政评论庄重严肃, 这就需要评论的形式要做到严谨大气。民生类社会新闻轻松宽泛, 评论时自由活泼, 要根据新闻评论的内容, 适当采用不同的评论形式, 这就需要丰富新闻评论个性化需求。
电视新闻评论的受众仍然是广大观众, 特别是地方台, 本土化的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是应该服务观众的极佳手段。那么, 如何强化新闻的服务功能呢?从题材上多找贴近性强、本土化强的话题, 通过对观众需求的把握, 赢得节目影响力。如可以通过热线参与、留言互动、嘉宾谈话, 以“服务百姓, 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提升新闻评论节目竞争力。
(3) 强化对新闻评论事实的挖掘, 积极探索塑造品牌形象。
新闻必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 因此新闻评论要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挖掘, 透过现象看本质, 让新闻评论说理更加充分。地方新闻评论发展的趋势重在对新闻事实或社会问题引发议论, 加大说理的力度。
新闻评论的魅力在于通过对新闻事实本质规律的发现, 发表真知灼见, 引发对新闻事实或社会问题的议论和思考。此外, 新闻评论影响和决定电视品牌, 能否拥有一个属于电视台自己的品牌, 是一个电视台在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摘要: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内容, 在地方电视台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来看, 节目形式、内容、选题、定位等还较为浅显, 必须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提升, 积极构建地方个性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 努力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打造新闻评论的品牌。
关键词: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树春:谈谈地方台广播新闻评论如何走出低谷, 中国广播[J];2009年第6期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 篇8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直到2005年,此概念才被引入中国。媒介融合指的是媒体从经营到采访到传播方式的多种形态的融合。美国学者李奇·戈登将不同传播语境下的媒介整合分为七大类:媒体科技融合、媒体组织融合、媒体所有权融合、媒体战术融合、媒体结构融合、采访技能融合、叙事形式融合。同一个新闻事件,一个记者要根据不同的终端特点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在我国,搜狐、网易、凤凰网多家媒体相继推出了适用于电脑、手机等不同终端阅读的新闻客户端;从世界范围来看,以英国的BBC,美国的CNN为代表的多家国际媒体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全新方式采写新闻,打通平台,给记者带来更多创作新闻作品的空间。多种融合形式使现代新闻的制作生产成为一盘“大杂烩”,对传媒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不仅需要掌握单一传统新闻的写作方法,也需要学会编辑新闻,与受众互动,了解营销规律等多种技能。
2 自媒体蓬勃发展
互联网技术从产生到发展不过几十年,但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对社会的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给传媒业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网络催生了多种新媒体形式,新闻从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新闻,也可以参与到话题的互动讨论中来,甚至可以发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这种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被称为自媒体。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众“泾渭分明”,传播途径“自上而下”。自媒体打破了这种界限,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即“媒体”。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速,百度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平均搜索指数为795次;微博热词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热议度为9000次,峰值达到10万次。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多种形态出现的自媒体,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新闻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新闻从业者需要整合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做出既能体现媒体自身特色,又能吸引读者兴趣的新闻。另外,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扩宽传播途径,争取更为广泛的阅读群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中有所创新,也是值得从业者深入反思学习的方向。例如,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是一个良好的尝试,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通过评论、追踪等方式参与到话题的互动与讨论中。
其次,对自媒体从业者来说,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中做大做强,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由于公众对新事物的注意力和持续时间有限,许多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缺乏长久生存的竞争力。例如,2009年红遍全国的“人人网”,在2014年3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自2013年12月每月独立用户减少4000万,亏损严重,而同年推出的新浪微博却在发展五年后首次实现了赢利。如此对比,给自媒体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3 大数据新闻的兴起
2012年,“大数据”的概念在中国已经得到普及,并应用于电子商务、政治经济、新闻传媒等多个领域。大数据新闻对传媒业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确新闻学的兴起,西方新闻界出现了不少专门与数据打交道的记者,在庞杂的数据中发现新闻的内在逻辑,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增加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可信度;另一方面,是媒体利用数据对受众阅读行为进行分析,为用户推送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例如,美国的BuzzFeed网站,中国的今日头条等媒体,通过特定算法进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技术手段等方面成为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新闻的发展给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新闻来源的角度看,构成了记者获取信息的新方法;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记者不仅要全面把握新闻事实,还要分析新闻背后隐藏的数据,图文并茂,增强新闻的可视性。大数据时代的记者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又要有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从数字中发现蕴含的新闻价值。因此,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转变新闻教学思路迫在眉睫。
4 结论
【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推荐阅读:
体育新闻评论发展前景06-09
新闻评论的写作08-26
报纸新闻评论的优势08-26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09-09
新闻评论的逆向思维10-24
新闻评论应注意的问题09-28
时政新闻的感受或评论07-19
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09-20
新闻评论教学08-16
新闻评论写作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