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闻与评论

2024-07-25

音乐新闻与评论(精选10篇)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1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热点的重要手段之一。电视时政新闻栏目又是城市台新闻栏目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党政信息发布、民情舆论引导的关键性阵地。对于时政新闻栏目来说,新闻评论的制作可以说是体现栏目整体水平和采编人员素质的重要方式。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在时政新闻栏目中运用得还不是太多,而这一问题在面临诸多限制的城市台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唯一一档时政新闻栏目,《福州新闻》在党政信息的“上传下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以来,《福州新闻》栏目全新改版,大大增加了节目中新闻评论的比重,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1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主要形式

1.1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从整体来看,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评论是时政新闻栏目中最直观的新闻评论节目。这一类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直接抒发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政策举措的看法,以达到传播权威声音、引导舆论热点的作用。从《福州新闻》栏目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又可以分为长评、短评和新媒体融合评论三种。

第一,长评,主要是指整条新闻以纯口播的形式播发评论,这一种新闻评论主要用于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党政信息。2015年4月,福州市出台《关于整肃“为官不为”实行“下课问责”的暂行办法》,《福州新闻》栏目在4月27日、4月28日和5月1日三天连续播出了三条长评,评论分别以《“为官不为”贻害无穷》《“为官不为”病根当除》《“为官不为”治理从严》为题,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真正做到“为官有为、为官善为”。这一系列新闻评论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议题设置上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时又结合当前百姓对领导干部的关注热点,论述充分,评论播发后很快在群众中引起反响。

第二,短评,主要是指在新闻结尾处加上评论式口播,篇幅短小精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福州新闻》在2014年12月13日播出的《我市启动为期两月专项治理加大对恶意欠薪查处力度》这一新闻,在结尾处,记者专门撰写了题为《依法刹住年底恶意欠薪》的短评。这一短评虽然仅150多字,却旗帜鲜明地批判恶意欠薪违法现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观众认可,有效提升新闻整体水平。

第三,新媒体融合评论,这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评论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从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收集有代表性的评论予以播出。目前,《福州新闻》全新推出的“百姓说说事”版块已经开始运用这一方式,网友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主持人精辟的讲解点评都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1.2 以新闻采访报道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来发表评论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方面,在电视新闻的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以“影像叙事立言”的评论方式,也就是“以画面叙事为最主要成分来结构节目的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这里的‘述评’不是指夹述夹评,而是指以‘述’的方式达到‘评’的目的。[1]”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很少通过主持人或记者的语言直接对热点展开评论,而是通过对于新闻事件、人物的透彻分析,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实例,达到“叙事立言”的效果。如针对福州市民关注的榕城古街改造问题,《福州新闻》以《榕城古街修复春节前将完工》这一新闻事件为由头发表评论,通过记者实地采访,调动市民对该新闻事件的分析、判断,反映市民的看法态度。

2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台的时政新闻电视评论虽然涌现多种评论形式,但由于面临高素质评论人才缺乏、热点新闻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发声等限制,在评论的内容上还存在呆滞刻板、空乏空洞等问题。

2.1 长评多转载党报

尽管已经有了长评这一形式,但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的长评内容多是转载党报等平面媒体,鲜有由自己的采编人员独立撰写完成。从《福州新闻》的节目编排来看,每年市“两会”期间,《福州新闻》总是需要发表权威评论,但都是转发《福州日报》的社论,而不是栏目人员自己创作撰写的。纸质媒体的评论,固然是电视新闻长评的重要来源,但如果仅局限于此,则无法展示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不利于电视时政新闻的长远发展。

2.2“短评”难以画龙点睛

新闻报道结尾播发的本台短评,紧跟新闻,时效性强、观点鲜明。但由于城市台编辑记者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短评词不达意、牵强附会或就事论事,难以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述评式评论相对浅显

由于“述评”式的评论方式在城市台的时政新闻栏目中还处于摸索阶段,难免出现由于挖掘不够深入,难以以理服人的情况。

3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引导力,上述问题可以说是各个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关键因素。

3.1 加强评论员培训,提升评论的引导力

要提升新闻评论的引导力,采编人员撰写评论能力是关键。不过,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写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记者编导人员流动性大、普遍较为年轻的城市台来说的确是一大难事。因此,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想要提升评论水平,可以尝试“点面结合”的培养模式。“点”就是在编辑记者中间挑选骨干精英,针对他们的能力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也可以聘请高校或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聘为评论员,进一步提升评论专业水平;“面”就是通过组织评论写作培训等方式,整体提升编辑记者能力,让更多编辑记者系统了解电视新闻评论,既站得高、跟得紧,更要贴得近,让新闻评论着眼大势,又要从小处入手,真正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引导力。

3.2 善用“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影响力

对于新闻的深度挖掘是“叙事立言”的基础,是做好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的关键。“述评式新闻评论的观点是在充分调动观众对应性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一种对事件的分析或解决”,“这类节目能‘叙事立言’”,“关键就在于其叙事中表征出的观点倾向性和引导力”[1]。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时,更应该懂得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整体把握事件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从中选择叙事的角度、线索,让叙事成为新闻评论分析、论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分析,来把道理和观点说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3.3 坚持媒介融合,提升新闻评论互动性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方式,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的电视节目。[3]”

总的来说,当前人们不仅要“看新闻”,还要“解读新闻”。作为新闻的梳理和升华,评论是媒体的立场、旗帜。加强和改进评论报道,是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适应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热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时政新闻栏目中用好电视新闻评论这一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点评全新改版后的《福州新闻》栏目在电视新闻评论方面的有益尝试,探究当前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闻评论,时政新闻,述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舫州,张伟敏.话语阐释叙事立言——管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两种表意方式[J].现代传播,2006,(4):69.

[2]赵雪,丁晓晓.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情景语境——以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为例[J].现代传播,2013,(1):65.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2

——以“肖传国雇凶殴打方舟子”一事为例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中最常用的两种主要文体,在报道中往往是互相配合,紧密联系的。新闻报道是基础与主体,它主要是报道新闻事实,告知信息,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新闻背景和材料。新闻评论是旗帜和灵魂,它主要是阐述作者的观点,发表意见,可以深化新闻报道的内涵。二者虽然彼此联系,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就以“肖传国雇凶殴打方舟子”一事为例,分析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异同。

这一事件从6月24日方玄昌遇袭、8月29日方舟子遭打和9月21日肖传国被捕、28日承认罪行至今,事件一直在进一步发展中。甚至有人追溯到2000年肖传国与方舟子的对峙,整理出两人错综复杂的十年恩怨。在这里,我们仅仅讨论肖传国被捕后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即9月21日。《新京报》9月22日的头版就以《方舟子遇袭案告破疑犯肖传国被捕》为题作了详尽的报道。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新京报》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有《方舟子遇袭案又一疑犯被控制》《肖传国招供称“打狠了”》《方舟子案移送检察院》,新闻评论有《方舟子被袭案:学术论战放下拳头》《非要靠司法才能让肖传国“倒下”》《应为雇凶的肖传国立座警示牌》《现在不该称肖传国为“罪犯”》。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同之处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都属于新闻写作的一种文体,一种表现形式。它们都遵循新闻写作的规律,符合新闻的要素,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有强烈的新闻性。都注重时效性,以当前重大的事件和社会问题为为主题;注重新奇性,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表现手法;都要以事实为基础,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此外,二者都是发表在报纸、电视广播或网络等新闻媒介上,并通过其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例如:9月21日肖传国被捕,9月22日《新京报》就以《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疑犯肖传国被捕》进行了报道:

本报讯 昨晚19时30分,北京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等四名嫌疑人,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二方学术“打假”,致使他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其花费10万元雇凶伤人。

在导语中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事件原因,符合新闻写作的“5W”模式。这一事件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具有重要性、时效性和显著性。报道内容有根有据,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同一天,《新京报》的社论版刊发了杨涛的评论《方舟子被袭案:学术论战放下拳头》:“打假斗士”方舟子被袭案告破。9月21日下午5时许,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肖传国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在其参加学术交流时在上海浦东机场被警方控制。

这篇评论也是针对肖传国被捕一事,在第一段就介绍了新闻事件,既传播了新闻信息,也为下文的论述提供背景。事件本身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该评论进一步揭示事件背后的意义:学术论战不应该依靠武力。事件材料基本是真实的,论据也是属实的,因此也符合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要求。

除了上面以外,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相同之处还表现在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受政治、经济、媒体、记者等因素的制约等。

二、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不同之处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虽具有以上众多的相同之处,但二者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弄清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

1、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新闻评论发表意见信息。

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信息,报道和评论作为新闻的一部分也不例外。但二者所提供的信息却不一样:报道提供的是事实信息,以事件为中心,基本上不掺杂记者的个人观点,注重客观公正,将事件原原本本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评论提供的是意见信息,以观点为中心,是作者本人或编辑部针对新闻事件所阐述的思想,注重深刻有力,将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意义揭示出来。

如9月29日的报道《肖传国招供称“打狠了”》主要由“方舟子遇袭追踪”“忏悔实录”和“微博回应”三个部分组成,叙述了肖传国在狱中承认自己雇凶殴打方舟子,公布其忏悔时的谈话,并提供了方舟子的反应。这些都是事件,意在告知读者该事件的新进展和当事者的反应。

而曾颖的评论《应为雇凶的肖传国立座警示牌》则主要针对肖传国雇凶打人这一事件来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和意义。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当下的学术打假之难,和学术造假之兴的根源。肖传国给我们的重大启示就是:对于学界的堕落,整个社会的反制武器和手段都太有限了。无论是方舟子的个体打假,还是肖传国的江湖式报复并最终被捉,都不是体系化的匡扶学风与正气的常态。相反,价值标准的混乱,维护价值观的手段缺失,只重技术而不注重道义,只重成败而不问是非的学界风气,以及缺少常态的超越于人情世故和利益之上的专门判别机构和可以援引的相关法律来止息学术争端等,都是原因。

整篇稿子都是作者在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和感想,从这一事件谈到了学术打假和学术造假,谈到了学术界的现状,“庙堂变成了江湖”,希望通过这件事能使大家得到警示——学术界是一个庄严的领域。

2、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

新闻报道的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通常采用记叙的方式来讲清事实“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强调用事实说话,注重准确客观。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加深读者的理解。

如新闻报道《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疑犯肖传国被捕》:

本报讯 昨晚19时30分,北京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等四名嫌疑人,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二方学术“打假”,致使他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其花费10万元雇凶伤人。【叙述,介绍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肖传国10万买凶报复二方【事件经过】……肖传国雇远亲报复方舟子【事件缘由】……方舟子 肖传国雇凶“不出所料”【遇害者回应】……

新闻评论《非要靠司法才能让肖传国“倒下”?》

肖传国完全是“自己放倒自己”,其他造假者如果不最终触犯法律底线,是否可通过其他的力量,让他们“倒下”?【提出问题】

北京警方宣布,方舟子、方玄昌被打案告破。方舟子、方玄昌通过网络、媒体对肖传国的学术成果进行打假,导致肖传国未能升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是,肖传国指使他人进行报复,继伤害方玄昌后,又花10万元雇凶对方舟子出手。目前肖传国已被警方控制。(9月22日《新京报》)【事件背景】

肖传国是否造假,这其实是很容易证实的。方舟子提出的质疑有:20多年来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有4篇,他罗列的“国际神经泌外最高奖”,其实是很容易获得的会议摘要“竞赛奖”,另一个奖项则在获奖名单中找不到其名字,国际上并无“肖氏反射弧”这一说法。这些,只要稍做调查,就可得出结论。而自从方舟子提出质疑后,肖便没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际上已表明了科学界的判断。【论据一】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名科学工作者,肖传国不但不主动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反而最终买凶伤人,可谓丧失底线。【论点一】

……

那些造假者,可以拿出一戳就穿的事实做遮羞布,可以摆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姿态,却很难见到一个是非结论。特别是他们靠造假所带来的好处可以不受影响,可以照样招摇过市,可以向打假者示威。这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很是令人担忧。

肖传国倒下了,关于他的真假之争,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其他的造假者呢,其他的真假之争呢?肖传国完全是“自己放倒自己”,不知其他造假者,如果他们不最终触犯法律底线,是否可通过其他的力量,让他们“倒下”?【引发读者思考】

这篇评论主要是透过这一事件来引发读者思考如何“打倒”造假者,是否除了司法制裁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有论点、论据,论证还算严密,角度视野也比较新颖。

3、新闻报道的主要作用是告知信息,传播信息,新闻评论则旨在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新闻报道通过提供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变动的事实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新闻评论则透过这些新闻事件来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本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使人们能理解造成这些事件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如上面的新闻报道《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疑犯肖传国被捕》主要就是告诉读者这件事的新进展和各方面的信息,《非要靠司法才能让肖传国“倒下”?》则主要是针对这一事件提出当前我国学术界“造假”缺乏规范管理的问题,“造假”只有触碰到法律的警戒线才能使造假者得以制裁,其他的方法如专家认证和监督中又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客观公正。最后以问句结尾,引人深思。

4、新闻报道一般是蜻蜓点水,表面信息,新闻评论则是深入本质,探究深层根源。

由于新闻报道主要是提供事实信息,一般是简单叙述事件发生的五要素,事件经过和各方反应,很少去探究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深度报道、调查报道除外),所以基本上是提供事件的表面信息。新闻评论由于多是专家学者或记者所撰写,注重从事件或问题入手去揭示事件或问题的一整条“生物链”,抓住事件的核心本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角度。因此它的针对性更强,对社会的意义也更大。

除了以上几点主要的不同之处外,二者的区别还表现在版面篇幅、撰写人、表现手法、读者感受等方面。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3

新闻评论与议论文相同之处

两个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必须言之有物。这里的言之有物,及议论文中的论据。新闻评论是以最近的新闻事实为基础,而议论文需要博古通今,为了支持论点有事实依据。除了论据之外,论点论证也是必不可少。

从议论文和新闻评论的语言来看,他们的表达都是建立逻辑思维,大量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需要完整的逻辑过程。

新闻评论与议论文“物”与“言”的区别

“物”的方面,新闻评论的写作对象是当前的重大新闻事件和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今日事今日评,昨日事今日评,近期事近期评,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议论文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就没有那么强烈,只要有感,就可以写作,而且议论文中的“物”是距离我们很久远的历史典故,依旧可以拿出来评说。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问题和现象是第一性的,新闻评论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思想反映。议论文往往是逻辑演绎和推理,仅仅研究和传播一种理论。新闻评论需要有理论作支撑,但是,它必须反映事实反映时代,以社会生活为依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例如2010年10月24日的河北大学车祸案,《南方周末》于10月29日刊登笑蜀的新闻评论《微博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文章。河北大学车祸案肇事者李启铭那句“我爸是李刚”当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恶搞成各种版本。笑蜀的评论在这时候发表,恰到好处。在他评论的最后,作者说:“以眼下的河北大学车祸案而论,即不乏阴影:肇事者到底说过“我爸是李刚”没有?如果说过,到底是在什么语境下说的?受害女生张某是否真的因利益牵连而在镜头前三缄其口?怎样拔掉一个一个土围子,让最有发言权的知情人统统加入围观,让围观接通地气,这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毋宁说,这是围观的最后一公里。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可能比打通前面所有的路都难。”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微博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予以肯定,但是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更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想法,这样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其实是可以给人启发的,也可以给当事人一些思考。

“物”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新闻评论值得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和问题,而议论文中的“物”则是非常随意的人事物了。当下的新闻评论,都是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是社会问题进行评析的,极少看到无病呻吟的文章。即使是在民国时期,无论是梁启超先生的“实务体”还是《大公报》上的评论都是就社会问题展开的,而且是最敏感的事最尖锐的观点。

新闻评论毕竟不是新闻报道,“物”是评论的基础,而“言”才能够体现出评论的思想内涵,也是一个媒体的思想内涵。新闻评论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媒体语言风格和思想倾向的文体。例如对于李双江之子打人这一新闻事件,《新京报》与光明网都发表了评论,但是风格截然不同。

《新京报》主要是讨论为何15岁的孩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新京报》认为是父母对于孩子教育产生了偏差,是由于对孩子的溺爱。整个文章当中,李双江夫妇只是一对普通的父母,名人的称号并没有成为诟病二人的关键。但是在光明网的评论中,作者有意强调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身份名词,甚至有这样一段评论:“ 然而,假设一个社会有着一种良好的风尚,保持着良性发展的势态,精神文明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共同追求,那么,物质文明显然可以成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说通俗一点就是,越有钱就可以越显示文明,所谓的“绅士风度”就包含了文明的举止和绅士的身价。”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两个评论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新京报》作为都市类报刊,将视角放于普通百姓,而光明网的评论似乎有些上纲上线的味道,能否被普通人认可还有待考量。

“言”在议论文中可以表现得很抒情,很感性。但是在新闻评论中,语言还是要像新闻报道一样,理性客观。并不是说新闻评论需要像一个冷漠的机器人。相反,新闻评论是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之上,用理想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就是“物”与“言”的平台。议论文的平台十分广泛,从学生的作文到作家的文集,甚至博客微博。但是新闻评论的平台仅限于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每一个新闻媒体都会有自己的言论板块。因为处在新闻媒体这一平台的局限,新闻评论就不能够想议论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新闻评论与议论文存在相似之处,但是这样的相似之处随着媒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会显得越来越少。曾经有人将新闻评论归为议论文的一种,现在看来,这样的归类已经不能够准确的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在当下,新闻评论属于新闻这一观点更加贴切也更符合新闻评论自身发展的方向设定。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4

《新闻1+1》

无论是业界, 还是学术界, 对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的界定都不够明确, 二者常常出现互换现象。比如, 这个新闻节目在这篇论文里被称作新闻评论节目, 但在另一篇论文里就被叫做电视深度报道, 可见, 非常有必要厘清二者的关系。

一、两者辨析必要性简说

不可否认, 电视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节目之间有许多重合之处。一方面, 两个节目之间既有陈述又有评论。举个例子来说, 中央电视台对《焦点访谈》的定位是: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1], 那么这自然引起学者们的争议:究竟《焦点访谈》是属于深度报道类的节目, 还是新闻评论节目?节目的归属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 无论是电视深度报道还是电视新闻评论都大致由事件还原、现场采访、专家点评等几个部分构成, 二者都包含大量的现场的纪实性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等。

所以, 两者之间存在的这种现状, 足以说明电视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两类节目还有待于在实践和研究层面进一步独立起来。

二、以《新闻调查》与《新闻1+1》为例进行辨析

其实, 通过细致地思考与分析, 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二者间还是有不少区别之处的。笔者以《新闻调查》作为电视深度报道的代表, 《新闻1+1》作为新闻评论的典型进行辨析。

(一) 《新闻调查》与《新闻1+1》简介

在央视《新闻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的官网上, 对《调查》是这样定义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 每周一期, 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 《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 探索新表达, 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 探寻事实真相, 追求理性, 平衡和深入, 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2]。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3], 2008年3月24日正式开播, 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性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 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4]。2011年8月1日起, 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全新改版亮相。节目在形态上寻求突破, 由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一对一访谈模式, 改为由主持人承担评论员职能, 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的评论与报道。在报道风格上, 突出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与媒体性特色;在关注题材上, 栏目进一步强化热点新闻的跟进, 第一时间采访新闻当事人, 突出热点新闻的即时延展。栏目以“主播制”进一步强化主持人的符号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认为《新闻调查》通过依托新闻事实来表明意见看法时, 从而把它看成新闻评论节目, 这似乎就与《新闻1+1》雷同了, 而如果认为改版后的《新闻1+1》以多方面深入的视角发表评论, 进而当作是深度报道形式, 那似乎又陷入了《新闻调查》的范围里。

(二) 《新闻调查》与《新闻1+1》差异

1. 时效性、选题不同

新闻评论节目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 评论的对象往往是目前的一些新闻热点和难点, 即使有可能涉及历史材料, 也必定有当前的新闻由头。电视评论节目《新闻1+1》选取的是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进行分析评论, 例如玉树地震发生后, 《新闻1+1》总共做了5期地震的节目, 每期节目的侧重点都不同;又如2011年11月27日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日子, 《新闻1+1》紧跟时政热点, 于11月28日做了一期《“国考热”, 会降温吗?》。可见, 《新闻1+1》的评论及时性很强。

而电视深度报道对新闻材料的时效性并非无所要求, 只是因为它体裁本身的质量要求, 造成事实上的时效性并不如前者那么强, 其艰难曲折的调查采访与煞费苦心的后期制作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目前中西方电视媒体深度报道节目中, 通常都是每周一期, 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等。《新闻调查》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 第二是故事性, 第三是命运感[5]。比如, 2011年9月3日播出的《养老之困》, 11月19日播出的《再访玉树》, 12月10日的《与“狼”共舞》, 讲述的是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走过的十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这些选题都具有很强的命运感与历史感, 调查性、深刻性十分浓厚。

2. 主持人与调查记者的角色差异

评论类节目的成功最关键的依靠对象是人, 改版后的《新闻1+1》中的主持人兼评论员白岩松思维敏捷、言语犀利;评论员董倩沉稳、理性, 他们形成了鲜明的主持特色, 成为整个节目中最核心的元素, 同时在把控整个节目的串联和脉络方面非常到位;改版后的节目不再有出镜记者的身影, 整个节目的话语权都倾斜在演播室的评论员这一边, 这更加强化了评论员的核心地位, 也使评论节目的色彩更加鲜明, 达成了节目强化主持人符号特色的初衷。当然, 由于评论员的“一针见血”也可能会导致观众不加思考地接受其观点。

而《新闻调查》很大程度上突出强调了出镜记者的采访与调查功能。采访记者既是调查主体, 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 他或她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6]。电视深度报道由于记者的直接介入, 为新闻事件加入了新的元素, 比如记者与采访对象相谈甚欢或发生对抗甚至冲突, 就有可能使一些本来平常的故事变得好看起来。同时, 调查记者通过与采访者进行对话交流, 在这样一种交流中更加容易让观众了解受访者的心理状态, 从而有助于观众自我解读人物的性格, 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

3. 叙事逻辑的差异

《新闻1+1》作为演播室评论, 节目模式一般遵循“演播室抛出观点”、“记者采访论证”、“演播室评论”的三段式[7], 从而往往会有“观点先行”、“采访论证”的倾向。如《新闻1+1》播出的《“国考热”, 会降温吗?》, 节目先从一张人挤人的图片引出公务员考试这个话题, 接着评论员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认为国考热已经降温”, 然后从历年数据比例、记者采访、专家解读等方面论证观点的合理性。

而《新闻调查》首先是由演播室记者 (即主持人) 提出悬念, 其次采取讲故事的手法将内容分成四五个小板块, 每个板块之间用片花串联起来, 引发观众深思[8]。节目叙事逻辑是围绕悬念展开调查, 通过悬念的提出、悬念的求证、悬念的解决来构建每一个调查[9], 并通过记者调查的方式层层还原事件真相, 它注重由事入理, 内在的逻辑性。同时还经常采用话语重复的方式, 让多个事件的亲历者讲述同一件事情, 但每次讲述的角度、层次都不一样, 从而使一个事件的意义得到了多方面的论证, 不同人的叙述方式形成一种相互印证或相互对质的效果。谁在说真话, 谁在说谎话, 观众一目了然[10]。

4. 由标题看观点的呈现方式

《新闻调查》节目在2011年8月20日播出的《血燕调查》、10月8日的《李坑之困》、12月3日《疯狂的宝藏》, 这几期节目的标题都相对客观理性, 观众不太可能直接从中了解节目所要表达的观点, 需要在观看中仔细思考得出。作为调查性的深度报道节目, 《调查》更加注重在叙述中展示观点, 依托事实娓娓道来。

而经常关注《新闻1+1》的观众们, 不难发现它的标题大多是问号或是感叹号, 如2011年11月29日的《好人, 却不是好事?》、12月13日的《校车安全, 艰难起步!》、12月15日《“山寨”找不到出路!》、12月16日的《公正, 如何成为公开的正义?》等, 可见其观点很鲜明, 通过标题观众就大致可读出它的观点。作为评论节目的《新闻1+1》, 一般遵循先直接提出观点, 进而找出论证方式这一形态。

深度报道以抓取事实性信息为主要手段, 并有意识地将意见性信息的传达贯穿于事实性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特别是在节目的末尾, 一般不言自明, 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一般是直接对事物或现象予以分析评点[11]。这也同样应证了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 “新闻深度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 而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

当然, 二者还有其他的区别。比如时长问题, 《新闻调查》时长45分钟, 而《新闻1+1》时长22分钟。毋庸置疑, 时间充裕将更加有利于事件的还原与解读, 从而使得节目的深刻性会大大增强。

有学者认为区分二者的决定性因素是看记者或主持人是否在作品中直接针对新闻事实做出评论。凡具有评论性语言出现的作品均属新闻评论的范畴, 而那些将作者的观点、态度暗含其中的则属于深度报道[12], 这未尝不是一个参考维度。

虽然当前的深度报道节目与新闻评论节目非常容易混淆, 但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闻调查》与《新闻1+1》之间的不同, 试图提供上述提出的四个参考维度作为判断节目究竟该定位于深度报道还是新闻评论节目的标准, 进而让新闻节目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定位, 避免使学者或观众产生混淆感。

摘要:在中国电视圈, 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 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 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 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关键词:电视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调查》,《新闻1+1》

参考文献

[1][11][12]李欣, 唐浩.对电视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的解析与建议[J].当代传播, 2011 (5) .[1][11][12]李欣, 唐浩.对电视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的解析与建议[J].当代传播, 2011 (5) .

[2][4]参见节目官网[EB/OL].http://cctv.cntv.cn/lm/xinwendiaocha/index.shtml.[2][4]参见节目官网[EB/OL].http://cctv.cntv.cn/lm/xinwendiaocha/index.shtml.

[3]周冬梅.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类节目的路径探索[J].视听纵横, 2011 (8) .[3]周冬梅.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时评类节目的路径探索[J].视听纵横, 2011 (8) .

[5]张洁, 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310.[5]张洁, 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310.

[6][9][10]常藤美慧.《新闻调查》的新闻叙事学分析[J].新闻传播, 2011 (6) .[6][9][10]常藤美慧.《新闻调查》的新闻叙事学分析[J].新闻传播, 2011 (6) .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5

试讲教师:XXX

课程名称:《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使用教材:《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教学对象: 2014级新闻学专业本科学生

讲授章节:第十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第五节 连续性报道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连续报道的特点、作用以及采写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连续性报道的采写注意事项。难点:

连续性报道的采写 识记:

连续性报道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

教学要求:学生自带课本、笔记本、笔;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教具:教材、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共30分钟)教学内容: 第一步:问候 第二步:复习

简单回顾第四节的内容:事件通讯 第三步

导入:(2015年2到4月你最关注什么新闻,在电视、报纸、网站上你们看得最多的大事件是哪些?)

2015年2到4月,我们在电视、报纸、网站上看得最多的关注最多的是福建古雷PX化工厂大爆炸、德翼客机坠毁事件、香港“反水客”**、刘翔退役„„

这些大事件几乎都是连续不断地报道。本次讲课内容:

一、连续性报道P294—P299

(一)连续性报道及其特点、作用

连续性报道: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可称作追踪报道、“滚雪球”式报道。

报道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连续报道的特点:

1连续性: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决定了各次报道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内容承上启下连续、衔接,呈线性的分布,各次报道之间的顺序不能任意变动;

2时效性:在事态进展过程中进行报道,时间跨度小,每次报道都应有新的依据;

3完整性:连续报道从事件发生到追踪到结束,应是有头有尾完整的。连续报道的作用:

连续报道的独特表现功能,则主要在于能够随时反映事物或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为人们提供最新事态的信息。通过对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从开始到发展、结果的一环接一环的过程报道,使信息传播得以强化,进而能有效地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强烈的社会震动。

连续性报道的产生及实践,不仅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深度和速度的要求,而且还弥补了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一些深度报道形式的不足、完善了新闻的发展,是新闻媒介的重型武器之一。

(二)连续性报道采写的注意事项

1、注意优化组合

(1)反对简单相加:新闻依据必须是不断添加和变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的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分段、分层地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不能把不相关的东西放进去。

(2)掌握报道节奏:对同一新闻作多次报道和多单元集合,造成一定的舆论强势,当新闻进展较快,可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

(3)讲究善始善终,各报道要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地逐步递进,并最终完成整个报道,不能只报道到一半就结束;

2、注意系统思维

也就是报道过程中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的报道,使受众能有立体、动态、完整、清晰地感官认识。

3、注意反馈失调

反馈失调通常指的是反馈过程中的反馈不及时和反馈过度。连续报道重在连续性和完整性,信息反馈不及时就会导致受众接受信息不完整,产生不理解和失望的情绪。(举例云南“躲猫猫”事件)

信息报道的反馈如果过度详细、无底洞似的过度挖掘不相关的新闻信息,如果把握不好,会让受众厌烦和反感,有些还会触及到新闻伦理底线,触发反效果。(举例马加爵、兰新诚杀人事件)

(三)连续报道的具体写作参考(给同学们展示搜狐网上最近的“福建古雷PX化工厂大爆炸”、“德翼客机坠毁”连续报道内容)

连续报道提纲:

1、福建古雷PX化工厂大爆炸

情况:PX化工厂发生大爆炸,方圆四五十公里内有强烈震感。据官方消息,截止目前为止,事故已造成6人受伤。目前,爆炸引起的大火仍未被扑灭,救援仍在进行中。•时间:4月6日18时54分许

•地点: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古雷石化(PX项目)厂

2、德翼飞机坠毁

情况:一架德国之翼公司的航班号为GWI18G的A320-211型客机,在法国南部坠毁,机上载有144名乘客及6名机组成员,共计150人,其中包括两名儿童。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机上可能无人生还。

•时间: 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3月24日上午

•地点: A320坠毁在法国小镇巴尔瑟洛内特附近山区,该镇距离法国东南部城市尼斯100公里。

(四)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何掌握连续报道采写中的时间报道节奏?

(五)结束语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连续报道的采写特点,建议大家在平时看报纸、浏览网页、看电视和听广播时多注意重大事件或典型人物等连续性报道的材和采写角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运用这些技巧和原则,学会连续报道的采访和写作。如果没有其他疑问,这节课到此结束,谢谢。

板书提纲:

第十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第五节 连续性报道

一、连续性报道P294—P299

(一)连续性报道及其特点、作用

连续性报道: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也可称作追踪报道、“滚雪球”式报道。

连续报道的特点: 1连续性 2时效性: 3完整性: 连续报道的作用:

连续报道的独特表现功能,则主要在于能够随时反映事物或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为人们提供最新事态的信息。使信息传播得以强化,有效地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强烈的社会震动。

(二)连续性报道采写的注意事项

1、注意优化组合(1)反对简单相加(2)掌握报道节奏(3)讲究善始善终,各报道要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地逐步递进,并最终完成整个报道,不能只报道到一半就结束;

2、注意系统思维

也就是报道过程中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的报道,使受众能有立体、动态、完整、清晰地感官认识。

3、注意反馈失调

反馈失调通常指的是反馈过程中的反馈不及时和反馈过度。思考题:如何掌握连续报道采写中的时间报道节奏?

试 讲 教 案

试讲人:XXX

广西大学XXXX学院

试讲学科:新闻传播类

《新闻采访与写作》

联系方式:0771-322XX

浅论党报新闻评论——问题与对策 篇6

新世纪以来, 新闻评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拓展, 因而党报新闻评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党报高度重视评论工作, 不少党报为了壮大评论的规模和影响力, 纷纷开设评论专栏或评论版, 大力推进评论的改革和创新, 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 党报新闻评论在不断发展革新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如理念教条化、机械化、泛政治化, 表述方式单一, 作者队伍单一等问题。这些现象, 既会影响党报评论的内在品质, 也可能削弱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 应当引起党报评论工作者的重视。

一、当前党报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一) 新闻评论理念陈旧

从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实践来看, 党报重要评论如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般配合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活动的举行、重要政策的出台等, 以此来宣传阐述相关的政策和主张。除此之外, 很难看到新闻评论的身影。换言之, 党报重要评论议题基本上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极少涉及热点新闻事件与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在新媒体广泛普及、民众观点表达空前热烈的今天, 党报重要新闻评论在社会热点事件面前的集体失声, 确实令人遗憾。虽说党报也有评论专栏或评论专版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评说, 但党报新闻评论文章的分量与党报重要评论的影响力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新闻评论本身对客观事实与现象的分析思考和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较少, 彰显新闻或工作重要性的附属物成分增多;新闻评论中时政类仍占较大分量, 且多为强制灌输式的要求和强调, 少为前瞻性的分析思考和观点提出。

(二) 新闻评论表述方式单一

与现代生活与文化价值观念多样性、社会各阶层对评论功能的期望之间发生错位。新闻评论语言拘谨贫乏, 格式单一, 品种单一, 以“像”评论为标准而非以“有思想观点”为标准, 忽视了受众本身的文化素质与接收意愿, 难以实现“三贴近”, 导向、塑造、激励功能难以发挥。总体上来说, 这类评论文章有如下特点:一是观点陈旧、满篇废话, 毫无理论性和时代感, 文章重复着多少年来不变的“正确道理”而无新意;二是“八股式评论”, 套用一种公式, 写作模式上格式化, 文字上打官腔、说套话, 看不出任何思考的痕迹;三是板着脸说教, 给读者以高高在上的说教面孔, 左一个“要如何”, 右一个“要怎样”, 整篇文章充溢着提要求、发命令的口吻。

(三) 新媒体的出现和碎片化阅读弱化了党报新闻评论的话语权

随着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 多种所谓官方声音 (专家学者、各种企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网络意见领袖等) ,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选择性解读, 以及海量的信息传播, 扰乱、左右甚至屏蔽了社会公众的视听。同时, 党报长期八股式的强制灌输、限制式新闻报道与宣传形成的负面效应, 亦被迅速放大强化。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之下的一概不信或轻易相信, 弱化了党报新闻评论的力量和话语权。

(四) 新闻评论作者队伍单一

无论是新闻评论专栏、新闻评论版, 还是新闻评论周刊, 众议群言, 这些版面的稿件除了报社评论员撰写之外, 大都源自外部的约稿投稿。因此, 要办好党报新闻评论, 建立一支稳定成熟的作者队伍便非常重要。然而, 在作者队伍的建设上不少媒体却并不用心尽力, 导致作者队伍单一, 圈子化严重。

现实中, 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依靠“熟脸”, 不少评论编辑在选择投稿时不是择优而取, 而是择“脸”而取。在选择稿件时, 只选择与自己相熟识的投稿者, 而对其他投稿者却漠然置之。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稿件质量和有效地避免投稿者有抄袭行为, 但长期用“熟脸”的稿件, 会打击其他作者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评论观点的多元化;二是“圈子化”严重, 一些地方的新闻评论编辑、新闻评论员往往利用手中的发稿权与其他地方的同行“合作”, 大家互开专栏、互得稿费、互捧出名, 使得评论写作队伍“小圈子化”。表面上看, 这些“圈子”似乎合理, 但是实际上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间接垄断了报纸的言论空间与话语权, 使得“圈外人”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少。

二、办好党报新闻评论的对策

(一) 提升党报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需要认真研究、把握当前舆论格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变化

谈论新闻评论工作, 离不开具体的时代条件和舆论条件, 以时代的新发展与舆论格局的新变化为基本坐标, 在此基础上审视当前的报纸评论、党报评论, 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应该是我们做好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要把握的第一个原则。

当前舆论格局发生了以下两点变化:一是传播渠道增多使得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 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在流失, 固有优势被削弱, 而自媒体的兴起, 更是让中国人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国内出现了一个传统媒体之外的舆论场, 新闻评论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媒体评论竞争日趋激烈。一批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动辄百万、千万粉丝, 个人影响力甚至不输于一家媒体, 各电视台、电台、都市报纷纷增加评论投入, 各类评论员、特约评论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各种言论节目、专版、专刊层出不穷。在这样一种舆论格局下, 版面有限的党报该如何适应形势的新变化, 如何定位、如何看待自己承担的使命, 如何进行创新以跟上时代步伐, 应成为一个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二) 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传统的政治优势不能丢

党报姓党, 作为党的喉舌, 党报新闻评论不只是代表报纸说话, 它还代表党委、政府说话。传递出高端、权威的声音,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做文章, 这是党报新闻评论的职责所在, 也是党报新闻评论相较于其他媒体评论无可比拟的优势, 党报新闻评论无论如何进行创新, 这个政治优势都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任何时候不能丢掉。

(三) 敢于直击重大社会问题

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是党报新闻评论的职责所在, 也是党报新闻评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的关键。当今时代, 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与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广大社会公众不止是看新闻事件本身, 更关注这些新闻事件折射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如何去看待这些新闻事件, 这就滋生出了对新闻评论的巨大需求。围绕着热点事件, 形形色色的平台、媒体、个人发出了各种声音, 无形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 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舆论阵地。在新闻实践中, 经常看到一些党报或是囿于各种或有或无的限制, 或是处于对自身业务水平的不自信, 在评论题材上时常对这些热点绕着走。对于党报评论来说, 不去占领这个阵地, 不去发出权威声音, 掌握舆论主动, 阵地就会被别人占领。在这个舆论场中, 党报新闻评论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发出声音, 而应该起到廓清迷雾、一锤定音的作用, 应该扮演舆论领唱的角色。

作为党报,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做到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旗帜鲜明, 当战士不当“绅士”, 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只有这样, 才不会让理性的声音被淹没、正面的导向被忽略, 最大限度地避免“沉默的螺旋”效应。

(四) 新闻评论范式要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正面宣传存在的问题时指出, 正面宣传有的居高临下、空洞说教, 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 挖掘解读不够, 生动鲜活不足, 群众敬而远之;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 语言生硬、形式呆板, 文字晦涩难懂、叠床架屋的现象比较多, 重要的新闻信息掩埋在冗长的“领导讲话式”“政府公文式”的叙述中, 亲和力、贴近性不够;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 时效性不强。应该说, 习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 很多党报新闻评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传统上看, 党报新闻评论一般比较重视“传达”的任务, 就是把党和政府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传递的全面、准确, 这容易形成自上而下的教导式、训话式文风, 在具体表述上, “要……要……”“我们一定要”, 用得比较多。这种传统的表述方式, 作为党报评论的标准规范, 在传递的准确性上无可厚非, 应该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长此以往, 容易陷入空洞苍白、陈旧无物的状态, 让人感觉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党报新闻评论要创新, 就必须改变这种训导式的表述方式, 在评论范式上, 应该以思想交流、凝聚共识为立论原则, 杜绝以往新闻评论说教的语气、教训人的腔调, 而要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建议的语气、平和的语气;在语言表述上应该多用朴实、生动、群众爱听爱看的语言取代那些空洞、老套的文件语言。党报新闻评论创新的手段和办法有很多, 党报新闻评论工作者只有善于研究、提升能力, 才能够写出更多群众满意、好看耐读的评论文章。

(五) 重视新闻评论员的队伍建设

媒体保持评论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这支队伍不仅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 还是媒体的智库和头脑, 是思想的蓄水池, 是观点的活水源。新闻评论员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不是随便几个人就能拼凑出来的, 也不是仅凭新闻资历就可以随时胜任的。组建新闻评论员队伍工作本身也是门专业, 要会识人、断人、眼光独, 抓得准。另外, 还要有培养名笔杆子的意识。善于包装新闻评论员, 打造自己的意见领袖, 使之成为报社的招牌, 进而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门面, 门面邋遢, 必然会导致门可罗雀的结果。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必须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充分发挥党新闻评论的旗帜和灵魂的作用, 努力做到与时代同步, 与人民同声。

参考文献

[1]彭军辉.浅议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特点及趋势[J].当代传播, 2012 (3) .

[2]冯余冬.试论党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11) .

[3]徐兆荣.城市党报新闻评论的困境与突围[J].新闻研究导刊, 2013 (6) .

[4]邵文化.以新闻评论提升地市党报影响力[J].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3 (9) .

[5]雷秀娟.地市党报应加强新闻评论工作[J].新闻传播, 2010 (8) .

论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融合 篇7

一、两者的概念

对于新闻行业就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定义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对于每个资深人士在这一方面理解也是不同的。我们对于相关的理解都是非常的片面的, 我们必须对于这些方面进行更为深层的理解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新闻评论其实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老体裁’, 因为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而并非报道体裁。”我们的很多的节目都属于这种类型的, 我们对于新闻的报道与理解始处于一个非常迷离的状态, 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两者的概念才能很好的融合, 在我们的事件的过程中, 有的时候两方面都要进行更加清晰的确认, 对于我们实际的工作中是非常的有借鉴的意义, 任何的事务都是不能单独的存在的, 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挖掘, 在人事较好的本身的实际的情况的时候, 对于需要两者更好发展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很好的融合, 只有这样对于我们的后续的工作才会带来更大的帮助。

从概念上可知: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各种方法, 从各方面“挖掘新闻本源”的报道形式, 而新闻评论是一种通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闻事件和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来“启示新闻事件本源”的体裁。由此可知, 两者是通过“挖掘”与“启示”的手段融汇于新闻本源。

二、对两者融合的建议

(一) 拓展报道深度、加大评论力度

与普通的资讯类栏目相比, 如今的很多栏目的“深”都应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挖掘上。但是, 它并非每一期都是既探讨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又对其意义及影响进行揭示, 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有些节目, 像解密这样的节目, 在我们进行栏目的设计的整个的过程中, 要给人制造出一种悬疑的效果, 在事件报道的开始, 给人非常突兀的感觉, 设立一个又一个悬疑, 给人们足够的想象的空间, 这样对于人们是巨大的吸引, 带领人们一步步地拨开事件的真相, 使得受众的想象空间在不断地被拓展。我们的媒体的工作人员就是应该这样一步步的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把真相最大限度的还原给人们, 我们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评论, 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的作用。

(二) 提高主持人、记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 主持人转向全能型。在人们的传统的观念里, 更多地认为主持人的工作仅仅是起确定嘉宾并与之互动的作用, 所以, 人们一直认为主持人只是一种摆设, 没有其实在的意义, 这样久而久之, 主持人对于自身的价值就不能很好的看待, 很多的时候对于工作更多的是应付, 对于专业的修养方面也在不断地下降。我们主持人其实要具备非常强的专业的能力, 在现场工作的时候, 对于关联的词汇要有很好的应对的能力, 当面临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要有很好的心态, 及时地缓和紧张的气氛。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身感情的真情的融入是非常必要的, 成功的主持人都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语言与实际相结合, 并且运用个人的肢体语言进行很好的配合, 能够很好地给人以亲和力的感觉, 对于观众以及被采访者都会产生很亲近的感觉。我们的记者也是同样, 更多的需要给人以最为真实的报道, 能够提出群众想要说的话,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第二, 记者转向评论记者。《焦点访谈》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有着较高要求。这意味着栏目记者必须具备现场评论的专业素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者, 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 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着更为详实的把握。所以他们更有发现问题、找到评论最佳点的优势。可是《焦点访谈》栏目中的部分记者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此优势, 而是把自己局限于报道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龚立堂.新闻评论就是深度报道[J].新闻战线, 2009 (10) .

[2]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8

“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因素, 从而能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1]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认为, 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新兴媒体蓬勃发展, 媒介融合势在必行。因此, 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中, 渐渐地细分并形成了三个“舆论场”:一是政府舆论场, 即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舆论场。二是媒体舆论场, 这个舆论场为媒体的新闻实践所构成。在这个舆论场中, 媒体既反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又表达民情民意。三是民众舆论场, 它通常是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而形成的舆论场。这三个舆论场交汇的部分就是整个社会舆论统一的部分, 它们交汇的部分越多, 则说明整个社会的舆论越统一, 社会舆论环境越和谐, 反之亦然。[2]

二、新闻评论影响三个“舆论场”的方法——互动与引导

从格局来看, 除媒体舆论场外的两个舆论场中, 一个舆论场是由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代表主流的声音, 体现主流舆论导向的“政府舆论场”, 他们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则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的“民众舆论场”。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让“民众舆论场”的声音通过媒体变大、变响。[3]由此可见, 在三个“舆论场”中, 起到承上启下、中流砥柱作用的便是媒体舆论场。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最能发挥自身功能优势并且能够有所作为的也是媒体舆论场。而新闻评论则是新闻媒体在媒体舆论场中发声、表态和监督的利器。通过新闻评论实现三个“舆论场”上下通气, 相互融合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互动与引导”。

(一) 互动对象

要想让新闻评论在三个“舆论场”中发光发热, 首当其冲地就是必须真正让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生产者“网民+专业新闻评论员”联合互动起来。

“民众舆论场”的主力军是广大网民。根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网民成了互联网时代不可小觑的社会成分。但网民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与收入结构参差不齐。尽管最近几年, 我国网民的各项结构指标是逐渐趋向向上良性发展的, 但当前我国网民的素质仍良莠不齐, 整体水平不高。再加上网络为每一个人创造了一片自由的虚拟空间, 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对于任何事件的任何观点。因此, 民众舆论场中的评论多数是网友对当前热点新闻事件的感叹、调侃甚至是怒骂, 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是卸下“社会人”的面具后暴露出的更多人类的自然属性, 是从小我视角出发的, 缺少大局观念, 缺少专业新闻评论的理性与客观。

但这些只言片语的“评论”并非没有意义, 这就需要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对自己所属平台下的网友跟帖、网友评论等进行后台收集、统计, 分析出民意的去向, 将民众舆论场中的感叹通过过滤与突出等手段在数量和质量上使之形成规模, 在此过程中让感叹经过不断地滚动、整理、发酵, 最后由专业的新闻评论员结合民意与大局观念撰写新闻评论。如此得到的新闻评论更容易进入政府舆论场, 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 互动方式

受新兴媒体的冲击, 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受众严重流失, 销量、收听收视率也大幅度降低, 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异军突起。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互联网时代信息观点传播的主力媒介形式, 其原因就在于社交媒体十分注重用户体验, 了解受众需要, 能够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在此以中央电视台与《人民日报》为例, 详述互动方式的改变如何提升新闻评论在三个“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与《人民日报》在我国是官方主流媒体的代表, 其不可回避地官方色彩让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产生了抵触心理, 并已形成官方主流媒体刊发的新闻评论“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因此, 客观上讲, 尽管“本台评论”和“人民日报社论”往往质量很高, 内涵深刻, 但却往往曲高和寡, 受众经常充耳不闻或视若无睹, 实际传播效果很差, 传播目的并没有达到。

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 因其强烈的互动性、下载订阅的便捷性、每日一次或多次的更新速度、高度的受众参与感成为官方主流媒体融入百姓生活,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的一条新路。截至2014年7月30日, “央视新闻”新媒体总粉丝和订阅户已达7909.4万, 总规模位列主流媒体第一位。其中:“央视新闻”客户端订阅户超过3909.1万, 位列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订阅户第一;“@央视新闻”微博总粉丝3820.4万, 位列媒体微博账号粉丝总量第一位;“央视新闻”微信订阅户179.9万, 居媒体公众账号第一位。

微博、微信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媒体的新闻评论带来了新生, 但与此同时, 媒体新闻评论出现“微博化”的现象。“微博化”现象应做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微博化评论”有微博的速度和热度, 关注网络热点, 紧跟受众关注视线;另一方面, 新闻评论应是“浅阅读时代”的深度表达, 而不是简单地呈现价值观和各种对立的意见和观点, 或者迎合受众进行情绪化宣泄, 为了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而“哗众取宠”, [4]少些戾气, 多些平和。

(三) 互动监管

新闻评论借助新兴媒体、转换话语方式进入新媒体, “放低身段”关注社会民生、进入寻常百姓的视线中, 并不意味着要“放低品质”。网络环境虽然自由, 但绝没有无条件的自由。新闻评论质量良莠不齐, 引导的舆论方向时有偏差、反转都与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不够,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 网络把关人缺失等原因有直接关系。因此, 在互动过程中, 需要网民、媒体工作者进行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 并由政府相关部门把关监督。三个“舆论场”在监督层面做到上下通达, 而非现在的“上紧下松”的力度不对称, 进而确保新闻评论在三个“舆论场”所引导的舆论方向是正确、进步的。

三、结语

我们当下的奋斗目标是将三个“舆论场”打通, 力争形成合力, 共同倾听民意, 促进社会发展, 这其中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的汇集、发酵、作用的文体形式, 将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 只有通过增加新闻评论生产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改变新闻评论的传统传播途径、改善传播效果, 技术与法律层面进行严格的互动监管, 才可以将新闻评论真正变成三个“舆论场”之间的润滑剂和风向标, 才能真正使三者融会贯通, 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喻国明, 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283.

[2]刘九洲, 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 2007 (1) .

[3]陈广娟.打通“两个舆论场”构建新闻传播新格局[J].新闻世界, 2012 (7) .

[4]钱晓文.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J].新闻记者, 2012 (2) .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分类,素质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传统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的电视节目形式, 同时也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 实行舆论监督, 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 1980年7月,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观察与思考》节目开播伊始, 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出现。之后,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2008年《新闻1+1》《今日观察》《我的今日之最》的开播, 新闻评论节目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一个节目的好坏, 与他的节目主持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 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分为哪几种, 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便成了做好节目的关键。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分类

眼下, 从央视到各地方台都开播了多档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央视论坛》、《实话实说》,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有报天天读》、《时事开讲》, 江西卫视的《杂志天下》等。从这些节目中, 笔者通过对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 给他们做了一个系统的分类。

(一) 主持人中立型

在央视的《新闻1+1》和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两档节目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基本上都是一个主持人加一个特约评论员的搭档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白岩松是央视的主持人, 但是在《新闻1+1》中他只扮演一个评论员的角色) , 然后主持人先简要陈述所评的新闻话题或新闻事件, 通过对特约评论员发问, 引出评论员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由此可以看出,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在这种“1+1”模式的节目中是保持中立的。他回归到传统节目主持人的位置, 扮演的是一个“发球者”的角色, 提出问题给评论员回答, 促发评论员思考, 提出更多更新颖的观点, 从而推动节目进程。整个节目采用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 以评论员的意见信息作为传播主体, 主持人只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并不发表个人看法。

(二) 主持人身兼评论员型

在《世界周刊》、《有报天天读》、《杂志天下》等节目中, 一般都只有一个人“独撑大局”, 主持人本身也是评论员, 他既要负责开场等主持工作, 还要负责担当评论员的角色, 对手头的新闻资料进行整合。一方面要叙述新闻信息, 另一方面要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从而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

例如在2011月5月15日的《有报天天读》中, 主持人兼评论员邱震海从《文汇报》的一篇名为《袋装北京烤鸭内装臭肉, 多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报道谈起, 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思考。然后进一步在评论中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 从食品安全监管、道德建设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方面进行分析, 并将这些问题上升到中国现阶段外部崛起迅速和内部转型艰难相矛盾的高度。从而得出内部转型是外部崛起的基础, 少谈崛起多谈转型的观点。这样一来使整个新闻评论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更能引发观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素质

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 无论是中立型主持人还是身兼评论员型主持人, 他们素质的高低都将对节目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 主持人要有牢固的喉舌意识和导向意识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主持人作为媒体的传声筒同样需要时刻牢记喉舌意识。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的转变, 旧体系被打破, 新的体系尚不完善, 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 必然会导致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产生。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 我们每天面对的新闻事件、素材大都来源于这些新矛盾和问题中。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谨记, 有问题出现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去帮助观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强调或夸大问题的严重性, 造成人心恐慌或不可挽回的局面。

如何掌握牢固的喉舌意识和导向意识?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对政策理论有领悟能力, 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平时注重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 时刻留意党的方针变化, 并把政治敏感贯穿于工作始终。

(二) 主持人要具备敏锐准确的判断力

这里所说的判断力包括两个方面:

1.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往往具有选题上的权力。如何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评论, 鉴别力是主持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所选的话题必须要和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相结合, 帮助受众解惑其中的奥秘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只有主持人以敏锐的眼光找准新闻点, 让所选话题有事可评, 有话可论, 才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 达到旗帜鲜明、观点明确的效果。否则, 将会出现对新闻事件无话可说的局面。

2. 对是非曲直的判断

记者对于新闻事实必须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对于前面所提到的中立型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也同样如此。他们在话语中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 不需要对新闻事实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但是对于上文中身兼评论员型的主持人来说, 具有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 “杀伤力极强”。使用正确, 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使用不当, 则会起到消极作用, 有时甚至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主持人即评论员, 作为意见性信息传播的主体, 他对事件的是非判断将会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 由于我国的电视受众文化水平高低不齐, 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观众对电视内容缺乏理性的判断, 常常出现“电视上说的就是对的”等错误意识, 因此如果主持人对是非的判断出现失误, 便会造成这部分人的认识错误。

(三) 主持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背负着“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 接触的大多都是一些曝光题材, 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敢于直面社会现实, 解释社会矛盾, 用一颗社会良心去面对威逼利诱。而不是向一些不良的行为妥协, 甚至出现由于无法抵御金钱诱惑, 对一些不良新闻采取瞒报甚至不报的失职行为。

例如人物访谈式评论节目《面对面》一期名为《刘杰:地震后的思考》节目中, 主持人柴静在采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时问出以下几个问题:“玉树地震是否与汶川地震有关?没有判断出前震是能力问题还是疏忽大意?7.1级还不算大吗?您知道一个地震方面的专家做出这样一个判断, 它也会影响到很多人, 您如果预言说这个板块不会出现特别强烈的地震, 这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判断, 您觉得您明确吗?”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 作为主持人和评论员的柴静, 显然是带着一种求证和问责的态度去采访, 在她的提问中表现出了她站在观众立场, 对于地震局没有提前做出预报表示不满, 以及对专家一些推测言论的真实性进行反复求证的对观众负责的态度。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主持人的正义感和对观众负责的态度。

(四) 主持人要有丰富的学识

无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都应该时刻注意学习和吸收各方面知识, 成为一个杂家, 这点对于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更为重要。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对的是所有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它可能发生在社会的任何角落、任何行业、任何人身上。主持人无论是与评论员探讨话题时, 还是自己担任评论员进行评论都不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现象的一般感知层面, 还需要向事件的纵深进发, 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因此, 如果不及时掌握这些知识, 便无法引导受众, 更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评论领域和侧重点。

此外, 丰富的学识还有利于塑造主持人成熟、沉稳、可信的形象气质, 逐步树立其个人的评论风格, 提高电视言论的权威性和感召力。

(五) 主持人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是各类主持人中的一种, 他们同样需要具备一般主持人的专业素质, 要集选题、构思、采访、写稿、编辑、播音于一体, 同时还必须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流程和每一个环节。

总之,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 想要做好节目, 首先要了解自己在节目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将节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5版.

[3]孟冬鹤《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素质》, 中国科技博览, 2009年第32期

[4]刘江贤《电视评论节目的定位》, 采写编, 2001年第2期

[5]张怡春《浅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平原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

音乐新闻与评论 篇10

全球化加速民主化和信息化。2001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这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将在更广泛更深入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必须面对六个方面的挑战: (1) 低关税降低了海外传媒进入中国的门槛; (2) 最惠国待遇给了所有成员国 (地区) 准入中国的机会; (3) 国民待遇和跨境服务保障中国公民有权接触获准进入的海外媒介; (4) 人员自由流动可使国内传媒人进入进驻中国的海外传媒业就业; (5) 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要求中国新闻传媒有偿使用他人的知识产品, 并加大打击盗版行为的力度; (6) 信息透明原则对中国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和政府监管传媒法规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8个年头了,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扩大与深入, 经济的全球化必将促进我国的民主化和信息化。新闻传媒将会和必须采取一些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推动全球化和民主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更加广阔的天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的“两会”记者招待会,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开场白都是以网络作导语。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又与网友对话22分钟。胡锦涛说, 抽时间尽量上网, 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网友们的建议、意见, 我们非常关注, 发给我的一些帖子, 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这是一个标志, 更是一个开端。信息产业的发展, 必定会促使我国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

民主化促进全球化和信息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慢了一点, 但总是在与经济的发展结伴稳步前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政治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的报告,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四位一体”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近几年来出现的孙志刚事件、抗击非典、“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 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经济文化实力, 更展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临危不乱, 充满自信, 运筹帷幄, 同舟共济的高超执政能力。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 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 到今天中央相继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坚持拨乱反正, 继续思想解放的结果。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需要将前面两句话改为:“重大情况向人民报告, 重大问题由人民决定。”这是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自然, 执行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有序的原则。 (2)

新形势下, 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网络的交互性使网民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网民可以和新闻工作者共享新闻事件第一手资料和背景资料 (采制权出让) ;二是传统传媒对舆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大大削弱 (发布权削弱) ;三是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广泛和频繁 (交流领域扩大) 。由此, 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的新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是一种观点信息。在新闻传播中, 新闻评论和消息报道一起, 向受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多的观点新闻。它的对象是传播受众, 它的作用是满足对象获取观点信息的欲望;从社会发展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在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中, 新闻评论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直接方式, 它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它的对象是社会公民, 它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更好更有效地参与和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从认识论视野解读新闻评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为理性认识。在人们认识的过程中, 新闻评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理性认识的一种反映, 它与感性认识结伴而行。它的对象是普通意义上的人, 它的作用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地深刻把握世界, 处理好主体人与客观世界 (包括人、自然、社会) 的关系。 (3)

“新华时评”的新突起

“新华时评”作为一个评论栏目, 在全国众多的评论栏目中特别是与报纸相比, 是一个后起之秀。但是, 该栏目自2001年开办以来, 已有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该栏目也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新华时评”专栏的突起, 不仅受到媒体用户的欢迎, 也受到新闻学院师生的关注。近些年来,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已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跟踪调查该专栏, 在《中国记者》等杂志上发表对该专栏进行研究的文章。该栏目负责人应邀在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上介绍栏目的做法, 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 从地震当日到6月11日, 一个月的时间, “新华时评”就发稿133篇, 发稿量相当于往常3个月的发稿总量。被100家以上媒体采用的稿件有5篇, 平均采用家数超过47家。这个时期, “新华时评”取得了两个新突破:一是发稿数量创新高, 每天发稿4~5篇, 最多的一天发稿10篇;二是稿件总体质量创新高, 平均采用家数高于往常。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对这一阶段的“新华时评”予以高度评价, 新华社营销总平台收集的用户反馈意见表明, 这一阶段的“新华时评”广受媒体欢迎。

笔者在对该栏目调查以后, 发现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第一, 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增强新闻评论的附加值。现在大家都在讲“第一时间”, 那么什么是“第一时间”呢?我的理解是, 所谓“第一时间”, 它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为人知的时刻。在这一时刻, 新闻记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声音、图像等方式, 描述该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让受众了解事实的经过。二是不为人识的时刻。在这一时刻, 评论员 (也称评论记者)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于事实中的真谛, 以有形意见的形式来表现, 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新形势下的媒体竞争, 大家都在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事实, 这是很重要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 同时, 当大家都掌握此手段时, 又难以争先了;但是, 在第一时间发表新闻评论, 却不是每一家媒体都能做到或做好的。在第一时间发表相对独特的、权威的、有影响力的评论, 相对于发布新闻事实来说, 却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可以这么说, 媒体的竞争, 不仅要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事实, 更要争第一时间发表新闻评论。随着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公民素质的日渐提高, 这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强, 竞争力也会越来越激烈。

2008年5月12日, 地震发生的当天20:29, 新华网就发出了第一篇评论《善用手机短信传播安民信息》, 20:54发出第二篇评论《党和政府与震区人民心连心》, 23:41发出第三篇评论《及时披露权威信息是消除恐慌的定心丸》。这组评论不仅在第一时间传播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各地的积极行动, 给人民以安定和鼓舞, 而且在第一和第三篇评论中都介绍了相关的背景资料, 给受众更多的评论附加值。如在第一和第三篇评论中分别介绍了我国截至2008年2月底的网民数, 说明在灾害危机时刻运用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传达信息是十分重要的;2008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 此法要求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 强调了此刻运用手机、网络等是大力提倡的好形式。评论不仅要求提供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而且给大家提供了有利于认识深化的事实材料。“新华时评”努力将“不为人知”的事实和“不为人识”的判断融为一体, 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 将指导性和服务性结合, 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发表评论自然要有指导性, 特别在这个灾害危机时刻, 所发表的评论一定要传达中央的精神, 强调国家的法令, 指出存在的问题, 明确发展的方向, 这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一丝一毫都不可马虎和松懈。让我们看看这些评论的标题:《慷慨解囊之后, 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灾后重建要走科学发展之路》、《救灾捐赠不需要仪式》、《加强救灾款物监管需要制度创新》、《灾后重建要有长效、灵活的政策机制》、《企业要在抗震救灾中实现自我超越》、《受灾群众住房建设不要搞“一刀切”》、《全民节约支援灾区豪华粽子要不得》、《防灾减灾需要科技支撑》, 等等。写评论时, 我们常讲少用“要”或“不要”, 但是, 在这个危机时刻, 根据灾区和各地出现的问题, 一家有权威的通讯社就必须用“要”或“不要”了, 正是这些“要”或“不要”的评论对于抗震救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评论除了强调指导性外, 还要体现服务性, 只有将服务性做好了, 才有利于指导性的落实。2008年6月16日“新华时评”《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抗震救灾的每个细节》, 以甘肃省陇南地震灾区公安部门日前发出《通告》规定, 除执行紧急公务外, 警车和特种车辆不得乱鸣警笛、乱拉警报、超速行驶, 以免扰民为由头发表了评论。评论指出:“当前, 抗震救灾处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 任务重, 工作量大, 许多工作要直接与群众面对面。这个时候, 我们不但要抢时间, 重实效, 而且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 关注细节。甘肃省陇南地震灾区要求加大特种车辆管理, 值得广大灾区借鉴, 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抗震救灾的每个细节。”

这一时期的评论关注孩子的较多, 如《孩子, 我们都是你们的亲人》、《孩子, 你要挺住》、《让地震孤儿感受“大家”之爱》、《致敬, 为四川汶川地震灾难中的孩子们》、《孩子, 你会有一个温暖的新家》、《小朗铮的敬礼告诉我们什么》、《孩子, 你要记住》、《祝愿灾区孩子在磨砺中健康成长》、《活着, 就让孩子多一些快乐》、《让持久爱心催生灾区孩子的坚强》、《为了灾区考生公平参与竞争》、《祝福你们, 灾区考生》、《l%的考生, 事关100%的公平》, 等等。这些评论大都写得很好, 表达了海内外华夏儿女和世界友好人士对灾区儿童的关爱。略有不足的是, 对灾区孤寡老人和伤残人士的评论少了一些, 以后似应加强为好。

第三, 坚持一线采写评论, 突现新华社记者的过硬素质。2008年5月24日, 来自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及首都新闻单位的代表聚会中国记协, 对嘉兴日报实施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予以肯定, 新华社及有关媒体作了报道。这一机制强调的评论员首先是新闻记者, 即“评论记者”, 要求他们深入新闻一线, 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其实, “新华时评”从一开始创办就体现了这一思路。在抗震救灾的评论写作中, 新华社记者到一线采访评论的过硬素质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据调查, 这个时期发表的“新华时评”有20多个省、区、市的新华社记者参与, 既有总社派下去的记者, 也有各分社的记者, 既有对灾区情况的采访评论, 也有对本地参与救援的采访评论, 还有不少分社的领导带头采写评论。这次抗震救灾中采用超过100家的“新华时评”稿件, 有90%是记者采写的。新华社发挥其新闻采集网络庞大、覆盖面广的资源优势, 有别于其他媒体基本上靠评论部少数人写评论的传统做法, 可以说带了一个好头, 值得各地各媒体学习。

“新华时评”作为后起之秀, 受到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与总社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近年来, 他们先后召开“新华时评”的研讨会, 邀请大学和平面媒体的人士做讲座、搞培训, 在遵循“缘事而发、寓理于事、目光四射、动人心弦”的专栏原则和“生动犀利、深入浅出、平等交流、以理服人”的写作特色及风格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在研讨会上指出:既然评论是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 我们就应当把它高高举起, 在形成主流舆论的强势中发挥引领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唱得更响。 (注:2008年7月28日笔者应邀参加“新华时评”研讨会, 此文根据会议发言稿修改而成, 文中相关数据见研讨会纪要。)

参考文献

①童兵:《入世三年中国传媒格局的嬗变和前瞻》, 《上海新闻界》, 2004 (12) 。

②赵振宇:《说了不白说——论民主进程中公民权的保障与实施》, 《南方传媒研究》, 2007 (9) 。

上一篇:中年级阅读下一篇: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