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家

2024-09-05

音乐评论家(精选11篇)

音乐评论家 篇1

音乐活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作为对音乐作品或音乐表演的价值和所表达的情感等进行评价的音乐评论, 需要的不仅是深厚的生活知识、音乐知识和鲜明的思想美学立场, 而且还需要有特殊的本领, 能够挖掘其作品内部所表达的情感, 以便深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态度。

1 音乐情感表现分析

音乐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将人类每一个个体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达到彼此交流, 彼此温暖和关怀的目的。

1.1 音乐情感表现的形式

(1) 激情通常是由过度情绪压抑和兴奋引起的将激情融入到音乐中, 它所体现出来的情绪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 (2) 音乐心境这种情感体验通常是音乐激情过后, 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持久、微弱, 并对整个精神活动造成影响的情绪状态。 (3) 音乐应激是紧急情况下, 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

1.2 音乐情感表现的特性

1.2.1 音乐情感表现的对象性

任何情感都是内心状态的一种反映感情的对象通常是做为具有感情特征的事物出现的, 它在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浸透着感情。

1.2.2 音乐情感表现的主客一体

在对艺术作品的评论中, 评论家往往会以作品产生的价值感情为主线, 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即在欣赏和评论艺术作品时, 是把作品本身美的价值感情与自身随作品而出现的多种感情融合为一体的体验。

1.2.3 音乐情感表现的层次性

音乐情感的层次性可通过公式“音乐情感=形式性情感+生活性情感”表现出来。

(1) 形式性情感。

音乐情感是一种抽象的自我意识, 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瞬间完成的。尽管如此它的产生还是需要借助于生活中的事物即在现实生活中, 它完全依赖于生活或概念观念, 是不完全独立的。但是, 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

(2) 生活性情感。

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载体, 它以自律的形式性情感为基础, 同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人的情感与他所生活的现实生活可以认为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 音乐可能引起的想象和思想, 与特定的个人的内在生活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并最终以极高的情感表达传递出来。

2 音乐评论中情感的挖掘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Beethoven) 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 便能超脱寻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贝多芬将其一生地经历化为音乐, 通过音乐来传达他的情感。因此, 对于一个优秀的音乐评论家而言, 除了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写作水平外, 还需要善于用接近音乐的方式和深入音乐的途径去聆听音乐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并将这种情感传达给大众。

2.1 从节奏中挖掘情感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将其与乐音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在音乐评论中, 要想更好地挖掘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 对于节奏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非洲音乐中, 节奏被认为是音乐的灵魂。通过鲜明的节奏, 人们可以将生产工具或用具等的敲打发声融入到演奏中, 形成一种以强刺激为重要特征, 且节奏鲜明的音乐范式。再如, 我国戏曲艺术中, 也存在完整的打击乐体系——“锣经”, 它不仅打出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外部动作节奏, 同时还表达了形象的内部情感变化。20世纪音乐史中, 打击性音响就是其鲜明的特征之一, 它不仅自由多变, 同时还不断变化着重音点, 将人们从一种规矩方圆的节奏中解放出来, 将整个情感的表达空间无限的扩展了。

当然, 这种打击形式只是节奏的一个极端表现形式。在一些古典音乐中, 音乐节奏基本上都是趋于一种稳定或超稳定的状态, 而现代音乐多会融两种以上的节奏于一体, 破坏音乐稳定的内在结构, 使人产生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恰恰符合后工业化社会人们的心理感知结构特性, 将人们日益复杂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表达了出来。

由节奏所以引起的人们心理上的美感, 一方面是由于它与与心跳频率的关系, 心脏的跳动是随着节奏的击拍速度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直接刺激了神经细胞的活跃, 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另一方面, 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 由此便会产生一种具有运动特性的美感。此外, 在社会慢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对美的欣赏习惯, 也是产生节奏美感的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 节奏在整个音乐的情感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评论只有从音乐的节奏出发, 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艺术性, 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2.2 从声音中感受情感波动

情感是通过声音的传递才得以表达的, 而声音的色彩变化又是随情感的波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任何一种情感, 哪怕只是细微的情丝波动, 也都会引起声音色彩上变化, 从而使发出得声音中带有了情感色彩。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 那些那些变化无穷、动人心魄的声音, 就是内心奔游不息的情感的传达, 可以说声音的变化根植于心中的情感, 是情感所留露出来的最美妙的音符。因此, 在欣赏音乐, 评论音乐时, 我们只有仔细聆听歌唱声音的变化, 才能从中感受到最微妙、最朦胧、最难以言表的情感波动。

2.3 从作品演绎中体验情感

音乐作品本身所蕴涵的情感是音乐评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可以说一个评论者的情感感受力决定了其对音乐作品鉴赏水平的高低。不同的音乐作品所传递的价值和文化是不同的, 所体现的时代和阶级特征等也有所不同。评论音乐作品的最初原则就是要最真实地还原作品本身所凝聚的情感。当然, 音乐作品的情感还需要通过表演者的演绎来表达, 他在还原作品本身情感内涵外, 还会将个人的修饰和对作品的个性体验, 如声音、举止、眉目以及其思想和价值取向等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因此, 在进行音乐评论时, 除了客观把握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外, 还需要对其再创作过程, 即演绎有深刻的理解。

3 结语

音乐情感是音乐的内在灵魂, 它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中。在进行音乐评论时, 只有从细微处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表现的艺术手法, 细心聆听每一个音符, 从能够感受到作曲家所表达出来的音乐情感, 然后通过相当高的文学写作能力, 将这种音乐情感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摘要:音乐评论在培养大众的消费品位和情趣, 以建立一个有序的文化消费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音乐评论的角度, 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层次挖掘。

关键词:音乐,情感,挖掘

参考文献

[1]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 2005 (4) :91~94.

[2]蒋盛益, 李霞, 李碧, 等.音乐情感自动分析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 31 (18) :4112~4114.

[3]曲超, 马晔.小议音乐情感中的男女差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223~224.

[4]肖晓莲.节奏——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形式[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7 (4) :59~60.

[5]王美艳.艺术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音乐评论家 篇2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沃尔夫曾说:“我相信每一位国民意识之中都蕴藏着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的集体无意识,对于他的民族的一切:每一种景象、每一种声音、每一种记忆,他都了若指掌……发现美国,便意味着探索个人内心、记忆与灵魂。”[1]他通过驾驭庞杂、纤敏的内心体验,生发出对美国民族经验的本质思考。此外,沃尔夫还热衷于时间的思考,在他看来,历史长河、世界万物,不论远近大小都互相联系、互为因果。时间的每一个片刻、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神奇的,唯有通灵的艺术家才可以感受得到。因为沃尔夫本人异常地敏感,他的小说充满了抒情气息,而不是以情节取胜,再加上他并不丰富的经历,以及他伤感的心灵,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层自传色彩。

沃尔夫的短篇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里,虽然定位是一篇小说,但是通篇来看,作品中弥漫着太多作者本人的经历与感受,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看作是作者本人写作生活的体验。

一、小说的自传性

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写了一个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当代作品的评价,而他的评价对初出茅庐的作者来说无疑是一语定乾坤,而对读者来说则起着引领阅读的效果。沃尔夫在小说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位文学评论者,通过对作品的评论,刻画他的性格。因为沃尔夫本身相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就是一位青年作者,他的创作生涯和出版商、文学评论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作品中有着浓烈的自传色彩。

19,沃尔夫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的蓝岭的一个游览区。母亲是当地人,当过书籍推销员和教员;父亲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在当地居住几年后才娶了他母亲作为第三任妻子,他是个雕凿墓碑的石匠。沃尔夫夫妇生育了八个孩子,有六个活了下来,其中托马斯最小。后来,沃尔夫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自己都成为他小说人物的原型。实际上,可以说沃尔夫的作品是他小说化了的编年史。19,沃尔夫和其他几个孩子跟随母亲到圣路易斯去参观世界博览会,哥哥在那里去世。这件事使沃尔夫终身难忘,后来,他把哥哥的死亡写进那篇评论家认为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失去了的孩子》。19,沃尔夫进入奥林奇街公立学校住读,19到19,沃尔夫在罗伯茨夫妇开的一所预科学校学习,四年后,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沃尔夫的父亲对文学虔诚地近乎痴迷,而且记忆力非凡,可以背诵“哈姆雷特的独白、《麦克白》、马克・安东尼的悼词、格雷的‘挽歌’”。[2](P15)沃尔夫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将作家等同于拜伦、雪莱、丁尼生等人,在他脑海里,作家“必是一些对我来说是永远可望不可及的、不可知的、离我十分遥远的人”。[1](P14)从12岁起,他就开始写散文、诗歌、故事,上大学后,他转而写剧本,并准备成为一名剧作家。19,卡罗来纳大学学生剧社上演沃尔夫的剧本《巴克・加文的归来》,他自己也演剧中主人公加文。他的第二个剧本《第三夜》在12月由学生剧社演出。19,他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后,进哈佛大学深造,在大名鼎鼎的乔治・皮尔斯・贝克教授的“47写作班”学习戏剧写作。他的剧本《群山外》曾在写作班中演出。他一心想当剧作家,但是纽约戏剧协会始终拒绝采用他的剧本,失望之余,他转入小说创作。他没日没夜地工作,白天创作,夜晚思考、阅读、修改白天所写的东西,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当他收到来自出版商的退稿信时,他忽然意识到这种支撑他工作的力量正在消失,便离开美国,开始了欧洲之行。不久,喜讯传来,出版商迈克斯威尔・潘金斯看中了他的书稿。潘金斯是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编辑主任,是当时美国出版界一个颇有胆识、颇有声望的人物,他对沃尔夫的书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使一本松散、冗长的书具有了较为紧凑、分明的形式。在与潘金斯共同修改手稿和随后的交往中,沃尔夫与其建立了超出一般作者与编辑的友谊。

沃尔夫经历了退稿,遭到否定,最终又被认可的过程,他自身的经历与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的作家多克斯何其相似:多克斯刚出道时,他的着作没有给文学评论家留下好的印象,“《双周刊》上的那篇书评是表示温和的否定的妙文:‘毫无疑问,这部作品相当不差,’透纳说,‘不过,归根结蒂,老拉伯雷确实要好得多’――这是一个那位不幸的作家压根儿无意争辩的结论”。[3](P330)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他的作品幽默风趣,是小说中的精品,在这里,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多克斯作品的好坏,只是把他和拉伯雷进行对比,暗示了青年作家多克斯与名作家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五年后,多克斯的第二部作品出版,评论家评论这部着作用了比较认可的口吻,“那部着作,他明确地说,‘难以被称为是一部小说’――他并没有费口舌去解释怎样才能被称为是小说――那确实是‘一部心灵的自传’;他下了这个响亮的定义后,就从心灵和自传这两方面畅所欲言讨论了这部着作,而且还对它作出了相当好的评论,还特地给多克斯先生这头鸟儿巧妙地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窝,却一点也不侵犯更重要的树枝上那些更出色的鸟的留神提防着的.地区”。[3](P330)这次,文学评论家没有直接评价作品的好坏与否,而是就多克斯作品中的独特之处大加渲染,宣传了作品。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初生的小说作者与文学评论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闻名的文学评论者对刚入行的作者有着生杀大权。

二、文学评论家的肖像

沃尔夫的小说《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描写了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家透纳博士的事迹。透纳博士创办了《阅读・写作和有关的艺术双周刊》,并且做它的指导者。《双周刊》在文学评论方面的路数是走中间道路,“透纳博士的姿态是既不过于右倾,也不过于左倾,而是‘有一点儿中间偏左’”。[3](P321)在对文学进行评论时,透纳博士显示出“他的才能中一个显着的特点。他始终能不但比他自己的评论家,而且比他自己的钦佩者,领先两大步。举个例子说,是透纳博士首先作出这个惊人的发现:性是沉闷的”。[3](P322)沃尔夫紧接着引用了透纳博士对劳伦斯小说的一段评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透纳博士的评论并不地道,他的见解并没有抓住作品的实质,但他却很擅长撩拨读者的兴趣,通过这段对文学评论家的描写,读者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著名文学评论者的油滑姿态,他并没有出众的专业素质,却在国内的文学评论界如鱼得水,作者反讽似的给读者展现了这个文学评论家的姿态,暗示了这个文学评论界的风气。

接着,沃尔夫进一步对这个文学评论家进行描述。面对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透纳博士虽有着油滑的性格,但他是不是每次都能判断正确呢?作者揭示了透纳博士处理问题的方法。

透纳确实坚持走中间道路。对一切东西的发展,和它们的重要性,他都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不错,他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文化的敌人,他并不总是站在战线的最前列,但是他及时赶上。要是有时候他的估计有失误的话,他总是不等到太迟就改正;要是他犯下错误的话,像他的为人那样,他英勇地把错误忘掉。

注视他的成长是令人鼓舞的。譬如说,1923年,他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说成是“已经成为我们的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集淫猥描写之大成的百科全书”;1925年,比较宽容地把该书说成是“我们的年轻的知识分子的《圣经》,该书不同于那一本真正的《圣经》,在于它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1929年,把该书说成是“惊人的杰作,该书对我们的年轻的作家的影响超过我们这一代中的任何其他作品”;1933年,伍尔西法官宣布了那个著名的决议,①允许在合众国销售《尤利西斯》(决议收在占有《双周刊》整个头版上的一篇值得注意的编者评论中)后,他又把该书说成是“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最值得注意的一次胜利,它战胜了我们的时代中的文学共和国内一直受到严厉批评的种种顽固和褊狭的力量……”[3](P324)

沃尔夫在这里举了个例子,即用评论家对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评价,来说明评论者根据时事的变化,调整批评的语调。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西方现代文学的经典,但对他作品的评价却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有变化的:从一开始的“淫猥描写之大成”到“自始至终写得非常沉闷”再到“完整的艺术性的一个辉煌的证明”,评价从最低层次上升到最高境界。我们说,对于一个作品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声音,但作品优秀与否应该一锤定音,而不是这样的摇摆不定。小说中,透纳博士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却连一部作品的好坏都分辨不出来,而是采用油滑的姿态在那里粉饰太平。沃尔夫通过例子,不仅勾画出了透纳博士――这个著名文学评论家的肖像,而且辛辣地讽刺了美国评论界不实事求是,哗众取宠的姿态。

除了不学无术,美国文学评论界还有浮夸的毛病。沃尔夫用辛辣的笔触展示了透纳博士对国内某些作家的评价:“他把克里斯托弗・莫利说成是‘自从他的真正的同时代人和,我可以这样说,几乎是他的匹敌者查尔斯・兰姆的时代以来,自从蒙田的时代以来,没有一个散文家足以和他媲美。’关于艾伦・格拉斯哥,他说:‘不仅是我们的在世的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自有小说家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3](P327)查尔斯・兰姆、蒙田是经过百年历史的积淀,最后沉淀下来的世界读者所认可的散文作家,透纳博士把刚出道的作者和这些历史上的大家相提并论,大加赞美,读者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评论界的浮夸之风,因为这些作者还需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经历一个让读者检验,让自己成熟的过程,现在的溢美之词显得有些为时过早。

三、文学评论对作者的影响

沃尔夫在《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肖像》中,借用作者多克斯的经历,展现了文学评论对年轻作家的影响。多克斯刚出道时,没有获得透纳博士的青睐,五年后,当多克斯带着第二部作品再现文坛时,透纳博士因为太太的缘故转变了他的态度,评价这部作品为“一部心灵的自传”,当多克斯去拜访透纳博士时,透纳博士说:“它确实使我想到《威廉・迈斯特》②。”“这还不是这部书的全部情况――当然喽,书中还有一些片断很像《战争与和平》――我记得当时我对透纳太太说过:‘你知道,有些时候,他非常像托尔斯泰。’”[3](P332)

当作者受到评论家青睐的时候,他的作品就是《威廉・迈斯特》、《战争与和平》;当作者不被评论家吹捧的时候,他就没有写作的天赋。在这里,沃尔夫又用他的笔触描写了评论家不实事求是针对作品如实评价的风气,而是任意妄为、全凭己意、胡评乱造的作风。而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评价对读者来说是起着导读作用的,对作者来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多克斯经过透纳博士的提携,就开始了创作生涯的新阶段。“这样,经历了漫长而危险的旅程以后,多克斯先生,这条饱经风暴袭击的海船进入海港了。他要是没有停泊在那些巨大的轮船中间的话,至少这时候已经锚泊在停着一些比较小的船只的透纳的那片安乐的水区中间”。[3](P332)作者沃尔夫暗示多克斯在搭上透纳博士这艘大船后,借助着透纳博士的夸张评论,以后的创作前景将顺风顺水,一帆风顺,可见,评论家的评论对年青作者的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乐评论“初啼”开声 篇3

什么是音乐评论“真正的”衡量标准?在这个多极多元的时代,应当允许音乐评论个性化与类型化兼容共存。在理论上,评判只有“基本标准”而无“惟一标准”。如果音乐评论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个标准,形成音乐评论界一种新的“话语霸权”和“学术霸权”,无法真正融入大众音乐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活,那才是中国音乐评论真正的悲哀。

全国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应征作品100篇,评委必须面对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音乐评论?有些文章内容分明属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心得与学术成果,而非音乐评论范畴。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任首届“学会奖“评委会主席;金湘、张弦、居其宏、杨燕迪等9名评委经过现场8轮签名投票,最终排定奖次公布作者:一等奖空缺;河南艺术学院杨善武《敦煌乐谱研究的新突破》、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质疑“原生态音乐”》两篇二等奖,《人民音乐》编辑部于庆新《歌坛又见“语录歌”》、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建立音乐学术道德规范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相关学术环境》、南艺音乐学院范晓峰《音乐价值判断的“经度”与“纬度”》3篇三等奖;《谭盾有什么好》等6篇优秀奖。

为严明戒律杜绝失范,保证评选结果的学术权威性,本次获奖文章从即日起张挂中国音乐评论网公示15日。这在音乐界评奖活动中首开先例。但是,此次评奖暴露出来一个薄弱环节不容忽视,现场乐评、独立乐评相对数量少、水准低,针对音乐本体精准剖析的好文章,有说服力的批评性文章更是难能可贵。有的作者将“现场乐评”与“作品分析”混为一谈。这种音乐评论,大多偏重技术层面的分析以及资料性、概念化的内容讲解,较少涉及“现场感”的表演质量,如关于指挥、演奏、演唱“现场表现”的评价意见。从而弱化了评论的功能,夸大了介绍的作用。如何甄别“理论”与“评论”?严格规范的学术界定,尚待准确细致的理论依据。

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篇4

科普兰的所有创作中, 最受群众欢迎和熟知的是他中期的一些作品, 而这些作品是他用通俗的音乐语言, 用接近人民生活的音乐语言所谱写的, 所以他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听众和音乐作品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没有听众, 音乐作品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听众对于音乐家来说非常重要。得不到听众的肯定的音乐作品注定是失败的, 这也是创作音乐作品的作曲家的失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弹奏的琴曲《高山流水》, 被一个樵夫钟子期所明白, 并能说出伯牙所弹奏的物象近似“高山、流水”, 伯牙很是感动, 称他为知音, 在钟子期死后, 伯牙摔琴, 不再演奏。伯牙因子期能听懂自己的音乐而感动, 这正说明了, 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众理解明白了音乐作品, 就能判别作品的好坏, 就能对作品做出评论。

再看看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现在, 跨越70多年, 仍是经典之作, 并且家喻户晓。这样一个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贴近人民的生活, 反映人民的真实情感。也正是因为如此, 它得到了听众的肯定, 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人类往往只有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准确地把握, 准确地给予评论。所以很多时候作曲家都会运用人们所熟悉的题材来创作, 抒发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感。《黄河大合唱》就是运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黄河来抒发当时人民的苦难, 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 因此普通的民众都能完全理解整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并与它产生共鸣, 所以人们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最权威、最有价值的, 也正是这些肯定让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由此使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能长期在人民中流传, 而不被遗忘。好作品不一定都能让所有听众都接受, 但经得起听众评价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再如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 在一个不懂得音乐的人听来, 也能分辨出那由3个重复短音、下行3度到强拍的延长音所构成的“命运”动机, 就像一种恐怖邪恶的事物在敲打、逼近, 让人能感受到紧张、振奋的情绪。在乐曲再现长达50小节的定音鼓的敲击声中, 听众会感觉到像是火山爆发出浆石一般, 给人窒息的感觉, 许多人在听完这段高潮后, 都会说太震撼人心了, 太受鼓舞了!所以一提到这部作品人们就会说它是能给人以精神鼓励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对《命运交响曲》最好的评价, 也是最贴切的评价。

一部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听众的评论的。尽管每个人对于音乐感受力和接受力都是不同的, 但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传, 能受到大多数人民肯定的作品, 一定不会是差的作品, 它的存在和流传, 必然有它的意义。所以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科普兰才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当然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欣赏水平的听众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评价, 他们喜欢的作品当然评价就不同, 但不论是拥有怎么欣赏趣味的听众, 他们的评价都是他们对音乐直观的感受。如现在许多人喜欢听流行歌曲, 尽管有些歌曲艺术水平较低, 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一般这些歌曲大多朗朗上口, 旋律一听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传唱。听众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好坏不一, 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评判的, 不能忽视的是这样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评论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篇5

一个是个人的经验,就是中国人活着真是不容易。所以中国人有一股生存的劲就很像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十年来,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发展,这就是中国梦,不想再过那种苦日子了。就是中国人在整个二十世纪都生活得特别艰难,所以中国人的意志就特别强。张雅文虽然写一个人的经历,其实写出了一个中国梦的发展。我看了以后就很感慨。

张雅文有一种豪情和斗志,像许多人一样,用写东西来改变命运。这本书就是写一个人奋斗的历程,如何克服难题,怎样不断超越自己的命运限制,达到一个新的空间,新的可能。我觉得这是中国梦一个基本的东西。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方面值得思考,就是张雅文前半生的苦和我们大家苦一样,从吃不饱中奋斗出来,后半生写的主要是著作权问题。这就变成了不是命运必然的,而是一个人的权利问题,是著作权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命运和法律权利保护的问题。这也是跟我们的社会发展有关系,没有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有这种变化。就是中国人应该怎样去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怎样捍卫自己的尊严?就是中国发展到现在该怎样争取个人命运的发展?所以这个书里前半部分是集体的命运,后面的磨难困扰就是我们怎样在一个新的社会结构里面发展自己。这个中国梦有一个升华过程。我觉得她捍卫权利是很顽强,斗志很高,我看了很感动。现在我们需要捍卫自己的权利,通过这种捍卫来保证公民有一种合法权利的保证。

音乐评论的创造性探索 篇6

【关键词】音乐评论;创造性;李凌;研究

【作者单位】张珂,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作为人类审美评价活动的一种存在形式,音乐评论与音乐发展相辅相成。在现代音乐评论领域,出现了大量音乐评论家,李凌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在20世纪的音乐评论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凌的音乐评论折射出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由项筱刚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李凌音乐评论研究》不仅是在向李凌致敬,更是在挖掘李凌音乐评论价值的基础之上,指导现代音乐评论的发展走向。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收录了李凌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评论,其中涉及多项内容,包括“新音乐”“音乐的民族风格”“音乐家”“轻音乐”以及“新潮音乐”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李凌音乐评论价值的肯定。作者认为,李凌音乐评论的精髓值得现代音乐评论界重视与学习,他将传统音乐内涵应用到现代音乐领域,开启了对音乐评论的创造性之旅。

李凌是20世纪杰出的音乐评论家,其音乐评论著作多达数十部,推动了当时整个音乐评论领域的发展,也为当时的音乐评论指明了方向。书中,作者甄选出李凌音乐评论几次重要的争鸣过程,以当时提出的观点为研究核心,评论其主要观点及思想。作者将几次重要的音乐争鸣从李凌众多的音乐评论中凸显出来,这对深刻理解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的性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书不仅是对李凌音乐评论的一种全新整理,更为现代音乐评论指明了发展方向。

李凌在音乐评论领域笔耕不辍,出版了音乐评论及音乐理论的相关著作近30余种。在《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第2章中,作者认为“新音乐”运动的出现实质上属于一种评介活动,其中的内涵与评价需要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该章下分为三个小节,包括“新音乐”评论、“所谓新音乐”以及“音乐的民族风格”三个内容。读者从“新音乐”时期李凌对音乐的评论可以发现,他对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的主张深表赞同,并指出“最初的‘批评’二字所指的就是‘研究’和‘分析’的意思。本来批评之用于精神的珍品有如炼炉之用于贵金属。但后来,人的判断和原意甚不相符了,人们给批评加上了从日常实践中取来的另外意义。”在这段对音乐价值的评介中,李凌充分肯定了‘研究’和‘分析’两个方面的基础性价值。

作为音乐评论者,首要关注的问题是批评标准的界定,要能够充分反映出艺术价值的自身特点,吃透、理解之后再展示其内在规律。音乐评论者是开展音乐评论的主体,是评论创造性价值的基础。在《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第4章中,文章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著名音乐家、歌唱家展开论述,让读者了解李凌音乐评论的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4]。作者对李凌音乐评论的研究,不仅是对此前评论内容的总结,更是对后世音乐评论的创造性提升。

作者将评论者的创造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音乐具有较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第二,具备良好的学识并接受过专业性的音乐教育;第三,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改变自身观点,影响评论的公正性;第四,担当更多的社会使命,用于坚持自己的信念;第五,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文笔、思路清晰且富有说服力。

音乐创造性评论要注重把握音乐评论的社会性价值,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将音乐评论看作一种与科学判断相统一的审美创造性活动,那么,音乐评论所运用的方式以及音乐评论的作用就不是单一形态,而是一种多维度内容。李凌对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贡献的音乐家都进行了评论,并对这些音乐家做出的贡献以及价值进行深度剖析,认为这些音乐家对推动我国音乐体系走向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的结尾章节中,作者提到李凌音乐评论的历史地位,这也在的侧面表明,李凌在当时历史时期对音乐评论以及音乐创造所做的贡献。作者对李凌音乐评论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不仅是对当今音乐评论的全新理解,更是站在李凌的角度看待现代音乐评论的发展。

在作者看来,李凌的音乐评论本就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现代音乐体系以及音乐评论的发展需要充分继承李凌音乐评论的价值及观点。作者在总结研究李凌音乐评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对音乐评论的理解,提出了音乐评论创造性探索的策略及观点。

第一,要尊重主客观统一。通读《李凌音乐评论研究》我们发现,在开展音乐研究与评论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经验,尊重主客观的统一。首先,要把握音乐评论过程主客观的统一,并将其贯穿于评论的整个过程,应该清晰地分辨优与劣、主流与非主流,保证评论更具客观性;其次,音乐作品的瑕疵与优缺点评论需要通过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作品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缺点,要在辩证视角下对二者做辩证处理;再次,不同历史背景对音乐评论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在历史背景当中,应将主观与客观充分联系起来。

第二,要注重情感与发现精神。音乐评论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情感因素是其中之一。《李凌音乐评论研究》将情感挖掘的内涵具体总结为两个层面:一是音乐表演当中的情感感受。音乐内涵是音乐创作者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音乐作品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音乐评论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上面,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原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评论者敏锐的情感感知以及对内在价值的探索,增强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虽然音乐评论通常需要在音乐作品中挖掘情感因素,但表演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表情以及声音拟合度等也同样值得重视,是挖掘作品情感价值的重要一环。二是音乐节奏当中的情感挖掘。音乐节奏是构成音乐完整性的骨架,节奏与乐音结合过程也是情感传达的过程。现代科学表明,节奏之所以能够激发听众心理上美的感受,实质上是通过节奏、节拍的变化促使感情得以升华,从而提高神经细胞的活跃度。因此,音乐评论的创造性价值展现,是要注重对音乐情感的挖掘。关于音乐的价值见仁见智,如何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挖掘、评价音乐作品,需要评价者在发现精神的引导下建立评价体系,发展音乐规律的同时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既能够挖掘音乐的内在美,也能够实现音乐评论的价值。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不仅论述了李凌对20世纪音乐评论的贡献,更是作者对现代音乐评论的憧憬与展望。此书蕴含的音乐评论思想,尤其是对音乐评论创造性地探索,对我国音乐评论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今天的音乐评论领域应在充分继承传统音乐评论思想的基础之上,走出美学形而上的迷宫,去主动寻求音乐美的感知和音乐评论的多元方法,感受音乐艺术的灵性。

音乐评论家 篇7

1月1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京颁发理论评论奖和作品奖,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以及徐沛东、陈晓光、阎肃、王次炤、赵塔里木、许舒亚、叶小纲、谭利华、印青、卞祖善、 张弦等音乐理论界及创作界人士出席并颁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涵盖了2000年至2012年正式出版发表的音乐著作,分中国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西方音乐史学和音乐美学四个研究领域, 最终共评出金奖、银奖各3部,铜奖4部,优秀奖27部。于润洋著《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张中笑、胡家勋、高应智、李继昌、张人卓、杨方刚、王承祖编著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萃》(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水族、苗族和芦笙篇),李晓东著《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形式理论》获金奖。

作品奖分声乐作品奖和器乐作品奖。声乐作品最终评选出5首最佳作品(不分名次)和15首优秀作品,《生命之城》(宋小明词王备曲),《领雀嘴鹎》 (胡晶莹词曲),《脚印》(湘粤、晓达词崔臻和、赵建华曲),《睡莲》(田书彦词平远曲),《簸箕上的麻雀》(陈楚良词张世敏曲)获最佳作品奖。器乐作品评选出4首最佳作品(不分名次)和15首优秀作品,《水德吟》(龚华华曲),《书鼓——为琵琶与两位打击乐手而作》(秦毅曲),《南音说俏》(胡晶莹曲),《啊哩哩》(王建民曲)获最佳作品奖。

评论家评徐文藻作品节选 篇8

徐文藻曾就学于南京艺术学院,现居江苏泰州,显然属于南方画家,但作品展现出的风格气象却透出一种北方的势态,这一切都如谜团一样地吸引着我……后来我来到泰州书画院参与了解徐文藻所主持的山水画创作研究课题时,第一次见到了才情四溢的他,才真正得知了他的创作意向。徐文藻所主持的这一课题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重新回到传统。具体来讲就是要重新回到元人王蒙那里,力求全面、精确地吃透王蒙山水的语言构成和风格取向;二是以王蒙为依据去深入描绘中国的北方山水景象究竟是他在描绘北方山水那繁复的峰峦时想到了王蒙,还是在对王蒙那种繁密的笔调的探究中促使他走出南方而投身于北方的丘壑之中,似乎是难以辨清的。画家在创作《夏河》时一段告白是值得玩味的:“平时我们生活在南方宜居的小城,安逸的生活屏蔽着人的心灵,一旦投身高原,心事在便在群山中飘荡,目光如唇,痴迷般亲吻着茫然无际的沟沟壑壑。”这一告白表明,徐文藻在像古人一般的“行万里路”中,却不像一般南方画家那样悠游白怡,而是如圣徒一样为北方山水那种神圣雄伟的景象所震撼,产生出了一种脱胎换骨的灵魂的狂喜,这是在氤氲迷蒙的江南景致中无论如何也是体会不到的。

评价一个画家的艺术成就,除了他的技巧功利、格调趣味之外,恐怕最重要的就是风格因素了而风格的确定与否往往是在与前代及同时画家的比较中见出的。一个画家有了自己的风格,他在画史上就会有一定的地位,他的成就也就会被认可。徐文藻的山水显然具备了风格构成的优势。从他目前的作品来看,那种娴熟驾驭笔墨的能力以及从中透发出来的纵横捭阖、大开大合意气,我们已然欣喜地看到,他的天赋禀资似乎极为自然地在王蒙的语境中一下子就寻觅到了一种文脉依托,进而也就获得了一种突显并巩固其自身风格倾向和特征的审美根据。目前中国画坛是一个繁荣而又混杂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要能真正沉下心来深入探究传统,感合自然,构建风格并创作精品,实为不易。而徐文藻先生正值绘画创作最佳的壮年时期,他对绘画传统的认识具有一种明确的审美指向,他对绘画创作具有一种类似宗教般的热忱,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已然具有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已然具有一种密而畅、雄而秀、巍而奇的风格境界,正是这样,我们对徐文藻的绘画未来具有更高、更多的期盼,就不会是毫无理由的。

(樊波评论节选)

了解一位艺术家,首先应从其作品开始。了解徐文藻即是先识其画,再识其人。新千年以来,我们相继在国内外各种画展中,发现徐文藻的国画。其既深厚华滋又灵动飘逸的风格,在极力保持传统山水画正宗文脉的前提下显示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已越来越引起画坛同仁的注意,国画界甚至有人戏称其是“斜刺里杀出的一匹黑马”。后来,我们了解到徐文藻自幼砚习中国画,自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在长期研究水彩画的同时,一直关注中国画的学术方向。这两者在他心中,曾是其艺术生命的左右手。双管齐下,在某些人看来,也许是好事,俗称多面手,但徐文藻认为,专攻一项,更有利于学科的单一研究。后来,他决定放弃水彩这只手,全力进行山水画创作和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

黄宾虹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公认的一代山水画宗师,他把传统文人山水写意画推到了现代顶峰。当今中国画坛“黄潮热”依然不减,这一现象说明黄宾虹山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对其空前未有的认知度。传承前贤风格并不等于没有思想的临摹。透视当代“黄潮”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纯粹处在跟风状态。而有一些画家则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态度,徐文藻便是其中的一位。徐文藻在画山水时,则以学习黄宾虹入手却跳出去,直击画家胸中的家山秀水,在师承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来,形成其独具艺术特色的风格特征。

(李人毅评论节选)

谈及王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贡献,业界公认其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不仅董其昌、沈周、清四王、石涛等人的绘画实践受其影响,到了近现代,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依然受其隐性之链的影响。由于诸多因素,却无人究其奥秘。徐文藻认为,时至当下,在这条隐性之链上,还存在着若干无限的可能性,始终未变的是王蒙创造的笔墨语言,传承对与艺术家来说只是艺术生命中跨出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如何在解读经典中实行创造性转化。徐文藻解读王蒙的实质和目的,以及其实实在在的自觉精神和时代意识,使我想到了一个“非笔墨”的问题。面对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当一切进入快餐时代,当红尘被喧嚣呛尽沉寂和清净,文化氛围就变得良莠并存,鱼龙混杂,几乎被剽窃风、作假风和炒作风搞得乌烟瘴气。个人以为,每个文化公民如果觉得自己是个文人,必定有文人的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并非是勇于担当名利,更不是衡量一个人有无担当大师,甚至自封大师的勇气,而是表现在对民族文化元典的敬崇,对于自己热衷的创作以及对学术的孜孜追求,有一种甘于寂寞、拒绝诱惑的使命意识,有一种在传承经典中实行创造性转化的时代意识。徐文藻没有标榜自己有文人的自觉精神和艺术大师的使命意识,但我从他身上恰恰看到了这两样东西。如果我们的文化公民都具有这种精神,作为开放型领域的学术,在当下中国,自然不会停留在宾语位置,完全可以跻身主语位置,由泛泛的文化现象,演变为实实在在的文化主体。

徐文藻说,他很崇敬奥林匹克赛场上,那些敢于挑战世界历史纪录的运动员。这个里程碑不是注定只属于前人。书画界的创作水平,也应该是一样的道理。我想,这或许是他解读王蒙的另一个脚注吧。徐文藻在传承中创新的创作风格,使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归根意识和拓展意识。即,尊重文化元典,但不墨守成规。这种创新模式一如建安文人的用典创新模式。同样适用于徐文藻的创新风格。这是一种立足根本、不离本土、不改变基因的红杏出墙式的创新。这样的创新模式,既开辟了拓展空间,又保留了归根的杆枝筋脉。这种在拓展中不离根本的创新途径,其实是我国儒家和道家所谓的“常道”,是中国文人不应该背道而驰的“常道”。这种在传承中创新的意识,才是接地气的创新,才是真正的“笔墨当随时代”。

关于戏剧评论的评论 篇9

具体而言, 关于戏剧评论的评论, 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解读。

一、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一大重要问题, 是充分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才能在具体的戏剧评论中做到更好、更到位, 收到更为理想的评论效果。

戏剧评论属于戏剧理论范畴, 而戏剧理论又与戏剧创作 (包括文本创作、导演创作、表演创作、戏剧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等等) 共同构成戏剧活动的两大要素,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 更如人之双腿, 缺少了一条, 就形成了跛足现象。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戏剧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所著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的《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戏剧理论是人们对戏剧现象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概括。古代人类以非凡的才能创造了戏剧, 尽情地享受着戏剧, 同时, 又力图准确地认识和概括这种为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的艺术样式, 这就是戏剧理论的发端。”[1]

古今中外, 许许多多戏剧评论家所写的许许多多戏剧评论, 既是戏剧创作活动实践的科学总结, 又反转过来指导、推动了戏剧创作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例如18世纪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荣辛所著的《汉堡剧评》, 就是百余篇随笔式剧评的结集, 在戏剧理论上有许多重要建树, 被誉为“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又如我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安葵著的《新时期戏曲创作论》一书, 也是对新时期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系列化的评论, 其理论贡献也是巨大的, 正如该书的《内容简介》中所言:“本书反映了全国各省市戏曲的现状和发展, 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了新颖独到的理论见解。从事戏剧创作实践和理论的同志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戾示, 对文科院样师生、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业务人员和文艺爱好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与科学总结, 它对于整个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重要意义, 也正在于此。

二、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二大重要问题, 是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戏剧评论作为一项艺术科学活动,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一) 实践第一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为戏剧创作实践服务的原则,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以戏剧创作实践为依据, 反对脱离实践的“空论”、“空谈”,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话。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要实事求是, 好就说好, 不好就说不好。既要反对“捧杀”, 又要反对“棒杀”。近年来, 我国戏剧评论有一种不算太好的倾向:只准说好, 不许说不坏, 使戏剧评论成为吹捧与炒作的工具。这不仅远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而且也远离了戏剧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百家争鸣”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 提倡有创见的评论, 提倡一家之言, 反对千篇一律和人云亦云。戏剧创作贵在创新, 戏剧评论同样要以创新为灵魂和生命。

三、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戏剧评论的第三大重要问题, 是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一方面, 在综合评论与专题评论中, 做好选择, 二者各有利弊, 究竟运用何种形式, 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

另一方面, 在文体形式上, 对于理论式、论文式、随笔式、综述式、小品式、杂感式、观感式等各种文体, 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摘要:戏剧评论是戏剧艺术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三大理论层面, 对戏剧评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评论。对于戏剧评论, 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戏剧,评论,认识,意义,遵循,原则,运用,形式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著.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P1.

音乐评论家 篇10

据《天天新报》消息, “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重建与弘扬———人文精神再讨论”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在此次会议上, 两个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一个是不久前的一个关于“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出炉, 《红楼梦》高居榜首, 四大古典名著悉数入列, 让人大跌眼镜。不少专家反思, 连最基本的名著都已经被忘记, 更何谈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弘扬?另一个则是郭敬明在商业文学领域的成功, 更是引起诸多专家的热议。清华大学教授、评论家肖鹰就毫不讳言:“郭敬明的《爵迹》我拜读了, 里面有大量的病句、不知所云等, 但郭敬明依然有读者还有推崇者。他第一部书我看了, 就是中学生似是而非的东西, 但把如今的三部《小时代》和最早的《悲伤逆流成河》对比, 你会发现间隔了十多年的时间, 郭敬明在文学上没有进步。”肖鹰直言, 我们对郭敬明做文本解读的时候, 就发现他掉到资本的陷阱里去了, “他玩的是一个超文本的逻辑。用现在的话来说, 阅读郭敬明是一个行为艺术, 一个资本市场整合营销的行为艺术。在这个前提下对郭敬明文本的阅读、文本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 但他是资本打造的一个畅销符号。”

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篇11

科普兰的所有创作中,最受群众欢迎和熟知的是他中期的一些作品,而这些作品是他用通俗的音乐语言,用接近人民生活的音乐语言所谱写的,所以他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听众和音乐作品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没有听众,音乐作品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听众对于音乐家来说非常重要。得不到听众的肯定的音乐作品注定是失败的,这也是创作音乐作品的作曲家的失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弹奏的琴曲《高山流水》,被一个樵夫钟子期所明白,并能说出伯牙所弹奏的物象近似“高山、流水”,伯牙很是感动,称他为知音,在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再演奏。伯牙因子期能听懂自己的音乐而感动,这正说明了,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众理解明白了音乐作品,就能判别作品的好坏,就能对作品做出评论。

再看看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现在,跨越70多年,仍是经典之作,并且家喻户晓。这样一个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贴近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真实情感。也正是因为如此,它得到了听众的肯定,并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人类往往只有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准确地把握,准确地给予评论。所以很多时候作曲家都会运用人们所熟悉的题材来创作,抒发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感。《黄河大合唱》就是运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黄河来抒发当时人民的苦难,来激发人民的爱国激情,因此普通的民众都能完全理解整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与它产生共鸣,所以人们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最权威、最有价值的,也正是这些肯定让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由此使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能长期在人民中流传,而不被遗忘。好作品不一定都能让所有听众都接受,但经得起听众评价的音乐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再如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在一个不懂得音乐的人听来,也能分辨出那由3个重复短音、下行3度到强拍的延长音所构成的“命运”动机,就像一种恐怖邪恶的事物在敲打、逼近,让人能感受到紧张、振奋的情绪。在乐曲再现长达50小节的定音鼓的敲击声中,听众会感觉到像是火山爆发出浆石一般,给人窒息的感觉,许多人在听完这段高潮后,都会说太震撼人心了,太受鼓舞了!所以一提到这部作品人们就会说它是能给人以精神鼓励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对《命运交响曲》最好的评价,也是最贴切的评价。

一部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听众的评论的。尽管每个人对于音乐感受力和接受力都是不同的,但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流传,能受到大多数人民肯定的作品,一定不会是差的作品,它的存在和流传,必然有它的意义。所以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科普兰才会说“听众是音乐作品的最好评论者!”

当然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欣赏水平的听众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评价,他们喜欢的作品当然评价就不同,但不论是拥有怎么欣赏趣味的听众,他们的评价都是他们对音乐直观的感受。如现在许多人喜欢听流行歌曲,尽管有些歌曲艺术水平较低,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确更容易让大众接受,一般这些歌曲大多朗朗上口,旋律一听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传唱。听众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好坏不一,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评判的,不能忽视的是这样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对音乐作品而言最好的评论就是它受听众的欢迎程度和被听众的接受程度。华丽文字装扮下的音乐作品并不一定就是好作品,而一部能与听众沟通,与听众产生共鸣的作品就一定会成为经典之作。

上一篇:维护实践下一篇:合作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