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专题

2024-07-07

评论专题(精选7篇)

评论专题 篇1

题材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

改革开放以来, 新闻在由政治宣传逐渐向新闻本体回归后, 其价值诉求发生了两大转变, 一是信息提供, 构建受众获知信息的传播渠道;二是意见表达, 构建一种公共的话语平台。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者, 其最基本的使命与责任就是传递信息, 实现新闻的第一个价值诉求。然而, 一个有能力的媒体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此, 它应在环境瞭望过程中对于所发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意见表达, 建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代表受众意愿的公共话语空间, 所以, 新闻的第二个价值诉求应成为媒体追求的更高境界。

2007年度福建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评论节目彰显了这样一种追求。参评作品《和平的赛场需要更宽广的民族胸怀》对发生在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赛中中国观众用嘘声向日本队喝倒彩的事件发表了评论, 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绪的宣泄,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这一论题的提出对即将在我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到了及时的预警作用。它从理性高度促使国人思考:如何克服民族劣根性、提高国民素质、塑造中国形象, 向世界敞开我们的胸怀、展示我们的风采。该评论以特有的新闻敏感性捕捉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富有时代意义的话题, 体现了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深层的价值诉求。参评作品《人大代表岂能“官多民少”》, 论题涉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敏感且有深远意义。评论对目前人大代表“官多民少”问题存在的弊端揭示得清晰透彻、有理有据, 显现了新闻媒体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可贵见解, 是不可多见的舆论监督方面的佳作。作品《谁弄丢了禽类产品的检疫环》是一个事关民生的选题。该评论在禽流感疫情尚未完全消失的背景下, 将两个主管部门在禽类产品的“检疫环”问题上相互推诿的现象予以曝光, 客观地揭露了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 一个有作为的媒体不会甘心于只做传声筒, 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自己的个性应成为媒体的自觉意识和追求, 这样的传播与表达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评的专题节目题材涉猎较广。其素材多来自福建省内, 可以说这些选题比较真实地记录了2007年八闽大地上重要的人和事,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跳动的脉搏。不足的是, 在这种反映中, 颂扬性的报道较多, 批评性的报道较少, 总体看, 报道缺少一种锐利性与平衡性。

文本创作——引人入胜的叙述

广播节目要引人入胜, 其结构设置与语言运用非常重要。

根据听觉规律, 广播文本创作讲究结构单一、线索清晰。参评作品在结构手法上值得肯定的有: (1) 选取一根引人注目的线索将事件或故事串连起来。如福建台选送的《“校长妈妈”》 (此次参评的《“校长妈妈”》有2篇, 一由福建台选送, 一由三明台选送) 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几次感动落泪为线索, 把三明市特教学校校长黄金莲艰苦创业、奉献特教事业的动人故事串连起来, 具有较强的可听性。 (2) 抓取典型细节铺设文中, 使篇幅较长的节目不断有亮点与兴奋点闪现。如《我乘军舰访西沙》, 作品选取了大量鲜活的细节故事铺设于节目中, 节目每隔1、2分钟就有新的细节出现, 守岛官兵“战胜艰难、乐守天涯”的博大情怀不露痕迹地从这些细节描述中生发出来,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精心设计开头。广播节目是否能吸引听众收听, 开头非常关键。要想办法在节目一开始就抓住听众, 一是设置疑问, 制造悬念。如三明台选送的《“校长妈妈”》开头连用两个设问设置悬念。在党的十七大讨论会上, 一位女代表的发言让吴仪副总理感动得两次落泪, “这位女代表是谁?又是什么事让她如此动情?”这样的设问自然使听众产生收听的欲望, 期待了解事情的真相。二是开门见山, 揭示新闻点。如广播评论《中洋黄花梨、长红芦柑为何命运迥然》, 开头便采用对比手法, 十分简洁地亮出两种水果相同季节不同境遇这一新闻点, 吸引听众听下去探究原因。三是用音乐营造收听氛围, 引领听众自然地走进节目预设的情景中。这种手法的运用, 只要选曲与所表现的事件和主题贴切、音响富有逼真感就能吸引听众。

参评作品在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松散, 线索不清;叙述枯燥, 缺少兴趣点;素材取舍不当, 缺乏提炼;开头不抓人, 结尾力度不够等。

在广播语言上, 多数参评节目做到了清晰流畅、生动自然, 叙述带有一定的画面感。但有些文本语言不符合广播的要求:句子太长, 不够明快;书面语色彩太浓, 缺乏口语色彩;音节不够考究, 缺少韵律美。广播语言应做到简洁明快、通俗晓畅, 生动形象、富于动感, 好听悦耳、好说上口。作品《生命的托举》中的“托举”一词就极富动感, 非常传神感人, 它将英雄的壮举形象地定格在这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动作上, 令人眼前浮现出英雄救人的画面。

播音艺术——声音创造的魅力

广播是一种声音媒介, 播音作为文本的二度创作, 在广播节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播音效果的好坏对节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次参评作品, 省台和部分市台的播音水准较高。如《三江口水师》的播音, 音色纯正, 意蕴深厚, 声音刚柔相济、虚实结合, 情感丰满细腻, 格调沉稳大气;对作品的内容理解透彻, 基调把握准确到位, 播讲中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为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个别市台的播音过分追求声音共鸣, 回音太大, 影响听众的内容接收, 有因声害意之嫌。县级台的播音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基本功上, 吐字归音不到位, 停连重音不准确;在内容表达上, 浮于表面, 缺乏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对作品感受不具体不深入, 缺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介入, 播讲的目的性与对象感不强, 语调平淡, 缺少变化, 流畅有余, 意蕴不足, 等等。

播音不仅是声音的艺术, 更是心灵、情感的艺术。播讲前, 要做好充分的备稿工作, 直至对作品的主旨内涵理解透彻、对作品的基调把握准确无误。播讲时, 一定要过脑走心, 让思维活跃起来, 让情感运动起来, 对播讲的内容做到无一处无情感依据、无一句无色彩变化、无一字无传播对象。要运用情景再现方法解决语气空泛、不具体不生动的问题;运用内在语解决语气浅白平散、不鲜明不深刻的问题;运用对象感, 解决语气内向、心中缺少受众、自我抒发自我陶醉的问题。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变化, 使播讲达到清晰流畅、生动饱满、富有意味、带有美感。总之, 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声音的魅力, 以此感染听众, 让听众乐于进入节目, 从中获取信息并获得美的享受。

音效运用——情绪气氛的营造

音乐与音响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得合理能起到制造气氛、强化情感、提升主题的作用。参评作品中多数作品的音乐、音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1、音乐烘托如省台的《校长妈妈》与《葡萄情缘》的“片花”均以悠扬的钢琴声为背景音乐, 营造了良好的收听氛围。其中, 《校长妈妈》在描述主人公的艰难处境时, 背景音乐响起了女声演唱的“啊……”, 给人以凄凉、悲壮的感觉, 强化了情感色彩。

2、音响运用《勇敢面对持枪歹徒的叶晓新》与《维和日记》运用了大量音响——车轮行驶声、枪击声、奔跑声、交谈声等再现当时紧张激烈的场景, 如同看电影一样, 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与现场感。此外, 《揭开禽流感的秘密》、《宝宝的秘密》等科普节目音响的运用都很贴切, 作品中角色的声音塑造鲜活而富有个性。

参评作品在音响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音乐选曲不够贴切, 起停突兀;有些音量过大, 与播讲声不和谐;访谈节目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不是在同一场景中录音, 缺乏对话的真实感;音响庞杂, 缺少剪裁提炼, 等等。在节目制作中, 要根据需要选择音响, 不能为音响而音响;音响的运用应做到短小精悍、彰显主题、增强现场感。

音乐与音响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得合理能起到制造气氛、强化情感、提升主题的作用。参评作品中多数作品的音乐、音响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评论专题 篇2

单选、多选

时事评论题目:(共出2道,一道从以下题目出,一道从课外的出)

1.习李反腐

2.两会热点之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3.两会热点之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上升为国家战略

4.中国殡葬改革

5.评习近平欧洲之行

6.第一夫人彭丽媛外交

7.由乌克兰事件看强人普京

8.评中日民间外交(不出)

9.如何看待高考制度改革

10.维族11名大学生对恐怖分子的公开信

11.壹基金如何看待慈善基金管理

12.民用放射源安全问题

13.孔子学院在美遭遇

问答题:

案例分析

(有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值高的为论述题,分值低的为简答题;还有必答题和选答题)大家注意看清题干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评论专题 篇3

2013年3月18日, 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现代建筑经济前沿论坛 (锋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冠名赞助) 在广州举行。论坛邀请了当代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博士, 请她尝试剖析中国房地产趋势与经济形势, 着重探讨未来经济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叶檀博士在报告中谈了自己对今年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走势的看法。

全球房地产交易量快速上升

“现在的房地产交易量离历史峰值不远。”

高盛2013年初发布了一份全球的房地产市场的报告, 2013年1月~2月间, 全球的房地产交易量非常大, 据相关估计今年的交易量达到1万亿美元。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历史峰值是2007年, 也就是金融危机之前。当时货币涌入房地产, 导致当时房地产交易量达到了1.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现在的房地产交易量离历史峰值不远。如果说, 美国、中国、日本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 房地产交易量一定能够超过峰值, 而这意味着什么, 也就无需多言了。

另外一个数据也可以作为佐证, 不久以前, 道琼斯指数突破了历史最高, 这也是比较反常的。在货币不断发行的过程当中, 全球的房地产交易量在上升, 上升最快的地方, 就是北美。所谓北美就是加拿大、美国。美国主要是集中在纽约附近和加利福利亚附近, 而加拿大则主要是两个地方, 一个是温哥华、一个是多伦多。当前, 我国有两个标志性的房地产公司在北美投资。一是潘石屹, 二是万科。

这说明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在分散资产。去年一年的时间, 中国官方统计3000亿美元流散到国外。事实上, 如果统计不那么保守, 实际数据会更高。

房产税将“吓退”房地产的投资需求

“我觉得未来中国房地产中的房产税试点会推广, 不要怀疑这一点, 除非中国政府疯了。”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房地产的上升不可遏制, 很多人去年上半年是观望, 结果去年下半年基本上所有的刚性需求都释放了。现在的房贷里面83%左右是刚性需求, 首套房贷。现在是一个刚性需求大释放的阶段。很多人说现在房地产要上升了, 没错。但是, 请警惕这是回光返照。

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 最敏感的那个群体, 以前投资房地产最厉害的那个群体开始抛售自己的房产。他们开始进行风险对冲。他抛售了房产之后他干什么?他到国外, 他换成美元, 或者他进入实体, 他需要进行配制。不像以前, 90%的资金都在房产里面都没事, 现在不行。如果你把你的资金百分之百的集中在房地产里头, 我告诉你, 五年之后, 收税收死你。

现在是一个时间窗口, 是投资性需求逐渐退出, 刚性需求逐渐回暖交替的进程中。而房价还在高位, 我认为这样的房价的增速是无法持久的。

中国现在有两个税种是最值得关心的:

第一个税是资本所得税,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房产交易所得税, 征收房地产买卖差价的20%, 使房地产交易成本直接提升了20%,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成本。然后就是物业税, 也就是房产税, 这是持有环节所得税。

以美国为例, 房产税在纽约等地, 持有成本每年1.5%左右, 最高的百分之二点几, 每年政府都评估房产的价格, 然后每年收税, 年年要缴, 只要有房子就得交税, 永远。

第二是管理费, 独幢别墅基本上不用交管理费, 但是买公寓、买联排别墅, 尤其是在大城市, 或者是旅游中心买房子, 交死你。纽约最便宜的公寓, 一个月500美元到1000美元的管理费是正常水平。这相当于中国的物业费, 每月必交。我觉得未来中国房地产、房产税试点会推广, 不要怀疑这一点, 除非中国政府疯了, 否则一定会推广, 而且限购会取消。

超发货币是房地产“泡沫”根源

“24小时开动印钞机在印钞, 你啥也不做你就可以‘发财’。”

那么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看, 是什么支撑房地产。我们要看某一地区的房地产是上升还是下降, 会不会崩盘, 要看城市的经济发展, 要看当地的存款和人口的增长程度。如果是看总体的房地产走势, 就要看负债率和央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东西。所谓的房地产上升, 最最重要的导火索就是货币。没有货币, 没有金融杠杆, 就没有房地产的泡沫, 就不可能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

在此前十年的时间里头, 我们的广义货币发行量, 现在已经增加到接近100万亿左右, 是我们GDP的两倍以上。这100万亿之中, 有50万亿是2009年到2012年发的。就是这四年, 大规模的发行货币。短短四年的时间, 我们的发钞量超过了以前二十几年的时间。为什么现在的房价会上升, 应该已经非常清楚。很多人说“我啥也没做啊, 怎么房价就在上升?”你要知道, 你啥也没做, 央行在替你做, 他们做得很辛苦, 24小时开动印钞机在印钞, 你啥也不做你就可以“发财”。

与中国不同的是, 美国几年前并没大规模发行货币, 但是房价在2008年之前上升也是很厉害的, 这就是“金融杠杆”的力量。像瑞典、德意志的银行, 他们的杠杆率达到了30倍以上。也就是说一块钱通过金融衍生品可以做30块钱的生意, 这就意味着杠杆特别特别“长”。我们经常抱怨, 中国央行大规模地发钞, 美国央行很好, 美国到现在通胀比中国要低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人玩儿的是金融衍生品, 不是小儿科的超发货币。通过金融衍生品把所有的坏账卖到国外去, 照样可以让金融杠杆成为世界第一长。也正因此, 美国经济是世界第二虚高, 第一高的当然是中国。美国只要金融衍生品大规模的出现, 房地产价格一定上升。中国也是如此, 不过我们的金融杠杆只是8到9倍的长度而已。

至于说道中国经济会不会崩盘, 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崩盘?我认为, 如果有那么一天, 中国经济转型不利, 出现了债务崩盘的话, 也不会以“再崩盘”的形势出现, 而是会以高通货膨胀的方式出现。

货币政策必将趋稳

“央行像一个抹布大仙, 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发货币;另外一方面, 是拿着一块回笼货币的抹布, 在那儿拼命的想把这个大海擦干。”

想要让货币的杠杆率急速往下降, 政府可以做些很简单的事情。比如加息, 比如增发国债。但是这将直接毁了货币, 假若真的发行, 杠杆率会急速下跌, 同时货币也会出现很大问题, 这就意味着政府要真的对高通胀宣战了。

同时, 政府可以在面对开发商时, 把相关土地政策收紧, 比如土地款要求一次性缴齐、专款专用、取消预售制度等。如果真的实现, 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有一半要崩了, 没有办法, 这是一定要崩的。

当前, 政策都已有这方面的相关预案, 但政府不敢用, 怕崩盘, 就是怕崩盘。房地产信托方面, 开发商出现了非常大的分化。小的开发商、中小的开发商今年房地产融资成本为20%~30%, 比较高。因此我认为未来几年中小开发商肯定出局, 没有底气。未来就是大型开发商的天下。我说的大型开发商不光指的是央企, 比如说什么中粮、远洋这些央企, 还指的是在某些当地成为一霸的这些开发商, 比如建业、中天。这些开发商跟当地的政府关系特别特别密切, 能够挺过难关。

很多人说那么政府到底是不是想压房价呢?我们来看现在的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到底是收紧还是放松?大家去看这个银行间的拆借率, 非常简单, 他既没放松也没有收紧。去年年底过松, 尤其春节之前, 央行大规模的放松, 进行逆回购, 这个资金市场全是资金。银行间的拆借率大幅下跌, 这时候房地产价格不可能下跌。但是等到今年货币发得太多, 又进行回购了, 回购之后, 银行间的拆借率就上升了。所以我们央行在做一个什么游戏呢?我经常在说我们央行像一个抹布大仙, 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发货币, 发100万亿人民币, 另外一方面呢, 是拿着一块回笼货币的抹布, 在那儿拼命的想把这个大海擦干, 这个是擦不干的。

未来中国不可能持续2009~2012年这四年的货币政策, 不会继续大规模超发货币。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得非常清楚, 要持续发展、防止通胀。要持续发展、又要防止通胀, 那就意味着货币政策是什么政策?是稳健的政策。我们的货币的总量不会变, 我们的利率大致是不会变, 保持在现在这样的利率水准不会变。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来的资本市场不可能再大规模出现之前四年出现的泡沫。

基本建设投资不会缩减

“你们相信, 一个城市有将近300个开发区吗?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

李克强总理承诺三个不:不再增加公务员的数量、不再增加公费支出, 不再兴建楼堂馆所。那么大家就会担心, 不再兴建楼堂馆所是不是意味着高楼会被抑制?那是不是意味着政府的那些工程都会被抑制?不会。因为每个地方他都需要有博物馆, 每个地方都需要有音乐厅。那很多人怀疑, 这算不算楼堂馆所?不算。那么政府没钱怎么办?两个办法, 第一个发行国债, 第二个是向企业借债来建。

以兰州城市建设为例。这个城市可以拓展的空间非常小, 但是政府的雄心壮志完全超乎想象。要在半年之内把200座山推平, 这是政府公开的说法。需要很大量的资金怎么办?资金来自于太平洋建设这个公司的垫资, 垫资之后有一个十年的帐期, 政府一年一年的还给他。这个就叫借资建设项目。事实上, 一旦走上了政府主导的投资的轨道, 是很难下来的。所有的地方都想把自己打造成核心城市。

你们相信, 一个城市有将近300个开发区吗?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是信了。因为我亲眼看到了。整个中国除了新疆、西藏之外, 所有的地方, 都密布开发区, 政府主导一定是这么一个结果。而且不光中国是这样, 国外也是这样子。日本政府也在拼命的投资, 拼命的搞基建。日本的轨道交通已经非常的发达了, 轨道交通的下面的地下商店也非常的发达, 东京、京都、大阪基本上是一个地下的商业王国。沿着高速公路, 过去之后会发觉是断头路, 海边建了一座桥, 可以跟美国金门大桥媲美, 非常漂亮, 那个桥除了供人参观、游览、自杀之外, 没有其他用处。这一类的事情, 中国也一定还会做, 一定还会建高楼大厦, 并且一定还会政府主导以借债的方式去做。

“城镇化”不一定能推动房价上涨

“一个国家的好坏是由短版决定的, 是由农村决定的。”

中国未来的一个关键词是城镇化。有的人认为城镇化会让中国的消费内需大发展、会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大发展。因此房地产市场大有前景, 因为每年中国1500万的农民变成市民, 需要住房;未来十年有四亿左右的农民要进入城市。到2050年, 中国的城市人口到了70%, 那么到底会怎么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太有发展了。而另外一些人认为, 即便是城镇化也救不了中国的房地产, 因为泡沫太大, 必然崩盘。崩盘之后房地产价格下行进入低位振荡的走势。

实际上, 并没有任何一种城镇化一定会带来房价的上升。国际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但是, 联合国却在巴西扶贫, 房子非常的简陋, 密密麻麻像蜂巢一样。里约热内卢郊区, 远远的看过去, 全部都是连片的贫民窟, 铁皮房子搭建的。

进入城市不一定意味着能买得起房子。要看进入城市的人带来多少资产, 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国际上有几个贫民窟特别有名, 民国时候的上海郊区、巴西贫民窟, 还有印度的孟买。印度最好的街道上, 是牛在走。最好的别墅边上就是连片的贫民窟和躺着的流浪汉。

城镇化未来最恶劣的方向就是政府把所有土地的钱全都拿走了, 然后让赤贫的农民进入城市, 变成城市的贫民。还有一种城镇化是比较好的, 比如说亚洲的城镇化。亚洲的城镇化都比较成功。最典型的是日本, 当时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后, 日本是不存在城市跟农村的区别的, 最偏僻的产苹果的地方的生活质量跟在东京没什么区别。美国的乡村也如此。一个国家的好坏是由短版决定的, 是由农村决定的。李克强总理所推行的城镇化, 第一是土地确权, 另外一个是棚户区改造。未来还要在全国推进一千万户的棚户区改造。那么保障房、棚户区改造是中国必然会推进的一个方向。房地产泡沫不会继续扩大、保障性需求在上升, 然后刚性需求再入市。

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

“跟中国的经济一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急剧分化的过程当中。有的地方非常好、有的地方非常糟糕, 有的地方已经崩盘、有的地方冰层还在加厚, 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有一个特点, 就是区域分化跟板块分化。中国现在房价上升最快的地方, 第一北京, 第二上海, 第三广州, 第四深圳。接下来的第二梯队是厦门、青岛这两个地方, 都集中在沿海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评价房地产危不危险、市场情况如何, 第一要看人口。人口进入的量到底怎么样?我一直比较看好成都这样的城市。成都最近十年, 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速是31.5万, 每年常住人口在增加。以前一些很小的城市, 现在新区也可以扩得非常大。像常州这样的小城市, 常住人口是468万, 这十年大幅上升, 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如果说户籍制度能够改革, 这些人就可以在当地落户。其次是人口增加比较快的地区, 再次是高铁经过比较多的地区。未来到2020年, 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都通过高速铁路。

北京的房地产会崩盘吗?如果有一天北京的房价崩盘, 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迁都了, 那么房价必将大幅下跌, 因为北京作为核心城市的优势不存在了。第二种可能是中国经济彻底崩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彻底崩盘, 然后最后崩盘的才是北京。这是可以想像的。一线城市的资源积聚程度越来越高, 大城市的压力很难缓解, 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在大城市中, 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医院、最多的工作机会。中国的500强企业, 300多家总部在北京。北京的房价不是以北京的当地人的收入来衡量的, 而是以中国最富裕阶层能够动用的现金来衡量的。北京的房价有多高、有多少人要买, 就说明中国的富裕阶层的现金流有多少。上海也是如此, 广州同样也是如此。

另外一些城市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好, 比如济南、福州, 紧邻着青岛与厦门, 这些近邻吸附能力很强, 这不利于邻近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的房地产板块目前在非常剧烈的分化过程当中。有些城市事实上冰山的外围已经开始裂开了, 已经断裂了。最典型的是鄂尔多斯, 断裂的标志就是地方经济在崩盘:实体经济完蛋了, 其中煤炭价格下跌是主因。还有就是负债率高的三四线城市和人口外流的城市, 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很危险。

以资源主导的三四线城市, 像以前的神木, 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地方, 全民医保。但是现在, 房姐浮出水面了。一个东西肯定要死了才能浮出水面, 这说明房姐的资金链断了。

另外一些是政府投资投得非常大的地方, 搞造城运动, 催生了很多鬼城。这些地方的特点是存款没有上升, 人口没有增加。如果有一天地方债务危机爆发, 就完蛋了。

还有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是以出口外向性的经济为主导的中小城市, 如果配套设施不健全, 对于当地又没有吸引力, 那就更可怕。

最后是城市人口聚集量不大, 但是当地政府又特别有雄心壮志的。这一类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 比如开封, 政府年收入100亿, 却要花500亿重建一个古都。没有人口、没有资金进入, 负债率又高的话, 泡沫很容易崩盘。开封、安阳、邯郸都是这样的城市, 都是曾经有过辉煌, 现在想要继续辉煌, 一直在做梦的城市, 负债率又特别高, 这样的城市一定要小心了。

评论专题 篇4

1 研究问题

康德拉·芬克举例说,“如果写税收,你就会触动每一个美国人;写玫瑰栽培,那么你,只会赢得相对较少人的关注”。“新颖、明确、普遍”是新闻评论选题的三个常见标准,只有角度新颖,内容事实明确,并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闻评论,才能真正深入读者心中。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网民喜欢热衷于什么新闻评论,并对其发表见解,展示了目前网民的需求、态度和理念。只有了解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才能借力打力,在满足网民需求的情况下,提升新闻评论的品质,让优质的内容、深刻的观点深入人心。

2 分析方法

2.1 样本选取

“@新浪评论”是新浪微博旗下的新闻资讯产品,定位为“每日播报最新评论”,每天转载各大新闻媒体3到5篇新闻评论,以及新浪新闻的独家评论。它在转载时,先摘取新闻评论的标题、新闻事实和部分观点,再附原文链接。目前,“@新浪评论“共有粉丝67万多人,转载新闻评论2万多篇。

为保证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新浪微博“@新浪评论”2015年发布的60天内容,即3月1日~15日,5月1日~15日,7月15日~30日和9月1日~15日作为研究时段,共统计研究文本255条。

2.2 类目划分及统计

与其他新闻评论类媒介相比,“@新浪评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它拥有用户评论和转发功能,基于新浪微博庞大的用户基础,它的评论和转发数量较多,网民类型多元化;二是“@新浪评论”转载的内容多由权威媒体发布,如《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

为了更好地研究网民新闻评论选题偏好,本文把新闻评论研究样本划分为九大类型,分别是时事、社会、文娱、法治、教育、科技、经济、时局和热点事件。并按照固定时间段,依据每一类型的条数,转发条数和评论条数,分析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

在样本中,“@新浪评论”发布的各类事件新闻评论共255条,其中“时事”“社会”“法治”“文娱”“热点事件”数量相差无几。调查发现,有15条“热点事件”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近10条“文娱”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约5条“法治”“教育”类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而“科技”“经济”“社会”类转发和评论量最少。

2.3 研究发现

依照样本研究数据显示,社会、法治、文娱、时事和热点事件是“@新浪评论”转载的重点。其中,社会类新闻评论主要针对人们的观念、情感、行为;法治类新闻评论则包括与“法”相关的问题,常见行为的专业法律评论较为多见;文娱类评论不仅包含文化、体育、娱乐事件,同时,也包括评论员对新闻媒体的评论。事实上,与媒体相关的新闻评论颇受“@新浪评论”关注。时事类新闻评论主要包括国内发生的、与政府决策及官员相关的事件;热点事件评论最易引发网民关注,其类型不限,一般占据新浪微博头条并持续发酵,如“安庆枪击”“贩卖儿童判死刑”等。

对评论、转发数的研究,能充分体现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在数据研究中,法治类评论最易引起网民转发、评论。在样本中,有一半新闻评论至少转发和评论50次以上,有20%的新闻评论转发量达100次以上。热点事件和教育类评论也较易引起网民关注。在36条样本中,转发和评论在50次和100次以上的评论量较一致,相反,尽管“@新浪评论”转载了较多社会和时事类新闻评论,但是转发和评论的网民寥寥无几。而“新闻评论”依据经验精心筛选后,其转载的经济与科技类新闻评论数量较少。

3 研究结果

3.1 以热点事件为选题,更易发挥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功能

目前,一旦网络发布的事件触及网民敏感神经,即成为热点事件,迅速被各大网络媒体转发,如“成都女司机被打”“少林方丈释永信被举报”“气功大师王林”等。在数据分析中,热点事件一旦出现新闻评论,无论角度如何,都会迅速引起围观。因而,面对基数庞大的网络群体,应善用热点事件作为新闻选题,通过多角度分析,启示和引导国人。

3.2“由浅入深”,借法治新闻规避法律盲点

数据分析发现,法治类选题颇受网民喜爱。目前,我国网络活跃用户以学历不高的年轻人为主,猎奇心极强是这些用户的共性,因而,法治新闻较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与此相关的新闻评论自然也被爱屋及乌。因而,媒体可以多选法治新闻作为新闻评论选题,由浅入深剖析案件,发现社会问题,找到人类共性,也可以以法治评论为突破口,向网民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新闻评论价值。

3.3 以“国”为题,呼吁网民共鸣

在样本选择中,笔者将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新闻事实分为两部分,即时事与时局。时事类新闻,主要包括与政府、官员和政策相关的事实,如官员贪腐、政府审批等。而时局,则将“中国”作为新闻主体,主要讨论国家目前面对的困难、问题以及我国的国际局势等,如《环球时报刊文:无底线抹黑中国应为文人之耻》。调查发现,尽管“@新浪评论”转载的时事类和时局类评论相差无几,但网民对于时局类新闻评论的转发和评论量却远超时事类评论。由此可知,对网民而言,“国事”比“家事”更为重要。媒体在选择新闻选题时,可以适当靠近“国事”,“以大见小”,唤起网民共鸣,从侧面传递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荡社会不正之风。

摘要:本文以“@新浪评论”中转载的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题分类、数量分析等方法,考察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研究发现,法治、社会、文娱、时局和热点事件,是“@新浪评论”经常呈现给网民的新闻评论选题,而其中教育、时局和热点事件类新闻评论,最能引发网民转发和评论。研究结果显示,评论员可以通过关注网民偏爱的新闻评论选题,借此达到新闻评论舆论监督、引导协调、深化认识的功能。

关键词:新闻评论,选题,网民,新浪微博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9).

[2]李勇.网络新闻评论的效果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3]余玉.新闻评论选题的方法和技巧[J].青年记者,2007(18).

[4]许安平,宋文花.浅谈地市报新闻评论选题的特点[J].中国地市报人,2012(1).

[5]孙玉双.浅谈新闻评论选题视角的新颖性[J].写作,2008(5).

评论专题 篇5

党报评论要做得好, 无论何时何地, 都必须牢牢把握党报评论的首要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原则。《太原日报》作为太原市委机关报, 3年来, 围绕太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言论文章。可以说, 在市委、市政府每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活动中, 《太原日报》的评论不但不失语, 而且积极主动用好话语权, 发挥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

2012年2月, 太原市在与民生工作关联度很紧密的10个职能部门中, 开展了“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 作为市委机关报, 《太原日报》根据活动进展情况, 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 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得到许多部门及读者的好评;2012年, 在全市开展的“整治吃拿卡要”活动、重大安全隐患有奖举报活动、“办实事、解难事”等活动中, 本报系列评论第一时间跟进, 对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目的等,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 起到舆论引导先行的作用, 很好配合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活动的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是2011年太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配合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太原日报》陆续推出《是鞭策更是鼓劲》等多篇评论和5篇真抓实干系列评论;2010年12月底, 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的目标, 《太原日报》不仅推出社论《乘势而上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 而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推出了“论学习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11篇;2010年6月、7月, 围绕省委书记袁纯清对太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的要求, 推出了《解放思想确立科学发展新目标》、《率先发展在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做表率》、《优化结构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大跃升》、《突出特色建设形神兼备的特色文化名城》、《抓好队伍为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5篇系列评论。2010年4月, 围绕加快我市特色文化名城建设, 推出了5篇系列评论……

这些系列评论较好地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其中多组系列评论见报后, 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系列评论荣获2010年度太原新闻奖一等奖、山西新闻奖三等奖;“晋商文化艺术周引发的思考”系列评论, 荣获2009年度山西新闻奖一等奖。《大干真干实干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荣获2011年度山西新闻奖二等奖。

《太原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的系列评论, 以党报的权威性, 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具有影响力的论述, 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落实, 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读者中的影响逐渐扩大。一些部委局办主动联系《太原日报》, 要求对他们的工作, 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予以评论, 甚至有单位提出刊发评论员系列文章的要求。

百姓视角以理服人读者才爱看

党报是新闻纸, 更是思想纸;是信息纸, 更是观点纸。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加强言论, 高举旗帜, 是增强党报导向性有效而必须的手段。党报要发挥其影响力、引导力, 党报评论无疑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而在具体工作中, 党报评论要比较圆满地完成好自己肩负的任务, 满足不同读者对党报评论的要求, 就要下一番苦工夫, 必须牢牢把握“三贴近”原则。

新闻评论是说理的, 要做到以理服人, 以理取胜, 光靠内容正确、思想深刻是不够的, 还要解决贴近读者、让读者乐意看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打破党报评论居高临下、生硬教化的话语方式, 克服内容空泛, 空话、套话、文件语言过多的毛病, 着力选题创新、写法创新, 在增强贴近性、时效性、生动性上下工夫。

评论在题材的选择上, 除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外, 还以关注民生、传达民意为主。比如, 2010年9月, 太原市通过公开摇号销售数千套经济适用房, 市民非常关注。针对这一公开透明的做法, 《太原日报》在新闻跟进的同时, 评论也在随时关注进程, 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 首先推出了《从经适房网上点击过百万说起》、《公开透明方能“屋”尽其用》评论, 对公开摇号销售给予肯定, 并向有关部门传递了市民非常关注的信息。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 出现了一些问题, 《太原日报》又及时推出《还需为经适房购买者考虑周详》、《应关注弃购经适房现象》等评论, 既提醒了有关部门, 又对引导有效解决问题提出了思路。再如, 教育界的一举一动, 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2010年, 结合教育部门工作实际, 《太原日报》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与教育均衡》、《校舍工程莫忘环保》等评论。这些评论从群众的角度出发, 就事关百姓利益的事件发出党报的声音, 提出建设性意见, 不仅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 而且广受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视热点善于发声提升权威性

党报评论要做得好, 必须敢于说话、正视热点问题。

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这是对党报的要求。党报要想在众说纷纭之中把握话语权, 就要敢于说话。必须正视舆论热点, 参与社会讨论, 才能谈得上影响社会舆论。党报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定位所具有的权威性, 影响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 促进政府和群众的意见沟通, 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角度来说, 党报是政府治国理政的“监督员”、维护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在这方面, 《太原日报》先后推出了《面对省长怒斥更应反思》、《盲道为啥铺在树之间》《黑客站还要存在多久》、《中暑身亡事件不能止于警示》、《利己能否便民尚有待检验》、《正规市场屡现问题肉是谁失职了》、《私炮泛滥监管部门难辞其咎》、《多管齐下解决机场交通不便难题》、《批评和表扬都是为了工作》等评论, 这些评论抓住热点问题, 敢于说话, 找出了不和谐因素, 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和病因, 有助于消除化解不和谐因素, 有助于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 提高了公信力。

观点求新语言求活方能成亮点

党报评论要吸引读者阅读, 必须观点鲜明、言语犀利。

在信息化的今天, 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 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论会有众多不同的观点。党报评论要想吸引读者, 就必须具有独到的、使人过目不忘的观点。

党报评论的战斗力, 充分体现在观点的鲜明、语言的犀利中。如《有感于“查岗风暴”》一文, 就针对个别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中, 一些机关干部受到处理的事例, 严肃指出, 个别干部不以为然的态度,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风问题的严重性, 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点名与不点名》一文, 对太原市“百校兴学”工程领导组, 直接点名批评工作不力的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的举动, 给予了称赞。并指出, 如果给这些单位、部门或企业留情面, 社会公共利益就要蒙受损失,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要遭到侵犯, 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就要受到伤害, 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这类评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可。

评论专题 篇6

关键词:都市报,专栏评论,思想启蒙

一、领航者———《南方都市报》

作为国内都市报的领航者,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下的《南方都市报》自1997年办报之日起就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作为其经营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版数最多的都市报,同时在国内首创分叠出版模式,每天出版A、B、C、D等叠。《南方都市报》以广州为根据地,现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发行量最大和颇具争议性的媒体。鉴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言论环境的相对宽松,《南方都市报》的时评一直受到广泛好评。无论是每天一篇的社论,还是具有专业色彩的“个论 / 众论”版、亦或是周日呈现的《南方评论周刊》,都具有与整个报纸高度契合的个性特征。

如果将目光投入到《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演替中来看,它本身也伴随着报纸经营者的理念和整个报纸的风格在不断微调。南都时评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一个从精英表达 (主编羡键)到组织表达(以社论为主),再到公众表达(倡导公民写作), 最后集中寻求组织表达和精英表达(以个论为代表)的平衡点上。[1]如今,伴随编辑的几易其主,社论仍然成为南方都市报每天必有的“规定动作”,而在“自选动作”上,从“个论”似乎更能窥见其时评的精英化风格,这种风格直指其思想启蒙的试探行为。而如果将视野渗透到中国的近代发展史,早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则就已经被定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媒生态下,细分受众、精准定位,都市报大都将评论话题、评论方式、语言风格定位于“公民表达”的范畴,以期读者能懂、易懂,追求表达的到达效果, 所谓公民表达即是在这种判断力之下做出的执行决断。而相反在鼓吹公民写作的背景下,媒介报纸所具有的启蒙特质反而被削减。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开始了其精英化办报的全新理念。

本文即以时评个论版为分析对象,试探求其内在动因、个性特质以及启蒙特质。

二、《南方都市报》“个论专栏”分析

笔者选取了《南方都市报》时评“个论”专栏进行统计,时间截取2014年3月1日到8月31日,经统计,这6个月的“个论”专栏共有文章409篇,涉及25个栏目。表一选取篇数排名前10的栏目呈现其篇数以及占整体篇数(409篇)的百分比。另有科学精神、美国来信、媒体思想、春秋小议、社会政策、岭南话题、南桥专栏、虚拟 @现实、非洲观察、人文精神、文艺春秋、媒体观察、公益观察、公共观察、说文解字等15个栏目以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个论”的独特化精英视角评论。

(一)话题关注———包罗万象,重点突出

由统计可见,这409篇分属于25个不同的栏目,由于栏目侧重不同,分属领域略有差异,这决定了其时评个论版块内容的丰富,以及话题的多样性。政治领域的“公共政策”“中国观察”、经济领域的“经济人”“财政观察”、法律领域的“法的精神”、教育领域的“教育话题”、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等等。上至国家政治形势和经济政策,下至热点舆论焦点、民生话题,个论以其栏目的丰富性囊括几近所有类别。但是,栏目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重点关注的对象会淹没在浩瀚的话题设置中。由表一可见,在这409篇中,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话题所占篇幅明显多于其他,这也显示出该报在个论层面的关注重点和关注取向。《南方都市报》坐镇珠三角地区,主打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态势,经济政策的解读是其受众的主要关注点。而对于法律政策、公共政策的的研判与传播更加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报纸受众的切实生活,给予其行为方式和路径目标的参考,用专业化解读的信息服务于受众。比如经济学博士赵晓在三月初“经济人”专栏的文章《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不会崩盘》[2]就从市场上看空中国楼市甚至传言“崩盘论”的情绪出发,提出自己的专业观察,从历史原因、城镇化发展、生产资料、土地财政、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背后因素等方面分析,得出楼市会“颠簸“,而不会“崩盘”的结论。这无疑会给观望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以启示。而法律工作者吴元中的专栏文章《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才会产生法律信仰》[3]就从《教育法》的层面直斥北京市出台的《随迁子女在京可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认为其具有歧视特征,并指出“只有切切实实培植法治的土壤,人们才会真正培养起凡事寻求法律、依照法律办事和解决问题的法治风尚。”可谓一针见血。

(二)评论员———行业精英、专业背景

与其他都市报热衷培养“本报评论员”模式不同,《南方都市报》采用“就地取材”的模式———以约稿方式构建个人专栏,用个人专栏构建专业个论版。具体说来,即每期的个论话题在经编辑商讨后,会邀请各方专家来撰稿评论。这里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秉承精英化评论的特征:专业人士专业解读;第二,高品质带来良好的收益使得报纸可以有能力广泛约稿;第三,专业的呈现是广泛的,体现之一就是数量庞大的精英化评论团体。这是其他都市报难以企及的。如表二所示, 这些专家均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关领域的学科背景或者从业经验,以此呈现的评论可谓专业而深入。这些评论员并不是该报的专职评论员,而是以“特约”的方式,以专栏作家的身份来呈现观点。虽然“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但是评论所呈现的物理方式———版面和纸张———从一定侧面又说明:选择此人此观点,就是报纸的立场,至少是其立场的倾向。除此之外,个论版在评论员选取上还突出体现了两个特点:首先是评论作者的集中性与连续性。由表格可看到,马红漫、赵晓、吴元中、金泽刚等所发表的篇目数占到了绝大多数,这一方面体现出编辑在选择作者时的偏好,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出该作者的专业水准以及在读者群中的口碑与认可度,这从侧面也提高了时评专栏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专栏的锐化。这里的锐化体现在对专栏统一性的要求上。由于专栏类目繁多,作者人数多,让一个专栏只属于一个作者的方式无疑可以树立品牌特征。叶青的“财政观察”、刘洪波的“无限杂思”、才让多吉的“虚拟 @ 现实”、鄢烈山的“春秋小议”无不具有作者强烈的个人特色。这个特色一方面树立起作者个人的文字风格,另一方面也成为“个论版”的个性特征。

(三)评论方式———摒弃“正确的废话”,用专业解读“专 业”

笔者对比了时下都市报评论的方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惰性散见于各个版面。在论说过程之中无不体现着“正确的废话”这一浮于表面、不具有说服力的特征。这个问题的根结在于评论者并不具有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是用一个外行的逻辑来试图推理出自我的认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句都正确,每一句都毫无见地,而这也是“公民写作”的一个误区。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窠臼,《南方都市报》用专业来解读“专业”。此即用具有专业背景的评论员,在评论方式上采用专业知识试图解读。比如在埃博拉病毒引起极大关注之时,曾经从事过医学教育的科学作者张田勘在科学精神连发两篇个论《为何叫它埃博拉》[4]和《埃博拉的“零药物”之忧》[5],前者着重介绍这种新型病毒的历史及其传播途径以及最新研究发现;后者作者主要论述为何自1976埃博拉大规模爆发以来一直无有效药物控制的原因,并最终指出,“孤儿药和孤儿疫苗”的现实困境。由历史追溯,到现实拷问,如果不是作者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涉猎,是无法做到这些的。又例如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在《法的精神》专栏撰写的个论《入学资格审查不应超出 < 义务教育法 > 要求》[6]从《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法条规定出发驳斥北京市教委出台的“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解读专业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摒弃“道德呼吁”“歧视说”等诸多看似正确实则效果并不明显的说辞。

三、从“公民表达”到“思想启蒙”———尊重说话的权力, 更看重思想的澎湃

任何一家媒介都存在于整体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在具有整体宣传特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读者对象的不同、受众层次的划分往往会是媒介显现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整体报业竞争中实现社会效益和媒体效益的双丰收。《南方都市报》就是这种改革探索中的佼佼者。其精英化的评论模式不但在业界具有指标性作用,而且也收获了受众的口碑。其不仅仅局限于惯常的公民表达,更试探性地探求公民表达背后的思想启蒙作用。无疑,这种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评论已经经历过四次热潮: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人民日报》“今日谈”等为代表的小言论时期;二是80年代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三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为代表的时评热;四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的兴起,较之以往的社论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7]

创刊于1995年3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在创刊之初就开设“市事论语”专栏,而直到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的改版,时评版才算正式出炉,一时间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2003年4月时评版扩展为“社论”和“来论”两个版。值得注意的是,类似外国媒体的“读者投书”,《南方都市报》开始提倡公共空间内的“公民写作”,强调“民声”。来论版发表普通读者的投稿,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标杆性报纸和核心的话题媒体。2004年3月1日,南都再次改版,将“来论”改成“个论”,并且压缩对于读者来信等内容的刊发。自此便开启了南都精英化评论的时期。

而这一转变发人深省:“处士横议”的流行,标榜着一个公民时代的到来,为何在这种大环境下南都却逆潮流开启“精英评论”的先河?原因有二。首先用时任编辑李文凯的话来说“此前‘来论’版的层次较低,其中的许多发言,多是以知识的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因此往往难有独特价值。”这显然是与南都的精英化报纸定位相背离的,南都的报纸定位并不在于煽情而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与其它都市报相比,南都则更看重一张报纸的“历史价值和它的思想性”,这在同类的都市报中出类拔萃。因此,碎片化的评论方式并不足以承担起“启民智”的艰巨任务,而这种碎片化似乎更适合在网络媒体上流行,而油墨纸张上文字才是思想澎湃的战场理想空间。其次受众的重新定位。其核心读者群是城市白领和最关心政治的经理阶层,因此,从选题设置到评论人员组成到内容的展开,无不倾注了精英阶层的话语逻辑与表达方式。显然,这些受众更看重评论的品质和带给自己的思想判断,这种参考是“读者来信”所不能代替的。

评论专题 篇7

一、微博时代凸显央视“立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 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 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

同时, 梁建增对电视评论的作用也做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新闻报道而没有新闻评论, 就不能称其为一家体制完备的电视台;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海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独家深刻的新闻评论, 就不能成为一家有重大影响力的电视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人们对此形成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 面对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 人们更需要听到媒体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 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 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 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 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 (1)

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 微博的快速生长已经明显地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 民间舆论通过微博有了更多的发声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微博的快速传播和巨大的影响, 让人无法轻视和回避。传统媒体, 无论报纸还是电视、广播, 面对民间微博的快速成长, 主要就是拼两个“场”:现场和立场。微博虽然能反映新闻现场, 但只是碎片化的拼接, 还需要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的介入, 来展现更完整的现场, 和现场背后更深层的关联。微博上的立场和态度更是庞杂, 更需要传统媒体拿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 理性引导舆论的发展。

《新闻联播》很早就引入了短评、述评等评论模式, 这些评论由央视新闻中心联播编辑部的评论组负责撰写, 由联播的主播进行播报, 但还从未出现过“直播连线特约评论员”的方式。央视新闻中心的评论员队伍是从2009年起开始建立的, 近四年来, “直播连线评论”已经在一套、新闻频道、四套的日常新闻和重大报道中成为常态。随着“走基层”报道常态化地进入新闻联播, 十八大之后, 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项规定”后, 新闻联播又整体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调整不同题材之间的结构, 民生新闻比例大大加重。二是整个语态的变化, 主播们语速加快, 语态轻快活泼, 更加生动和接地气。三是加强新闻联播的评论内容, 在原有做法外, 增加了直接连线特约评论员这种模式。随着文字评论和直播评论员的先后进入, 直播评论员点评将常态化, 新闻联播开始体现出更多的“央视立场”。

二、顺应潮流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 (2) 电视新闻评论主要有两大节目形态, 一是新闻述评, 二是新闻类的谈话节目。

新闻述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 它采用述与评相融合的方式, 根据题材内容决定述与评的比例。节目中记者以现场报道身份向观众讲述亲身感受, 主持人多以评论者的身份进行评述, 着重展示主持人、记者、群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或者专家、群众对事物的评论, 《焦点访谈》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形态。新闻谈话类节目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代表, 由主持人提问和评论员分析向观众传递多元化的深层观点, 对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时事开讲》是一个以评论时政新闻为内容的谈话节目, 是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之后,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创新, 出现了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的读报类评论节目, 主持人收集当天的重要新闻, 对不同的报章新闻进行同题对比, 提供相关评论, 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央视的《新闻1+1》, 即一位主持人、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 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形式, 选题分为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三大类。主持人是董倩, 白岩松转型成为新闻观察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视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而此次央视新闻联播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也是顺应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 即电视新闻不仅要提供现象, 不仅仅是报道现象, 更对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评论, 抓住问题, 剖析问题, 通过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 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三、时空连线聚焦重大题材

央视电视新闻评论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评论员直接坐在主播台上, 和主播面对面谈话;二是双视窗连线, 评论员在另一评论台上对着摄像机做评论。两种方式各有所长, 也各有局限。与主播面对面谈话的方式, 交流互动感很强, 适合时间比较充分的情况, 难点是不容易控制时长, 节目节奏相对较慢。双视窗连线的方式, 节目节奏比较快, 干脆利落, 时长更易控制, 难点是与主播交流感相对较弱。这两种方式都符合目前国际新闻界主流大台普遍采用的方式, 根据节目特点和需求交替使用。众所周知, 《新闻联播》对节奏和时长的控制非常严格, 因此, 特约评论员评论首选双视窗时空连线的方式。

在新闻联播连线评论题材的选择上, 首任特约评论员杨禹认为, (一) 是评论的题材更体现重大性。《新闻联播》新闻本身就具有重大性, 需要配评论的, 要么是重大时政, 要么是有全社会高关注度的热点新闻。比如1月23日, 杨禹就近期社会集中关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进行了直播评论, 认为刹住浪费之风, 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1月25日, 杨禹第二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就农民工欠薪事件作出评论。这两次的题材都体现了这点。

(二) 是《新闻联播》评论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新闻联播》寸秒寸金, 之前无论新闻片子还是主播播报, 都有稿子, 可以准确控制时长。两次连线, 杨禹都是无稿直播, 控制评论时长的压力远远大于日常评论。

(三) 是题材与时长的双重特殊要求之下, 实际上给评论内容、表达都带来了新要求。因为《新闻联播》评论的重大性, 评论员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具体表达, 都会要求更鲜明、精准、得体。因为有限的两分钟时间, 表达要求更简洁、直白, 没有绕弯子、做铺陈的余地, 语言也要平实、生动、自然。 (3)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效果是显著的, 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今年《新闻联播》改动相当大, 口语化播报、评论员机制、多视窗的直播信号引进、记者的现场连线, 这对精确到秒的《新闻联播》实属不易;还有网友留言:我觉得《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的环节很好, 有助于我们了解热点, 学会分析问题。从来自受众的反映来看,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四、地方电视台进军评论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 传统平面媒体, 如报纸很早就加入到了新闻评论的争夺战之中, 除了传统的社论、编者按, 短评之外, 一大批主流都市报如《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年前就开办了评论专版, 每天对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以观点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以争夺读者, 争夺市场。而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新华社的《新华时评》等更是代表本媒体形象的专门评论栏目。

面对这种态势, “评论强台”, 成为很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重新考虑的一个课题。全国各大地方电视台纷纷创办新形态的电视评论节目, 积极探索进军电视新闻评论领域的新尝试。贵州卫视创办由龙永图担任嘉宾主持的《论道》、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创办的高端评论节目《聚焦中国》以及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等评论节目, 异彩纷呈地出现在人们视线里, 这些节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借力权威机构

借力权威机构、权威媒体, 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提升电视评论节目权威性的惯用手法。2010年5月, 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直属的外宣机构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推出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 定位高端收视人群, 关注当下民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 结合新闻时事, 依托国新办和各大部委发布会, 广邀各大部委办领导或国内各领域权威专家, 对国家最新发布的重大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度解读, 通过广东卫视同时向国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东方卫视也与新华社联合制作了一档新闻专题节目, 以主持人与港台特邀嘉宾互动讨论的形式, 配合新闻背景资料、短片介绍, 深度解析台湾与香港时事热点事件。辽宁卫视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共同打造了高端电视评论栏目《评辩天下》。

权威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具有遍及全球的新闻触角与接近决策层的广阔视野, 《瞭望》系列周刊具有高端权威的视角与长期的深度报道业务传统, 这些都是节目制作、运行、推广过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4) 把这些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电视化加工, 推出权威而有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 是很多卫视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共同思路。

(二) 激发草根力量

和与权威新闻机构联合不同, 一些地方电视台从开创之初就尝试着打破传统固化的传播模式, 引入网络与电视的互动融合, 着力发掘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公众评论员, 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高端精英语境转向大众语境, 以引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新环境。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 积极引导公众深度参与, 使得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交流, 这种节目模式使栏目迅速拥有了大量高质量的草根意见资源。目前, 来自全国30个省主要城市的500多名网络博主、时评人成为其公众评论员。在《新闻深一度》每日选题初选后, 栏目组会利用博客和微博进行预告, 并建立专题讨论的QQ群, 在网络上, 主创人员与报名的公众评论员们通过充分沟通, 探讨新闻的可挖掘性、受众的关注度, 为栏目组确立选题、整合信息、挖掘角度提供重要参考。使节目内容更接地气, 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宽敞的思想空间, 充分体现了普通公民的新闻评论话语权。 (5)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电视新闻评论日益常态化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比如一些评论者对所评论领域内的基本常识、客观规律掌握不够, 评论空洞无物, 或不切实际;片面迎合一些社会极端言论或网络极端情绪, 导致情绪化判断和极端化表达等, 这就要求电视评论员对评论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了解现实, 具有大局意识, 在评论中做到不迎合、不偏执、不卖弄, 兼具理性、建设性、均衡性, 只有这样的电视评论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认为, 《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是微博时代央视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 此外, 本文还具体分析了《新闻联播》评论员连线评论的呈现方式和题材选择, 最后对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联播,直播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发展

注释

1 梁建增、王玮:《透过现象说本质---从“央视论坛”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载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媒介研究》2004.7

2 于松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探析---以央视和凤凰卫视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为例》, 《中国电视》2008年1期

3 相关资料整理自《新闻联播首次引入评论员杨禹:连线均无稿直播》, 《北京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

4 邱江:《电视评论:观点时代的价值体现》, 《新闻战线》, 2012年1期

上一篇:健全法律下一篇:叙事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