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2024-10-22

建筑评论(精选6篇)

建筑评论 篇1

在我看来,建筑评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专业院校喜欢用建筑这个词语,民间更喜欢用房子来表述。建筑和房子肯定是两个概念,但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区别却并不容易。 建筑属于一门学问,涉及到材料、结构和环境问题;房子属于一种制成品,涉及到买卖、居住和生活使用。于是,专业人士更习惯从空间上把玩建筑,从设计到施工,想方设法地将各种材料组合成一定的空间形式;非专业人士更注意从使用上看房子,从购买到装修, 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居住上。于是,专业于建筑的人士关心于“造”,非专业人士关心于“用”。

这样看来,对建筑的“评论”既不属于建造,也不属于使用, 好像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久而久之,人们也并没有感到这种情况有什么不好,更不想有所改变。直到跨世纪前后,随着大量外形怪异的建筑出现在中心城市,悬殊的房价越来越让大众莫名奇妙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有所质疑,有所言说。

比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中心城市的地标几乎都是外国人主持设计的奇怪建筑?对古建遗址进行公园化改造,周边却被高楼围得水泄不通!如此做法,是对古迹的保护还是变相出卖?老百姓倾其所有购买的房子,入住之后才发现内在质量和空间环境上问题百出……总之,有房子的和没有房子的人都对房子有所不满。凡此种种,有对传统文化的忧虑,有对商业虚伪的揭露,有对社会不公的愤懑……角度有不同,语言有雅俗,实质上都是在对自己身边各种建筑现象给予的“评论”。

由此可见,营造和使用还处于对建筑认识的“物质”阶段。对各种建筑现象的感悟和评说,是人们关注到建筑精神属性的结果。 从关注物质到关注精神,从单纯的建造和使用,到意义的分析论证, 是对建筑价值认定上的深入,显然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说, 对于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的人士,要想超越按照甲方脸色进行设计的匠人水平;对于房屋消费者,要想摆脱跟风攀比的盲目消费状态, 对身边的各种建筑现象有所思考,有所评判,无疑是一种高境界。

于是,能否“评论”,会不会“评论”,便成了衡量建筑界成熟与否的试金石。

2015年上半年我校在建筑学研究生中开设了“建筑评论”, 授课的四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谈设计,论风貌,评高低,大到对不同城市文化品位的宏观比较,小到对一种建筑现象的价值分析;远到对古建遗址的历史性追溯,近到身边一房一景的评价。 纵横上下,由小及大,为学生认识建筑开阔了视野。这样广泛的涉猎是想证明一点:但凡由人建造出来的空间,不管大小远近, 状况如何,都可以成为“评论”的对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如何“评论”的问题。与人们面对“楼歪歪”“楼倒倒”时的义愤填膺,向亲朋好友介绍购房经验、装修心得、 布置感受时的不厌其详,对一座城市的印象、一个景点的褒贬、 一次居住环境感受的随意不同,课堂上的内容会更系统,更准确, 因此也更有学理性。

那么,我们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来体现该课程的学理性呢?

首先,需要调动多种知识。日常生活中谈论建筑,多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夹杂更多的是主观感受,结论往往并不肯定。课堂上评论建筑则不能这样。为了给学生一个比较肯定的观点,教师需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尽可能做到在多学科交叉中以理服人。这些还是形式上的。由于是给学生讲,从哪个角度切入,怎样将感受性的东西升华到理性,进而在平易的语言中表达出深意,需要找到最佳的角度。比如说,评论城市建筑多是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切入,因为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评论历史性建筑多是从史学和文化学角度切入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上才可能从那些老房子上发掘出内涵和价值;评论乡村建筑多是从民俗学入手, 因为这里才是养育华夏文化的根脉所在……当然,对建筑进行评论,必须以建筑学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同时具有其他学科方面的修养,这样才可能透过各种建筑现象有所分析,有所发现。

其次,需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有人将人文等同于文学,觉得只要能舞文弄墨的人都会有人文情怀。这种解释既是曲解也是浅薄,是对人文学科的极大误读。在我看来,人文学科以研究人的根本价值为旨归,近乎于古人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立意在人类, 追究在终极。所谓以人文情怀评论建筑,就是站在一种大境界上来面对建筑,着眼点就不会仅仅局限在建筑本身,而是其中的人文意义。 以这样的境界审视建筑,才不会只满足于高楼林立的表面热闹,还会看到高楼大厦在人与大自然之间造成的隔膜,以及在远离自然后可能给人的健康带来的危机;才会透过古村落破旧的外观,发现旧而不衰, 破而不废的奥妙,发现祖先当年的营造智慧;才会在各种所谓仿古工程中,看穿那些以保护之名行赚钱之实的虚伪嘴脸,警觉到文物从无价到有价的实质性蜕变;才会透过虚高的房价,看到官商在利益同盟中各自担当的角色,以及消费者的可怜处境……比较建筑设计者的就事论事,房屋消费者的实用为主,这样的立意显然已经进入到了形而上层面,触碰到了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更深层次,与追求刀下见菜的实用主义建筑观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我们的规划者能以这样的境界开展工作,我们的城市面貌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千篇一律; 如果我们的设计者能够以这样的立意展开思路,我们的建筑可能不会一味地去模仿西方;如果我们的消费者能以这样的眼光进行消费,各种或明或暗的“豆腐渣”工程可能也就没有了市场。

再次,需要拥有艺术气质。当下的建筑市场中,设计、消费、艺术三者之间各自为政,遵守着不同的规则,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人们仿佛也没有意识到这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直到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尤其是在走出国门之后,面对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居住环境,人们才在懵懂中发现:有品位的城市都蕴含着明显的艺术气息。 于是有人急于求成,通过建造各种广场,雕塑一些造像,种草养花来增加所在城市的品位。结果是,经过这些应时应景的“打造”,城市确实变得花哨了,但不是大家闺秀式的,而是乡野村姑式的。原来, 城市艺术气质的养成不是靠景观的堆砌,而是文化积淀;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用心和时间。那些被世界公认的著名城市,每一个都是所在地区历史和智慧的巧妙结合体。建筑评论就是要告诉学生——技能属于手艺,可以照猫画虎,做出一些工程;文化属于本源,可以高屋建瓴,指导实践。以这样的立意面对建筑,才不会被表面的华丽所蒙蔽,也不会轻易地从花钱多少上论英雄,更不会靠个人崇拜或迷信去盲目逢迎。

这样看来,建筑评论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是一门地地道道的交叉型课程。比较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建筑现象的评判,建筑评论课程则需要厚实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人文情怀作为背景,艺术气质作为保障。需要教师站在史学、美学、伦理学、环境学的角度展开思路,对于打破建筑本位的狭隘思想、 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希望这门课程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在完成各种设计规划项目时,所提供的方案不是急功近利,应时应景,而是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使方案能够经受得起历史的考验;对消费者来说,再去面对各种建筑消费,所做出的决定不会仅从建筑本体入手,同时还会考虑建筑与自己性格、身份, 尤其是对自己及其家人健康的关系。也就是说,具备一些建筑评论能力,对专业人士具有提升综合素质的意义,对消费者具有提高居住档次的意义。就犹如买了西装还要懂得西装的穿法, 有了汽车还要知道开汽车的规矩,有了家庭还要具备操持生活的能力一样,随着整个社会对建筑认识水平的提升,是否具备对建筑的评论能力,将成为时代对建筑设计人员和居家过日子人士提出的新要求。

遗憾的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能够意识到建筑评论重要性的人士并不多,看甲方的脸色设计,跟着感觉走消费,仍然是建筑设计领域和绝大多数购房者的基本状态。于是,我们的城市整体建设得还很粗糙,我们的家居环境整体上还欠档次。但愿我们开设的建筑评论课能够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出些贡献,为同行院校提供一个参照,为人们提高对建筑的认定水平提供方向。

建筑评论 篇2

--一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65周年之际,适逢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之时。从当年“进京赶考”到今天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赶考”接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65年前,毛泽东将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迁往北平比作“进京赶考”,是因为党的主要任务从此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向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性的转变中,能不能避免因为革命胜利而骄傲自满,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肩负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严峻大考。

65年过去,经过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曾经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实践证明,牢记“赶考”告诫,保持“赶考”心态,发扬“赶考”作风,是党的建设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验没有止境。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新的重大考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总书记在西柏坡作出重要论断,告诫全党“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既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赶考”,就要有不甘人后、力争上游的精神。一个“赶”字,道出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现在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定目标只剩下六七年,距建成中等发达国家还有三十多年。时间紧、任务重,丝毫懈怠不得、耽搁不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抓住一切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赶考”,就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赶考”的告诫源于革命胜利时骄傲自满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作

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坚决贯彻八项规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也正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环境安逸、条件改善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长蔓延,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加剧。继续“赶考”,就要有面对问题的清醒头脑,不进则退的紧迫意识,从已有成就中总结经验、汲取力量,在现实考验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赶考”,就要有接受评判、经受检验的自觉。一场考试结束,答案是否正确,需要加以判验。对了就坚持下去,错了就及时改正,更好地迎接新的考试。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执政“赶考”,考官是人民。“答卷”打多少分,人民群众说了算。只有把每次考试结果都向人民公开、让人民检验,在人民监督中不断提高“赶考”水平,才能不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警钟长鸣不息。发出“赶考”警示,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更是崇高的使命感;重温“赶考”警示,是迎接挑战的宣言,更是鞠躬尽瘁的宣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光明前景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赶考”的征程从历史走向未来。站在历史新起点,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历经风雨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新华社评论员:答好时代考卷 不负人民重托

——二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60多年前的“进京赶考”路上,毛泽东同志誓言“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言犹在耳,表达了一个即将执掌全国政权的人民政党的坚定政治信念。60多年后,总书记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彰显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心系人民、不断进取的高度政治自觉。

矢志不移的宗旨情怀,一以贯之的理念实践,奠定中国共产党今天坚如磐石的执政地位,创造出勇于追梦、实现赶超的“中国奇迹”,砥砺着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自信底气。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回首来路、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也是着眼今天、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同过去已有很大不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

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温水煮青蛙”的教训不可不防。正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准“四风”之弊,要求党员干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向沉疴顽疾开炮,朝改进作风用力,以达到强体健身、强基固本、夯实执政之基、提升执政能力的目的。

今日中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置身问题交织、矛盾叠加、冲突易发、利益多样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给出的新的命题,等待着“赶考者”作出新的回答。

“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面、实打实地红了脸、出了汗、洗了澡,解决“总开关”问题,精神为之一爽,状态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

古人讲:“政者,正也。”党员干部作风端正、为政廉洁、工作勤奋、办事公道,就会在群众中树立公信、建立权威,就能在群众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中找到解难题的思路、凝聚干事业的力量,创造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实践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什么时候工作就开展得势如破竹。以整风精神改作风、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就能使事业的根基更加牢固,发展的力量始终磅礴。

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战斗正在进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铺开,整治“四风”的战役向着点多面广的基层拓展延伸。值此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有过硬的作风提供保障。在这场决定未来中国命运的深刻变革中,唯有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把“三严三实”贯彻到深化改革全过程,落实到日常工作各方面,才能不断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以改革创新的新成就交出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昨天的辉煌已载入史册,今天的考试仍在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答卷”,这是亿万人民的殷殷重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神圣的历史使命。

新华社评论员:永葆赶考心态 成就伟大梦想

--三论“赶考”永远在路上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不管走出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6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对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对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对国家

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走出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最后的“农村指挥所”,踏上了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从一个带领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引领人民励精图治、建设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秉持赶考心态,恪守为民情怀,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以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从管经济搞建设一少经验、二缺知识,到依靠人民、发动群众使国民经济很快从战争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从在社会主义实践的严重曲折中汲取深刻教训,到以高度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走上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正因为我们党始终怀着赶考心态勇毅笃行,坚持走自己的路、走符合国情的路,才能在实践中创造“中国经验”,在开拓中走出“中国道路”。

不管形势怎样发展、地位如何变化,“两个务必”的警示始终萦绕耳际,执政为民的追求从不懈怠,这是党永葆赶考心态的必然要求。“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总书记提出的问题,包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答好新形势下治国理政考题的深邃思考。

这是未雨绸缪的远见,也是切中要害的卓识。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历史性变革,市场经济给执政环境带来深刻变化。在鲜花和掌声中,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一些干部谦虚谨慎的意识有所淡薄,骄傲自满的情绪有所抬头,追求享乐的风气有所滋生,和人民群众一起吃苦、一同奋斗的意志有所削弱。“四风”之弊,犹如“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如果对作风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则会积小成大,最终积重难返。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就是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对思想作风和行为做一番仔细检查,发现问题早吃药、早治病、早治愈,革除“四风”之害,夯实作风之基,党员干部的身体才会通泰,党的组织肌体才能强健。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关系成败。有了赶考心态,就拥有了自我警示的意识、自我反省的本领、自我提升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会面临很多未知的困难和风险。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考验我们的决心,更检验我们的能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我们就能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中汲取丰富养分,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力量,获得攻坚克难的磅礴之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评论当代中国城市的地标建筑 篇3

地标还可以是历史的地理标志。记载人类文明历史的遗址、墓葬、界碑、国境线无疑是地标。在狩猎时代营地的篝火是地标, 它可以驱逐豺狼虎豹, 保护先民安全的度过寒冷的夜晚。在原始社会, 祭坛、神山是氏族祖先的灵魂所在, 是氏族精神的归依, 表示着该氏族的领地之所在, 祭坛、圣水、神山是氏族领地与精神的家园。随着历史时光的流失, 物质的人类文化遗存遗址就具有地标文化的含义。如北京山顶洞人遗址、西安半坡文化遗址、浙江良渚文化遗址都是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 同时也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地志。

尽管地标的定义具有不确定性, 但是地标往往是精神的寄托与归依。在航海时代, 港口的灯塔是地标建筑, 它指引着船只归航, 象征着幸福的港湾。在中世纪欧洲的城乡, 教堂的钟声呼唤着人们去做祷告, 教堂是教区与社区集中做礼拜的圣殿, 教堂的塔尖是村庄的地标。教堂寺庙是人们的精神圣殿, 是血脉传承的象征, 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古树名木也是地标, 北方农村村头的老槐树是地标, 南方农村的风水树是地标, 村口的水口、界河是地标。而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桥梁、牌坊、寺庙、魁楼、祠堂、文庙等等是地标建筑。

中国的长城、西安、南京等城市的城墙是地标, 标志着城市的历史地理位置。所谓地标建筑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建筑。在现代城市中, 古老的文物建筑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记忆, 象征着城市的文化, 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天地安宁, “五·四”运动, 开国大典都与天安门有关。天安门无疑是中国与北京的标志建筑。其标志与象征的意义超过了前门、端门、午门、得胜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城门。

地标建筑首先应该是文化的载体与精神的象征, 往往是老建筑、文物建筑, 甚至是古代的民居, 或者是雕塑, 如广州的五羊城雕塑。是不是地标, 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达到举世公认。扬州的地标建筑是五亭桥, 五亭桥集明清风雨廊桥与北京的五龙亭的特色为一体, 继承、模仿而又创新,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 五亭桥的建筑规模以今天的眼光看不够大也不够高, 但是五亭桥很美, 记载着清代盐业经济的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盛况, 显示出扬州地方文化的特色, 经历了历史的考验, 约定俗成的成为了扬州城市的象征性建筑。后来建设的扬州大桥、润扬大桥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规模都远远的超过了古代的五亭桥, 但是五亭桥的历史地位、地方特色、文物价值是无法取代的。

地标应该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标志性、象征性、时代性。地标建筑是约定俗成的, 不是政府打造的, 也不是某某人钦定的, 或某一个利益团体自我标榜的, 更不是比高、比大、比新求异的产物。地标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是城市的标志形象, 包涵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形象气质。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城市的地标建筑变成了高层建筑的代名词。地标建筑变成了“第几高建筑”, 摩天大厦的高度成为地标建筑标准, 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成为中国地标建筑学习仿效的榜样。以上海城市为例, 解放以后海关钟楼是地标建筑, 国际饭店是地标建筑, 上海大厦是地标建筑。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地标建筑, 上海的金茂大厦是地标建筑, 而后有更高的建筑也是地标建筑。当许多的建筑都在争当地标建筑时, 历史的地标、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标被淹没, 整个中国的城市都在以美国的曼哈顿为模式, 在争先恐后地建高层建筑, 大家都在争建世界第几高楼, 统一成为以高度为标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在为争夺城市地标进行着永不休止的比高较量。

中国古代建筑以寺庙的宝塔最高, 宝塔往往能够成为地标建筑, 因为宝塔具有精神的内涵。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苏州的虎丘塔、北寺塔、镇江的金山寺塔、昭关塔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 城市建筑一度时期以工厂的烟囱最高, 但是烟囱与厂房是工业文明的标志, 难以成为城市文化象征。以鼓楼为例, 鼓楼是南京、西安等城市的标志建筑, 地处城市的中心, 古代以晨钟暮鼓报时辰。南京鼓楼建筑高度没有周边的鼓楼医院、金陵饭店、城市名人大酒店高、新科建筑地标紫峰大厦高, 但是鼓楼是文物建筑, 显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形成了城市的第一代建筑天际线。西安的鼓楼、仪征的鼓楼都与南京的鼓楼一样是城市年轮的永久标志。

当前的问题是在所谓“地标建筑”的概念下, 简单的比高思维使全国各地都在放弃地方特色, 重庆山城、无锡水乡太湖民居、湖南吊脚楼, 延安窑洞都在砌高楼, 北京拆胡同四合院, 上海拆弄堂石库门都在建小区, 大家都在建高层建筑, 或曰:“地标建筑”, 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在“欲与天公试比高”。南京的紫金山海拔不高, 而南京的新科建筑地标紫峰大厦高达450米高, 号称江苏第一高, 世界第七高, 其顶部像避雷针一样拔高了建筑的高度, 誓与紫金山一比高低。据说紫峰大厦看齐的标准是台北时尚潮流地标101大楼, 更是充满了跨海比高的豪情壮志。其他城市如南通国际贸易中心建筑总高度164·95米, 号称南通第一超高建筑;无锡红豆国际广场248米, 号称无锡市地标建筑;苏州国际金融中心450米超高建筑, 号称苏州市的新地标, 苏州古城的瑞光塔、虎丘云岩寺塔、北寺塔的地标位置受到挑战, 似乎已经成为旧地标。江阴华西村认真的宣布华西第一高楼“空中华西村”74层, 集居住、商务、观光为一体, 无疑是将成为中国第一村的第一高楼, 并且将要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拔高的新热潮, 从而引导中国农民上高楼。这举世若狂高层建筑热, 令人想到文革时期的“高大全”样板戏模式的思维惯性, 看来改革开放以来, 国人的思维模式还没有产生质的飞跃。

建筑评论 篇4

评论栏目模式分析

1.《今日关注》:google地球威胁了谁?

《今日关注》是中文国际频道的时事述评栏目,紧密跟踪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和高级官员,梳理新闻来龙去脉,分析新闻背后的新闻,评论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就某一新闻热点问题同评论员或新闻人物或重要嘉宾进行访谈、讨论而制作的新闻谈话类节目。

在《今日关注》中,首先主持人向观众提供一定量的事实背景,引出google地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大讨论。然后,节目屏幕中为观众提供了详细而充足的信息和图片,包括什么是谷歌地球,如何操作,让一开始对该软件不是很了解的观众,直接而迅速的看到了谷歌地球是如何定位到故宫,速度之快让人为之惊叹,也觉得倒吸一口凉气。

主持人充当了“发球员”的角色,同时换位为观众的身份,在倾听中思考和发问,提出谷歌地球是否威胁到了国家安全,是否泄露了国家机密,是否合法,如何应对等问题,同时结合了韩国防空阵地图片泄露军事机密、驻伊英军突袭当地武装分子缴获的恐怖分子通过软件获得的军事信息的具体事件,从观众的角度预设了不同观点对评论员进行提问和质疑。两位新闻评论员则扮演“有观点的传播者”,抓住问题,剖析问题,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在节目中起核心作用。

在选题上,《今日关注》等类似节目涉猎国际、国内尤其是两岸三线的时政与主流话题,往往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国际背景来引导观众,并提供更加深、广、透的相关信息与言论,引发观众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马斌读报》

《马斌读报》栏目,主持人对报纸上有讨论价值以及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读报与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将事实和观点呈献给观众。现如今报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变得没时间读、读不全面、读不仔细、读不明白,这类节目迎合了受众心理,满足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需要,播出时间适宜,内容广泛、制作新颖,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马斌读报》评论的对象多为民生新闻,平等的视角、平民的语言、平民的态度,是读报类节目有别于其他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出个性,其中社会新闻占了很大的比例,选取的报纸也是各地销量较大的都市报,再加之马斌时而声情并茂的朗诵时而搞笑夸张的语言,使得节目有张有弛,兴奋点此起彼伏,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激发起观众的兴趣,观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更为透彻。

主持人在用词上不像新闻联播播新闻一样严谨,主持人采用脱稿形式,可以使用日常口语等,手势也比较繁多。一个有生命力的读报节目,绝对不是全盘照搬,人云亦云。它并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它更应该融入自己的观点。主持人风格各异的点评则是电视读报节目的点睛之笔。马斌在节目中更显幽默风趣、庄谐结合、联想丰富,常常在嬉笑之余把自己的观点一一列出,让人听了回味无穷。例如,在2月10日的一条新闻中提到,妻子在情人节雇侦探盯丈夫一事时,马斌说:“看来这个情人节大家都有得忙了,哈哈”。观众听完以后会心一笑,也会体会到新闻背后的内涵。

整个栏目中只有主持人一人,既要交待事实背景,又要进行适当的评论,同时结合多家报纸、网站、专家的言语或者观点进行评论。由于是《第1时间》栏目中的一部分,《马斌读报》栏目所占时间比较有限,而每次读报内容又涉及多个内容且涉及的内容比较平民生活化,因此这类栏目对事件的剖析并不深刻且容易形成较强的主观色彩,例如《马斌读报》有一期的新闻是关于一位名叫马昆的小学生狂追四千米勇擒偷车贼的事件,马斌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小马昆锲而不舍勇追歹徒的情景,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他还与马昆攀上亲戚,拉上家常,甚至为他今后的前途发表意见,鼓励他来京发展,让观众看了十分别扭。好好的一桩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在马斌后面的评述上就变了味道,感觉表扬的成分不大,更多的是搞笑的成分。其中的“快读快评”,版块中主持人的语速过于快,观众的思维根本跟不上,让人感觉主持人是在赶时间或是在念绕口令。

电视读报节目的定位决定了它只能是个出色的新闻“二传手”,没有自采节目、原创节目独有的内涵,它只能筛选、过滤报纸上的信息,浓缩以后以简单的方式传给受众。受众只能“概览”天下大事,却无法深入了解其中某一件。如果电视媒体过多地从别家媒体拣取信息来兜售,其结果是新闻的原创性将大大降低。《马斌读报》的内容就常常与CCTV-2的全球咨讯榜相同,甚至连主持人的评论都一模一样,如果观众又恰巧看过这两档节目,就极易产生厌恶感。例如在6月15日美国NBA篮球总决赛的信息播报时,这两档节目的内容就一模一样,让观众看了之后,感觉电视台在敷衍观众一样。

读报类节目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了广大受众的欢迎,但是这种节目还处在成长阶段,在内容、形式、主持人定位上面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变化,才能把读报类节目做精、做巧、做好。

3.《时事辩论会》:应该允许飞行员自由流动吗?

《时事辩论会》是凤凰资讯台的一档语言类节目,每天一个热点话题,聚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迥异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深入探讨,小组辩论的形式,在《时事辩论会》展开观点交锋,通过多角度的辩论,可以使观众能洞悉到事件的不同角度,对事件的真相本质会有更透彻的了解,增强了解事情的多面性。

从心态上来讲,观众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畅所欲言的通道,《时事辩论会》中,主持人把观众的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做了观众的传声筒,因此受到很高评价。

该节目形式是由节目主持人作为辩论会的主持人交代背景、提出辩题,节目邀请不同领域专家针对辩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由于嘉宾身份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不同,因此形成了观点的针锋。节目在你来我往地辩论中进行,嘉宾不时抢话、插话,时常因为各执一词、无法说服对方,由辩论发展成争吵,节目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与趣味性。

这种辩论形式的评论节目的存在应该放到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剧烈变化的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未彻底完成(飞行员无法自由流动就是一例),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事件本身千丝万缕、极为复杂,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就容易产生分歧与争议,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这应该是一个言论多元、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新闻评论节目就不应该只满足于提供一种观点,《时事辩论会》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同时展现,更能够引发受众深入的、全面的思考。

只提供观点不提供结论,这是《时事辩论会》区别于其他评论节目的特色。通过每期半个小时的辩论,并没有在节目结束时分出个胜负、得出个结论,而是开放式的结尾,由观众自己思考。在飞行员这期节目里,节目结束了,嘉宾的讨论还在继续,并没有飞行员到底该不该自由流动的定论提供给观众。这与国内大部分评论节目强烈的舆论引导、鲜明的立场表达截然不同。这种节目形式在心理上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该栏目的另一大特点是:对新媒体的充分利用以及对民众意见的重视。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时,主持人会读出网友针对辩题在凤凰网论坛上的留言,以及“是否支持飞行员自由流动”的投票情况,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参与讨论,主持人都会有选择地在节目中读出。对网络、手机这些新媒体资源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视反馈机制较弱的劣势,增强了媒体的交互性,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外,将普通民众的观点在节目中读出,而不是一味地只是媒体在发表意见引导舆论,节目仿佛是一个公共事件的讨论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意见表达权和媒介接近权。

关于戏剧评论的评论 篇5

具体而言, 关于戏剧评论的评论, 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解读。

一、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一大重要问题, 是充分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 才能在具体的戏剧评论中做到更好、更到位, 收到更为理想的评论效果。

戏剧评论属于戏剧理论范畴, 而戏剧理论又与戏剧创作 (包括文本创作、导演创作、表演创作、戏剧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创作等等) 共同构成戏剧活动的两大要素,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 更如人之双腿, 缺少了一条, 就形成了跛足现象。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戏剧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所著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的《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戏剧理论是人们对戏剧现象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概括。古代人类以非凡的才能创造了戏剧, 尽情地享受着戏剧, 同时, 又力图准确地认识和概括这种为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色彩的艺术样式, 这就是戏剧理论的发端。”[1]

古今中外, 许许多多戏剧评论家所写的许许多多戏剧评论, 既是戏剧创作活动实践的科学总结, 又反转过来指导、推动了戏剧创作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例如18世纪德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荣辛所著的《汉堡剧评》, 就是百余篇随笔式剧评的结集, 在戏剧理论上有许多重要建树, 被誉为“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又如我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安葵著的《新时期戏曲创作论》一书, 也是对新时期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系列化的评论, 其理论贡献也是巨大的, 正如该书的《内容简介》中所言:“本书反映了全国各省市戏曲的现状和发展, 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出了新颖独到的理论见解。从事戏剧创作实践和理论的同志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戾示, 对文科院样师生、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业务人员和文艺爱好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与科学总结, 它对于整个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重要意义, 也正在于此。

二、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关于戏剧评论的第二大重要问题, 是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

戏剧评论作为一项艺术科学活动,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一) 实践第一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为戏剧创作实践服务的原则,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以戏剧创作实践为依据, 反对脱离实践的“空论”、“空谈”,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的话。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要实事求是, 好就说好, 不好就说不好。既要反对“捧杀”, 又要反对“棒杀”。近年来, 我国戏剧评论有一种不算太好的倾向:只准说好, 不许说不坏, 使戏剧评论成为吹捧与炒作的工具。这不仅远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而且也远离了戏剧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 “百家争鸣”的原则

戏剧评论要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 提倡有创见的评论, 提倡一家之言, 反对千篇一律和人云亦云。戏剧创作贵在创新, 戏剧评论同样要以创新为灵魂和生命。

三、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戏剧评论的第三大重要问题, 是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

一方面, 在综合评论与专题评论中, 做好选择, 二者各有利弊, 究竟运用何种形式, 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选择。

另一方面, 在文体形式上, 对于理论式、论文式、随笔式、综述式、小品式、杂感式、观感式等各种文体, 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摘要:戏剧评论是戏剧艺术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认识戏剧评论的重要意义、遵循戏剧评论的主要原则、运用戏剧评论的必要形式三大理论层面, 对戏剧评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评论。对于戏剧评论, 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戏剧,评论,认识,意义,遵循,原则,运用,形式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著.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P1.

建筑评论 篇6

1 研究问题

康德拉·芬克举例说,“如果写税收,你就会触动每一个美国人;写玫瑰栽培,那么你,只会赢得相对较少人的关注”。“新颖、明确、普遍”是新闻评论选题的三个常见标准,只有角度新颖,内容事实明确,并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闻评论,才能真正深入读者心中。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网民喜欢热衷于什么新闻评论,并对其发表见解,展示了目前网民的需求、态度和理念。只有了解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才能借力打力,在满足网民需求的情况下,提升新闻评论的品质,让优质的内容、深刻的观点深入人心。

2 分析方法

2.1 样本选取

“@新浪评论”是新浪微博旗下的新闻资讯产品,定位为“每日播报最新评论”,每天转载各大新闻媒体3到5篇新闻评论,以及新浪新闻的独家评论。它在转载时,先摘取新闻评论的标题、新闻事实和部分观点,再附原文链接。目前,“@新浪评论“共有粉丝67万多人,转载新闻评论2万多篇。

为保证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新浪微博“@新浪评论”2015年发布的60天内容,即3月1日~15日,5月1日~15日,7月15日~30日和9月1日~15日作为研究时段,共统计研究文本255条。

2.2 类目划分及统计

与其他新闻评论类媒介相比,“@新浪评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它拥有用户评论和转发功能,基于新浪微博庞大的用户基础,它的评论和转发数量较多,网民类型多元化;二是“@新浪评论”转载的内容多由权威媒体发布,如《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

为了更好地研究网民新闻评论选题偏好,本文把新闻评论研究样本划分为九大类型,分别是时事、社会、文娱、法治、教育、科技、经济、时局和热点事件。并按照固定时间段,依据每一类型的条数,转发条数和评论条数,分析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

在样本中,“@新浪评论”发布的各类事件新闻评论共255条,其中“时事”“社会”“法治”“文娱”“热点事件”数量相差无几。调查发现,有15条“热点事件”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近10条“文娱”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约5条“法治”“教育”类评论转发和评论在100次以上;而“科技”“经济”“社会”类转发和评论量最少。

2.3 研究发现

依照样本研究数据显示,社会、法治、文娱、时事和热点事件是“@新浪评论”转载的重点。其中,社会类新闻评论主要针对人们的观念、情感、行为;法治类新闻评论则包括与“法”相关的问题,常见行为的专业法律评论较为多见;文娱类评论不仅包含文化、体育、娱乐事件,同时,也包括评论员对新闻媒体的评论。事实上,与媒体相关的新闻评论颇受“@新浪评论”关注。时事类新闻评论主要包括国内发生的、与政府决策及官员相关的事件;热点事件评论最易引发网民关注,其类型不限,一般占据新浪微博头条并持续发酵,如“安庆枪击”“贩卖儿童判死刑”等。

对评论、转发数的研究,能充分体现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在数据研究中,法治类评论最易引起网民转发、评论。在样本中,有一半新闻评论至少转发和评论50次以上,有20%的新闻评论转发量达100次以上。热点事件和教育类评论也较易引起网民关注。在36条样本中,转发和评论在50次和100次以上的评论量较一致,相反,尽管“@新浪评论”转载了较多社会和时事类新闻评论,但是转发和评论的网民寥寥无几。而“新闻评论”依据经验精心筛选后,其转载的经济与科技类新闻评论数量较少。

3 研究结果

3.1 以热点事件为选题,更易发挥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功能

目前,一旦网络发布的事件触及网民敏感神经,即成为热点事件,迅速被各大网络媒体转发,如“成都女司机被打”“少林方丈释永信被举报”“气功大师王林”等。在数据分析中,热点事件一旦出现新闻评论,无论角度如何,都会迅速引起围观。因而,面对基数庞大的网络群体,应善用热点事件作为新闻选题,通过多角度分析,启示和引导国人。

3.2“由浅入深”,借法治新闻规避法律盲点

数据分析发现,法治类选题颇受网民喜爱。目前,我国网络活跃用户以学历不高的年轻人为主,猎奇心极强是这些用户的共性,因而,法治新闻较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与此相关的新闻评论自然也被爱屋及乌。因而,媒体可以多选法治新闻作为新闻评论选题,由浅入深剖析案件,发现社会问题,找到人类共性,也可以以法治评论为突破口,向网民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新闻评论价值。

3.3 以“国”为题,呼吁网民共鸣

在样本选择中,笔者将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新闻事实分为两部分,即时事与时局。时事类新闻,主要包括与政府、官员和政策相关的事实,如官员贪腐、政府审批等。而时局,则将“中国”作为新闻主体,主要讨论国家目前面对的困难、问题以及我国的国际局势等,如《环球时报刊文:无底线抹黑中国应为文人之耻》。调查发现,尽管“@新浪评论”转载的时事类和时局类评论相差无几,但网民对于时局类新闻评论的转发和评论量却远超时事类评论。由此可知,对网民而言,“国事”比“家事”更为重要。媒体在选择新闻选题时,可以适当靠近“国事”,“以大见小”,唤起网民共鸣,从侧面传递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荡社会不正之风。

摘要:本文以“@新浪评论”中转载的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题分类、数量分析等方法,考察网民对新闻评论的选题偏好。研究发现,法治、社会、文娱、时局和热点事件,是“@新浪评论”经常呈现给网民的新闻评论选题,而其中教育、时局和热点事件类新闻评论,最能引发网民转发和评论。研究结果显示,评论员可以通过关注网民偏爱的新闻评论选题,借此达到新闻评论舆论监督、引导协调、深化认识的功能。

关键词:新闻评论,选题,网民,新浪微博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9).

[2]李勇.网络新闻评论的效果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3]余玉.新闻评论选题的方法和技巧[J].青年记者,2007(18).

[4]许安平,宋文花.浅谈地市报新闻评论选题的特点[J].中国地市报人,2012(1).

[5]孙玉双.浅谈新闻评论选题视角的新颖性[J].写作,2008(5).

上一篇:树脂类地坪下一篇:诗词有效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