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栏目(精选7篇)
电视评论栏目 篇1
摘要: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是对体育界发生的新闻进行现场评论或事后分析的一种深度报道。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逐步确立, 以及人们对体育节目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根基尚浅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本文将对我国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为其未来发展创新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视栏目,体育栏目,评论栏目,创新,态势
郝勤曾经给“体育新闻评论”下了个定义:“体育新闻评论是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运动有关的人和事发表的看法、意见和观点。”1从80年代至今, 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等电视手段, 以及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分支, 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 日益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
1 本体的回归与背离
电视体育节目最初是以比赛实况转播类型出现的。我国电视体育与欧美相比起步较晚, 最早追溯到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对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表演的实况转播。此时的评论员如张之的解说以激昂、快速著称, 和宋世雄的高八度音调高亢有力。
思, 巧妙捕捉现场的人物画面, 有重点地进行选择, 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怀旧的摆设都可能引发观众共鸣, 进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拍摄效果, 将节目推向感人至深的高潮。这不仅体现出编导与摄像的有机配合, 更体现出摄像对于编导创作意图的有效落实。
最后, 电视节目制作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编导的创作意图对于摄像人员有不同的理解, 摄像人员因实际环境及拍摄需求, 也可能向编导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所以两者本身不是绝对独立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摄像人员长期身处一线, 跟随节目拍摄和制作而成长, 因而可以及时向编导提出拍摄建议, 进而提高节目整体的制作水平。例如, 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前方最新信息, 摄像人员随时捕捉现场动态, 向编导提出另辟蹊径的拍摄方式, 不仅能打破同质化的新闻报不难发现, 此时的电视体育评论明显的带有广播痕迹。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栏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通过卫星电视体育频道向全国播出。“电视体育节目向大信息量、强时效性和立体报道、综合报道方向发展, 节目形式更加丰富、设置更加细化”2,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消费品, 作为一种商品符号, 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观念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运动休闲用品以及运动休闲本身都成为了符号化的消费。参与这种符号化消费构建的大众传媒, 在这时候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品。因此, 也就产生了电视体育类节目对本体的又一次背离——大众化与娱
道, 也能促进现场各方的密切配合, 引导广大观众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因此, 摄像对于编导的信息反馈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
3促进电视节目编导与摄像关系发
展的举措
为进一步促进电视节目编导与摄像关系的发展, 编导和摄像首先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媒体竞争时代创新是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节目保持生命力的基础。有的电视台刚刚推出一档新的栏目, 很多电视台就纷纷效仿, 而观众则对节目设计和摄像反响平平。所以编导和摄像应在默契配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善于从新的视角挖掘节目制作思路和拍摄方法。其次, 摄像人员需要站在编导的立场和高度, 才能深刻体会节目主旨与内涵, 对节目摄像形成深入领悟, 并遵循编导的指引乐化。
首先是以大众化群体为定位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开始在选题内容上、受众定位上、语言表达通俗性上、评论记者群的身份上进行了全新改版。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体育界, 而是横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语言表达上也力求做到言之有物、通俗易懂。评论的作者群在主要由职业记者来担当的同时, 可以有专家学者、运动员、教练员, 甚至普通球迷, 只要你对体育运动有着深深的喜爱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表现为电视体育的娱乐化倾向, 在淡化技术的同时, 表现出更加桀骜不逊的藐视权威的强烈冲动。专家型的评论员准确、严谨的评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厚爱, 然而一些以调侃、讽刺等
构思节目拍摄。为此, 摄像人员具备编导意识的基础上, 还非常需要全面提升文化素养。电视节目编导对全局的把握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 摄像人员应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进而激发拍摄灵感。最后, 电视编导要和摄像人员展开深入的沟通交流, 善于倾听一线摄像人员提供的信息, 并作为节目创新发展的素材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志毅.摄像师要有编导意识[J].视听纵横, 2010 (05) .
[2]刘拂雨.电视栏目编导的创新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 .
[3]郑成华, 李大鹏.电视节目制作状况与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长春电视台, 长春130061) 轻松娱乐形式表现出来的体育评论则更能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如央视《我爱世界杯》栏目邀请娱乐界明星参与“侃球”以及包括李宇春在内的超女们在不同报纸、网站开辟个人世界杯专栏, 用娱乐圈的人气吸引大众目光。娱乐圈大胆犀利的言辞、戏剧化的冲突模式、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强大的明星效应, 无一不成为未来电视体育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位网友说:“我喜欢《南方体育》, 就是喜欢一种人性化的表白, 喜欢一种戏剧化的情景, 喜欢一种故事性的叙述。毕竟,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 如果我是一个标准的球迷, 为什么要看你们整天讲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我想听米卢的丑事, 我还想知道谁收了黑钱, 但是, 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还想娱乐, 想通过阅读获得一种快感。”那么, 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在面对这一汹涌而来的生活化与娱乐化浪潮时, 该怎样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呢?
2 如何实现栏目创新发展
2.1 选题内容的扩展
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与体育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对象。例如白岩松、刘建宏在世界杯前夕开办足球谈话类节目《三味聊斋》, 第六期“英格兰为什么总是哭”、第十一期“让不让孩子踢球”、第十六期“世界杯熬夜方法”,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球迷朋友的关注。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应大胆拓宽节目选题范围, 从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到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 从世界聚焦的体坛大事到不为人知的幕后真相, 从专业性的体育评介到生活中的体育趣事……电视体育评论应该开辟更广阔的舆论空间, 挖掘更有价值、更有趣味的讨论话题, 才能实现体育评论节目的创新。
2.2 评论视角的多元独到
《体育评书》节目的主持人梁宏达曾说过:“《体育评书》不是就体育论体育, 而是把体育这个东西拉开了, 跟社会、人文等各个现象相结合,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说社会、说人生、说我们身边的人和事。”3社会多元化的结果之一便是知识冲破学科领域的束缚, 而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为一体, 叙述视角可大可小, 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
2008年《足球之夜》意外的遭到中国足协的封杀, 原因出自2008年1月3日播出节目中, 央视体育频道请来的一些嘉宾对中国足协2007年的工作评价大多不高, 其中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给谢亚龙打了不及格。这一客观公正的低视角的评论角度, 虽然遭到了足协单方面的反对, 却赢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2.3 包装制作方面的创新
评论手段作为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中最具活力的创新因素, 是电视节目个性特征外在的显著体现。涉及电视技术上的更新、节目板块的调整、评论形式的变革、主持人的更换、节目现场的布置、灯光道具的运用, 以及关于节目时长、时段、频道等等的调整。
例如央视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 吸纳了中国传统评书形式, 以二人转形式重点讨论体育赛事, 并穿插以体育花边新闻和其他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三味聊斋》则由黄健翔、白岩松、刘健宏三人在开赛前对各球队在世界杯上的历届表现作梳理和评价, 展望本届世界杯看点, 预测各球队命运;《豪门盛宴》则囊括了前方记者、评论员现场解说、赛前分析、赛后点评, 后方演播室现场嘉宾和场内观众互动, 以及短信互动等多重表达方式。
每个电视体育评论节目都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播报方式, 从形式上树立自己的品牌logo。如今有许多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单单重视节目内容上的选择, 而忽视了节目形式上的包装制作, 造成节目虽有“看点”但无“亮点”, 对于节目的生存与发展非常不利。
2.4 多元个性的品牌定位
在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要想拥有自己的忠实观众, 树立自己的品牌, 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便是个性的塑造。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研究会会长孙正平说:“体育解说就像是策划春晚, 准备很长时间, 自以为能做到口吐莲花, 旁征博引, 总是不能调好所有听众的胃口。”众口难调的现象在体育评论类节目中并不生僻, 有人认为刘建宏“坐黄牌的沙发”、“这种犯规就相当于汽车追尾, 负责任的总是后面的人”等言论完全是以娱乐受众为目的, 缺乏专业色彩;而另一些人对于段暄的“轴”却不认同, 认为世界杯就是个乐儿, 建议他的解说多一些元素, 给咖啡加点糖。
无论哪一种主持评论方式, 都代表着一种个人品牌特色。未来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倾向, 从本质上说正是体育评论中的一次“人”的发现。它表面上以体育评论娱乐化为最大的特点和旗帜, 反对刻板的技术化体育评论, 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充分彰显评论者的个性。因此, 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众口难调现象。当然, 各大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也只有努力塑造多元的品牌个性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与收视市场。
总之,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在面对日益明显的大众化、娱乐化趋势, 只有拓展节目内容、开辟新的视角、加强包装制作的更新创作、形成多元个性的品牌定位,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时代的需要, 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郝勤:《体育新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12页。
[2]杭孝平.中国电视体育节目50年发展历程回顾[J].新闻窗, 2009, (05) :71-73.
[3]冯现玲.如何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J].东南传播, 2010, (11) :115-116.
[4]谢力, 王翀:电视体育评论的“述”与“评”[J].当代电视.2002 (05) :50-51.
[5]杨威.谈体育评论节目的深度报道.记者摇篮.2003 (09) :27.
电视评论栏目 篇2
报道策划原则在评论类节目中的运用分析-以《财经郎眼》栏目为例论述
从<华西都市报>真正“新闻策划”这一编辑概念以来,报道策划在我国的传媒中就被大量采用.报道策划师提升新闻事件价值的周密计划,对于媒体公信力也有着重要影响.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其报道的特殊性,几乎每期节目都需要采用完整出彩的`策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报道策划原则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 者:杨少同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刊 名:决策与信息(下旬刊)英文刊名:THE FRIEND OF THE HEAD年,卷(期):“”(7)分类号:G206关键词:报道策划原则 《财经郎眼》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评论栏目 篇3
作为福州广播电视台唯一一档时政新闻栏目,《福州新闻》在党政信息的“上传下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以来,《福州新闻》栏目全新改版,大大增加了节目中新闻评论的比重,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1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主要形式
1.1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从整体来看,以主持人口播形式出现的评论是时政新闻栏目中最直观的新闻评论节目。这一类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直接抒发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政策举措的看法,以达到传播权威声音、引导舆论热点的作用。从《福州新闻》栏目就能清晰地看出,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又可以分为长评、短评和新媒体融合评论三种。
第一,长评,主要是指整条新闻以纯口播的形式播发评论,这一种新闻评论主要用于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党政信息。2015年4月,福州市出台《关于整肃“为官不为”实行“下课问责”的暂行办法》,《福州新闻》栏目在4月27日、4月28日和5月1日三天连续播出了三条长评,评论分别以《“为官不为”贻害无穷》《“为官不为”病根当除》《“为官不为”治理从严》为题,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真正做到“为官有为、为官善为”。这一系列新闻评论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议题设置上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时又结合当前百姓对领导干部的关注热点,论述充分,评论播发后很快在群众中引起反响。
第二,短评,主要是指在新闻结尾处加上评论式口播,篇幅短小精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福州新闻》在2014年12月13日播出的《我市启动为期两月专项治理加大对恶意欠薪查处力度》这一新闻,在结尾处,记者专门撰写了题为《依法刹住年底恶意欠薪》的短评。这一短评虽然仅150多字,却旗帜鲜明地批判恶意欠薪违法现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情理交融中赢得观众认可,有效提升新闻整体水平。
第三,新媒体融合评论,这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评论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从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收集有代表性的评论予以播出。目前,《福州新闻》全新推出的“百姓说说事”版块已经开始运用这一方式,网友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主持人精辟的讲解点评都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1.2 以新闻采访报道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评论
以主持人口播形式来发表评论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方面,在电视新闻的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以“影像叙事立言”的评论方式,也就是“以画面叙事为最主要成分来结构节目的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这里的‘述评’不是指夹述夹评,而是指以‘述’的方式达到‘评’的目的。[1]”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很少通过主持人或记者的语言直接对热点展开评论,而是通过对于新闻事件、人物的透彻分析,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实例,达到“叙事立言”的效果。如针对福州市民关注的榕城古街改造问题,《福州新闻》以《榕城古街修复春节前将完工》这一新闻事件为由头发表评论,通过记者实地采访,调动市民对该新闻事件的分析、判断,反映市民的看法态度。
2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台的时政新闻电视评论虽然涌现多种评论形式,但由于面临高素质评论人才缺乏、热点新闻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发声等限制,在评论的内容上还存在呆滞刻板、空乏空洞等问题。
2.1 长评多转载党报
尽管已经有了长评这一形式,但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的长评内容多是转载党报等平面媒体,鲜有由自己的采编人员独立撰写完成。从《福州新闻》的节目编排来看,每年市“两会”期间,《福州新闻》总是需要发表权威评论,但都是转发《福州日报》的社论,而不是栏目人员自己创作撰写的。纸质媒体的评论,固然是电视新闻长评的重要来源,但如果仅局限于此,则无法展示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不利于电视时政新闻的长远发展。
2.2“短评”难以画龙点睛
新闻报道结尾播发的本台短评,紧跟新闻,时效性强、观点鲜明。但由于城市台编辑记者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短评词不达意、牵强附会或就事论事,难以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述评式评论相对浅显
由于“述评”式的评论方式在城市台的时政新闻栏目中还处于摸索阶段,难免出现由于挖掘不够深入,难以以理服人的情况。
3 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提升舆论引导力,上述问题可以说是各个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关键因素。
3.1 加强评论员培训,提升评论的引导力
要提升新闻评论的引导力,采编人员撰写评论能力是关键。不过,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写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记者编导人员流动性大、普遍较为年轻的城市台来说的确是一大难事。因此,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想要提升评论水平,可以尝试“点面结合”的培养模式。“点”就是在编辑记者中间挑选骨干精英,针对他们的能力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也可以聘请高校或其他机构的专家学者,聘为评论员,进一步提升评论专业水平;“面”就是通过组织评论写作培训等方式,整体提升编辑记者能力,让更多编辑记者系统了解电视新闻评论,既站得高、跟得紧,更要贴得近,让新闻评论着眼大势,又要从小处入手,真正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引导力。
3.2 善用“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影响力
对于新闻的深度挖掘是“叙事立言”的基础,是做好述评式电视新闻评论的关键。“述评式新闻评论的观点是在充分调动观众对应性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一种对事件的分析或解决”,“这类节目能‘叙事立言’”,“关键就在于其叙事中表征出的观点倾向性和引导力”[1]。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时,更应该懂得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整体把握事件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从中选择叙事的角度、线索,让叙事成为新闻评论分析、论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分析,来把道理和观点说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叙事立言”。提升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3.3 坚持媒介融合,提升新闻评论互动性
“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方式,与主持人、现场嘉宾一起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的电视节目。[3]”
总的来说,当前人们不仅要“看新闻”,还要“解读新闻”。作为新闻的梳理和升华,评论是媒体的立场、旗帜。加强和改进评论报道,是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适应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热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时政新闻栏目中用好电视新闻评论这一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点评全新改版后的《福州新闻》栏目在电视新闻评论方面的有益尝试,探究当前城市台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评论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闻评论,时政新闻,述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舫州,张伟敏.话语阐释叙事立言——管窥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两种表意方式[J].现代传播,2006,(4):69.
电视评论栏目 篇4
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新媒体应该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时代也在更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就曾经用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传统媒体近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出现更是让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当人们接受信息,接收观点的媒介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快的时候,电视新闻评论之于新媒体当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遇? 时下,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电视新闻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理念,但是笔者认为融合只是第一步,电视新闻评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力,仅仅是融合还不够,更多的应该是借力,甚至是借助新媒体时代所出现的酵母环境进行二次发酵,形成“ 人有我优”的格局。 笔者从新闻评论的主体、时效、题材、技术平台、写作这些方面进行探析。
一、新闻评论主体从精英话语权的单一模式,转向“精英——大众”的多元化模式
对于传媒评论的主体,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认为:“ 传媒评论是主体意识形态的表露,传媒评论的主体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分布在社会各个层面。 任何社会成员对传媒的作品及运作都有自己的感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评论主体。 ”[2在这里,刘教授将评论主体划分为专业型和非专业型。 电视新闻评论属于传媒评论的一种,那么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性主体就是指掌握电视新闻知识以及电视新闻的传播技术的人,通常是电视新闻的实际工作者,俗称“ 圈内人”。 那么非专业性就是与“ 圈内人”相对应的“ 圈外人”通常是指广大的受众,他们也被称为是电视新闻的“ 客体”,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 传”和“ 受”的双方。 除了主持人、记者这些“ 圈内人”之外, 社会各界代表、专家对于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各界人士这些“ 圈外人”的广泛参与,这些都将使新闻评论更具交流感和客观性,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因此评论从主体到客体必然要发生变化。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轫,经过为时34年的发展,如今的电视新闻评论呈现述评式、主持人评论式和谈话式共生繁荣的景象。 但不管哪种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还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也就是从事新闻专业的人员或者受邀请的评论员、专家,即精英人群的“ 单一传输”。 这样的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来表达观点, 但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主流社会的思想,它所涉及的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闻启示录》 在开播之初的定位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也就是说栏目所发声的是代表政府的声音,是一种主流社会的思想观点。 这样的观点缺乏群众的参与,无法更全面、更准确表述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 而当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开发袭击而来时,利用论坛、微博甚至微信等社交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评论,这种参与不受到职业、阶层、年龄等的任何限制。“ 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3]比如说你在网络上输入“ 冰桶挑战”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了268,000篇结果,可见网民的意见大多在民间,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是笔者在搜索中也发现网民的意见在网络上是一种“ 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归纳、 总结、提升,在网络上极为少见。
当然,在这股民间力量面前,电视新闻评论的精英话语权不得不被重新构建。《 新闻启示录》 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股来自网络民间的力量。 首先,《 新闻启示录》 不再局限于主持人或者评论嘉宾的观点表达,更多地开始关注平民的心声。 在节目中架构起媒体、专家、平民的多元化表达。 比如在节目中融入“ 网络声音”、“ 各方提问”等板块,让声音多元化, 增加观点的客观性同时,也让话语权实现从“ 精英到大众”的多元化转变。 就比如说《 新闻启示录》 在制作《“ 冰桶挑战”另类慈善》 这期节目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评论主体,节目中有主持人点评,社会学者以及心理专家的解读,这些都属于权威解读,但是“ 冰桶挑战”是一项源起于网络的接力活动,是一种草根文化的表现,如果只是专家解读显得“ 高处不胜寒”, 节目编导在268000篇的搜索中需找来自民间的观点, 有人说这场活动让大家认识了“ 渐冻人”;有人说这场活动就是一个“ 真人秀”……众说纷纭,但无非就是两派立场,支持和反对,在制作节目时,不仅要加入民间的这两派观点,还利用电视化的手法展现这两派观点的支持率,( 支持方以67.5% 获胜) 。 可以说这样的评论节目不仅仅是简单展现了草根民众的观点,更是将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更深层次的解读了这些观点。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在主体从一元化的“ 官方立场”向多元化的“ 意见表达”的转型重构之后,不是简单地做 “ 加法 ”,而应该解读 、引导这些多元的“ 意见表达 ”,从而体现电视新闻评论的专业型、权威性。
除了精英话语权被重建之外,作为评论主体存在的主持人,其话语权功能也在改变。 在当代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各地纷纷出现以主持人为代表的新闻评论节目,比如《 一虎一席谈》 、《 老梁观世界》 等,主持人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新闻启示录》 也推出了以主持人高山风格的节目《 高山说》 ,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一种挑战,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做综述性评点,或者穿针引线几句话, 而是要求从语言到肢体地去表现自己的观点, 比如一期说雾霾的节目,高山设计了一个“ 孙悟空腾云驾雾” 的出场,这种表现性的手法给主持人的评语可以说加了不少分。 另外,对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络上碎片式的短评已显很多,更不要说电视新闻评论,要有内容又要有新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是雾霾,从2011年开始说起,几乎每年到了秋冬季节,高山都要想起雾霾,因为来自北方的高山对雾霾是深有体会, 更能感受那种在雾霾中行走生活的心情。 然而,2014年,当雾霾袭击的时候,高山发现网络上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大家谈雾霾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是因为热点新闻太多? 还是因为网民们习以为常了? 在多网民们关注点以及议论观点的搜集分析之后,高山整理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式麻木》 ,从雾霾说到麻木 ,这样的独家解读更是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理论高度,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追逐时效的脉动,让评论“速度”起来
信息时代, 受众已不满足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知晓,他们更想了解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和其发生的更深层次原因。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新闻评论俨然成为传统媒体间竞争的重要战场。 进入新媒体时代,“ 独家评论”的竞争则有白热化的趋势,每天打开手机,“ 今日头条”就会及时地推送当天的头条新闻,“ 澎湃新闻”则是及时跟进评论,这种速度可以用同步来形容。“ 谁能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最为有利的位置,占有最为广大的信息消费市场。 ”[4]以新媒体为平台而产生的网络新闻评论自由度大、无时间限制、便捷性高、交互性强,尤其是当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传统媒体可望不可即。 那么, 在这场时效性的竞争中,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就要失去自己的阵地?
《 新闻启示录》 从诞生开始就很注重评论 ,但是时效性却一直是它的软肋。 一般一期节目,编导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采编制作,按照时效周期来算,一周的时间就错过了时效的高峰期,新闻热度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往往被诟病“ 炒冷饭”。 但是不改变这样的局面,《 新闻启示录》 所秉持的电视新闻评论势必没有“ 市场”,栏目负责人对节目的编排、制作流程以及人员配合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架构,一股追热点,抢时效之风迅速在栏目组传开。 比如在人员配合上,改变原来的一个编导一期节目模式, 由主编带领几个编导分工完成,这样大大缩短了新闻外采、资料整理以及观点收纳等各方工作的时间。 节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福州航空“ 起飞” 了》 、《 疯狂双十一,谁赢了? 》 、《“ 代表醉驾”受特权保护? 》 等就是在时效性和评论性相结合的例子。
而在追逐新闻评论时效方面,笔者发现新媒体的发展也为电视新闻评论的“ 速度”提供了有力条件。 首先,新闻资讯的发达,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很多线索。 比如说在采访 《 谁 ,拆掉了双杭古建筑》 这期节目的时候 ,记者通过微博联系上了那个发表微博“ 苍霞片最美的红砖西式四合院被拆成狼藉一片,民国青砖街铺被拆光了……”的网友,找到他微博上写的“ 红砖西式四合院”,并且也是通过无数网友的帮助,记者用了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双杭古建筑被拆的前前后后,用影像记录下来,这些都为新闻评论提供了足够的论据。 其次, 新媒体上那些来自民众的“ 雪花式”的观点则从事情的方方面面为编导提供了意见参考,争取了“ 评论时效”的速度。 比如说在制作《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节目的时候,要如何对这项政府主打的旅游惠民政策进行解读? 既然说是惠民就应该是好事,按惯例,电视新闻评论的观点往往是以捧为主,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你就不得不先听听民众的声音再发表评论。 要了解民众的声音,往常,电视媒体以采访为主,而这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我们还可以借助论坛、微博、微信等来了解网民大众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更快捷而且更全面,也更接近客观表达。 当然,在收集民众观点的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切记不能随波逐流,既然是“ 独家评论之争”,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使用网络民众观点,展现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那样只能算是一个拼盘的评论。 如何站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利用丰富的观点资源形成自己的独家评论,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一元游,是炒作还是变革? 》 从标题来看就亮出了电视新闻评论自己的观点,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自然会引起各方议论,如何拨开云雾? 记者用亲身体验、门票销售数据,以及游客、景区、 电商三方面的说法来做论据, 论证这项政策的惠民程度,当然网络上的炒作声音也不可忽视, 正是有了这样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正是要正视这样的声音,才能让评论更能有说服力,节目中引用旅游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袁书琪的话“ 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旅游的产品是不是物有所值,是不是符合价格和价值的规律,也就是人们到武夷山去玩,并不是冲着门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样的观点超越了网民们对“ 一元游”的理解程度,上升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层面,而这样的评论观点正是建立在对网络民众观点的汇集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升华。 相信这样的现场评论加上专家权威评论会让电视新闻评论超越网络新闻评论。 不管是信息竞争还是观点竞争,新媒体都可以算是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酵母环境,用好这样的环境,不仅提升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更能发酵成为更有权威性、独家性的电视新闻评论。
三、寻找符合新闻的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题材
新闻评论的种类按照题材内容来分, 可分为政治评论、 经济评论、社会评论等,中国新闻史上曾有辉煌的政论时代, 当时以政论为主体的新闻评论雄踞于各大电视栏目,《 新闻启示录》 最初的定位就是“ 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主要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解读,“ 政论本位” 在栏目中显而易见。 首先,“ 政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长久以来的主阵地,电视媒体是民众了解政府行为的最主要方式, 也是最权威方式。 比如说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走访了哪些地方? 说了哪些话?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关注福建的平潭、为什么会考察新大陆企业? 为什么要提到福州的教育均衡等这些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一一解答,既满足了观众对高层领导动态的了解欲望,也满足了观众对这些动态新闻背后深层次背景解读的需求,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先有新闻后有评论,属于有感而发的评论。 但是高层动态、 政府宣传并不是都适合于新闻的深层解读,一条新闻资讯的事,硬要去评论,这就只能算是一个新闻拼盘节目或者是拉长的新闻,没有产生深思的评论,没有耐人寻味的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就显得画蛇添足。 从这两条来分析,电视新闻评论既要政论题材又要符合新闻评论规律,势必不可能电视新闻评论“ 天天有”。 基于这样的背景,《 新闻启示录》 在题材的选取上也开始求变,虽然政论至今都是主打产品,但是民生新闻、热点新闻也开始有了一席之地。 到了新媒体时代, 《 新闻启示录》 里的民生新闻 、 热点新闻比例是只增不减 , 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这让记者在发现民生新闻、热点新闻的途径增加了不少;第二,随着获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记者对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深度的挖掘将有所不同,也提高了评论的质量。 第三,追热点就跟追高层动态一样,其社会关注度都很高,而在这种追逐中发出独家的声音,那么其点击率( 电视叫做收视率) 就可以想象。
当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势必从“ 政论本位”为主转向“ 新闻本位”为主,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要更符合新闻规律,电视新闻评论要在新闻规律基本上走向理性。 在新媒体时代,可以说不缺新闻也不缺观点,网络新闻评论大多是电视新闻评论所热衷于采用的,网络热议话题既然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适合作为电视新闻评论的题材,然而在网络上,网民们各说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时网络上“ 快餐式”的阅读,让人们很难深入思考,加上网络评论的随意性,让很多评论仅仅停留于表面,或者非事实状态评论。 可以说网上信息的海量性是其优势也是劣势,其真真假假很难辨认,观点的是是非非更难说清。 相比较而言,电视新闻评论有较强的深度和力度,具备对网络新闻评论的整理和引导,尤其是电视“ 把关人”根据 “ 议程设置 ”理论进行把关 ,选取具有新闻性 、政论性 、社会性或者前瞻性等特征的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进行评议。[5]《 新闻启示录》 历来秉承选题为王的传统,设立了每天的策划会,主要目的就是筛选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值得评,评什么,怎么评, 新闻把关人通过这样的“ 议程设置”就能体现出电视新闻评论的高妙。
除了把关,电视新闻评论对选题的思辨性将成为它的优势所在,因为观众已经从单纯的“ 受”方转为既“ 传”又“ 受”, 这就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性比较强的话题则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2014年,当“ 代表醉驾”事件在网络上爆出时,各大网络都转载了此事,澎湃新闻、中国青年网、长江网、人民网等都跟进点评“ 代表醉驾就不用刑拘”? 一时间,各方观点对这名醉驾的代表指责纷纷,对周宁县人大的表决更是批评有加。 网络上的各种观点看似都很有道理, 但是作为电视新闻评论是否只是随波逐流? 当代表、醉驾、刑拘这些问题摆在一起时,我们不禁要探讨为什么代表醉驾后不用刑拘? 代表身上的特权意味着什么? 如何使用特权才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上海警方应该如何面对周宁人大的票决? 等这些问题,《 新闻启示录》 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这期节目的制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让评论更具有深度和力度,也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四、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为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新媒体的技术,这里面不得不提到的是“ 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应用,也就是说电视、电脑、手机三者之间可以交叉使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而“ 三网融合”的这种格局则为“ 媒介融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在呈现方式上,通过技术平台和播出平台的嫁接,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新媒体的合作,观众可以从电视上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这样的融合也意味着“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所谓“ 全媒体”就是借助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全媒体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一种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趋势下, 2013年7月国内第一次出现电视的全媒体收视统计分析,所提出的动态收视率概念是对大数据研究的结果,颠覆了传统电视平台静态收视的现状。 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收视层面,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 新闻启示录》 从2013年开始也打破电视范围,尝试将节目与凤凰网、大闽网、人民网等当地主流网站合作,当然这种合作还局限在只是把已经播出的节目挂在网站上播放而已,但是这对《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比如一期《 公交车上的冷暖人间》 ,节目播出的收视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挂到网络上之后,点击率是迅速飙升,而且还是持续不断,上网一天的点击率就破百万,十天就破千万,然后一路飘红,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点击率就破了八千万,把网络点击率和电视收视率一起做动态收视统计,那么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就会再创新高,而且还是持续的动态收视。 当然,这节目挂网站只能算是“ 媒介融合”中很初级的一步,要想打造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除了借助网站的功能之外,微博、微信等所依附的载体———手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为普遍,微信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紧密联系,这些对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能否在手机网络中打造自身? 微信中有个 “ 订阅号 ”,原先是为了微信营销打造的 ,每个手机微信号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这些“ 订阅号”也可以利用微信中人人联系网定点推送到每个微信号手中,这种营销模式也开始成为媒体营销的一种手段。
《 新闻启示录》 也在订阅号中开辟了自己的“ 新闻启示录君”,将每期节目的预告通过微信定点推送的功能,像《 [惊! ] 人大开幕! 机器人悄悄潜入〈 政府工作报告〉》 、《 我们大妈从来不做乱七八糟的事情! 真的吗?》 、《 [打算盘]油价又跌了,可是你加油,真的合算了吗? 》《 [买买买]自贸区来福州,便宜货大大的有!》 、《 特斯拉到底有多牛?〈 新闻启示录〉 为您解密!》 … …这些订阅号里的预告 ,不仅是对节目内容的预告 ,更是把观点隐藏其中,吸引观众,从而大大地提升了《 新闻启示录》 的影响力和品牌塑造。 这种“ 媒介融合”功能对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无疑在推广度、影响力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当然,媒介融合还能给电视新闻评论提供什么样的平台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 媒介融合”,基于新媒体的技术条件下的另一时代正在出现,它和数字有关,通过这些数字能传递出各种信息, 这被称作“ 大数据时代”。 2012年3月,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并将“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大数据更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以及思维方式。 2014年,中国电视行业首次采用了大数据,由此诞生了“ 大数据电视新闻”。 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抓取、比较和分析,发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和社会现实。[6]2014年也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电视新闻时代的元年,2014年从春运、春节到全国两会, 央视先后推出了“ 据说春运”、“ 据说春节”、 “ 据说两会 ”系列 ,将大数据首次运用到了电视新闻中 , 举例 “ 据说两会 ”,2014年两会期间 , 央视推出的“ 据说两会 ”, 用数据来倾听民声、用数据来诉说民意。 比如下图的热门话题排行榜,用数字来解读。 十省份网友关注“ 就业”,八省份网友关注“ 高考”,“ 房价”、“ 雾霾”成为京冀最热关键词等。 数字的解读让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也更增加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威信和力度。
从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中,我们看到“ 据说两会”节目排名第二,政论话题成为了热门话题,改变以往社会话题以及明星轶事占据热门话题的局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数据科学家薛凌洲( 华裔) 认为 :“ 大数据新闻 是富矿 ,新闻联播 《 据说春运》 基于大数据的迁徙图具有科技感 、时代感 , 在美国还没有类似的可视化,体现出节目制作者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和融合。 ”[7]当然大数据新闻的影响力也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截至2014年2月7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要媒体及网站转发超过1280万篇, 覆盖超过国内五亿网民,“ 据说春运”成为网络搜索热词,进入百度词条,由此可见大数据新闻革命浪潮势不可挡。 基于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 大数据”对未来电视新闻评论意义非凡,对电视新闻评论也亦如此,比如说《 中国人的迁徙地图》 用一种新的视角论述了中国春运大军在30多年来的变化,从1亿人增长到36亿人次,而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迁徙路径,那么这36亿人次是如何迁徙的? 哪些城市是迁出地,哪些城市又称为迁入地等,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直观的春运迁徙景象,也正说明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人文变化。 笔者认为大数据不仅适合用于新闻中,更适合用于新闻的解读中,而且使用大数据来解读新闻,它将改变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也将改变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叙事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价值判定让电视新闻评论的“ 电视化”表现更鲜明,而且对新闻评论观点的提升也大有益处,用数据的方式来论证,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来解读,这样的电视新闻评论将更直观,也更具有威信无疑,未来的电视新闻评论一定少不了“ 大数据”的力量,大数据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评论“ 据”剑得天下的法宝。
五、新媒体促进电视新闻评论在改文风上下功夫
随着媒体技术和方式的不断更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首先,网络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更强烈,它不单单侧重于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分析,而且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更多的意见,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娱乐等方面,写作范围的更加广泛成为写作形态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也趋多变,语言轻松活泼 、幽默,更加注重以 情动人,在理性上更 多了些感情 色彩,真诚表达,这些都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 再者,微博微信的出现让短小精悍的“ 一句话”评论成为流行,“ 百字短评”、“ 人民微评”这些模式更有利于评论的传播,同时也改变了以往“ 上传下达”的模式,转而进入“ 你来我往”的模式,增加了交流性、互动性。“ 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评论在写作形态和传播模式上的种种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闻传播学的进步,这些改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改变所带来的不止体现出公民参与社会事件能力主动性的增强和公民言论自由空间的扩大,还体现出新闻传播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8]面对网络新闻评论写作的这些特点,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如果还是以以往的形式与态度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那么它很有可能会逐渐淡出受众的视线,必须要突破其固有的八股文式写作模式, 以求新求变来争夺这场战争的主动权,由此保存自己鲜活的竞争力,使其在快节奏的媒体业态变化中能给受众带去一些社会思考,在变化中仍不失力量,给受众准备丰盛的精神和思想的“ 盛宴”, 分享新媒体平台上的蛋糕。
《 新闻启示录》 提出了一场“ 改文风 ”的运动 ,首先改变的就是标题。 标题被称作是新闻评论的半条生命,是评论主题内容和精神的浓缩与升华,好的评论标题“ 一目传神”,有着吸引读者阅读的艺术魅力;反之,则对读者产生挡板的负面效应。 在如今“ 快餐式”阅读中,标题能否吸引眼球决定了文章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电视新闻评论也一样,标题决定了人家是停留还是转台。 就拿《 新闻启示录》 每年都要做的两会报道来说,这样的一项政治任务,往往让人觉得会很“ 无聊”,也很难赢得观众,很难赢得收视率,但是如何把“ 无聊”的整治宣传做出深入人心的新闻报道?“ 改文风运动让记者们首先在标题上下功夫。 比如以往做两会报道时关于人大开幕的新闻评论节目,标题最常用的就是《 福建省第N届人大开幕》 ,今年,同样要做人大开幕的评论,记者则用了标题:《〈 政府工作报告〉 ,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 两者相比较,显然后面一个标题更能凸显其评论的本色,也更能抓人眼球。 其次,“ 改文风”运动中的核心还是写作风格上的改变。 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中,我们发现这些来自民间的文章,正因为其身上的草根特色,它的“ 土味”让人觉得美、朴实、亲切,给人清新自然的感受,也更容易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才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用幽默的心追寻草根的“ 土味”成为《 新闻启示录》“ 改文风”运动的目标。 节目《 福州航空“ 起飞”了》 中一段文字幽默、自然,让人忍俊不止:“ [解说]眼前的这辆就是福航的飞机,机身上喷绘着“ 龙凤福字”,光是飞机的外形,就透着浓浓的福州味。 福航的中文无线电呼号为“ 涌泉”、 这就不用我跟您多解释了吧? 航班号以“ FU”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而这也是中文“ 福”字的拼音代码,是不是非常容易识别呢? ……既然是福州特色, 那么飞机餐自然也带有浓浓的“ 虾油味”,飞机上不仅会有福州特色的橄榄等蜜饯, 还有美味的福州小吃。 小编想来,鱼丸,肉燕自然是不会少的。 除此之外,福航首航的广播也是与众不同,除了飞机上常听到的普通话和英语以外,还有福州话广播,当你在旅途中听到“ 你好( 用福州话说) ,丫霸”等福州话时,会不会多了几份亲切之情呢? ”这样一段文字,用“ 虾油味”、“ 丫霸”把福州航空“ 福”的特色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中 “ 福州人的航空梦实现了”这样的观点更是让人自豪 。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是关键,但文字的魅力也是加分的必不可少元素,因为电视毕竟是一个视和听相结合的产物。
从评论类栏目看新闻的故事化倾向 篇5
1 评论类新闻节目走向故事化的优势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电视媒体中的灵魂所在,评论类新闻电视栏目受到了极大的认同和广泛的欢迎,一方面源于新闻评论的自身性质,包含了社会各界对当前社会中所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的一种言论评价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新闻栏目组往往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将最新的社会时政要闻、新闻走向呈现给观众,具有很强的传播效果。而当故事化形式融入到评论类新闻栏目中时,基于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栏目组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新闻的解说叙述,使其在题材、信息的报道上别具一格,十分具有吸引力,同时促进评论类新闻栏目组提高题材策划、挖掘深层内涵的积极意识,保证了栏目内容的扩展。此外,故事化新闻评论栏目增加了节目的兴趣度,颠覆了以往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更加愿意收看,尤其在一个个或充满悬念,或蕴含真情实感,又或是轻松搞笑的故事内容叙述之下,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对新闻故事的渴求感,进而做到既让观众接受并喜爱,又以新闻的角度,阐释出故事背后中所蕴藏的一定的深刻道理。不难看出,评论类新闻栏目走向故事化的优势所在,具有很大的价值。
2 故事化形式在评论类新闻栏目中的有效利用途径
2.1 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水平
作为电视评论类新闻栏目的从业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既是整个行业的要求,也是一个合格的职业新闻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在运用故事化的形式来主持评论类新闻节目时,需要把握好尺度,坚持用事实说话,就事实评论的原则,以突出新闻的真实性,为人民群众展现事实的真相。相关人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适时做好自身的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进而更好地完成栏目工作。
2.2 保证新闻的主体性地位
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一些评论类新闻栏目所融入的故事化情节过于虚假,而且内容、篇幅的安排设置上过长,完全违背了要突出新闻性的宗旨,造成本末倒置,沦为一场精彩绝伦的“故事会”,这种现象也恰恰是当前广大评论类新闻电视栏目需要反思和注意的地方。首先要重新明确栏目的核心主旨,仍然以报道新闻作为主体要求,故事化的叙述讲解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依据要坚持还原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杜绝虚假、编制的所谓的“真实故事”,无论从情感的升华需要,还是新闻的特性上来看,都应该给予重新的审视和尊重,进而把握住本位,正确借用故事化的方式,确保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时效与可靠性。
2.3 重视新闻评论类栏目的思想主旨及内容编制
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旨在以科学、人文关怀的角度,传递给民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呈现给人们一个真实的社会现状,因此节目组在栏目的题材内容和主旨思想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考量,使其能够传递给人们正确的思想理念,通过恰当的故事化叙述,精准的言论评价,帮助引导观众的价值取向,让观众在充满真情实感的节目当中,获取一定的收获,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评论类新闻节目真正的开创目的。
3 总结
在故事化形式席卷整个电视新闻圈的大环境影响下,作为新闻评论类栏目,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分析引入故事化模式对评论类新闻节目所带来的利弊影响,进而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对故事化模式的利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真实性、专业性、艺术性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以便促进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琪.湖南《都市晚间》民生新闻的故事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3.
[2]高明.都市报新闻报道故事化现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电视评论栏目 篇6
一、国际新闻评论的要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国际新闻评论没有专业权威的定义。国际新闻评论不仅是针对国外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思想评论, 也包括国内的与其他国家有关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随着国际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 传统的国际新闻评论的界定越来越模糊。
首先, 从形式上看, 国际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 它以媒体编辑部、作者个人等为主体, 通过大众传播工具, 针对国际事件进行思考、说理和论述, 以对受众进行意见引导。其次, 从其内容特点来看, 国际新闻评论的特点是内容的国际性。国际性指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对存在于国外的但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指发生在国内但对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紧迫问题的评论。再次, 在主体意义上看, 国际新闻评论代表的是一国的立场, 发出一国声音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国际交流更加密切的背景下, 中国的声音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加强中国国际评论的传播力势在必行。
二、《人民日报》“钟声”栏目
2008年11月, 《人民日报》推出了“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 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为重点, 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近年来,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涉及中国的国际事务越来越多。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 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一) 选题意义上的“钟声”
笔者将《人民日报》“钟声”评论的选题按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进行分类比较, 试图从中看出其评论的侧重点。
据统计, 涉及国际事件或内容的评论数为47篇, 占总体的63.5%, 而国内的为27篇, 占36.5%。由此可看出《人民日报》“钟声”评论对于国外事件的关注度要高于国内的, 体现了该栏目以传播国际事件为主旨的态度。
(二) 主题意义上的“钟声”
主题意义上的“钟声”, 宏观上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类;微观上分为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等。
在宏观分类中, 涉及政治的主题有51篇, 经济的有7篇, 文化的有16篇, 占百分比分别为68.9%、9.5%、21.6%。由此可见, “钟声”栏目以政治传播为主。政治是国际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同时也涉及国家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形势。
而在微观分类中, “钟声”评论不仅包括国际合作、国家关系、世界经济、国家安全、国际战略以及国际形势等内容, 而且包括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三) 态度观念中的“钟声”
关于《人民日报》“钟声”评论的态度, 将按照标题中带有主观色彩或强调主体态度等词和文章主要思想表达的主观愿望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出现“不要”、“不应”等词的均属于否定的态度。而出现褒义色彩的词, 如“有助于”、“促进”等积极色彩的词, 则视为肯定的态度。
据统计, 持肯定态度的有21篇, 占28.4%, 中立态度的有24篇, 占32.4%, 否定态度有29篇, 占39.2%。持否定态度的占主要部分, 主要是针对国际上对于中国的持怀疑态度的否定以及对于国际争论事件强调中国的态度。而中立的态度则是作为第三者的角度, 冷静的分析看待国际格局和形势。对于肯定的态度, 主要是鼓励和以积极的姿态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的事。
三、国家形象的建构
目前, 利用本国媒体建构与国家本体相互支撑的国家形象, 成为当今国际事务的重要环节和各国外交制胜的有效策略, 因而媒体呈现出来的国家形象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国际级媒体, 其国际评论不仅分析了形势、把握国际格局和明确发展方向, 同时还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和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钟声”栏目国际评论的分析, 可呈现出这样的国家形象:
(一) 独立自主, 和平崛起的使者形象
独立自主, 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为世界展现的形象, 在“钟声”中不仅有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决不屈服外来压力的决心, 还有强调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利益结合起来的态度。
(二) 促进世界发展, 共求发展繁荣的友好形象
促进世界发展, 共求发展繁荣是中国为世界展现的又一标志形象。对拉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援助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战略合作都体现了这样友好的国家形象。
(三) 开放民主, 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开放民主, 自信负责的大国风范则通过国民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表现传播, 在“钟声”中亦有不少篇幅体现了大国之路的精神支撑, 同时也有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开放和改革的决心。
四、意义与启示
(一)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现实意义
(1) 从媒体与外交互动关系出发, “钟声”栏目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权威性和主导性上。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的国际评论, 是阐明中国外交立场的最权威的媒体声音, 这种权威性一是来自《人民日报》的官方背景。二是来自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官方立场最忠实、最直接的阐释和说明。三是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主导性方面, 主要表现为国际评论所坚持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中国其他媒体就某一国际问题发表看法时, 不会忽略《人民日报》对这一问题的表态, 基本会持有相同的论调, 同时其往往也主导着中国民众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并形成统一的态度和行动。
(2) 从历史和功能的角度来看, 《人民日报》“钟声”栏目承担起了作为主流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职责, 帮助受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 起到了引导国内外公众舆论的积极作用。
(二) 启示意义
第一, 评论的深度、广度及时效上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报道的主题方面,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不仅要考虑中国国内最关注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主题, 还应当对社会问题如人权、环境等世界性的公共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扩展报道的国际视野, 展现中国媒体开放、包容、参与的积极姿态。第二, 评论的风格、叙事的技巧上有待进一步改进。《人民日报》作为官方主流媒体, 虽然需要有大报的风格, 但仍要克服一种不自觉的居高临下的单一报道。第三, 栏目建设的参与性、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扩展。在各种声音和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条件下, 围绕增强吸引力和权威性的目标, 使得信息能实现双向的互动。
国际新闻评论最大的初衷和目的, 应该是通过国家级主流媒体这一工具和手段, 来更好地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 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配合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 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 2003.
[4]张华念.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语体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5]金昊.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电视评论栏目 篇7
综观学界的研究成果, 关于“望海楼”的专门研究仅有一篇《对外传播评论写作风格初探———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为例》[2], 该文采用的是例证法的定性分析, 通过几篇评论去例证观点的方法未免缺乏科学性。“望海楼”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申请表中从时效性、权威性、评论文风三个方面总结出其特性, 但归纳得非常简单, 而且自我评价难免不易令人信服。故本文吸取前人研究的成果, 并力图克服其不足, 通过对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的“望海楼”栏目进行抽样分析, 从评论的选题、指向、时效、作者等方面归纳总结出“望海楼”栏目的特色, 以期对新闻评论如何更好地在对外传播中发挥效用有所借鉴。
样本设计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的“望海楼”栏目进行抽样。为使研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也意欲以2010年为分界点, 对比之前和之后其评论特色是否有变化, 故增加对2010年以来报纸样本的权重。通过随机数表, 在2005年至2009年中的每月抽取1篇, 计60篇;2010年至2011年2月每月抽取4篇, 计56篇。样本总数为116篇。
数据分析
样本中有6期没有“望海楼”栏目, 其中4篇是社论, 1篇为转载的评论, 还有一期头版没有评论, “望海楼”栏目的连续性为94.8%, 以下分析的样本数为除去此6期的110篇。
(一) 选题。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 首先表现在选题上, 看似随意的选题行为背后, 都有其一贯的写作原则和方法, 它制导整个新闻评论写作过程, 标志其特色、水平和影响力[3]。
在样本中, 文化议题31篇, 占28.2%, 经济议题29篇, 占26.3%, 文化和经济议题所占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在文化方面,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 (《复兴中华文化, 不能少了格律诗》) 、电影 (《拍好中国人爱看的电影》) 、文学 (《平常心看待当代文学》) 、京剧 (《让京剧飞入寻常百姓家》) 、语言 (《汉语该如何对待外来语》) 、教育 (《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节日 (《请为春节写首歌》) 、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 (《既换了汤又换了药》) 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望海楼”的选题分布较广泛, 除文化、经济外, 还涉及政治和国际关系 (18篇, 占16.4%) 、环境 (7篇, 占6.4%) 、体育 (6篇, 占5.5%) 、社会民生 (5篇, 占4.5%) 、军事以及宗教 (各有4篇, 占3.6%) 等。此外, 农业、重大灾难、公益方面的问题也有提及, 如《减免农业税加快脚步》、《研发杂交稻养活更多人》两篇文章, 就农业税的减免和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释评议。
在样本中, 不管是文化、经济, 还是军事、宗教, 都有涉及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议题, 在110篇文本中, 有42篇选取国内的议题, 占38.2%, 评论国际事务的有68篇, 占61.8%。
(二) 指向。新闻评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 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 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4]。杜秀将这种倾向性分为批评、建议、研究、歌颂、阐释、争鸣等六种指向[5];赵文晶、陈秀玮则认为其包含肯定赞美类、批评谴责类、建议研究类、阐释说明类、争鸣商榷类等五种类型[6]。本文根据样本的文本内容, 设立了批评、赞扬、阐释、建议四个指标。
在本文所抽取的样本中, 有43篇阐释性的文章 (占39.1%) , 包含在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各种选题中, 对重大事件、会议、活动等向受众解读、阐释和说明。
样本中的建议类 (30篇, 占27.3%) 评论主要集中在文化、经济、环境、社会民生等议题上, 其中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上的建议性指向较少。赞扬性 (22篇, 20%) 和批评性 (15篇, 13.6%) 指向大都涵盖了选题中的各个领域。
(三) 时效。本文所抽取的样本中, “望海楼”在新闻发生近期 (三天内) 发表的评论共38篇, 占34.5%;中期 (三天后至一个月) 内共有28篇, 占25.5%;与新闻发生间隔一个月以上的评论有62篇, 占56.4%。其中在22篇事件发生后一天以内刊发的评论中, 非突发性新闻有15篇, 如《影响深远的访问》一文即是对当天胡锦涛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一之前已知的安排进行评论;《从绿茶说到摩洛哥的中国缘》则是在摩洛哥国庆日当天摩洛哥国王所发表的感言。在没有时间范围、新闻由头 (无时效性) 的32篇评论中, 有19篇是关于文化的, 占十分之六之多, 如《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层之美》、《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等。
(四) 作者。2009年10月30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时事评论专栏“望海楼”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推荐表中有这样的描述———“望海楼”有四个“少见”:天天一版有评论, 少见;国际评论上一版, 少见;作者队伍中国际国内名人政要之多, 少见;被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媒体转载、引用之多, 也是少见的。从样本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作者队伍中国际国内名人政要之多”并非虚言。
“望海楼”在2005年7月之前并没有对作者身份进行标明, 之后才开始注明作者身份。其中为本报编辑、记者所写的有32篇, 2005年至2008年41篇样本中 (不包含7篇未标明身份的) 共有17篇, 占41%, 2009年之后有15篇, 占78篇样本的19%, 本报编辑撰写文章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评论作者为专家学者的共有43篇, 本报特约评论员的有16篇, 基本上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著名学者。此外, 还有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官员政要所著的8篇文章。
“望海楼”栏目的评论特色解析
(一) 选题以文化、经济为主。在样本分析中发现, 2005年、2006年“望海楼”栏目创立之初, 对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评论有11篇, 占两年样本的近50%。2007年至今政治议题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在87篇中仅有7篇涉及。在对外传播中, 软实力的文化传播比政治传播更容易被接受, 也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够“输出”文化意义体系, 从而提升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为本国营造出一个平等互惠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环境, 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7]。
美国学者Samuel Huntington曾指出:“经济力量实际上可能是最重要的权力源泉, 在主要大国间军事冲突不大可能发生的时代里, 经济力量在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方面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8]当下, 我国仍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10年中国GDP总量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经济议题势必成为对外传播的重点领域。
(二) 评论指向偏重阐释、建议。“在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大环境中, 代表来自中国的主流声音, 对国际重大事件表达‘中国主张’, 面对世界对中国的质疑、担心、误解, 阐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向世界解释中国”是“望海楼”的主要定位, 阐释、建议性指向评论的侧重正是这一定位的体现。
在对外传播中, 应该尽量避免赞扬、歌颂指向的评论。鉴于外国传媒的报道习惯和受众的接受习惯, “以正面报道为主”方针在对外传播中的实际效果很差, 一味赞扬、歌颂的评论也会让读者反感。正如陈力丹所言, 我们报道成绩很放手, 报道负面的东西顾虑很多, 有一种生怕给国家抹黑的心态[9]。这种心态下的报道结果是, 因为担心局部失分而造成全局失分, 正面报道未能起到预期的正面传播效果。评论也是一样, 如何将赞扬、歌颂等溢美之词融于无形之中而非大张旗鼓, 转变思想和文风, 变“正面歌颂”为“正面效果”, 才会是成功的对外传播。
(三) 不唯时效性。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扩张的今天, 新闻的生命更加短暂, 新闻评论的出炉也更加迅速, “时效性”被不适当地强调到了夸张的程度。“新闻评论的核心是提供‘交流价值’的。‘时效性’值得提倡和强调, 但是不能过分, 甚至到‘一票否决’的地位。很多评论编辑已经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惯例, 凡是对时间跨度大的评论作品, 根本不处理”。归其原因, 孙江波认为, 一是对长期存在的问题缺乏持久的耐心和关注;二是煽情有余, 理性不足[10]。
“望海楼”对新闻时效性也非常注重。在三分之一的新闻发生近期所做的评论中, 正如“望海楼”栏目自己的总结:突出一个“抢”字, 在国际舆论战中抢占先机。但“望海楼”并不唯时效性, 有一大部分评论仍是在新闻事件沉淀澄清之后才发表相关评论, 这种保持对新闻的距离, 以理性、沉稳的态度对待当下新闻唯时效性的浮躁, 让人称赞。不过占近三分之一的对无任何时效性的现象发表评论不免会让人产生对“时事评论”专栏名不副实的感觉。如何把握时效性和适宜性之间的度, 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四) 作者以专家学者为主, 评论具有权威性、专业性。一个专栏需要自己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作者队伍的思想写作水平的高度, 决定了这个专栏的高度。“望海楼”以国际国内名人政要、专家学者为作者的评论占样本的60.1%, “望海楼”编辑建立了一个以国际国内名人政要、一流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著名评论员为骨干的作者队伍, 涵盖了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体育等各个领域。报纸———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权威性, 版面———头版的重要性, 再加上评论作者身份的显著性, 无疑使得“望海楼”的评论更加权威、更加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 在所选样本中, 有一篇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留学生章晓哲的文章《请为春节写首歌》, 在众多专家名人政要中, 因作者身份的普通而显特别, 甚至珍贵。在保证权威性、专业性的前提下, 适当为普通人提供一些发表评论意见的机会, 或许在对外传播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时事评论专栏“望海楼”进行抽样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议题、指向、时效、作者等方面的量化分析, 归纳出“望海楼”栏目有以下特色:在对外传播中侧重经济、文化议题, 立足国内, 面向国际;指向多元化, 但以阐释、建议为主;关注宏观重大议题, 不唯时效性;评论作者主要来自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增强了评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对外传播,评论特色,抽样
参考文献
[1]宋木仁.《望海楼》获大奖名副其实[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1114 (06) .[1]宋木仁.《望海楼》获大奖名副其实[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1114 (06) .
[2]艾然.对外传播评论写作风格初探——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为例[J].东南传播, 2010 (11) .[2]艾然.对外传播评论写作风格初探——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为例[J].东南传播, 2010 (11) .
[3]顾建明.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J].新闻大学, 2007 (3) .[3]顾建明.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J].新闻大学, 2007 (3) .
[4]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4]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5]杜秀.新闻评论的时代视角——2004、2005年“新华时评”调查分析[J].中国记者, 2006 (4) .[5]杜秀.新闻评论的时代视角——2004、2005年“新华时评”调查分析[J].中国记者, 2006 (4) .
[6]赵文晶, 陈秀玮.民生新闻评论指向的多元化研究[J].现代传播, 2010 (4) .[6]赵文晶, 陈秀玮.民生新闻评论指向的多元化研究[J].现代传播, 2010 (4) .
[7]李春蕾, 马俐.党报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安全分层架构模式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J].当代传播, 2010 (6) .[7]李春蕾, 马俐.党报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安全分层架构模式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J].当代传播, 2010 (6) .
[8]Samuel Huntington, “Why Intenational Primacy Matter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 1993, p72.转引自钟伟云.日本对非援助的战略图谋.西亚非洲, 2001.6[8]Samuel Huntington, “Why Intenational Primacy Matters?”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 1993, p72.转引自钟伟云.日本对非援助的战略图谋.西亚非洲, 2001.6
[9]陈力丹.对外传播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如何做好[J].对外大传播, 2005 (8) .[9]陈力丹.对外传播存在什么问题, 我们如何做好[J].对外大传播, 2005 (8) .
【电视评论栏目】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评论11-08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05-10
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10-14
电视节目:新闻评论06-30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分析07-12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09-09
电视评论员论文11-05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09-25
电视养生栏目10-21
电视法制栏目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