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员论文(精选12篇)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1
摘要:网络话语体系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话语结构。网络新闻及其评论成为公众舆论的重要影响源。在此环境下, 电视新闻评论员需塑造和提升网络素养, 以适应舆情环境的变化。本文认为, 电视评论员需从选题、叙事和舆情等方面关注借鉴网络, 同时从尺度和用语方面规避风险, 做出更具影响力和导向性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关键词:电视评论员,新闻评论,网络素养
2009年,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为代表, 一批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出现, 专职和兼职的新闻评论员出现在各新闻评论节目当中。电视评论的集群发展, 反映了当前社会语境下人们对于观点和意见的渴望, 体现了电视媒介对受众渴望的呼应。然而,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中, 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源和观点提供者。有论者指出, 当前, 新闻第一报道权和第一解释权均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1]如何适应当前媒介生态的变化, 做出更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电视评论节目, 这就对电视评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网络素养, 就是当前电视评论员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话语体系的崛起是电视评论员塑造网络素养的现实背景
网络媒介的兴起, 导致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媒体的新闻话语结构。网络成为新的信息源, 网络受众成为新的信息发布者和解读者, 网络舆论成为新闻事件的推动力量。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 2006年的虐猫事件、许霆案, 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 2009年的躲猫猫, 2010年的局长日记门等, 网络均在事件的发展中凸显了作用和力量。网络舆论成为媒介生态中新的影响力, 民间话语体系打破了精英的、主流的、来源单一化的新闻话语体系。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相比,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其充分自由的反馈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关系的改变。网络世界中, 每个人可能是受众, 也可能是传播者, 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感”在网络世界中日趋消失。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地位的任何人, 只要加入互联网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网络媒体从根本上改变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 促进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网络媒体的发展, 实现了民众从受众向传播者的转化, 促进了传播权的普及。传统媒体的传播权垄断格局被打破, 多元的信息传播结构已经产生。
二、电视评论员塑造网络素养的路径
在这种情形下, 强调电视评论员的网络素养就尤为重要。评论被称为媒体的旗帜, 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核心功能就是通过观点明辨是非、引导舆论、弘扬正确价值观。而网络话语体系的崛起, 使网络新闻和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人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 权责关系和利益诉求成为舆论表达的核心。一些社会事件基于权责关系的不对等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极容易形成社会热点, 并在现实的媒介环境下通过网络广泛传播, 消解着电视评论的影响力。因此, 对于电视评论员来讲, 实现与网络媒体的对接就成为当前的一大任务。“重视与实现对网络主流舆情的表述和引导, 是当今传统媒体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任务。”[2]电视评论节目需要关注网络舆情、搭建网络民意与主流价值观交融的平台。对于电视评论员来讲, 构建网络素养需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 跟踪网络热点, 发现新闻选题
在我们熟知的媒介生态系统中, 一般情况是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结构, 即传统媒体提供议题, 之后在网络媒体中形成专题。当前, 呈现出更多的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寻找议题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从互联网中寻找新闻线索, 发掘新闻选题。网络媒体的渠道容量巨大, 以及网络媒体特有的草根性和平民视角, 使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有一个更广大的议题范围。在网络中形成的议题能够在网络舆论的作用下加以强化, 引发多数人关注, 从而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和再报道。议程设置方式的位移为电视评论提供了更多的题材选择空间, 为电视评论实现从政治议程向公共议题的转变提供了条件。如2010年热议的“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 《新闻1+1》节目从网友微博评论引出话题, 表明该事件在网络当中的影响力。新闻评论员白岩松针对医生跨界医疗及卫生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评论, 与网络民意良性对接, 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
(二) 梳理内容碎片, 形成完整叙事
相比于报纸的大、中型评论, 网络评论更多以小型化的形态出现。小型评论快速反应的特征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快餐文化下网民的阅读心理, 能够给急于了解事件原委的人提供观点。这种小型网络评论, 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类评论往往是针对事件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来进行评析, 事件很难以一个完整的形态出现。这种碎片化呈现的新闻片段, 难以使受众对事件形成完整的认识。因此, 电视新闻评论者在借鉴网络新闻时, 就不能以网络新闻还原的新闻事件作为事件本身, 应对网络评论中碎片呈现的新闻事件加以整合, 依据新闻真实和客观的原则, 对事件形成完整的叙事, 满足受众获知真相的权利。2010年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杀人事件, 由于有各方言论的交锋而颇受关注。凤凰卫视《文涛拍案》2011年4月3日《药家鑫杀人案》一期, 评述人窦文涛完整还原了案情的全过程、药家鑫的心态历程及各方关注观点, 客观公正的叙事手段, 使受众对此事件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 反映网络舆情, 廓清价值导向
网络新闻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热点, 并能由此激发大量的网络评论。网络评论根植大众文化, 由于评论者的文化层次不同, 对事件了解程度不同, 以及评论动机的不同等因素, 网络评论呈现出随意、“乱弹”和无序的特征。网络评论中包含真知灼见, 也有大量泄愤式的情绪表达。更有因网络新闻呈现的碎片化特征而出现的片面看法, 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这样, 往往网络评论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一起社会事件的评论中出现众多表达声音, 受众身陷海量观点却没有思维和判断方向。基于此, 电视新闻评论在关注、借鉴网络评论时, 就需要做到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和传达社情民意的平衡。一方面, 实现对于网络主流舆情的呈现和引导;另一方面,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 着力弘扬社会正气, 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例如近期我国足球领域的“反赌打黑”行动中, 部分足协领导和运动员、裁判员涉案被查。央视新闻评论员在对此进行评论时, 不但对个别案件加以点评, 而且形成“评论的连续性和深入追踪, 多场次、多时空, 多种形态进行, 完成了对足坛‘反赌打黑’的舆论引导, 也深入体现了社会语境。”[3]这个社会语境, 就是全社会对于反腐倡廉命题的关注。在对此事件的评论中实现了反映民意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统一。
三、电视评论员塑造网络素养的风险规避
(一) 电视媒体话语开放性低于网络空间
与网络相比, 电视新闻在导向性方面对新闻评论员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事关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 要求新闻评论员能够切实把握尺度, 以主流和大局的导向进行新闻评述, 宣传党和政府主张, 理性发表评论, 全面通达舆情, 善意引导公众情绪。这样, 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员能够合理把握话语尺度, 准确表达话语内容。而且, 电视新闻的直播模式更增加了评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 电视评论员需从话题准备、政策理解和事件内容掌握方面做足功课, 规避风险。
(二) 网络语言的合理使用
2010年, “给力”一词风靡网络, 并最终由网络流行语进入全民语境, 频频出现在电视媒体话语当中。生动丰富的网络语言进入电视媒体, 带动了电视语态的丰富和多元。网络语言充满智慧, 同时也有部分具有非主流和黑色幽默的特征。我们认为, 网络语言为电视评论员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素材, 但需注意网络语言的使用时机和频度, 以免降低电视新闻评论的公信力与严肃度。
参考文献
[1]贺忠.网络媒体冲击下的中国电视新闻评论[J].新闻知识, 2010 (4) :86.[1]贺忠.网络媒体冲击下的中国电视新闻评论[J].新闻知识, 2010 (4) :86.
[2]尹韵公, 王凤翔.新闻评论传播范式的话语转型与构建[J].现代传播, 2010 (1) :36.[2]尹韵公, 王凤翔.新闻评论传播范式的话语转型与构建[J].现代传播, 2010 (1) :36.
[3]周庆安.构建多元语境下的电视“评论素养”[J].电视研究, 2010 (8) :7.[3]周庆安.构建多元语境下的电视“评论素养”[J].电视研究, 2010 (8) :7.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2
——西北师大校园浴室启用智能卡计费
记者:3月初,西北师范大学的网站发布公告,校内的洗浴系统将启用智能卡计费,学生持卡洗浴,每分钟0.2元。公告一出,立即引起热议很多学生认为收费过高,但校方表示,这是为节约用水而采取的举措。为此,高校的水电浪费现象再度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同期声:网站公布,为了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适应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校园)学校对校本部浴室(浴室)进行了IC卡智能管理系统改造。(IC卡机)洗浴时,将校园卡插入浴室内的读卡器,按“开始”即可取水,按“停止”断水。取水时计费,断水时不计费。洗浴完毕后将卡拔下,自动断水。(浴室)费用由原来的定额澡票管理改为使用IC卡智能控制管理,按实际用水量计费,经学校研究,计费标准为每分钟0.20元。(蓝底白字)
同期声:目前大学校园已成为社会上的节约盲区,(食堂)除最为严重的水电浪费外,一次性餐具(筷子)、纸张、粮食(食堂)等物品也存在巨量浪费的现象。
同期声:一位学生曾算过这样一笔账,一所拥有两万名在校学生的学校,(校园)一间寝室里两个照明灯共80瓦,(灯管)早上8时到下午4时,如果这些不需照明的时段依旧开灯,(台灯)每天就要耗电0.64度;(学生看书)一台电脑的功率最低为250瓦,(电脑)每天开机3小时,耗电0.75度。(用电脑)全校3000多间寝室,(蓝天公寓)按学生每年在校读书9个月算,(学生自习室看书)一年下来就得浪费近百万度电。
同期声:在用水方面,(水表)浪费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滴水龙头)后勤服务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校园)一座教学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300吨,主校区有13座教学楼,就有3900吨水被浪费掉;宿舍楼一年用水的浪费量平均是800吨,主校区有29座宿舍楼,一年浪费量是23200吨。(蓝底白字)如果按一吨水3元钱来算,一年一所高校浪费的水费将高达数十万元。(高校校园)记者:在各大高校生活,用水不愁是很多学生的感触,正因为如此,水资源的浪费在高校也相当可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如何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越来越为各高校的后勤管理者所重视,“多用水多收费、少用水少收费”的智能卡洗浴方式陆续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开始实行或者试行。
同期声:据悉,我校实行智能卡洗浴后,(浴室)学生洗浴时间大大缩短,(脸盆里洗澡用品)男生从30分钟减为10分钟,(球场,操场)女生洗浴时间由50分钟减至15分钟。(看书女生)特别是洗浴和经济挂了钩,(IC卡机)多用水多收费、少用水少收费,(卡内金额)同学们将会意识到,节水就是省钱。(学生)而对学校来说,节水的作用也十分显著。(西门)
采访:浴室管理人,学生用水时间减少
同期声:今年三月初,学校改变了过去一人一票洗澡不限时、不限水的洗澡方式,(浴室)从节约用水的角度开始采用智能型洗浴控水系统,(计费系统)根据成本核算,每分钟定价0.2元。(拍的纸上的画面)
采访:浴室办公室负责人
对智能卡洗浴的节水作用,也有很多学生持有异议。(校园)在我校,校园的智能卡洗浴和公寓一票制的浴室是并存的。(浴室)很多学生是从经济、舒适的角度而不是节水的角度出发选择浴室。(浴室门口)
采访:学生
同期声:事实上,我们也发现,为了节约洗澡费用,(IC卡机)学生们也有很多变通的办法,这些却也与节水无关(校园)。夏天,很多男生们直接在宿舍
痛痛快快淋个凉水浴(学生采访,在宿舍冲凉)。而本地的学生常常选择回家洗澡(公寓),公寓的大众浴室则接纳了不少外地学生(公寓浴室)。看来,仅仅靠经济杠杆在高校节水洗浴的进程中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公寓)
采访:学生
同期声:智能卡洗浴系统是通过经济杠杆发挥作用,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IC卡机)使学生对水资源从无节制地使用到有节制地利用。(水阀)以节水为目标的智能卡洗浴系统肯定是用水的发展方向,(IC卡机)但节水意识的习得也有一个过程,对习惯了随意用水的高校学生来说,(浴室大厅)这种洗浴方式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校园)因此,节水的宣传和对学生节水意识的培养,对这种节水洗浴的推广也相当重要。(宣传牌)
采访:学生夏天冲凉选择学校还是公寓浴室
谈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篇3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电视语言在诸多传播媒体中是最丰富的,它首先是有生动的动态的屏幕形象,同时还有声音。声音中又有记者的声音(出镜讲说——传播者的陈述)、被采访者的声音(当事人的叙述)、播报者的声音(由文字稿转化来的播音员的声音)、现场实况音响、环境音响等等。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4
1 融媒体时代电视体育直播评论员的特征
1.1 新闻专业性增强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所能覆盖的领域逐渐扩大, 体育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交融, 这就需要十分专业的人才。本来体育知识就受到广泛的重视, 新闻工作者也越来越具有专业水准。由此可见直播评论员的专业素质十分高, 考验直播评论员的谈吐、知识面等。还要考验直播评论员的思考力, 见解等。这是一个新闻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1.2 体育性内涵扩大
目前的体育信息的范围扩大, 与以往的大有不同, 网络的发展速度尤其快, 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得任何信息, 不像以前似的在等待着信息的到来。这种境况下, 观众对比赛所要求的信息量逐渐增大, 不再满足于一小部分的信息量。因此, 电视直播评论员的任务更加重大, 不仅要十分理解比赛规则, 还要有着足够深厚的语文功底。熟练地运用体育用语, 了解体育赛事的背景, 比赛规则等。知识面十分广的直播评论员才会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不过, 怎样才能够收集各类的信息, 吸取精华部分也是一件重要的任务。目前体育直播评论员的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专业的运动员和裁判员, 他们对赛事评判规则、动作技术、难度系数可以说是十分掌握, 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们的解说为何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1.3 解说模式逐步稳定
国内媒体日前纷纷进行有效的改革, 目的是平衡新闻专业性和体育专业性, 在这之前也做了很多年的尝试。在以往的媒体盛行时代, 评论员与嘉宾也纷纷的崭露头角。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地效果, 因为很多评论员并不是专业的媒体人, 对于媒体而言, 这些嘉宾并没有符合最初的要求, 到最后也是没有实际价值。
随着媒介的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解说的重要性, 嘉宾能够为节目增添色彩, 例如嘉宾CCTV-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成立了十分强大的解说阵容, 包括体育人士及奥运军团等, 这个强大的解说阵容可以增加人气的聚集, 然后这个强大的解说阵容还可以以自己的经历作为解说内容, 这样就会具有十分强大的说服力, 也是解说中的精髓部分。另外, 随着微博和网络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的出现, 直播评论员和嘉宾可以和观众更好的进行互动, 这样就逐渐的实现了传播的双向性。
2 融媒体时代电视体育解说的新特点
媒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媒介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随着技术、功能的更新和新生事物的不断加入。例如麦克卢汉认为的,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的应用十分广泛, 所以媒介之间的边界逐渐的模糊。所以电视体育直播评论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2.1 传播主体和信源结构发生改变
目前, 传统的媒体主体的结构与以前的大有不同,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元结构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 媒体的范围几乎处于垄断结构, 很多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都要从体育记者中获得, 还有一些信息要从体育编辑和通讯员中获得。而一些工作者从电话中获取, 这样的信息的准确性不高, 真实度有待核实。随着新的网络媒体的发展, 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微博、微信及论坛中发布大量的信息, 这样就使新闻的资源更加丰富, 媒介也逐步完善起来。在原来的体育解说中, 一般是直播评论员在滔滔不绝的说, 信息也是解说员自己去收集的, 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观众, 观众并没有选择信息的权利, 而新兴媒体出现之后,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信息。
2.2 传播结构和流程做出相应调整
目前的传播者不再是单一的形式, 传播机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往往是多种媒体共同去完成, 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体育比赛的赛事直播评论员必须要按照规则进行解说, 按照程序进行, 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在比赛之前还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通常需要整理资料, 组织好自己的解说语言, 最后再做赛后的总结。由于获取资源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所以直播评论员需要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 找出主要的部分, 这就给直播评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所以, 体育直播评论员更要探索在传统解说流程中如何相应配合融媒体这个大环境。
2.3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互动加强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特别需要良好的沟通, 这样才能提升两者的水平。两者相互融合可以互相吸取优势, 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优势, 相对于新闻剖析上来看, 因为新兴媒体的信息量十分大, 时间更新的速度快。这些都是直播评论员在解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3 融媒体时代电视体育直播评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信息的质量, 随着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 观众对新闻评论的理解能力逐渐的增强。所以体育解说员应该改变自己的解说方式, 尽量能够增加自己的个性部分, 对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论。这样可以满足观众在看电视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的需求。
3.1 加强体育专业性储备
网络媒体的出现, 使观众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 很多观众在看评论的同时, 还要了解的更为深入。这样体育直播评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整理, 包括比赛的信息, 技术统计等内容, 这样才会更加透彻的分析运动员的能力的发挥与技巧的运用。正如之前所讲到的, 体育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包括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
3.2 锻炼直播评论员思维性表达
直播评论员的工作内容不同于其它的节目播音员, 直播评论员都是现场发挥, 并没有固定的新闻稿件, 根据现场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解说。所以, 传播者就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很大的功夫, 要求具有很高的临场发挥的能力, 临场发挥能力比主持人还要高, 而且还要迅速, 准确的进行解说。直播评论员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 快速的反应能力, 不能出现一点马虎的现象。
3.3 掌握各媒介属性运用
解说员需要在解说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尤其是在融媒体的背景下, 各个媒体覆盖的条件下, 媒介传播信息的同时还要有着自身的特长。作为一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创新内容和方式, 不断满足观众的要求。新媒介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体育解说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 折射出电视体育解说不足的同时也要优化解说的质量, 加强解说员本身的解说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伟.电视直播评论员的职业素养[J].浙江传媒, 20013, 2 (20) :251-254.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5
引领纪实的美学风潮,开创新的电视文体
栏目日复一日的播出量要求节目操作的可重复性,要求节目流水性的操作,叙事方面要求共性的存在,必须具备无限可挖掘的选题空间.凡此种种决定了节目在制作方面无非是主题先行,编导往往先结构好节目框架,然后用摄像机采录被关注对象的一些相关素材,回来后填充,甚至先写好解说词,然后“缘木求鱼”进行音配画,制成呆板的专题节目。这类节目的电视语言充满了强烈的意念先行色彩和教化意味,解说词播报的腔调近乎美文的朗诵,虽然激情饱满,却做作十足,此种叙述方式造成了与观众远远隔离的欣赏情境,造成了观众的接受组碍。
《东方时空》在国内刮起了一次电视纪实风潮。《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生活空间》、《时空报道》(《焦点时刻》)还促进了中国电视栏目叙事文体的发展。虽然在此以前,有些地方电视台的某些栏目在电视语言的革新方面具有先锋意味,但当时的地方电视尚未上星,影响微弱。由于中央电视台无可替代的媒体霸主的地位,《东方时空》的创新举措无疑会给中国电视界带来不可替代的影响。
《东方时空》作为电视新闻杂志在中国拓展了电视新闻的意义,使电视新闻不仅仅局限在《新闻联播》和整点新闻的各种消息类新闻,更有了无论在容量和内涵上都更为深广的人物访谈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让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故事化,接近生活,贴近观众。
另一方面,《东方时空》也让电视语言的纪实风格在中国电视业中风行大江南北。在《东方时空》成型后的几个主板块中,《面对面》是主持人在演播室对一件新闻事件或现象的评论,而其他的几个板块都是摒弃了意念先行的专题片制作模式,在节目中让纪实风格的电视语言尽显人物和事件原生态的本真魅力。
《东方之子》作为一个典型的访谈节目,在国内也是开风气之先。节目的主体形式是记者与某知名人士或成功人士的采访交流,通过记者与他面对面的对话,让成功人士表述自己对某个事件或某个领域的独到见解,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激发出采访对象厚重的人生感悟,挖掘出精彩闪光的思想点,由此浓缩“人生精华”。记者在这里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单向的采访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对话,成为与被采访对象的平等对话者。
通过《东方之子》,人们读解到了一批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健儿、教练,乃至省长书记们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子栏目里,人们得到的是双方对话的原生态信息,解说词已经退到了次到地位,仅仅是为了被访对象的背景进行一些补充或作一些简明扼要的扣题发挥,升华对话内涵,对话之间插有的这些配有解说词的照片资料或者主人公的纪实小段落也使节目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在电视的叙述镜语中,主要是被采访对象言说的近景甚至特写,而记者言说的镜头常常是带着被访对象的过肩的双人镜头。制片人是为了“为中国观众留下真实的面貌和话语”,为了保持对话的原生态,对话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时常都是能显示被访对象的身份,如对大学教授的访谈选在校园的垂柳边,对工程的访谈就在大坝的建筑工地上„„《东方之子》让对话的原生态展示了独有的魄力。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生活空间》响亮的广告导语,号称是中国电视第一定位。自然,在中国最早实行纪录片栏目化的也不是《生活空间》,而是上海电视台于1992年2月推出的《纪录片工作室》,他们最早推出了关注普通人的节目。同年当陈氓在1993年7月14日成为《生活空间》的制片人后,便重新调整《生活空间》的生活服务性质的定位,于10月8日正式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片”。纪录片成为日播栏目,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作为央视的栏目,《生活空间》的影响也是地方台的节目难以与这相比的。或许是共同的语境让京沪两地的电视人不谋而合,先后用质朴的纪实的电视语言讲述人们身边的故事。
制片人要求《生活空间》的编导和被纪录的对象做朋友,融进他们的生活,把摄像机放在他们生活空间的某个角落,让他们忘记摄像机的存在,真实地再现他们生活中的本来状态,记者们不是去生活中寻找他们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以俯视的视点看待他们。“它表现普通人生活的自然形态,不用主观的意识框架去干扰采访对象,也不以主观判断的方式把报道的主题强加给观众”。于是在镜头里我们看到他们在镜头里毫不遮掩的情感世界与人生万象,我们看到了离家新兵委屈的哭泣,赶考学生的紧张,下岗女工寻找工作的艰难,关于赡养母新纷争的尴尬„„解说词只在需要补充叙事时才出现,为了与纪实电视语言的原生态相符,解说词的声音并不要朗诵得字正腔圆,只是简单地、隐隐约约地贴着画面背后,嵌入质朴的叙事语境,一般都是由编导本人完成,声音的不完美反而凸现了纪实镜语的质感。
《时空报道》是支持《东方时空》高收视率的第二大重要板块,《1998年中国电视栏目调查报告》显示“时空报道的时效性”是观众喜欢《东方时空》的第二大理由。《时空报道》也是观众喜欢收看的第二大板块。这一板块是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焦点时刻》于1996年1月27日改名而来,改名的目的是为了与《焦点访谈》有所区分,《时空报道》强调客观报道性,选题更强调社会性;《焦点访谈》强调评论色彩。《焦点时刻》是继承并发扬了《观察与思考》的宗旨和风格,当初关注的话题诸如高考、医疗事故、污染等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新闻事件。据说某次对一次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引起了观众和电视人本身对这一栏目的强烈兴趣,于是《焦点时刻》在选题和叙事方式上强化了这种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形式,在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的风——批评性报道,并最终衍生新的独立栏目《焦点访谈》,在中国电视界引发了一种“焦点”热。
《时空报道》近似于通讯式的新闻写作,强调的是社会新闻。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突出的特征是记者在现场的摄录或调查跟踪,淡化评论色彩,用各方当事人对记者的回答和记者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组织节目,还采用隐性采访,如偷拍,录求最真实的依据。由于依
靠现场采访摄录的材料说话,新闻的现场感在节目中尽显魅力,并在节目中保持客观冷静的叙事态度。《时空报道》和《焦点访谈》不仅影响了一些焦点话题栏目的出现,对于一些小小的新闻专题叙事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现在播报》里的许多小新闻专题明显呈现出这些栏目新闻叙事的影子。开播于1996年5月17日的《新闻调查》显然是由《时空报道》和《焦点访谈》对新闻事件深度报道、调查、述评的叙事形式进一步拓展而来的电视文体。
电视观念的革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关注的有两类人物,领袖(国家高级行政部门的权力执行者,代表社会价值取向的突出人物)和明星。作为国家机器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新闻栏目这一媒体的前沿阵地,主流形态所倡导的社会意识的领导人物——领袖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所以国家领导人的许多活动都成为新闻头条,有些报道甚至把领导人出席某次活动的意义突出到超出了某件活动本身的新闻含量。与这一社会领导人物相类似的,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杰出贡献者、代表主流社会意识、价值取向的突出人物如英雄等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另一类,明星作为社会轰动效应的产生者,容易让受众产生心里投射,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而也成为媒体注目的焦点。而作为社会的绝大多数,普通的大众百姓,一直是媒体传递信息单向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媒体俯视的对象,更别提也为电视这一媒体霸主的传播焦点。
《东方时空》的出现无疑使这一电视观念产生了变化。“英雄创造历史”变成了“群众创造历史”,关注老百姓和他们身边的或他们关注的事,平视的叙述视点,客观的报道态度——人本意识的栏目理念使《东方时空》以亲和的面貌贴近了广大的观众。
《生活空间》最能体现《东方时空》的这一栏目的理念。“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使中国主流最权威的媒体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哀乐成为主流媒体叙述主体内容,因此它也成为《东方时空》里最受欢迎的板块。《生活空间》镜头里展示车流是我们周围的街景。从这里观众能够看到日常生活里自身的影子,看到现实生活中的“镜中自我”。在《生活空间》开播一周年的时候,陈氓提出“《生活空间》所要表达的是对每个人的尊重,是那种需要真切和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1996年初,陈氓提出新的创作指导思想:“在飞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人文关怀,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 《生活空间》的镜头对准的是生活中每个具体的人,作为个体的小人物,表现他们的个体价值,这是对个体的尊重,而这个个体是普通大众的普通存在。《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社会民众对自身个体价值的认识。
关注对象的改变导致《东方时空》的叙事视点也随之改变,叙述者在镜语中隐退,摒弃了以往媒体对受众高高在上的俯视视点,而是以平视的眼光,关注叙述的对象,保持公众媒体所应持的适当距离,以客观的叙述姿态报道新闻事件。《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对于他们身边的故事,编导只是作为事件的记录者,并不自以为是地随意地对事件作出他们的评判。如《母亲》,对于不赡养母亲的纠纷,记者冷静地把当事人各方的观点和理由都用客观的镜语表现在荧屏上,并不是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一个真实的故事》,对于洪德高和小孩一家,到底谁是骗子或被骗,记者也没有武断地作出结论。
主持人的空间
《东方时空》与众不同的是从记者队伍中培养“记者主持人”,以区别于播音员的信息告知。他们不是青春靓丽的小姐和帅哥,不是星光无限的明星,他们在《东方时空》子栏目中有过具体的创作实践,熟悉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他们的形象应该是稳重亲和,语言大方得体,节奏张弛自如而富感染力,应该是极具内涵的学者型风格。敬一丹、方宏进、水均益、白岩松、正是记者主持人。
主持人对《东方时空》的各板块进行有机的串联,通过人格化和风格化的话语表述,使媒体居高临下的姿势得以改变,与观众形成面对面的交流,画框内的近景使观众忽视具本的环境而为主持人的脸部表情所感染,近景的另一功能便是缩短了距离,弱化了传播主体的遥远感而与之形成亲切感。
电视谈话体评论的话题及嘉宾选择 篇6
在世界信息多样化的今天,受众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了解“世界是什么样”,而更多的是追求“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该在这个世界怎样”,他们不仅需要有很好的倾诉渠道,而且需要一种“权威的声音”来进行引导,而电视新闻评论在这个层面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么,以电视谈话体形式出现的评论性节目要如何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呢?首要的一点便是栏目制作者在所谈话题和嘉宾邀请方面,必须作全面而充分的考虑,慎重选择。
话题选择。人说“题好一半文”,这是很有道理的,好的选题是电视谈话体节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确立了准确的谈话话题,评论特色才能在谈话中得以有效地发挥。
首先,话题的选择要有导向性。所谓导向性就是要求谈话所选的话题能配合当前形势,突出重点。电视谈话类节目评论的话题是国家新发布的重大方针政策或广大群众关注的事件或人物,谈话者才会有兴趣谈,观众才会有兴趣看,这样做出来的节目才会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对话》节目制片人王利芬的手记:
节目录制完的录后会上,我曾经对《对话》的员工这样说过:在一个时代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这样一些人既不会写程序,也没有掌握高科技本领,能够展现那些最前沿的观念,能让众多人在这个栏目中引发一点有关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富强之类的思考,已实属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爱国是一个栏目的灵魂,也是一个栏目最大的导向。②
由此可见,该栏目在开创之初就是以一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要求谈话选题的精度与深度,他们力图通过这个节目传达给观众一些有分量的信息,在大方向上给人以肯定性的指导。这种明确的导向也是栏目所圈定的目标受众想要确切了解的信息。谈话主体在节目进行过程中积极地评论,阐述着事件的来龙去脉,使原本混沌不清的事物渐渐清晰明朗,主题突出,导向也就很明确。受众在这种追根溯源的论谈中明白了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在这个栏目里观众获得所需,才会定期地期待和观看节目。于是在节目和受众间便不断地积累和巩固了一种稳定的联系。
其次,话题要有多层内涵。评论的话题有矛盾、有交锋、有争议,才能给参与谈话的人提供谈话的空间。节目主持人引导谈话的各方进行积极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深挖话题尽可能地搭建一个最广阔的话语平台,使观众的话语表达的权利和需求都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层层向外扩散的模式。电视谈话体评论性节目最大的闪光点也就在于此,它不是一个人的自吹自擂、孤芳自赏,而是一种集体智慧淋漓尽致的发挥。《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目前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③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要使严肃的节目中表现坦然而真实的谈话,给观众一片思想的空间,让参与评点者在谈话中充分展现对话的光彩,话题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对话》热衷于挖掘经济热点的幕后真实故事,展现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的个人曲折经历,分析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发生的特殊背景,将话题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如抽丝剥茧般在谈话中一层一层地展开,加以评点。因此,《对话》每期节目都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得到观众的认可。2001年6月底,《对话》制片人王利芬女士策划了一场对北大、清华、人大三大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活动。在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身”:在栏目的内容设计方面,对于《对话》所选话题是否有层次感,40%的清华学生持“比较同意”的态度,人大学生“非常同意”的比例与“比较同意”的比例相当接近。④这说明观众对于《对话》所选话题层次感的充分肯定。
再次,话题的选择要贴切。谈及的论题应贴近目标受众,根据栏目本身的定位以及风格特征,选择受众感兴趣又区别于其他栏目风格的独特话题。面对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对话》栏目一反谈话节目“平民化”的主潮,走上了一条“高、大、洋”的路子。为保持这种个性化的风格,在谈话选题上,《对话》栏目有自己的特色。这里可以借用《对话》栏目组对人民大学学生提出的“如何选题”的回答作一个概述:“《对话》栏目的整体、宏观切入点是:(一)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嘉宾;(二)经济前沿里有价值的思考;(三)创造性的表现方式。”⑤
当今媒介市场中同类产品确实很多,谈话体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就有很多种型号:新闻频道的《实话实说》、体育频道的《五环夜话》、教育频道的《交流》等,而《对话》在这一点上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打造自己的品牌型号,何处才是别人未曾开垦过的处女地。在这块经仔细调查分析开辟出来的领土上,《对话》力图获得其他栏目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于是,《对话》通过谈话嘉宾的合理安排、适时而经典的话题选择,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位。谈话者在节目制作中也兴趣盎然,侃侃而谈,一小时的节目,往往让观众觉得意犹未尽。2003年一期《对话》节目《项怀诚理财》的编导手记中记载:
这期节目的结尾尤具特色,在主持人陈伟鸿同项怀诚部长握手告别之后,项部长走到观众席当中,就“小金库”等4个问题同现场观众进行了又一轮的对话。⑥
观众的谈话兴致被激起,在短短的谈话评论后往往觉得不过瘾,从而形成对下一期节目的迫切期待和亲身参与的欲望。自然,栏目的生命力也就越来越旺。
嘉宾选择。这里所说的嘉宾选择,不只是一个纯选择的问题,应当还包括选择之后如何充分发挥嘉宾效应的问题。《对话》在这两个方面的作为是值得借鉴与效仿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电视谈话体评论性节目中,嘉宾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嘉宾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个卖点,就像一部电视剧由哪些演员来演,有没有明星演员,观众在与媒介产品的最初接触中,都是被这样一种简单的纯感觉体验所支配,左右着自己的选择。《对话》本身就致力于打造一档白领阶层收看的高端精品栏目,在嘉宾人物的选择方面也是颇具匠心,曾邀请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谈审计之道、“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陈锡文先生话农情、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谈全国的财政问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谈背后的曲折经历……这些各行各业里的杰出代表,所处的是他们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所说的、所评论的是一种权威,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真理”,其说话的力度和可信度是一般嘉宾无法比拟的。在《对话》的栏目简介中是这样介绍的:
《对话》栏目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这里出现的人物颇具分量:左右经济走向的权威人士、经历商海浮沉的企业巨头、见证热点事件的当事各方。⑦
《对话》栏目很好地利用了所处平台的优势,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中心,赢得了大批观众赞赏的目光。2001年,《对话》对于北大、清华、人大三大高校的问卷调查报道中,第三部分对《对话》栏目的总体评估,认为《对话》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清华与人大的学生均肯定嘉宾的个人魅力,将“嘉宾有魅力”置于首位。
可见嘉宾对于观众的确有很大的吸引力,对于栏目的生存至关重要。主持人与嘉宾以及现场观众进行充分对话和交流,仿若一场头脑风暴,将对话者的智慧、对话者的风采展现和凸显,像杂技明星表演着众人难及的特长,让人时刻关注,充满期待。
第二个问题。如何发挥嘉宾效应?就《对话》而言,比较好地处理了精英化的嘉宾与平民化的视角之间的矛盾。作为一档面向全国白领阶层观众的谈话节目,体现一定的深度是必然要求,但如何在比较平易的层面来显现深度,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则需要相当的水准。《北京晚报》曾刊载一篇关于中国10个最有品位的电视栏目的文章,《对话》排在首位,理由是《对话》从普通人的视角探讨名人的成功与面临的挑战,让名人以普通人的视角与普通人对话。而另一方面,《对话》栏目中嘉宾效应的发挥也离不开现场的“特殊观众”。《对话》对现场观众的选择同样是非常严格的。《对话》的每一位观众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他们的高学历恐怕是其他所有谈话栏目都无法企及的。让观众带着问题去现场,在观众席上安排一些与嘉宾同样重量级的人物,这里的观众决不是某些谈话节目为了造气氛、充场面、出掌声所随便征召的。他们已经成为《对话》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正是有了这些高水平的现场观众与嘉宾交流,才使得整个节目显出其不凡的品位。诚如王洋先生所说:“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对话》请到的大都是重量级嘉宾,挑选现场观众以高层次、高素质为一条重要原则,整个节目显示出一种精英主义情结。”⑧如果说这是《对话》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诚不为过。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③⑦央视《对话》栏目简介,http://www.cctv.com
④⑤对于北大、清华、人大三大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报道第二部分,http://www.cctv.com
⑥《对话》:《项怀诚理财》编導手记,央视国际.http://www.cctv.com
⑧王洋、张蔚:《国际化的普通》,《瑞丽伊人风尚》,2001(50)。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 篇7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人, 不妨逆向思维:传统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契机发扬自我优势进行突围?受众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的浸润下成为信息传递、发布、制作的积极参与者, 但在海量信息面前, 受众开始茫然、难辨真假。网络新闻的自主性与信息散碎的特点, 给电视评论留下了发展空间。“众声喧哗更需要意见领袖”, 比起网络媒体, 电视仍是权威信息发布渠道, 被社会和受众赋予更高的期待。
1. 定位精准化。
培养互联网思维, 重视大数据作用。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介大战中抢占先机, 定位是否明晰相当重要。明确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核心受众群, 是拓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关键一环。电视媒体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市场调查, 分时段对受众定位, 比如晚间针对精英人群设计高端话题, 收视高峰时段针对普通百姓反映草根心声。
2. 取长补短, 精炼优势。
新旧媒体进行深度融合, 拓宽观众参与渠道。《新闻夜宴》2010年的改版, 在设计上突出了与微博的结合, 并且i Pad在主持人和首席记者的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此举体现了电视节目与网络平台的互动, 代表着三网融合的方向, 但当时的融合, 形式大于内容。2012年的改版, 进一步增加了新媒体的互动手段, 不仅在节目里有微博网友的互动, 还利用江苏网络台开发的客户端“乐享电视”与网友实时互动。
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是一档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栏目组海选网络公众评论员, 通过电脑摄像头现场连线的四位场外网络评论员, 使观众由沙发走进电视参加评论。
在这方面走在前头的是央视。目前, 央视正大力加强全媒体互动策略, 实现台网一体的采编。按照“两个舆论场并重、多渠道传播并举”的思路, 央视将对“央视新闻”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个平台的内容进行产品化梳理整合, 在央视网端建立内容数据共享系统, 实现内容多平台分发。央视新闻中心正在筹建网络新闻编辑部, 央视网第一批派驻人员已入驻新闻中心, 参与重大报道策划、新闻客户端内容制作和发布。
3. 团队精英化。
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节目靠人做, 新闻靠人评。新闻评论从策划、实施到维护, 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意。传统媒体要打破过去用人制度的弊端, 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外, 对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能够驾驭各种话题, 还得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其个人魅力具有无可替代的广告效应。远的有国外CBS《60分钟》的迈克·华莱士, 近的有曾在江苏城市频道主持《孟非读报》的孟非。重视专家智库的积累, 专家作为嘉宾上节目, 还可参与节目方案的讨论, 作为团队的外延。
4. 评论精品化。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8
一、微博时代凸显央视“立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认为, 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 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
同时, 梁建增对电视评论的作用也做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新闻报道而没有新闻评论, 就不能称其为一家体制完备的电视台;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海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独家深刻的新闻评论, 就不能成为一家有重大影响力的电视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人们对此形成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 面对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 人们更需要听到媒体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 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 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 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 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 (1)
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 微博的快速生长已经明显地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 民间舆论通过微博有了更多的发声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正处于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微博的快速传播和巨大的影响, 让人无法轻视和回避。传统媒体, 无论报纸还是电视、广播, 面对民间微博的快速成长, 主要就是拼两个“场”:现场和立场。微博虽然能反映新闻现场, 但只是碎片化的拼接, 还需要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的介入, 来展现更完整的现场, 和现场背后更深层的关联。微博上的立场和态度更是庞杂, 更需要传统媒体拿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 理性引导舆论的发展。
《新闻联播》很早就引入了短评、述评等评论模式, 这些评论由央视新闻中心联播编辑部的评论组负责撰写, 由联播的主播进行播报, 但还从未出现过“直播连线特约评论员”的方式。央视新闻中心的评论员队伍是从2009年起开始建立的, 近四年来, “直播连线评论”已经在一套、新闻频道、四套的日常新闻和重大报道中成为常态。随着“走基层”报道常态化地进入新闻联播, 十八大之后, 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做出“八项规定”后, 新闻联播又整体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调整不同题材之间的结构, 民生新闻比例大大加重。二是整个语态的变化, 主播们语速加快, 语态轻快活泼, 更加生动和接地气。三是加强新闻联播的评论内容, 在原有做法外, 增加了直接连线特约评论员这种模式。随着文字评论和直播评论员的先后进入, 直播评论员点评将常态化, 新闻联播开始体现出更多的“央视立场”。
二、顺应潮流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 (2) 电视新闻评论主要有两大节目形态, 一是新闻述评, 二是新闻类的谈话节目。
新闻述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 它采用述与评相融合的方式, 根据题材内容决定述与评的比例。节目中记者以现场报道身份向观众讲述亲身感受, 主持人多以评论者的身份进行评述, 着重展示主持人、记者、群众对新闻事件的感受或者专家、群众对事物的评论, 《焦点访谈》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形态。新闻谈话类节目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为代表, 由主持人提问和评论员分析向观众传递多元化的深层观点, 对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时事开讲》是一个以评论时政新闻为内容的谈话节目, 是典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之后,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创新, 出现了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的读报类评论节目, 主持人收集当天的重要新闻, 对不同的报章新闻进行同题对比, 提供相关评论, 提炼出自己的评论角度和立场。央视的《新闻1+1》, 即一位主持人、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 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形式, 选题分为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三大类。主持人是董倩, 白岩松转型成为新闻观察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不论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视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而此次央视新闻联播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也是顺应电视新闻发展的潮流, 即电视新闻不仅要提供现象, 不仅仅是报道现象, 更对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评论, 抓住问题, 剖析问题, 通过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 做“有思想的传播者”。
三、时空连线聚焦重大题材
央视电视新闻评论的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评论员直接坐在主播台上, 和主播面对面谈话;二是双视窗连线, 评论员在另一评论台上对着摄像机做评论。两种方式各有所长, 也各有局限。与主播面对面谈话的方式, 交流互动感很强, 适合时间比较充分的情况, 难点是不容易控制时长, 节目节奏相对较慢。双视窗连线的方式, 节目节奏比较快, 干脆利落, 时长更易控制, 难点是与主播交流感相对较弱。这两种方式都符合目前国际新闻界主流大台普遍采用的方式, 根据节目特点和需求交替使用。众所周知, 《新闻联播》对节奏和时长的控制非常严格, 因此, 特约评论员评论首选双视窗时空连线的方式。
在新闻联播连线评论题材的选择上, 首任特约评论员杨禹认为, (一) 是评论的题材更体现重大性。《新闻联播》新闻本身就具有重大性, 需要配评论的, 要么是重大时政, 要么是有全社会高关注度的热点新闻。比如1月23日, 杨禹就近期社会集中关注的“舌尖上的浪费”问题进行了直播评论, 认为刹住浪费之风, 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1月25日, 杨禹第二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中, 就农民工欠薪事件作出评论。这两次的题材都体现了这点。
(二) 是《新闻联播》评论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新闻联播》寸秒寸金, 之前无论新闻片子还是主播播报, 都有稿子, 可以准确控制时长。两次连线, 杨禹都是无稿直播, 控制评论时长的压力远远大于日常评论。
(三) 是题材与时长的双重特殊要求之下, 实际上给评论内容、表达都带来了新要求。因为《新闻联播》评论的重大性, 评论员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具体表达, 都会要求更鲜明、精准、得体。因为有限的两分钟时间, 表达要求更简洁、直白, 没有绕弯子、做铺陈的余地, 语言也要平实、生动、自然。 (3)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效果是显著的, 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今年《新闻联播》改动相当大, 口语化播报、评论员机制、多视窗的直播信号引进、记者的现场连线, 这对精确到秒的《新闻联播》实属不易;还有网友留言:我觉得《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的环节很好, 有助于我们了解热点, 学会分析问题。从来自受众的反映来看, 央视《新闻联播》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四、地方电视台进军评论领域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 传统平面媒体, 如报纸很早就加入到了新闻评论的争夺战之中, 除了传统的社论、编者按, 短评之外, 一大批主流都市报如《北京青年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年前就开办了评论专版, 每天对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以观点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以争夺读者, 争夺市场。而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新华社的《新华时评》等更是代表本媒体形象的专门评论栏目。
面对这种态势, “评论强台”, 成为很多地方电视台开始重新考虑的一个课题。全国各大地方电视台纷纷创办新形态的电视评论节目, 积极探索进军电视新闻评论领域的新尝试。贵州卫视创办由龙永图担任嘉宾主持的《论道》、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创办的高端评论节目《聚焦中国》以及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等评论节目, 异彩纷呈地出现在人们视线里, 这些节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借力权威机构
借力权威机构、权威媒体, 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提升电视评论节目权威性的惯用手法。2010年5月, 广东卫视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直属的外宣机构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推出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 定位高端收视人群, 关注当下民众最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 结合新闻时事, 依托国新办和各大部委发布会, 广邀各大部委办领导或国内各领域权威专家, 对国家最新发布的重大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度解读, 通过广东卫视同时向国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东方卫视也与新华社联合制作了一档新闻专题节目, 以主持人与港台特邀嘉宾互动讨论的形式, 配合新闻背景资料、短片介绍, 深度解析台湾与香港时事热点事件。辽宁卫视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共同打造了高端电视评论栏目《评辩天下》。
权威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具有遍及全球的新闻触角与接近决策层的广阔视野, 《瞭望》系列周刊具有高端权威的视角与长期的深度报道业务传统, 这些都是节目制作、运行、推广过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4) 把这些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电视化加工, 推出权威而有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 是很多卫视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共同思路。
(二) 激发草根力量
和与权威新闻机构联合不同, 一些地方电视台从开创之初就尝试着打破传统固化的传播模式, 引入网络与电视的互动融合, 着力发掘来自民间草根的网络公众评论员, 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高端精英语境转向大众语境, 以引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新环境。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 积极引导公众深度参与, 使得观众坐在家中就能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交流, 这种节目模式使栏目迅速拥有了大量高质量的草根意见资源。目前, 来自全国30个省主要城市的500多名网络博主、时评人成为其公众评论员。在《新闻深一度》每日选题初选后, 栏目组会利用博客和微博进行预告, 并建立专题讨论的QQ群, 在网络上, 主创人员与报名的公众评论员们通过充分沟通, 探讨新闻的可挖掘性、受众的关注度, 为栏目组确立选题、整合信息、挖掘角度提供重要参考。使节目内容更接地气, 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宽敞的思想空间, 充分体现了普通公民的新闻评论话语权。 (5)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电视新闻评论日益常态化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比如一些评论者对所评论领域内的基本常识、客观规律掌握不够, 评论空洞无物, 或不切实际;片面迎合一些社会极端言论或网络极端情绪, 导致情绪化判断和极端化表达等, 这就要求电视评论员对评论领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了解现实, 具有大局意识, 在评论中做到不迎合、不偏执、不卖弄, 兼具理性、建设性、均衡性, 只有这样的电视评论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直播连线, 凸显出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认为, 《新闻联播》首次引入特约评论员是微博时代央视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 此外, 本文还具体分析了《新闻联播》评论员连线评论的呈现方式和题材选择, 最后对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联播,直播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发展
注释
1 梁建增、王玮:《透过现象说本质---从“央视论坛”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载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媒介研究》2004.7
2 于松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探析---以央视和凤凰卫视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为例》, 《中国电视》2008年1期
3 相关资料整理自《新闻联播首次引入评论员杨禹:连线均无稿直播》, 《北京青年报》2013年1月28日
4 邱江:《电视评论:观点时代的价值体现》, 《新闻战线》, 2012年1期
浅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征 篇9
一、节目的传统结构模式
提要、引导式主持, 新闻主体, 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四部曲”, 这种模式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 延续了多年, 由此, 体育新闻评论节目也就是这种模式, 但是, 随着观众的多样化发展, 对资讯需求的变化, 观众不只是简单的获取新闻信息, 更多的关注新闻背后的一些信息, 这就凸显出了这种结构模式的不足。传统“四段式”结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
以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为例,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具有新闻评论与电视传播方式、体育运动本身相结合的特点, 专业化较强。除了具有一般新闻评论所具有的新闻性、政治性、科学性等共同特点外, 还有如下特征:
(一) 综合性与针对性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针对新近发生的体育事件、受众和体育迷所关注的人和事展开评论。它以最新发生的体坛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为话题, 提供更多的背景, 分析及探讨体育事件和人物的发展走向及其影响, 剖析体育新闻事件的内涵。评论的针对性也是此类栏目专业化程度高的表现。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对体育相关事件进行的分析及评述, 体现了既要遵循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 又要将体育运动及体育有关的事情用新闻评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电视元素、新闻评论、体育内容的高度综合, 才能做到水乳交融, 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 娱乐性与引导性
体育是力与美的欣赏和享受, 体育明星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电视体育节目在为受众提供娱乐、满足受众欣赏要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不应该仅仅是板着面孔刻板的说教, 而应以犀利、幽默、趣味、生动、活泼甚至煽情见长。随着我国体育商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体育界出现了种种不符合体育道德和精神、违背体育发展规律的“异化”现象,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肩负着宣扬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 引导舆论、改变错误观念的重任。
(三) 广泛性与个性化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对新近出现的, 为多数受众所关注和关心的热点体育事件、人物和体育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 透过现象抓本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也大为提高。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以体育运动为依托, 虽然专业化程度较高, 但其受众范围极为广泛, 包含了各年龄段、各种学历、各类职业、各种阶层的人。同时, 体育节目作为一种有着明确潜在观众的节目, 就必须体现其个性化内容, 满足这一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如何提升电视新闻评论的观众认可度
(一) 强化节目个性化, 加强针对性
要在激烈的体育新闻大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强化个性。国际体坛、风起云涌, 各大赛事连绵不断,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个性评论, 需要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人员认真对待。首先, 信息的适时性和选题的个性化。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筛选信息的针对性首先表现在:它一般以新近发生和出现的体育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为评论对象, 恰到好处地把握评论的时间, 使受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从而有利于评论深度的开掘。例如, 中国代表团雅典奥运载誉归来, 大大小小的庆功会排满了日程, 这符合国人有功则庆的心理, 但对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调整不利。其次, 信息的针对性。加强体育电视新闻评论筛选信息的针对性还表现在:评论员要根据受众不同的地域、个性特点和意识水平, 运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和方法技巧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
(二) 重视人才培养, 形成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关键取决于人, 取决于制片人、主持人和编辑记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评论员作为电视评论性节目构成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他们以整个栏目的形象出现。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由于其栏目的综合性、专业性强, 需要既能够熟练运用电视传播技巧, 又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且对体育和社会有深刻见解的专家来做评论员。一个好的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员不仅仅能够评论相关的体育新闻、体坛热点人物和事件, 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事情的真相, 还应引导受众合理地进行信息选择和消费, 带给受众新的思维方式和解读模式, 引导受众进行情感的合理宣泄。首先, 要善于开发评论员的特殊潜质。体育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评论员, 首先是一个信息的传播速度者, 培养评论员的“核心价值”。
(三) 调整节目举办方式, 加强节目互动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多为一个评论员就当前体育事件和人物来发表意见和看法, 虽然其中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但长时间一个人坐在屏幕前进行评论, 缺乏互动, 未免让受众有栏目僵化和新鲜度降低之感, 而这正是电视栏目核心受众流失的前兆。体育界和电视传播技术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电视栏目也应该适时而变, 顺时发展, 满足受众的需求。例如, 将一人评论变为多人评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个性风格、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的评论员组成评论组, 小组设一个主评, 起定基调的作用。每个评论员至少在某个体育领域是专家, 代表一定数量的核心受众群, 每次评论时轮流或由不同的评论员组成搭档进行评论。
参考文献
[1]张鹏.新闻编辑模式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08.
[2]王伟.论新世纪初的体育新闻特征[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电视新闻评论要去掉新闻腔 篇10
一、要说良心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引导舆论, 把代表主流社会思想的舆论表现出来, 营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舆论环境, 做好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坚持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职能, 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说良心话。心正方能文正, 作为记者, 舌尖、笔尖往哪拐, 镜头往哪照, 鼠标往哪点, 都受大脑指挥, 都由心而生, 动笔、动手、开口之前就要扪心自问,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给谁看、站在谁的立场说话、代表谁的利益发声, 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 个个都是总编辑的今天, 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褒扬什么、贬斥什么, 不能模棱两可、八面玲珑、四面讨好, 也不能趋炎附势、屈从权贵、乱贴标签, 要始终为党的事业立言, 为群众利益鼓与呼, 以自己的良心赢得民心。如, 在典型经验推广上, 要遵循经验生成规律, 不能把历史功绩当做现实成就, 把计划方案当成工作成效, 把点上成果作为普遍经验去宣传, 特别是在对反面典型曝光上, 要成为投向黑暗的照明灯, 要敢将一些当权者拉下马, 将有关牵连者的利益剥夺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说良心话不仅要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说违心话, 更要通过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来准确地反映现实和传播真理, 不仅要靠良心话打动人心, 还要靠有说服力的真理滋养人心。
二、要说大实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职能就是通过实话实说,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把每时每刻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告知公众, 并通过评论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发展, 激励人民信心百倍地去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自己的梦想。说大实话, 首要的是把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所大力倡导的“五讲五不讲”的要求作为定律运用到电视新闻评论制作上, 讲符合实际的话, 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 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 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 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通俗明白的话, 不讲故作高深的话。 (1) 有诗云:深入浅出叫通俗, 浅入浅出叫庸俗, 深入深出犹可为, 浅入深出最可恶。2003年7月21日,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写一篇评论, 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瞄着选票做官做事, 一些单位把民主测评干部搞得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的问题提了出来, 讲群众公认绝不是单纯以票取人, 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 不能形成唯票的导向, 不要引导干部当满票干部, 否则就会引导干部当老好人。习近平同志讲的这一掏心窝、接地气、通民心的大实话, 既富哲理又通俗易懂, 给人启迪, 至今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指导性很强。同时, 在行文风格上, 要善于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运用到自身节目中。群众, 是语言大师, 群众语言来自生活, 出于肺腑, 形之口舌, 鲜活生动, 如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唠家常一样, 亲切自然, 朴实无华, 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多用人民群众的话来说理, 由小到大、从近到远、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三、要说短话。
文短才能悦目。《庄子》讲:“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颈虽长, 断之则悲。”意思是说, 野鸭子的腿虽然很短, 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 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电视新闻评论同样如此, 能短则短, 长短适度, 繁简得当。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倡导, “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 (2)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也应借此东风, 在说短话上有所作为, 防止短话长说, 或者穿靴戴帽, 面面俱到, 在把道理讲透彻、把事情说明白的前提下, 尽最大努力做到简短精炼、直截了当, 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具体来说, 一要深刻把握评论的内容。说短话, 关键要真正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 抓住问题的要害, 如果记者思想不明、主次不清, 抓不住要害, 论述就容易庞杂臃肿、枝蔓横生, 讲不到点子上, 在这种情况下, 要靠从文字上减字省句是不行的。二要防止求全求大。评论是写给观众看的, 必须了解观众的思想、心理和收视习惯。有的记者把观众看成什么都不懂的人, 好像什么都要告诉他们, 这就形成了求大求全的弊端, 其结果只能是架子越搭越大、篇幅越拉越长, 问题讲得不深不透, 论述冗长繁烦。三要强化短文意识。有的记者有种错觉, 认为短文难见功夫, 有失身份, 殊不知, 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不能简单地以长短去评判, 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相对多的有用信息, 以及反映对事实认识的水平, 能否切中时弊, 激起反响, 把受众的思考引向评论所指引的目标上。
注释
1习近平:《求是》, 求是杂志社, 2010年第10期
电视评论员论文 篇11
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就新近发生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新闻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发表看法,对事态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评述的电视节目形式,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径。[1]
电视评论节目的信息传播载体是经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处理,还原以视频和音频为主的电视语言符号系统,而传统评论的信息传播载体是文字符号系统,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2]这一显著区别,决定了电视评论节目的形态既要符合传统“评论”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电视”的传播特点。
我国最初的电视评论纯粹是对报刊评论的摘录,几乎没有电视的主体意识。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少量由电视编辑或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的“编者按”“编后语”之类的电视短评,遗憾的是“文革”一开始,这种具有一定电视主体意识的评论就销声匿迹,电视评论又回到了最初摘编报刊评论的状态。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电视评论逐渐摆脱“文革”的思想束缚,开始尝试将评论与画面相结合的节目形态,但“电视味”仍显不足,画面与评论缺乏有效地融合。1988年,中央电视台借重建评论组之机,对《观察与思考》节目进行改版,并更名为《观察思考》,尝试将音响画面与文字融于一体、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融于一体、公众观点与记者点评融于一体,较好地将纪实性与思辨性进行融合,开创了我国电视述评节目的先河。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评论组升格为新闻评论部,此后推出的一系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不仅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熟,而且奠定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央视《新闻1+1》、浙江电视台《新闻深一度》等具有较大创新价值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形态
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几十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形成了主评型和述评型两种基本的节目形态。
1. 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所谓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以“评”为主、以“叙”为辅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按照“评”的形式差异,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对话式评论”。评论员、评论嘉宾扮演评论意见传播主体的角色,主持人则扮演“议题发起者”的角色,央视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新闻频道重大新闻播出之后的“演播室访谈”、财经频道的《央视财经评论》等都属于此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这种“访谈”出现超越演播室局限的趋势。
二是“家常式评论”。此类评论与“对话式评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节目场景接近于生活场景,更为“休闲”;另一方面是此类评论节目中的主持人不仅是“议题发起者”,同时也是“议题参与者”,因而成为节目的核心人物。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便是此类评论节目形态的最典型代表。
三是“论坛式评论”。参与评论的除了评论嘉宾、评论员之外,还有现场、甚至场外嘉宾。与其他类型的电视评论相比,“论坛式评论”的观点更多元、评论者之间的互动与交锋更频繁也更激烈。央视已经停播的《实话实说》《央视论坛》以及综合频道的《一起聊聊》、经济频道的《对话》等都属于此种类型。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场外评论嘉宾、观众实时“连线”参与讨论、表达观点创造了条件。
2. 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所谓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叙”(述)的时间较长、而“评”的时间较短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类似于纸媒评论的“夹叙夹议”。按照“叙”(述)的时间长短,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新闻调查式评论”,评论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大致各占一半且交替出现。此类电视评论注重交代新闻背景、分析新闻事实,通过巧妙的结构预设、恰当的内容遴选来体现观点,“让事件中的人和事实证明记者想证明的观点、指出记者想指出的意义、驳斥记者想驳斥的诡辩” [3],引导观众自己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和结论,而不是由主持人或记者直接对事件进行评论。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此类电视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
二是“述后点评式评论”。此类节目看似以“述”为主,“述”的时间长,“评”的时间短,但实际上“评”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述”只是在为“评”做铺垫。评论“点到为止”,却往往能够“点中要害”,是此类节目最大的特点。央视新闻频道的《世界周刊》、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后更名为《第一时间读报》)等均属这一类型。
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未来走向
50多年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开播《焦点访谈》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充分继承、发扬深度报道、纪录片、纪实等节目形态的优点,节目形态日益成熟。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凸显“评论”个性、体现评论节目自身的特点,也一直是电视新闻评论界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一方面推动电视台、乃至某一节目的移动应用业务发展,央视和许多省级电视台的移动互联电视客户端相继投入市场;另一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电视终端的出现又促进了电视与观众的双向互动,改变了传统电视直线型、单向型的传播模式。这些影响体现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就是观众不再仅仅是观点的接受者,而且也成为观点的制造者和传播(分享)者。
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网络InMobi2012年3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花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电视,其中移动终端占据27%的媒体时间、电视占据22%的媒体时间。对传统电视而言,这既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也是一次实现自我嬗变的机遇。为此笔者以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将呈现三个发展趋势:
一是“实况评论”常态化。先有新闻、后有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但新闻评论作为一档新闻节目,追求评论的时效性始终是其题中要义。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媒体和技术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双向互动获得了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渠道,让评论与新闻同步成为可能。事实上,近年来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央视以及各省级电视台都曾尝试利用卫星连线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现场评论。从“实况转播”到“实况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次重要突破。
二是“公众评论”常态化。1998年10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曾经赠给《焦点访谈》节目的编辑、记者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群众喉舌”,已不再仅仅是“为民代言”,而是越来越多地“让公众自己发言”,这种发言也不仅仅是街头的随机采访,而是让更多无缘被记者采访到的普通观众,通过移动互联技术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三是节目形态个性化。移动电视终端的发展,将进一步“细分”包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内的电视节目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选题到风格、再到节目结构,都只有更加突出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灵魂与旗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将更加丰富多彩并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电视新闻评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7rF62aShF- 4szpnZA7rw2A2Ncplgwkg_EBMixKBqLp2xh2gjJGVg2gScJg7BB67)
[2] 陈宝金:《电视栏目建设和管理初探》,《新闻传播》2013年05期,第74页
[3] 罗耀霞 钟益帆:《电视评论节目形态初探》,《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6期,第89页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篇12
一、电视新闻评论时代的到来
从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地震开始, 直播已经成为电视报道重大事件的最基本手段, 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直播化的趋势下, 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时期, 社会充满了冲突, 这其中也包括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中, 电视的直播让受众接受到了最快速的信息。此外, 网络新闻、微博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 使受众有了更多选择接受信息的途径。在这样的媒介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 电视新闻媒体如果还是仅仅满足做跟随式的纪实性报道, 在时效上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 也容易导致新闻“脸谱化”。
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力求能揭示事件中隐藏着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本质, 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警觉和重视, 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才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重要的目的, 也是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可以发掘的优势。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 都有其共性的地方。但凡获得好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 都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 从选题的选择上, 都是大众所关心的焦点话题。其次, 论据充分、详细, 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第三, 论证是有科学依据, 是严密的。以上三个, 仅仅是电视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 要是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个性, 应该更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 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焦点访谈”的出现, 可以说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 在“焦点访谈”出现之后, 全国各个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的节目形式, 也使新闻评论可以从一般的新闻采访中, 独立出来。但是纵观“焦点访谈”这几年的节目发展, 即使在“焦点访谈”发展的辉煌时期, 节目的重心也大多放在舆论监督的节目形态中, 更注重的是“用事实说话”, 评论的色彩只体现在节目结尾处的主持人少许点评, 评论的部分相对薄弱, 形式也相对单调, 我个人觉得, “焦点访谈”更像是新闻专题。
近年来, 《新闻联播》增加了“本台评论”。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和比较流行的电视读报节目, 纷纷通过相关新闻的串联编排, 加强新闻的背景链接等方式来强化媒体的观点, 并逐渐在正常的新闻报道后, 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新闻事件、大众关心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述评, 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 也表达出一种观点。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 新时代的新闻评论节目, 应该加强时效性, 突出个性, 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报纸的新闻评论, 以文字的逻辑思维严密, 论证的科学性见长。电视新闻评论, 它的优势就在于声像具备, 这种视觉上的感官, 就使电视新闻评论在论证的过程中, 有自己应该突出的优势。电视新闻评论, 在论证的过程中, 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素材可以运用:记者的现场、新闻事件的画面、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此外,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 越来越多的形式可以加强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 并直接参与到新闻现场的直播中, 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
这一两年, “新闻1+1”的兴起, 让我们看到了更符合时代特征和百姓需要的新闻评论, 也让电视新闻评论探索一条新的生存之路。“新闻1+1”在发挥深度评论这一优势的同时, 用观察员独特的视域, 对新闻进行关联度、纵深度开发, 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决策、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督促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治理的科学性。从“新闻1+1”的报道中, 我们可以借鉴的是, 在寻求信息的“第二落点”中, 好的新闻评论是可以拉开节目档次的。
好的电视新闻评论, 应有平民化的视角, 深度的观点。我们以“新闻1+1”7月25日播出的《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为例。《“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的新闻由头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王勇平面对新闻媒体的发言。这是一个被无数媒体全程报道的新闻发言, 王勇平的言论也被媒体、网友反复讨论。电视评论, 又该如何再做自己的个性评论?《“中国高铁:重建信任!”》新闻的开头, 就是王勇平的同期声, 王勇平说, “我必须是坦诚地回答你们每一个问题, 请你们相信我, 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这样一段为大家所熟悉的新闻同期声, 就是整个新闻节目的评论由头, 应该说, 节目提取了整个言论中, 最核心的字眼。一下就能抓住受众的兴趣。白岩松注意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多次反问“你们相信吗?”, 对此, 白岩松评论说, “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 但是现在我不敢信, 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 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 要想真信, 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主持人评论观点的提出带着情绪却又充满思考, 一下就抓住诉求的重点, 顺理成章引发后面的评论。
随后节目通过新闻连线, 报道了事件的最新进展。这种实时连线的做法, 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 弥补新闻评论时效性较差的弱点。另一方面, 使得事件的最新进展与新闻评论同处一个时间状态, 可以加深受众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 深层次理解正在评论的新闻事件。整个节目之后, 是主持人结合新闻事件, 对王勇平的新闻发言进行逐句逐句的技术性分析, 提出质疑, 提出思考。这样的节目评论是非常具体的。你说一句, 我质疑一句, 提出疑问一句, 这样的评论, 没有跟风评论如何有力, 而是提出质疑, 提出思考, 既符合当时受众的一个情绪, 容易产生“确实如此, 应该如此”的共鸣, 也能更好地体现电视媒体人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面对重大的新闻事件, 媒体人应该引领受众进行更多正确的思考, 从而确立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力。好的新闻评论, 终究还在于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 如何表现, 才能让大众认可。毕竟, 现在, 受众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新闻评论, 作为主流媒体的观点, 如何才能立住脚, 达到传播的效果, 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四、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性解读, 除了节目内容的有效串编, 更重要的, 必须在“人”上多做文章。《新闻1+1》中, 白岩松, 作为主持人, 也作为评论员, “白氏风格”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赢得了各界的赞许, 他的观点也成为《新闻1+1》的一个标志。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台, 都能有白岩松, 只能在节目的评论中, 加强分析的“技术含量”, 加强评论的深度和力度。一般说来, 电视新闻评论是由具体的人, 一般是评论员、专家、记者, 还有少量市民群众共同来完成。当然, 在这几者中, 评论员、专家所占比例应该更多些, 因为记者只是事件的报道者, 评论员、专家才能帮助受众解读新闻事件背后更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 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们思想的个性也才是真正体现出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这么多年来, 受众接触比较多的, 无论是香港凤凰台还是中央台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 评论员以及嘉宾的号召力都不可小觑。如香港凤凰卫视的时事评论员阮次山, 一个人可以担当起整个节目。因此, 评论员、专家, 需要长期的培养, 包括思维方式、语速、表现方式等, 让他们更加适应电视媒体声画具备的这种传播模式。除此之外, 更多的应该是电视新闻评论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 并不参与前期的采访, 由于前期缺乏深入调查了解, 对节目核心表达的整体把握能力就差, 无法针对嘉宾的言论, 做出进一步的引导挖掘, 大多流于表面, 评论也就看起来平淡无奇, 不痛不痒, 没什么吸引力。要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一方面新闻评论节目要加强前期的节目策划。对于一个被大多数媒体报道过的事件, 我们“评”什么, 从哪个角度来“评”, 这些都需要背后的记者团队是一个对社会有思考, 有正确价值观, 能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团队。只有团队的集体策划, 才能形成更开放的言论思维, 看得更远。“评”什么, 怎么“评”, 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是非判断, 更多的是综合审视, 从对某个事件的评论上升为对共性、制度层面的宏观思考, 提出具体的深度解析、判断。另一方面, 透过现象看到更多的本质, 更多的问题, 更多的思考, 这需要记者和新闻评论员, 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有思考才能占领话语权的制高点。
在信息的时代, 我们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信息背后的价值分析。在海量的信息中, 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形成一档好的新闻评论节目很见功力。在新闻评论的发展道路上, 需要我们媒体人, 带着我们的新闻理想, 带着使命感、责任感进行更多的摸索。■
摘要:在直播时代,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 社会转型带来种种变化,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 电视评论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就要突破创新。现代的电视评论, 在内容上应更具个性, 更具分析的技术含量, 才能让评论不会陷入空泛说教。在评论的形式上, 可运用现代新媒体, 如跨地区的时空视频连线、网友微博评论等, 才能增加时效性与互动性。只有这样, 电视新闻评论才能赢得受众认可。
关键词:新闻评论,直播,个性
参考文献
[1]李法宝,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1]李法宝,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
[2]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2]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电视评论员论文】推荐阅读:
电视评论栏目07-09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05-10
电视新闻评论员08-05
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10-14
电视节目:新闻评论06-30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分析07-12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09-09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09-25
广播评论论文08-27
实事评论论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