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定位技术论文(共11篇)
影响定位技术论文 篇1
摘要:陆相沉积疏松砂岩地层非均质性强, 经过长期水冲刷后, 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 泡沫由于自身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吸液剖面;但对于非均质强的地层, 泡沫在窜流通道中突进, 造成无效驱替, 因此需要与调剖技术组合应用。利用三层非均质岩心模拟高渗透率强非均质性油藏, 研究调剖泡沫组合技术在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调剖时机条件下的增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渗透率级差为40时, 组合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采出效果;调剖时机对增产效果影响较小, 研究思路和结果优化了调剖泡沫组合技术, 为现场降水增油措施和提高采收率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组合技术,渗透率级差,调剖时机,采收率
调剖堵水技术在油田上应用较为广泛, 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能有效的封堵高渗层, 是改善油藏非均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1]。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 我国调剖堵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较为成熟, 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目前已形成了近百种调剖堵水化学剂及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和配套优化决策[2]。
我国海上油田多为疏松砂岩地层, 渗透率高, 非均质性强[3], 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 地层孔隙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以及油层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使得地层孔喉半径增大, 在油藏中形成大型窜流通道[4,5]。对于高渗透率强非均质性油藏来说, 大型窜流通道的存在易导致采出液含水率上升快、水窜严重等问题。
泡沫流体具有视黏度高、堵大不堵小, 堵水不堵油等特点[6], 在非均质地层中泡沫首先进入高渗层, 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在高渗层逐渐形成有效封堵, 迫使后续流体进入低渗层, 扩大波及效率[7]。泡沫在非均质性油藏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效果, 但其对油藏非均质的适应性不是无限制的, 对于渗透率过高、非均质性特别严重的油藏, 泡沫在高渗层中易发生窜流, 不能形成有效堆积来封堵高渗层, 在高渗层中的渗流阻力达不到低渗层的注入压力, 导致后续流体不能液流转向, 泡沫调剖效果变差, 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受到限制[8,9]。
针对在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地层中泡沫调驱效果差的问题, 提出了调剖技术与泡沫调驱技术组合应用, 并重点对调剖泡沫组合技术在不同渗透率极差、不同调剖时机条件下评价增产效果,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1 实验设备与实验条件
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岩心驱替实验装置 (恒温箱、平流泵、中间容器、压力传感器、真空泵、手摇泵) ;压力采集系统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搅拌器、HAAKE—RS600流变仪 (德国哈克公司) 等。
1.2 实验条件和材料
实验温度为65℃;实验用水采用BZ19—4模拟地层水, 矿化度为5 863.27 mg/L;实验用油为模拟油, 黏度为57 m Pa·s, 由SZ36—1油田脱气脱水原油与航空煤油按2∶1比例配制而成。
实验岩心选用人工压制环氧树脂胶结的三层层内非均质砂岩岩心, 长30 cm, 截面4.5 cm×4.5 cm。
调剖剂选用改性淀粉强凝胶[10,11], 该调剖剂以丙烯酰胺和羟丙基改性淀粉为主剂, 含有交联剂、引发剂和稳定剂等, 具有良好的选择注入性和深部运移性能, 能有效地封堵大孔道, 成胶后强度高, 使用RS600流变仪测定其黏弹性, 储能模量大于240 Pa, 损耗模量20 Pa左右, 封堵率可达到98%。
SD—1起泡剂 (α-烯基磺酸盐, 中海油服提供) , 稳泡剂 (抗盐性HPAM, 中海油服提供) 。
1.3 实验流程及方案
1.3.1 渗透率级差对组合技术增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采用三层层内非均质砂岩岩心, 抽真空、饱和地层水、测定孔隙体积、饱和油、计算初始含油饱和度、老化24 h。
渗透率极差范围: (4 000/2 000/500) ×10-3μm2、 (4 000/2 000/200) ×10-3μm2、 (4 000/2 000/100) ×10-3μm2。
实验方案:根据海油矿场资料, 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0%时, 注入0.2 PV定位封窜体系段塞, 候凝24 h, 交替注入0.3 PV泡沫段塞、0.3 PV活性水段塞、0.3 PV泡沫段塞, 然后进行后续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8%。
1.3.2 段塞定位设置对组合技术增产效果影响[10]
采用三层层内非均质砂岩岩心, 抽真空、饱和地层水、测定孔隙体积、饱和油、计算初始含油饱和度、老化24 h。
实验方案: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0%时, 注入0.2 PV调剖体系段塞, 位置分别设置在中渗层的前、中、后位置, 候凝24 h, 注入0.3 PV泡沫段塞、0.3 PV活性水段塞、0.3 PV泡沫段塞, 然后进行后续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8%。
1.3.3 调剖时机对组合技术增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采用三层层内非均质砂岩岩心, 抽真空、饱和地层水、测定孔隙体积、饱和油、计算初始含油饱和度、老化24 h。
实验方案: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分别达到80%、90%、98%时, 注入0.2 PV调剖体系段塞, 候凝24 h, 再注入0.3 PV泡沫段塞、0.3 PV活性水段塞、0.3 PV泡沫段塞, 然后进行后续水驱至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8%。表1为实验所用到的岩心及填砂模型的各项参数。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渗透率级差对组合技术增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使用层内非均质, 注入0.2 PV定位封窜体系, 候凝24 h之后, 注入0.3 PV泡沫段塞、0.3 PV活性水段塞和0.3 PV泡沫段塞, 然后进行后续水驱, 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8%时停止水驱。实验过程含水率、采收率及压力变化如图1至图3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岩心高、中渗层渗透率相同, 低渗层渗透率依次降低, 水驱阶段方案2和方案3的采出程度相同, 方案1中低渗层渗透率较大, 一次水驱程度达到27.53%。泡沫驱阶段高渗层已经被封堵, 泡沫主要启动中、低渗层, 所以可主要分析中渗层和低渗层。3个方案中, 中、低渗层渗透率级差依次增大。随着岩心非均质性越来越强, 泡沫驱阶段采出程度没有随之大幅度减低, 而是稳定在35%左右。因此调剖体系作用在高渗透率层, 泡沫段塞作用于中低渗透层, 组合应用于此类强非均质地层, 采出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如果中低渗透层渗透率级差过大, 泡沫的调剖效果会急剧削弱。
2.2 调剖时机对组合技术增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一次水驱含水率分别为80%, 90%, 98%, 注入0.2 PV定位封窜体系, 候凝24 h之后, 注入0.3 PV泡沫段塞、0.3 PV活性水段塞和0.3 PV泡沫段塞, 然后进行后续水驱, 出口端含水率达到98%时停止水驱。含水率、采收率及压力变化如图4~6所示。
2.2.1 注入时机80%
2.2.2 注入时机90%
2.2.3 注入时机96%
从表3可以看出:注入时机80%对应的水驱采出程度为19.4%, 泡沫驱采出程度为41.55%, 最终采收率为60.95%;注入时机90%对应的水驱采出程度为20.41%, 泡沫驱采出程度为39.64%, 最终采收率为60.05%;注入时机98%对应的水驱采出程度为28.65%, 泡沫驱采出程度为32.5%, 最终采收率为61.15%。
以往研究对于调剖时机的影响, 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调剖时机越早越好, 也有学者认为在高含水期调剖效果比低含水期更好, 但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 如果段塞位置放置不当, 也不会取得好的增油效果, 调剖时机与调剖效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而最为关键的是调剖剂能否发挥最大的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用最少的顶替段塞将调剖体系准确“定位”在油水前缘。
3 结论
(1) 由于泡沫驱适用条件的限制, 调剖技术与泡沫调驱组合技术适用于强非均质性油藏, 即使渗透率极差达到40, 调剖体系与泡沫体系组合应用仍然能到达56.72, 总采收率增幅可以达到35%。
(2) 调剖时机并不直接影响调剖效果, 对组合体系的封堵效果影响不大, 而调剖体系与油水前缘的相对位置对整体效果影响较大, 但是调剖时机不同, 最佳的顶替段塞大小不同。
参考文献
[1] 张建, 李国君.化学调剖堵水技术研究现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03:85—87, 109Zhang J, Li G J.Research on chemical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water shut off technique.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2006;03:85—87, 1092 唐孝芬.海上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与机理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06Tang X F.Study on technique and mechanism of in-depth profile modification for improving water-flooding in offshore oilfield.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20063 芦文生.绥中36-1油田储层驱替特征研究.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03:34—37Lu W S.A studyon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Z36-1 oilfield.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Geology, 2003;03:34—374 胡书勇, 张烈辉, 余华洁, 等.油层大孔道调堵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钻采工艺, 2006;06:117—120, 148Hu S Y, Zhang L H, Yu H J, et al.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profile control/water shut off in reservoir high capacity channels.Oil Drilling&Production Technology, 2006;06:117—120, 1485 曾流芳, 赵国景, 张子海, 等.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及判别方法.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03:268—276Zeng L F, Zhao G J, Zhang Z H, et al.The macroscopic throats forming mechanism of unsolidated sand-reservoir and their identifying method.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2;03:268 —2766 赵刚, 王本, 陈国, 等.泡沫复合驱三维多相多组分数学模型的应用.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04:33—35, 112Zhao G, Wang B, Chen G, et al.Application of 3-D multi-phase multi-component mathematical model to ASP-foam flooding.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2004;04:33—35, 1127 宋育贤, 周云霞, 张为民.泡沫流体在油田上的应用.国外油田工程, 1997;01:5—8, 17Song Y X, Zhou Y X, Zhang W M.The application of foam fluid in oil field Foreign Oilfield Engineering, 1997;01:5—8, 178 王其伟, 郭平, 李雪松, 等.泡沫体系在不同渗透率级差双管模型中的驱油效果.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06:39—42, 124Wang Q W, Guo Ping, Li X S, et al.Different permeability grade double-tube model on foamflooding effect.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2008;06:39—42, 1249 李爱芬, 唐健健, 陈凯, 等.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填砂管中的调驱特性研究.岩性油气藏, 2013;04:119—122, 128Li A F, Tang J J, Chen K,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foam driving and profile controlling in heterogeneous sand pack tube.Lithologic Oil-gas Reservoir, 2013;04:119—122, 12810 李粉丽, 侯吉瑞, 刘应辉, 等.改性淀粉强凝胶堵剂的研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02:80—82Li F L, Hou J R, Liu Y H, et al.Preparation for strong gels plugging agent of modified starch.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2007;02:80—82
影响定位技术论文 篇2
我们从事的是服务行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消费者是来消费的。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好的服务环境以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是影响其消费的重点。
一.银泰定位:永远年轻。
在银泰之前,在杭州乃至浙江,百货店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之前百货店都是以商品的属性来定位的,如中高档或中低挡。银泰是首家以人来定位的,盯住的是年轻人这个群体,它非常有感染力;第二,它非常有新意,从前,人们对按消费者来分类,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但事实上年轻人有很强的活力,很强的消费力,因此银泰的定位一下子激发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消费欲望,让他们觉得有了自己的独特购物场所,与杭州其他商场相比,银泰的人气就特别旺,消费者喜欢热闹,喜欢散发他们的热情,这就表现到他的购物行为中。
二.银泰的地位:
百货与超市是非常不同的,百货的品类自身要求变化很快。超市是要求商品不能断的,假如某超市哪天没有高露洁牙膏卖,那就会觉得很奇怪,但在百货店,很多东西是要卖断的,但后面的东西会更新、更好,所以百货店在品类管理上比超市人为因素更多一点,科学化、电脑化的程度要少一些。品类管理对流行百货店来讲,我希望品牌有相当比例的淘汰率,即使同一品牌不动的情况下,它的商品最好在每个季度都有淘汰率,夏天跟春天应该不一样,今年的夏天跟去年的夏天就更不是一回事。不断的追逐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去创造新的需求。品类管理是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一定的活跃性。
三:满就送是一种有效手段
零售商用的最多的是打折让利,但是打折让利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手段,有八折、九折、有买一送
一、有满就送….,这些都是价格战,满就送也是价格营销的一种手段,并不特殊。从百货店现实来讲,任何打价格战的手段,都是为了促销,把销售搞上去。我们也曾算过,一个东西打八折,一个100元的东西变80元钱进来了,它只有80元的东西流出去,但假如满100送20,那就是120元钱的东西流出去,这就是促销的正折和负折问题。同样的目的,最终一种方式是走了80元钱的东西,另一种是走了120元的东西,当然是走120合算了。
同时,杭州商场都在搞满就送,大家似乎都没有停下来,为了满就送而满就送,但实际上也都在不断做调整,目前在武林商圈中,银泰与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的客流重叠率是较低的。
四.顾客是我们的朋友
从理论上来讲顾客忠诚度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企业都在做忠诚度。其实要培养顾客的忠诚度,而又不能寄希望于顾客的忠诚度,只有自己做的更好你才能让你的顾客留下来。顾客走了是你没有做好,而不是别的任何原因,所以不要特别特别看重顾客忠诚度,但是也不要对顾客特别的随意,我觉得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一切,对于你的目标顾客进行更多的促销和宣传。因为确切地说顾客不是上帝,而是我们的朋友。
五.百货业是很有前途的行业
有人说百货业是一个夕阳行业,有人说他是传统行业,有人说他是微利行业,有人说他要被大卖场吞并掉,可其实百货业挺有前途的,生活不能没有百货店,只不过百货店要与时俱进,无论它的管理、它的理念以及它追求的目标顾客。至少有一点是真的,原来我们什么都做,但是现在不能什么都做了,只能挑一点去做,如果挑的不好就要被打,如果挑的好的话,你就会脱颖而出。
百货业是很有前途的,无论它是单店,还是连锁店,还是成为 shopping mall里的主力店也好,都要它的生存空间,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活法,但是地县城市的百货店确实很难做,市场容量有限,基本生活用品市场都被大超市抢占了,要做中高档顾客流量又不够,比方说杭州跟宁波gdp收入相差不远,但宁波百货业没有杭州好,一般人归结为宁波人口少一些,但是也不至于差距那么多吧。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那里呢,那就是有效的消费群体比较少,宁波就是大学生年轻人不够多的缘故,所以消费量不够大,他们说大学生有多少消费能力呢!但是他们的群体消费是很大的,特别是他们能倡导一种时尚的消费观念。
品牌重新定位的影响力 篇3
当企业和品牌重新定位时,他们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要进行重新定位?譬如,或许他们可以归结为销售量下降、客户群基础缩小、产品利润微薄,或是归结为受到来自譬如科技日益更新等方面的挑战。查明理由之后,便可以
根据以下四个阶段开始操作。
第一个阶段:查明当前品牌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实施目的在于了解企业和品牌,包括探讨一些关键问题,譬如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样做是为了对企业和品牌的当前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能让企业更好地进行商业机会识别和评估。
了解企业的品牌,包括回顾企业和品牌的完整历史。这其中应包括品牌当前的定位、品牌原来的定位以及品牌定位之间是如何进化的,最重要的是了解企业和品牌在今天代表的意义。企业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包括:是什么让我们的企业和品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驱动企业和品牌发展的资产动力是什么?在将企业和品牌资产信息传达给客户群时,以往都有哪些做法?
当我们对企业品牌的现状研究更深时,我们还需要对企业和品牌有一个明晰的理解,这种理解应包括对当前品牌和客户进行回顾。其中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谁是当前的目标客户群?这些客户的个人资料怎样?他们购买的原因是什么?购买模式如何?用户模式是怎样的?
一旦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当前的品牌客户,便可以回顾企业和品牌的销售历史,包括企业盈利、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其在行业和细分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此外,审视企业具体的核心产品(或是核心服务)也同样重要。
这其中要包括对当前产品组合战略进行审视,尤其是对于一家制造企业而言,要特别强调对当前库存产品情况的了解;而对于一家主要从事提供服务或是专业咨询业务的企业而言,应审视所有的服务供给和项目供给。关键问题是:是否对所有的产品都实施同一种品牌战略?是否对同一个品牌下的不同产品实施不同的战略?其中应包括查明自己的企业是细分市场上的行业领先者,还是行业中的次级品牌。
在该阶段还应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制约因素、分销实力和分销战略,在制定战略时,要对最关键的客户情况、产品主要卖点,连同所有销售和营销宣传资料进行仔细审查。
最后,审视当前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很重要,审视内容包括竞争者数量以及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为何能取得消费者青睐,以及找出他们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主要关注方面包括:市场份额,行业优势,客户档案,消费者购买趋势,还应对该行业和细分市场类别发展趋势及预测进行回顾。
第二个阶段:企业品牌在今天的象征意义
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企业和品牌基础之后,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于当前企业和品牌的看法。在消费品行业中,这可能就意味着你要和使用群体—譬如母亲、孩子群体等建立对话,通过对话查明企业和品牌在消费群体中意味着什么。
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有什么感想?对此问题要探讨出一个明晰的答案。这将是企业品牌开展定位工作的一个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获取各种数据,包括确认自己的企业在市场和行业机会中的关键增长区域;纵观市场竞争格局,审视品牌定位;衡量当前的品牌资产;识别哪些是品牌资产增长的商业机会。
因此,一个明确的目标应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了解当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者对于你的企业品牌有着怎样的需求。其二,确认出在不疏远现有客户忠诚度基础的前提下,企业的品牌能做多大的改变。其三,确认如何对品牌进行定位,以便吸引住新用户并最终让他们成为忠诚的购买者和忠诚的用户。
在品牌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第一种途径是组建一个负责品牌资产建设的团队,他们会就品牌的一些关键问题直接向消费者和用户提问,提问的内容包括:为什么选择我们的品牌?让你做出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了这些一般性的问题外,该品牌资产团队还要设法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原因,查明他们的需求层次,目前自己的品牌能满足哪些需求以及各种适用的场合,同时还要将自己的品牌资产一一展示。
此外,品牌资产经营团队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在消费群和忠诚消费者中找出品牌亲和团队都有哪些共同特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品牌客户的情况。
从物流的最佳角度看,品牌资产团队可以分成大约4个分队,开展一个历时两天的项目。为了确保良好的程序运作及影响力,最好是让这些小组分开在大约3到4个城市开展工作。
经历了这个过程,你将能够确认品牌已经满足的需求和未满足的需求,在行业和细分市场上,确认品牌令人满意和尚不满意的因素,以及找出当前驱动品牌资产增长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能让你为消费者和终端客户提供一个品牌价值尺度。这样,你将不仅仅只是了解到自己品牌的现状,还能将之作为一种直接参照,了解品牌在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此外,品牌资产团队的最终目标是识别各种商业机会,包括审视自己品牌的增长领域以及未满足的消费者和用户需求等。而一旦找到了品牌当前的资产价值,下一步就是召开品牌定位研讨会。
第三个阶段:开发品牌的定位平台— 品牌在今后将如何增值
现在我们对于企业及其品牌在市场环境中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较深的了解,也对品牌能实现的消费者价值有了较好的把握,下一步就是找到品牌的增长空间,即如何能够扩展、延伸品牌。
第三个阶段的目的是利用所有的营销调查结果—包括品牌、行业及消费者信息,对品牌内容及品牌意义进行重新定位。这么做的关键理由在于:确定出成功有效的品牌重新定位战略将有助于留住现有客户以及获得新客户。当我们开始进行品牌重新定位时,必须牢记,新的品牌定位必须紧紧抓住一点,即我们希望品牌给消费者留下一种怎样的印象。
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将开发创造一些主要的品牌定位平台,展示自身品牌提升空间的大小,以便保持住现有的客户及获得新客户。因此,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拥有怎样的品牌?该品牌将为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我们将如何推动品牌产品的购买力?
要成功执行项目,就要有一个最重要的指导方针,即确保对各个方面进行审查,以便确定其对品牌核心价值观和品牌本质的维护。基于这一点考虑,一般而言,品牌重新定位工作中有4个关键的因素:所属性,即该定位为品牌所独有;影响力,即该定位对于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可持续性,即该定位在未来仍能适用于别的产品目录;可延伸性,即该定位适用于特别的合作关系营销和其他营销项目。
对于品牌定位研讨会,要让它具有战略性和创造性,会议应包括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确定品牌愿景,这一部分应包括对品牌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对品牌今后应该如何发展进行思考,同时制订短期和长期品牌发展计划。第二个部分是延伸品牌。从本质上讲,应该综合你所获得的所有信息,以品牌发展方向为目标,审视消费者对品牌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你应把品牌在未来发展中的运用及延伸考虑在内。
譬如,你可能会开发一些不同的市场定位平台,尽可能地拓展品牌的延伸范围。对于一个玩具或是一个消费品品牌而言,这可能包括一些不同的内容,譬如趣味性、神秘感、期望值、味觉、使用场合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你应围绕着一个中心思考,即消费者希望企业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开发。
因此,品牌定位研讨会应在听取整个团队的意见之后,确定出4个或5个关键利益点以及潜在的定位平台。之后团队各个成员便要开始行动了。每个队员都要对每个定位平台进行验证以便进行完善。这些研讨会将审查关键的市场调查信息、消费者态度,以及审查最重要的现行购买模式。其目的在于确定出一个为整个团队所认可的定位平台。
开发了新的品牌定位平台之后,必须对其进行测试,验证它是否适用于消费群及主要客户,从而最终完善品牌定位平台。因此,我们将回到聚焦于品牌定位团队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将再次和关键消费者和客户进行对话,目的就是验证新的品牌定位的适用性。这其实也是对于品牌定位的完善,它将帮助我们确认品牌的可延伸范围和空间。
这个阶段的最终成果包括对关键的新品牌定位平台形成明晰而简洁的共识,从而最终确立品牌定位战略。其中将针对保留现有客户以及获得新用户的重点,让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于新品牌定位的态度。此外,该阶段还将展示新品牌定位成果,详细说明开展工作的理由。
第四个阶段:提炼品牌定位和做出品牌管理报告
前三阶段实施过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有了一种较新的思维方式,这样就为企业及其业务、新品牌定位战略开了个好头。现在的目标就是对新的品牌定位进行审视及完善,将之传达给所有职能部门,以便形成统一战线共同为之奋斗。
这样做的主要理由在于,让品牌建设团队以及所有职能部门的每个成员都能了解品牌,并支持新的品牌定位战略。从本质上讲,团队的支持将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撑起一把保护伞。
在品牌重新定位建设的最后阶段,必须对品牌定位加以完善。其中应包括最后考虑和确认来自消费者、客户、供应商、代理商以及自己的品牌建设团队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回馈,以确保最终的实际定位工作和预期定位工作保持一致性。
在品牌定位的最后阶段,必须组建一支强大的队伍,以便将相关信息传达给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领导者,传达的信息应包括品牌建设团队的介绍以及开发情况,还要介绍负责新品牌定位建设的高级领导层的相关信息。
在高级领导层通过了新的品牌定位战略之后,仍有许多必要的工作要做,但主要的焦点已经转移,即从原来的调查和开发转移到对新品牌定位的巩固、市场营销和沟通上。
为此,我们需要创建一本“品牌识别手册”,它能为新的品牌定位建设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这本手册对新品牌定位如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描述。这本“品牌识别手册”讲述了创建该新品牌战略的理由,以及当前的行业竞争趋势和消费者态度。其目的是将所有的市场研究和调查结果,包括新品牌定位的理由等,将品牌信息明晰而简洁地传达给各个后续品牌建设部门、品牌支持团队和机构等。结论是,“品牌识别手册”能确保品牌定位建设工作的统一性,以及争取到决策层和集团的支持。
最后阶段的工作是为了创造一个“品牌景观(Brandscape)”。它包括创造出一个可视图像和音乐结合的作品,能将新的品牌定位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该作品能和品牌建设团队以及各品牌支持团队一起分享,它也是向各个成员传达品牌信息的一个核心方法。因为,品牌景观在以后会运用到所有的品牌部门中,它作为一种“品牌传播指导原则”,将应用到包括包装、营销、传播等各个方面;它存在的价值在于:确保在和各种媒介和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保持品牌定位传播的一致性。
四轮定位基本参数及其影响 篇4
关键词:四轮定位,底盘参数,车辆工程
0 引言
四轮定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车辆年检的主要参数之一,和制动、排放一样,四轮定位的参数直接决定了车辆是否能在路上充分发挥性能保证安全性。因此,长期使用的车辆需每半年进行一次定位,如果遇到事故则在维修后马上需进行定位。
四轮定位的主要参数有外倾角、前束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包容角和摩擦半径。除此之外,影响定位性能的还有推理角、转向前展、车轴偏角和行驶高度。一般来说,最常见的麦弗逊悬挂只有前轮前束是原生可调的,也是影响性能最直观的因素。前轮和后轮的外倾、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可以通过加装调整臂等方式进行调整,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上述参数。
1 外倾角
车轮外倾角(camber angle)是指车轮中心平面和地面铅垂线形成的夹角。车轮顶部向外倾斜时,车轮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这样的倾角称之为正外倾角(positive camber)。车轮顶部向内倾斜时,车轮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这样的倾角为负外倾角(negative camber)。当车轮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为零外倾角。
正外倾角的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汽车自重和载重,会产生不需要的负外倾角,导致车轮与地面呈一定夹角,磨损轮胎,在货运车辆上,这种负外倾角会加剧轴承和衬套的不平衡压力,降低其耐用性能。二是一定的正外倾角可以减小转向所需的操纵力,使转向更为灵活轻便。三是减轻轮毂轴承负荷,防止车轮有脱滑趋势,一定的正外倾角可以使路面的反向作用力产生一个沿车轴线向内的分力,有助于防止车轮长期有向外脱滑的趋势导致外轴承和轴头螺母压力过大。四是正外倾角还可以降低转向节负荷,防止转向节过早变形。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客车和小型载重车辆都采用正外倾角的设计,但注重性能的轿车、跑车仍然会使用负外倾角设计。
负外倾角对于高速车辆可以显著改变其转弯性能,转弯时,负外倾角抵消掉一部分离心力产生的车身倾斜,在转弯时仍能以接近零外倾角的接地状态行驶,极大的提高了转弯速度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还有零外倾角的设计,一般用在轻量级的轿车上,可以使车辆在行驶时车轮的接地面受力均匀,磨损均匀,增加轮胎寿命。
2 前束
前束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抵消车轮外倾带来的外滚趋势,防止这种趋势导致的轮胎打滑和磨损。
车轮前束(wheel toe)即同一轴上的两个车轮中心线后端与前端的距离差,一般称之为总前束,亦是左右前束之和。前束可以用毫米、英寸、角度等单位表示,但一般来说,定位仪采用角度的形式进行测量。车轮前束同样分为零前束、正前束、负前束,左右轮相互平行时其轮胎中心线前端距离和后端距离相等,称之为零前束。正前束即左右车轮前段指向内侧呈“八”字排列,负前束即外八字。左右轮互相平行的情况称为零前束。
前束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外倾角带来的副作用,补偿转向杆系和转向轮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前束和外倾角的配合使得车轮在行驶和转向的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延长轮胎寿命。
3 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角,是指在汽车纵向平面内,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与汽车前轮中心的垂线形成的夹角。后倾角的描述单位是角度,负后倾角是指主销前倾的情况,正后倾角即主销相对于地面垂线向后倾斜。
主销后倾角的存在会提高车辆直线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并使车轮能自动回正。但与此同时,没有转向助力的车会因为后倾角的存在使专项更为困难,方向盘变重。因此,越豪华的轿车可设置的后倾角越大。一般来说,极少有车辆设置负后倾角,负后倾角会减少方向盘的转向阻力,但高速行驶时会导致车辆发飘,带来安全隐患。
主销后倾角提供的回正力矩与车辆行驶速度呈正比,两侧车轮后倾角不一致时,车辆会出现跑偏情况,汽车方向会被拉到后倾角较小的一侧。现代轿车上,因其设定时速较高,如果主销后倾角过大的话会导致高速行驶转向回正力矩过大,引起振摆,因此,1°~3°的主销后倾角在家用轿车上已经可以满足使用。
4 主销内倾角、包容角和摩擦半径
主销内倾角是指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减震器上支撑轴承和下悬臂球节之间的假象直线即转向轴线与地面铅垂线所形成的角度。包容角是主销内外倾角之和,摩擦半径是车轮中心线与地面的交点到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与地面交点间的距离。这三个角度可以用来判断车辆整体定位情况,如这三点连线形成一个三角状的图形,包容角如果始终正确,就可以判断转向节和指轴是正常的,如果包容角不正确,则转向节或指轴可能弯曲。
对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功能、描述,能找到各个底盘参数的相互关系,找到解决诸如跑偏、抖动等故障的关键节点,为四轮定位和更换配件提供了维修方向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四轮定位仪[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01).
[2]三杰宜智能四轮定位仪的特点及应用[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02).
[3]李矛,马建敏,张乐.四轮定位仪校准技术[J].上海计量测试,2012(03).
[4]牛树锋.四轮定位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12).
影响定位技术论文 篇5
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德福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在自然经济时代漫长的岁月里,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上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有形之手”中央政府计划的结果。城市的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所制定的计划。在这长达数十年的竞争中,地处沿海的许多城市纷纷败给内地城市。
竞争无疑为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城市无可奈何的衰落而更多城市莫名其妙的兴起,已经为这个最高形式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注解。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昔日决定城市繁荣的“有形之手”计划及“硬通货”——矿山、工业基地等,都已经被看不见、更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替代。
随着人类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中国加入WTO,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甚至个人都迎来了全球竞争的新时期。也正是由于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期,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竞争或者国内地区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将取决于城市的竞争能力。换句话说,以城市为代表的多维空间载体,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争夺与较量。
今天的竞争力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城市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而经济实力则是以规模、经济总量来衡量城市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水平。
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综合实力则主要着眼于城市本身,城市自身的纵向比较。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而城市综合实力则是一组静态数据。
城市竞争力主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往往是以相对指标来表达的;而城市综合实力主要描述的则是城市的状态,如当前具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竞争力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作为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纵观当今城市定位,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我们的城市竞争力下降。从“九五”期间部分城市的功能定位(见表),就不难看出其缺陷,由于相当一部分城市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定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
19个城市(见表)的定位,囿于传统定位理论的局限,虽然都把“国际化”放在首位,但由于没有充分体现各城市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从而形成产业重叠,重复建设,热门行业大家都争着上,而有些能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独门法器”却无人问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潜力没有很好挖掘,城市整体优势得不到体现,均衡协调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虽打“国际牌”却在国际上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应有的知名度。
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经验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城市定位理论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的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地有吸引高等流动资源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所谓的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实践,取决于所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
由于城市定位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产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
另外,定位理论往往以邻近的竞争对手城市为参照构思的战略,这就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以竞争对手为参照,忽略现代科技创新的特性,其结果是与原来的竞争对手一起被“创业型城市”的迅速崛起而取代。
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的内涵
城市承载着GDP的90%、全球人口的60%,而且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聚焦点。那种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观点是片面的,其实城市经营的概念是很大的,城市经营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城市经营的目标,从单纯增加政府的财力延续扩展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为这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的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城市经营的首选目标。
其次是城市经营的维度,从单一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扩展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项目。因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之相关的可能有上千个子项目,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主要的项目,然后进行分类。这些项目是多维度的,主要是刻画城市竞争力的诸多的子系统,所以城市经营的维度大大增加了。
第三是城市经营的范围,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城市的竞争力要在更大的空间、甚至在国际范围的比较中来培育。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与周边地区。第四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从城市政府转向政府与民众的综合体。原来一直认为城市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但是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有许多领域应该让位给企业和市民去经营,政府应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来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把城市经营搞好。
综上所述,城市经营就是要从小范围经营转向大范围经营、从计划经济的经营转向市场经济的经营、从区域经济的经营转向全球经济的经营、从传统经济的经营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也就是说城市经营的方略发生了变化。
根据市场机制发育的阶段性和城市政府对竞争的不同适应程度,城市经营也因此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仅仅着眼于如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短缺——属于城市公共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式城市经营”。第二阶段,已考虑到如何提高城市自身整体的市场价值,将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进行保值增值式的经营,也就是所谓的“整体资产增值式城市经营”。这两个阶段属于狭义的城市经营。第三阶段,即“广义的城市经营”,包括了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方面。
对城市经营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经营过程就是将城市资源快速兑现,转变成市长即期可用的财力的过程。实际上,财力短缺对于任何城市政府来说都是永恒的难题。关键是如何以最小的公共财力来启动最多的社会资本,并使所有的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都保持在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方向上。现阶段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只有那些不断超越过去成功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城市经营方略的城市才会成为赢家。
另一种误解是: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与城市经营甚至城市竞争力之间必然存在着取舍的关系。这种误解所派生的“经营”手段,是设法找出现行环保法规的漏洞而加以利用,同时只将公共投资局限在生产、生活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处理上。这也是目前我国治污工程建设进程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长,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但广义的城市经营不仅立足于将经营的中心放在提高处理污染的效率上,而且还更多的关注控制污染的机会成本,如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人财物的浪费和城市生态系统效能的衰退等,进而提高资源生产力(ResourceProductivity)。正是在这一层次上,城市生态保护与城市竞争力是完全一致的。
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的培育
从实际情况看,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的有限理性与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当前,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意识变化越来越快捷,二是资源越来越虚拟化,三是信息分布越来越不均衡。
2、城市政府的投资能力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
有专家描述竞争力指标有30多个,但有两个指标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投入和效益。在城市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谁在基础设施上先行,谁就奠定了竞争力的基础,所以每个城市都争相扩大投资力度,都希望能大量举债经营。这就要求每个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实行有效的开源节流。怎样才能节流呢?一是政府要缩短战线,降低投资成本;二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品提供领域,要降低门槛,大量地让民营经济来提供。
3、经营规模与竞争活力。
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是一对矛盾,到底孰先孰后?有人主张竞争是最主要的,有人主张规模经济是最主要的,这个被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争论持续了40年,至今在政府直接经营的煤气、电力、自来水、公共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领域还继续存在。要在规模与竞争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平衡点,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对政府直接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品作一些限制。要把它们分成自然垄断、准公共品生产和一般性的竞争产品,真正属于自然垄断的、纯粹的公共品是越来越少了。二是要对政府间接经营层次的国有经济实行有进有退。对自然垄断领域,国有经济要进入,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要退出。
4、经营者的近期收益与城市可持续竞争能力
现在,经营主体出现了分散化、企业化和收益短期化趋势。短期化不仅发生在企业,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领导任期太短,变动过大;二是片面追求经营成本;三是经营的分散化,许多设施不配套。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一是规划权特别是土地出让权,集中与分散应有机结合;二是在城市边缘划出若干个生态敏感区或文化遗产敏感区,对这些区域应从严进行规划审批管理。三是改善城市形象,整治道路、河道和入城口,拆除违法建筑。四是大规模的实施城市绿化。
5、经营方略的趋同性与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
怀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雄心壮志”,各个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按照一种文化模式、一套设计风格操作,这就不可能造就城市建筑风格的多样性,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如何实行资源的有机性?一是要按照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机集聚来规划设计城市;二要保护城市的老城;三是淡化分区规划,倡导适度混合区。
大学体育理论定位及其影响研究 篇6
1、大学体育理论的定位
随着时间的延伸, 时代的进步, 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规范要求, 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加强对大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大学体育理论的定位也随着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以及相关规定而发生着变化。
1.1、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
当代的大学体育教育是由普通的大学教育和普通的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 随着大学教育理念的进步、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的里理论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其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一个分支 , 是大学内部的一个有组织性的自由行为系统, 主要包括大学内部由体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正常体育教学行为、大学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交流的体育活动行为、以及大学内部体育比赛行为三部分组成。由于大学体育其特殊性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等, 使得大学体育理论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行为习惯。
(2) 大学体育相对于中学、小学体育教育 , 其具有更高水平的体育竞技艺术和文化水平, 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文化内涵。
1.2、大学体育理论的外延
(1) 大学体育教育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 ,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 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时, 课程内容要紧紧围绕日常体育活动设施和大学体育文化进行设置。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设置的外延性。
(2) 在大学课程设置中 ,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大学课程而存在, 在日常的体育课程教育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资源, 履行好作为教师的教育职能和科研职能, 在进行对学生体育教育的同时, 积极做好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大学体育教育研究工作, 加强大学体育理论研究工作, 提高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水平, 确保大学体育教育在满足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更加适应于当前的社会需求。
1.3、大学体育的定位
根据大学体育的内涵及其性质, 大学体育教育的定位如下:
(1) 系统化。
结合大学办学宗旨, 系统化建设大学体育课程, 将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文化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2) 社会化。
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中, 加强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提高课程设置水平, 有针对性进行体育教育,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 教育化。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培养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全面综合性人才。
2、大学体育理论定位的影响因素
由于大学体育是大学高等教育和体育的有机结合, 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大学教育培养课程, 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在对大学体育课程理论定位过程中,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学活动要受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规范和约束, 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因此, 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来进行大学课程设置, 并针对不同体质、不同进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计划, 以有效完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对于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要差异化对待, 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技能培养。
2.2、大学体育教学手段
由于大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加强体育理论与实际锻炼的有机结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接受、吸收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 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环 境因素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 大学中的社会因素极强, 因此,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受到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最大, 社会环境因素直接左右了大学体育目标的设定。因此, 在大学体育目标设置过程中, 要充分融入社会因素, 对大学体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以确保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
3、结 语
总之, 在大学体育理论定位时, 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 有机结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相关的课程设置, 对大学体育进行合理的定位, 以促进大学体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连堃.大学体育理论的定位及其影响因素[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01) .
影响泄漏检测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 篇7
1 负压波定位的基本原理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 泄漏点处立即有流体损失, 引起泄露处体积、密度减小, 压力下降, 由于连续性, 管道中的流体不会立即改变速度, 流体在泄漏点和相邻的两边区域之间的压力差导致流体从上下游区域内向泄漏区充填, 从而又引起与泄漏区相邻的区域的密度和压力的降低。这种现象依次向泄漏区上下游扩散, 根据泄漏产生的负压波传播到上下游的时间差和管内的压力波的传播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漏点的位置。
假设被测管道长度为L, 当泄漏发生在距管道首端Lx米的地方时, 标记向上游传播负压波 (反向波) 的平均波速为V-, 反向波从泄漏点到达管道首端的时间为t1;向下游传播负压波 (正向波) 的平均波速为V+, 到达管道尾端的时间为t2。则存在如下的关系:
式中:Lx泄漏点距离首端测压点的距离, m;L被测管路的长度, m;V+ (V-) 正 (负) 向波在管道流体中的平均传播速度, m/s;t1 (t2) 负向波从泄漏点到达管道首 (末) 端的时间, s;ΔV+ (ΔV-) 正 (负) 向波的波速误差, m/s;Δt传感器检测到的首末站间负压波时间差, s。
2 影响泄漏定位精度的因素分析
由公式 (式1) 、 (式2) 可知, 影响泄漏点定位位置Lx的因素主要为管道长度L、正 (反) 负压波正、反向波速V+、V-, 先对其具体对其影响分析如下:
2.1 输油管道长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假设管道长度测量误差为ΔL, 由公式 (式2) 可以推导得到因管长测量误差ΔL引起的误差。
定位误差为:
相对误差为:δ (ΔL) = (1+κ) -1 (式4)
管长误差引起的相对误差只与正负向波的比值有关, 在热油输送管道内正负向波的比值κ∈[1, 1.26], 相对误差可达到44%~50%之间。建设合格的输油管道容许误差为1:2000 (cm) , 故对于20km长的管道, 容许误差为10 m, 引起的最小定位误差为4.4m。如果管长有100m的误差, 最小定位误差可达44m, 因而管道长度的测量精确与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埋地管道存在平面弯转, 截弯取直计算无疑会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2.2 负压波波速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由公式 (式2) 可以推导得到因正反负压波波速误差 (ΔV+, ΔV-) 引起的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为:
其中:σ= (β-α) κ[ (1+β) + (1+α) κ]-1 (1+κ) -1, =[α (1+β) + (1+α) βκ][ (1+β) + (1+α) κ]-1 (1+κ) -1;当且仅当α=β≠0时σ=0, 此时=α (1+κ) -1;α=β=0时=0, 此时σ=0。
代入中原油田集输管道运行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负向波波速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较正向波大, 接近于两倍;定位偏差与正向或负向波波速误差成线性关系, 随波速误差的增大, 定位偏差增大。引起负压波波速变化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2.2.1 流体流速的影响
假设ω为管道内流体流速, 则由公式 (式5) 可推导得到因流体流速引起的误差。
定位误差为:
相对误差为:
ω的值一般在0.3 m/s至3 m/s之间, 而中原油田集输管线正常平稳运行时的管道内流体流速为0.1~1.3m/s之间。代入计算得到因流体流速引起的最大定位误差一般小于5m, 相对误差小于0.1%。
2.2.2 管道参数对波速的影响
负压波的传播速度与管道性质有关, 管道性质由管壁材料的弹性和变形特性决定, 而变形特性又与管道横截面形状、管道的约束条件和管道的直径与壁厚之比 (D/e) 有关。管道经过多年使用后, 管道壁厚因腐蚀而改变以及管径因结蜡变化, 使得原油的输送状态变得越为复杂化, 这对负压波的衰减以及信号的清晰程度都会造成影响。
2.2.3 流体物性对波速的影响
负压波的传播速度与流体性质有关, 流体性质取决于流体的弹性、密度等。管道输送的原油含水, 由于负压波在原油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原油中一般为1000~1200m/s, 在水中一般为1500m/s左右, 因而原油含水对波速有影响, 计算应采用混合密度来计算。
负压波在原油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气体中一般为300m/s左右, 含有气体将对波速产生影响。流体中气体体积浓度越大则波速越慢, 在气体含量较小变化时, 少量气体的改变就会使波速明显降低, 随着气体体积浓度的增加, 压力波波速随气体体积浓度的变化有所减缓。
2.2.4 温度对波速的影响
中原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和外部环境发生了热交换, 管道沿程温降在15~30℃之间, 不同季节的地温不同, 沿程的温降梯度也不相同, 流体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进而使沿程的压力波的速变梯度也不同。原油在管道中输送受到摩擦阻力, 使负压波在向上下游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 摩阻损失取决于流量与温度。温度波动影响负压波的衰减程度, 温度是通过影响流体物性来影响波速的。拟合数据结果显示, 中原原油输送时1℃温度变化导致负压波速改变近2m/s。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的动态波速定位模拟计算, 我们发现动态波速计算的定位距离更接近真实泄漏点, 证明了动态波速更接近负压波传播时的真实速度。现场应用中采用老计算方法与新计算方法对比, 现场泄漏点定位结果有力证明了温度补偿的可行性 (见表1) 。
2.3 首末两端时间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假设负压波传到首末两端的时间误差为τ, 由公式 (1-2) 可以推导得到因时间误差引起误差。
定位泄漏点计算采用负压波信号传到管道两端压力变送器的时间差, 若管道两端的压力变送器的响应时间不一致将给确定时间差带来误差。采用小波分析定位奇异点, 随着小波尺度增大, 连续小波变换反映波形变换最剧烈处的模极大值相对于其它的局部极值点越大, 灵敏度越高;模极大值的测量值会随着尺度发生漂移, 小波变换来恢复原始信号时会出现失真, 导致对定位时间差拾取有偏差。
2.4 泄漏模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管道的泄漏量与泄漏孔的面积有关, 泄漏孔的面积越大, 泄漏流量就越大。同样尺寸的泄漏孔, 压力越高所产生的泄漏流量越大。泄漏点处压力、泄漏孔面积、管线的稳态流量等因素决定了放油速度, 缓慢的微小泄露有时只能单个压力变送器接受到信号或两边都无法接收到负压波信号, 将导致无法定位。同样尺寸的泄漏孔在上游所产生的泄漏流量比在下游产生的泄漏流量要大, 也就是说, 定位精度还受到了泄漏位置的影响。把 (1-2) 带入 (2-5) 中得到:Δx+ (ΔV, -ΔV) = (σ-) L+ (1+κ) Lx;由上式可见, 给定波速误差, 定位误差与管长和泄漏点位置有关。
3 结论和认识
(1) 因管长测量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可达管长误差的44%~50%, 流体流速不高时, 流速引起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定位误差对时间误差很敏感, 1s的时间误差会引起近500m的定位误差。
(2) 相同波速改变量时, 负向波波速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较正向波大;采用全程平均波速计算定位点存在负的定位误差, 使得定位结果偏向首站, 离首站越远, 误差越大;定位精度同时受泄漏位置的影响。
(3) 通过对输油管道参数的准确测量、流体物性参数的实时修正以及负压波波速的动态温度补偿可以增强系统的识别度, 降低定位偏差, 提高定位精度。
参考文献
[1]陆安均、杨林等.输水管道中压力波波速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篇8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粗基准是采用未经加工过的铸造、锻造或轧制得到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精基准是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但在实际切削加工中, 如何正确选择定位基准却并不那么容易。
1 问题的提出
1.1 存在的问题
在加工公司轻型汽车某零部件SF130传动箱箱体时, 铣两面钻孔后镗孔, 发现其下面的孔镗偏 (即孔不能完整镗削来) 。
1.2 问题的追溯
图1是轻型汽车SF130传动箱箱体, 主要待加工部位已标出。
最初的工艺路线及工艺要求如下。
(1) 以非加工面E面为粗基准, 精铣基准面A, 保证尺寸21 mm。
(2) 以已加工的基准面A为基准精铣F面, 保证尺寸181.5±0.2 mm及两面的平行度0.03 mm。
(3) 以基准面A外形定位 (四周均匀) , 钻4-Φ15 mm孔。其中工艺要求其一对角2孔钻铰为2-Φ150+0.027mm作为镗销时的工艺孔, 保证位置度Φ0.1 mm。
(4) 以2-Φ150+0.027 mm孔定位, 专用工装夹紧, 镗削Φ850+0.054 mm、Φ80 mm、Φ800+0.046 mm, 保证同轴度及垂直度要求。镗孔工装如图2, 镗模板上两定位销相对于基准A (Φ1 0 0 m m孔的轴线, 且圆度为0.015 mm) 的位置度为Φ0.05mm。
按这一工艺路线加工后, 废品率达20%, 且问题都为F面的Φ800+0.046mm孔镗偏。为此, 重新剖析原工艺路线。
2 原工艺分析
(1) 以非加工面E面为基准加工基准面A符合粗基准选择的第一条原则, 即为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但这里忽视了粗基准选择的第二条原则, 即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应选择该表面作粗基准。Φ850+0.054 mm、Φ800+0.046mm两孔作为该工件上主要的加工对象, 没有兼顾其加工余量是造成下面孔镗偏的重要原因。
(2) 铸件分型面为K-K, 以E面为基准铣削底面基准面A时, 从理论上在保证尺寸21 mm的同时不能保证Φ850+0.054mm、Φ800+0.046mm毛坯孔公共轴线对基准面A的垂直度。没有充分考虑铸造工艺 (铸件实际情况) 是造成下面孔镗偏的另一原因。
(3) 以已加工的基准面A为基准精铣F面时, 实际加工情况不能保证两面的平行度0.03 mm。查阅铣床加工经济精度表显示, 铣床铣削平面度可达0.02 mm, 加工面对基面的平行度可达0.03 mm。但由于机床精度降低等原因, 若达到两面的平行度0.03 mm非常困难, 这就给后面工序以F面为精基准镗孔Φ850+0.054mm、Φ80 mm、Φ800+0.046 mm, 保证Φ800+0.046 mm孔对于基准A的垂直度0.05 mm带来很大难度。选择F面作为精基准镗孔虽不符合精基准选择的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实现“基准重合”, 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基本要求, 但精基准选择同时规定,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能较方便地加工很多表面时, 应尽可能采用此组基准定位, 实现“基准统一”, 以免产生基准转换误差。零件实际结构为:Φ850+0.0 5 4 m m、Φ80 mm孔在设计基准面A上;Φ800+0.046 mm孔在F面上。如采用设计基准A为基准镗孔, 则镗削状态为上孔小、下孔大, 镗Φ850+0.054 mm孔为反镗削。反镗削对于刀杆稳定性、工件系统稳定性以及加工安全性都不利。所以, 在工艺保证设计基准面A000与F面适当平行度的基础上, 采用F面作为基准可方便地一次正向镗削Φ850+0.054 mm、Φ80 mm、Φ800+0.046mm孔, 故从理论上讲此工艺是合理的。
(4) 以基准面A外形定位 (四周均匀) , 钻4-Φ15 mm孔 (包括2个Φ150+0.027 mm工艺孔) , 符合粗基准选择原则, 实际加工时也没出现问题。
(5) 以2-Φ150+0.027 mm工艺孔及F面定位镗削Φ850+0.054 mm、Φ80mm、Φ800+0.046 mm孔, 因为是一次装夹依次镗削, 所以Φ800+0.046 mm孔相对于其基准B (Φ850+0.054 mm孔轴线) 的同轴度在其他工艺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完全能够得到保证。并且, 反过来4-Φ15 mm孔相对于基准B的位置度也能得到保证 (专用镗孔工装保证) 。
3 新工艺方案及最终效果
对原工艺路线进行了重新设计, 其主要过程如下。
(1) 车底面。以Φ850+0.054 mm、Φ800+0.0 4 6 m m毛坯孔及F端面为粗基准定位, C6140车床车削基准面A, 如图3。具体操作为, 床头工件F面靠紧三爪卡爪内端面, 三爪撑紧Φ800+0.046 mm毛坯内孔, 床尾回转顶尖顶紧Φ850+0.054 mm毛坯内孔, 车削基准面A, 保证尺寸183.5 mm及平面度要求。床头三爪卡盘与尾座回转顶尖在同一轴线上, 保证了车削后的基准面A与两毛坯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 为后面工序精度的保证奠定了基础。
(2) 铣F面。以已车削好的基准面A为精基准精铣F面, 并留0.3~0.5mm余量待磨。
(3) 磨上、下两面。鉴于铣床的经济精度有限, 增加平面磨床磨削工序, 为下工序作好精度储备。磨削上、下两平面, 保证尺寸181.5±0.2 mm、单面平面度0.02 mm及两面的平行度0.03 mm。
(4) 钻铰工艺孔 (与原工艺同) 。
(5) 镗三孔。仍采用专用工装定位夹紧工件, 在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VMC0850B型立式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镗削Φ850+0.054 mm、Φ80 mm、Φ800+0.046 mm 3孔, 由于前面工序兼顾了本工序的加工状态, 同轴度及垂直度都比较容易地达到了图纸要求。
采用此种方案加工后, 上、下两孔镗削余量均匀, 孔对面的垂直度、孔对孔的同轴度完全达到图纸设计要求, 有效降低了废品率, 且质量稳定性极高。
4 结束语
定位技术及室内定位方案探讨 篇9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发达的的交通运输、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面对四通八达的道路、五花八门的指引标志和陌生的街道,人们对“基于位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位置业务因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移动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演变创新,为位置业务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出提供了相应的业务环境和应用载体,使得定位业务的个性化需求有条件得以实现,位置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定位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和发展了更多的应用。例如餐厅、旅馆、交通状况、电子地图、当地天气等实时地方信息的查询,基于特殊需求的车用/行人导航、人身安全、移动交友、移动游戏等增值服务。因此,低成本且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定位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对移动终端的定位是通过检测移动终端和多个基站之间传播信号的参数如接收信号场强,传播时间或时间差,来波方向等进行测算,确定移动目标的几何位置。根据定位测算的方法、定位主体及采用设备的不同,定位技术分为三类: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及基于终端-网络混合的定位技术[1]。
2.1 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
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是在网络端测算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并进行相应的位置定位计算,是基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定位技术,这类定位系统通常也叫做反向链路定位系统[2]。其定位过程是由多个基站同时检测移动终端发射的信号,将各接收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终端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送到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处理,计算出移动终端的位置。
这类定位技术包含有基于小区识别信号(Cell-ID)的定位技术、基于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TOA)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方法以及上行链路信号到达角度(AOA)方法等。
(1) 基于CELL-ID的定位技术
基于网络的CELL-ID定位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定位技术,它不需要移动终端提供任何定位测量信息,也无须对现网进行改动,只需要在网络侧增加简单的定位流程处理,就可以向当前的移动用户提供自动定位业务,因此这种定位技术在移动网络中广泛应用。
CELL-ID定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获取目标手机所在的基站扇区CELL-ID传送给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通过这个网络标识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提供给定位用户。通常,以所在基站扇区质心的经纬度来代表移动终端的位置,故其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移动终端所处蜂窝小区半径的大小。若是小区足够小,则CELL-ID定位技术的精度就比较高。一般在城市中,由于基站比较密集,CELL-ID定位技术能够满足对精度要求较低的定位服务需求。
CELL-ID定位技术的优点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时,不用对移动终端和网络进行任何修改;与其它技术相比,该技术投资较少,定位响应时间较短,一般在3s以内。其缺点在于,定位精度取决于小区覆盖范围的大小,当小区覆盖不够紧密时定位精度不高。一般情况下,CELL-ID的定位精度为100m-1000m,尽管误差很大,但几乎不受任何环境条件限制,是目前较为经济而且最容易使用的定位方式。
(2) 基于到达时间(TOA)的定位技术
TOA(Time of Arrival)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出信号从移动终端传播到多个基站的时间来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其几何原理如图1,若信号从移动终端到第Ⅰ个基站的传播时间为T,传播速度为C,终端的位置坐标为(x0, y0), 基站位置 坐标为(x1, y1), 则移动终端必定处在以(x1, y1)为圆心,以CT为半径的圆上,其几何原理如图1。
根据几何原理,移动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可由三个圆的相交点确定,从而确定(x0, y0)。
利用TOA技术进行定位需要时钟的精确同步,并且在信号中要包含发射时间戳,需要对网元做一定的修改,否则,时间误差会导致三个圆无法交汇,或交汇处不是一点而是一片区域,造成定位误差。相对于CELL-ID,TOA的定位精度较高。
(3) 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定位技术
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定位技术是通过检测信号到达两个基站的时间差,而不是到达的绝对时间来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如图2。该方法降低了对时间的同步要求。通常有两种方法测量TDOA:一是将信号到达两个基站的时间(TOA)相减得到TDOA;二是将两个基站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测量TDOA。移动终端位于以两个基站为焦点的双曲线上,确定移动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需要建立两个以上双曲线方程,双曲线的交点即为移动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其几何原理如图2。
移动终端与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通过已知信号的传播速度和两个基站接收到信号时间差△t相乘,可确定待定位目标在以两个基站为焦点、距离差为v·△t双曲线上。
通过测量至少三个基站之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构成一组关于待定位移动终端坐标的双曲线方程组,求解该双曲线方程组可得到移动终端的估算位置。
由于这种定位技术不需要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保持同步,降低了同步要求,故在误差环境下性能相对优越。同时,还可以消除或减少在基站上由于信道产生的共同误差,因此可获得比TOA更高的定位精度。
2.2 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
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又称为移动台自主定位技术,指移动终端利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位置估算进行终端定位,这类定位系统也叫做前向链路定位系统,其定位过程是由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多个基站发射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终端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如场强、传播时间、时间差等)来确定其与各基站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再根据有关算法对其自身位置进行定位估算。这类定位方法以GPS等技术为代表。通过在终端中集成GPS接收机模块,并改造手机天线,从而实现终端定位。GPS利用人造卫星发出的信号,根据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通过三角测量法计算出GPS接收机的位置。考虑到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间的误差,实际上存在X、Y、Z和时钟差4个未知数,因而需要GPS搜索4颗卫星信号,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计算分析出GPS接收机的经纬度和高度。算法如下:
GPS定位精度高,可达到5~15m,各项参数能够满足导航等高精度业务的需求。但对于独立的GPS接收机首次捕获卫星时间长导致从冷启动到进行初次定位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定位时间,无法满足一些紧急应用。同时,在室内和高层建筑遮挡的城市中因无法搜索到有用卫星不能提供有效的定位服务。
2.3 基于终端-网络混合的定位技术
A-GPS(Assisted GPS)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基站信息和GPS信息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移动网本身的粗定位功能,并由集成在移动终端上的GPS接收机和网络中的GPS辅助设备,利用GPS系统寻找卫星进行同步,从而实现快速、高精度的定位。
A-GPS定位技术,需要建立一个GPS参考网络,该参考网络和通信网络相连,实时提供相关的卫星信息,以提升GPS信号的第一锁定时间的快速反应能力。参考网络中的GPS接收器时刻连续搜索本空域中的GPS卫星,接收并向网络提供该位置相关的GPS辅助信息(包含GPS的星历、伪距、载波相位等导航数据),辅助信息经过封装、处理后被提供给位置业务平台,位置业务平台获取相关数据后,结合移动终端粗精度定位(一般通过CELL-ID定位)的位置,提供天文历书、GPS星历数据等GPS辅助参数至移动终端,终端利用GPS辅助参数完成对GPS卫星信号的伪距测量,从而计算出最终的位置信息。由于GPS辅助参数的利用,终端大大提高了对GPS卫星信号的捕获速度,并降低了对GPS卫星信号强度的要求,从而达到快速、高精度的定位要求。
该定位技术,需要在手机内增加GPS接收机模块,并改造手机天线,同时要在移动网络上加建位置服务器、差分GPS基准站等设备。最终位置信息是由终端计算还是由网络计算,A-GPS技术又分为以终端为主(MSB)、以终端为辅(MSA)的两种方式。MSB方式对终端的要求较高,需要终端有具有较强大的A-GPS功能模块,而MSA方式对终端A-GPS功能模块的要求较低,在导航等需实时计算位置信息的应用中,通常采用MSB方式。在室外等空旷地区,其精度在正常的GPS工作环境下,可达10m左右,但室内定位的问题目前仍然无法圆满解决。
从以上定位技术可以看出,随着定位精度的逐级提高,对网络和终端所进行的改动量也逐渐变大,需要在对现有网络做改造的基础上对终端做出改动,增加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等。针对特定应用对精度的要求,需要在付出代价与获得价值之间做出权衡与选择。从精度而言,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技术。对以上每一种特定技术而言,在解决室内定位的需求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3 室内定位介绍
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实现位置定位,主要采用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导定位等多种技术集成形成一套室内位置定位体系,从而实现人员、物体等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监控。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室内定位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机场、展厅、写字楼、仓库、地下停车场等都需要使用准确的室内定位信息,借鉴成熟定位技术的架构方案,对可用空间和库存物资实现高效的管理。
室内定位技术发展有两个方向:广域室内定位技术和局域室内定位技术。广域室内定位技术是承载到广域网上实现广域覆盖,通常需要改造基站及手机芯片等设备模块,成本巨大、时间周期较长。局域室内定位技术,是承载到局域网中实现局部区域的覆盖,局域室内定位技术成本较低、周期短,具有代表的是Wi-Fi、蓝牙、RFID等定位方案,是目前商业化推广运作较好的选择方案。下文将主要探讨局域室内定位的几种技术。
3.1 室内定位系统
典型的室内定位系统由待定位节点(定位卡)、接收器、定位引擎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待定位节点带有发射电路,附着在需要定位的个人或物体上,发射信号给接收器。接收器安装在建筑物的四周或者天花板上,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系统,当待定位节点出现在定位区域时,接收器会获得相关信息。定位引擎处理各个接收器得到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数据融合对待定位节点进行定位。
室内定位引擎模块包含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存储、分析处理数据采集端上报的数据,包括:信息绑定、卡位置信息、设备链路信息、设备低电信息等,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定位卡中。定位卡周期性的发送信号,基站负责实时采集定位卡信息并上传网络,经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定位卡的位置,实现定位。同时定位卡可以接收来自接收器下发的相关信息,如定位命令、广告信息等,当定位终端与手机相连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显示。目前,超声波,红外线,超宽带,射频等技术,都可以进行室内定位。实现原理都是通过定位网络,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参数,按照特定的算法对个人或者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进行测量。室内定位一般采用的典型的算法有基于型号强度(RSSI)、抵达时间(TOA)、抵达时间差(TDOA)及到达角度(AOA)算法等。
3.2 室内定位技术
(1)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目前被广泛的利用在定位服务中。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波相同约为340m/s,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30万km/s,因此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所得到的结果必然比利用电磁波测量的误差小。
超声波定位可由固定安装在室内的若干参考超声波发生传感器和被定位的移动端组成。主要的超声波定位方法为:在被定位端加装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置于装有若干超声波接收器(发射器)的环境中,通过测量超声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时间从而计算距离。当移动端同时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且不在同一直线上参考节点发射的回波后,通过常用的三角定位法计算出移动端当前的位置信息。目前主要基于超声波的室内定位系统有AT&T实验室的Active[3]Bat及麻省理工学院的Cricket系统[4]。
超声波不受可视距离限制,能够在介质中远距离传播,且超声波发射的方向容易控制,定位精度较高误差较小。目前超声波测距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定位系统中通常需要其他技术如无线电辅助定位,导致硬件设施成本的增加。
(2) 红外线技术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定位精度相对较高,但是由于红外线无法穿透建筑内的障碍物仅能在可视的直线距离内传播,使得红外线传输距离短。近年来在IrDA(InfraredData Association)组织的努力下,红外线的数据传输速率已经大幅提高,目前最快可达16Mbit/s,接收角度也已经可达120度。由于红外线对温度的敏感度较其它颜色的光线高,且容易因室温改变质量,因此红外线对室内布局温度等要求较高。荧光灯等室内光线也会干扰红外射线,影响定位精度。在硬件设施上,红外定位技术需要在每个房间内安装光学传感器等接收天线设备,成本较高。
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首先在室内安装固定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器),由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特定的红外线,光学传感器(接收器)接收红外线进行定位。基于红外线的室内定位系统主要有Olivetti实验室的Active Badge[5]。系统中的移动单元是一个小型的轻量级红外线发射器,它以固定的频率广播全球唯一标识号,同时在定位区域的固定位置放置红外线接收机,接收红外信号携带的数据,并通过有线网络与中心服务器连接。当接收机检测到红外信号时,系统认为发射器处于接收机覆盖区域之内,利用光学传感器(接收器)的位置确定发射器的方位信息。ActiveBadge被认为是第一个室内标记感测(Badge Sensing)原型系统。
(3) 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UWB)技术是一种传输速率高,发射功率较低,穿透能力较强并且是基于极窄脉冲的无线技术,无载波。
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包括UWB接收器、UWB参考标签和主动UWB标签。定位过程中由UWB接收器接收标签发射的UWB信号,通过过滤电磁波传输过程中夹杂的各种噪声干扰,得到含有效信息的信号,再通过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测距定位计算分析。
与其他技术相比,超宽带技术发射的是一种特殊的窄脉冲信号,一方面它的持续时间极短,另一方面它的占空比又很低,这两方面性质据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多径分辨能力。另外,由于UWB信号自身的功率谱密度很低,具有良好的频段共存性。但目前该技术目前还属于新兴研究阶段并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硬件成本普遍较高。
(4)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传输技术,使用不需申请执照的ISM波段2.4GHz,将2.4GHz这个波段分为79个频道,并利用跳频技术将数据平分传入这79个频道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开干扰,而且波段的利用率也可以达到最高。蓝牙的数据传输率为1Mbit/s,传输距离为10m(理论值为100m)。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的代表是Nokia,推出了HAIP的室内精确定位解决方案,采用基于蓝牙接收器的三角定位技术,最高可达到亚米级精度。蓝牙技术主要优点是设备体积较小、易于集成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但缺点是设备的价格较高,功耗较大。同时若应用环境复杂,稳定性会随着各种噪声的存在而下降[6]。
(5) Wi-Fi /IEEE 802.11b
Wi-Fi/IEEE 802.11b是由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发出的一个证书,用于保证IEEE802.11系统的互操作性。IEEE802.11是RF系统通用的标准,它主要解决局域网中移动装置与基站的无线接入。目前, IEEE802.11b使用2.4GHz频带,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1Mbit/s,高速的传输速率扩大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
基于Wi-Fi /IEEE802.11b标准的定位技术由于Wi-Fi网络的普及,变得非常流行。位置指纹法是一种常用的Wi-Fi室内定位技术,典型的系统是RADAR原型系统,由微软研发。基于RSSI技术的RADAR室内定位系统运行分两个过程,分别是先在系统覆盖区域对设置的若干个AP固定点离线采集其位置信息以及信号强度,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给数据中心形成位置指纹数据库,再对实时待测物所测算得到信号强度利用最近邻居法分析匹配出其位置。
基于Wi-Fi /IEEE802.11b的室内定位系统可以达到米级定位(1~10 m)。并能采用相同的底层无线网络架构,易于安装。其不足是采集数据工作量较大。
(6)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操控简易,适用于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它利用了电感、电磁耦合及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2003年美国制定了RFID定位技术标准,标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2.45GHz标准、433MHz标准和应用程序接口标准,标准的颁布加快了射频识别定位技术的研究。
现在基于射频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LANDMARC与VIRE。LANDMARC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基于有源RFID的室内定位算法,它采用了充当定位参考点的参考标签进行辅助定位,但在复杂的室内环境,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接收器来降低因为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VIRE方法是对LANDMARC的改进,是基于有源RFID使用虚拟标签消除的定位方法,其核心是不增加额外参考标签的情况下,通过去掉那些不可能位置来得到待定物体的位置[7]。
射频识别技术有通用性高、传输速率快、天线及产品模块体积小,价格低等特点。但是缺点是作用距离近,不利于与其他系统联合工作。目前广泛应用于零售业、车辆识别、门禁控制、资产追踪、停车场管理等领域。
3.3 室内定位技术比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上几种室内定位技术各有利弊。虽然目前大多数室内定位系统都能够满足目标定位的简单需求,但是要达到室内“智能空间”的要求, 还有一定差距。布设室内定位系统,主要基于标识大小、功耗、造价、精度、实时性、通信能力以及可扩充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此也可见,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无论是在定位技术还是算法研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注:定位精度在0.1m~0.5m,通常称为分米级定位;定位精度在0.5m~1m,称为亚米级定位;定位精度在1m~10m则称米级定位。 )
4 应用现状
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带来位置服务领域一波创新高潮,各种基于此技术的应用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在大型商场里面借助室内导航快速找到出口、电梯,家长用来跟踪小孩的位置避免小孩在超市中走丢,房屋根据你的位置打开或关闭电灯,商店根据用户的具体位置向用户推送更多关于商品的介绍等等。
室内导航技术蕴藏大量商机,但实际上进入商用的操作阶段的主要还是以Wi-Fi技术为主流。其它定位技术受制于终端平台和终端硬件等诸多因素,离产业链的诞生还遥遥无期。目前国内各大商城中,不论是运营商、商城自身还是商城内店铺,几乎都布置了数量庞大的Wi-Fi热点。此外由于三大运营商都在大型商场,商业用地铺设了大量热点,因此不少用户习惯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登录Wi-Fi上网。用户一旦登录Wi-Fi热点,导航软件理论上就可以透过用户接入的那个Wi-Fi热点,再配合上临近三个或以上的Wi-Fi热点,确定用户的位置,并对用户进行定位和导航等。
尽管Wi-Fi技术趋于成熟,但对于室内导航技术的全面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瓶颈,那就是各大商场,停车场等的物业管理对新技术认识不足。与国外的情况相反,中国运营商和业界对于推动室内定位技术很积极,但大型购物中心却不积极,甚至设立门槛,向铺设运营商收取昂贵的入场费,管理费。如果没有物业管理的支持,室内导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要定位和导航,需要绘制室内地图。此外,如果要透过Wi-Fi热点进行定位,工程人员需要了解每一个Wi-Fi热点的准确位置,甚至对每一个Wi-Fi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这些没有物业管理配合几乎不可能做到。
5 结束语
影响定位技术论文 篇10
【关键词】层压;层间对位;拉伸量;开路;短路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线路板技术作为电子产业的基础工程也发生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汽车、军工、医辽及发电等大规模、大电量、大负载、高散热等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线路板制造技术的提升与配套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线路板制造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正值线路板发展的春天,我们加大对定位系统这样基本工艺的研究、加强与改善,将会为企业的发展与行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层压定位系统的影响
层压工艺中对层间对位影响较大的定位系统主要几个方面因素影响,点焊定位销钉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及定位方式影响是最大的。定位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精度高而被广泛应用在六层及以上多层板上,定位孔由X-ray扫靶机加工出来,定位销一般是选配的,一般设计规格是φ3.15mm,定位方式有2个销钉(对边中间)、4个销钉(4四中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孔-销配合间隙过大造成层间错位;由于焊头位不良导致点焊面积过小以及图2所示的定位挡块的设计与使用状态也非常容易导致层间错位现象的发生。
3、对定位系统进行改善
根据多层板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对待层压板进行叠板定位孔加工,一般是使用X-ray进行加工,定位孔的状态非常重要,对层间对位影响非常大,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与手段来保证孔边光滑整洁,无毛刺、无变形、无损坏、无偏位及铜箔脱落现象。对此要对设备进行科学规范保养,每日对X-ray主轴进行清洗,保证设备的主轴径跳(<10um)、确认压脚系统完好、检查真空强度足够(<-15kpa),设定合理的刀具寿命(一般不超过500孔)选择较大钻尖角为钻头(>φ150°)及合理的钻孔参数。
其次,X-ray加工完毕后进行配料、叠板。叠板工位要对定位销钉的控制与研究,以φ3.15mm定位孔为例进行设计说明:
孔的尺寸公差为:φ3.15 0/-0.006(生产板) 销钉尺寸公差为:φ3.15 0/-0.006(叠板定位销钉)
孔-销配合间隙12um;销钉倒角15°,可选择使用耐磨性较好的高碳钢、模具钢或硬质合金等材质。
叠板后进行点焊,由于点焊效果不好导致的层间错位并废板的情况亦时有发生,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点焊效果进行研究控制是提升层间对位精度的一项非常必要内容。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下式决定:
这里主要通过电流及时间来控制点焊效果,要通过观察焊点状态来判断是否满足要求,一般要求点焊时间不能过长,过长既影响效率,又会事得其反,时间过短也不行,会因焊接不牢出现开焊现象,从而导致层间错位。图7所示是对定位挡块的一个改进。改进前的挡块位于工件中部位置,距工件边缘距离较大,非常容易产生串/滑动现象,改进后,将挡块放在四角,将挡块内侧生产板边缘的距离控制在5mm以内,同时选择优质的模具钢制成的挡块可以获得很长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种方案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过程控制方面的改进
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为了及时准确的把握点焊设备的状态,我们发明了下图所示的检测装置,并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具体如下:
该检具主要用来对上-下焊头的对位精度进行检测,实际生产过程,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是通过目测的方法对焊头的对位精度进行检测确认,效果不好,又没有量化数据支持。本发明“便携式层压点焊对位精度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如上图1、2所示,在检测装置主体“2”的底部中间位置加工一定位孔d,定位孔与下焊头“1”的配合间隙在0-6um之内,定孔位与“A”面的垂直度不超过10um,在“A”面上有一组刻度环“3”,刻度环的刻距为50um,深度为50um。使用时,先将上焊头抬起,将“便携式层压点焊对位精度检测装置”套在下焊头上,然后将上焊头缓慢下降到适当高度,同时观察上焊头与下焊头的对位状态,理想状态是在中间一环以内,一般将对位状态控制在3环以内可能保证没有问题。该装置最大的特点是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普通操作人员就要以操作,中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能轻松掌握。
参考文献
大地震影响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度 篇11
报告指出, 8.0级以上的大地震会对地壳造成深远影响。除澳大利亚、西欧和加拿大东端的一小部分地区以外, 2000年后发生的多次大地震导致全球每个GPS地面接收站均发生了微小但重要的移位。
研究人员模拟2000年后15次大型地震导致的地壳变化后发现, 距离地震断层数千英里外的地壳也会发生水平移动, 可达2.54mm。平均来说, 地震会让地壳位置每年发生0.4mm的改变。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卫星和地面接收站组成的网络, 用来提供位置信息, 在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即使微小变化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研究报告主要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保罗·特里戈宁说, 人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找出所有差值并精确测算, 纠正地震引发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