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2024-05-08

文艺评论(共10篇)

文艺评论 篇1

“文艺新观”文艺评论征文启事

文艺评论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艺创作中具有旗帜和灵魂的作用。

“文艺新观”是一个文学艺术的评论征文,是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支持下开办的栏目,旨在通过对我省近年来文艺现象、文艺作品的评论与探讨,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推出更多的作品、人才,提高审美鉴赏、引领文化风尚,促进我省文学艺术和文艺评论的繁荣发展。

“文艺新观”的“新”,是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以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表述方式,聚焦云南文艺,评论文艺作品,促进云南文艺繁荣。

征文内容:以云南近年来的文艺现象、文艺热点、文艺作品、文艺人才为主要题材,进行分析、评论和概括,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题材的现实性、重要性和前瞻性,对文艺作品、云南文艺发展的成果、经验进行概括总结的同时,也要找出差距与不足,提出有益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对云南文艺未来的发展繁荣,提振信心,有所帮助和启示。

欢迎来稿,征文字数在1500字至3000字以内。

征文结束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

征文时间:即日至206月30日。

来稿请寄昆明市新闻路337号云南日报文化生活部,邮箱:ynrbwybzw@163.com

文艺评论 篇2

一、鲁迅的文艺评论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独创精神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中国现代进步文学的主将和旗手的鲁迅先生, 对于文学作品或文艺现象, 要么不说, 要说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说出自己要说的话。他有自己的发现, 有自己的思想,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新的思想, 能给人一种新的启发。《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 他说自己的评论大都是“取其有意义之点, 指示出来, 使那意义更加格外分明, 扩大”, 因而会使人印象鲜明深刻。鲁迅先生从对个别文艺现象的具体分析中, 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道理来, 这种普遍性原则为人们所接受, 并产生指导意义。

例如, 鲁迅先生在《流氓的变迁》一文中评论经典文学《水浒》:“《水浒》中的好汉们反对的是奸臣, 不是天子”, “所以大军一到, 便受招安, 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水浒》思想的最大弱点是“不反对天子”, “大军一到, 便受招安”, 替国家打别的“强盗”, 则是《水浒》的根本转折点;“终于是奴才”, 便是结局。从“不反对天子”到“终于是奴才”, 这是一部《水浒》的根本倾向和必然趋势。鲁迅先生站在很高的立足点上抓住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基本倾向, 并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概括出来, 突显了《水浒》的指导思想。在评论文学作品时, 鲁迅先生把被评论对象——作品结合成一个整体, 他能看到作品的有机性和完整性, 把握住作品的核心思想;他不为某些枝节所惑, 不囿于某些个别描写。他的评论, 绝不会随着情节脉络而一般性地作些复述, 不会只是对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故事作些简单的介绍, 然后说说优点和缺点, 如隔靴搔痒一般。鲁迅先生的评论注意到了整篇作品的思想精髓, 并且还善于把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 浓缩成一幅更集中更鲜明的画面, 这正是鲁迅先生独创精神的体现。

王国维曾论作者创作对生活要能入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进行文学评论也要“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 既进入艺术世界、进入角色, 获得美学感受, 同时又应当与角色摆开距离, 站在艺术世界之外的高处, 进行观察评论, 这样才能科学地“以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鲁迅先生对于所评论的作品,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 达到了言语简洁而意味无穷的境界。

在为柔石《二月》作的”小引”中, 鲁迅开篇写道:“冲锋的战士, 天真的孤儿, 年青的寡妇, 热情的女人, 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 死气沉沉而交头换耳的旧社会。”寥寥几句话, 便极为精当地概括出《二月》中的各种人物与社会环境。在介绍中, 鲁迅先生提炼了当时社会环境中各种不同人物的精髓特质, 组成一幅典型的画面。这幅画面, 凝练简洁而极为鲜明, 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使人印象相当深刻, 这种效果就是鲁迅先生在文学评论中再创造的结果。这样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文学评论语言, 远远超过那些机械复述情节, 简单介绍人物环境, 最后发发议论的一般性评论, 实在是高超之举。鲁迅先生在评论一部作品时, 不会只是停留于作品原有的创作水平之上, 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提炼、加工, 使人们对原作品有更加鲜明的认识, 这就是鲁迅先生文艺评论中所体现出的创造精神。

二、鲁迅的文艺评论在艺术上是多样化的

鲁迅先生认为, 评论文学艺术作品, 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标准, 而正确的标准, 又不是主观随意性的东西, 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 确立不同的标准, 即用什么“尺”来衡量。

鲁迅先生的文艺评论就是这一观点的最好印证。他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场景, 分别采用适当的评论方法。如《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一文, 文章短小精悍, 表达了一个观点:为人类的艺术是没有的, 有的只是两种艺术, 一是故意将题名题得“香艳, 飘渺, 古怪, 雄深”“连骗带吓, 令人觉得似乎了不得”, 一是“新的, 年青的, 前进的”艺术。一八社的习作, 就是属于后一种。这些作品, 表现出“清醒的意识”和“坚强的努力”, 是“健壮的新芽”, “这是很幼小的。但是, 惟其幼小, 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这篇评论中, 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反动势力的文化围剿和反动文人的所谓“为人类的艺术”的反动观点, 一方面揭露了反动派残害革命文艺和进步作家的令人发指的暴行, 另一方面有力地抨击了反动文人粉饰太平的丑恶行径, 明确指出希望就在年青的、前进的革命文艺这一面, 有力地支持了进步文艺。文章篇幅短小, 言简意赅, 语言铿锵清亮, 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在一些美术书籍和画展的有关评论中, 鲁迅先生善于将造型艺术中的视觉形象, 通过文学语言转化为文学形象, 给人以鲜明生动的感受。如《看司徒乔君的画》一文中, 评论在北京的画家, “终日在画古庙, 土山, 破屋, 穷人, 乞丐”, 画家笔下的“深红和绀碧的栋宇, 白石的栏杆, 金的佛像, 肥厚的棉袄, 紫糖色脸, 深而多的脑上的皱纹”, “都在表示人们对于天然并不降伏, 还在争斗”。文中用了一系列色彩鲜明而又富有立体感的形象, 语言显示出极强的造型美。这里也可看出鲁迅先生善于借助文学形象来再现视觉形象的高超的艺术手法。

鲁迅先生的文艺评论中也善于用洗练的语言创造简明的图画来评价文学作品。例如, 他评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他说:“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 “然而严肃, 紧张, 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 土地, 受难的人民, 以至失去的茂草, 高粱, 蝈蝈, 蚊子, 搅成一团, 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 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 现在和将来, 死路和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 是看得完的, 而且有所得的。”这里, 鲁迅先生说明了作品的内容, 指出了作品的思想倾向, 作品在当时和未来的意义, 评论语言概括、生动、准确, 还带着与原作一致的一股浓浓的地方色彩。

鲁迅先生的文学评论大多数既有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又有极具特征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他的评论文章总是给人呈现出一种经过批评家再创造的、带有批评家的评价的画面, 这些画面中蕴涵着的意义有时超越了原作本身, 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

三、鲁迅的文艺评论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凡思想浩瀚广阔的人, 感情也越丰富。文艺创作需要充沛的感情, 文艺评论也必须用全部感情去体验和品味艺术作品。鲁迅先生提出, 文人“得像热烈地主张所是一样, 热烈地攻击着所非”。批评家“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 有热烈的好恶”。这里的“热烈”, 实在是情感的升华。他的评论文章, 用饱含着感情的语言去议论、评述、判断, 用极强的思辨力影响人们, 召唤着人们。读鲁迅先生的文章, 我们常常被那明察秋毫的逻辑力量所折服, 同时也能触摸到他心灵中感情的火焰。

在《〈孩儿塔〉序》中, 鲁迅先生写道:“整天的下雨, 淅淅沥沥, 深夜独坐。”“令人有些凄凉”, 忽然接到要求给殷夫的遗文写序的信, 使人“更加惆怅”, 于是殷夫“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 那么, 收存亡友的遗文真的如捏着一团火, 常要觉得寝食不安, 给他它企图流布的。”这些话语就如同饱含情愫的海绵一样, 我们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悲伤心情, 对亡友的深挚友情以及对杀害殷夫年轻生命的黑暗势力的愤激之情。然后鲁迅先生以饱含感情的笔调高度评价了殷夫的诗作:“这是东方的微光, 是林中的响箭, 是冬末的萌芽, 是进军的第一步, 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 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激昂的情绪, 浓烈的感情, 有力的召唤, 读来激情彭湃, 令人动容。这里, 鲁迅先生以着意铺排渲染的形象, 蕴藉着极其深邃的思想, 让人们凭借视觉所及去触动情愫得到启迪, 从而明白作者的内心意图和感情要求。黑夜如磐, 腥风血雨, 年青的殷夫被反动统治者杀害了, 那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青年, 他与家庭决裂, 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但这样的热血青年却惨遭杀害, “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使正直的人看到了它吃人的本质, 让勇敢的人挺立起来, 让心忧天下的去执着地爱, 切齿地恨。鲁迅先生在文艺评论中运用这种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语言, 可谓独具特色。

鲁迅先生一生为培养新的文艺人才和新的艺术倾注了真挚的感情, 耗尽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他的文艺评论于平静中蕴涵着愤激, 笑口中透露出悲哀, 思索后召唤着前行。在漫漫长夜里, 鲁迅先生怀着满腔的悲愤控诉着反动势力对革命文艺的破坏, 用充沛的激情预言新的、革命文艺的光明未来:“目前的中国, 在文艺上, 仅存的是冷淡和破坏”, “将来的光明, 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遗产的保存者, 而且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 。

文艺评论 篇3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江西省文联共同举办的创作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中国文联,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我们知道,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个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长征胜利8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长征题材文艺作品。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满怀喜悦地写下了《七律·长征》这一脍炙人口的革命诗篇。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采访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作品,向世界讲述了长征。1954年,陈其通创作了戏剧剧本《万水千山》。1965年,肖华将军创作完成了一组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战友文工团的作曲家们将其谱成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直传唱至今,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进入新时期以来,又有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1987),王朝柱编剧的电视剧《长征》(2001)、电影《走过雪山草地》(2012),李修文编剧的《十送红军》(2014),等等。有的作品不但在国内获得肯定,还在海外获得赞誉。比如,电视剧《长征》在韩国热播,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获得2012年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第八届中美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由此也可看出,长征题材文艺作品确实能激起不同国家人民的情感共鸣。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今天来参加我们会议的翟俊杰导演曾“三拍长征”,即《金沙水拍》《长征》《我的长征》三部电影,三拍三新,成为我国电影史上一段佳话。不久前,我们还看了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太阳河》,编剧是在座的李子榛同志,非常感人,很快就会公映了。除影视外,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中也都有长征题材的优秀作品。在接下来的研讨中,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等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评论家,还将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充分研讨,我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围绕长征这个共同的主题,充分发掘红军长征题材的美学内涵,以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为世人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宏伟长卷,极大地弘扬了长征精神,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日前,中宣部专门召开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专题会议。长征题材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长征也好,我们所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也好,都是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正是为了总结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经验,分析当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探索文艺评论在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中应发挥的作用,我们相聚在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州召开这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下面,我借这个机会谈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其一,应充分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素材,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会自觉运用文学艺术形式,来讲述本民族历史上流传史册的故事。长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对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以其独具的思想艺术魅力,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今天的文艺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就是今天的文艺创作或者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进的一个坚实的基石。长征途中,中央工农红军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将士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都需要有挺身而出的英雄。对历史、先人乃至英雄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否定历史,否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必然是否定自己。实际上,包括长征在内的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宏阔进程,都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产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讲述中国故事,首先就是要讲述这些故事。正是这些故事,弘扬了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等宝贵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故事的内涵,并用精湛的艺术手段,将其变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从而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伟大进步,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就是当代中华儿女一个新的“长征”,在这样的时候,尤其需要给我们的人民讲述长征这样的中国故事。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各个艺术门类都在有组织地创作一批文艺作品。以美术为例,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在组织创作一批长征题材的美术作品,国家博物馆将会收藏。创作这类作品,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

其二,应科学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当然包括长征题材)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声有色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引人入胜、打动人心,像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温润心灵。缺少思想的艺术是很难有震撼力的,缺少艺术的思想也是很难有感染力的。对于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更应当强调深刻思想与精湛艺术及精良制作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自说、自讲、自看,特别是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文艺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接收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创作者、评论者对此视而不见,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也就无法创作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果不看到这一点,还停留在10年前、30年前、50年前的创作及生产手段和方式上,可能会脱离今天的艺术市场和艺术需求。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文艺生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既要自觉地遵循唯物史观,正确地把握历史,又要敢于创新,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手段、新方法,丰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资源和创作资源、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思维,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燃精神的火炬,奏响时代的华彩乐章。

nlc202309081946

其三,努力探索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专门用相当的篇幅讲了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讲,总书记这一篇讲话,实际上通篇就是一篇很好的文艺评论文章,谈的就是如何看待文艺,文艺在今天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样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等。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文艺批评是改进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文艺评论家对文艺作品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评判,尤其是对文艺创作优劣得失作出中肯的批评和客观判断,能够帮助创作者进一步总结创作得失,理清创作思路,校正创作方向,当然前提是创作者要听。推动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尤其需要文艺评论界和批评界的积极参与。当前,有的评论家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对长征题材、红色题材、主旋律题材或者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评,甚至不喜欢看、不愿意看,或者不愿意从艺术的角度深入地加以评论,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既不利于创作,也不利于评论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呼吁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批评家们摘掉“有色眼镜”,关注、重视和研究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积极探索和掌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评论的一些独特的规律。既要注重对艺术本体的衡量,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通过建设性的批评,推动作品的生产创作;又要把评价的目光超出艺术之外,在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视野中对作品进行考量,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真正使我们的文艺批评既推动创作,又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能够引领社会的风尚。从这个角度上讲,评论家的责任就更为重大,对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要大力地褒扬和推荐,对那些歪曲历史、消解崇高的作品以及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和立场。真正通过文艺评论工作,打牢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然作家和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要乐于接受批评,不能一批就跳。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在人人都可以成为网上“评论家”的状况下,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适应这样一种新状况、新变化,努力使自己的行文方式、语言风格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适合大众审美的变化和需求。各级文艺评论家组织,也要多创造条件,帮助和引导文艺评论家有组织地投入到对红色题材作品、主旋律作品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评价工作中去。

同志们,四月的江西,春暖花开,把赣州这片红色热土妆点得分外美丽。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江西文联的同志、赣州的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研讨交流环境,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深入研讨,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取得丰硕的成果!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文艺评论 篇4

▲期刊简介:

1.《山东文学》杂志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类月刊,创刊于1950年。创刊五十多年来,推出了一大批 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学期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山东文学》是04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六省一市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万方数据)。采用中文大16开版面。

3.国际标准刊号:ISSN0257-5817;国内统一刊号:CN37-1032/I;邮发代号:24-3。国内、国际公开发行。

4.为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学术品格,《山东文学》特开设下半月刊(即理论版),以各类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教育教学工作者、文艺文化科研工作者等为征稿对象,旨在为广大作者提供一个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文学、文艺、文化科研论文的平台。本刊热忱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

▲《山东文学》下半月(理论版)征稿内容:

文学评论、文艺批评、文化评论、艺术殿堂、学术沙龙、教育教学、哲学天地、鉴史知今、企业文化等稿件均可。内容以文学、艺术、教育及社会学为主,兼及哲学、历史和其它人文科学。

▲投稿须知:

1、论文文稿应内容健康,主题明确,论据充足,层次清楚,叙述要有条理,文字简练。来稿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请勿一稿多投。

2、论文稿件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籍贯、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文稿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章最后,注释用(序号)表示,参考文献用[序号]表示。

3、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论等,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本刊不再退稿。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拥有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注明。

▲本刊投稿邮箱:sdwx001@126.com

▲工作QQ:910233274

文艺评论 篇5

本文就告诉你个倒过来的方法吧:很简单的

首先,打开comments.php 文件

然后找到这句:

改成:

就可以啦!!!简单不?自己试试看吧

舞动人生影视评论 篇6

当一个矿工的儿子热爱上了芭蕾舞,克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克服了家人的反对,在老师的鼓励和父亲的赞同下,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芭蕾舞者,那一刻,他倍受瞩目,那一刻他受到父亲的认可,那一刻他真的成功了,这就是由杰米·贝尔主演的, 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舞动人生》。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没有非常的曲折离奇,自然发展的同时,体现了最真实的一种信念。比利是一个矿工的儿子,将来或许也注定要做一名矿工,他要上学还要照顾痴痴呆呆的奶奶,比利的父亲给他钱让他去学习拳击,并且把他父亲留下的拳击手套给比利学习用,它不仅对这副拳击手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与此同时也认为这是一项男孩的的运动,然而比利小小的身躯并不能把这项运动学习的更好,他总是被击倒,因为他太瘦小。他会被老师留下独自练习。

偶然一次机会,他接触到了芭蕾舞,并且看的很专注,我想那时他喜欢上了芭蕾舞,老师的女儿一句“要不要一起跳?”使他加入到了芭蕾舞的学习上,他穿上了舞鞋,与女孩子一起学习芭蕾,看的出来,开始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但对于对芭蕾舞的热爱,使他不得不克服了,他瞒着父亲,坚持着跳舞。当父亲知道后,无疑是非常反对,但是他的老师仍然非常支持他,这就是比利舞蹈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她看起来脾气暴躁,满口脏话,总是吸着烟,看起来她不起眼,但是她对于比利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发现了比利学习芭蕾的天分并且一直支持着他,给与她芭蕾舞学习上的指导,他们也会像朋友一样交谈。因为比利哥哥被拘留的事,比利差点放弃了,于是她第一次去比例家说服他的父亲但是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被比尔的哥哥大骂了一顿,然后在一个圣诞节的夜晚比利的父亲却找到了她,支持比利继续芭蕾舞的学习。

比利舞蹈生涯中又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他的父亲,他的家庭条件,并没有能力支付比利的学费,然而在他看到了儿子对于芭蕾舞的热爱以及天份上,决定不再反对的时候,他面临的就是最根本的学费,于是他背叛了工友,放弃了罢工,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做了叛徒,与此同时忍受着别人的不解,当一个男人,能承受那么多的时候,这样的付出一定是对于爱的人,他为了只是给自己的儿子一次机会,一次成功的机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父亲的感情在电影中真挚的表达了,很多时候眼神,表情都流出自己的感情,非常形象的展示了父子情。

比利终于通过考试,进入到真正的舞蹈学院学习舞蹈,若干年后,当他站在舞台,他的父亲与哥哥坐在观众席中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含着泪水,当电影的镜头出现了比利,当他纵身一跃出现在舞台的时候,他成功了,告别了他的下层生活,成功的成为一名芭蕾舞者。故事的情节,没有夸张的演绎,所有的情节都在情理之中,然而又在意料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后真的成功了,并不逊色于丑小鸭变天鹅。

影片中的父子情与师生情,无疑是该部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情是亲情,老师是最希望你成材,成功的,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外界的因素,当这些外界的因素起到了正确的作用,那么就是你成功的催化剂,我为比利,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和这样的老师而骄傲。

电影的片头曲《CosmicDancer》翻译过来的歌词有几句是这样的:“我12岁的时候在跳舞,我生下来的时候在跳舞,我自己跳出妈妈的肚子。这么小就会跳舞是不是奇怪,我自己跳出妈妈的肚子,我8岁的时候在跳舞,这么大才会跳舞是不是很怪,我自己跳进坟墓。”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这首歌如果翻译成中文来唱的话,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一

首好歌,说的再难听一点,或许这些句子,根本不能组成一首歌,但是英文的唱法,配着曲子再配合着电影的片头,比利在床上一直跳,越跳越高,越跳越高兴,似乎贴合了这首歌,或许,又与电影相辅相成。

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的导演,蒂芬·戴德利,1960年5月出生于英国多尔斯特城。父亲是位银行经理,母亲是位歌手。在史蒂芬的青少年时期,他的父亲一心期望他能子承父业当银行经理,曾逼着他学习金融管理,但热爱表演艺术的史蒂芬逃离了家庭,进入戏剧界参加了英国汤顿城的一个青年剧团。对表演的精准追求和人性的细节刻画是他得心应手的招牌,说起来,他执导过的电影从充斥着阳光的《舞动人生》到分析人性的《时时刻刻》,再到奥斯卡的大热门,以反思二战为题材的《朗读者》,算得上少产,但皆为经典之作。

关于《舞动人生》,是在2000年的时候,作家李·霍尔给史蒂芬看了一个剧本,讲述的是一位11岁的男孩不愿意继承父业做矿工,而一心渴望成为芭蕾舞演员,并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成为全英国最出色的芭蕾舞男演员的感人故事。史蒂芬选择了这个故事作为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在这部芭蕾题材的音乐片中,史蒂芬以戏剧导演简洁的调度手法,深刻的煸情、步调流畅地将电影感人的父子情、恋人情和师生情,细腻真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每位观众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部具有悲剧传奇色彩的影片,在英国上映后好评如潮,创下了2000万英镑的首映票房。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为史蒂芬带来了很多荣誉,2001年因《舞动人生》获英国电影亚历山大-科达奖最佳导演;2001年因《比利-艾略特》获英国学院奖最佳新人提名;2001年因《舞动人生》获英国电影戴维·利恩奖最佳导演提名。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比利,真实姓名叫做杰米·贝尔,杰米·贝尔1986年出生在英格兰,家中的祖母、母亲以及姨妈以及姐姐都是舞者,而当他很小的时候曾偷偷躲在门外注视着姐姐跳舞的每一个动作,这也正和《舞动人生》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六岁的贝尔正式开始学习舞蹈,同学曾因为学习芭蕾而笑话他,但贝尔决心要证明芭蕾不仅是一项女孩子才能跳的舞蹈;但事实上他更加喜欢的是踢踏舞,并曾经在多项踢踏舞比赛中获奖。贝尔通过了七次面试,最终从两千名男孩中脱颖而出。这样影片感动了无数人,同时年仅14岁的他还获得了很多奖项,无疑的说《舞动人生》让他一举成名。

文艺评论 篇7

党报评论要做得好, 无论何时何地, 都必须牢牢把握党报评论的首要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原则。《太原日报》作为太原市委机关报, 3年来, 围绕太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言论文章。可以说, 在市委、市政府每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活动中, 《太原日报》的评论不但不失语, 而且积极主动用好话语权, 发挥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

2012年2月, 太原市在与民生工作关联度很紧密的10个职能部门中, 开展了“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活动, 作为市委机关报, 《太原日报》根据活动进展情况, 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 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得到许多部门及读者的好评;2012年, 在全市开展的“整治吃拿卡要”活动、重大安全隐患有奖举报活动、“办实事、解难事”等活动中, 本报系列评论第一时间跟进, 对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目的等,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 起到舆论引导先行的作用, 很好配合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活动的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是2011年太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配合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太原日报》陆续推出《是鞭策更是鼓劲》等多篇评论和5篇真抓实干系列评论;2010年12月底, 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的目标, 《太原日报》不仅推出社论《乘势而上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 而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推出了“论学习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11篇;2010年6月、7月, 围绕省委书记袁纯清对太原“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的要求, 推出了《解放思想确立科学发展新目标》、《率先发展在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做表率》、《优化结构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大跃升》、《突出特色建设形神兼备的特色文化名城》、《抓好队伍为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5篇系列评论。2010年4月, 围绕加快我市特色文化名城建设, 推出了5篇系列评论……

这些系列评论较好地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其中多组系列评论见报后, 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系列评论荣获2010年度太原新闻奖一等奖、山西新闻奖三等奖;“晋商文化艺术周引发的思考”系列评论, 荣获2009年度山西新闻奖一等奖。《大干真干实干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荣获2011年度山西新闻奖二等奖。

《太原日报》署名评论员文章的系列评论, 以党报的权威性, 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了具有影响力的论述, 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落实, 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读者中的影响逐渐扩大。一些部委局办主动联系《太原日报》, 要求对他们的工作, 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予以评论, 甚至有单位提出刊发评论员系列文章的要求。

百姓视角以理服人读者才爱看

党报是新闻纸, 更是思想纸;是信息纸, 更是观点纸。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加强言论, 高举旗帜, 是增强党报导向性有效而必须的手段。党报要发挥其影响力、引导力, 党报评论无疑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而在具体工作中, 党报评论要比较圆满地完成好自己肩负的任务, 满足不同读者对党报评论的要求, 就要下一番苦工夫, 必须牢牢把握“三贴近”原则。

新闻评论是说理的, 要做到以理服人, 以理取胜, 光靠内容正确、思想深刻是不够的, 还要解决贴近读者、让读者乐意看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打破党报评论居高临下、生硬教化的话语方式, 克服内容空泛, 空话、套话、文件语言过多的毛病, 着力选题创新、写法创新, 在增强贴近性、时效性、生动性上下工夫。

评论在题材的选择上, 除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外, 还以关注民生、传达民意为主。比如, 2010年9月, 太原市通过公开摇号销售数千套经济适用房, 市民非常关注。针对这一公开透明的做法, 《太原日报》在新闻跟进的同时, 评论也在随时关注进程, 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 首先推出了《从经适房网上点击过百万说起》、《公开透明方能“屋”尽其用》评论, 对公开摇号销售给予肯定, 并向有关部门传递了市民非常关注的信息。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推进, 出现了一些问题, 《太原日报》又及时推出《还需为经适房购买者考虑周详》、《应关注弃购经适房现象》等评论, 既提醒了有关部门, 又对引导有效解决问题提出了思路。再如, 教育界的一举一动, 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2010年, 结合教育部门工作实际, 《太原日报》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与教育均衡》、《校舍工程莫忘环保》等评论。这些评论从群众的角度出发, 就事关百姓利益的事件发出党报的声音, 提出建设性意见, 不仅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 而且广受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视热点善于发声提升权威性

党报评论要做得好, 必须敢于说话、正视热点问题。

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这是对党报的要求。党报要想在众说纷纭之中把握话语权, 就要敢于说话。必须正视舆论热点, 参与社会讨论, 才能谈得上影响社会舆论。党报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定位所具有的权威性, 影响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 促进政府和群众的意见沟通, 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角度来说, 党报是政府治国理政的“监督员”、维护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在这方面, 《太原日报》先后推出了《面对省长怒斥更应反思》、《盲道为啥铺在树之间》《黑客站还要存在多久》、《中暑身亡事件不能止于警示》、《利己能否便民尚有待检验》、《正规市场屡现问题肉是谁失职了》、《私炮泛滥监管部门难辞其咎》、《多管齐下解决机场交通不便难题》、《批评和表扬都是为了工作》等评论, 这些评论抓住热点问题, 敢于说话, 找出了不和谐因素, 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和病因, 有助于消除化解不和谐因素, 有助于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 提高了公信力。

观点求新语言求活方能成亮点

党报评论要吸引读者阅读, 必须观点鲜明、言语犀利。

在信息化的今天, 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 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论会有众多不同的观点。党报评论要想吸引读者, 就必须具有独到的、使人过目不忘的观点。

党报评论的战斗力, 充分体现在观点的鲜明、语言的犀利中。如《有感于“查岗风暴”》一文, 就针对个别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中, 一些机关干部受到处理的事例, 严肃指出, 个别干部不以为然的态度,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风问题的严重性, 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点名与不点名》一文, 对太原市“百校兴学”工程领导组, 直接点名批评工作不力的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的举动, 给予了称赞。并指出, 如果给这些单位、部门或企业留情面, 社会公共利益就要蒙受损失,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要遭到侵犯, 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就要受到伤害, 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这类评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读者的认可。

一篇体育新闻评论的评论 篇8

【关键词】体育报道 谬误 中文 外语

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体育无疑是增强体质、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体育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新闻报道无疑受到广泛的关注。2010年五月十四日,笔者买了一份当天的《体坛周报》,其《扣篮·NBA》第四版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NBA球员勒布朗詹姆斯一场比赛的得失。该文语句生涩,评述也欠流畅。笔者从事语言教学,对竞技体育和新闻报道不敢妄加评论,以下探讨仅限于语言文字方面。附上原文节选及勒布朗詹姆斯讲话的对照英文(摘自NBA官方英文网站),对需探讨之处加粗并排序。并随附笔者的修改润色,以为对照。

(1)其中ESPN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从早到晚,滚动播出,各路专家、各种观点、各个角度,说了一遍又一遍①。(酌改为:①滚动播出各路专家的各种观点,从各个角度,说了一遍又一遍)

(2)于是他回答说:"当你打出一场糟糕的比赛,当你在七年之中只有三场糟糕的比赛②,那是很容易被指出来的。---为了成为场上最好的球员,我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③。当我做不到时,我对自己感觉很糟糕④,因为我没有做到我所能做的。可是,我不会垂头丧气,不会去找任何借口,因为我不是那种球员,我不是那种人⑤。" ("When you have a bad game here or there, you've had three bad games in a seven-year career, then it's easy to point that out. I put a lot of pressure on myself to be out there and be the best player on the court, and when I'm not, I feel bad for myself because I'm not going out there and doing the things I can do. But I don't hang my head low or make any excuses about anything that may be going on, because that's not the type of player or person I am")(酌改为:②你有一场没打好,七年中只有三场没打好;③我会给自己施加很大压力;④心情会很差;⑤也不是那种人)

(3)往常,骑士的媒体女公关阿曼达,总是早早地在更衣室门口通知记者们:今天勒布朗和谁谁谁⑥去新闻发布会。而这天⑦,直到更衣室开放,她也沒确认⑧詹姆斯究竟有没有心情去新闻发布会说话。所有人都担心詹姆斯像⑨去年东部决赛那样洗完澡直接走人,----终于,詹姆斯洗完澡出来了,阿曼达过去一询问⑩,挥手叫那些守候者闪开--詹姆斯同意去 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酌改为:⑥谁和勒布朗;⑦当天;⑧她也没能确认;⑨会像; ⑩上前问过之后;

到)

(4)他全场得到的15分,有8分来自第二节,而那些全部来自罚球线。整个上半场,詹姆斯4投0中,没有半点罚球之外的得分 。“我投丢了太多球,我投丢了太多空位投篮,那些我可以命中的投篮。”( "I just missed a lot of shots. I missed a lot of open shots, shots I'm capable of making.") (酌改为:全部是罚球得分;除了罚球竟一分未得; 很多球我没投进; 很多可以进的空位球我没投进 )

(5)“我会回去看录像的,不过,他们整个系列 都是这样防我的,”(I will go over the film but they played me the same way they have played me all series.)( 的“系列”后应加一个“赛”字)

(6)詹姆斯努力控制,不让自己的情绪表露给所有人 看。

( 酌改为:任何人)

(7)克利夫兰需要怎样的他,才能重新变得"有信心" ?

( 酌改为:重拾"信心")

原文共1,632个字,需加润色之处竟有十八处之多,平均不到百字一处。可粗略分为如下几类:

a.下笔匆忙,校对疏忽所致:⑦、 、 。

b.英语功底欠佳,从英文借用到中文时,捉襟见肘:②、③、④、⑤、 、 。

c.中文功底不足,行文欠流畅,如①、⑥、⑧、⑨、⑩、 、 、 。

可以看出,原文中非常低级的纰漏有之,拗口的翻译腔有之,语法错误有之,由此看来,《体坛周报》欲更上层楼,尚有漫长之路。

中国的体育报刊在报道国际赛事时,往往借鉴别国的报道或评论,但记者若无扎实的外语基础,借鉴的结果往往出现偏差,使读者有时不知所云,当引以为戒。另一方面,体育记者或编辑亦应具备深厚的中文功底,只凭对体育的了解或兴趣远远不够,否则,退役运动员岂不都可改行做记者编辑了?而国家也不必为其花费心思找出路了。

时政评论2 篇9

事情经过: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昆明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现场有人伤亡;歹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1][2]疑人。随后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出警处置。随后特警赶到,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经公安部组织云南、新疆、铁路等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力量40余小时的调查,已于3月3日下午告破。现已查明,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该团伙共有8人(6男2女),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女),其余3名已落网。截至2014年3月2日18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4]截至2014年3月3日,有12名伤员仍然处于危重状态,其余伤员病情平稳。

据有关消息称这八个人原先是想出境参加“圣战”,从云南走不出去后反过来跑到其他地方,到了广东也出不去,重新回到云南,到了红河,他们在红河做的计划就是,跑不出去的话就在红河和昆明火车站或汽车站发动“圣战”。。。诶,我们就想啦,是不是还有更多的热依木·库尔班就潜伏在我们周围呢,这个就不用我们担心啦

这样的恐怖事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猝不及防,但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我们看到了“要砍就来砍我”的警察张立元、救下200人的饭店老板陈芳、和警察共抗暴徒的陈宇贵„„当时他们没来得及想勇敢,但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爱心

事件发生后,有个信息被昆明市民广泛转载“通过3.01事件彻底改变了对昆明的看法“昆明人不自私,他们两天把全市的血库注满;昆明人不淡薄,他们一天就为遇难者摆满鲜花;昆明人不冷漠,他们争相提供免费午餐;昆明人是好样的,警察、医生和公交司机他们为伤病员争分夺秒””。这是褒奖,也是对昆明人的再次发现,昆明人有爱,有大爱。

由于这个事件关乎到政治敏感,所以还有很多关于案件的细节还没有披露,但是希望不要让这个事件又变成一个烂尾新闻

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马来西亚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马航已经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1]

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2]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2]截至2014.3.11 12:20 时已失联达83小时,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这个事件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各种导致航班失踪的猜测也层出不穷,1、遇到恐怖袭击

2、被某国的导弹击中

3、飞机用旧了,导致金属疲劳,在空中解体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层出不穷,但是原因还没调查清楚之前,我们暂不点蜡烛,让我们为失联者祈祷平安。

经过那么多天事件依然没有进展,就有人说【报人评说:失踪飞机还是别找到了】@环球时报总编 胡锡进: 冒出一个挺傻的想法,既然这么久了,失踪的客机还是别找到了。这样家人们就会一直有机上亲人还活着的希望。我知道我这是瞎想,找到飞机查清原因才能让以后的乘客更安全。但从感情上,我更愿意他们就是失踪了,哪怕是被外星人带走了。

弃婴岛

婴儿安全岛是一座收容被遗弃婴儿的保护设施,2011年6月由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截至2012年1月,岛内共发现弃婴26名。2012年2月,不少人对“婴儿安全岛”产生了质疑,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遗弃婴儿的行为。

2013年11月,深圳社会福利中心宣布,广东省首个“婴儿安全岛”有望于2014年在深圳诞生,深圳也力争成为广东首个此项内容的试点城市。[1]

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韩金红说,建立“婴儿安全岛”的想法是福利院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而萌发的。韩院长介绍,每年丢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婴儿约有10多个,“婴儿安全岛”内的婴儿保温箱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温度、氧气,福利院工作人员会及时救治。

电影评论怎么写 篇10

本人一直收藏的一篇文章,也算是我第一篇转帖的关于的电影文章。

1.什么是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就是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以后的所感所想。相对于专业人员来说,电影评论也可以写成复杂详细的电影分析。影片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使人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后,能更加欣赏它。相对于此,电影评论就可以宽松很多,评论者只要找出可欣赏点,在自己可理解范围内进行评论即可。

在网络发达D版电影猖獗(我坚决支持这种猖獗)的今天,使我们有机会可以看到各国各时期的电影。我们的视野因为电影加倍开阔,我想这是一个幸福的时期。然而这种便利实在是太容易得到了,一些东西随之混乱起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电影的理解也就变得差异很大。

首先我们要决定将要写成的评论是写给谁看的。根据假想读者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评论分成是专业评论和非专业评论。在我的理解中,所谓专业评论是指能对电影制作者产生直接影响的评论,它可能包括场面调度的批评、摄影手法的批评、影片剪辑的批评、叙事结构的批评、表演的批评、主题象征意义的批评等等的评论。这种专业评论在网络上很少见,因为专业的评论需要借助一些辅助的评论工具,这些评论工具并不被非专业人员所熟悉,这样就使专业评论只能在某些小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些工具包括美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理论等等。根据切入的角度不同所选用的工具也不相同。

以下本文所讲的“评论”若没有特加说明主要是指“非专业评论”。

2.电影评论如何写 一般来说,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想或者领悟,这都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你可以写一篇跟自己心情有关的日记,也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某个情节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还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所描述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写出任何东西都是值得鼓励的。

2.1,写影评前的准备工作

在写一篇影评之前,我的建议是:

1,选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在评论前,评论者首先是观众,自己喜欢最重要。同时建议要多看电影,但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不要勉强看。

2,所选择电影要多看几遍。要尊重电影。

3,尽量多的掌握一些电影评论分析的工具,尽量多的了解此部电影相关资料。

4,搜集一下这部影片曾有哪些评论,以免重蹈前人说法。

5,要勇于怀疑。

2.2,观感与通过观感进行对电影的初步分析

在观看完影片以后,你的直接观感就是对这部影片的最初评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事实上,对电影的最初分析已经在观看影片时完成。当观众看电影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影片提出问题,“情节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演员所说的台词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电影进行中的每时每刻观众都会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观众会试图从电影本身的解释中找到“合理”的逻辑性,也会时刻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来审视着画面的可能性。观看好看的电影时我们会说,“是这样啊”或者“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我们不喜欢的电影往往是那种看着很虚假的“不真实”的电影,这种电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讲的蹩脚谎言。当然,如何愉悦观众是电影制作人所要关心的,作为评论者来说,不但要找出电影好看(合理)的地方,还要试图分析为什么。

2.3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基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建议剧情简介不要超过200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

我们注意到,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对观感的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这部电影哪里最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

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

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而不能产生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过《躲闪》来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主题词语,然后品味分析一下,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相似主题联想评论:《两支大烟枪》《尼古丁》。

3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4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400年》《刀锋战士》《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关于我们的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

7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

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起。

10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快跑》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并且不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说的。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有时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7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如果探讨影片的流派等历史性内容,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写评论时要把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但不应把这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口味一样,评论的侧重点与切入方式在不断书写影评中会逐渐形成风格,从而成为个人影评的某种标志。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除非是在评论影片剪辑的时候,制作表格或者图解对评论者来说太费力气。

⑧给自己的评论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引文出处

在评论正文之后要列出评论中所引的文字出处,这是对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在电影评论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1,要避免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过多的干预评论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后,你说你学会了怎么做叉烧饭。写评论的目的不是让读者关注评论人,而应该强调所要评论的电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去看电影,同饿着肚子去看电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样,但电影是一样的。

2,要避免在没有叙述原因的情况下给出评论结果。例如:永远也不要说哪部电影是最好的电影,哪部电影是最伟大的电影。在我看来,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不要给电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给电影定位。

3,要避免东拉西扯,主题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体描述10个还未解决的问题。不要隔靴搔痒,甚至是满世界找靴子。例如:评论《神话》的战争场面差,不能说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斗士》,而应该明确指出它具体差在哪里。是场面调度问题还是画面构图问题?是剪辑问题还是电脑特技问题?

4,要避免对演员导演等影片生产者私生活的关注。只有影片的宣传人员或者八卦杂志才有需要关注那些问题。

5,要避免死撑面子硬评论,满眼都是某个电影的不足。应该放松心情,如果有部电影实在是差,那我们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费心评论。评论是要把影片的丰美面呈现出来,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与悲观的分析角度实在让人惋惜。

6,要避免一些对电影本身没有意义的评论。电影评论不同于电影商业宣传,评论要排除干扰。在选择切入点上要回避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尽量从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论述。

7,要避免评论者主观地对影片做过度诠释。不要对自己假想中的错觉挥动双拳,使读者莫名其妙。

----

上一篇: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下一篇:茶叶出口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