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共12篇)
网络评论 篇1
1 社会参与功能
20世纪80年代的群众影评活动轰轰烈烈, 各地争先成立大大小小的影评组织, 影评人主要是以此获得一种社会参与感, 影评组织成为人们的社交圈。借用电影来表达自身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审美趣味”。章柏青曾把群众影评崛起的其中一个原因归纳为“1979年以后, 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 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到了发扬, 社会有了一个民主的气氛, 宽松的环境, 群众愿意说真话, 也敢于说真话了, 群众影评才有了一个得以发展的外部条件。”当今的网络影视评论依托虚拟的网络平台, 依托虚拟网络社会, 网民参与评论的门槛越来越低, 网络社会个体的虚拟身份使得网民直抒胸臆, 一针见血。而与过去的群众影评相比, 网络影视评论表现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评论往往超出影视评论的范畴, 也就是说影视作品只是提供了网民参与的共同话题, 使网民的讨论有一个起点, 当个人的话语获得肆无忌惮的“自由”时, 这就可能演变为话语暴力。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在其文章《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中探讨了网络影评话语暴力的生产机制, 指出“网络影评话语暴力沿袭‘文革’破坏遗风与民间造反心理”, “从根本上依附于政治与资本的双重权力。”[1]。当然, 从一部影片联想到现实, 由此到彼, 针砭时弊, 反映民意, 如有一些带有暴力、血腥镜头的影片引发网民对电影分级制度的讨论。网络影视评论的阵地成为了民众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的平台。
另一方面, 网络影视评论可以拉近网民与偶像的距离, 影视作品的明星效应带动了众多的粉丝, 为跟自己支持的明星偶像靠近、互动, 影视评论成为较佳的选择。
不论是就作品本身评论还是由此衍生的其它评论、政治意愿乃至“话语暴力”, 或者是“追星”, 从根本上来说, 网络影视评论已经成为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 网民的参与面越来越广, 基数越来越大。
2 娱乐功能
“如今的影视评论不仅仅是表达对影视作品的态度、观点, 而是以悦人、悦己为目的, 把其作为娱乐产业链上的一环, 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一部分。”[2]网络影视评论的态度不再严肃, 在评论思维方面, 解构、拼贴是网民惯用的手段。在语言方面, 幽默风趣。在评论样态方面, 从文字到影像、符号等多种多样, 具有时尚化的特点, 紧跟网络时代潮流。
较为特殊的一个现象是, 一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后, 很快就会被挑选出一批“穿帮”镜头予以评论, 甚至做一个“穿帮”镜头集锦视频。“穿帮”镜头本是影视作品的硬伤, 成为网民的批评对象无可厚非, 但是一经评论者的加工处理, 就成了博网民一笑的娱乐素材。《麦兜找穿帮》时常以几百万的点击率受到网民们的热捧。
另一方面, 网络影视评论关注的内容五花八门, 没有焦点, 偶尔形成焦点却又导致两个阵营的“论战”, 成为轰动一时的娱乐事件。评论的目的弱化, 各自陈述, 没有原因, 也难以让人信服。同时对评论的结果也无心顾及, 网民只是想从评论中获得娱乐的快感。
3 营销功能
使用“网络水军”本是网络公关公司的惯用的手段, 直到2012年贺岁档电影的激烈竞争中, 雇佣“网络水军”在豆瓣网、时光网等电影互动平台上给自己贴金, 抹黑竞争对手, 才使人们认识到了网络影视评论的重要性。网络影视评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票房的表现上, 前面观影观众的评价对后续票房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周票房对网络口碑数量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在这些网络口碑中, 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是通过网络语言的加工修饰形成的评论, 这些夹杂着电影剧情的搞笑评论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 争相“吐槽”某影片成为一件极富有趣味性的流行事件……因此首周票房可以通过网络口碑数量对总票房产生影响。”[3]
除了正向的“贴金”之外, 一些电影甚至采取了“负面营销”方法, 大范围的“吐槽”评价使影片迅速炒作成为“热点”, 2013年的《富春山居图》正是在这种宣传策略上获得了3.1亿的总票房。
无论正面的赞美或者是负面的吐槽, 网络影视评论都对影片的票房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 网络水军或者负面营销在短时间内推高电影的票房, 就单个的营销案例而言成功了, 但却不利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它破坏了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应有的信任, 从长远来看, 影响了人们对电影的感情, 最终网络影视评论的公信度受到质疑, 对今后的电影营销造成了负面影响。
4 主导电影创作
在网络影视评论出现以前, 我们把影视评论与创作的关系主要概括为其对今后的影视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也就是说充当的主要是“事后诸葛亮”的角色, 而对该片本身的创作没有实际意义。
随着电影商业模式的创新, 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 众筹乃是导演、演员、制片人与影评人、粉丝之间形成的一种契约式预评价, 这种评论是人们根据导演、演员、制片人以往作品的品质, 或者是现有的剧本质量做出的综合估判。《2013快乐男声主题电影, 由你决定》众筹项目凭借《快乐男声》选秀节目庞大的粉丝基础, 获得了超过500万元的预售款, 这种众筹的方式它表面上是新的商业模式, 而实际上是创作者、作品与观众之间达成的某种共识, 即观众对创作者、作品的认可。“粉丝电影”亦然, 创作者、作品与观众之间形成先天性的认同与支持, 在建构商业模式的同时, 也形成了一种颠覆式的评论方式, 即“未看先评”的全新评价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可以称之为“众筹评论模式”。与弹幕电影的“边看边评”相比, 在时间上“抢先一步”。与传统的评论模式相比, 它增强了创作者的信心, 用实际行动推动了电影创作。“用钱投票”与网络评分式的评论相比, “‘评分’形态也就是赋予了每个人都有‘投票’的资格, 它根据人们评价的数据统计得出结果, 代表了一种集体倾向, 这种评价最终确立了网民主宰的‘民主’式新权威。”[2]这种“用钱投票”的方式具有评分影评“民主式权威”的共性。从评论的出发点及目的来说, 网民的态度则更加慎重、严肃。从评论的结果来看, “众筹评论”模式的作用显然比其它评论发挥的作用要大很多, 它甚至左右着一部电影的生死。虽然“众筹”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 他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影视评论模式模糊了投资人与大众的界线, 它从一开始就观照了投资人、创作者、大众这一完整的链条, 是网络影视评论与创作活动一次完美的互动。
总之, 网络影视评论继承了传统影视评论的某些功能。在新时代中, 它强化了娱乐, 突出了营销, 同时又拓展了全新的领域, 促进了创作活动、作品本身与评论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李道新.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 (4) .
[2]吴飞.当前影视评论的基本形态及特征[J].品牌, 2014 (10) .
[3]汪旭晖.王军网络口碑如何影响电影票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2) .
网络评论 篇2
网络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昌吉学院的更好发展同时也为适应我院新媒体发展需要,在对外宣传和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规范管理,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结合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招募网络评论员进行应对措施。每一个网络评论员必须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智慧和艰苦劳动保卫昌吉学院的荣誉。网络评论员职责:
其基本职责是掌握网上动态,开展网上宣传、网上评论、引导网上舆论。尤其是负面、歪曲报道和恶意炒作,撰写、贴发网评文章,澄清事实真相,矫正视听、引导舆论、维护学校形象。网络评论员在出现涉及我院舆情的网站撰写和发表适合网民特点的帖文主要包括百度贴吧和微博。
网络评论员招募: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战略部署,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
(二)、熟悉党的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热心网络评论工作,有经常上网的条件,有积极开展网络评论的热情。
(三)、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积极进行调研和思考,对网络中的热点话题、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四)、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我院的基本情况。
(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或有熟练的网络多媒体视频制作发布能力,能用网民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主要任务如下:
(一)、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宣传我院的建设成就及相关经验,宣传我院教学、服务、管理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树立和维护我院建设发展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积极引导网上舆论。针对发生在我院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按照学院部署安排,及时披露事实真相,阐明学院的态度和举措,迅速占领舆论阵地,稳定师生心理,维护校园安定;针对网上出现的歪曲事实、影响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不实报道和言论,及时澄清批驳,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经常登陆网上论坛、社区、博客、贴吧等,了解网上信息,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帖跟帖,引导校园舆论,维护学院和谐稳定。
(三)、利用经常上网、与师生交流的机会,掌握网络舆情,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向学院报告,做好舆情跟踪反馈工作。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特征 篇3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人民时评;高考舆论;特征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62—02
网络新闻评论以互联网为载体,它的发展和网络媒体密不可分,互联网的迅捷性、交互性实现了传授双方的双向互动,这样独特的传播特性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评论可以以新闻超链接的方式整理海量信息,并且以其快捷、及时的特性形成了网络意见的虚拟空间,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并非简单的发布信息,它为评论主体提供了打破时空限制的舆论平台,并且通过意见主体的深度思考与分析,网友的积极参与与互动,实现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功能。如今,网络新闻评论版块目前已经成为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发展的重要版块之一,也是新闻网站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网络新闻评论逐渐发展成为网络舆论的意见中心,影响着网络舆论并且将这种影响延续至现实生活。众多新闻网站门户已经意识到要将网络新闻评论发展成为品牌版块,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荆楚网的《东湖评论》、千龙网的《千龙锐评》、红辣椒网的《辣言辣语》等,这些评论品牌在众多的网络新闻频道都具有独特的评论风格,与此同时,网络新闻评论正在逐渐走向专业化,根植于网络载体的新闻评论逐渐繁荣,发展迅猛。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众说纷纭,丁法章教授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友就当日重要新闻在网上发布的个人署名的言论”[1],显然,这一定义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窄化,实际上,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不单单局限于网友这一个体化单位,它具有更广泛的主体单位。王兴华教授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络媒体编辑就最近重要新闻,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观点、论点、评论等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2],在这一定义里,却忽略了网络的另外一批意见主体——网友,他们也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鉴以上定义,结合网络平台打破了实际空间,阻隔了人们的现实交往,却又构建了虚拟空间,延续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这一特性,笔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络评论主体针对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等发布的评价性文章或意见,这里的主体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专家学者和网友;这里的发布平台既包括专业的新闻门户网站的版块,也包括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平台。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特征
广泛的评论主体。网络新闻评论是作为最新的网络舆论平台,它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查看、表达意见的空间,网络新闻评论主体通过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之中,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及时互动的传播特性,主流网络新闻评论网站一旦发布针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时,同时这些评论也可能成为网友评论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网友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如论坛、微博、留言板等新闻评论功能将自己的想法与评论反馈给网络媒体,这种做法将激发一些潜在受众参与到接连不断的次级传播之中,从传播主体的层面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在实现个体互动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大范围的群体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领袖发表的新闻评论,在次级传播中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倾向。
丰富的评论话题。网络具有海量的信息容量,这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实现的前提。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则会受制于传统媒体的版面容量,因此许多内容未能展开,加之传统媒体的互动性远远不及网络媒体之快速及时,评论话题的扩展也受到到了影响。网络传播为新闻评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评论主体在网络新闻评论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且,网络的交互性与及时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选题范围更加广泛,那些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评论更能引发网民的积极回应。
倾向性言论。不同的人对于某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布的网络新闻评论,都具有不同程度、方向的态度倾向。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思考时发表的评论,才能在众多纷杂的网络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赢得人心。好的、成功的网络新闻评论一定具有立意鲜明,观点深刻,风格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态度鲜明的倾向性。网友们发布的即时新闻评论,态度倾向更加明显,感情色彩更加浓重。
强势性传播效果。互联网的数字化传播特性使得网络的信息容量巨大,网络新闻评论通过采用新闻超链接的形式来整理海量信息,通过将同一主题的新闻及其评论链接起来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开设留言板块或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起话题讨论来实现更强势的传播效果,评论主体可以针对同一或者多个主题进行集中发言或者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化评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3]
为了更形象直观准确地探究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与导向,笔者以人民时评为例,以2012年6月7日至15日共75篇高考评论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研究。
三、以《人民时评》为例
(一)评论主体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笔者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视角分为官方、专家、平民三种类型,官方视角代表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网络媒体上的延续,专家、平民视角代表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分别为专家学者和网友。
根据如上分类,笔者做出如下统计。
表1:官方、专家、平民视角分布图
表1说明,人民时评网络新闻评论的官方、专家、平民视角所占比例相当,这同时也说明其新闻评论的主体从传统媒体的专家或者官方视角转向发展为官方、专家、平民“三足鼎力”、旗鼓相当的新局面。这一结果说明了人民时评的评论主体不仅仅限制于官方或者专家之口,它很大程度地吸收了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媒的网络评论版,它一方面传达了官方、专家观点,一方面又接纳了来自民间的评论,这种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评论话题分析
高考这一大事件可以引发多种话题,笔者对样本里评论文章的话题做出分类,现统计如下。
表2:评论主题类型分布
在2012年6月7日至6月15日,随着高考的热度与全民对高考的关注,人民时评上的评论文章已高达75篇,其中评论的主题也层出不穷,包括高考制度、作文、社会、经济、教育、人文、其他共七种,其中高考制度与作文属于高考事件的自身话题,社会、人文、经济、教育、其他则属于衍生话题。话题的丰富性来源于现实生活,成形于网络新闻评论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官方评论的权威发布,专家对社会现象的解读,网友对话题的关注。
(三)评论指向分析
笔者根据“质疑、批评、建议、歌颂、阐述”五种评论指向,针对所有样本中有关高考制度和作文话题的文章进行指向分析:
表3.2:高考作文评论指向
从以上两个表中可以看出,在关于高考制度的评论中建议指向居多,五种指向虽有数量上的差异,但是均有涉及,在关于高考作文的评论指向中,各种指向趋于均衡。可以看出,人民时评在高考制度与作文这两个主题上的评论指向趋于平衡,与网上疯狂吐槽高考作文,对高考制度骂声连连的现象不同,人民时评通过转载的手段调整、平衡自己的立场态度,使得评论指向没有出现“一边倒”或者“两极化”。
高考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就饱受争议,教育“改革派”对其从头到脚一顿痛批,“保守派”则稳打稳扎,继续推行维持高考政策,两派之间的争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逐渐激化,关于制度的思考一直都是媒体评论的重心,网络评论亦是。从表3.2可以看出,人民时评评论文章的指向倾向分布均匀,对于高考制度的基本态度为支持,对于高考制度的缺点与不足也会提出一定的建议,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也存,这一结果,也与人民时评身为党媒的评论网站应有的基本立场相符。
四、小结
网络新闻评论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言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网友的“受者”角色,使其成为传播的主体,也打破了观点趋同的传播模式,随着网络的辐射传播,越来越多的传播主体参与其中,传播效果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强势,网络新闻评论话题的丰富性与现实性,使得评论范围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纵深发展,也赋予了评论主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知天下、评万事的重要平台,网络新闻评论凭借主体的广泛性、话题的丰富性、言论的倾向性以及强势的传播效果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阵地。网络新闻评论成为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增强网民参与意识、了解社情民意、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4]
参考文献: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新敏.新闻评论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文雄.网络新闻评论分析[J].当代传播,2005,(5).
网络评论 篇4
直到互联网诞生前, 媒体的评论还是“小众”的产物, 它的撰写人往往是新闻界经验丰富、具有卓越见识的学者、专家。但是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 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不管是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 还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 只要有一台电脑, 注册一个IP, 几分钟的工夫, 就能够上传自己的“言论”。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 网络论坛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日益重要。
即时性是网络评论的一大优势。往往一个新闻刚刚登上网络新闻板块, 读者的评论就纷至沓来, 评论与新闻实现了“零距离”。而时效性恰恰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网络评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它的广泛性。网络无穷的容量使得任何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为可能。而广泛的参与性又吸引了更多受众的参与。
第三个特点是它的自由性。不同政见、各个民族、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不受束缚, 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新鲜、新锐、独到的想法、建议。现实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热点问题都在论坛中得到了积极的讨论, 从而充当了主流媒体的补充。
报纸评论相对于网络评论, 无论是在即时性还是在广泛性上都有着它的局限性。如何把网络评论的优势“拿过来”, 变成报纸评论的优势, 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
如何借鉴网络评论的优势,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评论专栏可以直接摘登网络言论, 或者将分散甚至片面的民间舆论集中起来, 加以筛选、概括、分析和修正, 变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 在报纸评论中体现出来。《大河报》的“大河聊天”从2006年11月14日开版至今, 依托网上平台“大河Q聊论坛”, 组织了许多紧扣当前生活的热点话题, 譬如《强烈建议每月都有无车日》 (2007年4月27日) 、《都是传销惹的祸》 (2007年4月6日) 、《65岁退休可行吗》 (2008年11月11日) 。在网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譬如2008年3月21日根据网友在论坛中关于“身份证”的讨论, 推出了专版《有关身份证的闹心遭遇》, 包括3个话题“差一点儿别人花钱我买单”、“身份证还有套牌儿”、“银行和派出所还没有接上头呢”。针对网友在使用身份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同一版面“萍萍跑腿”中让记者联系有关部门, 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大河Q聊”的开栏宣言上有这样一句话:“高兴事、烦心事、有趣事, 大事小事, 都可以聊聊, 说不定你就上了我们的版面。”的确, 这个栏目在读者和网民中架起了一座互动的桥梁, 它凭借新鲜的视角和鲜活的语言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从网络评论中寻找广泛的灵感。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发掘角度, 启发观点。《大河报》的“今日观点”将关注的重点指向刚刚发生的新闻焦点和时下民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新医改方案的欢欣与思考》、《异地借考可能引发高考移民更像找借口》、《油价, 请直接与国际接轨!》、《支行行长何以挪用上亿元公款?》, 这些评论文章针砭时弊、论点鲜明, 代表了一个报纸鲜明的观点。
报纸评论要做到内容的多元化。在选题上, 必须做到“百花齐放”, 时政、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科技等无所不包;在观点上, 必须做到“百家争鸣”。不仅要有赞美的声音, 还要有反对的声音。
改变传统的报纸评论版面的编辑模式。首先要广开言路, 减少专家学者和媒体自己的评论, 大胆采用不同类型作者的来稿;其次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 用老百姓的语言, 多关注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最后要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借助手机、电话让读者参与评论, 有选择地刊登普通读者的言论, 哪怕是三言两语, 从而增强栏目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让记者写评论。这可以有效扭转报纸评论总是滞后于新闻的劣势。培养记者的理论水平, 让记者在采访结束后立即写出评论。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可以初步酝酿评论的内容, 采访完之后一气呵成。记者亲临了现场, 感受自然比没有去现场的专职评论员更深, 这样写出的评论也会更贴近实际、更深刻。
网络评论 篇5
各位网络评论员:
鉴于大家对网络舆情信息及网络评论所提出的问题,在此,做有关说明,并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大家。
1、有劳各位网络评论员认真、仔细、用心、耐心、细心、费心完整的阅读完文件精神,网络舆情信息和网评文章相关内容、要求、格式、QQ号、邮箱、联系方式等都已在文件中说明,请按文件要求执行。
2、网络舆情信息只收集网上与本系统、本行业的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信息。
3、网络评论文章可以评论任何网上各个行业、部门等的反腐倡廉方面的文章。
4、最重要的是:各位网络评论员收集的网络舆情信息和撰写的网评文章,一定要单位领导签字后方可上报,否则由于私自上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网络评论员个人承担。
5、下面是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评论文章样板,请各位网络评论员借鉴:
(一)网络舆情信息样板: 第一行:网络舆情信息 第二行:标明网络舆情信息的出处,即网址 第三行:标题 第四行:正文
第五行:落款(要标注撰写信息人员的姓名,所在单位,联系电话、时间)即:
网络舆情信息
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
11月20日,人民监督网发表文章称“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接受性贿赂、包养情妇赵某某并与之淫乱”,并配有视频截图。当晚,资深调查记者纪许光在其微博称,雷政富还曾动用刑警将赵某某抓捕。经大范围转发后,此事迅速成为网络热点话题。
11月21日,重庆市纪委回应称,正在了解核实网帖内容。雷政富则称视频造假,并劝媒体不要介人此事。当天,爆料人通过微博表示,他们手上拥有完整的视频以及被举报人插手工程建设为亲属谋利、其弟弟包揽垫江县土石方工程等线索和证据,已经与重庆市纪委有关人士取得联系,并愿意向重庆市纪委提供相关资料。
11月22日,重庆市有关部门称,已将此事定性为实名举报,已展开调查,初步确定不雅视频非PS,但还不能确认视频中的男子就是雷政富。11月23日11时,重庆市纪委公布初步调查结果,确认不雅视频中的男子就是雷政富。当天,重庆市委决定,免去其区委书记职务并立案调查。
11月25日,重庆市委决定对雷政富立案调查后,重庆市纪委调查组已深人开展工作,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重庆市纪委表示,对于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的态度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网络评论员:xxx 联系单位:xxx
联系电话:xxx 2013年x月x日
(二)网络评论文章样板: 第一行:网评文章 第二行:标明所评论文章的出处,即网址 第三行:标题 第四行:正文
第五行:落款(要标注撰写信息人员的姓名,所在单位,联系电话、时间)即:
网评文章
对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的评论
从11月20日微博网络曝光到雷政富落马仅用了71个小时,重庆党政部门在处理这次事件时的前期作为赢得舆论高度评价,此案也被视为网络反腐的又一经典案例。
针对重庆市纪委处理该事件的速度和态度,一些网友纷纷表示“重庆反应及时,处置果断”,“官方回应非常及时,位得赞许”,“效率够高”,“雷厉风行,大快人心”。有嫌体分析认为:“重庆市相关部门的反应是及时和有章法的,从承诺调查、确认不是PS、确认系雷政富本人并免职调查每天有进展,最终有结果。虽然这个事件性质恶劣,但是这种主动、公开的处理方式,让政府没有被拖下水”。
此外,重庆市纪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的坚定表态,也让人们对十八大制定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反腐目标充满信心。大多数网民期待,这种反腐的速度和力 度能够成为党政部门的工作常态。需要提醒的是,重庆市党政部门在前期的积极表现,也使得公众对此案的最终调查及处理结果充满期待,当地纪检部门能否彻查雷政富及背后的复杂案情,及时回应爆料人提供的其他几名厅官涉嫌不雅视频的线索,交出一份令公众满意的答卷,让回应与调查处理有始有终,还有待观察。
网络评论员:xxx
联系单位:xxx
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 篇6
在微博上,博主不必仔细斟酎评论标题是否标新立异,论据是否充分翔实,论证是否严密逻辑,结论是否铿锵有力,而是用最简单的句子将最想说的话写下。短小精悍、简洁明快是微博评论的语言特征;在微博上,不管是资深评论员还是专家学者,精英还是草根,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微博的这种门槛低、传播速度快、语言简单明了等优势,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向大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价值日益凸显。在传统媒介,新闻议程的价值排序是由编辑根据编辑方针和专业知识做出判断并决定的,头条新闻往往被认为是最有讨论价值的话题。网络新闻评论兴起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这种单一话题设置局面,然而仔细研究网络媒体的评论来源,就可以看出:“网络原创文章一般仅为1/3,甚至更少。而要真正成为舆论引领者,网络必须有更多原创的、适合网民浏览阅读的评论。”
微博传递的仅仅是信息,非事实或者新闻。而微博上140字的短消息却常常以新闻的样子出现,时间、地点、图片,叙述的有模有样,这因此也使微博成为了伪劣虚假信息的集散地,大量信息没有可靠信源,多以"据内部人士说 ……"、 "据相关人士透露……"等。媒体正逐渐成为最不信任的对象。而微博上的大量掺假的信息给原本已经失序的媒介市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微博信息的海量化和匿名性撼动了传统媒体信息的根基:真实、准确。微博带给受众的议题,是即时的,生动的,大家正关心的新闻。这些新闻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来自大家生活和心灵中的话题,与广大网民息息相关,而且是多元的,丰富的,灵活的。”微博技术平台上短小而丰富的评论有效拓展了新闻评论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不仅仅在话题选择上,在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也可以全程全方位地提供新闻信息,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展开。
传统新闻评论比较强调文章的內容、逻辑、论证以及版面的布局等,但微博的内容只需要有简单的只言片语即可,完全是生活语言,对格式、版面等方面没有任何要求,用户可以使用自己想用的任何表达方式,随意发挥。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对用户的技术、写作、文化水平要求很低,正是这种低门槛,使得新闻评论不再只属于专业评论员,或者文化精英阶层,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成为评论员,这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新闻评论的积极性。“草根有多少,微博就有多大”成为一些百姓微博的宣言和目标。这些来自民间的话语,因其广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影响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话语选择,甚至还影响了政府的某些政策决定。
继博客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形式后,2010年全国两会上,微博又成为众多代表、委员、记者们的新宠。两会上,有代表委员直接将议案、建议发上微博,随手拍的好玩图片也第一时间发微博;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集体开设微博,众多鲜活的两会新闻受到追捧;多家报纸开设微博版面,搜集刊登源于微博的评论、跟帖;记者、网民更是身兼创作者、阅读者与传播者于一身。而有一些代表委员或记者的微博还会被大批受众关注、转发、评论,在微博上针对公众关注或感兴趣的议题,不断进行探讨、互动,最终有些议题被提上议程并得到解决。
在2010年,以微博为载体的网络时评风起云涌,中国青年报曹林,央视王凯,凤凰卫视杨锦麟,闾丘露薇等众多评论员、媒体记者、乃至传统媒体本身纷纷开设微博,掀起了微博短评的风潮,有些成为新的微博意见领袖,变成引导平民舆论的主要力量。而这些微博意见领袖因微博的新特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评论员或意见领袖的微博并不只是完全的评论或观点阐述,而是经常发表一些“生活絮语”,甚至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成为微博的内容,这些絮语对于受众而言,使得那些曾看似高高在上的“领袖”们具有了一种友邻般的亲和力,在这种亲和力的作用下,接受对方的观点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微博的转发功能可以将原始微博进行全文转发,也可以对其进行评论,这种“微博原文+转发者评论”的模式,既可以表达转发者的观点,也可以确保微博原文以原貌到达每一个受众,大大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避免了传播不准确的信息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而微博最大的优势,就是观点互动。学者赵振宇认为:“观点互动在微博平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传统媒体的评论者正通过微博成为引导平民舆论的主要力量,同时他们也能从与网民的互动中更全面地知晓民众心声,对我国新闻评论更好发挥其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功能大有裨益。”
虽然微博的兴起,给网络新闻评论、互联网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和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其网络的特殊性和发展势头也存在很多不稳定性和许多现实问题。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微博就像一个意见超市,各种意见纷繁杂乱,良莠不齐。由于每个受众的受教育水平、信仰、利益出发点、价值观不同,使得有的评论缺乏水准,而有的完全是情绪的发泄,对某人或某种现象不加思考的完全赞美或批判、中伤。
识别网络虚假评论研究综述 篇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依托于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融合互联网网络和科技技术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网上购物在摆脱了复杂的传统网上银行支付方式的束缚后, 网络零售业得到了快速扩张。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2.1万亿元。由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交易平台规则设置等因素, 导致很多不良卖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雇佣大量水军发布虚假商品评论。网络购物消费者选购产品最重要的参照因素就是商品的评论, 虚假的评论信息, 致使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意或者图文不符的假冒商品。因此, 虚假交易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 虚假交易分类
2.1 恶意差评
“同行是冤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国内, 以淘宝为例, 作为第三方管理平台, 淘宝不拥有自营产品, 绝大多数是私人商户申请在淘宝平台开店。同一类产品就有几千家商户出售, 商户在价格战进行的同时, 通过雇佣水军恶意购买同行产品, 给出偏离产品真实情况的诋毁性的虚假评论, 由于淘宝机制设置问题, 恶意的评价将会拉低商品的评分, 给买家购物造成错误的指导作用, 严重影响到了网上购物的公平性原则。
2.2 虚假好评
在2016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上曝光了qt语音、is语音等多个刷单平台。这些平台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商户雇佣水军刷高产品销量, 操作水军发布夸张、指定性的虚假评价。这些水军进入相应的刷单平台, 接到不同卖家的任务, 按照指定的刷单步骤, 模拟真实购物进行搜索、假聊、下单、虚假发货、签收、发布指定好评, 对真实消费者购物参照起到了误导作用。
3 虚假交易检测研究现状
虚假交易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以及推荐系统的准确性, 致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购物体验遭到损害。虚假交易的检测主要从虚假评价检测以及虚假行为检测两方面进行。
3.1 基于虚假评论文本本身的研究
近年来, 直接从文本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识别方法主要是有支持向量机 (SVM) 、k近邻算法 (KNN) 、人工神经网络 (ANN) 、遗传算法 (GA) 等机器学习算法。
在基于虚假评论文本本身的虚假识别方面, Jindal等[1]将垃圾评论分为虚假评论、非评论信息和无关评论三种, 用异常规则检测垃圾评论者, Jindal的研究对非评论和无关评论的识别效果很好, 但是对其他特点的虚假评论识别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Ott等人使用标准词和词性N-gram特征并且融合心理学对虚假评论与非虚假评论进行训练学习, 并使用svm对特征进行分类, 进而识别出虚假评论。Feng等假设产品的评论存在自然分布, 通过基于概率的上下文无关文法规则特征分析, 用SVM分类器进行真实与虚假文本分类, 并进行验证。任亚峰提出虚假评论和真实评论在语言结构上存在差异, 对语言结构及情感极性特征进行优化选择, 并利用选取的特征结合硬、软聚类算法对虚假评论进行识别。
3.2 基于虚假评论者行为的研究
虽然基于评论特征的虚假评论识别方法对于虚假交易的检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现在被雇佣的水军大多都具有真实购物的经历, 并且熟悉网购流程, 他们可以在进行虚假交易时刻意模仿真实的评论者发布评论, 这就造成研究者很难从虚假评论本身进行虚假识别。因此很多学者转变了研究角度, 开始从虚假评论发布者行为角度进行研究。
Lim等通过评论者异常打分行为进行监控从而识别出虚假评论者, 若商品评论者对商品连续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打分, 其为虚假评论者的可能性越大。Liu Bing[1]等人分析虚假评论者发布者的虚假交易行为, 研究了发现群体作弊行为的三个步骤。Wang等通过识别店铺垃圾评论者进而来识别垃圾评论。提出评论网的概念, 通过捕捉评论者、评论和店铺之间的关系来构建该网络。王忠群[3]等人从用户在C2C平台上的网购信息搜索行为出发,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模板相似度聚类的欺诈嫌疑挖掘算法;以实现对卖家销售记录中虚假销量的识别, 并在改进的数据集上对识别虚增销量的方法进行验证。张李义[4]等人从评论者在某一平台的所有历史评论数据的角度入手,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逐层特征变换, 从而使分类或预测更加容易, 展现了强大的从少数样本集中学习数据集本质特征的能力。
4 结论
虽然近些年有众多学者对网络虚假评论进行研究, 但是总体来看研究尚在起步阶段, 目前有关于虚假评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4.1 缺乏实践性
大部分实验室研究数据都是小样本, 并且很多都是手动添加标签, 具有很大的误差。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模型构建、实验测试, 数据量小主观性强。
4.2 缺乏系统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通用的模型概念, 近些年的研究成果都是独立零散的, 并且大多数成果都是限定于特定的条件, 特定的研究对象, 没有代表性。不过随着理论技术不断的完善、更多的公开数据可以使用, 虚假评论的识别研究会更加的趋于系统化, 更加的符合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JINDAL N, LIU B.Opinion spam and analysi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Web Data Mining.Palo Alto, California, USA:ACM, 2008:219-230.DOI:10.1145/13415311341560.
[2]Wang G, Xie S, Liu B.Review Graph Based Online Store Review Spammer Detection[A].Data Mining (ICDM) , 2011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IEEE, 2011:1242-1247.
[3]王忠群, 乐元, 修宇.基于模板用户信息搜索行为和统计分析的共谋销量欺诈识别[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5, 264 (11) :41-50.
上海世博会网络评论分析 篇8
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它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理念, 展示城市文明的成果、推广先进的人居理念和生活方式、拓宽人类对城市的认识、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恰恰切中了中国和谐社会的主题。对促进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持续了五个多月的这场国际盛会已经结束, 根据万瑞数据对世博会网民认知度的调查报告显示, 98.5%的网民关注上海世博会。在各方的报道和评论中, 存在肯定的同时也不乏一些负面的反响, 例如:生活垃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来往客流的增多, 必然造成交通阻塞, 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流动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各种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显现等。
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积极分析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诸多正反面评论,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充分发挥世博优势, 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 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并为今后举办更大规模的活动积攒经验。
二、网络调查及分析
(一) 部分网民评论
无论在世博会举办之前, 还是举办期间, 网民对世博会的关注度都居高不下。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 登陆了20多个网站论坛, 统计了三千多条网民评论, 就网民对世博会的意见进行了调研。如下表格中列举出部分网民对世博会的评论, 当然, 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愤世嫉俗的网民利用网络发泄负面情绪, 然而, 双方面的评论调研有助于我们根据民意, 对世博会进行一分为二双方面的分析。
(二) 网络评论分析
1. 正面评论分析
(1) 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于上海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包括餐饮、住宿、交通、通讯、购物、娱乐、市政、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城市的软硬件都得到了检验和完善。例如:高科技、低排放旅游列车和城际轨道列车的使用, 海上游船航线的发展以及国际客运中心和国际游船码头的建造, 星级酒店及国际化酒店的建设, 汽车营地、野营帐篷、汽车影院等简易住宿设施的开设, 大型主题公园和特色旅游街区的修建等。
(2) 世博会在给上海带来巨大的客源吸引力,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数据统计显示, 上海世博会期间将近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 有30%—35%的人群会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参观旅游。
(3) 世博会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能解决部分失业人群的工作问题, 为部分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4) 世博会促进了旅游消费, 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商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收益, 扩大内需, 创收外汇。
(5) 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树立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 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各国政界、商界、文化传媒界等各方人士, 都将身临其境领略中国和上海的魅力, 对上海乃至中国都有更深一步地了解。
(6) 世博会的品牌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带来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例如:利用世博会这一国际知名的品牌建立起来的旅游景点, 无疑会吸引各国的游客慕名前来;再如:为1900年法国世博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 如今已经为巴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2. 负面评论分析
(1) 城市环境和秩序。城市的接待能力和环境问题, 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 工作人员的素质, 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平均每天40万人次的客流量, 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汽车尾气、能源消耗等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过多的客流量, 加之上海本身寸土寸金的实际情况, 使上海城市景观高度集中, 客流过于密集, 这都会直接造成人口拥挤, 交通阻塞, 并容易由此而引发交通事故。
(2) 百姓生活。人流量过大且过于集中, 容易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特别是一旦爆发不满情绪, 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吵与伤害。此外, 借“世博会”之名, 地价、房价也有大幅度上升, 相应的其他物价也有所上升, 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 提高了生活成本, 增加了生活压力。而且, 一些服务业如饭店、宾馆等不堪重负, 服务人员数量不足, 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都会造成游客所享受的服务质量下降。另外, 人们的频繁接触, 使一些传染病更容易广泛传播, 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
(3) 社会安全。通常在如此大型的活动期间, 人口密度较大, 这也为犯罪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往小的方面说, 游客需要警惕一些小偷小摸现象的发生。往大的方面看, 国内国际一些恐怖组织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往往会在关键时候制造事端、引发矛盾, 因此, 社会安全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这不仅关系到众多人群的人身财产安全, 而且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地位。
3. 处理建议
(1) 保护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关键是需要提高每个人的保护意识, 公众积极参与, 提高自身素质。在此方面, 广大企业、环保组织、社会团体、专家团队、绿色志愿者等都可积极开展“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另外, 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对于有些行为, 需要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
(2) 处理城市垃圾问题。首先要做到减少浪费、循环使用。例如:在世博园中, 餐饮用水和污水通过高浓度臭氧净化成为中水, 供给厕所和植物灌溉使用。会场内的餐厅使用有机餐具, 使用后能在短时间内用微生物加水分解。所有生活垃圾都能被有效利用, 转化成燃料或燃料电池供世博会现场能源之需, 实现循环再生利用, 让有限的资源无浪费地使用。处理垃圾时可多种方法并存:在利用传统的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的同时, 需要灵活运用生物处理技术。除此之外, 管理部门需要完善垃圾清理人员及车辆的管理制度, 使垃圾清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 缓解客流压力问题。首先, 世博园的场馆非常集中, 上百个场馆坐落在上海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 游客密度相对比较大。因此, 可将场馆适当分散, 由此来适当缓解客流过于集中的压力。其次, 在经营理念方面, 对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 奥运匹克公园的门票免费, 进入门槛低, 游客可以从容不迫地进入游览。这使得客流相对分散, 而不存在过大的压力;世博会的门票价格不菲, 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 既然花了钱都希望物有所值, 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到更多更好的场馆, 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排队长龙”和“肉搏”的现象。
(4) 安保问题。首先, 做好市民安全教育工作。其次, 安保工作一定要时刻保持良好状态, 绷紧安保之弦。集中安全信息的有效收集, 对外来人口、出租屋和社区加强管理, 并千方百计筹集安保力量, 拟订多种安保方案针对不同形势采取不同措施和人员编制。再者, 添置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恐设备,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外语和专勤训练, 有一个健全的反恐机制和权威的组织机构, 并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反恐队伍, 做好各种行动的协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网民对上海世博会无疑会存在正负两方面的意见, 然而, 中国已经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也是不争的事实, 并且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改善不良之处, 总结经验教训, 最大限度地实现最高利益方面, 仍然需要我们积极思考。我们应该主动抓住商机, 勇于面对挑战, 不仅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 更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上海世博会网民认知及关注状况调查报告[EB/OL].http://www.wrating.com/report/2010-05-06/1273138638d343045.shtml
[2]史良图, 李新, 崔伟, 王静.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概述[J].长春医学2, 008, 6 (4) :16-19
网络评论与当今社会思潮 篇9
3、建立地价评估制度
显然“产值倍数法”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征地现状了。它最大的缺点就在于,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的购买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断在下降的, 将过去的价值与现在的价值对等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 建立完善的地价评估制度是必要的。许多学者认为, 地价的评估应以采用国外的市场价来进行评估。笔者认为, 国外的地价评估是建立在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之上, 能合理的评估出该土地的市价来进行的。而我国, 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 是禁止买卖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我们很难以“市场价”来进行评估, 同时, 如果真的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进行土地的市场评估的话, 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土地投机行为”, 这样不仅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个人、集体利益也很难得到保障。所以, 虽然国外的经验是好“经验”, 但这种“经验”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就不能盲目借鉴。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说, 中国地大物博, 法治建设应当本土化, 而不是盲目引进。所以, 当务之急, 不是借鉴外国的做法, 而是要结合我的实际情况, 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所以, 笔者认为, “产值倍数法”应考虑土地产值
程度上属于情绪的宣泄, 但是从一个侧面也看出网络评论的丰富与生动。比如“五毛”与“美狗”之间的对攻, 比如用“P民”来对平民阶层的代表, 比如用“ZF”, “LD”等缩写词使用。另外一些评论上涉及到地域攻击的情况, 这也可以反映不同思潮的地域联系, 因为提倡自由主义的广东地区往往会成为观点相对偏左翼的某些北方地区攻击的重点。
社会思潮的网络化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交融性;由于网络评论大部分是生活在各阶层的公民, 由于个人的观点差异导致了评论内容的差异, 往往一些评论中采用的观点并非是单一的一种思潮, 而是各种思潮的结合, 比如有的评论同时主张西方的市场经济同时也像左派一样关注民生。2、引导性;这一点在一些论坛上比较突出, 往往一些思潮的代表知识分子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形成一些有深度的文章之后, 相应的评论或者跟帖往往会随着上述分析展开, 相对交融的观点会结合上述分析产生分化而逐渐形成不同意见但是又各自统一的群体。也必须承认的是, 网络水军根据自身背后利益代表也对网络评论发挥了较大的引导作用。3、现实性;因为大量的网络评论主要是对现实热点问题而展开的评论, 网络评论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潮更能体现当前不同思潮在现实问题上的观点看法, 进而深入分析思潮的代表人物对现实问题所持有的观点究竟是什么。4、参与性;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 特别是移动手机的大量使用, 能够使民众积极参与到网络评论中, 在参政意识提高的同时也看到网络评论中的思潮状况越来越能够反应出民众的普遍想法了。
三、分析网络评论背后社会思潮的意义
总结起来, 分析网络评论背后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 作为目前的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员, 了解网络评论并且仔细分析评论的情况, 比如评论的集中话题和支持率等等, 有们没法说理, 这才会迫使他们信访。所以, 笔者认为在补偿程序上, 这种官民对话是必要的, 而且执法机关要严格依法办事。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补偿原则上要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在内容上对地价的评估应当以考虑产值的时间价值, 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益、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土地供需状况、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等, 将这些都考虑后, 确定一个最低标准, 并对失地农民的后续生活进行帮助, 对有收入的失地农民进行税收优惠, 帮助其度过困难;在程序上, 要较强政府与农民的对话, 维护农民的知情权、确认权等基本权利。
【参考文献】
[1]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 1994 (5) .
[3]陈泉生.海峡两岸土地征收补偿之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 1998 (3) .
[4]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收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土地, 2000 (8) .
[5]王明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
[6]章彦英.土地征收救济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张怡 (1988—) , 女, 湖北省咸宁市人,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
助于了解民众对于国家和政府现存问题的认识, 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政策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和为民执政、巩固执政基础;从政府国家管理的角度, 也能够通过网络丰富的言论现状来关注国民的思想动向, 从而加强思想引导, 并且逐渐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虽然在一些方面, 比如涉及到朝鲜问题上评论的帖子往往被屏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政府在网络管理方面确实更加的开明、务实, 只有思想上的交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上的繁荣, 才能体现国家大度和包容的胸襟。举例来说, 现在的评论在一些方面的认识有很高的一致性:比如民族主义热情高涨, 比如人们对官僚主义作风的不满, 还比如人们对现状普遍存在不公平的心理等等。
其二, 作为我们青年学生, 特别是高校的研究生, 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后面的思潮, 逐渐理性的形成自己的观点也有重要作用。毕竟高校学生包括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是网络工具使用主体, 分析评论背后的思潮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在更好地做好个人事业同时, 真正去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一些有益的贡献十分必要, 而不仅仅是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另外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评论后面思潮状况的分析开展对学生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注:文章前两节仅是作者对网络评论现状的总结与分析, 不代表个人的思想观点, 主要建议通过文章第三节提出
【作者简介】
谢奥然 (1988—) , 男, 重庆市人, 南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与信息管理。
>> (上接第333页)
用语, 这有很大
摘要: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 网络成为人们关注并且评论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而其中涉及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的帖子与评论成为了各种社会思潮碰撞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当前思想领域几种主要社会思潮的分析和社会思潮网络化的特征总结, 提出构建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并且应当引导网络评论的主要观点。
网络评论 篇10
1.1 对社会公权力的仇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是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机制体制不断健全的过程, 然而, 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纵观近年来的网络舆论事件, 大部分事件都集中在权、利、法三个方面, 即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人民的合法权利 (特别是公共利益) 有无受损以及司法是否公正, 其中涉及官员贪腐、政府滥用职权的事件最多。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揭露, 普通群众不断触碰到社会公权力的漏洞, 虽然加强了民众的监督意识, 但也易对公权力机构和体制形成偏见认识, 长此以往, 民众可能会习惯性用批判和仇视的心态看待公权力, 甚至在心理上与之对立。在很多网络新闻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 部分网民的批判是不经过理性思考的, 甚至并非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 只是想在批判中寻求快感, 发泄自己压抑的情感。
1.2 对社会财富集中者的仇视
嫉妒是产生仇视心理的重要情感因素, 嫉妒往往是在某种比较中而产生的一种对抗心理和仇视感, 极易使人陷入极端状态而不能自拔。在现代型社会中, 职业分化导致的身份差异和个人对其存在价值的比较是怨恨心态积聚的社会学机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竞争者受智力、技能、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进而造成贫富差距。贫困者长期对自身生活状况不满, 当看到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情绪, 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仇视心理。因此, 很多贫困者乐于通过网络新闻评论谩骂、诽谤, 其目的就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1.3 对社会伦理道德破坏者的仇视
网络新闻评论是能体现普通网民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在社会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网民必须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评论中, 部分网民出于维护伦理道德的目的, 对失德者和失德现象大肆批评和谩骂, 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仇视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非理性仇视, 是社会整体层面的非理性仇视, 其批判性的言论往往带有煽动性, 对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民素质的提升反而不利。
2 网络舆论中仇视心理现象的根源分析
2.1 社会权益分配不对等, 社会普遍缺乏信任感
当前, 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社会权力和财富直接决定了社会地位的高低, 社会结构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这是构成仇视心理的重要社会原因。经济建设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 社会不公正现象也在不断凸显, 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明显, 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底层民众对社会体制产生了强烈抗拒心理, 在非理性情绪的支配下容易把矛头指向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 “逢事必喷”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整个社会缺乏道德责任, 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 互相推卸责任, 这也是诱使仇视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2.2 匿名性纵容网民, 网络传播把关和引导不足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差异就是个体存在的形式不同, 在网络世界中, 网民寻求自身的安全, 通常以匿名形式参与信息生产、接受和传播, 每位网民都隐匿了真实身份, 以一个简单的符号存在, 网民在发表意见时不需要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道德上是否恰当、情感上是否合适, 再加上网络新闻评论的门槛较低, 为网民的非理性意见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 网络传播简化了传统传播过程的把关环节, 面对着随时出现的大量非理性信息, 媒介难以及时跟踪和过滤, 更难以针对性地引导, 这就大大增加了非理性信息的传播机会。
2.3 公民价值观不够完善, 攀比、虚荣心理过度
仇视心理的产生必然有内部原因, 非理性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控制自己。带有仇视心理的人往往内心软弱, 遇事欠缺稳重豁达, 在不断接受外部刺激后, 内心的压抑感渐渐蔓延而无法自控, 最终演变成仇视心理, 这是心理和价值观念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 人作为社会的产物, 通过与他人的价值比较认识和解读自身,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确的比较会促人奋进, 引人积极向上, 而由虚荣引发的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常常会使人陷入一种精神空虚和自卑之中。事实上, 将不同条件下的天赋不同、资质不同的人进行对比, 其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这易使较弱的一方产生负面心理和仇视情绪。
参考文献
网络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研究 篇11
关键词:京东商城 买家评论 詈骂语 语境 话语权利
一、引言
詈骂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称“脏话”“骂人话”,常常包含着说话人浓烈的情感体验,包括愤怒、仇恨、威胁、诅咒等情绪特征。
前人对詈骂语的研究或集中在某个特定语篇或历史形态中,或分析詈骂语的构成类型和交际功能,或从类型学层面对不同语言中的詈骂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或对詈骂语进行神经学和认知学的解释。本文从语境层面分析电商平台下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语料来自京东商城中的买家评论。
二、从网络语料概括类型特点
从构成类型来看,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主要表现在詈骂词汇、修辞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词汇层面
1.语气性詈骂词
(1)上传图片退货申请,擦!问题又来了,得等京东物流人员取回去。服了我,急用啊!(京东商城,某笔记本电脑)
(2)妈蛋的,整天降价,有谱没!!!(京东商城,某跑步机)
语气性詈骂词在詈骂语中比较常见,在所调查的语料中,39.26%的詈骂是通过语气性詈骂词实现的,所占比重最大。调查显示:71.71%的人在做出詈骂性评价时,会使用语气性詈骂词。“擦”“妈蛋”等不属于典型的语气词,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而出现的带有语气词性质的詈骂词,一般用于句首,表示说话人的愤怒情绪。这类詈骂词的詈骂程度不高,可以看作詈骂性的话语标记。
2.拼音缩略词类詈骂语
(3)真想爆粗!这些售后就是一坨S!(京东商城,某液晶显示器)
(4)客服太差劲了,已经打12315投诉。SB京东。(京东商城,某血糖仪)
在詈骂性评价中,缩略词类詈骂语占13.7%。65.28%的被调查者在对卖家进行詈骂时,会使用拼音缩略形式的詈骂语。使用缩略词可以避免使用部分敏感词,并且输入也较方便,因此使用频率较高。买家在进行詈骂性评价时,倾向于使用隐晦性相对较强的缩略词詈骂语。如上例中“S”代表“屎”,“SB”代表“傻逼”。
3.咒骂词类詈骂语
(5)原因不说了,无比愤怒。祝这种企业早日破产,老板人财两空。(京东商城,某跑步机)
(6)烂货,贱人,把你全家死光光,把你吃饭吃死,喝水喝死。(京东商城,某打印机)
上例中的买家在詈骂时,诅咒卖家店铺倒闭或者家人受灾,这是诅咒型的詈骂。8.9%的语料属于诅咒性的詈骂。32.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使用诅咒型詈骂词,有2.2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诅咒性詈骂词。诅咒型的詈骂是詈骂语中程度最深的,一般涉及到对他人生命的诅咒,所占的比重最小。
4.方言词类詈骂语
(7)马乐隔壁,这屏幕都烂了!(京东商城,某液晶显示器)
(8)你丫匹配个快递员配24小时?!神经病啊!(京东商城,某洗发水)
例(7)和例(8)分别使用了山东方言和北京方言对卖家进行詈骂。67.8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使用方言对卖家进行詈骂。一方面,方言是买家的母语,买家在做出詈骂性的评价时,情绪一般都较激动,更容易想到母语中的詈骂词。另一方面,相对方言来说,普通话中的詈骂词较少,使用普通话进行詈骂取得的效果较方言差。
5.敏感词变体
(9)贪小便宜 操 猫猫那里卖的都是全球联保 那才是行货嘛(京东商城,某电脑)
(10)两袋没有肉,你他喵的在逗我?(京东商城,某猪脯肉)
京东商城中和谐了一部分敏感词汇,为了应对网络和谐,买家会使用敏感词的变体形式代替敏感词进行詈骂,如同音字。京东商城评论中和谐了“天猫”“淘宝”等竞争对手的名字。例(9)中的买家用“猫猫”代替“天猫”,例(10)用“他喵的”代替“他妈的”。76.53%的受调查者表示会使用敏感词的相关变体代替敏感词,这种现象在其他网络平台中也普遍存在。
(二)修辞的运用
使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买家詈骂性的评论中也包含了一些修辞格,主要有比喻、讽刺和呼告等。语料调查显示:34%的詈骂性评价中含有修辞格。67.2%的受调查者认为运用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詈骂效果。
1.比喻
(11)螺丝生锈都不想说了,以为娶了个处女回来,结果是个年迈的站街女。(京东商城,某跑步机)
(12)骗子商家,虚假发货,诈骗岳飞也不怕遭报应!(京东商城,某跑步机)
例(11)用“处女”比喻“崭新的螺丝”,“站街女”比喻“生锈的螺丝”。例(12)买家将自己比喻成岳飞,借喻卖家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2.反语
(13)这就是京东服务?这就是犬科比猫科的优势所在?(京东商城,某相机)
(14)反正看上去你们店也是快要倒闭了,那这运费我就送你了,就当积点德了。(京东商城,某洗衣机)
例(13)将京东商城比喻成犬科动物,将天猫比喻成猫科动物,运用反语讽刺京东的服务。例(14)表面上是说给京东补偿运费,实际上则诅咒店家倒闭。
3.双关
(15)老子电信一区钻石组上个分能难死,还给我卡死,还雷公,雷死你公公了。(京东商城,雷神游戏笔记本)
买家将品牌的名称“雷神”谐音为“雷公”,语义双关,一是指品牌的名称不符合实际,一是指店家的服务伤害了买家。
(三)标点符号
(16)因为狗屁京东卖了两瓶假酒我以后一律给差评(京东商城,某葡萄酒)
(17)全是用什么腐烂的臭肉做的吧 臭的要死 这种垃圾厂家 就该被封杀 真是垃圾(京东商城,某猪脯肉)
分析语料可以发现,一些买家的詈骂评价或者不加标点,或者用空格代替标点。语料显示:有40.7%的詈骂性评价没有使用标点符号。19.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卖家进行詈骂型的评价时,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只有18.65%的人表示自己每次都会使用标点符号。因此,大概有81.35%的调查者在进行詈骂性评价时可能不使用标点符号。网络语言使用起来较随意,只要能表达清楚语义,网民可以随意自由发挥。而在评价时,输入标点太浪费时间,因此很多买家并不在意是否使用标点符号。
三、从实证研究角度概括人群分布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调查了不同年龄和学历层次的买家使用詈骂性评价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利用SPSS20统计软件分析了使用詈骂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此次共发放315份问卷,回收315份,有效问卷311份,有效问卷率为98.73%。其中年龄在12~18岁的受调查者占3.53%,19~25岁的占55.62%,26~30岁的占33.12%,31~40岁的占3.53%,40岁以上的占4.12%。男性占40.19%,女性占59.8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占2.89%,高中学历占4.51%,大专学历占11.58%,本科学历占50.8%,硕(博)士学历占30.22%。
调查显示:“每次都使用詈骂语”的人数占1%,“经常使用”的占1.3%,“偶尔使用”的占23.8%,“绝不使用”的占74%。由此可见,买家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不高,詈骂性评价是一种小范围内的语言现象。
因变量设置:通过设置问题“在评价中是否使用詈骂语”“是否使用语气性詈骂词”“使用詈骂语时是否使用标点符号”“是否使用缩略词类詈骂语”“是否使用咒骂性詈骂语”“詈骂性评价中是否使用修辞”和“是否使用敏感词变体”,考察被调查者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基本情况。将“每次使用X”赋值为1,“经常使用X”赋值为2,“偶尔使用X”赋值为3,“从不使用X”赋值为4。
自变量设置:测试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分别进行赋值。
(一)买家评论詈骂语的人群分布
利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分析詈骂语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得出下表。
表1:评论中詈骂语的影响因素
变量相关系数
网络詈骂语使用情况0.450**①
年龄-0.164**
性别0.248**
学历0.141*
如表1所示,皮尔森相关系数(p)呈现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自变量“网络詈骂语使用情况”“年龄”“性别”“学历”对詈骂语评论影响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在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詈骂语的被调查者中有44.36%在评论中也会使用詈骂语,在其他网络环境中不使用詈骂语的被调查者中仅12.36%会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可见,在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詈骂语的买家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可能性也较大。
男性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39.2%,女性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17.2%。总体来说,男性使用詈骂性评论的比例较女性高。
另外,12~18岁的被调查者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50%,19~25岁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21.65%,26~30岁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40.98%,31~40岁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33.33%,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14.28%。可以看出,12~18岁和26~40岁的被调查者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较高,40岁以上使用詈骂语的较少。
学历在高中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52.17%,大专学历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44.44%,本科学历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20.89%,硕博士学历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为9.32%。由此可见,学历越高,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机率越小。
(二)从构成类型看詈骂语的人群分布
根据评论中詈骂语的构成类型,利用有序回归分析明确各类型詈骂语的人群分布。
1.词汇
1)语气性詈骂词。结果显示:年龄和学历的p值分别为0.912和0.939,都大于0.05。性别的p值为0.016,小于0.05,与使用语气性詈骂词显著相关。调查显示:男性使用语气性詈骂词的比例为78.4%,女性使用语气性詈骂词的比例为66.1%,男性使用语气性詈骂词的比例较女性高。
2)缩略词类詈骂语。结果显示:年龄和学历的p值分别为0.352和0.069,都大于0.05。性别的p值为0.010,小于0.05,与使用缩略词类詈骂语显著相关。调查显示:男性使用缩略词类詈骂语的比例为71.2%,女性使用缩略词类詈骂语的比例为61.83%,男性使用缩略词类詈骂语的比例较女性高。
3)诅咒性詈骂语。结果显示:年龄和学历的p值分别为0.076和0.601,都大于0.05。性别的p值为0.000,小于0.05,与使用咒骂词类詈骂语显著相关。调查显示:男性使用咒骂词类詈骂语的比例为52%,女性使用咒骂词类詈骂语的比例为13.9%,男性使用咒骂词类詈骂语的比例较女性高。
4)方言詈骂语。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性别的p值分别为0.395、0.471、0.508,都大于0.05,均不与评价中使用方言詈骂语显著相关。即评论中是否使用方言詈骂语与性别、年龄和学历无关。
5)使用敏感词变体。结果显示:学历的p值为0.751,大于0.05。性别和年龄的p值分别为0.041和0.033,小于0.05,与使用敏感词变体显著相关。调查显示:当遇到敏感词被网络和谐时,男性使用敏感词变体代替敏感词的比例为84%,女性的比例为71.5%。男性使用敏感词变体代替敏感词的比例较女性高。而19~25岁的被调查者使用敏感词变体代替敏感词的比例最高,达到79.65%,其次是26~30岁,40岁以上被调查者使用敏感词变体代替敏感词的比例最低。
2.修辞
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性别的p值分别为0.078、0.064、0.053,都大于0.05,均不与在詈骂性评价中使用修辞格显著相关。即年龄、学历和性别对是否在詈骂性评价中使用修辞格没有影响。
3.标点符号
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的p值分别为0.305、0.510,都大于0.05,与是否使用标点符号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学历的p值为0.049,小于0.05,与使用标点显著相关。调查显示:55.56%的初中学历被调查者在评价时不使用标点,35.72%的高中学历被调查者在评价时不使用标点,19.44%的大专学历被调查者在评价时不使用标点,13.92%的本科学历被调查者在评价时不使用标点,8.5%的硕博士被调查者在评价时不使用标点。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标点符号和学历正相关,学历越高,使用标点符号的可能性越大。
四、分析与讨论
总体来说,买家个人的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对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有显著影响,这与两者之间不同的语境有关。而年龄、性别和学历不仅对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影响显著,而且对不同类型的詈骂语使用也有影响。具体来说,性别对语气性、缩略词、咒骂性詈骂语的影响显著;遇到敏感词被网络和谐时,性别和年龄对使用敏感词变体影响显著;学历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影响显著;而这些自变量对方言性詈骂语和修辞的影响并不显著。
(一)买家评价詈骂语与其他网络詈骂语的不同
交际双方语言权势不同。在其他网络语境中,交际双方不存在明显的金钱利益关系,双方使用詈骂语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在言语上占取优势,并不存在绝对的语言权势高低之分。而在电商交易平台上,买卖双方存在利益关系,卖家希望每个买家都能给出好评,促进交易顺利完成,尽最大可能提高店铺信誉。由于买家的评论直接影响卖家的生意,因此买家处于语言权势高的一方。
詈骂形式不同。由于买卖双方对待詈骂语的态度并不相同,买家评论中的詈骂语与其他网络詈骂语在形式上也有很大区别。根据调查,为了保证店铺的名誉,75.3%的卖家在面对买家的詈骂性评论时不会回复,不会在评论界面上与买家进行对骂,这与一般网络语境中“一言不合,骂声一片”的詈骂现象不同。
詈骂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买家评论詈骂语直接影响着卖家的生意,与卖家的经济收入紧密相关。而一般网络语境中的詈骂语是双方在言语上的对骂,双方互不相识,不会影响到任何一方的经济收入和财产状况。
(二)年龄对买家评论詈骂语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道,截止到2015年12月,20~29岁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在我们的调查中,12~18岁的被调查者正值青春期,相对来说较叛逆,容易使用一些脏话,因此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较高。而78%的26~40岁的被调查者已经工作,对语言的使用不像在校学生那么讲究,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且因为其仍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军,因而对敏感词变体较熟悉,使用敏感词变体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而本次调查的19~25岁的被调查者中有81%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语言运用相对纯洁,使用詈骂语的比例小于26~40岁的被调查者。相应地,其使用敏感词变体的比例就高于26~40岁的被调查者。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较少使用网络语言,其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也相对较低。
(三)性别对买家评论詈骂语的影响
结果显示:男性使用语气词类詈骂语、缩略词类詈骂语、咒骂性詈骂语、敏感词变体的比例都高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在语言使用上较女性更为随便,长期以来中国男尊女卑的社会状况也使女性在语言使用上更为约束。詈骂语属于不文明行为,女性温婉的性格特征也决定了其对詈骂语的态度。
(四)学历对买家评论詈骂语的影响
这次调查显示:学历越高,在评论中使用詈骂语的比例越低,其使用标点符号的比例也越高,这与个人的语言文字水平有关。相对而言,高学历的人在公众场合比较注重个人语言文明,使用詈骂语的比例就较低。标点符号在书面用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学历的人接触书面用语的机会较多,在语言使用上倾向于使用标点。
五、结语
由于买卖双方特殊的认知心理,双方在评价中处于不同的语言权势地位,处于优势一方的买家在语言使用上有更多的选择权,这样的内隐性语境是形成买家评论詈骂语和其他网络詈骂语差异的主要原因。
调查性别、年龄、学历、个人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等因素对评论中詈骂语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电商评论中詈骂语产生的原因,更好地理解买家评论詈骂语的构成类型。但是由于此次问卷调查的调查群体不够全面,所得出的结论还需要不断进行考证。
注释:
①**表示皮尔森相关系数(p)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陈新仁.批评语用学视角下的社会用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13.
[2]陈新仁,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4.
[3]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汉语詈骂小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2008.
[4][澳]露丝·韦津利(Ruth Wajnryb).脏话文化史[M].颜韵
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5]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6]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浅析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篇12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1、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划分
(1)编辑评论。编辑评论是网站的编辑、记者或特约评论员所撰写的评论文章,代表本网站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观点,类似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和署名言论。
(2)专家评论。专家评论是网站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某个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评论。专家评论既可以由专家本人撰写,也可以采取专家与网民直接交流,如在线访谈、聊天室嘉宾座谈等形式。
(3)网民评论。网民评论是网民发表的各种形式的言论。网民评论既有一两句话的简短评价,也有成千上万字的长篇大论。相比编辑评论、专家评论的权威性,网民评论则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自由性。
2、按网络新闻评论的载体划分
(1)专栏评论。专栏评论主要是指网络编辑、网民在网站评论专栏发表的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有一定的长度,能独立成篇。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专栏,每日刊发一篇署名评论文章,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舆论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热点等内容展开论述。
(2)网民时评。网民及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网络时,对某条感兴趣的新闻作出回应的文字。网民时评的特点是跟帖迅速,长短不限,文字较少修饰,口语化痕迹较浓,这种形式是报纸上没有的。比较典型的如新浪网“新闻中心”每一条新闻后面都缀有“发表评论”的链接,网民阅读新闻后如有什么看法就可直接留言,实现了传受二者的即时互动。
(3)网络论坛。网络论坛(简称BBS)是网民围绕某个话题各抒己见、讨论交锋、发布言论的主要场所。它是利用网络的互动特征创造出的新形式,是互联网上功能强大的大众化信息服务空间。
二、网络评论的特点
1、反应迅速、及时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复杂,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所需的时间要比报纸传播少得多,只要按一下相应键,信息便会迅速传至各个网站,且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网络技术还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既可以传播新闻信息,又可以传播意见信息。网友们经常是刚看了电视或者报纸或者网络,知道了一条新闻,马上在网上发表对该新闻事件的评论,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综合运用到评论当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使网络新闻评论图文并茂、视听共赏。
2、参与性强,人数众多
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意见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评论中来。在网络论坛中,一个话题可以引发数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关注和讨论。以往在传统媒体中,人们只能作为受众来被动的关注,而在网络中人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网民们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事实表明,因为参与讨论人数众多,所以各种观点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舆论环境。
3、论点鲜明,针锋相对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动性强成为网络媒体的主要特征,这也是网络媒体的优势所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为网民与网站的互动,而且更多的表现在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新闻评论是一种意见性信息的采集与发布,区别于一般的事实性信息。既然是意见性信息,就避免不了观点的直接碰撞。从传播效果来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两面理”比“一面理”更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在这点上网络媒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了那些代表网站发言的评论外如“人民时评”,大部分网络新闻评论都是网友发言,属于一种个人行为。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友们在发表评论时没有太多的忌讳,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见解。因此,网络新闻评论常常是针锋相对的,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某一主题易形成强势传播效果。网络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量巨大,近乎于海量,可以容纳众多信息,而且采用超链接的形式,可以将同一主题的新闻评论连接起来,从而对某一主题形成强势传播。
三、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1、网络新闻面临的主要问题
(1)网络言论过于分散,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削弱。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大众媒介选择并突出评论某些报道内容,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社会情绪。议程设置对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传统媒体评论而言,发布评论的针对性和媒体宣传强弱手段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舆论中心。但在网络上,由于网络评论的话题广泛,包含的内容五花八门,这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发表意见、指点江山的平台的同时,也为新闻主管部门和媒体编辑提出一个个难题。在如此众多、观点各异的网络评论中,是否需要舆论引导,又如何有效地引导信息向良性渠道流动、谁来充当网络评论的“把关人”角色?而目前网站编辑们引导舆论的手段也比较单一,网民接受信息和发布言论的自主性,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网络新闻评论的议程设置功能。
(2)语言缺乏理性易于偏激。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敢于散布种种虚假的、不健康的消息和言论。同时,网络媒体管理上的漏洞、监督技术的缺乏,为一些虚假言论和错误观点的横行提供了便利,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使人们对一些网络新闻评论形成怀疑、厌恶甚至逆反的心理。
(3)信息源多数依赖传统媒体。尽管网上信息丰富,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大量的社会信息,尤其是重大新闻信息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使得人们对网络新闻评论的信任度不如传统媒体。此外传统的新闻实践、新闻经验、大众认知度等都是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所欠缺的。
2、解决途径
(1)重视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新闻评论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引导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优势在于,它把以往传媒的发言权部分移交到受众手中,形成了“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的良性循环。然而,网络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网络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理性认识新闻事件,正确参与讨论社会热点话题。以主流、权威的声音占领网络论坛,利用网络新闻评论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另外,根据传播理论中的“马太效应”,还应精心打造一批主流新闻网站的强势论坛,让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论坛”、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加强与传统媒体评论互动。网络新闻评论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与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论坛里的讨论大多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对于论坛版主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话题组织引导网民展开讨论是其重要职责之一,传统媒体上的大量信息则为论坛主题的选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一些新闻事件本身可作为讨论对象外,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所阐述的观点和反映的思想也可成为网上议论的对象。网络新闻评论善于学习、借鉴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优长之处,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建立法规制度,强化网络新闻评论的管理。国家从2000年起,相继出台了多部互联网管理法规,对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和规范。但是,仅靠行政的硬性规定仍显过于单薄。网络新闻评论的管理涉及技术、内容等多方面问题,需要一个权威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出一个更加系统的规定,最终形成相关法规。
四、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策略
网络新闻评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步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现对其未来的发展策略作如下探讨。
1、品牌专栏彰显个性
如果说新闻反映了新闻网站的“共性”,评论则展示了新闻网站的“个性”。新闻网站首先必须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评论专栏,为受众提供独家的、原创的评论产品。近几年,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等新闻网站纷纷依托其所属传统媒体的实力优势,加大专业新闻评论的宣传力度。如新华网的《新华时评》、《第一反应》等评论类栏目,都为受众提供了大量独具特色的专业网络评论,打造了颇有口碑的评论品牌专栏。
2、选题立论贴近生活
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的决策精神、工作重心和宣传部署;二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一篇成功的评论作品,其选题、论证都是善于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点上顺势切入。网络新闻评论选题立论贴近实际生活,敢于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论释,会更受网民青睐。网络新闻评论贴近实际生活选题立论有诸多好处:一是贴近生活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二是贴近生活才能引导舆论、推动变革;三是贴近生活才能促使作者深入生活,生发清新独到之见。
3、说理平和语言生动
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向,还表现在说理方式更加平和,语言更加生动。相比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评论栏目因其所属媒体的时尚性、大众性、互动性,更应力避居高临下、冰冷刻板的面孔和语气,尽量想方设法将内容严肃的新闻评论以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向受众娓娓道来。
4、由长到短日益明显
长期以来,传统新闻评论都以大型为重,人们习惯以篇幅的大小来衡量评论的分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新闻评论由长到短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不仅社论、评论员文章短了,而且短评、编者按、编后在各类新闻载体中被广泛使用,赢得受众的普遍欢迎。因此,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数以万计新闻媒体争夺受众有限业余时间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新闻评论朝着大中小并举、以中小为主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同时,随感、漫笔、絮谈、杂谈、琐谈等小型网络言论也会日渐走俏网络。
5、紧跟现场同步直播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竞争的加剧,网络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步直播逐步成为网络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常用形式。可以说,网络上“现在新闻现在报”的盛行,直接导致了“现在新闻现在评”的出现。只有紧随新闻事件的推进而“新鲜出炉”的观点才是最受欢迎的。不仅如此,在新闻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拥有独家新闻已经很难实现,媒体间的竞争更多地转为观点上的竞争。谁能够率先抢占受众的思想阵地,向受众提供更新、更快的独家观点,谁就能在舆论竞争中赢得先机。因此,充分利用直播手段,把评论带到新闻现场,时刻让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紧密结合,将会成为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新闻评论逐步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许多网站都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评论专栏以吸引更多网民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本文通过讨论网络评论的特点、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探析网络评论的发展趋势。
【网络评论】推荐阅读:
网络评论的语言特点11-01
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12-08
主题网络评论征文范文11-19
网络新闻评论现状分析论文12-25
网络的评论工作总结08-26
网络评论员培训课件10-20
二十四节气网络评论12-29
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01-09
评论特色01-19
观点评论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