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治疗

2024-10-29

铍针治疗(精选4篇)

铍针治疗 篇1

摘要:目的:评价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将132例膝部滑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针灸组, 治疗组以新铍针根据中医结筋辨证治疗, 3次为1个疗程;针灸组取穴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 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100.0%, 针灸组好转率为74.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新铍针治疗膝部滑囊炎有较好的疗效, 易学易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滑囊炎,膝部,新铍针

膝部滑囊炎是指由膝部损伤或劳损史而引起的一系列膝部疼痛病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新铍针 (新铍针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专利号zl.00248738.1) 治疗膝部滑囊炎,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就诊的132例膝部滑囊炎患者, 男56例, 女76例;年龄30~70岁, 平均58岁;病程最长25年, 最短2个月;单侧发病98例, 双侧同时发病3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针灸组。治疗组69例, 男38例, 女31例, 平均 (48.12±10.96) 岁, 病程2个月~24年;针灸组63例, 男32例, 女31例, 平均 (51.20±10.50) 岁, 病程3个月~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临床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 (1) 具有膝部损伤或劳损史。 (2) 多见于膝部负重作业的职业, 如矿工、修理工等。 (3) 膝部局限性肿胀, 疼痛, 下蹲步行疼痛加重。 (4) 有与滑囊解剖位置相一致的压痛、波动性肿胀, 可触及如囊状或豆粒状物。 (5) 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提示为感染性滑囊炎。

1.3 治疗方法[2]

1.3.1 治疗组

1.3.1. 1 采用新铍针根据中医结筋辨证治疗, 按经筋辨证分型取点, (1) 足太阳经筋:

委阳次、委中次、合阳次、阴谷次; (2) 足少阳经筋:成骨次、成腓间、腓骨小头; (3) 足阳明经筋:鹤顶次、髌外上、髌外、髌外下、胫骨外髁、髌内上、髌内、髌内下、胫骨内髁、髌下; (4) 足三阴经筋:阴陵上、膝关次、髎膝次、髎髎次、曲泉次。

1.3.1. 2 操作方法在常规消毒下进行, 方法有3种, (1) 关刺法:

直刺至结筋病灶点表层, 左右横行刮拨, 以解除表层粘连; (2) 恢刺法:直刺肌腱旁侧结筋病灶点粘连组织中, 直至深面组织, 再用针尖向上举针, 挑拨膝周粘连, 松解减压; (3) 短刺法:直刺结筋病灶点深层, 对有骨膜下出血和渗出的患者, 做摩骨样切割, 以松解减压。以上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出针后给予按压, 敷以无菌纱布包扎2 d, 1次/5 d, 3次为1个疗程。

1.3.2 针灸组

治则:通经活络、消肿止痛、通利关节。

处方: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

定位及操作要点, 膝眼:屈膝, 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内侧是内膝眼, 外侧是外膝眼, 2寸毫针针尖斜刺向膝中1.5寸, 局部有酸胀感;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2寸毫针直刺1.5寸, 局部有酸胀感;足三里:膝眼下3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2寸毫针直刺1.5寸, 局部有酸胀感;鹤顶:髌骨上缘正中凹陷外, 1寸毫针直刺0.5寸。四穴均平补平泻, 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15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临床诊断疗效标准》, (1) 治愈:肿胀疼痛消失, 膝关节活动正常, 步行下蹲无痛, 无复发。 (2) 好转:肿胀疼痛减轻, 过度劳累仍有疼痛, 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3) 无效:肿胀反复发作, 膝关节疼痛无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治疗1~3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复查。治疗组69例中, 治愈60例 (87.0%) , 好转9例 (13.0%) , 无效0例;针灸组63例中治愈17例 (27.0%) , 好转30例 (47.6%) , 无效16例 (25.4%) 。治疗组好转率为100.0%, 针灸组治愈好转率为74.6%, 两组间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3 讨论

膝部滑囊炎是由于膝周经筋所属诸肌、韧带及附属组织非生理性牵拉引起, 慢性、积累性机化损伤形成结筋病灶点, 该点无菌性炎症渗出和压迫诱发膝周疼痛, 疼痛致使运动肌处于保护性痉挛状态, 从而改变了膝关节正常吻合和稳定关系, 长期的肌肉制动状态, 则进一步加重了膝关节紊乱, 在活动中进一步加重疼痛, 可出现上下楼疼痛、半蹲膝痛加重。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膝为筋之府。”筋附着于骨上, 能连接关节, 络缀形体, 主司关节运动[3], 即“筋能束骨”。膝部滑囊炎主要因劳累过度等而引起的损伤, 在软骨与骨破坏的同时伴有肌腱与关节囊的粘连和挛缩, 由此而致关节功能受限, 出现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4]。在膝部滑囊炎的治疗过程中, 我们从治筋着手, 以达到软组织平衡为目的, 恢复正常的膝关节负重力线, 来减轻关节塌陷变形而致的功能活动障碍、减轻或者消除疼痛, 减缓或阻止膝部滑囊炎的发展, 达到“筋柔才骨正, 骨正才筋柔”, 就是“筋为骨用”[5]。以《灵枢·官针》的关刺、恢刺、短刺等解结针法, 松解分离结筋点粘连、瘢痕, 解除其对经脉的卡压, 消除气血不通的机械卡压, 从而解除髌周疼痛, 恢复肌肉正常张力, 彻底改善髌股关节的稳定性, 消除非生理性关节面撞击损伤的病理机制, 从而达到治愈膝部滑囊炎的目的。

新铍针对膝部滑囊炎治疗的研究, 疗效显著, 起效迅速, 安全可靠, 无副作用, 操作简便, 手法独到, 易学易用, 易于推广, 特别是对基层医院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59.

[2]徐建波.新铍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6例报道[J].中国社区医师, 2005, 21 (1) :56.

[3]王常海, 李峰.针刀“动态平衡”理论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1) :19.

[4]Insallscott.膝关节外科学[M].吕厚山, 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

[5]郝军, 高文香, 邹春雨.“筋为骨用”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09, 50 (2) :32.

铍针治疗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的跟痛症患者132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铍针组与针刀组,每组66例。铍针组男性21例,女性45例;年龄29~72岁,平均(48.1±4.3)岁;病程0.5~2.5年,平均(1.8±0.5)年。针刀组男性18例,女性48例;年龄31~70岁,平均(49.0±4.0)岁;病程0.6~2.4年,平均(1.9±1.0)年。132例患者均进行跟骨X线侧位、轴位检查,其中有跟骨骨刺72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起病缓慢,可有数日甚至数年病史;2)足跟部疼痛,以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足跟部承重后疼痛明显,稍活动后减轻,久行久立后加重;3)跟骨结节下方压痛明显;4)X线检查一般在侧位片上可见跟骨骨刺,少数无明显变化。

1.3 排除标准

1)局部软组织存在感染倾向者;2)有出血倾向者;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4)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者;5)有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者;6)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铍针组:选取直径0.6 mm,针头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的铍针。患者取俯卧位,用软枕将踝关节前缘垫起,足跟朝上在患者足跟下寻找压痛点并标记,以2%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右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铍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使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到达深筋膜,在进针过程中可有突破感,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拔。无菌纱布按压针孔止血后输液贴覆盖针孔。针刀组:选取直径0.8mm,针头为楔形,末端扁平带刃的汉章牌4号针刀。患者取俯卧位,用软枕将踝关节前缘垫起,足跟朝上在患者足跟下寻找压痛点并标记,以2%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进针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针刀刀口线与足纵轴方向一致,垂直皮肤表面刺入,直达骨面后退针0.5 cm,将患足过度背屈使患足跖长韧带或跖腱膜紧张,患者有酸胀感后纵向切割剥离2~3刀,再横向剥离2~3刀出针,无菌纱布按压针孔止血后输液贴覆盖针孔。一般治疗1~3次,每W治疗1次。

2.2 疗效标准[3]

治愈:足跟疼痛消失,局部按压无疼痛,行走自如,无任何不适感,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分;好转:足跟疼痛基本消失,局部按压轻微疼痛,行走自如,无不适感,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3分;有效:足跟疼痛减轻,局部按压疼痛减轻,行走略有不适感,治疗后疼痛评分为4~6分;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治疗后疼痛评分为7~10分(疼痛评分: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定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2.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在治疗后6个月~1年时追访。同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按照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统计。满意指患者认为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指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不满意指对治疗不满意或还有明显症状[4]。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2 2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2。2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 2组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比较

铍针组病例满意58例(87.9%),一般5例(7.6%),不满意3例(4.5%);针刀组病例满意51例(77.3%),一般9例(13.6%),不满意6例(9.1%)。经统计学处理,2组主观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跟痛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足跟部疼痛、肿胀、局部压痛、行走功能障碍为基本特征。在祖国医学属于“骨痹”范畴,与肾亏劳损、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属中老年人足跟部骨与软组织无菌性的炎症和退行性病变[5],常由跖腱膜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足底神经卡压、跟下滑囊炎、跟骨高压症、跟腱炎、跟腱滑囊炎、跟骨应力骨折等病变引起[6]。封闭、理疗、中药熏洗等方法均可以对跟痛症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临床实践证明,保守治疗跟痛症疗效欠佳,而外科手术治疗则具有创伤大等弊端,其应用价值分歧较大[7]。铍针和小针刀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疗效比较可靠的2种方法。基于董福慧教授提出的“张力性疼痛”概念,铍针通过对局部筋膜层的减压减张,能有效降低神经末梢的张力,从而达到止痛的作用。已有学者应用铍针对跟痛症进行研究,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4]。小针刀治疗跟痛症主要是对挛缩的跖腱膜进行松解治疗,因为跖腱膜的粘连瘢痕,挛缩是诱发跟痛症的根本原因,故针刀松解跖腱膜的粘连和挛缩后可以缓解疼痛[3]。两者同属微创治疗,从本文观察结果可以看出,2种方法临床疗效及远期随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2种方法可以收到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主观满意度统计显示铍针组满意度明显高于针刀组,可能与两种方法治疗时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程度不同有直接关系。笔者在治疗中同时也发现,对于有两个以上痛点的病例,小针刀的疗效要优于铍针,这可能与针刀减压更彻底有关。我们认为,铍针和小针刀在跟痛症的治疗上都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铍针的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患者痛苦更小,更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

[2]陈家平,张杰.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4):726-727.

[3]何华春,李莹珣,罗凯新,等.针刀治疗足跟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4):47-48.

[4]赵凯,张祥,雷仲民.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性跟痛症108例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0):17-19.

[5]孙喜山,吴洲宏,范金柱.激光消融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8):751-753.

[6]王广平.跟痛症的发病机理及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140.

铍针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MPS) 患者106例, 其中男66例, 女40例;年龄22~69岁, 平均 (40.1±9.8) 岁;病程3d至20个月, 平均 (38.2±8.5) d。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 (49例) 采取单纯接受铍针治疗, 观察组 (5 7例) 采取铍针联合H B O疗法。治疗前排除H B O禁忌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大体一致。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入围病例均符合Hong[3]提出的MPS诊断依据, 治疗和随访期间患者均未接受其他疗法。排除标准:颈部占位性病变或破坏性病变、纤维肌痛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糖尿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一名资深康复科医师完成铍针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取舒适坐位, 然后在其颈肩部触诊以明确压痛点的具体分布及程度, 将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紧张带作为进针点。常规皮肤消毒后, 操作者左手食指按压在进针点旁, 右手拇食指持针柄用点刺法垂直在压痛点进针, 进针深度以通过深筋膜为宜, 边进针边感受沉紧滞留感, 在沉紧滞感区进行松解疏通。当患者感觉局部酸胀且向枕部或背部牵涉时, 将针提及皮下, 按压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出针。用灭菌敷料局部按压并包扎。同时嘱患者每日至少一次做颈部肌肉牵张锻炼, 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 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H B O治疗。具体措施:采用浙江宁波产NG90型单人纯氧舱, 治疗压力0.1MPa, 吸体积分数86%氧气90min, 每日1次, 连续治疗10次, 10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治疗1d后、治疗10d后、治疗20d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 的变化来评价疼痛治疗效果, 0分为无疼痛, 1~3分为轻度疼痛, 4~6分为中度疼痛, 7~10分为重度疼痛。

1.5 疗效评估

采用中华疼痛学会推荐的VAS加权值评估疗效。痊愈:75%≤VAS加权值≤100%;显效:50%≤VAS加权值<75%;有效:25%≤VAS加权值<50%;无效:V A S加权值<2 5%。

1.6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d、10d、20d后VAS积分比较

观察组组内V A S积分比较, 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分值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V A S积分比较, 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分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治疗1d后VAS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0d后、20d后的V A 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1、2分别为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d、治疗10d、治疗20d比较;3为两组治疗前、治疗1d、治疗10d、治疗20d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20d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M P S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疼痛和特征性的牵涉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 (MTr Ps) 是引起疼痛和障碍的主要原因。Simons[4]提出“A T P能量危机”理论来阐述M T r P s的发病机制, 其核心是各种损伤机制使肌细胞持续去极化导致骨骼肌收缩、消耗A T P, 压迫周围血管,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刺激各种神经血管反应物释放, 进而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S h a h等[5]研究发现M T r P s区域各种炎性递质浓度增高、p H值下降。M T r P s的疼痛信号长时间持续兴奋肌肉伤害性感受器, 最终可导致伤害感受性神经异常兴奋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凋亡。

因此, 针对MTr Ps的治疗是疗效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MTr Ps的诊断仍以医生的主观标准为主。许锐等[6]采用铍针配合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这与铍针能有效松解肌筋膜及其粘连,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但未作中远期疗效评估。同时, 在众多的针刺疗法文献中关于针刺类型的选择、手法操作、刺入的深度及持续时间、是否需要注射药物等均存在较大分歧, 其疗效也参差不齐, 这或许是导致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MPS演变成慢性复杂性疼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未能在中枢神经可塑性发生改变之前进行有效治疗和根除MTr Ps, 这极可能是单纯采用铍针治疗组中部分病例在10d时疼痛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Kiralp等[7]研究证实HBO治疗MPS能显著增加疼痛阈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H B O疗法特有的生理生化机制密切相关。HBO能有效提高血氧分压, 增加血氧含量和组织储备, 提高血氧弥散速度及有效弥散距离, 从而迅速改善病变区缺血缺氧状态, 促进有氧代谢及A T P合成, 减少酸性产物、恢复组织p H值;同时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及侧支循环的形成, 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致痛物质排出, 促使炎症渗出物地吸收, 减轻组织粘连, 促进纤维细胞增生, 从而加快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这解释了铍针联合高压氧治疗M P S近期疗效显著好于单纯采用铍针治疗组的原因。HBO可能有助于消除或提高中枢神经致敏阈值, 对慢性复杂性疼痛MPS患者有益, 但需要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HBO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治疗效果基本不受操纵者的人为因素干扰, 同时并发症少, 容易被患者接受。本组资料表明, 铍针在治疗颈部MPS方面具有较好即时疗效, 但病情容易反复, 联合H B O的综合疗法能有效巩固疗效、增加疼痛阈值、近中期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 铍针联合高压氧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良好, 作用持久, 值得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评估铍针联合高压氧 (H B O) 疗法在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M P S) 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106例MPS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9例采取单纯接受铍针治疗, 观察组5 7例采取铍针联合HBO疗法治疗, 分别于治疗1 d、10d、20d后应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 (VAS) 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d天后VAS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0d、2 0 d后的V A 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铍针在治疗颈部M P S方面具有较好即时疗效, 但病情容易反复, 联合H B O的综合疗法能有效巩固疗效、增加疼痛阈值、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铍针,高压氧

参考文献

[1]崔改琴, 常明, 李艳红.手法辅以中药热敷治疗斜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J].颈腰痛杂志, 2009, 30 (1) :85.

[2]黄丹婧, 吕娇娇, 黄强民, 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 2011, 40 (7) :157.

[3]Hong CZ.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J].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6, 10 (5) :345.

[4]Simons DG.Review of enigmatic MTrPs as a common cause of enigmatic musculoskeletal pain and dysfunction[J].J Electromyog Kinesiol, 2004, 14:95.

[5]Shah JP, Gilliams EA.Uncovering the biochemical milieu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using in vivo microdialysis:an application of muscle pain concepts to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J].J Bodyw Mov Ther, 2008, 12 (4) :371.

[6]许锐, 于栋, 张军.铍针配合手法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6, 19 (5) :320.

铍针治疗 篇4

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及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合征患者248例, 其中男136例, 女112例,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50岁, 其中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征104例,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144例, 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 其中治疗组136例, 其中男72例, 女64例;对照组112例, 男64例, 女48例。根据统计学比较两组中性别及病种间无统计学差异。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1) 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 (2) 明确的局部压痛点; (3) 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 (4) 局部肌肉紧张但不影响躯体运动; (5) 除外肿块、疤痕、结节性皮疹性疼痛与结蒂组织性病变。

2.2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本研究主要收入臀上皮神经及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症; (2) 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感觉障碍为主; (3) 病人同意接受铍针治疗。

2.3 排除标准

(1) 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 (2) 有出血倾向者; (3) 全身情况差, 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4) 依从性差, 不能配合研究;孕妇除外; (5) 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相关症状者, 如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等;

3 观察指标

3.1 患者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

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是数字评定量表 (NRS) 以及词语描述量表 (VDS) , 临床报道为描述疼痛的简单易行的量表[1~2], 患者用这2种量表评估回忆性疼痛时易于理解, 不成功应答率低。国内己有单位将NRS和VDS相结合用于临床疼痛评估[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疼痛分为3级:轻度 (轻度疼痛, 时发时止) , 中度 (疼痛可忍, 时常发作) , 重度 (疼痛难忍, 持续不止) , 临床中以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为主;

为避免单一描述量表的不确定性, 采用两种量表结合使用以确保能真正反映出患者的真实情况, 具体对应如下:

(1) 无痛:对应NRS评分0。

(2) 轻度疼痛:对应NRS, 评分1-3。

(3) 中度疼痛:对应NRS, 评分4-6。

(4) 重度疼痛:对应NRS, 评分7-10。

3.2 疗效评价

显效:疼痛指数下降3及3以上;有效:疼痛指数下降1~2;无效: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无改善。

3.3 软组织张力测量

采用软组织张力仪 (北京中医研究院制)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处的软组织张力, 比较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的改变。

3.4 不良反应观察

皮肤表面的任何敏感反应, 如红斑、疹类的出现, 以及出现晕针等不良反映都详细纪录。

4 数据处理统计

两组进行相关观察指标的比较, 所得的数据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5 治疗

5.1 操作者固定由科副主任及主治医师操作。

5.2 治疗组用刀口直径为0.75mm的铍针治疗;对照组用刀口直径为0.5mm的铍针治疗, 2日治疗1次, 3次为1个疗程。

5.3 治疗前测量患处软组织张力, 治疗后于同一部分再次测量, 记录数据。

5.4 进针点卡压反应点多数患者可触及软组织张力增高区, 在此区内可有结节、条索、包块、敏感压痛点、张力高峰区 (局部张力最高的区域) 等。

5.5 铍针手法触到反应点后, 用龙胆紫或用指端压痕标记, 作为进针点。以进针点为中心, 常规消毒, 急刺入患部, 进针深度以刺破张力增高区和正常区交界处为宜 (一般刺破筋膜即可) , 不必过深误伤组织, 出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止血, 防止出现血肿, 无菌敷料覆盖包扎24小时。

5.6 治疗后嘱咐患者适度休息, 定期复诊。

5.7 对于个别出现晕针现象的处理立即停止治疗, 轻者平卧休息, 饮食糖水等, 重者给与吸氧及静脉补液处理;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

6 临床疗效分析

疗效评定为标准进行比较 (P<0.05) , 两组比较有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软组织张力统计学上无差异 (P>0.05) , 治疗后软组织张力统计学上有差异 (P<0.05) 。

7 结果

铍针治疗248名患者, 其中出现晕针者6例, 经常规处理后缓解, 无其他不良反应, 治疗组显效93例, 有效41例, 无效2例, 对照组显效48例, 有效56例, 无效8例, 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5%, 92%, 皆说明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治疗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3+0.80, 治疗后为1.9+0.82, 对照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4+0.78, 治疗后为2.1+0.94, 通过卡方检验及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无论从总的有效率及治疗后患处软组织张力的测量来看, 用锋口直径稍大的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及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效果更为明显。

8 讨论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皮神经在走行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 其病因来讲, 中医认为是风、寒、湿、热以及病理产物痰、瘀为患, 现代医学主要认为有以下几种因素造成:解剖性因素, 全身性因素、姿势及职业因素、应力集中、筋膜间室高压等。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局部神经受压, 早期造成局部组织的水肿, 引起筋膜腔内压力增高, 压迫神经产生各种感觉及运动上的反应, 继续发展局部组织增生, 逐渐粘连并瘢痕化, 进一步压迫神经组织, 症状逐渐加重不能缓解, 从外部可以表现为触及包块及条索状[4]。

从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形成的原理来看, 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压减张, 通过对局部病变组织的松解减压, 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治疗效果, 目前的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如物理的、化学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解除肌肉痉挛, 促进炎症和水肿的吸收, 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容易接受但治疗时间较长, 手术治疗存在人为创伤, 费用高、存在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小的皮神经卡压难以到达良好效果[5]。为此现在人们根据传统医学中九针的铍针, 运用现代材料制成并运用于临床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临床多有报道。从本次研究来看, 铍针治疗神经卡压综合症疗效明确。对于股外侧神经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来讲, 两者的部位较深, 且周围筋膜张力较大, 如要彻底的减压松解, 就必须要穿透力较大的铍针, 故此临床中我们一般运用锋口直径较大的铍针治疗, 锋口直径大, 针的刚度及韧度相对较大, 可以更容易穿透筋膜到达病变部位, 同时也更利于运用各种手法更好的进行减压和松解, 通过上述病例分析来看, 锋口直径大的铍针确实较直径小的铍针治疗效果好, 但同时对于治疗者的要求也高, 必须熟悉解剖, 熟练各种手法, 才能更好的进行松解减压的治疗, 同时也避免过度破坏局部组织, 误伤神经, 影响治疗效果。

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创口小、痛苦小、费用少、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 不会造成既往大型松解手术后瘢痕造成的再次卡压, 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铍针治疗也是一种侵入性治疗, 必须熟练才能使用, 避免加重损伤;同时患者亦有少数晕针现象, 需及时处理。通过临床的运用可以看出, 铍针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推广的新疗法, 尤其在基层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锋口宽度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以明确铍针锋口宽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24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不同锋口的铍针进行治疗,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显效93例, 有效41例, 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48例, 有效56例, 无效8例。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5%, 92%, 治疗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3+0.80, 治疗后为1.9+0.82, 对照组治疗前患处的软组织张力为3.14+0.78, 治疗后为2.1+0.94。结论:用锋口直径大的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及股外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铍针治疗,锋口宽度

参考文献

[1]Herr KA, Mobily PR, Kohout FJ, et al.Evaluation of the Faces Pain Scale for use with the elderly.Clin J Pain, 1998, 14 (1) :29~38

[2]McCaffery M, Pasero C.Using the0-10pain rating scale.Am J Nurs, 2001;101 (10) :81~82

[3]陆小英, 赵存凤, 张婷婷, 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20 (4) :6~7

[4]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国骨伤2003;16 (2) :1l7

上一篇:网络评论下一篇:思想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