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治疗

2024-10-18

食物治疗(共12篇)

食物治疗 篇1

1 慢性胃炎发病机制与注意事项

(1) 近年来,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而且复发率相当高, 给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但不少慢性胃炎患者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关键是要选对药物, 对症不药。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的范畴, 其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嗳气、饭后上腹部胀满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 有的病人还会出现贫血、消瘦、无力、体重减轻等。不同症状用药不同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不同。一般情况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其次是饮食不规律, 长期喝烈酒、浓茶、咖啡, 喜食辛辣, 刺激性食物, 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以及经常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再就是一些慢性疾病, 如慢性肾炎、重症糖尿病等, 也可引起慢性胃炎。如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很多, 主要有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促胃动力药物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患者应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说,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选择胃黏膜保护剂, 有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患者, 应选用抑酸剂, 如果是上腹胀满、暧气则为动力不足, 可以选用多潘立酮等胃动力药。

(2) 医学家认为饮食可以养胃, 亦可以伤胃。饮食不节可以致胃病, 亦能影响药物之疗效, 甚至使药无效。笔者以为健康的饮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病从口入, 胃病尤为如此, 做到勤洗手, 多刷牙, 尤其是饭前刷牙比洗手更为重要, 尽量避免共用餐具。 (2) 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选无毒无害食品, 正确烹调加工, 保证饮食清洁卫生;尽量避免在外就餐, 确保饮食卫生。 (3) 我们要饮食有节。细嚼慢咽, 不饱不饿, 忌不吃早餐, 晚餐过多;忌火锅;忌冰冻食品直接入口。食谱要杂, 但不宜一顿品种过多;酸甜苦辣皆可健胃, 因人而宜, 不可一概忌食。“三分治, 七分养”在慢性胃炎防治中更为重要, 胃病患者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某些“特效药”上, 忽视了平日的饮食保健。慢性胃炎病人的饮食调养应做到“三宜三不宜”。其中, 调整饮食习惯, 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影响重大。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日常饮食与保健, 并注重运动和休息, 调整精神状态。要做到生活有规律, 定食定量用餐, 远离烟酒, 保持心情舒畅, 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这样, 治愈疾病将不再是一大难事。此外, 慢性胃炎用药以6~8周为1个疗程。如果服药1个疗程后仍不见好转,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服用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 基本上没有什么禁忌, 只要注意服药时间, 并定期做好复查, 就能有利于防止病情恶化。

2 食疗注意原则

(1) 饮食要细嚼慢咽, 这样能充分发挥牙齿的切磨作用和唾液分解淀粉、滑润食团的作用, 从而减轻胃的负担。如果囫囵吞枣, 大块食物及粗糙纤维的食物入胃, 不仅直接增加胃的负担, 而且还能刺激病灶处, 导致胃病复发, 增加痛苦。食物要切成细丝、小丁、薄片。烹调方法多选用蒸、煮、炖、烩、煨等, 以易于消化, 保护胃黏膜。

(2) 根据病情及食欲情况, 一日三餐, 也可采用4~5餐, 每餐量不宜多。少量多餐可中和胃酸, 减少胃酸对病变的刺激, 又可供给营养, 有利于炎症的修复和愈合。做到定时定量进餐, 这样可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油腻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会延缓胃的排空, 易增加胀满感;生冷的食物不仅不易消化与吸收, 而且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多;过热的食物可使胃黏膜血管扩张, 容易诱发出血或病变处糜烂;过甜食物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多, 使病情加重;过咸食物可损伤胃黏膜, 不利于胃炎病人的康复。

(4) 切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增加胃部负担, 而且容易引起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 如原有溃疡病, 甚至可导致胃出血或胃穿孔。因此, 千万不要暴饮暴食。每餐以八成饱为宜3简易的食物疗法

3.1 莲子粥

莲子、糯米各50g, 红糖1匙。莲子用水泡胀, 文火先煮30min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 武火烧10min后倒入莲子及汤, 加糖, 改用文火炖30min即可。作为早餐食用。适用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睡眠不佳的患者。

3.2 参姜炖猪肚

猪肚1只, 人参15g, 干姜5g, 葱白少许。将人参、干姜适量放入洗净的猪肚里, 用线缝合。砂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 先用武火烧沸, 撇去汤面上的浮泡, 再改用文火煮至烂熟, 调味食用。1d服1次, 连服5d。适用于胃虚寒症, 食欲不振, 胃脘冷痛, 大便泻泄。

3.3 石斛玉竹粥

石斛12g, 玉竹10g, 大枣5个, 粳米50g。将石斛、玉竹煎汤去渣后, 加入大枣、粳米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胃阴虚症、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等。

参考文献

[1]张量.慢性胃炎的食物治疗[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4, 12 (1) :34~34.

[2]夏仁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丽珠得乐三联治疗慢性胃炎72例临床观察[J].医药世界, 2006, 8 (2) :22~23.

[3]张荣光.慢性胃炎医院的临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2005, 14 (1) :49~50.

食物治疗 篇2

2、狗肉:狗肉味甘、咸,性温,具有益脾和胃、滋补壮阳作用。

3、羊肉:将羊肉煮熟,吃肉喝汤,可治男子五劳七伤及胃虚阳痿等,并有温中去寒、温补气血、通乳治带等功效。

4、鸽肉:由于白鸽的性激素分泌特别旺盛所致,所以人们把白鸽作为扶助阳气强身妙品,认为它具有补益肾气、强壮性机能的作用。白鸽蛋的功效更胜于白鸽肉,据测定白鸽蛋和白鸽肉一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等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5、虾:味甘、咸,性温,有壮阳益肾、补精,通乳之功。凡久病体虚、气短乏力、不思饮食者,都可将其作为滋补食品。人常食虾,有强身壮体效果。

食物治疗 篇3

贵州省黔西县农牧局 贵州 黔西 551500

【摘 要】本文以一起犬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治疗为例,介绍了犬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化验及其治療措施,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犬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治疗

日常动物诊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食物中毒的例子,特别是最近由于气候炎热,食物经常会腐败变质,但由于畜主的粗心,致使宠物食后中毒。现以一例犬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治疗来谈谈我们的体会:

1 流行病学

2013年8月7日中午,一位刘先生抱着他的宠物狗豆豆(藏獒、雄性、25kg)和欢欢(博美、雌性、6kg)前来就诊,据述两只狗早上采食了昨晚吃剩的鱼肉,中午下班后就发现地板上和笼子里都是它们呕吐物和粪便,且都奄奄一息,就赶快带来就诊。

2 临床症状

临床见两只狗呼吸困难,鼻涕多,频繁呕吐和排便,共济失调,血尿,排出的粪便黑色,且欢欢的瞳孔已经散大。

3 初步诊断及治疗

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立即对犬用硫酸铜进行催吐,催吐后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同时取呕吐物和所吃的剩鱼进行实验室化验。

4 实验室化验

(1)挑取部分呕吐物和所吃的剩鱼分别接种于SS琼脂平板,37℃培养24h,在平板生长有无色透明且呈片状蔓延的菌落。

(2)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阴性杆菌、两端钝圆、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

(3)挑取菌落进行生化试验:乳糖阴性,葡萄糖产酸产气,硫化氢阳性。麦芽糖阳性、木糖阳性、水杨苷阳性、七叶苷阳性、尿素阳性、苯丙氨酸酶阳性。

经实验室化验确诊为普通型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5 治疗

(1)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宠物急诊)0.25ml/kg体重,1日2次,肌内注射。

(2)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2ml+肌苷注射液2ml+维生素C2ml+1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

(3)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ml/kg体重,静脉滴注。

以上配方,连用3天,两只宠物狗康复出院。

6 治疗要点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大多为自限性,不经治疗,1~2d内也能自行恢复。但腹痛、呕吐、腹泻、高热严重的则要对症治疗:

(1)腹痛严重的宠物,可给予解痉止痛药治疗,如内服阿托品0.02~0.05mg/kg体重。

(2)呕吐严重的宠物,可给予止吐药治疗,如胃复安,肌内注射,一次量10~20mg等。

(3)腹泻严重的宠物,给予吸附性止泻药治疗,如药用炭,内服,一次量0.3~5g。

(4)高热的宠物,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内服,一次量0.2~1g。

(5)出现脱水、酸中毒的宠物,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6)抗菌药物治疗:对重症宠物可选用盐酸洛美沙星0.25ml/kg体重,1日2次,肌内注射。

(7)过敏的以抗组胺疗法为主,可选用苯海拉明,内服,30~60mg/kg体重,严重的宠物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7 体会

(1)食物中毒预防重点在于加强宠物的食物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严格做好宠物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禁止饲喂宠物变质食物,过夜的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饲喂。

(2)变形杆菌实验室诊断较慢,耽误治疗。近年来应用变形杆菌对尿素(urea)、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的生化特性建立了快速同步定性定量检测方法——UPS法,正确鉴定率为100%。

食物治疗 篇4

作者尝试用新的分类方法,以了解调对哪种类型的垂直型食物嵌塞效果较好。现将我院几种类型的食物嵌塞用调方法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至2013年因食物嵌塞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无邻面龋及牙体折断的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人264例,年龄30 ~ 71岁,男141例,女123例。

1. 2 嵌塞类型

按嵌塞牙及对牙的临床特点分为: A型(面均匀磨耗) : 牙尖低平,沟窝变浅或消失,邻牙面式接触,外展隙改变,近远中边缘嵴消失等; B型(面近远中不均匀磨耗) :面近中磨耗或远中过度磨耗,另一侧正常或未磨损; C型(面颊舌向不均匀磨耗) :面颊侧或舌侧一侧过度磨耗、牙尖消失,另一侧正常磨耗或未磨损,咬合面向颊侧或舌侧倾斜,外展隙和接触点改变; D型( 牙列不齐) : 邻牙牙长轴不一致,近中或远中倾斜,或颊舌向倾斜或错位,外展隙和接触点改变。

264例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人中,A型135例,B型43例,C型21例,D型65例。

1. 3 方法

X: 调磨对充填式牙尖; Y: 加深发育沟等排溢道,恢复牙尖及面外形; Z: 恢复正常外展隙,近远中边缘嵴及正常接触点。

1. 4 疗效评价

治愈: 无食物嵌塞或偶有食物嵌塞,牙龈及龈乳头外形正常,无红肿。改善: 食物嵌塞明显减轻,龈乳头恢复,牙龈轻度红肿。无效: 食物嵌塞未减轻,龈乳头低平,牙龈红肿。以治愈 + 改善例数计算有效率。

2 结果

不同类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选用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如表1所示。

不同类型间有效率经Wilcoxon秩和检验: A与B比较,Z = - 1. 152,P = 0. 249; A与C比较,Z =- 5. 056,P < 0. 001; A与D比较,Z = - 8. 013,P <0. 001; B与C比较,Z = - 3. 253,P = 0. 001; B与D比较,Z = - 4. 740,P < 0. 001; C与D比较,Z = - 0. 235,P = 0. 814。结论: A、B两型疗效较好,C、D两型疗效欠佳。

3 讨论

食物嵌塞的概念最早于1930年提出[3],指食物在强大的咬力作用下楔入到牙间隙。早期学者[3]根据食物嵌塞的病因将其分为5类: 磨耗型、邻面无接触型、边缘嵴不齐型、先天性牙齿异常型、不良充填物型。国内学者根据食物进入牙间隙的方向将食物嵌塞分为垂直型与水平型,该分类法直观上容易被认同,数十年来一直作为经典分型[4]。1994年郑弟泽等[5]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嵌塞范围分为局限型、部分型、广泛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认为,以上分类虽各有优点,但不能更具体反映造成食物嵌塞的原因,对临床治疗的参考价值过于简单,故尝试把无龋坏及牙体折裂的垂直型食物嵌塞进行以下分类,以期对该类食物嵌塞的临床治疗有更好的帮助: ( 1)面均匀磨耗型: 该类型患者原无食物嵌塞,因为正常的使用,造成牙体解剖外形破坏,如邻面接触点破坏、外展隙破坏、近远中边缘嵴破坏、食物溢出沟破坏等,造成食物嵌塞; 咬关系正常; 该类型食物嵌塞能通过加深发育沟等排溢道,恢复牙尖及面外形,恢复正常外展隙,近远中边缘嵴及正常接触点等调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面近远中不均匀磨耗型: 该类型患者原无食物嵌塞,或有轻度食物嵌塞,因咬关系异常造成近远中不对称磨耗引起邻面接触点破坏、外展隙破坏、近远中边缘嵴破坏、食物溢出沟破坏等,造成食物嵌塞或加重食物嵌塞; 该类型食物嵌塞能通过调磨对充填式牙尖,加深发育沟等排溢道,恢复牙尖及面外形,恢复正常外展隙,近远中边缘嵴及正常接触点等调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面颊舌向不均匀磨耗型: 该类型患者因一侧牙列早缺失、长期未修复或长期偏侧咀嚼等原因,咬左右不平衡,导致颊尖或舌尖一边严重磨耗、一边未磨耗; 此类患者磨损侧牙体解剖结构破坏,对形成充填式牙尖,造成食物嵌塞,往往调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用咬重建的修复手段恢复。( 4) 牙列不齐型: 该类型患者因邻牙接触关系不好造成食物嵌塞,调效果差,需正畸治疗手段排齐牙列,或用修复手段进行咬重建。

巧用食物治疗宝宝口腔溃疡 篇5

鸡蛋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2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鸡蛋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好。

全脂奶粉

选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西瓜 西瓜半个,挖出西瓜瓤,挤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数次。

维生素C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浓茶 取绿茶浓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溃疡愈合。

西红柿取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柿霜 从柿饼上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食物与食物过敏 篇6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又称超敏反应,是指所摄入食物中的某一组分(主要是蛋白质)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一般来说,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胃肠功能比较差,肠壁的通透性也比较高,因此容易将一些异体蛋白质或其他类型的可能导致过敏的抗原物质直接吸收入体内,从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再次摄入此类食物时即可产生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最常见于0~2岁的婴幼儿,大部分人3岁以后过敏反应逐渐下降,但据专家估计,仍有1%~2%的成人有食物过敏。由于工业化大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近十几年食物过敏发生率逐年上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很多,主要表现有胃肠道、皮肤、呼吸系统三个方面。

胃肠道常见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

皮肤症状:一般都是食后即刻反应,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还有湿疹、皮肤红斑、瘙痒等,这些反应可很快消除不再出现,除非再次摄入此类食物。

呼吸系统症状:较为少见。表现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咽喉水肿、Heiners综合征(牛奶诱导的伴有呼吸系统病变的综合征)等。

季节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吸入性抗原增加,可加剧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常见吸入性抗原包括房屋粉尘、小虫、羽毛、动物皮屑、花粉、真菌、灰尘。相似的环境因素如吸烟、应激、运动和寒冷也可加剧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

那么,过敏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物过敏的作用的机制。

1.过敏原

导致过敏的食物称过敏原。任何食物都可能是潜在的过敏原,绝大多数过敏原是大分子的水溶性糖蛋白。一种食物常含很多不同的蛋白质,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高度致敏性,如牛奶含有20多种蛋白质,其中的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和酪蛋白最易引起过敏。豆类、花生也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的食物。过敏原一般不受酸、加热、变性的影响,但某些蛋白质的致敏性可通过加热而改变,一些食物通过加工,可降解其中的抗原物质。

2.免疫应答

过敏原必须通过胃肠道吸收后与免疫系统反应才能导致食物过敏的发生。正常情况下,胃肠道提供一个黏膜屏障防止大多数未经分解的完整蛋白吸收。肠道黏膜屏障是由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组成的,前者包括胃酸、胃酶、胰酶、黏液素和肠抑胃素,后者包括CD8、CD4、B细胞、分泌型IgA和非IgA免疫球蛋白等。当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屏障作用削弱时,机体对过敏原易发生过敏反应,当再次与相同的过敏原接触时即可产生过敏反应。食物过敏的免疫反应可分四类:I型变态反应,又称速发型,由IgE介导;Ⅱ型变态反应也称细胞毒型,由IgG、IgM介导;Ⅲ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复合物型;IV型变态反应被称为迟发型或T细胞介导型。

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

不同人群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不同,取决于该人群是否具有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发生食物过敏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

2岁以内婴幼儿最常发生食物过敏。足月新生婴儿肠黏膜屏障还没有发育成熟,肠壁通透性较大,分泌型IgA水平低,因此与儿童和成年人相比,初生婴儿的肠壁对抗原转移较为容易,而易发生食物过敏。随着肠道发育成熟其通透性逐渐下降,食物过敏的发生也随之减少。研究发现,婴儿期过早喂以辅食(牛奶、鸡蛋、谷类)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危险性,一小口食品中的抗原量可能是母乳中同种抗原的1000倍。因此,在有过敏倾向的家族中,应在婴儿满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

2.遗传

食物过敏被认为属于遗传过敏症,其临床特征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三者和食物过敏一样均由IgE介导。有遗传性过敏症的人易产生食物过敏,因此遗传被认为是食物过敏的基本因素。遗传过敏症是家族性的,当父母均有该病症时,其子代患病率是47%~100%,父母中有一人有该病症时,其子代患病率为13%。就性别而言,女性的食物过敏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

3.其他疾病的存在

如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胃肠道渗透性、肠道局部免疫缺乏状态等。

大部分食物过敏反应都较为轻微,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症状一般都可以消除或逐渐缓解,但是部分人会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甚至因为食用某些食物而死亡,所以千万不可小觑。据报道,美国每年有50~100人因花生过敏而猝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只是不小心吃了1~2粒花生米。那么,对于食物过敏有什么防治的方法呢?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1.膳食中避免过敏原

严格去除食物中所含的过敏原,这是治疗食物过敏的唯一方法。膳食中去除某食物时,应尽量提供替代物保证营养,如牛奶及奶制品去除后一定要补充其他食物以满足人体对钙、维生素D、核黄素等的需要。对大部分病例,过敏原仅限于一种食物或少量不同食物,故去除膳食中的这类食物不会导致营养缺乏。但膳食中去除了某些食物的儿童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不良的表现,故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或其他特殊时期的过敏人群而言,有必要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维持营养平衡状态,特别是某些婴幼儿和少数对多种食物过敏的成人。儿童发生食物过敏后,通常没有必要长期排除该食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儿童的不良反应可能会逐渐消失,可以将这些食物慢慢逐渐增加到膳食中去。

2.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

某些病例,可以采用脱敏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巨噬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等。首先将含有过敏原的食物稀释1000~10000倍,然后吃一份,也就是说先吃含有过敏原食物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如果没有症状发生,则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但需注意一定要适量。这样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有些原来对某种过敏原过敏的人就可能达到正常人的食用量。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取此种方法逐渐适应食物中的过敏原,以后也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大量食用,以免复发。

3.婴幼儿的预防

食物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2月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232人。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愿意合作, 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随机分为GI组 (A组) 120例, 常规饮食治疗组 (B组) 112例;其中A组男86例, 女34例, 平均年龄50.8岁;B组男79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51.2岁。病程0~15年,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1.2.1 GI组及常规治疗组均采用发放糖尿病饮食治疗须知、图文教育等方法, 以集体教育、个别辅导和院后随访等形式进行反复强化教育。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理想体重、劳动强度和并发症情况计算每天总热量, 合理分配三大产热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 制定个性化食谱, 并且教会患者掌握食品交换份, 建立合理饮食。GI组在传统的饮食治疗基础上, 为患者讲解主食、动物食品、蔬菜和水果等不同类别食物的GI。低GI膳食的设计步骤:确定全日所需的总热量, 合理分配餐次及能量, 每日3餐, 可按1/3、1/3、1/3或1/5、2/5和2/5进行能量分配。确定食物的能量来源: (1) 注意食物类别和精度, 同类食物中硬质的粗加工的食物GI低; (2) 膳食纤维高的食物GI低; (3) 不易糊化的谷类食品GI低。利用GI表, 选择低GI的食物。如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馒头和面条生糖指数分别是88.1和27。我们可以在此餐的主食中选择面条;含碳水化合物10克的水果梨 (100克) 、西瓜 (180克) 生糖指数分别为36和72, 则选择梨100克。即在病人的个性化食谱中, 将每种食物换成含相等能量但低GI的食物。 (4) 利用GI, 降低三餐总的GI及血糖生成。可利用豆制品和含膳食纤维丰富食物的低GI, 简单处理、合理搭配饮食, 延缓食物的消化, 使血糖升高缓慢, 从而降低三餐的GI, 达到降低血糖及其波动幅度的目的。

3 结果

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强生稳步型血糖仪进行指尖血的检测, 罗氏大生化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分别于教育后3个月、6个月对对照组与GI组进行空腹血糖 (FPG) 、餐后2小时血糖 (2 h PBG) 、Hb A1c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GI组疗效更理想, 结果见表1。

注:2组治疗前比较P>0.05 GI组与对照组3个月比较P<0.05, 与对照组后6个月比较P<0.05, 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5。

3 讨论

GI指空腹状态下进食50 g被试食物后血糖反映曲线下的面积与等量参考食物 (葡萄糖或白面包) 对比进行计算的比值, 即前者反映曲线下面积除以后者曲线下面积再乘以100%。食物的GI分为高GI (>70) 、中GI (55~70) 和低GI (<70) 。一样的食物由于加工方法不同, 有着不同的血糖生成指数。高GI的食物产生的血糖峰值高, 但下降速度快;反之, 低GI的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映小, 下降速度缓慢, 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 既可防止过高血糖, 也可防止低血糖反应, 因而有利于血糖控制。传统的饮食指导认为, 碳水化合物是一样的, 等量的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的幅度都是相同的, 把关注的重点只放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摄入量上, 认为只控制总量就可以。而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表明, 同等量的碳水化合物由于淀粉的糊化程度及食物的物理形式 (软、硬、生和熟) 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血糖应答。可以肯定, 平均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永远低于高生糖指数食物引起的血糖反应[2]。用高GI和低GI来选择食物, 比传统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及食物交换分法更容易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空腹血糖的预测能力取决于负荷后血糖水平, 心血管死亡危险均随负荷后2小时血糖水平升高而增加, 当血管内皮细胞处于剧烈波动的糖环境时, 其所受损害较持续性高血糖环境更为严重[3]。GI组较对照组在教育后的3个月和6个月血糖波动幅度均有所降低, 能更有效地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糖尿病人利用GI应选用具体有效的方法, 以利于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和利用。通过对GI组以集体教育、个别辅导和院后随访等形式进行反复强化教育, 使患者基本掌握不同类别食物的GI, 为患者提供食物成分表及GI表, 使患者查询更简洁, 并能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低GI膳食的设计。根据患者的需要、饮食习惯进行个案设计, 从而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使患者从不知到认知, 严格控制饮食, 使饮食更加科学合理, 不仅可以保证患者营养平衡, 同时也保证了治疗效果, 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糖尿病,血糖波动,低血糖症

参考文献

[1]钱荣立, 项坤三, 中国糖尿病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75.

[2]杨月欣.食物血糖生成指数[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61.

食物治疗 篇8

关键词:口服补液盐,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急性感染的中毒性疾病,分为神经型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两种[1]。该研究当中,针对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通过以口服补液盐为主的方式治疗,取得的临床成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4年7月一2014年8月,位于该院实施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均符合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疾病的标准。在这42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占22例、女性患者占20例,年龄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41.2±4.3)岁,发病时间在4~9 h之间、平均时间(6.1±1.2)h。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和实验检查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通过实验检查患者的临床表现。

1.2.2 治疗患者的方法

首先在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后,给所有患者进行肠胃的清洗,之后再对于不同情况的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主要以口服补液盐为主的方式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体温情况、肾功能电介质、肝功能电介质、血清酶等指标,并从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当中取样进行相关检查,观测其中的病原菌群等,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治疗不同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或者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或计量资料,以P<0.05代表数据对比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诊查后,观察出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现象、腹痛现象、腹泻现象为主,且经过主要以口服补液盐为主的方式治疗后,患者均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0%。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夏季和秋季,此两季主要是因为温度较高、天气较潮湿,更加易于食物当中细菌的繁殖生长。其病原菌群非常多,但常见的主要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这五种[2,3,4,5]。在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患者当中,其临床上的发病特征主要包括,患者出现呕吐现象、恶心现象、腹泻现象、腹痛现象,患者的体温上升,患者出现休克情况,患者的肝功能紊乱,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增多,患者出现轻度、中度、重度的脱水情况等[6]。

针对不同的胃肠型食物中毒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给所有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患者清洗肠胃,采取适宜温度的清水,给患者进行胃部清洗,清洗干净以患者洗出液当中没有残余食物为标准;之后给患者采取硫酸镁导泻方式,进一步通过肠部排干净残余食物。第二步,对于不同情况的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腹泻、呕吐现象严重的患者,为防止情况加重,短期内不能给予患者进食,等其情况好转后,给患者补充半流质或流质的易消化食物。针对腹痛、呕吐现象严重的患者,用药按照肌肉注射10 mg山莨菪碱的方式,或者是口服8 mg颠茄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并采取合适剂量的受体拮抗剂H2,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保护。针对不同程度脱水的患者,采取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口服补液盐主要成分包括:20 g/L的葡萄糖,2.5/L碳酸氢钠,3.5 g/L氯化钠等[7,8]。使用口服补液盐,治疗病症中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及严重腹泻,主要原理是患者的肠管依然具有吸收功能,通过促进补液盐在患者肠管内的吸收作用,能够及时补充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从而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沈志英,高文洁,王恒辉,等.2001-2009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 1,38(1):30-31,33.

[2]杨慧,甘莉萍,陈应坚,等.2003-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7):543-546,559.

[3]朱云勤.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所引起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6):573-576.

[4]段鹤君,邵兵.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研究[J].卫生研究,2010,39(6):747-750.

[5]秦健英.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查明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139.

[6]张汉斌,蔡卫红,黄燕,等.广州市天河区2007-2008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345,358.

[7]Mazumder S;Bhandari N.Effectiveness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plus rehydration salts for diarrhoea in infants aged less than 6 months in Haryana state,India[J]Bulle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88(10):754.

食物治疗 篇9

关键词:多样性,食物短缺种类,脆弱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在总体上实现了食物安全,人们的食品消费已超越单纯的数量满足阶段,更加注重多样化和品质提升,但还有部分地区和人群食物安全水平较低,食物供给和消费容易受到疾病、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强的脆弱性(肖运来、聂凤英,2010)。食物消费不足和营养不均衡又会加大贫困人口的疾病风险,恶化粮食安全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在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食物品质的新时期,对贫困地区食物安全状况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数量层面,还需要深入分析食物结构及其背后的原因。贫困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的多样性能否得到保障?食物供给的多样性如何?食物消费和供给的多样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地区的食物安全问题,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的营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借鉴食物多样性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方法,对国家扶贫重点县的食物供给和消费多样性进行分析,多角度分析贫困县的食物安全状况及其原因,并探索改善方法。

一、文献综述

均衡的营养来自不同种类的食物,因此食物多样性也是衡量食物安全的重要指标。John Hoddinott和Yisehac Yohannes(2002)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的食物多样性每增加1%,人均消费就增加1%,人均可获得的总热量增加0.7%,从主食中获取的热量增加0.5%,从副食中获取的热量增加1.4%。这说明食物安全的多样性指标与热量指标具有一致性。与其他方法相比,食物多样性的衡量方法较为简便,已被许多研究机构所使用,并发展出家庭食物多样性得分(Household Dietary Diversity Score,简称HDDS)的衡量指标。食物与营养技术援助项目(Food and Nutrition Technical Assistance(FANTA)Project)2006年编制了一本指导手册,对这一方法做了专门介绍。但是在用来衡量多样性的食物类别上,不同的机构有所不同,在FANTA的指导手册当中,共用12种食物的消费状况来判断人们的食物消费多样性,而2007年FAO的调查表用16类食物的摄入情况来判断。

脆弱性方法是近年食物安全研究中另一个较常用的方法。在不同的领域,脆弱性的具体含义不同,但主要指系统受冲击的程度、对于冲击的敏感性以及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Martha G.Roberts、杨国安,2003)。其中的系统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区域。贫困与脆弱性常常相伴,互为因果,在分析贫困方面,脆弱性更具有事先的警示作用(韩峥,2004)。因此,从脆弱性的角度能够动态地考察贫困问题,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但是,目前对脆弱性的衡量仍处于初期阶段,手段和方法不成熟(McCulloch and Calandrino,2003)。Christiaensen&Boisvert(2000)在脆弱性的量化方面做了重要的尝试,但仍不能满足研究中的实际需要。在粮食安全的脆弱性研究方面,美国国际发展组织(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USAID)开发的饥饿预警系统(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FEWS)比较成功,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该机构的脆弱性分析在应用实施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影响了其效力(Martha G.Roberts、杨国安,2003)。由于脆弱性分析是一种多维分析,涉及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指标处理,目前还没有统一或普遍认可的方法,许多方法的采用都受制于所需数据的可得性。USAID的脆弱性分析在效力方面受到质疑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原因。

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用风险因素、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社会服务体系三大类指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比较、筛选等方法确定粮食安全脆弱县。虽然这种脆弱性只是相对的,缺乏绝对的量化指标,但可以为确定重点项目支持区域提供重要参考。这项研究表明,在所确定的350个脆弱县中有70%左右已被纳入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WFP/IFAD China VAM U-nit,2003)。

二、数据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2007年国家重点贫困县的省级平均数据和分县数据来进行分析,国家贫困县所在21个省(区、市)的平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年住户调查,该项调查在每个贫困县选取40个农户作为样本,各省所有贫困县的数据平均值作为各省该指标的省级平均值。全国592个贫困县的生产和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年的统计数据。592个贫困县的交通、市场及食物利用条件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农业普查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来自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一)食物缺乏种类的确定

在FANTA的手册中,是以家庭为单位衡量食物的多样性,调查家庭成员一段时期内(通常是前24小时内)消费的食物种类,包括谷物、薯类、蔬菜、水果、肉类(包括动物内脏)、水产品、豆类、奶类、油脂、食糖(或蜂蜜)。如果消费过某一类产品,则为这一种类赋值1;否则,赋值0。将上述12种食物种类的赋值加总,得到家庭食物多样性得分。将样本的家庭食物多样性得分加总,除以家庭总数,得到样本的平均家庭食物多样性得分。由此来判断家庭的食物安全状况。

本文借鉴这一思路,以县为样本,将食物供给(或消费)的多样性与供给量(或消费量)相结合,通过对比不同种类食物的最低需求量与实际的供给量(或消费量)得到食物缺乏种类,来分析贫困县的食物安全状况。

食物的最低需求量与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有关。中国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1)是:

(1)综合国际、国内最低限度营养标准,采用2100大卡热量作为农村人口贫困的必需营养标准。

(2)用最低收入农户的食品消费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作为食物贫困线。

(3)假设靠牺牲基本食物需求获得的非食品需求是维持生存和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少的,并根据回归方法计算出收入正好等于食品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物支出(包括最低的衣着、住房、燃料、交通等必需的非食品支出费用),作为非食品贫困线。

其中,划定食物贫困线的各类食物最低消费量(1)如表1所示:

注:其中,油包括植物油2.45千克、动物油1.36千克,肉类包括猪肉87千克、牛羊肉0.54千克、禽肉0.74千克。本文为了与统计数据相一致,对油和肉类中的小项分别进行了加总。

由于数据获得性、可比性等方面的原因,上表中的油仅用于消费比较,用于供给比较的食物种类共7种。将贫困县主要食物种类的人均产量(或消费量)与我国确定食物贫困线的最低食物消费量进行对比,低于最低食物消费量的赋值1,表示“不足”;否则,赋值0,表示“满足”。分别考察贫困县的哪些食物种类和多少种食物不能依靠本地生产来满足,并分析这些县的收入状况,以判断他们通过从外地购入来满足消费缺口的可能性。

(二)脆弱性分析方法

按照WFP/IFAD的方法,脆弱性的考察主要包括风险因素、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社会服务体系。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遭遇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劳动者劳动能力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等等,缺乏安全便捷的水源和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使农村居民很容易遭受疾病风险,降低劳动能力,并增加因病致贫或返贫的风险,因此这里用土地退化指数(R1)、2002~2007年粮食单产波动系数(R2)、取得饮水困难的农户比例(R3)、没有水冲厕所或旱厕的农户比例(R4)、人口增长率(R5)作为风险因素。风险因素越大,脆弱程度越深。

农户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主要包括食物供给能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这里主要用粮食(C1)、油料(C2)、肉类(C3)、蛋类(C4)、奶类(C5)、蔬菜(C6)、水产品(C7)、水果(C8)等食物的人均占有量、2002~2007年粮食平均单产(C9)、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所占比例(C10)、农民人均纯收入(C11)、生态质量指数(C12)、使用非传统燃料的农户比例(C13)来表示抵御能力。

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帮助农村居民从遭受的自然灾害、疾病等风险中恢复,例如完善的交通和市场条件可以使居民尽快得到外部援助,完善的医疗可以防止或减轻疾病的危害。这里用有50平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比例(S1)、通公路的村比例(S2)、使用管道水的农户比例(S3)、有合格卫生室的村比例(S4)、有合格卫生人员的村比例(S5)来表示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本文对脆弱性的量化沿用WFP/IFAD的方法,即将每个指标标准化,将每类指标的Z-Score加总作为该类的得分,脆弱性(V)即为抵御能力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得分加总减去风险因素的得分,用公式表示即:

其中,l、m、n分别表示风险因素(R)、抵御能力(D)、社会服务体系(S)各类中的分指标数量,V分值越高表示该地区越脆弱。

该方法的实质是对贫困县各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各指标的权重相同。由于某种原因,一些样本在某些指标上存在缺失值,如由于气候不适于生产粮食而在粮食指标上存在缺失值,为了使缺失值不影响样本之间的比较,在计算时将分指标的总得分除以有效指标的数目。同时,为了防止某些异常值带来的偏误,在分析时,凡Z-score大于4或小于-4的值均分别按照4或者-4来处理。按照以上方法计算出每个县的脆弱性分值,然后再进行比较。

三、贫困县食物多样性与脆弱性

(一)贫困县食物消费多样性

从2007年的消费状况来看,贫困县居民的粮食、肉类、蔬菜、食用油消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距不大,而水产品、水果、奶类、蛋类消费水平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见表2)。贫困县总体呈现主食消费多、副食消费不足的消费格局,膳食结构不合理。这种消费结构的结果是:贫困县居民人均每日热量摄取量为2251.03千卡、每日人均蛋白质摄取量仅为58.44克、脂肪摄取量仅为35.63克,远远低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的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营养目标,即人均每日热量摄取量为2320千卡、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取量为75克、人均每日脂肪摄取量为65克(肖运来、聂凤英,2010)。贫困县居民89.97%的热量和88.36%的蛋白质都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由此导致视黄醇(维生素A)和钙等重要营养素摄入不足(肖运来、聂凤英,2010)。

从贫困县所在21个省的贫困县分省平均消费数据来看(见表3),除河南、江西两个产粮大省以及甘肃的贫困县粮食消费满足最低消费水平外,其余省的贫困县粮食消费都不满足最低消费量,大多数省贫困县都有4~5种食物的消费不能满足最低需求量,广西、贵州和云南的部分贫困县甚至有6种食物不能满足最低需求量,即除了水果之外,其他食物种类都不能满足最低需求量(而水果的最低消费量只有3公斤,非常容易满足)。短缺最多的种类是粮食、肉类和蛋类。有18个省的贫困县居民粮食消费达不到最低需求量,21省的贫困县肉类和蛋类消费都不能满足最低消费量。

由此可见,贫困县的食物消费水平比较低,食物的多样化和营养均衡的需求还难以满足。

单位:公斤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贫困县食物供给多样性

一般来说,食物消费水平受到供给和购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居民不能满足食物消费多样化需求,也需要从供给的多样性和收入方面进一步分析。

由于农村住户统计的粮食消费以原粮计算,所以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之间可以相互比较。从省平均的情况看(见表4),大部分省贫困县的农业生产都能够满足大多数食物种类的最低食物需求量,只有部分省的贫困县人均肉、蛋、奶不能满足。这似乎和前面的消费部分有矛盾:农户生产的粮食足以满足消费,但农民的消费却达不到最低需要量。这是因为粮食除了用于直接消费外,还用于种子和饲料,农民还将自产的粮食或肉类出售,以获取所必需的其他生活用品;部分粮食已转化为肉类,可能在肉类中被重复计算,这些都会导致人均占有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差距。

省平均数据不能揭示省内不同贫困县之间的差异,下面进一步利用贫困县分县数据来考察食物生产与最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对比我国确定贫困线的最低食物消费量与贫困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可以发现,在592个贫困县中,只有11个县的7类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全部满足最低消费量,有3类农产品不能满足最低消费量的县最多,占到了33.28%,短缺农产品种类在4种(含)以上的占33.1%,甚至有4个县7种农产品均不能满足最低消费量。从短缺的农产品种类看,大多数贫困县的粮食人均占有量都基本满足最低消费量,不能满足的占15.9%,但肉、蛋、奶的短缺比较普遍,短缺的县分别占到了贫困县总数的77.7%、77.5%和52.8%。另外,23.5%的县蔬菜不能满足最低需要量(见表5)。

单元:公斤、元

在短缺粮食的94个贫困县中,约90%的县都至少缺乏4种农产品,这些县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河北、山西等省。由此可见,衡量食物安全水平时,粮食仍然是一个具有指示性的指标。

表6显示,除了只缺乏1种食物的县之外(这些县有一半以上都是只缺乏肉类),随着食物缺乏种类的增加,贫困县的人均粮食产量递减,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的人均产量也在递减,奶类稍有例外,但也基本呈现这样的趋势。这说明,在生产方面,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综合的食物自给水平越低。食物种类的短缺大部分并非由于结构调整或专业化所致,而是因为自然、社会等条件造成的食物生产能力低。从收入方面也可以看出同样的趋势,除只缺乏1种食物种类的县之外,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这也再次说明,从食物多样化角度得出的食物短缺种类数也可以反映食物安全水平,食物短缺种类越多的地方食物安全水平越低。

在贫困县中,提供基本热量的粮食大多可以由当地生产来满足,但是大多数贫困县都不能依靠当地生产来满足7种农产品的最低需要量,尤其是能够提供优质动物蛋白的肉蛋奶类产品(见表7),这些短缺产品需要从外地购进。购买能力的高低就成为这些地区满足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但是分析发现,除了不能满足最低水果需要量的地区以外,不能满足某类农产品最低需要量的地区收入均低于可以满足的地区,食物短缺种类越多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越低,加之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实物收入,已经包含了部分农产品,农民可以用来购进短缺食品的现金收入实际上非常有限。可见,食物的短缺常常与低收入水平相伴随,食物短缺种类越多的地区食物越不安全。

单位:元

(三)食物供给多样性与脆弱性

脆弱性方法从更广的角度来分析食物安全保障水平及其原因、风险等,下面将脆弱性分析方法与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探索贫困县食物多样性得不到满足的原因。

脆弱性指标值的指标选择和计算过程表明,脆弱性值越小,食物安全的脆弱性越强。将脆弱性的各指标值与食物缺乏种类数结合起来可以发现,缺乏食物种类越多的县,其平均的脆弱性指标值越小,也就是说,它们的脆弱性越强。图1显示,食物缺乏种类少于3类的贫困县中,社会服务体系的分值均为正值,说明这些县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同时它们的风险得分为负值,说明风险较小,食物供给相对稳定;在食物缺乏种类多于4类的县中,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社会服务体系的得分越低(见表8),同时它们的风险得分均为正,说明可能面临的风险较大。抵御能力并不必然随着食物缺乏种类变化。缺少3类、4类和5类食物的地区,抵御能力大致相同,但由于风险、社会服务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脆弱性。同样,由于社会服务水平较低和风险大相交织,即使抵御能力与缺1类、2类食物的县相似,缺乏6类、7类食物的县也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

从表8中具体指标来看,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粮食单产水平越低,有超市的村所占的比例越小,说明越是需要从外部购进食物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县,其市场状况反而越差。通公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缺乏食物种类在2种以上的县通公路村所占比例都低于80%。结合前面所述缺乏食物种类越多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的情况,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通过市场来满足食物多样化需求的困难越大。缺乏食物种类越多的县,土地退化指数越大,表明食物缺乏种类较多的县生态也比较脆弱,尤其是缺乏食物种类在5种以上的县,它们的生物丰度也很低,生态尤其脆弱。贫困县大多以柴草或畜粪为燃料,7种食物种类都缺乏的4个县中有3个位于山西,主要炊事燃料为煤,因此这些县以柴草或其他燃料为主要炊事燃料的农户比例较低。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有卫生室、卫生员的村比例越低,说明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较差。

四、总结与启示

总的来看,将不同种类食物的人均产量与其最低需求量相对比得出的食物缺乏种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显示贫困县食物安全状况。尤其是粮食,是否能满足粮食的最低需求量仍然是衡量食物安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粮食的94个贫困县中,约90%的县都至少缺乏4种农产品。大多数贫困县的粮食生产都能够满足其最低需要量,但是能够提供优质动物蛋白的肉蛋奶类产品比较缺乏,分别有77.7%、77.5%和52.8%的县缺乏这些产品。

将食物缺乏种类与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标相对比,可以发现,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脆弱性越强,两者具有一致性。平均而言,缺乏某一种食物种类的县比不缺乏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食物缺乏种类越多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由于生态脆弱而面临较大的风险、市场条件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低等原因,缺乏4种以上食物的县尤其脆弱。因此,缺乏食物种类越多的县,借助市场手段来满足食物多样性需求的困难越大。

要求贫困县满足所有食物种类的自给自足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缺乏食物种类越多的贫困县,农民通过外部购入以满足需求的困难越大,不仅受到收入的约束,也受到市场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贫困地区的食物自给能力和从外部获取食物的能力,保障居民多种食物最低需求量的满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提升食物区域自给水平。在贫困地区需要加强耕地管理,防止撂荒;加强适于贫困地区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如在干地区推广抗旱品种或抗逆性强的品种,对于主产杂粮的地区给予良种补贴,增加单产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减少产量波动。

2.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贫困人口的食物获取能力。要改善生产、交通、市场、卫生等条件,改善食物获取条件,降低疾病风险。对于缺粮的退耕还林贫困县农民,应尽量实行粮食补贴;对于交通条件和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实行吊庄迁移。

3.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食物购买能力。在粮食供应充足的贫困县,应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高收益农产品生产,在贫困县内部各类食物平衡生产的前提下,引导不同村或乡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强食物购买能力。

4.加强贫困地区的食物多样性供给。除从生产和市场方面增加食物多样性供给外,在食物援助中,也应增加除粮食外的其他食物供给,以保障贫困县的食物消费多样化和居民的营养平衡。宁夏在贫困地区学校实施每个学生每天一个鸡蛋的措施,其他地区每天一袋奶之类等措施,都是这方面的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John Hoddinott,Yisehac Yohannes,Dietary,Diversity as a Food Security Indicator[R].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FCND Discussion Paper.2002,136.

[2]Swindale,Anne,Paula Bilinsky.Household Dietary Diversity Score(HDDS)for Measurement of Household Food Access:Indicator Guide(v.2).Food and Nutrition Technical Assistance(FANTA)Project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EB/OL].http://www.fantaproject.org/.

[3]WFP/IFAD China VAM Unit,Vulnerability of Chinese Counties[R].WFP working paper,2003.

[4]韩峥.广西西部十县农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02,(5).

[5]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6]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1).

身心疲劳食物解乏 篇10

■眼疲劳多吃枸杞

上班族成天盯着电脑或者密集排列的报表, 眼睛会觉得酸胀难忍。食用枸杞可以减少紫外线刺激, 保护视神经不受损。吃枸杞护眼最好且最简单的方法, 就是将其嚼烂了吃下去。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比较合适。如是干嚼枸杞, 吃的数量要减半。

■脑疲劳多吃坚果

不少人反映一到快下班时, 就头痛欲裂, 神思恍惚。除了工作时每隔1小时起来走动放松脑神经外, 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3点左右可吃核桃仁、开心果、杏仁类的坚果, 它们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有着很好的修复脑力的功效。

■胃疲劳多吃小米

喝酒、抽烟、暴饮暴食、吃饭时间不规律等都让胃很受伤。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 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 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

■心疲劳多吃红豆

上班族各种会议和应酬扎堆, 很容易有心力交瘁之感。建议此时吃些红豆, 因红豆既能清心火, 也能补心血, 又富含铁质, 能行气补血, 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

■腿疲劳多吃香蕉

在外奔波一整天, 腿又酸又胀, 此时吃些香蕉可缓解这一症状。香蕉富含钾, 还可以排除身体中多余的盐分, 有助于缓解疲劳。

■声疲劳多吃梨

很多人做会议报告、方案阐释的时候都是连着几个小时说不停, 甚至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这么下来, 声音变得嘶哑, 嗓子疼痛, 咽喉有异物感。建议每天多吃一个梨, 梨的果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 适用于伤津烦渴、热咳、口渴失音。

食物.食物链.生物富集 篇11

牛肉是不是来自疯牛病的产地,大闸蟹是不是吃了抗菌素,精瘦的猪肉使人感到有些蹊跷,黄鱼出奇的黄……人们面对这些迹象,无法不对食物打上问号。其实食品安全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英国生物学家埃尔顿,从中国的一句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谚语中得到了启发,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著名的“食物链”理论。

什么是食物链和生物富集?

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被称为食物链。简言之,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鱼类又是人类的食物。于是,藻类→水蚤→鱼类→人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当食物链遭到污染,其后果不堪设想。

自然界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但如果以吃草为生的兔子吃了草,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它体内积累。而老鹰以吃兔子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由此可见,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这就是生物富集。

有一个典型的生物富集例子更能说明问题,这就是美国旧金山的休养胜地明湖,曾因滥用DDT导致鱼类、鸟类大批死亡。后来研究发现,DDT通过食物链会以惊人的速度在生物体内富集。如果将湖水中的DDT浓度当作1的话,那么湖水中浮游生物体内的DDT浓度是265,吃浮游生物的小鱼体内的脂肪中DDT浓度是500,吃小鱼的大鱼脂肪中则达到8.5万。如果鸟类吃了这种鱼,鸟类体内脂肪中的DDT浓度可达到几百万。

被美国人誉为国鸟的白头鹰之所以濒临灭绝,并不是遭人捕杀而引起的,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在白头鹰体内富集,导致白头鹰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繁殖后代。

因此,对食物链的污染和生物富集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听到有关红肉、白肉和鱼肉的说法,即少吃红肉(猪、牛、羊),多吃白肉(鸡、鸭、鹅),最好吃鱼肉。其实这种说法存在片面性,多吃鱼,不代表万事无忧,对健康来说,恰恰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摄入大量的优质鱼蛋白和好的脂肪即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生物富集,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汞在人体内代谢缓慢,可引起蓄积中毒,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我们究竟该吃什么、怎么吃呢?

十种食物控食欲 篇12

苹果 苹果有助于抑制饥饿感。因为其中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果胶, 能产生饱腹感;苹果还可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 延缓饥饿感。

杏仁 杏仁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镁元素, 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还能增强人的饱腹感, 有利于控制体重。

咖啡 每天喝一两杯咖啡不仅能起到提神的作用, 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抑制食欲。研究究证证明明, 咖啡能在短期内起到抑制制食食欲欲的作用。

鸡蛋 研究显示, 早餐时吃一两个鸡蛋能让人在24小时内都有饱腹感, 其效果优于同样数量的面包圈;不仅如此, 一天内吃下的食物热量也会比吃面包圈的人少330千卡。

红薯 红薯中含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淀粉, 它能抵制消化酶的作用, 使其在胃中停留更长的时间, 延长饱腹感。

黑巧克力 吃一两块含有70%可可粉的黑巧克力就能降低对食物的渴求, 因为它特有的苦味能抑制食欲。黑巧克力中含有的硬脂酸也能让消化过程放慢, 饱腹感延长。

豆腐 豆腐含有大量的异黄酮, 它能抑制食欲和减少对其他食物的摄入。

绿茶 热腾腾的绿茶能减少对零食的摄入量, 营养学家发现, 绿茶中含有的儿茶酚能阻止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 延缓血糖水平升高, 避免脂肪堆积。

燕麦片 燕麦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早餐喝一碗燕麦粥能抑制饥饿激素的释放, 也能延缓血糖上升。

上一篇:数字管理下一篇: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