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食物联想论文

2024-05-23

有趣的食物联想论文(精选3篇)

有趣的食物联想论文 篇1

电子白板的特点在于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素材之间的互动学习。通过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师能更有效地运用资源,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效果。《有趣的食物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的奥秘。本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电子白板的巧妙应用, 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思考、想象与探究, 自发并自由地在学海中扬起风帆, 探寻科学的奥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组成结构;认识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能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体会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并意识到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分解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情境——漾起认知微波

电子白板拉幕出示故事情节。

师:在这个小故事里, 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交流“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故事。 (教师相机利用动画呈现吃与被吃的场景。)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趣的食物链”。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比喻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图, 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今天我们研究的是螳螂、蝉、黄雀之间是什么样的食物关系。像这样的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我们称之为“食物链”。 (运用电子白板的页面折叠功能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白板拉幕出示的故事带有一种神秘感, 让学生眼前一亮,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结合动态的画面, 将学生由故事的情境引入科学的话题。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认识到黄雀、螳螂、蝉三者之间食物的链接关系。

(二) 个性引导——激起探究巨浪

(1) 探寻简单的食物链

电子白板拉幕出示“田野”图片。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哪些生物? (用白板放大镜的功能显示浆果、田鼠和猫头鹰。)

师: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在学生发言指出“浆果被田鼠吃, 田鼠被猫头鹰吃”之后, 教师指名学生上台用电子白板笔以箭头形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结合学生个性化的表示方法, 教师指导:箭头指向谁, 即表示被谁吃。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呈现场景图, 将这些生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 更能突显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放大”呈现, 使学生聚焦于研究对象。学生上台用白板笔直接画出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 包括画图方式的调整, 初步显现电子白板较强的交互功能, 有助于学生在展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对“食物链”的理解。

师:在这条生物链中, 科学家把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称为生产者, 我们来看一看对于生产者的视频介绍 (播放“生产者”视频) 。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称为消费者 (播放“消费者”视频) 。

学生观看“生产者”视频和“消费者”视频。

师:看完了视频介绍, 谁来讲讲——在这条生物链中, 谁是生产者, 谁是消费者, 为什么?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拖动图片到右上方的空白框中, “猫头鹰”和“田鼠”将显示“消费者”字样, “浆果”将显示“生产者”字样。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群组属性”的功能, 设计自主互动环节, 帮助学生主动辨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研究简单的食物网

师:我们都知道, 在同一栖息地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动植物往往不只三种, 那多种动植物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它们又存在怎样的食物关系呢?

教师继续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田野”图片中显示其他生物:狼、兔子、蛇、小鸟。

师: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中, 你们能找到几条食物链?请各小组讨论后, 用箭头表示出来。 (不同的食物链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上台用白板笔连一连本组发现的食物链。其他组学生补充发言。

设计意图:在食物网的概念描述中, 电子白板设置的背景仍强调“栖息地”的重要性。在寻找不同的食物链过程中, 电子白板充分地容纳并展示了不同小组学生的不同想法, 促进学生认识到一种生物不仅仅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从而认识到栖息地中生物食物的多样性。

师:你们看, 这样交叉在一起的食物链像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食物网”, 白板呈现连线交织成网状情况;如果学生回答不出, 则先演示连线呈网状, 启发学生回答。

师:生物学家把这样相互交叉在一起的食物链, 形象地称为“食物网”。

出示问题:在这样一个食物网中存在几条食物链?每一条食物链都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终止?

师生小结: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 到凶猛的动物终止。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上一个个箭头显现的食物链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后的反馈。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明白了食物链的概念。继而, 电子白板演示辅助学生的认识从线状的食物链自然走向网状的食物网。

(三) 深入分析——掀起思辨狂潮

师:由前面的交流, 我们知道, 食物链的源头一般在植物, 那么植物的养料又从哪里来呢? (播放“分解者”视频。)

师:在下面的这片草地上生活着这样一些生物—— (白板出示:狼、蛇、田鼠、水稻、真菌和细菌、羊、草。)

学生辨识:哪些是分解者, 哪些是生产者, 哪些又是消费者?

学生用电子白板笔拖动不同的生物到不同的类别, 正确的则留在相应方框内, 不正确的则返回原处。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体现得非常明显, 学生在用白板笔操作过程中, 白板的即时反馈,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区别, 加深了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

师:请把它们的食物链用不同的颜色连一连,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 交流。教师引导发现: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联系在一起。

师: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没有了分解者会怎样? (点击“分解者”消失。)

结合学生的发言, 教师小结: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 地球上的动植物残体和有机物将得不到分解, 地球上将遍布垃圾;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 植物生长的营养将会枯竭, 生产者将不能生产, 消费者将得不到食物, 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无法维持。因此,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波浪式发展、螺旋式进化的原动力之一。可见, 分解者非常重要, 缺它不可。

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食物链和食物网把每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个食物网中, 如果缺少某种生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白板展示数据分析) 如果一条蛇一年能吃60只老鼠, 一只老鼠一年糟蹋5千克粮食。据统计, 人类每年要吃掉200万条蛇, 那么一年过去, 相当于放过多少只老鼠?损失多少粮食?

师:你们从中读懂了什么?

师生总结: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 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某一种生物的消失或数量急剧减少, 就将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分析, 并亲手用白板笔勾画出的食物网, 加深对生物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与理解。“分解者”的消失则直接造成物质循环的缺失。

教学反思

1.方式多样化, 灵活性强

电子白板能及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这使得它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课堂的生成, 为教师及时调整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尤其在寻找食物链, 辨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分析, 灵活地呈现学习内容, 完善学习环节,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反馈,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效率。

2.突破重点难点, 技术性强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求知欲和动手能力较强, 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在本课中, 教师将电子白板的群组、拉幕、页面折叠等功能都充分加以应用, 以期实现通过白板课件来解决本课重难点的愿望。比如, 在突破食物关系的断裂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这一重难点时, 教师就将这一食物关系放在整个食物网的大环境下, 当运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将某一生物隐藏起来时, 这种食物关系的断裂所带给大自然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学生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

3.教育信息化, 具有革命性

很多人认为技术仅仅是技术, 电子白板以及即将试行的平板电脑只不过是实现技术的载体, 但我们更看重的是电子白板背后所承载的教育理念。电子白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即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交流, 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趣的食物联想论文 篇2

教学目标:1.使幼儿初步了解动植物间的食物链现象。2.让幼儿初步感受动植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使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动物头饰及卡片 设计流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大家要仔细听,一会要回答我的问题!(课件播放《狼和小羊》的故事:大灰狼来到小溪边,看见一只小羊在喝水,就跑过去说:你把我的水弄脏了。小羊:狼先生,你站在上游,我在下游,怎会把您的水弄脏呢?大灰狼:你这个小东西太坏了,反正不是你就是你爸爸,于是向小羊扑去------)幼儿听故事。

师:故事播放完了,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 幼:大灰狼、小羊。

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幼:狼吃小羊。

师:狼把小羊吃了吗?幼:没有,狼被大象等动物打死了。幼:吃了,小羊死了。

师:到底结果如何,一会再来揭晓。

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像这样被吃的事经常发生。今天就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去瞧一瞧。

二、第一站。森林王国。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小火车(托马斯)要出发了。唔—唔—。大森林到了,孩子们快看啊!(出示森林里小兔子和老虎的图片)小兔子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着,它正在香喷喷的吃着可口的嫩嫩的绿草,可是在它身后不远处,有一只饥饿的老虎正悄悄地向它靠近,危险越来越近了。

师:孩子们,你们看见了什么?幼:我看见了兔子老虎(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师:发生了什么事?幼:老虎要吃兔子。

师:当时兔子正在干什么?幼:吃草。教师小结:老虎吃兔子,兔子吃草,兔子是老虎的食物,草是兔子的食物。那森林里还有呢些动物?幼:猴子、狮子------。师:它们的食物各是什么呢?幼:猴子吃香蕉、桃子。狮子吃小动物------。

二、第二站海底世界

1.师:小朋友们说的太好了!让我们坐上小火车继续出发吧!唔—唔—海底世界到了(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幼儿观看视频。师:你在海底世界看见了什么?

幼:小鱼、大鱼、章鱼、鲨鱼------。

2.做游戏《找朋友》让四个孩子带上动物头饰分别寻找自己的食物找到后,手拉手。

师:现在它们来到了我们的中间,想考考大家。这些动物的食物是什么呢? 幼:鲨鱼吃大鱼,大鱼吃小鱼。师:那么虾的食物又是什么呢?

教师介绍:小虾吃海洋里的浮游生物。

3.介绍食物链概念。大家手拉手,好像一条链子,这条链子是靠食物链接的,动物之间因食物而形成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如同链子,这种关系叫食物链。

四、第三站鸟王国。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去鸟王国啊!那我们出发了。不过鸟王国不希望被打扰,所以要想去就要给大家留一道题,按食物链排序(出示图片鸟—叶子—老鹰—虫子)幼儿进行排序。虫子吃叶子,小鸟吃虫子,老鹰吃小鸟。师:鸟王国欢迎大家参加音乐会。(播放鸟鸣音乐)

五、返航 师:小朋友们时间到了,我们要返航了。小火车出发了,唔、唔—

师:看又经过了海底世界,大家在安静的休息。(展示枯树荒漠图片)提问:“孩子们,现在到哪里了?你们看见了什么? 幼:没有叶子的树,沙漠。

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原来呀,这就是第一站的大森林,你还认识它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介绍《狼和小羊》故事后半部分)狼把小羊吃了,羊妈妈很伤心,所以它把大灰狼告到了狮子大王那里。狮子决定将他送进监狱囚禁起来。这下没有了狼,羊妈妈可开心了,终于可以自由的养宝宝了。于是羊越来越多,而草越来越少,到最后连树叶都没了,成了枯树,由于没有食物,很多小羊被饿死了。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幼:没有狼,羊就多了。

师:看来羊的数量太多,将导致草原没了草,羊被饿死,怎样减少数量呢? 幼:放大灰狼出来吃羊。师:让我们祈祷放他回来。幼齐喊:大灰狼你回来吧!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幼:可以杀羊------。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大家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谁都不行。提问:没有老鹰行吗?没有鲨鱼行吗?幼:不行,不行。师:因此我们要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伤害。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有趣的食物链》是本单元第三课,这课在《共同的家园》这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及破坏自然界中食物关系到后果。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科学已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探究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触《科学课》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充满着爱好和好奇,喜欢多方位的观察与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探究将受到很大的挑战。为此,我对本课进行了精心地安排,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地探究和冷静、理性思考进行有效地引导。但自然界中动植物间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和与学生以前接触的动植物方面的知识所学相比,难度较大。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教学难点:学生找、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有关食物链的课件,生物卡片、小磁铁、食物网的记录纸(20张)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食物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谈话: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吗?(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谈话:在这个故事中,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生:吃与被吃的关系)

3、谈话: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呢?(生:螳螂在吃蝉,而黄雀又吃螳螂。)

(板书:蝉

螳螂

黄雀)

4、谈话:那么蝉吃什么?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呢?(生:蝉吃树叶,树汁等,黄雀会被蛇吃掉。)

(板书:树汁

螳螂

黄雀

蛇 ……)

5、谈话:为了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科学上统一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方向指向吃还是被吃的? “谁被谁吃”箭头就指向吃的,意思是说被他吃到肚子里了。

二、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1、游戏“帮我找位置”

(1)谈话: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为了奖励你们,咱们再来玩一个“帮我找位置”的游戏,好吗?

瞧!在奇妙的海洋世界住着许多有趣的生物,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图片:鲨鱼、海藻、鱼、虾、海豹】

(2)谈话:老师把这五张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如果这五种生物按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这样贴,合理吗?(生:不合理)(3)提问:谁愿意上来,帮他们重新把顺序排一下?你能给大伙儿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吗?(生:一生上台重新排列顺序。)(4)谈话:下面的同学也都同意吗? 生:同意。生:不同意

(5)谈话:生谈自己的想法。

2、谈话:的确,这些生物之间就是存在着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把它们连起来像条链子,生物学家呢把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出示食物链概念】: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食物链。(板示课题:有趣的食物链)。(1)那谁愿意上来画一画?用箭头把这条食物链表示出来。(生:一生上台表示出食物链。)

(2)谈话:注意方向,“谁被谁吃”箭头就指向吃的。

三、深入认识食物链,会找,写食物链。

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食物链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尝试找一找食物链,好吗?(生:好的。)

2、谈话:在一块庄稼地里生活着这样一些生物,它们之间就有着复杂的食物联系,所以要找食物链肯定是不止一条的。【出示图片】

3、谈话:那你们有信心把它们间的食物链全都找出来吗? 生:有; 生:没有。

4、谈话:食物链很容易画乱,为了能将所有的食物链一个都不漏地找出来,在找之前我们讨论一下,怎样找出食物链,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讨论)

得出:为了一个不漏的找出所有的食物链,可以从最凶猛的动物开始,也可以从植物开始

5、谈话:请拿出桌上记录纸找食物链(学生拿记录纸)前后4人一小组讨论,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找的食物链最多,并写在记录纸的下面,时间8分钟。

注意:组长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一名学生负责记录。师给学生准备记录纸。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生:一名学生上台板书。)学生上黑板写,还有没有其他食物链了?进行补充。

四、认识食物链的特点及构成。

1、谈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食物链,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观察。)【结合回答,出示食物链的特点】: 食物链的特点:食物链生物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2、谈话:那么位于食物链源头的植物,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谁知道?

生回答后师补充:的确,这些绿色植物就是通过光合作用,把土壤里的水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再以食物的方式储存起来。

3、谈话:这些植物可以自己制造出食物来,是不是很了不起啊?(生:是)

生物学家就给食物链上的这些不同生物分了类,各起了名字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生产者、消费者概念】:

4、讲解: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举例:草、花。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举例:小鸟、瓢虫

5、谈话:很有意思的名字!你看(指板书)那些生物是属于生产者,那些生物属于消费者呢? 老师这儿有一些生物

【出示图片】:猫、庄稼、熊、树、雕、植物的图片。

6、谈话:你能分辨出其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吗? 同桌互相讨论,一分钟后汇报答案。

7、谈话: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8、小结:所有的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结束.9、谈话:现在老师又找来一种小生物,请看动画,它可能属于哪一类?(生:观察。)

【出示动画图片】:屎壳郎滚粪便的动画。

10、谈话:有人认出来了,认识吧?它的名字叫屎壳郎,它吃什么?(生:动物的粪便)。他在干什么呢?它属于刚才提的生产者、消费者吗?能不能划分到这两类中去呢?(生:不能。)

11、谈话:那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呢? 【出示分解者的概念】:

12、讲解:将消费者的粪便和尸体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的生物叫分解者。

13、谈话:你还知道那些生物也属于分解者呢?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

【出示分解者图片】:蘑菇、蚯蚓、霉菌等图片。

14、谈话:那么分解者在食物链中起什么作用呢?你知道吗?

15、谈话:如果没有分解者,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怎样?(生:谈想法。)

16、小结:怪不得它有个光荣的称号叫——大自然的清洁工。

五、了解食物网。

1、谈话: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所找的食物链,老师把它用图的形式画了出来.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么多条食物链纵横交叉在一起,你们觉得像什么?(生:食物网。)【出示食物网概念】:

2、小结: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他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3、讲解:通过食物网,我们可以发现,老鼠是一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吗?是多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生:观察回答。)

六、了解食物链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1、谈话:在这个食物网中,如果有一条食物链断了,结果会发生什么情况?(生:谈体会。)

2、谈话:我们以蛇为中心的这条食物链来说,老鼠吃的不仅是草籽,还吃粮食。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喜欢吃蛇,所以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杀野生蛇类,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生:边观察,边说带来的后果。)

[出示图片]:关于蛇的图片,并阅读资料。

3、谈话:你看了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具体谈想法。)

4、谈话:这种影响仅仅体现在这一条食物链上吗?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又会是怎样的?你说食物链断了,食物网还存在吗?(生:不存在。)

5、总结: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都充当着重要角色。破坏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导致食物关系的中断,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七、拓展延伸

1、其实,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和更复杂的食物网而相互联系,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大量地捕杀野生动物,最终会破坏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大量地使用农药,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物最终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2、提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生:谈自己的想法。)

八、学以致用:

出示图片,设计生物防治方案 :

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松树的害虫,请查阅信息库知识或其他途径,找出松毛虫的天敌除了赤眼蜂外,还有哪些?从中选择一种松毛虫的天敌,并设置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防治松毛虫。板书设计: 有趣的食物链

树汁 → 蝉 → 螳螂 → 黄雀 → 蛇 → 老鹰 → → → →

上一篇:泵站监控论文下一篇:呼吸机辅助通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