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语言的奥秘

2024-12-03

食物语言的奥秘(精选4篇)

食物语言的奥秘 篇1

摘要:舞蹈是无声的人体语言, 它的艺术魅力可以在人体美中显现出来。从古至今, 不论中外, 都是运用舞蹈培育人体美。人体美始终是追求精神和肉体和谐一致的美, 是至高无上的美。人体美的内容越丰富, 形式越多样, 就越能扩展人体语言的表达能力, 使舞蹈更富有艺术魅力。

关键词:人体语言,舞蹈美,魅力

舞蹈是无声的人体语言, 它的艺术魅力像动听的诗句, 像优美的乐音, 使你动情, 使你的心弦共振。若问为什么会如此, 这个奥秘就在于人体美是至高无上的美;人体语言美是人体美的集中表现。

一、人体是最美的, 一切生物的形态都无法和它相比

自从猿人能直立行走并创造了第一件工具以后, 人就成为万物之灵。原始人经过了多少万年的发展, 才脱离一般动物的形态, 改变了习性, 成为四肢匀称, 行动灵活、敏捷的现代人。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也不断改造自己, 人体的各器官变得发达, 手和脑变得富有创造力, 思想、感情更加丰富、高尚。从此, 人的美, 体现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两者的和谐一致就成为人体美的本质, 人体美是至高无上的美。

在语言尚不健全的原始社会的群体生活中, 人们不得不用形体和手式表达思想感情, 千万年的劳动和社会生活, 在人体留下的各种习惯动作反复出现, 早为人们所理解, 已具有人们交际中的语言功能, 成为人体语言。语言文字形成以后, 这种人体语言的运用不仅没有消失, 而且, 还具有了许多新的含义, 成为人们说话时的辅助动作, 当语言难于表述时, 也许借助形体动作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 作为民间舞蹈中的人体语言, 要比生活的动态更高、更美。因为人体美集中了民族和地区的一些审美特征。例如:在草原上, 肩部的松弛, 手腕部的灵活是最美的;高原上, “一顺边”的动态是最美的;炎热的水边, 轻稳的小步是最美的。舞蹈在表现一定思想、感情时, 才是民间舞蹈的人体语言,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深化。因此, 人体美是至高无上的美。

二、人体语言美是人体美的集中表现

舞蹈的动律、韵味、舞姿造型, 和音乐的节奏、旋律、结构, 和美术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有相似之处。和音乐的概括性、抽象性以及在一定时间条件下, 抒发和展现舞者的内心世界, 使心灵形象化等方面更为近似。不同的是:舞蹈是用身体, 音乐是用乐音;舞蹈给人以视觉形象, 音乐是听觉形象;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时间艺术。

舞蹈是通过人体美传情达意的, 人体是舞蹈美的物质基础。雕塑是用金 (铜) 、石 (大理石、石膏) 塑造人体美, 两者在塑造形象上又有近似处。著名艺术教育家欧阳予倩曾描绘说:“雕刻贵能抓住人物一刹那间留下的形象, 表现一个感情的顶点。舞蹈可以说是活动的雕刻, 它所表现的是感情的高度集中。”人体语言美的本质就在于:舞蹈的每个形象都是感情的顶点, 是精神美和肉体美的高度集中, 也就是常说的:“造型艺术”和“诗的想象力”两种形象的融合和升华。

三、人体语言魅力的要素

人体语言美最根本的要素, 是舞者感情高度集中的美, 并通过表演而突出表现宗旨美、形神美、意境美、节奏美、韵律美等因素去感染观众, 使他们产生共鸣和理解。

1. 宗旨美。

各民族的民间舞蹈, 都是把宣扬民族精神和高尚情操, 作为第一要义的。让我们从苗族的“铜鼓激出征”和瑶族的“篝火迎猎归‘中, 体验人体语言魅力的宗旨美。

“咚嗡———、咚嗡———”, 浑厚威严的铜鼓声震开岩山上的一线天, 沉闷地在山涧回荡。苗寨村民顿时喧闹沸腾起来, 人们闻声而动, 已顾不得鸡飞狗叫, 直奔鼓声的发号地点, 围鼓起舞, 待命出征。苗家男女老少情绪激昂地用同样的舞步, 踏着同一鼓点节奏, 挥动手中刀、棒、猎枪和弓弩, 做出征前的盟誓和诀别。鼓声急促, 步法转快, 出征者舞出赴汤蹈火誓保村寨的决心, 老幼和妇女们跳出他们的祝愿胜利和崇敬的心情。这就是苗族古老的出征仪式之舞。在本民族受到生存威胁时, 视死如归的精神是最高尚的美德, “铜鼓激出征”宣扬了民族精神之美。

瑶族居住在山区, 以农为主, 狩猎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 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因此, “篝火迎猎归”的舞蹈, 就是表现人们翘首以待, 迎接亲人获猎归来的风习。火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 跳动着的火焰映红了半个瑶山, 山峦深处的小径上传来了人们的呼哨声, 顿时, 回应的呼声如同春雷, 获猎的英雄们满载而归, 高高的火焰照亮了一张张自豪的笑脸和喜悦的面孔, 全村寨为获得猎物而高兴。众人围着篝火, 杵着手中的木棍, 重踏着脚步起舞, 有的人还模仿着野兽的动态形象, 窜跳、翻滚。狂欢的呼叫声震撼着瑶山, 篝火烧红了瑶寨的上空, 粗犷而强悍的舞蹈显示和颂扬着英雄的美德。

2. 形神美。

人体的自然形态和功能, 对各民族来说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舞蹈动作的变化, 都必须合乎人体功能的自然规律。但用近似的动作塑造形象时, 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不同意境, 原因就在于神态的不同, 从而让观众产生不同的感受。表演者的神态中, 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特有的审美情趣。用《风采篇》中已谈过的“一鹰三态”为例, 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鹰三态”中, 三个民族都是用平伸双臂, 表现鹰的展翅飞翔的。三个民族不同之处在于:蒙古族摔跤手 (摔跤舞中亦同) 进场的拟鹰动作“舞者头略抬, 凝望远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双臂充满力量, 目光中闪烁着一往无前的气概, 显示出天之骄子的形象”。藏族舞蹈的拟鹰形象, 虽然也是平展双臂表现翱翔, 但两手抓着楚巴 (长袍) 的双袖, 神情中带有宗教的肃穆与虔诚, 意境是神鹰和神鸟孔雀的想象。塔吉克族的雄鹰翱翔的形象, 是平展的双臂, 略微向后, 前进中步法稳健起伏, 动作洒脱, 有明显的西域乐舞文化的影响。

以上三种不同的形神兼备的美, 塑造出三种不同的形象, 成为“一鹰三态”。

3. 意境美。

汉族民间舞蹈在表演上, 特别讲求虚拟、象征的手法, “上山”、“过小桥”、“划船”等都用虚拟的手法体现。表演上还讲求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 眼随手走, 身随手动, 变化自如、步法和谐的表演中, 眼睛是突出意向, 表达情意的窗户。演员还常通过道具的使用和虚实结合的表演, 创造出令人可信的意境, 使观众得到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过去, 汉族民间舞蹈中的女角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但是演员形神兼备、情真意切的表演, 使他自己也沉浸在角色和所创造的意境中, 观众清晰地看到内容和情节的变化, 而为之动情。

例如“扑蝶”, 这是以折扇为道具, 各地常见、各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小节目, 扮演小姑娘的演员, 一上场就吸引着观众:她独自来到花园中, 用没打开的折扇指此、指彼, 又跑去仔细观赏, 从她的眼神、手势、动态中, 观众已理解她所看到的牡丹花和带刺的玫瑰。忽然, 她惊喜地发现一只蝴蝶停在花蕊上, 折扇轻轻打开, 刚要扑下去, 却又改用手指去拈捉, 但蝴蝶飞走了, 她又在空中搜寻、追扑……。辽宁秧歌中的“扑蝶”在小姑娘已用折扇扑到蝴蝶, 当她小心翼翼地掀开扇子时, 蝴蝶却又飞走了, 在她失望的同时, 唢呐往往吹出拟人声的“飞———一啦”, 既增强了意境的真实感, 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福建的“采茶扑蝶”, 由演员执一藤条, 顶端有一只美丽的“飞蝶”在花丛中飞舞, 几名持篮采茶的小姑娘用各种方式去追扑它, 表演清晰、美妙, 引入入胜。

4. 节奏美。

中国民间舞蹈的伴奏乐器中, 几乎不可无鼓, 鼓声、鼓点强弱缓急的变化, 以及为本民族理解、带有词汇含义的鼓点, 在配合舞蹈表演中, 突出了舞蹈动静结合的节奏美。少数民族铜鼓舞中, 铜鼓和木鼓交织融会成仙乐般美妙的鼓点, 像在高声朗颂民族的史诗;像在娓娓地叙述本民族过去的光荣、灾难、迁徙和今日的欢乐。围鼓同舞的群众, 或三步一停, 五步一转, 默契和谐, 准确无误地跳着传统的规范动作。壮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等的铜鼓舞亦都如此。

北京郊县由妇女们表演的太平鼓, 是满、汉文化的艺术结晶, 表演中, 人随鼓走, 鼓随手舞, 动作转换、队形穿插都依据鼓点的变化。婀娜的舞姿、轻盈的转身, 都以在身边翻飞的单鼓形成动静对比, 于节奏错落有致之中表演出来的。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中的单人手鼓舞, 巧妙地继承古区域乐舞精华, 浓缩在一舞、一鼓之中。惟妙惟肖的《摘葡萄》、《种瓜》、《绣花舞》、《顽皮的小姑娘》等优秀舞蹈, 那轻盈的跳跃、快速的旋转、柔软的腰肢等, 都是西域著名乐舞的遗风。特别是快速连续旋转中的戛然而止的技艺、品尝葡萄酸甜时的表情, 以及轻弹哈密瓜, 检验它是否熟透的表演, 令人百看不厌。

手鼓舞出神入化的表演, 是感情高度集中、鼓舞高度融合并升华后的创造, 也是动静结合、节奏美的最高体现。

5. 韵律美。

舞蹈像诗, 也有和诗歌一样的韵律美。但它不是语言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而是表演者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神韵和动律。舞蹈动作若没有韵律, 就变得枯干、单调, 失去生气。韵律美像神奇的彩笔, 用刚柔相济、浓挥淡抹的艺术手法, 把表演渲染得五光十色, 光彩照人。表演中形神美、节奏美、韵律美的融合, 深化了意境美, 体现了宗旨美。人体语言魅力的这五种要素, 相辅相成, 使表演者的感情浓缩、升华;使诗意凝练, 发挥了语言文字所没有的最直接、最深邃的立体作用。

朝鲜族民间舞蹈是以潇洒、典雅的韵律美著称于世的, 这种特有的韵律美是怎样形成的呢?朝鲜族勤劳、坚韧的民族性格、仙鹤般高雅的心态, 融为刚柔相济的神韵体现在优美的舞姿中, 较好的乐舞文化修养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增强了韵律美。即便是技巧性很强的“象帽舞”, 同样洋溢着别致的风韵。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韵律美, 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 还有刚柔相济之美。根据不同的舞蹈、不同的意境的需要充分地运用和发挥。

朝鲜族民间舞蹈是比较难掌握的舞蹈之一, 深邃的朝鲜族乐舞的文化背景及节奏“长短”的含义等, 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弄清楚源流的。

然而, 通过上述宗旨美、形神美、意境美、节奏美、韵律美的初步分析, 可以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体语言魅力的奥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音乐出版社舞蹈组.舞蹈的基本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

[2]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3]汪加千等.人体律动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食物语言的奥秘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用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食物味道的描述,引导幼儿初步接触“ABB”结构的词语。接着让幼儿体验食物和调料的味道再引导幼儿学习描述它。在幼儿有了这些体验后让幼儿用儿歌的方式来整理学到的“ABB”结构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并尝试描述。

【活动重点】

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学习: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教学反思:

1.活动整体效果很好,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通过品尝都能讲出食品的味道并丰富了幼儿的词汇。

如: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

2.食品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并且孩子们亲自感受参与性强,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扩展回答问题,3.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多数幼儿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可见幼儿的挑食只存在于个别,孩子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值得欣慰。

4.延伸活动设计合理,能更进一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语言的奥秘 篇3

一、让数学语言的应用成为习惯———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理性认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它包含着大量表面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等, 但其中却蕴涵着一种简练、准确、通用的语言。当我们掌握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后, 就能得心应手地在数学世界里遨游, 以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应用的环境, 所以培养小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基地, 因为只有数学课堂才能充分提供数学语言交流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和其他语言的产生一样, 数学语言最早也来源于生活。学习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包括生活问题) , 因此课外的学习活动是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有效补充。再次, 语言的习得和其他技能的习得一样, 需要不断强化刺激, 错误矫正才能逐渐巩固, 因而进行数学语言的错误解析与矫正也十分重要。我们的想法如下图所示。

通常, 学习数学语言要经历机械识记—归纳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因而我们遵循学生的数学语言学习心理规律, 设计了四种教学法:提问教学重在生活语言修正为数学语言;关键词教学重在剖析、明了数学语言;知识结构教学重在梳理、提炼数学语言;交互教学重在三种形式的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

二、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实践探索

数学语言是对数学对象、运算、关系、演绎做出表述的一种语言形式, 也是数学知识有型化、公理化、模式化的体现。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化, 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 因此, 开展教学必须遵循数学语言培养的规律。

(一) 生活问题转化中修正数学语言———实施提问教学法

对于数学能力而言, 具备数学建模思想至关重要。其中把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又是形成数学建模思想的关键。提问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或数学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 从具体的生活原型出发, 运用数学语言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并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数学的视角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提出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下面, 我们以校本教材《一份剪报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片段为例阐述。

1.收集信息, 丰富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从学生身边最感兴趣的、最熟悉的事和物入手, 放手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可以这样说, 信息收集是提问的一个重要前提, 有了信息的充分呈现, 可提炼的数学语言信息就会越多, 问题之水就会汩汩而来。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近1年时间”“约39万” (隐藏着近似值知识) “对于一个年逾花古稀的老人来说,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什么叫天文数字? (隐藏着大数的知识)

(在学生所收集的信息中蕴涵了“近似值”“天文数字”等数学语言的雏形原本, 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数学语言学习的基础。)

2.确定主题, 筛选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学生呈现的信息中有很多对于数学学习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完全放手, 将严重干扰数学的有效学习, 对数学语言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让学生进行提问之中, 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取舍显得至关重要。把有效的信息留下来, 生产出无限的数学问题来, 积累真正有用的数学语言材料, 准备后来的整理、组合。

“这么多的问题中, 与数学直接相关的有哪些呢?”

“俞仁文老人一天要花多少时间进行抄写工作?照这样估算, 他抄写完《四书五经》大约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什么叫天文数字?”“这么多的信息, 哪些跟我们的数学有关系呢?请你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的点拨, 将学习主题的范围有效地确定出来了。)

3.呈现情境, 集聚数学语言问题

主题已定, 学生也收集了足够的信息, 教师就要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语言, 组合出一个较为生活化的情境, 供全班一起研究学习, 相当于营造出一个相近的数学语言组成的学习场。其形式可以是一幅主题图, 一篇短小的文章, 一份表格等等。这样可以有效舍去无关信息, 形成数学语言学习材料的核心。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 (包括译文) 。开本为长70厘米, 宽34.5厘米。

他决定, 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 用这一特殊方式来庆祝奥运。

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

(上述文字信息中与数学有关的就是画线部分的内容, 留下画线的内容, 舍去其他无关的信息, 直奔数学问题的主题。)

4.筛选问题, 提炼规范的数学语言

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组织、筛选, 让学生的问题更准确化、数学化。学生问题不断修正的过程, 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修正的过程。

让我们对“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这一数学信息的提问过程做一个模拟。

师:对于这一信息, 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俞爷爷为什么要手抄《四书五经》啊, 这样多累啊!

师:手抄《四书五经》是一件让我们同学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手抄的时间不是一秒钟, 一分钟, 也不仅仅是一小时, 一天, 而是漫长的一年。有哪位同学能知道他抄书的时间是几天?如果老人抄书的时间正好满一年, 那么他应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完成的?

(巧妙递进, 自然地引入到两个与“年、月、日”有关的数学问题。 (1) 闰年与平年的判断; (2) 计算需要的时间。两个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思路就展开了。)

5.完善问题, 促进数学语言有序化

当大量的数学问题出来后, 引导学生对以上数学问题归类、完善, 不仅问题指向会更明确, 学生的数学语言自然也不断趋于有序化、严谨化。

问题:

(1) 长70厘米, 宽34.5厘米的纸面有多大?

(2) “近1年时间”“近40万个毛笔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 “约39万”与“近40万”有什么联系?……

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摆在大家面前, 如果请你对它们进行分类, 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指引。上述问题归纳为几类:问题 (1) 指向的是空间领域的面积的大小;问题 (2) 、 (3) 是数与代数领域的近似数的问题……而学生的数学语言也逐渐修正得更有逻辑性。)

6.解决问题, 提供数学语言应用的机会

在完成以上环节内容后, 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 开展数学语言应用的实践, 最终达成将数学语言融会贯通的目的。由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对所用知识进行链接、应用, 因此不要求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二) 数学概念剖析中明晰数学语言———实施关键词教学法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从音节、词汇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入手。对于数学语言而言, 表达数量关系、图形特征或数学思想、方法的词句, 包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的关键词就是重要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果学生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关键词, 那学习数学语言就驾轻就熟了。关键词教学要求教师牢牢抓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词设计教学活动, 使之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 通过由表及里, 层层剥示, 揭示关键词的特征和作用,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关键词, 达到掌握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

1.揭示课题, 引入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即在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 引入新课后直接呈现核心关键词,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目标, 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活动, 进行数学语言的外围探索。

2.获取信息, 分析关键词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关键词, 我们从核心关键词中衍生出一些附属关键词。核心与附属关键词的出现, 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又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核心关键词, 进而更深入地掌握数学关键词, 也就能更真切地理解数学语言的严谨和准确。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师: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 (出示图: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个。

生: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1瓶。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 叫做———? (板书:平均分)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两人各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切成两半) 这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围绕着“分数”这个核心关键词, 出现了一个物体、平均分、几份等附属关键词, 通过探索这些附属关键词, 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研究探索, 理解关键词

明确了学习任务中的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后, 学生可自主选择研究的顺序与重点, 或独立研究, 或合作探索。通过逐渐明晰附属关键词, 进而理解核心关键词, 理清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的联系, 也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4.归纳讨论, 提炼关键词

为了形成学生对关键词统一、正确的理解, 需要将各自学习的结果提出来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充分运用, 种种不完善或不准确或不简洁的语言都将在交流讨论中趋于完善、准确和简洁。

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的过程, 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进而推导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归纳得出:通过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或先算出其中的一小份再求出总面积的方法, 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5.深化实践, 运用关键词

在提炼出准确的数学语言之后, 学习者要将关键词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之中, 不仅做到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反驳或补充他人的观点, 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三) 数学知识梳理中提炼数学语言———实施知识结构教学法

遵循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 依据各块知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用内化了的数学语言重组各个数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形成一个相对严谨的语言系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结构教学的出发点。知识结构教学的环节如下所示:

回顾原有知识, 使数学语言更丰富→出示知识纲要, 让数学语言更有条理→探讨知识结构, 形成数学语言的互译→整理知识结构, 使数学语言更精确→学生重温教材, 达成数学语言的应用性。

知识结构教学有两种变式。

如上是新授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不简单停留在对知识的言语陈述, 更要求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如上是复习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注重知识梳理过程, 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结网, 将杂乱无章的知识梳理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实现知识内化, 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愉快。

(四) 数学信息互译中融会数学语言———实施交互教学法

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语言。交互教学通过将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各种各样的语言进行表征, 并将这些表征在头脑中相互转化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本身。主要教学结构是“问题的提出 (知识本身) ———学生个体的理解 (图形、符号、文字) ———几种语言间的互译———形成知识的多种表征形式”, 如下图所示。

1.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创设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现象的矛盾和冲突, 让学生带着饱满丰富的感情走入数学语言交流的环境,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

2.自主探索, 形成语言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将数学问题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描述, 将自已的思想呈现在纸上, 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教师提供“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剪刀、尺子”等素材, 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操作完成后将自己的想法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语言呈现在预习纸上。

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与梯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有的学生用剪刀将其割补成长方形、三角形。

有的学生会运用符号来表述:S梯= (a+b) h÷2。

而有的学生会运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述, 如: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交流语言, 交互提升

在上面的片段中, 学生通过自身努力, 已经将抽象的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呈现出来。这时再安排二人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同学的交流, 继续辨清图形语言的意思、符号语言的含义和文字语言的内涵, 不仅能吸取别人的成果, 完善自己的想法, 而且使每一位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模式更丰富。

4.主体内化, 整合语言

语言的转化最后就是整合性的理解。也就是将第3个环节中所分析的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 通过分析、理解、感触、记忆以多元统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的数学语言, 从而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 我们运用图形、符号、文字三种语言, 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如:

用图形语言描述: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从图中可知。

用符号语言描述:

用文字语言描述:分数乘分数等于将两个分数的分母之积做新分母, 两个分数的分子之积做新分子。

上面, 学生将三种语言整合在一起, 同步显示在大脑中, 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统一体。

(五) 在数学日记撰写中内化数学语言

数学课堂中的交流是数学语言的言语表达, 而数学日记就是数学语言的文字表达, 它是学生数学表述能力的反映, 而数学表述能力恰恰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因而, 我们把写数学日记作为培养小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课外补充, 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的编码组合, 真正内化数学语言, 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数学语言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加以拓展。

(六) 在数学语言错误解析与矫正中完善数学语言

知识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辨析、勘误的过程, 认真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数学语言错误这一现象, 深入地去分析错误的类型, 研究错误形成的原因, 并总结经验, 探讨出错误的矫正方法, 一定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为此,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解决问题等四个领域深入分析, 枚举常见数学语言错误, 仔细解析, 提出矫正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空间与图形中常见错误的解析与矫正。

[个例]在教学认识角这个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出示这样一组角:

学生往往会说∠1大于∠2, 哪怕进行操作对两个角用重叠法进行比较, 仍旧会说∠1大于∠2。

[解析]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 在于学生缺乏对图形语言正确解读的能力。儿童无论是通过操作还是通过观察, 对图形的感知往往偏重于研究对象直观性较强的属性特征, 而忽视那些不太明显的特征, 在对角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上, 往往会集中在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上, 而忽视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这也是因为边的长短的视觉刺激明显要大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矫正]针对学生容易受感知图形外显性较强因素影响的心理特点, 我们从以下方面矫正。

首先,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个活动角, 慢慢变大, 再慢慢变小, 体会角的大小是随着两边张开的程度而变化的。

其次, 突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教师制作一个活动角, 使角的两边变长, 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把角的两边剪短, 思考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角的边虽然在变长 (或变短) ,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最后, 在应用中突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从而排除边的长短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的干扰。

食物语言的奥秘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过程与方法

用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对食物味道的描述,引导幼儿初步接触“ABB”结构的词语。接着让幼儿体验食物和调料的味道再引导幼儿学习描述它。在幼儿有了这些体验后让幼儿用儿歌的方式来整理学到的“ABB”结构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并尝试描述。

活动重点

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学习: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教学反思:

1.活动整体效果很好,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通过品尝都能讲出食品的味道并丰富了幼儿的词汇。

如: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

2.食品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并且孩子们亲自感受参与性强,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扩展回答问题,3.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多数幼儿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可见幼儿的挑食只存在于个别,孩子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能选择更多的食品,值得欣慰。

4.延伸活动设计合理,能更进一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上一篇:线性代数教材论文下一篇: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