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治疗

2024-05-20

排卵治疗(精选12篇)

排卵治疗 篇1

由排卵障碍造成的不孕症属非意愿性不孕[1], 随着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近年来我国此类病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患者排卵及月经状态的异常, 妊娠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中药治疗不孕症为我国传统疗法, 临床上具有内在调节效果, 相对于西药治疗可从根本上治疗病机, 改善患者子宫及卵巢异常, 帮助患者成功妊娠。观察研究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 所有患者为经诊断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且均自愿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43岁, 平均年龄 (28.3±5.4) 岁;病程为0.5~3年, 平均病程 (1.4±0.6) 年。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2~43岁, 平均年龄为 (27.7±5.1) 岁;病程为0.5~3年, 平均病程 (1.5±0.9)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克罗米芬治疗, 于患者月经结束第5~9天服用克罗米芬, 每天50~100mg, 连续治疗5天。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患者月经结束第5天开始服用, 配方组成:罗勒20g、女贞子10g、鸡血藤20g、枳壳12g、山药15g、巴戟天10g、当归10g、黄芪18g、山萸肉10g、熟地10g、枸杞子15g、覆盆子12g、菟丝子10g, 若患者性欲低下则另加仙茅10g;服用8剂后, 改服第二套方案, 配方组成:山萸肉10g、罗勒20g、肉从蓉10g、白芍10g、郁金6g、益母草10g、紫河车15g、泽兰6g、熟地10g、枸杞子15g、覆盆子10g、菟丝子10g、当归10g、黄芪10g。上述药材用水煎服, 每日1剂分三次服用, 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2]。在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开始随访3个月, 了解患者临床疗效及妊娠状况。

1.3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月经状态恢复正常, 排卵正常, 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已成功妊娠;有效:患者月经状况及排卵状况均恢复正常, 随访没有患者成功妊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随访未发现妊娠者[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 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的75.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得到较好改善, 多数患者排卵恢复正常。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中药促排卵汤第一阶段服用药物具有滋阴养血功效, 有助于患者阴精滋长与恢复, 精气藏于体内不外泄, 卵泡发育得更为成熟, 从而优化子宫内膜生长状态;第二阶段服用药物主要用于促进排卵, 通过补肾活血增加卵巢供血量, 促进其黄体发育并诱发患者排卵。对照组采用的克罗米芬同样具有促进排卵的效果, 但会导致宫颈黏液变得黏稠且较少, 精子较难以通过[4];同时该药物会影响患者子宫内膜的发育, 胚胎种植受到一定阻碍。因此, 中药治疗效果较优, 有助于调理患者卵巢状态并促进卵泡发育, 达到促进妊娠效果。

综上所述, 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 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的75.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月经不调状况有较好改善, 多数患者排卵恢复正常, 可通过内在调理提升患者成功妊娠概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煜华.中药促排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7) :280-281.

[2]宋莹莹.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系统评价[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3]郭文盈.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文献及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4]师秀娟, 谈勇.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4 (1) :107-108.

排卵治疗 篇2

基础体温是机体在静息状态下的体温。因此需要在睡眠6-8小时以上,不起床、不进食水、不说话时测得。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甩好的水银柱体温表,含在舌下5分钟,然后将度数记录在体温表上。测量基础体温需要坚持不中断,至少测一个周期(就是从月经的第一天测到下次月经的前一天)。用线将每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了一条属于你自己的体温曲线了。一般在月经的前半周期,体温常常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称为低温期。排卵后,体温经过2-3天达到高温平台,称为高温期。体温曲线呈现的这两个台阶,我们称之为双相体温。高温和低温的平均差异为0.3至0.5度。当月经来潮的前一日或当日,体温骤然下降,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双相体温表明卵巢有排卵。

二. 排卵试纸监测排卵

到市面上买排卵试纸检测排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排卵试纸阳性的那一天称为A点,通常排卵发生在此点之后24-48小时。见到阳性的那一天就要同房, 隔日一次, 连续3次!

三. B超监测排卵

排卵治疗 篇3

【摘要】目的: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用药治疗中施予四种不同剂量孕激素,评比用药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情况。方法:抽选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因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进入本院施行诊疗的107例女性病人,依照调研活动的具体需求,将其分成A组、B组、C组、D组,四组都向病人予以孕激素展开对症性用药治疗,剂量分别是100mg/d、200mg/d、300mg/d、400mg/d,评比四种剂量用药法的疗效情况。结果:四组疗效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撤药性流血情况方面比对,四组也没有较大差异(P>0.05)。四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以腹痛、头昏、呕吐或恶心等为主,D组出现服药后不良反应的病例占比率显著超出另外三组(P<0.05)。结论:运用孕激素对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开展治疗时,施予不同剂量后的疗效都较为接近,但是400mg/d高剂量的服药不良反应较突出。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孕激素;不同剂量用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93-02

月经失调于临床中属于相当多见的病症之一,女性月经出现失调、紊乱等现象后,有可能诱发排卵不畅或者无排卵问题,致使女性生殖系统原有功能降低,此病多发于女性人群的青春期以及更年期。本文抽选因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进入本院施行诊疗的107例病人,将其分成A组、B组、C组、D组,四组都向病人予以孕激素展开对症性用药治疗,剂量分别是100mg/d、200mg/d、300mg/d、400mg/d,评比四种剂量用药法的疗效,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讨对象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因患有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入本院施行诊疗的女性病人107例为对象,入选病例经血清检测、实验室检查,停经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依循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权威诊疗内容开展病症鉴别,并已确诊。按调研活动的具体需求将其分成A组、B组、C组、D组,A组27例:年龄介于20-51岁间,平均(37.2±7.51)岁。B组27例:年龄介于21-52岁间,平均(38.3±7.43)岁。C组27例:年龄介于20-52岁间,平均(38.2±7.67)岁。D组26例:年龄介于21-50岁间,平均(37.1±7.45)岁。对女性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四组能进行同期研讨。

1.2方法

四组都用黄体酮胶囊向女性病人展开服药治疗,黄体酮胶囊选用产自浙江爱生制药公司所制的药品,商品名:名琪宁;胶囊规格:50mg/粒;国药批号:H20031099。A组药物剂量是100mg/d,于睡前温水送服。B组药物剂量是200mg/d,早晨、夜晚时段各口服1次,每次100mg。C组药物剂量是300mg/d,早晨、夜晚时段各口服1次,每次150mg。D组药物剂量是400mg/d,早晨、夜晚时段各口服1次,每次200mg。

全部病人持续用药10天,待10天后分别测定四组每例病人的性激素指标值,并于当月月经完后第3天探查子宫内膜实际厚度。

1.3疗效评估

服药后,有撤药性流血,且在正常范围值以内,月经完后3天的B超造影中子宫内膜厚度归转到正常值,鉴别为显效。服药后,有撤药性流血,但血量不达正常范围值,月经完后3天的B超造影中子宫内膜厚度仍然超出正常值,鉴别为有效。服药后,未见撤药性流血,月经完后3天的B超造影中子宫内膜没有脱落现象,鉴别为无效。

1.4统计学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2.1四组用药疗效情况比对

四组用药疗效及无撤药性流血情况数据详见表1,表中看出,四组疗效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撤药性流血情况方面比对,四组也没有较大差异(P>0.05)。

2.2四组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对

四组女性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以腹痛、头昏、呕吐或恶心等为主,A组、B组、C组、D组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例占比率分别是7.41%(2/27)、11.11%(3/27)、11.11%(3/27)、26.92%(7/26)。D组出现服药后不良反应的病例占比率显著超出另外三组,差异较大(P<0.05),而A组不良反应病例占比率最低。

3.讨论

无排卵性月经不调的诱发因素比较复杂,病人精神紧张、外围环境与气候情况改变、机体营养不足、全身基础性疾病等都有可能诱发此种病症。以上各因素对垂体、下丘脑、卵巢等部位调节功能形成干扰,致使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出现异常改变,并影响到卵巢排卵机制的运行,进而演变成月经紊乱或者失调[1]。临床中常以补给孕激素为医治此病的典型方法,而孕激素一般指的是黄体酮,黄体酮分泌自卵巢黄体,属天然性孕激素,能对机体内雌激素形成活性激发作用,并可将增生期内子宫内膜逐步转化成无分泌期型内膜,让其加快萎缩、脱落速度,以实现防护子宫内膜、促进排卵的用药目的[2]。

此调研中,四组疗效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撤药性流血情况方面比对,四组也没有较大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不良反应病例占比率分别是7.41%、11.11%、11.11%、26.92%。D组显著超出另外三组(P<0.05)。

综合所述,运用孕激素对无排卵性月经不调开展治疗时,施予不同剂量后的疗效都较为接近,然而400mg/d高剂量的服药不良反应较突出,建议以较低剂量为首选服药量。

参考文献:

[1]于艳松,孙宛.三种方法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2):144-146.

排卵治疗 篇4

关键词:氯米芬,新稀宝,排卵功能障碍

女性不孕症的原因复杂多样, 其中排卵功能障碍占20%~40%, 为造成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1], 且主要为黄体功能不全及无排卵。西药在促排卵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但其排卵率高、受孕率低及流产率高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2]。将我院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两种促排卵方案在排卵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患者共56例, 均经B超监测排卵或者经抽血检查性激素六项诊断是排卵功能障碍。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 (30.8±5.1) 岁, 不孕年限3~7年, 平均不孕年限 (4.1±1.3) 年。原发性不孕30例 (53.6%) , 继发性不孕26例 (46.4%) 。基础体温单相30例 (53.6%) , 体温缓慢上升、高温期低于10天者26例 (46.4%) 。全部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8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及病情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第5天起服用氯米芬片 (塞浦路斯Codal SyntoLimited Cyprus) 治疗, 每次50mg, 口服, 每日1次, 5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稀宝 (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治疗, 每次4片, 饭前嚼服, 每日3次, 3个月。

1.3 评价内容

(1) 测定基础体温:B B T双相 (体温增加0.5~1℃) , 说明排卵;BBT双相 (体温升高0.5~1℃) , 持续超过20天, 说明妊娠。 (2) B超检测 (监测卵泡) :两组患者均从月经第10天始对卵泡进行监测, 每天或隔天1次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成熟卵泡的特征是卵巢内可见1个及其以上卵泡, 圆形, 直径1.8~2.5cm, 张力大, 壁薄, 在卵巢边缘, 一些可见卵丘附着在卵泡壁。排卵后的特征为原有成熟的卵泡消失或者直径缩小>0.5cm, 卵泡壁全部或部分塌陷, 其内可见光点和光带反射;子宫直肠窝中可显示液性暗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应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排卵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情况对比见表1。由表1可见,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妊娠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对比见表2。由表2可见, 治疗后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 正常排卵需完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正常, 若有其中任何1项环节出现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调, 均能够引起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无排卵现象, 除了下丘脑、垂体、卵巢与排卵有直接关系以外, 其他如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腺体亦与之有密切关系[3]。某一个环节引起不协调而造成卵泡不发育或者卵泡发育至一定的阶段后停滞,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卵泡闭锁及无排卵, 或者虽然排卵但黄体功能不足而引起不孕症。

诱发排卵为排卵功能障碍治疗的常用手段, 氯米酚为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排卵诱发药物。它是一种非胆固醇类雌二醇类似物, 主要作用在下丘脑-垂体系统及雌激素竞争受体, 通过抑制内生雌激素负反馈效应, 使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增加, 从而刺激卵泡发育。氯米芬具有排卵率高、价格便宜与用法简单等优点, 但其妊娠率低, 原因主要有: (1) 对宫颈黏液具有抗雌激素效应, 可抑制黏液分泌, 黏稠则不利于精子通过; (2) 黄体功能不足, 发生率约5%; (3) 卵子质量低; (4) 影响子宫内膜发育, 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降低子宫的血液供应而抑制内膜发育, 导致孕卵种植时不良的子宫内膜容受状态。

新稀宝中富含蛋白硒与蛋白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是第三代补锌产品, 其有效成分明确、活性高、吸收利用佳。微量元素锌于人体内可参与多项功能, 其主要参与酶的激活与组成。有研究显示, 锌聚集于生殖器与性腺, 缺少锌时能够造成一系列的功能紊乱, 而补锌能够改善生殖内分泌功能[4]。缺少锌可以减慢卵母细胞成熟, 还可显著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从而导致脑垂体分泌及合成尿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功能下降[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排卵26例, 排卵率达92.9%, 而对照组排卵17例, 排卵率60.7%,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率比较,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 1) ;观察组妊娠23例, 妊娠率达82.1%, 对照组妊娠16例, 妊娠率57.1%, 治疗后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新稀宝联合氯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效果好于单用氯米芬治疗。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323-2324.

[2]胡琳莉, 朱桂金.超促排卵的并发症及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5) :391-394.

[3]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625.

[4]高学勇, 何为民, 陈奕权.男性不育患者精浆锌含量的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2, 6 (9) :40-42.

如何正确推算排卵期 篇5

2、基础体温测定法。既:在机体经较长时间睡眠后醒来(一般在清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及说话前,所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月经前半期较低,排卵期更低,排卵后24小时~几天内可突然或缓慢上升0.3—0.6℃,

资料

因此测量基础体温最好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并用坐标纸纪录,以便观察分析。

3、行经日期推算法。既: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期”。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 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治疗 篇6

【摘要】目的:分析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孕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诊治无排卵型月經失调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200及300mg/d黄体酮口服治疗,对三组患者撤退性出血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出血率间均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结论:三组剂量孕酮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均可实现撤退性出血效果,而200mg/d剂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孕酮;不同剂量;黄体酮

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病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病因包括生殖系统或全身器质性病变 、卵巢排卵功能障碍、黄体功能缺陷等[1]。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常见病种,对患者体内孕激素加以补充是常用、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孕酮口服进行治疗,对不同剂量孕酮在这一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诊治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90例,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26.4±1.7)岁;所有患者均经经血孕酮、BBT测定确诊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育龄期女性,年龄为20岁以上50岁以下,有2个月及2个月以上停经,经测量血清孕酮水平不足9.51mmol/L,子宫内膜厚度不低于0.5cm。排除标准:经病理学检测与子宫内膜诊刮将全身及妇科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在治疗前1个月有其他类黄体酮药物服用史、不宜展开孕激素撤退法治疗、不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1.3 方法

在治疗中所用药物均是国产黄体酮胶囊(规格为50 mg×10粒×2)。A组患者在入睡前进行100 mg/d黄体酮口服,B组患者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100 mg/d黄体酮口服,给药剂量为200mg/d;C组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次100 mg/d黄体酮口服,给药剂量为300mg/d。三组患者均连续进行7d治疗。在初次给药时进行初次访视,于治疗7d后给予再次访视,对三组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测定其体内性激素水平,利用B超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展开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与妇科常规检查。

1.4 观察指标

对治疗完成后三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主要是利用月经卡评分估算出血量、撤退性出血率,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定,记录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利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二者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阴道出血情况对比

A组治疗后阴道出血评分(79.4±10.7)分,出血时间(5.1±3.2)d,出血率为93.33%(28/30);B组治疗后阴道出血评分(78.3±15.3)分,出血时间(5.5±2.1)d,出血率100.00%(30/30);C组治疗后阴道出血评分(80.7±12.9)分,出血时间(5.3±2.4)d,出血率100.00%(30/30)。对比可知,三组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出血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 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

治疗前A、B、C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0.7±0.1)cm、(0.8±0.2)cm、(0.7±0.1)cm,治疗后分别为(0.6±0.1)cm、(0.6±0.2)cm、(0.7±0.3)cm。对比可知,治疗前、治疗后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6.67 %(2/30)、16.67%(5/30)。 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5)。

3 讨论

女性正常生理周期需一定孕激素加以维持,若排卵异常时孕激素较为缺乏,则会致使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在此情况下则会引发无排卵型月经失调。近年来,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发病年龄不断趋于年轻化,常会给患者生活与心理造成重大负担,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会引发不孕及闭经等严重后果[2]

黄体酮是常用孕酮药物,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该治疗中,这一药物可在患者体内发挥雌激素调节作用,对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加以纠正。黄体酮给药剂量和用药后体内血孕激素含量与月经卡评分无线性相关,若子宫内膜达一定厚度且孕激素达一定程度时,患者出血量由其凝血功能状态、子宫内膜修复能力与子宫内膜病变与否决定。在本次治疗中,三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出血率间均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由此可见,在有充足治疗时间时,黄体酮给药剂量达一定程度后,撤退出血的治疗效果相似,但随着给药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会逐渐增多。因此,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应在保证治疗效果基础上给予相对较低的剂量,在达到撤退性出血目的后对不良反应发生予以最大限度控制。

综上所述,三组剂量孕酮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均可实现撤退性出血效果,而200mg/d剂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以文,林芸. 地屈孕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4):290-291.

无排卵型功血的32例治疗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妇科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无排卵型功血患者32例, 年龄18~42岁, 平均年龄32岁。月经先期5例, 月经后期5例, 先后无定期3例, 月经过少7例, 月经过多3例, 经期延长2例, 痛经7例。B超提示:子宫偏小16例, 正常大小16例, 均排除器质性异常, 卵泡不成熟。

1.2 方法

1.2.1 刮宫

该方法是有效的快速, 而且可了解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刮除恶性病变。刮除术可以了解宫腔的大小, 有无不平感, 有助于鉴别诊断。在生育期和围绝经期患者较长时间的已婚女性应该常规应用。清宫术后出血仍不止, 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制剂抗炎, 帮助子宫内膜修复, 从而更有效的止血。刮宫应彻底, 刮出物均送病理学检查。根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在术后第5天调经治疗。

1.2.2 激素治疗

服用炔诺酮, 促内膜同步分泌期改变:炔诺酮5~7.5 mg或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8~10 mg, 3~4次/d, 服5~7 d或直到出血停止。大多在用药后24~48 h止血, 停药后2~4 d出现撤药性出血。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出血较多, 近期内进一步失血, 导致血红蛋白再次下降。为弥补这一缺点, 可同时给丙酸睾酮25 mg, 1次/d肌内注射, 3~5 d;或甲睾酮5 mg, 舌下含化, 2次/d。也可应用孕酮20 mg与丙酸睾酮25 mg同时肌内注射, 1次/d, 共5 d, 停药3~5 d出现撤血。加用雄激素是利用它减轻盆腔充血, 增强子宫和血管平滑肌张力从而减少撤药后的失血量。期应用孕激素 (P) 使内膜萎缩减少撤血量, 炔诺酮5~7.5 mg (或甲地孕酮或甲羟孕酮8~10 mg) , 1次/4h或1次/6 h, 口服, 一般在48~72 h止血, 以后改为1次/8 h, 维持3 d后逐步减量 (递减1次/3) , 最后以维持量炔诺酮2.5 mg/d (甲地孕酮或甲羟孕酮4 mg/d) , 自止血日起维持20 d后停药[2]。如按上述方法服药72 h未能止血或为防止中途出现突破性出血, 可加服小剂量己烯雌酚 (0.25~0.50 mg/d) 。三合激素-炔诺酮联合用药:三合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1.25 mg、孕酮12.5 mg、睾酮25 mg) 的止血作用较任何一种性激素单独使用的疗效好。此法适用于出血量多、严重贫血而又不愿刮宫的患者, 具体方法:三合激素1支, 1次/8 h, 肌内注射, 2~3 d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后改为2次/d, 1~2次/d后再减为1次/d, 同时加服炔诺酮2.5 mg, 1次/8 h, 用1~2 d, 停用三合激素, 若无出血, 炔诺酮按1次/3减量原则逐渐递减, 一般在5~6 d达维持量 (2.5 mg/d) 。从血止日算起共维持20~22 d。

1.2.3调整周期, 巩固疗效

后半周期孕激素 (P) 疗法:于周期或撤血的第14~25天 (后半周期) , 每日口服炔诺酮2.5~5.0 mg (或甲地孕酮或甲羟孕酮6~8 mg) , 共12 d, 等待撤血后, 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治疗;治程不宜短于3个周期。全程孕激素治疗适用于内源性E水平较高的病例。于周期或撤血的第5~24天, 连续服用炔诺酮或甲地孕酮或甲羟孕酮, 剂量同上, 疗程长短根据内膜病理检查结果, 增生期内膜的疗程为3个周期, 内膜增生过长者6个周期, 囊腺样或腺瘤型内膜过生长者9~12个周期。人工月经周期 (E-P序贯疗法) 适用于育龄和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上述单一孕激素治疗停药7 d后无撤血, 提示患者内源性E水平过低。于周期或撤血的第5~24天, 每日口服己烯雌酚0.5 mg (或炔雌醇25μg) , 后10~12 d (周期第14~24天) 加服炔诺酮2.5~5 mg/d或甲地孕酮或甲羟孕酮6~8 mg/d, 治疗3个周期。

1.2.4 促排卵治疗

适用于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血及育龄妇女功血希望生育者。促排卵治疗可从根本上防止功血复发。常用方案有:氯米芬 (CC) -h CG;h MG-h CG;CC-h MG-h CG;Gn-RHa脉冲疗法;各种Gn RHa长、短周期联合h MG、h CG疗法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经量、经期及周期恢复正常, 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更年期妇女绝经; (2) 好转:月经量减少, 月经量缩短或均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 (3) 无效:阴道出血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患者经治疗, 痊愈30例, 其月经周期为28~34 d, 经期3~5 d, 每次用卫生巾2~3包;好转1例, 其中周期为26~32 d, 经期5~6 d, 每次用卫生巾2~3包;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88%。

3 讨论

对于大量出血, 6 h内性激素治疗效果的要求, 24~48 h出血停止, 如超过96 h出血仍不止, 应考虑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用机械方法刮宫止血及时送病理检查诊断。出血较多, 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 需及时补充铁剂治疗, 必要时需输血纠正贫血。体内有一定雌激素的患者, 可单用孕激素治疗, 补充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停药后内膜脱落, 出现撤药性出血, 此种子宫脱落较彻底, 又称药物性刮宫。服用雌激素、孕激素止血时, 血止后每3天减量1次, 每次减量不超过1/3, 直减至维持量, 持续用到血止后20 d左右停药, 停药后3~7 d出现撤药性出血。防止减量过大, 出现突破性出血[3]。应用雄激素止血时, 每月总量不超过300 mg, 以防超量后出现女性面部和躯干的多毛症、月经紊乱、阴蒂增大等男性化现象;孕妇及在治疗中可能受孕的妇女禁用。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应及时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刮宫术最常用, 既能明确诊断, 又能迅速止血。绝经期患者激素治疗前宜常规刮宫, 最好在宫腔镜下行分段诊刮, 以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32例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患者经治疗, 痊愈30例, 好转1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6.88%。结论 止血、调整周期, 无排卵性功血促进排卵;排卵性月经失调促进黄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无排卵型功血,止血,促排卵,调整周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30.

[2]梁瑞宁, 卢君, 章海凤, 等.芳香化酶抑制剂合补肾活血法促排卵的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7 (12) :735-737.

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不孕的疗效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各项基础检查确诊为因排卵障碍造成的不孕, 排除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等患者, 所有患者年龄24~35岁, 平均年龄 (26.9±4.2) 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后3~4天给予HMG治疗, 维持75 U/d的剂量或逐渐递增治疗, 最大剂量不超过150 U, 一直到h GC注射日;研究组患者于月经第3~4天给予来曲唑5 mg/d, 连续服用5天, 随后给予HMG治疗, 维持75 U/d的剂量或逐渐递增治疗, 最大剂量不超过150 U, 一直到h GC注射日。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 则给予h GC 10000 U一次性肌肉注射, 黄体期则给予孕酮。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 在患者服药4~5天后就开始检测优势卵泡直径, 当优势卵泡直径<15 mm时, 则每隔2~3天检测1次;如果优势卵泡直径>15 mm时, 则每日检测1次, 直到优势卵泡直径>18 mm。具体的临床指标包括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水平 (h GC注射当日) 、成熟卵泡数、妊娠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 子宫内膜厚度 (8.52±1.32) mm, h GC注射当日雌二醇水平 (251.28±20.08) pg/m L, 成熟卵泡数 (2.47±1.24) , 妊娠率31.91% (15/47) ;对照组患者中, 子宫内膜厚度 (8.64±1.32) mm, h GC注射当日雌二醇水平 (383.66±28.73) pg/m L, 成熟卵泡数 (2.02±1.16) , 妊娠率19.15% (9/47)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成熟卵泡数略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h GC注射当日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来曲唑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 能促使不孕患者排卵, 临床研究发现, 来曲唑促排卵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 中枢性。来曲唑能够对机体内雌激素合成产生抑制, 从而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进一步增加机体分泌出内源性促性腺激素, 从而使卵泡得到快速的发育[2]。第二, 外周性。其能对患者卵巢中的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增加卵泡中的TGF-1分泌, 同时还能和其他内分泌因子进行协同, 最终促使卵泡获得良好的发育[3]。

临床上应用来曲唑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 发现其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 在促排卵的早期阶段, 该药物有着很短的半衰期[4]。有研究发现, 患者在服药60 min之后就能够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值, 同时渗透到各个组织之中, 该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达97%以上。 (2) 来曲唑对雌激素的产生进行抑制, 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严重的影响, 该药物由于半衰期很短, 所以其代谢速度很快, 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得雌激素分泌得到恢复, 保持患者的宫颈粘液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3) 患者在服用来曲唑之后, 其子宫内膜会有所增厚, 从而能够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优质的环境。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成熟卵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h GC注射当日雌二醇水平和妊娠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不孕症患者在HMG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来曲唑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可有效促使患者排卵, 并且缓解抗雌激素作用造成的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绝经后促性腺激素 (HMG) 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来曲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成熟卵泡数略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h GC注射当日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在HMG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来曲唑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可有效促使患者排卵, 并且缓解抗雌激素作用造成的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关键词:来曲唑,促排卵,不孕症

参考文献

[1]耿蔷, 郭遂群, 全松, 邢福祺.来曲唑用于促排卵对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影响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12:2209-2211.

[2]窦亚芳.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不孕症患者22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0, 12:83-84.

[3]栾素娴, 马华刚, 孙银婷.来曲唑促排卵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 2015, 02:111-114.

排卵治疗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 0 1 5年5月-2 0 1 6年6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妇女7 2例, 年龄2 1~3 6岁, 平均 (2 7.2±4.4) 岁;不孕时间3~1 0年, 平均 (4.7±3.6) 年。均采用丽申宝 (注射用尿促卵泡素) 肌肉注射进行促排卵治疗, 签定《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

1.2 方法

促排卵药物注射由1名主管护师完成。两组具体的方法 (1)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促排卵药物注射: (1) 保持注射室清洁、宽敞, 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按常规准备好促排卵治疗的所需用物。 (2) 注射在不孕症妇女用完早餐后进行。 (2) 干预组在常规进行促排卵药物注射的基础上, 配以音乐疗法, 具体如下: (1) 准备阶段。音乐开始前, 嘱患者排空膀胱, 保持注射室安静、光线柔和; (2) 音乐播放。从注射前用5 m in直至注射结束1 m in一直用M P 4开始播放轻缓、抒情的音乐, 音量为5 0~5 5 d B, 乐曲选择《S u m m e r》、《天空之城》、《雨的印记》等节奏舒缓的轻音乐; (3) 引导放松。指导患者闭目, 想象着置身于一片广阔的草原上, 慢慢呼吸, 使全身肌肉放松。

1.3 分组

将7 2例患者按促排卵治疗顺序,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各3 6例。干预组在注射促排卵药物时配合音乐干预,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注射。在第1天和第5天注射促排卵药物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 A S) 和状态焦虑问卷,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妇女年龄、不孕原因、病情及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 P S S 1 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

干预组第1天 (4.0 2±1.0 3) 分和第5天 (4.1 1±1.1 5) 分, 注射促排卵药物患者的疼痛得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 5) , 但对照组第5天注射疼痛评分 (8.0 1±0.1 6) 分高于第1天注射 (6.1 5±1.4 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两组患者在促排卵治疗中疼痛评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

2.2 两组状态焦虑评分的比较

促排卵药物注射后两组患者的状态焦虑评分均高于注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干预组状态焦虑症状评分上升趋势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见表1。

(±s, 分)

3 讨论

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受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整个过程中受术女性要经历多种疼痛性干预, 如降调、促排卵、取卵等, 受术女性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及精神压力。但目前临床上对受术女性的不适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系统, 本研究意在为促排卵治疗不适的措施提供临床证据, 以减小受术女性在促排卵阶段的不良刺激。

3.1 音乐干预对缓解促排卵治疗疼痛的作用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多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2]。本研究发现, 随着促排卵药物注射天数的增加, 两组患者的注射疼痛得分均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促排卵药物肌肉注射的既往体验使患者已形成注射必然会疼痛的固定思维模式, 每次注射前都会有些紧张, 使得第5天的注射疼痛评分均高于第1天。但干预组第1天和第5天注射促排卵药物的疼痛得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第5天与第1天注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 对照组疼痛评分高于干预组。由此, 我们得出两点启示: (1) 促排卵药物注射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项较痛苦的过程, 患者的疼痛感普遍存在, 而且在注射后期表现得更明显。医护人员应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出发, 做好患者的疼痛管理工作。 (2) 音乐干预对缓解促排卵治疗的疼痛有一定的效果。这与音乐干预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及脑干, 调节大脑皮质, 能使患者对外界感知减弱, 提高疼痛阈值有关[3]。同时, 这也与音乐干预能影响内啡肽等物质释放, 从而减轻疼痛有关。

3.2 音乐干预对减轻促排卵治疗焦虑的作用

由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助孕过程的漫长性、复杂性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 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助孕的患者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焦虑负性情绪[4]。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两组患者的状态焦虑评分均高于注射前, 干预组状态焦虑症状评分上升趋势低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 (1) 促排卵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始终困扰着患者, 反复的就诊行为加重了他们的焦虑[5];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注射促排卵药物的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焦虑水平的高低。 (2) 音乐干预虽不能减轻促排卵治疗的焦虑, 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它上升的速度。由于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 各医学生殖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重, 护理模式多为“以医嘱为中心”的流水线功能制护理, 很少有护士关注促排卵治疗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这暗示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及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发现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促进患者自主调节心理问题。对于有条件的医学生殖中心还可以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 为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及诊疗活动。

参考文献

[1]邓八妹, 梁焕莲, 吴倩红, 等.音乐干预对缓解子宫输卵管造影病人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14 (16) :1972-1974.

[2]陈虹, 付丽萍, 占小春.音乐干预减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效果[J].护理学报, 2014, 21 (16) :56-57.

[3]吴丽娟.音乐干预对正畸初始疼痛影响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 2014.

[4]王云香.心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及受孕情况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5, 36 (4) :56-57.

排卵治疗 篇10

关键词:针灸,排卵障碍,不孕

排卵障碍是内分泌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 排卵障碍性不孕即各种原因导致女性排卵功能障碍, 而未能排卵或影响精子与卵子结合, 导致不孕的一种疾病。有调查显示, 女性无排卵导致不孕的概率约占所有不孕原因的20%[1]。不孕不育严重影响家庭关系, 因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 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10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 最大40岁, 平均 (33.2±3.6) 岁;病程最长10年, 最短1年, 平均 (4.3±1.2) 年;卵泡直径最小6.3 mm, 最大10 mm, 平均 (8.6±0.2) mm;对照组5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 最大41岁, 平均 (34.6±3.4) 岁;病程最长11年, 最短1年, 平均 (4.5±1.3) 年;卵泡直径最小6.5 mm, 最大9.8 mm, 平均 (8.7±0.3) m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卵泡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双侧输卵管堵塞;患者生殖器官畸形;患者晕针。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 获得其同意与配合。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详细询问其家族病史、流产史以及妇科疾病史等,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为每位患者建立系统的档案资料, 做好详细记录。对10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1.2.1 对照组

50例患者予以口服克罗米芬 (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107) 以及补肾活血中药。克罗米芬用法用量:50 mg/d, 共5 d, 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药。若患者闭经, 则应先用黄体酮治疗, 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药。同时服用补肾活血中药, 中药组方:菟丝子、丹参、益母草、茯苓各15 g, 女贞子、桑葚子各12 g, 当归、白芍、仙灵草、制首乌、黄精各10 g, 甘草6 g。加水煎煮至150 ml, 早晚各服用1次, 共治疗10~15 d[3]。

1.2.2 观察组

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进行治疗。操作方法:毫针常规消毒, 患者进针前排空小便, 选择中极、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作为进针点, 针刺深入30 mm左右, 待得气后提插捻转九数, 以中极、关元、子宫的针感向会阴放射为佳。间隔10 min行针1次, 留针时间为半个小时, 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 每天1次, 连续治疗10 d[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宫颈黏液评分、月经改善情况。同时还应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内膜厚度以及受孕、流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 10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 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9例患者治疗1周期后受孕, 11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受孕, 8例患者治疗3周期后受孕, 8例患者治疗4周期后受孕, 总受孕率为72.0%;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患者治疗1周期后受孕, 10例患者治疗2周期后受孕, 7例患者治疗3周期后受孕, 6例患者治疗4周期后受孕, 总受孕率为52.0%。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详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排卵次数、宫颈黏液评分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受孕率 (72.0%) 明显高于对照组 (52.0%) , 且观察组的流产率 (5.56%) 明显低于对照组 (23.08%)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两组患者第一、二周期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三、四、五、六周期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4) 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8.0% (44/50) , 对照组患者月经改善有效率为58.0% (29/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不孕分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 其主要原因依次为排卵障碍、精液异常、输卵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不明原因的不孕。而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 占妇女的20%~25%。排卵障碍主要是指女性不能排出正常的卵子, 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规则甚至闭经, 周期短于26 d或长于32 d提示有排卵异常症状, 还可以表现为多毛症、雄性激素旺盛、溢乳及雌激素过少等内分泌紊乱现象。造成不排卵的原因较多, 如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卵-卵巢功能紊乱) 、卵巢病变 (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囊卵巢综合症、功能性卵巢肿瘤等) 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均有可能导致女性不排卵。除此之外, 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吸烟、饮酒、应用富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等) 、过度肥胖或过瘦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协调[5,6]。

中医上认为无排卵或排卵障碍主要是由于肾阴不足、癸水不充, 无法滋养肾精 (卵) , 则精 (卵) 发育受阻, 肾中气阳不足, 阴阳转化不力, 无以推动卵子排出所致。在治疗上重在调经, 经水调畅方可受孕。因此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营调经、养血滋肾、活血和络为主。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 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采用针灸治疗排卵性障碍不孕的原理在于增强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 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排卵。其选取的穴位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中极、关元、子宫穴同用, 可充精生血, 促进子宫、卵巢等女性器官的供血, 利于卵泡细胞的成熟、排放。足三里可温补先天与后天之元气, 配三阴交可通利瘀滞。诸穴合用, 使肾气-天癸-任冲-胞宫性系统功能和谐而易于受孕[7]。

本文在西药与补肾活血中药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治疗, 其受孕成功率达72.0%, 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 (52.0%) , 且流产率 (5.56%) 明显低于药物治疗患者 (23.08%) 。由此可知, 使用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成功率, 降低流产率,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烨.针灸、HCG联合克罗米芬及补肾活血中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干预的对比[J].江西医药, 2014, 54 (12) :1487-1489.

[2]庞保珍, 庞清洋, 赵焕云, 等.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性科学, 2010, 19 (3) :25-29.

[3]盛拥辉, 刘海真, 姜春雨, 等.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5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5, 37 (8) :1216-1217, 1257.

[4]郭建芳, 刘涓, 石萍, 等.针灸调经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 (1) :72-73.

[5]冯华, 赵莉敏, 唐芳, 等.超声监测联合益肾逐瘀中药、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14, 36 (5) :675-676.

[6]张琦斐.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实验研究[C].2013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200-206.

排卵治疗 篇11

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16-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年龄20~38岁,病程在2~10 a,月经周期在22~37 d。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治疗前排卵日卵泡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均符合单纯性排卵障碍诊断标准:①月经周期正常;②血内分泌激素检测在正常范围;③输卵管通液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通畅;④B超检查子宫和卵巢大小形态正常,但监测排卵障碍;⑤配偶精液常规检查正常[1~2]。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行子宫附件B超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因输卵管阻塞、子宫器质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不孕症。结合B超监测排卵、基础体温测定,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亏虚型不孕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温肾养血之温肾育卵汤,方药组成:当归身9 g,鹿角霜20 g,仙茅9 g,菟丝子20 g,巴戟天15 g,紫石英30 g,熟地15 g,党参15 g,白术15 g,蛇床子3 g,艾叶5 g,小茴香2 g,川椒2 g,炙甘草10 g。根据月经周期,主要在卵泡期服药,于月经周期第5 d开始服药,共服7 d,每日1剂。服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对照组于月经第5 d服用克罗米芬,50 mg/d,连用5 d,共3个疗程。

1.3 观察方法 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月经周期的情况,测定基础体温。每例患者在服药前连续进行2个周期的基础体温测定(BBT)和B超连续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情况。中药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中药,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服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的观察。同时测BBT,于月经周期的第9 d开始B超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若卵泡直径在8 mm,则3日1次,10~15 mm,则2日1次,大于15 mm,则每日1次,直至排卵。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头痛、腹痛、肠胃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等。

1.4 统计方法 观察资料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①治愈:出现排卵,月经规律连续3个周期以上或受孕者。②有效:月经规律不到两个周期复发。③无效:病情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3 个月,治疗组共妊娠34例,妊娠率为68%。对照组共妊娠21例,妊娠率为42%。78例月经不调者,50例月经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64.10%。

2.2.1 排卵的动态连续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比较 结果见表l。

2.2.2 子宫内膜生长的动态连续监测 内膜生长发育的比较:(见表2)。表明服用中药后可明显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相子宫内膜均较前变薄,其中(D-4及D0)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克罗米芬具有拮抗雌激素作用,不利于子宫内膜发育,使子宫内膜变薄。表明中药可促进子宫内膜增长,增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为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和发育做好准备。

2.2.3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头痛、腹痛、肠胃道症状等,对照组有1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恶心、欲吐,症状轻微,未予处理。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肾。卵子在肾精充盛孕育之下而发育成熟,其正常排出则有赖于肾阳的鼓动。所以,肾阳亏虚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根本原因。班秀文教授认为,治疗应以温肾扶阳,补血暖宫为法,从而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因肾藏精而为元阳之根,胞络系于肾,肾阳虚则卵泡生发无能,胞宫寒冷,阳虚不温煦,生机不振,故卵泡发育迟缓、发育不良。以温肾扶阳,补血暖宫之法治之,则气血旺盛,阳生而阴能长,受孕生育有期。

温肾育卵汤由温补肾阳,健脾养血的中药组成,方中鹿角霜温肾助阳,为君药;仙茅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功效;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巴戟天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紫石英具有镇心、安神、暖子宫功效;共为臣药。当归身补血活血,蛇床子温肾壮阳,艾叶温经散寒,小茴香理气散寒,有助阳道,川椒芳香健胃、温中散寒,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班秀文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温肾育卵汤促排卵和助孕疗效比较显著,可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及子宫内膜生长和增厚。中药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可提高疗效,药价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避免了促排卵西药拮抗雌激素的作用,因此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6.

[2]卫生部药政司.子宫内膜异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76.

排卵治疗 篇12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性,药物治疗,青春期,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 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简称“功血”。临床分型包括无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大类。其中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出现子宫内膜增生症, 而其中的复杂性增生约有3%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48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 年龄18~56岁, 平均年龄37岁, 其中青春期功血15例, 占31.25%;围绝经期功血33例, 占68.75%。临床主要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 表现有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出血[1]。月经稀发者3例, 月经频发者5例, 月经过多者14例, 月经不规则者12例, 不规则性月经过多者6例, 月经过少者3例, 月经中期出血者5例。

1.2 诊断

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做出临床诊断[1]。针对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子宫出血的发病时间、病程、有无停经史以及以往治疗情况等。对于体格检查主要是排它诊断, 排除生殖器官及全身器质性疾病。辅助检查对无排卵性功血诊断尤为重要, 常用的辅助检查如下:疑有该病者, 可在月经来潮6h内可行诊断性刮宫, 若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 应高度怀疑;可在宫腔镜直视下对病变区进行活检;可测定基础体温, 若呈单相型, 则提示无排卵;如怀疑有癌变可行分段诊刮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等。

2 临床治疗

对于无排卵性功血的一般性治疗如下:失血过多致贫血者可补充铁剂、Vit C及蛋白质, 出血时间长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保证营养及休息、避免劳累等。功血的一线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详细治疗如下。

2.1 青春期药物治疗

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及促进排卵。少量出血者不严重时使用激素以最低有效剂量为准。大出血严重者, 性激素治疗需在8小时内见效, 可口服复方单相避孕药, 6~8h/片, 出血停止后, 每3日递减1/3, 直至每日一片的维持量;或者口服雌激素, 4~6h/次, 每次2.5mg, 出血停止后, 每3日递减1/3, 直至每1.25mg的维持量。调整月经常用“人工周期”即雌、孕激素序贯法, 雌激素自撤药性月经第5日开始应用, 结合雌激素1.25mg qN, 连服21日;服用雌激素第11日起加服安宫黄体酮, 10mg/d, 连服10日;一个疗程为3个连续周期。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应该诱导排卵, 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 自出血第5天开始, 50mg qN, 连服5日[2]。

2.2 围绝经期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为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并预防子宫内膜恶变。止血可用孕激素如妇康片, 8h/次, 一次5mg, 出血停止后, 每3日递减1/3, 直至维持剂量2.5~3.75mg, 连服22日;或者用雄激素如丙酸睾丸酮25~50mg/d, 3~5天后, 每周1次, 周期总剂量应少于300mg。调整月经周期可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法, 口服避孕药自撤药性出血第5日开始用, 每晚1片, 连服21日, 撤药性出血间隔时间为1周, 一个疗程为3个连续周期。患者出血用性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时, 可用Vit K、止血敏、立止血等药物辅助治疗[3]。

3 临床疗效

3.1 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止血时间<7d, 治疗1个疗程月经周期、经量恢复正常, 持续时间>3个月, 基础体温有单相变为双相或围绝经期妇女出血停止、经闭。好转:7~10d内止血, 治疗1个疗程月经周期、经量虽恢复正常, 但持续时间<3个月, 或经量减少、经期缩短, 基础体温变为双相或不典型双相。无效:10d内未止血, 或治疗1个疗程停药后病情复发。

3.2 疗效

48例患者中经积极治疗后3个月, 治愈32例, 占66.67%;好转11例, 占22.92%;无效5例, 占10.41%, 总有效率达到89.59%。

4 讨论分析

无排卵性功血病因在青春期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反馈调节不成熟, 大脑对雌激素的正反馈缺陷而导致使卵泡刺激素低水平而黄体生成素高水平;在围绝经期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 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所致。患者子宫内膜由于缺少孕激素的拮抗作用可出现子宫内膜增生, 甚至发生癌变, 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组48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 经过确诊后立即接受上述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耽误治疗致病情严重的疗效差。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患者以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 大都效果良好, 临床上应加强药物治疗方案的研究以提高治愈率。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02-306.

[2]李晓芳, 赵英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4例诊治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31) :65-66.

上一篇:师徒制下一篇:进展性脑血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