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片(精选12篇)
电视新闻片 篇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电视新闻片中对于内容的艺术性表达形式和对意境美的应用,阐释在内容生产方面电视新闻片意境的重要性及实现方式。所谓电视新闻片中的意境,就是通过镜头语言将荧屏展现的客观事件与创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从而达到意境美。基于电视新闻片的影像呈现形式,意境的表达在重要性、可操作性和程度的把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片,意境,艺术性
一、意境的概念分析
所谓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出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的至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提到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这种“诗性”在形象之外,又寓于其中。所谓境界,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有机统一。
二、意境在电视新闻片中运用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电视新闻片本身有着“客观性”“时效性”等诸多关于“生活真实”的概念,但基于其影像的表现形式以及受众的欣赏需求,艺术化的表达成为了电视新闻片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电视新闻片艺术化表达的必然性
新闻片的内容创作虽然要求竭尽所能的客观真实,但是基于其电视的播出平台以及影像的表达方式,其本身的呈现就是形象大于概念。而蒙太奇的叙事模式是电视新闻片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其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手段。
(二)电视新闻片意境表达的重要性
意境美能引人入胜,使人如身临其境,在某种角度上增加了电视新闻片的可感性、真实性。电视新闻片真实地“复原”客观现实,并传达生活的神韵、诗性和哲理,此时的真实已非现实本身,而是成为一种审美现象。增强电视新闻片的意境美,能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感染力和传播价值,在内容本身和传播层面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三、电视新闻片意境之美的表达方式
电视新闻片基于影像的承载,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以及声画关系的考量都是其意境之美的表达方式,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契合,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相对统一。电视新闻片是对生活流程的提纯和酿造,在内容制作上要使得其表达方式更加的艺术性,从而展现电视新闻片的意境之美。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化
虽然说电视新闻摄影由于事件的“正在进行、不可复制”,更多的是“抓拍、抢拍”,更注重的是一种时效性,而非艺术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画面的美感,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影像的质量。另外,对于某些影像一定程度的特意表达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种艺术化的夸张也有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使用限度,始终不能脱离“电视新闻片”这个概念。
1. 电视新闻片画面的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重要表现方式,电视画面不仅是客观纪录,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作为一种手段,它必须反映使用者的立场、观点、艺术水平和创作风格。
2. 电视新闻片对于细节的把握。
细节可以深化主题,让新闻变得生动丰满。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表达,是对新闻事实材料的精心选择和建构,也是对新闻人物性格命运的展示和探索。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新闻故事,一定是尽量追求个性化、精细化的文本内容。
(二)电视新闻片文字的艺术化
解说词对于画面的补充也极为讲究,声画对位或错位的选择,声画单一同步叙事,还是多条线索丰富画面内容,都是艺术化表达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既要讲究镜头语言的艺术性,又要讲究电视新闻文字的艺术性。
1. 电视新闻片解说词本身的艺术化。
虽然在电视新闻片中,画面是第一位的,声音只是画面的从属,但解说词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很大,运用范围也很广泛。解说词据有串联画面,整合信息,弥补画面不足,提升画面内涵,阐发思想感情等多种作用,其本身的艺术化也是表达电视新闻片意境之美的重要方式之一。
2. 电视新闻片声画关系的选择。
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是以声画各尽所长,而又相互融汇的双主体关系。声画要素的完美结合,要达到“两条腿”走路的理想传播效果,使画面声音各自相对的重要性得以充分显现,这样才符合电视新闻的特点,同时也能提升电视新闻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
随着信息量的不断放大,声画对位的信息量可能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声音与画面关系的把握就可以生成一种审美元素,一种意境之美。
四、结语
创造电视新闻片的意境美,内容上必须注意显示灵气神韵,不说满,不透底,只求主题的适度点化,侧重情感因素的流露,并通过构图、光效、音响、节奏、解说等多种手段使之得到还原、强化和升华,让观众去想象。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把握其艺术美,使其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双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相对统一,在有限的内容表达中创造韵味,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张百玲.电视新闻片的意境美[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1):56-58.
[2]陈列.蒙太奇是创造意境的独特手段[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2):15-17.
[3]王涛.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功能和写作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5(03):22-23.
[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1.
[6]张天星.浅析影视新闻专题片拍摄的纪实性与艺术性[J].艺术教育,2015(01):74-75.
[7]张亚敏.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艺术化表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3,02(1):33-34.
电视新闻片 篇2
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例,根据《中国电视报》4月19日的节目表匡算,第一、二套节目一天总播出为1985分钟,比去年(511月2日为对照)增加约6.2%;两套节目中播出的新闻类(包括信息、专题节目)节目为605分钟,占总播出量的30.5%(教育类节目为490分钟,占24.2%,文娱节目为599分钟,占30.2%;服务类节目为75分钟,占3.8%;其余为广告时间,约为216分钟,占10.9%)。详见下表:(注)新闻类教育类文娱类服务类广告总计
播时一355秒180秒370秒45秒120秒1070秒
所占比例(%)33.216.834.64.211.2100.0
播时二250秒310秒229秒30秒96秒915秒
所占比例(%)27.333.925.03.310.5100.0
(注1:由于杂志、板块节目增多,有些内容划分不太清楚,如午间新闻加气象共20秒全算是新闻类了。)
(注2:(一)为第一套节目,单位为分钟,下同)
从播出比例看,第一套节目新闻、娱乐并重,第二套节目教育节目比例最大。与去年相比,两套节目中新闻共增加了190分钟,节目比例增加了8.3个百分点。首播(非整个节目重播的)的新闻节目从去年的每天200分钟左右猛增到近400分钟,新闻的地位提高不少。
当新闻节目占有相当比例之后,应如何设计好新闻节目的结构,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从现状来看,电视新闻中增加较多的是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节目)。动态新闻的播报是电视的长处,即反应迅速、声画并茂;但也存在不足,即简约、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不够深入、全面。这一缺点在我国新闻中一度表现更为突出。外国专家约翰.沃伦曾在分析了我国的电视新闻后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中国电视……没能提供多少比一闪而过的电视图像更多的东西。……一次又一次送到电视观众眼前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冲突的战斗群体的画面,而有关冲突的原因和意义的线索却几乎没有。即使是有关政府官员及其活动的新闻,着重点都放在单纯的活动和会议上,几乎完全忽视了要把单纯的访问放到易于理解的上下文中”。(见《上海广播电视研究》1989年第一期)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动态新闻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的看法。
对于动态新闻质量如何提高,本文不做探讨,只想从报纸发展和外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中,对新闻深度报道做一些论述。
17世纪出现现代意义的报纸新闻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到本世纪初报纸上开始出现了深度报道(又称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分析报道等)。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种报道形式在代末30年代初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蓬勃发展起来,到40年代趋于成熟。有人对19到1970年的《纽约时报》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70年报纸的头版新闻中,深度报道的比例从13%增加到43%。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纸新闻从单纯注重动态新闻向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并重的变化。电视新闻虽出现较晚,但在发达国家电视发展史上也走了一条由浅入深的道路。
50年代上半叶开始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同时在美国电视上就出现了与动态新闻配合的深度报道,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节目。60年代和70年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佼佼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于1968年的《60分钟》新闻时事杂志节目。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吸取新闻杂志的长处,扩大报道面,及时反映社会热点;使此前美国电视新闻中存在的报道面窄、不能反映社会面貌,及新闻内容肤浅,使人不知所云等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甚至这样说:要想了解美国现今社会和人民就去看《60分钟》。节目推出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创收视率最高记录。随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深度报道节目。
电视新闻这一由浅到深的变化不能说是与报纸发展的巧合,而应看作是一种规律:媒介的社会消费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相当的社会接触率之后,受众对它的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就会突出出来。受众对新闻的要求不仅有更迅速、准确、接近的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利用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当动态新闻大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渴望得到更深入的报道,对事实有进一步了解。
高清电视近期新闻 篇3
新加坡有线电视提供商Star Hub公司与本国媒体开发局合作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试验之后,于2007年1月18日正式推出商业性高清电视服务。频道阵容包括Discovery HD和National Geographic HD。这标志着Nat Geo在亚洲开播首个高清频道。此外,National Geographic Asia公司与Samssung公司结盟,共同在全亚洲推销HDTV电视机。
当前,新加坡还进行另两项高清试验:一项是由Media Corp公司在地面数字电视机上进行的HDTV试验;另一项是Sing Tel公司正在测试其IPTV基础设施。这两家公司都计划今年推出商业性HDTV。
俄罗斯开播首个HDTV服务
俄罗斯卫星付费电视服务提供商NTV Plus于2007年3月通过Eutelsat W4卫星开播3个高清频道:HD Kino高清电影频道、HD Sport高清体育频道和HD Life高清生活频道。这是俄罗斯首次开播卫星高清电视服务。NTV Plus公司的高清电视采用MPEG-4压缩技术,由Harmonic公司提供必需的MPEG-4编码器。
Voom进入香港
Voom HD频道在中国香港开播,这标志着Rainbow Media公司的频道首次在亚洲正式开播。该频道加入由香港电信公司PCCW运营的NOW Broadband IPTV平台。这个24小时播出的频道播放旅游、生活方式、音乐、体育和基于视频游戏的节目。一个标清版频道于2007年4月18日开播,之后不久将推出完全的HDTV服务。无论SD还是HD服务,都有中文字幕。在2006年底,NOW Broadband约有75万多IPTV用户,它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HDTV服务。
在国际上,Voom HD频道已进入斯堪的纳维亚、爱沙尼亚和加拿大。在韩国的Sky Life平台上承载1个每日节目版块,该频道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在新加坡开播。
瑞典增加1个新的高清频道
瑞典有线电视运营商Com Hem公司给其频道阵容增加了1个新的高清频道。现在,Com Hem的额外付费成套节目Canal+Total承载Canal+Film HD频道。
西班牙计划今年推出高清服务
西班牙DTH服务提供商Digital Plus正准备推出HDTV服务。现在,尚无一家西班牙付费电视运营商提供高清服务,但有线电视运营商Ono和IPTV服务提供商Telefonica都计划在今年推出高清服务。运营Digital Plus服务的Sogecable公司称:“我们是西班牙为试验HD的唯一付费电视角逐者,我们计划今年市场上将能够买到高清电视机。”
UPC计划今年推出HDTV服务
泛欧有线电视运营商UPC Broadband公司计划在瑞士和爱尔兰之后,于今年晚些时候在荷兰开播高清电视。据UPC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ene Musselman讲,这家运营商并不急于在荷兰推出HD服务,因为HD-ready电视机在荷兰的渗透率还是低的。Musselman说:“仍然没有大量的HD电视机,因此对高清服务尚无明显的需求。”在爱尔兰HD服务的推出可能有些提前,因为市场可能受BSKYB提供的HD内容日益增多的刺激,因此需求将增加。
SF Anytime公司今年提供HD VOD服务
斯堪的纳维亚视频点播服务提供商SF Anytime公司正准备推出高清视频点播(HD VOD)服务。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把VOD电影增加给其频道。SF Anytime公司自己制作电影,并与几个演播室和当地所有供应商订有协议。
ZDF公司2008年前实现高清化
德国公共广播机构ZDF预定到2008年以高清格式制作其全部节目。该公司正与资金筹措机构商谈,希望能获得正式的许可证费用的增加,以便顺利向高清转换并对增长的制作费给予补偿。
今后3年欧洲高清频道增加3倍
SES公司预计在今后3年期间,欧洲的高清频道数量将增加3倍。这家泛欧卫星服务提供商预计,到2010年欧洲将有运营中的160多个高清频道。目前,SES公司广播26个高清频道,它预计届时将承载其中的约100个频道。该公司称,高清频道的增加主要是在西欧。
英国高清电视的前景仍不明朗
虽然英国通信管理机构Ofcom完成了关于停播模拟电视后腾出的频谱如何使用的调研,一些广播机构也继续进行游说,但高清电视在英国的前景仍然不清楚。
英国免费广播的公共服务广播机构已经完成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对Freeview地面数字电视平台提供的高清服务有高水平的需求。但Ofcom援引产业许多公司进行的市场调查指出,英国消费者认为,其它一些服务比高清更为重要。在2006年底,英国有高清电视机的家庭实际上只有1/3可能收看高清节目内容。
总之,这些广播机构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集团进行游说,但英国广播部长Shaun Woodward仍然不表明态度,尽管他对许多方面都有兴趣。他说:“我们必须要做的是与各方继续进行对话。我们必须不抱成见,因为不一定谁大声谁就最有代表性。”
电视新闻形态变革——新闻超市 篇4
1 新闻超市的产生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很多时候, 群众参与新闻节目的积极性不断增高, 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与电视报道进行互动。传播者与受众一体化成为新闻的一个特征和发展趋势。对于电视新闻的主导者, 究竟如何报道新闻, 成为电视新闻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闻超市是电视新闻形态的一种变革, 是信息化时代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它的特点是:第一, 有很多的信息进行组合, 不仅花样多, 而且内容很丰富, 品质也不一样, 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第二, 这种新闻形态的形式比较简单, 且比较生动活泼, 更加类似于新的新闻窗口进行组合成为一体化的新闻内容;第三, 这种形态的新闻内容里面的资讯内容比重加大了, 更加服务百姓的口味, 也更加人性化, 服务性更强。
例如2002年开播的《江苏新时空》电视新闻节目, 就是新闻超市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这个节目采用的是版块分割的形式, 将不同的内容分在不同的版块内, 例如, 时政要闻、写真、综合性的新闻等, 都是不同的版块内容。而每一个大版块里面又含有许多细节的内容, 每个版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通过主持人的连续承上启下的播报, 将不同版块的内容引出来, 把主要的信息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观众若是对新闻内容有兴趣, 则会继续观看, 就像是超市的导购一样, 把重要的信息透露给消费者, 消费者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选择相应的产品。这种形态的新闻内容, 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权, 对新闻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比较灵活的新闻模式, 与传统的新闻形态相比, 有了很大的不同。
2 新闻超市存在的意义
新闻超市的出现, 是传统新闻形态的一种彻底改变, 无论是对于观众, 还是新闻从业者, 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简单些说, 新闻超市汇集了很多新闻信息, 将这些信息糅合在一起, 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相应的节目内容进行观看。这给群众更多的主动性, 对于新闻节目的受关注度也会有一定推动作用。
首先, 新闻超市的出现, 电视新闻的中心由传播者变为受众。
新闻超市形态出现之后,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 仍然是传播者在播报, 而观众在观看, 但实际上是一种传播者播报, 观众选择的模式, 新闻的传播者是在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提供。新闻信息被经过一定形式的分类之后, 都要出现在观众面前, 只要是符合观众需求的, 都可以在新闻节目的范围内进行更广的宣传和传播。与超市进行类比, 货架上有各种各样的物品, 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在新闻的世界中, 观众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选择进行观看, 并且参与到其中的互动中去, 促进新闻质量的提高。
这种形态与传统的新闻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新闻形态都是观众听着传播者的播报内容, 而这种模式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新闻的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对新闻进行加工, 比起传统的先加工后展出, 更具有针对性和大众性。这种模式下, 观众成为新闻节目的中心, 他们的需求是新闻业务开展的依据。比如, 新闻超市形态下的新闻内容, 无论是在选题, 还是选题的表现上, 都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甚至是对新闻的根本进行变革。
其次, 新闻超市的出现是信息过剩时代的一个产物, 因此, 要加强新闻的服务观念。传统的新闻观念中, 大多是认为大的事件、有影响力的人物、传统意义上认为好的故事才是采访播报的重点, 而其他的与民生相关的服务性报道反而显得微不足道。新闻超市观念的出现, 导致新闻行业也发生巨大的改变。观众的观点逐渐成为影响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新闻中的时效性、显著性等特征渐渐会被淡化一些, 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不考虑。随着观众的参与越来越多, 对新闻的根本性质进行理解、评价等, 比新闻的传播更加重要。只有真正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才能对新闻行业里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剔除, 从而产生真正适合时代发展的新闻业务。
新闻超市形态的出现, 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电视新闻发展朝着服务性和以人为本方向发展的一个标志。这只是一个开端, 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深化应用, 将来会有更多类似性质的节目出现, 也将带动电视新闻行业的产业化过程。
3 结论
随着信息的逐渐增多, 我国的各种媒介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对传媒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 不仅会对媒介的经营管理层面发生一定的冲击, 对新闻的业务流程等方面,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新闻形态通过整合和重新组构, 就形成了新的新闻形态, 新闻超市的出现, 使得电视新闻的发展更加人性化, 更加具有服务理念。而这种模式, 也将不断普及深化, 促进新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茹, 罗忆.国内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 2012 (10) :137.
[2]李建秋.观众取向与电视频道专业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4) :156.
电视台的电视新闻实习报告 篇5
一、前期策划。
在准备拍摄的前一天,我们开了一个小组讨论会,事先要考虑好拍摄的细节和内容。由于知道和模特大赛有关,我们不仅观看了财经频道的样片,也参考了其他新闻视频的拍摄手法。
我们提前确定了以下几点,以便不会出现突发状况:
1、准备好机器、三脚架、电池(充好电)、小蜜蜂(收音)。
2、拍摄内容(模特展示服装、评委、嘉宾讲话)、拍摄角度。
3、拍摄时间安排、内容构想假设。
二、拍摄素材。
第二天下午一点出发,到达拍摄场地,才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天的活动要比我设想的更加正式。活动前发布会――明星走红毯――大型活动,这应该是一个大型活动的普遍流程了。
所以当参加拍摄时,我们最好提前了解活动流程。如果无法得知,更多的时候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防止漏掉素材。
同时由于现场记者、明星、粉丝众多,导致管理不畅,现场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记者观众甚至可以直接接触明星,也没有保安阻拦舞台上下,如果有突发状况产生,后果不堪设想。
在拍摄和组织活动方面总结一下几点:
1、拍摄嘉宾或领导时采用第几位或水平高度,可以使被拍摄者形象高大。
2、在拍摄明星走红毯时,地上会专门为明星标出站位。
明星走红毯时,记者普遍拍摄照片,与室内拍摄平面图类似。
中间正对明星设立一个主光源,左右两侧斜45°会有补光灯(比主光源柔和),向明星侧面打光。以此将明星侧面的阴影修掉,增加层次和立体感。
三、后期制作。
在拍摄完素材后,学长根据当天的素材以及负责人的活动流程表,修改并完成了一段240字左右的新闻稿。(下图为最终稿)将稿子发给电视台,电视台就会发回播音员录制的音频,根据音频就可以剪辑了。
这次的新闻有五条剪辑线:音频、内容、包装、字幕、台标。在观摩学长剪辑时我认为,剪辑就像是搭积木,根据音频内容节奏,不断加入我们之前拍摄的素材。如果要提高效率,就一定要提前熟悉所有素材,找到最适合的画面镜头,掌握节奏变化。而每一条剪辑线的方法都差不多。
基本弄完之后为了想要短片精致一点,可以细化以下几点:
1、调色差。
由于拍摄场地不同、舞台灯光效果强等多种原因,为了防止色调变化太明显,需要适当调整色差。
2、调声音。
有的节目会规定音量大小的范围,所以有时候要做调整。
3、调时长。
剪辑的片子时长最好控制在整分整秒,比如这次的新闻时间控制在54秒整。
我觉得剪辑也要多看多学,不仅要学习优秀的视频剪辑技巧,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本能。这次新闻是我们所有人的第一次尝试,成功率很高。究其原因,我认为正是学长在剪辑方面体现出的艺术本能。
这种艺术本能,需要我们在学习其他优秀作品的时候自己去实践、去培养。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俯拍镜头饱受赞誉,导演程耳说,这是他的艺术本能,他觉得就该这样拍,没什么道理。
电视新闻片 篇6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误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家居必备品,它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娱乐消遣,而是更加凸显“监测环境”的功能。而电视新闻节目以声画合一的优势能使“地球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此,新闻节目已成为全国各级电视台的骨干和主体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偏爱。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全国县级地区纷纷建立地方电视台,为了在广电竞争中崭露头角,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而县级台相继创办或创新本地新闻节目,将其视为一切自办节目的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县级电视新闻节目虽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自身存在许多新闻误区,严重影响了新闻节目的品牌化、个性化、本土化发展,导致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堪入目”。因此,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对一些新闻误区展开讨论和探析,使新闻工作者明确自办新闻节目存在的新闻误区,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占领市场制高点。
误区一:宣传新闻化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两者之间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并且可以互相渗透交融。然而,新闻与宣传并不等同。新闻是对客观世界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将一些新鲜真实的信息客观的告知受众来消除受众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开始,新闻媒介就确立了宣传报道的媒介思想,宣传者通过媒介运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进而达到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目的。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新闻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是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新闻毕竟不等同于宣传,新闻可以进行宣传,但宣传不是新闻的主要职能,虽然有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或多或少夹杂宣传的成分,总归来说,传播信息,为受众“答疑解惑”是新闻的基本职能,所以宣传任务应该在尊重新闻工作规律的前提下完成。
目前,由于信息覆盖面窄,新闻题材较少,宣传性新闻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类新闻一是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事迹,来宣传政绩。但往往这些节目宣传色彩浓厚,宣传技巧老套,形式也没有新意,这种毫无技巧可言的宣传性新闻,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老百姓从中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造成群众不想看、不愿看,导致节目收视率偏低。
误区二:旧闻新闻化
众所周知,新鲜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时效性指新闻报道要求及时地、即时地、全时地向公众传递各种新鲜信息,新闻越快才越新才越具有传播价值。在群雄角逐的媒介时代,新闻已成为易碎品,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于“拿来主义”即将旧闻当新闻报道的方式更是厌恶至极,因此,“抢新闻”已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由于资金、设备、人员等先天不足的原因,《汤阴新闻》节目时常会播报以往播出过的新闻,把旧闻当做“新闻”重复播出,这一现象在全国其他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也尤为突出。例如,于2016年1月19日始播的《交警破案神速 市民锦旗谢恩》的新闻在1月21日重复播出,只是把播报日期更改一下,新闻内容一模一样,实现一字不差的完美克隆。众所周知,一条新闻的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第二次传播的“新闻”就成为无人问津的“明日黄花”,这是因为新闻是有“生命”的。试问,这种重复性“新闻”有何新闻的价值可言?这类“新闻”无法满足受众求新求异求变的信息需求心理,致使收视率本来就不高的《汤阴新闻》节目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
误区三:广告新闻化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施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以实现“双效”为目标,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与广告是所有媒体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的广告形式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于新闻与广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广告主和媒体利用这一灰色地带大打擦边球,假借新闻的形式来传播广告信息,达到各取所需的双赢目的。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存在着很明显的广告新闻化现象。虽然广告新闻化方式以独特的魅力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巧妙地传播广告信息,为汤阴电视台增加不菲的广告收入,但借新闻之名播广告之实,又没有明显的广告标记,易使观众产生误解,因此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误区四:非新闻常态化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客观报道,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事实”都值得去报道,而是要遵循新闻价值有选择的进行报道。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由于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等原因,常常会出现“有闻必录”的“新闻”现象,致使许多无新闻价值的新闻大量充斥在节目之中。“有闻必录”观不仅是对新闻价值的忽视,更是对新闻事业的践踏,应坚决抵制这种采集新闻的做法。
在《汤阴新闻》节目中,无新闻价值的新闻日趋常态化,例如,在2015年12月26日播出的《小树穿上“保暖棉衣”》的新闻,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可能是一条新信息,但说是“新闻”未免有点儿牵强,将记者看到的有趣现象当作“新闻”来报道,实乃让人备感无趣。
误区五:会议新闻主体化
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新闻单位,会议新闻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闻源,因此,它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有时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它是人民群众获取重要的时政、民生、经济等信息的主渠道,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众多群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舞台上,会议新闻是重要的内容题材,是节目的生存之本,扮演“主角”,其他类新闻为“配角”,在报道方式上常常忽视按新闻规律行事。此外,会议新闻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程序老套等问题,时常产生“会议新闻无新闻”的怪现象,难以调动观众的视听兴趣,使观众要么选择关机,要么直接更换频道,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在各类新闻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尤其是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当前及今后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浅析当前我国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中所存在的五大新闻误区,希望能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一缕清风,时长不忘“照照境,正衣冠”,根据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通过此文希望能给各位友人一些启发,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案例较少等问题,恳请诸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试论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4,12
[2]许涛.创新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宣传的思维模式[J].新媒体研究,2015,8
[3]杨静.广告新闻化_成因探析[J].新闻世界,2012,5
电视新闻评论要去掉新闻腔 篇7
一、要说良心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引导舆论, 把代表主流社会思想的舆论表现出来, 营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舆论环境, 做好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坚持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职能, 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说良心话。心正方能文正, 作为记者, 舌尖、笔尖往哪拐, 镜头往哪照, 鼠标往哪点, 都受大脑指挥, 都由心而生, 动笔、动手、开口之前就要扪心自问,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给谁看、站在谁的立场说话、代表谁的利益发声, 特别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 个个都是总编辑的今天, 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褒扬什么、贬斥什么, 不能模棱两可、八面玲珑、四面讨好, 也不能趋炎附势、屈从权贵、乱贴标签, 要始终为党的事业立言, 为群众利益鼓与呼, 以自己的良心赢得民心。如, 在典型经验推广上, 要遵循经验生成规律, 不能把历史功绩当做现实成就, 把计划方案当成工作成效, 把点上成果作为普遍经验去宣传, 特别是在对反面典型曝光上, 要成为投向黑暗的照明灯, 要敢将一些当权者拉下马, 将有关牵连者的利益剥夺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说良心话不仅要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说违心话, 更要通过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来准确地反映现实和传播真理, 不仅要靠良心话打动人心, 还要靠有说服力的真理滋养人心。
二、要说大实话。
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职能就是通过实话实说,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把每时每刻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告知公众, 并通过评论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发展, 激励人民信心百倍地去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自己的梦想。说大实话, 首要的是把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所大力倡导的“五讲五不讲”的要求作为定律运用到电视新闻评论制作上, 讲符合实际的话, 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 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 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 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通俗明白的话, 不讲故作高深的话。 (1) 有诗云:深入浅出叫通俗, 浅入浅出叫庸俗, 深入深出犹可为, 浅入深出最可恶。2003年7月21日,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写一篇评论, 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瞄着选票做官做事, 一些单位把民主测评干部搞得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的问题提了出来, 讲群众公认绝不是单纯以票取人, 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 不能形成唯票的导向, 不要引导干部当满票干部, 否则就会引导干部当老好人。习近平同志讲的这一掏心窝、接地气、通民心的大实话, 既富哲理又通俗易懂, 给人启迪, 至今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指导性很强。同时, 在行文风格上, 要善于将人民群众的语言运用到自身节目中。群众, 是语言大师, 群众语言来自生活, 出于肺腑, 形之口舌, 鲜活生动, 如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唠家常一样, 亲切自然, 朴实无华, 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多用人民群众的话来说理, 由小到大、从近到远、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三、要说短话。
文短才能悦目。《庄子》讲:“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 鹤颈虽长, 断之则悲。”意思是说, 野鸭子的腿虽然很短, 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 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电视新闻评论同样如此, 能短则短, 长短适度, 繁简得当。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倡导, “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 (2) 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也应借此东风, 在说短话上有所作为, 防止短话长说, 或者穿靴戴帽, 面面俱到, 在把道理讲透彻、把事情说明白的前提下, 尽最大努力做到简短精炼、直截了当, 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具体来说, 一要深刻把握评论的内容。说短话, 关键要真正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 抓住问题的要害, 如果记者思想不明、主次不清, 抓不住要害, 论述就容易庞杂臃肿、枝蔓横生, 讲不到点子上, 在这种情况下, 要靠从文字上减字省句是不行的。二要防止求全求大。评论是写给观众看的, 必须了解观众的思想、心理和收视习惯。有的记者把观众看成什么都不懂的人, 好像什么都要告诉他们, 这就形成了求大求全的弊端, 其结果只能是架子越搭越大、篇幅越拉越长, 问题讲得不深不透, 论述冗长繁烦。三要强化短文意识。有的记者有种错觉, 认为短文难见功夫, 有失身份, 殊不知, 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不能简单地以长短去评判, 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相对多的有用信息, 以及反映对事实认识的水平, 能否切中时弊, 激起反响, 把受众的思考引向评论所指引的目标上。
注释
1习近平:《求是》, 求是杂志社, 2010年第10期
视频新闻怎样与电视新闻融合 篇8
电视台与网站实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当前, 各大网站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融合度较低, 几乎是各行其道。这种状况, 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 网站收集上来的高价值新闻, 电视台无法享用;而电视台录制的重大新闻, 网站也无法享用。虽然在目前各大网站也有与电视台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对电视新闻进行转播的, 但总体来看, 融合度较低, 而且往往是单向的, 即网站只采用电视新闻, 而电视新闻几乎不使用视频新闻。
虽然目前视频新闻的质量高低不一,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尤其是大网站、知名网站的视频新闻质量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电视新闻可以从视频新闻中撷取适合自身报道的高价值信息, 服务电视新闻科学发展。1.电视台与知名网站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实行新闻信息资源相互推荐制。电视台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新闻报道、专题采访、深度新闻等特色栏目, 推荐给大型网站, 并对自身制作的新闻真实性、客观性负责;同时以合同形式, 允许网站对所有电视新闻进行转播、点播, 以方便观众多次观看感兴趣的报道。网站定期把高价值的新闻视频或者新闻素材推荐给电视台, 当然网站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性负责, 为此, 可以选择网站专职新闻人员采访的报道, 可以选择经过网站严格审查、确认真实的报道。如此可将高价值的新闻以多种形式传播, 扩大受众面, 有利于增加网站视频与电视的收视率, 提高两者的知名度。2.实行多种多样的资源利用形式, 如直接征用、使用线索、综合运用。视频新闻比较贴近大众生活, 因此对于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的报道, 对于确认客观真实的视频新闻, 电视台经过审查, 可以直接征用;电视新闻记者也可以根据视频新闻提供的有价值线索, 深入现场进行二次采访, 既要验证视频新闻内容的真伪, 又要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真相, 追本溯源, 做出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记者还可以将视频新闻与自己“二次调查采访”的内容结合起来, 对原有报道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添加和改进, 整合两方面的信息, 做出综合报道。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目前的视频新闻从业人员有网站聘用的专职人员, 也有聘用的外围兼职和新闻爱好者群体, 还有按完成工作量计酬的半专职人员, 他们分布在各地, 来自社会各界, 熟悉各处的环境, 能够及时掌握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素材。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其中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大有人在。如此庞大的新闻人力资源群体, 如果仅服务于网站工作和视频新闻, 实属浪费。因此电视媒体机构可以与网站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共享的新途径。两者可以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培养“第三类新闻从业人员”, 这类新闻从业人员既不单属于网站编制, 也不仅属于电视台所有, 而是为网站和电视台两家服务, 其薪酬以工作量完成的次数和多少来衡量, 可以为电视台提供新闻线索, 也可以为网站制作视频新闻。当然, 作为两家共同雇用的合同人员, 无论服务哪一家, 两家给出的薪酬标准应当是一致的。在新闻服务上, 可以有所侧重, 对网站主要提供视频新闻, 对电视台主要提供新闻线索, 此外可以规定好两家每月各自的基础工作任务, 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共同出资, 建立联合培训机制, 严格按照行业要求, 进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培训, 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电视媒体机构可充分发挥新闻专业优势, 侧重于业务能力培训;网站也要发挥自身教育信息平台优势, 创新教育方式, 开展网络远程教育, 把集中培训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实现新闻文化上的融合。视频新闻以大众化、娱乐化深受人们的青睐, 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其向深度发展, 国家对其监督、引导也将会越来越严格, 走向正规化、法治化是它发展的必然道路, 未来的新闻行业文化将融合网络视频与电视两方面的特点, 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则。因此, 电视台与合作网站可以尝试创建合作文化, 既要突出各自特色, 又要强调共性, 在团队建设、新闻工作制度建设、新闻制作要求与程序、新闻发布等方面加强协作, 携手共进, 共谋发展。
总之, 同样作为影像与声音合一的电子新闻媒体, 视频新闻与电视新闻应当加强沟通与协作, 实现资源互补, 促进两者的融合, 减少不良竞争。融合, 能够促进共同发展, 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当然, 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行业规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总台)
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篇9
1 突出电视新闻的传播特点
1.1 突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表现能力
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语言, 电视新闻采制工作就是使电视画面更加具有直观性和表现力, 达到对观众心理和感官的直接作用, 提高电视新闻的感染能力。应该从画面的构想、主体、线索和情节出发, 从不同角度出发, 对电视新闻采制工作展开多层次思考, 以更为准确而细致的画面语言来描述电视新闻的全貌。
1.2 合理运用电视新闻的同期声
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在采制电视新闻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同期声则会提高电视新闻的立体感, 使观众能够获得真实的现场感, 让观众能够在真切的环境中得到更为直接的交流, 这可以大大缩短观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 更容易形成对观众的参与意识, 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的影响, 更有利于电视观念的具体实现。
1.3 注重电视新闻采制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非语言符号是人类特有的信号系统, 通过非语言符号可以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深度,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更大电视新闻信息量的传播, 达到对电视新闻更为深刻的剖析, 形成电视新闻更为强烈的冲击与刺激, 在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需要的同时, 实现新时期电视观念的具体应用。
1.4 做到电视新闻的声音———字母结合
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必要的解说词, 通过字幕来呈现解说词有利于加速观众对电视新闻的深层次理解, 这也是电视观念深入电视新闻采制的重要体现。同时, 对于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难于被观众接受的方言和土语要配字幕, 这有助于观众对新闻参与者的理解和把握, 有利于电视新闻采制目标的更为全面的实现。
2 以电视观念发挥电视新闻现场纪实的长处
2.1 突出电视新闻的现场表现力
电视观众对新闻关注的特点是实时性, 即便是针对已经发生或知晓的新闻与事件, 也想要通过电视新闻的报道而达到“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效果, 满足自身“眼见为实”的基本需要。电视新闻采制工作中要突出新闻现场的表现能力, 要立足于现场报道, 从电视新闻的现场声音和现场画面上下功夫, 以充足的准备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表现能力, 以此来赢得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采制工作的认可。
2.2 引起电视新闻的共鸣
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应该提倡现场拍摄和现场采制, 这样就可以以新闻为中心, 形成对相关事件、人物、语言、情感的真实记录, 这样不但可以突出电视新闻的动态性, 也可以控制电视新闻采制的过程, 将电视新闻现场的环境和细节完整而真实地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引起观众的思考与共鸣。同时, 可以提高电视新闻采制的生命力, 使电视新闻具有接近观众的亲和力, 扩大电视新闻采制对观众的进一步深入影响。
2.3 采用纪实的手法采编电视新闻
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要善于使用纪实的手法, 要立足于新闻现场, 从多角度来观察电视新闻, 严谨、忠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的每个过程和细节, 采用长镜头的方式, 以跟踪拍摄和重点关注的方法, 让电视新闻采制更加突出故事化和情节化, 使电视新闻的完整性得到提高, 做到对事件整体性的报道。
2.4 提高电视新闻采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发事件蕴含着巨大的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采制工作应该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做到有备无患, 使电视新闻采制工作得以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 以优良的电视新闻采制来形成优良的电视新闻作品。在突发事件中要将画面、声音做到有效地处理, 通过电视新闻采制人员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职业的预见性来对突发事件进行全面报道, 这样就会形成对观众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电视新闻, 从细节上实现电视观念来强化电视新闻采制工作。
2.5 激发电视观众的参与热情
电视观念中观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采制工作要围绕为观众服务的中心而进行, 要建立主动与观众互动, 积极促进观众参与的观念, 这是确保电视新闻采制生命力的基本出发点。在电视新闻采制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多层次地交流来激发电视观众对新闻的参与意识, 使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新闻现场环境与氛围, 在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收视兴趣的同时, 使观众能够主动参与到电视新闻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之中, 这会保障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同时也扩大了电视新闻的影响, 实现了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电视观念的体现。
3 结语
电视观念应该贯彻到电视新闻采制的实际工作中, 这样才能确保电视新闻采制工作的效率与客观, 达到对新闻事件更为快速、全面和真实的报道, 也才能发挥出电视新闻采制的优势, 实现电视新闻信息量、表现手段、可视性的大幅度提升。在具体的电视新闻采制工作中要以电视观念为基础, 进一步挖掘新闻的美学性、实时性的潜力, 通过画面、书、声音的结合, 在突出现场感的同时, 让观众领略到电视新闻的事实与内涵, 为观众更好、更多、更快地传递鲜活的电视新闻和实用化的信息。
摘要:电视观念是电视新闻采制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 也是电视新闻采制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根据电视新闻采制的实际, 提出了突出电视新闻采制新闻性这一理念, 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以新闻传播特点突出和新闻现场纪实为手段, 实现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对电视观念的更好阐述, 达到全面推进和深化电视新闻采制变革的目标。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电视观念,电视新闻采制,现场表现力,突发事件,同期声
参考文献
[1]张锦凤.抓住受众的视线对电视新闻画面和解说词运用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2) :26-27.
电视台电视新闻回传系统 篇10
电视新闻的远程传输, 一直是制约异地采访的瓶颈。当前大多数电视台远程传送新闻视音频信号主要利用微波、光纤、卫星等传输手段, 采用这些传统的传输方式线路建设或租用成本昂贵。忻州市广播电视台 (以下简称“我台”) 2009年的广告年收入仅为460万元, 无力承担新闻回传费用。我台和广通华科技术有限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 开发并建成了基于互联网络的新闻回传系统。通过网络, 及时、便捷、安全将本地采访所得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格式的新闻素材以及文字稿传回我台新闻中心, 然后由新闻中心编辑整理后播出, 实现新闻回传的网络化、电子化。
1忻州电视台新闻回传系统
我台新闻回传系统主要包括:e Trans News-S新闻传输管理服务器 (市电视台新闻中心用) 、e Trans News-M新闻管理接受客户端 (市电视台新闻中心用) 和e Trans News-C新闻发送客户机 (远端客户上传节目用) 。新闻回传系统图见图1。
1.1 eTransNews-S新闻收录服务器
e Trans News-S新闻收录服务器可以为新闻传送者分配用户名和密码 (或绑定电子证书) , 并对其进行用户管理;可以为每个已分配的用户分配地址空间, 以便进行节目文件的远程传输, 使用户能随时上下载文件, 对服务器进行远程文件管理。
1.2 eTransNews-M新闻管理接收客户端
e Trans News-M新闻管理接收客户端可以对视音频信号采集、编辑、编码 (MPEG-2/4、WMV等) , 将收录到的MPEG-2/4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动态图像专家组) 和WMV (Windows Media Video, 微软的一种流媒体格式) 文件实时解码为MPEG-2、AVI (Audio Video Interleaved, 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文件, 以便送节目编辑部编辑播出;实时下载视频文件, 并进行传输新闻节目文件监视。
1.3 eTransNews-C新闻发送客户机
可以对摄像机中视音频信号采集并编码MPEG-2/4、WMV等格式文件, 可以高速高质量进行多种格式转换;可以与中心的服务器端建立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虚拟专用网络) 隧道, 形成安全的传输通道;可以按新闻传送者的要求自动传送新闻节目文件, 无需接收方派专人接收, 并且支持断点续传功能;配置支持笔记本电脑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外设互联标准) 插槽的专业卡, 可以支持移动办公传输, 无需要在固定点传送。
2新闻回传系统的结构和技术
根据系统的需求, 以及考虑系统的安全、稳定、处理效率等等原因, 本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
2.1新闻回传系统的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互联网络高可靠性的C/S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 架构, Server端采用机架式高性能的双核处理器并配有大容量的快速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技术的大容量存储器的服务器, 使得系统业务处理能力大大加强, 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任何Client端 (新闻节目发送方) 无需预约排队, 在任一时候、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及时准确安全地把新闻内容上传到新闻中心。单服务器最大可支持达200个以上站点, 根据需要, 还可以多机互信, 支持更多的站点。
2.2基于Internet网络的大文件传输的断点续传技术
Internet网路上点对点传输的一大特点就是可靠性难以保障, 特别是对大容量的视频节目, 常发生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上传方自身系统等各种原因导致传输中途数据丢包、系统宕机, 从而使传输失败, 以致大容量的信息文件 (几百MB到几个GB) 无法传输。本项目通过把视频新闻节目预先处理成广播级的视频压缩文件 (如MPEG-2或MPEG-4文件) , 然后采用高效的、自定义的具有断点续传功能的传输协议, 使得系统能自动从丢包的断点处重传。即使在上传方系统宕机重启后, 系统也会根据记忆继续上传未完成的任务, 从而解决了大文件传输失败的问题。
2.3多线程传输处理技术
互联网上普通的文件传输都采用单线程传输技术, 这就导致用户的接入网络带宽足够, 即使是普通的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接入, 也能达到1Mbps以上。但是在点对点传输时, 一个传输任务带宽利用率往往还达不到30%, 这是IP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网络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本项目采用多线程的传输处理技术, 在大文件传输时, 系统能自动把文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小文件 (如以1024k B或4096k B为单位) , 然后系统启动多个线程 (一般启动10到15个线程, 可设置) 来分开传输, 每个线程对小文件采用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方式传输, 当服务器端收到所有文件后, 重新组装还原成大文件。这样大大地提高了网路带宽的使用率和系统自身的效率, 从而提高了传输速度, 缩短了传输时间。使得在1Mbps~2Mbps的传输带宽下传输标清视频节目文件基本与播放速度同步 (如10分钟的标清节目文件基本在10分钟左右传输完成) , 如果用户接入带宽更高, 则传输速度还快于播放速度。
2.4 VPN安全隧道技术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是无处不在, 但最大缺点是网路公开, 安全性差, 这就给传输保密性要求高的新闻节目带来了挑战。本项目在传输公网上构架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 (VPN) , 对传输链路进行安全保护, 为各合法站点提供VPN隧道, 相当于为合法用户在传输时临时建立了一条专网, 外部非法用户根本访问不到服务器, 使得在公网上也能达到专网的数据传输安全要求, 保证了对新闻节目的安全传输。
2.5基于PKI的CA认证技术
在本项目中我们首次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中采用了基于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设施) 的CA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认证中心) 数字认证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军事电子通信中, 该技术总的来说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身份识别 (采用数字签名和CA认证) ;二是数据加密。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系统的网络信任和安全问题, 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2.6智能客户端技术
考虑到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对系统的影响, 在本项目中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客户端技术 (Smart Client) , 既能弥补基于浏览器的系统模式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本身功能缺陷等等不足, 也能弥补传统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在大应用范围下的数据通讯障碍和系统部署上的痼疾。能够很好的提升系统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体验, 使系统对数据的处理更为高效、稳定和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充分保证了在业务和技术发生变化时, 系统只需通过自动升级功能, 无需停止作业, 就能够快速、灵活的适应和支持这种变化。经授权, 可以浏览自己上传的内容。监视文件的上传进度, 接受回执, 显示最新上传文件。提供高效高质的转码工具以转换非线性编辑输出的文件。
2.7数据存储
管理信息数据采用XML ( (e 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文本或TXT (文本文件) 保存, 新闻节目文件采用建立一个文件夹中的相应文件存储 (如WMV或MPEG-4等) 。1Mbps~2Mbps即可达到广播级传输。
3功能设计
新闻回传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区县新闻记者通过网络迅速、便捷、安全地将本地采访所得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格式的新闻素材以及文字稿传回市电视台, 然后由市电视台编辑整理后播出, 实现新闻回传的网络化、电子化。
电视台新闻回传系统涉及到两部分用户。一部分为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 (节目编辑人员) , 能收到有新的新闻节目消息, 能查看所有用户的节目文件, 能把节目文件迁出、能转换节目格式 (由别的专业软件完成, 但本系统要提供相应入口) , 能配置管理系统;另一部分为各区县新闻记者, 能够把新闻节目采集转换成指定文件 (由别的专业软件完成, 但本系统要提供相应入口) , 能上传文件到服务器指定的文件夹中, 能浏览文件夹中的文件, 能删除无用的文件, 能知道文件传输状态, 并了解到文件传输成功与否, 能修改自己的用户信息。
3.1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
考虑到电视台新闻工作人员在本系统中所处理的事并不多, 所以把系统管理员的功能放在了这一部分, 只是单独作一个模块来使用, 电视台新闻工作人员在系统中拥有如下功能。
1.用户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系统用户, 包括普通新闻上传用户和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用户。
2.权限管理
为所有用户 (除管理员) 配置系统权限。
3.后台管理
可设置的项如下:
1) 视频文件传输大小设置:可设置成某一参数值, 也可设置成无限制, 默认为无限制。
2) 用户文件夹设置:建立一个新闻记者用户时, 在为其建立文件夹时, 主文件夹 (可为上传地点名或记者名) 下可建立三种子文件夹, 即“视频新闻”、“图片新闻”、“其它文字新闻”, 默认为三种子文件夹都建立, 但后台可以对用户的子文件夹设置作动态选择, 一旦选择后所有用户都采用同样建立方法。
3) 线程设置:对于传输的最大线程数动态可设置, 设定完之后可由服务器通知各新闻记者客户端, 然后各客户端记下保存, 如更改了, 将重新通知。
4) 文件切割片容量设置:最佳文件片容量不好确定, 可以512k B作为基数, 系统可动态设置, 设定完之后可由服务器通知各新闻记者客户端, 然后各客户端记下保存, 如更改了, 将从新通知。
4.查看各用户新的新闻节目
可以查看所有各区县新闻记者的新的新闻内容, 并能看到送到的时间记录 (历史记录) 。
5.迁出节目文件
可把所选用户的节目迁出到指定的路径下 (可以是本机的某目录下, 也可以是局域网内某共享或FTP文件夹内) , 也可以整体全迁出, 迁出后可以清空该用户所有的文件夹 (可以整体清空) , 清空时需要在本机的备份文件夹备份一份以作今后使用。
6.节目转换
由外挂节目转换 (编辑) 软件完成, 本系统要提供调用界面 (如可能, 希望直接调用接口, 把指定文件夹内的视频文件转换成AVI或MPEG-2) 。
7.即时通信
集成第三方语音通信软件, 本系统只提供调用键 (按钮) 或下拉菜单。
8.参数设置信息导出/导入
主要拷贝出1、2、3项设置的文件 (包括在服务器相应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 到指定路径, 或从指定的地方导入到本机 (将覆盖) 。
3.2各区新闻上传用户 (县新闻记者)
各区县新闻记者主要把节目采集完成后转换成适合网络传输的文件 (WAV或MPEG-4文件) , 然后安全地把新闻节目传到服务器, 并可查看自己传输的新闻结果, 各区县新闻记者拥有如下功能。
1.节目采集和节目转换
集成专门的节目采集系统完成, 本系统可提供一个登陆接口 (快捷键) 。
2.连接VPN
集成专门的VPN客户端软件, 本系统可提供一个登陆接口 (快捷键) 。
3.连接服务器
提供“连接/断开”按钮, 连机后系统与服务器匹配用户名和密码, 并同步如最大线程数和文件切割片大小等参数, 如一致, 不做修改, 如不一致, 更改成与服务器一致。
4.节目上传
选择待传新闻节目文件;选择待传新闻节目文件类别 (视频文件、图像文件、其他文字文件) , 如果是视频文件, 系统自动对文件属性进行检查 (判断是否为WMV或MPEG-4文件) 如果是, 进行文件处理 (文件分割等处理) 后, 进行上传文件。如果传输中途中断, 记忆住传输进度, 待网路等其他问题解决后又从断点处重传, 这种记忆即使退出程序也保持 (退出时提问“是否保留未完成传输的状态?”) 进度的监视、接收回执。
5.文件浏览
查看上传文件的结果, 只针对自己上传的新闻文件浏览, 对不合适的文件可删除。
6.用户管理
对自己的登陆名和密码的修改, 同时, 可以驻留到本地。
7.即时通信
集成第三方语音通信软件, 本系统只提供调用键 (按钮) 或下拉菜单。
系统数据流程图如图3。
4结束语
我台新闻回传系统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 为忻州14个县市区广播电视记者站和5个行业记者站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新闻回传方式, 大大节约了新闻回传成本, 至少给使用单位带来10倍以上的成本节约。同时, 由于本系统首次在广播电视行业采用大量的先进技术, 可能会推动国内广播电视传输新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通华科技术有限公司, 忻州电视台新闻回传系统设计说明书[Z]北京:2007.01.
[2]李鉴增, 包红刚, 李川.宽带网络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电视新闻的字幕制作 篇11
字幕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配合画面和解说,有时直接呈现节目信息,为电视新闻所表达的内容服务。电视新闻虽然是以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电视内容,但电视节目中的有些内容有时是無法用一个具体形象所能替代的。此外,画面在电视屏幕上所呈现的时间比较短暂,给予受众的视觉印象与思维时间也相应较短,因此,利用文字为画面中所表达的节目内容提供说明、注释或提示,可以从视觉心理上加大刺激的份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突出内容的主题,有助于受众对电视节目内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可见,字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字幕的分类 在电视新闻中,不同的字幕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功能的不同,字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实义型字幕和修饰型字幕。修饰型字幕,是指有时也许并不需要表达特别具体的意思,但却可以对画面起到纠偏或装饰功能的字幕,分为纠偏字幕和装饰字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主要采用实义型字幕。
1.标题字幕:标题通常位于一条新闻的下方,用以表明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标题字幕拟定的基本原则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片尾字幕:片尾字幕大多由职员表和鸣谢、制作单位构成。这类字幕的意义一方面体现了对制作人员的尊重,表明了制作权的归属;另一方面也标明了制作人对所作节目负有的责任,是受众监督的一种形式。因此,片尾字幕应该清晰易辨,滚屏速度也不宜过快。
3.角标字幕:角标一般包括台标、节目标志和广告等。台标一般位于屏幕的左上角,是一家电视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体现,目前电视节目中角标字幕使用不太规范的是广告。
4.同期声和解说词字幕:电视节目中的同期声,有些因为人为的口音或语种的原因,若没有字幕,受众很难听清或听懂,这时就需要用字幕来弥补。主持人说的解说词,有时太快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可以通过字幕来使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内容。
5. 标注字幕:一般用来介绍解释人物的身份、事物的名称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或强调的问题。如在很多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标注字幕介绍地点、地质和人物身份等。这类字幕的使用相当灵活,位置不太固定,一般竖排于所要标注的事物外侧。
6. 滚动字幕:以前俗称“飞字幕”,一般位于屏幕的最下方,一行由右至左滚动,或多行由下至上滚动。内容大多为临时的节目变化通知等或片尾字幕。
(二)字体的选择 字幕不仅可以为画面中所表达的节目内容提供说明、注释或提示,还可以对画面起到装饰效果,而要起到装饰画面的效果就离不开字体的选择。新闻报道的中字幕主要有三类:新闻标题、解说词和同期声。采用的字体既要符合片子真实、严肃的整体内容,又要顾虑画面的广度和唯美。而且不同的字体字型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时都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合理选择,切忌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不是任何字体都适用于字幕。由于字幕在画面中停留的时间有限,电视屏幕的画面较小,荧光屏扫描线组成的图像细部表现力差等原因,电视节目的字幕应尽量避免结构繁杂、笔画细弱、潦草、不易辨认的字体。 同时,要注意在一部片子中使用的字体不宜太多,前后格调也应统一。
(三)字幕的色彩 字幕的色彩不仅可以美化字体,装饰画面,而且还可体现出画面的精神。电视节目字幕色彩的运用要处理好色彩与背景的关系,取得最佳的色彩效果。下面介绍字幕色彩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字幕的色彩受背景色彩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字幕与背景的色彩太接近,如蓝与绿、红与紫等邻近色,字幕在屏幕上就不醒目,不易使人辨别。
2.字幕的用色应尽量鲜艳明朗, 以提高字幕可视度的范围。白色、蓝色、黄色是电视新闻节目字幕的首选。
3.字幕的冷暖色调 特别是新闻标题字幕的色调,可参考电视新闻的内容而定。如果电视节目要表现活跃、庄重气氛的内容,可选择暖色调字幕,而要表现沉静、严肃气氛的片子,可选用冷色调字幕。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视新闻节目是比较严肃的电视节目类型,所以就要求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字幕要做到语言文字精炼,言简意赅,书写必须规范化、通俗化、标准化。同期声字幕制作时应注意字幕与声音的同步。不要粗心大意在电视新闻字幕中出现错别字。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字幕在电视新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电视新闻片 篇1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以声音, 画面为传播符号,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具有了两重属性。它是电视节目的一种, 电视是新兴的艺术门类, 具有审美特征, 电视新闻自然就是有审美特征;同时, 它是新闻的一种类型, 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网络新闻一样, 真实是它的生命, 它自然必须遵循真实原则。
二、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1、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挑战。
近年来, 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一些报业界实行强强联合成立报业集团, 报纸走出区域限制, 一些地方有一定影响的报纸, 已经渗透各个领域, 报纸的那种包容天下事, 以其大信息在整个媒体中越来越占有优势。此外, 报纸的营销手段更是色彩缤纷, 订报送礼品, 看报中大奖等形式, 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广播行业中, 随着多台制的出现, 新闻信息成了各台的主打节目内容, 他们充分利用制作简便、传播快的优势, 实行全天候, 多台制, 多时段的滚动播出, 形成强烈的新闻效应, 以构成对电视新闻的直接威胁。
2、国际互联网的崛起, 对电视新闻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过去是出门才知天下事, 而今天, 要知天下事, 不需再出门。打开电脑, 通过互联网, 在小小的荧幕上就可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国内通过互联网直播新闻事件也已开了先河。加上企业、高校、科技、医药界等上网客户近百家。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往其他媒体的增长速度。今后通过互联网了解天下事, 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种信息量大、面广、速度快等优势, 其他媒体无可比拟。
3、技术设备有待更新和财力有限的矛盾, 制约着电视新闻改革与发展。
电视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当今中国, 建设一座县级电视台仅基建投资至少在500万元左右, 市级台在1 0 0 0万元, 省级台一亿元。这么大的一笔数字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讲还比较困难。有的只能应付播出, 难以承受设备的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比如新闻强调时效。 (1)
三、电视新闻文化功能分析
1、电视新闻报道要注意体现出记者的第一感受。
如果缺乏鲜活的东西, 就会失去观众。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无一例外地每条新闻都使用了摄像技巧。我们在屏幕上所看见的与其说是记录客观现实, 倒不如说是电视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阐释。虽然电视新闻 (特别是突发新闻) 最初只是记者偶然的或灵感式的发现。虽然这时它还没有涉及写作的艺术和技巧, 但所摄录的影像本身已是有意识的创作了。记者这时所感受到的是最能揭示我们内心生活, 使我们体验到其无法言表的丰富内涵的东西。
2、电视新闻报道要唤起现众对新闻事件的身临其境之感, 必须注意发挥电视语言中的各种表现手段。
电视人以“视点下移”的、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电视观众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开始广泛关注普通人的生存价值, 从而使电视新闻真正成了“群众的喉舌, 政府的镜鉴” (2)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近期播出的“山西小窑焚尸藏尸”案的深度报道, 出镜记者 (或主持人) 亲自到矿难现场进行实地走访和拍摄,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电视观众的“全程参与”。而这种对普通人个体命运的关注, 用人来见证历史, 说到底就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电视人在当今的文化转型中, 已经能够“踏踏实实地深入到人物的生存状态之中去选取一些有内涵的生活片断和行为过程, 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让人物说出内心的感受、对生活的看法、对未来的打算, 从而使电视观众能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几个层次上去了解人, 去观照自己, 产生感悟。”
3、电视新闻报道虽然是以视觉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
但是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同样搞不出好作品。电视新闻同文学作品一样, 一个重要的视觉细节如果在更早的阶段就想到了, 就能启发某一条线家的发展。许多优秀的和普通的电视新闻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对细节的细致的积果、提炼和表述。千丝万续的内容如何结构成篇。也就是说, 电视新闻除了以视听传媒所独有的表现力来充分传达各类信息之外, 也要考虑新闻作品所储存的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信息以及对这种文化独特的阐发视角。即电视人要善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寓意, 无论是弘扬崇高的时代精神, 还是揭露现实生活当中的腐败现象, 目的都是为了劝善除恶, 以便使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加净化, 使我们潜在的民族精神更具凝聚力。
四、建立顺应时代的电视新闻采编体制, 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素质
1、提高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素质银屏一秒钟, 幕后十年功。
“机遇只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细节的获取亦如此。要想让细节不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记者编辑必须做好平时准备工作, 认真学习, 不断积累, 完善知识储备,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 平时准备是指一记者不以某一次具体采访为目的而作的日常准备, 包括理论准备、政策准备 (3) 。
2、精“挑”、慢“等”、快“抢”一条新闻的优劣成败,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细节画面, 优秀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的细节, 往往成为电视新闻的传神之笔。在许多情况下, 电视新闻的构思、采访、拍摄是同时进行的, 一个好的电视记者到达新闻现场之前要对新闻事件的现场、事件的前因后果、事件的经过等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 到达新闻现场后才不会无所适从, 手忙脚乱。到达现场进行采访拍摄时, 记者不可被热闹繁杂的现象所迷惑, 应该迅速地从繁杂的新闻现场中抓取有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场景和细节, 发扬“挑、等、抢”的采访作风, 在新闻现场挑选出那些充分表现新闻主题、最能体现事物本质和最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3、后期编辑贯彻精品意识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后期编
辑是制作电视新闻的最后一道工序, 它的根本任务其实就是把采访捕捉到的细节进行整理和编排, 让新闻的信息量最大化。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在1994年中国电视奖电视新闻评选会上, 提出过精品新闻的五个标准, 这五个标准来自实践, 又高于实践, 极具指导意义: (1) 新闻五要素俱全。 (2) .要有丰富的既能体现社会发展趋势又独有个性的新闻事实。 (3) 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选择一个新颖的切入点。 (4) 构筑一个好的框架。 (5) 具备对观众具有巨大渗透力和感染力的声画要素。
参考文献
[1]、黄开生:《关于视听媒介文化导引的几个问题》,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8年第11期。
[2]、朱羽君:《平常中见光辉》, 《电视研究》, 199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