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精品创作

2024-06-17

电视新闻精品创作(精选8篇)

电视新闻精品创作 篇1

中国是文学大国, 在文学殿堂里, 从来不缺乏世界级的扛鼎之作。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对中国文学地位和文学成就的一次明白无误的标志性的确认, 也是对国人的民族文学自信和文学底气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肯定和激励。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佐证了一个道理:精品力作影响深远, 鸿篇巨制价值无限。

无独有偶, 回顾近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历程, 靠精品力作而形成带动效应、轰动效应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一部《红高粱》使国际影坛对中国刮目相看, 中国气质和中国风格备受瞩目, 张艺谋、陈凯歌等人迅速成为世界级导演, 一批演员也相继走红国际舞台;在国内,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云南》《印象丽江》《禅宗少林》《大宋·东京梦华》等创新力作, 开拓了崭新的艺术样式, 打造了靓丽的文化品牌, 令人为之一振。这些经典艺术精品不仅大大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 更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品位。再说电视荧屏, 当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融合着舞台、电视等多种艺术元素走进我们的视野, 我们的欣喜伴随强烈的震撼而来:160多年的中国历史以一种流动的、视听的、音乐舞蹈史诗般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出来, 作品大气磅礴的思想力度涤荡心胸、夺人魂魄, 唯美浪漫、精益求精的艺术锐度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还有电视, 当一些人还津津乐道于荧屏上的娱乐八卦、各种秀场的真真假假以及走街串巷的有闻必录时, 一部部精美的纪录片、专题片映入眼帘:《敦煌》《故宫》《颐和园》《复兴之路》《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舌尖上的中国》……这些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堪称典范的精品力作一经推出, 立刻轰动了荧屏, 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聚焦了广泛的收视, 它们如同一棵棵参天大树挺立于电视园地, 彰显着伟岸的魅力, 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文化艺术精品对民族、对社会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 对人生、对心灵具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感染力, 由此可见, 大力创作精品既是时代的召唤又是人民的期待, 势在必行、势在必然。为此,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放眼时代和全球, 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任务, 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 必须打造精品节目。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 承担着传播和塑造大众文化的重任, 为此, 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精品节目就成为电视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在进行了以上基本观点和基本背景的分析之后, 笔者重点对什么是电视精品节目、为什么要创作电视精品节目、怎样创作电视精品节目这三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什么是精品节目

精品节目是指精心创作、倾力打造、有较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较好的社会效果的节目。由此看来, 对精品节目有较高的质量要求, 不是随便一部作品就可以称得上是精品, 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创造出精品。精品节目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在主观努力上, 它一定是经过精心策划、通过艰辛创作、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和汗水来完成的。二是在客观结果上, 它一定是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三是从形式和内容的界定上, 本文所分析的精品节目主要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电视文艺类节目或者是电视纪录片和政论片, 是带有创作意味的节目。说得再具体点, 主要是指可以称之为作品的节目, 比如电视纪录片、电视文学、电视戏曲、电视文艺晚会以及具有较强文化、文学、人文气息的电视专题片等。这类节目带有一个共性, 即这些类别的节目都饱含电视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强烈的创作意识, 蕴含了电视人突出的个性创造, 体现了鲜明的主题思想和艺术诉求。同时, 作品本身也呈现出浓厚的主体和主流意识形态气质, 呈现出电视人对社会大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担当, 彰显出受众最广媒体应有的时代风范。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特别界定这一概念?因为电视节目的范畴很大, 节目形态很多, 如果我们泛泛地把所有节目类型都囊括进来, 这既不符合实际, 也缺乏针对性。概念界定清楚了, 才会有的放矢, 才会找到着力点。

为什么要创作精品节目

首先是因为电视精品节目少, 甚至可以说是稀缺。精品少, 节目结构出现了失衡, 所以我们才提出, 要打造精品节目, 要创作精品力作。大家都知道, 电视这一媒体形态从诞生起就具有天然的快餐文化的特性, 它更容易形成新闻类短平快式的生产, 比较适合信息的传达。所以, 电视台办节目一般都会首选、重选新闻类节目, 即便是专题类节目也多是倾向于新闻类专题, 而专题片、纪录片、文艺类节目就比较少, 电视文艺作品类节目更少。由此我们发现一个倾向, 即艺术含量高的、蕴含创意的、需要付诸更多创作智慧的节目在很多电视台的节目结构中所占比例偏低。为什么?因为不好办、难度大、成本高, 当然有时候也因为节目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在节目制作越来越计较成本的当今, 精品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因素尤其成为一种制约。举个例子, 十多年前, 许多电视台都开办有电视文艺作品类栏目, 像音乐电视、电视文学, 还有比如原来浙江卫视的《文化公园》等, 曾经盛极一时, 打造出了一大批精美节目, 开创了电视艺术探索的全新时代, 其承载的人文魅力以及电视与不同艺术门类融合发展的格局令人称道;音乐电视更是风靡各个电视台, 生产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音乐与电视的交融互补、相互促动创造了一道亮丽的艺术景观, 但现在基本都销声匿迹了, 只有中央台一个电视诗歌散文栏目还在支撑。为什么?除了生活节奏和收视口味的变化外, 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对于城市电视台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纪录片更是如此。精美的纪录片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加巨大, 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很长, 摄制成本很高, 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大, 所以电视台本身几乎不做什么纪录片。现在电视屏幕上电视剧多、选秀多、演播室秀场多、民生类新闻多。我们对此当然不否定, 但我们有必要反思, 作为具有文化担当、文化传播和文化塑造使命的电视人, 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碎片化新闻的有闻必录上, 不能打着“三贴近”的旗号, 以亲民和培植“草根”的名义, 行浮躁、浮漂和媚俗之实。因为, 电视是媒体, 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者, 也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和引导者, 电视媒体不仅要顺应并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而且也要引导并提升观众的精神文化层次。一个时期以来, 荧屏上流行的一些节目形态, 立足市民口味, 具有民本色彩, 呈现了草根文化的鲜活性, 表现了亲民情怀, 当然值得肯定。但事物总有两面性, 一些电视媒体盲目跟风、机械照搬、竞相比拼、缺乏创新进而形成严重同质化的现象也是有目共睹, 电视产品的肤浅性和由此形成的迎合市民口味的浮躁性显而易见。电视精品力作的缺失, 深沉厚重的精神文化价值的缺位, 会使广受电视影响的大众产生精神食粮的偏食症, 就像营养不良、营养失衡, 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 更遑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同时也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渐行渐远。

实际上, 电视观众并不缺少眼光和品位, 也不缺乏判断和灼见, 更不缺失理想和信念。不少观众已意识到电视节目同质化和肤浅性问题, 他们也已对自己的收视需求作出扬弃和调整。比如, 对国学讲座的追捧, 对修身养性等内涵型节目的喜爱, 对有分量的精品力作的关注等, 都在证明观众对精品节目的旺盛需求以及更高品质收视时代的到来。这就是创作精品节目的第一个原因:精品节目少, 精品节目缺, 精品节目有需求。第二个原因是, 精品节目是“镇台之宝”, 是一个电视台内涵和品牌的标志。没有精品节目, 不出精品节目, 电视台就缺少精气神。衡量一个电视台有没有办台质量, 有没有品位和水平, 有一个指标是少不了的, 那就是要看一看精品节目的生产, 看一看精品节目的数量和档次。一个电视台不能老是“短平快”, 还要有一些思考和创造, 有一些创意和想象, 有一些审美和艺术, 有一些文化、文学和文艺。产品讲品牌, 办台也同样讲品牌, 有品牌才有影响, 有品牌才有话语权, 有品牌才有公信力, 有品牌也最终才会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看来, 精品创作即便是需要较高的投入, 也还是划得来的。在这方面, 要算长远账, 要算大局账, 要算政治账, 而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三个原因是, 精品创作会带来示范效应。也就是说, 精品节目的创作会整体地对电视台的节目产生影响, 会促进其他节目的提升, 而这种氛围将会对其他节目的生产起到示范作用。如果长期不抓精品生产, 那么我们会发现, 电视台的节目质量不知不觉中在下滑。因为, 电视台缺乏目标, 没有坐标, 没有参照, 没有追求。如果精品创作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 常抓不懈, 那么电视台就会形成一种氛围, 就会有相当一批节目追随、比拼、赶超, 整个节目质量也会比较稳定。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创作精品节目不仅重要, 而且必要, 不仅可能, 而且能够, 即使在讲究效益和成本的今天, 我们还是应该创作出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精品节目。

怎样创作精品节目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笔者只有针对性地讲几点看法。怎样创作精品节目呢?一是作为电视媒体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充分重视。领导重视是做好所有工作的重要保证。精品创作是一个工程, 领导认识必须到位, 领导认识到位了才能有人财物的保证, 才能有精品创作的顺畅运行, 在这一点上要切实体现“政治家办台”。二是要做好规划。精品创作不能盲目行事, 事先要有计划, 做好论证。要搞清楚哪些素材、题材是可以打造成精品的, 做到有的放矢。做好规划并不容易, 需要我们对素材资源、主题内涵、社会反响、创作能力等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评估。否则, 不仅打造不出精品, 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挫伤精品创作的积极性。三是在使用人才上, 要把那些高精尖的人才用到刀刃上, 特别是综合性素质好的人才。电视精品需要好的文稿、好的摄像、好的创意、好的编导、好的制作、好的配音、好的音乐配置等。也就是说, 一个精品, 一个成功的作品, 它几乎要求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是过硬的, 至少是过关的、没有明显瑕疵的。四是要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好的素材和题材在基层、在民间。去年以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成效斐然, 也再一次证明生活底层和人民大众中蕴含着鲜活生动、丰厚隽永的真情、真义、真知、真理。市级台和县级台, 中央台、省台和市县台要形成联动, 基层台具有发现素材的优势, 上级台具有创作的经验和条件, 各方要把各自的优势整合到一起, 发挥合力, 这是一条捷径。创作精品的条件和办法还有很多, 不再一一罗列。

总之, 电视精品节目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打造电视精品节目是人民的期待, 是时代的召唤, 更是有责任的电视人面对伟大时代的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 电视精品兴当其时, 盛当必然。

编校:董方晓

摘要:文化精品影响深远, 作用巨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放眼时代和全球, 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要求。电视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 承担着传播和塑造大众文化的重任。为此, 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精品节目就成为电视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本文所分析的电视精品节目主要是指带有策划和创作意味的电视节目, 如电视纪录片、电视文学、电视戏曲等。笔者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 最后归论:打造电视精品是人民的期待, 是时代的召唤, 更是有责任的电视人面对伟大时代的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 电视精品兴当其时, 盛当必然。

关键词:时代,呼唤,电视精品

提高电视新闻播音员二度创作能力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解说词;相互关系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从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电视新闻中,画面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语言,画面是电视的基本单位,离开了画面,电视也就与广播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电视画面的存在,使整个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形象的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而解说词也是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的五大要素基本上是由解说词来完成的,它可以与画面同步进行,表达画面的意思、阐述画面的思想,让电视新闻边演绎画面边进行解说。

既然声音与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两大重要要素,那么相互之间结合是必然的,至于组合的类型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是画面为主,声音为辅的形式。一个获得电视新闻奖的作品说起,题目叫《检查团来的前前后后》,这条新闻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过一句解说词,它只是抓住了同一个地方,检查团来之前街道的整齐干净和检查团走之后街道的肮脏、嘈杂,就把一个新闻事件所要反映的主题很深刻的表现出来。在这样的一个新闻节目中,因为有现场同期声和字幕的解释,观众一目了然,很清楚明白的理解了这个画面新闻的内在含义。这个时候的画面已经是把解说词的作用所取代了。因为电视新闻最基本要素是画面,观众在电视新闻中也更多的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新闻事实的现场画面,而这种情况里的解说词就是一个补充画面以外信息的作用了分析电视新闻画面.

第二种是声音为主,画面为辅的形式。相信大家肯定看过现在不少电视台会以一种图片新闻的形式来表现一个新闻事件。那这个时候解说词就成了传播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而在画面上就不太会有什么变动了。

第三种是画面与解说词互为重要。这个是电视新闻中最为常见的,画面和解说词是同时出现的形式对事情进行阐述,这样整个事件更加的完整,详实。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画面是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受众的听觉,一个作用于受众的视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曾经在理论界展开过一场持久的争论战。一方认为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这也是电视与报纸、广播等其他传媒方式的最明显的区别,这为“主画论”者的观点;相对而言“主声论”者则提出声音是构成电视传播的基础,是观众了解新闻内容的必要手段,如果缺少了画面的解释,观众将无从知道画面所表达的具体意思。从客观上来说,电视新闻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为重要,至于谁主谁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方說一个小小的社会新闻事件:一位朋友在自己的车被偷数月之后再去买二手车时,买回来的居然是自己以前的那辆车。那么在采编这条新闻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运用画面和解说词表达呢?先从画面语言来分析,车主和车自然是事件的主角,所以要通过画面告诉观众是这个人买了这辆车,那么这个车主认定车是自己以前那辆的凭证也是通过画面去证实的。在采访的过程中,录用车主的同期要有几个方面:什么样发现车子被偷?什么时候买回?在什么地方买回?怎么发现这辆车是自己的?这些都是关键,可以考虑用同期的形式出现,这也是画面的一部分。根据自己所采访和拍摄的内容回去编稿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事情的经过由车主已经讲明,但是画面同期太多会使人产生听觉疲劳,并且有不少内容可能当事人未能够表达完善,而且,相关车主和车子的一些镜头也无法体现,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解说词的力量来进行解说,把整个事情叙述完整。在实际编辑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画面和解说词两大符号,通过画面来表现事件的主角,通过解说词叙述故事,这就是两者相结合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让人们在视觉和听觉上一同来了解这个新闻事件。

再以一个会议新闻为例,新闻画面中应该要出现很多人开会的场景,也要向观众展现这是一个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人物是谁,会议中的主要流程这些等等都要得到体现,但是试想,如果这个时候光出现这些新闻元素的画面,不加以解说,那么观众可能在画面中只那个明白这是开会,有一些熟悉的领导,但是具体是什么会,会议主体是什么,就无从得知了,观众只好进行猜想。久而久之,人们会形成视觉疲劳,对接受这样的信息也使回去兴趣。在这个时候,电视新闻解说词就发挥了作用,它可以向观众交代这个会议在什么地方召开,有那些人出席,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就达到了一个电视新闻节目视听双通道传递的作用,它让人们了解画面以外的信息,使整个新闻事件更加完善。

以上的这些新闻例子的列举已经说明,画面与解说词之间是相互依存,交相扶持的。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新闻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画面和解说词,相辅相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一损俱损,一荣皆荣。一个没有画面的电视新闻是不会存在的,因为没有画面就不构成电视;但是如果所有的新闻都像《检查团来的前前后后》一样,那观众也会接受不了,对新闻节目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说电视新闻是要声画一体的,两者只有相互依存,互济互补,才能够把电视新闻节目创办好。

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也应该根据新闻节目内容的需要,协调好画面与解说词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创作。比如说衡阳的一场大火,作为现场的主持人,就应该把握住当时的情形,从观众最想了解到的心理出发,考虑自己应该如何进行现场报道。比如说当时画面刚刚切入现场,观众此时最想看到的是这个火烧得有多大?整个事发地点是一个怎样的情形,而主持人这时候要是不合时宜的抢镜头,说一些“观众朋友,我现在在某某地方,这里发生火灾”等等这样的话,就容易使观众产生厌恶情绪,结果大煞风景。这个时候不妨把它转换为幕后解说,这样又告诉了观众信息,也让观众亲眼目睹了火灾场景。而如果在节目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通过主持人现场的形式去解说当时的情况,这样又更具有现场感。对于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考虑画面为主,什么样的场合应该进行解说,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从观众的心理角度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协调能力,灵敏的思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播音创作是‘戴着镣铐舞蹈”,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二度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杰·西尔弗斯通(英).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严三九.应用电视新闻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浅谈地市级电视节目的精品创作 篇3

一、突出地方特色是地市级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的根本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这一辩证的哲理告诉我们:贴近性的、民族的、民俗的、地方的题材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反映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 最能体现本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而这些特色为地市级电视台的节目创优、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因此, 本地的特色素材, 应该格外引起我们的关注。2012年我台制作播出的反映我市经幢历史的《彼岸寺经幢》, 以郾城彼岸寺唯一遗存——龙塔古篆为题材, 讲述了历代名人如唐代韩愈、杜甫、刘长卿, 宋代苏辙、苏轼, 元代元好问等文人墨客在彼岸寺留下的足迹;反映沙河船工号子的《悠悠号子沙河情》, 展示了千百年来, 行驶在沙澧河上的船工们在长期战险滩、斗恶浪的过程中, 创造出的一种粗犷雄浑、高亢激昂、朴实真诚又略带俏皮的调子——沙河船工号子, 记录了劳动人民与沙河难以割舍的感情;反映古建筑的《三晋乡祠:晋商的精神家园》, 则讲述了沙澧河交汇处, 由晋商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三晋乡祠之繁荣与衰败。这些节目播出后, 让观众叹为观止, 正是因为其贴近性, 独具的漯河特色, 所以更容易打动观众, 我市一些领导甚至说, 这些节目由地市级媒体编排出来, 实在是不容易, 放在中央台播出也很大气, 一些观众还打来电话, 说能看到本地有深度的文化节目实在难得, 纷纷提供有价值的采访线索。

二、从受众出发是地市级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的前提

作为地市级的电视台, 自办节目基本是当地、当时事件的传播, 从而其精品节目一般也具有地域性。基层生产、生活情况既鲜活, 又生动,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受众的心理出发, 来解决问题, 这从漯河经济电视台获得市级新闻奖的作品《透析我市用工“荒”》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2011年春节刚过, 我市“用工荒”问题凸显, “用工荒”, 让企业发慌、政府焦急。记者连续采访了我市相关部门、企业和劳动者, 试图搞清“用工荒”背后的真正原因。我市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 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 这决定了我市企业对一线的操作工和技术工需求旺盛, 而当时我市的产业工人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技术熟练程度上还难以支撑起工业经济的需求。再加上, 劳动力市场上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不愿意从事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苦、脏、累活, 而更看重工作环境和发展机遇。事实上是“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节目从企业、劳动者、政府部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引起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工人进行产业技术培训, 同时引导企业改善生产条件, 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 最终解决了“用工荒”问题。我市还借此机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信息对接机制, 使工人和企业、政府实现了三方共赢, 促进了我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深入挖掘身边资源, 努力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是地市级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的重要基础

地市级电视台受地域的局限性, 创优题材覆盖面积少, 但却最接近鲜活的基层生活, 拥有可挖掘的独特资源素材, 容易形成独家占有的优势。这就决定了这些电视台要立足于身边人、身边事, 并把这些素材做深、做透。

2011年, 当得知漯河经五高级中学的学生张海霞, 带着瘫痪父亲来漯河求学的感人事情后, 我台对其感人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出生在驻马店市确山县的一个贫困山村的张海霞, 5岁时, 父亲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无法直立行走, 母亲离家出走, 从此, 父女俩相依为命。海霞挑起了洗衣、做饭、种地、喂猪、捡柴火等家务重担。尽管承担了如此多的家务劳动, 但她坚持刻苦学习, 成绩一直很优秀。2007年, 张海霞意外得到我市青年、白血病病人祁健送来的500元助学金, 得知情况后, 张海霞想把500元钱还回去, 并且向记者求助:借款50万元, 按10年最高利息打下欠条, 救治恩人祁健, 等大学毕业后, 挣钱偿还。一个多月后, 她的愿望实现了。在好心人的资助下, 祁健顺利完成了手术。

2010年, 张海霞到了上高中的年龄, 漯河第五高级中学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免费让其入校就读。本台记者抓住机会, 精心制作出了新闻专题《坚强女孩张海霞》, 以张海霞的事迹为切入点, 揭示了张海霞的孝顺、努力、报恩;我市青年祁健虽身患病痛, 仍援手他人的奉献精神;漯河五高主动支援、帮扶贫困学子的责任感。以小见大, 展示了社会处处充满爱, 一经播出, 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后来, 我市一些市民陆续通过我台, 找到张海霞, 对其进行支援、帮扶, 让她感受到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节目《坚强女孩张海霞》以其特殊的新闻价值获得了广泛好评, 还先后获得漯河市和河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 其创作历程也再次印证了接地气、深入挖掘身边资源的做法是正确的。

四、加强节目的策划, 是地市级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的关键条件

漯河经济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开国将军——苏进》很能说明问题。建军节前后, 也是播发抗战电视剧的高峰期, 那么如果通过另一种形式, 宣传我市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不懈努力的将军那会不会更容易打动观众呢?抱着这样的想法, 2012年八一建军节前几个月, 我们漯河经济电视台决定以郾城区裴城镇出过的一位将军——苏进的人生脉络为线索, 宣传那段历史, 通过大量的、多地采访, 广泛收集史料, 制作出三集纪录片《开国将军——苏进》, 记述了苏进将军近一个世纪的跌宕人生, 节目播出后, 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 一些中小学校还来电索要节目, 想用这部纪录片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历史教育, 苏进后人从家乡亲人的来电里听说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播出后, 还专门从加拿大发来感谢信, 感谢家乡电视台能在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不忘先人为革命所做的努力。这部纪录片还获得2012年度“漯河市好新闻奖”一等奖。这个节目的成功制作, 可以说, “策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地市级电视台受地域限制, 但地市级电视台也同时拥有可挖掘的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 有利于形成独特的优势,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这就要求记者立足地方特色, 用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真正地使节目办出特色、办出亮点, 进一步扩展对内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使整个节目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捍真;突出地方特色办好地方新闻[J];电视研究;1998年06期

[2]葛广俊, 柴蕴华;地市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J];电视研究;1998年09期

[3]周凌;地市电视台怎样定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 篇4

那么, 如何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如何把采写的新闻做成好新闻?作为一个从事电视新闻行业17年的记者, 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为笔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虽然至今还没有获得过中国新闻奖这样级别的大奖, 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8篇, 二等奖7篇, 已经算是同行里的获奖专业户了, 几乎每年都有新闻作品获奖。在此, 我把日常一些做好新闻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让更多的年轻记者做出更多的新闻精品。

一、在日常报道中培养做好新闻的意识

在笔者所在的地方电视台, 有的新闻记者平常做的新闻报道也不少, 也很认真, 任务有时候是超额完成的, 但是他采访的新闻作品中很少有获奖作品, 有的甚至一件都没有。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新闻的意识。同样一件事, 同样一个题材, 有的电视记者就会做得非常好看, 非常打动人心, 最终获奖, 而有的记者只会泛泛地做一些常规动作, 没有创新, 平淡无奇, 只能凑合着播出了事。

记得在2012年底, 邯郸电台交通频道组织了一场募捐, 意在救助一位肝脏衰竭的花季少女谢珊珊。我们对外部的记者围绕募捐这一事件, 展开了全方位跟踪报道, 兵分三路, 一路采访患者的家属;一路采访献爱心的市民;还有一路直奔北京医院, 报道患病少女的最新进展。我们先后做成了四集连续报道:《邯郸:一场冬日里的爱心接力》、《爱心大汇聚社会各界伸援手》、《姗姗我们和你在一起》、《爱心再接力姗姗父母将善款回捐社会》。四篇报道, 分开看似凌乱, 合起来却让人意想不到, 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把纪实性与主题性报道完美地结合起来, 展示了河北人感人至深的善行风尚, 特别是贫困的谢珊珊父母最后将善款回捐社会一集, 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整个作品也得到升华。最终, 该作品获得了2013年度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之所以能获奖, 就是在事件最开始的时候, 我们已经把它当好新闻来做了, 有了做好新闻的意识, 再普通的事件也能成为好新闻的素材。同样是救助花季少女的事情, 有的记者只在当天报道了募捐的情况, 就再无下文, 没有这种做好新闻的意识, 当然也就不能创作出精品。

二、学会从不同的新闻题材中提炼出当下重大主题

我们都知道, 新闻最大的职能除了监督之外还有宣传, 不管什么时候, 都会有一个宣传的主旋律, 也就是当下宣传的重点。我们做电视新闻, 就不能不紧扣这种当下重大的主题, 从不同的题材中迅速提炼出最想表达的主题。

还是2012年的时候, 我有一次在发改委采访时了解到, 我们邯郸曾经的名牌企业雪驰集团正斥巨资在邯郸馆陶县建厂房。笔者立即觉得这是一个新闻点, 因为雪驰当年是邯郸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2001年出走山东青岛, 成为邯郸人心中的痛, 也因此引发了全省“留住名牌”的大讨论, 这次雪驰回归, 正是看到了河北发展环境的变化, 也是河北当时宣传的一个重大主题, 于是笔者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了解情况。 经过精心策划, 前后两次到馆陶采访, 历时一个月, 新闻报道 《雪驰归“巢”》作为精品在邯郸电视台《邯郸新闻》中播出。 作品既有记者现场报道, 又有现场抓拍, 通过对集团副总的采访, 剪辑出极为有说服力的三段同期, 构成了整篇报道的骨架, 把雪驰出走又回归的原因阐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最后企业副总把雪驰形象比作小鸟飞回, 又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报道的主题, 首尾呼应。《雪驰归“巢”》虽然报道的是一个名牌企业回归发展的小典型事件, 但影射的却是邯郸乃至整个河北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的大主题, 整篇作品短小精悍、构思巧妙、以小见大。最终, 该作品获得了当年河北新闻奖二等奖。

三、提高电视新闻采访中的策划意识

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 有时候即使提炼出重大的主题, 也仍然做不出好新闻, 那一定是缺乏必要的策划意识。“策划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职业敏感, 是记者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 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累积与体验, 有经验的记者会把他的策划意识和重大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创作出不可多得的精品。

2011年, 我和同事采访拍摄了《互助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 新闻体现了农村养老的大主题。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 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也使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数量剧增, 如何让这部分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农村养老一大难题。 邯郸肥乡县前屯村开创的“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 互助服务”的互助养老新模式无疑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一箭双雕, 既可以让老人安享晚年, 又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免除了后顾之忧。像这类的题材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怎么才能作出不寻常的报道, 吸引观众的眼球, 那就必须加强新闻策划意识。在该报道中, 我们在新闻的开头策划了一个幸福院老人们快乐扭秧歌的场景, 采取了记者现场出镜的方式, 并以欢乐场景做背景采用了同期声, 极具现场感染力。在新闻策划中, 我们专门选了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老人做采访, 让他在新闻的开头点出“幸福”, 末尾又让他用一段顺口溜作为总结, 整篇报道首尾呼应, 把幸福院里的幸福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极具感染力。最终这篇报道在当年的河北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当然, 要想不断在新闻采访中收获精品, 还必须坚持下基层, 不断从基层汲取营养, 开阔眼界, 寻找好的新闻素材。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 不忘严格要求自己, 时刻培养精品意识, 积极地从最寻常的新闻素材中提炼主题, 精心策划, 一定能收获更多的电视新闻精品, 取得丰硕的成果。

摘要:把采访的新闻做成精品在荧屏中播出是每一个电视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新闻精品越多, 节目的质量就越高, 当然也就能带来更高的收视率。而且, 精品新闻的数量也是衡量电视新闻记者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

关于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培养 篇5

一、电视新闻创作方面的不足

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 电视新闻是由解说词、画面、声音等多个元素共同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 这就要求, 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创作能力。但是, 有些新闻记者, 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对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要求, 认识模糊, 始终不得要领;对新闻画面拍摄取舍不定, 重点、中心不突出。从而造成所制作出的新闻信息内容单一、解说词长篇累赘、画面主题不明, 这样持续的时间较长, 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引发电视观众的厌烦感, 会阻碍电视媒体事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其次就是电视新闻创作内容单薄, 当前很多电视新闻都是将新闻事实作为核心的主体, 不过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 普通大众在关心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还会期望加入一些其他内容的东西进入。所以在进行一些新闻调查过程中, 必须要注重对于一些社会调查的关注, 将新闻和社会调查进行有效的融合, 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重新将观众的目光吸引过来[2]。

二、电视新闻创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首先就需要详细的知晓和把握电视新闻写作的关键点和技巧, 多阅读理论书籍, 同时, 多观看优秀电视新闻节目, 不断深入的研究电视新闻文字稿中的写作特征以及技巧, 进而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加有用的信息。挖掘新闻的目标就是借助不断的实践练习和操作, 分析出电视新闻写作的特征, 规则和它的重点, 逐渐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新闻写作的综合素养。当然由于电视新闻的题材具有一定的差异化, 因此其自身的写作规则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挖掘新闻应该从不同形式的电视新闻入手, 对不同类型题材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 电视新闻记者在不断的学习递进过程中, 才可以更加把控和熟悉差异化体裁电视新闻的写作总体规律, 以此提升自我的新闻写作水平。其次就是进行新闻改写, 不断的提升电视新闻写作水平。挖掘新闻通常都是对当前电视新闻写作知识的研究和分析, 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无法真正意义上让记者拥有较为全面的电视新闻写作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 必须要进行改写新闻, 培养和全面发展记者的写作能力, 让记者更加熟稔的应用差异化形式的电视新闻的写作规则以及技巧。电视新闻同报纸新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报纸新闻通常都是读, 而电视新闻一般是说。即便电视新闻的字幕也能够进行读, 不过时间非常短, 无法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必须要言简意赅。必须要最大限度的让观众听得真切明白, 快速的知晓新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为了能够使记者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电视新闻同报纸新闻写作的差异, 更加熟练运用差异化的新闻题材以及相关体裁的写作知识, 通常情况下, 都需要借助新闻改写来完成相关的目标。最后就是对于电视新闻摄像能力的培养, 其中非常关键的就是提高记者的抓拍意识, 确保新闻的即时性和现场感。对于电视新闻而言, 时间是确保电视新闻时效性的关键点。在当前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种信息大爆炸, 大量信息蜂拥而至, 对于新闻的即时性方面标准不断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达到电视新闻即时性和现场感的标准, 摄影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直觉性和新闻预期性, 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记录下有价值的视频, 充分反映客观事实。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潜意识中就具有抓拍的敏感, 同时学习和把控一定水平的摄影技巧, 只有这样的话, 在新闻现场中才可以抓拍到更加具有新闻价值的画面[3]。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创作出现的不足入手, 最终提出一些提升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手段。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培养属于一种时间较长同时艰巨的工作, 对于其培养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 因此记者必须在较长时间的实践操作和联系中不断的培养。培养写作能力以及摄像能力也是培养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重要前哨战, 所以必须要实施不同的高效手段和方式, 按照一定的原则以及自身的努力, 逐渐的培养电视新闻记者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欣影.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中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4) :123-125.

[2]赵玉琴.电视新闻创作能力的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3) :111-115.

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思考 篇6

1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媒行业迅速崛起,新媒体层出不穷,大量信息全方位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有电视、网络、手机、微博及微信等。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时间有价的观念越来越强,新闻受众的口味也变得更加挑剔,他们更希望从权威媒体那里随时得到已经整合精炼过的有用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电视新闻而言,竞争的焦点已经不在于独家发现,不在于以前单纯靠记者个人智慧寻找线索并独自采写新闻,而在于独到的开发和配置,在于集体智慧选择线索,整合新闻信息的群体行为,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向更快、更活、更深的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开发与“再创作”,体现了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式发展,符合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深加工的需求。诚然,“再创作”不能任凭自己主观臆断,随意发挥,胡乱编造,必须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编辑技巧只有在遵循编辑思想,服务编辑内容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如果过分追求编辑技巧,而忽视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把握,技巧只会变成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这对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2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能力

2.1对主题的全新组织和深度升华

主题高度概括新闻稿件内容的思想,新闻编辑人员要根据栏目编辑方针,编辑思想精确提炼出对新闻内容有概括力的主题。并且,当前受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了解新闻动态,更希望新闻报道为他们解惑答疑、引路导航,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事实的传达上,进一步赋予更充分的背景,前景和相关信息的分析,给受众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他们对事件内容、意义的了解,提高新闻报道的前瞻性。这方面,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绝对现场》就是成功范例,这当然与现场记者精湛的业务素质有关,但也与后方的编辑对信息的整合和梳理分不开。

2.2严把文字稿用词关

文字稿的编辑,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口播新闻的文字稿;二是图像新闻的解说词。文字编辑工作首先要修改文稿中用词不准、搭配不当,文句不通的地方,并注意文字新闻稿是否可听、易听,修改不适合口播的语词和句式,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规范化。电视新闻文字新闻稿在词语用法上要遵守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规范。尽可能减少使用方言、土语。电视新闻是一种大众传播,而方言、土语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有一定的排他性。当然,同期声中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但要配合字幕使用。在语言语法上要注意语序合理,层次清楚,关系明确。但因为解说词和画面相伴而行,不能单纯凭借语言完成,需要根据电视新闻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他表现手段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所以,判决解说词语法规范与否,最重要的是解说词与其他表现元素的配合协调。

2.2.2形象化。“形象高于一切”,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画面编辑中,也要体现在新闻文字稿中,编辑要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从平民化视角着手,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尽力排除受众理解和接受上的障碍,使解说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2.2.3口语化。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属于“一次性消费”,因此,电视新闻文字稿的语言要适合听众的听觉习惯,让受众容易听、愿意听,在修改文字稿时,要尽可能将不怎么听得懂的书面语改为口语词。如,将“函”改为“信”,“即”改为“就是”等。注意汉语中同音异字的现象存在,比如“全不(全部)”可以改为“全都不”,以免产生歧义,影响新闻效果。采用明确和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能使用短句的不使用长句,能使用肯定句式的不用否定句式。

2.3精心编排

节目编排是节目编辑对每条新闻重要程度、排列顺序、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摘要、节目串联词的写作等因素的通盘考虑及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一档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编排形式。完善的编排能极大地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和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在编排过程中,对于内容相似、形式单一的稿件,编辑可以把这些新闻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论述,以一种整体的优势使新闻增值,造成一定的传播强势。例如,央视新闻联播近期播出的《向抗战老兵致敬》新闻简讯,从南昌、北京、平顶山等地走访健在的抗战老兵讲述烽火岁月中驱除敌寇的英勇事迹,激起人们更加珍视和平的情怀。对于一些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要把它们分类别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对比其不同之处,再加上相应的主题,让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既有新鲜感,又能全面深刻地了解新闻的思想内容。对于没有先后关系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编辑可以通过主题、地理关系等连接在一起,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使一档新闻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承载更多的信息量,以增强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同时,也可以用相应的编排技巧进行烘托,比如,在提要和串联词中予以强调,配发编者的话等,显示内容的重要,引发受众的收视兴趣。

2.4把握新闻特点及规律,选准头条新闻

新闻媒体只有科学把握新闻特点和新闻规律,了解受众心理,才能突出新闻主题,增强媒体的影响力。电视新闻线性播出的特点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决定了头条新闻在一档新闻节目的份量。它在某种程度反映了编辑的意图,直接决定受众能否耐心看下去。电视新闻要想在众多媒体中立足,必须精心选择头条新闻。选择头条新闻,首先要看新闻价值的高低;其次,还要看新闻栏目的定位特点,比如地方电视台,除对全国性的重要新闻做出安排以外,一般按照当地新闻、临近县区新闻的顺序播放内容。当然,还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兴趣爱好,因此,新闻编辑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头条新闻,并及时地进行“再创作”,之后将新闻进行有效传播,力求贴近受众,激发受众的收视兴趣。

2.5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对新闻的理解力

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是自己对新闻工作能有全面的了解,清楚新闻制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过程方法的把握。新闻编辑在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对以下几点有所把握。首先是熟悉多种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这样对概括新闻主题和增加新闻趣味有很大帮助。新闻的表现力不仅在新闻事件本身,还需要有音乐、美术、图像、字母等元素的配合。其次,努力提高对新闻工作的认识程度,科学把握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特别是民生新闻,要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在编排新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了解新闻带给受众的思考与感受。最后,注意保持新闻语言风格的变换。新闻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新闻,需要编辑拥有不同的转换能力,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把新闻现象和新闻评价同时播放给新闻观众。

3结语

电视新闻的整体创作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新闻编辑的工作,责任重大,作用突出,所以,在进行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需要编辑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不断加强自己的“再创作”思维、强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这样才能让“再创作”思维对电视新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才能把最真实的新闻展现给观众。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同题、同质化新闻竞争中开发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这是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都面临的问题。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要带着自己的“再创作”思想进行工作。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田茂瑜.“巧”当电视新闻文字编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

[2]刘佳.刍议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J].中国传媒科技,2014(8).

[3]周慧洁.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探究[J].科学导报,2013(16).

[4]张海波.分析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14).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能研究 篇7

1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重要性

首先, 来自新媒介的冲击。随着网络新闻给予电视新闻造成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编辑只有以再创作的方式去实现突围, 才能够在新媒介时代站住脚跟。其次, 来自同行业竞争趋同的形势压力。从目前电视新闻栏目的风格定位来看, 无论是表现形式, 还是电视新闻主题内容, 都存在雷同的情况, 因此也需要积极通过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方式去进行改善和调整。最后,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要求新闻编辑不断锻炼自身编辑能力, 找到新闻事件的切入点, 以此去开展更加有个性的报道, 才能够最大化的获得观众。

2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中, 能够锻炼的技能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电视新闻编辑往往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处理好新闻素材, 并且懂得如何去迎合观看者的心理, 以更加科学的措辞去进行设计, 以使得电视新闻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

2.1 升华主题, 强化感染力

新闻素材是记者在第一新闻现场获得的信息资源, 这是新闻记者完成的工序, 接下来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们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对于相关的素材进行再次创作。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是新闻素材精加工的过程, 是决定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集合相应的新闻素材, 提炼主题, 使得新闻报道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 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为出发点, 积极以引导性的语言去鼓励观众去思考, 去探索, 由此使得观众在此电视新闻的停留时间得以延长, 这是实现电视新闻报道质量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以荆楚网-楚天时报2014年11月24日的一则关于农民工讨要欠款的新闻事件为例:鄂州泽林镇一农民工在武汉至黄石城铁项目施工不慎被砸伤, 导致三根肋骨断裂, 至今身体尚未复原。包工头为防事态扩大私下与其协商, 承诺支付2万元赔偿。多方索要无果, 该民工希望通过劳动监察部门协调寻找当事人, 却因事发时间超过一年被拒绝受理。电视新闻记者在通过一些列报道之后, 收集到很多相关的信息资料:农民工的视频调查, 相关单位的电话答疑, 包工头的联系结果等。当电视新闻编辑获取到上述信息资源之后, 就要去提炼新闻主题, 显然热点直指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是社会普遍关注点所在。由此电视新闻编辑给出的标题为:农民工遇工伤砸断三根肋骨2万“白条”讨一年无果。显然, 字里行间可以使得我们很快的获取到信息的基本属性, 再通过以时间顺序为基础的实时报道资料展示, 势必会引导者观众去思考在此事件中应该由那些人去负责这样的事情, 由此也就达到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效果。

2.2 突出画面, 增强冲击力

节目编辑, 是将新闻素材连接起来的关键阶段,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新闻组合得更加合理, 更加科学, 更加高效。保证此环节的有效执行, 不仅仅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新闻包装效果, 还能够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在此过程中, 画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我们总是听到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强调说:画面优先。画面优先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同步, 引导观众进入到新闻编辑者的视角, 以便更好的去理解电视新闻的内容;其二, 合巧妙的使用同期声, 使得新闻讲述做得更加生动完整, 以便增强现场的那种冲击力;其三, 避免在画面中出现与电视新闻主题无关的事务, 因为这样会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出现分散的情况, 由此会影响电视新闻编辑视角的转变;其四, 画面方面的再创作过程,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将全部的视频资料进行研究, 并且进行初步的报道语言组织, 以便画面能够与语言在制作初期都能够达到高度的一致, 这也有利于后期报道质量的提升。

2.3 注重组合, 提升厚实感

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 常常会发现, 单一的新闻事件报道往往会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 难以实现新闻报道的效能。由此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倾向于以组合的方式, 将类似的新闻事件放置在一起, 进行归纳和总结, 使得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实现了厚重感的提升, 而这对于引发人们进行思考打开了契机。同样以上述的农民工工伤讨债的事件为例, 可以针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设置专题报道, 将类似于这样的新闻事件放置在一起, 去归纳和总结事件的缘由, 特点以及规律, 从而使得观众更好的去理解事件的本质特点。另外在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进行组合的过程中, 同样也是再次创作的过程, 因为毕竟不同的新闻事件之间毕竟存在很多的不同点, 如何进行新闻事件的筛选, 如何做好组合, 同样是很重要的问题, 切记不能组合不是一味的新闻堆积, 而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组合, 才能够实现新闻事件厚重感的提升。

2.4 巧妙对比, 提升理解度

有时候在进行电视新闻编辑的时候, 总会出现很多观众难以理解的事务, 如政策性内容, 法律性词汇, 行业术语, 专业标准等, 此时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倾向于以量化对比的方式去处理, 也就是说通过与普通事务的对比, 来展现相关抽象的事务的特点和规律, 从而实现观众理解度的提升。采用对比的手法, 还能够使得不同的稿件能够合理的连接起来, 并且起到相互支撑, 相互影响的作用, 以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可以以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本质上来讲, 对比的手段, 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再次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 坚持编辑技巧服从编辑内容的原则, 以新闻内容的充实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要因为追求对比, 忽视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使命感, 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报道走向形式化的怪圈;其二, 坚持电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不能为了对比而进行凭空想象, 主观臆断, 由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慢慢失去越来越多的观众。

2.5 注重交流, 构建资讯网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讲, 不仅仅是需要坐在办公室去冥思苦想, 还需要能够构建自己的资讯网, 使得自己能够接触到社会, 以便更好的开展新闻编辑工作。其主要牵涉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内部来讲, 新闻编辑需要与同事展开交流, 总结和归纳自身新闻编辑的经验和技巧, 以便更好的开展新闻编辑工作, 这是其进行新闻编辑再次创新的环境, 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二, 对于外部来讲, 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不断与社会群众接触, 了解他们的想法, 了解他们的视角, 以便更好的以此为引导在新闻编辑过程中, 去明确主题, 抓住市场, 做到更加高效的开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无论是对内, 还是对外, 都是电视新闻编辑资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电视新闻编辑的触角能够达到一定范围的时候, 可以保证其新闻编辑方向不发生偏移, 也能够促进新闻编辑质量和效益得以提升。

2.6 科学策划, 突出创新性

电视新闻编辑同样需要进行策划创新, 尤其在新媒介时代到来以后, 电视新闻编辑的策划工作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加重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 秉持争取的舆论导向, 尊重国家关于媒体舆论的法律法规, 不能为了最大化的追求效应, 而开展一些类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报道;其二, 抓住新闻报道的时机, 以稳定有序的新闻编辑流程去保证新闻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 以便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其三, 高度重视新闻报道设计工作的开展,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应该以时代性, 创新性为尺度, 去改变和调整宣传方式, 以便使得宣传效能能够得以发挥。

3 结论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 是电视新闻素材发挥其效能的过程, 也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力提升的途径。除了上述的各项技巧之外, 还应高度重视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环境的营造。相信, 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将会得以不断提升。

摘要:信息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的竞争是越来越严峻, 如果依然以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模式去进行操作, 势必会丧失在电视新闻媒体上的竞争地位。文章积极倡导从再创作的角度入手, 探析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应该需要不断锻炼的技能, 从而使得电视新闻价值不断提升。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

参考文献

[1]王俊华.浅谈新闻编辑的国际视角[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4 (3) .

[2]杨化平.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 2011 (11) .

[3]乔爱玲.浅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J].华章, 2011 (4) .

电视新闻精品创作 篇8

当前,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电视新闻发展形势严峻,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电视新闻的编辑作为提高新闻深度、展现电视台实力的重要负责人,必须从自身做起,创新编辑方式,改进编辑手法和制作技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机遇,提升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水平,增强电视新闻竞争力。

2“再创作”的建议

2.1编辑要增强责任意识

电视新闻工作的主体是新闻编辑,其在整个新闻采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要积极担当其新闻工作的主要责任,应该从大众观看新闻的心理和习惯出发,分析大众的新闻心理需求,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和新闻内容,摒弃传统陈旧、单一的播出模式,想方设法提高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在新闻编辑中,作为编辑必须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对新闻材料进行文字、画面和声音等的有效结合,巧妙地运用各种编辑手法,为新闻增添色彩,吸引大众眼球。否则,编辑如果不尽力去改进不足,会造成新闻流于形式,内容单调,手法单一,引不起观众的观看兴趣。编辑要发挥主体作用,要积极和电视台其他工作人员沟通,尤其是要和记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作为编辑,首先要对记者所提供的新闻资料有—个正确的理解,要科学筛选镜头,做好修缮工作。可以说电视台编辑每天都会从不同渠道收到大量的新闻稿件,需要对它们进行编辑整合。对于原始资料要在确保其真实性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加工、排序,最终将有用的东西留下来,编辑成高质量、可读性强、完整的组合新闻,使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实现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2.2编辑要增强再创作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再创作能力,电视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也是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推陈出新,这能很好的促进电视新闻的整体播出效果。因此,编辑需要增强再创作能力。第一,做好新闻结构编排。新闻原始资料有重要和次要之分,并且许多稿件也存在重复和雷同现象,需要电视新闻编辑进行综合,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质量高、新颖的播出大纲,将许多内容单一的稿件有序地组合起来,优化新闻整体结构。第二,要把握好新闻节奏。新闻节奏是编辑处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节奏的快慢都会影响新闻的播出效果。编辑要从观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出发,把握好每一个分镜头的组合节奏,编辑人员要全面考虑新闻节目的整体基调,做到张弛有度,实现声音、文字和画面的有效结合,做到快慢适度。第三,要完善细节处理。电视新闻报道要想更生动形象,就必须完善对细节的处理。一条电视新闻呈现的内容较多,需要编辑认真挖掘每一个新闻镜头的信息,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做好情感、形象、主题等细节深化,使电视新闻更具感染力。

2.3实现编辑方式的不断创新

信息化时代,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便利,不再像过去单纯地依靠电视来获取新闻信息。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编辑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保持和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电视新闻编辑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要培养创新思维,在文字、观点和传播形式等方面下功夫,体现新闻内容和形式的新颖,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同时,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新闻编辑,还应该注意新闻报道的深度,深入分析和总结每一个新闻事件,实现新闻深度挖掘和呈现上的创新,从新的视角、新的播出方式、新的制作手法等多方面提高电视新闻质量。

2.4利用新媒体进行编辑再创作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激发了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使人们对社会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再创作”。第一,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要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和科技产品,建立微博、微信、网络信箱、二维码等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与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结合,以便于广大人民群众采取自己喜欢和方便的形式关注新闻信息。第二,提高电视新闻的互动性。利用新媒体,让观众参与到新闻节目的讨论中来,有利于电视新闻改进传播形式,提高播放效果。第三,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范围。电视新闻的工作者在专业素养上要比其他新型媒体强,电视新闻编辑要善于抓住新闻节目的重点,制造热点话题,占领舆论制高点,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3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本身就是一项“再创作”的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和提升新闻质量,推动电视新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楠.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J].大庆社会科学,2008,(5).

[2]周磊.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J].青年记者,2009,(20).

[3]王秀红.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

上一篇:丰田“召回门”下一篇:传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