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2024-09-09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共9篇)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1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进行舆论监督, 经常需要隐性采访这一获取新闻的采访方式,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各种隐性拍摄设备的使用,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更多地出现在荧屏上。例如, 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主要依靠隐性采访对平顶山某些地方公路“三乱”、小煤矿违规生产情况的报道就曾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

隐性采访, 简单地说, 就是暗拍暗录暗访。例如, 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在拍摄《关注网吧》这期节目时, 记者以普通上网者的身份, 隐蔽镜头进行体验式拍摄, 对部分网吧的违规经营做了纪实性披露;在拍摄《狗市何以生存》这期节目时, 记者以围观者的身份, 记录下了有关部门乱收费的整个过程。这些通过隐性采访所获得的新闻素材能挖掘到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幕后真相, 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听性、可视性, 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 同时, 这些真实的新闻素材还可以帮助记者在可能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中, 提供有力的证据, 增强获胜的把握。

隐性采访是记者的合法权利

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人民的监督, 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这些条款赋予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我国新闻媒体作为人民的代言人, 新闻单位的隐性采访、电视记者的暗拍暗录, 其实是行使公民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 是记者的合法权利, 受法律保护。

新闻实践中, 许多批评性报道的素材, 只有通过隐性采访才能得到。例如, 在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批侵犯消费者的案例, 无论是虚假手机诈骗短信、公民信息泄露, 还是劣质奶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拼装车, 揭露这些社会丑恶的内幕都离不开隐性采访, 可以说, 电视记者隐性采访为舆论监督立下了汗马功劳。

隐性采访应避免新闻侵权的发生

实践中, 一部分记者由于缺乏进行隐性采访的法律知识, 在采访时无意步入了法律的禁区。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在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侵权诉讼中, 媒体与记者多以“侵犯公民人格权 (包括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或法人的名誉权”为理由被推上被告席。目前, 我国法律对电视采访拍摄报道中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 因此隐性拍摄更要特别小心。

注意区分公开场合与非公开场合。隐性采访的内容及对象应尽可能在涉及公共场所、公务人和公共活动的范围内进行。一般来说, 对于公共场合的事件或人物, 人人都可以拍摄, 对拍摄行为本身一般没有限制。例如, 记者在行政审批大厅隐蔽拍摄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上网打游戏时, 就不存在侵权的嫌疑。

法律保护隐私, 但不保护违法、犯罪。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 法律上的隐私是说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秘密。个人隐私主要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个人领域等。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也就是说, 当一个公民隐私权涉及影响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时已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权, 记者的拍摄报道既为合法之举, 公众也有权获知。例如, 记者曾经随执法人员秘密拍摄造假烟人员在家中制造假烟的过程, 虽然偷拍涉及制造假烟人员的私人住宅, 但也不会产生新闻侵权。

另外, 隐私具有可“放弃”性, 一切属于个人隐私的内容经当事人, 或出于当事人自愿而公开报道, 就不能视为对其隐私的侵犯。

注意公民肖像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记者在隐性采访中隐性拍摄的人物的肖像, 虽然没有经本人同意, 随后公开在新闻报道中, 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也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偷拍人物的形象, 不得使用或遮挡其与报道内容无关、不雅的言行举止。

保护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4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在判决前, 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隐性采访报道性骚扰案件、强奸案件、色情场所时, 电视记者一定要注意保护涉及妇女的隐私。如采用隐蔽个人信息和相关细节、用马赛克处理其面部图像等。

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法人秘密。国家秘密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必须保护。《保密法》第20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另外, 隐性采访也不能泄露法人商业机密。记者在偷拍时对涉及商业机密 (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 的事宜应谨慎行事, 防止有人使用不公平竞争的手段破坏市场秩序。对军事禁区等保密场所和法庭的审判活动, 电视记者也不能进行隐行性采访。

进行隐性采访的技巧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结合。在隐性采访中, 由于记者的视野和知识的局限性, 隐性采访往往需要公开采访作为补充和证实。例如, 在平顶山市电视台拍摄的《狗市何以存在》这期节目中, 记者先用隐性采访拍摄了有关人员收费的全过程, 但有关人员为何收费, 是哪一个单位的并不知道。于是记者立刻亮明身份, 对收费人员进行采访, 刚才收费人员的理直气壮和现在的遮遮掩掩形成鲜明的对比, 事情也了解得更加准确清楚。

巧妙转化角色。隐性采访涉及的内容, 多是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 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精心准备, 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恰当的角色出现, 胆大心细, 随机应变取得被采访对象的信任, 在与被采访对象的接触和交往中悄悄完成采访工作。例如, 平顶山市电视台在拍摄《小炼焦死灰复燃》这期节目时, 记者先学习了购买焦炭的行话, 以购买焦炭者的身份与焦厂工人、焦厂主进行交谈, 了解情况, 以多点观察、多向发问掩盖真实的采访意图, 从而得到了被采访者的自然言行流露。需要注意的是, 在隐性采访转换角色中, 记者不能把自己变成“导演”, 不能“诱导”和设“圈套”, 人为地影响和改变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 不能引诱违法犯罪。例如, 为了暗访地下赌场的情况, 有的记者装扮成赌客进行赌博;为了测试警方的快速反应能力, 有的记者假冒成受害者打110报警, 这些都涉嫌违法。另外, 电视记者假冒身份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 例如不得伪装成国家公务员、法官、检察官、警察等依法授予的特定身份。

拍摄技巧和设备问题。隐性拍摄器材在设计上便于携带但不易操作控制, 有时进入现场前必须开机拍摄, 离开现场后才能关机。因此拍摄前必须准备足够的录像带和电池, 防止录像带和电池不足而影响拍摄。

隐性拍摄的取景范围一般都是固定的, 无法变焦拍摄, 因此必须事先了解隐性摄像机的取景范围、中心点位置等。由于拍摄时一般用广角镜头, 要注意适当靠近主体, 注意拍摄位置和角度, 以免画面中主体太小, 还要控制好拍摄器材的平衡性, 尽量避免镜头摇晃得太厉害, 错过精彩有用的镜头。另外, 隐性拍摄机的话筒拾音范围是全方向性的, 因此要尽量避开风声噪音, 使录音清晰。

在实践中, 隐性采访对揭露当前社会丑陋和黑暗的一面是非常有用的, 但使用频率不宜过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使用隐性采访的条件值得借鉴:“第一, 有明显的证据表明, 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 没有其他途径收集材料;第三, 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第四, 制片人同意。”总之, 电视记者应根据新闻采访需要, 该暗访的时候暗访, 该明察的时候明察, 但要慎用隐性采访, 在以法律为工作指导的前提下, 多用一些人文关怀的眼光去审视社会。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2

关键词:电视记者 采访技巧

通常来说,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时,记者能有效获取报道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提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访意图和报道效果的是采访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为了可以确保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采访,同时,这样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开掘报道内容内在的价值,这样可以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深刻化、具体化[1]。

1、对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通常来说,记者以用观念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事实的主人身份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就这项活动自身而言,采访活动的主体就是记者。不管你是哪种无媒体的记者,作为记者来说,就需要具有学、识、才三方面的修养,具体来说,就是除了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治政府水平作指导以外,还有真知灼见、有学问,同时,还需要精通业务。

由于电视记者的业务需要和摄像机、话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电视记者还需要具备控制现场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镜头前随机应变的能力[2]。

在镜头前,电视记者如果想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对方充分明白自己的问题,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听得懂自己的提问。在进行实际提问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浅显易懂同时又有特点的,不仅要做到高度的概括,而且还应该注意对细节进行把握。

就新闻事件而言,通常来说,特别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经常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机性,没有人可以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情;就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说,也表现出不确定性,同样,也没有人可以预料你的采访对象下一分钟会说什么话[3]。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该需要拥有控制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仅仅懂得照本宣科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前,有时记者虽然做了一部分的前期准备,但是到了新闻现场后,会发现有些事情可能会和自己的预想不太一样,甚至出现明显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记者能够进行从容的进行应对。

2、在进行实际采访前,应该尽可能地做足准备工作

在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在进行实际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判断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这就需要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上搜索等方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第二,为了能尽可能的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按照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同时,进一步结合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对采访完的提纲进行进一步的制作。当然,一旦出现不充分的准备时,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采访效果起到不利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造成尴尬的局面[4]。

3、采访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3.1创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通常来说,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所以说,在进行实际的采访活动过程中,这就需要与被采访者充分利用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然而由于不同的采访对象,相应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谈话气氛。在进行对名角采访过程中,一旦出现过于随便的言语,过于简单的称呼,没有把名角称呼为“老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浅薄、缺乏素养的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名角们出现轻视,不信任感,甚至说产生不愿与其深入交谈的现象。正因如此,在进行实际采访名角时,大家应该态度谦卑。反过来说,在对普通戏迷朋友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考虑到他们很少接受采访,难免会在镜头面前出现紧张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记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过于重视言谈举止礼仪和提的问题过于文绉绉,这样将会直接拉开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为了使得他们感觉到亲近,对普通的戏迷可以称呼成“伯伯”、“叔叔”、“嬸婶”等,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同时,在与普通戏迷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地方方言和戏迷易于接受的语言。

3.2寻找兴趣点、逐渐深入

通常来说,采访对象有着不特定性的特点,这就直接造成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能对被采访对象进行选择。比如[5]:在进行《秦之声》栏目组的采访过程中,戏曲界的一些名角往往会被采访到,这里由于这些名角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和来自社会的赞誉声比较多,因此,在受到记者采访过程中,往往容易表现出对不十分愿意配合的情况。当然,这里有部分的名角通常会表现得较为配合记者的采访,这样整个采访过程也就显得较为轻松。当然,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一部分名角不十分愿意配合记者的采访,当记者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激发出被采访者的访谈兴趣,记者只有尽可能地去寻找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完整一些,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部分名角排斥记者采访的态度,然后,利用进一步交谈的机会,慢慢的深入到主题,最终,完成核心问题的访谈。

3.3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在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一般来说,记者应该先准备一些问题,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按顺序的进行提问,然而,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名角进行采访,考虑到这些名角经常接受采访,这样就容易掌握记者惯用的采访技巧,甚至说知道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目的是想让他们回答什么,正因为这样,有时这些名角会反过来为难记者,一般来说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这就容易出现记者采访陷入困境的局面,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首先,记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被采访者的表情及语气来改变采访切入点。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方法进行处理时,这时就可以选择倾听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这主要是由于倾听是营造和谐的有力武器。同时,倾听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态度。就这些名角而言,不会有人愿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些名角尤其重视他们在电视上的形象,不愿意形象被矮化。倾听可以看做请被采访对象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为这些名角培养起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思想的人,会滔滔不绝的说出他们的想法,这正是普通观众想要听到的,这样就可以化解刚才的意外状况。

4、结论

总之,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是老一辈工作者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财富。在记者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个十分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进行实际采访时,需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各种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学习,视野开阔,关心政策,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闻采访的提问要素[J].记者摇篮,2009.4.

[2]公强.说说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J].新闻传播,2009.4.

[3]汪蕾.浅谈电视新闻采访[J].青年记者,2008(10下).

[4]王家彬.采访提问的技巧[J].记者摇篮,2009.6.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3

电视新闻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 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采访的意图, 通常会将自己扮演成事件的参与者。这种方式常常会让被采访者放下戒备, 记者更容易深入了解事件。掌握有价值的新闻材料。隐性采访因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最大程度上反应真实的事件, 让新闻更加可靠。

一、新闻记者使用隐性采访的特点

隐性采访又叫暗访, 是新闻记者在隐藏自己身份的情况下收集事件的信息。隐性采访虽然能获得较为真实的信息, 但仍应是普通采访的一种补充, 而不应作为一种常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主动性

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性, 想了解事件的某个或多个方面。进行隐性采访的记者通常已经对事件有所了解, 在有所准备的前提下接触被采访者, 并从被采访者口中得出新闻线索。新闻记者的有备而来体现了隐性采访的主动性的特点。

2. 隐藏性

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 不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 还将专业的摄像和录音设备也隐藏起来, 防止被采访者发现。被采访者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就会对记者减少隐瞒, 展现事件真实的一面。这样的采访往往会还原给社会事件的真相, 让大众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隐性采访不应当用在所有采访中, 它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记者对某种不道德的社会现象有所耳闻, 但没有现场情况时, 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获得真实事件的一手资料;

(2) 记者隐藏自己的身份暗访犯罪嫌疑人或其亲朋好友, 并进行摄像、录音等以获得犯罪证据;

(3) 有时候, 记者在公共场合获得素材时, 为了使素材更加生动真实, 可以在不针对个人的情况下, 对被采访者进行隐性采访, 防止被采访者在镜头下的紧张和焦虑。

(4) 记者可以在进行正面采访时穿插使用隐性采访, 从而增强新闻的说服力, 使报道更有现场感。

二、隐性采访把握“度”的重要性

隐性采访有其自身的优点, 能够曝光一些丑陋的社会事件, 但如果记者滥用隐性采访, 不顾及社会影响和他人感受, 不仅不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还会影响新闻媒体的信誉。

近些年以来, 由于隐性采访引起的法律纠纷案越来越多, 因为隐性采访往往是对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进行披露, 记者或者新闻媒体人的价值观会对大众进行道德评判产生影响, 没有尊重新闻本身的客观性, 不恰当的隐性采访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此外, 我国目前对于隐性采访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一些记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大众、达到视觉效果, 在进行采访时不加节制, 侵犯了被采访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在隐性采访时必须把握好采访的“度”。

三、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度

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的一种, 被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但隐性采访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被采访者的隐私。因此,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采访的“度”。

1. 不能太频繁地使用隐性采访

当一个事件可以被公开采访时, 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隐性采访。当新闻记者对一件事情进行采访时, 应当紧紧围绕整个新闻事件的主题进行报道, 探讨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从而引发大众对事件的思考并对社会舆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应当将一些与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事情选择性忽略。隐性采访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让大众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而应当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常用手段。隐性采访不应当被电视新闻记者频繁地使用, 应当配合公开采访, 并凭借其自身的特点达到公开采访缺少的效果, 只有这样, 采访才能起到正确的舆论监督作用, 才能是正向的。

2. 隐性采访中的内容限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媒体这个行业由于竞争日益激烈, 越来越走向市场化。现在的媒体已经不重视引导社会舆论, 而慢慢演变成一味迎合大众的口味。电视新闻在进行报道时为了获得高收视率, 没有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而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要求, 将一些社会阴暗面, 如色情、暴力等进行放大, 对于一些不堪的事件详细描述到极致, 使整个媒体环境极为消极, 不仅没有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 反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 隐性采访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采访的内容限度, 选题一定要慎重。当涉及到犯罪、暴力、色情等内容时要再三考虑, 谨慎选择。隐性采访要时刻以引导大众正确价值观为最终目标, 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 慎重把握采访的内容。新闻媒体不能一味迎合大众口味以获得自己的利益, 否则, 新闻采访将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成为低俗的传播工具。

3.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紧密结合, 提高新闻报道可信度

隐性采访容易使记者获得新闻最真实的情况, 但它只是采访方式的一种, 应当对公开采访起到补充作用。虽然在现行的国家法律中, 对于隐性采访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隐性采访毕竟会透露或多或少的个人隐私, 因此, 记者必须根据事情的严重情况, 分析隐性采访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慎重使用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由于其隐藏的特点,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公开采访不能获得的信息, 将更加真实的情况展现给大众。但隐性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很容易侵犯被采访者合法的人身权利,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 一定要把握好采访的度, 对他人的采访应当遵守法律和道德, 尊重他人隐私。

4. 记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 应当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 对那些没有触犯法律、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 应当体会被采访人的感受, 考虑事件曝光对当事人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生活上的影响, 保护被采访者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当然, 对于一些触犯法律、违反社会公德的事件进行报道时要客观、公正, 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众, 对不法、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有力地披露, 使电视媒体实现其作用和价值, 真正为社会大众服务。

5. 隐性采访时不得触犯法律

新闻记者有权对社会上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指正, 但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 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使用正确的方法, 不要触犯法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能以身试法, 要考虑大众的感受。现在许多记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以当事人的角色深入事件进行调查, 往往会假扮成嫖客、购买黄牛票的顾客等, 拍摄下他人违法的现场行为。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又可能会触犯法律的行为, 不仅对记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还会对记者的形象造成影响。因此,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不能为了曝光违法行为而触犯法律, 要把握好采访的“度”。

结语

隐性采访的目的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状况, 客观地将事实展现给大众, 它是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但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要把握好采访的“度”, 不能违背道德的要求, 更不能为了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触犯法律的底线。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被采访者的合法权益, 考虑曝光可能给当事人造成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影响, 维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参考文献

[1]刘丽敏.隐性采访的利与弊[J].新闻窗, 2012 (4)

[2]蔡放.浅谈隐形新闻采访中的侵权行为及规避[J].新闻传播, 2012, (6)

[3]李燕飞.再议隐性采访[J].新闻爱好者, 2012 (12)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4

【关键词】电视台记者 采访 问题 应对措施

前媒体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电视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体类型,是目前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信息获取源。电视新闻是电视播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电视台的高度重视。而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前期的记者采访,这是这篇新闻能否成为焦点的决定因素。从这一点上来看,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过程是否高效,能够决定新闻的质量。目前,在电视台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面对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串联新闻采访的各个环节,最终收获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新闻素材。

一、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社会情况复杂,这就给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来说,电视台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主要面对一下问题:

(一)新闻复杂程度超出预期,记者准备不足

在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由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特殊性或者记者前期准备不足,可能在记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新闻点所包含的的内容超出了预计,记者准备不足,到时采访内容浮在表面,无法挖掘出新闻点内在的内容。造成了新闻价值不高,反映问题的程度不深。

(二)从业者职业素质尚未达到工作需要

由于目前我国媒体行业发展尚不规范,电视台记者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存在少数人个人专业素质不高,或者道德品质低下等现象,导致相关人员无法胜任采访工作,或者弄虚作假、违背新闻真实性,不尊重新闻采访的客观规律;有的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缺乏现场控制的能力,被受采访人员牵制,往往由被采访者牵着记者跑,被采访者滔滔不绝,记者采访话题得不到有效扩展,导致采访环境失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采访时间,而且采访的效果也非常差,得不到较多的有用信息,提取有效信息也非常有限。有的记者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无法直达新闻的重点部分,话题不能有效展开,或是跑题千里,接触不到新闻的核心点;还有少数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以电视曝光为要挟,向被采访人索要经济利益,严重的甚至给整个记者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被采访对象不配合采访

目前,电视台记者在进行社会类型的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采访对象的不配合甚至抵制。在记者进行不良企业的采访时,常常进行暗访及暗拍等手段,如果曝光将给一些不法企业的违法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躲避社会舆论的监督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制裁,相关企业往往采取不配合甚至暴力抵制采访的行为,很多记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了威胁。这给电视台记者进行正常的采访带来了不良影响。也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同时,由于部分接受采访的人员较少接触媒体采访形式,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以及其他的心里波动。虽然没有主动干扰记者采访工作,但是却给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二、电视台记者应对采访过程诸多问题的措施

为了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台记者在进行日常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对前文提到的诸多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电视台新闻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电视台新闻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权威性才能得到认可。

(一)加强对采访前期准备的重视程度

各地电视台要不断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告知,在其进行新闻采访之前对新闻点及周边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提前做好功课。充分地获取新闻资料,细致耐心地了解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分析,保存在采访过程中有用的信息,过滤无效信息。做好采访提纲,在采访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免因不了解情况导致采访过程中断等问题。

(二)做好电视台记者从业素质的培养

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电视台记者必须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电视台在选择记者时需要首要考虑的两点。在对电视台记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使其达到满足采访需要的要求;同时,在开展专业素养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忘记对记者道德品质的测试和提升。杜绝破坏电视台形象的行为发生,引导记者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被采访者放松心情,尽快进入接受采访的状态,可以通过轻松的话题进入采访内容,使受访人暂时转移注意力;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多采用倾听的方式切入新闻点,使受访人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尊重。拉近采受双方的距离,创造和谐的采访环境。同时,记者还要善于牵引被受访人对记者准备的问题进行表态,充分的运用心理学尝试,通过心理暗示或者激将法、换位思考等手段,使記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避免被受访者带离话题。

(三)遵守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安全

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抵制采访甚至暴力抵制的行为,记者本身在遵守相关法律的基础上,一定要灵活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进行暗访或者其他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采访过程中,要尽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受到不良人员和企业的迫害。

三、结语

电视台记者作为电视台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其能力和素质决定了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高低,也体现出一个电视台对待新闻的态度。所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处于这个关键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在进行日常的采访工作时,一定要秉承记者精神,最大程度的客观反映现实情况,使电视台真正起到舆论监督,引导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电视台记者要不断增强自身专业和道德素养,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地工作态度来应对采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谈电视台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2 (6).

[2]余志海.记者心理与采访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

[3]}鲁颖,袁莉.记者提问的技巧性探讨[J].科技传播,2010.(17).

作者简介: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篇5

我国出台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其中写到“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的前提是要得到被采访对象的同意对其尊重以及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 但是如果新闻工作者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不合理, 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甚至会涉及法律和道德问题, 所以说是相悖的。与此同时, 隐性采访的另一方面就是新闻工作者通过不合法的方式去采访对象, 如偷拍、偷录、暗访等。因此, 隐性采访无法满足这条规定。一旦满足, 隐性采访就变成了公开采访。就目前而言, 我国还有出台专门关于隐性采访的《新闻法》, 因为确实对于隐性采访是否合法性社会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关于它的是非曲直, 社会各界也从很多方面作了深入的讨论。然而, 在国家立法中, 对于隐性采访还是没有个明确的成文规定, 也不受法律的保护,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悬而不决的问题。当事的记者们接连不断地采用暗访和暗拍的方法, 即使有些受众感到不适, 也会谅解, 在大多数这样的隐性采访中之所以没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 是因为新闻记者揭露的真相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两害相比, 明显揭露的坏事更为重要。在我国隐性采访主要用于一些违法违纪事件, 揭露官员的不法行为和暴露政府工作部门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 曝光行为更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给政府敲警钟, 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也正因为隐性采访的这样一种采访模式, 使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新闻从业人员在暗访、秘密采访、偷录、偷拍的情况下, 被发现的话, 极有可能与被采访对象发生肢体或者语言上的冲突, 所以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所需的真实信息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身安全。

社会化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大抵是首先由社会化媒体使用者在不受任何客观社会因素制约下发布一些原创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大量的传播, 传播给其他网民, 当然他们一定是与传播者有着共同的圈子或虚拟社区。这些传播的内容也就是社会化媒体使用者生成的内容, 是多数人发布的信息。传播这一词在传播学的宽泛领域中, 不同学者对其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 总的来说, 传播也就是不同社会信息的不断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传播流的研究和“有限效果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大的影响, 传播有着很强大的力量, 它可以改变受众的态度及行为, 传播流的研究做出了保守的评价, 它认为, 针对受众及个人进行直接的研究, 进而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有限性。

目前, 对于隐性采访, 国家还没有一个成文的明确规定,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恰到好处的运用隐性采访, 就事论事。当然。我们不能绝对的否认隐性采访, 也不能一味地盲目肯定隐性采访, 新闻工作者应谨慎小心的运用, 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使隐形采访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为新闻工作者所用。在西方新闻史上, 隐性采访就是经常采用的采访方式之一。在我国的新闻采访实践中隐性采访也得到了越来与广泛的应用:从较早出现较为成功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到如今的各地方台都经常采用这种采访方式来揭露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暗角, 从而起到鞭挞受众、净化社会环境的作用, 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当然如果不好好合理合法的利用隐性采访的话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有的新闻记者只顾形式, 为了隐性采访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 也被滥用。有些媒体或记者为了追求隐性采访这种形式, 就人为的策划, 以隐性采访之名过度介入, 导致诱导犯罪或记者违法, 为了获得大量新闻, 丧失了新闻道德, 也丢掉了一些良知。例如, 某一家私人医院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 把所有来检验是否怀孕的女子都被确诊成不孕不育以便让他们来治病, 新闻记者为了获取这家医院的犯罪证据, 弄到了一张假的护士执照证去这家医院面试进而混到医院内部, 进行暗拍暗访等手段, 最终淋漓尽致的曝光这家医院的黑暗面。许多人误认为, 只要对方从事的是违法或者犯罪活动, 那么新闻媒体运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偷拍偷录就无可厚非, 而且以这种方式进行的舆论监督有深度、有力度, 但是新闻媒体忽略了一个法律上的严重问题, 这次暗访中, 新闻记者本身做假证就是犯法的, 而且以这种方式也会给其他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这个事件中, 新闻记者虽然成功地获取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但却往往忽略了作为记者一种具有社会公器性质、负有重要社会责任的传媒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与行业素质。

作为了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 我们务必要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行为素养以及法规法则。隐性采访已成为重要的采访方式, 被受众越来越熟知并欣然接受, 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记者更要以身作则, 不滥用职权, 真正的发挥一个传媒人应有的特征, 合理的利用隐性采访, 使其真正的淋漓尽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1.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6

一、隐性采访过程中记者诚信缺失的表现

1. 存在采访方法上的欺骗

很多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 自己充当导演, 故意设置各种圈套诱导对方上当受骗甚至犯罪, 比如一家电视台的记者想检验市民素质, 于是就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上故意把钱包掉在地上, 自己则在一旁偷偷进行观察, 这种隐性采访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诱导性, 所以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试想一下, 当一个普通人行走在路上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钱包, 如果他据为己有, 在道德上就有了欠缺之处, 但是如果不是有意识的设置这样一个陷阱, 行人也就不会起贪财之心, 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讲, 采用这种含有欺骗性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可信性并不高。

2. 存在采访工具上的欺骗

由于隐性采访本身的特殊性, 致使它不得不借用一些微小的采访工具, 比如微型录音机、摄像机等来确保采访的顺利完成, 比如浙江卫视曾经有一个比较火的节目———《目击》, 其中的报道和采访基本都是靠隐性采访来完成的, 记者把微型摄像机装在挎包或是提包里, 然后在包上挖一个小洞, 以此展开采访活动, 高科技设备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不但有利于挖掘到更加真实、本质的新闻事实, 同时也赋予采访人员更大的自由。

3. 存在采访主体的欺骗

很多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 为了求得真相和事实, 不惜“扮演”各种角色, 比如消费者、小偷、病人、打工者等, 记者这种身份上的欺骗一旦把握不好, 很容易引来道德上的争议, 甚至法律上的纠纷, 所以记者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否则很容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比如羊城晚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 《本报记者在上海街头报警》, 原来是羊城晚报记者阮巍为了测试上海警方的反应能力, 在经过有关部门的特许之后, 谎称自己是遭到抢劫的外地游客, 结果很快四辆警车呼啸而至, 在这一过程中, 记者为了取得真实的采访效果, 无形中在身份上造了假, 存在采访主体的欺骗。

二、隐性采访过程中提高记者诚信度应该着重采取的举措

1. 要加强记者道德自律意识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 可见记者职业的崇高和伟大, 因此不断提高和加强记者的道德自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自律意识, 才能在开展隐性采访的过程中, 自觉秉持公平、公正的心态, 避免只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和发稿量。总之较高的道德自律意识可大大减少甚至杜绝隐性采访过程中记者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 提高隐性采访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2. 记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一个真正出色和优秀的记者必定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这是做好新闻采访的前提和保障, 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绝对不是空泛、抽象的, 它通过记者的行为及作风等具体展现在公众面前, 对于记者职业使命的完成起着保证和引导作用, 具备较高职业道德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记者, 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明辨社会活动的是非, 在开展隐性采访的过程中, 尽量发挥其优势, 规避其劣势, 并自觉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切实使隐性采访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3. 加强对隐性采访的监管

加强对隐性采访的监督和管理, 这是减少记者诚信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地保护或者禁止隐性采访, 但是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联合颁布了《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等, 新闻工作者协会也作出积极努力, 颁布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 这些规章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约束了记者隐性采访的行为, 但是规章不能代替法律, 因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一部健全完善的新闻法, 以加强对隐性采访的法律监管。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 当前在新闻隐性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存在诸多诚信缺失, 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探索, 同时积极和相关部门做好沟通, 切实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作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法学研究, 2008 (06) [1]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J].法学研究, 2008 (06)

[2]朱秀清.关于隐性采访过程的记者诚信问题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5) [2]朱秀清.关于隐性采访过程的记者诚信问题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5)

浅论电视隐性采访 篇7

隐性采访最先从报纸记者的采访开始, 时间比较久远。近些年来, 应用隐性采访的频率越来越高。究其原因, 大致有三点:其一, 隐性采访报道的内容, 大多是采访难度比较大而鲜为人知的揭秘性新闻。其二, 新闻面对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批评和暴露, 往往会遭到被报道单位或个人的拒绝、反对、阻挠, 隐性采访则成为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其三, 隐性采访获取的都是第一手资料, 真实可靠, 多为独家新闻。

一、电视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

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正大光明的社会活动, 一般来说不需要隐藏身份。隐性采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采访方法, 因此它必须有严格的限制。

1. 为拍摄不良现象或不道德行为

对于社会不良风气和不到的行为, 法律没有指定条文约束和制裁的, 新闻媒体可以进行舆论批评和引导。在拍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假如记者公开采访意图, 将很难拍到具体事实, 而电视采访又必须靠事实说话, 靠具体的画面作为实证。在这种情况之下, 电视记者迫不得已, 可以谨慎的使用隐性采访。

2. 抓取犯罪证据

在拍摄违法犯罪时, 为揭示犯罪活动及过程, 避免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危害, 可以使用隐性采访。诸如采访买卖假文凭、私刻公章、倒卖文物、毒品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时, 记者如果公开身份, 不但不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 还有可能遭遇生命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3. 为使采访更加生动逼真

在公共场合为保证采访的素材的形象生动, 避免镜头前的紧张和不自然, 电视记者可以在不针对个人的前提下谨慎采用隐性采访。比如拍摄集市生活, 市民日常生活, 可以在广场、街道等场所, 用隐蔽摄像机拍摄。由于被采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电视采访, 他们在镜头前的真实表现必正常采访更具说服力。

二、电视隐性采访的类型

1. 侦察型

电视新闻不仅来自记者的采访, 还来自“新闻线人”对新闻提供的线索。当记者得到“报料”, 不是直接公开以记者身份去采访, 而是以另一种身份前去暗访, 探明虚实, 然后根据获取的材料写成报道或者做成电视节目。

2. 体验型

记者是普普通通的人, 每天过着和别人一样的正常生活。但是, 记者又是以报道新闻为职业的人, 要关心我们周围带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留心身边有代表意义的人。当记者看到或者听到一些值得报道的人或事时,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 使得报道生动逼真, 常常不亮明记者身份, 深入实际, 并以亲身感受作报道。体验性报道多为揭露性报道。

3. 验证型

记者不公开身份, 深入实地, 对流传已久的情况进行了解, 以验证是否与流传的情况相吻合。其实质是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方式。

三、电视隐性采访的注意事项

凡是隐性采访, 要么是为了获取良好的效果, 要么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采访方式。因而采访具有一定的难度, 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 电视记者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 采用隐性采访应具备很强的法律意识

近些年来, 隐性采访在电视节目中常见, 有泛滥之嫌。其实, 隐性采访并不适用于一般的电视报道。不少记者存在这样的观念:假使记者亮出真实身份, 采访对象有可能拒绝采访的话, 就可以采用隐性采访。在这种观念指导下, 有的记者拍摄消费者到商场退货, 也将摄像机放在包里, 偷偷摸摸的拍摄。过多泛滥的偷拍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并不好, 好像记者的采访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实际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 电视记者不应该轻易采取隐性采访。在镜头前亮出身份, 克服采访中遇到的阻力, 这也是电视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应该一遇到困难, 就采用偷拍;也不应该一位追求拍摄效果, 哗众取宠。

电视记者应掂量轻重, 掌握政策界限, 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如果被采访者本身没有违法犯罪行为, 他们有权拒绝接受参访, 电视记者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报道任务, 不能忽略被采访者的利益。避免惹上新闻官司。

2. 隐性采访在报道中应该具备人文关怀

电视记者要始终记着为每一个采访者着想, 即使那些违法犯罪的人员, 记者都应该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对于一些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进行隐性采访时, 比如乱扔果皮、随地吐痰、翻越街道栏杆等行为, 不要用太近的镜头, 而应该采用全景、远景、背面角度, 以警示这些人为目的。

尤其对于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要加以保护, 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还很漫长, 在隐性采访中要给他们留有余地。采访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时, 记者要懂得保证他们的正面清晰图像不出现在最后的节目里。拍摄时尽量用逆光或后期做马赛克处理。

3. 隐性采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记者要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设备。

很多隐性采访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尤其采访犯罪行为的时候。记者要学会在采访中保护自己, 这就需要依靠合理的策划和准备。1997年, 一些电视记者到制造贩卖阿胶的某地进行采访。第一次, 记者没有准备好, 闯进村后被人查问身份证、介绍人, 结果不但没有拍摄到有效画面, 还险些被造假的村民围攻殴打。第二次, 经过精心策划, 进行采访的记者有了充分的准备, 特邀了以为操着纯正广东话的人做老板, 并给他配了一名女记者作秘书, 还有一名进行暗拍的记者。车进村后, 果然又一群人围上来问身份证、介绍信等, 这一次记者早有准备, 一一作答, 顺利完成任务。我们看到, 类似这样的采访, 记者需要提前筹划, 机智勇敢。

4. 隐性采访要和公安、工商、海关等相关执法部门相配合。

目前, 我国还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和广播电视法, 所以隐性采访并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保障。对于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唯一解释是为了公共利益。隐性采访常常甚至不可避免地要窥视当事人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探视他人不愿公开的人生和内心世界。直到电视记者在采访中确实取得了被采访者的真实证据时, 记者的行为才有了迟到的法律保护 (即公共利益) 。相反, 假使电视记者在采访中没有顺利抓取罪证或无法举证这些材料的非法性, 那么这种采访从一开始就已经陷入了与人格权的冲突。从目前我国的法律来看, 记者的隐性采访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对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一些思考

董海燕高海涛 (山东省垦利县广播电视台山东东营257500)

摘要:县级电视台处在最基层, 更应以百姓为收视对象, 以平民化的视角, 站在百姓的立场, 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 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 为百姓排忧解难, 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的特性。

关键词:民生新闻;贴近群众;反映民生;人文关怀

近年来, 随着党中央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民生问题已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 这就为民生新闻的立足与发展提供了很好条件。

“群众在哪里, 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 就是走近基层。”这是《人民日报》2011年9月6日在头版发出的呼喊,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组成部分, 与群众距离最近, 所以更应以百姓为收视对象, 以平民化的视角, 站在百姓的立场, 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 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 为百姓排忧解难, 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民生新闻的特性。

如何能够在新闻宣传中更贴近百姓, 更好的服务于群众, 一直是基层媒体探讨的课题。只有和群众利益联系度高的报道, 才能真正牵动群众的心, 其辐射面越广, 影响力就越大。越是关注百姓, 报道才能被百姓关注。而热点问题正是百姓所关注的, 群众眼里的热点就应该是媒体追逐的焦点, 这样才能让观众喜看、爱看, 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服务群众作用才能得到最好展示。

一、贴近百姓, 让百姓听得懂、看的清

民生新闻是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好的民生新闻, 不仅要有内容、有内涵, 更要让观众感到贴心、暖心。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法规, 与广大人民群众生话息息相关, 是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有时候这些政策和法规比较宏观、抽象, 甚至比较枯燥, 不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要做好这方面民生新闻的报道, 就要用解读的形式进行报道, 用群众能够看得懂的语言解读政府政策和法规。所谓解读, 实际上就是“翻译”, 也就是“细化”。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政策等, 要将其做深做透, 让群众真正了解, 运用到工作和生话中去。县级电视台要让群众准确、及时地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就要紧跟形势, 及时宣传。县经济工作大会闭幕当天, 垦利电视台就播出了本台评论:《共建黄蓝经济示范区和美幸福新垦利》。开设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栏, 分期解读新政策、新目标, 盘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实惠, 潜移默化的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 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长远规划。比如我台《垦利新闻》中播出的一条新闻, 我县自2010年11月开通“7512345”县长公开电话一来, 群众可随时拨打电话, 对政府提出求助、咨询、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每个工作日加双休日都有专人值班, 及时解决处理百姓的难事, 急事。县长公开电话是代表县政府受理人民群众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服务热线, 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 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对这类事件的及时报道, 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使媒体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最终才能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同时, 垦利电视台《关注垦利》《话说黄河口》《民生周

因此, 将电视隐性采访与政府执法部门结合起来, 如配合公安部门暗访违法活动, 配合工商部门暗访造假行为等, 记者的活动就会还原为新闻活动, 而不会陷入到代替政府去执法的困境中去, 还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护。

刊》等栏目也调整了播出时间, 利于百姓随时观看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民生事业发展的电视专题。《走进演播室》是一档访谈栏目, 今年也增加了多期民生访谈节目, 就帮助困难群众、惠民卫生医疗、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就业、环保、社会治安等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部门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

笔者认为, 县级电视媒体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 真正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栏目, 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媒体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引导作用。

二、服务百姓, 替群众说话、为百姓分忧

“民生新闻”其根本在于民生。所谓民生, 广义可以理解为“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 关注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群众、基层的百姓, 很大程度上民生新闻是百姓的扩音器、收音机。扩音器, 我们可以理解为替群众表达他们的心声, 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事情的发展, 从而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 让处于弱势的基层百姓在舆论的支持下变得更加有力, 从而让人们感恩生活。很简单一个例子:在年初我县一市民购买了某品牌电视机, 在使用了不长时间后便出现了质量问题, 但是, 销售商确一口咬定是人为原因导致电视机出现问题, 所以不予退换, 出于无奈, 本市民拨打了我台民生热线, 在我台《民生周刊》的关注下, 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而收音机, 就是让百姓通过民生新闻了解身边不为人知的事, 从而更加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地沟油事件。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报道, 而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告知, 我想当我们倒下的那一天也不会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身体如此脆弱。正是有了民生新闻的关注, 才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加提高, 让人们吃的、喝的、玩的、用的才更加的透明。

三、弘扬本土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长期以来, 县级电视台由于对党和政府“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几乎每天都在大篇幅地报道当地各类工作会议和领导的各种活动, 近几年, 随着电视媒体宣传方式的多元化, 我们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台, 只有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使一篇报道或是同一题材报道形成多个亮点, 才可以提升报道的关注度, 更好地发挥民生新闻在弘扬先进文化、服务人民大众、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垦利电视台《话说黄河口》栏目的开办,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视听需求, 近期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创建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集中报道, 集中反映了政府顺应民意, 关注民生的工作。因此, 要在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方面下更大功夫, 多做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特色的民生新闻。

总之, 县级电视台通过抓好民生新闻的选题报道, 可以提高新闻的关注度, 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民生新闻的缺位现象, 真正承担起民生责任, 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公正, 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特有的贡献。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报道, 完成新闻意义的提升, 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 做到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

参考文献

[1]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2]曾祥敏.电视采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8

一、隐性采访前做好知识准备

(一) 知识准备要做足功课

凡事都应该有事先的计划, 在隐性采访前做好知识准备, 即所谓的“做功课”。在隐性采访之前不但要做好功课, 还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力气。不少人会忽视这一点, 他们以为在信息化时代, 只要网上百度信息, 就什么都能找到, 知识准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十分强大, 可以有效帮助记者简要地做好知识准备, 且可以应付一些简单的隐性采访。可是, 搜索引擎也不是万能的, 网上搜索出来的知识毕竟有限。在有的深度报道或者对专业细节特别重视的隐性采访中, 只依赖搜索引擎通常会导致采访失败。例如, 记者假装盗墓贼混入摸金校尉中暗中采访, 尽管可以从网上搜索出一些盗墓工具的用法, 也可以对盗墓过程进行一定了解, 甚至还可以假装专业盗墓者, 对古墓位置、风水朝向等进行研究。可是只具备这些常识就以盗墓者身份进行隐性采访相当危险。稍不小心就可能泄露身份, 以盗墓者抽烟为例, 通常普通人的烟是用食指与中指来夹, 而盗墓者是倒夹在拇指与食指间点烟, 烟头藏于手心, 其余三根手指则稍微靠拢手心, 而且手心是面向胸口的, 以便于烟头的亮光不会太明显。这些内行人的细节是在网上难以了解的。因此, 隐性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关键的是准备到什么程度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知识水平要和扮演的人身份相符。身份不需要多完美, 有助于暗中采访就行。

(二) 知识准备要实事求是

隐性采访前的知识准备不仅要做足知识功课, 还应该符合生活实际, 与群众贴近。事实上, 不少新闻事件报料人就是记者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在揭露一些社会黑暗腐败的报道中, 报料人通常就是行业中的人。记者在深入进行隐性采访时, 较好的选择就是跟着报料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 或者让报料人帮忙安排接触渠道。

二、隐性采访前做好形象准备

所谓做好形象上的准备就是要做易容准备, 武侠小说的易容术可以改变人的容貌, 神秘感十足。然而, 隐性采访中的易容则并非是如此, 它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保护记者人身安全, 对于那些很少做隐性采访而出镜率较高的记者尤其重要。其次就是将自己的形象气质改变成符合采访中扮演的角色。第一个目的较为简单, 男记者只要变化发型, 女记者化点妆、戴上眼镜都容易改变容貌。能够认得出的人通常都只有与记者最亲密的人, 不然, 其他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极少的人是很难认出来的。原因还是在于记者在镜头上的形象与平时有差别, 另外, 外貌相似的人较多, 走进人群中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何况是记者还十分注意改变自己的形象。相对较难的是要顺利达到第二个目的。在某个角色中扮演的时间长了也就具有了该角色的气质, 气质最难模仿。可能有人会认为气质是很虚的东西, 但是俗话说得好“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原因何在呢?就在于太子的角色是万人之上, 傲视群体的, 有着很霸气的气质, 这种气质难以用语言说清楚, 不过的的确确存在。

但是, 隐性采访的调查对象不是太子, 不过人的气质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要成功模仿并混入隐性采访对象的圈子, 难度还是比较高。因此, 记者必须对生活有特别的感悟, 要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中去真实体验, 并反复模拟对方的气质。因为隐性采访需要, 在一些重大新闻暗中调查中, 记者必须要长期地去适应某个虚构的身份, 甚至不当自己是记者, 去深刻体验别人的生活。[2]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采访对象的气质固然重要, 但还可以学习一些小技巧。比如说笔者的一个同事, 曾经想混入地下黑作坊, 以当小工的方式进行隐性采访。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琢磨怎么扮演一个进城打工者。后来, 他一个月不洗澡并让自己身上充满汗熏味儿, 并让自己天天在太阳下暴晒, 使皮肤变黑, 然后再混入地下黑作坊, 并成功地进行了隐性采访。还有一个同事为了调查地下赌场, 他绞尽脑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看起来很像赌徒, 可是就是难以神似。有一天, 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 他熬夜看小说, 让自己眼睛通红, 然后同事们觉得很神似, 他才开始暗中调查采访并取得了成功。隐性采访的记者十分不容易, 为了成功采访, 他们要付出极大的牺牲来配合隐性采访。

三、隐性采访前准备好拍摄设备

隐性采访的拍摄设备准备是成功实现采访目的的关键环节。当前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 新的偷拍机也花式百样。怎么选择与恰当运用偷拍设备, 是保证隐性采访节目顺利出片的核心。在各种各样的隐性采访设备选择中, 具有一定的讲究。要是扮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却选择大气的偷拍手表, 或者背着运动背包型的偷拍机扮演潲水油收购老板, 都是不行的。要根据隐性采访场合来选择设备, 录像手表偷拍灵活且十分隐蔽, 但是难以长时间续航。在长期的隐性采访中, 这样的选择是行不通的。要是在光线昏暗的地方进行隐性采访, 那么偷拍设备应该具有红外夜视功能。要是在场地开阔的地方进行隐性采访, 那么就应该选择有广角功能的包型录像设备, 而不是使用小型偷拍设备, 如摄像眼睛或者摄像笔等等。要是在喧闹的地方隐性采访, 那么既要利用偷拍机, 还需要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该带上有降低噪音功能的录音笔来录音。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经常会使用到暗访设备, 不过怎样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搭配, 对于记者来说的确值得深入考究。

四、结语

对于隐性采访记者来说, 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 必须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这和一般的新闻采访有很大区别的。所以, 从事此类工作的记者应该在采访前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准备, 为隐性采访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篇9

一、隐性采访的弊端

负面新闻报道往往会对某些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这种情况在隐匿采访中尤其突出。滥用隐匿采访方式, 造成的后果是让传播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新闻当事人对媒体、记者产生不信任感, 提防、排斥记者;记者就不得不更多地采用隐匿采访方式, 之后招致更多的不信任和敌意。

(一) 容易因侵权而被诉至法庭。

公民具有知情权, 同样, 公民有知道自己被采访的权利也属于知情权的范畴, 而电视新闻中的隐性采访都是在未经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采集的新闻。虽说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和个人知情权相比较, 孰轻孰重, 是不言而喻的, 但这种采访行为在事实上确实侵犯了被采访人知道自己正在被采访的权利。不少报道均因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而被送上法庭, 所以要求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度”, 大至系列报道小到偷拍偷录均要尽量规避公民的“隐私”雷区, 尤其是对涉及公民隐私内容的隐性采访更要慎之又慎。

(二) 容易干扰社会秩序。

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由“暗访”过渡到“卧底”, 这是近年来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一个显著特点。记者卧底的主要目的是想让违法乱纪行为现出原形,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引蛇出洞”, 就是由记者装扮成诸如求购假文凭、假药的人, 引诱制假者上钩, 在犯罪嫌疑人来交易时, 警察当场将其擒获。现在, 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样的采访方法有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引诱犯罪的嫌疑。

(三) 容易偏离新闻道德。

部分职业素质不高的媒体人员为了获取爆炸性的新闻信息不惜冒犯法失德之大不韪而竞相采用隐性采访, 以至于造成滥用隐性采访的现象, 从而造成传媒行业整体自律意识的削减和整体形象的破坏;还有一些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时, 不再凭借较强的新闻素养和采访技巧去发现新闻线索、搜集新闻资料, 而是通过偷拍偷录等“捷径”来获取新闻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记者专业素质的下降。

二、隐性采访应把握的原则

正因为隐性采访存在这些弊端, 新闻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对原则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目的正确, 把握好法理原则, 报道适度、人性化, 才能使隐性采访发挥出独特的魅力。

(一) 要遵守法律法规法律赋予新闻工作者采访的权利, 但采访权不是可以超越法律的特权。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当报道活动与合法性发生冲突时, 要毫不犹豫地以合法性为准则。如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隐性采访、不得涉及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各种公民的隐私等。尤其是为了获得新闻真相, 记者装扮成政府、司法机关、军队、社团组织等国家公务人员采访, 更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采访中记者也不能使用诱导式暗访, 不能故意设置“圈套”、“陷阱”, 诱使采访对象上当受骗甚至从事犯罪行为, 哪怕出发点是为了曝光社会丑恶现象, 也会因触犯法律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 隐性采访时记者也不能干涉事件的发生发展, 不能影响事件的进程, 否则就有导演制造新闻的嫌疑。总之, 新闻记者必须认真谨慎地把握好法理的“度”, 防止隐性采访在违法的边缘“湿鞋”。

(二) 要有正确的出发点。

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维护公众利益, 公众利益是衡量是否必须实施隐性采访的一个主要依据。新闻媒体对违法行为的报道, 不单是为了打击犯罪, 主要是为了提醒广大受众不要上当受骗,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报道目的要善良, 即用博大的爱心和真诚的关注开展新闻活动, 即使在开展舆论监督时, 也应抱着发现问题、曝光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只有持有这样的报道目的, 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也才能更好的增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能力。 比如央视《焦点访谈》的“保健胶囊何以热销”节目, 整个节目都是本着维护公众对保健品市场知情权的目的而进行的暗访, 通过对“化维纤”胶囊热销背后真相的揭露, 告诉人们一方面要时刻警惕身边的这种行为, 另一方面也在告诫人们这种行为的不合法以及不道德性, 从而达到遏制某些专家学者为保健品当托的不良社会现象, 而并非是让人们去痛恨这些宣传和销售“化维纤”保健胶囊的人, 这样的报道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舆论监督效果。

(三) 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

因为实施隐性采访的通常是记者一个人或几个人, 有些事实查无对证, 这很容易成为一些人“制造假新闻”的障眼法, 比如2009年全国十大假新闻中的“纸馅包子”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造假”的行为使媒介的公信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新闻如果失去了真实性, 也就失去了新闻行业存在的必要。因此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必须遵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始终绷紧真实性这根新闻生命之弦, 在选材和立意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事件, 着力把握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表面真实与本质真实之间的界限, 在真正意义上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例如, 黑龙江电视台《帮忙》栏目一期关于兄弟几个因为一处房产而不要亲生母亲, 并且兄弟反目成仇的节目, 虽然兄弟几个在观众看来都是被批评和指责的对象, 但是《帮忙》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都是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去对待这几个采访对象的, 并且始终是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事件进行调节的, 这样的采访态度有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 报道要适度、要人性化。

现实中, 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独家新闻, 不分事件种类、情节轻重, 一律采用“偷拍偷录”, 以满足一些人“偷窥、偷听”的猎奇心理, 更有甚者将一些不适宜或刺激性的镜头曝光, 产生了不道德的后果, 新闻低俗化的本质暴露无遗。记者既要有社会责任感, 也应具备普通人的情感和社会良知, 在对某种时弊、问题痛下“杀手”时, 也应该“手下留情”。适当的报道角度和一定程度的曝光频率也可以说是更高意义上对罪犯和他人的一种挽救, 这种挽救可能会比对其的过度报道更有现实意义, 同时也可以体现隐性采访报道的人文关怀意识。央视《生活》栏目认为, 隐性采访并不是主要的采访手段, 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该与公开采访结合使用, 这样, 节目既有真实性, 又有权威性。像《如此批条含金几何》节目, 反映石家庄市某代征税办的领导, 利用手中权力, 擅自为车托们开批条, 减免了车辆购置税, 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记者先是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法, 从车托手中购得批条, 顺利地给车子减免了几千元的税。随后, 记者又公开采访了代征税办的主任, 与之斗智斗勇, 巧妙地使当事人说出了全部真相。这一节目采用隐性与公开采访相结合, 报道手段合法, 内容完整, 首尾呼应, 注重人文关怀意识, 达到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三、 结语

隐性采访的准确运用能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 突破显形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 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本质, 向受众展示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新闻,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视性”或“可听性”。准确的运用隐性采访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正是由于隐性采访具备很多显性采访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我们相信,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在新闻记者的准确运用下能够发挥其在特殊的报道领域的独特优势, 能够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汤天甜.论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J].时代经贸, 2006

上一篇:提高花生播种质量下一篇:成本控制施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