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采访发言(精选11篇)
电视台采访发言 篇1
三条石房管站按照总公司抢危止漏总体工作部署,早准备、早安排,在雨季到来之前屋面维修工程保质保量全部完工,为确保房屋住用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怡水苑小区旧楼提升改造工程共计66个楼门,15902.96平方米,管界爱华里、钧和里等共计21个楼门公产房屋屋面大中修工程3887平方米,其他中修8处385平方米,碎修补漏225平方米,解决100余户居民漏房问题。今年汛期前,我站严格按照我区防汛工作要求,成立站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应急预案,成立抢险小分队,建立防汛物资和器材库,把防汛抢险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居民群众安全度汛。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做到人员到位。站内自站长到一线职工所有抢险人员坚守岗位。二是做到防汛抢险物资到位。我站按照防汛预案,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并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有效的物资补充,确保应急使用。三是做到通讯到位。全体干部和应急抢险队伍人员手机全部开机,保持通讯畅通。四是做到信息到位。对于报修的漏房做到采取临时措施进行处理,发生重大险情做到及时赶到现场排险,不延误。
自入汛以来,我市迎来了几场大雨,特别是上周末的大雨,管界内多处房屋发生漏雨现象,我站全体干管人员放弃了周六日的休息时间一直坚守岗位,积极投入到这场修补漏房的战役中。站领导班子分头带领工人冒雨对管界内的20余处重点房屋逐户进行了入户查勘,为7户居民及时排出险情和隐患,为10余户居民采取了临时应急措施。雨后,我站还积极组织人力,加派人手,全力以赴对漏房进行抢修补漏,确保居民住用安全。经统计,我站共抢修漏房26间,120余平方米。
电视台采访发言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创新
1 电视新闻采访的原则
1.1 尊重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特征, 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新闻最大的特点是真实, 新闻工作人员绝不可因利益而忽略新闻的真实度, 欺骗观众。报道不真实或者真实度尚不明确的新闻, 以此获取高的收视率, 这是一种对广大群众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严重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侵犯国家和社会群体利益。
1.2 对象广泛性
优秀的记者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对每一位当事人进行采访, 精确分析事件成因。这个难度较大, 需要记者的采访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尽最大努力获取最有利的资源。
1.3 内容突变
针对目前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也因此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立足, 需要选取大的、影响力广泛的事件, 更加吸引观众的题材。这一类题材往往具有很强的突变性, 不能提前掌握, 这需要记者对新闻内容实时跟进, 对新出现的问题, 要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2 采访技巧
2.1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访前, 记者需要初步了解被采访人员。了解当事人的性格能加强记者与当事人的沟通, 避免沟通过程中不愉快事件的发生。记者还需要对当事人进行分析, 设计相关问题, 巧妙避开冲突。要善于引导当事人回答问题, 而不能被当事人引导。当然, 当记者不能提前了解当事人时, 需要记者了解事件的新闻背景, 获取充足的信息, 方便提出问题。对事件背景的了解, 能对事件的分析起到一定的作用, 方便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形成初步判断。
2.2 采访技巧的应用
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时, 要直入主题, 问题要明确且具有针对性, 避免浪费双方的时间。同时, 记者要注意察言观色, 善于倾听, 了解并感受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深入探求事情始末, 抓住事件中遗漏的重点, 方便新闻工作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并进行文字整合。
3 采访技巧的创新
3.1 采访内容的创新
在当前的媒体形势下, 创新是主要推动力。只有创新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记者要创新采访事件内容, 多角度分析新闻内容, 使观众通过别样的角度感受新闻内容, 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引起群众的关注。例如, 报道一场灾难事故时, 为使民众能够感受人间大爱, 采访事件相关负责人和寻找事情的原因时, 要从多角度进行解读, 使新闻更别具一格。
3.2 采访途径和方式的创新
由于采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状况, 这也就意味着采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不配合采访的当事人, 面对这种情况, 需要记者采取全新的采访途径, 对当事人进行多方面了解。也可以对当事人身边的人 (包括当事人的同事、朋友、亲人、邻居等) 进行采访, 并了解到当事人的特点, 获取当事人对新闻工作人员的信任。同时, 对当事人再次采访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关注, 察言观色选取合适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采访。
3.3 采访模式创新
随着现在的科技的发展, 采访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模式。面对面、一对一的采访模式, 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压力, 同时由于当事人的性格多样化, 这也就直接给新闻工作人员的采访工作带来难度的同时还面临一定危险。如今, 新闻工作人员往往可以采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新闻的当事人进行采访。在一问一答中积极引导当事人, 得到答案。当然, 在这种采访过程中, 记者依旧需要保持对当事人的尊重, 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新闻工作人员创新运用采访技巧, 能够对事件有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 从而进行更专业地解读, 推动新闻采访工作的整体进展, 提升电视新闻采访媒体的地位, 加强观众对新闻的信任。
参考文献
[1]朱琳.当下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J].新媒体研究, 2015 (16) .
电视采访与“激情行为” 篇3
一、激情行为背后的媒介责任。
去年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大家看法》栏目,播出了一期探讨公证机关公信力问题的节目。节目以一个名为《复活记》的“101℃热度故事”开始,讲述了成都市一名公证员尹某在售房者杨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具了一份荒唐的虚假房产继承权公证书,将他这个“大活人”公证为死人。7年后,当杨某偶然得知自己已经被公证为“死亡”的当事人,便前往公证处找尹某讨公道。故事现场,在杨两次出手打人的过程中,摄像镜头始终客观而冷静地记录着这一幕,采访记者没有干涉的语言和动作,拍摄方式类似“真实电影”。解说词对杨某的行为称之为“当众殴打”,但是主持人并没有评论这次暴力事件,而是话锋一转:“那么这个农民哪儿来这么大的火气,怎么能当众殴打公证员呢?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呢?”接下来就直接转到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上。
无独有偶,在足球世界杯赛报道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不可思议的画面。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阿根廷输给瑞典的那场球,一位央视女主持人竟然演戏般地失声痛哭。后来在德国世界杯赛上,当阿根廷以6 0的比分战胜塞黑后,一位央视著名主持人便手舞足蹈,挥舞双臂鼓动观众为阿根廷欢呼,还称自己是什么铁杆“阿迷”,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这位主持人只是代表一个普通球迷,他完全可以是“阿迷”或者“德迷”、“巴迷”,也可以为阿根廷大胜而高兴,没人能管得着他!可是作为一个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代表的是中央电视台,代表了我们的国家电视台。正如一些有正义感的球迷说的那样:中央电视台是财政拨款单位,我们用贫困地区好几个家庭好几年的收入来养活他,难道就是派他去德国给阿根廷捧场。
事实上,当前公民的媒介素养是有限的,对媒体权力与记者角色的认知还存在着误区。作为受害者和弱势一方,往往把记者的到来看作一种社会求助方式,产生“背后有媒体撑腰”的心理暗示,因而底气大增,极可能因为社会助长和摄像机影响而产生不理智行为,甚至会产生激情暴力。所以说,电视新闻节目应该通过正当的社会引导和媒介素养教育,使人们具有正确的媒介认知和自我行为约束。
二、“公共利益”下的激情行为也有悖媒体职业道德。
电视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情况。有些情况可以让人喜出望外,激情满怀;也有些社会问题令人伤感,义愤填膺!今年3月,中新社浙江分社记者不断接到群众热线,批评和投诉医院看病贵、乱检查、无病也当有病治的情况。记者头脑激情大发,决定对部分医院进行暗访,便以茶水充尿液,送往杭州10家医院化验,结果6家医院不同程度地从送检的茶水中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根据检验结果,医生还为记者开出了消炎药方,媒体曝光后,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强烈反响。
媒体的公信力,说白了就是“良心”和“责任”!不少电视媒体把“良心”和“责任”举过了头顶,但也有少数媒体则加快变卖公信力换取自己口中的一块奶酪或是一片面包。外国一些电视新闻曾以“宁给人‘鲜肉’,不给人‘罐头’”的新闻理念,以其真实性、时效性、现场感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电视新闻节目著名主持人克朗凯特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度曾超过当时的总统!可见公信度即为媒体的生命。
特别是在信息逐渐走向丰富的今天,一批有眼光的读者被培养起来。他们或者从自身出发、或者从自己的社会角色出发,对报道的基本事实、报道的科学性、报道的公正与公平、报道的格调、报道的方式方法、新闻媒体的角色与责任、媒体报道的合法性、媒体怎样面对自身的商业利益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和建议。正是这一批有眼光的受众率先打破了“媒体崇拜”,他们开始质疑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并反思媒体与公民、媒体与政府、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激情重于泰山。
在新的形势下,电视记者怎样率先垂范、激情满怀,有效地运用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可以说是众多电视媒体一直思考的课题。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2006年7月10日下午,在采访落水少女报道现场,由于医务人员没有及时赶来,激情之下她不是先急于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不顾女孩嘴中不断涌出的污物,为她做人工呼吸。虽经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却伤心地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因抢救生命而放弃采访,这种在危难时刻、激情下挺身而出的举动,体现了记者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体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更体现了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有学者认为:激情是一种突发、强烈而又难以控制的情绪,它往往表现出情境性、冲动性、盲目性、自我失控的特点。但是,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无论外界对其刺激如何,都能始终保持自身心理平衡,头脑清醒,处事理智。一般说来,人在激情下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这时,自制力弱的人就容易一意孤行,不顾及后果。那么,如何适时控制好自己的激情行为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记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注重道德修养。激情行为,一般容易发生在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和缺乏理想、情绪波动较大的人身上。这些人平时厌倦学习,头脑简单,自控能力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乏修养”。这里所说的修养,是特指逐渐养成的在待人处事方面的正确态度,与人的意志分不开。因此要加强理论和自身的广泛学习,修养和增强意志力的锻炼,平常时时处处都不应该松懈。
二是记者处事必须客观公正、与人为善。处事的起码标准是公正,与人为善的核心成分就是爱心,就是尊重别人。与此相反,那些对人怀有敌意的人,心理上往往失去平衡,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同时,“愤怒心情”产生的敌意常常使人做出缺乏理智的行为。在此,应该特别注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要多想想后果,以延缓激情行为爆发的时间,从而使自己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三是记者在事态发展中要善于果断干预。通常情况下,情境刺激是激情行为发生的最直接原因,解决的有效方法只有改变事情发生的情境。在当事人处于剑拔弩张时,电视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必须果断制止其危险行为,警告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使当事人激情中断,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在拍摄过程中,采访记者的介入和制止并不会妨碍镜头的视觉效果,相反熟视无睹则是对电视媒体的最大伤害,给受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作者为河南电视台主任记者)
采访发言稿 篇4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河西区综合执法局第三大队,天津图书大厦,河西区土城小学共建的“朝阳书屋”揭牌的日子。在这里我先代我们三个单位向到会的给位领导表示感谢。
土城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同时也是一所足球传统校。近年来,随着我区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是,学校部分硬件设施需要更新和添置。我大队在与土城小学共同开展宣传活动的时候,了解到该校师生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读书阅览室。得知消息后,我队“创文”工作小组立即前往了解校方需求,经筹划后联系共建文明对子单位---天津图书大厦,共同为土城小学建设“朝阳书屋”。此项活动按照我局正在举行的“谦恭有礼,执法为民”,六个一项目中“共建文明”部分的要求,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谦恭有礼,执法为民”的活动精神走向社会,走进校园。书屋取名“朝阳”,除了希望认真读书的小学生们如朝阳一般光辉而茁壮,也表达了我们希望通过创造良好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方式来贯彻“创文”精神的美好愿景。
本次活动由天津图书大厦大力支持,我大队和图书大厦共同为学校修缮了读书阅览室,捐赠图书1000余册,价值近两万元,其中既有通俗易懂的青少年读物,也有介绍足球技术的书籍等。在图书大厦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保证所捐图书不但有教育意义,还有很大实用价值。
在朝阳书屋揭牌仪式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促进共建活动长效化发展。将通过募捐等多种形式来筹措专项资金,在图书大厦的专业指导下,每季度、每年为书屋更新藏书。
此外,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文明阅读示范课”,组织大队“创文”小组人员与各年级小学生结为对子,积极交流,尽量为每个班级建设一个图书角,认真与各班教师共同组织好班级读书活动。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提倡共同维护市容环境,执法队队员也将会走进课堂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向师生们介绍综合执法局的组织架构,基本职能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市容环境维护工作。
班组建设采访发言材料 篇5
我是综放一队生产二班的班长,赛文军,我对班组建设理解,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我们煤炭企业,不是光靠几次培训,制定几项制度就能解决的,关键是要教会班组成员应干什么、怎么干、如何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干好工作,如何培养班组团结协作以集体为荣的团队精神。我认为解决好班组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作为一个班的班长,首先从安全工作入手,按照队制定的管理制度,约束本班的职工行为,使职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同时抓好班组生产任务、推进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工作,使班组建设的各项工作走在全队的前面,确保职工各项效益不受损失。
二是加强班职工现场培训工作。结合班组职工的工作现状,通过现场指定“师带徒”进行培训,使班组每一位职工都能很好掌握工作技能,使他们在工作中按章作业,以达到提高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质量。
三是我认为:当好一个班长要处理好“二个关系”,即:处理好班组管理与班组建设的关系,班组管理它侧重于生产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班组建设它侧重于人力资源的配置、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行为的养成、心智模式的改善等,属队伍建设的范畴。
班组管理是基础,班组建设是动力;两者互补缺一不可,方能提高班组建设。
电视新闻采访 篇6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属广播电视专业教学课程,必修课.基本内容:本课程专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员,在学过《》,《电视摄像》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前提下,增设的有关电视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电视的特点,原理,方式方法等,包括熟练掌握镜头前访问,突
击采访,现场报道,人物专访,记者招待会采访,电视深度报道等方面的方法与技巧.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除了要有报刊文字记者的素养外,还要懂得电视的特点和特性,且能掌握现代电子摄录设备摄录新闻事实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将多种传播符号采集,有机组合起来,以便将来能胜任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教学方式:除讲课外,采用精讲多练(以采访校园新闻为主),习作讲评,作品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提高实践能力.参考教材:
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有关录音采访与摄像采访部分,2001年3月版
刘海贵著《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艾丰著《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1月版
教学内容:
电视的特点与方式
电视必然要求现场采访
严格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
综合传播符号的采集
记者出镜头的形象问题
受众往往参与及信息反馈即时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包括声音符号,图像造型符号,字幕符号
声音符号包括播音语言,现场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符号
造型符号包括形体符号,表情符号,服饰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图表符号,照片符号,节奏符号,等等
字幕符号分四种:标题,插入式简讯,同步注释,整屏文字等
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
声画同位
声画对位
两者有机结合镜头前访问一一提问与引导的技巧
镜头前访问的特点
访问成功的各种条件分析
如何提高提问的质量
提问的方法
引导的技巧
实习之一------采访校园新闻
突击采访与现场报道
突发性事件采访与非事件性的不同
突发性事件采访的方法
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
记者的事先准备与临场应变能力
现场观察的技能
现场观察的涵义
只有观察到才能拍摄到----现场观察对电视记者的重要意义
现场观察的类型
现场观察的方法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的特点
抓住访问契机,采集重要信息
采集人物事迹,体现人文精神
兼顾现场,人物,记者三要素,熔现场情景,人物言行,记者感情于一炉
(九)实习之二------采访新闻人扬
(十)习作讲评
(十一)全感采访与采访心理
1.全感采访的涵义与作用
2全感采访的要领
3.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及其运用
(十二)电视深度报道
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类型
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特点
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方法
(十三)记者招待会采访(实习之三)
记者招待会采访的特点
记者招待会采访的提问
记者招待会采访材料的整理
(十四)各种类型采访总结
事件性新闻人物
非事件性新闻人物
人物专访
深度报道
记者招待会采访
(十五)十条基本采访方法(上)
点面结合三个阶段:横,纵,变
两面挖掘
寻找“镜子”
5.抓取特点
(十六)十条基本采访方法(下)
6.抓关节点
7.协同作战
体验感受
“短仗长打”
常备不懈
电视台采访发言 篇7
一是打消被采访者的防备心理, 使其说出真相
记者采访是一种信息收集的过程, 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 通过交流, 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挖掘内心世界, 要从语言交流的层次上升到心理交流的层次, 从而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为了获得真实的新闻信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 通过语言和表情准确把握其心理, 从而判断获取的新闻信息是否真实, 如果发现被采访者对新闻信息有所隐瞒或者是没有说实话, 记者就要运用新闻采访技巧, 从心理角度展开攻势, 消除被采访者的戒备心理, 使其说出新闻真相。
每年金榜题名时, 都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学子因为家境贫寒阻挡了求学之路, 然而却因为面子和自尊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时隐藏了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今年7月份我台采写《圆梦大学》之雷彩霞的求学故事为例, 首次见到雷彩霞的时候是在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 一栋十几平方破旧不堪的瓦砖房里, 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彩霞, 以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她的求学之路时, 她积极地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学习方式、学习生活、学校环境等等, 当记者提及她的家人和成长历程时, 彩霞总是笑着含糊地回答记者:他们过得很好。为了探寻彩霞背后的故事, 记者开始寻找与父亲、家庭环境有关的话题, 与彩霞进行沟通、交流、互动, 和她成为知心朋友, 进行浸入式采访。随着采访的渐渐深入, 故事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起初彩霞所说的“我们过得很好”, 只不过是表面的乐观罢了, 事实是, 彩霞早在七个月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丢弃, 是奶奶捡回来并一手抚养长大的, 所以现在的父亲是她的养父。奶奶早逝, 彩霞很早就跟养父相依为命地过着艰苦的生活, 由于养父嗜烟酒如命又体弱多病, 长期以来, 父女俩都是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而如今, 彩霞能够以50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厦门大学至诚学院, 是因为她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坎坷的命运。这篇电视专题播出之后, 寒门学子刻苦求学的感人故事引起了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 大家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在采访雷彩霞的过程中, 记者通过观察彩霞的生活环境探寻其父亲的身体健康情况, 逐渐深入地了解其过往经历和内心世界, 并在轻松的采访氛围中消除其心理戒备, 使得彩霞说出了自己背后感人的故事。
二是保持中立的态度, 确保报道客观公正
事件背后的真相总是隐藏得很深, 交错复杂, 不轻易被发现, 记者要想得到真相, 一定要对事件反复调查, 收集更多被采访者的信息, 在弄不清事情真相的时候, 不能带有个人感情, 要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
2014年9月初以来, 我县碧里乡 (福建罗源湾碧里海域) 碧里、梅花、廪头等8村发生鲍鱼死亡现象, 养殖户损失比较大。鲍鱼死亡后养殖户一致认为, 由于钢铁厂、码头、华东船厂等企业排污, 导致海水中溶氧偏低, 是造成鲍鱼死亡的原因。对于该事件的报道, 记者一定不能存在个人倾向性, 单纯地听取村民自己总结的结论, 如果记者带着自己的主观心理进行采访, 就会逐渐将被采访者的语言拉向自己的倾向方向, 使新闻报道片面化, 从而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记者的本职是做好客观公正的报道, 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偏信一方, 或是断章取义, 得出结论的可信度自然会降低, 严重的还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多方收集信息源, 求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收集信息源是量变的积累, 只有多方收集、求证, 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获得真实的新闻信息。因此, 要想获得新闻真相, 就必须多方收集相关信息, 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详细考证, 才会最终获得新闻真相, 这和记者的新闻敏锐度有关。有的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时, 只是随便选取一位公众, 让他发表意见, 也不考虑这位公众是否具有代表性, 这样采访出来的新闻可信度就会较低, 因为不同职业的人在同一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思考方式, 如果只以单一观点进行报道, 会误导公众, 对公众造成伤害, 这就需要记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必须具有典型代表性, 并多方求证、综合全部信息, 再最终得出新闻结论, 以确保结论的真实性, 这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针对罗源鲍鱼死亡事件, 我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走访了鲍鱼养殖场做全面、深入的调查, 了解鲍鱼死亡的情况, 并找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养殖户, 认真倾听养殖户的心声, 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对鲍鱼死亡事件的说法和看法。通过这样浸入式的新闻采访, 记者得到第一手资料:罗源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对鲍鱼死亡原因的质疑, 由市海洋与渔业局带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监测调查得出——“高密度养殖、高温、低溶解氧”初步结论后, 为了提高鲍鱼死因结论的权威性, 又分别于9月5日、10日邀请集美大学、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权威专家, 以及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到养殖区开展调查和取水采样, 并委托莆田检测机构进行权威检测, 专家组最后得出结论——“持续性高温、低溶解氧”是造成鲍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且与工业有关的6项金属元素在监测点的海水里均无超标。事件虽然已有相应的结论, 但是作为记者还应该深入了解村民对政府和专家得出结论的看法, 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为此采取的措施。为此, 我台还播出了群众表达诉求应依法依规、罗源县积极应对鲍鱼死亡事件开展救灾工作以及引导罗源湾海域渔排养殖户转产转业等多篇后续报道, 这些后续报道是记者采访中通过多方收集信息、求证、深入了解之后, 呈现给公众的客观事实和不失平衡的报道。
浸入式新闻采访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操作性强, 但是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像鲍鱼事件这种关系养殖户利益的新闻, 一定要在收集信息资料时保持中立的立场。杨福书作为《环球企业家》杂志的主编, 他说过, 对待新闻业务要有认真、严肃、务实的态度, 进行新闻采访时, 至少收集三个信息源才能说明你的报道具有可信性, 因为人对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 自然会对事实有不同的解读, 所以记者在收集信息时, 尤其是来自人的信息源, 要多方求证, 收集更多的信息源, 才能确保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为了防止出现新闻失时报道、确保新闻的公信力, 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巧妙运用浸入式采访方式, 增强提问技巧, 多收集样本信息, 多方求证, 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到更加真实的新闻, 纰漏新闻背后的真相, 同时还要在采访过程中多和被采访对象沟通, 提高采访质量, 保证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庆春.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 2011 (4) .
[2]王南.新闻敏感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J].新闻传播, 2013, 03:263.
[3]李伟华.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J].新闻传播, 2013, 08:322.
电视台采访发言 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倾听;准备工作
中图分类号: G2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25-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这为广播电视台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闻记者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记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扭曲新闻事实,导致新闻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1 重视新闻采访者采访艺术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媒体和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其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促使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1]。同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为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迅速赶往新闻发生现场,对新闻消息进行第一时间的整理和发布。此外,新闻记者对新闻进行采访和整理过程中,注意保持高质量新闻消息,并且不断提升采访技巧。
当下,新闻处于发展的新时期,新闻采访对于新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人员要对广播电视台欣慰记者采访艺术进行高度重视,这样做在电视发展的多个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提高记者采访艺术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闻品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对新闻进行观看,最终使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促使新闻采访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行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价值;提高新闻记者采访的艺术性,促使新闻在社会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为受众群体传递正能量。
2 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对策分析
2.1 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方式是通过语言交流的形式,对新闻信息进行获取。语言交流的技巧对采访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记者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需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从而提升记者在采访中的表现,让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最终使新闻采访质量得以提升。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明确,并全面掌握采访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采访后所需达到的效果。②明确采访问题,在采访之前还要做好采访的演练,从而对思路进行梳理。③在采访之前,要预设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定出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临危不乱,促使采访效果得到提升。
2.2 注意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广播电视台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一般是一次性接触,采访和被采访者之间并不熟悉。面对镜头,受采访者有可能出现紧张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台新闻记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受采访者的情绪变化,为受采访者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而使受采访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继而为采访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提升采访效果。要想为本次采访营造良好的氛围,记者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语言天赋和应变能力,结合之前的准备工作,谈一些能够提升受采访者兴趣的话题,继而帮助受采访者建立愉悦的心情,从而积极配合采访工作[2]。
2.3 注重采访提问的第一句话
一件事情成功与否,事情开头具有关键性作用,新闻采访同样如此。在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者是否可以顺利工作,记者第一句话是关键所在。如果记者第一句话问得不够恰当,就会引起受采访者情绪上的不满,从而不能积极配合采访工作,导致采访失败。因此,记者进行采访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同时要确定自己想要获得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提高第一句话的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记者对第一句话的重要性并不是十分重视,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固定模式,或者故弄玄虚,造成受采访着出现厌恶和反感情绪,这种情况对新闻采访十分不利。
2.4 提高提问的技巧
在新闻采访的全过程中,通常是记者提问,受采访者对问题进行回答,然后记者对受采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整体和归纳,将其作为新闻信息。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提问方式。新闻时期,人们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新闻,对广播电视台和记者的提问技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提问技巧有所提高,必须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其思维能力要跟上自身的语言。广播电视台欣慰记者要高度重视自身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提问,促使受采访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解答中。提问过程中,记者结合实际情况,促使受采访者能够积极配合新闻采访[3]。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及时准确地获取新闻信息。此外,为了使受采访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可以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但是在拓展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偏离重点,促使采访目的能够实现。记者在提问过程中,还需要对提问方式进行创新,在提问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这样做,可以是采访模式得到有效巩固,并且提升采访质量和采访效果。
2.5 注意抓住疑点问题
广播电台新闻的主要特点便是有效性,要想使新闻采访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就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抓住疑难问题。这样做,直接关系到记者是否可以获得新闻价值较高的信息,继而这则新闻成为独家新闻。通常情况下,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向受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将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但是对其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以外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这时,就需要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具有相对较强的洞察力,不然就会使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被浪费。因此,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人的情绪和人物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并且找出事物中的疑点所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找出有价值的疑点,然后对这些疑点进行及时提问。
2.6 注意倾听
实施采访工作过程中,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既要担任提问者,同时也是倾听者。记者需要将这两个角色进行科学扮演,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记者。记者在对受采访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提问,并不注意倾听,就会导致采访气氛受到破坏,并且影响对后期信息的整理工作,进而使新闻质量被大大降低。
2.7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端正工作态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新媒体日益涌现,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促使记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4]。在这一背景下,部分电视台新闻记者为了使自身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开始对新闻事实进行扭曲,进而提升这则新闻的关注度。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业内规则,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取竞争的胜利。此外,广播电视台要具备艰苦环境中的意志。大部分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对恶劣的环境,例如夏季炎热的天气,冬季寒冷的天气等等。此外,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对自身安全产生威胁的事件等。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如果记者不具备吃苦精神,就难以保障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采访工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新闻记者要具备吃苦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畏艰险,同样具备保护自己的技能,从而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十分复杂,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广播电视台竞争力的提升均具备较大的影响。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并学会缓解被采访者的情绪。此外,记者要灵活运用第一句话的应用,科学提问,促使受采访者积极配合采访工作,进而获取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信息。最后,新闻记者要不断端正自身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并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提升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
参 考 文 献
[1] 何风浪.浅析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提升[J].新闻传播,2016,02:99-100.
[2] 李浩.新形势下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05:131.
[3] 王向君.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6,02:16-17+20.
电视台采访发言 篇9
为实现“新闻立台、质量强台”的目标,切实提高农七师电视台记者素质和电视新闻质量,规范记者采访行为,特制定《农七师电视台记者采访技术操作规范》。
一、电视新闻摄像规范
(一)、构图优美,讲究构图比例。特别注意突出新闻主体在画面中的位臵,上下左右的空白处要留准确;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的构图比例要准确掌握并加以严格区分;画面干净、完整,切忌背景杂乱;拍摄人物近景时,选择拍摄对象最上镜的拍摄角度和最佳姿势表情;恰当地运用前景和背景进行构图;鼓励尝试用一些特殊的构图方式,使镜头更有视觉冲击力。
(二)、画面稳定,不能抖动。记者外出采访必须携带三脚架,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三脚架时,必须能稳定的进行拍摄或者是寻找一个稳定的支点。
(三)、拍摄画面丰富。景别要齐全,各种景别拍摄长度适宜;一条消息中每一个场景拍摄,画面都要成组;每条一分钟的消息,画面素材不得少于三种;新闻的主人公必须有近景,要突出;要注意正确把握领导和其他人员的景别,只拍摄同级领导和主持人或发言人的单个近景,拍摄领导要求在第三粒扣子以上,其他人员分组拍摄;善于抓拍细节,捕捉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善于拍摄特写镜头(如焊花、水流、转动的机器等运动的物体),强化视觉冲击力。
(四)、恰当运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在新闻拍摄中多用固定镜头,少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大型会议除外);运动镜头要有起幅和落幅,运动时要流畅,不能有顿挫感。摇镜头角度控制在120度左右;起幅和落幅要稳定、构图好,并可以做为固定镜头单独使用,长度不得少于五秒;善于用固定镜头拍摄运动中的物体,让画面有动感,体现电视的特点。
(五)、恰当运用光线。记者外出采访必须携带新闻灯,特别是在室内采访;记者在室内拍摄时必须充分运用室内光线,如遇光线不足,即可拉开窗帘,打开室内所有光源,若光线还不足,就打开新闻灯;室内忌用逆光拍摄,需进行补光;要正确使用摄像机手动测光装臵,使同一场景下拍摄的人物、景物光线及明暗度均匀一致,不能曝光过度,也不能曝光不足;正确使用白平衡,严禁画面偏色;拍摄景物时,少用顺光,多用侧逆光,适当运用逆光;采访人物时,尽量避免使用顶光。
(六)、选择正确、丰富的拍摄角度。拍摄人物时,多选用水平拍摄角度,尽可能少用俯拍、仰拍,注意规避人物的生理缺陷;拍摄领导近景时多选用正面或稍侧一点的镜头,不能俯拍;每一个场景都要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拍摄;鼓励尝试恰当运用特殊的角度拍摄。
二、电视新闻同期声采访规范
(一)、同期声采访必须使用三脚架。
(二)、不能顶光进行采访拍摄,脸部光线要均匀充足。要恰当的规避墨镜、帽子对脸部光线的影响。随时提醒被采访者仪表和衣着要得体。
(三)必须使用专业话筒或单位指定的话筒进行采访,必须使用台标,话筒要入画。
(四)、人物构图一般在第三粒扣子以上。人物占画面的三分之二。
(五)、被采访对象不能直视摄像机,摄像机与人物成45度角,要面向采访记者。
(六)、被采访人物不能念稿背稿,语言要流畅,表达内容要符合被采访人物的身份。
(七)、同期声录音要清晰,不能有嘈杂的背景声。录音时,同期声用一声道,关闭二声道。拍摄时用二声道,背景声在二声道。录音时,音频指示不能超标。环境噪音大时,话筒应调整到最佳距离。必要时应顺风采访。
(八)、严禁把话筒放在摄像机上采访同期声,特殊情况下,可用随机话筒采访。
(九)、采访时要注意选择背景,背景要干净,不能杂乱无章,最好能选择体现新闻主题的做背景。
(十)、同期声采访要本着印证、感受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挖掘、深化主题,增强针对性。被采访者的感受不能浮在表面。不能说空话、大话、套话、假话。
(十一)、记者善于策划启发。拍摄时。保留记者提问。
三、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技术规范
(一)、鼓励记者出镜和现场报道。通过记者出镜、观察、表述和采访,对新闻事件做完整报道的,可适当加2至5分。
(二)、记者不能为了出镜而出镜,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重要会议、新闻调查、成就报道等以及现场感较强的新闻事件报道中恰当的选择出镜。
(三)、记者出镜要仪表端庄、大方,表情自然,语言标准、精练、流畅。
(四)、记者出镜须面对镜头,表述内容要口语化,突出主题,不能背稿、念稿。
(五)、记者出镜要选择恰当的新闻由头,恰当地运用道具或现场强化主题。
四、电视新闻文稿规范
(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人名、职务、地名、数据要准确无误;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
(二)、主题明确突出。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你要告诉观众的重点;其次要提炼主题,电视新闻采访的事实要能够充分说明主题,提高新闻可信度;把握好主题的新闻性、准确性、典型性和深刻性。
(三)、电视新闻文稿结构清晰。恰当的选择新闻要素,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和影响;恰当的使用新闻背景;新闻报道要完整;写好
新闻导语,语言要精炼,把握好关注度和重要性,导语必须能够体现主题 ;选好新闻由头,特别在成就类、调查类等报道中必须要有新闻由头,严禁工作总结式的报道方式;要让当事人说话,让事实说话;做好结语。
(四)、标题醒目准确。题文一致,标题揭示的事实与新闻完全一致;一语破的,抓住新闻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事实;简洁明快,对标题内容不仅只保留核心部分和事情发展的结果,还要通过通过锤炼字句,适当运用简称,以达到简洁明快;电视新闻标题一般不超过十四个字;旗臶鲜明,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语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五)、要按照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人物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探索新闻采写的方式。
(六)、用词要准确,少用形容词和描述性语言,少用关联词和报纸语言,少用长句,少用单音节词,慎用简称。
(七)、要善于从看似简短的会议中挖掘出新闻的亮点,一事一报;讲故事时要重视过程,恰当设计悬念,层层递进。
(八)、文稿一定要精练。长消息四分钟以内,短消息一分钟三十秒以内。
(九)、文稿和同期声采访内容不能重复。
(十)、文字稿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纠正错别字。
(十一)、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上午采访的新闻,下午下班前交稿。下午采访的新闻,第二天上班交稿。
五、加强策划工作
记者每周拿出自己的选题计划并交主任审查;记者到新闻现场后不要盲目采访拍摄,首先要迅速做出策划;善于在策划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于拿不准的策划方案迅速上报。
凡是没有做到上述技术规范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打回重新采访或不计分、或不予采用、或倒扣2-5分的处罚。
记者在认真执行上述采访操作规范,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以下行为规范:
(一)、敬业奉献、守时守约。提前十分钟赶到采访现场。因记者迟到耽误采访的,除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外,新闻倒扣分。新闻事件还没有结束,记者不能擅自离开现场。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做虚假新闻,不做有偿新闻。
(三)、记者采访时衣着大方得体,男记者不留长发,女记者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等暴露过多的衣服。
(四)、记者跟随领导下基层调研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外出采访中维护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五)、爱护设备,认真执行电视台《设备管理办法》。
(六)、严格执行选题申报制度,未经过批准的不能擅自采访。
农七师电视台
电视采访实习报告 篇10
转眼间,这学期期末的实习又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第一次自己做深度调查报道,我们的确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选题上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在拍摄和后期编辑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阻力,但通过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后,我们还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深度调查报道实习。
这次实习总共四个阶段,分别为前期策划、采访拍摄、后期编辑和撰写时报告。
由于学校要求尽量将实习地点安排在校内等原因,我们最终将选题确定为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主要调查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惑,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惑的,探寻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恋爱观。我们在写好策划后,立即开始为拍摄工作做准备,为了使这次的调查具有代表性,我们分别在大二和大四两个年级中各确定了一名采访对象,大二的是一名外国语学院的女生,现在和男友在校外租房同居。大四的是在我校材化学院的男生,正和女友处在热恋之中。为了能更加深入的调查,我们又联系了地科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协会的会长,请他们分析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困惑等。拍摄是出现问题最多的阶段也是最有趣的阶段,我们小组整个拍摄时间持续了一天半,前一天分别采访了两位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但下午我们去心理健康中心的时候,心理协会会长告诉我们他临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所以我们就将对他的采访推迟到第二天,并在第二天上午顺利的完成了所有采访,下午又在寝室完成了解说词的录制。至此,拍摄工作全部完成。
在拍摄过程中凸显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自己动手能力较差,在手持拍摄时摄像机晃动较大,没有组做到平、稳、准、匀四大基本要素。对设备的有些功能的遗忘,对构图、景别的安排开始也做得不好。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出境记者的口误,由于我们小组成员全部都是四川人,所以平时说普通话说的比较少,在采访大二的女生张紫涵时我们的伍记者多次将谈恋爱说成耍朋友,着实让大家笑了一把。
后期编辑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原本老师要求是在学校线性编辑室内编辑。由于我们拍摄完成的比较早,距离安排的编辑时间还有接近一个星期左右,所以我们决定提前前往线编室进行编辑,以便早日完成实习。但后来我们发现,这几天线编室内有其他班级在上课,加之学校设备有限,想要提前在线编室内完成编辑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非线性编辑室,结果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几天也有班级在里面上课。最终,我们在经过实习指导唐老师的同意后,决定将摄像机拍摄的素材导出来,放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编辑,最后以DVD光盘的形式交作业。我们的电脑上都装有premiere等比较专业的非编软件,虽然功能比不上学校非编室的大洋软件,但其工作原理和操作都是大同小异,所以这样也可也起到锻炼自己编辑的能力的作用。
在如何导出摄像机中素材的问题上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关于素
材导出的问题非编课的张老师在上课时讲过,但那都是理论只是居多,加之以前都是直接将磁带放到线编机上编辑或直接利用非编机内已有的素材进行编辑,所以具体该如何操作却不清楚。最终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了一根1394线将摄像机和一台带1394接口的笔记本电脑相连接,终于将素材导了出来。
这中间关于1394线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我们打算自己去买一根的,教我们线性编辑课的张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千万别上当啊,1394线在后校门的小店内就有卖,5块钱一根。”刚开始我们以为1394线要好几十甚至一百多一根,但听老师说才5块一根,不由得高兴了一场。我们来到小店时,老板非得要15块一根,一分不少。所以我们决定不买了,去借一根。我们刚刚走出店门不远就遇到我们专业另一个小组,得知他们上午在那个店里买了一根1394线,10块钱。顿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真是无奸不商啊!从这件事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就是在实践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好前期准备,了解清楚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不然就有可能吃亏。
导出素材后,我们将素材考贝到自己的电脑上,当天晚上就开始编辑。刚开始导入premiere的时候非常卡,只要进行一步操作就会卡好几分钟,有时甚至直接死机。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是由于素材过大的原因造成的。由于摄像机所拍摄的都是没有经过压缩的高清AVI格式,素材特别大。我们自己的电脑性能又有限,后来我将导回来的素材用压缩软进行压缩,将原本接8个GB的素材压缩到340MB,因为原素材是高清未压缩的视频,所以经过压缩后素材容量减少了几
十倍,而画面质量并没有多大损失。之后把压缩后的素材导入premiere编辑就再没出现过问题了。我经过大约两小时的奋战,完成了一个初步的视频,在和其他成员一起商榷后又对视频进行了修改,大家再次反复观看确定无误后,将编好的视频刻成了DVD光盘。至此,编辑工作全部完成。
通过这次电视采访时习,暴露出了很多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首先,我们采访的人数有限,代表性仍显不足。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个体都有所不同,比如性格、人生经历等,加之大学生属于高素质人才,很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恋爱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所以只采访两个虽然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学生代表性仍显不足,不能起到由点及面的作用。
第二,采访时设计的问题不够深入,没能充分挖掘信息。新闻节目是播放给受众看的,受众需要从节目中了解到足够的信息,我们问的问题必须是既是受众想知道的又是能够问到问题本质的。我们设计的问题多是浮于表面,没有做到由表及里,由外及内。
第三,有些部分拍摄的画面较少,导致后期编辑时没有素材可用。比如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转场画面,就存在拍摄地点和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这为后期编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第四,出境记者显得比较紧张,普通话不标准,语言不够流畅等。平时实践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导致了给人不够专业的印
象。
第五,画面拍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够平稳、构图和光线等方面。最为常见的不足就是画面晃动,在使用手持拍摄时最为明显。还有就是有时摄像机没有放平,拍出来的画面和地平线不是水平的,因此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调试机器位置,没有做到摄像时平、稳、准、匀的要求。在构图上有时背景画面不是很好,比如在采访张紫涵和辅导员老师时背景当中都出现了垃圾桶,相当影响画面美观。另外在拍摄辅导员时还出现了曝光过度的问题,以至于辅导员的脸部看起来很白,看不太清楚。以上这些都是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在实习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合作,要和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次实习是分小组进行,所以选题、写策划什么的都是由大家商量决定,在商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分歧,这时就需要大家学会团队合作了。自己有不同想法一定要及时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当自己的想法被否定了以后也不要生气,要积极的和大家交流。
第二,遇到问题不能慌,要多想办法灵活处理。我们在拍摄时遇到过脚架不能使用、电池电量不足和采访时间冲突等问题,但都一一解决了。不如我们第一天采访时电池快没电了,而采访还没正式开始(刚刚从北校领出来的电池只用了一会儿就没电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和其他小组联系,看能不能借到一块电池。果然,有一个小组上午的拍摄计划已经完成了,后来我们就从他们那借了一块电池。倘若
我们一看电池没电就取消采访的话,不但耽误自己的实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耽误采访对象的时间,给人一种不守信誉的态度,俗话说:耽误他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最后,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我们不论是策划还是拍摄、编辑,都了花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次实习做好。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11
关键词:电视记者 采访技巧
通常来说,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时,记者能有效获取报道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提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访意图和报道效果的是采访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为了可以确保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采访,同时,这样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开掘报道内容内在的价值,这样可以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深刻化、具体化[1]。
1、对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通常来说,记者以用观念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事实的主人身份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就这项活动自身而言,采访活动的主体就是记者。不管你是哪种无媒体的记者,作为记者来说,就需要具有学、识、才三方面的修养,具体来说,就是除了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治政府水平作指导以外,还有真知灼见、有学问,同时,还需要精通业务。
由于电视记者的业务需要和摄像机、话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电视记者还需要具备控制现场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镜头前随机应变的能力[2]。
在镜头前,电视记者如果想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对方充分明白自己的问题,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听得懂自己的提问。在进行实际提问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浅显易懂同时又有特点的,不仅要做到高度的概括,而且还应该注意对细节进行把握。
就新闻事件而言,通常来说,特别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经常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机性,没有人可以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情;就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说,也表现出不确定性,同样,也没有人可以预料你的采访对象下一分钟会说什么话[3]。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该需要拥有控制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仅仅懂得照本宣科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前,有时记者虽然做了一部分的前期准备,但是到了新闻现场后,会发现有些事情可能会和自己的预想不太一样,甚至出现明显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记者能够进行从容的进行应对。
2、在进行实际采访前,应该尽可能地做足准备工作
在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在进行实际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判断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这就需要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上搜索等方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第二,为了能尽可能的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按照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同时,进一步结合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对采访完的提纲进行进一步的制作。当然,一旦出现不充分的准备时,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采访效果起到不利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造成尴尬的局面[4]。
3、采访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3.1创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通常来说,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所以说,在进行实际的采访活动过程中,这就需要与被采访者充分利用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然而由于不同的采访对象,相应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谈话气氛。在进行对名角采访过程中,一旦出现过于随便的言语,过于简单的称呼,没有把名角称呼为“老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浅薄、缺乏素养的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名角们出现轻视,不信任感,甚至说产生不愿与其深入交谈的现象。正因如此,在进行实际采访名角时,大家应该态度谦卑。反过来说,在对普通戏迷朋友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考虑到他们很少接受采访,难免会在镜头面前出现紧张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记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过于重视言谈举止礼仪和提的问题过于文绉绉,这样将会直接拉开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为了使得他们感觉到亲近,对普通的戏迷可以称呼成“伯伯”、“叔叔”、“嬸婶”等,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同时,在与普通戏迷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地方方言和戏迷易于接受的语言。
3.2寻找兴趣点、逐渐深入
通常来说,采访对象有着不特定性的特点,这就直接造成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能对被采访对象进行选择。比如[5]:在进行《秦之声》栏目组的采访过程中,戏曲界的一些名角往往会被采访到,这里由于这些名角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和来自社会的赞誉声比较多,因此,在受到记者采访过程中,往往容易表现出对不十分愿意配合的情况。当然,这里有部分的名角通常会表现得较为配合记者的采访,这样整个采访过程也就显得较为轻松。当然,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一部分名角不十分愿意配合记者的采访,当记者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激发出被采访者的访谈兴趣,记者只有尽可能地去寻找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完整一些,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部分名角排斥记者采访的态度,然后,利用进一步交谈的机会,慢慢的深入到主题,最终,完成核心问题的访谈。
3.3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在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一般来说,记者应该先准备一些问题,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按顺序的进行提问,然而,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名角进行采访,考虑到这些名角经常接受采访,这样就容易掌握记者惯用的采访技巧,甚至说知道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目的是想让他们回答什么,正因为这样,有时这些名角会反过来为难记者,一般来说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这就容易出现记者采访陷入困境的局面,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首先,记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被采访者的表情及语气来改变采访切入点。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方法进行处理时,这时就可以选择倾听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这主要是由于倾听是营造和谐的有力武器。同时,倾听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态度。就这些名角而言,不会有人愿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些名角尤其重视他们在电视上的形象,不愿意形象被矮化。倾听可以看做请被采访对象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为这些名角培养起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思想的人,会滔滔不绝的说出他们的想法,这正是普通观众想要听到的,这样就可以化解刚才的意外状况。
4、结论
总之,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是老一辈工作者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财富。在记者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个十分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进行实际采访时,需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各种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学习,视野开阔,关心政策,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闻采访的提问要素[J].记者摇篮,2009.4.
[2]公强.说说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J].新闻传播,2009.4.
[3]汪蕾.浅谈电视新闻采访[J].青年记者,2008(10下).
[4]王家彬.采访提问的技巧[J].记者摇篮,2009.6.
【电视台采访发言】推荐阅读:
电视台记者采访08-11
电视新闻采访07-07
电视隐性采访12-26
电视台采访工作的实习报告08-02
电视采访的前期策划10-15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05-15
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技巧06-16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06-21
电视主持人采访08-22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09-09